续齐谐记

《续齐谐记》(梁)吴均 撰

  ●续齐谐记 #

  汉宣帝以皂盖车一乘,赐大将军霍光,悉以金铰具。

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辄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如此非一。

守车人亦尝见。

后南郡黄君仲北山罗鸟,得凤凰,入手即化成紫金,毛羽冠翅,宛然具足,可长尺余。

守车人列上云:“今月十二日夜,车辖上凤凰俱飞去,晓则俱还。

今则不返,恐为人所得。

”光甚异之,具以列上。

后数日,君仲诣阙上凤凰子,云:“今月十二夜,北山罗鸟所得。

”帝闻而疑之,置承露盘上,俄而飞去。

帝使寻之,直入光家,止车辖上,乃知信然。

帝取其车,每游行,即乘御之。

至帝崩,凤凰飞去,莫知所在。

【 嵇康诗云:“翩翩凤辖,逢此网罗。

”】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

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

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

是人不如木也。

”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

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

真仕至太中大夫。

【 陆机诗云:“三荆欢同株。

”】

  弘农杨宝,性慈爱。

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逐树下,伤瘢甚多,宛转复为蝼蚁所困。

宝怀之以归,置诸梁上。

夜闻啼声甚切,亲自照视,为蚊所啮,乃移置巾箱中,啖以黄花。

逮十余日,毛羽成,飞翔,朝去暮来,宿巾箱中,如此积年。

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堂,数日乃去。

是夕,宝三更读书,有黄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

昔使蓬莱,为鸱枭所搏,蒙君之仁爱见救,今当受赐南海。

”别以四玉环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且从登三公,事如此环矣。

”宝之孝大闻天下,名位日隆。

子震,震生秉,秉生彪,四世名公。

及震葬时,有大鸟降,人皆谓真孝招也。

【 蔡邕论云:“昔日黄雀报恩而至。

”】

  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静可怜,见人辄去。

帝欲见之,终莫能遂。

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鱼,乃不避死。

”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

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帝甚佳之。

曰:“闻卿善画,何其妙也!”答曰:“臣亦未尝执笔,然人之所目,可庶几耳。

”帝曰:“是善用所长。

” 【 颜公《庭诰》云:“徐景山之画獭是也。

”】

  张华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狸,化为书生,欲诣张公。

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司空耶?”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

但张公制度,恐难笼络。

出必遇辱,殆不得返。

非但丧子千年之质,亦当深误老表。

”狸不从,遂见华。

见其容止风流,雅重之。

于是论及文章声实,华未尝胜。

次复商略三史,探贯百氏,包十圣,洞三才,华无不应声屈滞。

乃叹曰:“明公乃尊贤容众,嘉善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也?”言卒便退。

华已使人防门。

不得出。

既而又问华曰:“公门置兵甲阑锜,当是疑仆也。

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谈,知谋之士望门而不进。

深为明公惜之。

”华不答,而使人防御甚严。

丰城令雷焕,博物士也。

谓华曰:“闻魅鬼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

千年老精,不复能别。

惟千年枯木,照之则形见。

昭王墓前华表,已当千年,使人伐之。

”至,闻华表言曰:“老狸不自知,果误我事。

”于华表穴中得青衣小儿,长二尺余。

使还,未至洛阳,而変成枯木。

遂燃以照之,书生乃是一斑狸。

茂先叹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复可得。

  东海蒋潜,尝至不其县。

路次林中,露一尸已自臭烂,鸟来食之。

辄见一小儿,长三尺,驱鸟,鸟即起,如此非一。

潜异之,看见尸头上着通天犀纛,揣其价,可数万钱。

潜乃拔取。

既去,见众鸟集,无复驱者。

潜后以此纛上晋武陵王晞,晞薨,以衬众僧。

王武刚以九万钱买之,后落褚太宰处。

复以饷齐故丞相豫章王。

王薨后,内人江夫人遂断以为钗。

每夜辄见一儿绕床啼叫,云:“何为见屠割?必诉天,当相报!”江夫人恶之,月余乃亡。

  桓玄篡位后来朱雀门中,忽见两小儿,通身如墨,相和作《笼歌》,路边小儿从而和之者数十人。

歌云:“芒笼茵,绳缚腹。

车无轴,倚孤木。

”声甚哀。

无归。

日既夕,二小儿入建康县,至合下,遂成双漆鼓槌。

吏列云:“槌积久,比恒失之,而复得之,不意作人也。

”明年春,而桓败。

车无轴,倚孤木,桓字也。

荆州送玄首,用败笼茵包之,又芒绳束缚其尸沈诸江中,悉如所歌焉。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

