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异传

《列异传》 三国魏 曹丕

  黄帝葬桥山,山崩无尸,惟剑舄存。御览六百九十七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异物;其形不类狗,亦不似羊,众莫能名。

三句御览引有一作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

童子曰:“此名为媪,御览作蝹述注云蝹音袄常在地下食死人脑。

若欲杀之,以柏插其头。

”已上亦见御览三百七十五又九百五十四媪复曰:“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

”陈仓人舍媪逐二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

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

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

至文公,为立祠,名陈宝。

雄飞南集,今南阳雉县其地也。

已上广记四百六十一亦引秦欲表其符,故以名县。

每陈仓祠时,有赤光长十余丈,从雉县来,入陈宝祠中,有声如雄鸡。

类聚九十御览九百十七书钞八十九引宋五句!

  史记封禅书索○引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

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媦,在地下食死人脑。

”媦乃言:“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

”乃逐童子,化为雉。

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为立祠。

祭则有光雷电之声。

雄止南阳,有赤光长十余丈,来入陈仓祠中。

  武都故道县有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

秦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斫之,犹不断。

疲士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

闻鬼相与言曰:“劳攻战乎?”其一曰:“足为劳矣。

”又曰:“秦公必持不休。

”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于子何如?”乃默无言。

卧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随所斫,以灰跋树,断化为牛入水。

故秦为立祠。

水经渭水篇注

  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

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

后汉书光武纪注书钞一百三十御览三百四十一类聚九十四引作牛畏之没丰水中秦乃立怒特祠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

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

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

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

”及至君觉,杀干将。

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

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

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

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

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

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

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御览三百四十三

  魏公子无忌曾在室中读书之际,有一鸠飞入案下,鹞逐而杀之。

忌忿其搏击,因令国内捕鹞,遂得二百余头。

忌按剑至笼曰:“昨搦鸠者当低头服罪,不是者可奋翼。

”有一鹞俯伏不动。

广记四百六十

  鲁少千者,得仙人符。

楚王少女为魅所病,请少千。

少千未至数十里止宿,夜有乘鳖盖车从数千骑来,自称伯敬,候少千。

遂请内酒数○,肴餤数案。

临别言:“楚王女病,是吾所为。

君若相为一还,我谢君二十万。

”千受钱,即为还,从他道诣楚,为治之。

于女舍前,有排户者,但闻云:“少千欺汝翁!”遂有风声西北去,视处有血满盆。

女遂绝气,夜半乃苏。

王使人寻风,于城西北得一死蛇,长数丈,小蛇千百,伏死其旁。

后诏下郡县,以其日月,大司农失钱二十万,太官失案数具;少千载钱上书,具陈说,天子异之。

广记四百五十六

  任城公孙达,甘露中为陈郡,卒官,将敛,儿及郡吏数十人临丧。

达有五岁儿,忽作灵语,音声如父,呵众人:“哭已上十二字御览引阙止!吾欲有所道。

”因呼诸儿,以次教戒。

儿悲哀不能自胜,乃慰之曰:“四时之运,犹有所终;人物短脆,当无穷。

”如此数千语,皆成文章。

儿乃问曰:“人死皆无知,惟大人聪明殊特,独有神耶?”答曰:“存亡之事,未易可言;鬼神之事,非人知也。

”索纸作言,辞义满纸。

投地云:“封书与魏君宰,?有信来,即以付之。

”其?君宰果有信来。

御览八百八十四广记三百十六

  汉中有鬼神栾侯,常在承尘上喜食鲊菜,书钞一百四十六引云汉川神常在承尘上喜食?菜能知吉凶。

甘露中,大蝗起:所经处禾稼辄尽。

太守遣使告栾侯,祀以鲊菜。

侯谓吏曰:“蝗虫小事,辄当除之。

”。

言讫,翕然飞出。

吏仿彿其状类鸠,声如水鸟。

吏还,具白太守?果有众鸟亿万,来食蝗虫,须臾皆尽。

广记二百九十二

  西河鲜于冀,建武中为清河太守,言出钱六百万作屋,未成而死。

赵高代之,计功用钱,凡二百万耳。

五官黄秉功曹刘商言是冀所自取,便表没冀田宅奴婢,妻子送日南。

俄而白日冀鬼入府,与商秉等共计较,定余钱二百万,皆商等匿。

冀乃表自列付商上,诏还冀田宅。

御览八百三十六

  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劾百鬼众魅。有妇为魅所疾,侯劾得大蛇;又有大树,人止之者死,侯劾树,树枯,下有蛇,长七八丈,县而死。御览九百三十四

