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漫记引

南窗漫记引 #

  物必有不可复阳者,而况仆乎?颓然任之而已。

顾有难于自已者:自早岁侍庭闱,洎出承先生长者之席隅,及与士友周旋,即闭颠当之户于穹谷,不乏跫然之音,数年来俱以一泪而绝。

近则两耳皆聩,杜鹃啼屋后树,亦不复闻。

然且寸心犹昔,将何措而可哉?

  生无记持性。

人往往谓不然。

此亦何庸欺者?尝读《太极图说》至三百巡,隔夕而忘。

畴昔所辱赠示之作,如张别山先生、刘端星中丞(湘客)、金道隐黄门(堡)、刘浣松太史(明遇)及上湘龙季霞(孔蒸)、余杭姚梦峡(湘),皆苦思索不得一章,其他可知也。

病中仿佛所忆,仅保残数章句,凄然已。

乃还自哂:人且哀余,余何庸为诸逝者哀?虽然,人亦谁且哀余者?余固不可不拾零香,拈碎玉,为畴昔哀也。

亦各如其情也巳。

戊辰天中日,南窗记。

  先征君受学于伍学父(讳定相)先生。

先生诗文为南楚领袖。

先征君与仲父牧石翁杖履周旋,时相唱和;未年敛意深静,不复属意。

夫之幼曾见一笺,为释复支和先君韵者,今忘之矣;唯于卷尾得见《过应山绝顶》一绝句:“原草青青入望新,归云将雨润轻尘。

只今江北春将尽,渺渺江南愁杀人。

”戊辰春作也。

  牧石翁有诗数百首,乱后无一存者。

忆得《三十六湾》一首:“千里平湖水,支分六六湾。

风横帆影乱,壑断舻声间。

南北迷乡望,纡回滞客颜。

湘灵愁倚瑟,徙倚碧云间。

  梁东铭先生(志仁),上元人,早受学于吾乡曾舜征先生(凤仪),以乡举宰衡阳,清执不合于上官,左调罗田,甲戌流寇陷城,死之。

莅官繁冗,不废吟咏。

曾见其书扇一绝二句云:“再来只恐无寻处,好记悬崖一古松。

”可谓清绝。

又《入觐道中寄家兄叔稽》近体四首中一联云:“渡江十日酒,遮屋五更霜。

”置之薛许昌集中,亦为拔萃矣。

  亡友文小勇(之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

”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

小勇所居,僦郊外一破屋,每旦待籴而炊,而长日一卷,啸傲自如。

斯人亡后,戚戚忧贫,未壮而气衰者,成乎风俗,不复知此风味矣。

  揭偶句于门庑柱壁,盖春帖之变体也,以简故,益不易工。

己卯自鄂门至城陵矶,风厉樯折,幸得登陆,步自矶上,走岳阳,小憩岳侯祠,见王澄川先生(讳永祚)题祠柱云:“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大丈夫当如此矣。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邪?”允为警切矣。

