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钤经

虎钤经 宋 许洞

  ●卷一 #

  ○天功第一 #

  天道变化,消长万汇,契地之力,乃有成尔。

天贵而地贱,天动而地静,贵者运机而贱者效力。

上有其动,而下行其地矣。

是以知天之施地匪专也,知地之应天有常也。

生机动则应之以生,气机动则应之以气。

机正则泰,机乱则否。

万物列形而否泰交著,见之于地焉,岂止地之为乎?盖天道内而地道外者也。

王者,天也;将,地也。

将者,天也;士卒,地也。

我,天也;敌,地也。

由此观其所动,故负胜可知矣。

王之於将也,阃外之寄,择贤授柄,举无所疑。

将必内应其正,外务其顺。

应以正则师律严,务以顺则臣节贞。

举而御敌,讵有舆尸之患乎?君恃智以自用,倨礼而傲下,授柄匪人,任人不信,将不正应,内包犹豫之惑,外丧驭众之威矣。

举而御敌,宁免失律之凶乎?师之成败见之於将焉,岂将之为乎?将之为任也,智敌万人,苟无万人之用,与愚者同矣;勇冠三军,苟无三军之用,与懦者同矣。

善为将者正而能变,刚而能恤,仁而能断,勇而能详,以策驭吏士,未有不振拔勋业,以戡祸乱者也。

反是,则吏士外无攻,内多离散之势。

勇怯见之吏士焉,岂吏士之为乎?我之於敌也,夫功拔战胜,使敌不敢抗衡者,岂敌怯乎?由我威令整,进退肃,赏罚明也。

覆兵杀将,弱国削地者,岂敌强威乎?由我不严师律故也。

夫如是,亦自上而及下,自内而迨外,其犹天地之用乎。

故天必藉地力,然后运四气,正生杀也;贵必藉贱力,然后能立元功而建王业也。

  ○地利第二 #

  地之形,险易殊也;地之气,寒热异也。

用形与气,在知逆顺焉。

昧此道者,不能得地利必矣。

善用地者则不然,险而易之,易而险之也。

夫居险用险必内溃,居易用易必内蹶。

当有形之用,逆之者善矣。

何谓险而易之?曰:简以夷其政,要以节其动,用以缓其约,不以疏慢为失也。

何谓易而险之?曰:进止戒严,内外无怠,用其谨慎,不以暴急为务也。

如是者,乃险易之用也。

以方位观之,则寒热之气异也。

当有气之用,顺之者善矣。

南方之气热,北方之气寒也。

其气异则水土之性必相戾,逆诸人而使之饮其地脉,食其土毛,蒙其风气,瘴疠之疾、冻涩之戾加焉。

以我之不便,犯顺方之人,不有患乎?天不能以气顺人,君能以人顺气,可也。

是故利不可以专一。

北人之马,南人之航也,各有便焉。

反是,不可措手足矣。

行师者不能择而用之,斯亦更北南之所便也。

冀其成功,远矣。

是知地之所利者,可兼而有乎。

善用兵者,择利而从之,善矣。

  ○人用第三 #

  今之世取人也,每务其多学而舍其偏技,非良术也。

兵家所利,随其长短而用之也。

是以善抚恤者勿频斗,虑其劳疲而无勇也;善保守者勿使进攻,虑其迟缓而不猛也;多方者勿使与於决事,虑其犹豫也;多勇者勿与谋敌,虑其过轻也。

精悍者使斗;果敢者使攻也;沉毅而性执者,使其据阻险;见小而贪财者,不可使守储蓄;智而善断者,可择其言;轻健者使诱敌;刚愎者使当锋;利口喋喋者使行问;善鼠窃狗偷者使盗号探敌;恶言多骂者使之扬毁訾詈;奇材异识者使预谈论;深识大度者使安众;崛强多力者使斩辟榛莽;善随地形结构者使度树营栅;怯懦者使辇运器用;老弱者使备炊汲;谙山川、择高下水泉之利者,使察地形;妖言诈辞、善张皇鬼神之心、推引天命者,使扬声惑众以动敌心;善择地势平易险阻,知往来细大之蹊路者,使通粮储;奇辞伟辨、能架虚矜大者,使奋振威德;耳目聪明、探察敌人情者,使伺候奸伪;敏才健笔者,使主笺檄。

明七曜休咎者,为历数之士;善占风云吉凶者,为候气之士;晓六壬遁甲者,为选日时之士;谙蓍龟者,为卜筮之士。

是四人者,虽推验体测阴阳,各不可使相乱,贵其专一也。

医药之人,二十人已上,以兵数增之。

兽医亦如医人之数。

大将军权通材者,与之参议可否。

故我大众之内有善有恶,无弃人焉。

人无所弃,斯不怨则动有功矣。

  ○三才应变第四

  《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故用兵之术,知变为大。

军虽气锐时胜(一作遇天时),而行列散溃,旌旗紊乱,金鼓不节,击之可也。

或曰:彼得天时,讵可破乎?许洞曰:天之所,正也。

怙天时而戾军政,与天违也。

天人相违,不凶何俟?故兵利以顺应顺也。

顺而逆应之,必凶之兆也。

或曰:军乘天时,跨有地利,将吏骄怠,谋划不精,军阵散乱,如之何?洞曰:可击也。

彼获天地之利,如何击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苟心不正,虽有其表,将焉用乎?或曰:军违天时、逆地利,大将深谋沉毅,部伍清肃,进退有节,如之何?许洞曰:未可击也。

曰:不获天地之利,奚谓未可乎?曰:正则可以率天地之用,草寇可为王矣。

或曰:彼如是也,我之动将之如何?许洞曰: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然后攻之,必克敌也。

曰:先后如之何?曰:利为主。

何谓主?曰:动为客,静为主。

观敌之动何如,乃应之(夫书言动者,不必战阵时,敌人先动为客也。

但密构敌人所为之事谓之动,则我以机应之必胜焉)。

先胜而后举,神明之道也。

  ○三才随用第五

  天著吉凶,以阴阳辨也;地布险易,以山川章也;人包勇怯,以战阵见也。

苟(一作有)欲阴阳之顺,险易之利,勇怯之用,在於闲暇可得而择也。

当彼我相逢,各出不意,忽然交合,曷能择所利而用哉?或曰:两师不期逼於险地,天地震晦,雨雪交积,山川不辨,当此之际,何以御之?许洞曰:大将止众坚阵,严肃号令,虽敌来攻,勿与交战。

俟天变少罢,观弱强之势,而后进退之。

曰:我既安矣,彼自惊挠,则如之何?曰:以积兵乘之。

又曰:仓卒之际,大将以何术即能坚行阵、严号令,使士卒不自惊乱?许洞曰:善用兵者,有动必备。

预择轻勇者二十四人,八方各三骑,相去一里,昼以旗,夜以鼓(过山川委曲,丛林茂密,昼亦鸣鼓,恐不见旗)。

第一骑见贼昼举旗,第二骑亦如之,第三骑驰告。

夜用鼓,如昼法(恐敌闻鼓声急驰告)。

烟雾蓊塞,风雷震惊,旗之不见,鼓之不闻,亟驰告。

斯谓八卦探骑者也。

是以值贼而能备焉。

苟天地有变,则引轻兵突之。

大阵不可妄动(凡大兵出,常以轻骑数千人别分部队为游兵,其将择骁勇),观彼动静而后举焉,故我常用其整也。

此皆随天之变也。

或曰:与敌卒然相遇,或平原广泽,或山谷深峭,或坡嶝穹隆,或坳污沮洳,或草木蒙密,俱是危地,当其用之如何?许洞曰:回渠迂涧,可以冲车突驰也;深峡隘口,可以少击众也;长林丰草,可以为伏也;原野漫衍,可以骑兵相属也;草木隐障,可以步士接战;长郊往来,可进可退,可以长戟当敌;逾水跨远,高下相乘,不可得亲近,可以长弩当敌;崖壁相隐,狭径斗回,可以剑盾当敌;苇萧芦荻,枝叶朦胧,可以戈梃当敌。

此皆随地之性也。

或曰:寨栅之间,三军已憩,寇敌乘间冲突攻击,当此之时如之何?许洞曰:使勇者据其前,怯者匿其后。

忽遽之时,怯者强驱而前进焉,必挫锋折锐,不若隐之也。

曰:当此之时,何暇别勇怯之用乎?曰:不然。

善用兵者,防乱於未乱,备急於未急。

结营既定,预择强勇者卫外,怯弱者附之,所以虑晦夜之急也。

此皆随人之性也。

如是,顺天、地、人预备之道者也。

故易之卦以豫者预也,取预备之象为难之用也。

故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用兵者可不审於此乎?

  ●卷二 #

  ○辨将第六 #

  国家行师授律,生杀之柄,大将所主。

将者,国之腹心,三军之司命也。

可不慎於选乎?苟欲命将,预以精诚辨其可否者有四:一曰貌,二曰言语,三曰举动,四曰行事。

其一曰貌。

凡眉上双骨横起而隆<冂又>者,语言而不纯者,目反仰视者,方坐内多虚惊者,行而瞠乎必照后者,目睛多白而有赤焰、瞻视不端者,此六者人有其一,斯人常蕴不臣之心,不可使之也。

丰下锐上,神气安详者,重德而善安众人也;目黑多白少,点睛深而神气与形相副者,机度沉厚,不可以诈动人也;目睛荧朗,五岳相照,燕颔虎颐者,心机疾速、勇而有断人也;龟背虎臆点睛深而朗彻者,为事沉毅而有谋,不可以名利诱人也;眉目瞻视详谛而神骨耸峭者,雄壮有智虑人也。

是五者人有其一,可使之也。

至若神气重浊,骨相不正,头薄而浅,颈大腹细,目睛昏瞢,点睛近上,视顾不正,此皆志气浅劣、智识庸鄙人也。

其二曰言语。

人有言肆而目骇视者,心怀异图也;言枝蔓而不径者,心有隐也;矜大人善唯恐不至者,党人也;言错综而无所归者,心躁竞也;方言而他视者,心不诚也;言卑而色下者,心有所屈也;方言频四顾者,其辞妄也;言人之短而视不定者,诬罔人也;言多以私事为忧者,顾妻子之人也;言大而理不精者,其学虚也;色悦而徐徐顺人意者,佞媚人也;矜己善而斥人不善者,崛强人也;言欲发而却缩者,含蓄人也;言无公私必及利者,贪人也;色卑而言多谄者,志下劣人也;事曲而言直,气悖而言顺,鄙而言大,事不详而强能,理矫而强正,此皆奸诈人也。

是十有六者人有其一,不可使也。

言大而意精至者,有识度人也;言希而出必中者,志节人也;言动而必及国家者,忠孝人也;言奋而不迂者,壮直人也;辞寡而意恳者,公正人也;言多及军吏之私者,善拊恤人也;言及阵敌喜动色者,好勇人也;言及细微而能剖析是非者,有智人也;言迂阔而卒近於理者,识深见远人也;言少而事详者,大度人也;语气和而神色相称者,善纳众人也;言徐徐而事备者,性缓而有德人也;言速而事当,性急而不暴,有识人也。

是十三者人有其一,皆可使之也。

其三曰举动。

行有狼顾者,行与坐忽如惊恐者,非时言语而手足纷拿者,方食而不觉弃匙箸者,方坐而首偏口目辄斜动者,行而唯恐有人逐者,欲坐而频四顾如有所骇者,方言勃气上腾神色自得者,待下多卑恭而不实者,观事觉已如不知而目它视者,是十者有其一,此皆心不诚实,多蓄异图人也,不可使之也。

行欲如大辂,足动而身不摇也;坐欲如山岳,形神俱定也;卧欲如覆舟,神气安详也。

此皆智度深沉、大节崇德人也。

是三者人有其一,可使之也。

其四曰行事。

有人行事先己后人者,好私人也;事繁多而用事不当者,无智人也;作事不急於用者,无益人也;作事有首无尾者,伪人也;先急而后慢者,卒众庸人也;事不求详而辄为者,粗疏人也;巧妙而无裨急用者,浮艳人也;所措舍鲁钝而不适用者,愚人也;利害章章而不能析之者,无识人也;临事而惧者,懦弱人也;进退不决者,无断人也;记一而忘二者,神昧人也;事虚而构架广大,以善为恶、以恶为善者,奸人也;善候人之颜色,随所欲而言者,佞人也。

是十四者人有其一,不可使之也。

有事简而用当者,有喜怒之事不露於色者,临大事而神气自若者,此谓神有馀人也。

有微而不弃,大而不烦者;凶事不惧,美事不喜者;事有众惑而独断之者;事有众危而独安之者;事有难动而独动之者;事有难安而能安之者,此谓志有馀人也。

是十者人有其一,皆可使之也。

是以知貌也者,神之聚也;言语也者,神之发也;举动也者,神之用也;行事也者,神之本也。

察其神,则尽其为人之道也大矣。

况国之命将,可不审於此乎?

  ○论将第七 #

  《万机论》曰:虽有百万之师,恃吞敌在将者,恃将也。

夫举国之利器以授之,苟非其人,是轻天下。

将何以为?谓小大者各有四焉。

八者皆无,何足以谓之将乎?其大者:一曰天将,二曰地将,三曰人将,四曰神将;其小者:一曰威将,二曰强将,三曰猛将,四曰良将。

凡兴师举众列营结阵,视旌旗之动,审金鼓之声,揆日度时,以决吉凶;随五行运转,应神位出人,以变用兵,敌人不测其所来,以神用兵,我师不知其所为;动有度,静有方,胜负在乎先见,持天地鬼神之心以安士众:此之谓天将者也。

所至之境,详察地理(一作利),山泽远近、广狭险易、林薮之厚薄、溪涧之深浅,若视诸掌;战阵之时,前后无阻,左右无滞,步骑使其往来,戈戟叶其所用,指挥进退皆顺其情,人马无逼塞之困,攻守获储蓄之利,振野得水草之饶,使人马无饥渴之色,陷死地而能生,攻亡地而能存,逆地而顺用之,顺地而逆用之,不择险易皆能安而后动,动而决胜者:此之谓地将者也。

又若廉于财,节於色,疏於酒,持身以礼(一作公),奉上以忠,忧乐与士卒同,获敌之货赂而不蓄,得敌之妇女而不留,纳谋而能容,疑而能断,勇而不陵物,仁而不丧法,匿(一作原)其小罪,决其大过;犯令者不讳其亲,有功者不忌其仇,老者扶之,弱者抚(一作恤)之,惧(一作惊)者宁之,忧者乐之,讼者决之,滥者详之,贼者平之,强者抑之,懦者隐之,勇者使之,横者杀之,服者原之,失者扶之,亡者逐之,来者爵之,暴者挫之,智者昵(一作眙)之,谗者远之;得我城不攻,得地不专;敌浅以待变,敌诡以顺会,逆势则观,顺势则攻,此之谓人将者也。

又若以天为表,以地为里,以人为用,举三将而兼之,此之谓神将者也。

行师之时,无失天时,无失地利,无失其人,无有勇怯,闻敌而即行,心无疑虑;犯令者罪无大小,必绳以刑,敌闻之即畏(一作降),当之即破,此之谓强将者也。

师无多少,敌无强弱,三军顺令,若臂使指;往复万变,出其敌不意,举动如神,匹马单剑,摧锋先人,使敌人失措惧而远盾,此之谓猛将者也。

夫能以威为表,以猛为里,以强居中,兼三将而有之,此之谓良将者也。

国之任将也,得天将,可以当违天之敌;得地将,可以当逆地之敌;得人将,可以当悖人之敌;得神将,可以当天下之敌,举无遗算矣。

威将可附天将(上能顺天,下壮威武,所宜附也),强将可附地将(上明地利,下知进退,所宜附也),猛将可附人将(上明人心利害,下以精敢御敌,所宜附也),良将可保四方。

曰:虽有敏捷之用,然皆不可以独用焉。

如是者,将之体也。

  ○出将第八 #

  王者既审定大臣之可否以将之,於是居正殿召之,曰:“今某地不臣,愿烦将军应之,社稷安危,亦在将军。

”乃使大史氏择吉日,授之斧钺。

王入大庙,西面而立,王操钺持其首,授之柄,曰:“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操其柄,授之以刃,曰:“从是以下至地者,将军制之。

”将既受命,拜而报曰:“臣闻国不可以从外理,军不可以从中御,二心不可以共济,疑心不可以应敌。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

”乃辞而行,凿凶门而出。

是以将之行也,不问妻子,示其忠於国;君之命将,不敢轻其礼,示其崇於用。

将之於外也,君命有所不受,唯逐便利国家是务。

其於己也洁,其於人也至。

是故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者去;善恶等则贤愚混,赏罚乱则纲纪散;多喜则不威,多怒则人心离,多言则机泄,多好则智惑;宽则众懈,暴则众怨;将专权则下归咎,将自善则下无功,将纳谗则正人离,将好赂则士卒盗,将内顾则士卒淫。

贬声挥色,所以自洁;避嫌远疑,所以自持;沉机远虑,所以不失;委时顺变,所以逮功;恕物笃行,所以归爱;昵善斥谗,所以来远;先度后作,所以应卒;先信后言,所以伏下;信赏必罚,所以正人;明今鉴古,所以照众;卑色贵人,所以保终;去私循公,所以存国。

其神欲正,其形欲端,动欲如风(取其顺健也),止欲如山,斗欲如雷电,机欲如鬼神,思欲如照影,令欲如雪霜(取其必杀也)。

苟有此者,可以当国之大命矣。

  ○军令第九 #

  大将既受命,总专征之柄,犒师於野,毕而下令焉,不从令者必杀之。

夫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低不伏,此谓悖军。

如是者斩之。

呼名不应,召之(一作引)不到,往复愆期,动乖师律,此谓慢军。

如是者斩之。

夜传刁斗,怠而不振,更筹乖度,声号不明,此谓懈军。

如是者斩之。

多出怒言,怨其不赏,主将所用,崛强难治,此谓横军。

如是者斩之。

扬声笑语,若无其上,禁约不止,此谓轻军。

如是者斩之。

所学器械,弓弩绝弦,箭无羽镟,剑戟涩钝,旗纛凋敝,此谓欺军。

如是者斩之。

妖言诡辞,撰造鬼神,托凭梦寐,以流言邪说恐惑吏士,此谓妖军。

如是者斩之。

奸舌利嘴,斗是攒非,攒怨吏士,令其不协,此谓谤军。

如是者斩之。

所到之地,陵侮其民,逼其妇女,此谓奸军。

如是者斩之。

窃人财货,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

如是者斩之。

将军聚谋,逼帐属垣,窃听其事,此谓探军。

如是者斩之。

或闻所谋及军中号令,扬声於外,使敌闻知,此谓背军。

如是者斩之。

使用之时,结舌不应,低眉俯首而有难色,此谓狠(一作恨)军。

如是者斩之。

出越行伍,争先乱后,言语喧哗,不驯禁令,此谓乱军。

如是者斩之。

托伤诡病,以避艰难,扶伤舁死,因而遁远,此谓诈军。

如是者斩之。

主掌财帛给赏之际,阿私所亲,使吏士结怨,此谓党军。

如是者斩之。

观寇不审,探寇不详,到而言不到,不到而言到,多言而少,少言而多,此谓误军。

如是者斩之。

营垒之间,既非犒设,无故饮酒,此谓狂军。

如是者斩之。

此令既立,吏士有犯之者,当斩断之时,大将以问,诸将曰罪当斩,遂令吏士扶於外斩之。

斩断之后,使传令告诸吏士曰:“某人犯某罪,适与诸将议当斩。

已处断讫,公等宜观此以自戒。

”是大将以礼行罚,使士卒无冤死,众有畏心矣。

故军法者,将之大柄也,可不重乎!是以吕蒙涕泣而斩乡人,穰苴立表而诛庄贾。

此皆先尊法令,后收功名者也。

  ○船战第十 #

  夫水战之时,擂一通鼓,吏士皆严肃。

再擂一通鼓,士伍皆就船,整待(一作治)橹棹;战士各(一作为)持兵器就船,各一(一作为)当其所。

幢幡鼓角,各(一作为)随所战船。

鼓三通,大小船以次发,左不得右,右不得左,前后不得擅越。

违令斩之。

  ○步战第十一 #

  夫步战之法,擂鼓一通,步骑皆装。

再通,上马,步皆屯。

三通,以次出之。

随幡住(一作生)者,结屯住(一作往)幡后,闻鼓音整阵,斥候者视之地形广狭,从四角面立表,制战阵之宜,诸部曲各(一作为)安部阵。

兵曹举曰:不如令者斩之。

若欲结阵,对敌营先立表,乃引兵就表而临,皆无喧哗,明听鼓、看旗幡,麾前则前,麾后则后,左则左麾,右则右麾。

不应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

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

伍长不进,什长杀之。

什长不进,督兵者杀之。

督战之法,将则拔刃在后,察违令不进者即斩之。

一步受敌,馀步不进敌者,斩。

临阵兵器弓弩不可离阵,离阵,伍长、什长不举发者,与同罪。

无将军令而妄行阵间者,斩。

临战阵,骑兵皆在军两头,前阵叉骑次之,游骑在后。

若步、骑与贼对阵,临时见地势便,欲使骑独进讨贼者,闻三鼓音,驰骑从两翼进战,视麾所指;闻三金音,即还。

此谓独进战之时也。

步、骑大战,进退自如法焉。

  ●卷三 #

  ○兵机统论第十二

  臣闻兵者,阴也。

阴之德,以虚为用而应於体也。

月者,太阴之精气也。

朔望不常,何也?盖由以虚为变也。

兵者既为阴类,则其机宜常虚含变以法月也。

能以虚含变应敌,动必利矣。

观乎天文之风云星辰有吉凶者,天将也。

得其吉象不可恃之,恃之者凶;得其凶象不可惧之,惧之者锐。

苟不知天象之吉凶者,是虚其机而应天者也。

观乎地理山川险易,有生死存亡之途者,地之利於人也。

善用兵者,於地也无生死存亡,观彼我之势,察去就之情何如尔,然后乃顺其事而用之也。

苟不知地理之险易者,是虚其机以应地者也。

观乎人事强弱利害有胜败之势者,事皆系於人也。

苟以变合於事,强弱利害有胜败之势者,事皆系於人也。

苟以变合於事,事合於时,时合於理者,无强弱,无利害,则败势可以为胜,胜势可以为败也。

苟不知人事之胜败者,是虚其机以应人者也。

是故善战者杂於凶而难可释,杂於吉而难可壮。

吉凶交杂而能不惑於用者,此可以上不畏天矣。

杂於险而事利,杂於易而事难。

险易交杂而能常处其变者,此可以下不畏地矣。

杂於(一作其)利而敌见其害,杂於害而我败(一作驭)其利。

利害杂交而不能屈於敌者,此可以中不畏人也。

知此三者而用兵,其尽三才之变乎。

自古兵法及臣所著之书,其间申明利害者,盖以直指其形貌者尔。

以臣所谓能审一时之机者,其在天也,无吉凶;其在地也,无险易;其在人也,无利害。

  ○军谋第十三 #

  用兵之道,先正其礼,次渊其谋,次择其人。

然后详天地之利害,审人心之去就,行赏罚之公,慎喜怒之理,择进退之地,张攻伐之权,明成败之图,度主客之用。

能爱人之生者,可使人舍生而赴死;能亲人之身者,可使人捐身而犯难。

是故先亲於人,俾人然后亲之;先胜於敌,就敌然后胜之。

故用兵必以粮储为本,谋略为器,强勇为用,锋刃为备,禄位为诱,斩杀为威;强弱相援,勇怯相间,前后相趋,左右相赴,远近相取,利钝相蔽,步骑相承,长短相用(长兵短兵之用也)。

敌欲坚阵,我则突其不意;敌欲直冲,我则备其所从。

攻必先攻其所寡,击必先击其所动。

薄者可突,长者可截,乱者可惑,疑者可协。

夫军之为政也,劳在乎役无度,怨在乎赏不均,弱在乎逼迫,穷在乎绝地,离在乎将失道,惧在乎将无勇,饥在乎远输,渴在乎穷井。

军之为逸也,乐在乎安静,利在乎赏罚,当其死在乎军检正,成其功在乎战阵详。

如此者,战阵之术也。

军之即於战阵也,从生击死,从实击虚,从整击乱,从利击害,从逸击劳,从有馀击困穷。

山陵之战,不仰高,不速深,不冲隘,不远追;水上之战,不违风,不逆流;林中之战,不连翼,不相驰;草上之战,不涉深;平陆之战,不远离。

此战法之利也。

军之禁也,不节语,言必泄;不峻令,行必乱;不行赏,士必怠。

行伍紊乱,由於昧暗(一作旺),在明察以正之。

晦夜惊怖,在镇静以严之。

是以知阵之严整,军之表也;军吏畏爱,将之里也。

军之所亲,将之所在。

非智贤,孰能与此乎?

  ○教战第十四 #

  诸教战阵,每五十为队,从营缮缉抢蟠,教场左右厢各依队次解幡立队。

伍相去各十步,分布使均。

其驻队塞空,去前队二十步。

列布讫,诸营士卒一时即向大将麾下听令。

每隔一队,定(一作一)战队,即出向前各进五十步。

听角声第一声绝,诸队即一时散立;第二声绝,诸队一时捺枪、张弓、卷幡、拔刀;第三声绝,诸队一时举枪;第四声绝,诸队一时跪膝笼枪坐,目看大将黄旗,耳听鼓声。

黄旗向前亚,鼓声动,齐喝“呜乎”(并去声),齐向前到中间,一时齐喝,声杀齐入。

贼退败讫,可趁行三十步。

审知贼徒丧败,马军从背逐北。

闻金钲动,即须听去行。

膊上架枪,侧行回身,本处散立。

第一声绝,一时捺枪便解幡旗;第二声绝,一时举枪;第三声绝,一时旗队。

一看大将处两旗交,即五队合为一队,即是二百五十人为一队。

其队法及卷幡、举枪、旗队、斗战法并依前。

一看大将处五旗交,即十队为一队,即是五百人合为一队。

其队法及卷幡、举枪、旗队、斗战法如前。

听第一声角绝,即散二百五十人为一队。

如此凡三度,即教毕,诸士卒一时听大将赏罚进止。

第三声角绝,即从头引队伍还军。

  ○先谋第十五 #

  用兵之法,先谋为本。

是以欲谋行师,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正其赏罚;欲谋取远,先谋不失其迩。

苟有反是而用兵者,未有不为损利而趋害者也。

是故圣王之兵,先务其本,本壮则末亦从而茂矣。

苟能知利害之本,谋以御敌,虽有百万之众,可不劳而克矣。

  ○先胜第十六 #

  孙子曰:胜兵先胜。

谓先定必胜之术而后举也。

何谓必胜?许洞曰:先务三和,次务三有馀,次务三必行。

何谓三和?曰:和於国,然后可以出军;和於军,然后可以出阵;和於阵,然后可以出战。

国不和,则人心离;军不和,则教令乱;阵不和,则行列不整。

不先务此三和之道,何其可战耶?何谓三有馀?曰:力有馀,食有馀,义有馀也。

力无馀,则困於斗;食无馀,则怠於时;义无馀,则吏士怨。

不务三有馀之术,师其可动耶?何谓三必行?曰:必行其谋,则奸机不成;必行其赏,则好功者不爱死;必行其罚,则有过者不归咎。

不务三必行之道,人其可用耶?是以知善务和者,公无私,舍小惠务大惠;善务有馀者,力诸事而不自怠;善务必行者,兴勇断,去犹豫之谓也。

举是九者,务令预定之於前,则万变千机然后动乎其中矣。

率此以御敌,未有不胜者也。

故曰:胜兵先胜者,胜在我也。

其在《易》曰先天不违之义也。

  ○胜败第十七 #

  用兵之术,战胜不可专,专胜有必败之理;战败不可专,专败有反胜之道。

战胜而败者有五:急难定谋狐疑不决,一败也;机巧万端失於迟后,二败也;机事不密,三败也;似勇非勇,似怯非怯,四败也;主将不一,五败也。

此五者,皆战胜而反败也。

战胜而欲必胜者,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进退贵审,兵权贵一也。

势败而反胜者有四:吏士饥渴,割所爱啖之(割所爱者,谓在急难之中,杀所乘骏马、爱妾以啖吏士也),众有饱之用矣;吏士恐惧,奋身先之,众有勇之用矣;期应不到,杀其所昵(所昵者,谓所嬖幸或子弟诸姻同在军中,若有主守者犯命则先杀之也),众有惧之用矣;人有疑惑,阴为鬼诈(鬼诈者,谓诈为狐鸣丛祠中之类也,或假托卜筮,百端不一),众有天之用也(天谓天所授也)。

如是者,以败为胜也。

胜败之术,非勇决神智,安能行之耶?

