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 宋 彭乘

●卷一 #

○母子妻三人并卒

〔此处有脱漏〕职官权知郓州平阴县事,一日与〔此处有脱漏〕忽报大夫人暴疾,潜驰归已不〔此处多有脱漏〕复抚潜尸〔此处多有脱漏〕出〔此处多有脱漏〕如此廨后为〔此处多有脱漏〕之曰:“扪虱庵未尝一日不醉,〔此处多有脱漏〕常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此处有脱漏〕遂成疾而卒。



○赵龙图善为诗句

赵龙图师民知磁州日,有春日即事云:“委地露花啼晓恨,拂堤烟柳美春容。”信哉佳句也。公为性淳古而诗笔秀丽,是知有学而益有才也。

○愿为夫人子以报

曾学士居泉州南安县。

去所居五里有草堂和尚者,年九十余,戒行孤絮,未尝出庵。

曾公与夫人时时携果馔衣物往遗之,老僧谢曰:“吾年齿衰迈无以为报,愿为夫人之子以报。

”时夫人方孕,一夕梦老僧披帏而入,夫人惊寤而子生。

遽遣人间之,则草堂和尚已坐化矣。

所生子名公亮,后为宰相,封鲁公云。

俗传燕巢人家,巢户内向及长过尺者吉祥也。

集贤尚书张公别墅在光化军,每岁燕巢第中正寝,其长可容匹练,户悉内向,数年间入管机密,遂登庸焉。

○望阙而逝 #

真宗皇帝时,有道士柴通元者,居陕州承天观。

寿百余数,耐寒暑,日纵酒往往不食,祀汾阴随辇自号罗山太一洞主。

临终召官僚士庶言死生之要,夜分盥灌望阙而逝。

举其体甚轻,若蝉蜕然。

○土馒头 #

梵志诗曰:“城外土馒头,稻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鲁直曰:“既是稻草,何缘更知滋味。

”易之曰:“预先以酒浇,且图有滋味。

○视五色损目 #

凡视五色皆损目,惟黑色于目无损。李氏有江南日,中书皆用皂罗糊屏风,所以养目也。王丞相在政府,亦以皂罗糊屏风。

○投檄去 #

有一武人,忘其名,志乐闲放,而家甚贫。忽吟一诗曰:“人生本无累,何必买山钱。”遂投檄去,至今致仕,尚康宁。

○扈兴屠狗为事

扈兴,府界酸枣县市民也。

始以屠狗为事,间或亦宰牛豕,而又善庖。

邑人多用之,悉呼之曰:“扈厨。

”一日市牛归,缠之屋后将欲杀之也。

牛见兴,双跪其前足若拜焉。

兴曰:“汝欲免死乎?若然者,更拜即不杀焉。

”牛又如前拜不止,兴方秉酒,醉而反怒曰:“汝拜我不已,我弗信也。

”乃竟杀之,剖腹中有犊焉。

兴有三子,不逾半岁皆死。

嗟曰:“始笑而许,中怒而杀,三子皆夭,今一身老且孤,复贫困,天道远乎?”扈兴今为手力厨子于县衙,年七十余岁矣。

○妖异未必尽为祸

鄱阳龚冕仲自言其祖纪与族人同应进士举,唱名日其家众妖竞作:牝鸡或晨ず,犬或巾帜而行,鼠或白昼群出,至于器皿服用之物,悉自变易其常处。

家人惊惧不知所为,乃召女巫徐姥者使治之。

时尚寒,与姥对炉而坐,有一猫正卧其侧,家人指猫谓姥曰:“吾家百物皆为异,不为异者独此猫耳。

”于是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

”姥大骇而去。

后数日捷音至,二子皆高第矣,乃知妖异未必尽为祸也。

○王弼言有所自

宋子京尚书云:“古者牛惟服车。

《书》云:‘肇牵车牛。

’《易》曰:‘服牛乘马。

’汉赵过始教人用牛耕。

”王弼《易传》云:“牛稼墙之资。

”是不原汉始用牛耕之意。

其说虽不见于经书,然十哲有冉耕者字伯牛,盖取其义。

古非不知以牛耕,但赵过教人驱驭之法,耒耨之器为备善耳。

王弼之言必有所自也。

○好草圣不工 #

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

当陂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来问?致吾忘之。

○呼为卧仙 #

华岳张超谷岩石下有僵尸,齿发皆完,春时游人多以酒沥口中,呼为“卧仙”,好事者作木榻以荐之。

喜中,有石方十余丈,自上而下正塞岩口,岂非仙者所蜕,山灵之不欲人之亵慢。

○王维画《黄梅出山图》

王仲至阅吾家画,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读二人事迹还观所画,可以想见其人。

○厩猴 #

耿从政以供备副使知赵州,厩养一猴甚大,如三四岁儿,极甚驯善,不加羁絷,亦不远去。

厩有守卒,夜即赌博,常使此猴执火炬,举动如人,惟所命焉。

时见胜者即伸手乞钱,稍迟与则灭其火,人已怪之。

厩后有园,守卒居园中,其妇产一子,三日浴之,猴在其傍。

园卒贫乏,常居家治蔬于圃。

一日尽室灌园,其子妇以儿在家乃先回欲乳之,适见猴抱婴儿在房前,妇使猴放子于地而出。

他日自外归,乃见其子殂于釜中,而猴常见浴儿乃效人之所为。

于是白于耿使而斩之,足知畜养异类,亦宜防之也。

○吉贝布 #

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

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余后因读《南史?海南诸国传》,言林邑等国出古贝木,其花成时如鹅毛,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与伫布不异。

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正此种也。

盖俗呼“古”为“吉”耳。

○分夜钟 #

欧公诗话有讥唐人“半夜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

时或以谓人之始死者,则必鸣钟,多至数百千下,不复有昼夜之拘,俗号“无常钟”,意疑诗人偶闻此耳。

余后过姑苏,宿一院,夜半偶闻钟声,因问寺僧,皆曰:“固有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

始知半夜钟唯姑苏有之,诗人信不缪也。

○迂阔好怪 #

渊材迂阔好怪,尝畜两鹤,客至指以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

”语未卒,园丁报曰:“此鹤夜产一卵,大如梨。

”渊材面发赤,诃曰:“敢谤鹤耶!”卒去。

鹤辄两层其胫伏地,渊材讶之,以杖惊使起,忽诞一卵。

渊材咨嗟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佳话所误,自今除佛、老子、孔子之语,余皆勘验。

”徐曰:“渊材自信之力,然读相鹤经未熟耳。

”又曰:“吾严生无所恨者,五事耳。

”人间其故,渊材敛目不言,久之曰:“吾论不入时听,恐汝曹轻易之。

”问者力请其说,乃答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多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闻者大笑,而渊材瞠目曰:“诸子果轻易吾论也!”

○张氏园亭 #

范讽自给事中谪官,数年方归济南。

城西有张氏园亭,数泉上出,有金线、真珠之目,水木环合,乃历下之胜景。

园亭主人乃张寺丞听也,尝邀范宴饮于亭。

范题二韵诗于璧:“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

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

○画有八景 #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

”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

”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

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土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帆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

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用之自此画格进妙。

○香山寺猴 #

郴州境有香山寺,寺构于山半,其景极清雅,然多群猴,至相呼沿挂檐楹之上,亦入庖厨窃食,又常污僧缁衣,寺僧患之,无计绝也。

有一客僧曰:“我能令其绝迹不来。

”一日,以机获得一猴,僧乃以浓墨遍涂猴身,而复纵去,群猴见之大惊,时奔走无地。

墨猴被缚以得纵去,群甚急,众猴呼叫而益走,引领望之,俄顷入于深山而不见,自此猴果绝迹。

庄子言:“汝太白而去黑而来,岂不怪也。

”亦此类也。

○通印子鱼 #

莆阳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之鱼最佳。

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亦有诗云:“长鱼俎上通三印。

”此传闻之讹也。

○拟古诗 #

《文选》有江文通拟古诗三十首,如拟休上人闺情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今人遂用为休上人诗故事。