庚寅秋,与郑子遗中丞遇于韶州,子遗问黄鹤楼柱帖谁佳,余未有以对,子遗云:“‘祢衡洲上千年恨。

崔颢楼头一首诗。

’岂非独步?”(子遗古名受,江夏人。

  壬午初秋,黄冈王又沂(源曾)、熊渭公(寔)会同人于黄鹤楼,与者百人,各拈韵赋诗。

渭公作四言,末章云:“试望木末,好花翩翩。

清明佳气,勃发楹前。

”渭公以禫制不与秋试,为同人祝也,命意不落凡近。

清明者,岂科名足以当之?渭公笃志正学,有《与李文孙论致知书》,破姚江之僻。

为余序诗,以眉山、淮海为戒。

著《纬恤》一帙,皆四言也,有云:“帝命元老,黄屋左纛。

黄屋左纛,命之莫保。

”以追刺武陵相荆襄偾事而死也。

  壬午残腊,小艇泊南昌城下,寒雪透篷窗不可忍。

时张都御史风翔方履江抚之任,自扬州驾大官舫,已登陆,舟停水次,因僦之度岁。

其中窗间有题句云:“行人莫上长堤望,枫叶芦花处处愁。

”似是古句,墨迹尚新。

于时天下方将乱,事无不可悲者,见此令增惨澹。

风翔以监司贿致节钺,志意已满,当不知有此语。

或其幕客所书,则亦一有心人也。

  南昌城北龙沙,四围素沙环拥,如银城雪岛。

中平敞,为禅室,有汤义仍手书门联云“池开沙月白,门对杏榆清。

”数十年矣,楮墨未损,悠然想见其挥毫之顷。

  滕王阁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脍炙今古。

求所谓飞阁流丹、飞云卷雨者,何有也?吴下管元心(正传)令永新,作一绝书版悬阁上,末句云:“争传画栋珠帘句,江上蘋风笑杀人。

  高汇旃先生选士于濂溪书院课习之,省试后,慰诸不第者以诗,一联云:“鸟自嘤乔木,鱼无羡武昌。”敦友谊,薄荣名,人师之语也。

  “河山无地求弓剑,臣子何心饱稻粳。

”“灭绝耳根犹有恨,破除心事倍多情。

”章文毅公守湘阴时作也,见之巴陵李天玉(兴玮)扇头。

天玉,公门人,摄临武令,城陷死之。

  堵牧游先生游南岳,问余兄弟避寇处,于方广道中有句云:“双溪溅水鸣丝竹,一壁初晴负画图。”

  牧游先生于德庆舟中授余军谣十首,令传之,其题则《月家乡》、《马儿女》、《雨浆洗》、《风晒晾》、《笔先锋》、《口打仗》、《报疟疾》、《棋金丹》、《血筵席》、《营十殿》,备丧乱艰危之状;天下之不支,公心之徒苦,俱于此乎传之。

流离中遽失其稿,唯忆其《营十殿》云:“乌云覆眼血牙红,九殿不及十殿凶。

九殿披枷还带索,十殿披毛更戴角。

生生死死九殿中,慎勿吃他犬豕药。

  上湘洪伯修(业嘉)与同邑龙季霞(孔蒸)以吟咏相尚,摆脱凡近,往往得霜鹤唳空之致。

丙戌,开楚闱于衡阳,伯修落第,归径岳后,赋诗六章,寄意弘远,视唐人“榜前潜下泪,众里却嫌身”,如鳖欬耳。

如云“峒云无故常飞雨,蕙帐何心独嗜兰”,既俯仰卓然矣;至云“雕弓白马三军客,碧杜青蘅一港风”,忧世之心,视杜陵为尤蕴藉。

又云:“自有古今皆作客,河山相看不相知。

曹刘咄咄三分耳,孙阮仙仙一啸时。

”此岂经生心肾中所能有此种性者?未几为乱兵所害。

何从更得斯人,与游大雅哉!

  季霞与王山长(岱)夜话诗云:“窃听谁窗外,琅然动壁琴。”盖季霞欲与湖上作者矫竟陵纤弱之习,追踪大雅,而有志无时,与伯修同时遇害,悲夫!