  ○知奸第十八 #

  敌使来,目数动,色数异而言肆者,刺客也。

敌未困而请和者,谋也。

敌卑辞厚币者,骄我也。

使虽频来,为寇不止者,侮我也。

厚货啖我左右者,欲构我密谋也。

使来言语辨利,欲两国休解者,将掩我不备也。

使言崛强者,欺我也。

敌使有此七者,宜细详之,将为挟之(谓谒见之时,以操兵者挟辅而见)。

谋者反其谋(谓伪许之却,掩其不备也),骄者反其骄(拒其辞币使敌人信我为骄也),侮者凌之(举兵其无礼),构者示之(佯不知,而反示之以虚事也),将掩不备复之(佯听其说,反掩其不备也),欺者诛之(诛无礼以威敌)。

留使者不可久,久则知我微,不若杀之。

是以知奸之道,兵之本也,不可不审。

  ○夺恃第十九 #

  敌无恃不可以为寇,欲审者豫审而夺之。

敌之为梗,或以强,或以隘,或以勇,或以缓之谓也。

夺强以气,夺隘以动,夺勇以威,夺缓以诱。

夫敌以力有馀而加于人,我则以缓伺其力衰而乘之,此夺气者也。

敌以险地壁守,或盈隘而阵,我虽士民丰逸,不可以强取。

守者以利畅其心,否则以动则攻之;阵者以势逼其敌,否则俟动随而冲之,此夺隘者也。

关塞营垒,糗粮所扼,预於要路伏兵绝之,必力夺其辎重,敌可使饥,此夺缓者也。

人逸马良,恃强轻战,可据隘设伏,示弱以诱,此夺勇者也。

不知四夺,不足以语奇也。

兵术万途,不可专一,先能夺其恃,则彼力衰半矣。

  ○袭虚第二十 #

  袭虚之术有二焉:一曰因,二曰诱。

何谓因?曰:敌兵所向,我亦佯应之;别以精兵潜出虚地,或攻其垒,或断其后,或焚其积聚也。

何谓诱?曰:欲敌之要地则不攻而佯攻其邻,大其攻具,盛其师旅,以诱敌兵;敌兵到则勿与战,复于壁守,潜以精锐袭所出兵之城而掩其内。

此二者,皆袭虚之道也。

  ○任势第二十一

  兵之胜败,非人之勇怯也。

勇者不可必胜,怯者不可必败,率由势焉耳。

势之任者有五:一曰乘势,二曰气势,三曰假势,四曰随势,五曰地势。

势之败者有三焉:一曰锉势,二曰支势,三曰轻势。

凡新破大敌,将士乐战,威名隆震,闻者骇惧,回其势而击人者,此之谓乘势者也。

将有威德,部伍严整,士有余勇,名誉所加,慑如雷霆,此之谓气势者也。

士卒寡少,盛其鼓、张其旗为疑兵,使敌人震惧,此之谓假势者也。

因敌疲倦懈怠袭击之,此之谓随势者也。

合战之地,便其干戈,利其步骑,左右前后无有陷隐,此之谓地势者也。

用兵者乘此五势,未有不能追亡逐败,以建大功也。

又若累战累败,吏士畏於战敌,此之谓挫势者也(挫势者,言曾於敌人控辱,故言势不利也)。

将无威德,谋虑赏罚不当,吏士之心率多离散,此之谓支势者也。

吏士喧哗,不循禁令,部伍不肃,此之谓轻势者也。

凡用兵有此三者,未有不败军杀将者焉。

是故乘(一作五)势在我,可以指挥进攻矣;任(一作五)势在敌,我当有道,反能击之。

若夫敌有乘势而到者,未可与战,坚壁固守,待之旷日持久,敌心必缓於始到矣;俟其攻无所拔,掠无所得,敌之众心益以慢矣;当於中夜潜令骁勇袭其营垒,攻其无备,乘其乱出精兵两道击之(地势便则两道出,不便则一道出),壁中鼓噪应之。

如此,则可以破其敌者矣。

敌有恃气势而到者,可以后潜精兵,伪示以老弱;敌进攻则发伏击之,必胜矣。

何谓也?许洞曰:精势在人者,止用勇敢疾速为务,鲜能精谋虑。

彼见老弱,必轻进轹(一作)陵之,坚阵以俟,一鼓不胜,锋必挫,反为我乘矣。

敌有以假势而到,旗鼓之盛,埃{艹巾}之多矣(旗鼓或露众{艹巾}或以曳战)。

预料敌国兵:如国有十万之众,侵伐之地不及五万之师矣,降之不溢三万矣;国有百万之众,侵伐之地不及五十万之师矣,降之不溢三十万(谓其各有屯授之地及死亡之所,或征兵不能尽到侵伐之地)。

以此料之,百万之国,其众来者有百万、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万之旗鼓与号令者,必不溢四十万矣,馀皆疑兵也;十万之国,其众来者有四万、五万之旗鼓与号令者,此必不溢三万矣,馀皆疑兵也(敌国大小、敌众多寡,皆以此类数知之也)。

是以知旗鼓多者,其兵少矣,不可怖。

但以精兵出其不意,必败矣。

或敌探我动静者,为我所知,即诈示以疲倦懈怠,使知之。

敌必随势而来,预于诸间道及通衢阴伏锐兵俟之(先令细人密探敌人举兵之期,然后设伏以待,亦可),过半则邀击之。

敌得地势以薄我,未可与战,坚壁观之,持久则众心怠。

夫得敌有锉势者,可以自外击之;敌有支势者,可以自内击之(内攻为用间得其敌心,然后击之也);敌有轻势者,可以突之(掩不备也)。

此随敌三败势攻之也。

以此言之,是故多胜者非强也,多败者非弱也,率由势尔。

夫水之柔弱,方圆任性而能蹶(一作寝)堤漂石者,水之势也;火之刚(一作测)炎,亘天而起者,火之势也;薪木既灰而灭影者,木之势也。

故用兵之道,既知水火之旺败,则尽于势之用矣。

  ○使间第二十二

  《周礼》巡国传谋,反间也。

用间之道,圣人以用兵决胜,不可不间。

用间决中,不可不密。

苟非大智,孰能臻於是乎?故间之行也,观事而举,其术有八焉。

其一曰:两国相拒,兵抗其境,诈为疲困畏惧,潜漏其言,厚货谄敌所爱幸,因以所求中之;次使使者致玉帛子女与骏马精佩之饰以求和解;觉其骄慢,阴选精兵分道,早夜兼时,以乘不备,此以使者为间者也。

其二曰:获敌生口,以所谋漏(一作泄)之(谋皆虚者,非实也),俾得闻焉,阴缓使遁去,令敌得所谋而信之,我行则不然也,此以敌人为间者也。

其三曰:敌来间,我诈为不知也,反事示之,敌将为事,我则出不意而击之,此反求来言以为间也。

其四曰:敌以间来,厚赂之,令反其言以间敌,此反以来人为间也。

其五曰:与敌人战,佯为小败,亟引兵深壁示以惧色,乃选语言鄙钝、无智虑者使於敌,令盛张皇我军之强盛,俾敌知为间者,必以我为惧,以强词来间也;既行,即举奇兵随而袭击之,此以明间而为间者也。

其六曰:敌有内宠,令心腹者以金宝馈其家,使潜构敌情,此以内嬖为间者也。

其七曰:敌有谋臣,则潜行赂敌亲信,构谗于内,外以事应谗者言,使君臣相疑,自相残害,此以谗人为间也。

其八曰:求敌所委信者,副其所欲,阴求其动静言语者,此以乡人为间者也。

是以知间者,兵家之要妙也。

苟非贤智,莫能用之。

故用间之道,在乎微密潜诚,此良将之所注意也。

  ○分守第二十三

  守备不可不讲。

善守者如环,使敌不得其间而入焉。

夫人之治身者,血脉往来通畅于四肢,则安宁矣。

或一脉不来,一气不通,未有免于病者。

是以善用兵者,虽四屯急难,则如首尾相顾而不穷,斯为妙矣。

  ●卷四 #

  ○十可击第二十四

  敌人信鬼多祈祷者,必怀疑惧,不能任人故也,一可击也。

敌惟务天时,择其方位,观其云气,不顾地形之险易,不详人心之逆顺,二可击也。

敌止以地利为择,不能整肃号令,严戒行伍,三可击也。

结营分阵,时多动移者,此多疑恐,四可击也。

军发言无诚实,事多利己,吏士怨怒,五可击也。

将吏淫怠,六可击也。

结营之地,四要无防(四要者,四面间道也),七可击也。

将驭人无礼,八可击也。

赏罚颠倒,九可击也。

将士多轻,十可击也。

苟欲击之,先令细人密构其实而我乘之,然后行击,必中矣。

我师亦宜以此自为戒焉。

  ○五不可击第二十五

  两师相去数里,见敌兵疲弱懈怠,号令不肃,佥谓敌人可击也;而我未备知敌地之形势,或汪污坳沮,或曲道相伏,高下相承,丛林茂草。

当虑敌示弱而匿其强,示不肃而藏其整,示无谋而匿其智,示远而弊在近。

如是而敌久不退者,必有奇谋,一不可击也。

合战未久,敌师未甚伤残,即弃其鼓旗疾奔者,勿逐之,必有伏兵,二不可击也。

我之生口为敌所获,一旦遁归,以敌事语我;或获敌生口,亦以敌事语我,皆敌谋也,勿信之,三不可击也。

敌师乘势鼓行进攻于我,则勒兵坚阵待之(候其气衰)。

此乘势之兵,气威锋锐,与战必不利,四不可击也。

敌结阵不顾死绝之地,而鼓旗整肃者,五不可击也。

  ○五异第二十六

  太公曰:智与众同,非人师也;伎与众同,非国工也。

动莫神于不意,胜莫大于不识。

孙子曰: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率谓异诸常也。

是以善用兵者,其异有五:一曰险,二曰轻,三曰危,四曰愚,五曰畏。

穷途邃谷,死绝之地;败垒夷壁,驰突之所。

众以险也去焉,我当内军固阵,外若不整,以诱敌;内严部伍,外若有畏,以骄敌。

彼既不识,隐之以变,冲之以卒,此用险之道也。

彼众我寡,力殚粮绝,胜势在彼,败势在我,当歃血誓士,严令厚赏,进退以必死,提寡少之兵,突强御之众。

以我为轻也,当有轻之用。

由穷地而辟生门,反轻而决焉,此用轻之道也。

敌强攻急,师人大震,众以为危,我不以忽遽自乱,当有危之用。

严号谨备,以天命慰抚吏士,外闲其貌,内潜速其机,以奇出兵,此用危之道也。

敌人以间来间,我佯不知而受之;敌人以探来探,我佯无备而设伏待之。

敌以我愚也,当有愚之用,反而智焉,此用愚之道也。

望敌之兵来,退缩守壁;见敌之使来,卑辞下气,如欲和解。

众以我为畏也,当有畏之用。

退缩则设伏而攻之,出奇冲之;欲和解则以利动之,以卑骄之,此用畏之道也。

是五者,反众之法也。

众以我为险者,我用其利也;众以我为轻者,我用其决也;众以我为危者,我用其安也;众以我为愚者,我用其智也;众以我为畏者,我用其勇也。

故太公曰:不能推移,不可语奇。

此之谓也。

  ○五机第二十七

  兵有五机:一曰地机,二曰事机,三曰势机,四曰利机,五曰神机。

列营布阵,先据要害,敌取逆动,我取顺息,是谓地机。

审探敌事,因而为之,以中敌情,使敌不知为我所觉,得以欺敌,是谓事机。

鼓十人之气为百人之用,鼓百人之气为千人之用,威名气焰,动如雷电,所当者破,是谓势机。

粮刍储积,士马习闲,凡敌境粮道通利,是谓利机。

敌人料我于前,失之于后;料我于远,失之于近。

动静出入,敌不能察,是谓神机。

用兵以五机应敌,未有不能攻城掠地者也。

  ○被围第二十八

  我师为敌所围,可以力守者三:外有援兵,一可守也;人士劲勇,刍粟丰备,二可守也;城池完固,民人富庶,三可守也。

可以决战者三:外无援兵,一可战也;人劲马壮,甲兵坚利,储畜不备,二可战也;城池不完,士民穷匮,三可战也。

守可以必守,战可以即战。

何谓必守?许洞曰:尽我力焉,援之不到,俟敌困懈,出奇以战(如光武昆阳水上鼓噪而出,如田单即墨火牛之类是也)。

何谓即战?许洞曰:既围即战,谋未备也,围久则困(一作用)焉。

破围之师,不可出者三:敌无故开围一角者,有伏也;退围数里者,谋也;示以老弱者,诱也。

可以急备者二:敌攻其西,谨备其东(一面皆如之);敌示以闲暇者,此必缓我而欲求懈,阴将冲突也。

夫被围者,当安其内而后反其外,可也。

  ○围寇第二十九

  逐寇于城隍垒堡,逼而围之者,逾数旬不变,非克敌之术。

如围中士马精壮,兵器坚利,刍粮丰溢,外有援可俟者,宜树土山,浚渠池,去围百里广途间道筑壁备之。

人数不可多,随地大小用之。

盛其游兵,分部往来提举,遇急则救应之。

围中寇敌穷匮,虑以可守复生他计,则伏精兵于敌路以待(敌路者,谓敌人要路及归路也)。

本围实三面,兵士严为备御,开围一角,令得生路。

敌不奔则战(在围一心死守,出围则心散各求生路),奔则伏兵发,战则志散,此可以必克矣。

是故围寇之道,不可以坚守为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此之谓也。

  ○防敌第三十 #

  深入敌境,寂然不逢一人,不可轻动,防有伏焉。

宜详审四冲之云气,秣马励士,坐甲以俟结营之地。

夜于营数里四围,各以劲勇之士伏强弩利盾,多列鼓鼙。

有贼遽发,击鼓为号。

贼击卫兵,则中营出轻兵援之。

贼击中营,则四面夹攻之。

中营坚阵,坐以俟变而已。

贼退则随之,勿逼之。

中营亦随而进焉。

夫顿兵敌境,暇则秣食,不常其时,备不测之寇。

所行之地遇平川大泽,分五方之师,左右前后人等差随时,去中军不可过远。

大将军处于中军,随军刍粟处于中军,赏赐资货处于中军。

若山川险狭,则{艹乞}左右二军前后如故焉。

与贼相遇,不可忽遽周章,当寅畏戒严,俾吏士若临大祭。

鼓则进,金则止。

不金不鼓,湛如氵亭渊。

虽使之奔冲驰突,不可妄动。

何也?曰:凡深入敌境,与常战不同,地形我不细究其逆顺,丛林我不深晓其厚薄。

且坚其大阵于阵中,数出奇兵,左右掩逐,利则进,不利则止,货则掠,人则杀而已。

此皆深入之道也。

苟不先备而俟之,必有惊挠却夺之困。

可不慎哉!

  ○候敌第三十一

  两师未合,先候敌人之情,故其将之偏才皆可见之也。

其有猛而轻死者,可伏而挑之;智而迟者,可逼也;机事速疾而不精者,可诱也;机缓而精者,可抗也;自伐者,可间也;信人者,可诈也;不信人者,可离也;刚愎自用者,可击也;亲爱人者,可侮也(侮一作悔);贪者,可赂也;鄙者,可夺也;廉者,可污也;清者,可辱也;畏鬼神者,可惊也;懦而善用人者,可欺也。

将有是十五者,击之无疑也。

士卒使用无时者,可击也;士马秣食无时者,可击也;结营之地无出入之便者,可击也;临阵喧哗,约之不止者,可击也;营栅无泉源溪涧者,可击也;动而不能避日耗月刑者,可击也;诸将争功者,可击也;谋臣放逐者,可击也;吏士怨怒者,可击也;传呼不应节者,可击也。

是十者能候而击之,无疑焉。

孙子曰候之而知动静之理者,此之谓也。

苟不能候敌之情,而浪与战者,是谓举众与敌也。

  ○追敌第三十二

  敌战既败,可以追之者五,不可以追之者六。

何谓也?曰:彼胜气,可追者,一也;步骑散乱,奔多颠踬,不成部伍,二也;奔其乡里,赴其城壁,三也(前有生路可往,士卒无斗志矣);辎重甲兵散而不收,四也;主将已死,五也。

又若敌人虽败,锐气不减,一不可也;旧溪涧水流忽(一作急)绝者,盗已过,二也(虑其绝水之计耳);败军遁走,行伍不甚乱,旌旗不甚错,三也(虑其诈败,欲我逐之,然后发其伏兵者也);吏士奔走不甚蹶踬,步骑不相参错,四也(虑其亦诈也,诈则心安,故走不踬也);敌败失道,左右山谷前亦如之,五也(无路可走,必还而致死);途穷食尽,吏士未甚散,六也。

是以可追者,急追;不可追者,坚壁而观,必有利害之变矣,俟举兵我则利进而害退也。

  ○诡敌第三十三

  兵者,诡道也。

卷舒万变,虽天地鬼神不可使测之(不可使测之,一作莫能知之)。

是故诡敌之道,其术有二。

敌使到,以权臣私之,丰宝货露试疑,为结使者之术。

使其信我不疑,然后以愤(一作忿)惑之,复以国家事泄(皆以国家虚实,似是而非者),既密,乃反构敌意,料不以我为疑,即以通情于敌君,示举兵期与地,以内应之。

待期(一作奇)则以精兵出不意捣其虚,我外通之,其术一也(内虑号皆虚号也,亦为我临兵之害)。

募勇敢者以为间,一旦佯为怒,笞之见血,即潜使窜敌。

复囚其妻子,俾知之而为怨(一作怒)。

我以密事告(亦虚事也),使传闻于敌,诈言以某时当加兵于某处。

我潜应其言,及期果与言合。

乃阴出锐兵,攻其不意,其术二也。

此皆以奇为胜者,兵之要道,不可以不详于此也。

  ○困敌第三十四

  敌有谋臣,以间疏之;敌有积聚,细人焚之;敌有种,植欺而刈之;敌有民人,强而(一作以)虏之。

阴赂敌之密人,使进敌美女以惑其意,献良犬骏马以荡其心,多方以误之。

迨其外困而内惑,则国事懈矣。

然后举兵伐之,可不劳而功立矣。

善用兵者,常谋困敌。

敌困则我逸矣,以逸击困,尚何敌之不克哉!

  ○周备第三十五

  一方之地,一界之内,一城之间,分兵守之。

要地则盛兵防御,量人数多少,分为步、骑。

中营大将所居,外皆环列营阵,所备之地不空虚焉。

敌来袭击,四面皆救援。

急则引中营之兵以赴焉,表里互相救也。

虑敌人击其一处,则立左、右营阵以护防矣。

  ○远近第三十六

  兵者,诡道也。

诡可使虚为实,远示之近,近示之远。

故远近之用,其术有六。

善攻敌者,警前掩后,声东击西,出敌所不趋,趋敌所不意;利而诱之,安而动之,逸而劳之,饱而饥之;觇其无备,卒然乘之。

其术一也。

所临之境界于洪渊大壑,不可卒济,即驻兵筑垒,凿林刳木,广为舟航,示以必济也(如不可卒办之,则令彼备此行,我则不然也)。

中夜阴令精兵衔枚于他处,举筏而渡,击沿流屯守,俟彼众乱,大兵筏而随之。

其术二也。

加兵之地,断敌之路,大军阴谋以诡敌。

敌闻焉,如以为然,所备必缓。

即阴令轻捷者从间道以悬梯行索接续以亟渡,出其不意,我即令大军以应之。

其术三也。

两阵相向,敌人鼓噪挑战,勿即应,久之,则徐徐引退。

敌来薄阵,即亟出骁勇冲其心,后军张翼而从之。

其术四也。

交战既酣,阴以奇兵分左、右翼,自阵后两出击之,使外溃而内骇焉。

其术五也。

敌战时,于大战后以精兵伏之,不施旗鼓,唯以强弩、剑盾、戈藏隐于身,埋伏山林深草之处。

伺前阵大战,令后伏兵先出强弩射之后麾,前阵两向兵徐逼敌,佯败诱追,伏动则扑之。

其术六也。

此六者,皆示以近而取胜在远也。

如是者,奇正之谋也。

孙子曰:兵以正合(一作才),以奇胜。

此之谓也。

  ●卷五 #

  ○料地第三十七

  用地之法,考地之形势有六焉:一曰通,二曰挂,三曰支,四曰隘,五曰险,六曰远。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居通地,利乘高待敌,后通粮运,障其间道,绝敌之潜来,用战则利也。

我可以往,彼难以反,曰挂。

居挂地,先详敌无备,伏兵绝其归路,则利焉;敌有备而出,则自踬焉。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居支地,若敌引兵而去,是诱我也,勿击之;待其自出薄我则击之,利焉。

守山谷之口,界乎两向峭绝,曰隘。

我先居隘地,整其营阵待敌,绝冲突之患;若敌先居之,盈阵待之(言盈阵者,实阵绝隘口);如攻不盈,则从其它攻之,利焉。

处高待下,处安待危,曰险。

居险地,我先居之,利以战;若敌先居之,勒兵退,乃见其利焉。

与敌相去营垒之遥,曰远(疑有脱误)地。

敌不先进,但挑战,战则不可进,必有伏焉;敌不战而引退,亦不可逐,逐则不利。

故古人云:用兵之道,地利为宝。

此之谓也。

  ○生地第三十八

  生地者,谓左右前后非死绝之地,通粮道,进退皆利也。

生地虽曰兵家之利,可以用者六焉:若夫悬车深入,一可用也;士马精壮,阵势习熟,二可用也;将明令严,三可用也;我强敌弱,四可用也;大将夙著恩,使吏士服从,五可用也;吏士乐战,六可用也。

其不可以用者有三焉:士卒顾家者,一不可用也;前无利诱,士卒退心,二不可用也;进则害,退则利,三不可用也。

兹生地之利害,可不审乎?

  ○死地第三十九

  死地者,谓背山负水,粮道、生路皆绝也。

死地虽曰兵家之害,可以用战者四焉:将之恩威未著,吏士未服,一也;我兵与敌等,我力战则利,畏战则害,欲令吏卒死战者,二也;为敌所逼,粮刍将竭,三也;前军既破,后军尚固,四也。

其不可以用者三焉:彼众我寡,一也;利害未审,矫众强为,二也;将心犹豫,三也。

  ○料山第四十 #

  山势迫而障于近者勿营,虑伏在侧也;山亚而绕林奋者勿营,虑四周有伏也;山回于路者不可妄行,虑伏在前也;山伏于后者速过,急以兵守其后,虑为敌所绝也。

左右前后皆山,我顿军于中者,细究其往来之蹊路,因诸间道以兵守之。

凡诸山坂及野地者,有林近我,我利。

若得之,战则为伏,急则为藏,守则为薪也。

苟能知山林之利害者,鲜不胜也。

  ○料水第四十一

  顿军之地,水流而清澈者,食之上也;水流而黄浊有沙者,食之次也;流之黑者,食之下也(水黄黑,以胶投之,可以得清)。

设或水停而不流者,勿食;水流而上源在敌者,勿食。

水流而中有黑脉不定毒流者,勿食,食者死。

水多粪草者,勿食,食者病。

水上有人、狗、彘之尸者,勿食。

如无水可食,当于其侧穿井以汲。

吏士营必以水,暂憩必以水。

若将有所涉也,水流而或盈或减者,勿涉,必有壅囊之机;水止而为陂为沮洳限于路者,勿涉,必有泽淖之陷。

水在敌要地而无甲兵防之者,未可即涉。

先令轻兵搜验山谷崎岸,虑有伏焉。

欲夺敌之力者,先夺其水。

得之上流者,美莫大焉。

  ○料尘第四十二

  敌之始来,尘有条而散漫者,曳薪也;穗起而惊乱者,尘车来也;尘高浓厚,浑浑而起者,骑兵来也;卑而广,奋奋而起者,步兵也。

兵少而尘散乱者,部伍不肃也;兵多而尘清者,部伍按行,将之令整也;尘埃左右前后起者,使人无常法也。

军动而尘埃条条而起者,不散漫,军止而尘亦者,此皆大将威德行,部伍整肃故也。

列营结阵之时,有尘起飞者,随所起处防之,必有贼兵潜到。

临贼以尘为候,亦料敌取胜之术者也。

  ○料敌阵第四十三

  敌阵稍长心薄者,我军当自坚其阵。

先以劲兵力冲敌阵之心,力困则益兵进之;俟敌阵稍动而来救于心,则退冲心之兵,复坚我阵;俟敌阵稍动,则麾我两稍之兵乘之。

若敌阵心实而稍圆,不可轻击,俟变而后动焉。

若敌阵于死地,部伍齐肃如一者,此将贤而兵精也,不可轻击焉。

阵于死地,部伍不肃,多动多哗,旗帜撩乱,此皆将军愚昧,不能择地利,使士伍心动故也,可迫而击之,必胜也。

若阵于生地,人马利于出入,行列严整,旌旗如画,金鼓应节,人无喧嚣,此将有谋而善于得地利者也,不可轻击。

敌阵于生地,令不严肃,行列不整,进退不节,此盖将内不能晓军政,外不能择地利故也。

吏士之心必不固,可放兵击之,必胜也。

若敌阵左右山峡而不能盈者,可击也;列阵而不能顺其地势者,可击也。

是知善战者,莫不能此而能料其胜负也。

  ○料敌营第四十四

  敌营粮道不通利者,可守之。

敌营得高燥之地而不顾泉水之利者,可俟之;俟之久,则人马多渴也。

敌营得泉水之利而地势下湿者,可逼之。

敌营地势不顺出入者,可攻之。

敌营宽大而兵少者,可薄之。

敌营围密而兵宽者,不可轻之。

敌营四周守备不均者,随其虚处以攻之。

敌营前后左右有出入之便者、水草之利者,不可轻之。

此皆料阵法也。

  ○料用天气第四十五

  望气者以气胜败告于大将。

观敌之气衰则进攻,气旺则止兵勿与战,此之谓顺天时者。

彼之气旺,他人皆惧怯不敢进兵,我独勇而进焉,反能必胜者,何也?在乎以智逆于气,而己顺任乎时者也。

夫五行之旺,以日、时为用。

静为主,动为客。

敌上胜气有如门上楼如杵如枝,或曰赤为木,我则俟金时,自西击之,可克矣;水日水时不可也,水能生木故也。

敌上胜气或赤如火光火烟之状,晕晕而起者,木日木时不可也,为木能生火也;日为火,亦俟水时自北击之,可克矣。

敌上胜气如白粉者,白为金,水日金时皆不可也;苟金日火时,利自南方攻之,可克矣。

敌上胜气黄如土台者,土日金时不可也,金日土时不可也,金日金时、土日土时皆不可也;土日木时,利自东击之。

黄者土也,台者亦土也。

不言云气如水状而及色黑者,缘黑气多为败气,此不复用。

或敌人先据吉地,我之顿军税驾,逼近于凶神死气之上,不得利门而出者,但观我军上云气及敌上云气形与色,以五行相生相克用之。

敌气能生我,我则出师进战;我军上气能克敌,亦利出师进战。

不然,则勒兵抚士,戒严警备,俟时而动焉,不可妄也。

夫天下专胜败之气,由人用之而已。

兵家万变,此其一也。

  ○料用地形第四十六

  兵法曰:“散地无战。

”散地者,境内地上也,士卒顾家,其意未专,不可战也。

“轻地则止。

”入敌地尚浅,士卒意未坚,不可以进敌,当自坚其心也。

“争地则无攻。

”山谷隘险之口,以弱胜强,以少击众之地也。

交地则无绝。

俱可进退之地,不可以兵绝之。

“衢地则合交。

”有路往来,我可结交于诸侯也。

“重地则掠。

”深入敌境,士卒意已坚固,可以掠取财物。

“围地则谋。

”士卒因于险隘,斗则兵弱,持久则粮食乏绝,则当用谋以免难。

“死地则战。

”前有高山,后有大水,粮食乏绝,进退守备皆无所利,当则曰死战也。

许洞曰:此八者,古人用战地之法。

若地协于用则用之,不协于用则反之。

反之之谓何也?曰:若敌众深入吾境,营壁不完,刍粮寡少,守且不利,讵可以散地而不战乎?在我当以必战为约,怯退示以必死,擒获示以必赏。

令立告诸吏士:将战之际,后顾斩之,临敌而目不定、目数移者斩之,有忧色者斩之,偃蹇者斩之,相视而动目者斩之,遗弓刀器械者斩之,金鼓不应节者斩之;获一首级者亦厚赏之。

如是,则有散地之用矣。

入敌地尚浅,险则据而挑,夷则守而应。

虑士卒心不固,当择左右前后背险绝面夷生路,肃部伍,严节制,使人人有自战,是则有轻地之用矣。

山谷险隘,敌人先得以控隘我势,我当屯师为大营广阵,务攻其懈。

其机状如不密,俾敌见之,则泄谋矣。

欲敌人备在前,阴出精锐敢死者循间道,或扼其粮运,或捣绝其后。

凡间道必多险阻,或有岩崖峭壁之地,则为悬梯竹索以陟登之;或有深渊涧,则为罂缶渡之。

觉敌内挠,则自营阵中出精兵为应,内外夹攻,有争地之用矣。

道路相错,我可以往,彼可以来,利设伏进战,战佯败,俟逐兵过半则举号发伏冲击之,反佯败之师以应,有交地之用矣。

顿泊之地迳达四面,当选腹心劲勇者各将步、骑以扼四冲,人数随多少使之,虽无交应,有衢地之用矣。

致兵敌境,凡属守备者,顺利安之,否则夷之。

资食所获,必副吏士,内以悦师人,外绝敌所恃。

岂直深入然后用掠乎?如是,则用掠非止重地之用矣。

大兵将动,先料其强弱,观其云势,察地势逆顺,审人心向背,而后举焉。

兵法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

故得失之道,利在先知。

谋胜于未胜,慎于未失者,善也。

有死地之危,始谋于军者,必有后机之困矣。

设能反后机而达先知,必无围地之患矣。

高山大泽,险阻峭壁,沮洳溪迳,断绝无以生遁,此乃智士用谋之利也。

当宜用奇兵出不意,以冲寇敌而后击之。

出奇奔冲,或利用燧马、燧牛如田单、阳班之类是也;或候夜昏诈为号,直奔冲敌师,混服饰军伍,使不辨认之类是也。

如止以死战为期,苟敌兵益壮,我援不利,则李陵有弓折矢尽之困矣。

战极力毙,当自殒陷。

能竭智用谋,万变不极,则无死地之忧矣。

孙子曰:战贵地利。

然则地利者,不可一概用也,但临时观其用何如尔。

兵贵设变,不能以变用兵,虽得地利无益也。

  ○逆用古法第四十七

  举兵用武,率以古法为用执之,与胶柱鼓瑟无异尔,未见决中者也。

兵家之利,利在变通之机,观其逆顺。

夫兴师之际,当先探敌将才不才。

设若敌将不能以兵法使众,惟以勇敢为己任,我则顺用古法待之也。

或敌将善用古法,我则逆用古法待之也。

夫用兵之奇,莫奇于设伏。

设伏之奇,莫奇于新智。

新智者,非不师古也,因古而反之尔。

古人料敌,以其始来、战阵未合,先以贱而勇者挑之,观其号令、旗鼓之整与乱,士马之强弱,营阵之偏正,行伍之齐肃散乱,言语之喧哗缄墨,以定胜负焉。

是以古法曰:若其众喧旗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败恐不及,见利恐不得,如此者将必无谋,虽众可获矣。

许洞曰:如古人以此取功,苟敌人能料,我当顺其所料,伏兵待之,以诈示之;俟彼出师,则发伏攻之。

古法曰: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不进者劳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旗动者乱也,吏怨者倦也,悬瓶不反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其众也,数顾者失其群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许洞曰:观古人以此料敌,今则不然,当令精锐吏士分而伏于要冲,使其劳倦残伤者如饥渴失群之状,或数摇动其旗,或数惊扰其众,使吏士喧哗,应敌人所料。

苟出师袭我,则潜发所伏,出其不意击之。

古法曰:敌如来到,行阵未定,可击也;跋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也;行坂涉险,半隐半出,可击也;涉水半渡,可击也;险道狭路,可击也;旌旗乱动,可击也;阵数动移,可击也。

许洞曰:在我则不然:如以行阵未定,四面可设伏也;长道移行未息,中可设伏也;山坂半隐半出,长林土谷可设伏也;涉水半渡,则崖岸坡坂可设伏也;狭路险道,则前后可设伏也;旗数乱动,阵数动移,前后可设伏也。