又拟陶渊明田园诗云:“种禾在东皋,苗生蒲阡陌。

”今此诗亦收在陶渊明集中,皆误也。

●卷二 #

○忌桃李雀蛤 #

服木者忌食桃、李、雀、蛤。

今人多不食鸠鸽,误也。

海傍有蛤,背有花纹者,土人谓之“花蛤”;无文者,谓之“沙蛤”,其状一同。

《记》云:“雀入大水化为蛤。

”盖以其同类故耳,濒海之民有目睹其变者。

○江左高文 #

六一居士谓陶渊明《归去来》为江左之高文,当世莫及。

涪翁云:“颜、谢之诗可谓不遗炉锤之功至,然渊明之墙数仞而不能窥也。

”东坡晚年尤喜渊明诗,在儋耳遂尽和其诗。

舒王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

又尝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

然则渊明趣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渡观江风作 #

王荣老尝官于观州,罢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

父老曰:“公箧中畜奇物,此江神极灵,当献之得济。

”荣老顾无所有,有玉麈尾即以献之,不可;又以端石砚献之,不可;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

夜卧念曰:“有黄鲁直草书扇头子,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即取视,忄党恍之际曰:“我犹不识,鬼宁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两镜对展,南风徐来,帆一饷而济。

余谓观江神必元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

○胥吏魁桀狡狯

陈学士贯为省副,时三司有一胥魁,桀黠狡狯,潜通权幸,省中之事率以咨之,每声喏使,往往佯为欠伸不敢当其礼。

陈闻而不平,决入省斥逐之。

既来参见严颜以待,胥知其意,奉事弥谨,禀承明敏,举无遗事,岁余陈亦善待之。

一日,陈谓胥曰:“宅中欲会一二女客,何人可使干办?”胥曰:“某公事之隙暂往督视亦可。

”陈不知其心有包藏,乃曰:“尔若自行甚善,宴席所需十未具一。

”胥乃携十余岁女子于东华门街,插纸标于首曰:“为陈省副请女客,令监厨无钱陪备,今鬻女子要若干钱。

”遂结皇城司密逻者,俾潜以闻朝廷,将行黜降,赖宰臣辨解,终岁竟罢去,止得集贤学士(旧例省副罢皆得集贤学士)。

○鲤鱼三十六鳞

鲤鱼当胁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故谓之“鲤文”。从鱼里者,三百六十也。然井田法即以三百步为一里,恐四代之法,容有不相袭者。

○天庆观古钟 #

郴郡天庆观有古钟,一夕大风雷,俄而失之。

观主意其为盗者所取也,乃告公而求之,符下久不得。

渔者一日渡江,以篙下刺,铿然有声,细而视之,乃其钟也。

告官举而出之,乃天庆观所失钟也。

钟腹有二窍,若用利物穴之也。

说者言:“钟鼻泻作龙形,往往有灵,与潭下蛟革斗,不然钟何以致此也。

”夫钟其重数千斤,虽百人未易迁徙也,无故而至于水下,是可怪也夫。

○射之没镞 #

《史记?李广传》:“广夜见石以为虎,射之没镞。

”《汉书》云:“饮羽。

”史迁与李广同时,必不误。

铁能入石逾寸,亦足为异,必无竹能入石过尺之理。

虽云精诚所致,恐物理不然,此殆班氏之饰词也。

○至言之祖 #

宋尚书云:混元皇帝《道德经》为至言之祖;屈平《离骚》为词赋之祖;司马迁《史记》为纪傅之祖。

后人为之□,□方不能如矩,至圆不能过规。

左丘明工言人事,庄周工言天,二子之上无有矣,虽圣人复生蔑以加云。

○作不经人道语

盛学士次仲、孔舍人平仲同在馆中,雪夜论诗,平仲曰:“当作不经人道语。

”曰:“斜拖阙角龙千丈,潜抹墙腰月半棱。

”坐客皆称绝。

次仲曰:“句甚佳,惜其不大。

”乃曰:“看来天地不知夜,飞入园林总是春。

”平仲乃服其工。

○皂鹤洞 #

平凉西有崆峒山,乃广成子修道之所。

山之绝壁有石穴,谓之皂鹤洞。

鹤顶如丹,毛羽皆黑,日照之,金色粲然,故其下有金衣亭,岁不过一二出。

今其地乃为僧徒所据,鹤或见,则僧徒必有死亡反初者。

○《乐毅论》皆摹本

本朝人高绅学士家,皇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予尝见之。

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海”字者是也,其家子尝见。

后十余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之。

后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于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复见。

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复昔之清劲,羲之小楷字于此殆绝,《遗教经》之类皆非其比也。

○崔球昼梦至家

池州崔球为太学生,苦学久不归。

一日,昼梦至其家,见其妻正凭几写字,呼之不应,与之言亦不答,若耳不闻焉。

所书乃诗一首也,云:“数日相望极,须知意思迷。

梦魇不怕岭,飞过大江西。

”既觉,历历忆其诗,乃书之藏于笥。

后月余家问至,其妻寄此诗一字无差,有其书之月日,乃球得梦之日也。

○服金石药者多被毒

周东老尝言退之痛斥道释以至贬谪,然在潮州乃参大颠,其后与孟简书,虽深自辨释教,终不能掩也。

又好言人眼金石药者,多被毒病而死,必为世诫。

而乐天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则知退之晚年亦因服金石致病死矣。

以之立言垂教则可,岂可谓亦允蹈之者乎!

●卷三 #

○血如皂荚子 #

真庙时有人奉使交趾,以羹配笼饼而食,羹中血皆如皂荚子,虽味不甚佳,莫知其何以然。

洎回<巴>求其法,乃取牛蜱沦而去其皮耳。

○蹙融 #

蹙融,或谓之“蹙戎”,《汉书》谓之“格五”,虽止用数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

徐德占善移,遂至无敌。

其法已常欲有余而致敌人于险,虽知其术止如是,然卒莫能胜之。

○胡蔓 #

二广有草生于山谷间,其名“胡蔓草”,以急水吞之即立死,以慢水下之即缓死。

又取毒蛇杀之,以草覆,洒之以水,菌生其上,取而为末,以酒毒人,始亦无恙,再饮酒即毒作死矣。

以茶以饣卞皆然。

其俗颇淫,妇人多不由媒而配合。

北人与之合,既情相爱,多不肯逐北人内地,即阴以药致食物中,北人还即诫之曰:“子某年复来。

”若从其言去即复有药解之,若过期不往乃毙矣。

或谓之“定年药”,北人届彼亦宜志之也。

○静指溪作诗 #

静禅师,有道老宿也。

初住筠之三峰,尝赴供民家,渡溪溪流涨,静重迟为涨流所漂,童子掖之至岸。

坐沙石间,垂头如雨中鹤,童子意必怒且遭诟,遂不敢仰视。

静忽指溪作诗曰:“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

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

”后住汝州香山寺,无疾而化。

○业成方食肉 #

贾参政之父名比,有学问,五代时举进士甲科,开宝中官至水部员外郎,教子甚严。

参政方五岁,日诵千余言,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食肉。

”参政年十五,遂登进士第。

士大夫有子弟好学者,水部必持刺往谒劝诱之,常言父兄于其子弟当割爱尚严,使之有立,群从孤幼贫不能自立者,咸养育训诲以至成人云。

○八十二岁及第

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其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卒年九十余。

