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典故

  御制词林典故序

  词林典故书成大学士张廷玉等以序请朕惟六经之士岂易言哉而况跻玉堂而列芸署者尽六经之彦也木天故事厯代沿革具见于斯则又何言惟是国家重馆阁之选极

优遇之隆讵止蜚其英声将以华国而已哉如濓溪所谓文以载道者舎是无他求夫布衣韦带之士由立言以期不朽足矣若夫国家右文重道将以淑世熙绩继徃圣之絶学开万

世之太平胥是赖焉名之盛者实难副任之大者责弥重誉之来者毁亦随其尚思春华秋实之喻而凛虚车麟楦之讥哉

  乾隆戊辰孟春御笔

  书词林典故序毕因以赐大学士张廷玉兼成四絶句

  尽有研京并练都导言何用但吹竽便将翰苑登瀛谱唤作卿家世系圗

  日影花甎铃索静春风芸署牓题双宝山自古称佳话事业何人继曲江

  韵集燕公四十贤【刘昭禹云五言律如四十个贤人】晨星数罢一凄然【朕幸翰苑赓吟者如大学士鄂尔泰尚书张照軰不数年皆物故矣】即防壁府裒成帙重忆柯亭

刘井边

  见说房公独善谋皤皤长领凤池头更兼两世桓荣席谁不云然胜一筹

  三希堂御笔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

  词林典故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词林典故八卷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

  圣驾临幸 #

  赐宴赋诗因 #

  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是书乾隆十二

  年告成奏 #

  进

  御制序文刋行凡八门一曰

  临幸盛典二曰官制三曰职掌四曰恩遇五曰艺

  文六曰仪式七曰署八曰题名

  临幸盛典即述乾隆甲子燕饮赓歌诸礼以为是书所缘起故弁冕于前官制职掌皆由西汉以至

  国朝以待诏之选写书之官皆自汉肇其端也恩遇则断自唐代以専官自唐始也于

  列圣及我 #

  皇上宠渥之典别分优眷迁擢侍宴赉予词科考

  试议叙赠防八子目着

  圣代右文逺逾前古也艺文惟收唐以来御制及应制诸作而词馆倡和不与焉美不胜收也仪式署亦皆断自唐代与恩遇门同例题名则惟载

  国朝近有徴而逺难详也考翰林有志自唐李肇始洪遵辑而录之凡十一家然皆杂记之类也其分条列目彚为一编者自程俱麟台故事始陈骙以下作者相仍然皆仅记一

代之事朱彛尊作瀛洲道古录又于

  今制弗详故张廷玉等进书表称槐防芸署不少前闻刘井柯亭独饶故事但纪载非无散见而荟萃罕有全书今仰禀

  圣裁始成巨帙元元本本上下二千载始末厘然稽古崇儒之盛洵前代之所未有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 墀

  勅修辑词林典故告竣恭呈

  睿览臣等谨奉 #

  表恭

  进者伏以 #

  景运启图书丕焕奎躔之色

  宏模垂琬琰永増册府之光

  罗中秘之传闻瑶编绚日

  志仙曹之法守锦帙霏霞藜照同辉芸香倍馥【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翰林逼华盖古号清班学士登瀛洲世称荣选爵秩剏兴于唐代官制渐备于歴朝虽沿

革互有不同而职业总归一致盖銮坡侍从实为顾问所资而鼇禁追趋与有论思之责非直摛华掞藻夸柔翰于儒林傍日瞻云侈荣阶扵内相而已歴考右文之代典学常勤惟兹

珥笔之官加恩勿替青绫翠锦自昔艶为美谈莲炬花墩至今传为佳话是以槐防芸署不少前闻刘井柯亭独饶故事但纪载非无散见而荟萃罕有全书兹盖伏遇

  皇帝陛下 #

  舜徳重华 #

  尧文光被 #

  建中和之极玉振金声

  揽制作之全星陈云烂时值

  万几之暇 #

  赐幸玉堂遂令百世之荣腾声壁府犹以官曹旧设宜讨论其源流载籍纷岐应搜罗其事实爰奉纂修之

  命辑成典故之书起例凡由

  国朝以上推往代条分缕析自官制而下及题名系以职司知纪言之有要稽其姓氏见入选之为荣统以八门厘为八卷况乃

  鸾旂宠贲 #

  凤藻髙骞荣施卓冠扵成编

  盛典弥超于往牒由今视昔谅千秋运防之难逢伊古来兹信此日文明之极盛云翔阆苑

  恩溢瀛波【臣】等学愧雕虫才慙绣虎八甎道上忝侍游

  歌五色云中恭瞻

  翰藻幸编摹之有属思报称以逾难拟在官而言官惧事而遗事无如见闻固陋学殖荒芜既识记之不详亦铺扬之未尽伏愿

  乾坤度量寛挂漏之疎

  云汉光华増简端之重则昭垂艺苑弥珍李肇之编传播词垣可补陈骙之録矣【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屛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

  闻

  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

  经筵讲官刑部尚书敎习庻吉士加二级纪録四次【臣】汪由敦兵部左侍郎加二级纪録一次【臣】王防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纪録三次【臣】刘 纶

  武英殿监理 #

  和     硕    和    亲      王【臣】 昼总裁官

  经筵曰讲起居注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翰林院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张廷玉经筵讲官刑部尚书革职留任【臣】汪由敦

  兵部左侍郎加二级纪録一次【臣】王防汾

  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刘 纶分修官

  詹事府少詹事今陞礼部右侍郎加一级纪録三次【臣】沈徳潜原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加二级纪録四次【臣】于振

  侍    读   学    士【臣】程景伊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加 一 级【臣】周长发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今陞侍讲加二级【臣】于敏中日

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谕徳兼佐领【臣】兴泰原 任编修加 一 级 纪録 六次【臣】张映斗编 修加 一 级 纪 録 三 次【臣】朱 荃检 讨 加 三

 级 纪 録 五 次【臣】郭肇鐄编 修 加 二 级 纪 録 五 次【臣】钱 琦编  修  纪  録  三  次【臣】吴嗣富编   修  加 

  一   级【臣】孙人龙

  编             修【臣】邵齐焘

  武英殿监造 #

  内务府南苑郎中兼佐领加七级纪録二十一次【臣】雅尔岱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兼佐领加六级纪録十六次【臣】永 保内务府钱粮衙门员外郎兼佐领加一级纪

録五次【臣】永忠内 务 府 广 储 司 员 外 郎【臣】永 泰内务府广储司司库加一级纪録五次【臣】三 格监   造  加   一   级【臣

】李 保监   造  加   二   级【臣】姚文彬

  库             掌【臣】虎什泰

  库             掌【臣】髙永仁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目録 #

  卷一

  临幸盛典 #

  卷二

  官制

  卷三

  职掌

  卷四

  恩遇

  卷五

  艺文

  卷六上 #

  仪式

  卷六下 #

  署

  卷七

  题名上 #

  卷八

  题名下 #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一 #

  临幸盛典 #

  我

  国家诞受 #

  天命百年于兹 #

  列圣重光徳化翔洽

  皇上绍膺大宝文治昌明崇礼官考制度麟麟炳炳与

  唐虞三代嫓隆矣嵗甲子

  亲临院署隆仪茂典徧及儒林往牒所传罕有伦比维时【臣】鄂尔泰【臣】张廷玉实掌院事恭逢

  大礼庆成顿首入谢伏念翰林地望清华古称荣遇累朝掌故宜有完书虽在唐有李肇翰林志韦执谊翰林故事在宋有苏易简续翰林志陈骙馆阁録在明有黄佐翰林记诸

家譔述各着于时然或专载一朝未晰端委且从来见闻所及盛事美谈

  至我

  朝为尤备因请裒集成编以扬庥光而表鸿懿

  温防允行【臣】等退而敬率同官甄综故实分类排纂曰临幸盛典曰官制曰职掌曰恩遇曰艺文曰仪式曰署曰题名统着之曰词林典故为卷凡八厘次以

  进惟是 #

  圣驾俯临宜归恩遇而特详书典礼冠诸简端者一以志古今未有之殊荣一以纪修辑兹编之縁起皆于是乎在云

  乾隆八年冬 #

  上以翰林院署嵗久倾圮

  诏颁太府金重加修葺

  命户部尚书【臣】海望工部尚书【臣】哈达哈户部侍郎【臣】三和董其役越嵗迄工若门若堂若防若亭若垣黝垩丹雘严翼崇闳九年十月

  御书稽古论思集贤清秘二额顔其堂并

  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贮宝善亭

  勅所司诹吉日送掌院大学士进院

  上亲临锡宴先期礼臣具仪注以闻二十七日庚午大

  昕

  车驾出长安左门设卤簿掌院大学士及翰林官俱防

  服集院门外跪迎

  乘舆大臣奉引前导

  车驾入诣 #

  先师祠行礼有司预入设

  御席于后堂中 #

  宝座前南向设掌院大学士及分韵诸臣席于堂上其余以次设于东西廊及左右阶下俱东西向乐部陈中和韶乐于东西廊下陈中和清乐扵东廊下陈丹陛大乐于敬一门

之旁俱北向有顷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

  上御吉服升坐乐止丹陛大乐作奏庆平之章掌院大学士率羣臣由左右阁道入至阶下行礼如大朝仪乐止羣臣诣坐次一叩首坐丹陛大乐作奏文物京华盛之章

  上进茶羣臣就坐次一叩首乐止侍卫授羣臣茶行礼

  如前饮毕亦如之尚膳移

  御膳近前中和清乐作奏玉署延英之章

  上进馔乐止承应上陈唐代十八学士登瀛洲故事有司以馔分授各筵承应止乃撤尚膳复进

  御宴席兼设羣臣宴掌仪奉台盏及壶巵由中墀进丹陛大乐作奏延阁云浓之章羣臣俱起立掌仪进至廊东西向立酌酒进爵大臣出班跪羣臣毕跪掌仪以台盏授进爵大

臣恭进

  御前复跪前所 #

  上进酒进爵大臣一叩羣臣皆一叩进爵大臣起至御前受台盏下复跪掌仪跪接而退羣臣起立掌仪以

  金巵酌酒立 #

  赐进爵大臣进爵大臣一叩饮毕掌仪立取巵退进爵大臣再叩兴退乐止羣臣皆坐承应上陈唐代晦日幸昆明池百官赋诗故事

  上召大臣以次至

  御前

  赐酒咸跪饮一叩首退侍卫分授羣臣酒行礼如赐茶时复坐承应止丹陛大乐作奏庆平之章大臣暨羣臣起立趋阶下谢宴行礼如初乐止中和韶乐作奏显平之章羣臣皆

退仪部恭导

  上至斋房更衣 #

  驾出掌院大学士率羣臣扵院门外跪送礼成方防之初设也扶桑旭日才上觚棱沆瀣珠光犹盈仙掌

  皇上升黼座顾辅臣而言曰时当阳月和煦如春

  天心忻洽朕与诸臣交庆之羣臣咸顿首称贺奉防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圗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勅诸臣

各分一字赋诗

  上又念人数为字所限未能遍及从臣

  命复赋柏梁体一篇

  上首倡诸臣依次分韵俾凡籍翰林及既改官晋秩而旧为翰林者皆与焉总百六十有五人当承应上时

  上举十八学士登瀛洲事顾大学士【臣】尔防【臣】廷玉曰卿等无媿房杜顾朕弗逮唐太宗耳二臣惶恐避席奏言

  陛下上法尧舜过唐太宗逺甚【臣】等谫劣亦思孜孜日赞少効交修之责然限于才力媿出房杜下有负

  圣谕因顿首谢 #

  上又因昆明池赋诗事谕羣臣曰翰林之职虽在文章要贵因文见道尔诸臣当明体此意羣臣竦然敬听复顿首谢宴毕

  赐乐善堂全集性理精义各一部及名茶文绮笺绢时

  果有差羣臣趋出候

  驾于河堤之东日未移晷尚书公【臣】讷亲捧

  御制七言长句四章宣示命和则

  上又于更衣次所走笔立成者也羣臣跪诵于金和玉节之中寓明良一徳之防相与惊叹以为天纵化神从古帝王所未有

  驾出钦承 #

  天语戒谀崇实于末章深致意焉

  御制得东字 #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大学士伯【臣】鄂尔泰得壁字

  稽古鉴冰渊集贤逮珠砾

  清銮一幸临曲宴重申锡湛湛露零萧煌煌云拂翟聆言羣防望道生微的愧切亮天功感深维

  帝绩濡毫纪玉堂掞藻雕琼壁

  大学士伯【臣】张廷玉得圗字

  卿云笼玉署 #

  黼座启萝图甎影迎

  天步金声仰 #

  圣谟

  龙文成五采虎观拜诸儒襄赞【臣】何有赓飏

  帝曰俞宴歌鱼在藻诗叶凤鸣梧两世桓荣席扪心感

  愧俱

  大学士【臣】福 敏得书字

  瀛海通仙岛蓬莱近

  帝居经营 #

  命将作师济集华裾吉日鸣

  銮辂彤云丽玉除歌诗传汉体掞藻迈唐初典以丝纶重贤从棫朴储皇哉

  文治蔚金管不胜书

  大学士【臣】陈世倌得府字

  凤沼搆新模 #

  金根临秘府昭回斗极瞻

  掞丽天葩吐署牓焕

  宸章肆筵优上辅赓歌遇益隆式宴

  恩尤溥芸馆得师资纶扉惭步武瑶编盛事传

  泰运符三五 #

  大学士【臣】史贻直得西字

  延阁崇华搆丹楹焕碧题五云承

  玉辇

  六驭下金闺珠树闻鸾哕梧冈有凤栖訾黄汉讵拟飞

  白宋宁齐清漏因风逺余香满袖携

  皇仪俨升日鹄伫

  御河西 #

  礼部尚书【臣】任兰枝得园字

  蓬观辉文栋儒风振礼园

  辇临承宠渥宴锡拜

  恩蕃领署荣朝宰斯文仰

  至尊翰林华盖近仙牓紫雯鶱地有储材重庭霑纬露

  繁侍

  宸曽旧忝燕贺喜同伦

  兵部尚书【臣】彭维新得翰字

  玉河鳌柱凝冰署翚飞焕

  法驾此经临録图仰总贯晴晖丽广櫩

  天藻瞻层汉褒衮鼎台荣饮和卿士衎陪游殊北门稽

  典轶东观交勉抒丹诚宁徒濡紫翰

  刑部尚书【臣】张 照得墨字

  天禄成云亭经郛辟香域知印重黄扉为龙下

  紫极词猗玉井莲翰泼金壶墨

  瑶札开日华文机効花织咸歌

  元首康宜竭股肱力【臣】笔乏顔筋苕华辱镌勒

  工部尚书【臣】汪由敦得林字

  瀛沼文章囿蓬山道徳林论思寅亮重著作职司钦秘署新云构

  銮舆贲日临 #

  仙毫挥禹篆 #

  圣藻协虞琴列座霑需泽分笺属雅吟荣因稽古力赓

  拜奉

  徽箴

  左都御史【臣】刘统勲得诵字

  词垣栋宇新 #

  天笔龙鸾纵地接五云多人仰三台共雍容

  大驾临左右元臣从賔筵周礼陈韵字唐贤用飏言到众僚纪事听舆诵允矣毓珪璋休哉兴雅颂

  吏部侍郎【臣】阿克敦得诗字

  文□云际起彩仗日边移

  天什披瑶检 #

  恩波溢凤池图畴开圣统礼乐及昌期

  宠锡防龙佐文聨班马词持衡慙厥职珥笔忆当时燕

  乐承

  君贶同歌保定诗

  户部侍郎【臣】梁诗正得闻字

  秘苑新苞茂清时洽轨文领才资硕辅优礼荷

  明君燕酒周王藻鸾旂鲁泮芹

  题瞻重璧合韵许列仙分

  帝曜辉丹地奎躔丽锦雯湘幐増故事

  盛典越前闻 #

  仓侍郎【臣】彭树葵得国字

  册府庆重新堂防赓一徳雍容侍从才郑重清华职鼇禁灿星躔兰台依

  斗极深严凤来仪峻耸鸟斯革

  防仗蔼襂纚 #

  薰歌垂丽则宁惟异数夸矢报期华国

  兵部侍郎【臣】陈悳华得政字

  西清文囿开东壁奎躔映孔防焕离明来游宣

  巽命风华首 #

  盛朝劝相美王政

  龙画灿璇题天浆挹斗柄槐防湛露歌藜阁斯干咏三

  爵秩宏仪千秋逢

  主圣

  刑部侍郎【臣】钱陈羣得讲字

  轮奂起奎垣螭鳌迎

  御棒向荣柯条濬脉井通港周孔防精神尧汤齐背项山辉玉韫烟川媚珠胎蚌吁俊重旁招论思资坐讲所希均化鑪俗厚销争缿

  工部侍郎【臣】徳 龄得易字

  人文庆化成石渠焕新宅

  圣日亲降临台星领仙籍弼谐襄禹谟幽赞研羲易英

  濩动金厢云罍罗绮席

  九重深念典寮采思无斁湛湛露斯零柯亭森翠柏

  工部侍郎【臣】吕 炽得见字

  文教首蓬瀛 #

  鸿仪今创见銮坡楹桷新琼牓星云绚防树飏龙旍亭

  波涵雉扇欣瞻 #

  日采临特重珠衡眷雅韵金声华筵罗玉馔卿僚载

  拜赓千古传词院

  内阁学士【臣】宗室塞尔赫得天字

  美焕瞻新署 #

  温纶锡九天 #

  洪颐森羽卫清佩萃班聫仙牓云霞烂

  宸章日月悬馨承颁玉醴荣忝立花砖载颂逾三祝兴

  歌叶五升平叨盛遇宁数撤金莲

  内阁学士【臣】徳 新得心字

  省署森丹雘钧衡简

  帝心堂开纷积玉牓列灿垂金锵佩儒臣集和銮圣主临雕盘分

  御馔

  鸿藻谱瑶琴共听薰风奏羣赓晨露吟承

  恩重二老由豫盍冠簪

  内阁学士【臣】秦蕙田得位字

  垂裳郅治昌建极文思贲洵直叶风诗殊荣光鼎位

  羲文纬壁辉 #

  舜日金坡被沆瀣泛瑶巵韶咸谐凤吹

  恩涵刘井深化与瀛堧暨染翰职丝纶铭心拜

  嘉赐

  副都御史【臣】励宗万得窃字

  帝箓运昌明词林地清切丹青聿壮观梓俨成列光华云日昭

  恩数古今絶韵许百僚分醴因元老设两省歴追陪三

  世重叨窃报称夫如何低徊曩哲

  通政使【臣】敷 文得和字

  翚翼占奎朗鸾鸣协景和盛仪班玉陛

  清跸驻銮坡署迥金华烂池深鱼藻多

  鸿恩荣辅弼燕喜集簪珂湑露诗堪比阳春节乍过【小

  臣】司献纳大化咏菁莪

  通政使【臣】张若霭得羮字

  华省葺初成鸾台听

  辂声九天瞻 #

  黼绣六琯奏韶茎

  露向毫端湛春从句里生诗分燕国字礼重傅岩羮旷典光圗牒羣材萃

  盛明【小臣】惭接武两代沐

  恩荣

  大理寺卿【臣】嵩夀得重字

  睿泽逮仙班元衡

  恩礼重广储梁栋材曰惟舟楫用的皪八砖明深沈三

  馆共推诚逺迈唐题署还超宋欣覩

  翠华来得叨簪笔从卷阿愧矢音愿效王褒颂

  詹事【臣】张鹏翀得恩字

  仙禁新丹采龙墀贲紫轩百年文际盛二老徳弥惇防乐隆仪备图球

  至教尊 #

  璇题聨象纬 #

  睿思蕴乾坤苑树先春气宫袍得酒痕【小臣】防

  眷渥分韵亦沾恩

  太仆寺卿【臣】刘 纶得叨字

  蓬馆迎 #

  仙仗尧觞许共叨筑堤延上相珥笔列词曹銮署觇清切

  龙章荷宠褒诗徴羣玉府乐谱八琅璈甎影移瑶席罏

  香覆缬袍愿言铭

  盛轨虞抃戴瀛鼇

  佥都御史【臣】嵇 璜得醉字

  兰台望崇严芸馆职清秘宏规焕木天

  御气通丹地奎壁炳台衡云霄纡

  日辔

  帝歌鸣鳯仪 #

  宸笔翔鸾贲宴衎颂那居礼成欢既醉馆规拓前编仙

  籍资新记蔼蔼盼槐防祥烟郁深翠

  少詹事【臣】裘曰修得酒字

  瀛池俨跨虹蓬观屹连斗丽日拥冠裳清风开户牖焜煌

  璇牓书防灔雕筵酒道义光三辰缥缃罗二酉雍雍趋末阶穆穆瞻

  圣后许 #

  国有寸心相将期不朽

  侍读学士【臣】世 臣得深字

  熙朝文治洽 #

  圣主右文深壁府图书焕芸台

  法从临羣仙赓雅什一徳赞天谌玉醴盈尧斚金徽叶舜琴叨荣逾往古勉学媿分隂忝窃无由报题辞罄末忱

  侍读学士【臣】于 振得载字

  红泉耀星楣紫气迎

  仙队艺苑庆遭逢

  宸襟欣茂对堂深香穂凝檐耸行云碍

  宝墨焕晴霞璚浆浮碧瀣岂惟重鹓鸾良以优鼎鼐【微

  臣】职 #

  起居纪録光前载

  侍读学士【臣】陈邦彦得歌字

  桂苑宏规迥瀛洲

  翠辇过 #

  双题日月丽 #

  五字锦云罗班坐开嘉防分曹奏短歌礼从耆徳重恩被侍臣多迟暮依青鏁追陪振玉珂染毫赓喜起拜

  手诵卷阿 #

  侍读学士【臣】涂逢震得春字

  酉山开秘苑甲观敞重闉五纬奎文聚三阶庆泽新上公同授简庶宷共垂绅牋为题诗擘

  恩沾醉酒均 #

  天香分玉案绮席错花茵献夀随簪笏同赓亿万春

  祭酒【臣】崔 纪得兴字

  论道重三台崇儒临

  万乘雕楹贺燕翔藻井文虹亘镐宴酌金罍虞谐调玉磬参差花影移糺缦云祥应幸际代明良弥祈天保定相将赞治机讵比吟春兴

  侍读【臣】双 庆得曲字

  兰省驻 #

  宸舆琼筵徴雅曲纮瀛

  圣化咸霖雨台臣属秀防结华轮雕甍迎瑞旭典坟政所资徳义心斯沃梁水戢鸳鸯金台罗骏騄登瀛愧匪材敬业期深朂

  侍讲【臣】观 保得情字

  万几余暇日芸署葺初成葭管缇庐寂寒花

  辇路荣尧年甲子始舜乐应钟鸣良辅方聨鼎诸臣共献觥醖颁

  天泽美壁映彩毫横掌故传鸿典康哉洽

  圣情

  中允【臣】于敏中得竭字

  香浮白虎樽云防苍龙阙

  明良际泰阶 #

  警跸传阳月班依

  宝仗分牓启 #

  银钩掲 #

  恩光浃鼎台 #

  宸咏聫簪笏题标丽正诗盛纪蓬莱碣宠荣被词臣勉

  矢涓埃竭 #

  中允【臣】董邦达得为字

  梓材贲邓林绮组荣金匮彩映上台星光分香案吏和羮衮绣聫受爵簪裾萃奎斗丽飞甍云烟笼

  宝字仰思 #

  圣主恩俯益愚【臣】愧古训期服膺已人审所为

  赞善【臣】宋 楠得知字

  玉戺传 #

  纶綍金门盛羽仪自天飞

  翠葢就日捧瑶巵论道敦耆旧敷言广

  训辞风清鳷鹊观人在鳯凰池

  恩湛三霄露文惭五色丝

  圣顔瞻有喜应许侍臣知

  御制得音字 #

  木天临翠辇鹓侣集华簪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横汾隂岂昔来泮水犹今礼乐于斯盛觥罍取次斟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御制

  重开甲子文治昌

  佐文赞治资贤良【大学士伯臣鄂尔泰】以

  圣继

  圣垂经常【大学士伯臣张廷玉】于赫

  太上示清行【大学士臣福敏】绳武弼基繄我

  皇【大学士臣陈世倌】四聪四目开明堂【大学士臣史贻直】野无遗贤始悦康【礼部尚书臣任兰枝】楩楠梓松柏桑【兵部尚书臣彭维新】珣玕琪映璆琳琅【

刑部尚书臣张照】从龙从虎云风翔【工部尚书臣汪由敦】葭徴玉管迨初阳【左都御史臣刘统勲】集贤落成隆桷杗【吏部侍郎臣阿克敦】连延窱以辉煌【户部侍

郎臣梁诗正】老槐蔽景绿庭廊【仓塲侍郎臣彭树葵】夺暑却寒温又凉【兵部侍郎臣王承尧】法度既备丹雘彰【兵部侍郎臣陈悳华】谆诲故老宜徜徉【刑部侍郎臣

钱陈羣】展也宴寝凝清香【工部侍郎臣徳龄】将作入奏报克襄【工部侍郎臣吕炽】

  帝曰朕其鸿厥庆【内阁学士臣宗室塞尔赫】来游来歌雅所臧【内阁学士臣徳新】况今二老民之望【内阁学士臣秦蕙田】爰飞

  神翰拂缣缃【副都御史臣励宗万】金壶墨沈流淋浪【宗人府府丞臣任啓运】璇题双贲日月光【通政使臣敷文】仙毫雄健摆礌硠【通政使臣张若霭】笔势一落

千丈强【大理寺卿臣嵩夀】劲力外爽神内藏【詹事臣张鹏翀】防蹲芒玉磔廻冈【太仆寺卿臣刘纶】金薤倒披贯栁鲂【佥都御史臣嵇璜】鸾鹤交翥上银潢【左通政

臣张映辰】烟云舒卷难形相【右通政臣邓时敏】荣光属天莫可量【少詹事臣裘曰修】未许常侍拟登牀【侍读学士臣世臣】飞白赐苏譲美芳【侍读学士臣于振】矧

乃仙巢署苍筤【侍读学士臣陈邦彦】吉日庚午日之刚【侍读学士臣涂逢震】遂移

  天屣下阖阊【侍讲学士臣龚渤】警跸骇顾陛楯郎【祭酒臣鄂容安】龙鸾和铃铿复锵【祭酒臣崔纪】扬金鑁而拖玉镶【四译馆少卿臣余栋】云防俾倪导缨纕【

顺天府府丞臣郑其储】叶叶秀文覆仪锽【太仆寺少卿臣陈其凝】纷敷旖旎从风扬【鸿胪寺卿臣梅防成】歴天捎星耀日铓【光禄寺少卿臣窦启瑛】紫烟煜爚御道黄

【庶子臣周资陈】瀛池俨立千鸳鸯【侍读臣双庆】金紫银艾簪截肪【侍读臣周玉章】入门升阶和以庄【侍讲臣观保】吉辉真气溢圆方【侍讲臣双顶】六章五采葱

衡玱【谕徳臣兴泰】如天启门日在房【洗马臣李文锐】冯翼孝徳瞻颙卬【补洗马臣陆宗楷】王多吉士咸对敭【中允臣于敏中】尊师六拜谒

  素王【中允臣董邦逹】回过刘井憩东厢【赞善臣宋楠】昌黎文伯社兹乡【司业臣鹤年】北门学士奠椒浆【司业臣陈世烈】编钟鼖鼔韶濩纲【左参议臣薄海】

崇牙树羽虡趪趪【右参议臣吴应枚】髙管噭啸龙耶凰【编修臣阮学濬】象鳯翼笙班管长【编修臣僧格勒】玫瑰作柱朱丝张【编修臣沈文镐】翿籥繁防相低昂【检

讨臣钟音】绕风停云慨矣慷【编修臣陆嘉颖】人声谐律相和倡【编修臣白瀛】分刌节度穷窈茫【编修臣周煌】欣与人心犁然当【编修臣路斯道】鸟为拊翼鱼闯防

【检讨臣徳保】如轩张乐洞庭旁【编修臣秦勇均】元臣稽首鸣珩璜【检讨臣周长】敬上千秋万嵗觞【编修臣周正思】于胥乐兮无怠荒【编修臣柏谦】一献百拜

礼则详【编修臣张映斗】朱虎熊罴与殳斨【编修臣任端书】雝雝肃肃济济跄【编修臣林蒲封】炊金馔玉出禁坊【编修臣万年茂】太清红云员峤霜【编修臣李龙官

】翠涛醁醽酏醴防【编修臣曹秀先】粔籹蜜饵有餦餭【检讨臣韩彦曽】猩唇旄约隽翠膷【检讨臣周礼】越骆菌和阳朴姜【检讨臣郭肇鐄】江橘梦柚常山棠【编修

臣钱琦】逺方口实导择将【编修臣董泰】鼎中变化尹对汤【编修臣宋邦绥】微纤精妙大官湘【编修臣姚廷佑】炙三弋五应未尝【编修臣叶酉】

  帝歌卿云宫绕商【编修臣王居正】八伯咸进拜手飏【编修臣汪师韩】韵得燕公五字章【编修臣金相】聨吟更仿汉柏梁【编修臣孙人龙】式瞻

  天藻萃圭璋【编修臣潘乙震】圆龙方虎排明珰【编修臣杨述曽】

  日星胷回锦绣肠【编修臣徐景熹】薫风晨露相颉颃【编修臣汤大绅】烛龙衔曜光四【检讨臣廖鸿章】冲波激岳声嶈嶈【编修臣蔡扬宗】昭融至道若雨【

编修臣王觉莲】

  天光下济濡荄芒【给事中臣钟衡】五色秀华流戴匡【给事中臣程钟彦】披条振藻六艺【给事中臣杨二酉】风雷鼔舞物苍苍【给事中臣程盛修】镌勒琬琰传

胶庠【给事中臣王兴吾】流播乐府谐笙簧【给事中臣周祖荣】从臣才艺花发菖【给事中臣邹一桂】驽骀步武龙腾骧【给事中臣胡定】蓬莱望见风引樯【给事中臣

马宏琦】桃开郁水满磅磄【监察御史臣包祚永】圣涯游泳涵纮沧【监察御史臣李清芳】淼不可即空徬徨【监察御史臣孙灏】乃知

  天文元气航【监察御史臣呉文焕】

  圣处不须一苇杭【监察御史臣张汉】雕虫篆刻宜惭惶【监察御史臣冯秉仁】越玉五重厠匏□【监察御史臣范咸】分防立仗老肃爽【监察御史臣张孝程】泰华

千仞登跛牂【监察御史臣杨开鼎】学优得文愧应玚【监察御史臣冯元钦】春兰秋菊杂藏莨【监察御史臣欧堪善】风松奚用引蜩螗【监察御史臣沈景澜】迫窘诘屈

走踣僵【监察御史臣洗廷芳】愿归夜读青箱【庶吉士臣邵齐焘】畋二酉罗三仓【庶吉士臣窦光鼐】天禄石渠居就粮【庶吉士臣凌镐】易参肃弼诗申苌【庶吉

士臣罗暹春】斟羮哜胾饫膏粱【庶吉士臣田沇】研味道腴弃粃糠【庶吉士臣胡泽潢】博闻为馈贫之粻【庶吉士臣王世仕】学海万里去鸣榔【庶吉士臣王太岳】

瑚结网丽鲨鲿【庶吉士臣朱橒】宁甘决起抢榆枋【庶吉士臣张泰开】不离省闼希文彊【庶吉士臣姚范】温恭朝夕莫或遑【庶吉士臣刘炳】烟霞□濯玉雪装【庶吉

士臣孙廷槐】効愚千虑一赞勷【庶吉士臣朱佩莲】中夜起舞不能忘【庶吉士臣徳保】

  圣人端拱垂衣裳【庶吉士臣蔡时田】调和玉烛握珠囊【庶吉士臣徐玮】淳风沕穆恩滂洋【庶吉士臣径闻】钤辖不动矢直狼【庶吉士臣王铤】化被万国通狼防

【庶吉士臣杜若拙】逺致赤兎来白麞【庶吉士臣盛格】不但蛮狄与戎羌【庶吉士臣顾汝修】

  皇仁旁鬯风泱泱【庶吉士臣戈岱】

  上天降丰嵗其穰【庶吉士臣刘锡龄】六气无易盛徳禳【庶吉士臣阎循琦】十雨五风絶旱蝗【庶吉士臣觉罗奉寛】引恬引飬无胥戕【庶吉士臣恵元士】际兹休

明敢不蘉【庶吉士臣金洪】旁招俊乂匪其彭【庶吉士臣蒋辰祥】涣羣元吉马匹亡【庶吉士臣丛中芷】橘徕服兮甘在瓤【庶吉士臣周孔从】素丝五緎风羔羊【庶吉

士臣王康佐】朝黻永无鹈咮妨【庶吉士臣廖芳莲】泰交一徳凛复隍【庶吉士臣陈桂洲】永膺

  万福储千祥【庶吉士臣熊为霖】天人和乐未渠央【庶吉士臣黄遇隆】冬日晏温下红墙【庶吉士臣熊元龙】戛然清韵风篁【庶吉士臣张日誉】

  六龙回防揺镂锡【庶吉士臣陆树本】拜送遥瞻豹尾枪【庶吉士臣周人骐】都人抃舞喜若狂【庶吉士臣周焘】作歌赓拜追虞唐【庶吉士臣程景伊】不数横汾与

长杨【庶吉士臣邱柱】蓼彼萧斯零露瀼【庶吉士臣陈大防】

  恩深如海奚以偿【庶吉士臣出科联】玉堂盛事垂无疆【庶吉士臣储麟

  趾】

  御制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

  欢腾芸署小阳春此日崇文引席珍顾我慙为房杜主岂伊独数马邹臣石渠典故应増旧壁宿光华更覩新影丽花砖争到八尽教沾醉酒三巡

  瑞旭曈昽霭扇鸾筵开翰墨防衣冠五车四库从来纪刘井柯亭取次看玉版挥毫盈鳯沼花瓷赐茗擘龙团济川自古资舟楫便欲因寻学海澜

  昌辰天禄集鹓聫欣咏斯干小雅篇鸟革翚飞跻君子诵诗讲易共髙贤光凝黼座垂华藻篆绕猊炉散瑞烟咫尺玉堂清切地底夸瀛岛说登仙

  百年礼乐庆昭融保泰常持惕若漫以新诗鸣豫大谁将忠告赞钦崇傅岩梦赉应无借唐室赓歌讶许同心喜百僚知我意不将髙议诩升中

  【御注按唐书张说倡封禅议帝召説与礼官学士置酒集仙殿云云故其时诸臣诗中有髙议待升中又将陪玉检泥之句夫以崇儒之雅举隠遂满盈之私志非朕所取惟是

兢兢业业与日俱长颂不如规我君臣其共勉之】

  大学士【臣】鄂尔泰【臣】张廷玉等

  奏伏惟 #

  殊荣贲于册府 #

  睿藻辉煌 #

  恺泽沛于词林 #

  恩华稠叠旷千秋而纪盛偕庶尹以腾懽钦惟

  皇上

  濬哲性成 #

  钦明光被 #

  接羲轩尧舜之统

  徳乃日新 #

  掞星云河岳之文

  圣由天纵璿玑斡运际甲子之重开宝箓迎祥继雍熙之累洽丕焕右文之典用彰稽古之荣繄是词垣素称清秩本崇政集贤之重地沿迩英丽正之遗规朴斵宜勤栋隆惟吉

爰颁

  巽命俾予鼎新藻井芝栭郁虹梁之特起

  璇题寳画揭鳯榜以髙悬亭号瀛洲真成方峤地连华葢名称玉堂属广厦之初成展钩陈而夙驾

  帝车纡轸光临奎壁之垣日晷腾辉彩彻台阶之次鹓

  行云拥屹 #

  黼座以中开豹尾星陈启琼筵而肆设云璈锦瑟聆广

  乐于钧天翠釜金罍酌衢尊于丹地

  摛章宠示韵分燕国之篇染翰聫吟制仿西京之体金声玉振集条理之大成干端坤倪冠苞符而首出镌诸琬琰掩八伯之咸歌逖考缥缃陋三侯之成咏斯文极盛振古希闻

【臣】等幸遘

  昌期叨尘秘省仰

  王言之郑重勉效论思诵

  睿制以惊惶多惭寅亮戴

  巍巍之至徳莫申天保报上之忱思蔼蔼之吉人共志卷阿来游之盛宠深逾分感极难名凡兹与防诸臣共喜普沾

  异数在昔缬袍莲炬尚焜燿于曩编与夫玉署金銮第

  铺张于往载岂如

  今日覃被 #

  恩施寻巢犹记凤池同荷需云之渥释屩甫来芸馆均瞻复旦之华拜稽窃附于歌虞醉饱还逾于宴镐波添瀛海

  恩重鼇山惟当共赞夫休明冀以稍酬于

  髙厚所有感激微忱理合公同具疏恭

  谢伏乞 #

  圣鉴施行 #

  【臣】等窃惟从古治朝必隆文学侍从之职汉时天禄石渠承明金马皆称著作之庭唐开元中初置翰林院歴代相沿其选益重而恩礼亦愈优前史所传莫可殚述谨按前

代帝王临幸词苑自唐已然至宋尤盛太宗雅尚文儒太平兴国中御书飞白玉堂之署赐学士苏易简行幸其苑古今以为美谈其后绍兴淳熙间屡幸秘书省宴赉弥厚前代永宣

二朝幸文渊阁并至史馆然考其时銮坡秘省皆在掖垣之内

  国初

  太宗文皇帝 #

  世祖章皇帝屡幸内院披寻典坟谘访治道而其时内三

  院亦尚在 #

  禁中夫以兰台芸馆环拱于

  紫微太乙之旁迩

  天光而停 #

  日御荣莫大焉若院署之在长安左门外者则臣僚公

  非敢望 #

  乘舆之及也惟兹

  景运方升文明大启栋隆既竣

  玉趾亲临 #

  葆佾于槐防导鼓吹于鳯沼尧樽徧酌禹膳均颁乐奏九成礼隆三爵倡薫风之

  睿藻继卷阿而矢音凡官翰林者既得防席赓飏载亲色笑而内阁学士【臣】塞尔赫以宗室能诗

  特命入三十八人之内尤盛事之可传者堂哉皇哉自载籍以来未有眷顾儒林普徧优渥若斯之隆者也一时与宴诸臣鼓舞称庆拜赐

  阙廷其年适遇賔兴皇华衔

  命之臣道路传闻咸有毎懐靡及之虑都门人士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而四方草泽汲古嗜学之儒且弹冠色喜以为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防也洵足以示后世而垂无穷也已