如或敌人败走,我师未敢逐之者,防有伏也。

古法曰:鸟起者伏也,众树动者来也。

不如此,未必伏与来也,欲为疑兵也。

我已奔遁,多令老弱者动其众树,及惊鸟起之类也。

又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此亦大兵已潜遁,恐后人逐者,设此为疑也。

许洞曰:料敌以事者,多虑为反古之法也,多中为期,用之于人也。

是以兵法如车之载其物,则车之转者由轮也,及有车之用,则东西南北者由人也。

故兵法不可执而用之也,明矣。

  ●卷六 #

  ○水战第四十八

  凡水战之具,船阔狭长短大小,载人多少,以米为则。

一人重米一石,则人数积而可知也。

棹、篙、橹、帆、席、组、绳索、沉石、调度,与常船不殊。

船上安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炮车,置垒木、铁汁,状如守城。

王伐吴,作大船,长二百四十步,建飞檐阁道,可以奔马驰车。

忽遇大风,则人力不能制,甚不便战斗。

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张形势。

蒙冲,以犀蒙覆船,皆两厢开制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

此不用大船,务于速进退,战船也。

斗舰,舰船舷上设墙,可蔽半身,墙下开制孔。

舷内五尺建栅为女墙,重列战格,上无覆背。

前后左右树牙旗、金鼓,战船也。

走舸,舷上重列女墙、棹篙,多战卒,选骁勇精锐者,奔走往反如飞鸥,乘人不及,旗帜金鼓列之于上,战船也。

游艇,小艇船,无女墙,船上置木床,左右随艇大小长短,四尺一床。

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飞,虞候居止之,非战船也。

海鹘,头低尾高,前小后大,如鹘之状。

左右置浮板,如鹘翅翼。

虽风波涨大,无倾倒也。

覆背上左右皆张生牛皮为之,建牙旗、金鼓如常法,江海之中战船也。

  ○水利第四十九

  兵法曰:以水佐攻者强。

善用水者,其道有四:一曰因,二曰逆,三曰贼,四曰绝。

因水之用,其道有二:或敌绝中流而栅,我得上游,因风之利,可以鼓棹纵火,顺流冲之,栅绝而过,风转则止;又若敌在下,士马逆流,我得上游,可以攻之。

此二者,所谓因者也。

逆水之用也,则为崇堤以障其下,注溢于内,然后引之以灌,所谓逆者也。

贼水之用也,敌所以赖水也,当潜以水攻,审地理,阴为畎浍,导之他处,竭敌所赖,所谓贼也。

绝水之用也,或以薪木土石,实舟沈之于上,别为长渠泄之;或为沙囊于上流以壅其水,欲水行则以决囊,所谓绝者也。

用水之道,有其地非所用而必用,反为所害,顺则善矣。

  ○水攻第五十 #

  先量水之高下,水平水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横阔一寸二分。

池间相去一尺五分。

间有通水渠,阔二分,深一寸三分。

三池各置浮木,阔狭微少于池。

箱厚二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

槽为转开,脚高下与眼等。

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天下准。

或十步,或一里,乃到数十里,因目力所及,置照板、度竿,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

照板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上二尺,面阔三尺,柄长一尺,大可握。

度竿长二丈,克作二百寸,二千分。

每寸内小克。

随所向远近高下置竿,以照板映之,眇目视之,三浮木齿及照板以度竿上尺寸为高下,递而往来,尺寸相乘,则山渊水源高下浅深,可以分寸度矣。

  ○过水第五十一

  罂筏一,凡缚罂瓮为筏,瓮间阔五寸,深受三石米,力胜一。

底以勾绳连之,编枪于上,形长而方,前置板头,后置板梢,左右掉之。

枪筏:枪十根为一束,力胜一人,四千一百六十根为一筏,去钻刃束为鱼鳞次,横括而缚之。

可渡四百一十六人。

为三筏,计用一万二千五十根,渡人一千二百五十人。

十渡则一军济矣。

挟ㄌ,以善水者系小绳于要处,先浮大木,次引大ㄌ。

于两岸立大橛及系于树,急定ㄌ使人挟ㄌ浮渡。

大军可分为十道渡之。

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孔,束于腋下,两浮而渡。

  ○寻水脉第五十二

  无水之地,择地有黄羊粪者必有水。砂卤甘润者,下有水。细草蒙茸,与无水处不同者,亦如之。

  ○火利第五十三

  将有火之用,先知其日(日者谓春丙丁、夏戊己、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大风雨故也),次顺其风(我得上风则放火烧,下风一作起马)。

攻城寇寨,风助顺,利为飞火(飞火者,谓火炮火箭之类也)。

相守不动,利于奸火(奸火者,因其人焚其积聚甲兵也)。

两阵相合,御风之便扬(一作枵)尘鼓烟,利为燧牛以俟之。

若敌于上风放火,我亦纵火为解火法(敌烧门恐火恐火威,我使积薪以伍外火亦此类也)。

凡入敌境,郡邑穷匮,城隍颓靡,山川非设险之地而非敌所恃者,则存之。

苟拔敌所恃之邑,皆火之,以绝其望焉。

敌境之林木茂草,皆火之。

故火为兵之大利也。

  ○火攻第五十四

  月对(一作在)东壁、南箕、轸之夕,则设火候风以焚之(四时亦其火利偏攻)。

以骁骑夜衔枚缚马口,人负薪及束,カ火直抵敌营。

一时举火,营中惊乱,急而乘之;静而不动,勿攻。

火兽,以艾温置瓢中,开四孔,系野猪、獐、鹿项下,针其尾端,望敌营而纵之,奔走入草内,则火起。

火禽,以胡桃空中实艾,开两口,复合之,系野鸡项下,针其尾而纵之,飞宿于草上,则火发。

  ○守城法第五十五

  城不守者:大而人少;小而人众;粮宽而柴水不供;垒薄而攻具不足;土疏地下,溉灌可设;人户疲悴,修缉未就。

凡此类者,速徒之。

营垒高厚,城坚沟深,粮食众多,地利险阻,所谓无守无不守也。

故曰: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筑城第五十六

  凡筑城,下阔与高倍,上阔与下倍。

城高五丈,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二尺五寸。

高下阔狭,以此为准。

料工:上阔下加阔,得三丈七尺五寸;半之,得一丈八尺七寸五分;以高五丈乘之,一尺之城积数(积数一作利)得九十三丈七尺五寸。

每一工,旧筑土二丈,计工约四十七人。

一步五尺之城,计役二百三十五人。

百步之城,计工二万三千五百人。

三百六(一作九)十步,计工八万四千六百人。

率一里,则十里可知也。

其出土负篑,并计之于工内矣。

城内面,别穿井四所,置水车大瓮二十口,灶千所。

却敌台上建候楼,以跳板出为橹,与四外烽戍昼夜瞻视,以备警急。

  ○城壕第五十七

  凿壕之法,面阔二丈,深一丈,底阔一丈。

以面阔二丈加底阔一丈,积数大半得之,得数一丈五尺。

以深一丈乘之,凿壕一丈,得数一十五丈。

每工日出三丈,计工五人。

一步五尺,计工二十五人。

十步,计工二百五十人。

百步,计工二千五百人。

三百六十步,计工九千人。

率一里,则百里可知也。

  ○防城第五十八

  城上一步(一作里)一甲卒,十步加五人,以备杂供之要。

五步有五长,十步有十长,五十步、百步皆有将长。

文武相兼,量才授任,而统领精锐骁勇,或十队,或二十队,三十队。

大将、副将各(一作为)领队巡城,晓谕激劝赴役。

城上分四队,别立四表以为攻城之候焉。

若敌欲攻之处,去城五六十步,即举一表;撞梯逼城,举二表;敌若登梯,举三表;欲攀女墙,举四表。

夜则举火如表法。

城上四队之间,各(一作为)置八旗。

若须水В、枋板,举苍旗;须灰炭、铜铁,举赤旗;须田木、樵苇,举黄旗;须砂石、砖瓦,举白旗;须水汤不洁之物,举黑旗;须毛毡、麻索、钅铁、锹镬、斧凿,举双兔旗;须战士锐卒,举熊虎旗;须戈戟矢弓刀剑,举鸷旗。

当主之官,随色而供。

城内老少妇女除营食外,皆令应役于城上,分为八队,使识文字者点检常旗物与八部也。

  ○反浸第五十九

  我城若居卑下之地,敌人拥水灌城,速筑墙壅诸门及陷处。

更于城内促为周匝,视水高下狭阔,筑墙,外取土高一丈以上。

城立,于墙外取土而薄筑之。

精兵备守,不得容杂色人。

如有泄水之处,则十步为一井,井内潜通引泄漏。

城中速造船一二十只,募解舟楫者,载以弓弩锹钅瞿,每三十人自暗门穴衔枚而出,决其堤堰。

敌觉,即急于城上鼓噪,以精锐急出助之。

  ○弩台第六十 #

  高下与城等,去城百步,每台相去亦如之。

下阔四丈,高五丈,上阔二丈。

上建女墙,内通暗道,安屈膝梯,人上便卷收之。

中设毡幕,置弩手五人,备粮水火。

  ○烽火台第六十一

  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回平地置之。

筑羊马城,高低便常以三十五为堆。

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

上建圆屋覆之。

屋径有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

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

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

上下用屈膝梯,上讫收之。

屋四壁开睹贼孔及安视火筒。

置旗二口,鼓一面,弩两张,炮石,田木,停水瓮,干粮,麻カ,火钻,火箭,蒿艾,狼粪。

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觉,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

见贼,烧柴笼。

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人所捉。

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为烽师,知文书符牒转递。

  ○望楼第六十二

  牙帐前立百尺竿,上置板屋,四面开门,状如斗。令人上望贼,贼有所攻,随其方面以小白旗招之。众贼往来,聚散远近,皆审而观之,以告于下。

  ○马铺第六十三

  每铺相去三十里,于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设游奕计会。

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即报探。

设土河于山谷口,当贼路横断,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土填平。

每日检行迹,扫令净平。

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

  ○游奕第六十四

  军中选骁勇谙山川泉井者充之,常与土河、烽、铺计会交牌。

日夕逻候于亭障之外,捉生事问。

其军中虚实体用,勿使游奕人知。

其副使子将并用久在军中行人(一作善)骑射者充之。

  ○守城具第六十五

  杂物,守城之时,其什物、五谷、糗Я、鱼盐、布帛、医药、工巧戎具、锻冶、秸稿、菲、芦苇、灰炭、柴薪、松桦、蒿艾、脂乃、麻皮、毡毯、荆棘、篦篱、釜镬、盆瓮、田木、槌、凿刀、锯、长斧、长刀(一作矛)、长锥、长梯、短梯、大钩、连锁,但人所用之物,一一预备。

仍令修缉,不得损坏。

杂备,上八队之间安转关小炮(一作仉)二,机关大炮一。

云梯撞炮等间。

先从城身用木跳出为重女墙,高于土女墙五寸以上,以板覆之,随事缓急而开闭之。

敌若以大石击墙楼,石下之处,出跳空中,悬生牛皮或毡毯等袋,以乘其石。

城内人家,咸令置水防火,先约(先一作但)失火者斩。

火发之处,多恐奸人放火,但令近便主当八部官人领老少妇女救之。

火起所部,急白大将,大将亲领信人、左右救火。

城中有卒警及杂人,城上不得辄离职掌,乱走街巷。

违者斩之。

敌若推轮排来攻,先以手炮打,手炮既众,所中伤必多。

来者被伤,则力不齐矣。

悬门,悬板为门也。

铁甘之如栈板,用之悬钟,板绕城于敌栅上,上皆悬板。

受敌之时,则板起发矢。

突门,于城中对敌营自凿内为暗道,多少临时,入五六寸,力穿。

或于中夜,于敌初来营则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不意。

涂扇,以泥泥城门,可厚三尺,备火。

凿门,为敌所逼,先自凿门扇十数孔,出弩射之,长矛剌之,敌且不得近。

门栈涂,以泥涂门上大栈,可厚五寸,备火。

篦篱战格,于女墙上跳出,椽去墙三尺,横者检。

椽安辖,以荆柳编之,长二尺,阔五尺,悬椽端,以遮矢石。

布幔,以复布为幔,用弱竿悬倒于女墙外,去墙七八尺,柔石之势,则矢石不复近墙矣。

连梃,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人。

叉竿,如枪刃,为两歧,用叉飞梯及人。

钩竿,如枪刃,偏有曲,可以钩人。

长柄钩,城上以木为棚,客兵一队,作长柄铁钩,随安便以为之备。

若敌攀女墙踊身,待其身出,众钩齐拾,掣入城中,百刀锥斧助之。

若敌以木驴攻城,我用铁蒺藜而入之。

其法:以熟铁为之,阔径一尺,四条纵横如蒺藜形,以生铁汁灌其中央,重五十斤,上安鼻索锁直下敦讫,以辘轳拗上。

若木驴有牛皮并泥,敦著即速放火炬,灌油烧之。

铁菱,状似小铁蒺藜,要路撒之。

串环,敌若推撞车攻城,我以粗铁环,并屋乘子为之,用索相连。

遇撞头适到,我速以环串撞头,于其次便处,将士牵索则撞车翻倒,弓弩齐射,自然败走。

眯敌,石炭、糠比,回风(一作罗)于城上以眯敌人目,因以金汁洒之。

转关桥,一梁为桥梁,端著横栝。

拔去栝(一作横),桥转关,人马不得渡,皆倾水中。

转关墙,凡攻城之兵,御捍矢石,头戴蠡帽,倾视而不便;衣甲重厚,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师逼迫,人众烦闹。

我作转关女墙,腾出城外,辘轳坠铁索,索头安鸱脚,当聚闹处掷下。

拨大木弩,以黄杨、桑、柘为弓,长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梢三寸,绞车张之,大矢一发,声如雷吼。

积木备田木,径一尺小,头六七寸,长五尺,候敌人上城,则掷下田之。

积石备炮石,大小随身,下从敌人。

地探,于城西隅穿井,各深二丈,令覆新瓮于井上,坐而听之,城外贼到,有孔城地道,并闻瓮中,辨远近矣。

天井,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瓮薄皮皮口如鼓,令聪耳者于井中枕瓮而听,则去城五百步悉知之。

既审其处,我则随地凿穴近之,以干艾一石,烧令烟出,乃用板于穴下封之,而令烟泄。

更以鞴鼓之,则敌人焦灼矣。

警火,每城四面,夜间设有警火。

油囊,盛水,于城上掷安火上,囊败火灭。

救火,用水筒。

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瓮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为袋,令贮水二、三石,将筒纳于袋内,急缚如唧筒,令将士三五人撮水口,急注之救火。

每门常置两具。

无竹,即以木合筒,漆之而用。

井水践筒二十(一作百)具助之,门内常以瓮贮。

火炬,用燕尾炬缚苇草为炬,分为两歧,如燕尾状,以油蜡灌之,加火纵坠城下,使骑木驴而烧之。

松明炬,以松木为之,烧令明,直坠下随城照之,恐敌人乘暗上城。

脂油烛炬,燃脂秉烛于城四隅、要路门下,晨夜不得绝明,用备非常。

行轳,熔铁汁轳,舁行于城上以洒敌。

游火,铁箱盛火加脂蜡,[TX07]锤下,烧穴孔中人。

毒井,守城之时,城外有井先沈以毒药。

陷马坑,孔长五尺,阔一丈,深三尺。

坑中埋鹿枪、竹戟,沈(一作坑)十字相连,状如钩[TX07],覆以刍草、茆禾,加土种草,令生苗蒙覆其上。

军城、田壁、要路皆设之。

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时,十字凿孔,纵横安栝,长一丈,锐其端,可用塞城门,要路。

木栅,为敌所逼,不及筑城田,或因山河险隘,多石少土,不任板筑,则建立木为棚,方圆高下随时。

深埋木棍,弥缝其疏阔。

内重柱为阁道,外重柱长出女墙,皆入泥七八寸。

又立阁道,内柱上布板为栈,立阑干,行于栅上悬门。

拥墙、濠堑、拒马,一如守城法。

  ○攻城具第六十六

  贲せ车,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犀革蒙之,下可藏十人。

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木、水、火、石所(一作俱)不能败。

飞云梯,一大木为床,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栝,梯长一丈二尺,有四桄,桄相去三尺,势微曲递相栝。

飞于云间,以窥城中。

其上城,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

炮车,以大木为床,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栝,中立独竿,竿首如桔槔状。

其竿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

竿首以窠盛石,大小多少,随竿力所制。

人挽其端而投之。

其车推轮,逐便而用之,亦可埋脚著地而用之。

其旋风四脚,亦随事而用。

车弩,为轴转车,车上定十四石弩弓,以铁钩绳连轴,车行轴转,引弩弓持满弦挂牙上。

弩为七衢,中衢大箭一,镞刃长七寸广五寸,长三尺围五寸,以铁叶为羽。

左、右各三箭,次小于中箭。

其牙一发,诸箭皆起,及七百步,所中城田罔(一作无)不崩溃ソ橹以便颠坠。

尖头木驴,以木为脊,长一丈,径一尺五寸,下安六脚。

下阔而上尖,头高七尺,内可容六人,用湿牛皮蒙之。

蔽人其下,共舁至敌城下,木、石、铁、火皆不能败,用攻其城。

土山,于城外起土为山,乘城而上。

地道,凿地为道,行于城下,因以攻城。

往往建柱,积薪于柱,闲而焚之,柱折而城崩。

板屋,以八轮车,上树高竿,竿下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

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面列布。

车可进退,围城而行,于营中远望,谓之巢车,言如鸟巢也。

木幔,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帐逼城其间,使し卒蔽之,蚁附而上,矢石亦不能及。

发火箭,以小瓢盛油灌矢端,射城楼橹板木上,瓢败油散,因以火箭射油散处,火立燃,复以油瓢续之,则楼橹尽焚。

雀杏,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系雀足上,加火,于薄莫群飞入城垒中栖宿,其积聚庐舍须臾火发。

蜀铁钅瞿锄,蜀钅瞿短柄,著钢铁錾,以锄其城。

将军炮,置四柱,长短为之,其下四面著横栝,半之则前及左右著栝后,其下著其顶上,左右亦顶转轮致卒其竿,随其架所宜为之。

其ㄌ索之类,随其炮大小增减。

竿稍悬其绳置窠,中盛炮,其架编全竹为衣,以御敌矢石。

狗蹲炮,前置两长柱,中著横竿,如前炮状,与衣亦然。

旋风炮,左右著二方木,亦如之凿一孔通贯下柱,左右前后皆可运转,埋之于地,其顶转轮著竿如前状。

此炮不用衣。

  ○地听第六十七

  令少睡者枕空葫芦卧,有人行,四十里外,东西南北皆知之。

  ○失道第六十八

  夜失道,以北斗建为正,以四时定之,然后知四方之路矣。如本路,则放老马以从之。

  ●卷七 #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表也。

以门旗为首,竿上置金铜珠,大纛深红八幅,树大将牙帐前,鼓坐其下,五方旗各按方面。

将有事旗战阵,大将斋戒,洁心净服,俟天清星皎,中营立坛,率诸将校宣祝文,随方面祭之。

大将之行,先以五色旗导引之。

冲向方位:甲乙日青旗,丙丁日红旗,戊己日黄旗,庚辛日白旗,壬癸日黑旗(五方旗所向在后)。

或前后林薮险隘,下斧钅瞿斫伐开道,举青旗。

前有山峡高峰深溪,无避贼寇处,复风火相逼,即抽兵要逐风烧草以避贼,举红旗。

前遇敌列阵,即排列辎重,引兵结阵,择高胜地守隘以拒贼,举白旗。

前值山川地濡卑湿,溪涧不平,举皂旗。

前平原大泽,无他患害,举黄旗。

五色牙帐旗,随天地(一作气)四时云色举之。

见青云举青旗,他皆同此。

厌土以青旗,厌火以皂旗,厌金以红旗,厌水以黄旗,厌木以白旗。

厌旌旗之上,文以熊虎者,象其猛也;文以力鸡者,象其斗也;文以日月星辰者,法天文也;文以鬼神云气者,如其变也。

坐罪人于白旗之下,杀之于黑纛之下也。

初得敌人,刳其心以祭旗,涂其血以衅鼓。

为我之号者,随我所主焉。

故《春秋传》曰:昼施旌旗以威其目,夜施火鼓以威其心。

是故旗帜之用,大军之本也。

  ○大将旗鼓第七十

  纛六口,枪二根,以豹尾为,居门旗后。

前五方旗,随所六纛在,营亦在纛后。

严敬鼓一十二面,居大将前。

左右列六纛,下用一十二具旗鼓,前列代金旗队二百五十口,尚色图禽,与诸队同。

每一旗五幡,认旗二百五十口,尚色图禽,与诸队不同。

各因为认,出居队后,恐卒伍交错。

  ○阵将旗鼓第七十一

  门旗不得用红色,嫌乱。

大将鼓一百二十五面,恐疑惊敌人用之。

甲五分,七千五百领。

战袍四分,五千领。

枪十分,一万二千五百根,缚(一作傅)筏。

牛肋脾二分,二千五百面;马军以围伐牌一伐,分支。

弩二分(弦三付),兵一分,二千五百张。

弩七千五百条,弦二十五万只。

箭弓十分(弦三付),矢二十六万只,一万三千五百粮,弓二万七千五百条,弦三十七万五千。

射甲、箭、弓、袋、胡禄并张弓袋,并十分,一万三千五百副。

佩刀八分,一万口。

陌刀二分,三千五百口。

二分,三千五百条。

马军及陌刀,并付以锤钺斧(一作为)四支。

  ○金鼓第七十二

  《周礼》六鼓,乐人掌教六鼓,以节乐和军旅。

一曰铜鼓,二曰铙鼓。

凡在军中,金之制有四。

《司马法》曰:卒长执铙,两司马长执铎,进军鸣铎,退军鸣铙。

大战之时,击鼓以进,击金以退(一作止)。

三曰■,《周礼》曰:以金■和鼓。

四曰镯,以节鼓。

郑玄曰:镯,钲也,军行鸣之,以节鼓也。

五曰铎,《周礼》曰:以金铎通鼓。

铎,铃也。

刁斗,按《黄帝大传》曰:与■尤战,击之以警夜也。

六曰钲,《乐志》曰:钲形如半钟,旁有小柄,乐师持之以和乐节制。

钲者,进退用之,有征之义也。

  ○蠡角第七十三

  黄帝战蚩尤,吹角,长六尺,声甚呜。

后有涿鹿之败,帝问曰:所吹何物?蚩尤曰:角也,吹之则风雾俱集。

后以六尺曰角,五尺曰蠡。

近世列阵,金鼓之外,馀无他声号。

或阵形长为山谷所掩映,虑不能照,宜于阵两稍为蠡角(随牌大小增之)。

值敌攻稍,则吹之为号,中军吹而应焉。

  ○鼓角第七十四

  鼓角者,大将之威德。

十万兵已上,大角二十四具,大鼓六十四面;五万兵已上,大角一十六具,大鼓四十二面;三万兵已上,大角八具,大鼓二十四面;一万兵已上,大角六具,大鼓一十四面。

或深入敌境,欲敌人畏,谓我师旅大盛,但多著之,不用此法也。

动鼓角之时,日没前二刻先吹小角,次吹大角,一会十六声,三会计四十八声,为一曲毕。

暮击鼓,三会间,第一会五十六声六迭一间。

三间毕,吹大角一十六声,引第二会鼓五十六声六迭一间。

三间毕,发钲一百五十声毕,军门掣锁,诸将各按部静,吏士无敢喧哗,传刁斗,报更漏,谨巡警。

晚起角在四更二点,吹小角毕(一作吹),四更三点过吹大角,引第一会鼓四十五声六迭一间,三间毕吹(一作叫)。

四更四点过吹大角,引第二会鼓四十五声六迭一间,三间毕吹(一作叫)。

四更五点过吹大角,引第三会鼓四十五声六迭一间,三间毕叫。

五更一点过吹泊,五更四点转鼓,至天晓一十八转叫,五更五点过击钲一百五十声。

绝声,击鼓三百。

声绝,军门锁开,大将军严装坐牙帐之上,引诸将以次朝。

  ○漏法第七十五

  木柜一枚,八角,高二尺四寸,阔二尺三寸。

杂色,装画金铜环纫及盖水匮三片,共阔二尺四寸,厚一寸五分,布黑漆。

贮水生铜钅瞿一口,阔一尺九寸,深一尺五寸,重七十斤。

金铜引水龙一条,长二尺六寸。

前脚踏虚云朵一枝,重二十斤。

龙腹中熟铜饮水渴乌一条,内空长四尺八寸,围一寸五分。

力士柱二枚,各长六尺,围一尺二寸五分。

并脚下卷荷坐水离狮子四个装褫尽,力士柱头镀金宝珠二枚。

及铁涉一松(一作枚),阔二寸五分,长三尺六寸。

金铜钉铰水秤一梁,身长五尺六寸,径一寸五分。

金铜环连锁,长一尺四寸。

金铜象锤一枚,连锁九寸,共重七斤半(一作平)。

准杆一条,长六尺,竿身八楞,围八寸五分。

向本上雕一只脚踏莲花坐,向下卷云座。

金铜环纫,及曲尺金铜工正一枚,长一尺五寸。

熟铜镀金壶一枚,面阔一尺一寸,深七尺。

金铜连锁三条,各长二尺二寸。

及连金铜小盖一枚,阔三寸五分,共重一十四斤四两。

铜觜一枚,重十八铢。

大鼓一面,阔一尺一寸,深七寸。

蟠龙绕腔彩画钲一面,厚四分。

铜水斗一枚,平准竿一条。

皆以约漏刻数之。

  ○传箭第七十六

  每时有八刻十二分,一刻六十分,一日二十时,合一百刻。

冬至前三日改第一箭,昼四十刻(日出辰时一刻),夜六十刻(日入申时八刻),每更一十二刻,每点二刻二十四分。

后三日改第二箭,昼四十一刻(日出辰时半刻),夜五十九刻(日入酉时半刻),每更一十一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二十二分。

小寒初日改第三箭,昼四十二刻(日出卯时八刻),夜五十八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一十一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一十八(一作九)分。

后九日改第四箭,昼四十三刻(日出卯时七刻半),夜五十七刻(日入酉时一刻半),每更一十一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一十六分。

大寒后三日改第五箭,昼四十四刻(日出卯时七刻),夜五十六刻(日入酉时二刻),每更一十一刻一十二分,每点二刻一十四分。

立春前三日改第六箭,昼四十五刻(日出卯时六刻半),夜五十五刻(日入酉时二刻半),每更一十一刻,每点二刻一十二分。

后六十日改第七箭,昼四十六刻(日出卯时六刻),夜五十四刻(日入酉时三刻),每更一十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九发。

雨水初日改第八箭,昼四十七刻(日出卯时五刻半),夜五十三刻(日入酉时三刻半),每更一十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七分。

后第九日改第九箭,昼四十八刻(日出卯时五刻),夜五十二刻(日入酉时四刻),每更一十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四分。

惊蛰后三日改第十箭,昼四十九刻(日出卯时四刻半),夜五十一刻(日入酉时四刻半),每更一十刻十分,每点二刻二分。

春分前三日改第十一箭,昼五十刻(日出卯时四刻),夜五十刻(日入酉时五刻),每更一十刻,每点二刻。

后六日改第十二箭,昼五十一刻(日出卯时三刻半),夜四十九刻(日入酉时五刻半),每更九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五十七分。

清明初日改第十三箭,昼五十二刻(日出卯时三刻),夜四十八刻(日入酉时六刻),每更九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五十五分。

后九日改第十四箭,昼五十三刻(日出卯时二刻半),夜四十七刻(日入酉时六刻半),每更九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五十二分。

谷雨后三日改第十五箭,昼五十四刻(日出卯时二刻),夜四十六刻(日入酉时七刻),每更九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五十分。

立夏前三日改第十六箭,昼五十五刻(日出卯时一刻半),夜四十五刻(日入酉时七刻半),每更九刻,每点一刻四十八分。

后六日改第十七箭,昼五十六刻(日出卯时一刻),夜四十四刻(日入酉时八刻),每更八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四十五分。

小满初日改第十八箭,昼五十七刻(日出寅时半刻),夜四十三刻(日入戌时半刻),每更八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四十二分。

后九日改第十九箭,昼五十八刻(日出寅时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八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四十分。

芒种后三日改第二十箭,昼五十九刻(日出寅时七刻半),夜四十一刻(日入戌时一刻半),每更八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三十分。

夏至前三日改第一箭,昼六十刻(日出寅时七刻),夜四十刻(日入戌时二刻),每更八刻,每点一刻三十六分。

后六日改第二箭,昼五十九刻(日出寅时七刻半),夜四十一刻(日入戌时一刻半),每更八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三十八分。

小暑初日改第三箭,昼五十八刻(日出寅时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入戌时一刻),每更八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四十分。

后九日改第四箭,昼五十七刻(日出卯时半刻),夜四十三刻(日入戌时半刻),每更八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四十三分。

大暑后三日改第五箭,昼五十六刻(日出卯时一刻),夜四十四刻(日入酉时八刻),每更八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四十五分。

立秋前三日改第六箭,昼五十五刻(日出卯时一刻半),夜四十五刻(日入酉时七刻半),每更九刻,每点一刻四十八分。

后六日改第七箭,昼五十四刻(日出卯时二刻),夜四十六刻(日入酉时七刻),每更九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五十分。

处暑初日改第八箭,昼五十三刻(日出卯时二刻半),夜四十七刻(日入酉时六刻半),每更九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五十二分。

后三日改第九箭,昼五十二刻(日出卯时三刻),夜四十八刻(日入酉时六刻),每更九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五十五分。

白露后三日改第十箭,昼五十一刻(日出卯时三刻半),夜四十九刻(日入酉时五刻半),每更九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五十七分。

秋分前三日改第十一箭,昼五十刻(日出卯时四刻),夜五十刻(日入酉时五刻),每更十刻,每点二刻。

后六日改第十二箭,昼四十九刻(日出卯时四刻半),夜五十一刻(日入酉时四刻半),每更十刻十二分,每点二刻二分。

寒露初日改第十三箭,昼四十八刻(日出卯时五刻),夜五十二刻(日入酉时四刻),每更一十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四分。

后九日改第十四箭,昼四十七刻(日出卯时五刻半),夜五十三刻(日入酉时三刻半),每更一十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七分。

霜降后三日改第十五箭,昼四十六刻(日出卯时六刻),夜五十四刻(日入酉时三刻),每更一十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九分。

立冬前三日改第十六箭,昼四十五刻(日出卯时六刻半),夜五十五刻(日入酉时二刻半),每更一十一刻,每点二刻一十二分。

后六日改第十七箭,昼四十四刻(日出卯时七刻),夜五十六刻(日入酉时二刻),每更一十一刻一十二分,每点二刻一十四分。

小雪初日改第十八箭,昼四十三刻(日出卯时七刻半),夜五十七刻(日入酉时一刻半),每更一十一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一十六分。

后九日改第十九箭,昼四十二刻(日出卯时八刻),夜五十八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一十一刻五十六分,每点二刻一十八分。

