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客谈

广客谈  (明)撰人不详

  予年十六七时,以诗见息垒先生李公于州桥寓居。既拜公,公答拜,命之坐。予不敢坐,屡辞之。公曰:“仲尼之席,童子隅坐。”予不敢辞,遂坐。

  近年见徐冰之先生为江浙儒学提举日,客往访之,既退,无问亲疏贵贱,必送之于门外。客或有止之者,则曰:“不可,妇人送迎不逾阈。”

  野云廉公于都城外万柳堂张筵,邀疏垒卢处道、松雪赵子昂、歌姬刘氏,名解语花,宾主尽欢。

刘氏折荷花,左手持献,右手举杯,歌《骤雨打新荷》;松雪喜而赋诗,诚一时盛事。

惜全集中不载。

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

主人自有沧州趣,游女仍歌白雪词。

手把荷花来劝酒,步随芳草去寻诗。

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

”(濠梁李升记。

  甫里沈仲说,号存存,垒年四十五子。

其妻邹氏贤而有德,因夫无子,每忧之。

买一妾,甚有姿容,将以奉仲说。

仲说初不知,一日归,其妻出其妾以拜之。

仲说因问妾姓何氏,是何人之女,妾不肯言其详。

问之良久,才云是能医卜范复初之女,因父亡家贫,母将妾卖身于此。

仲说恻然,嘱其妻曰:“此女之父,乃吴中名士,吾之故人也,岂可以此女为吾妾乎?当如吾女养之。

”即呼其母与媒约俱至,就嘱之曰:“便可寻良亲嫁此女。

”其母拜而感之。

后择一婿,仲说备衣服、首饰,亦如己女嫁之。

至今吴中称其德。

余遂书之,可以厚风俗。

  龙广寒,江湖异人也,事母至孝。

六月一日,其母寿,且方启北牖,举寿觞,忽梅花一枝入牖,香色(绝佳),人遂以孝梅称之。

士大夫赠诗者甚多,唯张存菊一绝最为人脍炙。

其诗曰:“南风吹南技,一白照万绿。

岁寒谁知心,孟宗林下竹。

”厥后,孝梅年百有五岁,犹童颜绿发,人以为孝感所致。

  黄子肃为翰林供奉,人有以“且耕亭”求诗者。

黄赠诗曰:“万里扶摇鹤未回,荷锄聊复此徘徊。

闲云照水自舒卷,幽鸟爱山时往来。

琴榻松风寒带雨,砚池花露碧生台。

且耕亭上春如锦,想见班衣戏老莱。

”盖其人有亲在堂,乃远游奔竞,旷其家园,故诗中意云尔。

诗以风咏为义,赋其事而必有所关,使人有以兴起,此子肃所以能诗也。

  吴逸谿,名性谊,李人。

家贫力学,明《春秋》,尝中江浙延丁巳乡举。

先是,所居城庐,手植牡丹一本,多年未花。

是岁前腊月,忽作一花,颜色鲜矣,无异莫春。

时士大夫相率来观者,其门如市。

初亦未卜其休咎,来秋八月,吴公领乡荐,邦人荣之,以为此花之征。

  向湛渊先生之居有竹一根,上分而为二,人皆异之。遂赋《双竹杖》诗。未几,先生殁。或者以为二子之先兆。大抵物之变为怪未必皆瑞也。

  予家有堂,名乐全。

虞奎章为予记之。

朝之大夫士咸为歌诗。

翰林陈众仲有“能守不成三瓦戒,乐全长得葆天均”之句,虞公见之,未解三瓦之说。

俾询之,众仲云:出《史记?龟策传注》。

公深服其博记,且云诚所不及。

夫以公之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于一即之记,问犹惓惓。

服善如此,世之寡陋疾才者闻此,能无愧乎?

  吴江州人都居民沈氏日为屠酤之业。

元统年间,有狱卒押桎梏者五人至其家买酒。

谓沈氏曰:“我五人去扬州,造城必死。

吾有金银若干两,寄于汝,回日共分之。

”逾年,畜豕数十口。

一日豕于圈中语曰:“请沈公与我辈相见。

”凡两次。

因谓沈氏曰:“我是前寄金银者。

女当速杀我,卖勿论价。

必再生人世也。

”沈氏如其言。

一夕,梦前桎梏一人来曰:“我当与汝为子。

”后生一子,名伯起。

勤于治家,颇好读书。

年五十余。

元统二年,来为吴兴阴阳教役,与予交。

今有子有孙,为东溪税户,传家不绝。

  尝闻黄一峰先生云,赵松雪偶得米海岳书《壮怀赋》二卷,中阙数行。

因取刻本摹写,以补其阙。

凡易五七纸,终不能及。

乃叹曰:“今不逮古多矣。

”遂以刻本补完之。

松雪翁翰墨名重天下,真欲追踪晋唐,犹且服善,不矜如此。

后之有小才薄技而妄自夸大者,宁不有愧乎?

  福州郑丞相府所居清风堂,石阶墀上有眠尸形迹。

天阴雨时,其迹尤著。

盖郑在宋末莫年登科,寻跻相位。

至今间巷表之曰:“耆德魁辅之坊。

”郑当为相时,家人侵夺小民庐舍以广其居。

民为逼抑者,遂自杀于清风堂阶下。

余游闽中,亲至其堂,取水噀石上,其迹果见。

今所居竟为官豪所据,子孙不绝,如线书脉遂斩然矣。

世之梗强,可不知所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