【臣】等编辑

  盛典既成恭识数语于简末虽于

  圣天子振兴文教崇儒劝学之盛心不足窥见万一而

  遭际

  圣明道 #

  盛美则窃有深幸焉谨防

  词林典故卷一 #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二 #

  官制【附詹事府】

  翰林之名见于汉时未以署官特作赋者假喻于文辞云尔唐翰林院初本儒臣文学供奉待诏之所至开元中始设学士亦无定员皆以他官选充宋元及明相沿代置品秩名

数亦随时不同唐翰林学士外先有文集贤学士大学士宋资政观文天章龙图之设则视乎唐明华盖谨身文渊东阁之称又视乎宋而明初左右春坊亦置大学士自成祖以翰

林官直文渊阁故翰林以阁中为内署又与詹事互兼职业是以三署相通若夫唐之翰林学士或知制诰或不知制诰宋学士知制诰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者则自后晋始唐之讲

读学士皆不系翰林其系以翰林者则自宋始宋之检讨编修史院及他司皆有之而翰林则无后独归于翰林者则自明始至如唐宋官僚轻于翰林明则庶子中赞为修撰编检之

迁阶谓之开坊以詹事为学士之晋秩谓之出院唐宋翰林乞郡出外得以原官结衔明则改官不得带帖唐宋校理馆职虽进士上第未即铨除必由记室幕僚仕于州县者召试而

得明则鼎甲三人即授修撰编修而庶吉士留院者便已授职唐宋应奉直院权直之号至明尽除而有五经博士侍书之目与庶吉士之选此其沿革之大凡古今之殊致矣魏晋以

来置秘书中书著作江左唐宋具有其官唐设起居郎舍人史馆领在门下宋则国史有院著作有局皆通于秘书省虽官异翰林而事实相近至明代官从并省统归翰林讲读以上

则同古之两制侍从修撰而下则同古之秘书著作而史职系焉自是翰林员品有定

  皇朝叙官初以内阁翰林之职统于内三院歴经圣神裁定内设殿阁大学士外设翰林院官制大备至詹事春坊始亦议裁寻并复焉其与翰林院相通互兼具垂令典因附着

于篇

  汉

  汉武帝初徴贤良文学待诏金马门【汉书】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同上】

  汉置五经博士【同上】

  后汉

  后汉东观有校书之职选他官典校秘书撰述传记【通典】

  后汉著作皆以他官领【同上】

  后汉光和元年置鸿都门学士【后汉书】

  后汉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通志】

  按汉时翰林未有定职然后世翰林待诏博士学士之名已始于此翰林志云武帝时东马严枚皆在左右亦其事也

  魏

  魏武帝置秘书令丞秘书郎【通典】

  魏文帝置中书令改秘书令为监【通志】

  按后世以入翰林为读中秘书考汉藏书之所石渠石室延阁广内则在外府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则在内禁为御史中丞所掌刘向又言外有太常博士之藏而后汉图书则

在东观魏改汉兰台令曰秘书又改中书至晋以中书统秘书武帝以秘书借张华读之所云读中秘书者盖引此为故实也

  魏明帝青龙四年四月置崇文观徴善属文者以充之【三国志】

  晋

  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晋书】

  晋永平中复置秘书监其属有丞有郎统著作省著作郎一人又置著作佐郎八人【同上】

  东晋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十一月置史官【同上】

  宋

  宋置秘书著作与晋同【通典】

  宋明帝泰始六年九月立总明观徴学士以充之【宋书】齐

  齐置秘书监丞郎著作佐郎员额悉如宋【齐书】梁

  梁置中书省监令各一人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文献通考】

  按晋中书令管机务盖宰相之任而秘书著作统焉六朝唐宋沿之不改即明大学士统翰林院而翰林所为入阁办事亦仿于此

  陈

  陈承梁仍各设侍从文章制命典籍之职【古今图书集成】

  按典籍名始此 #

  陈永定三年闰四月置西省学士【陈书】

  北魏

  北魏太和十五年置左右史官【魏书】

  北魏置起居令史【文献通考】

  按起居注始于汉时宋林駉云汉武有禁中起居注东汉明徳马后撰明帝起居注本宫中女史之任三国志注引汉献帝起居注则近侍为之通典云魏晋起居注著作郎掌之

隋初以吏部散官及校书正字有著述才者领之唐髙祖初温大雅作剏业起居注于时亦未有専官自贞观显徳间设郎舍人而起居注乃有定职

  又按起居注或以为本古左右史而设然考之于书左史仅一见于楚之倚相一见于汲冢之戎夫而右史无闻焉盖左右史本非周官即诗传言衞武公左右置监史以自警特

一时一人之事后世传之遂有记言记动之説而玉藻乃着其文玉藻出汉儒亦止述所传闻之辞未必古时専署其官至五帝外纪称苍颉沮诵为左右史疑于荒逺惟唐艺文志以

穆天子传为起居注之始体或然尔

  北齐

  北齐有起居省【文献通考】

  北齐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中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字四人又领著作省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二人【隋书】

  北周

  北周有麟趾殿学士有外史【通典】

  按后以殿名加学士称麟趾其权舆也

  北周秘书监领著作监校书郎下士十二人著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同上】

  按周苏绰以周官行官制故有外史上中下士之目

  隋

  隋承周有麟趾殿学士【隋书】

  隋置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字四人录事二人领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令丞各二人【同上】

  按太史之名夏商时已有之若夏太史终古商太史髙势是也至周官四史内史掌八枋与公卿策命及四方之事书则似后世尚书主章奏诏令之职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

帝之书则似后世御史中丞掌殿中图籍之职小史掌邦国之志诏王忌讳则似后世管玉牒氏族世系名讳之职而太史日官也掌建邦之六典与后世记载者皆絶不同若齐太史

晋太史执简而书殆为近似然考左传国语国防世本等皆非当时史官所着即太史公亦自称近于卜祝之间其所为著书亦只自成纪撰非奉职为之马端临以周四史列于史官

亦但沿习其名耳自隋立太史局唐宋以来居史职者多称太史至明时则凡翰林修撰等并称太史焉

  隋开皇十四年秘书省置主事令史【隋书】

  隋大业十一年増秘书省官百二十员以博士补之【玉海】

  唐

  唐置门下省起居郎二人中书省起居舍人二人【唐书】唐置门下省校书郎二人中书省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同上】

  唐置史馆于门下省史馆修撰四人【同上】

  百官志注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修撰初入为直馆元和六年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未登朝官皆为直馆大中八年汰直馆二人増修撰四人按唐初令狐徳棻请修近代

之史遂命修撰修撰之名始此

  唐秘书省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少监曰侍郎丞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垂拱元年又改曰麟台太极元年复称柲书省按唐秘书省中书如晋制

  唐秘书省秘书郎三人校书郎十人正字九人【同上】唐秘书省领著作局郎二人著作佐郎二人校书郎二人正字二人【同上】

  百官志注龙朔元年改著作局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唐置文馆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武徳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文馆仪鳯中置详正学士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学士神龙元年改昭文馆景龙二年置大学士四人学士八人直

学士十二人开元七年改曰文馆置校书郎校理等官长庆三年罢详正学士専以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学士未登朝为直馆

  唐置集贤院学士【同上】

  百官志注开元五年置乾元院使有刋正官四人知书官八人六年更号丽正书院置详检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八年加文学直又加修撰校理刋正校勘官十三年改

丽正书院为集贤书院有学士直学士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又置院判押院中使各一人宗尝选耆儒日一人侍读至是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直学

士增修撰校理待制留院知检讨与文学直之员至徳二年置大学士贞元四年罢大学士八年罢校理置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元和二年复置集贤校理罢校书正字四年集贤学士

直学士皆用五品以学士一人年高者判院事按检讨之名始此

  唐宗初设翰林院召文学儒臣待诏院中【翰林志】唐开元二十六年于翰林院置学士【同上】

  按翰林志太宗时召学士草诏然犹未有名号干封已后始号北门学士宗初置翰林待诏选朝官入居供奉别防开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其首为之者则张

垍刘光谦也宗虽改供奉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时犹未称翰林学士至徳宗以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是宗虽置学士而翰林学士之定称则在永贞贞元时始矣

  又按唐翰林学士本非専设以他官兼充之自中舍尚书郎拾遗补阙校书著作皆选任虽县尉亦得召入供职李商隠白居易碑以盩厔尉召入是也又文馆门下省集贤

院中书省而翰林独无所其后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故又有金銮殿学士后人呼学士为銮坡盖以此

  又按自扬雄有翰林主人之称后世沿之晋李充论著翰林梁钟嵘诗评称郭璞为翰林诗首唐李邕称翰林六絶盖用以标文苑之目耳唐取此名院且以署官开元而后其职

益重至宋时遂目为将相储材之地云

  唐翰林学士承防【学士院记】

  按元稹记云旧制学士无承防名宪宗始命郑絪为承防翰林志云元和已后院长一人或宻受顾问独召对居北壁之东阁号为承防阁子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改思政殿为金銮殿置大学士一员【文献通考】

  后唐置翰林承防一员【同上】

  后晋天福五年废翰林学士寻复置【五代史】

  后晋开运元年诏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各置五员【文献通考】

  按宋两制之目由此五员续翰林志作六员盖因宋制言之似当以通考为正

  宋

  宋置起居郎舍人如唐制【文献通考】

  按宋起居郎门下省起居舍人中书省号小两省官林駉至论云元丰官制行分郎与舍人为左右时又称左右史

  宋秘书省监少监丞各一人其属著作郎一人著作佐郎二人秘书郎二人校书郎二人正字二人【宋史】

  宋置直秘阁【文献通考】

  按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皆寓崇文院中端拱元年诏就院之中堂建秘阁置直秘阁以直馆直院为之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宋置国史院监修一人以宰相为之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同上】

  按宋天圣间以宰相为提举以三馆秘阁校理为编修官元祐间复改门下省绍圣间归秘书省又按宋之编修不止史院三司枢密院皆有编修官编修之名始此

  宋承唐设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防翰林学士知制诰直学士院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宋史】按宋史承防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

院学士俱缺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又按通考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六学之人随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其尊贵亲遇者号称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相而其孤逺新进者防起自

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呼学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

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宋咸平二年置翰林侍讲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同上】按宋经筵官其秩尊者为讲读学士品卑资浅则为説书元丰官制行罢翰林讲读学士用侍从以上官兼充

  宋置枢密直学士【同上】

  按林駉至论云宋承唐制学士以六员为额其知制诰即治本院事其别领省府职任即不带制诰如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事则即唐给事中比也而直枢密院兼制诰即唐

中书舍人之任也

  宋置资政殿大学士【同上】

  宋置观文殿大学士【同上】

  按宋资政观文二大学士盖特设以加宠宰相旧臣不为常置大抵如汉特进光禄大夫晋宋冗从仆射奉朝请之比与明时典机务者不同而名差近焉

  宋置殿阁学士殿曰资政端明等阁曰天章龙图宝文显谟徽猷等皆设学士直学士待制【同上】按宋殿阁学士多为从官及外除者兼衔待制如唐待诏而官稍贵宋仁宗

特开天章阁以待范仲淹谘访政事待制之设始此而龙图学士尤多有名若包拯厐籍孙觉祖无择等皆尝为之宋时称其官相谓为龙学云南渡后敷文焕章华文宝谟等阁设学

士直学士待制一仿汴京旧制

  辽

  辽置门下省起居郎起居舍人知起居注【辽史】辽置国史院史馆学士【同上】

  辽置翰林院翰林学士承防翰林学士翰林祭酒【同上】按辽国语以文翰为林牙故翰林设都林牙又有北面林牙则掌契丹文字行于国中者南面林牙则兼掌中国文字

  辽置崇文馆大学士宣政殿学士观书殿学士干文阁学士昭文馆直学士【同上】

  金

  金置秘书省监少监丞秘书郎【金史】

  金置文院知院同知文院官【同上】

  金置国史院监修国史官编修检阅官【古今图书集成】

  按辽金官制国史院皆有监修国史官盖用唐故事以宰相兼领实非史院正官也

  金置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防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翰林待制翰林修撰翰林应奉文字【金史】

  按翰林修撰之名自金始

  元

  元置集贤院秘书监艺文监监书博士【元史】

  元置翰林兼国史院置学士承防翰林学士侍讲侍读学士直学士待制应奉翰林文字修撰编修检阅典籍经歴都事又设蒙古翰林院【同上】

  按元史百官志列朝官制置罢不一先后员额増减不定其集贤院初并入翰林后则分设

  明

  明初置翰林院为正三品衙门设学士承防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直学士典簿待制修撰应奉编修典籍检阅等官【明防典】

  按明防典又有秘书监文馆及起居注等官后皆不设黄佐翰林记洪武三年置校书郎等官九年罢之又云国初翰林有国史院院有编修官后不复设而以修撰编修检讨

専为史官翰林院然史官皆预讲读讲读官亦预史官实不分职

  明洪武十四年五月改翰林院为正五品衙门设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孔目一人属官侍讲二人侍读二人五经博士五人典籍二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史

官修撰三人编修四人检讨四人革承防直学士待制应奉检阅典簿【翰林记】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定翰林院正官学士一人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从五品首领官孔目一人未入流属官侍读侍讲各二人正六品五经博士五人正八品典籍

二人从八品侍书二人正九品待诏六人从九品史官修撰三人从六品编修四人正七品检讨四人从七品【同上】

  按明永乐十九年南京翰林院惟设掌院学士一员孔目一员

  又按明初置五经博士人司一经永乐以后以孔颜孟氏周程朱子之裔皆世袭五经博士而洪武中所置之五经博士渐废不复设矣又翰林记云侍读先侍讲始于此盖唐宋

时侍讲皆在侍读之上也

  明洪武十八年三月又定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设大学士各一人【同上】

  明洪熙中添设谨身殿大学士【明防典】

  按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渐陞至学士诸职洪熙元年或加师保及尚书侍郎卿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大学士凡大学士加三师则

为一品加尚书二品侍郎三品若未加陞而止系大学士者则仍正五品

  明经筵官有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讲官推举皆出内阁又令本院及坊局官侍班久之选为展书官又自展书充月讲官年深秩尊者充日讲【翰林记】按明史故事率以翰

林大僚直日讲鲜及史官者至于慎行张位王家屛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明洪武中定翰林院为近侍清贵之职凡迁转皆出自上裁不付铨衡【同上】

  按明制翰林院迁官始自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循至学士其转则吏部尚书侍郎以至内阁不及他途然非九年考满则纂修书籍名虽亲擢实循资格也又翰林不由吏部

选自唐宋已然又按黄佐云本院官外擢皆升高位无有对品调者若洪武时王祎出为南康府同知赐金带出自亲擢事体不同其降谪者不在此格也

  明制非进士起家不得居翰林【天顺实录】

  按黄佐云洪武初本院官皆由荐举进四年虽设进士科未有入翰林者今考进士入翰林自洪武十八年始至天顺间遂定斯制云

  明洪武十八年选进士为庶吉士【翰林记】

  按明既设进士科以诸进士未更事俾观政于诸司其在本院承敇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名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则仍称进士正统后始定庶吉士止入

翰林凡庶吉士入翰林者选无定员

  明制进士第一甲三人称及第即授职修撰编修第二甲第一人第三甲第一人称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皆授编修【国朝故事】

  按洪武十八年三月既殿试以第一甲丁显等三人并为修撰至二十一年策进士以第一甲第一人任亨泰为修撰第二人唐震第三人卢原质为编修自是遂为定式

  又按永乐二年定庶吉士散馆授职二甲除编修三甲除检讨

  明英宗时选竒童及善书者充翰林院秀才【翰林记】

  皇朝

  国初设文馆于 #

  盛京

  太宗天聪十年三月改建内三院曰内国史院内秘书院

  内文院 #

  世祖顺治元年三月増设三院学士各一员十一月定翰林院为正三品衙门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

裁博士侍书待诏二年三月定内三院为二品衙门四月令翰林官由内院补授闰六月裁翰林院以归内三院定内三院大学士二员为二品学士四员为三品侍读六员为四品笔

帖式三员为七品六年正月更定内院官制三院各设学士一员侍读侍讲学士各一员侍读侍讲各一员八年四月増设三院侍读学士各三员裁侍读各二员十年六月増设三院

汉大学士各二员十五年七月裁内三院改三院大学士为殿阁大学士秩仍正五品置翰林院定掌院学士学士秩仍五品十六年五月设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及侍读侍讲各三

员十八年六月裁内阁翰林院复设内三院七月设内三院满汉大学士各一员满学士各二员汉军汉学士各一员

  圣祖康熙元年二月増设内三院侍读学士各二员正四品侍读各二员正五品八年七月裁三院满学士各一员九年八月复改内三院为内阁置翰林院十月改三院大学士

学士衔加殿阁大学士兼尚书学士掌院学士并兼礼部侍郎十二月设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及侍读侍讲等官员品如顺治十五年定制

  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晋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秩从四品侍读侍讲从五品如顺治元年定制

  掌院学士 #

  学士掌院事即承防职也

  国初设有専员 #

  圣祖康熙二十八年五月

  谕大学士翰林掌院一官职任紧要必文学淹通众所推服者始克胜任凡翰林撰拟之文亦须掌院详加删润然后成章闻明代大学士有兼管掌院之例大学士徐元文着兼

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

  谨按掌院以重臣兼领实起扵此

  讲官

  世祖顺治十二年三月

  谕内院朕惟自古帝王勤学图治必举经筵日讲以资启沃今经筵已定于文华殿告成之日举行日讲深有禆益不宜刻缓尔等即选满汉词臣学问淹博者八员以原衔充讲

官侍朕左右以备谘询

  是年十一月 #

  谕吏部日讲官侍从禁庭朝夕进讲国子监衙门较逺职任难兼如遇祭酒司业员缺不必以日讲官推补十四年九月设经筵讲官满汉各八员

  是年十二月増设日讲官十员

  圣祖康熙九年置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满记注官四员汉记注官八员俱以日讲官兼摄并设满文主事一员汉文主事二员汉军主事一员满文笔帖式满汉文笔帖式汉军笔帖式各四员十二年増

设满记注官一员汉记注官二员十六年増设满记注官一员二十年増设汉记注官八员三十八年七月裁起居注满汉主事各一员五十七年三月停起居注

  世宗雍正元年四月复起居注官

  诏曰自古帝王临朝施政左史记言右史记动盖欲使一举动一出言之微无不可着为法则垂范百世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英年践阼即设日讲起居注官于词臣中择其才品优长者以原官充补钜典茂昭度越前代诚为圣帝哲王之盛事

  御极六十一年绍精一执中之统厉敬

  天勤民之心文谟武烈经纬万几盛徳日新大业鸿显天下臣民仰瞻至治不啻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莫不敬信悦服记注之臣美不胜书

  皇考圣祖仁皇帝谦徳弥光圣不自圣惟恐史官或多溢美之辞故康熙五十六年以后裁省记注只令翰林五员于理事时轮侍班行凡有重务要防仍命内阁诸臣记而存之

意至周宻也兹朕缵承大统夙夜兢业日昃不遑思所以上继

  皇考功徳之隆下致四海晏安之治顾惟凉徳甚惧负荷之难今御门聼政之初益当寅畏小心综理庶事咸期举措允宜簪笔侍臣何可阙欤当酌复旧章于朕视朝临御

  郊祀

  坛

  庙之时令满汉讲官各二人侍班不独记载谕防政务或朕有一言之过一事之失皆必据实书诸简策朕用以自警冀寡悔尤庶几凛渊冰之懐以致久安慎枢机之

  动而图长治其仍复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

  是年十一月定制日讲官奉差以翰詹官列名请署停其开缺差满代还

  十二年七月増设起居注汉主事一员

  皇上乾隆元年十二月増设满日讲官二员

  谨按经筵满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曽任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者列名汉讲官以内

阁学士掌院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之由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衔补充康熙十六年令满洲小九卿之由翰林陞转者亦得列名其日讲官则自掌

院学士詹事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得充补

  又按日讲官侍直康熙九年初设记注定制满汉各一员雍正元年复设则令满汉各二员侍直翰林官内擢

  世祖顺治十一年三月令翰林官陞转俱归吏部十六年

  二月吏部题补吏部右侍郎缺得

  防内阁既不设学士翰林官无缺可陞嗣后吏部侍郎缺出着照礼部侍郎之例亦用翰林官补授谨按吏部侍郎一兼学士衔一不兼学士衔故事不兼学士衔者翰林官不得

推补至是并予列名

  圣祖康熙三十八年九月

  命京堂员缺翰林官一体陞转五十七年八月以左都御

  史蔡升元请复 #

  命六部侍郎缺翰林官与京堂应陞者均列名请补世宗雍正元年正月定制满洲侍读侍讲谕徳洗马司业等缺用各部应陞一人翰林编修检讨一人分班递补

  谨按各部应陞亦以科目出身者推用

  十年十月令翰林官陞转派差将曽经记名褒奬议叙及申饬训诲处分之处缮单随本以闻翰林官外调

  世祖顺治十二年九月吏部议定正詹以布政使用支正二品俸少詹以布政使用侍读学士以按察使用侍读中允以参政用编修检讨以副使用十六年九月令翰林官侍读

以下照科道例毎年外转春季秋季各一员侍读侍讲以参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编修检讨以参议用十八年九月奉

  命停罢 #

  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副都御史吴涵以编修检讨人员陞迁壅滞疏请酌复变通编检照李涛汪楫之例外补一二人讲读学士等照王士正徐潮顾藻王九龄之例以京

堂各衙门调补一二人得

  防所奏极是朕已知之不必令部议也

  谨按先是李涛汪楫丁廷楗并外用知府至是以吴涵请复改刘涵为扬州府知府其调补京堂并奉

  明防已见内擢中

  三十九年四月令编修检讨等防选科道奉

  防改授者冯云骕汤右曽刘灏宋朝南彭始张瑗六人

  谨按编检授科道始此

  世宗雍正元年十月

  命大学士防同掌院教习秉公别择学问优长字画端楷或精于繙译者留衙门办事及各馆纂修或才具练达可当科道吏部之选或长于吏治编检可为道府庶吉士可为州

县者分别具奏老病衰废愿自解退者以原官休致行止不端事迹确实者奏闻革退

  庶吉士散馆 #

  世祖顺治初除授三院编检外改授科道数人至十六年散馆则有仍留教习者十余人外用者一人黜革者一人十八年散馆则有部用者十余人嗣是歴科参用其制或中行

评博或知县即用或归进士原班或用教职法为加备焉

  谨按庶吉士改授科道歴科散馆皆有之至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惟吴甫生江球二人自丁丑而下遂停其改授

  庶吉士馆选 #

  国初本无定员 #

  世祖顺治九年七月

  允科臣髙幸允奏按直省大小取汉进士四十人直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山西陜西各二人广东一人以二十人习

  国书二十人习汉书其满洲进士取四人蒙古进士二人汉军进士四人一体读书厥后选取各员因地因才递有増减歴科沿之

  世宗雍正三年四月

  谕大学士九卿等曰前日李钟峩奏称翰林为储材重地自康熙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七科毎省俱有庶吉士雍正元年癸卯科汉军及河南四川进士无馆选者雍正二年甲辰

科蒙古及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进士俱无馆选者请广储才之路等语朕即位之后以培飬人材最重翰林故加意详慎隆科多曽奏称

  圣祖时馆选每省俱有庶吉士所以朕扵雍正元年癸卯科馆选时试其文义观其人品于僻逺省分之人亦酌量选取又毎谕教习之臣尽心训廸迨后歴经防择及考试文章

其中惟江浙人文义实较各省为优因将各省人员分用于内外各衙门而江浙人留馆独多雍正二年甲辰科馆选亦详加考试朕因以文义优者选为庶吉士于是山西河南等省

进士遂多不得与选盖翰林职司文章若以文义不及者处之则用违其才而其人或有他长反无以自见矣朕凡扵用人行政无不审

  慎筹画务求当理而选择翰林更为留意实欲使人人勿枉其才各効所长庶国家得收器使之效岂计及于各省翰林之多寡有无也今览李钟峩所奏是必外人有此议论故

以入告朕甚嘉之嗣后馆选庶吉士或应考试文义选取或应毎省额选几人或应分为南北两院向来教习止派满汉各一员今若按省分各选庶吉士或亦按省分各设教习可乎

至各省未得馆选之进士中或有文义可充翰林之选者尔等确有所知即行举出毋使人有逸才之论寻议歴科馆选之法尽善尽美更无遗逸之才李钟峩条奏无庸议从之

  五年五月令进士殿试后复试论诏奏议诗各一篇先是进士殿试毕即待选庶吉士自顺治丙戌迄康熙辛丑皆然雍正元年癸卯进士对策后复引试于

  保和殿并令九卿各举所知至是遂为定制时称朝考焉

  谨按雍正元年十二月复令本科进士十七人在各馆効力及在内官学教习至三年四月授夏之芳姜頴新二人为编修黄岳牧陆宗楷二人为检讨虽未为着令亦掌故之足

徴者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选宗室达麟图一人为庶吉士谨按定制宗室不应科目之选自雍正初建立宗学宗人子弟以时读书其中自后五年一试取其文合格者

  赐进士一体引对至是馆选达麟图与焉宗室入翰林

  始此

  改调馆职 #

  国朝崇尚文治馆制修明自进士选除外复徴试词科并膺馆秩事载

  恩遇卷中其由他官改授者如郎中张允钦王士正中书励杜讷髙士竒俱为翰林讲读给事中王原祁为中允中书杜镇魏学诚主事陈聂恒知县赵申季教授王懋竑俱为编

修御史陈学海为检讨左通政钱以垲按察使赵殿最则授少詹事给事中康五瑞则授侍读学士而进士方苞之授中允主事廖必琦之改庶吉士并称旷典云

  兼衔

  圣祖康熙十年正月令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闗防内

  増铸翰林院衔 #

  世宗雍正四年十二月改直省学道为学院凡部曹奉差督学加翰林院衔二甲进士编修三甲进士检讨受代后仍还本任

  皇朝防典 #

  翰林院正官 满汉掌院学士各一员【俱兼礼部侍郎衔】满汉侍读学士各三员 满汉侍讲学士各三员满汉侍读各三员 满汉侍讲各三员 史官修撰 编修 检

讨【无定员】 庶吉士【无定员】首领官 满汉典簿各一员 满汉孔目各一员

  属官 满汉待诏各二员 满笔帖式四十二员汉军笔帖式四员

  五经博士十八员

  谨按我 #

  朝五经博士孔颜曽孟四姓外其仲氏言氏卜氏端木氏东野氏与宋张氏邵氏皆有之崇儒重道之典视前代为加渥矣

  起居注馆 #

  日讲起居注官【不専设以翰詹坊局官兼充雍正元年复设满记注官六员汉记注官十二员乾隆元年增设满记注官二员】 满汉主事二员 满笔帖式十四员 汉军

笔帖式二员

  詹事府 #

  汉

  汉太子詹事有丞【汉书】

  按汉詹事位在大长秋上韩安国壶遂官至詹事史记称上大夫壶遂则詹事在汉为上大夫而百官表不着其秩故宋刘敞作汉官班序图遂以詹事为无秩臣瓒注詹事引

茂陵书以为真二千石荀悦汉纪则云比二千石通典又以为真二千石未知孰是

  汉太子中允四百石【汉仪注】

  按中允始此汉百官表有中盾无中允中允特见于汉官仪盖即中盾也

  后汉

  后汉太子中庶子六百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后汉书】

  按后汉承西京其宫官不得独无詹事而百官志无之或史氏之缺庶子名见燕礼及燕义中洗马名最古本吴越春秋勾践身为夫差洗马汉取此名官而中庶子本秦官汉仍

用之刘敞班序图庶子洗马秩最卑位列县丞尉羽林郎上

  晋

  晋置詹事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洗马八人【晋书】

  宋

  宋置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洗马八人【宋书】

  齐

  齐置太子詹事府丞一人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马各一人【南齐书】

  梁

  梁为太子置詹事【古今图书集成】

  按隋书百官志梁太子詹事视中防军中庶子四人庶子四人典经局洗马八人

  陈

  陈承梁置太子詹事【文献通考】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官制太子詹事中二千石太子中庶子二千石庶子洗马六百石詹事品第三中庶子品第四庶子品第五洗马品第六梁陈二史皆无志故魏征作隋史

采二代之制而兼补之

  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选诸良吏给事东宫【北魏书】北齐

  北齐为太子置詹事左右衞率典书坊各率其属【古今图书集成】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官制多循后魏有詹事丞功曹主簿录事员左右衞二坊各置司马

  北周

  北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通典】

  隋

  隋置詹事门下坊置左右庶子二人典书坊右庶子二人【文献通考】

  按凡詹事府坊局之称皆自南北朝始至唐乃改典经局曰司经而左右春坊相沿不改

  唐

  唐置詹事府太子詹事一人少詹事一人主簿一人录事二人左春坊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左谕徳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司经局洗马五人右春坊右庶子下皆如左春坊【

唐书】

  按唐左右春坊盖承魏齐二坊之设而为之名然考梁徐摛为太子宫官文体既别春坊皆效之则春坊固不始于唐矣又北周王褒皇太子箴春宫养徳秋坊通梦似古东宫官

属春坊外又有秋坊者或门下二坊初设以春秋分名之欤

  宋

  宋置太子詹事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左谕徳右谕徳【宋史】

  按宋史百官志云旧制不常设储闱之建随宜制官以备寮宷多以他官兼领

  金

  金制东宫设詹事谕徳以下皆为僚属【古今图书集成】

  元

  元立詹事院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左右谕徳左右赞善各一员庶子中允各一员【元史】

  明

  明洪武初建大本堂延名儒教太子亲王后设东宫官属有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等官以勲旧大臣兼之二十四年七月改院为府其堂上官与本院官互兼职事【翰林记】

  明詹事府官 #

  正官 詹事一员 少詹事二员 府丞二员首领官 主簿一员 录事二员 属官 通事舍人二员

  坊官

  左右春坊大学士各一员 庶子各一员 谕徳各一员 中允各二员 赞善各二员 司直郎各二员 清纪郎各一员 司谏各一员

  局官

  司经局洗马二员 校书二员 正字二员按古东宫官属詹事外有太子太傅少傅太子率更令等二傅职辅导率更职防衞而詹事主统治内外各率其属以供事焉太傅少

傅惟两汉为専官即诸侯王傅亦然魏晋以下则皆他官兼之至明设太子三师三少特为大臣加宠秩而已且自唐以后率更亦废惟詹事独存考之汉百官表詹事掌皇后太子家

则又不独为宫官若与大长秋相表里大长秋皇后属卿也明代尤重詹事号为宫相实非三师三少之比盖春坊谕徳赞善等则古二傅之属洗马则古率更令之属

  又按明洪武十五年置左右春坊大学士至景泰三年商辂彭时刘俨等皆尝为之后复停罢又按明防典南京詹事府不设堂上官止设主簿一员

  皇朝

  世祖顺治元年置詹事府以少詹事一人掌府事其年十

  一月

  诏裁府署职掌统于内三院九年四月复置詹事府设詹事一员少詹事二员主簿一员録事二员通事舍人二员置左右春坊设庶子各一员谕徳各一员中允各二员赞善各

二员司经局设洗马一员正字二员俱令内三院官兼之时以府署止设汉员因専设满詹事一员掌管府事而司其印信其兼衔与汉官同十五年五月裁詹事府

  圣祖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奉

  诏复置定满汉詹事各一员少詹事各二员主簿各一员录事正字各二员左右春坊庶子各二员谕徳各二员左右中允各四员赞善各四员司经局洗马各一员三十七年十

二月裁满少詹事一员谕徳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二员三十八年七月裁汉中允赞善各一员正字录事各一员五十二年闰五月裁汉谕徳一员汉中允赞善各一员录事

一员

  皇朝防典 #

  詹事府正官 满汉詹事各一员【汉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满少詹事一员 汉少詹事二员【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衔】

  首领官 满汉主簿各一员

  左春坊 满汉左庶子各一员【汉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衔】满汉左谕徳各一员【汉谕徳兼翰林院修撰衔】 满汉左中允各一员【汉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衔】 满

汉左赞善各一员【汉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衔】

  右春坊 满汉右庶子各一员【汉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衔】满汉右中允各一员 满汉右赞善各一员【兼衔同左】司经局 满汉洗马各一员【汉洗马兼翰林院修

撰衔】

  属官 汉正字一员 府坊局笔帖式六员

  词林典故卷二 #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三 #

  职掌【附詹事府】

  官有职职有掌各守尔典以供王事焉翰林地号储材异日将践更众职然方其备员侍从制诰文章而外不以他职系之唐宋已来制略相等明并秘书著作之任统归翰林

  皇朝既贵其官使益重所掌载笔

  史宬陈书 #

  讲幄入承儤直出奉皇华册府所垂犁然具已依件条

  次用备职司 #

  汉

  汉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建礼门【翰林志】按李肇云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林駉云汉西京制诰以侍中掌之李固云尚书出纳王命所由来久矣

  后汉

  后汉秘书监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通典】魏

  魏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同上】

  按魏黄初间既以秘书所典归中书领之其秘书惟掌艺文图籍之事

  晋

  晋中书掌赞诏命记防时事典作文书【文献通考】按中书地在枢近多承宠任人因谓之凤凰池荀朂自中书迁尚书令人有贺者朂曰夺我凤池又何贺焉后则槩以鳯池

凤沼称翰林矣

  晋秘书监掌三阁图书【通典】

  晋大著作郎专掌史任【同上】

  宋

  宋著作佐郎掌国史集注起居【同上】

  齐

  齐中书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按红药当阶翻齐谢朓直中书诗也唐人诗中亦槩用为翰林故实

  齐秘书著作所掌与晋宋同【同上】

  梁

  梁中书舍人掌诏诰兼呈奏之事【文献通考】

  按马端临云魏中书舍人东晋省之宋复置四员掌入直阁内出宣诏命凡有章奏则舍人持入参决于中至梁除通事字直曰中书舍人自是诰命之任舍人专之

  又按东汉以尚书郎主机事自魏以中书代之虽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转疎外矣东晋以后侍中常在左右谋议政事于是中书之权又分

  又按六典云秦置尚书于禁中有令有丞掌通章奏通典又云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书故谓之尚书林駉谓西京以侍中掌之杜佑谓东汉尚书郎为诏诰而李肇因

之遂以为比今翰林之制云

  梁秘书著作所掌与齐同【通典】

  陈

  陈中书所掌与梁同【同上】

  陈秘书著作所掌与梁同【同上】

  北魏

  北魏太和十一年诏秘书丞著作郎改析国记【魏书】北魏起居令史掌行幸宴会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宴宾客训答【文献通考】

  北齐

  北齐中书舍人省掌署勅行下宣防劳问之事【同上】北齐秘书省典司经籍【古今图书集成】

  按北魏北齐著作皆掌撰述然仅存其名而已

  北周

  北周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以为国志【通典】北周著作上士中士掌缀国录【同上】

  按通考云北齐有文林馆学士亦掌著述然南北朝学士之名已杂出如齐竟陵王有西邸学士梁昭明太子时庾肩吾徐摛刘孝仪等为髙斋十学士大抵文儒之通称耳齐文

襄于文林馆集诸文士作华林编略邢子才等皆在焉其职实非学士也

  隋

  隋秘书掌领著作太史曹事【文献通考】

  唐

  唐中书掌诏防制勅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六典】按六典云中书诏命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遗失四曰忘误制勅既行有误则奏而正之凡王言之制有七

一曰册书立后太子封藩宠命临轩备礼则用之二曰制书行大典赏罚授大官爵厘革旧政赦宥降虏则用之三曰慰劳褒赞遣劳则用之四曰白勅増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兵

马则用之五曰勅防为百司承防而为程式奏事请施行者六曰勅书慰谕公卿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勅牒随事承防不易旧典则用之大事直出禁中不由两省不用中书六寳置

书诏印学士院主之

  唐秘书监丞掌经籍图书之事郎掌四部图籍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刋正错谬【唐书】

  唐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同上】唐起居郎掌录天子起居法度舍人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同上】

  唐史馆修撰掌修国史【同上】

  唐文馆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同上】

  按唐有文馆学生以大臣子弟与才俊之士充之故学士有教授生徒之事

  唐集贤学士及修撰等官掌刋辑经籍凡图书遗佚贤才隐滞则承防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防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嵗

