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

  

  天文类 #

  【一】论日、月

  ○日晕则雨。谚云:“月晕主风、日晕主雨。”“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日脚占晴雨。

谚云:“朝叉天,暮叉地,主晴,反此则雨。

”日生耳占晴雨,谚云:“南耳晴,北耳雨;日生双耳,断风截雨。

”若是长而下垂近地,则又名曰“日幢”,主久晴。

  ○日没后,起青白光数道,下狭上阔,直起艮天,此特夏秋间有之,俗称“青白路”,主来日酷热。

  ○日出早,主雨;日出晏,主晴。

老农云:“此特言久阴之余,夜雨连旦,正当天明之际,云忽一扫而卷即光,日出所以言早,少刻必雨,立验。

言晏者,日出之后,云晏开也,必晴,亦甚准。

”盖日之出入自有定刻,实无早晏也。

愚谓但当云:“晴得早主雨,晏开主晴”。

不当言日出早晏也。

占者悟此理。

  ○日外自云中起,主晴。

谚云:“日头(上並下足pai,度涉水意。

)云幛,晒杀老和尚。

”,“日没返照主晴”,俗名“日返坞”。

一云“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或问:“二候相似,而所主不同,何也?”老农云:“返照在日没前,胭脂红在日没之后,不可不知也。

  ○谚云:“乌云接日,明朝不如今日。

”又云:“日落云没,不雨定寒。

”又云:“日没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已上皆主雨。

此言一朵乌云渐起,而日正落其中者。

谚云:“日落乌云半夜枵(xiao),明朝晒得背皮焦。

”此言半天上原有黑云,日落云外,其云夜必开散,明朝必甚晴也。

又云:“今夜日没乌云洞,明朝晒得头皮痛。

”此言半天上虽有云,及日没下去却无云而见日,状如岩洞者也。

以上皆主晴,甚验。

  【二】论星 #

  ○谚云:“一个星,保夜晴。

”此言雨后天阴,但见一两星,次夜必晴。

谚云:“明月照烂地,来朝依旧雨。

”言久雨正当黄昏,卒然雨住云开,便见满天星斗,则岂但明日有雨,当夜亦未必晴。

屡试屡验。

尝记至元乙亥八月癸亥日,正值久雨当晚才止,夜半忽见星月满天,咸谓明又雨无疑矣。

余独否之。

明日果然连晴月余,要知此理,与日出早晚相似,占者亦不可不知也。

  ○星光闪烁不定,主有风。夏夜见星密,主热。

  【三】论风 #

  ○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为之“风潮”,古人谓之“飓风”。

言其具四方之风,故名“飓风”。

有此风,必有霖霪大雨同作,甚则拔木、偃禾、坏房舍、决堤堰。

其先必有如断虹之状者现,名曰“飓母”,航海人见此,则又名“破帆风”,“飓母”船上人名曰“破蓬挂”,盖言见此物蓬必为风斫破矣。

  ○谚云:“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絆屋。

”又云:“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树枝。

”又云:“日晚风和,明朝再多。

”又云:“恶风尽日没。

”又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宽。

”大凡风日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

大抵风自日内起者必善,夜起者必毒,日内息者亦和,夜半后息者必大冻,以上并言隆冬之风。

  ○谚云:“风急雨落,人急客作。

”又云:“东风急,备簑笠,风急云起,愈急愈雨。

”谚云:“东北风,雨太公。

”言艮方风雨,卒难得晴。

俗名“牛筋风雨”,指丑位故也。

  ○谚云:“行得春风有夏雨。”言有夏雨应时可种田也,非谓水必大也。经验。

  ○谚云:“春风踏脚报。”言易转方,人传报不停脚也。一云:“既吹一日南风,必还一日北风,报答也。”而说俱应。

  ○谚云:“西南早到,晏弗动草。”言早有此风,向晏必静。谚云:“南风尾,北风头。”言南风愈吹愈急,北风初起便大。

  ○春南夏北,有风必雨。冬天南风,三两日内必有雪。

  ○龙下必雨,主晴。

凡是黑龙下,主无雨,纵有也不多。

白龙下,雨必多。

龙下频,主旱,谚云:“多龙多旱。

”龙阵雨,始自何一路,只多行此路,无处绝无,谚云:“龙行熟路。

  【论雨】 #

  ○谚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言五更忽有雨,日中必晴,甚验。晏雨不晴。

  ○雨著水面上有浮泡,主卒未晴。谚云:“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谚云:“上牵昼,暮牵斋,下昼雨哜哜。”此言久雨,正午少止,谓之“牵昼。”或有可晴之理;止在午前,谓之“牵斋”,则午后之雨不可胜言矣。

