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  (明)姜南 撰

  ○贫富不爱钱 #

  钱昕字景寅,苏州常熟人。

正统乙丑进士,历官湖广布政使,以廉慎著称。

同时有鱼侃者,亦常熟人。

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历官开封知府,亦有廉名。

然昕故富家,而侃则贫士,人尤以为难。

盐山王文肃公翱为吏部尚书,常称之曰:“富不爱钱钱昕,贫不爱钱鱼侃。

  ○不受云布 #

  湘阴宋端,成化间知华亭县,以云布一端,献其师华容黎侍郎淳。

淳题其外封曰:“昔之县令拔茶种桑,今之县令锦上添花。

”不受而还之。

华亭之云布,不始于端,黎虽误责之,然充其言,岂有病吾民者乎?

  ○表语用事 #

  宋王德用,号黑王相公,年十九从父讨西贼,威名大震。

西人儿啼,即呼黑大王来以惧之。

德用在朝,屡引年,仁宗惜其去,两为减年。

一日,除枢密使孔道辅,上言德用貌类艺祖,宅枕乾冈,即出知随州。

谢表云:“状类艺祖,父母所生。

宅枕乾冈,先朝所赐。

”时人莫不多其言。

又赵葵理宗朝拜右相,言者论葵非由科目进,且曰宰相须用读书人。

葵因力辞,其表有云:“霍光不学无术,每思张咏之语以自惭。

后稷所读何书,敢以赵汴之言而自解。

”乃出判潭州,人亦服其用事之切。

  ○神宗论温公诗

  神宗一日在讲筵,既讲罢赐茶,甚从容,因谓讲筵官曰:“数日前见司马光《王昭君古风诗》甚佳,如‘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如复未见。