○张密学善待僧文鉴

张逸密学知成都,善待僧文鉴大师,蜀中民素所礼重。

一日,文鉴谒张公未及见,时华阳主簿张唐辅同俟于客次,唐辅欲搔发,方脱乌巾,睥睨文鉴罩于其首,文鉴大怒喧呶,张公遽召。

才就坐即白曰:“某与此官人素不相熟,适来辄将幞头罩某头上。

”张公问其故,唐辅对曰:“某方头痒,取下幞头无处顿放,见大师头闲,遂旦权少时,不意其怒也。

”张公大笑而已。

○过一新贵人食

余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贵人留食,予三人者皆左手举箸。

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

”予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如君岂是背匙人。

”一坐大笑。

○小民不为利动

兴元府李翁以煅铁为业,仅免饥寒。

俄生一女,姿容绝丽,人目之为花羞,豪贵竞纳金珠求以为妾,有至数千缗者,其父悉拒而不许。

既而有贫士愿娉为妻,乃许之。

贫士后遂以才学登第,人皆叹其小民能不为利动而有守也。

○六虎 #

延子吴氏姊妹六人,皆后悍残忍,时号“六虎”。

就中“五虎”尤甚,凡三适人皆不终,平生手杀婢十余人。

每至夜分常闻堂庑间喧呼击扑之声,同室者皆惧,“五虎”怒曰:“狂鬼敢尔耶!”命开户移榻于中庭,乃持刃独寝,于是彻旦寂然。

人谓“五虎”之威鬼犹畏之也。

●卷四 #

○陈烈遵古礼 #

陈烈福州人,博学不徇时态,动遵古礼。

蔡君谟居丧于莆田,烈往吊之,将至近境,语门人曰:“《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今将与二三子行此礼。

”于是乌巾栏享,与二十余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恸而入,孝堂妇女望之皆走,君谟匿笑受吊,即时李遘画《匍匐图》。

○古冢 #

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冢,乃汉大司徒朱鲔墓。

石壁皆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晶,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眼角冠,两翼包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

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守宫 #

守宫其形大概类蜴蜥,足短而加阔,亦有其色金者。

秦始皇时有人进之云:“能守钥,人不敢窃发”。

钥,古名之曰“守宫”,由此也。

又云:“致于宫中,宫人之有异志者,守宫即吐血污其衣。

”或曰:“以守宫系宫人臂,守宫吐血污臂者,有淫心也,秦皇则杀之。

○与可诗精绝 #

东坡尝对欧阳公诵文与可诗曰:“美入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欧公笑曰:“与可无此句,此句与可拾得耳。

”世徒知与可扫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

戏作《鹭鸶诗》曰:“颈细银钩浅曲,脚高绿玉深翘。

岸上水禽无数,有谁似汝风标。

○有气岸 #

德州军士刘喜有气岸,尝出经年,妻与一富人子私通,夫归绐谓妻曰:“汝之前事我尽知之,吾不能默默受辱于人,又不忍间两情之好,汝能令富人子以百金饷我,我则使汝诈为病而死者,载以凶器而送诸野,汝夜则潜往奔之,如是庶可以灭口。

”妻以为然,因进百金托以疾逝。

夫乃纳妻于棺,胶以大钉,遂纵火焚之,以身自诉于郡将张不疑,不疑奇其节而释其罪。

○婢仆患疾 #

江南富民王生有仆病癞积年,王生恶而逐之,自投于井,水始及肩故得不死,明日汲者为救而免,自是所患顿除,至八十余方死。

又安州杨子方秀才有婢春燕,中年忽得足弱之疾,不能步履,而饮啖辄兼数人,其家亦厌之,移弃野外,凡旬日不得食。

一日,自步而归,卒老于杨氏,此理殆不可晓。

○中书有生老病死苦之说

熙宁中,初富丞相苦足疾多不入,曾丞相将及引年,时王介甫、赵阅道、唐子方为参政。

介甫日进说以更庶政,阅道颇难之而不能夺,但退坐阁中弹指言苦。

唐子方屡争于上前,既而唐发疽而死。

京师人言中书有生、老、病、死、苦之说,谓介甫生、曾公老、富公病、阅道苦、子方死也。

○唐肺石 #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人肺。

亦有款志,但漫剥不可读。

按,秋官大司冠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士听辞,如今之僭登闻鼓也。

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殷所以达其冤也。

○诗记一时事实

欧阳公《夷陵黄牛庙诗》曰:“石马系祠门。

”东坡《钱塘诗》曰:“我爱南屏金鲫鱼。

”二诗皆无以异童稚学为诗语者,然皆记一时之事。

欧阳公尝梦至一神祠祠前,有石马缺左耳,及谪夷陵过黄牛庙所见如梦中。

西湖南屏山兴教寺池有鲫鱼十余尾,皆金色,道人斋余争倚槛投饼饵为戏,东坡习西湖久,故写于诗词耳。

○笛声发于林 #

余尚书庆历中知桂州,州境穷僻处有林木延袤数十里,每至月盈之夕,辄有笛声发于林中,声甚清远。

土人云:“闻之已数十年,终不详其何怪也。

”公遣人寻之,见其声自一大柏木中出。

乃伐取以为枕,笛声如期而发,公甚宝惜,凡数年。

公之季弟欲穷其怪,命工解视之,但见木之文理正如人月下吹笛之像,虽善画者不能及,重以胶合之,则不复有声矣。

○睹貌辄相憎恶

晋阳有张、李二生为邻,二生素无仇隙,睹貌辄相恶憎。

张与高僧志端相善,语其因,僧曰:“此宿冤也,宜远游以避之。

”张如其言,因诣蜀侨居僧舍数年。

后忽闻有李处士者投宿是院,张潜窥之,乃邻之李生也。

张甚疑惧促装将出,李怀刃伺诸门,戡其胸而杀之,李自刎。

○失礼则求诸野

居丧之礼近世灭裂。

予尝知辰州,民与蛮獠杂居,其俗父母丧不啖稻梁、盐酪、飞走之肉,惟食藜实、粉豆、鱼菜而已。

虽未合于古礼,而诸夏闾里之民不逮也。

失礼则求诸野,信哉。

○钱有顺天得一文

熙宁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

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一”年号,莫知何代物。

予按《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乃其伪年号,“得一”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韩范二公客 #

范文正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延礼之。

书生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之寒饿无在某右者。

时盛行欧阳率更字,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

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故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杨州。