  ○谚云:“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言久雨正当昏黑,忽自明亮,则是雨侯也。

雨夹雪,难得晴。

谚云:“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道德经》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谚云:“快雨快晴。

  【论云】 #

  ○云行占晴雨。:“云行东,雨无踪,车马通;云行西,马溅泥,水没犁;云行南,水潺潺,水涨潭;云行北,雨便足,好晒谷。”

  ○上风虽开,下风不散,主雨。谚云:“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

  ○云若炮车形起,主大风。云起,下散四野,满目如烟如雾,名曰“风花”,主风起。

  ○谚云:“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

”言云阵起自西南,雨必多。

寻常阴天,西南障上,亦雨。

谚云:“太婆年八十八,未曾见东南阵头发。

”又云:“千岁老人,不曾见东南阵头雨没子田。

”言云起自东南来者,绝无雨。

  ○凡雨阵起自西北者,必云黑如泼墨,又必起作“眉梁阵”,主先起大叮风而后雨,终易晴。

天河中有黑云生,谓之“河作堰”,又谓之“黑猪渡河”。

黑云对起,一路相接亘天,谓之“雨作桥”。

云阔,则又谓之“合罗阵”。

皆主大雨立至,少顷必作“满天阵”,名“通界雨”,言广阔普遍也。

若是天阴之余,或作或止,忽有“雨作桥”,则必有“挂帆雨”,却又是雨脚将断之兆也,不可一例而取之。

  ○谚云:“旱年只怕沿江排,水年只怕北江红。

”一云:“太湖晴。

”上文言亢早之年才是,四方远处云生阵起,或自东引而西、自西而东,俗所谓“排”也,则此雨非但今日不至,必每日如此,即是久旱之兆也。

下文弹水潦之年,每到将晚之时,雨忽至,云稍浮,北向似霞非霞,红光耀日,雨随作,又必主夜夜如此,直至大水而后矣。

二事每年试验。

盖此吴语也,故指北江为太湖。

若是晚霁,必将西天俱晴无雨,谚云:“西北赤,好晒麦。

  ○阴天卜晴。谚云:“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边悬。”又云:“朝看东南,暮看西北。”

  ○谚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此言细细如鱼鳞斑者。

一云:“老鲤斑云障,晒杀老和尚”。

此言满天云,大片如鳞,故云“老鲤”。

往往试验各有准。

秋天云阴,若无风便无雨。

冬天近晚,忽有老鲤斑云起,必无雨,名曰“护霜天”。

谚云:“识每护霜天,不识每着子一夜眠。

  【论霞】 #

  ○谚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

”主旱。

此言久晴之霞也。

谚云:“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

”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

暮霞若有火焰形而干红者,非但主晴,必主久旱之兆。

朝霞雨后乍有,定雨无疑。

或是情天隔夜虽无,今朝忽有,则要看颜色断之。

干红,主晴;间有褐色,主雨。

满天谓之“霞得过”,主晴;“霞不过”,主雨。

若西天有浮云稍厚,雨当立至。

  【论虹】 #

  ○谚云:“东鲎晴,西鲎雨。

”谚云:“对日鲎,不到昼”。

主雨,言西鲎也,若鲎下便雨,还主晴。

《诗、螮蝀篇》云:“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今俗谓“虹能截雨”,信然。

  【论雷】 #

  ○谚云:“未雨先雷,船去步归。

”主无雨。

谚云:“当头雷无雨,卯前雷有两。

”凡雷声响烈者,雨阵虽大而易过;雷声殷殷然者,卒不晴。

东州人云:“一夜起雷三日雨”,言雷自夜起,必连阴。

雪中有雷,主阴雨百日方晴。

  【论电】 #

  ○夏秋之间,夜晴而见远电,俗谓之“热闪”。

在南主久晴,在北主便雨。

谚云:“南闪千年,北闪眼前。

”北闪,俗谓之“北辰闪”,主雨立至。

谚云:“北辰三夜,无雨大怪。

”言必有大风雨也。

  【论冰】 #

  ○冰后水长叫“长水冰”,主来年水。冰后水退,名“退水冰”,主旱。若冰坚可履,亦主水。

  【论霜】 #

  ○春多,主旱。

  【论雪】 #

  ○霁而不消,名曰“待伴”,主再有雪。久经日照而不消,亦是来年多水之兆也。

  月占类】(正月至三月)