  苍梧广信女子苏娥,行宿高安鹄奔亭,为亭长龚寿所杀,及婢致富,取其财物,埋致楼下。

交阯刺史周敞行部宿亭,觉寿奸罪,奏之,杀寿。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注御览一百九十四 具见洙林七十四引冤魂志高安作高要周敞作何敞当据正

  故司隶校尉上党鲍宣字二字事类赋注引有子都,少时举上计掾;于道中遇一书生,独行无伴,卒得心痛,子都下车为按摩,奄忽而卒。

不知姓字,有素书一卷,银十饼。

御览一引作银饼二即卖一饼以殡殓,其余银以枕之,素书着腹上。

哭之,谓曰:“若子灵魂有知,当令子家知子在此。

今奉使命,不获久留。

”遂辞而去。

至京师,有骏马随之;人莫能得近,唯子都得近。

子都归,行失道;遇一关内侯家,日?住宿,见主人,呼奴通刺。

奴出见马,入白侯曰:“外客盗骑昔所失骏马。

”。

侯曰:“鲍子都上党高士,必应有语。

”侯问曰:“君何以致此马?类聚引作若此乃吾马昔年无故失之。

”子都曰:“昔年上计,遇一书生,卒死道中。

”具述其事。

侯乃惊愕曰:“此吾儿也!”侯迎丧开椁视银书如所言。

侯乃举家诣阙上荐,子都声名遂显。

御览一引无此四字作辟公府侍御史豫州牧司隶校尉,至子永孙昱,并为司隶。

及其为公,皆乘骢马。

故京师歌曰:“鲍氏骢,三入司隶再入公。

马虽疲,行步工。

类聚八十三御览二百五十又八百十二又八百九十一又八百九十七书钞六十一引子永已下工作通!!

  汝南有妖,常作太守服,诣府门椎鼓,郡患之。

及费长房知是魅,乃呵之。

即解衣冠叩头,乞自改变为老鳖;大如车轮。

长房复就太守服作一札,敕葛陂君;叩头流涕持札去。

视之,以札立陂边,以颈绕之而死。

广记四百六十八

  费长房能使神,后东海君见葛陂君,淫其夫人;于是长房敕系三年,而东海大旱。

长房至东海,见其请雨;乃敕葛陂君出之,即大雨。

御览八百八十二广记三百九十三

  费长房又能缩地脉,坐客在家,至市买鲊;一日之间,人见之千里之外者数次。类聚七十二御览八百六十二

  汉桓帝冯夫人病亡。

灵帝时,有贼盗发冢,七十余年,颜色如故;但小冷,共奸通,至斗争相杀。

窦太后家被诛,欲以冯夫人配食下邳;陈公达议:以“贵人虽是先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

”乃以窦太后配食。

类聚三十五

  蒋子文汉末为秣陵尉,自谓骨青,死当为神。御览三百七十五

  胡毋班为太山府君赍书,请河伯贻其青丝履,甚精巧也。御览六百九十七

  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

兖州苏氏母病往祷,见一人,着白布,单衣高冠。

冠似鱼头,谓度索君曰:“昔临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

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此南海君也。

”齐民要术十初学记二十八类聚八十六御览八百八十二又九百六十八 类林杂说十五

  华歆御览引作子鱼为诸生时尝宿人门外。

主人妇夜产,有顷,两吏诣门,便辟易却,相谓曰:“公在此!”踌躇良久,一吏曰:“籍当定,奈何得住!”乃前歆拜,相将入。

出并行,共语曰:“当与几岁?”一人曰:“当三岁。

”天明,歆去。

后欲验其事,至三岁,故往问儿消息,果已死。

歆乃自知当为公,御览引作子鱼喜曰我固当公后果为太尉。

魏志华歆传注御览三百六十一又四百六十七引有末句

  蒋济为领军,其妻梦见亡儿涕泣曰:“死生异路!我生时为卿相子孙,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伯;憔悴困辱,不可复言。