”东坡作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

”韩魏公客有郭注者,才而美,然求室则病。

行年五十未有室家,魏公怜之,百计恤为求婚。

将遂,其人必死。

公以侍儿赐之,未及门而注死,郭注殆可与范公客同科也。

韩、范功名富贵如泰山黄河,日月所不能老,两客乃尔可笑耶。

○堰蜒两首 #

余友人张德夫尝夜观书,有蜓误跃入灯盏中,视之有两首,未几德夫卒。

○诈为愚懵无知之状

李几道朝散云:淄川刘栋,有道之士也,布裘缁巾,诈为愚懵无知之状。

养母甚孝,所居临池,一旦忽扶其母登山,是夕大水平地丈余,人始疑而异之。

其后去城数里作窟室以居,别筑小室以居其母,朝暮惟出视母,寝食讫复还窟室默坐,如是十余年。

士大夫欲见者皆入窟室中,相对不交一谈,问亦不应,但云速修速修而已。

母卒营藏讫,一旦翩然弃去,不知所往。

○献秋霖赋 #

徐仲谋在皇中罢广东提刑,到阙时京师多雨,遂献《秋霖赋》。

其略曰:“连乎七月八月,淹浸乎大田小田,望晴霁而终朝礼佛,放朝参而隔夜传宣,泥涂半浸于街心不通车马,波浪将平于桥面难渡舟船。

”时贾文元、陈恭公秉政共引过于上前,且云:“阴阳失序,自当策免,然臣等已屡乞罢而圣恩未允,致有疏远小臣以猥语侵侮臣等,实无面目师长百辟。

”神宗怒降仲谋监邵武军酒税。

○仕宦守义 #

唐龙图(肃)恬静寡欲。

天圣中,以工部郎中知洪州,舣舟南康徘徊不进。

或问其故,答曰:“职田以四月为限,今遽之任得无获趣利之讥乎?”逾月乃上,当时仕宦者无不愧服之。

○安边良策 #

密学吕公绰知秦州,古渭诸羌来献地,吕曰:“天下大侯,岂利区落尺寸之地耶!”谢绝之。

夏安期郎中知渭州,籍塞下闲田,募人耕种,岁得谷数万斛以备赈贷,人甚便之。

人谓二公皆得安边之良策。

○梦以手扶天 #

韩稚侍中知泰州日,卧疾数日,冥冥无所知。

倏然而苏,语左右曰:“适梦以手扶天者再,不觉惊寤。

”其后援英宗于藩邸,翼今上于春宫。

扶天之祥已兆于庆历中,固知贤臣之勋业非偶然而致也。

○黄河出一人手

祥符中,黄河急流中忽出一人手,大数尺,上题八人姓名,皆当世达官也。是岁八人者皆死。

○缗自地起立 #

夏侯嘉正太平兴国中为益王生辰使,所获金币鬻之得钱辇归家。忽一缗自地起立良久乃仆,嘉正遂病,逾月而卒。

○鳗井 #

越州应天寺有鳗井,在一大般石上,其高数丈,井才方数寸,乃一石窍也。

其深不可知,唐徐皓诗云:“深泉鳗井开”,即此也,其来亦远矣。

鳗即出游,人取之置怀袖间了无惊猜。

如鳗而有鳞,两耳甚大,尾有刃迹,相传云黄巢曾以剑割之。

凡鳗出游,越中必有水旱、疫疠之灾,乡人常以此验之。

○欧公赠禹玉诗

欧公、王禹玉俱在翰苑,立春日当进诗贴子,会温成皇后薨,阁虚不进。

有旨,亦令进。

欧公经营,禹玉口占促写曰:“昔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闲。

花下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

”欧公喜其敏速,禹玉,欧公生也,而同局,近世盛事。

故欧公赠其诗略曰:“当时发策武城宫,曾看挥毫气吐虹。

梦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此一樽同。

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今为白发翁。

●卷五 #

○应声虫 #

余友刘伯时尝见淮西士人杨π,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辄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

有道士见而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

”π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余始未以为信,其后至长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者甚众。

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谢曰:“某贫无他技,所以求衣食于人者,唯藉此耳。

○腹中有声如击鼓

陈子直主簿之妻有异疾,每腹胀则腹中有声如击鼓,远闻于外,行人过门者皆疑其家作乐。胀消则鼓声亦止,一月一作,经数十医皆莫能名其疾。

○学士得服金带

国朝翰林学士得服金带朱衣,吏一人前导。

两府则朱衣,吏两人金笏头带佩金鱼,谓之“重金。

”居两制久者则曰:“眼前何日赤,腰下甚时黄?”处内廷久者,又曰:“眼赤何时两,腰黄甚日重?”

○见人乘骊驹自壁中出

余外亲章安国尝凄逆旅中,晨起如厕,见白衣人乘骊驹自壁隙中出,长寸余,步骤往来,徘徊瞻顾。忽仰首视章,遽驰而入,终不知其何怪也。

○秦州西溪多蚊蚋

范文正公少时求为秦州西溪监盐,其志欲吞西夏,知用兵利病耳,而廨舍多蚊蚋。

文正戏题壁曰:“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要问前程。

”虽公一时戏笑之语,亦岂弟浑厚之气逼人,况其大者乎!

○佛牙舍利 #

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予曰:“此有一佛牙甚异。

”予乃斋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飒然涌出,莫知其数。

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着床榻,铮然有声,透下光明莹澈,烂然满目。

予到京师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言取入东府,以次流传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

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是也。

○陈亚以滑稽著称

陈少常亚以滑稽著称,蔡君谟尝以其名戏之曰:“陈亚有‘心’终是‘恶’。

”陈即复曰:“蔡襄无‘口’即成‘衰’。

”时以为名对。

为殿中丞日知岭南恩州,到任作书与亲旧曰:“使臣之五马双旌,名目而已;螃蟹之一文两个,真是不虚。

”又尝曰:“平生之一对最亲切者是‘红生’对‘白熟’也。

○却鼠刀 #

苏子瞻有“却鼠刀”云:得之于野老,尝匣藏之,用时但焚香置净几上,即一室之内无鼠。

○持不杀戒 #

龚彦和谪化州,持不杀戒曰:“夜礼佛,对客虮虱满衣领不恤也。

”至完作倡嘲之曰:“衣领从教虱子缘,夜深拜得席儿穿。

道乡活汁君知否?饥即须餐困是眠。

○有物自水中掣其足

有李主簿失其名,夜泛舟临舷濯足,忽有物自水中掣其足,众力为救之。

李号呼云:“其痛彻于心骨,不可忍,吾宁死也!”遂随之而入,明日求其尸不获。

○预知死日 #

吴人郑夷甫少年登科,有美材,喜中监高邮军税务。

尝遇一术士,能推人死期,无不验者,令推其命不过三十五岁,忧伤感叹殆不可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

久之,润州金山一僧端坐与人谈笑间遂化去,夷甫闻喟然叹息曰:“民不得寿得如此,僧复何怨哉!”乃从佛者授首《楞严经》,往还吴中。

岁余忽有所见曰:“生死之理,我知之矣。

”遂释然于怀,无复蒂芥。

后赴封州判官,预知死日,先期旬日作书与交游亲戚叙诀,乃及次叙家事备尽。

至期沐浴更衣,公舍外有小园,面溪一亭饰,夷甫至其问,亲督人洒埽及焚香,挥手指画之间,屹然立化。

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亭亭如植木,一手犹作相画之状。

郡守而下少时皆至,士民观者如墙,明日乃就敛,高邮崔伯易为墓志,略叙其事。

予与夷甫远亲,知之甚详,士人中盖未曾有此事。

○饮酒面色发赤

胡秘监旦自知制诰落职,通判襄州。

时谢学士泌知州事,尝因过厅饮酒,胡面色发赤,谢戏曰:“舍人面色如衫色。

”胡应声答曰:“学士心头似幞头。

”胡时衣绯。

○老狙坐逝 #

潭州南岳寺后有巨石,高丈余,忽有老狙拱手跏趺坐逝其上。

○海人 #

李仲游承议知同安县日,有人泛海舟交易外国,经岁始还去。

谓为大风飘至一岛屿,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

舟人鸣锣鼓以骇之,复联臂大笑入海而去。

近屿人云:“此名‘海人’,室在屿下。

○陶使江南 #

国初,朝廷遣陶使江南,以假书为名,实使觇之。

丞相李献以书抵韩熙载曰:“五柳公骄甚,其善待之。

”至,果如李所言。

熙载谓所亲曰:“陶秀实非端介者,其守可隳,当使诸君一笑。

”因令宿驿舍俟誊六朝书半甲。

乃毕,熙载使歌姬秦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作长短句赠之。

明日中主燕客,凛然不可犯干,中主持觥使兰歌续断弦之曲侑之,大惭而罢。

○钱文有应元宝运四字

庐山太平观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中创建。

元丰二年,道士陶智仙构一舍,令门人陈若拙董作发地,乃得一瓶,封橘甚固。

破之,其中皆五色土,惟有一铜钱,文有“应元保运”四字,若拙得之以归,其师不甚为异。

至元丰四年,忽有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遣内侍廖维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