  【正月】 #

  ○元日:有雷,主禾麦皆吉。有雪,主夏秋大旱。天微阴,东北风,主大熟。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岁旦西北风,大水。南风及东南风皆主旱。”

  ○初三日,东北风,主水旱调;东南风,晴,主旱;西北风,主水。

上八日宜晴,此夜若雨,元宵如之,谚云:“上八夜弗见参星,月半夜弗见红灯。

”看参星,即俗呼七簇星也。

风吹上元灯,雨打寒食坟。

十六日晴,主旱,又喜来东南风,水乡最宜,其年低田大熟。

雨水后,阴多,主少水,谚云:“正月罂坑好种田。

  ○上旬内得辛日占水旱。

三日以前主旱,七日之外主水,余平。

愚按六甲周流天下一定之理,四海之广,南北分野,水旱每有乘除,岂可拘而一概取之,因考丰年。

以上二说少有应验,盖风雪晴雨,百里不同,以其地占之应在其地,固有可信也。

、、、、、、余有六甲得壬,得辰等日,以近旱者甚多,皆不甚准,所以不敢泛陈。

  ○上元日:晴,主一春少水,诗括云:“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s少黄梅,夏至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予幼时仅闻有末句,忽一日家兄云有上文一句,曰“重午有风三伏热”,意谓特取对耳。

后遇天台术士张寅谷者,值上元日喜晴,云:“一春必旱”,因扣之,乃诵此括,方知有此对,然亦未能深信。

又二年有越上耆儒陈元茂者,因清明喜晴,忽谓此括,却云:“夏至无云三伏热”,考之占法,此说有理,方释此疑。

  【二月】 #

  ○初二是朝见薄冰,主旱。惊蛰前后有雷,谓之“发蛰”,起自北,主有水。

  ○初八日起东南风,谓之“上山旗”,主水;西北风,谓之“下山旗”,主旱。

  ○十二日夜宜晴,可折十二夜雨,大抵二月怕夜雨,若得此夜晴,虽雨多亦不妨。月内十夜以上雨,主水;霜多主旱。

  ○春分日占风:南,主五月先水后旱。寒食,清明前一日是,其日必雨,甚准。《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必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三月】 #

  ○清明日喜晴,恶雨。谷雨前一两朝霜,主大旱。谷雨日雨,则鱼生,必主多雨,二麦红烂,不可食用。

  ○初三日听蛙声占水旱。

谚云:“上昼叫,上乡熟;下昼叫,下乡熟;终日叫,上下齐熟。

”又要听其声高低参合取验。

谚云:“田鸡叫得哑,低田好稻把,田鸡叫得响,田里好牵浆。

  ○十六日,西南风主大旱,或云:“上乡人见此风,即悬百文钱于檐下,风力能动,风愈急愈旱。”其因验紧切如此。

  ○月内有暴水,谓之“桃花水”,有则多梅雨,无则亦无,有雪不消,则九月霜不降。

  

  杂物类 #

  ○谚云:“晴干鼓响,雨落钟鸣。

”琴瑟弦索调得极和,则天道必是一望略无纤毫,方能如是,若是调卒不齐,则必阴余之变,盖亦气候致而然也。

若高洁之弦忽自宽,则因琴床润湿故也,主阴雨。

  ○灶灰带湿作块,天将变作雨兆。久阴天,息灯,灯煤如炭红,良久不过,明喜晴,谚云:“火留星,必定晴。”久晴后火煤便灭,主喜雨。

  

  三旬类 #

  ○朔日晴,主月内晴,雨谓交月雨,主久阴雨,若此先连绵有雨,反轻。

新月下有黑云横截,主来日雨,谚云:“二十五,二十六若无雨,初三初四莫行船。

”二十五谓之月交日,有雨主久阴,二十七日最宜晴,谚云:“交月无过二十七日晴。

  气候类 #

  ○春雷和而反寒,必多雨,谚云:“春寒多雨水。”

