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湘山野录

续湘山野录 (宋)文莹撰

  ●续湘山野录 #

  本朝眷待耆德 #

  太宗作九弦琴七弦阮

  内降批出事执奏定可否

  张秉知冀州 #

  晏殊求举神童 #

  太宗得文臣徐铉

  匈奴寇澶 #

  侯仁宝为交趾所擒

  蜀人严储 #

  仁宗初纂临 #

  郑文宝经度西事

  郑仲贤善诗 #

  杜衍乞罢武臣带军职

  晋殿直程再荣 #

  太宗即位 #

  柳开佑宁边军 #

  国初文章惟陶谷为优

  明肃太后欲谒太庙

  范仲淹为右司谏

  姚嗣宗奏补职官

  冯延巳镇临川 #

  冯谧谈玄宗赐鉴湖

  西贼寇边 #

  范文正公以言事凡三黜

  太祖与赵韩王游长安市

  柳开知宁边军 #

  御制韩忠献公神道碑

  唐昭宗赐钱镠铁券

  丁晋公谈江南李主刘驸马事

  魏野貌寝性敏 #

  马亮责李沆为无口匏

  花蘂夫人宫词 #

  广济军亢旱求雨

  ○本朝眷待耆德

  本朝眷待耆德,于仪物之盛,惟王文正公也。

病深,屡乞骸,不允。

扶掖求对于便坐,面恳之,真宗遣皇太子出幕拜留,曰:「吾方以卿翼吾儿,卿瘦瘠殆此,朕安敢强。

」翊日,册拜太尉,诏礼官草仪,就都堂赴上,五日一起居,起居日,入中书预参决。

遇军国重事,不限时日并入。

至病之革,公召杨文公于卧内,嘱以后事曰:「吾深厌烦恼,慕释典,愿未来世得为苾蒭林间宴坐观心为乐。

将易箦之时,君为我剃除须发,服坏色衣,勿以金银之物置棺内。

用茶毘火葬之法,藏骨先茔之侧,起一茆塔,用酬夙愿。

吾虽深戒子弟,恐其拘俗,托子叮咛告之。

」又曰:「仗子撰遗表,但罄叙感恋而已,慎毋及姻戚。

」大年谓曰:「余事敢不一一拜教,若剃发三衣之事,此必难遵。

公,三公也,万一薨奄,銮辂必有祓祧之临 【 銮辂必有祓祧之临 张氏刊本及其跋、有正书局本均作「銮辂必有秘挑之临」。

】 ,自当敛赠公衮,岂可加于僧体乎?」至薨,大年与诸孤协议,但以三衣置柩中,不藏宝货而已。

寿六十一。

配享真宗庙廷。

  ○太宗作九弦琴七弦阮

  太宗作九弦琴、七弦阮。

尝闻其琴,葢以宫弦加廿丝,号为大武,宫弦减廿丝,号为小武;其大弦下宫徽之一徽定其声,小弦上宫徽之一徽定其声。

太宗尝酷爱宫词中十小调子,乃隋贺若弼所撰 【 乃隋贺若弼所撰 按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琴曲条记载,撰者「葢贺若夷也,夷善鼓琴,王涯居别墅,常使鼓琴娱宾。

」并指出「文莹不深考,遂以为弼,而世因是传以为弼也。

」】 ,其声与意及用指取声之法,古今无能加者。

十调者:一曰不博金;二曰不换玉;三曰夹泛;四曰越溪吟;五曰越江吟;六曰孤猿吟;七曰清夜吟;八曰叶下闻蝉;九曰三清;外一调最优古,忘其名,琴家秪命曰贺若。

太宗尝谓不博金、不换玉二调之名颇俗,御改不博金为楚泽涵秋,不换玉为塞门积雪。

命近臣十人各探一调撰一辞,苏翰林易简探得越江吟,曰:「神仙神仙瑶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风晚。

翠云开处隐隐金轝挽,玉鳞背冷清风远。

」文莹京师遍寻琴、阮,待诏皆云七弦阮、九弦琴藏秘府,不得见。

  ○内降批出事执奏定可否

  嘉佑中,仁宗自内阁降密勑:「近以女谒纵横,无由禁止。

今后应内降批出事,主司未得擅行,次日执奏定可否。

」始数日,左承天门一宽衣老兵持竹弊器,上以败荷覆之。

门吏搜之,乃金巨弁一枚,上缀巨蚌,灿然不知其数。

禁门旧律尽依外门例,凡有搜拦更不申覆,即送所司。

时开封方鞫劾次,一小珰驰骑急传旨令放,其物即进呈。

府尹魏公瓘不用执奏法,遂放之。

唐质肃公介方在谏垣,疏曰:「陛下临御以来,所降勑旨,未有若执奏内批之勑为今治世之大公也。

臣风闻禁门近有搜拦之狱,传旨令放,主司殊不顾执奏之法,乞再收犯者劾之,使正其典。

」疏入不报。

公又疏曰:「臣闻王者一语朝出,四海夕闻。

今执奏之勑既为无用,乞下诏收之,免惑天下。

」既而又不报。

公又疏曰:「臣闻开封乃天下百执事之首司也。

魏某为尹臣,君父语旨辄不遵守 【 君父语旨辄不遵守 「语旨」,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均作「诏旨」。