大雪三日改第二十箭,昼四十一刻(日出辰时半刻),夜五十九刻(日入酉时半刻),每更一十一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二十一分。

  ○测影第七十七

  先定南北使正,树八尺表竿为勾,卧一丈四尺为股。

中节气,日中视影之尺寸,若与历合则吉,不合则凶。

冬至十一月中气,律中黄钟,管长九寸径三分,影长一丈三尺。

小寒十二月节,影长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大寒十二月中气,律中大吕,管长八寸三分,影长一丈一尺二寸。

立春正月节,影长九尺八寸。

雨水正月中气,律中大蔟,管长八寸,影长八尺一寸七分。

惊蛰二月节,影长六尺六寸七分。

春分二月中气,律中夹钟,管长七寸四分,影长五尺三寸七分。

清明三月节,影长四尺二寸五分。

谷雨三月中气,律中姑洗,管长七寸一分,影长三尺二寸六分。

立夏四月节,影长二尺五寸三分。

小满四月中气,律中仲吕,管长六寸五分,影长一尺九寸九分。

芒种五月节,影长一尺六寸九分。

夏至五月中气,律中蕤宾,管长六寸二分,影长一尺五寸。

小暑六月节,影长一尺六寸九分。

大暑六月中气,律中林钟,管长五寸九分,影长一尺九寸一分(一作九)。

立秋七月节,影长二尺五寸三分。

处暑七月中气,律中夷则,管长五寸六分,影长五尺三寸七分。

白露八月节,影长五尺七寸。

秋分八月中气,律中南吕,管长五寸三分,影长六尺二寸三分。

寒露九月节,影长六尺(一作八)六寸七分。

霜降九月中气,律中无射,管长四寸九分,影长八尺一寸七分。

立冬十月节,影长八尺九寸。

小雪十月中气,律中应钟,管长四寸七分,影长一丈二尺二寸。

大雪十一月节,影长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夫周天三百六十度四分度之一,为十二次,华夷共同,以至十二国王侯之所度。

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月节迟疾,平行九道,故二十八日行三百六十度,余日逐日度入朔。

一岁十二月行十三周天,与日同。

夏至日在井,去极近。

冬至日在斗,去极远。

日阳用事,则进北而影短。

月阴用事,则退南而影长。

测法极远近以影,而知以定南北也。

  ●卷八 #

  ○结营统论第七十八

  立营之法,按八宫阴阳数置(一作至)之。

营居阳卦之上,以九为法(九十步、九百步、九里、九十里,量人数加之);阴卦之上,以六为法(如九之法)。

营门向阳以受生气,不饮死水,不处死地(死地,丘墓间也),不居地柱(地柱者,四下中之高也),不居地狱(地狱者,四高中之下也),不居天灶(天灶者,谷口也),不居龙首(龙首者,山之端也)。

大将军居九天之上,顿泊玉帐(九天,青龙也。

玉帐者,进前之三辰也。

假令正月,当居巳地是也)。

已下类此推之。

如随六甲所居,则将军居青龙,旗鼓居蓬星,士卒居明堂,伏兵居大阴,军门居天门,小将居地户,斩杀居天狱,军粮居天牢,治罪居天庭,军器居华盖。

此所谓立营居天地也。

  ○六甲第七十九

  甲为青龙大将住,出呼门户解领行,门神名号徐仪直,户神孙齐甲子神,乙下蓬星鼓角过,丙下明堂士卒亨,丁下大阴伏兵利,戊下天门师入行,己下神户小将位,齐众斩断天狱庚,治罪判断天庭卒,囚系粮储天牢壬,癸下天仓安库藏,又为华盖敌避兵。

  

  (图B) #

  ○地势第八十 #

  凡立营之地,非生气不旺,非山不固。

营垒之法,欲北据连山,南恁高岗,左右襟带地水东流。

故自乾山伏下,旁连子丑寅卯之地,入于巽宫。

未申酉戌地欲高,前欲有迎生平稳,地势欲支条脉散,气候欲郁,茂林丛耸,四维阜陇欲如鸡笼映起。

巽上欲水顺流,地欲顺东南。

凡造垒之时,先从戊己上起板筑。

若或其地草木不生则去之,鸟兽不集则去之,古城古社则去之,窑灶古墓则去之,焦石砂砾则去之,河水逆流则去之。

此六者,营垒之大忌也。

  ○山势第八十一

  山如蟠龙,旺案数重,宛转斜曲,首尾相从。

山如凤凰,翅翼开张,群队十万,带挟陇岗,前御印绶,后有回翔。

山如飞龙,支翼远通,或惊或跃,官横乍从,台岭池间,舞鹤连鸿。

山如母狗,头拳尾就,腹内乳见,项上连首。

山如生蛇,或曲或斜,后岗前合,隐为藏车。

山如麒麟,乍立乍蹲,群从数万,朝者数人。

山如卧牛,屈膝拳头,三光照覆,两水分流,属带林陇,依附土丘。

山如伏鳖,四方无缺,清泉东流,亢阳下歇,三门起高,一户双阙。

山如游龙,倚伏数重,华盖隐隐,美草茸茸,前如雀跃,后如鸡笼,刚柔顺俯,八卦皆通。

山如舞鹤,翅翼仰搏,开拓胸臆,首尾盘礴。

如此者,皆可以居之也。

  ○四兽第八十二

  南有污池为朱雀,北有堆阜为玄武,东有丛林为青龙,西有大道为白虎。

四兽既具,八卦既列,乃立表测影,以定子午之位(立表法在前)。

若夫朱雀无顶,不可居也;玄武折足,不可居也;白虎衔刀,不可居也;青龙悲哭,不可居也。

强居之者,军覆将死。

  ○握奇营第八十三

  外垒,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以十人为火,一千二百五十火。

幕数一如是。

幕长一丈六尺,舍十人,守地一尺六寸。

以三为奇,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数,馀人八千七百五十人分为八阵。

阵有一千九百九十七分五铢,守地一千七百五十尺。

八阵积尺,守地一万四千尺。

积步二千三百七十二步,馀二尺。

积里六里,馀一百七十三步二尺。

以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馀二百二十三步。

垒内得地十四顷十七亩,馀一百九十步四尺五寸六分,以为外垒。

天阵居乾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坎为云门,飞龙阵居震为飞龙门,虎翼阵居兑为虎翼门,鸟翔阵居离为鸟翔门,蛇盘阵居艮为蛇盘门。

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鸟蛇为四奇。

乾坤艮巽为阖门,离坎兑震为开门。

有牙旗游队列左右偏,将军居垒,门禁出入。

外有游军,两端前有冲,后有轴,四隅有铺。

中垒,以奇兵三千七百五十人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步得二里,馀二百八十步。

以垒四面乘之,一面得二百五十步。

垒内地二顷六十亩,馀一百步。

六纛、旗鼓、五麾、金鼓、府藏,皆在中垒。

  

  ○偃月营第八十四

  背山岗,面坡泽,前后险阻,其地狭窄之营也。

凡偃月外营,以四六分,幕一万人,以六千人守地九千六百尺,积得前一千六百步,积得四里,馀一百六十步为营。

转以六千四百尺,得步一千六十六步四尺为弦。

弦置三门,相去三里五十步一尺五寸。

营内有地一十五顷八十五亩五十八步四尺。

右置上弦门,中偃月门,左下弦门。

偃月中营,营以二千五百人守地四千尺,积得六百六十步馀四尺,积步得一里,馀三百步四尺。

每幕加地四尺五寸四分。

每幕营中两厢置土马一十二匹,大小如常马,被其鞍。

令士卒披甲胄,橐弓矢,佩刀剑,持矛盾,左右上下,以便习事。

  

  ○教弩第八十五

  凡弩,古有黄连、百竹、八担、双弓之号。

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蹶张弩,中三百步,骑用之。

凡临敌用不过一二发,故战阵不便于弩用也。

弩不可离于短兵,常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

复以阵中张阵外射,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

如是则弩无绝声,敌无薄我矣。

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夺山川守隘塞之口者,非弩不克焉。

欲教之时,乃下命曰:张弩后左厢丁字立,当弩八字立。

高揎手,垂衫襟,左手承撞,右手迎上,当心开张,张有阔狭,在腔右膊,还复当心,安箭高举射敌。

敌远,抬头放;敌近,平身放;敌左右,回身放;敌在高,掣脚放。

箭讫唱杀,却掣拗蝎尾,覆弩在地焉。

此教弩之法也。

  

  ○教弓第八十六

  凡射必中席而坐,一膝正当梁,一膝前坚按席,稍吐下,稍向左,微令上倾向右。

然后取箭,覆其手微拳第二,令节齐。

以三指捻箭三分之一,加弓,手亦三分之一。

以左手头指受,不则转弓。

令弦稍离身,即易见箭之高下,取其平直。

然后抬弓离席,目视其地,按手颐下引之,令满持其弓。

手与控指及右臂肘平如水准,令其肘可措杯水。

故曰端身如干,执臂如枝。

直臂者,非初直也。

驾弦毕,使引之,比及满,使臂直是也。

引去不得急,急则失威仪而不主皮;不得缓,缓则力难为而箭去迟。

惟善者能之。

箭与弓地齐为满,地平之中为盈,胄信矣而术准。

要令大指知簇到,然后发箭。

故曰簇无(一作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簇同于无目。

试之到也,或以目视簇,马上与暗中则乖。

此为无术矣。

故矢在弓右,视在弓左,箭发则靡其肖,厌其肘,仰其腕,目以注之,手以注之,心以趣之,其不中何为其易。

矢量其弓,弓量其力。

无动容,无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谓之指式。

知此五者为上德。

故曰莫患弓软,复当自远;莫患力羸,当常引之。

但力胜其弓则容貌和,发无不中。

故始学者先学持满,虽能制弓定其体,然后射之。

初去地一丈,百发百中。

寸以加之,渐到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之术成。

或升其的于高,或致其的于下,或以禽兽为的也。

凡弓恶左(一作右)倾,箭恶直懦(音溥),颐恶旁引,头恶脚垂(一作既),胸恶前亚,背恶后偃,皆射之骨髓病也。

故身前竦为猛虎方腾,额前临为捧儿欲斗,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如弦上悬衡,此皆有容仪之善也。

控弦者二法:无名指压小指,令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中国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指,此胡法也。

胡法力少利马上,汉法力多利步用。

然其特妙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龊弦,致箭曲又伤羽。

但令指面随弦直坚,则脆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步。

古人以为神而秘之。

故法不使大指过头指,亦为妙尔。

其执弓于便把箭入厄后,当四节指本节,平其大指成(即承)镞,却其头指使不碍,则和美有声而后快也。

射之道备矣。

  ○教旗第八十七

  凡教旗帜,平原旷野登高远视处,大将居其上,南向。

左右各置鼓一十二面,各树五色旗,六纛居前,列旗节次之。

监军使御史裨副次,左右衙官队如偃月形为后骑。

下临平野,使士卒目见旌旗,耳闻鼓角,心存号令。

乃命十将左右决胜将总一十二将一万二千人去。

兵刃以精新,甲胄幡帜分为左右厢,各以兵马使为长,班布其次。

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

以长参短,以短参长。

回军转队,以后为前,以前为后。

进无奔迸,退无遽走(孙子所谓“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者,此之谓也)。

以正合,以奇胜。

听音视麾,乍合而乍动之便也。

每一阵分校(四校皆有立校),五校各立将军校尉,以准于古。

每校亦各自阵数,其分布队伍皆准图之(逐部兵器率以枪战)。

戈钲居首队而包于弓弩焉(包于弓弩,一作包弓弩于十)。

左校以青龙旗表之,右校以白虎旗表之,中校轩辕大将所处。

左鼓右旗,四阵普同。

谓之一队者,三十五人。

一部者,二十队也。

每一校不常其部,各列阵数应敌之势,贵战斗之际前后不相交乱也。

飞鹗阵,前校出首骑者,所以为重也。

前出一部为觜,次四部为面,余五部包之于首。

左右校出骑兵者,内以副身,外以副项及首也。

夫鹗以搏击为俊,故阵欲觜爪之利焉。

重霞阵,卫其不动,即分两穗从旁击焉。

敌若惊乱,前校骑兵两穗进击。

步士则不可轻进,但在本处受战。

若前冲骑退即前校骑兵进,前校骑兵退即前冲骑兵进。

夫云霞以开阖进退不常其法,故前校骑兵往来氤氲以象之也。

长虹阵及八卦阵,皆有冲实。

外以安敌之不意,内以卫大阵也。

夫长虹以为名者,取阵形弯前扼敌之势。

八卦以名之者,取八面受敌之象也。

凡四阵逐步结阵之法,横七队为首,横七队为身,横六队为尾。

部兵每一部横七十步,首横七十步,厚十步,身亦如之,尾横六十步,厚十步。

身去首二步,前后并同。

骑兵每一步横一百四十步,厚六十步八步,首横一百二十步,厚二步,身亦如之,尾横一百二十步。

身去首四步亦如之。

受战之时,大阵不可辄动,敌众未薄则大敌离。

于是三令五申:白旗点,鼓音动,则左右厢齐合;朱旗点,角声动,则左右厢齐离。

合与离皆不离中央之地。

左厢阳回而旋,右厢阴回而旋,左右各复本位。

白旗掉,鼓音动,左右各云蒸鸟散,弥川络野,然而不失部伍之疏密;朱旗掉,角声动,左右各复本位。

前后左右,无差尺寸。

散则法天,聚则法地。

如此则三合三离,三聚三散。

不如法者,吏士罪之,务从军令。

于是大将出五彩旗十二口,各树于左右厢阵前。

每旗用壮勇士五十人,夺旗者胜,失旗者负,胜赏而负罚。

离合之势,聚散之形,胜负之理,赏罚之信,因是而教之。

  

  ○校猎第八十八

  校猎,一人守围地三尺,量其人多少,以左右两将为校头,其次左右将,各主士伍为行列,皆以金鼓旗为节制。

其初起围张翼,随山林地势远近部分。

其合围地,虞候先择定讫,以善弧矢者为围中骑。

其步卒枪幡守围,有漏兽者,坐守围吏。

大兽公之,小兽私之,以观进止之节。

亦教之一端也。

  ○军乐第八十九

  夫军中作乐,所以激扬壮气,和其心忄舀其忧而已,故其乐但清厉峭拔雄壮之音。

至于弹弦鼓簧柔靡之音,使人悲感怨怼者,皆不可取焉。

其戏亦取壮猛而可观者,乐鼓、杖笛、篥、钲拍多少,随部伍用戏板橛、角抵、马骑、飞石、剑斗、斫刀、抢牌(师子)。

  ○军赐第九十 #

  锦袍、金带、银带、银壶瓶、金壶瓶、金钱、银钱,每一文重一两。所得敌人财帛,所得敌人妇女、酒食、鞍马、弓箭、玩好等,皆充军赐之物。

  ○大将军员第九十一

  大将军一人,智信义勇贤明者任。

副将二人,一主军粮,一主支粮,智信仁勇忠义平直者任。

总管四人,严勇谙识军容者任,二主虞候,二主押衙。

子将八人,明行阵金鼓晓部置者任。

大将别奏八人,亻兼十六人,副大将总管别奏并同大将,忠勇有才者任。

判官二人,沉厚密谋者任。

偏辟腐儒,不堪令礼仪宾客祭祀,与四人兵会骑曹。

  ○阵将军员第九十二

  偏将一人,勇猛果敢、挥戈掉剑、力敌百夫、好勇者任。

副偏将二人,子将四人,明旌旗金鼓节令者任。

虞候二人,多机谋能擒奸摘伏者任。

承局二人,点平更漏,无失纠举。

偏将别奏六人,亻兼一十二人。

副将奏同亻兼,判官一人,虞候亻兼、充子虞候八人,典二人。

  ○队将军员第九十三

  押官一人,经军阵习战斗。

队头二人,副队二人,主文书名目点簿,酬功行赏,知劳苦,明部队行列。

秉旗一人,副旗二人,勇者用。

抱鼓一人,主昏明,警进止。

吹角一人,主收军。

司兵一人,主五兵利钝。

提辖承局一人,主杂差科恶,口舌无人情者即任。

火长五人,主持采等。

  ○征马第九十四

  征马副一人,副大将择能养者(已下并同)。

总管二人,副将子将八人,军队子将押官五十人,群头五百人,善骑马奔走者任。

马子一千人,军外差能者御之。

  ○牧放第九十五

  诸营各作异旗一,放马,每队作认旗。

放驴于外,其马中央,令四面援马。

放驴马子并宜于驴群四面,围达驴群知更。

如狂贼偷马,例须(一作到倾)奔走,驴在外,驱趁稍难。

以次防闲亦甚,尤便营别。

即令别放,诸群不得相交。

非直发引之不难,忽有不虞追唤亦易。

诸将军立营,驴马各于所管地界放牧。

如营侧草恶,使择好处放。

仍与虞候计会,不使交杂,各执本营认旗。

如须追唤,见旗疾知驴马处。

所谓诸军驴马牧放不得连系。

每军营,令定一官专检校逐水草,合群牧放,仍定一虞候果貂专巡诸营水草。

令各分界牧放,不使参杂。

  ●卷九 #

  ○四阵统论第九十六

  四阵图者,非古阵也。

臣切见李筌纂聚诸家阵图,但有形势而已。

其部位行列,精微尺寸,则莫能释然。

其名既多,其要则寡。

臣因辨古阵之法,创造新意,别为四阵之施,可御而变。

因著论以明之。

论曰:臣闻兵阵战场,立功之所,不能规度以固法,何以取功决胜而定天下乎?是故结阵之术不可疏,疏则难应;不可密,密则难用。

首欲栖,翼欲轻,腹欲实,尾欲正。

栖者不可使过,轻者不可使凌,实者不可使不应机,正者不可使不知便(即变)。

今之所定四阵者,十万人之正阵也(人数之多少临时增减,此非执盖此十万人为准则焉)。

每一阵,步兵七万,骑兵七万,以为常准。

但四阵更变,各随所便而用之尔。

每步兵一人占地两步,骑兵一人占地四步,取其出入轻各受敌。

夫四阵我应之法:若敌为弯阵,我以飞鹗阵应之;敌为直阵,我以重覆阵当之;敌为突阵,我以长虹阵当之;敌用兵四面围我,我以八卦阵当之。

此所谓应敌者也。

其逐校所动,各因敌之去就焉。

善结阵者,先结人心。

何谓先结人心?赏罚明也。

欲士伍应变之精熟,在日月数习之。

不能教阵者,是举其师伍与敌也。

夫孔子云:以不教人战,是谓弃之。

此之谓也。

虽万变之机,不能精于阵战之事,与愚者同也。

然善战者不阵。

骑兵也,一部谓之五百;步兵也,部如骑之数。

  ○飞鹗阵第九十七

  前校首骑三阵一十部,合成五千骑。

一阵一部,长一百四十步;第二阵四部(左右各只一队,大阵中并同),长一里二百步(计五百六十步);第三阵五部,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七百步)。

前校项兵三阵,步兵二十七步,合一万三千五百人。

第一阵九部,长一里二百七十步(计六百三十步);第二阵并第三阵亦如之。

中校五阵,步兵九十二步,合四万六千人。

第一阵二十一阵(即部),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第二阵、第三阵、第四阵亦如之;第五阵八部,长一里二百步(计五百七十步)。

后校尾兵一直阵,步兵二十一步,合(舀计一千四百七十步)。

左校爪骑二阵五步,合二千五百骑。

第一阵二部,长一里六十步(计四百二十步);第二阵长一百八十步。

右校爪骑亦如之。

左校翼骑四阵,二十步,一万骑。

第一阵五部,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七百步);第二阵、第三阵、第四阵亦如之。

右校翼阵亦如之。

前校首骑三阵之中,两处各虚六十八步,计一百三十六步,在内虚实都厚三百四十步。

前校项兵三阵之中,两处各虚三、四步,计六十八步(一作一百三十步),虚实都厚三百七十步。

中校五阵之中,四处各虚三十四步,计一百三十六步,虚实共厚三百六步。

后校一阵,厚三十四步。

右校爪骑二阵之中,一处虚六十八步,计二百四步,虚实都厚一里一百一十六步。

左校翼骑亦如之。

前校之项前去首骑之末三百四十步,中校之首去前校项兵之末一百七十步。

后校之首去中校之末,自前校首共之,到后校之并虚在内,共厚四里二百二十步(计一千六百七十步)。

左校爪骑居中校左校相接之地,中校稍前一百三十步。

右校爪骑所居之地亦如之。

左右校低于中校第二阵一队,与中校相去各一里四十步,统成一大阵,虚实共长八里二百七十步,计三千一百五十步。

  

  ○长虹阵第九十八

  前校三阵,步兵三十七部,合一万三千五百人。

第一阵九步,长一里二百七十步(计六百三十步);第二、第三阵亦如之。

中校五阵,步兵九十二部,合一万六十(作千)人。

第一阵一十九部,长三里二百五十步,计一千三百三十步;第二阵二十一部,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第三、第四阵亦如之;第五阵一十部,一里三百四十步(计百七步)。

后校一阵步兵二十一部,合一万五百人,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

右校冲骑二阵八部,合四十骑。

第一阵五步,左右各抵队,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一千步);第二阵亦如之。

第三阵六部,长二里一百二十步(计八百四十步);第四阵亦如之。

左校四阵,与左校同法。

前校三阵之中,二处各虚三十四步(计六十八步),左内都厚一百七十步。

中校五阵之中,四处各虚三十四步,计一百三十六步,虚实都厚二百六步。

后校一阵,都厚三十四步。

左校冲骑亦如之。

中一处虚六十八步,虚实都厚二百四步。

右校冲骑亦如之。

左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五十八步,计二百四十步,虚实都一里一百二十二步(计四百七十二步)。

右校亦如之。

中校之首去前校之末一百五十步,后校之首去中校之末一百二十步。

自前校之首到后校之末,虚实共厚二里六十步(计七百八十步)。

自后校之首,左右校冲骑之末一百五十步。

自左校冲骑之首到右校之末,虚实共厚一里三百一十六步(计六百七十六步)。

右校冲骑到左校之末亦如之。

左右校角,各去中校角一十步,计二十步在内。

左右校第一阵、第二阵,与中校齐头(以向中校巡各一部为准,外府高于中校六十步),左右校角第三、第四阵,皆掩一百在中之后。

统成一大阵,弯长七里二百三十步,计二千七百五十步。

  

  ○重覆阵第九十九

  前校冲骑三阵,一十二部,合六十骑。

第一阵六部,左右各抵一队,长二里一百二十步(计八百四十步)。

第二阵亦如之。

前校四阵,步兵三十五步,骑兵八部,兵四十三步,计步、骑各二万一千五百人。

第一阵步兵九部,步骑兵左右各二部,计一十三部,长五里一百一十三步(计一千一百九十八之地各虚步,并步骑二处相接四步在内);第二阵步兵九步,长一里二百七十步,计六百三十步;第三阵与第四阵同法。

第四阵步兵八步,长一里二百步(计五百六十步)。

中校四阵,步兵八十四部,合一万二千人。

第一阵二十一队,四里三十步(计一千一百七十步)。

第二阵、第三阵、第四阵亦如之。

后校一阵二十一步,合一万五百人,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

右校四阵,骑兵二十部,合一万骑。

第一阵五部,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七百步)。

第二阵、第三阵、第四阵亦如之。

右校四阵,与左校同法。

前校冲骑二阵之中,一处虚六十八步,虚实都厚二百四步。

前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三十步,计一百二步,虚实都厚二百三十八步。

骑兵即虚六十八步,厚薄同数。

中校四阵之中,厚薄之数与前校同法,无骑兵数。

后校一阵,后三十四步。

左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六十八步(计二百四十步),虚实都厚一里一十六步(计四百七十六步)。

右校亦如之。

前校之首去中骑之末二百步。

自冲之首到后校之末,并虚在内,共厚二里二百三十四步(计一千三百一十四部)。

左右校于中校平头,各相去四步,计八步。

在内统成一大阵,长七里三百五十八步,计三千八百七十八步。

  

  ○八卦阵第一百

  冲骑四穗各五部,每穗一部居中,中部则居于左右前各二处,各相去二十步,虚实弯长二里二十步(计七百四十步,每穗各二千五百,计四穗并同)。

居大阵角前,披掩左右,去大阵三十步,不系大阵厚薄之数。

四阵并同法。

前校四阵,步兵二十部,骑六部,共计六十四步,步、骑合一万七千人。

第一阵步兵七部,骑兵左右各二部,计一十一部,长二里三里五十八步(计一千五百八步,并部骑三处相接之地,各虚四步);第二阵步兵七部,长一里一百三十步(计四百九十步);第三阵步兵七部,骑兵左右各一部,计九部,长二里五十八步(计七百七十八步,虚法同前);第四阵与第二阵同法。

右左后校并同前校法。

中校七阵,步兵二十八部,骑兵八部,共三十六部(部骑合一万八千人)。

第一阵步兵五部,骑兵右各一部,共七部,长一里二百七十八步(计六百八十六步,并步骑二处相接之地,各处四步);第二阵步兵五部,长三百五十步;第三阵、第五阵与第一阵同;第四阵与二阵同法;第六阵步兵三部,长二百一十一部;第七阵步兵二部,长二百八十步。

前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三十四部,计一百二部,虚实都厚二百三十八步。

骑兵即虚六十八步,厚薄同数。

左右后校并同前校法。

中校七阵之中,六处各虚三十四步,虚实都厚一里一百一十六步(计四百七十六步)。

中校不常其地,观四面敌人力攻之处则应之。

别出骑兵八部,居大阵四角之内。

每二部,第二阵后一部两哨,指大阵相去五步,第三阵后一部同前部法(四面并同)。

统成一大阵,每角前虚一百步,计四百步。

在内径三里一百八十步,计一千三百六十步。

四方并同。

外环一十二里三百一十三步(计四千六百三十二步)。

如敌兵四面俱以冲骑力战,大阵不可辄动。

冲敌之进退,令无反自蹂践我阵焉。

  

  ○飞辕阵第一百一

  飞辕阵者,非古阵也。

臣切谓戎马以冲突为利,因此寨以御之。

每一束,竿四条,每四条长六尺五寸,径方一寸五分。

前间一尺为枪头侧立(枪头以好铁为之),一尺为干过竿,方八尺二寸五分。

笋中间二尺近钻,方一寸五分。

笋后间八寸为干,三寸为钻(钻亦以铁为之)。

其竿各相去七寸一分,凿圆窍以扇之。

其方两头,各露六寸三分。

枪头四条,每条长二尺五寸。

内一尺为枪头,一尺为干(同前法),二寸五分入枪头。

方笋二寸五分,五分通过后以拴之。

脚四度,每只长四尺,径方一寸五分。

搭脑笋入一寸,上间一尺通竿,方入二寸五分。

笋中间一尺一寸,置枪头,方入二寸五分。

笋下间一尺一寸,陷云头笋二寸。

令透底脚,各居竿高中安置。

两畔间各阔七寸一分,中阔一尺五寸七分。

方二条,每条长四尺,径二寸五分。

穿脚两头,各露二寸,凿窍各阔一寸五分,以脚穿之。

近钻,方一条,长四尺二寸五分,阔一寸五分。

搭脑,方一条,长四尺,径方以一尺五寸。

云头,自四角起伏如车辋而起,阔一寸五分,厚三寸二分,弯长七寸一分。

车通竿上用铁钩二,左右各一也。

一照内而一垂下,以牛车挽之。

如有所用,则众车相钩联,周环如城,以拒冲突。

欲战则旋,拆开为门,内钻强弯为守。

行则剖之,止则联之。

每一车用步士一人御之。

其用兵器者,不限其数。

或立营或据险,皆可用之也。

  

  ●卷十 #

  ○相人第一百二

  凡欲擢用,先须辨人形神肌骨之贵贱。

且人神隐于中,形藏于身,气发于外,先观其形。

夫山有美玉,草木滋茂;人有贵相,气色丰润。

人虽处下品,颜色、形神、器度、动止与众殊也。

相有七等也:一曰看骨,二曰看神气,三曰看肉,四曰看色,五曰看文理、黑子、赤子,六曰看毛发,七曰看星文。

人相有十成:一曰神气清,二曰五岳齐,三曰笑语美媚,四曰声色深沉,五曰须发无间,六曰词语稳重,七曰接对无伪,八曰不欺信行,九曰为事正直,十曰风骨合度。

此谓十成之相也。

十成之人,其可信乎。

经曰:七成八成,臣中(一作子)尊贵,位极人臣也。

凡欲相人,先视其头。

头者,五脏之主,四体之父,百体之母。

头面之间有五狱,有四渎,有四骨。

四渎:鼻江,口河,目淮,耳济。

四骨:龙骨,神龟,驿马,伏犀。

平满为颊,高成为岳。

入耳曰龙骨,入鬓曰驿马。

耳济为将军,左目后骨为日角,右目后骨为月角,圆为龙宫。

鼻上天中曰伏犀,次两边沟,外神龟。

额间后为中子,中子下高为龙角骨,主三公台辅之骨。

脑后为玉枕。

此骨一十六般,并应头面之主。

且玉枕之相,自两耳上中平为百岁。

前头后脑,前为星堂,后为玉枕也。

其一○,卒轴枕。

其二,六字枕。

其三,连珠枕。

其四,仰月枕。

其五,覆日枕。

其六,两背日枕。

其七,上下相背月枕。

其八,如环日枕。

其九,十字枕。

其十,一字枕。

其十一,左稍枕。

其十二,右稍枕。

其十三,垂露枕。

其十四,鸡子枕。

其十五□,犀口枕。

其十六,悬枕。

如此者,皆公侯之相也。

又若人之形也,魂居肝,魄居肺,志居脾,精居命,神居心。

故心有五轮,则目亦有五轮,五行各以居其位。

且(一作低)观其目,则知其心矣。

是以心圆者上也,铃次之,破地者主奸诈。

夫心如月形者为盗,如弓形者主非命,圆者主事不虚妄之情。

目多正视,主忠孝慈惠。

心铃形者属火,能辩明礼义。

目视重大回顾有常,聪明智慧。

心破梯者,目视瞬息高下,主多作盗,言词虚妄无信。

心月形者,目视百回,高下属水,水流急不还,少信行不忠孝,贬流在外而死。

心如弓形者,目视左右高下方回,兼露白睛,必逐远方,为子杀父,为臣杀君。

至若解后如鬼神,有形而无骨,莽苍无色,黄色乱翌,口叶舌尖,肠浅语薄,似欢不欢,似颠不颠,面毛半茸若有尘灰,脑发倒垂,鹤头露结,忽行后视,神采昏茸,骨法不正如是者,皆极贱人也。