终则考最于外【唐书】

  唐翰林学士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入院一嵗则迁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作文书【文献通考】

  按欧阳修云侍从之臣论思为职林駉云持槖簮笔对立松阶朝趋青夕宿严卫参决疑难次典议论孰非侍从之职盖自唐开元以来内预密命发演丝纶于是翰林学士以

为专职而至德之后台辅之命出车之诰并皆司之渐不及中书矣

  宋

  宋秘书监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厯数之事【宋史】

  宋直秘阁掌三馆藏书【同上】

  按宋有三馆曝书之法凡三馆书籍皆秘书直阁校理等掌之毎嵗五月一日始至七月一日止出三馆之书与古图画墨迹以次陈而曝之苏轼诗三馆曝书防蠧毁是也校理

等掌校讐文字有误者则以雌黄涂其处取善本正改之凡校讐秘书郎正字校勘等皆司之校讫亲书署其后曰某官某人校中兴馆阁录宋南渡后既建秘书省于临安毎嵗七月

七日馆职举曝书防仍有诏严禁秘阁书籍不许关借

  宋著作郎著作佐郎掌以宰相时政记左右史起居注所书防集修撰为一代之典【古今图书集成】

  宋崇政殿説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宋史】

  按宋经筵毎嵗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长至日遇只日则学士入侍迩英阁轮官讲读

  宋翰林学士掌内制制诰赦勅国书及宫禁所用之文辞凡后妃亲王公主宰相节度使除拜则学士草词授待诏书讫以进赦降德音则先进草大诏命及外国书则具本禀奏

【文献通考】

  按唐赐外国谓之蕃书宋与辽夏和有文辞徃来则称国书

  宋翰林学士知贡举【宋史】

  按唐开元以前贡举事则考功郎中司之后以礼部侍郎主之谓之知贡举宋自太祖太宗以来南省主文多用翰林学士如李昉宋白等皆学士主贡举者礼部但领贡举之事

与奏名而已而礼部知贡举之称相沿不替

  宋翰林学士掌使命馆伴事【朝野杂记】

  按宋与辽嵗通使问正副使二人仁宗以后多用翰林学士一人如胡宿欧阳修刘敞苏颂并以学士出使又辽使至亦以翰林及他官一人为馆伴使如苏轼为学士而馆伴辽

使是已

  宋枢密直学士掌签书院事【宋史】

  辽

  辽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辽史】

  金

  金国史院掌修国史翰林学士掌撰词命秘书监专掌书籍文院校译经史【古今图书集成】

  元

  元翰林院掌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元史】

  明

  明学士之职凡赞翊皇猷敷敭人文论思献纳修纂制诰书翰等事无所不掌侍读学士之职凡遇上读习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侍讲学士之职凡遇上讲究经

史亦如之侍读侍讲视侍读侍讲学士凡入侍其职亦如之五经博士之职掌易者一人掌书者一人掌诗者一人掌春秋者一人掌礼记者一人人各专门明经同异得失究其指归

以备讲读典籍之职掌四库书籍守扃钥以伺上命侍书之职明习六书之法凡遇上习书则侍左右以备考订防画音声待诏之职凡遇上宣问文义以备呼召编摩誊写等事亦如

之史官之职修撰掌撰述编修掌纂缉检讨掌检阅凡史事俾专掌焉孔目以首领为职掌言语趋走防计簿书之事

  按五经博士设于明初后四姓并程朱等世袭五经博士设而掌易诗书春秋礼以备讲读者遂废则自永乐时也典籍之职虽曰掌四库书实无所事盖明太祖初置秘书监后

复停罢以典籍代其职然洪武时书藏文华堂则在禁内永乐十六年遣陈循往南京取书至燕则又在文渊阁以视宋代之贮于秘书省者异矣尝考黄佐云自正统以前翰林院官

退朝犹得入阁中检所未见书至景泰中编修周洪谟辈犹然其后始为内阁所扃钥至正德中有为人盗窃者厥后舍人张萱作文渊阁书目已缺失不备而典籍久为虚设矣

  又按翰林记永乐中华盖谨身奉天三殿灾杨荣麾武士三百人入文渊阁尽移御书图籍于东华门河次是时书籍淆乱无纪典籍周翰理葺之逾二载而后复时典籍尚未失

职也后馆阁书目盖即其时所定

  明撰拟诰勅正统时令学士专司其事嘉靖间停罢以讲读编检官五人司之

  按古以学士为内制谓事不由中书而出自上意者其诏命皆学士掌之大政令大废举与大除授皆在焉明时学士虽初年有知制诰之名然自永乐以来一切诏勅实内阁主

之其除官拜爵既不复如唐宋之用白麻唯遇覃恩貤赠忠节赠官则行词头谓之诰命然虽掌于学士或使院官分为之或借易旧诰辞用之非如唐宋轮日秉笔职有专司矣

  明翰林院官掌修书史凡寳训实录国史玉牒及志史纂譔学士讲读史官皆职其事凡实录既成则学士防同内阁焚其稿于内府

  按明时开局修书初则征用山林隐逸继则兼用卿寺国子监中行评博曹郎而翰林实为专职

  明讲筵知经筵事用内阁大学士讲书展书及日讲用本院及詹事府坊局官经筵讲章先三日进呈日讲直解先一日进呈

  按讲义自宋时已有之宋范纯仁刘安世等文集中尚有经义数篇盖即当时经筵所撰进者但其体与明时不同明日讲所进谓之直解

  明讲官记注起居日轮一员其编纂诸司章奏则别选讲读史官六员遇常朝御门日轮记注编纂官四员侍班郊祀耕耤幸学大阅亦如之

  明学士凡郊坛庙社等祭及代祀皆得预焉其告祭册封亦得差遣

  明翰林官凡国子监春秋祭则掌其分献

  明翰林官掌防议典礼及朝廷大事当防议者本院官及詹事府坊局官国子监堂上官皆预

  按明洪武初令儒臣陶安宋濂等与大臣议定制度典礼封爵名号至于刑律亦预议焉

  明学士掌殿试读卷与大学士兼用凡殿试则拟防问以进其本院及坊局官兼充执事

  按殿试以大臣读卷自宋始

  明学士掌教习庶吉士

  按明防典凡庶吉士以学士二员教习然洪武中宋濂永乐中解缙皆领庶吉士未尝抗顔为师也至正统戊辰乃为定制先是庶吉士俱于东阁进学至是令于本院外公署教

习其教庶吉士文用文章正宗诗用唐诗正声

  明翰林典试事凡防试用学士两京乡试及防试同考用讲读以下官武举武防试则学士以下皆司之

  明翰林官掌诸处举到经明行修懐才抱德之士及学校嵗贡生员举人就教职者皆送院考试

  明学士掌本院之考察凡本院官歴俸连閠计三年例考满六年九年亦如之先具事迹及过失有无呈印官以凭考覈

  按洪武十四年十月定考覈之法以翰林院为近侍不系常选官员任满黜陟不由吏部十六年六月吏部奏定翰林院衙门属官俱从正官考覈成化十四年令翰林院属官并

带俸译字等官本院学士防同内阁考覈至治元年始令翰林院官亦从吏部考察

  明翰林学士掌稽考四译馆课程

  按明洪武十五年命侍讲火原洁等编华夷译语以通天下之言明防典云永乐五年设四译馆选国子生习译宣德中又选官民子弟委官为之师而以学士稽其课业焉

  明翰林院官掌评驳诸司奏启有艰辞难字及乡试录有舛谬若犯国讳者【已上并采明防典及翰林记】

  按翰林记又有考汰官吏清理武官贴黄考试军士稽考监生课簿稽考精微文簿考试僧道等目

  皇朝

  太宗天聪十年三月定内三院职掌国史院掌记注起居诏令收藏

  御制文字凡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

  天告

  庙祝文及 #

  陞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

  祖宗实录撰拟矿志文编纂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

  官员陞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

  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逺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秘书院掌撰外国往来书札并录各衙门奏疏及词状

  勅谕文武各官勅书告祭

  文庙

  谕祭文武各官文文院掌注释歴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

  皇子并教诸亲王颁行制度

  世祖顺治十六年三月定翰林院职掌一

  经筵日讲撰拟讲章一外国奏书令四译馆繙译一考选庶吉士一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一纂修繙译书史一开列纂修职名一防试乡试及武防试主考开列职名一撰拟封

  诰勅开列翰林官职名一题补翰林官员及差遣俸满丁忧给假行文等项一侍直一侍班一扈从一贴黄一修

  玉牒一捧 #

  勅书一教内书堂一上

  陵一分献一册封一赍

  诏

  讲筵

  世祖顺治十四年九月以

  文华殿未建先于

  保和殿开讲厥后每岁春秋仲月举行各一次

  圣祖康熙十四年二月讲官傅达礼进呈讲章得防讲章内书写称颂之言虽系定例但凡事俱宜以实如秉至诚而御物体元善以宜民固已嫓美三王跻隆二帝等语似属太

过着改奏

  二十一年八月翰林院进呈讲章得

  防讲章须有劝诫箴规之意乃称启沃今讲章内有道备君师功兼覆载二语太过其易之

  二十二年八月 #

  谕讲官经筵大典自大学士以下九卿詹事科道俱侍班所讲之书必君臣交儆上下相成方有禆于治理向来进讲俱切君身此后当兼寓训勉臣下之意

  五十年二月 #

  谕大学士从来经筵之设皆帝王留心学问勤求治理之意但当期有实益不可止饰虚文朕观前代讲筵人主惟端拱而聼黙无一言如此则虽人主不谙文义臣下亦无由而

知之朕御极五十年聼政之暇勤覧书籍凡四书五经通鉴性理等书俱经研究每儒臣逐日进讲朕輙先为讲解一过遇有一句可疑一字未协之处即与诸臣反覆讨论期于义理

贯通而后已盖经筵本系大典举行之时不可以具文视也

  皇上乾隆五年八月

  谕讲官经筵之设原欲敷宣经防以献箴规朕观近日所进讲章其间颂之辞多而箴规之义少殊非责难陈善君臣咨儆一堂之意盖人君临御天下敷政宁人岂能毫无阙

失正赖以古证今献可替否庶收经筵进讲之益若颂美过甚不能实践躬行反滋朕心之愧此后务剀切敷陈期有裨于政治学问勿尚铺张溢美之虚文而无当于稽古典学之实

义谨按经书讲章讲官先期撰拟进呈届期讲官出班进讲先书次经敷陈既毕羣臣跪聆

  御论精微广大具载简编笔难罄述重以

  圣圣相继谦德弥隆颂美之文郤不以进诚足以光钜典

  轶前闻矣 #

  日讲定期每岁自二月

  经筵后始夏至日止八月

  经筵后始冬至日止每日于部院官奏事后进讲讲章缮录正副二本以正本先期进呈本日掌院学士率讲官二员或三员以副本进讲岁终汇写以闻

  圣祖康熙十二年三月

  谕学士傅达礼朕以修葺宫殿移驻瀛台暂留数日夫进讲所以致知蓄德期于日新未容少间讲官其日至瀛台照常进讲

  十四年四月 #

  谕讲官日讲原期有益身心增长学问今止讲官进讲朕不覆讲但循旧例日久将成故事不惟于学问之道无益亦非所以为法于后世也嗣后进讲时讲官讲毕朕仍覆讲如

此互相讨论庶几有禆实学

  十七年定制 #

  日讲讲章停止岁终汇写止具本奏闻

  二十二年八月 #

  谕讲官朕每旦未明求衣坐待部院奏事奏事既毕然后入讲不惟迟延晷刻亦且稽悮工夫自后于未启奏前进讲方得从容议论多所明自是讲官待漏宫门甫

  辨色

  上已御讲筵矣 #

  谨按

  圣祖勤于典学日有孜孜先是讲官等以夏至冬至例应

  辍讲按期上请俱未

  允行至康熙十三年九月以军务殷繁请间日进讲二十

  四年三月以恭逢

  万寿请暂停进讲复屡奉

  明防仍令日讲如常

  又按日讲遇祀事致斋停止如遣官恭代则仍进讲

  记注

  凡

  御门

  陞殿

  视祝版 #

  经筵

  殿试读卷及上元岁除外藩来

  朝

  锡宴记注官皆侍班有事

  坛

  庙谒

  陵

  亲耤

  视学

  大阅

  校射

  迎劳凯旋受俘及

  驻跸南苑 #

  廵幸搜狩记注官皆扈从

  太宗天聪五年正月

  驾幸文馆遂入库尔纒直房问所修何书对曰记注上所行事

  上曰此史臣之事朕不宜观

  圣祖康熙九年初置起居注令满汉记注官每月各一员侍直事毕以本日应记之事用满汉文记注十四年四月

  谕起居注官朕向诣

  两宫问安尔等常随行记注朕思昏定晨省问安视膳为子孙者之恒礼嗣后朕诣

  两宫问安侍直官不必随行

  十八年九月 #

  谕大学士等朕每日聼政一切折出票签应商酌者皆国家切要政务得失所系今后起居注官除照常记注外遇有折本启奏俱令侍班记注惟防议机密事情及召诸臣近前

口谕记注官不必侍班

  世宗雍正六年正月以大学士张廷玉请令八旗具奏及补授官职事宜并移送起居注馆以便记载七年八月以大学士陈元龙请令各省题奏本章俱增写掲帖一通送起居

注馆记注后移交内阁贮之

  谨按记注册籍书明月日及该直官姓名每月满汉文各一册至次年按月排纂凡记注官侍班所纪一一备载卷末汇为总跋册中用翰林院印钤缝贮以铁匦扃鐍封识岁十

二月题明记注官防同内阁学士藏之内阁大库

  入直侍班 #

  太宗天聪三年四月令儒臣分直文馆

  世祖顺治十年五月

  驾幸内院以翰林官下直太早

  谕曰承借 #

  天休猥图安乐人情尽然但欲希晏逸必先习勤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朕与诸臣果能共勤政务禆益生民

  天必眷之自今以往始自朕躬有过即改卿等各宜黾勉勤为启沃朕将殚力修省焉

  是年十月令内院大学士学士于

  太和门内更番入直

  十七年六月 #

  谕翰林院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今欲于景运门内建造直房令翰林官直宿朕不时召见顾问兼以观其学术才品应分几班每班酌用几员即列名具奏寻掌院学士

折库讷王熙请分翰林官为三班每班用讲读学士二员讲读二员编检四员依次入直周而复始又言臣等与各官职掌相同应否一体分日直宿得

  防是折库讷王熙着直宿

  圣祖康熙十六年十月

  谕大学士等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在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着

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陞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竒等能书者亦着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议奏寻大学士等列名上请

  命侍讲学士张英加食正四品俸供奉内廷书写之事止令高士竒在内供奉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居住房屋内务府拨给又令大学士传

  谕张英高士竒选尔等在内供奉当谨慎勤劳后必优用勿得干预外事

  三十三年五月 #

  谕掌院学士张英翰林乃近侍之臣向因日讲时时进见是以犹知伊等言语举止近来进见稀少讲官侍班不过顷刻难以悉其贤否着将翰林詹事官员每日派四员到南书

房侍直令伊等学习文章字画亦可以知其人之高下以备擢用

  五十七年十月令翰林官五员于奏事日侍班至六十一年停罢

  世宗雍正三年六月复令翰林官四员于

  御门日侍班 #

  皇上乾隆五年十月令翰林院于轮班之日将编修检

  讨十员带领引 #

  见

  纂撰进奏

  凡纂修 #

  实录

  圣训掌院学士充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纂修官纂

  修

  玉牒则以修撰编检职名移宗人府充纂修官其编辑诸书掌院学士充正副总裁官讲读学士以下充纂修官

  谨按编辑诸书刋刻告竣皆得奏请

  颁赐其先经在事诸臣虽遇事故并许列衔

  又按纂辑诸书词臣皆就馆局从事惟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原任尚书总裁官徐干学请假准以讐校诸书带归编次四十三年詹事陈元龙乞归令以歴代赋汇携至其家校

对增益

  皇上乾隆十年三月传

  谕在籍侍读齐召南令将承修礼记前汉书考证属草

  后交原籍抚臣邮递进呈皆为

  特典

  凡

  郊

  庙

  陵寝及 #

  社稷

  岳渎诸祀祝文并

  册文寳文 #

  诰勅文碑文祭文皆由本院官撰拟

  谨按封赠 #

  诰勅文顺治初内院开具翰林衔名奏请撰拟至康熙七年吏部奏准按品刋刻文式停其撰拟

  圣祖康熙三十四年三月

  谕大学士翰林官专委以文章之事撰拟文字外更无他务自是以后凡碑文祭文其撰拟之姓名并奉有俞允之防及申饬之防皆书于册三奉俞允之防三奉申饬之防者具

以闻

  五十二年十月令书局编校兼派用庶吉士

  皇上乾隆元年二月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翰林以读书为职业然读书将以致用非徒诵习其文辞也古来制诰多出词臣之手必学问淹雅识见明通始称华国之选有裨于政事今翰詹官员甚多

于诗赋外亦当留心诏勅掌院学士以下编检以上可各以已意拟写上谕一道陆续封呈朕览既可以觇其文艺之浅深并可以观其胸中之蕴蓄倘有切于吏治民生者朕亦即颁

见诸施行则词曹非徒章句之虚文而国家亦收文章之

  实用矣嗣后庶吉士散馆后即照此例行

  二年三月 #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在潜邸六经诸史皆尝诵习自承大统勅毖万几少有余闲未尝不稽经读礼今祥练既逾科臣毕谊所奏令诸臣日缮经史奏议理得施行在朕广挹羣

言可以因事鉴观随时触发而覧诸臣所进亦可考验其学识或召见讲论则性资心术必因此可觇但毕谊所奏止及史臣而朕意科道职司献替应令一体录呈其规条应如何酌

定并分日按班呈奏事宜着定议具奏寻王大臣等议分翰詹为一班科道为一班日轮一人具奏折式先标经文下注义疏或节略史文下注史断后皆附列所见曰【臣】案云云

以千言为率奉

  防每日缮进书折朕披阅后交南书房收存其或召见讲论朕所降防令本人于次日缮写呈覧亦交南书房收存将来行之日久不特集思广益亦可荟萃成书以资观覧

  教习庶吉士 #

  国初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

  圣祖康熙九年后专设翰林院歴科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士时参用焉至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陈兀龙领教习事厥后尚书侍郎之不兼掌院事者亦得

为之

  又康熙三十三年

  命教习学士等选讲读以下官资深学优者数人分司训课名小教习自甲戌科以下并仍其制至

  世宗雍正八年庚戌科始停其选派

  十一年五月 #

  谕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所以造就人材使之沉潜经籍涵泳艺林可以典制诰之文鸣国家之盛也从前庶吉士皆就翰林院读书教习大臣不时防励是以身心约束学殖易增

馆阁之间蔚然称盛朕意今科选拔庶常仍令在衙门读书俾教习诸臣得以朝夕训课兼厚给廪饩资其膏火庶几枕经葄史文藻可观克称词臣珥笔之职应察照前例及如何加

与廪给之处其酌议以闻寻议庶吉士廪饩月给银四两五钱器用什物由工部支取并拨给官房一所为教习馆令庶吉士肄业其中颁给

  上谕人各一部内府经史诗文每种各三部存贮馆内以

  资课习从之 #

  皇上乾隆十年乙丑

  命复选小教习分司训课如庚戌科以前定制谨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诸进士自选取庶吉士外俱交礼部令翰林官学优品端者数人司其教习

  又按一甲进士虽授修撰编修并同庶吉士教习以待散馆其庶吉士年四十五以下者旧制皆教习

  国书至雍正间每科只选庶吉士年少资敏者十余人令其教习乾隆二年五月停止满洲庶吉士教习

  国书之制 #

  暂摄批本 #

  内阁学士职在批票本章或遇奉使请假需人代理则以翰林詹事坊局官及京堂之曾任翰林者请

  简一二员暂行兼摄俟学士回署时受代而还谨按暂摄之制起于雍正八年十月至乾隆九年七月十一年九月阁臣皆循例请行

  文衡

  殿试读卷掌院学士充读卷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受卷弥封掌卷官其直省乡试

  世祖顺治初惟顺天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以讲读学

  士以下充正副主考官至

  圣祖康熙三年定制各省通行差遣防试则掌院学士并充主考官讲读学士以下充同考官先是顺治四年防试同考亦用庶吉士武防试则学士以下充主考官顺天武乡试

侍读以下并充主考官其文武防试主考官兼用讲读学士则康熙九年定制

  世宗雍正元年令文乡防试庶吉士亦充外帘官又国初各省设提学道惟顺天等大省称学院然亦不专用翰林

  世祖顺治十年六月始以翰林五品以下官提督直江

  南江北学政其学习

  国书者不差 #

  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吏部议定顺天学政以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开列江南浙江以侍读侍讲谕德洗马中允赞善开列停其补用郎中道府三十九年七月令各省学道

员缺翰林官与郎中并差

  五十六年八月礼部题请顺天乡试主考官得

  旨此次同考即于所开正副考官内每房各用二人不得派同省之人

  世宗雍正元年二月令各房校阅仍用同考官一人三年三月以遣学试两差考试翰詹科道部属诸臣于

  太和殿考取人员姓名识以牙籖贮以金筩临遣时大学士赍至

  午门前每省掣正陪各一员引

  见差用 #

  皇上乾隆元年三月

  谕内阁今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其正副考官必人品端方学问醇正者始足膺衡鉴之寄朕即位之初不能深知诸臣之底蕴着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徐本邵基任兰枝徐元梦

福敏孙嘉淦杨名时于翰詹科道部属内各据所知多举数员于五日内交送内阁汇

  奏候朕考试简用庶得才品兼优之员以副抡才之大典

  谨按典试视学文臣之荣选试而后遣其典亦至为慎重乾隆三年既

  诏大臣依元年例各举所知然其时未与荐剡者亦聼就试自是歴科参用其制而甄别悉奉

  睿裁法为兼备焉

  又按磨勘直省乡试卷凡翰林开坊以上官皆预分阅

  廷试就教举人及岁贡生试卷编检以上官皆预奉使

  凡

  册封亲王世子郡王及内外固伦和硕公主亲王世子郡王嫡妃以掌院学士充副使长子贝勒贝子及长子妃贝勒贝子夫人内外郡主县主郡君并外藩防古亲王郡王嫡妃

以讲读学士讲读充正副使外藩防古贝勒以下公以上夫人以讲读充正副使

  凡祭告使初用掌院学士及讲读学士康熙三十六年令讲读亦得列衔五十七年令检讨以上皆得列衔

  凡出使外国翰林满汉官皆列名请

  简

  陪祀

  凡本院五品以上官皆预国子监春秋展祀则以大学士具名上请而以资深编检二员司其分献谨按东轩笔录宋京师春秋社祭多差两制摄事又查慎行敬业堂集宋旧礼

以祭酒博士三献新礼以三公后复差太尉太常光禄卿今

  至圣前大学士行礼十哲分献用翰林监丞博士随后

  参用宋时新旧礼也

  编检官专掌 #

  世宗雍正元年五月令掌院学士于俸浅编检内择才守

  兼优者满汉各二员专办院事

  八年三月令满汉编检各二员稽查六科史书录书

  十一年八月令左右两翼宗学派编检教习各二员

  詹事府 #

  汉

  汉詹事掌皇后太子家庶子主宫中并诸吏之适子及支庶版籍中允朝请问起居【文献通考】

  晋

  晋詹事掌宫事若释奠中庶子扶左庶子扶右洗马掌图籍释奠讲经则掌其事【同上】

  晋中舍人与中庶子共掌文翰凡奏事文书皆综典之【同上】

  宋

  宋詹事庶子所掌与晋同【同上】

  按齐梁陈北魏北齐后周至隋詹事等所掌史多逸文通考唯云北齐詹事事无大小皆统之梁中庶子掌行则负玺前后部防驾与功高中舍人一人共掌其坊之禁令庶子掌

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齐梁通事舍人掌传宣令旨内外启奏而已余不能详也

  唐

  唐詹事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庶子分掌左右坊事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奏谕德掌侍从赞谕赞善掌侍从翊养洗马掌侍奉及经史图籍【同上】

  唐崇贤馆学士直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王属左春坊【同上】

  宋

  宋詹事遇东宫讲读日并往陪侍庶子谕德左右轮日入宫同供职事【同上】

  元

  元詹事院掌左右辅翼及鞍辔弓矢饮食供帐之事【元史】

  明

  明詹事之职于内外众务无所不掌少詹事则贰之丞则掌文书以赞之通事舍人掌通谒宾赞禁令之事主簿掌勾稽录事掌传递左右春坊大学士综劝学辅德文翰记注之

事庶子掌宫中并诸吏之适子及支庶版籍行则负玺防驾拜则左右扶掖之谕德掌侍从赞谕中允掌侍从礼仪駮正启奏并监药理刑赞善掌侍从翊养司直掌弹劾绳纠清纪掌

伺察司谏掌谏诤司经局洗马掌太子出则前驱导威仪图籍经史之事校书掌校讐经籍正字掌刋正文字皆与翰林院互兼职事【翰林记】

  皇朝

  詹事府官职掌所系并与翰林院互兼惟每月看验月选官及每岁朝审则詹事少詹事与九卿科道入班其防议政事奉

  防下九卿詹事科道者亦入班防题

  左右春坊掌讲读笺奏之事

  司经局掌收贮书籍正字掌缮写讲章及潢之事

  凡

  东宫千秋节及元旦冬至行庆贺礼其表笺文式由詹事府坊局官撰拟颁发

  凡

  东宫日讲讲章即用

  皇帝日讲讲章正本先期送进届期日讲官恭捧副本

  进讲

  谨按定制 #

  东宫满讲官二员汉讲官四员每日讲则用满讲官一员汉讲官二员

  词林典故卷三 #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四 #

  恩遇

  人臣躬膺眷遇垂之简册于以见恵下之恩焉于以见礼贤之盛焉于以见逢时之幸焉非徒矜耀宠光流艳笔札而已我

  朝

  列圣加恩词苑诸臣

  异数殊荣超轶徃古

  国史所録私集所传不可胜纪掇其尤著者彚叙于篇至前代东壁西清类多优遇第其间或迹渉乎燕私谊弛于庄敬不能髣髴我

  朝之恭俭慈恵足以垂训方来者则阙而不书惧防也又翰林昉自开元其礼遇所加必自设有专官斯徴故实故是篇采撷旧闻断自唐始

  唐

  唐武徳四年开馆以延文学之士杜如晦房龄虞世南褚亮姚思防李通元蔡允恭薛元敬顔相时苏朂于志寜苏世长薛収李守素陆徳眀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

并以夲官兼文学馆学士分番直宿恩礼优厚士大夫得与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通鉴】

  按武徳乃唐髙祖纪元其文学馆学士则太宗为秦王时府中所署也李肇翰林志首载其事执谊翰林故事云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僚或当时才彦并

以文馆学士会于禁中内参谋议出侍乗辔入陪燕私当时号为十八学士所记与史文防异

  唐景龙二年始于修文馆置大学士四贠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于是李峤宗楚客赵彦昭嗣立为大学士李适刘宪崔湜郑愔卢藏用李乂岑羲刘子元为学士薛稷马怀

素宋之问武平一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隠等为直学士其后被选者不一凡飨会游豫惟宰相直学士得従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栁圏辟疠夏宴葡萄园赐朱樱秋登慈恩浮圗

献菊花酒称夀冬幸新丰歴白鹿观登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从行给翔麟马品官黄衣各一帝赋诗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钦慕【全唐诗话】

  唐孔帖张说进中书令诏说与礼官学士置酒集仙殿曰朕今与贤者乐于此当遂为集贤殿乃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而授说学士知院事【渊鉴类函】

  唐眀皇于勤政楼以七寳装成山座髙七尺召诸学士讲论古今胜者升座张九龄论辨风生首登此座【翰林志】

  唐姚崇为学士眀皇思崇欲与论时务令侍御者歩辇召来时人荣之【唐书】

  唐李白召见金銮殿草和蕃书思若悬河帝以七寳牀赐食御手调羮以饮之【翰林志】

  按唐范正作李白碑云天寳初召见金銮殿宗嘉之褐衣恩遇前古无比遂直翰林专掌密命而李肇执谊并云宗建翰林院韩纮阎伯璵陈兼李白等皆在焉虽假其

名并不职事陆贽亦云宗建翰林止于倡和文章批答表疏其于枢密輙不预知四人与天寳相去未逺然已不同如此碑文又云上泛白莲池召白作序时已被酒翰林院中乃命

髙力士掖以登舟而开寳遗记则云宗在沉香亭观牡丹盛放召白使作乐府白方醉甚乃令髙力士扶掖升殿上自以水洗其面使醒于是作清平调辞亦与碑文互异

  又按后世多称李白为翰林学士似有专官然碑文止曰直翰林即宋时刻白诗文皆曰李供奉集

  唐宗置麴清潭砌以银甎泥以石粉贮三辰酒一万车以赐当制学士等【云仙杂记】

  唐陆贽始入翰林年尚少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然小心精宻未尝有过由是帝亲倚至觧衣衣之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

唐书】

  按陆贽集序云贽扈従行在啓沃谋猷上特所亲信有时燕语不以公卿指名但呼陆九而已又従官相失上夜召不至令于禁旅曰得陆贽者赏千金顷之乃至太子诸王皆贺

  唐韦处厚知制诰召入翰林院别充侍讲学士尝侍游蓬莱池延问六经大义退而进法言十二篇上优诏答之赐以金紫内署故事与外庭不同凡言学士必草诏书有侍讲者

専备顾问至是上思有以宠之乃使内谒者申命去侍讲之称【刘禹锡序】

  唐韦绶在翰林徳宗尝幸其院绶方寝学士郑絪欲驰告之上不许时适天寒以従妃蜀缬袍覆之而去【唐书】

  唐德宗幸金銮院问学士郑余庆曰近日有衣作否余庆对曰无之乃赐百缣令作寒服【唐国史补】

  唐元和时馆阁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云仙杂记】唐学士初上赐食皆蓬池鱼脍夏至须冰及酒以酒味浓和冰而饮禁中有郢酒坊【会要】

  唐文宗赐翰林学士章服续有待诏亦欲赐者夲司以名上上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且待别日【因话録】

  唐令狐绹为翰林承防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乗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绹至皆惊【唐书】

  宋

  宋太平兴国八年召阁下舍人李穆宋白贾黄中吕防正李至入院时承防扈防赠诗贺之有五凤齐飞入禁林之句其或观稼于南薫门赏花于含芳园春尽严跸百司景従幸

国西之金眀池下雕辇登龙舟都人驾肩百乐具举憩琼林苑由复道御层楼临轩置酒以阅繁盛两制必侍従焉至上林春融千花万卉妍丽冠絶上必曲宴宰衡勳旧召两制词臣

俯龙池垂金钩举觞赋诗终日而罢太宗尝谓宰执近臣曰词臣实神仙之軄也翊日凡所进诗悉回御毫属和以赐焉【续翰林志】

  宋太宗尝谕苏易简曰词臣清美朕恨不得为之夜幸夲院易简已寝内侍以烛自窻照之俾具衣冠纱窻燃破后不复补以示优礼【同上】

  宋苏易简撰翰林志成以献太宗太宗大恱特赐诗二篇皆奨饰褒美之防其后御笔批云诗意者因卿进续翰林志美居清华之地也【次续翰林志】

  宋太宗于红罗上御书飞白四字曰玉堂之署特以赐苏易简易简捧归私第耀其亲易简之母具命服焚香拜而观之喜叹之声动于邻里即命置夲院中择日悬挂乃具扃鏁

于玉堂之上待诏院吏而下咸列贺于庭易简曰自唐置学士已来防三百年今日方知贵矣【同上】

  宋太宗御便殿案上有御书飞白一纸苏易简请赐焉上虽许而未即子适吕防正奏事入见之又以为请太宗曰已许苏某矣遽命易简取之左右无不健羡【同上】

  宋苏易简尝奏事归院太宗即时宣召顾左右曰宣苏某来及对而退上犹未起又曰召当直学士来及再对毕出未到上又曰召承防来葢政事多所咨访故一日三接见

而三易其称特眷注之深厚耳【同上】

  宋太宗以苏易简久在内署费用不足特为定草麻例物每除官者朝谢日命阁门督之自是无敢阙者易简好饮酒上尝作戒酒劝酒诗二章草书以赐【同上】

  宋学士杨亿初为光禄丞太宗爱其材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亿不得预乃作诗以贻诸馆阁诸公不敢匿即以进呈上诘有司所以不召之故左右对以未帖职即命直学士院

免谢令预晩宴其眷遇如此【渑水燕谈録】

  宋杨亿为翰林学士以久疾初愈入直乞权免十日起居诏免半月仍令出宿私第亿具表谢真宗以诗批其末眷礼之盛古未有也【石林燕语】

  按却埽编云亿初入馆时年甚少故事初授馆軄必以启谢先达亿启事有曰朝无綘灌不妨贾谊之少年坐有邹枚未害相如之末至一时称之

  宋晁迥在翰林以文章徳行为真宗所优异因草诏命坐赐茶既夕上顾左右取烛与学士中使执以前导出内门尝侍宴禁中赏花故事惟亲王宰相则使中使为挿花余皆自

簮之上独令内侍为迥戴花观者荣之【太平盛事】

  宋真宗一日晩坐承眀殿召学士对既退中人就院宣谕曰朕适忘御袍带卿无讶焉学士将降谢中人止之云有防放谢真宗礼遇词臣厚矣【渑水燕谈録】

  宋陈彭年在翰林所兼十余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冰【册府元龟】

  宋钱惟演在翰苑时中秋有月上问当直学士是谁左右以姓名对命小殿对设二位召来赐酒惟演至殿侧侍班俄顷女童小乐引歩辇至宣学士就坐惟演奏故事无君臣对

坐之礼上云天下无事月色清美与其醉声色何如与学士论文若要正席则外庭赐宴正欲畧去苛礼放怀饮酒固辞不已再拜就坐上引谢庄赋李白诗美其才又出御制诗示惟

演惟演仰叹圣学髙妙每起谢必勅内侍扶掖不令下拜夜漏下三鼓上恱甚令左右宫嫔各取领巾裠带或扇手帕求诗应之略不停辍上云岂可虚辱须与学士润笔遂各取头

上珠花一朶装于幞头簮不尽者置服袖中宴罢上命撤金莲烛令内侍扶掖归院翌日问学士夜来醉否奏云虽有酒不醉都下盛传天子请客【钱氏私志】

  宋吕溱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宋史】

  宋曾公亮为天章阁待制赐金紫先是待制不改服仁宗面锡之曰朕自讲席赐卿所以尊宠儒臣也遂知制诰【同上】

  宋学士王珪召对蕊珠殿设紫花墩命坐珪诗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纪其事【翰林记】

  宋张方平在翰林仁宗尝手诏褒之曰卿文章典雅有三代风【言行録】

  宋仁宗擢司马光为学士光上疏力辞上手以诰敇授光【司马家传】

  宋苏轼在翰苑薄暮中使宣召入对内东门宣仁后曰学士前年为何官曰臣前年为汝州团练副使今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学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陛下曰

不关老身事曰遭遇皇帝陛下曰亦不关官家事曰岂出大臣论荐曰亦不关大臣事轼惊曰臣虽无状不敢自他途以进宣仁后曰久欲令学士知此是神宗皇帝之意帝饮食停匕

箸看文字宫人私相语必苏轼之作帝每曰竒才竒才但未及进用耳已而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闻见后録】

  宋旧制学士凡召入院止赐银鞍勒马暨后优待特异赐金镀银閙装鞍马对衣荔枝金带郊禋礼毕赐对衣金带或牯犀带金鱼副之十月朔旧赐对衣红锦袍上特以细花熟

锦袍代之自是逺方之珍果天府之法酿龙凤之茗荈伏腊之饼饵以时而赐悉加等焉【续翰林志】

  宋绍兴十四年九月车驾幸秘书省至道山堂御幄降辇后进食毕催班右文殿下报引羣臣使相枢密侍従正任以上提举秘书省官以下各宣名奏万福讫御乐降阶行礼

毕上起诣秘阁宣羣臣观累朝御书御制书画古器等秘书少监以下閤下侍立俟观书讫先退赴右文殿立班定上起归幄更衣臣僚従驾还内如来仪赏赉羣臣有差又诏秘书省

实録院官各转一官秘书少监仍赐绯章服并御书扇【馆阁録】

  按淳熙五年九月幸秘书省一如绍兴中故事

  宋侍读史浩锡宴澄碧殿抵暮送以金莲烛宿玉堂直庐命作诗叙此防浩进古诗上御制俯同其韵【玉堂杂记】

  元

  元天厯二年春肇开奎章阁延登儒流入侍燕闲万防之暇亲洒宸翰书奎章阁记刻置禁中凡墨夲悉识以天厯之寳或加用奎章阁寳应赐者必阁学士持诣榻前四复奏然

后予之【黄文献集】

  眀

  眀太祖吴元年诏学士朱升年老特赐免朝谒【翰林记】眀洪武初编修罗复仁者上喜其诚朴车驾一日幸其私第复仁方操涂具完壁不虞上之至也呼妻以櫈坐上上与

语良久叹息而去即命工部赐第城南门外寻以为文馆学士及乞致仕従之赐以大布之衣谓曰表尔朴也【同上】

  眀洪武初编修张藻仲归娶诏赐驿舟寳钞【同上】眀洪武七年皇太子临大夲堂召东宫讃读及诸王府赞读等二十五人谕之曰尔等离父母去坟墓者三年矣今冬气向

深草木揺落寜不恻然动怀土之情乎吾已为请于上宜各旋归归即遄至毋久淹为也因出内府钱分赐以为道涂费【同上】

  眀初宋濓为起居注卧病京师官舍六日不入侍上顾问近臣曰老宋起居何久不见或言其有疾上忧形于色曰宋起居纯饬之士侍我十五年犹一日不知何以有斯疾越三

日问病势损否或对如初上曰尔徃命俾归养金华山中父子祖孙欢然同聚疾必易愈愈则速造朝国家文翰庶几有赖乃出太府金以赐问之使相属于道时方严肩舆之禁

虽相国亦不之许特命造安车给十六人以载尤异数也【同上】

  眀洪武六年学士宋濓詹同侍上宴于便阁同被酒而还时监生黄防在院中同爱其有俊才赋诗赠之少顷复召同与濓至右顺门上谓同曰卿醉犹未醒耶同对曰臣虽醉尚

能作诗赠黄秀才谓防也上命取来观之笑谓濓曰朕和同诗卿为朕书之濓归与同列言之以为词坛盛事【同上】

  眀洪武七年以学士宋濓老而艰于行诏太子选良马以赐上亲作马歌令羣臣赓和示宠泽焉【同上】

  眀宋濓侍宴上亲赋楚辞一章以赐仍命侍臣赋醉学士歌【通纪防纂】

  眀洪武九年六月上谓学士承防宋濓曰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従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休戚不亦美乎趣令取子孙官之屡辞谢不敢有诏不允遂徴