  ○二月初有水,谓之“春水”。

杜诗云:“二月六日春水生”。

又云:“巴蜀雪消春水来。

”桃开前后有水,谓之“桃花水”。

芒种后雨为“黃梅雨”,夏至后为“时雨”。

此时天公易变,谚云:“黃梅天,日多几番颠。

”六月有水,谓之“贼水”,言不当有也。

八月十八日前后有水,谓之“横港水”。

九月初有雨,多谓之“秋水”。

  ○元宵前后必有料峭之風,谓之元宵風。

二月八日前后,必有風雨,极准。

中气前后,起西北風,谓之“霜降信”。

立冬前后,起西北風,谓之“立冬信”。

月內風频作,谓之“十月五風信”。

  ○立春日五戊为社,其日虽晴,亦多有微雨数点,果验。

八月又作新凉,中旬作熱,谓之“潮熱”,又叫“八月小春”。

秋稍凉,气候之正。

中气前后,有雨,谓之“湿信”,未風先雨,谓之“料信雨”。

霜降前来“信”,前信已过,善,后来“信”,了“信”必严毒。

此信干湿,后信必如之。

谚衣:“霜降了,布衲著得”,言有暴寒之色,水到此必退,古语云:“霜降水痕收。

”仲冬初,谓之十月小春,又谓之“晒糯谷天”,渐见天寒日短,必须夜作,谚云:“河东西,好使犁,河射角,好夜作。

”諺云:“冬至前后,泻水不走。

”十二月,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谚云:“一日赤膊,三日龌齪。

  ○谚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言天气之常。

夏四月,必作寒数日,谓之“麦秀寒”。

夏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扇子弗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入寺。

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

”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擔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鳞虫类 #

  【论鱼】 #

  ○鱼跃离水面,謂之“称水”,主水涨,高多少,增多少。

凡鲤鲫鱼在四、五月月间得水暴涨,必散子,散不甚,水未止;盛散,水势已定。

夏至前后得黄鲿鱼,甚散子时,雨必止,虽散不甚,水终未定,最紧。

車沟内,鱼来攻水逆上,得鲇主晴,得鲤主水,谚云:“鲇干鲤湿”。

又鲫鱼主水,鲿鱼主晴。

黑鲤鱼脊翼长接其尾,主旱。

鰕笼中张得(鱼掌)鱼,主有風水。

  【论杂虫】 #

  ○水蛇蟠在芦青高处,主水,高若干,涨若干,回头望下,水即至,望上稍慢。

水蛇及白鳗入虾笼中,皆主大風水作。

春暮暴暖,屋木中出飞蚁,主風雨,平地蚁阵作,亦然。

鳖探头占情雨,谚云:“南望晴,北望雨”。

蚌浮主有水,不验。

田角小螺儿,名曰“鬼蛳”,浮于水面,主有風雨。

社蛤,虾蟆之属,叫得响亮成通,主晴,諺云:“社蛤叫三通,不用问家公”,言报晚晴有准也。

田鸡喷水叫,主雨。

蚱锰、蜻蜓、黄虻等虫在小满以前生者,主水,俗呼是“鱼口中食”,谓其才经風雨,俱死于水故也。

黄梅三时内,虾蟆尿曲有雨,大曲大雨,小曲小雨。

蚯蚓,俗名曲蟮,朝出晴,晚出雨。

  