】 ,望端门无咫尺之地,尚敢辄尔,况九州岛之远乎?欲重贬魏某,以咎不遵君命之恶。

臣以言职,不能早寤清衷,亦乞罢黜。

」魏由此降越州。

时感事诗有「铁冠持白简,藩棘聚青蝇」之句。

谢上表略云「狂风动地,孤蓬所以易飘;众斧登山,直木终须先伐。

」才者爱之。

  ○张秉知冀州 #

  张密学秉知冀州日,一巨盗刼民之财,复乱其女。

贼败得赃将就戮,其被盗父母以不幸之事泣诉于公。

公忿极,俾设架钉于其门,凡三日,醢之,义者颇快焉。

后旬年,感痁疾,一日方午剧发,中使至宅急宣,公力疾促辔至禁门,中人引至便殿,垂箔立轩陛,久之,忽箔中厉声曰:「争得!」公认其声乃真宗也,不知其端,不敢奏辨。

斯须又曰:「张秉争得非法杀人!」公方奏曰:「臣束发入仕,谨遵宪章,岂止丹笔书极典,虽一笞朴亦覆核精审。

」上曰:「卿自与本人对辨。

」引于殿西南隅,启一狱扉,囚系万状,始悟非人世也。

引一铁校罪人,血肉淋漓,脂节星散,泣数于公曰:「汝用非法杀我,以肢体零散,奈何永无受托之所。

」公方认冀贼也,诟之曰:「汝所犯岂止一死邪!糜万躯亦不足塞其父母之耻,将敢更有诉乎!」旁有一胥,容服谨严,视之,乃秉从事河阳日一幕典也。

遇公甚勤,低容曰:「五刑自有常典,亦不得憾其诉。

」公曰:「其将奈何?」吏曰:「幸公之算未尽,暂絓误至此尔,但遣之俾托生,可却还。

」公怖且窘,叩其遣之之术于吏,曰:「念吾与子有河阳之旧。

」吏曰:「遣功之大无如法华经焉,但至诚许之。

」公遂许归自召僧诵百部,以至添及千部,囚亦不舍,公愈怖。

吏又曰:「不必多为,其持诵之法但贵长久,日请一僧诵一部,许终其身,乃可遣也。

」公如其说许之,果没。

不见公三日,神方还,观,始觉在榻后。

乃日召一僧诵一部,至薨未尝一日废阙。

  ○晏殊求举神童

  晏殊相年七岁,自临川诣都下求举神童。

时寇莱公出镇金陵,殊以所业求见,莱公一见器之。

既辞,命所乘赐马、鞯、辔送还旅邸,复谕之曰:「马即还之,鞯、辔奉资桂玉之费。

」知人之鉴,今尠其比。

  ○太宗得文臣徐铉

  太宗克复江南,得文臣徐铉,博通今古,擢居秘阁。

一日,后苑象毙,上令取胆,剖腹不获。

上异之,以问铉,铉奏曰:「请于前左足求之。

」须臾,果得以进。

亟召铉问,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臣知在前左足也。

」朝士皆叹其博识也。

  ○匈奴寇澶 #

  景德初,匈奴寇澶,车驾议幸。

时曹武公玮及秦翰为澶驻泊 【 时曹武公玮及秦翰为澶驻泊 「泊」原作「州」,据同上诸本改。

】 ,诏许便宜军马事,不由中覆。

二将议曰:「威辂不过河则已,万一渡桥,奈北澶州素不设备。

」遂督士卒,深阔渠以遶城,遂开,旋以枯蒿杂草覆渠面,使虏不测其深浅。

驾至澶,臣僚乞驻跸澶南,宣灵诛以灭之可也。

唯高殿前琼力挽銮驾以进,扬其声曰:「儒人之言多二三,愿陛下勿迟疑,不渡河无以安六军之心。

」御驾方渡桥时,士卒不山呼,左右颇异之。

琼曰:「乞急张黄屋,使远迩认之。

」既而果齐声呼「万岁」!士气欢振。

是夕,车驾次北澶,匈奴毳帐前一里,星殒如巨石,其声鸣吼移刻殆尽,此最为澶渊之先吉也。

皇弟雍王元份留守东京,暴中风眩,急诏王文正旦代司留都事。

  ○侯仁宝为交趾所擒

  侯仁宝即赵韩王普之甥也 【 侯仁宝即赵韩王普之甥也 各本同。

按宋史卷二五四侯仁宝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均作侯仁宝为「赵普妹婿」。

】 ,世为洛阳大族,知邕州。

久在岭外,求归西洛而无其计,诈以取交趾,矫其奏,乞诣阙面陈其策。

太宗纳之。

其舅韩王时已为卢多逊所谮,罢相出河阳。

多逊当国,必知是役之艰,固欲致仁宝于败绩,以沮赵普。

而太宗复不寤仁宝求归之矫,卢因奏曰:「今果许仁宝自邕至阙,复还岭表率师往取,反复路远,恐为交人先警,岂若就湖南兵数万乘不备而袭之?」太宗深然之,诏团练使孙全兴将湖南兵三万,与仁宝南取交州。

兵至白藤江,为贼尽灭,仁宝为交趾所擒,枭首于米鸢县 【 米鸢县 各本同。

按宋代交趾无米鸢县,疑为「朱鸢县」之误。

】 ,宜然也。

全兴犇北,斩于阙下。

  ○蜀人严储 #

  蜀人严储者,与苏易简之父善。

储之始举进士,而苏之子易简生。

三日为饮局,有日者同席,储以年月询之,日者曰:「君当俟苏公之子为状元乃成名。

」坐客皆笑。

后归朝累亦不捷 【 后归朝累亦不捷 同上诸本均作「后归朝累上不捷」,疑是。

】 ,太平兴国五年,果于易简榜下登第。

  ○仁宗初纂临 #

  仁庙初纂临,升衮冕,纔十二岁,未能待旦,起日高时,明肃太后垂箔拥佑。

一日,遣中人传旨中书,为官家年小起晚,恐稽留百官班次,每日秪来这里休语断会。

首台丁晋公适在药告,惟冯相拯在中书,覆奏曰:「乞候丁谓出厅商议。

」殆丁参告,果传前语。

晋公口奏曰:「臣等止闻今上皇帝传宝受遗 【 臣等止闻今上皇帝传宝受遗 「宝」原作「实」,据同上诸本、张氏刊本跋及宋人轶事汇编卷五引湘山野录改。

】 ,若移大政于他处,则社稷之理不顺,难敢遵禀。

」晋公由此忤明肃之旨,复回责同列曰:「此一事,诸君实时自当中覆,何必须候某出厅,足见顾藉自厚也。

」晋公更衣,冯谓鲁参曰:「渠必独作周公,令吾辈为莽、卓,乃真宰存心也。

」初,寇忠愍南贬日,丁尝秉笔谓冯相曰:「欲与窜崖,又再涉鲸波如何?」冯但唯唯,丁乃徐拟雷州。

及丁之贬也,适当冯相秉笔,谓鲁参曰:「鹤相始欲贬寇于崖,尝有鲸波之叹,今暂出周公涉鲸波一巡 【 今暂出周公涉鲸波一巡 「出」,同上诸本均作「黜」。

】 。

」竟窜崖州。

  ○郑文宝经度西事

  郑工部文宝为陕运时,贼迁欲侵灵武,朝廷患之,诏郑便宜经度西事。

郑前后自环庆亲部刍粟,越瀚海七百里,入灵武者十二次,诸羌之语皆通晓。

郑必知灵武不可守 【 郑必知灵武不可守 学津讨原本作「郑心知灵武不可守」。

】 ,故参校史传作河西陇右图进呈,极言乞弃灵武。

朝廷方遣大将王超援之,又力谏太宗,太平之时慎无开边,疲弊生姓。

太宗阅奏极怒,摭以他事,坐擅议盐禁及违营田、以积石废垒筑为清远军三过,贬郴州蓝山令。

王超援兵方至环州,灵武果没,遂班师。

而李顺梗蜀,陇贼赵包聚徒数千附之。

郑知必趋栈以进,分兵夜袭,斩其魁,歼余党。

尝又轻车使蜀,至渝、涪,闻广武卒谋乱,自云安飞小檝下峡数百里 【 自云安飞小檝下峡数百里 「下」原作「不」,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改。