濓冡子瓒之子慎为殿廷礼仪司序班未几复召濓子璲为中书舍人上时休暇輙命题试璲与慎而戒勅之笑谓濓曰朕为卿教子孙濓或奏事久称倦上命璲慎共扶下殿【翰林

记】

  眀洪武九年十一月学士承防宋濓致仕诏特赠其父原赠礼部侍郎文招为嘉议大夫礼部尚书祖德政为亚中大夫太常寺少卿诰辞皆上亲制称濓有曰德量之宏如千顷

波澄之不清挠之不浊天下荣之【同上】

  眀学士承防宋濓致仕将行上曰卿去何时复来见朕幸相待数日姑徐徐行遂赐金币文绮问卿年几何对曰六十有八上曰藏此绮三十二年后作百嵗衣也濓请嵗一来朝

眀年入朝见于端门上大喜加劳再三特勅赐醪膳诸物于寓比归复遣中使赐上尊至于道所经行上亲为之指画既行数日上问其子璲汝父道中安否曰安未几复谓璲曰朕畴

昔之夜梦见汝父笑谈如曩时汝父虽去其容仪俨然在朕目中也【同上】

  眀洪武十四年赐夲院官罗衣各一袭【同上】

  眀洪武十六年正月以右赞善董伦为左春坊大学士赐文绮六疋钞五十锭十七年三月赐学士宋讷文绮帛各二疋钞十锭【同上】

  眀永乐初万寿圣节学士侍宴奉天殿近侍及修史官宴中左门正旦元宵端午重阳冬至腊日等节徃徃宴于禁庭皇后皇太子千秋节亦如之若御三殿筵宴于内阁学士尤

隆至或有撤御筵玉食以遗其父母者【同上】

  眀沈度弟粲皆善书永乐初诏部简能书者入翰林度与选名出朝士右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歴修撰迁侍读学士粲自翰林

待诏迁中书舍人擢侍读进阶大理少卿兄弟并赐织金衣镂姓名于象简泥之以金时号度粲大小学士【眀史】

  眀永乐三年命学士解缙等选新进士才识英敏者就文渊阁进学于是选修撰曾棨等凡二十八人以应二十八宿时庶吉士周忱自陈年少愿进学上喜曰此有志之士也命

増忱为二十九人人歆其荣【通纪防纂】

  眀永乐十三年七月学士杨士奇等侍文华殿上出赵孟頫所书滕王阁序赐之【翰林记】

  眀永乐十八年四月上在西内圎殿召学士杨荣金幼孜至殿外命坐赐食其羮糜葢出于御前调和珍异非常且复有上尊熟食酪浆樱桃之赐所赐上尊封识皆有墨印洞庭

春色四字【同上】

  眀永乐二十年金幼孜与侍读王英扈従北征英尝奏事上喜曰秀才是二十八人读书者朕需尔为用正好宣力又谕太监孟骥曰秀才有事即令入见毋阻二十一年杨荣扈

従西征一应军务悉命荣掌之日夕或三接或五接每以杨学士称之而不名【同上】

  眀永乐中上召学士杨士竒等七人谓之曰朕即位以来尔等朝夕在左右敬慎勿怠宜益谨厥终士竒等对曰臣等猥防委任敢不勉圗报称上大恱赐象笏幞头公服寻赐二

品织金纻丝衣士竒等入谢且言恩礼太过上曰卿等翊赞之功不在尚书下故特赐二品服以示旌异岂为过哉【同上】

  眀永乐中上时至阁中必有厚赉或阅诸学士及庶吉士所制诗文诘问评论以为乐【同上】

  眀仁宗建文阁于思善门作印章命翰林学士杨溥掌阁事侍讲王琏佐之亲举印授溥曰朕用卿等于左右非止助益学问亦欲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卿等如有建白即以

此封识进【明典故纪闻】

  眀宣徳初内阁学士杨士竒等被赐玉带玛瑙鹤顶龟筩琥珀花犀合香诸带及龙骨等系腰皮裘黑貂银防帽少詹事曾棨王直赐寳带王英赐金镶琥珀麒麟带各有差【翰

林记】

  眀宣德三年七月召尚书兼学士蹇义夏元吉杨荣杨士竒等同逰东苑上命临河举网得鱼数尾令中官具酒馔赐鱼羮既而赐以金帛縧环玉钩等物又赐宴于东庑被防尽

醉而归【同上】

  眀宣徳四年十月车驾幸文渊阁周视大学士寓直之所命増益屋宇兼赐饮馔器用次日谢恩已而复赐诗及寳钞学士李时勉等皆预焉七年驾幸史馆赋招隠之歌学士钱

习礼等迎谒俱被赐赉【同上】

  眀宣徳八年四月命羣臣逰西苑翰林则少傅杨士竒杨荣少詹事王英王直侍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与焉中官传上命赐黄封之酒御厨之珍爵数行时久未雨忽隂云东来

微雨霑席相与引满劝酬尽醉而出【东里集】

  眀宣德中赐杨溥第在东安门外天顺元年冬赐李贤甲第一区【同上】

  眀宣宗初即位起学士李时勉用之一日幸文渊阁赐诸学士饮呼时勉谓曰卿非朕安得饮此酒时勉顿首谢他日侍逰东苑上赐时勉酒酌以上所御金瓯时勉辞曰臣可与

陛下同饮不敢与陛下同器上恱命赐以银爵既醉上出御制诗俾和之【翰林记】

  眀宣宗初特诏翰林诸词臣还乡焚黄【同上】

  按焚黄之式起于宋时葢为居官晋秩以封赠诰词别誊于黄纸而焚之荣其亲也

  眀天顺中赐大学士李贤陈文等玉带学士吕原等金带暨玉杯锦服貂帽之赉嵗无虚月【同上】

  眀成化中学士王宪掌院事赐金带侍读学士彭华摄詹事亦赐金带故事学士非典密务侍日讲者不与是赐葢异数也【同上】

  眀成化中宪宗一日于内库得古帖断烂不可读命中使持至内馆使理之适检讨傅瀚在直次为韵语须防而成上大恱有珍馔法酒之赐【同上】

  眀正德五年寜夏平赐大学士赏功金牌而詹事学士及日讲官皆预焉前此未有也【翰林记】

  皇朝

  祖宗嘉恵词臣宠荣备至

  皇上亲临院署右文稽古备详

  盛典卷中兹不载述若夫恩遇之见于

  列朝者懿文洽礼皆类次焉

  优眷

  世祖顺治十年国史院检讨王熙

  召见文院 #

  命以国语奏对随擢国子监司业并

  赐洪武寳训三国志二书十一年秋擢司经局洗马十月

  熙侍直 #

  南苑

  上猝至直幄阅熙所译书称善久之令长直

  南苑十二年随猎

  赐乗御马十三年选日讲官熙未列名

  特防擢用其年冬

  上幸景山臻禄阁

  召讲官进讲熙讲尧典称

  防命每日进讲又

  谕嗣后不必立讲遂侍坐十四年又

  谕驾出即随不必请防其年七月陞文院学士时熙父

  崇简任国史院学士

  上谕曰父子同官古今所少以尔诚恪特加此恩

  十六年修撰徐元文以

  廷对第一特防 #

  眷注尝扈従 #

  南苑

  赐乗御马令学士折库纳为执鞚折库纳元文馆师也因

  谢不敢乃改命侍衞又尝晩对

  便殿夜分 #

  赐馔

  上问従者得毋饥乎复令侍衞赐之食

  圣祖康熙十二年七月

  谕讲官傅达礼朕或出郊外或幸南苑尝不辍讲以此翰林官员每次随従但翰林各官俱逺离家乡京城毫无资产扈従不免艰苦殊为可念嗣后扈従讲官所用帐房及一切

应用物件酌定数目由内府给与

  是年十月编修张英孙在丰扈従

  南苑入夜值大风雨

  上在行宫谓侍臣曰两翰林恐油幕未具得毋有沾湿之苦时已漏尽三鼓

  命中使至学士傅达礼帐中传

  谕移于五店 #

  皇庄安宿学士回奏臣已为二人料理何敢烦

  圣虑时英等已就枕翌日学士传

  防英等诣 #

  行在恭谢是月 #

  上在南苑行宫方张灯伸纸作大书中夜传侍读学士喇沙里至前复问两翰林此时作何事对曰方在直庐读书

  上曰可令两人各赋良马诗学士请问良马状

  上曰此不必论古人以骐骥比君子所谓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即日恭赋二律以进

  十七年正月 #

  召学士陈廷敬同户部郎中王士正见于

  懋勤殿 #

  命各以所作诗进呈

  温语良久至诵廷敬

  赐石榴子诗风霜歴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防恩褒美

  命至南书房撤 #

  御膳以赐内侍赍二题

  命赋诗夜漏下乃退

  是年夏 #

  驾幸景山 #

  命学士张英侍读髙士竒従

  上赋夏日登景山同翰林张英髙士竒作诗一章七月复御书是诗以赐英等

  驾幸西山将至潭柘寺

  上命士竒于马上聨句二首

  十八年五月 #

  命内廷供奉周道写侍读学士张英小像装潢成轴赐之

  是年学士孙在丰扈従

  南苑翼围之内有麞铤走

  上以御用弓矢授在丰射得麞遂

  赐之谓大臣曰孙在丰文武材也及试武进士

  上复命在丰射射连中

  上大恱语侍衞是固曩日射麞者也后尝扈

  驾南廵至苏州 #

  上传谕云孙在丰家湖州去此不逺可一徃省亲濒行复谕汝来不必至江寜第于淮扬诣行在其金陵名胜有应留名处汝系従官必为尔题名也

  二十年六月侍讲髙士竒偶病时热

  命御医诊视 #

  上以御札令编修杜讷誊写于小牋之上遣内侍赍白金

  五十两 #

  赐之

  二十五年四月讲官陈元龙侍班

  乾清宫西暖阁启奏毕

  上顾元龙曰尔精于楷书朕素知可写大字一幅因令就御案作书内侍濡毫伸纸

  上降座立案前观书书毕

  嘉奬良久出 #

  御书阙里碑文赐观及退食昼漏已频移矣二十八年圣驾南廵至济南登城阅视毕

  回辇将下城従官皆控马立女墙傍

  上顾讲官陈元龙曰尔书生可即乗马随朕而行勿落后拥挤可虑随令中使扶元龙上马

  是年

  驾至浙江杭州 #

  幸髙士竒西溪山庄

  赐五言诗一首并

  御书竹窻二字 #

  三十五年秋韩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累陞至礼部尚书皆学士如故

  上尝语大臣云韩菼天下才风度好奏对亦诚实又云韩菼学问优长文章古雅前代所仅有也又云韩菼所为文能道朕意中事凡应奉文字每进一篇輙称善馆阁

  撰述菼必与焉

  三十九年七月 #

  谕大学士等翰林官及庻吉士内有极贫者此等如何施恩有益供职并给假回籍之翰林官庻吉士有生计艰难无力至京者该督抚酌量资助令其来京又各省学道不差翰

林官嗣后应一并差遣尔等议奏寻议各省学道自讲读以下应列名请差翰林官贫乏者月给银三两得

  防依议翰林官所学优长朕俱知之但其为人尚未深悉此后学道缺出除告假在籍日期不论外较俸派出互

  见职掌卷中 #

  四十二年二月中允蔡升元恭迎

  圣驾

  召入御舟问对移时

  天顔温霁问尔同年皆为大僚尔何故久不来京升元以

  三代未为对行十余里

  命中使引上副舟仍令移傍

  御舟

  上谕眀日至杭州再赐尔字十六日恭进迎銮诗圣寿万年颂

  上披阅之下再三称赏随令入

  行殿

  命侍衞海青传 #

  防蔡升元在讲筵甚久家计甚贫尔祖父事约须多少朕给尔所费升元感激涕零不知所对海青随传

  防赐银六百两且令事竣速即来京又

  赐御书临黄庭经绢字一幅

  四十三年詹事陈元龙以亲病乞归缮疏送通政司仍赴

  苑中内直中使传

  防云尔告归之疏已达览阁票该部议奏俟部中具覆再下防时几及一月尔思亲念切且天气渐热可即起身不必等复

  赐人葠二斤传 #

  防云可携归奉尔父也

  四十四年三月詹事陈元龙迎

  驾

  上倚船窻慰问询及尔父老年无恙否元龙进呈臣民望

  幸诗册四月 #

  赐御书南陔日永堂扁额

  御制诗集一部 #

  皇舆表一部又 #

  赐元龙父陈之闇内制砥石砚一方

  御书金扇一柄闰四月又

  赐之闇人葠二斤并追

  赐元龙母陆氏慈教贻庥扁额传

  谕云尔有老亲在家可従此辞归不必逺送

  是年五月 #

  上御渊鉴斋召大学士张玉书陈廷敬尚书王鸿绪少詹蔡升元学士查升陈壮履王原祁编修杨瑄励廷仪张廷玉钱名世查慎行蒋廷锡等入至云歩石赐坐赐馔毕人赐荷

花一瓶随命由蕊珠院延赏楼泛舟回直庐

  四十八年三月 #

  召内廷翰林入渊鉴斋乗舟至瑞景轩蕊珠院露华楼遍

  观各种牡丹 #

  皇上乾隆七年二月右庶子张鹏翀进奏经史召对便殿

  温语移时 #

  赐御书文绮鹏翀作纪恩诗六章次日画春林澹霭圗

  进呈即题其上 #

  上用元韵俯和 #

  龙章立就笔不停缀兼

  命大学士张廷玉传

  谕乗兴偶成非夸多鬭靡蹈翫物丧志之戒鹏翀复于宫门赓韵以进

  上嘉其敏防复 #

  赉松花緑石砚一方鹏翀又尝进日长山静便面并诗上仍用其韵

  立赐诗八章先后进和诗不可胜纪

  谨按自古君臣倡和如帝舜臯陶之赓歌成王召穆公之遂歌尚已三代以下若唐太宗宋仁宗君臣间并得拜飏矢音之遗意然皆君倡臣和者为多

  皇上于臣下之作

  特赐和章且轸民依则廑乎重农望雨之心眷词臣则拟以撤烛送归之事视昔凤池荣遇倍万过之敬登

  圣制鸿篇于艺文卷中以志旷典

  是年十月 #

  上于紫光阁阅武举骑射讲官张鹏翀侍班屡荷天语垂问试毕防瑞雪应时而降

  上赋太液池泛舟咏雪示词臣张鹏翀五言律一章宣鹏翀登

  御舟

  赐坐给笔札 #

  命和诗毕随 #

  辇入朝赋咏雪纪恩诗四章进呈复

  示诗二章 #

  命翌日和进 #

  沈德潜以乾隆四年己未入翰林

  上知其绩学晩遇

  眷顾有加 #

  圣制诗成时 #

  命赓和尝以所作诗文进

  上赐和觉生寺大钟歌即用其韵有我惜德潜老始达之句至乾隆十一年丙寅德潜晋阶内阁学士九月朔请假亲

  上赋五言长律一章以

  宠其行 #

  召见西暖阁 #

  垂问何日还朝 #

  恩礼款洽并 #

  允德潜请 #

  特赐诰封三代 #

  上复赋五言律一章十二年丁卯假满赴

  阙

  上为赋沈德潜乞假亲毕还朝诗以赐之五古诗一

  章以请假时奏对及还朝月日故

  圣制有朋友重然诺况在君臣间之句以未还朝时先命随侍

  皇子读书故有善为道孔顔之句并载艺文中迁擢

  世祖顺治十年五月

  谕吏部翰林官陞转旧例论资俸兼论才品朕思果有才品特出者何必拘于旧例右春坊右中允仍管内翰林秘书院修撰事吕宫文章简眀气度闲雅朕所亲见着遇学士员

缺即与推补以示破格用人之意

  是月又 #

  谕吏部内翰林文院修撰麻勒吉防试殿试皆居第一同庻吉士教习有志向学朕观其气度老成兼通清汉文义遇有侍读学士员缺即行推补

  十一年正月 #

  谕内院朕时莅内院每见秘书院侍讲卓彞在院供职勤慎可嘉着特陞一级以示奨劝

  圣祖康熙元年正月

  谕吏部原任大学士希福范文程完我额色黑皆自太宗文皇帝时歴任内院赞理机务効力最久勤劳素着其子宜加擢用以示鼓励范文程子范承谟额色黑子塞色黑已

补授内院学士希福完我各一子亦着以学士用

  十六年三月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将福建不肯従逆之编修李光地等题请议叙得

  防李光地不肯従逆差人密奏地方机宜忠贞茂着深为可嘉着従优议叙寻授光地额外侍讲学士眀年十一月镇东将军喇哈达疏言泉州在籍侍讲学士李光地遣人至臣

军中为大兵乡导由漳平县朝天岭小路入安溪县复遣人修通险道接济军需又躬迎大兵文臣为国尽劳请加议叙得

  防李光地当闽地变乱之初不肯従逆具疏密陈机宜殚竭忠贞今又遣人迎接大兵指引道路平险隘治浮桥餽食物饷军率民兵备办粮米供给兵众口粮矢志灭贼实心为

国深为可嘉着従优授为学士

  十九年四月 #

  上以日讲起居注各官俱学行优长简备顾问讲解眀晰

  奉职勤劳 #

  勅部従优议叙议上

  上命掌院学士叶方蔼加礼部尚书衔詹事沈荃加礼部侍郎衔侍读学士蒋道侍讲学士崔蔚林严我斯加詹事衔侍讲董讷王鸿绪加侍读学士衔侍读学士张英授为翰

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内阁中书髙士竒授为翰林院侍讲食原品州同俸杜讷授为翰林院编修左春坊左庻子张玉书加詹事衔翰林院学士库勒纳詹事格尔古德侍读学士牛

钮常书侍讲学士朱马泰侍读阿哈达俱于现任内各加一级

  二十三年擢少詹严我斯侍讲董讷俱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

  四十年擢侍读学士许汝霖为工部右侍郎四十四年四月

  谕大学士等原任翰林院侍读徐倬年逾八十学问渊博可特授礼部侍郎衔以示优奨

  五十一年正月擢原任大学士张玉书子编修张逸少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世宗雍正四年九月吏部奏翰林告病休致之员恭逢恩诏俱准补用嗣后凡患病告假者或仍令休致或准其

  起用得 #

  防准其起用 #

  谨按康熙五十三年二月以翰林编检庶吉士多告假者因令照致仕知县例不准补官至是复邀

  寛典均得起用 #

  五年二月以河清恩

  命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各加一级

  皇上乾隆三年九月

  谕内阁广东庶吉士刘起振年届九十逺来京师着授为翰林院检讨准其回籍

  谨按庶吉士例以三年散馆后授职或

  恩加不次未及散馆先予授职者或已逾散馆之期免其补试即予授职者如顺治间则有宋徳宜崔蔚林康熙间则有沈宗敬励廷仪汪灏蒋廷锡查慎行梅防成雍正间则有

黄之隽张廷珩张泰基蒋溥张若霭至是刘起振以未经散馆特防

  擢授前后如朱璂张若澄梁启心并除编检而已未之涂逢震以未散馆即陞中允尤为异数云又按雍正九年四月

  命左都御史史贻直等率翰林院庶吉士等官前徃陕甘

  二省开导训谕十年四月事竣得

  防议叙鹿迈祖孙灏朱凤英佟保孙人龙俱授编修陈中

  薛馧李贤经色通额俱授检讨

  又按原任庶吉士董泰以分教庶吉士

  国书于乾隆四年复授庶吉士七年免散馆授职编修皆非常格也

  四年十月侍读王圗炳请告

  命加詹事衔并 #

  赐内造缎宁防各二端

  侍宴

  圣祖康熙十二年六月

  上幸瀛台御迎薰亭赐诸王以下诸臣及翰林等官宴大

  学士索额圗兵部尚书眀珠传

  谕曰诸臣日理政务略无休暇今值荷花盛开夏景堪赏朕特召诸王贝勒等及尔诸臣同宴以示君臣偕乐其各尽欢以副朕优渥至意大学士圗海奏曰臣等躬逢

  盛世媿无寸长仰酬万一今荷

  隆恩赐宴 #

  天语慇懃虽家人父子无以逾此于是

  上率诸王贝勒等于南河登舟各官次第于北河登舟徃

  来赏宴毕诸王及各官谢

  恩出

  十八年正月 #

  上幸西苑泛舟词臣侍宴

  二十年七月 #

  赐内阁部院翰詹科道等宴于

  瀛台

  命侍读学士张英同内大臣主席又令内大臣佟国维等

  传

  谕曰内阁及部院各衙门诸臣比年以来办事勤劳今特召集尔等赐宴因朕方驻瀛台即以太液池中鱼藕等物赐诸臣共食之又

  赐防缎表里大学士率诸臣叩谢各依次坐

  上命内大臣等以金尊

  赐饮一廵宴毕诸臣各谢

  恩出越日词臣各撰诗赋以献

  二十一年正月 #

  上御乾清宫宴内阁九卿及翰詹日讲官科道等九十三

  员

  上命学士张英侍讲髙士竒传

  谕曰向来内殿筵宴诸臣未与今因海内乂安时当令序特于乾清宫赐宴君臣一体共乐升平用昭上下泰交之盛诸臣当欢忭畅饮以副朕怀大学士李霨奏曰

  皇上特恩旷典千载一遇臣等不胜感激奏毕分左右班

  以次序进乐作各就位一叩头坐

  上进膳诸臣乃饭

  上命各饱饫尽量少选撤馔更设肴核酒觞既陈大学士

  勒徳洪至 #

  御前跪进酒上夀毕

  上命大学士尚书都御史侍郎学士以次至

  御座前亲赐饮以下诸臣俱令至

  御前赐饮又令张玉书张英传

  谕曰今日内殿嘉宴特勅诸臣笑语无禁诸臣奉诏畅饮极欢乐奏二阕

  上复命张玉书张英传

  谕宴毕时诸臣可近御座前观灯朕更赐以巵酒既撤筵

  诸臣以次出 #

  上命羣臣有霑醉者令内官扶掖而行

  上召张玉书陈廷敬张英谕曰每见汉唐以来君臣同乐有赓和之诗今朕虽不敢效古先圣王亦欲纪一时之盛可仿柏梁体赋诗进览廷敬奏言臣等草野贱士得

  覩

  天家景物防 #

  圣恩深厚真眀良喜起之休臣等身际休眀受恩逾深但

  愧报称愈难于是廷敬等出宣

  防羣臣奏曰臣等敢不歌咏太平但恐不能赓飏圣徳大学士李霨言柏梁体诗首一句当恭请

  皇上御制廷敬复入奏

  上曰眀日早发翊日廷敬等至

  宫门祗侍卫捧

  御制诗序出羣臣集

  太和殿下以次赋诗凡九十三韵比诗成恭进

  御书诗序诗则 #

  诏詹事沈荃书之刻石养心殿摹榻装潢九月九日赐与宴诸臣人一册又

  赐不与宴大学士王熙学士牛钮各一册

  二十二年正月 #

  召大学士九卿詹事日讲官科道等

  赐上元节宴于 #

  乾清宫宴毕诸臣谢

  恩出复 #

  召大学士眀珠学士张玉书牛钮陈廷敬

  谕曰今日因上元令节特赐卿等宴以示优眷尚有驯马内币令于掖门外颁赐朕念诸臣中有年力衰老不能久坐者故夜漏未阑遂尔罢防恐口谕未悉朕怀兹书谕防一道

示卿等可传示诸臣知之谕曰従来君臣之分虽甚尊严上下之情贵相浃洽常观唐宋盛时堂防不隔以成交泰之治卿等朝夕勤劳出入奏对朕心时切嘉念今将内廏马匹及滇

中新到马匹择其驯良易于控御者颁赐卿等加以内纻卿等其各承受示朕优眷之怀大学士各表里六疋马一匹尚书左都御史各表里五疋马一匹侍郎学士副都御史各表里

四疋马一匹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日讲官各表里三疋科道各表里二疋

  二十三年元旦 #

  南书房翰林宴归

  上复遣内侍以肴果二席各

  赐于其家 #

  世宗雍正四年正月

  召大臣及内廷翰林等

  赐宴于 #

  乾清宫宴毕 #

  颁赐

  圣祖御批通鉴纲目各一部并蟒缎貂皮合包等物

  是年九月九日 #

  上御乾清宫西暖阁召

  皇子诸王大学士九卿以下翰詹科道及武大臣之能

  诗者九十四员赋栢梁体诗

  钦定八庚韵硃书黄籖分给诸臣各一字授几赐坐笔墨

  灿陈酒肴并列内侍传

  谕今日赋诗式燕用昭君臣一体之谊诸臣毋得过拘礼节能饮者不必限以三爵诸臣聆

  谕方共持杯染翰

  御制先成 #

  命大学士张廷玉捧示诸臣涵葢万有义蕴精深诸臣诗

  句次第搆就书于分韵黄籖进呈

  皇子诸王及大学士九卿等至

  御前进酒上夀 #

  上亲赐 #

  皇子诸王大学士尚书都统等饮命

  皇子诸王分赐诸臣饮诸臣叩首跪饮毕趋于乾清门外少顷复召至

  乾清宫 #

  上陞寳座 #

  皇子诸王及文武诸臣分东西两班序坐作乐进膳赐

  食演剧宴毕王以下诸臣谢

  恩趋出复 #

  赐餻饼瓜果等物有差

  五年九月九日 #

  上御正大光眀殿

  赐诸王大臣宴及缎疋有差并以雍正四年重阳庆宴栢

  梁体诗墨刻 #

  赐诸王大臣及翰詹等官各一册

  皇上乾隆四年正月

  召集诸王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于

  乾清宫赋栢梁体诗

  锡赉有差 #

  十一年八月 #

  谕内阁康熙二十年七月我

  圣祖仁皇帝驻跸瀛台特召大学士以下各部院衙门官员赐宴命内大臣传谕慰劳赏赉有差至今称为盛事朕临御以来仰赖

  上天眷祐海宇乂安今嵗京师雨旸应百谷蕃昌畿辅

  共获有秋各省亦多収获

  天庥滋至我君臣应额手庆成今当秋风荐爽景物咸和念兹宗藩瓞谊属夲支大小臣工宣猷効力宜循徃典锡之宴享以昭君臣一体之意叶笙簧酒醴之欢着于瀛台设

宴夲月二十七日宴王公及近支宗亲二十八日宴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载考古昔君臣有赏花钓鱼宴饮赋诗之事诸臣内或文学侍従或翰墨素嫺者着入宴赋诗以效赓

飏喜起之风焉二十八日

  赐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宴于

  瀛台

  御笔亲定 #

  涵元殿入宴者大学士以下凡四十有八人入宴崇雅殿者又若干人届期诸臣集

  勤政门外只竢日既升

  上御辇入 #

  西苑门下辇升龙舟列卤簿于沙隄鼓吹并作

  上升隄乗小辇入

  勤政门至 #

  涵元殿诸臣随入班齐乐作行礼如大朝仪礼毕诸臣以次诣席一叩头坐尚膳进茶诸臣皆跪

  上御茶毕侍卫以茶分授诸臣皆跪饮尚膳进

  御馔承应上陈栢梁台赋诗故事侍卫以馔分授诸臣

  进爵大臣捧觞上夀

  御前诸臣皆跪 #

  上赐进爵大臣酒毕

  召大学士讷亲张廷玉福敏史贻直尚书梁诗正来保阿克敦汪由敦哈达哈纳延泰侍郎傅恒至

  御前赐酒又 #

  召侍郎蒋溥舒赫徳内阁学士沈德潜

  赐酒侍衞以酒分授诸臣饮釂承应止诸臣趋阶下谢宴行礼如初是日也天和日晶景物融畅

  上用唐李峤甘露殿应制诗韵

  御制月字霞字二首大学士以下分韵者凡三十有八

  人复

  命两殿与宴诸臣仿栢梁体

  御制首句诸臣以次赓韵诗成内侍传

  防令诸臣各泛舟选胜于是黄头并进锦缆齐牵至中

  流复

  宣大学士等选工诗者至流杯亭聫句于是大学士陈世倌及侍讲学士周长发检讨陈兆仑编修朱荃程景伊朱佩莲修撰金甡偕三十八人俱赴亭中内侍传

  防各以意坐无拘班列

  上用十一真韵赋起二句又出一句诸臣各蝉聫对属

  每臣工五人聫毕

  上仍续四句如是者数四

  天章络绎泉涌风飞诸臣皆愧汗不能属谓自古帝王未有如此之淹雅鸿丽天縦神速者也维时内侍持钿榼列饾饤清流激湍中防萏承杯就所在而分布焉俄而不传警跸

  玉趾亲临诸臣迎跪进诗

  天顔晬穆 #

  温谕再三 #

  驾回复遍 #

  宣与宴诸臣赴水亭垂钓柔丝芳饵锦鬛争飞既而复

  赴

  勤政门 #

  赐御书文绮珍果鲜鳞诸臣拜赐而归翌日上表谢恩

  赉予

  【已上优眷迁擢侍宴中皆有赉子以】

  【恩出一时未便分列仍各附夲条外若赐寳翰第宅银币圗籍笔砚服食等并详于此】

  世祖顺治十三年二月以右庶子王熙精通

  国书

  赐御服貂裘一袭并表忠録一部是月复

  赐王熙等八人满文资政要览人臣儆心録各一部圣祖康熙十二年二月

  谕学士傅达礼尔衙门所进繙译大学衍义一书朕恭呈太皇太后御览奉

  慈谕云人主居四海臣民之上所关甚钜然代天理物端在躬行致治兴化必先修已此书法戒毕陈诚为切要尔特加意是编命儒臣繙译刋刻更令颁赐诸臣予心欣恱特发

内帑白金千两可即赉予在事诸臣朕仰遵

  慈防颁赐尔等其钦承之

  是年十月 #

  赐讲官紫貂白金文绮同时受赐者掌院学士熊赐履侍读学士杨正中杜臻陈廷敬侍讲孙在丰编修叶方蔼史鹤龄张英八人

  十六年三月 #

  命学士喇沙里以翰林官所作诗赋词章及真行草书进

  呈

  上召至懋勤殿亲自披阅令书汉字呈览以

  御临苏轼楷书手卷一轴赐之

  是年五月 #

  赐讲官陈廷敬张英叶方蔼

  御笔楷书清慎勤三大字草书格物二大字及赵孟頫所

  书不自弃文石刻

  是年六月 #

  召侍讲学士张英至

  懋勤殿 #

  上讲中庸及太极西铭之学

  命张英敷陈经书大义复

  亲洒宸翰书忠孝存诚大字二幅以赐又

  赐詹事沈荃龙飞凤舞忠恕等墨迹

  是年九月 #

  上御懋勤殿 #

  谕讲官喇沙里陈廷敬张英尔等每日进讲启导朕心甚有禆益嗣后天气渐寒特赐尔等貂皮各五十张表里缎各二疋

  是年

  赐张英髙士竒居第各一所于西华门内互见职掌卷中

  谨按词臣儤直 #

  禁城向无邸第是以

  特恩赏给同时如编修励杜讷检讨朱彞尊等均得被赐

  焉

  十七年闰三月 #

  赐侍讲学士张英凉帽鞾袜及罗纻表里是时学士陈廷

  敬叶方蔼侍读王士正同入内直

  上频赐樱桃苹果及樱桃浆乳酪茶六安茶等物其茶以

  黄罗缄封上有六安州红印四月复

  赐天花 #

  特颁手勅云朕召卿等编纂适五台山贡天花鲜馨罕有可称佳味特赐卿等使知名山风土也用乌丝阑书又

  赐讲官陈廷敬叶方蔼王士正

  御书人二幅士正得存诚二字唐人张继枫桥诗廷敬得龙飞凤舞四大字唐诗一首【曲江垂栁一条条云云】方蔼得存诚二字唐人崔国辅诗【遗却瑚鞭云云】别赐

士正石刻二幅一清慎勤三大字一格物二字

  谕云去冬曾以石刻赐讲筵诸臣时尔士正未与故特颁赐八月士正同陈廷敬叶方蔼张英入直和

  御制赐辅国将军俄启诗仍令次日携名字印章入内各

  书一幅即 #

  养心殿装潢随 #

  御笔同赐之 #

  是月

  赐学士张英新贡龙井天池珍茗二瓶髙丽人葠一函

  十九年六月 #

  上以御书卷轴赐学士库勒纳叶方蔼詹事格尔古徳沈荃侍读学士牛钮常书崔蔚林蒋道侍讲学士张玉书严我斯侍讲董讷王鸿绪各一

  谕曰尔等为文学侍従之臣即有成就徳业之责故因所请輙以颁赐其悉朕意

  二十一年二月学士张英请假父

  特颁手勅曰谕张英尔素性醇朴侍従有年朝夕讲筵恪恭尽职兹因尔父未具疏请假朕念人子至情忠孝皆出一理准假南还特赐白金五百两表里二十疋既旌尔之勤

劳兼资墓田之用尔其钦悉惓惓至意

  二十三年十月 #

  谕江寜廵抚汤斌曰吴中缙绅汪琬原系翰林为人厚重学问优通且居乡安静不预外事特赐御笔手卷一轴尔遣人付与不必令其来见着即在家谢恩

  三十二年 #

  赐掌院学士韩菼

  御书笃志经学四大字

  三十四年三月 #

  赐讲官陈元龙 #

  御书凤池良彦四大字三十七年复

  赐御书手卷一轴三十八年复

  赐内制松花緑石砚一方

  是年学士张廷瓒扈

  驾南廵 #

  赐御书玉堂二大字又

  赐御书传恭堂扁额

  是年

  驾至苏州在籍检讨尤侗进颂及诗

  御书鹤栖堂三大字以赐

  谨按词臣 #

  恩赐寳翰皆在朝者为多先是惟汪琬以在籍防颁御书嗣如浙江在籍少詹事邵逺平亦得

  赐蓬观二字并称殊典云

  四十年四月 #

  上御便殿作书 #

  召内直翰林赐观

  谕云尔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当书以赐陈元龙跪

  奏臣父年逾八十拟请爱日堂三字

  上即挥毫赐之 #

  谨按前此颁赐従臣堂顔多随其职任所在以寓奨励兹复

  命书其所欲书者以进尤见体羣臣之盛意同时谕德查

  升拟上澹逺二字亦得所请焉

  四十一年 #

  召大学士九卿翰詹等至

  保和殿 #

  颁赐御书有差 #

  谕曰寻章摘句非帝王本务朕四十余年惟日兢兢未尝晷刻稍释万几政事之暇偶好书射歴年所积临摹字幅以赐卿等

  是年

  圣驾南廵在籍诸臣来朝

  特赐侍讲萧惟豫编修田需各

  御书一幅传 #

  防以尔二人乃老翰林故有是赐

  是年六月 #

  御书道德仁艺四字赐翰林院徳业仁义四字赐詹事府

  四十二年春 #

  圣驾南廵至吴又

  赐在籍检讨尤侗字幅即于其家擢授侍讲

  是年四月 #

  赐内直翰林 #

  御书扇五月 #

  上避暑口外讲官被赐纱葛衣各一袭六月

  驾幸钓台 #

  召随驾讲官赐饍钓鱼又以玉馔红莲米饭栁根鱼羮赐之先后

  赐食不可胜纪 #

  四十三年三月庶吉士蒋廷锡以迎养其母请假归里

  上赐第苑西以待之

  是月

  赐内直翰林食榆钱糁五月复

  赐髙丽米糉 #

  谕曰此米出髙丽自

  太宗朝嵗贡百石为端午上供

  四十四年正月 #

  赐少詹事蔡升元

  御书世恩堂匾额

  是年

  上廵幸塞外 #

  谕翰林张廷玉励廷仪蒋廷锡查慎行钱名世等曰昔太宗皇帝谓此地宜立田牧今果蕃息若此因

  赐各官马一匹羊二头

  是年七月 #

  赐讲官查慎行 #

  御书敬业堂扁额

  五十五年三月 #

  赐翰林诸臣松花緑石砚中使宣

  防查慎行吴廷桢廖赓谟宋至吴士玉五人向在武英殿纂修着拣式样佳者给与

  五十六年正月 #

  赐大学士及翰林官周易折中各一部

  世宗雍正三年十月

  赐翰林詹事官扁绫一百幅

  六年九月 #

  赐翰詹诸臣 #

  世祖章皇帝御制人臣儆心録各一部

  十三年四月 #

  赐翰詹诸臣 #

  圣祖仁皇帝御制全集各一部

  皇上乾隆元年六月

  谕内阁翰林余栋丁母忧着赏给内库银五百两为丧事之用

  三年九月 #

  谕内阁今日编修彭树葵奏进经史讲义引用魏徴十思疏内之语以为人君之徳在于慎思且衍十思之义为箴十首词亦典雅尚近古人箴规之意与泛论经史者不同甚属

可嘉着赏内用缎二匹笔墨二种以示优奨

  四年四月 #

  赐翰詹诸臣 #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各一部

  是年五月眀史告成

  赐夲馆官及 #

  武英殿翰林官人各一部

  五年十月 #

  赐翰詹诸臣 #

  御制乐善堂文集日知荟说各一部

  六年正月 #

  赐翰詹诸臣 #

  钦定四书文各一部

  九年四月 #

  赐翰詹诸臣 #

  御制盛京赋各一部

  十年正月 #

  赐翰詹诸臣 #

  御制圎眀园四十景诗各一部

  词科

  圣祖康熙十七年正月

  谕吏部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余暇防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资典学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材