今太庙西讴士孙阿今见召为泰山令,愿母为白侯属阿,令转我得乐处。

”言讫,母忽然惊寤。

明日以白济,济曰:“梦为尔耳,不足怪也。

”明日莫,复梦曰:“我来迎新君,止在庙下;未发之顷,暂得来归。

新君明日日中当发,临发多事,不复得归。

永辞于此。

侯气强难感悟,故自诉于母。

愿重启侯,何惜不一试验也。

”遂道阿之形状,言甚备悉。

天明,母重启侯曰:“昨又梦如此六字依广记引补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济乃遣人诣太庙下推问孙阿,果得之;形状证验,悉如儿言?济涕泣曰:“几负吾儿!”于是乃见孙阿,具语其事。

阿不惧当死,而喜得为泰山令,惟恐济言不信也。

曰:“若如节下言,阿之愿也。

不知贤子欲得何职?”济曰:“随地下乐者与之。

”阿曰:“辄当奉教!”乃厚赏之。

言讫,遣还,济欲速知其验,从领军门至庙下,十步安一人,以传阿消息。

辰时传阿心痛,巳时传阿剧,日中传阿亡。

济泣曰:“虽哀吾儿之不幸,且喜亡者有知。

”后月余。

儿复来,语母曰:“已得转为录事矣。

”魏志蒋济传注广记二百七十六 案类林杂说六云蒋济字子通楚郡平阿人也魏文帝时为太尉济有子亡经十年其妻夜梦亡儿告之曰在地下属太山辛苦不可言今领军府南有孙阿者太山府君为录事欲为录事愿毋属孙阿使某得乐处其母惊觉涕泣告济济为人刚强初不信至明夜又梦儿还如前言复告济济召阿至乃述梦中嘱阿阿曰诺如之言地下与君方便经旬日阿病卒后数日其妻还梦见亡儿来曰某地下乃得孙阿太山录事力也魏时人事出列异传文多省略讹夺而与他书所引颇不同

  吴选曹令史长沙二字御览引有刘卓病荒,梦见一人,以白越单衫与之,言曰:“汝着衫污,火烧便洁也。

”卓觉,果有衫在侧。

污辄火浣之。

初学记二十六御览三百九十九

  吴时长沙邓卓为神,遣马邛疑当作迎之。

见物在下,纷纷如雪。

卓问持马者,曰:“此海上白鹤飞也。

”一人便取鹤子数枚与卓。

敦煌石室所出唐人写本类书残卷

  大司马河内汤蕤汤御览一引作陵一作阳字圣卿,少时病疟,逃神社中。

有人呼杜邸杜邸,圣卿应声曰:“诺!”起至户口,人曰:“取此书去。

”得素书一卷,乃谴劾百鬼法也。

书钞八十七所劾辄效,御览五百三十二又七百四十三作乃差

  魏郡二字御览引有张奋者,家巨富。

后暴衰,遂卖宅与黎阳程家。

程入居,死病相继;转卖与邺人御览引作荆民何文。

文日?,乃持刀上北堂中梁上坐。

至二更,忽见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问:“细腰舍中何以有生人气也?”答曰:“无之。