】 ,一夕擒之,所举如神。

然太宗终怒,蓝山任满,更移枝江、京山二县,牢落五六年方复。

  ○郑仲贤善诗 #

  郑仲贤善诗,可参二杜之间,予收之最多。

归田录所采者非警绝,葢欧公未全见也。

在江南,师徐骑省铉小篆,尝篆千文以示铉,其字学不出一中指之甲。

骑省尝曰:「篆难于小,而易于大,郑子小篆,李阳冰不及,若大篆可兼尔。

」又学琴于崔谕德遵度,崔谓杨大年曰:「郑仲贤弹琴,恐古有之,若今则无。

吾箧中畜雷朴一琴 【 吾箧中畜雷朴一琴 「雷朴」原作「琴朴」,据有正书局本、张氏刊本及其跋改。

】 ,号『水泉』者,乃江南故国清风阁所宝,本欲携葬泉下,托君赠之,为我于龙池题数字记于腹,此琴之声可葢余琴六七面。

」仲贤没,其子于陵进于秘府文集二十卷、谈苑十卷、江表志二十卷。

寿六十一。

  ○杜衍乞罢武臣带军职

  杜祁公衍在中书,奏「武臣带军职若四厢都虞候等出领藩郡,不惟遣使额重,而又供给优厚。

在祖宗时,葢边臣俸给不足用,故以此优之,俾集边事。

今四鄙宁肃,带此职者皆近戚纨绮,欲乞并罢。

」仁宗深然之,许为着令,条告中外。

方三日,一近姻之要者恳围掖,上不得已,忽批一内降,某人特与防御使、四厢都虞候、知南京,余人不得援例。

次日,祁公执奏:「臣近奉圣词,玉音未收,昨日何忽又降此批?」仁宗降玉色谕云:「卿止勉行此一批 【 卿止勉行此一批 「止」,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均作「且」。

】 ,葢事有无可奈何者。

」祁公正色奏曰:「但道杜衍不肯。

」竟罢之 【 竟罢之 「竟」原作「文」,据同上诸本改。

】 。

  ○晋殿直程再荣

  太祖收晋,水侵河东之年,晋危,使伪命殿直程再荣间道入契丹求救兵。

至西楼,叩于契丹宣徽使王白,曰:「南朝今收弊国,危蹙不保,乞师以救。

」白深于术数,谓荣曰:「晋必无患,南兵五月十七日当回,晋次日必大济。

」再荣因问他后安危之数,白曰:「后十年晋破,破即埽地矣。

非惟晋破,而契丹亦衰,然扶困却犯中原,饮马黄河而返。

」又曰:「晋破二十年后,契丹微弱,灭绝几无遗种矣。

子但记之。

」是时,王师果不克晋。

殆后十年,当太平兴国四年,方平晋垒。

又白尝谓契丹扶困再犯之事者,即太宗征渔阳旋兵,雍熙丙戌岁,会曹武惠彬伐燕不利,是年冬,虏报役,王师失势于河间,虏乘胜抵黄河而退,皆如王白之言。

白,冀州人,年七十,语气方直,虽事契丹,尝谏曰:「南朝天地山河与虏不同,虽暂得一小胜,不足永恃。

彼若雪耻,稍兴兵复燕蓟,破榆关,而直趋滦河,恐穹庐毳幕不劳一践而尽。

」契丹厌其语,欲诛之,葢赖其学术,年八十卒。

  ○太宗即位 #

  祖宗潜耀日,尝与一道士游于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

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

三人者每剧饮烂醉 【 三人者每剧饮烂醉 「三人者」,按上文义疑为「二人者」。

】 。

生善歌步虚为戏 【 生善歌步虚为戏 「善」,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撮要本和阁本卷一七、永乐大典卷一二三0八均作「喜」,较胜。

】 ,能引其喉于杳冥间作清征之声 【 清征之声 「征」原作「微」,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有正书局本及宋史卷一二六乐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改。

】 ,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至醒诘之,则曰:「醉梦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

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遍访之,或见于轘辕道中,或嵩、洛间。

后十六载,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巳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木阴下 【 生醉坐于岸木阴下 「木」原作「太」,据同上诸本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改。

】 ,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

」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急回跸与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

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

」上酷留之,俾泊后苑。

苑吏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止数日不见。

帝切切记其语。

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

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 【 天气陡变 「陡」原作「陟」,据同上诸本及同上书改。

】 ,雪雹骤降,移仗下阁。

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 【 召开封王 按:太宗时为开封尹,或当时俗呼开封王。

】 ,即太宗也。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

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翟攴〉 【 丑角反。

】 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

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 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诏」字原脱,据有正书局本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补。

】 。

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柳开佑宁边军

  如京使柳开与处士潘阆为莫逆之交,而尚气自任,潘常嗤之。

端拱中,典全州,途出维扬,潘先世卜居于彼,迎谒江涘,因偕往传舍,止于厅事。

见中堂局鐍甚秘,怒而问吏,吏曰:「凡宿者多不自安,向无人居,已十稔矣。

」柳曰:「吾文章可以惊鬼神,胆气可以詟夷夏,何畏哉!」即启户埽除,处中而坐。

阆潜思曰:「岂有人不畏鬼神乎?」乃托事告归,请公独宿 【 请公独宿 「请」原作「诸」,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改。