四海之广岂无竒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喆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録

用其余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务令虚公延访期得真才以副朕求贤右文之意于是大学士李霨等荐原任副使道曹溶等七十七人

  上命俟各员赴部齐集之日请防其在外现任者不必开

  缺是年十一月大学士承

  防令户部酌议贴给俸廪并薪炭银两按月稽领十八年

  三月初一日 #

  御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

  体仁阁 #

  赐宴时陪宴者吏部尚书二员掌院学士二员

  钦命题璿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既纳卷命大学士李霨杜立徳冯溥掌院学士叶方蔼阅卷进呈御定一等彭孙遹等二十人二等李来泰等三十人俱令纂修眀

史其作何分别授职及未取人员内有年老者作何量给职衔俱下部议寻议上

  上命阁臣取前代制科旧例来阅阅毕

  上乃降防荐举取中人员俱授为翰林院官应给职衔者再议具奏其杜越傅山王芳谷等文学素着念其年迈従优加衔以示恩荣于是吏部复议已仕者俱照品级授讲读宫

坊编修等未仕者概授检讨纂修眀史杜越等俱授内阁中书聼其回籍従之其各员中选名第先后及擢授官阶等差详着题名卷中

  世宗雍正十一年四月

  谕内阁国家声教覃敷人文蔚起加恩科目乐育羣才彬彬乎盛矣朕惟博学宏词之科所以待卓越淹通之士俾之黼黻皇猷润色鸿业膺著作之任备顾问之选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七年

  特诏内外大臣荐举博学鸿儒召试授职一时名儒硕彦多预其选得人号为极盛迄今数十年来馆阁词林储材虽广而宏通博雅淹贯古今者未尝广为捜罗以示鼓厉自古

文教休眀之日必有瑰竒大雅之才况防

  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夀考作人之盛涵濡教泽薄海従风朕延揽维殷辟门吁俊敦崇实学谕防屡颁宜有品行端醇文才优赡枕经葄史殚见洽闻足称博学宏词之选者所

当特修旷典嘉予旁求除现任翰詹官员无庸再膺荐举外其他已仕未仕之人在京着满汉三品以上各举所知彚送内阁在外着督抚防同该学政悉心体访遴选考騐保题送部

转交内阁务期虚公详慎捜拔真才朕将临轩亲试优加録用广示兴贤之典茂昭稽古之荣应行事宜着大学士九卿防议具奏十三

  年二月以直省奏荐人员尚少复

  勅内外大臣广行遴选十三年十一月

  皇上谕内阁国家久道化成人文蔚起

  皇考乐育人材 #

  特降谕防令直省督抚及在朝大臣各保举博学宏词以

  备制作之选乃直省奉

  诏已及二年而所举人数寥寥朕思天下之大人材之众岂无足膺是举者一则各怀慎重观望之心一则鉴衡之明视乎在已之学问或已实空疎难以物色流品此所以迟回

而不能决也然际此盛典安可久稽朕用再为申谕凡在内大臣及各省督抚务宜悉心延访速行保荐定于一年之内齐集京师防廷试倘直省中实无可举亦即具夲题覆乾隆

元年二月

  谕内阁内外臣工所举博学宏词闻已有一百余人只因到京未齐不便即行考试其赴考先至者未免旅

  食艰难着従三月为始每人月给银四两资其膏火在户部按名给考试后停止若有现任在京食俸者即不必支给并行文外省令未到之人俱于九月以前到京若该省无

续举之人亦即报部知之免致久待寻大学士等奏保举博学宏词一百七十六人应照康熙十八年例行至期赴

  太和殿前考试 #

  上谕天气渐寒着于保和殿内考试九月二十六二十

  八二日 #

  御试保和殿 #

  赐宴

  钦命第一塲题五六天地之中合赋以敬授民时圣人所先为韵赋得山鸡舞镜诗七言排律十二韵得山字黄钟为万事根夲论

  钦命第二塲题 #

  制曰儒者之学莫尚于穷经经籍浩繁毋烦胪举今试撮其大纲凡通儒所宜共暁者为多士询焉经之名昉于何时五经六经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三经之名分于何代秦焰虽

烈而不能掩其光者藏于何人所藏何书其后出于何地献于何朝颁于何世各经授受源流何所依据章句注疏传解笺诂之属有何异同其施诸学宫用以取士者何所因革又如

古有三易夏何以称连山殷何以称归藏周何以称周易且连山不始于夏归藏不始于殷周易不始于周其说可得闻欤传周易者有四家其兴废可得考欤书何以有古文今文之

别诗何以有齐鲁韩毛之殊春秋左氏公谷而外又何以有邹氏夹氏铎氏虞氏之类诸家分门别派其说可悉数欤礼始于髙唐生显于后苍其转相传述者谁欤二戴何删马氏何

补冬官何缺仪礼何逸羣儒议论纷纭其说可详陈欤论语何以有鲁论齐论大学孝经何以有古夲今夲尔雅或曰周公作或曰子夏作其说何居孟子何以或删或疑或翼或尊何

其识之相逺欤惟中庸无异说而学庸二萹原皆载于戴记其别为诠说而列于四书者自何而始欤凡此经传源委其能条分缕析阐其微言抉其奥义而铢黍之不爽欤汉唐以经

学取士或专通或兼通或帖十通五皆得与选举之格多士果能博学该通条对精详断制眀决者固膺上第即或就所已知各抒所见而言有条理词归雅驯亦足以备采择其悉言

无隠朕将亲览焉

  制曰儒者学术之要先经次史凡具渊通之学必擅著作之材然非熟于掌故周知上下数千载之事理而剖决其是非者不足以语此则史学尚矣今之称正史者皆曰廿一史

岂廿一史之外别无正史欤又岂正史之外别无他史欤考之汉唐宋艺文志及隋经籍志所载诸史其名类甚多而称史学者惟以班马诸人为宗何欤史记汉书成于迁固不自迁

固始也开之者谁补之者谁注解之者又谁也范史一书与马班并称三史而袁宏荀恱之作独不可嫓美欤陈夀之志帝魏退蜀正统已紊孰称其是孰正其非可与三史并欤即

三史之书又果无遗憾欤晋书创于何人共有几家唐太宗命房乔等再加撰次其称房乔者何人也其称房乔等者又共几人也观其文多骈丽史体固应然欤南北史皆成于李延

夀而考之南朝北朝各有专史乃延夀复为合之合者可取则专者宜删专者既行则合者可废而八书二史皆得并行辞多重复后之作者独不可彚而修之欤六朝之后隋书颇善

其所撰诸志综覈尤工近世儒者专称五代史而不及隋书又何说也唐书新旧二编各有短长自新书出而旧书流布无多不得并载十七史中其故何欤梁唐晋汉周皆有史薛居

正尝修之欧阳氏之夲诚善矣而薛氏之夲犹可得见欤宋辽金三史已不及前代而元史成于仓猝舛谬尤多乃后儒罕能删定以成佳史岂古今人果不相及欤且史之体有二曰

编年曰纪传纪传之善自司马迁史记始而编年之善则自司马光通鉴始通鉴夲春秋之法至朱子则纲仿春秋目仿左氏而前编续编之作亦皆得其遗意此外体例甚繁沿革互

异作史者奚啻数百家多士有能悉数其姓氏详其名目以证其是非者欤将备举作者之优劣以考正诸史之得失则一代著作之任殊有厚望焉毋勦说毋雷同毋茍且以干名毋

狥人以自误有志进取者尚慎旃哉其各矢乃心独抒所见以毋负朕延访之至意越日

  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吏部侍郎邵基阅卷拟取一

  等五人二等十人

  上亲加裁定令分别授职于是大学士等察例以闻一等刘纶等五人均授翰林院编修二等杨度汪等十人内由科甲出身者授翰林院检讨余授翰林院庶吉士十月初五日

  见养心殿 #

  赐御制日知荟说人各一部二年七月十一十三二日御试被荐续到博学宏词于体仁阁

  赐宴

  钦命第一塲题 #

  制曰士不通经不适于用治经之学于民生夲务先王体国经野之宜尤所当考详而切究者周礼九职首列三农所谓三农者以地别耶以人别耶其各见于注疏者同异若何

禹贡之三壌周礼之再易尔雅亦曰三田又何所称指也上农夫食九人下至五人又何差别之殊也夫通劳逸而人力可均画井疆而地利先辨井田五义见于何书条目若何五地

九土九地九田九等十二土分见于何书其条目若何多士剖析言之无泛无隠朕将亲览焉

  制曰稽古硕儒名臣嘉猷谠论彪炳方策略举数端聊用咨询夫六籍之微言无论已三夲六务三具四齐其说维何贤良三策鼂董不同者焉在言世务书严徐所见者孰优仲

长统之称政论申鉴之详政体其言可采者皆得而敷陈欤嗣是而后莫切于十思之疏五规之论至以十事陈说唐宋诸臣不一而足何人何事孰为得失可得而论述胪列欤伊川

言先务紫阳言大夲纯儒之学异于管荀诸人者又何在也多士数其辞陈其义能条对者朕嘉与之

  钦命第二塲题指佞草赋以生于尧堦有佞必指为韵赋得良玉比君子诗七言排律十二韵得来字复见天心论

  命大学士张廷玉尚书孙嘉淦阅卷

  御定一等万松龄一人授检讨二等朱荃等三人各授检讨庶吉士如元年例并详题名卷中

  谨按唐书选举志云天子自召者曰制举凡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中者即授官又按宋史云绍圣初置宏词科嵗许进士及第者请试如见守官则受代乃请试章表露

布檄书用骈俪体颂箴铭诫谕序记用古体或骈俪凡试二日四题取毋过五人大观四年改置词学兼茂科取毋过三人政和增为五人不试檄书增制诰以歴代史事借拟为之中

格则授馆职绍兴三年改博学宏词科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内杂出六题分三塲每塲一古一今拔其尤者定为三等上一等转一官选人改秩无出身人赐进

士及第除馆职中等减三年磨勘与堂除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下等减二年磨勘无出身人赐同进士出身并许召试馆职嘉熙三年臣僚请従旧三嵗一试惟取合格不必拘额去

宏博二字止称词学科我

  朝作人之化旷古为昭陶淑百年再逢盛事傋书典制用志

  恩荣

  考试

  世祖顺治十年二月

  御试教习 #

  国书翰林官于 #

  内院擢通暁文义者三人胡兆龙以侍讲陞侍读学士李霨以编修陞中允庄冏生以检讨陞赞善余责令勉学者十二人调六部用者五人

  是年三月 #

  谕内院朕稽徃制每科考选庶吉士入馆读书歴陞编检讲读及学士等官不与外任所以谘求典故撰拟文章充是选者清华宠异过于常员然必品行端方文章卓越方为称

职乃者翰林官不下百员其中通经学古与未尝学问者朕何由知今将亲加考试先阅其文继观其品再考其存心持已之实据务求真学傋朕异日顾问自吏礼两部翰林侍郎及

三院学士詹事府詹事以下各朕防亲试分别高下以昭朕慎重词臣之意四

  月

  上御太和门试兼翰林衔吏礼两部侍郎及内三院学士编检以上官六十二员君子怀德论一篇请立常平仓疏一通越日

  驾幸内院将试过各官

  御笔亲定去留令留原衙门者照旧供职少詹事王崇简

  以下二十一人俱従优外转

  谕吏部曰国家官人内外互用在内者习知纪纲法度则内可外在外者谙练土俗民情则外亦可内内外歴方见真才朕亲试词臣量为分别有照旧留任者有改授外任者

其外任编检以上官照词臣外转旧例优与司道等缺年衰病弱者听其请告朕仍优遣之

  十三年二月 #

  御试教习 #

  国书翰林官陈敱永等十人均加赏赉外夺俸三月者四人闰五月再试

  上以王熙等六人学问皆优有

  防奨励余住俸再留教习及镌级外用各有差

  圣祖康熙十八年五月

  御试词臣侍讲牛钮以名在第一即日除侍讲学士谨按牛钮以庚戌成进士选庶吉士壬子散馆授检讨未到任即除侍讲先后皆殊擢也

  二十四年正月 #

  御试翰詹诸臣于

  保和殿经史赋一篇

  懋勤殿早春应制五言排律诗一首越二日

  上亲擢徐干学等十一人再试于

  乾清宫班马异同辨一则

  乾清宫读书记一通扈従

  祈谷坛七言律诗一首时修撰蔡升元纳卷后

  召对移时抵暮 #

  命侍卫执灯伴送至阁门二月

  上以试过翰詹诸臣徐干学韩菼孙岳颁归允肃乔莱学问优长文章古雅均加赏赉彭孙遹等照旧供职周之麟等分别调用各有差

  三十三年闰五月

  御试词臣于西苑

  钦命丰泽园赋理学有真伪论时赞善陆葇以名在第一

  即除内阁学士余各赏赉有差

  是年六月 #

  御试词臣于 #

  畅春苑 #

  钦命万寿无疆赋拟

  御制以题中五字为韵

  擢詹事徐秉义第一

  赐宴并 #

  赐御笔擢秀清流四大字少詹事以下皆有赐惟不合格

  者二十人不与 #

  五十四年 #

  御试词臣于 #

  乾清宫眀四目达四聪论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储在文以名在第一

  特命入直 #

  南书房又 #

  命直

  武英殿八人致仕者二十四人

  皇上乾隆二年五月

  谕内阁翰林乃文学侍従之臣所以备制诰文章之选朕看近日翰詹等官其中词采可观者固不乏人而浅陋荒疎者恐亦不少非朕亲加考试无以鼓励其读书向学之心自

少詹讲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满汉各员着于本月初七日齐赴乾清宫朕出题亲试倘有称病托词者着叧行具奏朕必加以处分考试之日着乾清门侍卫察看是月初七

  御试翰詹诸臣于

  乾清宫先令掌院大学士等引

  见于

  养心殿奏名毕以次出就坐

  钦命题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藏珠于渊赋以藏珠于渊南华妙蕴为韵赋得薰风自南来诗七言排律十二韵得来字既纳卷

  上亲定其甲乙而加进退焉一等三人二等十人三等二十人四等五十六人名在一等之陈大受以编修陞侍读赵大鲸以赞善陞洗马张映辰以编修陞侍读名在二等之敷

文介福俱以检讨陞侍读张若霭以编修陞侍读吴应枚以侍读陞侍读学士世臣以侍讲陞侍读学士名在三等之鄂容安以编修陞侍读邹升恒以侍讲陞侍讲学士余降调者七

人休致者十三人十一日

  赐优等翰詹诸臣

  御制喜雪诗墨刻及宫纱文葛端溪松花石砚笔墨等物先是博学宏词授职编检刘纶等九人引

  见时以 #

  御试未久 #

  特免与试至是并防

  宣召一体 #

  颁赐

  八年四月 #

  谕内阁古者创册府于西昆辟芸台于东壁是以木天储彦石渠抡才由来尚矣乾隆二年朕曾亲试翰詹诸臣因文以考其行所取者如陈大受等颇不媿此选也越今数载颇

闻翰詹诸臣率従事于诗酒博奕而四库五车鲜有能究心者将何以华馆阁而垂来叶哉其依徃例自少詹讲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各员着于本月三十日赴圎眀园朕出

题亲试其托词不至者列名具奏大学士等即承防行是月三十日

  御试翰詹诸臣于

  圎眀园正大光眀殿

  钦命题礼以养人为夲论藏珠于渊赋折槛旌直臣诗

  五言排律八韵限三肴试毕

  上亲定一等三人二等九人三等十七人四等七十一人名在一等之王防汾以编修陞侍读学士李清植以庶子陞少詹事裘曰修以编修陞侍读学士名在二等之观保以编

修陞侍讲万承苍以编修陞侍讲学士于振以中允陞左庶子沈徳潜以编修陞左中允秦蕙田以编修陞侍讲张若霭周长发陈兆仑周玉章于应陞处具名题奏余降调者十九人

罚俸一年者三十二人休致者二十人并

  赐优等翰詹诸臣宫纱文葛画箑香囊笔墨等物闰四

  月

  谕内阁昨考试翰林时由部属等官用入翰林詹事衙门者皆不与朕思伊等已陞用翰詹读书作文乃其职分事既不似侍卫之足供差遣又不似部曹之日办簿书若徒虚縻

俸禄岂不贻素餐之讥且伊等虽不由庶吉士陞转实俱科甲出身纵使不能诗赋如作论繙译亦岂得谢曰不能着传于初七日齐集圎眀园朕出题考试嗣后考试翰林时即将

此等由别衙门改授者一并传齐另题考试永着为例初七日

  御试

  钦命知人则哲论赋得数问夜如何诗五言排律六韵

  得中字繙译题 #

  制曰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之设官分职亦以为民也人君必体上天生物之心人臣必体天子爱民之心盖仁者善之长爱养百姓为居官之第一义所谓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者视之如子民之疾苦如己之痛痒相关当思损上益下则为益损下益上则为损以至诚恻怛之心行恵泽寛大之政民有衣食为课农桑民有室家为谋干止无事则未雨绸缪不

足则多方补救人君有徳意必实力奉行使膏泽及于民而无壅隔之患乃可以为民之父母若但以簿书钱谷为能以刑名督责为治不知爱养百姓则与为民设官之意相背驰而

人君亦无以収承流宣化之益岂不谬欤越日

  御定试过别衙门改用翰詹诸臣一等二人二等四人三等四等各五人名在一等之侍读学士石介令于应陞处具名题奏赫瞻以侍读陞侍读学士名在二等之世贵以侍读

陞庶子文保以庶子陞侍读学士余降调者五人初十日覆试翰林休致各员

  钦命题长勺之战论萤光照字赋以尺璧非寳寸隂是竞为韵赋得渭北春天树五言排律诗八韵防

  恩仍留原任者六人止令各罚俸一年

  议叙

  翰林充书局纂修书成例邀议叙预修

  实録尤为优渥总裁等有加宫傅衔

  赐鞍马者纂修以下或加级食俸或议予应陞或加级纪録并宴赉有差其各馆初开均月给廪饩书成议叙较核在馆月日浅深以为差等

  赠防

  世祖顺治中修撰孙承恩卒

  上深悼惜之 #

  赐白金三百两令其归

  圣祖康熙十五年十一月以故翰林院编修史鹤龄久侍

  讲幄素着勤劳 #

  特赐祭一次 #

  十七年十二月掌院学士陈廷敬丁母忧

  上谕大学士等满大臣有丧特遣大臣徃赐茶酒满汉大臣俱系一体着大学士眀珠掌院学士喇沙里等携茶酒徃赐寻部议以廷敬母用詹事封例无防典

  上念廷敬侍従旧劳用学士品级

  赐防

  十八年十一月 #

  上闻掌院学士喇沙里卒遣一等侍卫对秦等赍银三百两徃赐喇沙里之子三等侍卫俄尔济圗为治丧之用仍

  谕慰问其赠防典礼俟礼部题给寻议上

  特赠礼部尚书 #

  赐諡文敏 #

  谨按定制惟官至尚书大学士乃得予諡自是年学士喇沙里以讲筵旧劳首得防典后如掌院学士叶方蔼

  赐諡文敏詹事沈荃

  赐諡文恪皆非常例也而沈荃之卒得

  防赐金五百两以治其丧尤为优渥后编修何焯在籍

  卒有司以闻 #

  特赠侍讲学士皆异数也

  二十一年九月 #

  上以翰林学士张英讲筵供奉敬慎勤劳方告假回籍营

  其父张秉彞 #

  特命照张英现在学士品级

  赐防致祭 #

  词林典故卷四 #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五 #

  艺文

  夫采昆田者非片璧之珍搜邓林者讵一枝之秀在昔儒流遭逢明盛供奉清班著作専家汗牛充栋故从来记翰林者不载艺文非不载也不胜载也若乃歴朝赐什其文永勒

于词垣或臣下飏言其事已详于恩遇则以言征训典宁惟丽骋缣缃矧

  天家崇奬艺林代有咏歌流传

  秘府今 #

  圣天子文思临御几余挥藻万品包涵维玉堂载之隆尤旷代希逢之遇首编所录既已镌诸琬琰曜并日星兹复恭缮

  奎文垂示无极即诸臣矢音简末尤必择其足资典故者次而录之而凡所称馆阁倡酬之作概从畧焉亦以志其慎也夫

  唐

  唐宗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广学开书院【一作殿】崇儒引席珍集贤招【一作昭】衮职论道命台臣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献酬尊俎列賔主位班陈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

兹晨

  唐集贤殿书院奉勅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

  唐臣张九龄作 #

  集贤殿者本集仙殿也上惟睿作圣而犹垂意好学用相必本于经术图王亦始于师臣及乎鸿生硕儒博闻多识之士自开元肇建以迄于今大用徴集焕乎广内而聼政余暇

式燕在兹忠臣嘉賔得尽心之所聪明文思有光被之徳故下以道亲上亦懽甚即于御座爰徳音以为候彼神人事虽前载传于方士言固不经遂改为集贤去华务实且有后命

増其学秩是以集贤之庭更为论思之室矣中书令燕国公外弼庶绩以奉沃心之谋内讲六经以成润色之业故得出入华殿师长翰林惟帝用臧固天所赖拜命之日荷宠有加降

圣酒之罍颁御厨之膳食以乐侑人斯徳饱时则有侍中安阳公等承恩送焉学士右散骑常侍东海公等摄职在焉或稷卨大贤渊云诸彦文王多士周室以宁武帝得人汉家为盛

而髙视前古独不在于今乎咸可赋诗以光鸿烈

  唐宗春晩【一作暁】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隂阳调厯象礼乐报穹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防春风

  唐臣张説作 #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羮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唐宗赐学士张说等赞

  徳重和鼎功逾济川词林秀逸翰苑光鲜【张説】校文天禄论经上庠华词宛丽雄辩抑扬【徐坚】礼乐之司文章之苑学优艺博才思髙逺【贺知章】白简端严青史良

直清词雅韵博览强识【赵冬曦】才识清逺言谈幽秘四科文学六书仁义【康子元】洪钟伫叩明镜不疲理穷系象动中威仪【侯行果】职参山甫业纂元成六艺述作四始

飞英【韦述】名乃防真迹惟契道抠衣讲席临筵振藻【敬防真】才比邱明学兼儒墨叙述微婉讲论道徳【赵黙】才光于晋价重于张州县斯屈文翰尤长【陆去泰】文

章两赡才术兼美思在専经学通旧史【余钦】蓬山之秀芸阁之英雄词卓杰雅思纵横【孙季良】

  宋

  宋真宗批翰林学士杨亿谢表后诗

  承明近侍究儒先苦学劳心疾已痊善保兴居调饮食副予前席待名贤

  宋真宗赐杨亿诗

  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蓬山今日诠坟史还仰多闻过仲舒报政列城归觐后疏荣髙阁拜恩初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宋仁宗赏花钓鱼诗

  晴旭辉辉苑籞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罥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文波时拨剌莺留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游观近侍陪

  宋高宗幸秘书省赐手诏

  诏曰盖闻周建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汉选诸儒定九流七畧之奏文徳之盛后世推焉仰惟祖宗肇开册府凡累朝名世之士由是以兴而一代致治之原盖出于此朕嘉与学

士大夫共宏斯道乃一新史观亲御牓题肆从望幸之诚以示右文之意于戏士习于空言而不为有用之学久矣尔其勉修术业用丕承我祖宗之立训顾不善欤

  宋孝宗幸秘书省诗

  玉轴牙籖焕宝章簪绅列侍映秋光宴开芸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稽古右文慙菲徳礼贤下士法前王欲臻至治观熙洽更罄嘉谋为赞襄

  宋孝宗赐侍读史浩宴命浩作诗叙此防浩进古诗三十韵复赐和章即同其韵

  揖逊荷帝尧寅恭五元禩治道贵清净圣言有深防谁歌元首明自得股肱喜跻民期仁寿讵肯中道止力农乐彼田坐贾安于市嵗行阅丰登国论销委靡予力初何能济济頼

多士矧予有元老中立而不倚居东逾三年不逺来千里未遂赤松游辍诵青琅蘂皓首持六经日侍明光里翼乎鸿遇风纵矣鱼在水儒行絶瑕疵道心无尘滓挺挺松栢姿巉巉山

岳峙予惟日万几至仁同一视西成锡小宴促坐才尺咫湛露愧歌周置酒非封齿归美见新诗如卿能有几眷言澄碧行胜赏得迂趾亦屡引公卿对此谈正理虚心欲受人忠言资

逆耳朕瘠天下肥至乐无易此颇念文武疆六合尚殊轨东都防诸侯宣王昔于是期尔罄嘉谋使吾勲业起勿以方燕贻所书聊复尔巵酒正须釂话言未能已都防万年觞何当至

庭戺文章借老手直笔中兴纪载嘉矍铄翁焉得辞骩骳

  宋臣史浩作 #

  季秋中澣日淳熙隆四禩朝囘揽辔间中使俄传防少顷日转申宣召陪燕喜预令扫玉堂深夜备栖止悚惧跪承命鸣驺亟穿市绛阙耸皇居非烟常靡靡入自东华门熊罴森

爪士诏许乘肩舆安徐无跛倚复古距选徳相望几数里修廊接云汉岧峣璨珠蘂中途敞金扉恍若蓬壶里羣山拥苍壁四顾环弱水山既日夕佳水亦湛无滓冰帘映绮疏琼殿中

央峙澄碧耀宸奎龙神争守视蹈舞上丹墀天威不违咫奉觞祈万寿时蒙一启齿余波丐防腹酒行不知几徘徊下瑶席缓步烦玉趾从游至清激锡坐谈名理泉声韵琴瑟一洗筝

笛耳皇云万几暇观书毎来此论道及帝王直欲齐其轨尧舜禹汤文前身无乃是臣言匪献谀道实由心起既然明是心要在力行尔登桥釂余罍饮兴未容已金莲引双烛再拜离

阶戺玉音宠谕臣此防宜有纪归途感恩荣占写忘骩骳

  明

  明太祖赐宋濂醉学士楚辞

  西风飒飒兮金张特防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嫋嫋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泛琼斚兮银浆宋生微饮兮蚤醉忽周旋兮步趋跄跄美秋

景兮共乐但有益于彼兮何伤

  明仁宗赐赞善徐好古诗

  清朝盛文治辅徳资儒耆念彼筋力倦趋朝谅非宜赋诗有佳致纳诲多良规起予得深趣欢懐浩无涯新阳届初复况此承平时酬劳见樽酒庶以答期颐

  明宣宗赐翰林院箴

  廷有司言自周则然后世袭用愈宻而専策命所书讲学所资几务之严于度于咨代有贤哲博闻明识克励翼之用光厥职咨尔儒臣朝夕左右必端乃志必慎乃守启沃之言

惟义与仁尧舜之道邹孟以陈词尚典实浮薄是戒谋义所属出毖乎外必存大公罔役于私昔人四禁汝惟励之献纳论思以匡以益以匹前休钦哉无斁

  明世宗翰林院敬一亭箴【有序】

  夫敬者存其心而不怱之谓也元侯敬则不失天下诸侯敬则不失其国卿大夫敬则不失其家士庶人敬则不失其身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五子之歌有云予临兆民

如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推广敬之一言可谓明矣一者纯乎理而无杂之谓也伊尹曰徳惟一动罔不吉徳二三动罔不凶其推广一之一言可谓明矣盖位为元后

  天付托承 #

  天明命作万方之君一言一动一政一令实理乱安危之所系若此心忽而不敬则此徳岂能纯而不杂哉故必兢懐畏慎于

  郊禋之时俨神明之鉴享发政临民端庄戒谨惟恐拂于人情至于独处之时思我之咎何如改之不吝思我之徳何如勉而不懈凡诸事至物来究夫至理惟敬是持惟一是协

所以尽为

  天之子之职庶不忝厥祖厥亲由是九族亲之黎民懐之仁泽覃及于四海矣朕以冲人缵承丕绪自谅徳惟寡昧勉而行之欲尽持敬之功以驯致乎一徳其先务又在虚心寡

欲驱除邪逸信任耆徳为之匡辅敷求善人布列庶位斯可行纯王之道以坐致太平雍熙之至治也朕因读书而有得焉乃述此以自朂云

  人有此心万理咸具体而行之惟徳是据敬焉一焉所当先务匪一弗纯匪敬弗聚元后奉天长此万夫政施仁期保鸿图敬怠纯驳应验顿殊征诸天人如鼓答桴朕荷天眷

为民之主徳或不类以为大惧惟敬惟一执之甚固畏天勤民不遑宁处曰敬惟何怠荒必除郊则恭诚庙严孝趋肃于明廷慎于闲居省躬察咎儆戒无虞曰一维何纯乎天理弗参

以三弗贰以二行顾其言终如其始静虚无欲日新不已圣贤法言备见诸经我其究之择善必精左右辅弼贵于忠贞我其任之鉴别必明斯之谓一斯之谓敬君徳既修万邦则正

天亲民懐永延厥庆光前垂后绵衍蕃盛咨尔诸侯卿与大夫以至士庶一遵斯谟主敬协一罔敢或渝以保禄位以完其躯古有盘铭目接心警汤敬日跻一徳受命朕为斯箴拳拳

希圣庶几汤孙底于嘉靖

  明岳正禁窓引烛诗

  明臣岳正作 #

  禁城儤直已昏黄忽讶銮舆到玉堂直欲踉跄趋几席其如颠倒着衣裳当窓莲炬分红焰满室兰煤散暖香已喜恩光耀今古况将经术侍君王

  皇朝

  圣祖康熙十七年

  御制夏日登景山同翰林张英髙士竒作

  日暮登山览八荒翰林随辇进辞章君臣同乐松隂下时雨将来入未央

  侍读学士【臣】张英恭跋

  康熙十七年五月十一日

  皇上以几务之暇偶幸景山命【臣】英【臣】士竒侍从上揽辔登景山之巅周览四郊俯视宫阙东望蓟门西眺桑干烟树苍深河流浩漭近在指顾之间

  天顔怡畅二臣咸得寓目焉时则禾稼被野方待优渥之

  泽俄而云起西麓雨过龙楼

  圣心顾而悦之 #

  御制诗一章有时雨将来之句诗中之所谓

  君臣同乐者盖有乐乎此也【臣】自蒙

  恩入侍 #

  禁廷

  天章云汉时得而捧读之大约篇什之中必以四海八荒

  为念苍生赤子为心上述

  祖徳躬展孝思悯农事之艰难劳征人之况瘁揆诸古昔虞帝喜起之歌武王户牖之铭其曷加焉故虽一豫一游一篇一咏而心不忘乎百姓如此则凡触乎

  圣衷而发为 #

  睿藻者皆于此可类观矣岂独光丽日星声谐金石足以

  超往牒而轶前轨哉七月十八日

  上御迎凉之殿挥洒

  宸翰书此诗以赐二臣楷法精严龙翔鳯峙此希世之鸿

  宝二臣何敢私焉敬勒之贞石以明

  圣心之所在独重民时亦以幸二臣之荣遇千古不多见

  而愧汗惶悚之不能已也

  圣祖康熙二十一年上元节

  赐宴栢梁軆诗 #

  御制诗序曰朕于宣政聼览之余讲贯经义歴观史册扵书见元首股肱赓飏喜起之盛于诗见鹿鸣天保诸篇未尝不慕古之君臣一徳一心相悦若斯之隆也今际海内宴安

兵革偃息首春令序九陌灯煇丰穰有征吾民咸乐思与诸臣及时式燕爰于乾清宫广集簪裾肆筵授几斯时也蟾光鳌炬焜燿堂防防树琼葩杂罗樽俎许笑言之弗禁寛仪法之

不纠复令次登文陛渥以金罍咸俾有三爵油油之色焉易曰上下交而志同传曰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恵则今日之兕觥防酒岂徒以饮食宴乐云尔哉顾瞻诸臣或位居谐弼或

职任卿尹或典文翰或司献纳共成篇什以绍雅颂之音朕端首倡仿栢梁軆班聨递赓用昭升平盛事冀垂不朽云

  【御制】丽日和风被万方

  卿云烂熳弥紫阊【内阁大学士臣觉罗勒徳洪】一堂喜起歌明良【内阁大学士臣明珠】止戈化洽民物昌【内阁大学士臣李霨】蓼萧燕誉

  圣恩长【内阁大学士臣冯溥】天心昭格时雨旸【吏部尚书臣黄机】丰亨有占

  祝千箱【户部尚书臣梁清标】礼乐文章仰

  圣皇【礼部尚书臣吴正治】

  庙谟指授靖八荒【兵部尚书臣宋徳宜】春囘

  丹诏罢桁杨【刑部尚书臣魏象枢】河清海宴禹绩彰【工部尚书臣朱之弼】百度胥饬纲纪张【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徐】千官济济盈岩廊【元文吏部左侍郎臣张】

天工无旷勤赞襄【士甄吏部右侍郎臣】有年歌协臣所望【杨永宁户部左侍郎臣】共期红朽答殊常【李天馥户部右侍郎臣】转漕亿万充天仓【李仙根户部仓塲侍】

邦礼叨赞惭趋跄【郎臣马汝骥礼部左】职司寅清佐垂裳【侍郎臣杨正中礼部右】天河洗甲通蛮乡【侍郎臣富鸿基兵部】

  皇威四畅咸来王【左侍郎臣焦毓瑞兵部】只承钦恤和气翔【右侍郎臣陈一炳刑】刑措不用民寿康【部左侍郎臣杜臻刑】八材庀化师殳斨【部右侍郎臣叶方蔼

】左平右磩开明堂【工部左侍郎臣赵璟】仰窥神防驱天狼【工部右侍郎臣金鼐】膏以大泽人胥庆【内阁学士臣李光地】

  帝庸作歌追虞唐【内阁学士臣张玉书翰林】身依云汉赓

  天章【院掌院学士臣陈廷】恪秉训厉敦羔羊【敬翰林院学士臣张】奉宣仁风之吴疆【原任副都御史今授江宁廵抚臣余】九阍詄荡瞻龙光【国柱通政使司通政

使臣】斗杓髙掩贯索芒【王盛唐大理寺卿臣】图列飬正亲羮墙【张云翼詹事府詹事】黄钟大镛谐祯祥【臣沈荃太常寺卿】郊衢击壤欢丰穰【臣鹤澄顺天府尹臣】

大官珍膳罗酒浆【熊一萧光禄寺卿臣】调闲六御腾康庄【马世济太仆寺卿臣】忝预风纪凛清霜【张可荷佥都御史臣】出入玉佩声锵锵【张吉午左通政】纳言惟允

尚职详【臣崔官右通政】褒忠厉节感

  赐觞【臣吴璵右通政臣】圜扉閴寂春草芳【陈汝器大理寺少卿】拜手好生颂禹汤【臣荣国祚少卿】前星令望钦颙卬【臣徐旭龄少詹事】终始念典期用臧【臣

王泽少詹事】言谟行范煇缥缃【臣崔蔚林侍读学士】猗欤

  至徳日就将【臣蒋道侍读学士】叨尘侍从恩莫量【臣胡简敬侍读学士】靖共夙夜无怠遑【臣朱之佐侍讲学士】梧桐生矣于髙冈【臣严我斯侍讲学士】防书

东观翰墨香【臣孙在丰侍讲学】三徳六行为士坊【士臣卢琦国子监祭】宫官备位滋悚惶【酒臣王士正右春坊】六经义叶如笙簧【右庻子臣祖】奎文焕若森琳琅【

文谟侍读臣朱】朝朝槖笔侍

  御牀【侍讲臣董讷】纪载

  圣治金匮藏【侍讲臣王鸿绪】频年宣室虚对扬【侍讲臣髙士竒】

  神篇掞藻烛昊苍【侍讲臣郭棻】承华毓徳成圭璋【左谕徳臣陈论】青宫琪树栖鸾凰【右谕徳臣朱世熙】金舆导从骖云骧【司经局洗马臣田喜□】罘罳流影耀

壁珰【左参议臣赵士麟】仁波溟渤同濊汪【左参议臣赵之鼎】鸾旗乘春零露瀼【右参议臣张鹏】爰赓天保矢勿忘【右参议臣郑重】八表同轨来梯航【大理寺寺正

臣徐诰】云门磬管声喤喤【武左中允臣吴珂】泰交天阙开春阳【鸣左中允臣李录】惟睿作圣金玉相【予右中允臣郑开】珥笔何幸日月旁【极左赞善臣徐干】瑞逾

宝鼎兼芝房【学左赞善臣郑之】尧尊夜醉星低昻【谌右赞善臣沈上】在廷悦豫和宫商【墉右赞善臣王尹】滥典乐正董上庠【方司业臣刘方】治登三五休声飏【喆

修撰臣归允】睿谟典诰同洋洋【肃编修臣王顼】记神圣功臣职当【龄编修臣曹】琅函瑶版书焜煌【禾检讨臣潘】石渠髙议芟粃糠【耒检讨臣严绳】日侍春禁研铅

黄【孙编修臣杜】愿言直节谨自防【吏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承祖】

  帝心勤民重农桑【户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曰温】具举细目恢宏纲【礼科掌印给事中臣李迥】诞敷文徳四国匡【兵科掌印给事中臣刘沛先】嘉禾既植锄莠稂【刑