”须臾,有一高冠青衣者,次之,又有高冠白衣者,问答并如前。

及将曙,文乃下堂中,如向法呼之。

问曰:“黄衣者谁也?”曰:“金也!在堂西壁下。

”“青衣者谁也?”曰:“钱也!在堂前井边五步。

”“白衣者谁也?”曰:“银也,在墙东北角柱下。

”“汝谁也?”曰:“我杵也!在灶下。

”及晓,文按次掘之,得金银各五百斤,钱千余万。

仍取杵焚之,宅遂清安。

广记四百御览七百六十二

  南阳宗珠林引作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问曰:“谁?”鬼曰:“鬼也。

”鬼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

”鬼问:“欲至何所?”答曰:二句依珠林引补“欲至宛市。

鬼言:“

我亦欲至宛市。

”共行数里。

鬼言:“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担也。

”定伯曰:“大善。

”御览广记引并作定伯乃大喜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卿大重!将非鬼也?”四字珠林引有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如其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

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

勿怪!”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着地化为一羊。

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于时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御览八百八十四又三百八十七珠林六广记三百二十一

  北地傅尚书小女,尝拆荻作鼠,以狡狯放地。

鼠忽能行,径入户眼土中。

又拆荻更作,咒之云:“汝若为家怪者,当更行,不者不动。

”放地,便复行如前。

即掘限内觅,入地数尺,了无所见。

后诸女相继丧亡。

广记三百六十

  昔番阳郡安乐县有人姓彭,世以捕射为业。

儿随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变成白鹿。

儿悲号追,鹿超然远逝,遂失所在。

儿于是不捉弓终身。

至孙复学射。

忽得一白鹿,乃于鹿角间得道家七星符,并有其祖姓名年月分明。

视之惋悔。

乃烧去弧失。

御览八百八十八

  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使人与死人相见。

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死人,御览引作亦不恨。

”遂教其见之,于是与妇人相见,言语悲喜,恩情如生。

良久时乃闻鼓声悢悢,不能出户,掩门乃走;其裾为户所闭,掣绝而去。

后岁余,此人死。

家葬之,开见妇棺,盖下有衣裾。

文选江淹杂体诗注御览八百八十四

  陈留史均字威明,尝得病,临死,谓其母曰:“我得复生,埋我,杖竖我瘗上;若杖拔,出之。

”及死,埋杖如其言。

七日往视,杖果拔,即掘出之,便平复如故。

御览七百十

  济北弦超神女来游,车上有壶○青白琉璃五具。御览七百六十一 案此嘉平中事见珠林五引搜神记

  有神王方平降陈节方家,以刀二口,一长五尺,一长五尺三寸,名泰山环,语节方曰:“此刀不能为余益,然独卧,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厕溷,且不宜久服。

三年后求者急与。

”果有戴卓以钱百万请刀。

御览三百四十五

  东海君以织成青襦遗陈节方。御览六百九十五

  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经意曰:“此女子实好佳手,愿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见经顿地,两目流血。御览三百七十

  蔡经与神交,神将去,家人见经诣井上饮水,上马而去。视井上,俱见经皮如蛇蜕,遂不还。御览三百七十五

  田伯为庐江太守,移郡淫鬼;命尽到府,一月不自来见,当坏祠。

唯庐君往见,自称县民,与府君约,刻百日当迁大都,愿见过。

后如期果为沛相公,不过于祠,常见庐君,月余病死。

书钞七十六

  豫宁女子戴氏久病,出见小石曰:“尔有神,能差我疾者,当事汝。”夜梦人告之:“吾将祐汝。”后渐差,遂为立祠,名石侯祠。御览五十一

  谈生者,年四十,无妇。

常感激读诗经,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来就生为夫妇之言:“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

三年之后,方可照。

”为夫妻,生一儿,已二岁;不能忍,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枯骨。

妇觉,遂言曰:“君负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岁而竟相照也?”生辞谢,涕泣不可复止,云:“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我儿,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