同时知制诰熊本提举太平观具闻其事,召本观主首推诘其详,审其无伪,乃以其钱付廖维表献之。

○谢泌名知人 #

谢泌名知人,少许可,平生荐士不过数人,而后皆至卿相。每欲发荐牍,必焚香望阙再拜曰:“老臣又为陛下得一人。”王文正公即其所荐士也。

○未石 #

李朝议好奇,有异石高二尺许,嵌空可爱。常置庭槛间,每至日方未时,即有气出于石穴中,若烟云之状。候之万不差一,因目之为“未石”。

○古鉴 #

庆历中有宦者以罪谪居维扬,藏一古鉴,圆径尺。

余云是禁中旧物。

鉴背铸成兔形,甚精巧,每至月满夜,持鉴当月照之,则兔形却在鉴中,人莫究其理。

○德庄心异野夫

龚德庄罢官河朔,居京师新门。

刘野夫上元夕以书约德庄曰:“今夜欲去与君语,令阁必尽室出观灯,当清净身心相候。

”德庄雅敬其人,危坐三鼓矣,家人辈未还,野夫亦竟不至。

俄火自门而烧,德庄窘捉诰牒犯烈焰而出,顷刻数百舍为灰砾之场。

明日野夫来吊且欣曰:“令阁已下不出是吾忧,幸出可贺也。

”德庄心异野夫,然不欲诘之也。

○金龟金牌 #

上令上坊铸为金龟金牌各数百,龟以赐近臣,人一枚,时受赐者除戚里外,在庭者十有七人。

余悉埋玉清昭应宫、宝符阁及殿基之下,以为宝镇。

牌赐天下州府军监各一,今谓之“金宝牌”者是也。

洪州李简夫家一龟,乃其伯祖虚已所得者,盖十七人之数也。

其龟夜中往往出游,烂然有光,掩之则无所得,其家至今匮藏。

○语言卒易 #

王学士介博记俊爽然,语言卒易,人多谓之“心风”。

熙宁中自省判乞郡,得湖州。

将行,王丞相以诗送之曰:“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不足多。

遥想郡入迎下檐,白洲上起沧波。

”意者以其风能起波也。

介知其意,遂以破题为十篇上丞相。

一曰:“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它。

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代阎罗。

”丞相笑曰:“阎罗见阙,宜速赴任也。

○映烛见其肠胃筋脉

张伯通任福州通判日,因夜会客,有一仆立烛下,映烛视之,见其肠胃筋脉圆转上下历历可数,洞彻如鉴,众骇观莫测其由。

张命易以他烛,遂不复见。

○毛僧 #

吴有异比丘,号“毛僧”。

日游聚落,饮啖无所择,轻薄子多狎玩之,贵势要之不诣。

忽谓人曰:“吾其死矣。

”乃危坐说偈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

死了烧却,恰似不曾。

”言卒遂化。

嗟乎异哉!其端师子戒梨之流乎?

○兄弟数人同在禁林

元厚之少时,曾梦人告之异日当为翰林学士,须兄弟数人同在禁林,厚之自思素无兄弟,疑此梦为不然。

熙宁中厚之除学士,同时相先后入学士院,一人韩持国维,一陈和叔绎,一邓文约绾,一杨元素缯并厚之名绛。

五人名皆从“纟”,始悟兄弟之说。

○献香杂剧 #

熙宁九年,太皇生辰,教坊例有献香杂剧。

时判都水监侯叔献新卒,伶人丁仙现假为一道士,善出神,一僧善入定。

或诘其出神何所见?道士云:“近曾出神至大罗,见玉皇殿上有一人披金紫,熟视之乃本朝韩侍中也。

手捧一物,窃问傍立者,云:‘韩侍中献国家《金枝玉叶万世不绝图》。

’”僧曰:“近入定到地狱,见阎罗殿侧有一人衣绯垂鱼,细视之乃判都水监侯工部也。

手中亦擎一物,窃问左右云:‘为奈河水浅,献图欲别开河道耳。

’”时叔献兴水利以图恩赏,百姓苦之,故伶人有此语。

●卷六 #

○奸人杀其夫 #

张杲卿丞相知润州日,有妇人夫出外数日不归。

忽有人报菜园井中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号哭曰:“吾夫也。

”遂以闻官。

公令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

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所司鞠问,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

○上元夜张燕 #

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

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

首夜乐饮撤晓,次夜二鼓,时青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

数使人勤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

忽有驰者云:是夜五鼓青已夺昆仑矣。

○出侍姬十数人

东坡居士尝饮一豪士家,出侍姬十余人,皆有姿伎。

其间有善舞者,名媚儿,容质虽丽而躯干甚伟,豪士特所宠爱,命乞诗于公。

公戏为四句云:“舞袖蹁跹,影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宛转,敢撼半天风雨寒。

”妓赧然不悦而去。

○好讥谑 #

国子博士郭忠恕,有才学,好讥谑,屡以谤讪得罪。

尝嘲司业聂崇义云:近贵全为聩,攀龙只作聋。

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

”崇义应声答曰:“莫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

”忠恕大惭。

○作启事遗友生

孔大夫(嗣宗)为浙漕,戏作启事以遗洛中友生,其略云:“满肚里伴客茶汤,一眼底欠人书启。

火炉头恰如孤鬼,门道里正似院翁。

”凡数百言,深得俳体。

○陈抟被诏至阙下

真宗时陈抟被诏至阙下,间有士大夫诣其所止,愿闻善言以自规诲。陈曰:“优好之所勿久恋,得志之处勿再往。”闻者以谓至言。

○四句谜 #

荆公戏作四句谜,示吉甫云;“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吉甫亦作四句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状甚丑 #

吴伯虎朝奉。

状甚丑,鼻有孔而无准,每出廛市,童孺争随而笑之。

元丰中登弟,上见之亦为之笑。

时有赠伯虎诗者云:“众人皆有鼻,公鼻最堪论。

涕出应难兴,(去声)香来却易闻。

虽然无寿相,知是有山根。

见说登科日,欣然动至尊。

”或有相者谓伯虎曰:“君以丑胜天下,亦贵人之相也。

○异兽 #

至和中,交趾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考之记传与麟不类。

当时有谓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鳞,莫知其的。

回诏欲谓之“麟”,则虑夷獠见欺;不谓之“麟”,则未有以质之,止谓之“异兽”最为慎重有体。

合以予观之,殆“天禄”也。

按《汉书》灵帝中平三年铸天禄虾蟆于平门外,注云:“天禄,兽名。

”今邓州南阳县北,宗资碑旁两兽镌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

元丰中予过邓境,闻此石兽尚在,使人墨其所刻“天禄”、“辟邪”字观之,似篆似隶。

其兽有角鬣,大鳞如手掌。

南丰曾阜为南阳令,题宗资碑阴云:“二兽膊之所刻,独在制作精巧,高七八尺,尾鬣皆鳞甲,莫知何象而名此也。

”详其形甚类交趾所献异兽,知其必“天禄”也。

○鉴照人见前途吉凶

喜中伯兄为卫尉丞,吴僧持一宝鉴来云:“斋戒照之当见前途吉凶。

”伯兄如其言,乃以水濡其鉴,鉴不甚明,仿佛见如人衣绯衣而坐。

是时伯兄为京寺丞,衣绿,无缘遽有绯衣,不数月应。

○鳄鱼图 #

《岭表异物志》记鳄鱼甚详。

予少时到闽中,时王举直知潮州,钓得一鳄,其大如船,画以为图而自序其下。

大体其形如龟,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有黄、苍二色,或时有白者;尾有三钩,极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生卵甚多,或为鱼,或为龟鼋,其为鳄者百无一二。