】 。

阆出门密谓驿吏曰:「柳公,我之故人,常轻言自衒,今作戏怖渠,无致讶也。

」阆薄暮以黛染身,衣豹文犊鼻,吐兽牙,被发执巨棰,由外垣而入,据厅脊俯视堂庑。

是夕,月色倍霁,洞鉴毛发,柳曳剑循阶而行。

阆忽变声呵之,柳悚然举目。

再呵之,似觉惶惧,遽云:「某假道赴任,暂憇此馆,非意干忤,幸赐恕之。

」阆遂疏柳生平幽隐不法之事,厉声曰:「阴府以汝积戾如此,俾吾持符追摄,便须急行。

」柳忙然设拜 【 柳忙然设拜 有正书局本作「柳茫然设拜」】 ,曰:「事诚有之,其如官序未达,家事未了,倘垂恩庇,诚有厚报。

」言讫再拜,继之以泣。

阆徐曰:「汝识吾否?」柳曰:「尘土下士,不识圣者。

」阆曰:「只我便是潘阆也。

」柳乃速呼阆下。

阆素知公性躁暴,是夕潜遁。

柳以惭恧,诘朝解舟。

  ○国初文章惟陶谷为优

  国初文章,惟陶尚书谷为优,以朝廷眷待词臣不厚,乞罢禁林。

太祖曰:「此官职甚难做,依样畵葫芦,且做且做。

」不许罢,复不进用。

谷题诗于玉堂,曰:「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畵葫芦。

」驾幸见之,愈不悦,卒不大用。

  ○明肃太后欲谒太庙

  明肃太后欲谒太庙,诏礼官草仪。

时学臣皆以周官后服进议,佞者密请曰:「陛下垂帘听大政,号两宫,尊称、山呼及舆御,皆王者制度,入太室岂当以后服见祖宗邪?」遂下诏服衮冕。

谏疏交上,复宰臣执议,俱不之听。

不得已将诞告,赖薛简肃公以关右人语气明直,不文其谈,帘外口奏曰:「陛下大谒之日,还作汉儿拜邪,女儿拜邪?」明肃无答。

是夕报罢。

  ○范仲淹为右司谏

  范文正公仲淹为右司谏,章献刘太后听政,忽遣一巨珰谕之曰:「今后凡有大号令,不须强上拗,三五年为一宰相,不难致。

」公觉其言甘,必有所谓。

果诞告冬至日,大会前殿,仁宗率羣臣为寿。

有司将具,公上疏曰:「臣闻王者尊称,仪法配天,故所以齿辂马、践廐刍尚皆有谏,况屈万乘之重,冕旒行北面之礼乎?此乃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也。

陛下果欲为大宫履长之贺,于闱掖以家人承颜之礼行之可也。

抑又慈庆之容御轩陛,使百官瞻奉,于礼不顺。

」事遂已。

又独衔乞皇太后还政,疏曰:「陛下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

今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握干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

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

  ○姚嗣宗奏补职官

  姚嗣宗关中诗豪,忽绳检,坦然自任。

杜祁公帅长安,多裁品人物,谓尹师鲁曰:「姚生如何人?」尹曰:「嗣宗者,使白衣入翰林亦不忝,减死一等黜流海岛亦不屈。

」姚闻之大喜,曰:「所谓善评我者也。

」时天下久撤边警,一旦,忽元昊以河西叛,朝廷方羁笼关豪之际,嗣宗也因写二诗于驿壁,有「踏碎贺兰石,埽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麟」。

又一绝:「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轰天。

崆峒山叟笑不语,静听松风春昼眠」之句。

韩忠献公奇之,奏补职官。

既而一庸生张, 【 忘其名。

】 亦堂堂人,猬髯黑面,顶青巾缁裘,持一诗代刺,摇袖以谒杜公,曰:「昨夜云中羽檄来,按兵谁解埽氛埃?长安有客面如铁,为报君王早筑台。

」祁公亦异之,奏补干佑一尉,而胸中无一物,未几,以赃去任。

  ○冯延巳镇临川

  冯延巳镇临川,闻朝议已有除替。一夕,梦通舌生毛。翊日,有僧解之曰:「毛生舌间,不可替也,相君其未替乎。」旬日之间,果已寝命。

  ○冯谧谈玄宗赐鉴湖

  江南冯谧尝于待漏堂谓诸阁老曰:「玄宗赐贺监鉴湖三百里,信为盛事。

他日赐归,止得后湖足矣。

」徐铉答曰:「主上贤贤下士,常若不及,岂惜一后湖?所乏者,知章耳。

」谧大有惭色。

  ○西贼寇边 #

  康定中,西贼寇边,王师失律于好水川,没巨将旌旗者四五。

朝廷方扰,时当国一相以老得谢,拂衣晏坐而归。

两府就宅为贺,因而陈觞,退相饮酣,自矜于席曰:「某一山民耳,遭时得君,今还衮绋 【 今还衮绋 张氏刊本及其跋作「今还衮绣」,疑是。

】 ,告老于家。

当天下平定无一事之辰,自谓太平幸民。

」石参政中立应声曰:「只有陕西一大窃盗未获。

」坐客吞声,簪珥几堕。

  ○范文正公以言事凡三黜

  范文正公以言事凡三黜。

初为校理,忤章献太后旨,贬倅河中。

僚友饯于都门曰:「此行极光。

」后为司谏,因郭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胜,贬睦州。

僚友又饯于亭曰:「此行愈光。

」后为天章阁、知开封府 【 后为天章阁知开封府 各本同。

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传和宋人轶事汇编引湘山野录作「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

】 ,撰百官图进呈。

丞相怒,奏曰:「宰相者,所以器百官。

今仲淹尽自抡擢,安用彼相?臣等乞罢。

」仁宗怒,落职贬饶州。

时亲宾故人又饯于郊曰:「此行尤光。

」范笑谓送者曰:「仲淹前后三光矣,此后诸君更送,只乞一上牢可也。

」客大笑而散。

惟王子野质力疾独留数夕,抵掌极论天下利病,留连惜别。

范尝谓人曰:「子野居常病羸不胜衣,及其论忠义,则龙骧虎贲之气生焉。

」明日,子野归,客有迎大臣之旨惴之者:「君与范仲淹国门会别,一笑语、一樽俎,采之皆得其实,将有党锢之事,君乃第一人也。

」子野对曰:「果得觇者录某与范公数夕邮亭之论,条进于上,未必不为苍生之幸,岂独质之幸哉?」士论壮之。

文正公虽极端方,而笑谑有味。

师鲁时谪筠州监榷,郡守赵可度者,迎时之好恶,酷加凌忽。

公为郡帅,特奏曰:「尹洙多病,可惜死于僻郡,乞令就任所医理。

」可其奏。

遂客于邓。

举不如意,凡樽俎语言皆无悰,侑人不敢侍之,或怒至以双指扭其脸。

侑者泣诉于公,公曰:「尔辈岂知,此是龙图硬性。

」客笑,而师鲁不笑。

  ○太祖与赵韩王游长安市

  祖宗居潜日,与赵韩王游长安市。

时陈抟乘一卫遇之,下驴大笑,巾簪几坠。

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可相从市饮乎?」祖宗曰:「与赵学究三人并游,可当同之。

」陈睥睨韩王甚久,徐曰:「也得,也得,非渠不得预此席。

」既入酒舍,韩王足疲,偶坐席左,陈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辄据上次,不可!」斥之使居席右。