  ○金疮统论第一百三

  人为兵器所伤出血者,必甚渴。

不可即与饮食,恐簇毛在吻,须干食。

食肥腻之物,无所妨害,贵解渴而已。

不可多食粥,则血沸出,人必死矣。

所忌者有八焉:一曰嗔怒,二曰喜笑,三曰大言,四曰劳力,五曰妄想,六曰热羹粥,七曰饮酒,八曰咸酸。

此八者犯之,未有不死者矣。

夫金疮不可治之者有九焉:一曰伤脑户,二曰伤天窗,三曰伤臂中跳脉,四曰伤髀中阴股,五曰伤心,六曰伤乳,七曰伤鸠尾,八曰伤小肠,九曰伤五脏。

此九者,皆死处也。

又曰金疮不可治之者有四焉:一曰脑髓出;二曰脑破,而咽喉中沸声哑,目直视;三曰痛不在疮处者,此谓伤经也矣;四曰出血不止,前赤后黑,或自肌肉腐臭,寒冷坚忍,其疮难愈。

此四者,皆不可疗矣。

除此之外,复诊其脉:脉虚细者生,数实者死,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其所伤在阳处,出血过度,而脉微缓者生,急疾者死矣。

  ○治金疮第一百四

  金疮方,右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于五里采一方草木茎叶,每种各半把,勿令脱漏一事。

日午时,切碓捣,令极烂,仍先拣好石灰一斗同杵之。

复选大实树三两株,凿作十窍,令可受药。

然后实于窍中,紧筑之毕,即以麻皮系之。

用麻捣石灰,密泥,不令泄气。

更以皮缠定,令牢。

到九月九日子时取出,阴干百日,药成。

捣之,曝,令极干,更捣,用绢罗之。

凡有金疮伤所出血,用药封裹,勿令转动,十日即瘥矣,不脓不肿不畏风。

若伤后数日始得药,须先用温水洗,令血出即敷之。

此药大验如神,预多合之,金疮之要无出之者。

治金疮中风痉口不语方:赤箭一两,桂心三分,防风三分,去芦头巴豆二分,去皮及心,然后研之极烂,用纸裹压。

又法:用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天南星三分,炮令烈;白附子半两,泡烈;朱砂一两,水飞过;干姜一分,泡烈;附子三分,去皮尖脐,泡干烈;蝎半两。

主用右件捣罗为末,用酽醋三升熬成膏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丸,不计时候,熬葱酒下服后汗出为效。

金疮辟风止痛方:当归半两,锉微炒;川椒半两,去蒂及开口者,微炒出汗;泽泻半两;芎一两,附子一两,去皮脐。

右件捣药罗为末,若金疮有出瘀血,以温酒调下一钱,日三服。

止金疮出血不止方:龙骨一两,锉微炒;芎一两;熟干地黄一两;鹿茸半两,涂酥灸,令微黄色,先须去毛;乌樟根三两;突厥白一两。

右件捣罗为末,敷在疮上,血即止。

如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服。

金疮内漏方:金疮通内血者为内漏,而胁胀者不能食死。

瘀血搏在于腹内,脉牢大者生,沉细者死。

其方:以虻虫三十枚,去翅及足,微炒;桃仁一两,汤沉去皮尖双心麸微炒;黄桂心一两半;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水蛭三十枚,微炒黄。

右件为末,每服二钱,用童子小便一钟煎至五分温,和滓服。

日五服,夜三服。

如卒无小便,用水并酒代之。

服讫,然后以胡粉散敷上疮。

胡粉方:粉二两,干姜二两,生栗子二枚,阴干去皮,为末敷疮上,即痊矣。

出箭头方:蜣螂自死者一枚,土狗子三枚,妇人发灰少许。

右将蜣螂去壳,取其白肉,与二味同研如泥,用生油涂中箭处,则如膏药。

俟肉做痒,即以两手蹙之,其箭自出。

出骨中箭头方:雄黄一分;蜣螂一分,研石灰末一分,牛粪火烧之,令赤色;葳灵仙一分;朝牡鼠一枚,去头取血。

右为末,入鼠血,并炼蜜和丸,如黄米大,内疮口中,其箭镞不拘远年自出。

出肉中箭头方:巴头一枚,去皮;腻粉一分;砒霜少许;磁石半两,细研;蜣螂一枚。

右为末,以鸡子清和丸,如菜豆大。

先以针拨开疮疥,用生男子乳汁化一丸,拨在破处上,用醋面纸封贴。

常痒,痒极不可忍,其镞自出也。

多年者两上,当年者一上即出。

箭镞出后服食方:牡丹皮半两,盐半两,白敛半两。

右为末,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分。

中毒箭方:芦根一两;蓝叶一两;紫檀半两;石灰末二两,以牛粪火烧令赤。

右为末,不拘时候,以蓝叶叶汁调下一钱粥饮下,亦得。

中毒前后皮肉瘀肿方:梨母子一斤,烂研去核;盐麸子五两,捣之,曝干更捣,用绢罗之,去粗滓;绿豆三两,炒熟;石灰末三两,牛粪火烧令赤;蓝子五两;黄连三两,去须独颗;栗子三两,生用;黑豆三两,炒熟;大黄五两;赤芍药三两。

右为末,炼蜜调为膏。

每服以温酒下一茶匙,日三四服。

刀枪破腹肠胃突出方:磁石三两,烧红醋,淬七次,捣碎研如粉;滑石三两;铁锈三两。

右为末,敷枪肠胃上。

后别以磁石末用粥饮调下一钱,一日三四服。

腹破缝补方:又若皮肉断裂,剥取新桑白皮作线缝之,以新桑白皮裹之,又以新桑白皮汁涂之,极妙。

小疗但以桑白皮裹,便如筋断后,亦封于上可以续之。

傅毒箭及马汁方:虻虫大者去翼,于端午日收之,阴干为末,每服一钱,拨破疮口,以药傅之;然后醋面糊纸靥子贴之,即出毒也。

又方:石灰末二两,以牛粪火烧令赤色;密佗僧一两,黄柏半两,锉;腻粉一分。

右为末。

每用,先以盐水洗疮,后用药敷之,日一换之。

  ○疫气统论第一百五

  结营须避山川卑湿之地。

其湿燥毒气袭人口鼻者,则山瘴之虐疠生焉。

又若寒暑之气不节,夏寒冬燠,或夏伤于大暑,热气盛藏于皮腹之间,加以士卒之众气相蒸为温臭,则时疫生焉。

抑又所营之地,士卒不便水土之性、温凉之气,致阴阳二气紊乱于肠胃间,则霍乱吐泻生焉。

斯之三者,众气生疾之地十有五六焉。

故临戎之际,得不预备之乎?

  ○治疫气第一百六

  时气疫方:用茵陈二两;大麻仁五两,研如膏;豉五分,炒干;常山三两;栀子二两;芒硝三两,细研;鳖甲二两,涂醋汁,令去裙■;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面炒,微黄色;巴豆一两,去皮心炒,令黄纸裹压去油,细研。

右为末,合匀炼蜜和捣五六百杵,丸如桐子大。

每服粥饮下三丸,或吐或痢或汗。

或不吐痢或不汗,再饵之。

若更不吐痢,以热粥饮投之。

观其症候加减。

霍乱吐泻方:桑叶一握,褊(一作篇)竹一握。

右细锉末,用水一大盏服。

山瘴虐方:常山三两,乌梅二十七枚,甑带三寸,独颗蒜一枚,以酒二大盏作二服。

初一服先未发时吃,次一服临欲发时服。

如不发即止。

温虐方:麻黄一两,去根节;牡蛎粉一合(一作分);蜀漆、甘草、犀角屑、知母,各半两。

右为末,用水两大盏,慢火煎一盏半去粗。

分为三服,早起午初夜服之。

  ○治皲瘃第一百七

  士卒涉水蹈冰,蒙犯霜雪寒风,一切凌冻所苦,或失于饮食,肌体虚劳,故头目手足皲瘃也。

冶手足皲瘃血出方:猪胰洗之立止。

手足皲瘃方:右取川椒四合,以水煮之,去滓倾出,令燥。

须臾复浸干,即涂羊猪脑髓尤妙。

涉水冒霜,手足冻裂方:又取菱叶浓煎汁热,洗之即愈。

手足冻裂成疮方:右以羊髓熬成膏油,入炒,黄丹搅匀,令搽涂之,三五次即愈。

手足指节皲裂欲坠落方:莱州青石作器物者,以刀子细刮取末,欲落指节尚柱文缕微连,便以石灰末厚覆其上,以帛子系缠之,其痛即止,其指十日即复安矣。

  ○禳厌第一百八

  厌敌兵法:中夜设于北斗,不致酒脯,焚香为祭,藉用白茅,用五色彩为币。

大将北面再拜祷祝,以所祈之事三奠而止。

伐阴木之枝为六甲符,符中书六甲名。

祭罢以为六囊,各盛一符。

即以本旬符囊系于旗纛内,勿令人觉之。

遂举而止,敌人当自骇走矣。

厌疫法:大疫,当取虏获首级不计多少,于上风焚之。

人疫大盛,则有用此法,疫少亦假用之。

令其烟气冲袭(一作疫)者经时撤去,可以辟厉气矣。

厌王气法:敌之王气久而不衰者,观其气王于何方,当六甲旬首正子时,于营中月空上环三九步,以朱画八卦坛位,成三界,其内画十二辰及月将之名,东西南北相去数步。

取苍狗白鸡各一只,大将披素服,右手仗剑,左手按二畜,北面立,默诵敌将名氏,即斩之,埋于气旺之方,深三尺,气衰则去之。

厌敌将法:敌将之命厌于我(命者,谓五行细人密构其敌将之命也,当合生年月日时也),我即以所旺相之色可以克彼者,随所旺月日及时,密制克之(所旺日时,假令敌将火命王,我则择火日水时为黑道休省之,勿令他人见)。

战阵当以皂旗为冲(它者仿此。

)厌鸟伏兵法:夜伏兵于林薄,虑禽鸟惊啼者,当以朱书十干之号,有十二辰之名、十二月之号、十二岁之号,有二十八宿之号,悬于巢上林上,则禽自不惊啼,而兵可伏矣(干谓从甲到癸,辰谓从子到亥,月从陬到涂,岁从摄提格到赤奋若,星从角到轸也)。

  ○相马统论第一百九

  夫马之初生无毛者,能行千里;先举一足者,行五百里。

但数其筋得十,即凡马也;十一、十二者,五百;十三者,千里;过十三者,天马也(一作枝)。

毛起腕上者,六百里。

腹脊上下平者,百里。

五项圆者,五百里。

眼中如童儿并坐者,二百里。

腹下有黄筋者,五百里。

耳根下生角,长一寸者,三百里;二寸者,五百里;三寸者,一千里。

尿射过前脚者,五百里。

项如渴乌者,一千里。

如初生而七日不能行,才行便能饮水者,千里之驹也。

放尿举足者亦然(一作前)。

腹下毛逆生者同。

芝兰孔中有毛长一寸,此驽马也。

鼻中金字者(金一作人)十八岁,四字者八岁,八字者四岁。

鼻上赤者二十岁,鼻上青者三十岁。

鼻上如有公王字者,二十五岁。

眼圆有旋毛者,三十岁。

目下不满而白精多者,此多惊也。

目白不深,唇不覆齿,口小又浅,不健食。

齿参差不相当,难驭。

齿欲得上钩者好也。

凡马头欲如侧抟,耳欲得厚小。

左耳却,害主;右耳却,不入阵。

眼圆欲得满睛,弩肉满身,额前锥毛欲得浓盛,鼻欲得大,唇欲得缓,上唇欲得下中,口欲得红并方大,舌欲得(一作如)悬钩,面欲藏,骨隹欲宽,胸欲广,双肋欲得分明,蹄欲得厚,膝欲得开,腹欲得垂,阴欲得小,肚欲得方,┩肉垂足,足后欲得无毛,尾欲得毛散,尾核欲得长齐于梁骨,尾林欲得粗,汗沟欲得深,膊际横文欲得分明,脊欲得平,身欲得短,毛欲得细而突(一作笑)。

如是者,马之要相也。

  ○马忌第一百一十

  石灰泥槽损马,不得系马于门上。

令落驹养猕猴于坊内,辟患并去疥癣。

戊寅日及庚寅时,不得作厩,作之者不及一年凶。

丙寅日不可出入马,三年人马俱死。

申日不宜取马,必死。

戊午、庚子之日不取,并忌入厩,大败。

凡养马作厩之法,当择时日之良,而知所忌之凶矣。

  ○马毛利害第一百一十一

  若马或白点入口者,名的卢。

目下有横毛者,名死泣旋。

毛在吻后者,名御褐。

白马黑鬃,鞍下有回毛者,名负尸。

腋下有回毛者,名挟尸。

左胁下有白毛直上者,名曰带剑。

汗沟过尾根者,踏杀人。

腮上有旋毛者,名目围。

或后足左右白者,或马浑身白而四蹄黑者,或从前膊外从项去到夹腮应有毛旋者,或毛旋在项者,或爪黑面白者,已上马毛病者,不利主也。

或马前两甲膊后近低处毛旋者,能行五百里;后膊近前低处毛旋者,行七百里;后前膊到喉中间有旋毛者,名印绶,能行千里,无益主也。

  ○治马金疮药第一百一十二

  马中金疮,肠胃突出方:芍药、黄耆、当归、芎、白芷、续断、鹿茸、黄芩、细辛、干姜、附子。

已上各三两,右为末,先将酒令醉服五分,七日三服,稍加到方寸立愈。

  ○治马杂病第一百一十三

  灌马方:春夏用白矾,秋冬用郁金、芎、当归、大黄、升麻、黄连、细辛、干姜。

已上各一两,右为末,入汤中,以酒调灌之。

啖马方:郁金、大黄、甘草、山栀子、贝母、白芍药、黄芩、秦胶(一作艽)黄柏、黄连、款冬花、知母、桔梗、藁本等,分为末,右用油并蜜和啖之,每足二两。

治马瘟方:右以獭肝肚肉去粪煮汁灌之。

治马肚热结寒颤不食方:黄连末二两,白藓皮末一两,油五合,以腊猪脂四两、白水一升半调下,牵行抛粪立效。

治马卒热肚结欲死方:以蓝汁二升,并水二升同灌之,立效。

治马迨起方:又取壁上多年石灰细研罗,又用油调二两灌之,立效。

治马黑方:忽卧不起,汗流如珠,肉颤气喘者,尝汗淡不死,汗咸即死。

以人脚下汗袜,以水二升洗,取汁灌之,立瘥。

治马不进水草方:芒硝一两、人骆半升。

已上和郁金散灌之,并刺带血出一升。

治马伤水方:又以葱盐油相和,搓成团子,纳鼻中以捉马鼻,令不通气,又待眼中泪出,即止。

治马伤食方:右以生萝卜三五个,切作片子啖之,立效。

治马喉中肿方:软物裹刀子,露一刺咽喉,令便瘥。

又方:以干马粪置瓶中,将头发盖之,以火烧烟出,薰马鼻中,立瘥。

又方:以猪脊边脂,伴发烧薰鼻中,立效。

治马草结方:以白矾末,分为二,两服。

每服和水,饮后即啖之,神效。

又方:以手捻令销,如不销,火烧扫帚柄筑之,效。

点马眼方:青盐、黄{厂瓦}仁、马牙硝,已上各等分细研,用蜜煎,以磁瓶盛水,慢点之。

治马疥疮方:臭黄腊月猪脂,煎令发销,及熟涂之,立效。

治马疮方:以齿苋石灰同捣,令习捣作饼子。

候晒干,复捣为末。

先以口含水洗净,用药贴之。

治驹儿肚泻方:以藁本为末,将大麻子研汁调三钱灌下,便效,次将黄连末、麻子解之。

肠药方:莨菪子、乌头、芫花、茱萸、扣眷、苍术、木鳖子、葶苈子,右等分为末,每咀用半两,以醋面椒蒜煎为膏治之。

  ●卷十一 #

  ○天时统论第一百一十四

  天时者,兵家之主也。

若夫星辰变见,云气聚散,六壬旺相,遁甲休咎,风露雷雨之所动作,阴阳晦明之所启闭,鼙鼓之震响,禽鸟之示情,通天地鬼神之心,开胜败休咎之兆者,其道何也?臣切谓天地之道,大正也。

夫阳为实,阴为虚,实有常而虚不常也。

法其实者,政令之谓也,政令一定之象也;法其虚者,权智之谓也,权智应变之象也。

动以虚实为用者,天地之正(一作身)道也。

是以知政令权智之所设,能应于天地者,此之谓大顺也。

或天地示其灾变,我以顺应之;示其吉祥,亦以顺应之。

是以顺应正也。

如能以顺应正,行师岂有败乎?虽然,黑(一作云)气出垒,赤气临军,六穷起风,三形生雾,皆为败象。

当其时,苟能观其凶变,修政谨身,卜地迁营,应天揆日,恭受谴戒(一作恕)而警省焉,此可以易凶为吉矣,斯乃以顺道应天者也。

臣今所列时日云气历象之间,其占候既不一,在乎用兵者因其时择而用之也。

若能善服人心,以顺天地之情,和阴阳之性,使灾咎不见,率由政令、权智之得其道也,又何暇审占天时以为候哉!

  ○出军日第一百十五

  月杀、月虚日,利命将出征。

又曰:十二月中各有出军吉凶日。

正月戊辰、丙子、庚午、辛卯、戊子、壬辰、丙辰、丙申,二月丁卯、辛卯,此是九丑日,它月皆不犯。

三月甲子、乙丑、戊辰、己巳、丙辰、庚申,四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一作丑),五月丙申、戊戌、庚戌、庚申、壬戌,六月辛未、己未、癸未、庚寅、丙申、辛卯、壬寅、庚申,七月乙丑、乙酉、己酉、丁巳、癸丑,八月庚午、癸酉、壬午、丙午、戊午,九月癸酉、乙酉、丙申、丁酉、壬寅、己酉、甲寅,十月己酉、甲寅,已上用皆吉。

十一月、十二月九丑、八魁、无翘、大祸、反激、天贼、天门、四不出、六绝、血忌、大败诸日,今悉删而去之,不在此十二月吉日(一作月)中。

唯犯九丑大凶。

一说云,天乙绝气日,不可出军攻战:正月、六月、二月、七月、三月、八月,以次周十二月。

一说云,六穷日不可出军:初九、十九、二十八。

一说云,天门日亦谓之往亡,不可出军:正月初七日,二月十四日,三月二十一日,四月八日,五月十六日,六月二十四日,七月九日,八月十八日,九月二十七日,十月十四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十二月三十日。

若有急难,择时吉辰而动,不用此日可也。

  ○四战图第一百十六

  

  ○孤虚第一百十七

  一人已上用时孤虚,万人已上用日(一作月)孤虚。

日内如或贼不在虚上,我已得其便地,即用旬孤虚。

若复逼迫,不得用孤虚之位,背建向破。

假令卯为建,则酉为破是也。

用日孤虚:子日亥孤巳虚,丑日子孤午虚,寅日丑孤未虚,卯日寅孤申虚,辰日卯孤酉虚,巳日辰孤戌虚,午日巳孤亥虚,未日午孤子虚,申日未孤丑虚,酉日申孤寅虚,戌日酉孤卯虚,亥日戌孤辰虚。

用时孤虚:以时为主,方位并同。

用旬孤虚:甲子背戌亥击辰巳,甲戌背申酉击寅卯,甲申背午未击子丑,甲午背辰巳击戌亥,甲辰背寅卯击申酉,甲寅背子丑击午未。

背者为孤,击者为虚也。

用孤虚之时,须观年月所建(一作见),兵刃如山,何可为则。

如或敌在虚,久战而不败者,切不可引退,但并力击之,必胜矣。

故兵法曰:背孤击虚,一女子当五丈夫。

此之谓也。

  ○九胜法第一百十八

  黄帝曰:行兵要背天目,向地耳。

甲子旬天目在庚午,地耳在戊辰。

甲戌旬天目在庚辰,地耳在戊寅。

甲申旬天目在庚寅,地耳在戊子。

甲午旬天目在庚子,地耳在戊戌。

甲辰旬天目在庚戌,地耳在戊申。

甲寅旬天目在庚申,地耳在戊午。

  ○地兵法第一百十九(愚谓地兵者六丙耳,丙为天气,故不可触也)

  太公曰:凡行兵向阵,勿可犯地兵,将军忌之。

甲子旬地兵在寅,甲戌旬地兵在子,甲申旬地兵在戌,甲午旬地兵在申,甲辰旬地兵在午,甲寅旬地兵在辰。

  ○黄幡虎尾第一百二十

  凡战背虎尾,向黄幡,吉。午戌岁黄幡在戌,虎尾在辰;子辰岁黄幡在辰,虎尾在戌;卯未岁黄幡在未,虎尾在丑;酉丑岁黄幡在丑,虎尾在未也。

  ○游门第一百二十一

  出兵攻敌,常须游门。

正月天门在申,百死在酉。

二月天门在酉,百死在戌。

三月天门在戌,百死在亥。

四月天门在亥,百死在子。

五月天门在子,百死在丑。

六月天门在丑,百死在寅。

七月天门在寅,百死在卯。

八月天门在卯,百死在辰。

九月天门在辰,百死在巳。

十月天门在巳,百死在午。

十一月天门在午,百死在未。

十二月天门在未,百死在申。

  ○八卦第一百二十二

  一日从艮击坤,二日从震击兑,三日从巽击乾,四日从离击坎,五日从坤击艮,六日从兑击震,七日从乾击巽,八日从坎击离。

一日、十一、二十一日同前例击之,每到十日、二十、三十日,并军忌,不可用之。

  ○五姓第一百二十三

  角德在巳,阳子阴午,生气卯,死酉,刑祸申。

羽德在申,阳子阴午,生气子,死午,刑祸丑。

徵德在未,阳午阴子,生气午,死子,刑祸未。

商德在亥,阳子阴午,生气酉,死卯,刑祸午。

宫德在巳,阳子阴午,生气子,死午,刑祸亥。

以生气击死气,以阴击阳。

  ○天罡第一百二十四

  旧说曰:天罡加孟神在内,加仲神在门,加季神在外。

凡在所用,以天罡加地户,可以入山林,设伏兵。

以天罡加天门,可以攻敌。

以天罡加酉,随便伏匿,可以探敌事,他人不觉知。

以天罡加子,天地所通,吉候也。

天罡加丑,天地不(一作小)通,以为吉事,不可以私忿、兴兵、征伐、远行,三十里止舍吉(一作凶)。

天罡加寅,天地庆悦,举小事吉。

天罡加卯,天地开格,不可举众。

天罡加辰,天地初呼,不可侵人国界,守己地则敌人不能攻之。

天罡加巳,天地神佑,无忧患,但进兵入敌境逢敌则止营勿与即战。

天罡加午,天地初起而纵横之时,凶。

天罡加未,天地小通,宜小心,行赏赐,抚将校,慎兵马,如是吉,反是凶。

天罡加申,天地不远扬兵,坚壁设备吉。

天罡加酉,天地关无路,若出兵中道奔亡,遇敌即败,大凶,宜守营自备。

天罡加戌,天地返逆,吏士谋杀主将,主将备之。

天罡加亥,天地迫无路,行者止。

占战斗:天罡加孟(孟谓寅申巳亥是也),利力战;加仲(仲谓子午卯酉是也),主客伤;加季(季谓辰戌丑未是也),利客,勿迎战,从去之。

占卒闻敌出军:加孟不出,加仲半出,加季全出。

占卒闻敌罢军:加孟不罢,加仲及季俱罢。

占闻忧:加孟不足忧,加仲小忧,加季大忧。

  ○雷公第一百二十五

  (雷公者六庚耳,庚为天刑,故不犯。又庚乃百神聚之方)

  摄杀六律曰:雷公,将军在午游庚,领十二月将及风伯、雨师,其所在之处,群臣响应而到。

若出军布阵立营,则雷之所处,慎不可犯之,主败军杀将也。

甲子旬六庚在午,甲戌旬六庚在辰,甲申旬六庚在寅,甲午旬六庚在子,甲辰旬六庚在戌,甲寅旬六庚在申。

  ○十二将第一百二十六

  用起天一以将兵,大捷(一作楼),辟地千里,敌畏服。

用起六合以将兵,主得子女玉帛。

用起青龙以将兵,大胜,得敌之邦国府库。

用起大阴以将兵,士卒怯怖。

用起天后以将兵,不战自败。

用起大常以将兵,无功。

用起腾蛇以将兵,士卒惊骇,上下相克,多伤。

用起朱雀以将兵,士卒惊恐,或妄作口舌。

用起勾陈以将兵,士卒败,车马折伤。

用起玄武以将兵,军多亡遁,战不利。

用起白虎以将兵,师败无救援。

用起天空以将兵,士卒死亡,为敌所欺诈。

说曰:天一者,人皇之灵也,上潜精而为星,在紫微宫,下游十二次,则居己丑,主庆贺事。

治大吉、小吉,临甲乙寅卯。

假令天一治大吉、小吉,而临甲乙寅卯是也。

馀皆例此。

凶神将腾蛇者,飘风之精也,居大阳之丁巳。

雷公六律曰:天一奉车都尉,凶神也(一作而),大小杀,并主忧惊。

朱雀者(一作星),月之精也,居大阴之丙午。

雷公六律曰:天一羽林下为霹雳,凶将也,主刑戮口舌。

六合者,大阴之精也,居少阳之乙卯,吉将也。

雷公六律曰:天乙光禄大夫,主和合吉事。

勾陈者,雷电之精也,居大阳之戊辰。

雷公六律曰:天一大将军也,凶将也,主战斗多伤败。

青龙者,大阳之精也,居少阳之甲寅。

雷公六律曰:天一左丞相,吉将也,主喜庆事。

天后者,水之精也,居大阳之癸亥。

雷公六律曰:天一彩女也,吉将也,主蔽匿事。

大阴者,金之精也,居少阳之辛酉。

雷公六律曰:天一御史中丞,吉将也,主阴私事也。

玄武者,北方七星之精也,居少阴之壬子。

雷公六律曰:天一之后将也,凶将也,主逃亡、离别、盗贼,若与风伯、雨师二神并,必有盗贼。

大常者,土之精也,居少阴之己未。

雷公六律曰:天一大常卿,吉将也,主财帛。

白虎者,西方七星之精也,居少阴之庚申。

雷公六律曰:天一逆尉也,凶将也,主囚禁骸骨。

天空者,斗魁之精也,居少阴之戊戌。

雷公六律曰:天一宜师(一作日直),凶将也,主欺诈事。

  ○三九第一百二十七

  一九、荣、衰、安、怨、成、坏(一作败)、友、亲,二九业、荣、衰、安、怨、成、坏(一作败)、友、亲,三九贻、荣、衰、安、怨、成、坏(一作败)、友、亲。

大将军将有事,即预揆己所生之日,以月将推之为命宿(一室、二奎、三胃、四壁、五参、六鬼、七张、八角、九亢、十心、十一牛、十二虚)。

第一命宿,次荣、衰、安、怨、成、坏、友、亲之类。

一九之法,次以业宿为准,前三九周二十七宿而推之(假令大将生于五月五日,胃宿为第一命宿,三昴为荣,三毕为衰,四觜为安,五参为怨,六井为成,七鬼为坏,八柳为友,九星为亲。