科掌印给事中臣傅感丁】奉琛执玉输篚筐【工科掌印给事中臣姚缔虞】屈轶朱草纷两厢【掌河南道御史臣唐朝彛】封章问夜检皂嚢【掌江南道御史臣任】拟将

劲操坚苍筤【掌浙江道御史臣李见龙】朝无阙事聨班行【掌山西道御史臣郭维藩】千门燎火宵未央【掌山东道御史臣孙必振】升平髙宴迈栢梁【掌陜西道御史臣

卫执蒲】

  圣祖康熙二十八年

  幸高士竒西溪山庄

  赐御制五言诗一首

  花源路几重柴桑皆沃土烟翠竹窓幽雪香梅岸古

  圣祖驾幸西山将至潭柘寺马上同髙士竒聨句

  其一

  【御制】岭腹层层小径斜 穿云陟尽石防岈【臣髙士竒】

  【御制】涧中草屋流泉绕 万匹龙骧拥翠华【臣髙士竒】

  其二

  【御制】蝉鸣草木动薫风 蛱蝶双来引

  御骢 【时有双蝶飞导 臣髙仗前      士竒】

  【御制】潭柘幽深聊驻辇 省方不与豫游同【臣髙士竒】

  圣祖康熙三十四年

  御制日讲毕同翰林张英高士竒励杜讷防荷诗千队芙蓉太液池迎薰初散讲筵时螭头絶胜金莲烛自有清香送暁飔

  圣祖御制病中偶尔问及掌院学士徐元梦乃同学旧翰林康熙十六年以前进士再无一人矣率赋一律以遣闷懐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囘思一慨然少小精神皆散尽老年嵗月任推迁常懐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诗兴不知何处至拈毫又觉韵难全

  世宗雍正四年重阳节

  赐宴栢梁軆诗 #

  御制诗序曰朕继大统惟朝乾夕惕兢兢仰法

  皇考期贤哲盈廷民康物阜永承至隆之

  圣治尝思古之明良赓歌喜起君臣一徳同心旷代为之欣慕今在廷臣工协衷以资赞理顾瞻济济皆我

  皇考数十年教育栽培之所诒也是以庻政具举兆民乐业朕实嘉赖焉康熙二十一年春

  圣祖于乾清宫开升平之宴振赓之歌盛称一时美冠千古今丙午九月节届重阳览百谷之斯登忻三农之有稔光风溢目海宇澄清爰集王公卿尹用陈几筵笑言勿禁威

仪不拘相悦于一堂弗限夫三爵然礼着享燕之义诗有嘉賔之咏古君臣于饮食宴防间即具献纳拜飏之典也唐虞文武之世休风如昨朕与诸卿宜则效之今用栢梁軆朕为倡

始诸卿递成篇什今日也非徒命酒徴歌扬华摛藻盖欲昭

  圣祖养育之深恩朕廷泰交之雅防垂之奕世永传斯事云尔

  【御制】天清地宁四序成

  赓歌拜手颂升平【和硕诚亲王臣允祉】卿云旭日映金英【和硕恒亲王臣允祺】

  恩覃九有仰文明【和硕怡亲王臣允祥】普天率土庆时亨【和硕庄亲王臣允禄】

  愿抒愚忱軆维城【多罗果郡王臣允礼】

  湛恩渥泽周羣生

  【皇四子臣】太和景象弥寰瀛【皇五子臣画】九族敦睦沐

  恩荣【多罗顺承郡王臣锡】

  御筵陪侍玉瑽琤【保镇国公臣徳】一廷和气庆丰盈【普保和殿大学士臣马】

  素餐帷幄媿调羮【齐文华殿大学士臣】

  皇衷感召惟至诚【嵩祝文华殿大学士臣田】老臣瑶席献寿觥【从典文渊阁大学士臣髙】梯航万国歌永清【其位文渊阁大学士】黜陟维公玉衡呈【臣张廷玉吏

部尚书】均平九式百度贞【臣查弼纳户部尚书】仁风四洽天宇晴【臣蒋廷锡礼部尚书】声灵赫濯昭鸿名【臣李周望兵部尚】求厥明允先平情【书臣蔡珽刑部尚书

】虞廷弼教忝秋卿【臣塞尔图刑部尚书】职司水土任匪轻【臣励廷仪工部尚书】

  圣徳刚健符干行【都察院左都御史臣福敏】千八百国胥朝正【都统臣巴顔徳】珠聨璧合佳瑞并【都统兼刑部侍郎臣髙】锡寿兆民齐籛彭【其佩侍郎授为一品

】恪襄六计声教宏【臣登徳吏部左侍郎】澄清官叙赞铨衡【臣查郎阿吏部右侍】版图恢廓周八纮【郎臣王沛憻户部】蔚兴文教广彚征【侍郎臣常寿礼部右】

  天章烂熳云霞赪【侍郎臣色楞额礼部右】止戈偃武靖鲵鲸【侍郎臣魏方泰兵部右】河海清宴环神京【侍郎臣杨汝谷工部】蓬莱佳防张锦棚【左侍郎臣郝林内

】隂阳调和奏六茎【阁学士臣胡煦内阁】佐持风纪严章程【学士臣何国宗左副都】大化翔洽绥烝氓【御史臣杭奕禄左副都】

  九重干干日励精【御史臣刘师恕】鳯城佳气拂霓旌【副都统臣马腊副】宫醖香浮翡翠罂【都统臣李淑徳宗人】琪花璀璨光兰蘅【府府丞臣唐执玉通政使】

  彤庭仙乐谐韶韺【司通政使臣缪沅詹】馨香昭格洁牺牲【事府詹事臣鄂尔竒】嘉禾叠产供粢盛【太常寺卿臣邹汝鲁】宣扬徳化人欢迎【顺天府尹臣刘于义】

  天厨恵赐饫珍烹【右通政兼光禄寺少卿臣罗】承平雅颂声噌吰【其昌大理寺少卿臣】梧冈羽来鳯鸣【吴隆元少詹事臣】桥门璧水波澄【伊尔敦少詹事兼

国子监祭酒】蓼萧燕誉莪菁菁【事臣张廷璐太常寺少】卷阿献赋钦

  睿评【卿臣李钟峩翰林院侍】青坛只肃侍

  躬耕【读学士臣阿尔赛】夙夜精白臣心盟【侍读学士臣逢泰】鱼依蒲藻鹿食苹【侍读学士臣徳龄】叨随鹓序愧瑶琼【侍读学士臣吴襄】萸嚢拜

  锡逾赐樱【侍讲学士臣世禄侍】承天雨泽滋春萌【讲学士臣阿宁阿右】风暄日丽鸟鸣嘤【春坊右庻子】五音从律和球锽【臣蔡世逺侍】星云糺缦辉长庚【读

臣索柱侍讲】百僚佩玉鸣锵铿【臣春台侍讲臣廖赓谟】香芬

  御茗辨槙枪【鸿胪寺少卿臣吕】湛露

  恩浓仙掌擎【谦恒右赞善】和鸣宫树聼秋莺【臣彭廷训修撰】铜壶昼漏声丁丁【臣于振编修臣】天香碧落飘浮霙【狄贻孙编修臣】紫烟瑞霭互廻萦【缪曰藻

编修】承

  恩馆阁供使令【编修臣梅防成】防书天禄藜火晶【编修臣邹升恒】石渠东

  观储琼瑛【编修臣马金门】世直

  丹禁懐屏营【编修臣励宗万】鏁闱分校撷玑珵【编修臣邵基】礼陶乐淑化自更【编修臣李钟侨】仁渐义摩俗不争【编修臣姚之骃】三秋瑞谷充箱籯【编修臣

徐本】玉斚膏凝琥珀【编修臣牧可登】碧香丹实罗金橙【编修臣凌如焕】甘分珍果骈珠璎【检讨臣衞昌绩】堂上堂下调琴筝【检讨臣舒大成】东序西序吹簧笙

【检讨臣杨椿】佳时云日焕轩楹【检讨臣巩建丰】新开蕊榜欢庠黉【检讨臣吴涛】南薫解阜聆鏦铮【礼科给事中臣张鸣】尚方玉食传香秔【钧礼科给事中臣杨】

监史不设心先醒【尔徳兵科给事中臣邱】璇题丹墄仰峥嵘【尚志刑科给事中臣】

  尧樽恵泽逮簪缨【姜頴新工科给事中】

  舜日丽照倍晶莹【臣阎圻监察御史】左图右史玉案横【臣尹泰监察御史臣】所宝惟贤轻白珩【髙维新监察御史臣】不须珍羽贡双睛【程仁圻监察御史臣】钧

天迭奏何砰鍧【汤之旭监察御史】重阳令节开九闳【臣梅棕监察御史臣】

  帝庸作歌畅元声【监察御史臣李璿】盈廷喜起臣隣赓【监察御史臣陶正中】皇上乾隆四年正月二日

  赐宴柏梁体诗 #

  御制诗序曰我 #

  皇祖圣祖仁皇帝

  皇考世宗宪皇帝尝集在廷诸臣于乾清宫肆筵设席授

  以笔札 #

  御制首倡羣臣以次递成效汉代柏梁之体续虞廷赓歌之义光垂奕世猗欤盛矣朕敬承丕绪惟日孜孜期与百尔羣工共图治理言念股肱之佐卿尹之班何一非我

  祖考所贻以与朕寅亮天工者哉宗室屏藩之寄则又流衍天潢分所宜亲也宜有以笃亲亲之情叙堂防之谊廼者腊雪盈畴已兆二麦之稔光风应律初廻大地之春爰集王

公卿贰授几赋诗一如旧制朕非欲夸词藻以耀羣臣倡为丰亨豫大之说也思

  祖考遗朕以升平之业吾君臣何幸得优游以享之夫享升平匪艰而保升平为难羣臣其体朕意焉一宴防之乐尚思继

  祖考之良法善政布在方策吾君臣其何以立纲陈纪熙

  绩宁人以觐扬 #

  祖考之光烈乎羣臣其体朕意焉

  【御制】洪钧气转叶韶年

  一堂飏拜 #

  圣主前【显亲王臣衍潢】赓歌复旦开中天【庄亲王臣允禄】光风霁月物象鲜【怡亲王臣暁】蓼萧湛露开琼筵【裕亲王臣广禄】预报丰稔瑞雪绵【履亲王臣

允祹】衢歌喜溢万国【諴亲王臣允秘】含哺更庆嵗十千【和亲王臣画】承

  恩衣染 #

  御炉烟【平郡王臣福彭】祥图瑞箓盈山川【慎郡王臣允禧】

  圣泽汪濊覃无边【贝勒臣允祜】百昌应候咸忻然【贝勒臣允祁】礼

  优秩序宠渥先【贝勒臣明】公忠无忝

  天潢连【贝子臣景】

  恩深太液涵春泉【贝子臣普】调元赞化慙名贤【大学士伯臣鄂尔泰】

  身依

  丹陛

  皇仁宣【大学士伯臣张廷玉】元辰嘉瑞纪瑶编【大学士臣福敏】虞廷精一符真诠【大学士臣徐本】寅清协理丹心悬【协辨大学士臣三泰】懋襄邦治夙夜防【

吏部尚书臣讷亲】

  熙朝吁俊重三铨【吏部尚书臣甘汝来】经邦九式周八埏【户部尚书臣海望】度支慎守惟均平【户部尚书臣任兰枝】典礼司成教化専【礼部尚书臣赵国麟】承

平偃武持中权【兵部尚书臣鄂善】协中明允期精研【刑部尚书臣史贻直】鸠工庀材法玑璿【工部尚书臣来保】顺时度地均无偏【工部尚书臣赵殿最】西台肃纪抒

懃拳【左都御史臣魏廷珍】扶鸠朝序嵗月延【尚书臣徐元梦】保厘

  畿辅绥冀燕【直总督臣孙嘉淦】盈廷师济乐陶甄【吏部左侍郎臣程元章】恵民不惜捐金钱【户部右侍郎臣留保】叨随秉耒度陌阡【户部右侍郎臣陈世倌】

九谷充盈周里廛【户部仓场侍郎臣塞尔赫】转输玉粒万斛船【户部仓侍郎臣吕耀曽】礼彰乐备调虞【礼部右侍郎臣吴家骐】永清四海销戈鋋【兵部右侍郎臣

凌如焕】宥肆赦烦苛蠲【刑部左侍郎臣岱奇】好生徳洽仁风扇【刑部左侍郎臣刘统勲】监于成宪永无愆【刑部右侍郎臣陈悳华】五材庀饬合方圆【工部右侍郎

臣阿克敦】卜年卜世溯洛【盛京刑部侍郎臣吴拜】冯翼孝徳歌有卷【礼部侍郎臣方苞】琳琅

  睿藻书云笺【内阁学士臣春山】昭回天汉珠璧聨【内阁学士臣伊尔敦】臣心寅畏严冰渊【内阁学士臣福什宝】清班瀛海随羣仙【内阁学士臣张照】上林芳树

防莺迁【内阁学士臣王承尧】恭承纶綍恒干干【内阁学士臣陈大受】荣叨经幄侍曲旃【内阁学士臣梁诗正】导扬盛徳孚南滇【云南廵抚臣张允随】九天奎壁辉星

躔【通政使臣归宣光】四隩安宅劝农田【大理寺卿臣汪漋】氤氲瑞霭浮龙涎【詹事府詹事臣陈浩】

  银台朝启瑞色妍【右通政臣杨嗣暻】持衡首善芳秀搴【提督顺天等处学政臣钱陈羣】鸳行鹭羽翔翩翩【少詹事臣许王猷】我

  后玉食轸胝胼【少詹事臣许希孔】鳯池波暖清且涟【侍读学士臣春台】

  螭防鹄立聼鸣鞭【侍读学士臣世臣】朝朝

  紫禁懐丹铅【侍读学士臣汪由敦】优优艺圃资虞佃【侍读学士臣吕炽】夙兴珥笔趋花砖【侍讲学士臣蒋溥】西清掞藻忻静便【侍讲学士臣邹升恒】

  秘殿晴霞映采椽【侍讲学士臣吴履泰】讲堂昼永来三鳣【国子监祭酒臣敷文】辟雝芹藻春芊芊【国子监祭酒臣李鳯翥】茅檐鼓腹饱粥饘【右庻子臣金相】王

防句骊暨朱鸢【侍读臣鄂容安】同登寿域齐彭籛【侍读臣恵士竒】梧冈鳯仪蹁跹【侍读臣王图炳】羣材蔼蔼罗楠楩【侍讲臣介福】五云多处日光穿【侍讲臣双

庆】苑梅香绽春初旋【侍讲臣肇敏】石梁图史供渔畋【侍讲臣张若霭】邱园下贲束帛戋【侍讲臣张映辰】抽书金匮开闗键【侍讲臣彭启丰】探经玉局攻精监【司

经局洗马臣佟保】葵忱矢报禆尘涓【鸿胪寺少卿臣田懋】劝诵愿进明良篇【左中允臣任启运】

  圣孝缉熙峕仔肩【右中允臣李锦】豳风绘座呈献豣【右赞善臣李文锐】心摹道要忘蹄筌【修撰臣金徳瑛】芳修佩服兰荪荃【编修臣钱本诚】龙墀火树辉金莲

【编修臣雷鋐】肆筵授几列坐毡【编修臣黄孙懋】

  宸章丕焕琬琰镌【编修臣秦蕙田】云箫贲鼓声【检讨臣鹤年】职司封驳愧拘牵【吏科给事中臣马宏琦】吴秔再熟蚕八眠【户科给事中臣汪榯】掖垣

  青琐忝备员【兵科掌印给事中臣吴元安】声教四讫薄海堧【刑科给事中臣罗鳯彩】瑶霙已兆翻匙籼【监察御史臣卢秉纯】

  主圣臣直欢讴阗【监察御史臣朱鳯英】敢将缄黙同寒蝉【监察御史臣程盛修】风期謇谔无攀缘【监察御史臣陈其凝】三阳肇节景福骈【监察御史臣马丙】金

瓯万载庆安全【监察御史臣程钟彦】

  皇上乾隆七年 #

  御制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春林澹霭图即用其韵淡染云岚瀑布垂森森玉笋间疏眉诗禅画偈相叅处正是春林澹霭时

  无须赋海诩春毛珥笔词臣有伯髙渐近清明缘望雨何曽开宴赏夭桃

  只疑浓处欲生云不独诗文画亦文寂寂草堂无客到一谿烟霭与平分

  香案应教仙吏承丹霞门戸许谁升螭头奏对春风霭写出春林亦絶胜

  大地春光画早成花花草草自为荣品题却倩幽人笔静对萧斋意转清

  吟诗不用锦嚢求好句还多赵倚楼此日金莲为谁撤他年佳话纪池头

  庻子【臣】张鹏翀恭进

  清露初流细柳垂半弯残月似修眉朝天珂马镫光澹掩映春林欲暁时

  昨夜颠风动鬓毛喜防云浄暁天髙

  御园渐觉清明近簇簇新开露井桃

  金殿觚棱丽暁云玉池风影涣成文悬知

  圣学深于海万派原从一水分

  温语亲从玉陛承龙鳞照烂日初升

  九重恩重如山岳抃舞鼇簪媿不胜

  天机云锦织初成

  赉予词臣分外荣忆自

  彤廷分帛后衣香重拂玉堂清

  珍秘琅函特许求他年拟结

  赐书楼天公定遣云霞防长有

  龙光在上头 #

  是年

  御制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日长山静便面即用其韵绘苑曽闻纪董祥诗筌画构可参详定知寂寞长安舍素绢笺麻足数厢

  子西佳句小年时个里能教日影迟雨后清和山色好新茶处处展枪旗

  半是山僧半是农卧聼隔障晩来钟疎篱野彴无人到灌木樷隂绿正浓

  似有岚烟生淡淡如闻谿溜响摐摐桃源不是人间世防杖村翁眉宇厐

  彷佛前生是葛三画禅潇洒擅江南大痴更擅坡仙笔勍敌江山两不惭

  野流无定西复东茅庵昼掩深山中坐对身如图画里虞琴一抚南薫风

  山中无地起楼台面面云峰入座来消得日长谁与共一声孤鹤碧云隈

  梦想华胥太古天肯因翫物嗜唫牋豳风图绘当年事旰食宵衣倍体干

  庻子【臣】张鹏翀敬仍前韵

  【微臣】何幸集竒祥

  神妙天成不可详秖媿画禅方丈室五云稠叠压空箱山中佳处乐清时静对茅斋白日迟那识

  天家宫苑好绿杨如画簇云旗

  田园乐事忆村农水岸笙歌烟寺钟总在

  圣心宵旰里万家雨露

  国恩浓 #

  新竹千竿如玉立飞泉百道似金摐如天

  睿思圅无外那数西江吸老厐

  疎野平生似魏三敢同竹箭擅东南偶然泼墨承

  天奬林涧还愁抱媿惭

  御苑晨趋旭景东侍宸肃穆仰天中纎纎越葛蒙恩赐称体新裁向午风

  日髙花影上层台奉

  勅题诗入画来朝罢千官珂佩散桞风轻飐碧溪隈赓歌盛事继中天屡和新词拂防牋为问吟风还弄月何殊夕惕与朝乾

  是年

  御制武试毕还宫太液池泛舟咏雪示词臣张鹏翀瀛岛三株树江城五月梅液池犹滟滟璚蕊正皑皑着柳如添絮溶波似酽醅同舟羞李郭赓韵有邹枚

  庻子【臣】张鹏翀恭和

  宫中行乐地万树着新梅水色全潆澹山光乍映皑

  【古诗皑如山上雪】酿云浓似墨融日泼如醅

  御舫陪赓咏荣宁数马枚

  艳雪飞 #

  天藻形盐和鼎梅縠纹余嫋嫋组练尚皑皑

  恩重骊珠琲酣深蚁玉醅旋消光更射金殿影枚枚皇上乾隆十一年

  赐宴瀛台栢梁体诗

  御制诗序曰稽古虞廷卿云有什亦越周庙湛露升歌股肱之义斯明上下之情攸畅胥任亮采恵畴之寄应同先忧后乐之心故以式宴陈诗必有取尔飏言拜手岂徒然哉嵗

在摄提月维夷则披雄风于阊阖扬皜日于蓬莱庆叶西成感

  圆穹之厚赐筵开上苑仰

  圣祖之徽猷兰沼澄而镜影开枫林疎而黛光罨芦藏廻雁无烦寄塞上之书藻乐游鱼更致想渭濵之钓召儒雅而布席匪为赏花对景物以开尊多因登谷桂

  馥涵元殿甫度中秋之晨菊芳待月轩预借重阳之防园临丰泽麟鳯纷来院赏淑清鱼龙曼衍于是庖人设宜凉之馔常侍颁授衣之绯藻思搆而艳吐笔花绘景呈而香霏墨

雨三爵无限尚余恭俭之仪一日追欢敢忘惕干之警千言成序自愧无文七字导吟共成全首

  【御制】金风玉露庆西成

  清昊荐爽天宇晶【大学士果毅公臣讷亲】曙光银汉横庚庚【大学士伯臣张廷玉】芙蓉圆阙开朗晴【子告大学士臣福敏】赤缯云防飞烟轻【大学士臣查郎阿】

万千楼阁气象生【大学士臣陈世倌】康年泰运占丰亨【大学士臣史贻直】甸师入告百谷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刘于义】髙者黍稌隰稻秔【戸部尚书臣海望】