”生随之去,入华堂,室宇器物不凡。

以一珠袍与之,曰:“可以自给。

”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

后生持袍诣睢阳王家买之,得钱千万。

王识之曰:“是我女袍,此必发墓。

”乃取考之,生具以实对。

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

发视之,果棺盖下得衣裾。

呼其儿,正类王女,王乃信之。

即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

表其儿以为侍中。

广记三百十六

  临淄蔡支者,为县吏。

会奉书谒太守,忽迷路,至岱宗山下。

见如城郭,遂入致书。

见一官,仪卫甚严,具如太守。

乃盛设酒肴毕,付一书,谓曰:“掾为我致此书与外孙也。

”吏答曰:“明府外孙为谁?”答曰:“吾太山神也,外孙天帝也。

”吏方惊,乃知所至非人间耳。

掾出门,乘马所之。

有顷,忽达天帝座太微宫殿,左右侍臣俱如天子。

支致书讫,帝命坐,赐酒食,仍劳问之曰:“掾家属几人?”对:“父母妻皆已物故,尚未再娶。

”帝曰:“君妻卒经几年矣?”支曰:“三年。

”帝曰:“君欲见之否?”支曰:恩唯天帝!”帝即命户曹尚书敕司命,辍蔡支妇籍。

于生录中,遂命与支相随而去。

乃苏归家,因发妻冢,视其形骸,果有生验。

须臾起坐,语遂如旧。

广记三百七十五

  辽东丁伯昭,自说其家有客,字次节,既死,感见待恩,常为本家致奇异物。试腊月中从索瓜,得美瓜数枚来在前,不见形也。御览九百七十八

  汝南北部督邮西平刘伯夷有大才略,案行到惧武亭夜宿。

或曰:“此亭不可宿。

”伯夷乃独住宿,去火诵诗书五经讫卧。

有顷,转东首,以絮巾结两足,以帻冠之,拔剑解带。

夜时有异物稍稍转近,忽来覆伯夷,伯夷屈起,以袂掩之,以带系魅呼火照之,视得一老狸,色赤无毛,持火烧杀之。

明日发视楼屋间,见魅所杀人发数百枚。

于是亭遂清静。

旧说“狸髡千人,得为神也。

御览二百五十三

  江严于富春县清泉山,遥见一美女,紫衣而歌,严就之,数十步,女遂隐,唯见所据石。

如此数四,乃得一紫玉,广一尺。

又邴浪于九田山见鸟,状如鸡,色赤,鸣如吹笙,射之中,即入穴。

浪遂凿石,得一赤玉,如鸟形状也。

广记四百一

  彭城有男子娶妇,不悦之,在外宿。

月余日,妇曰:“何故不复入?”男曰:“汝夜辄出,我故不入。

”妇曰:“我初不出。

”婿惊,妇云:“君自有异志;当为他所惑耳!后有至者,君便抱留之;索火照视之为何物。

”后所愿还至,故作其妇前却未入,有一人从后推令前。

既上床,婿捉之曰:“夜夜出何为?”妇曰:“君与东舍女往来,而惊欲托鬼魅以前约相掩耳!”婿放之,与共卧。

夜半心悟,乃计曰:“魅迷人,非是我妇也。

”乃向前揽捉,大呼求火,稍稍缩小,发而视之,得一鲤鱼,长二尺。

广记四百六十九

  景初中咸一引作城阳县吏王臣夜倦,一引作王巨尝作倦枕枕卧。

有顷,闻灶下有呼曰:“文纳何以在人头下?”应曰:“我见枕,不得动,汝来就我。

”至乃饮缶一引作饭函也。

御览七百一又七百六十

  正始中中山王周南为襄邑长,有鼠衣冠从穴中出,在厅事上已上十字依御览引语曰:“周南,尔某月二字御览引有某日当死。

”周南不应,鼠还穴。

后至期,更冠帻绛衣出,语曰:“周南,汝日中当死。

”又不应,鼠缓入穴。

须臾,出语曰:“向日适欲中。

”鼠入复出,出复入,转更数,语如前语。

日适中,鼠曰:“周南,汝不应,我复何道?”言绝,颠蹶而死,即失衣冠。

周南使卒四字依御览引补取视之,具如常鼠也。

书钞一百五十八类聚九十五御览八百八十五又九百十一

  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御览八百八十八

  庐山左右,常有野鹅数千为群。长老传言:尝有一狸食,明日见狸唤于沙州之上,如见系缚。御览九百十九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