土人设钩于犬豕之身,筏而流之水中,鳄鱼尾而食之,则为人所毙。

○屡掇上庠 #

有进士曹奎,屡掇上庠,南宫高选,居常自负,作大袖袍衣之袖广数尺。

时有进士杨卫怪之,谓曰:“袖何广耶?”奎曰:“要盛天下苍生。

”卫答曰:“此但能盛一个耳。

○丰城老人生子

东坡居士在丰城,有老人生子,为具召东坡且求一诗。

东坡问翁年寿几何?曰:“七十。

”翁之妻几何?曰:“三十。

”东坡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

○幼芳姝媚可惜

石曼卿任永静军通判日,眷官妓杨幼芳者甚厚,幼芳恃其势自肆无惮,太守亦爱曼卿才,颇优容之。

一日,大会宾佐,群妓皆集,独幼芳不至,屡遣人促之,抵暮方来,扬扬自若。

太守由是发怒,呼五伯将笞之。

曼卿惶遽下阶折腰请曰:“幼芳妹媚可惜,某愿代受。

”太守自引曼卿上笑而释之。

○奉人当如此 #

朝奉郎王僧彦父名师古,尝自呼砚为“墨池”,谓鼓为“皮棚”,人或误犯辄以他事中之。

曾知岭南一郡,有李彦古者,以进纳得官,过郡请谒,遂题剌云:“永州司户参军李墨池皮扌朋谨抵候参。

”僧彦一见大喜,示其子弟曰:“奉人当如此矣。

○海蛮师 #

喜中,海州渔人获一物,鱼身而首如虎,亦作虎文,有两短足在肩,指爪皆虎也。

长八九尺,视人辄泪下,舁至郡日方死。

有父老云:“昔年曾见之,谓之‘海蛮师’。

”然书传小说未尝载。

○泥佛自动 #

邕州交寇之后,城垒方完,有定水精舍泥佛辄自动摇,昼夜不息,如此逾月。

时新经兵乱,人情甚惧,有司不敢隐,具以上闻,遂有诏令置道场禳谢,动亦不已。

时刘初知邕州,恶其惑众乃舁像投江中,至今亦无他异。

○自赞其写真 #

裴度形貌短小而位至将相,尝自赞其写真曰:“尔形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

”盖谓由心吉而致富贵也。

张学士绶貌甚美,尝绘其容以寄兄环,环改裴赞寄之曰:“尔形甚长,尔貌甚扬,不为将,不为相。

一片灵台,丹青莫状。

○崖州地望最重

丁晋公自崖州还,与客会饮。

一客论及天下地里,谓四坐曰:“海内州郡何地最为雄盛?”晋公曰:“唯崖州地望最重。

”客问其故,答曰:“朝廷宰相只作彼州司户参军,他州何可及也。

○题斋宫 #

京师祭二社多差近臣,王禹玉在两禁二十年,熙宁三年为翰林承旨,又膺是任。

题诗斋宫曰:“邻鸡未动晓骖催,又向灵坛饮福杯。

目笑治聋知不足,明年强健更重来。

”执政闻而怜之。

○家贫苦学 #

终慎思大名人,家贫苦学,衣冠故弊,风貌寝陋,始来应举,魏之举人视之蔑如也。

既就试遂为解首,其谢解启曰:“三年于此,众人悉指于毛生。

一军皆惊,大将果归于韩信。

”又董储郎中ê其穷,尝以书荐干士人之富者,庶濡涸辙。

而士人殊无哀王孙之意,终复取书归而具启纳于董曰:“鲁箭高飞谓聊城之必下,秦都不割怀赵壁以空归。

”人多嘉其切当也。

○得罪南归 #

舒信道元丰中得罪南归,时方召本老住慧林,有人问京师近日有何新事,或对曰:“舒中丞雇客船归乡,本长老乘递马赴阙。”

○丹青为业 #

承务郎陈默字子真,妙于词翰,然疏逸自号“懒散翁”。

父为闽漕,默亦随至建安。

有焦生者以丹青为业,一日图默之形以献焉。

默遍示家人,皆笑云:“此正似厅前李尚书。

”(俗呼军校为尚书)默因戏题一赞于上以还之曰:“大道本无我,吾形安可图?何须焦处士,画作李尚书。

”默乃苏子美之甥也,子美曾作自咏诗云:“铁面苍髯骨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默亦岩棱多髭,类其舅云。

○武成县旋风 #

熙宁九年,恩州武成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水尽技,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

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

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好为恶诗 #

文思副使方圭好为恶诗,逢人即诵数十篇,其言喋喋可憎。

宋丞相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圭假道淮上。

一日,宋宴客于平山堂,圭谈诗于坐。

宋恶之,欲已圭之词。

时望见野外一牛就树磨痒,宋顾坐客胡恢曰:“青牛恃力狂挨树。

”恢应声答曰:“妖鸟啼春不避人。

”宋公大笑,圭晓其意。

洎饮罢至客次,奋举击恢,众救之而已。

●卷七 #

○接百花 #

百花皆可接。

有人能于茄根上接牡丹,则夏花而色紫。

接桃枝于梅上,则色类桃而冬花。

又于李上接梅,则香似梅而春花。

投莲的于靛瓮中经年,植之则花碧,用栀子水渍之则花黄。

元中,畿县民家池中生碧莲数朵,盖用此术。

○诡怪不羁 #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微行娼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醉与之校,为主司所录。

曼卿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欲诘旦归馆供职。

”厢帅不喻,其谑曰:“此必三馆吏人也。

”杖而遣之。

○士人多用他人议论

士人应敌文章,多用他人议论,而非心得。时人为之语曰:“问即不知,用则不错。”

○进士程文多可笑者

科场中,进士程文多可笑者。

治平中,国学试策问体貌大臣,进士对策曰:“若文相公、富相公皆大臣之有体者,若冯当世、沈文通皆大臣之有貌者。

”意谓文、富丰硕,冯、沈美少也。

刘原甫遂目沈、冯为有貌大臣。

又欧阳永叔主文试贵老为其近于亲赋,有进士散句云:“睹兹黄之状,类我严君之容。

”时哄堂大笑。

○菊性宜冷 #

南方百花发皆早,较之北地常先一月,独菊花开最迟,十月始开,菊性宜冷故也。歙州王子发秀才云:“庐寿间菊有八十八种,惟佛螺菊夏开。”

○沧景多蚊虻 #

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

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蜇则狂逸不可制。

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推车者皆衣韦裤。

冬月作木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

予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所用,曰:“此运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

”闻者莫不掩口。

○王告好学有文

庐山简寂观道士王告好学有文,与星子令相善。

有邑豪修醮,告当为都工,薄有施利。

一客道士自言衣紫,当为都工,讼于星子云:“职位颠倒,称号不便。

”星子令封牒与告,告乃判牒曰:“客僧做寺主,俗谚有云散。

众夺都工,教门无例,虽紫衣与黄衣稍异,奈本观与别观不同。

非为称呼,盖利乎其中有物,妄自尊显,岂所谓大道无名?宜自退藏,无抵刑宪”。

告后归贯,登科为健吏,至祠部员外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而卒。

○呼麻胡以怖小儿

今人呼“麻胡”以怖小儿,其说有二:《朝野佥载》云:“伪赵石虎以麻将军秋为师。

秋,胡人,暴戾好杀,国人畏之,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至今以为故事。

”又《大业拾遗》云:“炀帝将幸江都,令将军麻胡浚通河湖,虐用其民,每以木鹅为试,鹅流不迅谓浚河之不忠,皆抵死。

百姓惴栗,常呼其名以恐小儿,小儿夜啼不止,呼‘麻胡来’,应时止。

”《大业拾遗》在《佥载》前,当以《拾遗》为是。

或云“胡”本名“祜”,呼“胡”者,为其多髭髯也。

○慢行和尚 #

荆南有僧好慢行,每以二侍者扶掖瞑目徐步,数息方一举足。

府官吏洎坊村小民富室无不仰戴,但目为“慢行和尚”。

一夕,上元放灯,有捕到逾垣奸出军妇女者,乃“慢行和尚”也。

于是杖背还俗,既而开客邸于市,其行步如风。

人或问其故,答曰:“我亦何能?但设诡以眩俗,而人自重我耳。

○木馒头 #

“木馒头”,京师亦有之,谓之“无花果”。

状类小梨,中空,既熟色微红,味颇甘酸,食之大发瘴。

岭南尤多,州郡待客多取为果床高,故云“公筵多”。

“木馒头”或谓岭外诸州刻木作馒头状,《底刻字》云:“大中祥符年,一样造五十只。

”谈者之过也。

○教军士为讶鼓

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

其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所制也。

或云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

○诵偈谛咒使渔人不得鱼

渔家以猢狲毛置之网四角,则多得鱼云,鱼见之如人之见锦绣也。

今有见人于江湖溪沼间垂钓布网者,但志心默倒诵偈语咒一七遍,则可使终日无获。

湘潭间有李道人常持此咒以济物命,后为群渔所仇,乃越境而遁。

○白雁至则霜降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介甫性不杀 #

介甫为相,引用一时之人最为不次。

及再罢相,颇有卖之者。

公性不杀物,至金陵每得生鱼多放池中。

有门生作诗曰:“直须自到池边看,今日谁非郑校人。

”公喜而笑之。

○茶古不著所出

茶,古不著所出,《本草》但云出益州川谷间。

康多以蒙山顾渚蕲门者为上品。

当时饮茶尚杂以苏椒之类,故德宗尝令李泌赋《茶》诗,有句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苏散出琉璃眼。

