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友言

 箴友言  (清)赵青黎 着

  王云五主编 #

  丛书集成初编 #

  蕉窗日记及其它四种

  本馆据泾川丛书本排印初编各丛书仅有此本

  清 星阁赵青黎着

  从来大学问大经济。只在人情物理中体出。故象山阳明其论虽高。自不如紫阳涑水。人人可造。必别具一副心肺。断非圣门眞种子。

  天资过高人。往往慕嵇阮风流。鄙程朱迂阔。而其一种荡肆光状。令子侄见之。害遂有不可究诘者。李斯焚书坑儒。大苏归咎荀卿。当思何故。

  王安石一生许多歹处。只是一个拗做。将来有天姿者。最宜慎之。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良贾深藏若谷。反复看来。毕竟无过藏字一诀。但和而不流。亦是吃紧为人处。

  勤俭二字。

今人眞视为老农老妪口头语。

于是盛衣服。

耽宴游。

随有一辈无赖子。

与之呼兄呼弟。

博鞠逐臭。

鬬鸡走狗。

从前面目。

荡然殆尽。

乃清夜思之。

竟不知自家何遂至此。

人常嚼得菜根断。

则百事可为。

其裨益岂仅在区区之事生产已乎。

  自古熏莸不同器。孟尝食客三千人。固贤于世之鄙吝一流。若屏去鸡鸣狗盗辈。进邹鲁之衣冠文物。其气象当更不知何如。

  交游至今日疎而密。

密而疎。

前后止若两人者。

犹是常态耳。

其中变幻诈伪。

安能穷诘。

苟在我无主见。

定入其局而莫出矣。

寜使我负人。

固是奸雄肺腑。

必致人负我。

亦是自家察识不到处。

  末俗之薄。卽父子兄弟。尙生多少抵牾。何况他人。然于得意日而谈炎凉。终非眞知灼见。此正须大学问在。不则摩顶放踵。不止为孟子所讥者矣。

  阅历久则世故深。

世故深则天机浅。

此儒家常语。

亦迂论也。

天下断无不知世故的圣贤。

读鄙夫章可见。

盖必须穷到那边尽地。

方能做到这边尽地。

但明知他不好。

而犹存一番忠厚。

便是养我元气处。

故曰亲者无失其为亲。

故者无失其为故。

  人非圣人。

不能无过。

祗是要改。

我辈亦知改过。

第苦改处仅在一刻。

不能长久。

方改时岂不自谓终身。

乃自谓终身便不终身矣。

当去此念头渐渐行去。

今日改今日的。

明日改明日的。

自然长久庶几寡过焉。

  文章因风气为转移。

而操觚家专尙揣摩。

此晋魏以后无复秦汉醇厚也。

夫伸纸直书。

不欺所见。

安必前人之不如是。

彼文选中转相摹拟。

莫知其非。

又安见前人之生今日而仍如是哉。

故文无别佳处。

但使俗人皆诋詈毁骂。

而我胸中实有一段自得之趣。

少陵云。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眞第一过来人说话。

  诗与文章同一吐属。

乃诗能道情性。

时文仅可叶之乎。

皆揣摩误之也。

诚能养正其性情。

使语语皆设身而处。

绝似圣贤本地光明中流出。

则自有不可磨灭的气槩,觉制义废而吾文必不废。

方是眞正本色。

  读书原头祗为明理。

理不明而沾沾于有司之绳尺。

世风所以日下也。

故明季有白面书生之诮。

且一经落第。

便觉馁然。

总缘见识只到得博科名一层耳。

若就中探取出养性养气。

幷知人论世滋味。

自有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念头。

必无间断之弊。

夫间断最是不好。

不但做不得上达工夫。

卽博科名亦是难事。

可不戒哉。

  此寥寥数则耳。

而读书明理知人论世之学。

并洋溢于行间。

非实过来人安许道只字耶。

书名箴友。

在当时必实有所指。

今数十年而已不能举其人。

度其人之不能率教可知也。

而直谅多闻。

其沾漑于后世者不少。

岂斤斤为一人发者。

亦在乎人之善读者耳。

嘉庆四年除夕。

侄孙绍祖识。

  箴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