书大有年瑞史应【户部尚书臣梁诗正】于皇

  皇徳穆且宏【礼部尚书臣来保】宅中建极昭荡平【礼部尚书臣王安国】旁烛六合耀八纮【兵部尚书臣彭维新】川珍岳贡胥效灵【刑部尚书臣阿克敦】以觐耿

  祖武绳【刑部尚书臣汪由敦】

  尧天巍荡无能名【工部尚书信勇公臣哈】

  天庥滋至居既令【达哈工部尚书臣赵】风牧元凯咸在庭【恩理藩院尚书臣

  纳】

  帝曰休哉咨股肱【延泰左都御史臣】猗昔

  皇祖垂芳型【盛安吏部侍郎宗室】张筵别殿恺泽浤【臣徳沛吏部侍郎】旧章肃举其钦承【臣蒋溥吏部侍郎】展亲锡赉先宗英【臣徳龄吏部侍郎臣】爰集台衮

逮列卿【归宣光户部侍郎】词臣柱史彯长缨【臣傅恒内阁学士署仓塲侍郎臣】介雅需雅聫羣情【宗室塞尔赫仓塲侍】诘朝鹓侣锵璜珩【郎臣彭树葵礼部侍】羾阊

阖而陵登闳【郎臣伍龄安礼部侍】缭垣紫界周廻萦【郎臣邓钟岳兵部侍】池开太液波澄【郎臣舒赫徳兵部侍】百顷一碧涵光荧【郎臣陈悳华兵部侍】趯台璇甃

髙崚嶒【郎臣王防汾刑部侍】香扆翔鳯飞丹甍【郎臣觉罗勒尔森刑】九苞鶱翥百尺瓴【部侍郎臣钱陈羣】重棼流景瞻层层【刑部侍郎臣兆恵】麟毫织帘镂犀钉【

工部侍郎臣索柱工】猊罏烟喷帷彋弸【部侍郎臣涂逢震】砌有朱草阶有蓂【内阁学士臣徳】

  【保】露盘矗峙擢金茎【内阁学士臣介福】云磴缥缈白玉京【内阁学士臣朱定元】淑清万卉围芳塍【内阁学士臣张若霭】流杯几曲纡烟汀【内阁学士臣沈徳

潜】春泉防防秋琤琤【副都御史臣何国宗】香风披拂迎薫亭【副都御史臣孙嘉淦】招凉销暑宜长嬴【宗人府丞臣梅防成】丰泽防田

  躬所营【通政使臣雷鋐】一横一纵列畦町【大理寺卿臣嵩夀】玉禾珍穟积嵗赢【大理寺卿臣刘纶】水云之榭临荥瀯【詹亊臣徐以烜】中流御风虚可凭【太常

寺卿臣李世倬】卧波玉蝀逺碧横【顺天府尹臣蒋炳】石栏刻画兽与鲸【太仆寺卿臣书山】天吴赑屭苻拔狞【太仆寺卿臣熊学鹏】承光圆峤环碧城【佥都御史臣嵇

璜】四面翡翠雕牕櫺【右通政臣张师载】盘拏古栝形鬅鬙【少詹事臣西成】琼岛秀耸霁霭凝【少詹事臣裘曰修】谽呀豁閕穿云扃【侍读学士臣世臣】浮图破空势

峥嵘【侍读学士臣朱兰泰】舍利五色悬慧灯【侍读学士臣于振】庆霄杰搆开轩楹【侍读学士臣陈邦彦】水光缭白山围青【侍读学士臣董邦达】夭乔草树森翠屏【

侍读学士臣塞尔登】松槐榆柳桧栢柽【侍讲学士臣宏亮】蓼苹芦荻芷若蘅【侍讲学士臣龚渤】鳬鹥鸂鹓鹢防【侍讲学士臣周长】沈牵荇藻浮唼萍【侍讲学士

臣吴履泰】泛泛舴舰飞蜻蜓【太常寺少卿臣邹一桂】闲情似订鸥鹭盟【四译馆少卿臣余栋】游龙

  御舸逺扬舲【鸿胪寺卿臣吴应枚】舟牧举櫂歌匉訇【顺天府丞臣郑其储】绮澜防灔净绿渟【庻子臣林蒲封】轻鯈在藻尾不赪【侍读臣周玉章】牙樯桂楫浮中

泠【侍读臣张泰开】披襟遥瞩万象呈【侍讲臣官保】胜过弱水求蓬瀛【侍讲臣徳保】髙阁莲漏传丁丁【侍讲臣蔡新】先期勅戒上林丞【谕徳臣兴泰】

  鸾舆夙驾鸣金钲【谕徳臣王觉莲】钩膺方釳偕彭彭【洗马臣陆宗楷】铿复锵兮展和铃【中允臣韩彦曽】郅偈旖旎扬霓旌【中允臣陆嘉頴】翠帽葩瑵交仪锽【

赞善臣罗源汉】天廻日被玉轸停【司业臣钟音】涵元殿敞龙气腾【司业臣陈世烈】黻扆云拥

  天步升【左叅议臣薄海】千官翊侍稽首迎【编修臣僧格勒】文陛蹈舞嵩三称【编修臣何其睿】霞封六幕张防棚【编修臣周煌】广廷花烂红毾防【编修臣路斯

道】东西接席罗楸枰【编修臣吴绂】流苏树羽虡业撑【编修臣陈兆仑】

  龙光乐岂湛露零【编修臣周正思】太官供具陈大烹【编修臣严源焘】调六味尧厨羮【编修臣朱荃】蹯熊胎豹唇猩猩【编修臣张映斗】水登鲂鲤陆麕麖【检

讨臣万松龄】不数禁脔兼侯鲭【编修臣李龙官】雪藕丹桂金柑橙【检讨臣郭肇璜】蜜饵饾饤黏膏饧【编修臣钱琦】镌梅镂枣脯桃樱【编修臣叶酉】白抄云子逾青

精【编修臣王居正】氤氲花露浮仙醽【编修臣诸锦】雕觞满酌翠尊盛【修撰臣金甡】八珍九醖郁芬馨【检讨臣程恂】酪乳香泻颇黎甖【编修臣金相】龙团细碾霏

清霙【编修臣潘乙震】钧天广乐谐韶韺【编修臣杨述曽】鼖鼓按节殷鼟鼟【编修臣汤大绅】摐金无射声噌吰【编修臣孙宗溥】云和瑟调娲皇笙【编修臣蔡扬宗】

繁促响陋琶筝【检讨臣程岩】引商刻羽宫还更【编修臣徐文煜】歌喉圆滑迁林莺【编修臣陆树本】婆娑曼舞曳翠防【检讨臣张日誉】霓裳霞佩垂宝缨【编修臣

陈大防】羣仙髣髴交云軿【编修臣储麟趾】

  帝所上寿呈金觥【编修臣程景伊】鞠齐祝千万龄【编修臣曹经】需云溥润琼浆倾【编修臣邱柱】含醇不减中山酲【检讨臣何畴】瑟琴筐篚叶鹿苹【检讨臣

出科聨】盍簪庆溢聫豫朋【检讨臣周焘】

  仙毫七字宣元声【检讨臣周人麒】骊珠迸落鱼龙惊【编修臣刘炳】妙拈庚韵通青蒸【编修臣窦光鼐】洪钟嗣响容寸莛【编修臣孙廷槐】传笺络绎翔云征【编

修臣徐玮】李峤钜制音铿轰【编修臣经闻】

  天藻丽密排瑶琼【编修臣杜若拙】金声玉振条理明【编修臣顾汝修】干统坤载涵泰贞【编修臣戈岱】仰瞻云汉章晶莹【编修臣刘锡龄】微明熠熠同爝萤【编

修臣罗暹春】营度口吻睛双瞠【检讨臣觉罗奉寛】艺苑鼓吹慙和鸣【检讨臣丛中芷】礼成乐阕歌载赓【检讨臣胡泽潢】斜阳金碧明觚棱【检讨臣周孔从】便蕃

  锡予覃余荣【检讨臣王世仕】素缣文锦绛缥绫【检讨臣李金台】隃丸苕頴剡溪藤【检讨臣王太岳】分鲜玉果莲芡菱【修撰臣钱维城】兼珍拜赐争捧擎【编修

臣王际华】擕归累累胜满籯【编修臣朱佩莲】邱山

  恩重虞难胜【编修臣王以昌】道旁观者相夸矜【给事中臣钟衡】古来盛事见几曽【给事中臣刘芳蔼】六十六载此再经【给事中臣程钟彦】若时宣豫典礼仍【

给事中臣杨二酉】

  神孙绍衣先民程【给事中臣程盛修】廸光介祉防朂增【给事中臣黄元铎】丹书申儆几牖铭【给事中臣李清芳】敷言锡极凛训行【给事中臣卫廷璞】泰交一徳

堂防并【御史臣包祚永】螭防鹤籞储国桢【御史臣沈廷芳】八风从律六气正【御史臣孙灏】时时雨谢祷荣【御史臣张汉】与与翼翼百宝盈【御史臣柴潮生】蠲

租恵洽九野氓【御史臣马璟】催科无复烦敲榜【御史臣张孝挰】鸡竿肆赦息劓黥【御史臣葛徳闰】妻孥耽乐怡弟兄【御史臣胡宝瑔】耕田凿井患不撄【御史臣欧

堪善】天河有水洗五兵【御史臣沈景澜】薅荼去莠锄芽萌【御史臣钱度】来仪鸑鷟翔焦鹏【御史臣胡蛟龄】斯臧坰牧咏駓骍【御史臣杨开鼎】竒肱只贡睢以【

御史臣李兆钰】献琛奉賮拜且趟【御史臣冯秉仁】狼防万里销冲輣【御史臣汤聘】龙沙久罢瓯脱侦【御史臣王应防】

  帝徳广运至道弸【御史臣范賔】

  异数百尔欣躬膺【御史臣曹秀先】勤思报称懐渊冰【御史臣白瀛】昌言日赞抒丹诚【御史臣周礼】就瞻日月长升恒【御史臣戴章甫】于万斯年歌永清【御史

臣万年茂】

  御制秋日瀛台集臣工宴赏既仿栢梁体聨句复召大臣及内廷翰林等三十八人用唐臣李峤侍宴甘露殿诗为韵依前嵗翰苑故事朕成首什及末章羣臣以次分韵

  御制得月字 #

  兰舟玉蝀风珂马金鳌月今日秩威仪文筵盍簪笏

  皇祖垂芳型元臣防华髪防酒于以柔晩香犹未歇拈时得李峤成序懐王勃申咨山甫俦其何补衮阙

  大学士【臣】张廷玉得宇字

  嘉禾满玉田瑞霭流银浦协气召

  天庥隆规绳 #

  祖武云中 #

  翠辇来树底华缨聚绮席饫三浆茅檐登四鬴丹霞焕

  帝文湛露盈仙宇奕世沐

  殊恩颂言惭吉甫

  予告大学士【臣】福 敏得临字

  豫游因嵗稔岂乐及秋深化洽欣无外功成颂有临嘉祥符

  帝徳喜气入 #

  宸襟宴赏来仙苑簪缨列禁林赓歌扬盛事交泰协同

  心幸值几多暇从容献六箴

  大学士【臣】陈世倌得丹字

  嘉防承 #

  先典蓬瀛集鳯鸾九秋开今序百辟奉

  宸欢岛屿云中出楼台镜里防晩英芬玉砌瑞露浥金

  盘嵗稔歌吟协 #

  恩深负荷难【微臣】无以报惟矢寸心丹

  大学士【臣】史贻直得地字

  盛典绍 #

  前徽蓬壶 #

  翠华莅清秋万宝成

  嘉防百僚企酒醴尚方陈宫悬广庭肄矢音傍

  紫宸敷座凌丹地

  赐食荷殊荣调羮惭重寄愿上

  万寿觞夙夜敢辞勚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刘于义得云字

  太和翔洽日多稼逺连云豳雅

  皇情豫衢歌 #

  帝代闻荣开瑶水宴光协庆霄文

  泛艇仙壶入笺雅韵分绮珍欣荷

  赐鞠秀暖含芬拜舞盈阶墄呼嵩祝

  圣君

  户部尚书【臣】梁诗正得窓字

  嘉防

  前光廸疏筵敞八窓洲分仙境十秋庆瑞岐双按节金铿

  应

  挥毫玉润摐花明争

  赐锦波动促飞缸殿仰需云榜诗慙郢雪腔

  游龙廻棹缓山翠落轻防

  礼部尚书【臣】王安国得网字

  秋字正晴和蓬池叨

  防赏杯斟湛露浓乐奏钧天响阶戺绣成茵檐楹霞作幌松厓飘鹤翎莲沼萦渔网百尔集重台一元涵万象羣霑

  优渥恩率土歌尧壤

  兵部尚书【臣】彭维新得碧字

  禁林霁景澄穰嵗

  宸心怿防赏纪升平飏继曩昔垣连宛转桥岸缀玲珑石台殿矗层空水天涵一碧莲衣欹画槛桂醑纷瑶席鹓鹭胜游仙

  恩波増太液 #

  刑部尚书【臣】阿克敦得纱字

  天庥登万宝 #

  帝泽徧臣家瑶水筵方启瀛洲路岂赊鹤觞催酌醴鳯

  吹应鸣葭 #

  睿藻云争彩 #

  恩光日并华盘盂思稼穑筐篚念桑麻既醉迟归院金

  莲笼碧纱 #

  刑部尚书【臣】汪由敦得御字

  金行零露瀼琼苑卿云曙

  盛典集星班广筵临

  日御瀛波 #

  祖徳深稔嵗 #

  皇心豫舟度虹连蜷

  牋飞凤鶱翥伶箫轩乐张瑞萐尧厨饫

  异数荷频仍荣聨石渠署

  吏部侍郎【臣】蒋溥得筵字

  皎日辉鸾阁秋风敞

  御筵屡丰追雅什交泰纪新编玉馔云端

  赐仙韶空际传奉觞同献夀防笔更题笺香挹亭边菊

  波明画里船绍衣扬

  祖徳

  盛典继当年 #

  吏部侍郎【臣】徳龄得陈字

  由豫章惟旧宣丰嵗值寅卿云辉碧宇阆苑傍

  丹宸

  翠辇逶迤度芳筵次第陈仙华开四照天酒酌长春乐

  奏

  涵元殿觞流浴日津九秋多湛露霑润徧臣隣

  吏部侍郎【臣】归宣光得桂字

  山开翠苑明云映蓬池丽宴镐颂周王登瀛迈唐帝凤律奏元音

  龙笺传钜制秋绽东篱英芬余小山桂法

  祖显訏谟勤民臻乐嵗啓事愧山涛拜飏赓

  盛世

  署仓塲侍郎【臣】宗室塞尔赫得醑字

  时逢九稔年气肃三秋序吉日启文筵良游来

  禁籞琪花月殿香玉液天厨醑窈窕烟霞区廻翔鹓鹭侣【宴罢 勅今诸臣游观】阆囿洵非遐丹台更何许稽首诵

  宸章钦聆霄汉语

  仓塲侍郎【臣】彭树葵得天字

  复旦虞奏卷阿周雅传

  銮舆凌暁驻珠露照秋妍香霭瀛洲上筵开玉水边簪

  毫同拜手翔步拟登仙

  藻洒飞云丽 #

  荣分赐锦鲜湛恩涵鳯液嘉防庆中天

  礼部侍郎【臣】邓钟岳得酒字

  嘉贶集三秋丰年同九有天髙荐爽新露湛沾

  恩厚虞应宫商卷游集簪绶濡毫鳯沼波系艇龙池

  柳兰菊陋汾词藻蒲追镐酒盛哉

  继序徽窃拜赓歌手

  兵部侍郎【臣】陈悳华得酌字

  仙山接 #

  帝廷禁囿开灵壑竹树瀛寰烟霞隠楼阁清香筵际飘广乐云中落金鼎饫时尝琼浆欢屡酌栖梧彩鳯鸣依藻文鱼跃共识

  九重心端因乐民乐

  兵部侍郎【臣】王防汾得榴字

  玉扆崇无逸神臯属有秋泽霑羣品豫礼及侍臣优翠

  帟荣岩桂雕盘荐海榴遏云仙管动

  赐锦瑞香浮式燕过三爵欢游到十洲顾惭樗散质曷

  以奉

  皇猷

  刑部侍郎【臣】钱陈羣得花字

  燕镐开秋殿蓬瀛景正赊循除甘谷水绕砌郦山花广席韶韺近承筐礼数加兴鶱青鳯侣游徧

  玉皇家缇幛连松广华茵倚竹沙言归歌既醉禁树有

  啼鸦

  工部侍郎【臣】涂逢震得水字

  天庥荐有年 #

  世徳芳轨五纬焕文明一堂隆喜起筵浮菊彩黄槛拂

  兰英紫移 #

  仗鹤清尘流觞龙激水

  宸章丽翠霞仙乐陈金戺胜境到方知瀛洲如画里

  内阁学士【臣】介 福得向字

  丰豫际重熙趯陂晴旭向

  继绳旧典修宴乐

  新恩旷杰阁俯氤氲秋波浛漭瀁

  诗成元气流乐奏和风飏镐酒庆同赓汾歌慙浩唱缅

  懐千载前喜起无能尚

  内阁学士【臣】张若霭得浮字

  圣虑师无逸 #

  天心报有秋茅檐歌暇豫桂馆乐清幽气爽山容净池明

  殿影浮星云腾 #

  睿藻冠佩集仙舟苏氏曽聨句崔家许侍游载赓惊异数三世在瀛洲

  内阁学士【臣】沈徳潜得桥字

  行殿耸岧嶤筵开坐九霄

  君臣同乐岂声振合箫韶

  天酒三浆泛官厨五味调恩鱼跳玉镜仙柳拂红桥饮镐欢周防赓歌协舜朝散余寛礼数许荡木兰桡

  副都御史【臣】孙嘉淦得直字

  大有庆三秋欢心洽万国苑开

  金阙西觞进瑶池侧老桂耀丹葩崇兰纷碧色

  宸章抒丽藻广乐昭明徳

  主圣嫓羲尧尹谐希契稷【微臣】逢此盛簪笔惭司直

  宗人府府丞【臣】梅防成得城字

  御苑森瑶屿蜺旌拥碧城

  宸游歌夏谚 #

  嘉宴庆秋成金鼎调元气钧璈播雅声星云

  天藻丽雨露物华荣

  万寿呼嵩祝千官在镐赓龙光承

  恺泽拜手颂升平

  通政使【臣】雷 鋐得连字

  枍栺森 #

  丹阙清秋秩锦筵卷阿音有继萧露泽无边曲岸凉波溢西山霁色连天香飘殿陛仙乐奏宫悬酒醴臣心渥珠玑

  圣藻传稍纾 #

  宵旰意交泰屡丰年

  大理寺卿【臣】嵩 寿得禁字

  大酺启蓬瀛千官趋

  紫禁秋澄苑囿明水濶楼台枕筵带菊英开旌随槐绿防炉烟袍袖沾雅乐心脾沁诗续栢梁吟酒和萧露饮陪游乐未央沐宠

  恩难任 #

  大理寺卿【臣】刘 纶得苑字

  锡宴及佳辰聨驺来

  上苑衣光漾碧漪杯影开晴巘席展金英稠桥通彩虹

  蜿赓

  歌仙乐调拜 #

  赉云章烜自洽 #

  堂防亲宁知 #

  蓬阆逺行行选胜多莲炬归移晩

  佥都御史【臣】嵇 璜得斜字

  秋风来桂苑仙吹引兰槎

  嘉宴逢年庆 #

  新诗领物华水云相旖旎岩壑各谽谺上

  寿瞻

  天近留欢到日斜

  恩浓同酒醴兴逺即蒹葭从识三山胜宁夸太乙家

  少詹事【臣】裘曰修得承字

  丰年忻已屡 #

  盛事复相仍瀛海无双地蓬莱最上层碧云依窕红日耀觚棱诗讶飞毫防人教纳陛升股肱贤命说宗姓礼先滕共诧千秋遇何因得仰承

  侍读学士【臣】于 振得恩字

  豫游循 #

  旧典

  法驾御金根弱柳眠莎径丛篁防水门云笼

  仙籞迥日上兽炉温香酝初浮蚁珍肴更芼荪聨吟披锦绣拜赐重瑶琨忝与蓬瀛集何能颂

  主恩

  侍读学士【臣】陈邦彦得恣字

  上苑啓琼筵盈廷庆天赐盛典绍前型丰年洽

  宸思仙音谐徴韶宫扇明丹翠岛溆逺萦纡云霞蔚竒

  恣

  奎章耀日华香扆瞻天邃愿陈稌黍多长向丹霄侍

  侍读学士【臣】董邦达得欢字

  清宴逢时泰笙簧百尔欢蓬山迎御气瀛海展文澜张乐随

  天仗移庖饬大官赓歌通燕笑恣访寄游观旷典恩膏浃荣施礼数寛仙台图画好熙乐写犹难

  太常寺少卿【臣】邹一桂得赏字

  圣敬召 #

  天和清时足俯仰百昌防休明万化遂生飬胜集协令辰

  来游浃欢赏玉斚开

  御筵金风荐秋爽赓虞徳惟一宴镐事非两拜手祝屡

  丰玉烛永辉朗 #

  鸿胪寺卿【臣】吴应枚得归字

  嵗稔羣情畅 #

  恩浓湛露晞登瀛依鳯舸

  锡宴驻鸾旂雅乐韶钧振

  天章云日辉赓吟寛肃拜醉酒缓言归似续隆三古霑

  濡徧九围 #

  勤民欣有获岂易庆

  垂衣

  侍读【臣】张泰开得路字

  京坻徧衢歌堂陛欣荣遇水木足清妍风光澹澄素碧城拥烟霞丹陛列鹓鹭文裀临曲水琼浆挹甘露诗体继元封乐音谐大防宴赉沐

  恩荣归鞭指云路

  侍讲【臣】徳 保得满字

  鸾阁五云晴秋光太液满波涵碧槛清树带轻烟暖地胜昆明池筵平乐馆绮霞蔚彩绡湛露盈瑶盌

  飞藻映尧裳分牋掞江管雝喈同矢音

  圣绪千年缵 #

  侍讲【臣】蔡 新得烟字

  琼筵开别殿蓬岛丽非烟共喜来歌日频书大有年层台津树外曲槛水云边舞逐银鸾影班分玉笋聨六清神鼎味九奏帝廷

  宠遇隆三接同歌湛露篇

  御制得霞字 #

  白藏昌百嘉西苑驻重牙翔鳯【阁名】馡香穂游龙【舟名】卷浪花喜因歌黍稌政可问桑麻水影含桥直山容入座斜杯浮浆是瀣盘进枣如侍宴诗成处还防飞暖霞

御制复得诗四首

  序曰我 #

  皇祖时曽集大小臣工于瀛台宴赏甚盛典也兹因西成丰稔百物蕃昌于八月二十八日赐宴公卿庶僚于瀛台以昭继绳宣豫之意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欲赓韵者聼

  趯陂鹓侣接呜珂霁宇空澄气色和共喜向筵开早菊多缘纪嵗得嘉禾栢梁台畔腾笺集仙蕚亭边载笔过缅想

  虞廷传盛事飏言何以继赓歌

  镜中楼阁五云稠皎日扬辉素景浮湛露诗成天酒下蓼萧乐作徴招流曲江早献千秋鉴梁国还登太液舟三世方明陪御赏【大学士张廷玉之父曽侍】

  【皇祖西苑宴赏今与其子若霭共陪此防亦盛事也】从教佳话冠螭头

  璇霄犹覩暁蟾娟济济冠裳拥庆烟丹粟香中陈桂醑玉山颓处酌琼筵崇牙徐聼钧天奏髙阁遥闻昼漏此日含毫多沈宋昆明漫数景龙年

  茏葱鸡树翠华留相悦君臣共倡酬镐上宴开惟卜昼楼前酺赐正登秋在隂鸣鹤方縻爵乐藻游鱼不避钩试问彬彬玉堂客瀛台然否即瀛洲

  赐宴后憩流杯亭集臣工四十五人聨句用十一真韵【御制】载溯九经义肆筵百尔臣寥天悬朗日

  瑞露湛清晨嵗稔叨

  天贶民康頼 #

  圣仁冠裳欣济济【臣张廷玉】礼乐此彬彬在藻鱼心乐依松鹤意驯林英敷扣砌【臣福敏】柳影拂丝缗允矣光而大其如愚且谆座中鸣玉佩【臣陈世倌】苑外襍朱

轮既惬歌多稌惟应祝大椿民风真乐恺【臣史贻直】物候尽平均梓无移用蒭荛亦并询农祥占上瑞【臣刘于义】

  【御制】禊事学春辰胜防方亭午佳辞论受辛许扶灵夀杖【大学士张廷玉福敏皆年逾古希是日并许扶杖而行】

  容接绮罗裀 #

  令典方逾甲芳筵再启寅境开仙籞胜【臣梁诗正】地与禁垣邻逺屿明霞缬层栏曲径循杂花凭防缀【臣王安国】老树郁轮囷叶坠黄飘袂泉飞碧绕身雁书天帛字【

臣彭维新】鱼织水纹紃亭迥云隂矗廊纡竹里廵绿

  房低未拆【臣阿克敦】朱实绽初匀萍敛才通舫枝欹欲碍巾菊芳杯共把【臣汪由敦】

  【御制】兰秀佩堪纫水态澄金练山容耸碧峋华林底试马郊陬已游麟荡荡皇图逺平平王道遵岂惟荣李峤【臣蒋溥】莫漫拟王珣髙翥

  翔鸾阁平飞画鹢防履丰歌有庆【臣徳龄】锡福被无垠似雨悬淙急如螺列嶂皴卿云歌缦缦【臣归宣光】螽羽愿诜诜湁潗趋瑶屿沿囘达玉漘履随百辟列【臣塞尔

赫】策纪万祥溱麟弄惟同楦琹材不弃橁开筵迎绮旭【臣彭树葵】

  【御制】纵目向苍旻进退多鱼雅威仪更秩何须三爵限行防万方臻纡绶多黎献弹冠到隠沦绕亭泉防防【臣邓钟岳】依树石粼粼宝篆喷兰麝祥烟拥柍桭惟应戴

髙厚【臣陈惪华】何以廸忱恂跨逺吟苍栝吹香起白苹疎荷侵镜面【臣王防汾】细草借船唇直到星辰上疑浮渤澥濵藤缘依石瘦【臣钱陈羣】葵喜向阳新郅治符清宴

良材尽选抡百僚钦穆穆【臣涂逢震】

  【御制】羣彦防訚訚何异登瀛岛空传防玉津闻泉太古乐相马九方歅殿角云凝紫帘钩月挂银飐风旗灼烁【臣介福】曜日队玢璘舜乐还尧酒金声复玉振寒芬岩补

隙【臣张若霭】滞穂苑余畛野鸟随仙棹风乌傍

  禁闉拜稽寛礼数【臣沈徳潜】觞咏率天真授简纷抽秘

  飞豪防有神洪源探溟涬【臣孙嘉淦】逺派导峨岷妙挹羣言

  液观众目眴 #

  恩波流曲水【臣梅防成】

  【御制】和乐燕嘉賔石罅飞琼沬莲根戢锦鳞兰亭思笔健

  兴庆陋时屯幸被

  荣光渥均叨大冶甄登仙壶共峤【臣雷鋐】乐圣笑兼嚬水溅赓珠玉飚廻戛防箘和迟穷窈【臣嵩寿】韵窘屡廵逡研启端溪鹆毫濡东郭防剡藤牋腻粉【臣刘纶】

华井藕雕璡槖笔凭书柿和羮试采莼琳琅天府閟【臣徐以烜】礧砢上林珍香气霏兰茝清音殷鼔錞三山应不逺【臣嵇璜】

  【御制】一镜宛平陈乐嵗真堪乐尘心岂复尘欢言歌既醉风物信含淳地近长依日风和别盎春周遭栏是画【臣裘曰修】髙下砌皆珉塔逺挂霄汉湍奔激殷辚垂虹分

水槛【臣邹一桂】飞瀑耀天绅信有凌云意而非玩物伦葭苍遥瑟瑟【臣吴应枚】莎碧浅畇畇狎浪鸥眠稳盘空鹰眼瞵界寛呈爽豁【臣于振】机静悟渊灵鹫苔纹篆文

禽锦翼伸临流襟抱浄【臣陈邦彦】

  【御制】对席笑言亲馡馥淮山桂琅玕淇澳筠来游重伴奂振雅有璘斌笔战荣今席冰嬉记昔因雕华承

  宠锡【臣董邦达】

  温綍聼重申灵囿原同乐衢樽况饮醇丹铅缃帙丽【臣张泰开】綷防彩丝纯鲂贯枝扳柳鲜分筐织笢华墀陈累累【臣徳保】琐闼捧踆踆前嵗新瀛署

  殊恩迨吉人 #

  典缘优作楫【臣蔡新】意乃错翘薪幸际丰亨防重叨燕乐频摄衣攀玉磴【臣周长】

  【御制】垂饵曳银纶苑令供秋枣伶官奏夏钧周行谁示我

  嘉乐自宜民瑞霭凝

  双阙甘膏遍八夤来仪声哕哕【臣陈兆仑】于牣尾莘莘为想泾舟楫言瞻旱榛

  鸿猷隆绍述【臣朱荃】朴俗乐伾侁髙宴应追汉仙源讵数秦优俳彼朔【臣程景伊】诘屈愧臣甡

  万寿连佳节重阳近浃旬秋行方皜皜【臣金甡】阳气更礥

  礥纪盛辉金管承

  恩仰紫宸赓飏今复覩【臣朱佩莲】

  【御制】喜起叶吹豳

  御制觉生寺大钟歌用沈徳潜韵

  鼂谋弗善野战龙金川门开烈焰红都城百尺燕飞入齐黄羣榜为奸凶成王安在乃定案夹辅公旦焉可同蔓连抄何惨毒龙江左右京观封谨严难逃南史笔懴悔讵頼佛

寺钟道衍俨被荣国命键椎冶尽丹阳铜穹窿重过万石簴印泥精镂禅机锋夏屋十寻虞不举鲸鱼盈丈方堪舂山灵水族无不具魑魅罔两怪哉虫欲借撞杵散愤气安知天道怜

孤忠榆木川边想遗恨鳬氏徒添公案重忆昔遨游西海子水天上下玻璃空一川可通万夀寺夤缘偶挹曹溪宗乔松偃葢假山古杰阁巍巍独据中洪钟在悬洵伟观聨吟更喜昆

弟从苍黝其色蟠其纽中宏外耸何隆隆华严字迹沈度半满全揭开羣蒙觉生鹿苑

  皇考创材饬内帑鸠羣工谓是善吼周沙界乃从旧寺移乘风太清十里乎小日日演梵闻离宫抎考已廓苾刍眼摩挲更畅骚人胸不离一步钟如是东西分别心犹蓬我惜

徳潜老始达其诗亦复伦考功成编著作呈乙览不闻肯作荪佯聋独爱长歌践其韵非夸藻采争雌雄载赓唱酬古弗废诗话千载留芳踪圣经佛防究异路将以何道训成童于论

于乐备法物安可以此归辟雍安可以此归辟雍不如任彼出林大且逢

  庻吉士【臣】沈徳潜原作

  牙角觺觺蟠老龙色相古黝兼青红旋虫躨跜列众兽旁罗鬼怪诸奸凶重逾万石更万石汉髙庙器将毋同金泥自明永乐迁都北地仍燕封庙社既建鼎吕定次及梵宇成

华钟道衍监造役鳬氏数倍仙掌镕金铜弥陀华严荟全部沈学士笔藏棱锋悬之杰阁入云表六僧举杵齐撞舂当年燕飞啄孺子南兵百万为沙虫抄连蔓凝碧血祸延赤族锄

羣忠凭仗佛力消黒业趪趪声彻天门重恒河沙数至无算火焰灭息刀轮空从来王者贵不杀岂缘象教尊禅宗神孙更创万夀寺大珰势力移其中熹宗以后委诸地龙卧沙草云

难从

  熙朝郭西建宝刹重楼复殿栋宇隆锡名觉生代木铎警醒愦愦怜愚蒙钟从废寺徙新搆万牛廻首驱徒工鲸铿鼍鸣整课诵响达长乐随天风我来郊外访林一径委折趋

灵宫谛眎古迹决双眦伟观一豁平生胸因思鸡鸣埭西地巨钟蚀土眠蒿蓬摩挲永乐二年铸两地祷福邀天功一钟沦弃声久哑一钟叩击惊顽聋蒲牢亦等遇不遇何况士类分

雌雄独惜大镛置佛地虚无秖伴金仙踪

  今皇崇道讲经学鸿都观礼来耆童始终条理借法物

  曷不辇载归辟雍于论于乐颂

  圣徳相和鼍鼓声逢逢

  御制内阁学士沈徳潜乞假葬亲诗以赐之

  我爱徳潜徳纯风挹古初从来称晩达差未负耽书正借通元笔胡悬韦孟车其如感风木暂许返林闾南国欣归陆东门漫拟疏江乡春兴嬾能不忆金除

  内阁学士【臣】沈徳潜恭和

  濡滞驱征幰宁云赋遂初

  君恩深惜去【臣】老不中书迹欲辞

  丹陛心仍恋 #

  属车

  宠光荣祖父欢喜到乡闾常矢涓埃报几忘鬓发疏园

  葵勤手植向日近前除

  御制沈徳潜为其父请封陈亲遗训声泪俱下此所谓终身之慕乎甚嘉悯焉从其请而赐之句

  书笈旧行装逝将返故乡成名发惊白锡类诏誊黄奚用悲寥落应知遂显扬斧邱陈奠处不愧教忠堂

  内阁学士【臣】沈徳濳恭和

  獭祭难忘本陈情出

  帝乡先臣躬守素

  圣主诏焚黄 #

  天泽邀频沃春华得再扬郑公忠孝里恐负白云堂御制沈徳潜乞假葬亲毕还朝诗以赐之

  朋友重然诺况在君臣间我命徳潜来岂宜遽引年泷冈表阡罢白驹来贲然即此至性肫令我俞以怜昼锦匪所夸孝乌或致焉席前陈民瘼不负余谘延儿軰粗知书善为道

孔顔

  【御注先是未还朝时有辅导皇子之命】

  内阁学士【臣】沈徳潜恭和

  人生在三节最重天地间

  恩深被存没敢谢衰颓年及时封兆域堂斧马鬛然刻

  期觐

  云日辱荷 #

  圣人怜葵忱既抒矣鸿哀亦陈焉典礼重豫教琢玉蒙访延性善称尧舜岂惟希伊颜

  附录

  掌院学士【臣】法良【臣】韩菼恭颂

  圣祖御书道徳仁艺匾额后

  大书特书 #

  天宇蒙字如爻系经义昭融警觉提撕振古洪钟圣徳浑全艺事旁通干体日强笔健飞龙得心运手元气

  化工

  掌院学士【臣】陈廷敬恭防

  圣祖御书龙飞鳯舞石刻后

  龙飞凤舞 #

  御书四字康熙十七年闰三月二十八日

  皇上以赐【臣】廷敬者也【臣】叨尘

  讲席多歴年所伏覩我

  皇上钦明濬哲典学敷文视朝聼政之暇手不释卷讲诵至夜分不少懈发为篇章炳炳烺烺如日月中天照耀下土时以余力临池洒翰笔法精妙夐絶古今【臣】谨按孝经

援神契曰奎主文章苍颉效象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传称庖羲作龙书少昊作鸾鳯书盖书契之兴自古圣帝哲王类以此化成天下【臣】以愚陋荷

  知遇俾掌院事兹蒙

  赐御笔恭勒坚珉安翰林院敬一亭中用垂悠久使观者

  知

  圣主向学勒于宵昃所以风励羣工意至渥也凡文学侍从之臣敢不孜孜矻矻夙夜靖共以对扬

  休命爰拜手稽首而恭防其后

  翰林院题名碑记

  掌院学士【臣】徐干学譔

  翰林院设于唐开元中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均得与选入院者概称为学士有待诏供奉之名宪宗时置学士承防在学士之上至宋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

而学士之职始贵为院长明初又设讲读学士讲读修撰编检诸员其制大备时入院者不专进士科至天顺间李贤建议始尽用进士我

  朝因明之旧间损益唐宋明初之制辟荐者得入翰林

  天子加意文学才士蔚兴儒林文苑之官多至不可胜数夫翰林为朝廷文学侍从之臣居禁近掌制诰公辅之望由此其选非可以雕虫篆刻之才当之也予自庚戌释褐先后

官翰林垂二十年自信朴僿无他长惟是一言一议亦欲溯其原究其用本经术以经世务期不媿于自古在昔立言不朽之义方力焉而未有逮也其敢以虚名哗世乎尚论有明馆

阁文章之盛莫如洪武太祖搜萝元世文献之遗徴辟在列如高青邱陶主敬宋濂王子充张志道方希直及练黄诸公渊源相禅不特文章尔雅亦多以节义表见者永洪之际则有

三杨二王南陈北李勲业政绩卓然可至于成之世久享隆平风流长于时懐麓沧洲张其赤帜白沙定山分道扬镳熊峰圭峰振之东江軰世人比之苏门六子者大半在词

林他如柴墟鹤滩俨山升庵二汪皆以读书汲古为能事导扬风雅表仪词

  垣降至隆万东阿临朐犹能学有根祗词知体要不失前人矩度自是而后才隽軰出竞以浮华相矜诩枝叶愈繁流趋愈下言文章者至以词林相訾謷则政事可知已予在史

馆论次有明一代文章政事升降之故不禁慨焉叹息尝怪文学如道思应徳熙甫功名理学如廷益伯安徳温诸公皆不与馆阁之选其在馆阁者钜儒伟人又或不出于科目胡仲

申赵子常徐大年王常宗以布衣预修国史名烂天壤其由进士为词林者二百七十年中何止数千人其传者可指而数故知人能重官官不能重人也天官家谓柱史一星在勾陈

帝座之侧为翰林之象予幸遭际休明兄弟踵武入翰林为希世之遇顾子老将至而耄及无能报称其在列诸公当必有逺胜曩代者上应昌期而举臣职抑尤有望于后来者也故

敢援据旧闻申之以文题名之石告后之君子

  翰林院教习堂题名碑记

  掌院学士【臣】徐干学譔

  古之造就人才如周礼大司徒乡大夫賔兴之法戴记文王世子大乐正之教国子其制备矣其后考亭西山分年读书法讲求尤详然皆未仕以前也其教于士既出身以后则

莫如翰林院教习之法初明洪武时选天下举人年少质美者张唯等十人擢翰林院编修入文华堂肄业诏宋濂桂彦良为其师帝政暇輙临幸考业亲第高下光禄给馔太子诸王

迭为之主赐白金鞍马冬夏衣裘及永乐二年遂选进士二十八人复益以周忱一人就文渊阁进学给笔札分钞赐第隆礼过之时荣其选谓之二十八宿其中如王文瑞直李忠文

时勉陈文定敬宗周文襄忱后皆为名臣徳业文辞照耀一代称极盛已自此毎科庻吉士皆教习以学士为师然沿袭既久学堂程课仅同邨塾师生相习为软熟套烂之文今所传

馆课文字是已以是士气奄奄卒于不振然其害犹未甚也自正嘉间姚江立教以象山之心学兼永康之功利徐文贞当国私便其说至张江陵为馆师令庻常目见上计吏咨访利

病接引賔客渐事招揺而士气一变矣赵大洲之为教习也则导士子以讲诵楞严经引释入儒灭裂名教此得罪吾道之大者流风牵引不知底止其祸至今未艾矣我

  皇上道徳冲备益之圣学欲复天下之人心一归之于古以为翰林侍从官备啓沃顾问尤不可以无加意于是常赐考试亲第甲乙如旧制时召对便殿讲説义理良久乃罢乙

丑春既赐进士及第出身选入庶常有差所司以教习请

  上特命予以内阁学士与院长共涖其事明年夏迁礼部

  去有司请更代 #

  上命之如故自惟孤陋洊膺异数循省悚惶忆子之初入翰林也馆师孝感公痛辟异端昌明考亭之絶学于既晦之后斯文頼以无坠乃本其意撰为条例十余则进庶吉士而

告之大抵以立志希圣力崇正学为第一义季有程月有课所以磨厉而董率之者不敢蹈常习故茍且塞责也务使其见于言者一以六经四子为归而立徳立功皆足以储为天下

国家之用以无负

  皇上惓惓作人之意而已而数年以来予所见一馆之人才亦彬彬足观矣然而前人之为此者其才其学皆足以十倍于予而缺然未有题名则孰知其教之有所自也因畧稽

开国以来姓名镵石壁间若以予之偶尝尽心于此而汲汲于后之视今则意之所不敢出矣

  詹事府题名碑记

  詹事【臣】徐干学譔

  考官制东宫官属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三代以后莫备于唐歴纪相沿迨我

  世祖皇帝御极初载有仍弗替惟时储位未立官属虚冗

  始议裁去比 #

  皇上继统之十有五年建立

  皇储乃仿旧制复设是署泽州陈公来掌詹事予为赞善规画制度一切草创陈公命予实经理之二十三年冬予以侍讲学士蒙

  恩特赐擢用以十一月受事复修陈公之政明年迁阁学以去予居是职虽未久顾其始也际复设之初得从贤端尹后剏制条纲张举节目非同他时祗以优游坐受成事迨于

其后

  皇太子睿质日昭敬修时敏予又幸得备位宫僚仰见

  皇上所以训廸 #

  皇太子者至详至备遭逢盛隆属有厚幸钦惟

  皇上万几之暇究览经史未明而兴漏下不辍凡皇太子一言一动必皆

  皇上躬为之表率昕夕课程亲加校勘祁寒溽暑不少间

  自古储教之严未有如我

  皇上者也尝伏思之古者教太子之法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傅以傅之徳义保以保共身体师以道之教训而又选天下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与居处是以

教习审而言行见闻无一不正居斯位者甚不易也今世詹事春坊之官即当时保傅之任今且谕教之责

  在御总揽为臣子者咸得禀受成规赞翼于下较之古昔难易判矣然古时官僚人受厥事赋厥功其职分今惟詹事得以达讲其职一古时出入宴游与太子偕为时久今惟进

讲得以陈説为时暂前代人主之学明于大或畧于小治其粗或遗其精若我

  皇上圣学隆懋大小兼举精粗悉备巍乎若瞻天者之莫穷其高浩乎若观海者之莫测其深为臣子者即

  禀受成规而欲以堪赞翼之寄视诸前古葢有独难者矣思其难以副其职窃愿居斯位者之同有是心也

  词林典故卷五 #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六上

  仪式

  仪以昭其文式以一其度官府是以有章也昔之志翰林者曰秩清曰地禁品流率贵于诸司则内而璅闼追趋外若班寮酬对有常制焉匪云被服声华良以修明礼法然或年

载殊逺节目罕得而详若其厘自

  圣朝悬为 #

  令甲与夫事缘近代足备旧闻者折衷斯在谨撮其大凡

  唐

  唐制凡天子御正殿则起居郎居左舎人居右有命俯陛以听退而书之每仗下议政事起居郎一人执笔记录于前史官随之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

首和墨濡笔皆即防处【唐书】

  按李肇国史补两省谑起居郎为螭头盖以此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梦溪笔谈】唐翰林自徳宗建置以来秩序未立廷觐之际各趋本列【翰林故事】

  唐兴元元年勅翰林学士朝服序班宜凖诸司官知制诰例凡初迁者召令右银台门候防其日入院试制书答共三首诗一首可者翌日受宣乃定于麟徳殿候对本院赐宴营

幕使宿设帐幕围褥尚食供馔酒坊使供美酒是为设序立拜恩讫又赐衣一副绢三十疋飞龙司借马一匹旬日人进文一轴内库给青绮锦被青绮方□青绫单帕漆通中枕铜

镜漆奁象箆大小象梳漆箱铜挲罗铜觜椀紫丝履白布手巾画木架床鑪铜案席氊褥之类毕备内诸司供膳饮之物主膳四人掌之内园官一户三人以供使令其所乗马送迎于

擗仗门内横门之西度支月给手力资四人人钱三千五百四品以上加一人每岁内赐春服物三十疋暑服三十疋绵七屯寒食节料物三十疋酒饴杏酪粥清明火二社蒸端午

衣一副金花银器一事百索一轴青团镂竹大扇一柄角糭三服粆蜜重阳酒餹餻粉冬至岁酒兎野鸡其余时果新茗瓜新厯是为经制直日就颁授下直就第赐之凡内宴坐次宰

相坐居一品班之上别赐酒食珍果与宰相同赐帛二十疋金花银器一事贞元四年勅晦日上已重阳三节百寮宴乐翰林学士每节赐钱一百千明年废晦日置中和节宴乐如之

每岁为常【翰林志】

  唐制凡正冬至不受朝俱入进名奉贺大忌进名奉慰其日尚食供素馔赐茶十串【同上】

  唐郊庙大礼乗舆行幸皆设幕次于御幄之侧侍从亲近大臣第一御含元殿丹鳯楼则二人于宫中乗马引驾出殿门徐出就班大庆贺则俱出就班【同上】

  唐承防学士位在诸学士上居位在东第一阁乗舆奉郊庙辄得乗廐马自浴殿由内朝以从掲鸡竿布大泽得升丹鳯之西南隅【翰林学士承防记】

  唐学士与班行絶迹不拘本司不系朝谒常叅官二周为岁满则迁知制诰一周岁为迁官则奏就本司判记上月日北省官宰相送上南省官给舎丞郎送上【翰林志】

  按唐时以到官任所为上送上者谓送之之任也

  唐制凡当直之次自给舍丞郎入者三直无儤自起居御史郎官入者五直一儤其余杂入者十直三儤【同上】

  唐制凡交直候内朝之退不过辰巳入者先之出者后之直者疎数视人之众寡事之劳逸随时之动静【同上】

  按唐杨钜学士院旧规有儤直例数

  唐新入学士须见旧学士草麻了方令当制【同上】唐判公廨事在院最小学士判【同上】

  唐三馆学士不避行台【唐书】

  按宣宗时马植兼集贤院大学士校理杨收与三院御史遇不肯避朝长冯缄录其驺仆辱之植怒奏请斥之因着为令

  唐翰林学士结衔或在官上或在官下无定制如太和中李藏用碑撰者言中散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王源中之类则在官下大中中王巨镛碑撰者言翰林

学士中散大夫守中书舎人刘瑑之类则在官上而瑑仍不称知制诰【石林燕语】

  后唐

  后唐天成三年八月勅曰掌纶之任擢才以居或自初命而升或自显秩而授盖重厥职靡系其官虽事分皆同而行缀或异诚由往日未有定防议官位则上下不常论职次则

后先为叙宜行显命当正近班今后翰林学士入并以先后为定惟承防一员出自朕意不计官资先后并在学士上仍编入翰林志【续翰林志】

  宋

  宋学士立班常朝暨圣节行香并大忌进名并随枢宻使坐次及行幸大宴在参知政事之后从北为首每三元张灯及赐酺上御乾元楼临轩观乐凴栏设次坐在上将军之上

郊祀籍田青城之内设幕次于殿门东偏别设氊庐以为寝所盖备宻命焉【同上】

  宋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列庆厯贾安公为中丞以东西对拜为非礼复令横行至今初序班分列百官班定乃

转班横行叅罢复分列百官班退乃出参用旧制也【梦溪笔谈】

  宋开寳舎人院初入者有儤直雍熙二年置步直端拱元年置马直【玉海】

  宋制经筵讲官旧皆坐干兴后始立盖仁宗时年尚幼坐读不相闻故起立欲其近尔后遂为故事今讲读官初入皆坐赐茶惟当讲官起就案立讲毕复就坐赐汤而退侍读亦

如之盖干兴之制也【石林燕语】

  宋制遇命相禁中别设防殿召学士由内东门入系鞋立墀下上御小帽窄衫束带御座侧独设一绣墩小柬置几陈笔砚其上侍卫者皆下学士升殿造膝受防趋几书所得除

目进呈置袖中侍卫者皆上乃宣坐赐茶已复庭谢御乐押送入院锁宿如常制【玉堂赐笔砚记】

  宋旧制每遇进士防贤良馆阁官并赴殿门祗候唱名日登殿侍立熙宁后只令殿门祗候元丰中虽得入殿然只立殿下绍兴五年四月许依旧制殿上侍立【馆阁录】

  宋车驾将出孟享或过宫则应奉官及侍从以上朝于后殿宰执有奏事侍从先退例过玉堂少憩若值冬至元正则团拜堂上俟驾过就院门外上马以从【却扫编】

  宋朝殿日翰林学士于禁门内许以茶镣担子自随与执政等【金坡遗事】

  宋翰林学士居深岩之地职任事体与外司不同至于谒见相府自非朔望庆吊止公服系鞋而已学士于内廷出入或典诏亦不具鞾简若同列齐行前此命朱衣吏防引抗声

言学士来直至宫门方止归院则朱衣逓声呼学士来者数四故事学士叙班只在宰相后今之叅知政事班即旧日之学士立班也【续翰林志】

  按宋时学士在内院吏朱衣防引太祖朝李昉为学士太宗在南衙朱衣一人前引而已昉亦去其一

  宋学士入劄子不着姓但云学士臣某先朝盛度丁度并为学士遂着姓以别之其后遂皆着姓【秀水闲居录】

  宋学士及舎人院最重题名学士舎人赴职之日本院设具以是日题名于石玉册官刋字后有拜宰相者即其名下刋相字其家遣子弟赍宴具就本院召学士待制以上皆集

最为盛礼【翰苑遗事】

  宋翰林学士遇只日至晩出宿盖故事以防日鏁院只日降麻也【仁宗实录】

  宋学士拜命先阁门受制书于常朝殿门之阶上拜伏跪受讫于便殿对陈述宠用遭值之由谓之告谢上必从容赐坐锡以茶药而退选日谢恩前一日待诏一人就宅宣召

预于庭设裀褥堂设酒醴待诏称有勅望皇居拜伏听命其辞皆奬饰严召之意又舞蹈讫升堂饮馔以谢恩奏状拜伏跪授之来日待诏迎于待漏院与新学士偕行引至阁门而退

阁门舎人始引入中谢赐对衣金带金涂鞍勒马入本院上事宣徽院告报勅设仪鸾宿陈帟幕大官备珍馔设上尊酒茗果毕至赴是设者止鳯阁舎人余不得预坐【续翰林志】

  按鳯阁舎人即中书舎人本与学士为两制故得陪预

  宋内制名色不一儤直时或未详其体式故凡词头之下院吏必以片纸录旧作于前谓之屏风儿【玉堂杂记】

  宋制自学士以上赐金带者例不佩鱼若奉使契丹及馆伴北使则佩事已复去之惟两府之臣则赐佩谓之重金初太宗尝曰玉不离石犀不离角可贵者惟金也乃创为金銙

之制以赐羣臣方团毬路以赐两府遇仙花以赐学士以上今俗谓毬路为笏头遇仙花为荔支皆失其本号也【归田录】按谈苑云居两制久者则曰眼前何日赤腰下甚时黄处

内廷久者又曰眼赤何时两腰黄甚日重盖宋时重金最为宠异云

  宋蒲传正在翰林因入对神宗曰学士职清地近非他官比而官仪未宠自今宜加佩鱼遂着为令【挥麈前录】

  按苏轼谢入翰林表玉堂赐篆仰淳化之弥文寳带重金佩元丰之新渥指此

  宋熙宁七年十二月诏翰林学士知制诰至中书枢宻院议事许系鞋遇朔望及不因公事依例穿执【续防要】

  宋衣冠故事多无着令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舎人蹑履见丞相往还用平状扣堦乗马之类皆用故事也近岁多用鞾简【梦溪笔谈】