次为一九之法,十张为业宿,后起之为首,馀皆以类推之。

然于三九,他皆仿此也)。

设或值命、业宿值日,宜举号命(一作令),数习士马,建立营寨吉。

荣宿值(一作吉)日,攻之取战吉。

衰宿值日,所作凶。

安宿值日,移兵迁寨吉,馀凶。

怨宿值日,惟利结交于诸侯及延纳宾客,馀凶。

成宿值日,设权诈及禳厌吉。

坏宿值日,宜大举师旅讨伐叛逆,及镇厌咒咀皆吉。

友宿及亲宿值日,备药饵,治军病,犒劳宴赏。

此三九之用也。

苟欲求其值日之法,即以二十八宿本值之日配于大将军命业胎宿之次,以定吉凶之后,以七元甲子起之。

第一虚宿值大阳受日(房、星、昴值示大阳受日,他皆仿此),是谓天元甲子。

第二奎宿值木星受日(斗、角、井所值同),是谓地元甲子。

第三毕宿值大阴受日(危、心、张所值同),是谓人元甲子。

第四鬼宿值金星受日(牛、亢、娄所值同),是谓鬼元甲子。

第五翼宿值火星受日(尾、觜、室所值同),是谓江元甲子。

第六氐宿值土星受日(女宿、柳、胃所值同),是谓河元甲子。

第七箕宿值水星受日(轸、参、毕、壁所值同),是谓海元甲子。

以二十八宿所值之内,足以见九宿之日。

假令三月一日为五元甲子,即翼宿值火星受日,二日乙丑即轸宿值水星受日,三日丙寅即角宿值木星受日。

以类次之,凡七元,起于天元,终于海元,周而复始。

苟欲知其七元甲子之资次,当以长历推之。

凡见所值之宿可以配于三九也,行师者能以三九用日,五行用时,孤虚用地,云气星辰用天,沈机用人,未有不建拔世之功者也。

  ●卷十二 #

  ○六壬传课第一百二十八

  凡用六壬,若占利害之时,先以月将加正时。

假令正月占,以正月合神登明为月将,卯时占以登明加卯。

他皆例此。

若占今日今时,而行四课之法。

何谓四课?假令今甲子,先视甲上所见神为第一课,号曰日之阳。

次视神本位上所见之神为第二课,号曰日之阴。

次视子上所见之神为第三课,号曰辰之阳。

次视此神本位上所见之神为第四课,号曰辰之阴。

此谓四课。

四课既毕,见有相克,取以发课。

故《金匮经》曰:用兵当知刑克之忌。

凡四课之内,上克下者,正月甲子日寅时用胜光是也。

又有下克上者,二月丁巳日午时用从魁是也。

两俱克者,皆下以克上为用,上以克下为体也。

下克上者,用兵之家忧深;上克下者,忧浅。

自两上克下以此为用,三月庚午日河魁是也。

自有俱此以浅害深者为用,四月戊辰日丑时胜光是也。

自有涉害俱深以先见者为用,五月己酉日戌时用胜光是也。

自有上下俱不相克,以遥相克为用。

《金匮经》曰:交俱不入当独立。

此谓遥见相克也。

假令正月甲辰日寅时,即以正月合神登明加甲上,甲日见登明,水木不相克,辰上见大吉,二土不相克,登明本位亥上见传送是金遥见,甲木即以传送。

此谓遥见克。

他皆仿此。

自有俱遥见克以比者为用,自有俱比以遥先见用。

自有日遥相克神,神克日两俱见,以神克时日为用,无神克者,乃用日克神为用。

自有两遥克日,亦以比为用。

自有俱比以此先见者为用。

先见为先后辰课。

四课者自有无遥相克者,当以仰伏视之,此法为用。

何谓仰伏视之?说者曰:西方白虎宿有昴星,主天狱也。

刚日当从地下星仰望天上,随所见神仍以为用;柔日当从天上昴星伏视地下,所见辰以此神本位为用;假令仰见大吉,即以大吉为用;假令伏视地下见午,以天上胜光。

他皆仿此。

所谓仰伏视为用也。

昴星不可全信,以日辰上审之,刚日中传辰后传日,柔日中传日后传辰,自有八专日。

唯有两课见有相克,亦涉害深为用。

无克日,刚日从日上阳神顺数,柔日从辰上阴神逆数,皆及三神为用。

何谓八专?甲寅、庚申、己未、丁未、癸丑辰同也。

假令正月甲寅日寅时,以月将加时申上寅上见登明,此谓地上二神也,共见天下一神。

假令正月甲寅日卯时,以月将加卯上寅上共见河魁,此谓一神临二神。

河魁本位上见胜光不相克,即以河魁为用。

无相克,乃用逆之之数焉。

顺数法:假令正月庚申日戌时,庚与申共见从克,从河魁本位上见河魁,皆不相克,庚刚日当从庚申上起从魁顺数之,及三神到戌上登明,即以徵明为用也。

逆数法:假令正月己未日戌时,以月将加戌巳未共见传送,传送本位申上起河魁皆不相克,柔日当从传送,传送本位申上起从魁为始,逆数到午上得小吉为用。

自有伏吟时,刚日用日上神,柔日用辰上神,皆前刑而后克,前破而后冲,以为三传。

《金匮经》曰:刚以日,柔以辰。

不共言无相克也。

刚日起日上神,柔日以辰上神为用。

凡伏吟皆前刑后克,前破后冲。

何谓刑?用寅刑巳,用子刑卯之属也。

何谓破?午无刑破子就卯,亥无刑破寅刑申之属也。

辰无刑破丑,酉无刑破子是也。

自有反吟时,刚日以日(一作月)冲为用,柔日以辰冲为用,皆载冲而后刑,为三传。

何谓四冲?假令甲子日甲冲辛,辛上见天罡以为用,天罡而又反冲河魁,此为战冲,然后刑未。

何谓辰冲?假令乙丑日丑冲丙,丙上见登明为用,用登明而后破功曹,又辰冲太乙,此谓再冲,然后刑申。

一云反吟犹有谍课,发卦而后前冲后刑,《玉历》详之。

凡加临四课式,反、伏二吟皆须知发课之神,即三传也。

何谓三传?假令小吉临寅为用,即小吉为第一传;小吉本位见神后,神后即第二传;神后本位见太乙,太乙即为第三传。

所以三者象三正,四者象四时。

能于传课以求相克之神,斯足以见用兵之利害矣。

《集(一作利)灵经》曰:用式之时,朝向南,暮向北,避岁月二建。

说曰:甲乙日日入时,丙丁日夜半时,戊己日平旦时,庚申日巳时,壬癸日晡时(已上不可占也)。

一云:正月、五月、九月卯,二月、六月、十月子,三月、七月、十一月酉,四月、八月、十二月丑。

已上以天罡加之,增减式法。

  ○遁甲游都第一百二十九

  《璧玉经》曰:玄女言:宁可与人妻孥,不可示人游都。

欲知敌人,必决游都之法。

甲己日大吉,乙庚日神后,丙辛日功曹,丁壬日太乙,戊癸日传送,皆以月将加时。

闻贼时游都加日辰,敌即到临。

一辰一日到临,二辰后二日到临,三辰已过矣。

游都旺相克日辰,凶益甚,囚死不克日辰,无以患。

说者曰:吏神、奸神,一名游都,吏在天一前,奸在天一后。

奸在后,加日辰在我家年止谋我身。

又说曰:以吏为游都,以贼为虏都。

其法同加日,皆不可出军也。

甲己之日,吏神申,贼神寅。

乙庚之日,吏神子,贼神午。

丙辛之日,吏神寅,贼神申(一作巳),盗神亥。

丁壬之日,吏神巳,盗神申,贼神亥。

戊癸之日,吏神申,盗神巳,贼神寅。

说曰:申子辰功曹为天贼,亥卯未太乙为天贼,巳酉丑登明为天贼,寅午戌传送为天贼。

说曰:游都将者,总获天贼、天杀诸将;若加临辰则立到;临好乡则不战,有降兵卒;临所畏,大战,父子不相亲,中外不相信;临东方,兵凶;西方,兵威不可加;南方,利临勒兵赐将士;加北方,利御敌。

凡为将皆须知是游都,将不能知是者,与士位同耳。

若欲都将之术,甲己之日大吉,乙庚之日神后,丙辛之日功曹,丁壬之日太乙,戊癸之日传送。

说曰:都将凡临日辰而相克者,贼来疾速;加季,刺史,亦为来(一作求);四孟神,不来(一作求)。

若在天一,在一辰,一日来(一作求);二辰,二日来(一作求);三辰,三日来(一作求);四辰,无贼来;后三辰,为过去。

凡三都将所临,贼在其下。

说曰:欲知贼消息,往天耳听之。

天耳者,大吉、小吉是也。

说曰:正时占大白入荧惑,贼来;荧惑入大白,贼不来。

丙丁为荧惑,庚辛(一作申)为大白。

说曰:天一加日,今到;天罡、小吉、太乙、神后加日辰,敌来至急。

又曰:天罡加孟,言虚;加仲,贼来至半道;加季,即到。

说曰:己在前贼不知处者,正时天目所临,贼在其下矣。

天目者,春氐,氐乙下;夏柳,柳午下;秋胃,胃辛下;冬女,女癸下。

一说:神后为玄武,加日时,敌急到。

说曰:宵闻敌,三刑加日辰,到急。

三刑者,天罡、大冲、太乙也。

又占敌,以月将加时天罡,或如房屋,或临日辰,不可出军,当逢剽掠。

说曰:白虎、勾陈加到己地,闻应有己即为盗。

或甲日,必有敌扬兵见血。

腾蛇、朱雀,但惊恐耳。

传送加孟,敌肇发;加仲,半道;加季,即到。

说曰:占闻前后有奸贼,欲知何所在者,以月将加时看大吉:大吉加子午,贼在大冲下;加丑未,在太乙下;加寅申,在传送下;加卯酉,在从魁下;加辰戌,在登明下;加巳亥,在大吉下。

勿避此等,必有伤害。

闻有贼,用月将加时,便看大吉前在也。

正时大冲、神后、太乙加日,贼在前;加辰,贼在后。

说曰:甲己之日子为吏,亥为贼;乙庚之日亥为吏,酉为贼;丙辛之日寅为吏,巳为贼;丁壬之日巳为吏,申为贼;戊癸之日申为吏,卯为贼。

占贼有气,其贼必来;占死气,贼不到。

又此时言吉凶,以意消息之可也。

  ○五行胜负第一百三十

  五行者,顺五行所值之时日,以定主客之利害也。

金日金时,无所害也,行师不遇敌,旗色上白;报兵马事来(一作求),虚声也。

金日水时,若值申子辰日,忌申子辰时,当避之,行师不遇敌,旗色上黑;报兵事,事来则不到,见贼亦无战,自相休解。

金日火时,若寅午戌日,忌寅午戌时,避之,行师宜客,为我利乘敌未动,亟引兵击之,旗色上赤;若敌先来攻,我不与战;报兵马事凶,急备之。

金日木时,宜主,我不可往,旗色上白;敌来,坚阵待之,与战必胜;报兵马事,大吉。

金日土时,不遇敌,亦无战阵,旗色上黄;报兵马事来,勿忧;若值子日子时,避之。

火日火时,无所害也,不遇敌,遇亦不战,旗色上赤;报兵马事来,虚声也。

火日水时,宜客;报兵马事凶,急避之;见敌若未动,则我先引兵赴战,并力击之,旗色上黑;若敌先来攻我,我则坚壁固守,不可应之。

火日金时,宜主,不利往;敌来攻我,我举赤旗,反往击之,必胜矣。

火日土时,亡所害也,见敌亦无害,旗色上黄;报兵马事来,虚声也。

火日木时,亦相生不相克也,更观时之衰旺如何:宜主,敌来攻我,则举赤旗击之,报兵马事(一作来)。

木日水时,亡所害也,不宜动作,事多不就,亦无战阵;报兵马事,虚声也。

木日火时,宜客,利速引兵赴敌,旗色上赤(一作黑);若敌先来,不可应战;报兵马事凶,亦观时之衰旺如何。

值巳酉丑日,当忌巳酉丑时,避之。

木日金时,宜客,利我速引兵击之,旗色上白;若敌先来攻,利固守,勿与战。

木日水时,不遇敌,遇亦自退;旗色上黑;报兵马事来,虚声也。

木日土时,宜主,若敌来攻,举青旗击之;报兵马事凶(一作吉)。

水日水时,无所害也,不遇亦自散,旗色上黑;报兵马事来,虚声也。

水日火时,宜主,慎勿先动;若敌先来攻,当举黑旗,放兵大击之;报兵马事,大吉。

水日金时,见敌不为害,旗色上白;报兵马事,虚声也。

水日木时,旗色上青;报兵马事,虚声也。

水日土时,不可动众,报兵马事,安静勿忧。

夫土能克水,水又能决土也,更审时之衰旺如何:若敌来乘土,土旺,勿与战;土衰,则又举黑旗击之。

土日土时,无所害也,不可动众,旗色上黄;报兵马事,虚声也。

土日木时,宜客,利敌先动而击之,旗色上青;若敌固守,勿与战;报兵马事,凶。

土日金时,不遇敌,遇亦无害;报兵马事,虚声也。

土日火时,主不可动,敌来攻勿与战,战者少衰;报兵马事来,小有焚烧惊恐。

土日水时,先观时之衰旺何如,然后动静焉:土旺宜主,水旺宜客,敌来气旺勿与战,衰则击之;报兵马事,凶。

甲子、甲午金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乙丑、乙未金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丙寅、丙申火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己亥木时。

丁卯、丁酉火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戊辰、戊戌木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己巳、己亥木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庚午、庚子土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辛丑、辛未土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己亥木时。

壬寅、壬申金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癸酉、癸卯金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甲戌、甲辰火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乙亥、乙巳火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丙子、丙午水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丁亥木时。

丁未、丁丑水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戊寅、戊申土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己卯、己酉土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庚辰、庚戌金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辛巳、辛亥金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己亥木时。

壬午、壬子木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癸未、癸丑木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甲申、甲寅水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乙酉、乙卯水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丙戌、丁亥土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己亥木时。

丁亥、丁巳土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戊子、戊午火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己丑、己未火日,甲子、乙丑金时,丙寅、丁卯火时,戊辰、己巳木时,庚午、辛未土时,壬申、癸酉金时,甲戌、乙亥火时。

庚寅、庚申木日,丙子、丁丑水时,戊寅、己卯土时,庚辰、辛巳金时,壬午、癸未木时,甲申、乙酉水时,丙戌、丁亥土时。

辛卯、辛酉木日,戊子、己丑火时,庚寅、辛卯木时,壬辰、癸巳水时,甲午、乙未金时,丙申、丁酉火时,戊戌、己亥木时。

壬辰、壬戌水日,庚子、辛丑土时,壬寅、癸卯金时,甲辰、乙巳火时,丙午、丁未水时,戊申、己酉土时,庚戌、辛亥金时。

癸巳、癸亥水日,壬子、癸丑木时,甲寅、乙卯水时,丙辰、丁巳土时,戊午、己未火时,庚申、辛酉木时,壬戌、癸亥水时。

  ○战位第一百三十一

  《龙首经》曰:将欲出兵,初以木日闻事。

谓四方举兵及仇怨,皆是不利,我欲攻之日,必以火日火时行。

火日出,出必火门。

此谓父母与子除害,子为父母报仇。

故以火日火时出行火门,慎勿出金门,勿合金神加年上(谓大将年也),言金木也。

假令三月甲子从魁加戌,闻警事,甲木日也,到其行时,以丙丁日己午时往,为火时出,胜光太乙火门也,太乙又火时也。

假令大将年加木,传送加之,为(一作如)金神克其年也。

西南抵申,又况从魁加之,为出金门也,则运不可金,大凶。

太乙胜光加人年上,吉也。

《龙首经》曰:诸欲(一作求)陈兵,必伺(一作同)向白虎。

六甲为青龙,六丙为朱雀,六戊为勾陈,六庚为白虎,六癸为玄武。

假令甲子旬,青龙在子,朱雀在寅,勾陈在辰,白虎在午,玄武在酉。

大将处青龙,执法行刑,抵朱雀;将往来,抵勾陈;以白虎加敌人,伏勾陈,抵玄武。

他皆仿此。

白虎不以克大将军年上之神。

假令大将年立从魁,传送加之,而甲子旬白虎在胜光,此克年上之神也。

奎、娄向左,角、亢向右,北斗向柳,张权衡而从斗魁,阴攻阳。

以河魁到大冲,阴也;以天罡到从魁,阳也。

大吉攻小吉,是其当日加四仲,以阳攻阴,往攻大吉,是逆兵也。

又不令青抵白,甲乙不可西行向攻,丧也。

黑不可抵黄,言壬癸不可向四季乡,可向罗攻。

他皆仿此。

又言春庚辛不可向南攻战也,春戊己不可东攻也。

立今日之神,起其后攻其前面,甲寅日后二在子也。

又言天乙吉将加所攻之处也。

今年上神往制所攻之神,及其上神,即擒敌矣。

又不可攻有气之神,后自为患。

子攻父母,大逆天道,威不能强,必主折兵自伤。

甲乙日北向攻焉,父母也,逆天之理,兵不成威,将受戮。

南攻者,攻其类,众人莫贵,还受其屈。

西南攻者,其不胜,是自穷。

东南攻者,此谓自攻也。

攻四维,攻其所胜,大吉,有福。

他皆仿此。

首察于死生之理,谓神之后二通神。

又重之以天乙之道,谓六壬癸之吉将也。

故曰通于三天者,顺斗行,一也;攻所胜,二也;其后二之辰攻其前面,三也。

十二月甲子将加壬,从戌攻辰,是后二也。

大将年五十立卯,功曹临之。

甲子旬,白虎在胜光,不与将年上神相克也。

东西攻辰地,攻所胜也。

又有四将勾陈攻所胜之辰。

年上之神,勾陈神,皆制所攻之乡。

若上之辰克下辰,是谓敌降。

此又背胃、昴,攻房、心,随斗击乃行政,一当百矣。

诸欲战斗者,必以先为客,后为主人。

先起者令下克上,后起者无令上贼下,谓勾陈所临之辰也。

若辰胜将则主人胜,客将胜辰则客胜主人。

反此,兵虽强,上将必不勇也。

  ○八宫第一百三十二

  八宫之地,结阵立营必居一焉,以顺阴阳动静之用。

师之屯,致于东方。

东方,震宫也,震之象,一阳在内,二阴在外,以阳为主将之位也。

牙帐宜深,军中利作乐,利先震其威声,大将不可使敌见其刑爵(一作雀)杀罚,以甲乙日祭青旗,合战之时大将不可暴露于外。

师之屯,致东南方。

东南,巽宫之象,一阴在内,二阳在外也,以阴为主将之位。

牙帐宜深,大将宜(一作利)先宣明号令,慎其声闻,以直以正,自近及远,主将深隐,令出必行。

师之屯,致于南方离宫也。

离宫之象,一阴得中,二阳在外,以阴为主将之位。

牙帐宜居中,大将利外严威号令,不可与人狎,使人望而畏之,内则虚以待贤者,利多礼明视为务,以丙丁日祭赤旗,出战利处中不宜深隐,亦宜显扬。

师之屯,致西南坤宫也。

坤之象,三位皆阴也。

牙帐利于西南,战将宜严厚宽顺,以色容善驭为务,动不妄,顺则吉,以戊己日祭黄旗,出战及在营不利暴露于外。

师之屯,致西方兑宫也。

兑之象,一阴在外,二阳在内,以阴为主将之位也。

牙帐宜近外,大将宜刚严肃政,多所决罚制断,以顺布泽,以庚辛日祭白旗,出战宜近外,按部伍不宜深隐。

师之屯,致西北方乾宫也。

乾之象,三位皆阳也。

牙帐利不常立其地,大将宜刚正圆转,任其智虑,应变不穷,出战之时不可使人知处,麾军运动左右顺用之。

师屯,致于北方坎宫也。

坎之象,二阴在外,一阳居中,主将之位也。

牙帐利得中,大将宜柔容貌以礼接宾客,中多刚断,运动不惑,以壬癸日祭黑旗,出战之时利得中,不利暴露于外,亦不利深匿(一作慝)。

师之屯,致于东北方艮宫也。

艮之象,一阳居外,二阴在内,以阳为主将之位也。

牙帐利近外,大将宜慎重敦厚,游言勿听,敌言勿惊挠妄动,出战之时利近外指挥吏士。

如是者,居其方而顺性者善也。

动静与天地鬼神合,加之以不私于心,斯谓之善矣。

  ●卷十三 #

  ○占相兵临利害第一百三十三

  《金匮经》曰:战不战,视勾陈。

勾陈克日则战,与刑克必战。

甲子日刑在东方,传送与从魁为勾陈临甲,又相克,必战斗。

勾陈上下相克,亦斗。

又曰:军出时,大吉、小吉临日辰,两解不战。

他皆仿此。

神皆合,战。

又说曰:斗加孟,神在内,宜止;加仲,神在门,两相伤;加季,神在外,宜出战,必大胜。

  ○占兵已交胜负第一百三十四

  《金匮经》曰:败不败,视六害。

说者曰:酉戌相害,子未相害,午丑相害,巳寅相害,辰卯相害。

假令本命在子,而小吉为白虎加之,此为见六害。

以此将兵,今日战将能此者,可校之战矣。

《龙首经》曰:先起为客,后起为主。

先起不可下克上,后起不可上克下,谓初辰(一作阵)也。

辰胜神将,主人胜;神将胜辰,客胜。

说曰(一作假令):三传终始,见前三五后二四(一作之)有气,天一之神临主帅行年本命,或用起天一而治(一作值)有气之乡,玄武(一作都)立四死之地,则战胜矣。

若玄武临日辰面遥光时,勿战,必不利矣。

用战起雄,吉:春寅,夏巳,秋申,冬亥。

用战起雌,凶:春申,夏亥,秋寅,冬巳。

一云:都将旺相而临死,贼胜;都将囚死而临旺相,讨贼者胜。

审察之。

说曰:决胜败者,勾陈克都将,官军胜;都将克勾陈,贼军胜;都将三相加临囚死,亦贼胜。

说曰:将军年克勾陈白虎,大胜;不胜者,勾陈克玄武,以攻之必克。

说曰:将勾陈所军神,往攻所制之神,胜。

所攻之胜神与勾陈并气,自下制其所临之辰,是为敌降,必有大攻。

说曰:初起者,欲勾陈下克上;后起者,欲勾陈上克下。

辰胜将,将胜神,主人胜;神克将,将克辰,客人胜。

干克支,客胜;支克干,主人胜。

  ○占伏兵第一百三十五

  卯子申巳临日辰,必有伏兵。

此神旺相,与杀并,大凶,必血战,伏兵发;必不与杀并,伏兵不敢发也。

说曰:以闻事时斗加季,有伏兵。

说曰:干伤者有伏兵;支伤者无伏兵;支干俱伤必有伏兵,战必不胜,大凶。

  ○占疑左右近地伏兵第一百三十六

  若疑贼有伏兵在左右近地,欲知所在者,于斗下求之。说曰:大吉过日辰,贼已出界;不过,未出界。

  ○占偷城及掳掠第一百三十七

  说曰:以月将加时胜光、玄武,不可行袭人城垒、掳掠之事。以玄武所畏为厄会,木神为玄武,则庚申、辛酉勿须行。

  ○占疑有人谋己第一百三十八

  《正时说》曰:日上神为己身,辰上神为他人,日上克辰上神,有怨恨。

又言:辰上克日上神,将见腾蛇、白虎、魁罡,或在辰上见者,事成;非辰上见者,不成,但有意。

说曰:欲知他人有所谋,假令七月时加寅,七月甲死于申,今复遇庚二生(一作王)金,逢一死木,是二人欲杀一人。

他皆仿此。

  ○占灾危第一百三十九

  吉辰与良将并临日辰及行年,勾陈制所欲出之辰之用,起阴传出阳者,可出,必克,免难。

《金匮经》曰:伤不伤,观阴阳。

说曰:今日是乙丑加一为不伤,将得天后为重,不伤。

若神后加丑,从(一作可)魁加一,为伤人,为前二重伤,皆凶也。

  ○占野地立营止宿第一百四十

  《金匮经》曰:怖不怖,视五墓。

怖惧,墓加日辰,亦不宁。

说曰:闻有敌兵,士卒行疲,日晚欲停此宿,运式占之。

遇三刑加日辰,必不可停,敌欲来攻。

三刑者,卯辰巳也。

说曰:绛宫时宜止,登明勿留也。

已止宿未定而心动眼,若吏士虚惊者,以月建此三字住。

一云:将加时,魁罡加日辰,急去之,夜必有贼来攻。

一云:大吉日急去不可止。

一云:辰上见大冲,有风雨;见神后、太乙,有盗贼。

说曰:绛宫时宿,利在中;徵明时,利在前;玉堂时,利在后也。

一云:大吉干日,急去,不可宿。

说曰:辰巳见卯,夜有风雨。

子巳加卯,有盗贼。

带旺相气,即来;带囚死气,即不来。

说曰:安营止宿,以月将加时,魁罡加日,军夜惊,腾蛇、白虎临日辰,军载惊。

一云:魁罡加日,大将死。

  ○占渡关梁探贼第一百四十一

  《金匮经》曰:凶不凶,视破冲。

说曰:行年在岁月日时破冲下,皆凶也。

日辰上神上相生,宜进。

反此,宜止。

说曰:命在一处日辰上罡光明,急去勿住也。

说曰:闻此贼干伤,或支伤,勿度或吉,度支干俱吉。

说曰:欲入贼营,视二门天罡、六合、大常、大冲、胜光临之,可行。

若出入见勾陈、朱雀、腾蛇、白虎,勿行,必为贼所擒。

  ●卷十四 #

  ○占星统论第一百四十二

  臣谨按星经及诸传记,凡诸星宿中外罗列周天,盖隐见变化,下应人事,七曜往来,以为经纬,灾变之作,实在于兹。

凡为大将,不可不详察星位,以占休咎焉。

或兴受命之术,或起败亡之兆,鲜不由此矣。

中宫大极,其一明者,大乙常居也,旁三星曰三公,或曰子属。

后四星,末(一作未)大星曰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

环之十二星,藩臣也,皆曰紫宫。

前列直斗口三星,随此{辶丌}锐,微,曰阴阳,或曰天一。

紫宫左三星天枪,右三星天,后十七星绝汉抵营室,曰阁(一作闯)道。

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构携龙角(杓,斗柄也。

龙角,东方也。

携,连也),衡中南北,魁抗参首。

用昏建者杓,杓自华盖以西北(斗第七星法,太白主杓者,斗之尾为阴。

又其用昏,昏阴位在西方,故主西南也)。

夜半建者衡,衡正中州河济之间(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也)。

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魁第一星法,为日主齐,魁斗之首,首阳也,其用在明,阳为明,德在东方,故主东北方也)。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利(一作制)四海(一作极)。

分阴分阳,建四时,均五行,移(一作利)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在魁中,贵人之牢(魁中四星曰天理四星,在斗魁中,贵人牢曰天理)。

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曰三台。

三台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辅星明近,主辅臣亲强;暗小,主疏弱。

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近北斗者,天子星也,招摇更河三星,天矛、天锋、天、招摇,一星也);一外为,天锋(远北斗也,在招摇第一星也,名曰天锋)。

有勾圆(一作图)十五星,曰贼人之牢。

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也。

若夫天一、天枪、天矛、天动摇,其芒角,则天下之兵戈大起也。

东宫苍龙,房、心(谓房、心戴角曳尾若龙也)。

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

不欲直,直,王失计。

房为天府,曰天驷。

其阴,右骖。

旁二星(旁一作房)钤,钤北星曰牵。

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

天市中星众者曰实,虚则耗。

房南众星曰骑官。

左角,理(一作李);右角,将;大角,天王帝廷。

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摄提者,直斗柄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亢为宗庙,主疾。

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

氐为天根,主疫。

尾为九子,曰君臣斥绝,不和。

箕为傲客,后妃之府,曰口舌。

火犯守角,则有阵战。

犯房、心,王者恶之。

南宫朱雀,权、衡。

轩辕为权,太微为衡。

衡、太微,三光之庭。

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曰执法;中,端门;左右,掖门;内六星,诸侯。

其内五星,五帝座。

后聚一十五星,曰哀乌郎位。

旁一大星,将位也。

五星顺入轨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诛也。

其逆入,若不顺轨道,以所犯名之。

中座,成形。

中座者,犯帝坐也;成形者,成祸福之形也,群下之从谋也。

金、火尤甚。

廷藩西有隋星四,曰少微,士大夫。

权、轩辕,黄龙体如腾蛇也。

前大星,女主象。

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月、五星守犯者,如衡占。

东井为水事,火入之,一星居其左右,天子且以火为败。

东井曲星曰戊;北,北河;南,南河;两河、天阙间为关梁。

舆鬼,则鬼祠事;中白者为质(舆鬼五星中白者为质)。

火守南、北河者,兵起之象也,谷不登。

故德成衡,观成潢(日月五星不轨道也,衡太微廷也,观占也,潢五潢五帝车舍也);伤成戊(败伤之先占成刑于戊也),诛成质(荧惑入舆鬼天质者,占曰大臣有诛也),祸成井(东方水事,火入一星居其旁,天子且以火败,故曰祸)。

柳为鸟喙,主草木。

七星,颈,为圆宫,主急事。

张,嗉,为厨,主觞客。

翼为羽翮,主远客。

轸为车,主风。

其旁有一星,曰长沙星,星不欲明;明与四星等。

若五星入轸,兵大起也。

轸南众星曰天库,库有五车。

车星角,若益众及不具,亡处车马。

西宫咸池,天五潢,五帝车舍。

火入,旱;金入,兵起;水,滂。

水中有二柱,柱不具者,兵起。

奎曰封犭希,为沟渎。

娄为聚众,胃为天仓,其南众星<疒会>积。

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

毕曰罕车,为边兵,主弋猎。

其大星旁曰小星附耳,摇动有谗乱之臣在侧。

毕、昴间为天街,其阴,阴国;其阳,阳国。

阴,胡也;阳,中夏也。

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

参三星白虎宿中,东西直有以称衡也。

下有三星锐,曰罚,在参间之星也,上小下大(故曰锐,说曰:罚三星小邪列,无锐形),为斩艾事。

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一作暇)也。

小三星隅置,曰觜Δ,为虎首,主葆旅事(葆守也,旅军众,言佐忝伐芟除凶匿也)。

其南有四星曰天厕,厕下一星曰天矢。

矢黄则吉,白及青则凶。

其西有勾曲九星,三处罗列: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

其东有一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则多盗贼。

下有四星曰弧,直狼。

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星见,则天下治平;不见,兵起。

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附耳星入毕中,天下兵起。

北宫玄武,虚、危。

危为盖屋(危上一星高,傍二下,似盖屋也),虚为哭位之事。

东(一作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虚危一作营室。

阴阳始终之处,际会之间常多奸邪,故设羽林为兵卫)。

天军之西曰垒,或曰钺。

旁一大星,曰北落,若微天(一作亡),军星动角益稀,及五星犯北落,入天库(一作军),兵火起。

火、金、水、犯之,尤甚。

火犯,多忧兵事;水犯,忧水患;木、土犯之,军吉。

危东六星,两两而比,曰司寇(一作空)。

营室为宗(一作清)庙,四(一作曰)离宫阁(一作闯)道。

汉中四星,曰天驷。

旁一星,曰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旁有八星,绝汉,曰潢星。

旁,江星,动,人涉水。

杵、臼四星,在危南。

瓠瓜,有青黑守之,鱼盐贵。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

建星者,旗也。

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

河鼓大星,为上将;左右者,为左右将。

婺女,其北为织女。

织女者,天孙也。

是以圣人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夜明常星不见,夜中星殒如雨,皆书之。

当时祸乱辄应,上下交怨,诸侯奔走,战伐并兴(一作与),不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是知玄象示变,吉凶之征也。

凡为将者,不可不详之也。

  ○日第一百四十三

  无云而日色昏晦者,主将不明也。

或日月阴沉无光,不雨,或十昼夜不见日月者,此时不可妄委兵于人,大将不忠之象也。

日色青,军令削弱,吏士多陵正也。

或日边云气文成五色者,破军杀将之象也,其大祸在二年之内。

或赤云截日如杵形者,兵将大战血气,先动者败。

或日月旁有物如枯树,起兵者胜。

或云气如青衣人垂手在日西立者,所见之军当有帝王,此胜候也。

两军相当,日晕等者力均,曰杀将。

抱且戴者,有喜,围在于中者内兵胜,围在于外者外兵胜。

日弭(一作珥),拜大将,有兵在野。

日有足白者,所临破军杀将。

有背气青赤色,曲而向外者,为背叛之象也,其将有二心。

日背有缺,气被直向外如山字者,两军相当,所临者败。

军两相当,日有冠缨者,和解;抱截(一作戴),大喜。

日外青内赤,则两军以和相去;日外赤内青,则两军以恶相去。

日之气晕,先至而后去,居军胜。

若先至先去,前有利后有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军不胜。

见而去,其后发病,小胜,必亡功;见半日,上有功。

晕(一作而)缺,两军相当,随缺击之,缺方败。

抱晕者随抱晕,克。

日背晕而珥外,军凶。

晕有青气在外者,所临克。

日月背晕,兵阵不合。

七日晕不解者,不可起军。

晕而背抱珥,及值而实之者,顺从击之,克。

晕而两珥,一在外,一在内,并有聚云,不出三日,两军和解之,又有他军围城。

凡有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日下有云气如龙形蜿蜒者,凶。

日斗,有大战,天下乱。

日失行,凶。

日月扬光,重轮,日五色,当之大吉利。

日无光而赤晕,主将忧;黑晕,败;白晕,惊。

子日日食,兵起魏分;丑日日食,兵起赵分,忌六月、十二月兵动;寅日日食,兵起燕分,忌正月、七月;卯日日食,兵起鲁分,忌二月、八月;辰日日食,兵起楚分,忌三月、九月;巳日日食,兵起宋分,忌四月、十月。

午日日食,兵起韩分,忌正月、七月。

未日日食,兵起齐分,忌六月、十二月;申日日食,兵起魏分,其祸最深,忌五月、十一月;酉日日食,兵起郑分,忌二月、八月;戌日日食,兵起宋分,忌正月、七月;亥日日食,兵起秦分,忌四月、十月。