  ○柳开知宁边军

  柳仲涂开以殿中侍御史改崇仪使、知宁边军。

宁边,定州博野县是也,扼虏境之要。

柳纔至,间者惑边州郡,驰告契丹将犯境。

独柳驰书陈五事与军帅郭宣徽守文 【 与军帅郭宣徽守文 「帅」原作「师」,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有正书局本及宋史卷二五九郭守文传改。

】 ,逆料蕃情必无犯边之事,敢以族保。

后果无动。

有真定人白万德者,边豪也,蕃族七百余帐,万德以威爱辖之。

慕仲涂才名,愿欲亲之,凡出入界上,设帐剧饮,间以诗书讲摩,信重仰服。

一夕,与之饮于边帐,谓万德曰:「中原乃君父母之邦,弃以臣胡虏,奈礼义何?观君气貌雄特,南朝大侯伯不过此尔。

中原失幽、蓟六十年,将兴师取之,君能顺动先自南归,则裂茅土,封公侯,不绝其世,炳焉书其功于方册,岂不韪欤?」万德大喜,将定日率豪杰请约于境,各以所授告命交而为质。

议方合,会急召知全州,万德与仲涂别曰:「君不集其事者,天乎!」

  ○御制韩忠献公神道碑

  韩忠献公神道碑皇帝御制也,中云:「薨前一夕,有大星殒于园中 【 有大星殒于园中 各本同。

琬琰集删存卷一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作「有大星殒于廐中」,较胜。

】 ,枥马皆鸣。

」又云:「公奉诏立皇子为皇太子 【 公奉诏立皇子为皇太子 「为」原作「立」,据同上书改。

】 ,被顾命立英宗为皇帝,立朕以承祖宗之序,可谓定策元勋之臣。

」后铭其碑曰:「公行不归,申文是悼。

尚想公仪,泪落苑草。

」后御篆十字,填金,以冠其额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

」大哉!天子之文章也 【 天子之文章也 「天子」原作「夫子」,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改。

】 ,广大明白,日星之照江海,不过此辞也。

【 日星之照江海不过此辞也 说郛(上海涵芬楼影明钞本)引湘山野录作「日星之照,江海之流,不过此辞也」。

  ○唐昭宗赐钱镠铁券

  唐昭宗以钱武肃镠平董昌于越,拜镠为镇海镇东节度使、中书令,赐铁券恕九死、子孙二死。

罗隐撰谢表,略曰:「镌金作誓,指日成文。

葢陛下悯臣处极多虞,忧臣防奸未至,所以广开圣泽,永保私门,屈以常刑,宥其必死。

虽君亲属意,在其必恕必容;而臣子尽心,亦岂敢伤慈伤爱。

谨当日慎一日,戒子戒孙,不可以此而累恩,不可因兹而贾祸。

」 【 止。

】 殆庄宗入洛,又遣使贡奉,恳承旨改回请玉册、金券。

有司定仪,非天子不得用,后竟赐之。

镠即以节钺授其子元瓘,自称吴越国王,名其居曰「殿」,官属悉称「臣」。

又于衣锦军大建玉册、金券、诏书三楼,复遣使册东夷诸国,封拜其君长。

几极其势,与向之谢表所陈「处极、防微、累恩、贾祸」之诫,殊相戾矣。

禅月,贯休尝以诗投之,曰:「贵极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镠爱其诗,遣客吏谕之曰:「教和尚改十四为四十州,方与见。

」休性褊介,谓吏曰:「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邪?」遂飘然入蜀,以诗投孟知祥。

有「一缾一b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之句。

知祥厚遇之。

镠后果为安重诲奏削王爵,以太师致仕。

重诲死,明宗乃复镠旧爵位。

  ○丁晋公谈江南李主刘驸马事

  丁晋公在中书日,因私第会宾客,忽顾众而言曰:「某尝闻江南李国主钟爱一女,早有封邑,聪慧姿质,特无与比。

年及厘降,国主谓执政曰:『吾止一女,才色颇异,今将选尚,卿等为择佳壻,须得少年奇表,负殊才而有门地者。

』执政遍询搢绅,须外府将相之家,莫得全美。

或有诣执政言曰:『尝闻洪州刘生者,为本郡参谋,岁甲未冠,仪形秀美,大门曾列二卿,兼富辞艺,可以塞选。

』执政遽以上言 【 执政遽以上言 「言」原作「信」,据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及有正书局本改。