”遂以碧色为贵。

亦氐谓之“煎茶”,不知点试之妙,大率皆草茶也,至富沙则略而不论。

陆羽《茶经》统言福建泉、韶等十州所出者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已。

今建安茶遂为天下第一。

○荔枝 #

《荔枝谱》称:汉初,南粤王尉佗以备方物。

汉和帝时,东南交趾七郡尝贡生荔枝。

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之,亦未尝有言及闽中者。

验之今广南与梓夔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真荔枝自唐以来其名未始著也。

今莆阳荔枝遂为天下第一。

○牡丹 #

《牡丹记》云: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见《本草》,然花中不为高品。

谢灵运惟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当时一花之异必形于篇什,至于牡月则弃而不传。

昔人但云延、清、越等州是其出处,亦不言洛中之盛,今洛阳牡丹遂为天下第一。

○关中无螃蟹 #

关中无螃蟹。

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螃蟹,亡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

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户上,往往遂差。

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治第闳壮 #

丞相陈秀公治第于润州,极为闳壮,池馆绵亘数目步。宅成公已病甚,唯肩舆一登西楼而已。人谓之“三不得”:修不得,卖不得,居不得。

○冯太傅尝书一绝

冯太傅端尝书一绝句云:“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顾坐客曰:“此可画于屏障,乃柳如京塞上之作。

○忌兀日 #

仕宦多忌,兀日不赴官。

人亦多不晓“兀”之说,或云当是“亢”字,然数兀日,数家之说不同,最为无据。

予同官林复之言,凡上官切忌初四、初七、十六、十九日,名曰“四不祥日”,用此日鲜有善罢者,因屈指数八人。

予不能记忆,此旧历所不载。

○头食 #

余一日会宾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盖后人失其次耳。

”又问:“今州郡有公宴将作曲,伶人呼‘细末将来’,此取何义?”对曰:“凡御宴进乐先以弦声发之,然后众乐和之,故号‘丝抹将来’。

”今所在起曲遂先之以竹声,不唯讹其名,亦失其实矣。

○黄疾 #

夜藏饮食于器中,覆之不密,鼠闻其气欲盗食而不可得,则环器而走,涎滴器中。食之者得黄疾,通身如蜡,针药所不能疗也。

○南蕃道人 #

熙宁初,南蕃有一道人附舶至广州,裸体以幅巾庇前后,发长七八尺,分为百余结,犹曳于地。不食,唯啖槟榔、木香,岁余复逐贾客归国。

○史称诸葛亮用度外人

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也。

○校书如扫尘 #

宋宣献博学,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雠。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

○见杜祁公乞言以自励

孙元规自谪官复起,往见杜祁公,乞言以自励。

祁公曰:“为吏者当尽诚以行事,不可生事也。

”孙顿首奉教。

闻者谓祁公一言得政治之大体,亦省事清心之端也。

○杨郎中断辟囚

杨郎中(异),蜀人也。

知衡州,每断辟囚,官给酒饭,(异)独不与。

或问其故,答曰:“更与酒饭则致来者之多也。

”又每杖死囚于市曹,须令旋具杖数来报,往往终日而未毕。

问之,答曰:“令其知痛则今后不犯也。

●卷八 #

○为游谒士所扰

王显公宣义知大演场,颇为游谒之士所扰,遂作一诗揭于宾馆,自是稍退。

其诗云:“满屋生涯齿一笺,戴靴宾客日相过。

欲抽己俸忧家累,待掠民钱奈法何。

一饭共君愁里饱,三杯听我苦中歌。

更挤一具穷枪敛,唾骂憎嫌总任他。

○献百韵诗 #

又云李廷彦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上官然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

”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对属亲切耳。

○端洁自许 #

又云许义方之妻刘,以端洁自许。

义方尝出经年,始归谓其妻曰:“独处无聊,得无时与邻里亲戚往还乎?”刘曰:“自君之出,唯闭门自守,足未尝履阈。

”义方咨叹不已。

又问何以自娱,答曰:“唯时作小诗以适情耳。

”义方欣然,命取诗观之。

开卷第一篇题云:“月夜召邻僧闲话。

○虎啸风生 #

虎啸风生,龙吟云起,常闻兹语未验其实。

余同官陈登之大观中任长乐主簿,家贫不能陆行,乃自会稽转海而至。

尝语予云:“海中多连山复岭,绵亘有至数十百里者。

舟过山下时,闻人长啸耳,俄而清风袭人,舟去甚驶。

”予旧曾读小说载卢藏用隐终南山,或夜闻龙吟声,明日雨必至。

后还数语人云:“其声清越,殆难比拟。

”坐有蜀僧云:“某旧在五台,亦尝闻此。

”戛铜盘以效其声,往往相乱,因取铜盘试使戛之,藏用抚掌曰:“真龙吟也。

○东汉无复名 #

东汉人无复名者,或以问乡贡进士方绚,绚云:“王莽时禁用两字名,盖沿袭所致。”

○古人纯质 #

张安时兵部云:古人纯质,其取名字亦然。

宣父因祷尼丘山得之,遂名丘字仲尼;其子乃名鲤字伯鱼;史鳅亦字子鱼;冉耕遂字伯牛;如痘谷于菟、黑臀杵臼之类甚多。

后世取名字唯恐不至,宋齐丘乃字超回,其不自量如此。

孟轲、谯周命世大才,而异字不显,或云轲字子舆,周字子休,窃疑后人以意取之尔。

左丘明字世终不闻。

○被黜者受三班借职

石曼卿登科,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是其数。

时方期集于兴国寺,符至迫所赐诰牒靴服,数人皆啜泣而起,曼卿独解靴袍还入,露体戴幞头复坐语笑,终席而去。

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职,曼卿为一绝句曰:“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从此罢称卿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

○杀徐氏族 #

江南宋齐丘,智谋之士也。

自以谓江南有精兵三十万,士卒十万,大江当十万,而己当六万。

江南初主本徐温养子,及僭号,迁徐氏于海陵。

中主继统,用齐丘之谋,徐氏无男女、少长皆杀之。

其后齐丘尝有一小儿病,闭阁谢客,中主置燕召之,亦不出。

有老乐工且双瞽,作一诗书纸鸢上,放入齐丘第中。

诗曰:“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

一个小儿抛不得,上皇当日合何如。

”海陵州宅之东至今有小儿坟数十,皆当时所杀徐氏之族也。

○素好讪谑 #

有一故相远派在姑苏,嬉游,书其壁曰:“大丞相再从侄某尝游。”有士人李璋素好汕谑,题其傍曰:“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孙李璋继至。”

○馆阁一人直宿

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庐其夜,谓之“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

遇豁宿倒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吴人好雅 #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

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熏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熏右军两只,聊备一馔。

○寇莱公邓人庙祀之

寇莱公尝知邓州,邓人至今庙祀之。

熙宁中,侍读学士陈和叔知州,下令闭庙不得修祀。

一日,陈方食饣夹子忽失之,已而乃见在莱公祠外土偶手中,陈大怖骇,立示百姓依旧祭享。

○不喜为外官 #

苏舜元好进不喜为外官,洎为京西转运使,廨宇在许州。尝对客叹曰:“人生不知活得几日,好时好日许州过了,良可惜也。”然竟卒于散郎。

○异体而相制者

物有异体而相制者,故翡翠屑金,人气粉犀。近世北人以针敲冰,南人以线解茶,亦其类也。

○酒量过人 #

张伯玉郎中酒量过人,能饮至数斗不醉,世号“张百杯”。

将饮时,先置清水大盂于其侧,每尽一杯即吸水漱涤。

人间其故,云:酒之毒在齿,涤去则不能为患。

”陈康民大夫知泉州日,用其说亦能饮至一斗不醉。

○以珠撒殿 #

熙宁中,注辇国使人入贡,乞依本俗“撤殿”,诏从之。

使人以金盘贮珠跪捧于殿槛之间,以金莲花酌珠向御座撒之。

“撒殿”乃其国至敬之礼也。

朝退有司扫彻,得珠十余两,分赐是日侍殿阁门使副内臣。

○岁首画钟馗 #

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自何时。皇中,金陵发一冢有石志,乃宋宗悫母郑夫人。宗悫有妹名钟馗,则知钟馗之设亦远。