  鸟兽类 #

  【论飞禽】 #

  ○谚云:“鸦浴风,鹊浴雨,八哥儿洗浴断风雨。

鸠鸣有还声者,主晴;无还声者,主雨。

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谚云:“乌肚雨,白肚风。

”赤老鸦含水叫,雨则未晴,晴亦主雨。

老鸦作此声者,亦然。

夜间听九逍遥鸟叫卜风雨,谚云;“一声风,二声雨,三声四声断风雨。

”冬寒天,雀群飞,翘声重,必有风雪。

鬼车鸟,北方人呼为九头虫,夜听其声出入,以卜晴雨,自北而南谓之“出窠”,主雨;自南向北谓之“归窠”,主晴。

鹳鸟,仰鸣则晴,俯鸣则雨。

吃鹪叫,主晴,俗谓之“卖蓑衣”。

(屋鸟wu大白鹭)叫,谚云:“朝(屋鸟)睛,暮(屋鸟)雨。

”夏秋间雨阵将至,忽有白鹭飞过,雨竟不至,名曰“截雨”。

  ○家鸡上宿迟,主阴雨。母鸡背负鸡雏,谓之“鸡佗儿”,主雨。

  4、鹊巢低,主水;高,主旱。

俗传鹊意既预知水,则云;“终不使我没杀”,故意愈低。

既预知旱,则云:“不使晒杀”,故意愈高。

《朝野佥载》云:“鹊巢近地,其年大水。

”鹊嗓早,报晴朗,曰“乾鹊”。

  ○鹈鹕一名淘河,河塘中鹅鹳之属,其状异营,可畏之鸟也,每来必主大水,甚验。

近至正庚寅五月十八日,正当梅水泛涨之时,忽见此怪数十枚,自西而东,众人见之,咸谓没田之先兆。

忽一老农云:无妨,因扣其所以,遂引古谚曰:夏至前来谓之“犁湖”,夏至后来谓之“犁涂”。

“犁”谓其咀之形状相似摸鱼之势,“湖”,言水涨而深也,“涂”,言水退而浅也。

今则夏至已过八日,此后雨脚必断,水必退也矣。

虽闻此说甚详,疑信尚不能决。

自后果然天晴水退,高下皆得成熟。

愚按草木飞走之灵,初非通神,盖其物感气候变化之变而使之自然而然也,故其剋应一似能知阴阳水旱吉凶消长之理,各有所系,无不立验。

若此,正以至前至后之差,便分祸福两端,可谓之神奇也。

其他间有不准者,亦恐有此等差错之误,人推测云,有所未至,故不能一一取验也。

占候者慎勿以一途而取之。

  【论走兽】 #

  ○獭窟近水,主旱;登岸,主水,有验。

圈塍上野鼠爬泥,主有水,必到所爬处方止。

狗爬地,主阴雨;每眠灰堆高处,亦主雨。

狗吃青草,主晴。

狗向河边

  吃青草,主水退。猫儿吃青草,主雨。铁鼠,其臭可恶,白日衔尾成行而出,主雨。丝毛狗褪毛不尽,主梅水未止。

  

  草木类 #

  【论草】 #

  ○茆荡内春初雨过菌生,俗呼为“雷蕈”,多则主旱,无则主水。

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

”看窠草,一名干戈,謂其有刺故也,芦苇之属,丛生于地,夏月暴热之时,忽自枯死,主有水。

茭,水草也,一名蒹葭,村人尝剥其小白尝之,以卜水旱,味甘甜,主水已来,亦未止,味馊气,主旱已来,亦已定。

  【论花】 #

  ○梧桐花初生时,赤色主旱,白色主水。

扁豆花五月开花,主水。

(木巳)此字非杞,《辞海》无。

,夏月开结,主水。

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前,主水。

野蔷薇开在立夏前,主水。

麦花昼放,主水。

凤仙花开在五月,主水。

  ○冬青花关系水旱。

其花不落湿地。

谚云:“黃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开,黃梅便不来。

”冬青花未破,黃梅雨未过,冬青花已开,黃梅雨便来,冬青花不落干地。

  【论木】 #

  ○凡竹笋透林者多,主有水。

杨树头并水际根乾红者,主水,此说恐每年如此,不甚验。

弊居之西数里有一僧舍,名“无尽庵”,有一树名榆朴之类者,不知其名,一春如枯,夏月方萌,每年直待黃梅雨过方始舒叶,叶既开,水定,圾准,一境农人专凭此以卜水候,不曾有误。

后有山丁过此,俾其別之,此人一见即云,谓之“望水檀”,其名正取此义也。

此树年深枯朽,他处再不复见。

  

  地理类 #

  【论山】 #

  ○远山之色,清朗明爽,主晴.岚气昏暗,主作雨.起云主雨,收云主晴.寻常不曾出云小山,忽然云起,主大雨。

久雨,在半山之上,山水暴发一月,则主山崩却,非寻常之水。

  【论地】 #

  ○地面湿润甚者,水注如流汗,主暴雨作。若得西北风解散,无雨。石磉水流亦然。四野郁蒸,主雨。

  【论水】 #

  ○夏初水底生苔,主有暴水,谚云:“水底生青苔,卒逢暴水来。

”水底生靛青,主有风雨,谚云:“水面生靛青,天公又作变。

”。

水边经行,闻得水有香气,主雨水骤至,圾验。

尝记每与前辈耆老同行溪畔,闻此说,初意甚疑,但凡有此闻,屡试屡验,不容不信。

然所谓香气殆不可晓,或谓水气也,亦莫能辨之,盖此虽小技,若有不传之妙,苟非深历稼穑之艰,经意水旱,每每熟察自然者,不可强言知此理也,为农者亦不可不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