】 。

亟令召之,及至,皆如其说,国主大喜,于是成礼。

授少列 【 授少列 有正书局本作「授少卿」。

】 ,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中禁。

良田甲第,奇珍异宝,■〈艹赤〉奕崇盛,雄视当时。

未周岁,而公主告卒。

国主伤悼悲泣曰:『吾不欲再覩刘生之面。

』勑执政削其官籍,一簪不与,却送还洪州。

生恍若梦觉,触类如旧。

」丁语罢,因笑曰:「某他日亦不失作刘参谋也。

」席上闻之,莫不失色。

后半载,果有朱崖之行,资货田宅在京者,悉皆籍没,孑然南行,匹马数仆,宛如未第之日,谅先兆不觉出于口吻。

李公防时在丁坐,亲聆其说。

  ○魏野貌寝性敏

  处士魏野,貌寝性敏,志节高尚。

凤阁舍人孙仅与野敦缟素之旧,尹京兆日,寄野诗说府中之事。

野和之,其末有「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之句。

添苏,长安名姬也,孙颇爱之。

一日,孙召添苏谓曰:「魏处士诗中以尔方苏小,如何?」添苏曰:「处士诗名蔼于天下,着鄙薄在其间,是苏小之不如矣,又何方之乎?」孙大喜,以野所和诗赠之。

添苏喜如获宝,一夕之内,长安为之传诵。

添苏以未见野,深怀企慕,乃求善笔札者,大署其诗于堂壁,衒鬻于人。

未几,野因事抵长安,孙忻闻其来,邀置府宅,他人未之知也。

有好事者密召过添苏家,不言姓氏。

添苏见野风貌鲁质,固不前席。

野忽举头见壁所题,添苏曰:「魏处士见誉之作。

」野殊不答,乃索笔于其侧别纪一绝。

添苏始知是野,大加礼遇。

诗曰:「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户中。

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

  ○马亮责李沆为无口匏

  李相简穆公沆尝被同年马亮责之曰:「外议以兄为无口匏。

」公笑曰:「吾居政府,然无长才,但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聊以此补国尔。

今国家防制纤悉,密若凝脂,苟或徇所陈,一一行之,则所伤实多。

陆象先曰『庸人挠正』,正所谓也。

憸人苟一时之进,岂念于民邪。

」公薨,沐浴右胁而逝,七日,盛暑中方敛,不闻腐气,信履践之明效也。

  ○花蘂夫人宫词

  王平甫安国奉诏定蜀民、楚民、秦民三家所献书可入三馆者,令令史李希颜料理之。

其书多剥脱,而二诗弊纸所书花蘂夫人诗 【 而二诗弊纸所书花蘂夫人诗 「而二诗弊纸」,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有正书局本、说郛(涵芬楼本)引湘山野录、宋诗纪事引成都文类及三家宫词花蘂夫人篇均作「而得一弊纸」。

】 ,笔书乃花蘂手写,而其辞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

建之辞,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受诏定三家书者,又斥去之,甚为可惜也。

遂令令史郭祥缮写入三馆。

既归,口诵数篇与荆公,荆公明日在中书语及之,而禹玉相公、当世参政愿传其本,于是盛行于时。

文莹亲于平甫处得副本,凡三十二章,因录于此。

其词曰: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春景,画船来往碧波中。

  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晓锺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

  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合子锁牙床。

  安排诸院接行廊,水槛周回十里强。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

  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廵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

  厨船进食簇时新 【 厨船进食簇时新 学津讨原本在诗末有注文「船一作盘」四字。】 ,侍宴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脍,隔花催唤打鱼人。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蘂轻轻嫩浅霞。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

  三面宫城尽夹墙,苑中池水白茫茫。亦从狮子门前入,旋见亭台绕岸傍。

  离宫别院绕宫城,金板轻敲合凤笙。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纔唱未知名。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

  旋移红树斸青苔,宣赐龙池再凿开。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宫殿胜蓬莱。

  太虚高阁凌波殿,背倚城墙面枕池。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

  修仪承宠住龙池,埽地焚香日午时。等候大家来院里,看教鹦鹉念宫词。

  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六宫官职总新除,宫女安排入画图。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频见错相呼。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荳打黄莺。

  梨园弟子簇池头,小乐携来俟燕游。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殿前排宴赏花开,宫女侵晨探几回。斜望苑门遥举袖,传声宣唤近臣来。

  小球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球。先向画楼排御幄,营弦声动立浮油。

  供奉头筹不敢争,上棚专唤近臣名。内人酌酒纔宣赐,马上齐呼万岁声。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娇。上得马来纔欲走,几回抛鞚把鞍■〈革乔〉。

  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官家认,遍遍长嬴第一筹。

  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香杳接连。望见内家来往处,水门斜过罨楼船。

  内人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兰桨棹来齐拍水 【 兰桨棹来齐拍水 学津讨原本、张氏刊本、有正书局本、宋诗纪事卷八四及三家宫词花蘂夫人篇均作「兰棹把来齐拍水」。

】 ,并船相鬬湿罗衣。

  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画船飞到浦中。旋折荷花半歌舞,夕阳斜照满衣红。

  少年相逐采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每到岸头齐怕水,竟提纤手出船来。

  早春杨柳引长条,倚岸缘堤一面高。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彩丝条。

  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逐翠华。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遇着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鬬鸡坊。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十担床。

  ○广济军亢旱求雨

  太平兴国五年,秘书丞安德裕知广济军。

是岁亢旱,因祷于髣山神祠。

方注香,神自帏中冉冉而出,古服峩冠,拱揖而前立。

安以至诚所感,殊不为惧,遂诉愆亢之灾。

答曰:「某堆阜之神也,又窃乡人之荐,愧无酬答,恨力小地卑,不能兴致云雨,虽云龙司厥职,动息由天。

某当为公至主者之所,密候雨信,必先期奉报。

」言讫而隐。

安是夕梦神白:「雨候甚迩,只在来早。

」及期大澍,千里告足。

翌日,公具牢醴以谢之。

  ●附录 #

  一、存疑 #

  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三、津逮秘书本跋

  四、学津讨原本跋

  五、吴兴张氏刊本

  六、有正书局本

  ○一、存疑 #

  丁晋公称「化鹤之裔」为印记,时谓「鹤相」。说郛(委宛山堂本。下同。)节录湘山录。

  刘伯刍巷口有鬻饼者,每当垆呕歌。

一旦,刘怜其贫,贷以万钱,自是不闻歌声。

问之,曰:「本流既大,心计转麤,由是不暇渭城之曲矣。

」说郛节录湘山录。

  咸通末,执政病举人车马太盛,奏请进士并乘驴。

郑光业躯干伟大,或嘲之曰:「今年勑下尽骑驴,短辔长秋满九衢。

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啚。

」说郛节录湘山录。

  关啚有妹能文,每语人曰:「吾家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说郛节录湘山录。

  王彦祖初名亢宗,庆历二年,廷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

梦一人告之曰:「君今年未当得策,君入选赋题『天』字在下,三人选皆然。

今题『天』字在上,是以知其未也。

」及唱名,果不预。

次举,不利于礼部。

八年,再预廷试,盖轸象天地赋,又黜。

至皇佑五年,赴礼部试,前此梦至一大府,见二人指面前池水曰:「待此水分流,君即登第。

」久之乃寤,即更名汾。

及试礼部严父莫大于配天、廷试圜丘象天,皆入高选。

其后,召试学士院,又赋明王谨于事天,得帖馆职。

宋人轶事汇编卷五引湘山野录。

  ○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宋僧文莹撰。

文莹字道温,钱塘人。

文献通考引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吴僧,今案读书志实无「吴」字,通考误也。

其书成于熙宁中,多记北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

读书志作四卷,通考则续录亦作三卷,皆与今本不同,未详孰是。

  厉鹗宋诗纪事称「文莹及识苏舜钦,欲挽致于欧阳修,文莹辞不往」。

今考录中欧阳公谪滁州一条,称「文莹顷持苏子美书荐谒之,迨还吴,蒙见送」云云,与鹗所言正相反,岂别据他说,未及考此书也?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