○蜂螫以芋梗传之

处士刘易隐居三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于蛛网。

蛛抟之为蜂螫坠地,俄顷蛛鼓腹欲裂,徐徐行入草,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捷如故。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按芋梗传之则愈。

○诗纪契丹事实

刁约使契丹戏为四句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

”皆纪实也。

“移离毕”,官名如中国执政官。

“贺跋支”,如执衣防阁。

“匹裂”,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如黄漆。

“貔狸”,如鼠而大,冗居,食果谷,嗜肉。

狄人为珍膳,味犭屯子而且脆。

○蔡君谟书吴笺

蔡君谟尝书小吴笺云:“李及知杭州,市白集一部乃为终身之恨,此君清节可为世戒。

张乖崖镇蜀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

”此帖今在张乖崖之孙尧夫家。

予以谓买书而为终身之恨,近于太甚,苟其中如此亦可尚也。

○鱼 #

南海鱼有石首者,盖鱼也。

取其石治以为器,可载饮食。

如遇蛊毒,器必暴裂,其效甚著。

福唐人制作尤精,明莹如琥珀,人但知爱玩其色而鲜能识其用。

○古方书 #

周顺云:“古方书如《圣惠千金》、《外台秘要》,所论病原脉证及针炙法,皆不可废。

然处方分剂与今大异,不深究其旨者慎勿妄用。

有人得目疾,用古方治之,目遂突出。

又有妇人因产病用《外台秘要》坐导方,其后反得恶露之疾,终身不瘥。

曾有士人得脚弱病,方书罗列前后,积药左右如山,而疾益甚。

余尽令屏去,但用杉木为桶濯足,及令排樟脑于两股间以脚扌朋系定,月余而安健如故。

南方多此疾,不可不知。

”顺固名医,语必不妄,故书以为诫。

○放生池 #

冯道性仁厚,家有一池,每得生鱼必放池中,谓之“放生池”。

其子为监丞者,每窃钓而食之。

道闻之不怿,于是高其墙垣,钥其门户,为一诗书子门曰:“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

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

○丘彬题阳朔县

桂州左右山皆平地拔起数百丈,竹木蓊郁,石如黛染,阳朔县尤佳,四面峰峦骈立。

故水丘彬尝题诗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争如阳朔县,碧莲峰里住人家。

○莴菜 #

王舜求云:“莴菜出呙国、有毒,百虫不近,蛇虺过其下误触之则目瞑不见物。

人有中其毒者,唯生姜汁解之。

”谢正秀才云:“有人食黄颡鱼后食荆芥汤,即时死。

”后见医者云:“二物极相反,甚于木反桃李也。

食他鱼亦宜禁之。

○忌食羊血 #

马昭甫云:“服饵之家忌食羊血,虽服药数十年,一食羊血则前功尽丧。”又云:“有目疾者,切忌浴,令人目盲。”

○武臣上殿不得过为文饰

庆历中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

有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阙即时召对。

问河北水灾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

”又问百姓如何?对曰:“如丧考妣。

”上默然。

既退,即诏阁门:今后武臣上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

至今阁门有此条,过有合奏事人,即预先告示。

○使士卒劳力制其骄惰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

又制“更戍之法”,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奴怀土之恋,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

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庸僦车脚,皆须自负,尝登右掖门观之。

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卷九 #

○贵其真 #

东坡每曰:“古人所贵者,贵其真。

”陶渊明耻为五斗粟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

归久之,复游城偶有羡于华轩。

汉高祖临大事,铸印销印甚于儿戏,然其正宜明白之心照映千古,想见其为人。

如问士大夫萧何何以知韩信,竟未有答之者。

○嘉其尽节 #

曹翰围江州三年,城将陷。

太宗嘉其尽节于所事,遣使喻翰城下日拒命之人尽赦之。

使人至独木渡,大风数日不可济,及风定而济,则翰已屠江州无遗类适一日矣。

唐吏部尚书张嘉福奉使河北,逆韦之乱有敕处斩,寻遣使人赦之。

使人马上昏睡迟行一驿,比至已斩讫。

与此相类得非有命欤。

○好佛 #

冯当世近年颇好佛,其知并州也,以书寄王平甫曰:“并门歌舞妙丽,但闭目不觑,惟日以谈禅为事。

”平甫答曰:“若如所谕,即明公未达禅理,但闭目不觑已是一重公按。

”当世深伏其言。

○馆中论诗 #

沈括存中、吕惠卿吉甫、王存正仲、李常公择治平中同在馆中,尝夜谈诗,存中云:“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不健美富赡,然终不近诗。

”吉甫云:“诗正当如是,吾谓诗人已来未有如退之者。

”正仲是存中,公择是吉甫,于是四人者交相攻,久不决。

公择正色谓正仲曰:“君子群而不党,公独党存中耶?”正仲怒曰:“我所见如是顾党耶!以我偶同存中便谓之党,则君非吉甫党乎?”一坐大笑。

余尝熟味退之诗,真天力自然,其用事深处,高出老杜之上。

如《城南读书诗》曰:“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又“脑脂盖眼卧壮士,大绍挂壁何由弯。

”皆然也。

襄阳魏泰曰:“韩退之诗曰:‘剥苔吊斑林,角黍饵沉冢。

’竹非黑点之斑也。

楚竹初生苔封之,土人斫之,浸水中洗去藓,故藓痕成紫晕耳。

○能官 #

毛亢,两浙人,由进士登第,所至称为“能官”,后授江左令。

洪州有溪曰“长溪”,其水深数丈,长五十里。

彼人尤重溪鱼,溪岁出鱼数千缗,为二李所有,彼人呼为“东李”、“西李”。

家皆豪,常交竟,此溪不为“东李”家所有,即为“西李”家所夺,凡数十年互相争诉,官莫能平其事。

一旦“东李”诣阙匦函陈状,英庙敕本路定夺,归著明白,不得别致争讼。

漕宪持麾下清干使皆曰:“非毛亢不可。

”亢授命既往,召二李为之曰:“此溪汝争之近百年矣,若不以券契文字为之据,无所凭也。

如有据,多者即与之也。

”二李竟取其家所有致于亢前,堆积莫知其数。

知命取入之,乃于状后判曰:“兽生于山,鱼生于水,盖自天然,固非人力,宜与众共,安可独专。

”漕使以亢状奏闻,英庙帝特改一官,亢由此累历漕宪。

○星坠 #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有震一声,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在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尖,色如铁,重亦如之。

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之,游人到则发视,王元昝为之传详。

○结庐讲授 #

骊山白鹿观向有道士王某,通《五经》,结茅庐数十区,讲授生徒几百人,韩丕亦尝从之学。

王间遣生徒往近村市酒,一日命韩挈以往,王谓诸生曰:“韩秀才风骨粹重,向去进士不可量也。

”然到山岁余未尝见其所业,命破扃索其寝室中,于席下得槲叶厚四五寸,或二三叶或十余叶,以细梗贯之,乃韩之著述也。

王见之惊骇,自此厚加礼待,其后官至贰卿翰林学士。

○奇物 #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

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

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

适有□□□□,取数茎去云,欲进呈。

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几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耶。

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桃核、芦根、蛇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

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

●卷十 #

○琴曲宫十小调

世传琴曲宫声十小调,皆隋贺若弼所制,最为绝妙。

一《不博金》,二《不换王》,三《浃泛》,四《越溪吟》,五《越江吟》,六《孤猿吟》,七《清夜吟》,八《叶下闻蝉》,九《三清》,十亡其名,琴家但名《贺若》而已。

○虞美人草行 #

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云:“鸿门刁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

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

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路非天亡。

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

三军散尽旌旗倒,王帐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

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家似敛眉。

哀怨俳徊愁不语,合如初听楚歌时。

滔滔逝水流今古,汉楚兴亡两丘土。

当年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

○狄天使能战 #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

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往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必以奇胜。

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

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钲声止,士卒突战,虏无遗类。

○能辨盗 #

陈迹古密真,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待未知的为盗者。

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

”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

述古自率同职祷钟,其肃祭讫,以帷帷之,乃阴使人以黑涂钟。

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

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此亦古人之法,出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