夫日食之食向上者,不出九十日征伐;日食从下向者,百姓更有侵夺;日从旁食者,兵动邻国。

  ○月第一百四十四

  黄虹贯月者,兵起。

月旁气渐渐大者,不可攻城叩阵,宜屯兵以自守,敌来勿与战。

月旁气细细从外侵轮,但攻城小战,胜。

月旁气远之,不得攻城,切宜坚自守备。

或气绕月而光明者,主人吉,但守勿忧外贼。

或星在月背,城中兵欲败走;星在月角,军内有智谋之士,勿轻敌。

月之下角有星,敌人潜入我军,宜精守四门,详别诈伪。

或三星上下,在月之上下角,及在月背,用兵不利,攻城不拔。

或三星俱在月背,攻战(一作城)皆不利,军中亦有失叛之事,宜精慎明察,恤抚三军。

或三星俱在月上者,攻战不利。

或三星俱在月形中,敌中兵乱,三日内降(月形中者,谓弯月之虚气也)。

三星俱在月中,敌中当有诈降,大造战具,欲乘间大战。

月入太微出北座,若犯北座,则下谋上。

月出房户北,为兵乱;出房户南,为兵败丧。

月晕七重在参、毕之间,兵大战。

辰星在翼,月犯之,大将死。

太白入月,胡兵退。

月晕,先起兵者胜。

抱戴(一作负载)赤色,在外外克,在内内克。

月晕之时,岁星、镇星色暗则主克,若明胜。

月晕太白,色暗主胜,色明客胜。

月起房、箕,大风起。

晕于参、毕,大兵起。

军出之时,卯食即凶。

大星入月,色暗恶客败,色明客胜。

月晕赤色,客胜。

月垂四珥,敌来攻。

月带四彗而出,密备奸人谋,主将不忠,兵大起。

月在天狱中,吏士多犯禁。

星贯月中,主将多淫乱之事,亦防奸人乱军。

两月相重,吏士争乱(争一作大)。

日月并见,将弱士强。

月食,谋者不明。

入井中者,兵起。

月逼近太微者,大臣谋乱。

月临天狱者,从四边周回食心者,大乱。

食于八月九月者,敌兵胜。

苟欲详日月星辰之变,当以二十八宿之分野验之,则知在于彼我也。

  ○杂星第一百四十五

  福庆之星,其化者何?积天地淳(一作纯)粹之气也,精气动而化之也。

飞流之星,其化者何?五星之精气也。

五星有变,则精气散而为妖星。

是故《汉书》曰:天睛而景星见(晴者有赤方与青方相连,赤方气连中有两黄星,青方气中有一黄星明也,三星相合而明则为景星者也)。

景星也者,黄而润泽,其伏无常,常出有道之国。

苟或见于君上,此乃应天之兵,大庆之兆也。

若在,当速自退军,不可与抗也。

或流星长四五丈,如龙蛇动摇者,大将凶。

或白云如车轮,下有流星旋入北斗者,主人当走。

星有勃于招摇者,夷狄将乱。

或流交于天心者,敌盛。

或流衡、太白而过者,大将凶。

或流星贯日而灭,敌凶。

或流星贯于紫宫,备奸贼下谋上。

流星前赤后青黑者,客军败。

流星从敌上来立吾营上者,当有奸谋来说吾军。

流星尾长三尺辉然者,人主使也;赤色者,将军使也。

凡用兵攻其星见之所,则克也。

流星色苍白者为使,赤则有兵,黑则丧。

星有曳光如匹练坠军中者,星有色如血,及星有光奕奕,细碎坠军中者,敌兵阴到,多杀伤。

或星无尾,形色如橘,或有拖光如剑形坠军中者,敌兵则猛,我必败。

或大星无尾状如斗,及火星状如橘大而色黑,昼坠军中者,主大杀害。

星有五色曳尾,或有圆光大如斗,内赤黄而外青,及有头如血而尾白坠军中者,败兆也。

  ○客星第一百四十六

  客星者,非主座之星也,故曰客星。

色白如气勃勃以絮,所过之宿必有灾害。

出营室,无兵,亦不罢。

入奎,破兵,杀将。

犯娄,胡乱。

入昴,胡入犯塞。

入毕,边有急兵(一作水)。

犯觜,堡虚,军储少,饥。

犯柳,兵起。

守张,将有阴计,兵起。

入招摇,胡兵起。

入天枪,兵起。

入天,兵起。

犯文昌星,苍色,将有忧;色多赤,将惊;色黄,将喜;色黑,将死。

守传曰,胡入中国。

守天鸡,天下兵马惊。

守天街,胡王死。

入娄库,兵起。

守南河,兵起。

守骑宫,将忧,士卒疫。

守北落师门,虏入寨,兵起。

守天仓,粟贵。

入天苑,兵作马死。

入天宫,天下弓弩皆张。

出天宫,匈奴兵起。

守库骑,西羌来降。

守九洲殊口,负海丕安。

  ○妖星第一百四十七

  天雁星,将军之精华也,色青赤有光,尾长三四丈。

天猾星者,飞星忽作为云者也,所以兆地者流血积骨之象也。

颉颃星,如大瓮,前卑后高,见则大将死。

烛星者,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才见而灭,所烛之地城邑拔、兵破乱也。

天狗星者,状如大流星,有声,其下止地,其形类狗,远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而下,圆如数顷田,而上锐,黄色,见则千里破军死将也(一曰有尾如狗形也)。

蚩尤旗,类彗而尾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天蓬者,类十小星绵联如絮,所见之野当有兵起。

虎头星者,其落如大月著地(一作贼),则光星类黑,大声如雷,所坠之地兵火起。

旬始星,出于北斗旁,状如雄鸡,怒则青黑象伏鳖,见则兵乱。

格泽星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色起地,上锐(一作钝)而下大也,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客。

枉矢星者,类大流星,蛇行,色苍黑如有毛,目长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则天下兵起。

昭明星者,白而无角,乍上乍下,所见之地兵多变动也。

五残星者,出正东,东方之星也,其状如辰星,去地可六丈,大而黄。

六贼星者,出正南,南方之星也,去地(一作行)六丈,大而数动,有光焰。

司诡星者,出正西,西方之星也,去地六丈,其状如太白,大而白。

咸汉星者,出正北,北方之星也,去地可六丈,而赤,数动,察之则中青。

此四星所出非其方,其下当起兵为乱,冲击者不利焉。

四镇星者,出四隅之地,去地可四丈。

城维藏光星者,亦出四隅,去地可二丈,若月之初出,所见则下有乱兵兴动,有德者昌。

或二赤星有月背者,利宫姓为将。

或三赤星从西北向东南者,利徵姓为将。

或一赤星从西向东者,利角姓为将。

或二赤星共尾一处从东向西者,利商姓为将。

或三赤星引尾直上者,利羽姓为将。

夫星象所见,兵家祸福之本,不可不详之。

  ○流星第一百四十八

  流星者,天使也。

自下而上者曰飞,自上而下者曰流也。

飞大曰奔星,小曰流星。

大使大星,小使小星,谓紫微大微宫也,徐行渐进,经于列宿之次,或于他星之座为使也。

声大者怒象也,疾出迟出者并为妖星。

入角,四夷兵起。

前黑后赤,兵败将亡。

入参不出,先起者胜,后发者败。

犯七星,兵起。

色青,兵起。

入河鼓,大将亡。

一云,河鼓兵起。

入王良,兵起。

入将军及羽林,兵大起。

抵北落,兵起。

使星出入天库,匈奴兵起。

抵天市垣,大将亡。

抵天狗,犯弧矢,将有千里之行。

使星出厩,兵马起。

  ○彗星第一百四十九

  彗星长而亘天,兵大起也。

引尾入城,城将拔,近则八日,远则十二日有应。

彗直垂入军营者凶,宜(一作远)拔之,否则士卒俱死。

若在敌,宜急击之。

彗出于月之左右者,不出三十日有兵起。

抵触月者,暴兵起。

若色白者,有大丧也;苍黄者,臣下谋也;黑者,兵大起也。

从中天出曳尾向西者,奸人害主将;从南曳尾向北者,妄杀害;从天中出身尾向东者,士民多饥;曳尾向东者,民凶;从北出曳尾向南者,士人凶。

彗形如宝,寇来疾速。

形如幢节者,寇强不可妄动。

色如血者,敌兵阴到。

光焰灿烂而尾长阔者,敌盛。

凡彗所指处,皆凶地也。

  ●卷十五 #

  ○五星统论第一百五十

  岁星之行也,大阴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大阴在四孟及四季,则岁行二宿。

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也。

荧惑之行,常十月入大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同无道,出于无常也。

太白之行,常以正月甲寅见营室,与荧惑俱晨出东方,二百三十日而入,入二十日而复出西方,二百三十日而入,入二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也。

辰星之行也,常以二月春分见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一作西),八月秋分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二旬而入。

辰候之东方也,戌候之西方也。

镇星之行也,常以甲辰元始建斗,岁镇一宿,二十八宿(一作岁)而周天也。

凡四星与镇星合,则为内乱。

与星辰合,则为变谋,为饥,为旱。

与太白会,则为白衣之会,及为水。

荧惑、太白合,则为死丧,用兵者凶。

与镇星合,则忧。

与辰星合,则军困,先举兵者大败。

镇星与辰星合,则有覆军亡师。

与太白合,则为疾病,为内乱(一作兵)。

辰星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矣。

凡岁星、荧惑、镇星、太白与辰星斗,皆大战之象,兵不在外与(一作兴)内,兵构乱。

一曰:火与水合为淬,与金合为铄(一作灿),不可举事用兵。

土与金合国亡,与木合国饥,与水合为壅沮,不可举事用兵。

木与金合斗,国有内乱(同舍为合,相陵为斗)。

二星相近者其殃大,二星相远者无伤也(犯者七寸以内光芒相及也,陵者相过也)。

凡五宿所聚之宿,其国当亡于下。

从岁星以义,从荧惑以礼,从镇星以重(重者,以威重者也),从太白以兵,从辰星以法。

二星若合,是为警立绝行,其国内外皆举兵,人民饥馑,改立王公。

四星若合,是谓大荡(大荡者,荡涤也),其国兵丧并起。

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一作立),王(一作正)者奄有天下,主持泰平。

五星大,其事立;五星小,其事不立。

凡五星色皆圜白,为丧为兵;赤,为旱;青,为忧,为水;□黑,为多疾;黄,吉。

五星皆角而赤,兵大起;黄,有争地之役;角白,丧;角青,亦兴兵;黑,潦。

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乐。

夫太白主中国,而辰星主胡貉也。

凡五星早出为盈,晚为缩。

盈为客,缩为主人。

五星盈,必有天应。

五星入大将军,兴兵吉。

五星犯毕,兵起。

用兵之道,不能先备五星之休咎,是举其师(一作兵)与敌也。

  ○木星第一百五十一

  木星者,东方之宿也,木之精也。

所临之地,必有(一作施)福。

天子布德,人君之象也。

其下为太和之神,以逆行为不轨,为贼殃。

其木星小则多病,大则喜(一作嘉)。

以作之宿为有礼,有福。

苟无礼,则无福。

所见之分野,不依位而见,其色光芒动摇,谓之怒。

此则无礼也,故有殃。

其精所居之地,或为妇人或为近臣,扬其殃祸,乱其人民,歌谣异语,兴动盛衰。

凡木星出,若非常之处,青黄之色勃勃然有光芒三角者,名曰摄提,亦名应星,亦名重华。

若角边见者名重华,久住有灾,过则无灾,兵丧应之。

木星所临之国不可伐,伐者受祸;可以征(一作往)伐人。

凡木星之行也,进舍为盈,退舍为缩。

盈则其国有兵无伤,缩则其国有忧而将死军败。

设有所去焉,则失地;所到焉,则得地。

亦曰:当居不居国亡,所居(一作到)之国昌。

已居之而东西去者凶,不可举事用兵,以安静中度吉。

凡木星守亢,则天下兵起。

乘昴,阴国有忧,胡王死。

入毕,边兵起。

犯及附耳,兵亦起。

犯参伐,兵起。

经柳,兵起。

守轸,兵起。

入五车,兵起。

守羽林,兵起。

犯参、旗,兵起。

  ○火星第一百五十二

  火星者,南方之宿,火之精也,为执法之星,岁一周天。

其形焰,其行速,与诸星迟逆不同。

所临之地,主兵饥丧乱,妖孽。

常以十月入紫微宫受制,取无道之国,出入常以勾芒为凶。

一云,东西南北无有常定,其位下为风伯神,一名罚。

罚者,其形类留彗,勃勃赤焰如火,见于分野有忧,国人饥乱,父不父,子不子,甲兵起,征伐不息。

其精在无道之国,化为童儿,著赤衣在于厘(一作芦)里,教为歌谣,使国人相惑;或为异鸟,飞入军营。

皆有灾异。

此星者,五星中最为妖恶,灾异甚于诸星。

或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

居之三月,所临之分国有灾。

五月受兵,七月国叛亡地,九月大败亡。

且夫火星之精气也,为乱,为贼,为饥,为丧,为兵,所居之国受殃。

角而动者绕环之,及乍前乍后,乍左乍右者,灾愈甚。

若火星临敌,我利之,可以力攻之;临我则勿妄动。

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

周旋止散,乃为死丧寇盗也。

临其地则亡地,以战则不胜。

东行疾则兵聚于东方,西行疾则兵聚于西方,其南为丈夫丧,其北为女子丧。

火星,天子理也。

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火星所在。

凡鹑火之时,宜背午地。

他皆仿此。

火犯土、木,主大战。

金星搏之,亡偏将。

火环金星,偏将死。

与金星相违而斗,破军杀将。

入金中土出者,破军杀将,客胜。

火出所在,不利先起。

犯左右角及守亢,兵起。

入房,马贵。

入糠,兵起。

犯南斗星,破军杀将。

火入女及入危,兵起。

守昴,胡人不宁,匈奴破在三年。

犯毕左角,大战;右角,小战。

犯附耳及角,兵起。

犯参,兵起。

犯东井一星,将军野战死。

犯鬼,兵起。

守七星,有外兵起。

火乘张及与张合,兵大凶。

守张合,大将惊。

犯翼,边兵起。

入轸,兵起。

火行河南界,边兵起。

犯大微宫门之右,大将亡;左,小将亡。

  ○金星第一百五十三

  金星者,西方之宿,金之精也。

岁行分方,主义,主将策,主奸谋,主诛伐,将军之象也。

其精下为风伯、雨师,所在之宿,止其分野。

其芒色摇动,可以随形见灾,以出入不时为凶。

其星日不依状,若没色大(一作木)甚光(一作火)。

大者,表帝王之德正也。

若合伏不伏,合见不见,不以常道者,此主君之失政臣下用权之兆也。

或见非常之处,芒角七锋,色多似赤者,名曰七公,亦曰殷公,亦名太公(一作心),表帝王革政大丧之兆也。

或出东方,不依伏没,其精名启明,亦名天相,乃在左右大臣不赴(一作附)君心也,万姓苍皇(一作黄),流移异国,兵革伏起。

其星凡(一作九)锋色白晕,其精伏于昴酉四十五日。

若依位而见,则灾消,名更。

见于非常,其名大嚣,亦曰大泽,亦曰爽星。

芒角所临之国,其大灾有七:一曰大水,二曰大火,三曰亡散,四曰兵聚,五曰大兵,六曰大饥,七曰诸侯死境、虫兽食人、天下大乱。

日南方,金星居其北者曰盈,王侯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北方,金星居其南者曰缩,王侯有忧,用兵退吉进凶。

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亡之兆。

一曰:天下偃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

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兵在外则入。

未当入而入,未当出而出,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

当期(一作斯)而出,其国昌。

出青(一作东)为东方,入黑为北方,出白为西方,入赤为南方。

所居久,其国利。

疾过,其乡凶。

入七日而后复出,将军战死。

入十日而后复出,相死。

入又复出,王者恶之。

已出三日而复微(一作没没),入三日而乃复盛出,是谓Й(一作央)伏,其下国有军将死。

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师。

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

出西方失行,夷狄兵败;出东方失行,中国兵败。

一曰:出早为月食,出晚为天矢为彗星,将发于无道之国。

金星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行迟而下也,正出举目,平正出桑榆上,馀二千里焉)。

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

分天为三,在戌酉过其一也。

金星经天,天下革主。

日,阳也;金星,阴星也。

日出则星亡。

昼见于午,上于经天,是谓乱纪。

金星昼与日争明,强国弱,女主昌。

金星者,兵象也。

出而高,用兵吉;浅,凶。

金星庳浅,吉;深,凶。

行疾,用兵疾,吉;迟,凶。

行迟,用兵迟,吉;疾,凶。

有芒角,敢战,吉;不敢战,凶。

击角所指,吉;逆,凶。

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

圜以静,用兵静吉;躁,凶。

金星出则兵出,入则兵入。

顺之吉,反之凶。

赤角,有战。

金星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

故火星从金星,军忧;离之,军舒。

出金星之阴,有分军;出金星之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

金星还之,破军杀将也。

辰星者,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

与金星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

与金星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

辰星不出则金星为客,辰星出则金星为主。

辰星与金星不相从,虽有军不战。

若辰星出东方金星出西方,辰星出西方金星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

辰星入金中五日乃出,及入而上出者,破军杀将,客胜;下出者,客亡地。

辰星抵金不去者,将死军败。

正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

视其所指,以名破军。

水星绕环金星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士死。

水星与金斗,可咸剑(咸剑者,其间可容一剑也),小战,客胜。

居金星前,三日军罢。

出金星左,小战。

历金星右,数万人战,主人吏士死。

出金右去三尺许,军急约战。

凡金星所出、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

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随地而败向也(郑色黄而未苍小败,宋色黄而赤黑者小败,楚色赤黑小败,燕色黑黄小败,移却则胜之)。

金星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左肩黑,比奎。

大星色胜位、行胜色(大白行得其度,则胜色也),行其度尽,胜之。

凡金星与月相夹,有兵,拔城,偏将战。

与月俱出,守城者败。

与列宿相犯,小战。

与五星相犯,大战。

金星在南,南军胜;在北,北军胜;出东方,背之吉,逆之凶。

西、南亦如之。

金星守南斗,三十日夷狄来侵。

入羽林,兵起。

食昴及食毕,胡王死。

金星之光暗,战败将死。

金星变色,随方色战,吉。

若青则东克,馀亦如之。

入月,客兵败将死。

色白而角,可与战。

金星之出也,初大后小,兵弱;初小后大,兵强。

金星与木星一东一西,害王侯;一南一北,刀兵伏藏。

犯毕左角,左将死;右角,大战,将死。

陵房色赤,兵起。

勾己,大战,不胜,将诛。

金星出入而留守于尾,兵起于野,将士满道。

入南斗,将战死。

犯河鼓,败军杀将。

犯牵牛,将失众,守兵作。

犯房(一作危),亦兵起。

入室,暴兵满道,将死。

犯东壁,大兵起。

守奎,外国兵入犯塞。

守娄,征无功。

守胃,兵起,胡王死,四夷多忧惊。

犯毕,边兵欲毁。

入毕口,马贵,军伤。

犯觜,兵起。

犯参,边兵起,左右厢大将忧。

犯参、伐,兵起。

犯井,将军恶之。

入井,兵起。

犯舆鬼,兵起。

入柳,兵起,益地。

守柳,大将死。

犯星,大将入塞。

入翼,天下兵起。

犯轸,其国兵大起。

  ○水星第一百五十四

  水星者,北方之宿,水之精也。

出于仲月,天下和平。

若仲月不见,则灾变生,大饥,阴阳错乱,国家倾危,冬温夏凉,害人伤物。

主制五刑,偏将军之象也。

其精下为先农之神,以不效为凶。

一名纽(一作丑)极。

变色出己所见不常之处,其光青白辉辉然者,此帝王之为德及(一作正)也。

如此星见,多夜雨昼晴者,臣下用阴谋其上也。

至于偏裨地,皆放此。

其星若不见四仲见于四孟之月者,其神明名勾星。

光芒勃勃然如片云,大如景星灿烂,九月所见,分野人多流亡,迭相啮食,白衣聚会,兵起,吞并九州,十年大荒。

其变如此,审详候之。

其久而不没,光聚两角,变彗勃勃然者,象海鲸鱼死,易王迎新之象。

其神又名爨星,芒急辉辉然,其芒角五锋状如励剑,形于万物者也。

早为月食,晚为彗星。

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失其时而出(一作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

当出不出,是谓(一作以)击,卒兵大起也。

与他星遇而斗,天下大乱。

凡水星入月,主败兵。

与金星合而出,破军杀将,客胜。

视旗所指,以命破军。

环金星,大战,客胜。

守房,胡败。

守娄,兵起。

犯毕,夷伤主人,客胜。

出昴北,胡主死。

守毕、昴,边兵起。

守参、伐南,胡人入塞。

入井,则兵进;出井,则兵退。

犯鬼,兵起。

入娄,兵起。

守柳,牛马贵。

守张,兵起。

入翼,兵大起。

犯五车,兵起。

留心,兵起四方。

  ○土星第一百五十五

  土星者,中央之宿,土之精也。

若见于四季,表主之盛衰也。

其神隐于大微,或下于人间,为妖异,为艳女起乱,亡破国家,为妖言惑乱人心;或为近臣,间斗忠良。

若其星光润鲜明,见井、鬼之间,伏没依常道,则正道不失;不依常道,则三纲错乱。

夫此星之色本黄而光明独锋在上,如火焚(一作炎)之状,四面象光细而附上毳然,即土星之本体。

土星所居国,吉。

未当居而居之,若已去而复还,居之国得土地。

当居不居,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失土。

居其宿久则福(一作祸)厚,居其宿易则福薄。

当居不居为失镇,其下国可伐,得者不可伐。

其盈为王不宁,缩有军不复。

一曰: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其国凶,兵将乱,不可举事用兵。

失次二舍、三舍,有王命不成,不然将有大水。

凡犯左角,大将战死。

守右角,兵起。

守糠,兵大起。

入天庙,兵大起。

守虚,有客兵至,不过五日自去。

守奎,入奎,有边兵起。

入娄亦如之。

入胃,客兵败,主兵不用。

入昴,胡主死。

入毕,臣下为乱。

入觜,兵起逆行。

守参,胡兵起。

守井,越兵起。

入胃,舍七星,兵起,负海大饥。

守张,多盗贼,兴土工,兵起。

入轸,兵发事自败。

入天库,兵起。

守河南界,蛮夷兵起。

出东掖门,为将军宝事。

出西掖门,为将军受事,西出受刑。

  ●卷十六 #

  ○分野统论第一百五十六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又曰:仰以观乎天文,俯以察乎地理。

此皆前圣人洞吉凶兴亡之道,然而天文、地理、兵象之要略,得不审而用之哉?行师之际,五星伏没、迟顺两曜、盈亏薄食、飞流示变、孛彗为妖,既知之矣,必审必详所居躔度焉。

其躔度既详之矣,必审所管分野焉。

苟如是,方可以精别灾异,顺其举动而已矣。

今臣辄上据天文,下推地理,以别十二分野。

外以观星辰之变,内以备山川之用,天地之间,灿然在目。

其图其状,以示于来者焉。

  ○老人星第一百五十七

  

  ○大火第一百五十八

  

  ○析木第一百五十九

  

  ○星纪第一百六十

  

  ○元枵第一百六十一

  

  ○し訾第一百六十二

  

  ○降娄第一百六十三

  

  ○大梁第一百六十四

  

  ○实沈第一百六十五

  (原缺) #

  ○鹑首第一百六十六

  (原缺) #

  ○鹑火第一百六十七

  (原缺) #

  ○鹑尾第一百六十八

  (原缺) #

  ●卷十七 #

  ○云气统论第一百六十九

  臣闻百人已上,胜败之气必具焉。

是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天地无言,吉凶以象占;云气有异,必契灾变。

占气之时,观气之初出如甑上云勃郁上腾,气积而为雾气,阴气结为虹霓、晕珥之属;不积不结,散漫一方,不能为灾。

必须知杂杀气森森然疾起者,乃可占。

常以平明、下晡、日出没时候之。

其内有风雨为解者,不成灾也。

若出军之日,天气漠漠,云彩阴沉而寒者,必战之象也。

若晴阳荡和,风雨不动者,不战也。

如或有青气见君王相上者,大胜。

青屈旋留注者,下流血。

大雾五十日不散者,其境当有兵马。

雾色苍黄者,亦有灾变也。

白云如匹练经丑未者,兵之象也。

或云如人行,排列如阵,或壬子日四面无云,独见出云如旌旗,皆兵象也。

或云三道,如雾非雾,如尘非尘者,敌人发军之征,随其起处防之。

或白云如匹布起于东方者,大兵起也,色赤者尤甚,青者大丧,黑者亦如之也。

或黑云三道,首尾锐而中裂者,其下将有大战。

或云气赤而其缘黄者,大臣专权之兆也,不早除之,将有大变。

于军上往来,则往者败,来者胜。

或云气散如锦文者,当有赦书行天下。

天下若无庆贺事,必见流血。

或云气如虎头者,暴乱之象也(象一作众)。

或云气如弩弓之状者,天子之气。

或云气长数十百丈者,猛将之气也。

或云气无故如虎行云中者,当暴兵至也。

或云如人字在空者,所发之处(一作地)必有人来告急,一人则气一条。

云如方一红者,暴兵至也。

或望无云,独见赤气如旦暮之霞,或见黑云极天,或白云如仙人衣,十万联结,部队相逐,罢而复起,或白云广大七丈,东西极天,如此者皆起兵之象。

或有黑云如人持刀盾者,暴兵之气也。

如见之国,当严号令,肃士伍以备之。

  ○杂云气第一百七十

  凡占气三四百里,平目望在桑榆上千馀里,登高望之下属地者居三二千里。

云气有如兽踞上者,战。

自华而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常山已北,气下黑上青;渤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卓而(卓一作卑)布,卒气搏。

前卑而后高疾,前方而后高者锐,后锐而卑者却。

其气平者徐行,前高后卑者不至而反。

气相遇者,卑胜高,锐胜方。

来卑而修速者,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

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十余里、二十里见。

来高又余二十丈者,不过三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和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

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

精白而前低者,战胜。

其前末两昴者,战不胜。

阵云如立垣,杼云如杼,轴云搏而端锐,钩云如城者亘天其半,云霓者类阙。

其故剑云钩曲者,此云见,以五色占而泽搏密,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必战斗。

其旦五朔所候,次于日旁云气。

人主人象皆如其形,故北狄之气如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航幡旆(一作旗)。

若冬至之后夜明者,阳气之动也,不足占。

  ○胜兵云气第一百七十一

  处营临阵之时,紫气出于军上者,大庆之兆也,即日有喜。

或军上云气如覆堤前赤后白者,胜气,利进兵攻击,在敌则胜。

或军上气凝成云,中天而住(一作往)坚固不变者,名曰刚气,在敌则勿攻之。

或军上云气作盘踞之状者,此之谓天威也,宜用精兵固以渐进战。

或军上云气如华盖先动者,或云气上赤下黑临军者,此弱彼强,然终破强,小能击大,大战大胜,小战小胜。

或云气如黑人在赤云中,谓之捷(一作梅)气。

或云气如十十五五童子,气中赤气在前者,强兵之气也。

或云气如山堤林木;或白气粉(一作分)泽如楼,绕以赤气;或云气烂如火光或涌如火烟;或云气如山盖分为(一作高)两穗蓬蓬然,又类草烟之状,此得天势也;或云气凝日而成五色;或云气十十五五如赤鸟蹲黑气中;或气如黑烟;或云气如马头高尾低;或云气如人持斧向敌;或云气如二匹练:此十者,劲兵之气也,在敌则宜避之,在我则所向皆克矣。

黄云气黄白厚润而重者;或云气动,广如三匹皂帛,前大后狭,军行其中,有云如斗鸡,赤白相随在气中;或阵上有五色气连天;或云气连天如乌衣人在赤云中;或黄气亘天:此五者,应天之兵也,击之大凶。

或军上气如蛇举头向敌;或赤黄气干天;或云气如日月而赤气绕之;或云气如日晕有光著(一作者);或气凝聚而不散;或赤云如龙,彩色郁郁冲天;或云相绕又如凤凰之状;或云气光润如城门隐隐在白云中;或气内赤外黄:此九者,强兵之胜气,一曰王者之气也。

云气如是者,在我军上则出击敌,若在敌上则慎勿妄动。

又若在我军上,及敌人军气如常者,亦胜兆也。

  ○城上云气第一百七十二

  进兵攻城,及敌来围我,亦审云气之吉凶。

或城上或营上有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者,军人愿降也(此章一缘胜败之气杂论之,又多言城中之事,故别立此章。

若于营塞及阵上吉凶亦同)。

或云气上黄下白,名曰善气,所临之军欲相和解。

或城中气如白旗者,不可拔。

或黄云临城者,城中有大喜庆。

或青色气如牛头触人者,城中不可屠(一作图)。

或城中气出东方色黄者,此天钺,不可伐,伐者大祸。

或城上气如火烟分涌者,主人欲出战也。

其气无极,不可击。

诸色但出而无极者,不可屠。

或赤色或黑气如杵形从城内向外者,内兵突出,主人大胜。

或城上云气分为两穗火之状者,不可攻。

或蒙气绕城而不入者,外兵不得入。

凡攻城塞有诸气从城中出入吾军者,胜气也,谨备之。

或攻城赤气在城上,黄气在四面绕之者,城中大将死,城降。

或城上赤气如飞鸟者,急攻之,立可破矣。

或气出入于城中者,城中居(一作军)民欲逃散,无斗志,急攻之。

或气如死灰而覆其城寨者,吏士(一作使)病,城可屠。

或城全无云气者,士卒心散。

或城上赤气如众人头向下者,其下多死丧血流。

或白气绕城而入者,急攻之,可拔。

或白气光如剑形,长百余丈,自敌上起而横城上者,攻之者受祸,城不可屠,八十一日内应。

或黑云高起,以黄为缘,长凝于阵前,横列如跪,其状如手相牵,三三五五低头拱手营阵之上者,人必降。

或云气如鸡雉及走兔者,贼当来攻城,急备之。

或云气三条五条横列成阵,文如虎斑者,所临之军必拔城杀将,见之急攻之。

或云如龙行于城上者,必有大水。

凡城上胜败之气如是者,胜在敌,不可攻之;败在敌,可攻之。

胜在我,则利出兵进击;败在我,则坚壁清野,严以守之。

云气所见,天地心也,可不慎哉!