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读之使人怆然。

”时君实病足,在告已数日矣。

吕惠卿曰:“陛下深居九重之中,何从而得此诗?”上曰:“亦偶然见之。

”惠卿曰:“此诗不无深意!”上曰:“卿亦尝见此诗耶?”惠卿曰:“未尝见此诗,适但闻陛下举此四句耳。

”上曰:“此四句有甚深意!”吁!奸人类皆以言语文字激怒人主,以陷入于罪。

既以此陷苏子瞻,而惠卿复欲以此中伤司马公。

苟非神宗之明,几何而不堕其萋斐之中耶。

  ○逐日表语 #

  丁晋公谓文字虽老不衰,在朱崖答胡则侍御书曰:“梦幻泡影,知既往之本无。

地水火风,悟本来之不有。

”在海外十四年,及北迁道州,谢表云:“心若倾葵,渐暖长安之日。

身同旅雁,乍浮楚泽之春。

”又谢复秘书监表云:“炎荒万里,岁律一周,伤禽无振羽之期,病树绝沾春之望。

”人亦哀之。

初卢丞相多逊谪海外,国史载其谢表末云:“流星已远,拱北极以无由。

海日空悬,望长安而不见。

”又其孙载作《范阳家志》,附其临终自作遗表。

略云:“昔日位居黄閤,众口烁金。

此时身谢朱崖,蔓草萦骨。

”亦可哀也。

国朝陈学士循,释罪谢恩,表云:“幽壑春生于腐草,废炉暖于寒灰。

系鸟出笼,复山遂林之素性。

涸鱼得水,遂逃鼎俎之横灾。

”语亦工而有味也。

  ○卢杞奏食官豕

  唐卢杞为虢州刺史,奏言虢有官豕三千为民患。

德宗曰:“徙之沙苑。

”杞曰:“同州亦陛下百姓,臣谓食之便。

”帝曰:“守虢而忧他州,宰相才也。

”诏以豕赐贫民,遂有意柄任矣。

然则杞固奸邪,其为州郡,盖亦有可观者。

吁!始之取宠也,以爱一州之民,终之售奸也,卒以遗天下之患。

孔子曰:“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信夫。

  ○杂种 #

  今人詈人之桀猾不循理者曰“杂种”。按《晋书?前燕载记?赞》曰:“蠢兹杂种,奕世弥昌。”“杂种”二字见此。

  ○吴城感旧 #

  “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沉。

赵佗空有称尊计,刘表初无弭乱心。

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高坞谩藏金。

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

”此高侍郎季迪吴城感旧之作也。

使张士诚而闻此,当含愧入地矣。

然以本朝续《纲目》之例论之,亦不必深责也。

  ○与带奖忠 #

  正统己已,大驾北狩,虏情莫测,边警日严。选使虏者,得中书舍人赵荣,升大理寺少卿以行。高文懿公毂,时在内阁,嘉荣之奋忠,解所束金带与之。

  ○危不遣家 #

  正统己巳秋,也先寇边,王师败绩于土木。

大驾北狩,京师戒严,朝士多遣家南徙。

礼部侍郎李公绍,时为修撰,独曰:“主辱臣死,奚以家为。

”卒不遣。

  ○觜鼻 #

  今世人见人有不当意者,辄曰“觜鼻”。

按《金史》:宋破金泗洲,守将毕资伦不肯降,系之镇江狱者十四年。

及盱眙将士降,宋使总帅纳合买住己下,北望哭拜,谓之辞故主。

驱资伦在旁观之。

资伦见买住骂曰:“纳合买住,国家未尝负汝,何所求死不可,乃作如此觜鼻耶?”买住不敢仰视。

资伦后投江死。

“觜鼻”二字见此。

  ○握两手汗 #

  今世人旁观人涉险而济者,辄曰:“为尔捻两把汗。

”按《元史》宪宗召赵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

”宪宗不悦。

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浑身都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吴越春秋语 #

  孟子曰:“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赵哗《吴越春秋》云:“民去崎岖,归于中国。”虽袭孟子意,亦简而佳。

  ○叙■〈雨上吳下〉芮质成

  ■〈雨上吳下〉芮质成之事,《左传》、《家语》、《说苑》皆载之。观其叙事之法,《说苑》不如《家语》,《家语》不如《左传》。

  ○刮肠洗胃 #

  齐高帝初镇淮阴时,有故吏东莞竺景秀,尝以过系法曹,帝谓参军苟伯玉曰:“卿比看景秀否?”答曰:“数往候之,备加责诮之,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剖肠,饮灰洗胃。

”帝善其言,即释之,卒为忠信士。

  ○太白论诗 #

  唐诗之所以为善者,以其能振起齐梁以来艳薄之习,而远接汉魏之古雅也。

而李太白以唐人之作,能复元古而续大雅。

吁!以唐人之作,欲窥郑卫缁衣鸡鸣淇澳定中之藩篱,且不能得,况望二雅乎?以唐人之诗,被之管弦,而歌于朝廷郊庙,其与成周诸雅,类乎,不类乎?唐节谓删后无诗,则信然矣。

  ○胫大于股 #

  贾谊曰:“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

”按《说苑》引孔子曰:“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

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谊言疑本于此。

  ○温峤去王敦像

  晋成帝时,温峤为使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

在镇见王敦画像曰:“敦大逆,宜加斫棺之戮,受崔抒之刑。

古人合棺而定谥,春秋大居正崇王父之命,未有受戮于天子而图形于群下。

”命削去之。

吁!惟此义不行于天下,则河北逆党,以安史为圣人而祀之,又何怪乎?

  ○题严子陵祠诗

  唐洪子舆题《严子陵祠诗》,末云:“高风激终古,语理忘荣贱。

方验道可尊,山林情不变。

”诗通篇格调高古,结句辞意俱到,可与范碑颉颃,同垂不朽。

子舆睿宗时为御史,劲直不阿。

  ○送李邕诗 #

  唐明皇《送李邕之任滑台诗》,有云:“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帝之初政清明,故形于歌咏,莫非爱民之意。

及天下小康,淫侈交蚀其天,而蓄一忍心,遂至一日杀三爱子而不少恤。

甚至云南之征,丧师无纪。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帝之谓乎!

  ○贵贱定分 #

  《战国策》淳于髡曰:“狐裘虽弊,不可以补黄狗之皮。”《汉书》贾谊曰:“履虽鲜,不加于首;冠至弊,不以苴履。”皆言贵贱有定分也。

  ○鬼教 #

  李玚北魏孝明帝时,为高阳王雍友。

以时人多绝户为沙门,上言:“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

不孝之大,无过于绝祀。

安得轻纵背礼之情,而肆其向法之意;舍当世之礼,而求将来之益;弃堂堂之政,而从鬼教乎?”沙门都统僧暹等忿鬼教之言,以玚为谤毁佛法,泣诉灵太后,责之。

玚自理曰:“鬼神之名,皆是通灵达称,佛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名之为鬼,愚谓非谤。

”“鬼教”二字,见此甚新。

  ○须鬓早白 #

  晋王彪之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武帝太元初,为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卒年七十三。然世人谓发早白者为衰征,恐不尽然也。

  ○娈童 #

  北齐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愔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