  丁亥春,余以穷愁客上湘,日与伯修、季霞、欧阳予私(淑)、江陵李广生(芳先)痛饮忘昏晓。

一夕渡涟水,就宿僧舍,斜月未沉,碧波流映。

余举杨大年以“镜中人似面前人”对“水底月如天上月”,语犯合掌,而意味短浅。

季霞曰:“何似‘鬓边霜作镜中霜’?”余代云:“梦中身是故乡身。

  刘杜三(自晔)虽早托胎于竟陵,而不全堕彼法,往往有深秀之句。

其将入闽应召,径衡,有夜宿前溪(去郡三十里)见寄诗:“飘零吾久矣,离乱欲何之?愁绝遥天暮,哀余斫地时。

南音同在耳,西爽独支颐。

相见情无限,何能尽所思。

”固自恻恻,警人不昧。

  杜三后有寄予山中诗,亦足增人怆然之怀:“病鹤无枝带箭飞,经年芜秽惜渔矶。

绕床行脚同香饭,哀筑当筵仍故衣。

筑室喜闻名士并,望门真被酒佣非。

一蛇雾隐南天远,绵上何人问割腓。

  丙戌屯师湖上,未能前进一尺,而赋敛之重十倍。

少司马天门郭公(都贤)《咏雪》诗云:“四望郊寒连岛瘦,一天白起奈萧何。

”督使闻之怒甚,嗾悍帅害之,会溃败不果。

公卒以文字取祸,卒于江陵。

倪文正公赠公诗云“爱他风骨耐他粗”,善于言公者也。

  僧诗本不足拊于桧、曹之末。

唐宋诸名髡,技止此耳,况今日哉!识量止于其域,大无能摄,微无能人也。

余所见者僧法智一绝有云:“一步一花无别意,香来薰透破袈裟。

”差为蔬笋之雄。

  郭季林有《涉园草》一帙,竞陵体也。

其有意致者,良自洒然,为摘录之:“性情皆有托,不但得为人。

即如彼风雨,孰知非周亲?至德不碍己,岂复以等伦?”(《观赛》)“天山不可名,云气与之平。

暑退石苔润,凉生树叶轻。

细德蝉翼寂,遥感雁来声。

澹尔平林际,深黄半熟橙。

”(《秋雨》)“万山环列一茅亭,兀立横空出沓冥。

闻说高人长饮此,只堪独醉不堪醒。

”(《过刘子参山亭》)。

  “岂非天下士,所重世间名。

令我南原上,长吟忆耦耕。

”此季林见怀诗也。

余度岭孤心,虽未能见谅;然季林自率其退静之情,殷勤以相规正,固自不忍忘之。

(季林名凤跹。

  东莞张太史(家玉,谥文烈。)以全发起义,兵败坠马而卒。家人刻其军中遗稿,有诗近百首,唯记其一联云:“真同丧狗生无赖,纵比流萤死有光。”