  ○将军云气第一百七十三

  欲知敌将之贤愚,亦以云气占之。

夫军上青云带赤中黄白,自旦日至夜不散者,其主弱臣强,大将军骄恣,法令颠倒,可急攻之。

或军上云气昏昏暗浊者,主将不明,贤良不附也。

或军上云气如蛟龙者,主将军神魂散乱,可击之。

或出自白日没之后,有青气西亘天者,经十日不雨,大将当失位,强在三年之内也。

已而变赤者,大败之兆也。

或军上青气渐黑者,大将军死。

或云气黄白而润泽者,将有威德也。

或军上气渐渐如云变作山形者,将有深识也。

或云外黑而中赤向前者,或两军相当云气如仓者,或赤气如山者,此三者将悍精骁勇也。

或云上与天连者,将有智也。

或云气如龙虎在煞气中,或如火烟奋奋,或如火光变变,或如林木あだ者,或如尘埃头大而卑者,或色紫黑状如门上楼者,或如紫粉(一作粉素)霏拂者,或如龙游黑雾中者,或如日月有赤气起绕者,或状如门上黑下赤者,或如皂旗者,或如弓形,或蜿蜒如蛟蛇者,此十三者猛将之气也。

或云气青而疏散者,将怯弱也。

或前大后小者,将不明也。

或内黑缘以白气者,将懦而无谋也。

如此者,可以诈动,可以事惑,可以威,可以强逼决胜矣。

  ○伏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四

  进兵之时,先于山川四面望其云气。

浑浑圆长,赤气在其中者,或如赤杵在黑云中者,其下有伏兵。

或气青黑色掩北斗者,敌将设伏兵以待我也。

或两军相当,赤气在阵前后者,亦有伏兵随气所在之方。

或云绞绞绵绵者,此以车骑为伏也。

或云气耸然类山丘形者,此皆精猛之伏兵也。

或云气成布席状者,此以步卒为伏也,所见之地急防之。

  ○奸贼云气第一百七十五

  白气群行,徘徊结阵往来者,他国人来欲图乱我,不可应之。

视其所往,随而击之,可得也。

或有黑气临我军上,如车轮行,敌人深入,谋袭营栅。

或有黑气游行,中含五色,临我军上,必谋合诸侯而伐我,诸侯必谋反敌军,敌军当自败。

或有黑气如幢节之状出于营中,上黑下黄,敌人来求战,无诚实言信相,及九日内必觉,备之吉。

凡云气如是者,敌之密谋也。

  ○败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六

  军上气如死灰,或如马肝,或如偃盖,或如群羊,或如惊鹿,或如卧人无手,皆败征也。

或黑如坏山(坏一作败),随军,军败将死;随我,亦(一作移)当避之。

或云气白黄昏发连夜袭敌者,军士散乱,击之吉。

或军上气卑而一绝一败,在东发白气者,灾深。

或云气五色而东西南北不定者,军欲败。

或赤气炎隆于天者,大将军死而众军溃乱。

或黑气如牛马从雾中渐渐入军者,名曰天狗下食血,必营于远处避之。

或云气盖道蒙蔽而昼冥者,立败之征也,爨不暇熟,急避之。

若云气或青或碎如瓦砾,所临之军即败也。

若云气或赤或白,如人无头,如人卧匐地低头,所临之军败也,当流血百馀里。

在吾而欲禳之者,大将移营他处即吉也,士卒令其欢心上腾,可以解福。

或云气如水破堤,士伍溃之兆也,敌将潜兵袭我之后。

或夜云气长如引索垂下,所临之军败也。

或夜半云气浓黑者,多阴谋。

色青白及苍黑者,皆反戾之兆也。

或黑云如车轮转而入军者,小人谋逆,急察备之。

或云气状如犬者,其下多流血。

或云气黑色而黄色在上者,士卒怯懦,内亦有反乱之计也。

或黑云如幡幢在气中者,或赤气如血,飞鸟在黑气中者,皆败兆也。

或黑杂碎如群豕,或如群牛马,或如群惊鸟者,皆败兆也。

或云气如浮尘散漫者,士卒谋反逆。

或赤如火之猛焰烛天而起者,大败流血。

或赤云如人三三两两或行或坐者,暴兵将至也。

或云气如焚生草烟,所临之军大败也。

或云气如焚生草烟,所临之军虽前勇,后当自退。

能以岁月候而击,可胜。

或赤云气而漫漫如垂盖者,军当自乱。

或赤云两向状如八字,各有首尾,锐而复大者,大战血流,先动者败。

言先动而败者,谓有两军交刃之时之兆也。

或云气如悬衣,败兆也。

云气如转蓬者,败兆也。

或两相当,敌上全无云气者,击之可破也。

或两军相当,敌上云气极天如阵者,此之谓横海气,力攻之可破也。

或两军相当,望彼军上有火照人者,此失将士之心,攻之可败也。

或云气如群鸟乱飞者,败兆也。

或云气毵毵如虎尾垂于军上者,军欲降。

不然,将有奸人为敌应。

或两军相当,去十里内望见彼军上气白又高,后有青云者,立败之兆也,宜速鼓行而击。

或云气苍黑者,败兆也。

或云气如行牛,或如鼓车,或如群蛇乱走,或黑云如人牵牛,皆败兆也。

或云如坏屋之状,兵乱将死。

或淡黑云中有深黑云,黯黯而如星者,谓之败军之气,兵大灾。

夫兴师动众,天以胜败之气告人者有以也。

当胜气者不可恃之,当修军政、精智虑、严号令、正赏罚,此可以答天地之贶也。

苟或恃胜气而军政不修,荒怠败度,此可以反胜为败也。

遇败气者讵能必败也?当以严教令、谨智虑,责躬罪己、恭答天谴,此可变败为胜也。

大将得不以胜败之象,立修德之方乎!

  ●卷十八 #

  ○天第一百七十七

  天裂(一作制)于敌上者,敌人自乱之兆也。

天色如血,兵战之兆也。

天雨甘露,所雨之地兵大胜也。

雨虽在敌,敌败也;在我,当避之。

天雨鱼鳖,在敌,敌败也;在我,亦当避之。

天雨血,在敌,急击之,可胜也;在我,避之;或在我彼两界者,将大血战,吏士俱伤。

天雨絮及粟,在敌,敌凶;在我,避之。

天雨海岛毛,大乱之兆也。

天雨毛,所雨之地大将信任邪谋也。

若烟非烟,庆云也,云开有德。

若星非星,归邪也,归邪有人。

若雾非雾,泣军也,泣军多杀将。

若雷非雷,天鼓也,天鼓多败军。

不云而雨,天泣也,天泣多覆国。

凡天下之事变异于人者,急慎之。

  ○地第一百七十八

  地裂者,兵戈之兆也。

营中地生钱者,下谋叛也,急备之。

营中地上生毛者,吏士多亡敌,严令防之。

军在野,营地震者,有灾星到也。

营地生五谷者,将士有喜庆,大将有封邑。

营中地色忽变黄者,大庆之兆也。

营中地忽拆裂,有败军将死也,急移营避之。

地忽陷者,主将破点之兆也。

营中地忽生血者,贼来,急速避之。

城中与营内山忽有夜崩者,吏士有分散,移营避之。

屯兵之城,山春崩者,敌来伐城;山夏崩者,有大水至;山秋崩者,有暴兵至;山冬崩者,军民饥。

结营之地吼如雷者,敌来,急速备之。

流水无故绝者,设伏兵至。

水忽赤如血者,军士欲自乱,急备之。

  ○虹霓第一百七十九

  攻敌人之城,有虹霓屈曲从外入者,三日内城屠。

五色虹霓饮军井者,大凶,移营避之。

虹霓垂营中者,亦败兆也。

五色虹霓绕城,城中将乱,急攻之。

白虹见于军上者,军败流血。

白霓贯中,师不可出。

白虹绕城而不匝者,从不匝处攻之,必拔矣。

绕城而匝者,即俟从渐错处攻之。

赤虹从天直垂地者,所垂之地敌兵至。

十一月屈虹出,破军败将。

天有白虹如雾者,营中防奸,将及兵将反。

黑虹所见之地,大水到其处,利于高处置营。

赤虹半隐云上,有火灾,亦当败。

黄虹在营上,吏士多惊挠。

青虹亦如之,不为灾。

  ○雷霆第一百八十

  营中雷折木者,大将凶,利修军政:春三月内甲子、乙丑、戊寅、辛卯、戊午。

有雷及霹雳下石杀人者,军在野营,将有大战,一月内应之。

雷一声而止者,将军有重命行。

将战之时,雷声自我阵后起渐渐入敌者,必胜也。

随其声而击之,吉。

从敌震迅而来者,凶也,急抽兵避之。

天阴不雨,雷霆在我军上,随而击之者,大胜也。

合战之时,大雷一声而止,先动者胜。

浑浑圆长者,从来处吉。

声四起东西南北不定者,军有大血战,两军伤。

大雷疾速自我入敌者,胜也;自敌来,凶。

霹雳当牙帐,急搜检(一作验)之,营中有奸人为贼应,亦虑暴兵至。

或夜半无云而雷者,吏士不从军令也,火急施恩布惠(一作讲我)以禳其祸。

  ○战候第一百八十一

  交战之时,五色采旗掣拽不动者,大胜候也,敌强力战,慎不可追之。

临战之时,鼙鼓之音鸣于常者,胜候也。

角声清激者,胜候也。

风不起而旌旗悠扬,前指敌阵者,胜候也。

马骄嘶而喜跃欲进者,胜候也。

牙帐无故倒折者,败候也。

鼙鼓之音重浊不清彻者,败候也。

角声洪浊不清洁者,败候也。

焦而四乱者,败候也。

横而不圆者,内乱将发。

旌旗撩乱不整者,败候也。

马亦多惊嘶退缩者,败候也。

临阵之际,胜败之候,能详慎者善矣。

  ○杂占第一百八十二

  结营之地,天火焚其林野者,贼兵疾到。

火无故自发,焚其帐幕者,有大水到。

溪涧中水忽出,主有阴贼到,其地凶,移营避之。

或出军之时,或将战之际,有兔及麋鹿之类走过者,勿杀之,胜兆也。

营中黄龙见者,大胜也。

营中山池沼溪涧忽自然自外而入者,士卒陵主将。

龙斗营中及左右者,贼大至,亦防大水。

群蛇集营前道上者,有急兵至。

营中竹树忽然有血者,大将有重忧。

营中不雨而树湿者,贼兵起。

营中忽得五色鱼者,勿杀之,杀则大水立至,不然暴兵。

或有鱼上下于树者,水亦至,急移营高处避之。

鸡有重距重翼飞来营内者,胜兆也,杀则大凶。

两军相当,遥见敌上有龙者,不出一月敌当大败。

犬尿溺营前大道者,移营避之,有灾至。

营中马忽惊嘶者,即起卒兵,立具兵器备之,恐贼潜到。

马前营生角者,多杀伤。

马毛无故而赤,主将灾也。

将帅之马夜无故嘶者,其主凶。

城忽出水者,贼兵相侵。

鼠啮(一作)甲胄及兵器者,损吏士也。

鼠群行,即有大水。

鼠频出军中,防叛逆。

虎狼入营者,贼兵至,伤人,大凶。

  ○占风统论第一百八十三

  凡灾风之来,多有杀气克日,浊尘飞埃蓬勃四起也。凡详风之来,多与佳气并,而日色清朗,天气凉索,令条长去地少高,不动尘而过也。

  ○五音占风第一百八十四

  宫风声如雷吼空中(一作风),商风声如驱群羊,徵风声如奔马,羽风声如击湿鼓,角风声如千人语。

子午为宫,丑未寅申为徵,卯酉为羽,辰戌为商,巳亥为角。

宫风发屋折木,米贵,来年兵起。

徵风发屋折木,四方有急。

羽风发屋折木,米贵(一作情勇)。

商风发屋折木,主兵。

角风发屋折木,急斗战。

  ○刑杀占风第一百八十五

  岁月日时,阳德自处,阴德在天干。

岁月日时,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丑刑巳,巳刑寅(一作申),辰午酉亥各自相刑。

子丑寅巳申为上刑,卯寅巳为下刑。

大风从三刑上来,官军克,大寒大克,小寒小克。

风从刑下来祸,从刑上来福。

从三刑为上,从自刑为下。

  ○十二位占风第一百八十六

  申子为贪狼,主欺绐不信,强夺横取,盗贼攻劫。

巳酉为宽大,主福禄赏赐,众宴酒食,贵人君子。

亥卯为阴贼,主战斗杀伤,谋反大逆,杀人之事。

寅午为廉宜(一作贞),主宾客礼乐,娶嫁,国议,诚信。

丑戌为公正,主执仇怨兵诛。

辰未为奸邪,主欺慢人。

贪狼之日,风从宽大来,仍以贪狼参说吉凶。

他皆仿此。

有杀气从三刑上来,或五墓上来,有伏兵,不战必克。

  ○逆风第一百八十七

  蓬勃四方起,或上来触地,此逆风也,暴兵至。

寅时发,主人逆;辰时发,客逆;午时发,亲戚逆;申时发,左右逆;黄昏发,外贼逆。

宫日风从角上来,卒急有兵围。

至月中折木者,城陷。

羽日风喧喧,日无光深雾,兵围城,客克。

商日风从四季上来,关梁不通路绝。

阴贼日风从阴贼上来,大寒日(一作贼)日相杀。

  ○风雨杂占第一百八十八

  攻城围邑,经旬不雷雨者,城中有辅,疾去之。

征去之日,细雨沐,兵捷之征也。

若大风雷雨不见日,辰午戌亥自刑之日,兵家大忌也。

临戎之际,忽来阴气旁勃,牙杠折阴不见日,旌旗抑扬,此败征也。

慢风与气从敌所俱来,我胜,急击之。

反是则凶。

旌旗晕晕顺风摇曳,举向贼者,即击之,胜也。

大将牙旗之日,风势顺动,旌旗前指,鼙鼓之音清亮,此胜兆也。

持此,可以胜定安三军之心。

风旋尘如穗如蛇形,屈屈来漾者,凶,急备之。

风来卑而扫地者,敌兵至,速高则来缓。

营中大风折木者,大将失位。

风无常而无定者,贼即至。

合战之际,大风昼昏扬尘冲敌,大胜。

反是凶。

兵初至,所伐之城天色阴翳,又无风而细雨空蒙者,军将败。

若初临敌而大雷雨隐而至者,大胜之兆也。

有旋风入营,折绝旗帜干戈,吹坏帐幕,必有盗贼入营,将死。

  ○八节占风第一百八十九

  候风之次(一作发),常于其节寅时候之。

立春之日,位应艮宫,本宫绰绰然和风徐徐而至者,此之谓条风也。

风自人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春分之日,位应震宫,本宫风来,抑之非低,之非高,习然得风者,此之谓明庶风也。

明庶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金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立夏之日,位应巽宫,本宫风至,陶陶然圆缓而不散乱者,此之谓清明风者也。

清明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天门起者,军不利也。

夏至之日,位应离宫,本宫风薰然融和而普者,此谓景风者也。

景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水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立秋之日,位应坤宫,本宫风来宣畅而谕(一作渝)者,此之谓凉风者也。

凉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鬼门起(一作来)者,军民不利也。

秋分之日,位应兑宫,本宫风来肃然者,此谓阊阖风也。

阊阖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木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立冬之日,位应乾宫,本宫风洁清莹爽而至者,此谓不周风者也。

不周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土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冬至之日,位应坎宫,本宫风来凄凉不怒者,此谓广漠风者也。

广漠风应候,军民宁泰之兆也。

风自火门起者,军民不利也。

风之来也,顺者为祥,逆者为妖。

皆人志正邪也,然后通天地鬼神之心也。

是以节之首日而占之,可以知其吉凶矣。

行师者能以顺正之道应乎天,欲风之不祥也,其可得乎!

  ●卷十九 #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

  巳酉为宽大之日,时加巳酉,乌鸣其上,有酒食;时加寅午,乌鸣其上,有酒食、礼让;时加丑戌,乌鸣其上,有酒食、词讼、口舌;时加卯亥,乌鸣其上,有酒食;时加辰未,乌鸣其上,有酒食,妇人口舌;时加申子,乌鸣其上,有酒食。

寅午为廉贞日,时加廉贞,乌鸣其上,有王相长吏休废,有谏诤责让(一作酿);时加巳酉,乌鸣其上,有宾主;时加申子,乌鸣其上,有酒食,相杀;时加丑未,乌鸣其上,有宾主;时加丑戌,乌鸣其上,与上同;时加亥卯,乌鸣其上,有酒食。

丑戌为公正日,时加公正,乌鸣其上,有王相当其吉,长吏公事休废,囚死者有来慰问事;时加巳西,乌鸣其上,有公正,酒食相遗;时加寅午,乌鸣其上,有公正庆贺事;时加辰未,乌鸣其上,有使(一作吏)士来说阴私事;时加申子,乌鸣其上有吏(一作人)来作公正事;时加亥卯,乌鸣其上,有士来说贼相杀事。

辰未为奸邪日,时加辰未,乌鸣其上,有王相来,长吏奸诈,休废囚死口舌事;时加寅午,乌鸣其上,谦让人说奸讼事;时加巳酉,乌鸣其上,有酒食、阴贼事;时加丑戌,乌鸣其上,有吏捕奸邪私事,阴谋斗争劫杀盗事;时加亥卯,乌鸣其上,除贼兵劫。

申子为贪狼日,时加申子,乌鸣其上,有言群盗攻劫,休废囚死,有盗贼事;时加巳酉,乌鸣其上,有酒食、攻战事;时加寅午,乌鸣其上,有善人说攻劫事;时加丑戌辰未,乌鸣其上,有妇人说群贼事;时加亥卯,乌鸣其上,有群贼攻夺事。

亥卯为阴贼日,时加亥卯,乌鸣其上,有王相说群臣大义,休废囚死斗伤事;时加巳酉,乌鸣其上,有酒食相伤;时加丑戌,乌鸣其上,有使逐贼相伤;时加寅午,乌鸣其上,有妇人奸私相伤事;时加辰未,乌鸣其上,亦如之;时加申子,乌鸣其上,贼攻讨事。

诸阴日有乌鸣,若群飞狩飘风门从四季上,时加四季,有攻夺,皆为开闭之事。

  ○运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一

  乌从子上来,大将不可震威武,敌来勿与战,必不利。

丑上来者,不宜出战,兵进战,内有阴谋将发,细察备之。

寅上来者,吉音至。

卯上来者,利进战,大将有禄庆之事。

辰上来者,有吉信至,营中忽见牛羊大吉,见死物凶。

巳上来者,不利战阵,两军俱伤。

午上来,不利出兵。

未上来,战斗主吉,客凶。

申上来,不利出兵。

酉上来,利出兵,有喜。

戌上来,吏士有异心,潜备之。

亥上来,不利战。

此十二辰位占乌之情也。

常以怪字居甲上占之。

假令甲子旬,即在子上是也。

又若乌从四散并来到营上居,恶声而止住之者,贼兵已入境矣。

急飞过者,贼勇锐,疾如雷电,速为之备,但疾与战,我可以胜。

鸷鸟飞来将军牙帐上搏击者,有贼,不可出战。

三足乌飞来营前后,谓之灾饮乌也,贼将来至营中者凶,急备之。

赤乌入营者,防奸人刺客。

群鸟三三五五营上往来,无声而四散者,吏士有逃溃之心。

鹳雀忽来营上作巢而鸣,速移营避之,大水至。

乌至营栖于牙帐者,吏士谋,大将即有祸,速避之。

乌鹊忽来炮上作巢者,吏士谋,大将潜验之。

方战之时,有白鸟状如鹰,飞赴敌者,并力击之,大胜兆也;自敌来赴我者凶,急退军勿战。

  

  ○杂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二

  出师之日,乌于军前逆飞者,征无功;在左则吉;在右则凶。

逆军而作恶声“查查”者,大凶兆也。

或从右发声和顺,自大将后而过左复声者,大兵有庆之兆也。

乌及相呼“于”(一作子)者,吉也。

乌于军前,一足卓立地者,进必(一作不)寇者。

在枯卉上鸣者,凶。

振迅疾飞,视顾周阵而不止者,前贼也。

乌来牙旗上立者,急移营避之,其地不祥。

乌立牙帐上作恶声者,有吏士潜谋逆,速搜验之,必得奸状。

乌来鼓角上鸣者,将军、吏士心雄益奋也;器械上鸣者,即有战阵也;绕营而飞鸣者,所来之处贼兵至也。

凡乌之来,大将别令一人候之。

此皆能通天地鬼神之情者也。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三

  登明方鸣者,凶;神后、大吉、功曹等方者,大冲、天罡太乙方者,胜光、小吉、传送方者,吉;从魁、河魁方者,凶。

更看神与月将相克。

假令登明是凶神,在寅卯申酉即相生为吉也。

假令传送是吉神,在寅卯巳午即相克为凶也。

他皆仿此。

宜细认方位,辩其吉凶。

  ○六甲占乌情第一百九十四

  (六甲自图在第八卷,但以图按其方可也)

  

  乌在上鸣者,贼闻不来,与战大吉。

鸣者,合有吉音,无他战阵。

鸣者,喜信之兆也。

鸣者,防慎,在内当有细人潜为贼应,不然有谋叛者,察防之。

鸣者,军无他战。

鸣者,有贼信者,当有战阵。

鸣者,闻贼不来,急备之,不利战,凶兆也。

鸣者,亦慎之,或有小盗,必杀之,不然当有大惊。

鸣者,防吏士亡遁。

鸣者,将有战之事,主吉。

鸣者,有贼信者。

鸣者,防内有奸人潜为贼应,谨备之。

夫占乌之法,立营之地,非乌所巢而有乌来鸣,方可论占。

若聚林群乌之所栖泊,而嘲嚣无常者,不足占也。

  ●卷二十 #

  ○誓文第一百九十五

  有虞氏戒于国,夏后氏誓于军,殷人誓于军门之外,周人将反刃而誓。

所誓不同,吾从周誓之誓曰:惟天至仁,亭毒万物,其有逆于道德者,激霆以震之;惟神至幽,游息六气,其有淫于祸乱者,潜灵以殛之;惟王至明,顺恤九服,其有悖于教化者,兴师以察之。

此四者同条而共贯也。

是知军(一作君)天下者,挥长戈以宾不臣,未为不善也;涤秽滓以广王化,未为不嘉也。

今孽虏不庭,乱常反德,吾为天子恭行天讨,誓翦大憝,决垂元功。

即出(一作即)凶门,已即敌境,咨尔众士: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生死荣辱在是,一举勿使自踬,为邦之羞尔。

其勉之,勉之。

  ○祭ㄌ沙门天王文第一百九十六

  维年月日,某宫谨以香火蔬果祭于毗沙门天王:惟天王神灵通畅,威德奋震,据大阴之正位,降普天之妖魔。

左手擎塔,尊神显于西土;右手仗戈(一作戟),赫天威于北方。

一举而群魔骇,再举而沙界裂。

目激电以日暗,发聚蓝而云委。

卓荦万古,郁称亢神。

今妖孽未除,生灵涂地,凶声逆气,溢天而浮。

皇帝命某领雄师权剿戳群党,大勋未立,壮心徒奋。

天王受佛敕印,广扬通尚,能卷大地于掌中,纳须弥于芥子。

今此小丑,岂不能祛?伏惟降慈悲心,救众生苦,开大神力神兵,右回左旋,翦灭贼众,脱苦恼于刀兵之劫,发济投于风火之轮,则某也处心归依,实在此日。

尚飨。

  ○祭风伯雨师文第一百九十七

  年月日具官某,谨以牲牢(一作羊)香酒之奠祭于风伯、雨师之神:惟神箕、毕之精,阴阳之粹也,动息无间,游潜大虚。

大块噫气,鼓天地以发籁;飞龙在天,合云雷而作解。

茫茫禹迹,民其赖之。

今某出师有期,惟灵是丘,冀神阴嘉(一作佳),以赞我师旅。

或则驾舟楫、济巨川,神其施九窍之怒号;或则陟岑、厉险阻,神其减十期之滂霈。

然后扇腥膻之气,如尘扬空,抽凶奴(一作妖)之血,为波注海。

大事苟济,敢忘元贶?尚飨。

  ○祭山川神文第一百九十八

  年月日具官某,谨以牲牢香酒之奠祭于山川当境之神:始疏山浚川,所以应天文,裂地纪,限夷夏,宣风雨,惟神者必灵,有祈者必应。

盖山川为之府,人为神之主也。

祸淫福善,神其掌之。

故圣人列于典礼,国家配于群望,所冀发善者之福神,歼不善之尸骨。

惟神景天地之命,为山川之灵,监我恳诚,赞我兵力,使收功于须臾,馘元恶于顷刻。

尚飨。

  ○祭黄帝文第一百九十九

  年月日具官某,谨致祭于黄帝之神:惟神天资懿睿,首弄兵戎(一作戌),敷演三才,披攘九极,陶精颐(一作积)粹,嶷立古。

虽蹈之不腆,(一作实)伊圣之有作。

方今天人合发,夷夏称忠,隐幽于黄屋之尊,告庙起白旄之命。

惟神素章元圣,开辟往世,驱(一作驰)逐凶慝(一作逆),揄扬天功,绵历千载(一作祀),光灵不泯。

阴垂嘉,以赞我师旅,收辟土地,诛锄鲸鲵,幽明合诚,幸享多福。

尚飨。

  ○祭尤文第二百

  年月日具官某,谨致祭于蚩尤之神:惟神雄材(一作才)自任,命世特立,卓绝万古,郁为人豪。

在昔(一作官)炎灵不御,土(一作御)德丕炽,公鄙自天之职,纂即戎之绪,足蹴九土,手掉五兵,而奋臂一呼,四溟飞水,瞑目再顾,两曜暗色,吁气而烟雾蒸,吹蠡(一作角)而风雨作,金虎亦病,神龙亦屠。

然公之丙灵,实(一作宝)万万世不泯。

冀垂嘉,赞卫我师,获虏树勋,戴答(戴一作以)神贶。

尚飨。

  ○祭八神文第二百一

  年月日具官某,谨致祭于八方之神:两仪设象,八卦成文,中含粹气,结为神灵。

圣君则之,以奠万民。

悠悠奸丑,敢有不宾,逆天反道,罹殃道。

吾今有告,神顺所闻。

天门地户,人门鬼户,震灵(一作雷)洞洞,火灵郭郭。

水泽之神,聚类合鲜,沱沱大极,灵气诜诜。

扫殄凶,廓清妖氛(一作气)。

神灵之,神灵之。

尚飨。

  ○祭当境神文第二百二

  年月日具官某,谨备酒牢奠祭于当境山川之神:惟神受天明命,辨位司民。

祸淫福善,神之恒德。

今奸丑肆暴,聚谋不轨,污渎我境土,虏掠我生(一作士)庶,尚未伏锁授(一作诛报)首。

岂神祸淫之道耶?俾我元戎,肃坛命将,提戈远征,大憝未诛,元勋未辑。

岂神福善之道耶?今某虔统大军,以涉灵境,固当飨我血荐,潜勃其力,赞应天之兵,诛悖道之虏,则神正直之方是乎在。

尚飨。

  ○牙旗神第二百三

  年月日具官某,谨丘于牙旗之神:昊天有命,泽元王,纯精播祉,元德胜光。

蕞尔丑虏,取(一作敢)谋乱常,麈惊黔首,鼠啮边疆。

天子命我仗钺专征,耀厥威武,讨彼不庭。

尝闻天地福谦,鬼神害盈,善终其,恶殄其生。

咨尔(一作示)阴,固将效灵。

召太乙,呼雷公,驰白虎,走青龙,玄龟镇后,朱雀冲前,濯荡蛟日,扫除妖虹,兵不血刃,告厥成功。

神其知之,鉴于尚飨。

  ○门旗文第二百四

  年月日具官某,谨丘于门旗之神:惟神奠兵作元,扬灵戎首,辟向方之正位,立凶器之宠规。

指顾师徒,予实赖汝。

今丑党尚肆,长氛未清,是致伐鼓建牙,声唬秉律,藉神阴,俾建殊功。

诚宜磨五兵之虚,比三军之气,纳羊犬之地,载扇华风,锁鲸鲵之尸,尽为京观。

神其听之,尚飨。

  ○五方旗文第二百五

  年月日具官某,谨丘于五方旗之神:惟神禀命昊穹,实同所识。

体国经野,正位辩方。

前指则摧扑凶顽,当位则表列师旅。

伊灵有用,由古赖诸。

我国家自奠丕基,遐宣惠正,鲸霄鳌柱,总八极以天临;木口金钤,震九疆而雷动。

方资广被,孰敢不宾?何羊犬之游魂,衅腥膻而背惠。

钤宗既兴于啸聚,在予载掌于车徒。

戎有征事,馘元无爽。

冀神垂,阴赞六师。

奋朱雀以前驱,命玄龟以后殿,青旆鼓苍龙之气,素旌宣白虎之威,黄龙镇中,为我军主。

诚宜内顺指顾,外威奸雄,一挥而龙塞生尘、穷虏罄覆,载鼓而狼居破胆、败虏磨惊,扫大憝于陬隅,耀殊勋于简牍,廓清万里。

藉神之灵,尚飨。

  ○六纛旗文第二百六

  年月日,某谨丘于六纛之神:夫行杀气者北方,表戎事者大纛。

是故以黑于饰,顺其位也;为君之表,严其令也。

师徒撙节,右在于诚。

宣我大用,威彼元凶。

所当者皆摧,所指者皆靡。

则神顺成之功,斯亦至矣。

尚飨。

  ○五兵文第二百七

  年月日具官某,谨丘于五兵之神:天道不讠舀,助厥元王。

我作五兵,以征四方。

灵星为众,刃名大房。

角星示本,弓名曲张。

二宿主弩,曰远望。

荧惑主矢,曰傍徨。

彼长戟名大将,赖参星而抑扬。

今则膻腥聚臭,孛彗腾光,流血如水,伤骨成冈。

苟不翦灭,孰为忠良?咨尔五兵,为天大刑,大玄之垂象,方子之淳精,顺我动使,以扑不庭。

神灵之,尚飨。

  ○马文第二百八

  年月日具官某,谨丘于马神:东方苍龙,实曰天驷。

考星史而立象垂休,观大易则乾文取譬。

懿伊马之用功,为邦家之大利。

何倥偬之边陬,聚膻腥之党类?列旗帜而星蕃,掉戈矛而猬起,将耀武于三军,当载扬于六辔。

所赖者,穹昊储祯,明神效祉。

苟刍饮之叶宜,庶阴口之不昧。

尚飨。

  ○衅鼓文第二百九

  年月日,某谨衅于鼓之神:三军之威,职在鼓旗之用。

灵为鬼神,涂血致诚。

古之常典,以声为度。

兵之令仪,进退周旋,实在于尔。

今则五兵暴露,群丑维横(缺)。

  ○回兵第二百一十

  回兵,建五方旗,依色配方位。

中央土位不动,故大将军以黄旗为四旗之主,常使诸军准望,知大将军所在处回兵。

南方有贼,大将军举赤旗以应之;东方有贼,举青旗应之;西方有贼,举白旗应之;北方有贼,则举黑旗应之。

无贼常偃之。

举旗者令诸军知贼所来也,旗却偃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