彦以为戏言。

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

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

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

”彦曰:“善。

”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肴馔,珍馐方丈。

其器皿皆铜物,气味香旨,世所罕见。

酒数行,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

”彦曰:“善。

”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殊绝,共坐宴。

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

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

”彦曰:“善。

”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

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行障,遮书生。

书生乃留女子共卧。

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心,情亦不甚,向复窃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

”彦曰:“善。

”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

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

”因取所吐女人,还内口中。

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

”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

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邪?日又晚,当与君别。

”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内口中。

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

”彦大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

散看其铭题,云是永平三年作。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

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仲洽:“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旨?”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

乃相与至水滨盥洗,因流以滥觞,曲水之义,盖自此矣。

”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嘉事也。

”尚书郎束晳进曰:“挚虞小生,不足以知此。

臣请说其始。

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

又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

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

二汉相缘,皆为盛集。

”帝曰:“善。

”赐金五十斤,左迁仲洽为城阳令。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

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

”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

”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弘农邓绍,尝八月旦入华山采药。

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

绍问曰:“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言终,便失所在。

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

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

”曲依其言。

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上南角,举手招成。

成即就之。

妇人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是此地之神。

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祭我也,必当令君蚕桑百倍。

”言绝,失之。

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

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吴兴故邺县东三十里,有梅溪山。

山根直竖一石,可高百余丈,至青而圆,如两间屋大。

四面斗绝,仰之干云外,无登陟之理。

其上复有盘石,圆如车盖,恒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为石磨。

转快则年丰,转迟则岁俭。

欲知年之丰俭,验之无失。

  钱塘徐秋夫,善治病。

宅在湖沟桥东。

夜,闻空中呻吟,声甚苦,秋夫起,至呻吟处,问曰:“汝是鬼邪?何为如此?饥寒须衣食邪?抱病须治疗邪?”鬼曰:“我是东阳人,姓斯,名僧平。

昔为乐游吏,患腰痛死,今在湖北。

虽为鬼,苦亦如生。

为君善医,故来相告。

”秋夫曰:“但汝无形,何由治?”鬼曰:“但缚茅作人,按穴针之,讫,弃流水中,可也。

”秋夫作茅人,为针腰目二处,并复薄祭,遣人送后湖中。

及暝,梦鬼曰:“已差。

并承惠食,感君厚意。

”秋夫宋元嘉六年为奉朝请。

  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与尚书王叔卿家隔一巷,相去二百步许。

秋夜嘉月,怅然思归,倚门唱《西夜乌飞》,其声甚哀怨。

忽有青衣婢,年十五六,前曰:“王家娘子白扶侍,闻君歌声,有门人逐月游戏,遣相闻耳。

”时未息,文韶不之疑,委曲答之,亟邀相过。

须臾,女到,年十八九,行步容色可怜,犹将两婢自随。

问:“家在何处?“举手指王尚书宅,曰:“是闻君歌声,故来相诣,岂能为一曲邪?”文韶即为歌《草生盘石》,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

乃曰:“但令有瓶,何患不得水?”顾谓婢子:“还取箜篌,为扶侍鼓之。

”须臾至,女为酌两三弹,泠泠更增楚绝。

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系箜篌腰,叩之以倚歌。

歌曰:“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歌《繁霜》,侵晓幕。

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

”歌阕,夜已久,遂相伫燕寝,竟四更别去。

脱金簪以赠文韶,文韶亦答以银碗白琉璃匕各一枚。

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庙歇,神坐上见碗,甚疑;而委悉之屏风后,则琉璃匕在焉,箜篌带缚如故。

祠庙中惟女姑神像,青衣婢立在前,细视之,皆夜所见者,于是遂绝。

当宋元嘉五年也。

  【 《齐谐》,志怪者也。盖庄生寓言耳。今吴均所续,特取义云耳,前无其书也。考《文献通考》书目,亦云。至元甲子,吴郡陆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