吴幵优古堂诗话论其以阳郇伯妓人入道诗误为陈彭年送申国长公主为尼诗。

朱翌猗觉寮杂记论其载琴曲贺若一条,误贺若夷为贺若弼。

姚宽西溪丛语论其记宋齐邱事失实,盖考证偶疎,未为大失。

王士桢古夫于亭杂录论其载王钦若遇唐裴度事,小说习径亦不足深求。

惟朱弁曲洧旧闻曰:「宇文大资言文莹尝游丁晋公门,晋公遇之厚,野录中凡记晋公事多佐佑之。

」人无董孤之公,未有不为爱憎所夺者,然后世岂可尽欺,是则诚其一瑕耳。

  ○三、津逮秘书本跋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钱塘僧文莹所著也。

多纪录北宋事迹,凡名公巨卿、高僧韵士、风雅酬酢,着笔叟详。

尝述柳仲涂赠赞宁句云,诗中有「空门今日见张华」,其自负可想见矣。

自号道温,与苏舜钦友善,尝题其诗。

或强之谒六一居士,坚辞不往。

终老于荆州之金銮。

有渚宫集,郑毅为之序。

琹川毛晋识。

  ○四、学津讨原本跋

  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上、中、下三卷,汲古刊本。

卷上第三条「掖墙壁间」上旧注「有缺误」,今邵阆仙从黄荛圃家抄得宋椠本详为校订,补入十四行。

又二行原缺,仍宋本之旧。

其毛本未注缺而有缺误者;卷中胡大监条大讹,文「胡知必庙堂术也」下脱「甚憾之」三字;「乞赐一监」,「监」讹,「见」下句多「不」字。

卷下宋齐邱相条「华林广」下脱「园,以明妆列侍召齐邱共宴,试小妓羯鼓,齐邱即」十九字;张晦之条「龙山落」下脱「帽台,碑以表其墓焉」八字。

其它一字二字之讹,指不胜屈,俱遵宋本校正云。

乙丑清和月虞山张海鹏识。

  ○五、吴兴张氏刊本

  跋

  再跋

  △跋

  右湘山野录三卷,续一卷,宋僧文莹撰。

宋刊本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至二十一字不等,高六寸,广三寸五分,白口单边。

刻本止上、中两卷,上卷少首叶,中卷少末叶,余俱元人钞补,叶后有「至正十九年六月十九日览记」一行。

刻本首行重雕改正湘山野录卷几,题吴僧文莹,钞本同。

续录止作续湘山野录,不作大字,次行题「吴僧文莹如晦编」。

刻本仁宗以前御讳有缺笔,余不缺,黄荛圃以为北宋本。

钞本卷下殿中丞程东美条「时陈」下注「犯英宗庙讳」;续录李和文公下注「犯御名」,按和文名遵勖勖为神宗嫌名,知亦从北宋本出。

刻本中缝作「山上」、「山中」,钞本三卷仍作「山下」、续忽作「山四」,不作「山续」,疑所据本与晁氏志所言四卷合。

署款吴僧,又与通考所引合。

其书成于熙宁,多北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毛氏津逮、张氏学津均刻之。

而张氏学津跋云「毛本缺误实甚,邵阆仙从黄荛圃钞得宋椠补阙」,盖即此本。

经明樊士宽、黄子羽,本朝席玉照递藏。

  今以张本校之,而张本尚有误字:卷上真宗初诏种隐君至阙条「隐巾韦布」,不作「隐君」:卷中崔公宜条「河北地振振未已」,多一「振」字,亦不作「震」;续录眷待耆德条「必有秘挑之临」,不作「祓祧」,「景德初,匈奴扣关」,不作「寇」;郑工部文宝条「箧中畜雷朴一琴」,不作「畜琴朴一琴」;姚嗣宗条「可惜作穷鳞」,不作「穷麟」;康定中条「今还衮绣告老于家」,不作「衮绯」;柳仲涂条「岂不伟欤」,不作「韪欤」。

  上卷缺二行,各本同。

旁注之字,张本均直下,是宋本钞本之善也。

而此本之讹字:卷上张尚书咏条「丝丝和雨系偏舟」,张本作「扁」;乖崖公条「希夷以诗遣之」,「遣」当作「遗」,两处,「后梁两入蜀」,「梁」当作「果」;六快活诗条「建」当作「逮」;宋郑公庠条「而无刻昼之名」,「昼」当作「画」;伪吴故国条「皆肆业于其家」,「肆」当作「肄」;咸平中翰林条「得自羊野」,「羊」当作「莘」。

卷中,真宗居藩邸条「命侍讲邢昺」,「昺」当作「昺」;安鸿渐条「以拍拭干」,「拍」当作「帕」;潘佑事江南条「谪向人间卅六」,当作「三十六」,否则七言少一字矣;刘孝叔吏部公条「已恬于进」,「进」当作「退」;范文正公一条「世祖功臣卅六」,当作「三十六」,与上文同;余杭能万卷条「信矫诗不诬」,「矫」当作「峤」;江南锺辐条「妻妾云亡数月」,「妾」当作「樊」。

卷下寇莱公条「无宅起楼台」,「宅」当作「地」;丁晋公条「赤洪崖打赤洪崖」,前「赤」字当作「白」;真宗国■〈血阝〉条「而事颇妥帖」,「颇」当作「更」;僧录赞宁条「此粦火也」,「粦」当作「磷」;苏子美条「自改为犹子,子美诟之曰」,当作「自改为犹字,向子美诟之曰」;都尉李文和公条「萧国大长主乘帨之日」,「乘帨」当作「垂帨」,「肃国召公入箔」,当作「萧国」;张晦之条「陈康肃尧咨」当连上文。