  太傅山阴严公,于端州行宫阁内书芭蕉叶云:“臣节唯知怀一冷,王言不敢亵双温。

”于时有卿贰蒙温旨者,但得一褒语,因诋公不知典故,票拟失辞,云“九卿例得双温”,盖竞躁之妄言耳。

故公书此以见意。

黄冈晏云章奉常(霱明)作排律二十韵,以《内阁芭蕉》为题,余和之,今皆忘矣。

唯记晏作一联云:“天情垂湛露,海气避严霜。

”余亦有句云:“甘露忧多变,绿云望已长。

  “挑灯说鬼亦无聊,饱食长眠末易消。

云压江心天浑噩,蝨居豕背地宽饶。

祸来只有胶投漆,病在生憎蝶与鯈。

劣得狂朋争一笑,虚舟虚谷尽逍遥。

”金卫公(堡)诏狱后足折卧舟中,余往省之,书此见示。

时余拜疏忤群小怒,亦将谢病入山矣。

  太傅瞿公筑别馆于桂林东岸,宫詹张公题春帖云:“当阶古树思尧叟,隔岸江山忆伏波。

”桂林道上松,宋陈尧叟所种;桂林东门外有伏波试剑石,故云。

二忠遗笔,流传人间,自有传之者,此亦吉光片羽。

  芋岩李敬公(国相)遗稿,属余订定,今录其佳句云:“春流一道飞蒙茸,嫩柳柔荑间新红。

轻鸥点点飞掠水,夹岸桃花笑春风。

春风度水摇青练,溪上落花如飞霰。

初阳掩映白云间,唯有白云光一片。

”(《喜日溪上有寄》)“频年寒食山之陲,柳绵扑人今者悲。

春草漫生满芳甸,春风飘落桃李枝。

桃李花飞春欲晚,溪流东逐长江远。

白云飞去还飞来,飞尽白云人未远。

”(《寒食山中怀人》)“绝壑愁难托,遑知自有身。

因之征旅况,能不念伊人?日月无私照,山川有异垠。

怀哉于役者,落落听风尘。

”(《怀管冶仲百粤》)“孤榇沦荒域,生离一梦悭。

问天孤雁字,无地钓鱼湾。

挂剑情谁寄,焚琴恨未删。

苍梧有舜迹,君志在其间。

”(《哭夏叔直九疑》)

  “朅来祁连风,雁行吹忽断。

南北各天涯,惊魂落空弹。

沙漠严寒难久客,遥望衡阳孤岫隔。

洞庭秋水眇愁余,日落长汀芦花白。

欲望从之烟水迷,谁向深林送飞帛?开函读之泪横流,一别二十有八秋。

鸿飞冥冥千仞外,稻粱满野非所求。

孤雁孤飞孤自哀,多君兄弟共裴回。

独我此心无可语,深秋梦逐雁峰来。

”嘉鱼李雨苍(占解)己酉寄余此诗,云欲涉湖相访,时年七十矣。

阅两岁遂长逝,不果所至。

雨苍,大崖先生裔孙,国亡后不应公车。

唐须竹为余过其家省之,萧清户庭,犹楚云台风味也。

(楚云台,白沙筑于岭南,以馆大崖者。

  方密之阁学逃禅洁己,授觉浪记莂,主青原,屡招余将有所授,诵“人各有心”之诗以答之;意乃愈迫,书示吉水刘安士诗,以寓从臾之至。

余终不能从,而不忍忘其缱卷,因录于此:“药铛口口一炉煎,霜雪堆头纸信传。

松叶到春原堕地,竹花再种更参天。

纵游泉石知同好,踏过刀枪亦偶然。

何不翻身行别路,瓠落出没五湖烟?”

  小筑如拳之室,戏作数诗,或和之,唯芋岩一首深为枯木撒花:“躯壳为谁留,相看已白头。

从人嗤倔强,责自备《春秋》。

寒尽鸿声断,春归草色柔。

余霞擎晚照,峰翠逐人流。

  “风凰集阿阁,麋鹿游山樊。

物性固有常,甘苦能并存。

偶思远尘嚣,随意寻桃源。

自怡得间旷,临江启柴门。

江光散白云,高枕清心魂。

形骸已渐忘,涕泪声久吞。

徒欲愤韩雠,深负国士恩。

材与不材间,愿共达者论。

”此云壑于普市见寄诗。

余之交于云壑以此。

人无知云壑者,勿望其更知余也。

“君归耽石室,余亦泛星槎。

自度桃源境,频寻洞口花。

江清一雁远,天碧数峰斜。

云水苍茫际,相思路转赊。

”云壑介弟联珵寄余作也。

  蒙圣功给事(正发)《欸乃声》九十首,曾授余订之。

其警句则有:“片帆影挂前川月,透枕霜清五夜钟。

”“药市藏名嫌有价,鸥群不乱信忘机。

”“荆台不乐呼先辈,高阁从来束腐儒。

”“千里孤身分两地,一天雪意酿同云。

”“潭经积雪波增力,树过重阳叶尽凋。

”“更拟卜居迁赤甲,遥怜知己在丹霞。

”(丹霞,澹归所居。

澹归者,金道隐堡。

)“尽简图书藏一叶,并装风雨过三门。

”“临流苍壁沾衣翠,隔岸悬崖当画看。

”“高峰影浸寒潭黑,绝壁光生晚照红。

”“明犀照水终嫌逼。

宝剑沉渊免再探。

”“小桨不惊浴鹜稳,回潭时积落花深。

”讵可不谓句意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