”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

平生素怀,若斯而已。

”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

”乃赉绢百匹。

  ○三二陆 #

  陆机字士衡,陆云字士龙,晋人号二陆。陆琰字温玉,陆瑜字幹玉,陈人号二陆。陆九龄字子寿,陆九渊字子静,宋人号二陆。右皆兄弟以文学显于时。

  ○三王褒 #

  汉王褒字子渊,晋王褒字伟元,周王褒字子深,右三人皆有文学。

  ○汉四皓歌 #

  《古今乐录》:“四皓隐居南山,高祖聘之不甘,仰天叹而作歌。

按《汉书》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白,故曰四皓。

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见焚书坑儒,退隐商山,乃作歌曰:‘吴天嗟嗟,深谷逶迤。

树木模模,高山崔嵬。

岩居穴处,以为幄茵。

煜煜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此载于先秦文章及文指,世皆见之矣。

然余读皇甫谧高士传云:四皓见秦政暴,乃逃入蓝田山,作歌曰:‘漠漠高士,深谷逶迤。

煜煜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安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留人,不如贫贱之肆志。

’两歌元有不同,然《高士传》之歌尤胜,故并录之。

眉山使绳祖云。

  ○载记所始 #

  《晋书》有载记,其名盖始于班孟坚。

《东汉书》:显宗时,有人上书告固私作国史,上召诣秘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颖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

迁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

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然则《晋书》载记,盖亦有所祖而名也。

  ○玉阶怨 #

  新喻梁孟敬先生寅,作《玉阶怨》乐府云:“团扇且叶置,夕气凉转添。

流萤点鱼钥,陨叶近虾帘。

罗衣旧恩赐,不令珠泪沾。

”拳拳不忘旧恩,可谓怨而不怨者。

  ○曲怨 #

  宋文帝元嘉间,雍州刺史张邵,以黩货将致大辟。

左卫将军谢述,表陈邵先朝旧勋,宜蒙优贷。

帝手诏詶纳焉。

述语子综曰:“主上矜邵夙诚,自将曲怨,吾所启缪会,故特见纳。

若此迹宣布,则为侵夺主恩。

”使综对前焚之。

“曲怨”二字甚新,述此事亦可为法。

  ○汉太祖唐太宗好士形于言

  汉太祖《大风歌》云:“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唐太宗《春日元武门宴群臣诗》云:“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二君英略,古今罕及,而好士之心,拳拳如此,宜乎为三代以后贤君之冠也。

  ○丹之所藏者赤

  谚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按《说苑》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

”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

”谚言本此。

  ○冯于振反覆 #

  元世祖时,冯子振尝为诗誉桑哥,且涉大言。

及桑哥败,即告词臣撰碑,引喻失当。

国史院编修官陈孚发其奸状,乞免所坐,遣还家。

帝曰:“词臣何罪,使以誉桑哥为罪,则在廷诸臣,谁不誉之,朕亦尝誉之矣。

”吁!子振反覆,小人固不足道也。

帝所以讳子振之罪者,正所以讳己用桑哥之失也。

  ○为吏名言 #

  张无垢先生子韶,宋高宗绍兴三年进士及第,佥书镇东军判官。

在佥厅究心吏事,胥曹建白不能有所欺。

尝大书于壁曰:“此身苟一日之闲,百姓罹无涯之苦。

”赵置使彦直,孝宗淳熙八年举进士。

知青阳县,告其守吏弥远曰:“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

”人以为名言。

  ○纸羽木箭 #

  郎基,齐文宣帝天保四年,除海西镇将,遇东方白额称乱,淮南州郡皆从逆。

梁将吴明彻攻围海西,基固守,乃至削木为箭,剪纸为羽。

围解还朝,仆射杨愔迎劳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剪纸,皆无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过。

  ○日记 #

  本朝巡抚江南,惟周文襄公忱最有名。

盖公才识固优于人,其勤慎专心公事,亦非人所能及。

闻公在任时,置一历簿,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晴,某日阴,某日雨;某日昼晴夜雨,某日昼雨夜晴;某日午前雨,某日午后晴;某日东风或南风、西风、北风。

无不详记。

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公诘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

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日、时、风候,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按《汝南师友谈》记:蒋颖叔之为江淮发运也,其才智有余,人莫能欺,漕运络绎。

蒋吴入暗知风水,尝于所居署前,立一旗曰:“占风旗”。

使人日候之,置籍焉,令诸漕纲日程,亦各记风之便逆。

盖雷雨霜雹雾露等,或有不均,风则天下皆一,每有运至,取其日程历以合之,责其稽缓者,纲吏畏服。

观此,则古人亦尝为之矣。

  ○壮士行 #

  古乐府《壮士行》之作,出于燕荆轲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辞。

古今诗人所作甚多,唐鲍溶一篇,其结句云:“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吁!为士者苟遇知己之主,虽至杀身以报之,又何辞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