卷四本朝眷待耆德条「入中书预参诀」,「诀」当作「决」,「慎无及姻戚」,「无」当作「毋」;嘉佑中条「开封方鞠刻」,「鞠」当作「鞫」;晏殊相年七岁条「命所乘赐马、鞯、辔送至」下当有「旅邸」二字;仁庙初条「传实受遗」,「实」当作「宝」,「意击崖」当作「竟窜崖州」,此宋本钞本之讹也。

  至于卷四太宗作九弦琴条「宫弦加二十丝号为大武,宫弦减二十丝号为小武」,两宫弦无分别,诸本皆同,疑有误字。

黄跋以卷中「时晏元献为翰林学士」行脱十八字,系装潢穿线过进,遂灭此一行,今倒折向内,作蝴蝶装,览之醒目,乃黄氏所改,今仍旧装也。

樊士宽印上有「弦歌里民」一印,仍是海虞人。

黄子羽名翼,嘉定人。

席玉照名鉴,常熟人。

此书见百宋一廛赋,江宁宗子岱观詧所藏,许借录像刊,学者受惠无穷矣。

癸丑四月,乌程张钧衡识。

  △ 再跋 #

  九月影宋刻元钞本既成,又得何义门校本手跋,曰:「康熙甲午,心友于汲古毛氏买得宋椠对校本补钞一叶。

又得钱遵王述古堂旧钞本。

细写两本异同,自家寄入京师,因呵冻酌定之。

十二月十八日镫下,焯记。

  所校与此本均合;卷一丁晋公贬崖州条「体风流于谢傅,惟咏苍苔」,眉上校语「谢傅当作谢朓,此用『苍苔依砌上』也。

」卷三夏英公镇襄阳条「诏中有致仕高年,各赐束帛,时胡大监旦瞽废在襄,英公依诏首选精缣十疋赠之。

胡得缣以手扪之笑曰:寄语舍人何寡闻至此,奉还五疋,请检韩诗外传及服虔、贾逵诸儒所解『束帛戋戋,贲于丘园』之义,自可见证。

」校语:「容斋云韩诗外传及周易正义皆无其语,文莹多妄诞,不足取信。

」按春秋公羊传「乘马束帛」注云:「束帛谓玄三纁二,玄三法天,纁二法地。

」若文莹以此为证,犹之可也。

申国长公主为尼条「惟陈文僖公彭年诗尚有记云:『尽出花钿散玉津,云鬟初剪向残春。

因惊风烛难留世,遂作池莲不染身。

贝叶乍翻疑轴锦,梵声纔学误梁尘。

从兹艳质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

』」校语:「此唐阳郇伯妓人出家诗也,能改斋漫录云唐顾陶大中丙子编唐诗类选中载之,若公主入道,何敢用解佩事也?」录出,藉见前辈点勘书籍曲阳旁通,不尽在本书中讨生活,可为学者读书规范。

钧衡再跋。

  ○六、有正书局本

  附记(一) #

  附记〈二〉 #

  跋(一) #

  跋(二) #

  △附记(一) #

  湘山野录曾刻入毛氏津逮秘书中外,此未见有善本也。

近从华阳桥顾听玉家得此宋刻元人补钞本,藏经纸面,装潢古雅,洵为未见之书。

略取津逮本相校,知毛刻尚多讹脱,想当日付梓未及见此耳。

继于混堂巷顾五痴家见有毛斧季手校本,即在津逮本上实见过此本,取对至卷中「时晏元献为翰林学士」一行前,竟脱落「备者,惟陈康肃公尧咨可焉。

陈方以词职进用」十八字。

初亦不解其故,反复展玩,乃知此十八字钞时脱落,后复添写于旁,斧季校时犹及见此,而后来装璜穿线过进,遂灭此一行,向非别见校本,何从指其脱落耶?爰重装之,使倒折向内,览之益为醒目云。

  嘉庆丁巳冬十月初五,书于士礼居。

  荛圃黄丕烈。 #

  △附记〈二〉 #

  宋刻元抄本,旧为虞山席玉照藏书,士礼居黄氏得之,售于艺芸书舍汪氏,继归小谟触(「触」应为「觞」)馆于氏。

今转辗售出,得庐山面目,亦幸事也。

  咸丰七年丁未十日胡珽词翰。

  △跋(一) #

  吾友谢子砚榖弱冠之年,觏书千卷,日亲丹黄,孜孜不倦。

今春复自铁琴铜剑楼迻录湘山野录出以示余,此书自明汲古阁本而后,仅见张海鹏刊本。

毛本既有敓文,张氏校勘尤劣,鲁鱼帝虎,随目皆是。

铁琴铜剑楼所藏宋刻元抄补本,殆海内孤本矣。

复经砚榖旁搜它编所引,加以校雠,其为精审,不待赘辞。

因携示平等阁主人谋付剞劂,主人嗜古綦笃,见而善之,爰乐为刊行。

宋刻而后,欲求湘山野录之精本,必自此本始。

然则主人与谢君嘉惠士林之功德,固将同此不朽矣。

  丙辰金粟如来生日仪征毕振达几盦甫跋。

  △跋(二) #

  谨按湘山野录宋僧文莹撰。

莹字道温,钱塘人。

世所通行者两本,一为津逮秘书本,一为学津讨原本,皆分三卷、续一卷。

宋史艺文志称三卷,不言续录。

文献通考经籍考言续录三卷。

四库总目称续录一卷,云其书成于熙宁中,多记北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

读书志作四卷,通考则续录亦作三卷,皆于今本不同,未详孰是。

  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续录亦称一卷,云:为明时写本。

百宋一廛赋注云:释文莹重雕改正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宋刻上卷三叶起,至中卷二十三叶止,凡四十七叶,余五十三叶元人补抄。

莫氏知见传本书目: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本每半页九行,行二十字,上卷三叶起至中卷二十三叶止,凡四十七页,余五十三叶元人补抄,黄荛圃藏,后为于湘山购去。

今是乃谢子善诒砚谷从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抄本影写。

据瞿氏书目云续录三卷,而此仍为一卷,然印模有荛圃跋及藏印,则瞿氏所藏为据荛圃旧藏转抄可知。

既为转抄荛圃旧藏,征之于百宋一廛赋注及知见传本书目皆云续录一卷,通考与瞿氏书目称续三卷为误字可知。

读书志称为四卷,殆总举与?

  岁在柔兆执徐中秋节,仁和高庶谐君夔父跋于歇蒲。

  湘山野录三卷,续湘山野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