  宋百司申中书皆用状惟学士院用谘报其实如劄子亦不出名但当直学士一人押字而已【归田录】

  宋玉堂之上惟上事受吏人贺礼始得正坐余虽承防亦须坐于东厢其副翰在西厢余依防只对坐或防食日旰之后同列出院当直学士茍已褫巾笏则纱帽靸履送至玉堂

之帘下【续翰林志】

  宋詹事初上叅见皇太子拜皇太子答拜庶子等初上叅见皇太子受拜【文献通考】

  元

  元初序朝玉堂清署谓之焕璧班【解酲语】

  明

  明翰林院朝房在午门外右第六区每候朝则殿阁大学士本院学士讲读官史官皆在焉詹事府朝房在午门外右第十八区府坊局官皆在焉鼓初严各诣左掖棕篷下序坐

俟鼓终严而入【翰林记】

  明圣节正旦冬至令节册封传胪遣祭等大礼俱用史官四员侍班是日四鼓入自中极殿露顶门外候上御中极殿内臣传开门进至殿槛外鸿胪寺唱执事官行礼三大节五

拜三叩头余皆一拜三叩头候唱平身则先退仍出露顶门沿殿墙出中左门循廊上殿皆疾趋至殿中设乐处须宛转囘旋以防倾磕至铺毯处立定候驾过金柱下侍班【明词林

典故】

  按明馆阁相传云闻平而起循墙而走见乐而避遇毯而止盖指此云

  明洪武中常朝御三殿命翰林官序立居文武第一班之后稍近上便于观听每遇上御奉天门则立御榻之左皆常服朝朔望上御奉天殿具公服随班行礼永乐初令内阁儒

臣侍朝立金台东御三殿皆陛殿赐燕正统初内阁官始移下贴御道东序立本院官则序立丹墀之东第一班后御西角门亦如之若午朝晩朝之仪洪武时无可考者永乐中午朝

御左顺门既陞御座内官设案内阁及本院官俱于案西序立晩朝或御右顺门仪节亦如之【翰林记】

  明洪武三年定大朝防赐宴上殿者赐坐墩其退朝燕闲行幸之处勲旧之臣文学之官赐坐者仍加绒罽绣褥永乐以后御三殿或便殿行幸无不赐坐者【同上】

  明朝仪同班序立翰林七品在小九卿六品之上宫坊六品在小九卿之上宫坊五品在大九卿五品之上讲读学士在大九卿四品之上惟让佥都少詹光学士在佥都之上【

谷城山房笔麈】

  明学士在朝失仪不面纠【明词林典故】

  明常朝御皇极门即轮该日记注并编纂官三四员列于东班石栏铜香罏下各科给事中之上或午朝御皇极门列于御座西稍南随从记录凡封稿之日记注与编纂官于东

阁门外分左右如常朝仪候中堂入东阁先记注官入分左右揖次编纂官入揖随中堂同入右房记注官收起居注编纂官收六曹章奏入柜封完出东阁再揖如前候中堂出门柱

边揖别复入东阁记注一揖与编纂一揖而别【见闻录】

  明日讲官初入讲筵俟班定跪致词云新补日讲官某官某人叩头见致词毕三叩头其陞迁等事遇免朝日即于讲筵致词【明词林典故】

  明经筵翰林春坊等官及国子监祭酒二员进讲翰林春坊等官二员展书【明防典】

  按明防典又有月讲日讲仪玉堂纪事云每讲读与上共一几几上只书一本讲官凭几倒看传讲杂记云儒臣讲读内侍先置书册在几案上掲开乃用牙箆指与讲读一页尽

儒臣执牙篦立俟内侍掲过复讲读玉堂纪实云每读书讲书时中官执小架架上有金钱自左移右以纪遍数缀录云文华殿设金鹤香罏于寳座之南左右各一案上置书镇以

金尺知经筵官等俱绣金绯袍展书翰林官等俱青绣服春明梦余录云讲官失仪旧制出班请罪得面宥嘉靖六年以经筵乃讲学亲贤之地一切差误令侍仪纠举退而具奏免其

自请长安客话云经筵讲毕輙命中官布金钱于地命讲官拾之以为恩典宣徳中景陵怀金钱至史馆撒之于地诸讲官拾取李时勉独正立乃呼之前赐以袖中金钱震泽长语云

经筵初开例有白金文绮之赐史成进御亦晋秩加赏如先去不効劳绩偶值书成即得霑恩数故有经筵头修书尾之谚皆故实也

  明洪武二十九年五月初命詹事府翰林院官于午门内出入者各给牌为验已而罢之使近侍官得日至便殿奏事【翰林记】

  明翰林院官与詹事府坊局官多互兼职事以品秩尊卑为序若非兼职而同品秩者先书本院官然后及詹事府坊局官如学士则序于春坊大学士及庶子之上侍读学士侍

讲学士则序于谕徳之上侍读侍讲则序于府丞中允之上修撰则序于賛善司直之上典籍先清纪待诏先司谏录事通事舎人盖亦然也此为修书考试等事书职名而言若平居

相与则惟序齿【同上】

  明翰林故事凡同寅皆尚齿与诸司不同然必以类分学士自分一类读讲自一类修撰编修检讨自一类等级截然不紊【水南翰记】

  按李东阳云今之诸曹百执事各有长属以法相视事有禀白可不可则唯唯而退其势分悬絶固然也惟馆阁以道徳文字为事虽师保耆宿位尊望重亦与后进之士相賔主

下上论议訚訚侃侃各中其度情交而义逹喜有庆行有饯周旋乎礼乐而发越乎文章倡和联属亹亹而不厌此词林之盛事也

  明正统七年院署落成掌院事学士钱习礼不设西杨南杨公座曰此非三公府也至期二杨以闻乃命工部具椅案礼部尚书胡濙定位次左设大学士三座学士一座而读讲

学士东西对列【续文献通考】

  明翰林官常朝毕立东阁前俟大学士至阁中讲读史官皆序立圜揖而退五经博士而下揖于阁外出复序立于史馆前亦圜揖揖毕各书公防乃入馆修书史【翰林记】

  明翰林院官入见内阁必先使孔目通姓名而后见初入官谢恩后入见例留饭其后内阁官尊遂令六品以下揖于阶下五品及詹事府官送迎如寮友礼【同上】

  明左右春坊中允入阁门内揖出用防导左右赞善从六品亦然而翰林侍读侍讲品故同中允然以本院属官故揖则中庭出则单导独至修书讲筵主两京试则皆讲读先而

中允后【觚不觚录】

  明本院官铨注后吏部题本以到任管事请有防俞允具公服谢恩择日诣外公署与同寮相见谓之到任本院自内阁学士至孔目皆出燕钱置盛筵于后堂用乐学士列坐于

上新任者坐于前之左讲读坐于前之右余皆旁坐【翰林记】

  明翰林院官皆乗马至三品例乗肩舆独掌署南京院印者与三品同【同上】

  明洪武中学士遇公侯引马却避二品引稍侧三品分道而行永乐以后本院虽六品以下官惟前軰在内阁官尊者引马侧立余举手而已成化中有史官遇尚书为所呵内阁

闻而使人让之谢过乃已盖本院职虽卑而倚任则重与公卿抗礼自太宗时始也【同上】

  明初京官俱不用伞惟考试官入塲及状元归第乃得用之【明良记】

  按见闻录云翰林皆用黄盖银与初制异

  明故事吏部尚书体最重六卿以下皆用防折刺惟翰林光学士以单红刺相往返至转礼侍则如他九卿礼彼此皆用防帖【觚不觚录】

  明翰林旧规凡入馆而其人已拜学士即不拜学士而先登甲第七科者投刺皆称晩生余不尔也【同上】

  明初翰林学士待制等官兼史事则常兼修国史衘其后罢国史院不复设编修官而以修撰编修检讨专为史官翰林院自侍读侍讲以下为属官官虽异然实不分职史官

皆预讲读讲读官亦预史官所兼预职事不以书衔近年官翰林者多循国初之制书兼修国史甚者编修已陞为七品正员而仍书国史院编修官亦有书经筵检讨官者盖沿袭旧

制故也正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书知经筵事或同知经筵事学士而下书知制诰兼经筵官或经筵日讲官又有书某书总裁副总裁者则出近时云【翰林记】

  明翰林旧不习仪以礼所自出故也成化十四年冬至有新防学士王献而下俱与常叅官赴朝天宫习仪至今循之【同上】

  明制本院官出使外国俱赐一品服【同上】

  皇朝

  常朝坐班仪 #

  掌院学士詹事在二班坐少詹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祭酒庶子侍读侍讲谕徳洗马在三班坐中允赞善司业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在四班坐其翰林院典簿待诏詹事府主

簿正字在七班坐

  御门侍班仪 #

  讲官四人为前一行编检四人为后一行在科道上先于西阶下东向立竢

  上陞座讲官即升阶去

  御座丈许东向立

  御榻下向南设金猊罏二内侍先爇香其中

  上陞座香烟从金猊口中出讲官末一人立处正与金猊相值各部院官以次奏本毕内阁侍读学士就黄案捧本匣退侍卫俱降阶阶下编检科道俱退大学士学士升自东阶

启奏折本时讲官即移近前二尺许立听

  玉音竢记载及大学士学士退讲官亦退

  陞殿侍班仪 #

  是日讲官于五鼓集起居注馆昧爽至

  中和殿甬道之西竢

  上先御中和殿内大臣侍卫内阁礼部都察院翰林詹事府堂上官及讲官俱先行礼毕讲官由

  太和殿后窻趋至殿西次间窻内倚前楹东向立翰詹堂上官至殿东西向立竢

  上陞座诸臣于丹墀下行礼毕

  赐茶时讲官等亦

  赐坐赐茶 #

  驾入宫乃退其册封传胪讲官侍立处同前

  凡元日及 #

  皇太后万寿节 #

  皇上万寿节 #

  皇上先朝 #

  太后讲官于五鼓至

  乾清门竢 #

  驾出随豹尾枪后行入

  永康左门至 #

  慈宁宫门外西边东向立竢

  上行礼毕囘宫讲官由右翼门趋至

  中和殿外甬道之西入侍

  殿班仪式同前 #

  经筵仪 #

  是日

  上御文华殿诸臣赴阶下行礼如仪詹事府詹事少詹

  事及日讲官俱入

  殿西侍班于九卿之次满汉

  经筵讲官各按左右立当讲官四人先出班至讲案前一跪三叩头起立赞进讲讲书官二人以次折旋至讲案前进讲如仪讲章中遇称

  皇上则拱手鞠躬讲毕竢

  上发玉音羣臣皆跪讲经亦如之礼成趋阶下行礼如

  前复

  宣上殿 #

  赐茶毕 #

  驾出

  赐宴于协和门詹事及日讲官皆预

  谨按

  经筵侍班各官皆补服讲官则兼服蠎领袖袍与他

  官异

  读卷侍班仪 #

  是日讲官与读卷官俱在

  乾清宫门竢 #

  上御飬心殿宣入讲官前行至

  殿西次间窻内倚楹东向立

  赐茶时讲官亦 #

  赐坐

  赐茶

  陪祀侍班仪 #

  上亲祀南北郊及正月上辛祈谷先期一日在太和殿视祝版讲官在丹陛上西向立

  上视祝版讲官随豹尾枪后稍面东北立若

  上亲祭 #

  太庙社稷日月先期一日在

  中和殿视祝版讲官在殿外甬道西傍东向立

  上视祝版讲官随豹尾枪后稍面东北立凡讲官在

  坛

  庙侍班其立次俱接西翼豹尾枪之下

  耕耤侍班仪 #

  是日

  上祀

  先农讲官陪祀 #

  亲耕时讲官于耕次防棚外随行及

  上御观耕台讲官于台上东向侍立诸王大臣列侍台

  下其

  大阅时 #

  上御晾鹰台讲官侍立台上如

  耕耤仪 #

  勾到侍班仪 #

  凡秋谳三覆奏讫

  上在乾清宫 #

  御懋勤殿勾到 #

  圆明园 #

  御洞明堂勾到 #

  上皆东向坐讲官同阁臣及刑部堂上官入讲官并南

  向侍班 #

  燕享侍班仪 #

  凡上元及岁除宴防古外藩讲官陪宴坐次在西翼豹尾枪之西雁齿排列讲官四人共二筵

  赐坐时行一跪一叩礼侍卫行酒至亦如之宴毕降自

  西阶行三跪九叩礼

  迎送仪 #

  上以郊庙祀事及耕耤大阅诸典礼出午门翰林官编检以上俱朝服迎送若居常出入东华西华神武等门翰詹惟三品以上迎送或

  乗舆逺出廻 #

  銮时讲官及 #

  内廷翰林俱出郊在大学士九卿数里之前迎接其日设卤簿则诸臣俱防服不则用常服逢五十日则补服

  馆选仪 #

  凡选庶吉士吏部牒翰林院题请日期至期陈黄折于

  御案上书诸进士年齿籍贯

  上陞座满汉掌院学士左右侍满读讲学士引诸进士

  以次入选中者立

  御座右选毕一甲三人亦引

  见次日翰林院进庶吉士名折交内阁分别读满汉书

  谨按此 #

  国初定制也 #

  圣祖康熙间进士于馆选时奏乞读中秘书或称家世多

  任馆阁或称边逺地素少词臣间荷

  俞允

  世宗加意 #

  朝考复令大臣以所知荐用相参覈

  皇上御极尤慎校艺文

  朝考后复令亲王大臣集诸进士观其仪品核其年岁分为三等程材论选悉由

  圣主亲定焉 #

  散馆仪 #

  凡散馆教习学士引庶吉士序立体仁阁下行三跪九叩头礼授题给笔札既纳卷

  上亲定一二三等越日引

  见分别授职 #

  谨按

  圣祖驻跸 #

  畅春苑则于 #

  澹宁居散馆 #

  世宗驻跸 #

  圆明园则于吏部朝房散馆

  皇上乾隆七年壬戌

  特命于 #

  正大光明殿散馆

  具折仪 #

  故事臣工三品以上遇迁转具折陈谢惟新除讲官虽编检亦得具折以讲官仪服并得同三品故也又

  内廷供奉翰林虽非三品陈奏亦得具折又翰林官于学试两差及凡奉使囘京亦得于

  宫门具折又 #

  殿试既毕状元亦得率诸进士具表谢

  恩

  谨按顺治十六年四月掌院学士奏定翰林自读讲学士以至编检皆为同官凡给假请告俱令自行陈奏其后复由掌院移咨吏部彚题

  禁中乗马仪 #

  故事

  禁中不得乗马虽大臣亦必由

  特防康熙十七年

  命侍读学士张英于

  禁中乗马盖殊制也

  带数珠仪 #

  故事朝官五品以上始悬带数珠翰林编检等惟入直

  内廷及充补讲官有

  恩赐悬带者至乾隆二年十二月

  谕大学士朕御门听政之时翰林院修撰编检与科道一同侍班翰林班次在科道之上科道悬带数珠而翰林未有定制朕思侍从之臣理应画一嗣后修撰编检亦着一体悬

带数珠以肃朝仪自是遂为定式服饰仪

  故事朝官五品已下不得服貂皮猞猁狲惟翰林及科道官准服

  谨按王士正池北偶谈云康熙十一年重定衣服等威之制三品已上始得服貂皮及猞猁狲未久复故

  结衔

  凡翰林官结衔若

  经筵日讲则书于本官之上若兼官如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詹事少詹事兼读讲学士左右庶子兼读讲谕徳洗马兼修撰中允赞善兼编检则书于本官之下其教习庶吉士

及充各馆总裁纂修官则书于本官及兼官之下

  谨按识小编云唐翰林学士皆以他官兼故学士结衔在本官下五代端明殿学士赵鳯迁礼部侍郎因求宰相任圜升学士于本官之上宋因之

  本朝翰林列散官于本官之下与诸司异亦祖此意若宫坊以上兼翰林官者皆列兼官于本官之下散官亦列于上不复与翰林同矣今翰詹结衔未有异例不尽如识小编所

云也

  序次

  康熙十八年十一月以原任掌院学士徐元文为内阁学士

  谕大学士等曰内阁与翰林官不妨互为调用其行坐之处照进衙门先后以定次第

  谨按翰林官在 #

  公朝坐立之次惟视官阶其在馆中及私第接见一以进衙门先后为序名前后軰若接见时有他曹官预焉则不复序实遵

  功令云 #

  又按庶常初馆选行谒前軰礼凡由散馆授职编检及编检之晋阶者皆为前軰一科已上书刺曰侍生七科曰晩生其未及七科而官阶在庶子已

  上者亦曰晩生凡三刺自后虽官阶在前軰上而其称不改

  考察过堂 #

  凡考察翰林开坊以上官并过半堂

  谨按池北偶谈云翰林京察在吏部过堂顺治中读讲谕洗中赞司业已上皆后堂相见具迎送之礼康熙癸丑始在前堂过半堂呼官及姓不呼名大学士上任

  凡除授大学士未赴阁先于翰林院受任是日大学士具公服诣

  先师祠行礼三跪九叩头诣昌黎祠一跪三叩头礼毕至寳善亭更衣出坐大堂翰詹官以次进揖大学士亦出位答揖

  掌院学士上任 #

  是日掌院学士具公服进院诣

  先师祠行礼如前仪礼毕至穿堂拜印出坐大堂书公座讫满汉掌院学士对拜一跪三叩头毕读讲学士已下以次进揖掌院学士并出位答揖其首领官等亦进谒如仪

  教习庶吉士上任

  是日教习庶吉士在东安门内具公服馆长致辞请乃进院一甲三人及诸庶吉士具公服躬迎谒祠如前礼毕满汉教习对拜庶吉士行晋谒礼北面再拜教习者亦答拜馆吏

列分习满汉书人数请上书庶吉士以次至前教习防笔示课程讫皆退

  翰林官入署 #

  凡掌院学士读讲学士侍读侍讲入署馆吏皆逓声传呼其编检办院事者亦如之凡庶吉士入署俱于二门外下马授职编检则于登瀛门内下马侍读侍讲于甬道近月台前

下马读讲学士掌院学士于堂檐下马

  词林典故卷六上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六下

  署【附詹事府教习馆】

  古者建官列署示职业之所治有常涖也考唐宋间他曺官外设公而翰林以待诏禁中故独称内署迄无定所元置翰林院厥制稍异至明建院于长安左门之东玉河之西

则今之岿然者是也

  国初明之旧而加厘整焉时则与内院实相表里不为专治自乾隆八年奉

  诏更新规制益焕璇题珠牓辉映

  天书炜乎煌哉吮毫诠次者惟惧阆苑蓬山难穷绘画

  又何待逺结神游之想欤

  唐

  唐贞观二年以史馆门下省踈逺奏徙于中书省【唐书】

  唐故事驾在大内即于明福门置院驾在兴庆宫则于金明门内置院后改在右银防之北第一门牓曰翰林之门入门直西为学士院其北门为翰林院北防五间东一间是承

防阁子并学士杂处之南北二防皆有悬铃以示呼召虚廊曲壁多画怪石松屋院内古槐松玉蘂药树柿子木瓜庵罗咺山桃李杏樱桃紫蔷薇辛夷蒲萄冬青玫瑰凌霄牡丹山丹

芍药石竹紫花芜菁青菊当陆戎葵萱草紫苑署学士至者杂植其间【翰林志】

  唐翰林院者在银防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之南别户东向其后又置东翰林院于金銮殿之西【翰林故事】

  唐翰林院北防前堦有花甎道冬中日及五甎为入直之李程好晩入恒过八甎乃至众呼为八甎学士【翰林志】

  唐翰林院有龙口渠通内苑大之后必飘诸花蕊经由而出有百种香色名不可尽【云仙杂记】

  唐学士院第三防学士阁子当前有巨槐号槐防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全唐诗话】

  唐秘书省内有落星石薛少保画鹤贺监草书郎余庆画鳯相传号为四絶元和中韩公武为秘书监挟弹中一鹤之眼时谓之五絶【旧闻记】

  宋

  宋二京学士院并在枢密宣徽院之北盖表其深严宥密焉【续翰林志】

  宋玉堂东西壁延袤数丈悉画水风涛浩拟瀛洲之象也【待诏董羽之笔】修篁皓鹤悉图廊庑竒花异木罗植轩砌每外喧已寂内务不至风传禁漏月色满庭真人世之

仙境也【同上】

  宋旧学士院在枢密院之后其南庑与枢密院后廊中分门乃西向玉堂本以待乘舆行幸非学士所得常居惟礼上之日畧坐其东受院吏叅谒其后为主廊北出直集英殿则

所谓北门也学士仅有直舍分于门之两旁毎锁院受诏与中使坐主廊后辟两直舍各分其一门与北门通为三以照壁限其中屏间命待诏鲍询画花竹于上与玉堂郭春江晩

景屏相配【避暑録话】

  按宋学士退朝入院典禁中宣命往来皆行北门而正门行者无防不特取其便事亦以存故事也説见石林燕语

  又按笔谈云学士院玉堂太宗曽亲幸至今惟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防每草制则具衣冠据防而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防而已

  宋内院逼近禁闱地复狭窄前后书诏繁萃积于房廊多所损润苏易简乃于玉堂后庑建二书阁东西交映藻绘间设自是文籍有附焉阁之上下悉命僧巨然画烟岚暁景以

布之【次续翰林志】

  宋学士院正防曰玉堂盖道家之名翰林志言居翰苑者皆谓凌玉清遡紫霄岂止于登瀛洲哉亦曰登玉堂焉自是遂以玉堂为学士院之称而不为牓太宗时乃以红罗飞白

玉堂之署四字赐易简绍圣间以避英庙讳去二字止曰玉堂云【石林燕语】

  宋内诸司舍屋惟秘阁最宏壮阁下穹窿髙敞谓之木天【夣溪笔谈】

  宋学士院中有防鹊栖于玉堂之后海棠树每学士防食必徘翔集或鸣噪必有大诏令或宣召之事因谓之灵鹊【谈苑】

  宋绍兴十三年十二月诏建秘书省明年六月落成省在懐庆坊北大门内有右文殿殿后有秘阁阁前有拜阁防阁后有道山堂堂东二楹监居之堂西二楹少监居之南二楹

丞居之又次三楹馆职分居之【馆阁録】

  宋秘书省道山堂东第一楹为仪鸾司次为翰林司又次为修书案又北二楹为国史库又次为著作之庭庭后为汗靑轩【后改名天教亭】蓬峦在汗青轩后北有酴醿架又

北有羣玉亭亭东有鹤砌亭南又有芸香亭东迳至羣玉亭西迳至松坡穿菊径径前临池跨池有桥亭度桥有席珍亭亭东北有橘洲又东北有东冈冈北有药洞入有采良门门内

有茹芝馆洞北有过廊又北有涤砚涧跨涧有木桥又北缭羣玉亭后又西北有泉曰濯缨泉西有亭曰锦隠【后改名莱亭】西径有射圃入有延门入门有亭曰绎志又西有亭

曰方查北有松坡又西临池跨池有木桥度桥有亭曰含章亭西北有兰畦又北有西坂园内有竹二亩杂树百五十六【同上】

  宋因唐制院中复置铃索【续馆阁録】

  元

  元翰林院以金乌珠第为之欧阳楚公诗翰林老屋势深防此是金家太子宫是也【瀛洲道古録】

  元国史院庭中有鼇石马祖常诗阁铃不响文书静相对鼇日赋诗【道园学古録】

  明

  明翰林院在东长安门外北向其西则銮驾库东则玉河桥元之鸿胪署也【春明夣余録】

  按朱彛尊瀛洲道古録云孙氏春明夣余録谓翰林院本元之鸿胪署焦氏玉堂丛语载宣徳七年以故鸿胪寺为翰林院考元史百官志止有侍仪使无鸿胪所云故鸿胪寺当

是永乐年间所建尔虽年逺无稽而彛尊之言于理为近

  明初建官以本院为近侍衙门故公署虽在外而僚属相聚恒在馆阁洪武初建翰林院于皇城内学士而下晩朝即宿其中扁之曰词林永乐中行在本院官仍在禁内供奉不

别立公署正统七年八月诏建于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而东岸则为詹事府焉正堂三间中设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左为史官堂右为讲读堂首领官房在仪门之外之

右嘉靖戊子始建御制五箴碑于敬一亭亭树于堂之南左则刘文定井井之外为莲池右则柯竹岩亭亭之前为土山【殿阁词林记】案此称院署建于正统七年八月而焦氏玉

堂丛语则又以为建于宣徳七年未知孰是

  明京师翰林院门左右各积有飞沙髙三四尺并枑梐若短墙然微风一动则坌起出入者厌之世庙中掌院某尝令除去官僚罢谪防空沙还积如故或以为形势宜尔【燕山

丛録】

  明翰林院为斋宿委积之所内有东阁学士聚焉为朝退防揖之地史馆为讲读史官所聚集皆无公座至修史之日旋设十馆于东角门之右事竣去之【震泽长语】

  明翰林院第三防史官防也又曰槐防即今翰林院正防之西偏史官所居是也【俨山集】

  明翰林院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柯亭学士柯潜所建在公署后堂之右后堂有二栢亦潜所种【翰林记】

  按翰林记潜教习庶吉士时李东阳承诏受业及东阳复教习庶吉士出学士栢为题弋阳汪俊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句怅然感之因衍为一篇曰我行树隂日千匝叶风枝

自萧飒惟有诸生识我情旁人不觧空嘲狎我见先生种树年我身尚短树及肩枝蟠江山地可缩手斡造化天无权琼防翠阁何森爽院桞庭花敢争长芘防长留六月隂盘廻直与

孤云上材堪五鳯难为用根到九泉终不枉零落青袍防故人琤琮玉佩空遗响当时院长文安公柯亭刘井相西东百年遗爱岂独此此树欲比人中龙树犹如此我何似已媿斑白

非儿童名収榱桷有先后夀比金石无终穷下堂再拜想顔色仰正拂长髯风于是唱和成卷

  明柯潜既综院章就词林后圃结清风亭亭下凿池莳莲决渠引泉公退偃坐其中翛然真若登瀛洲者【玉堂丛语】

  明翰林院瀛洲亭在内堂之右故有隙地一区万厯秋甃为方池搆亭中央额曰瀛洲池逼近玉河堤闻先是亦尝引河水一勺入池而今遂湮塞无敢以上请者【燕都游览志

  明杨守随掌翰林院院之后有巨桞数章参天蔽日民之输廪米者欲曝于庭患桞隂之翳之也请伐其最钜者公不许作伐老桞赋示意【涌幢小品】

  明宣徳七年六月赐御制翰林院箴揭于院之后朱髹牓字用金涂之【殿阁词林记】

  明嘉靖五年十月上制敬一箴及注范浚心箴程颐视聼言动四箴颁赐大学士费宏等防谢请勅工部于翰林院筑亭立石以垂永久从之七年二月敬一亭成【明世宗实録

  明翰林院寳善亭三楹在院东偏轩牕虚豁旁临玉河环防乔木学士大夫静观之所也【燕都游览志】

  明翰林院尊道堂修吉堂瀛洲亭寳善亭原心亭成乐轩大小门牕竹帘钩俱工部器皿厰办送【翰苑须知】

  明嘉靖甲戌五月翰林院中吏舍有白燕一双献之内阁又池中莲花早开相君并以献上温防谕答之【谷城山房笔麈】

  明万厯二年翰林院中白燕防乳辅臣以献两宫并赏焉【长安客话】

  明张位在翰苑尝上防请令史官行人奉使四方各求遗书一部送翰林收蔵得防允行【谷城山房笔麈】

  明翰林院在玉河西岸四译馆焉【明一统志】按燕都游览志四译馆在玉河桥之西永乐五年十一月始设命礼部选国子监生蒋礼等三十八人翰林院习译书人月

给米一石遇开科令就试仍译所作文字合格出身置馆于长安左门外处之盖四译馆本属翰林所辖故其署舍亦复相近自景泰三年八月提督译书郎刘文等请建馆于廊房之

南隙地自此其署遂移今其故基不可考矣

  皇朝

  国初并翰林院于内三院词臣皆直宿

  禁城后复专设院署防堂门庑有因有剙百年定制视前代为加备焉谨胪次之如左

  院门凡三楹北向中县髹漆牓署如其名前设枑梐木左右各一

  谨按王士正居易録云署前积沙号沙堤形家言风水所系近稍去其半数月学士孟亮揆沈上墉侍读王钟灵等七人皆去位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祭酒曺禾亦以他事诖误

去其验如此馆中相传遂为故实厥后重葺时监修各官戒勿复去云门之内为仪门凡三楹北向门左有掌院学士题名碑东西两旁角门各一皆北向仪门之内有门牓曰登瀛直

甬道中

  大堂三楹北向院之正衙也中县

  圣祖御书道徳仁艺额堂下墀左设日表一

  谨按池北偶谈云明内阁大学士皆于翰林院上任故院中设阁老公座于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后遂相沿勿改堂之西偏事三楹官读讲者

居之牓曰读讲东偏史官编检居之牓曰编检堂前左右廊屋各十五楹为吏舍入左廊中围门内为状元中凡三楹西房四楹副焉右廊围门内南向者为昌黎祠北向者为

土谷祠各三楹

  谨按严绳孙西神脞説云建置官署必立土谷祠翰林院所祀则昌黎伯韩子也乾隆九年重新祠宇同官集议以昌黎为土谷祠未洽典礼因别建一祠故是年诸臣栢梁赓韵

诗有昌黎文伯社兹乡之句

  堂之后为穿堂凡三楹北向上县

  皇上御书稽古论思额

  穿堂之左为待诏右为典簿东西向各三楹其牓亦如之

  谨按二前各有古槐一株盖百余年物也又陈元龙爱日堂集载大学士张英掌院事时手植槐数十株曽有诗云种槐幸得依刘井他日清隂满玉堂词林传诵之穿堂之内

为后堂凡五楹南向中设

  寳座列 #

  御屏

  上临幸时所御也左右壁砻石刻

  御制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诗其东西屋二楹别

  户扄之为蔵书之库

  后堂院内东偏有井覆以亭曰刘井而柯亭则峙其西望之翼然

  御制诗刘井柯亭取次看着胜迹也

  自后堂而南有门直两亭间牓曰敬一亭之门门内曰敬一亭凡五楹北向中贮

  圣祖御书赐陈廷敬龙飞鳯舞四字石刻一升平嘉宴诗

  石刻一壁间砻石刻

  皇上乾隆九年栢梁赓韵诗及东壁图书府四十字分韵诗左右碑亭各一其旧有碑则明嘉靖间所颁敬一亭箴范浚心箴程子视聼言动四箴及当时臣工奉勅勒石所以识

月日者也

  自刘井而东有门门之内为清秘堂凡三楹南向中设

  寳座

  上临幸时更衣于此上县

  御书集贤清秘额

  谨按清秘堂先名东斋房学士等旧尝宿斋其中后以

  赐额易今名词臣嵗时瞻仰以为宠光余则扄钥无敢辄启者

  清秘堂之后有轩一楹扁以石名成乐轩堂之前有亭牓曰瀛洲亭下有方池曰鳯凰池

  谨按前明池水本通玉河其后湮塞今于刘井设辘轳穴地灌输水防防从亭南螭吻中出水中荇藻交横文鳞游泳足嘉赏焉词臣初入馆院吏之前曰此登瀛洲也

  亭之南为寳善亭牓如之凡五楹中贮

  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

  自柯亭而西为 #

  先师祠凡三楹南向

  上临幸时 #

  亲诣行礼于此别遣学士一员祭昌黎祠

  谨按明学士李东阳诗有采桑玉堂隂隂浓树防娑之句今祠前古桑尚存当即东阳所赋

  先师祠之南有门门内为西斋房凡五楹南向以编校皇清文頴置馆于此馆之南为原心亭凡三楹北向亭楣牓曰五云多处亭中有牓如其名盖雍正间奉

  诏重葺者 #

  詹事府 #

  府署在玉河之东西向亦明代所建我

  朝仍其旧制门三楹中有牓署如其名康熈十四年所重立也门内南偏为土神祠

  第二重为仪门三楹东西角门二为屋各五楹自仪门甬道中垂花门入至堦大堂五楹在焉中县

  圣祖御书徳业仁义额

  堂之南事三楹左右春坊官居之北事三楹司经局官居之

  堂之后为穿堂又后为退堂穿堂楹三退堂楹五也

  穿堂之南有事三楹为府中官僚视事之所退堂之后为

  先师祠凡三楹其旁为斋房凡四楹祠西向斋房南北

  向各二也祠内有碑刻

  圣祖康熈十六年所

  赐御书存诚二字祠北有屋三楹为公座所祠前有古松

  二株

  署内春坊题名主簿题名碑各一

  教习馆 #

  往时教习庶吉士未有専馆就院中闲旷屋宇及大堂廊庑居之以为肄业之所

  世宗雍正十一年

  特赐官房一区于正阳门内迤东当翰林院之西南相去不一里面城南向门再重外门三楹牓曰

  恩赐教习庶常馆二门内左右为厢各三楹

  堂三楹西向堂之侧东西屋各一楹

  堂后左右厢各三楹东楹为学掌其西楹吏人居之

  后为堂复五楹堂侧东西屋如外制东西厢各有楼上下各三楹

  后堂之内复有楼凡五楹以贮

  赐书

  自中后堂为教习庶吉士之大臣讲课之所余东西从房皆庶吉士居之

  词林典故卷六下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七 #

  题名上 #

  职官之有题名非独以志荣遇盖将因名覈实俾知官之以人重也翰林自唐宋已来诸家记载间着题名一表而前后散见时有阙遗率难彚録洪惟

  昭代人文炳蔚馆职増荣若掌院若教习其师率也若讲官若内直其优选也若馆选庻吉士则又宫府储材之令典文章报国之始基也人以官系官以年系爵里姓氏彬彬可

考往者既借以永其传来者览之亦将憬然知所自励焉

  皇朝掌院学士题名

  顺治十五年九月

  折库纳【由内院学士调任满洲镶白旗人】 王 熙【由内院学士调任顺天宛平人】

  康熈九年十月 #

  折库纳【是年以专设翰林院任】 熊赐履【由内院侍读学士陞任湖广孝感人】

  康熈十年十二月

  傅达礼【由侍读学士陞任满洲正黄旗人】

  康熙十四年四月

  徐元文【由内阁学士调任江南昆山人】

  康熙十四年十一月

  喇沙里【由侍读学士陞任满洲镶黄旗人】

  康熈十六年正月

  陈廷敬【由内阁学士调任山西泽州人】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

  叶方蔼【由侍讲学士陞任江南昆山人】

  康熙十九年正月

  库勒纳【由詹事陞任满洲镶蓝旗人】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

  陈廷敬【由内阁学士再仕】

  康熈二十一年五月

  牛 钮【由詹事陞任满洲正蓝旗人】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

  张玉书【由内阁学士调任江南丹徒人】

  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

  孙在丰【由内阁学士调任浙江归安人】

  康熈二十三年八月

  常 书【由侍读学士陞任满洲镶黄旗人】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

  张 英【由侍读学士陞任江南桐城人】

  库勒纳【再以礼部侍兼任】

  康熙二十五年十二月

  李光地【由内阁学士调任福建安溪人】

  康熈二十八年五月

  徐元文【再以文华殿大学士兼任】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

  张 英【再以工部尚书兼任至三十一年十月调礼部尚书仍兼任】

  康熙三十年九月

  傅继祖【由内阁学士调任满洲正蓝旗人】

  康熈三十三年三月

  常 书【再以仓侍兼任】

  康熈三十六年六月

  阿 山【以盛京礼部侍任满洲镶蓝旗人】

  康熙三十六年十月

  韩 菼【以礼部侍郎兼任江南长洲人】

  康熙三十九年五月

  法 良【以内阁学士兼任满洲镶黄旗人】

  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

  揆 叙【由侍读学士陞任满洲正黄旗人】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

  吴 涵【以左都御史兼任浙江石门人】

  康熙四十五年四月

  徐 潮【以戸部尚书兼任浙江钱塘人】

  康熈四十九年四月

  陈元龙【以原任詹事任浙江海宁人】

  康熙五十年八月

  王原祁【由詹事陞任江南太仓人】

  康熈五十一年四月

  汤右曽【由通政使陞任浙江钱塘人】

  康熈五十六年正月

  徐元梦【以左都御史兼任满洲正白旗人】

  康熙六十一年二月

  蔡 珽【由少詹事陞任汉军正白旗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阿克敦【以兵部侍兼任满洲正蓝旗人】

  励廷仪【以内阁学士兼任直静海人】

  雍正元年八月 #

  张廷玉【以礼部尚书兼任江南桐城人】

  雍正四年四月 #

  福 敏【以左都御史兼任满洲镶白旗人】

  雍正六年五月 #

  留 保【以通政使兼詹事署理至十一年七月陞礼部侍仍兼任满洲正黄旗人】

  雍正十三年二月

  福 敏【再以左都御史兼任】

  雍正十三年五月

  邵 基【以吏部侍郎兼任浙江鄞县人】

  乾隆元年十月 #

  张廷玉【再以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任】

  乾隆八年四月 #

  鄂尔防【以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任满洲镶蓝旗人】

  乾隆十年三月 #

  阿克敦【再以吏部侍兼任】

  皇朝教习庻吉士题名

  顺治三年丙戌科

  查布海【内院学士】  蒋赫徳【内院学士】

  陈具庆【内院侍读】

  顺治四年丁亥科【同前科庻吉士令查布海等一并教习】

  顺治六年己丑科

  查布海【内院学士】  蒋赫徳【内院学士】

  胡统虞【内院学士】  刘肇国【内院学士】

  顺治九年壬辰科

  能 图【内院学士】  刘清泰【内院学士】

  刘正宗【内院学士】  薛所蕴【少詹 事】

  傅以渐【内院学士】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折库纳【内院学士】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折库纳【内院学士】 常 鼐【内院学士】

  李 霨【内院学士】 王 熙【内院学士】

  艾元征【内院学士】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折库纳【内院学士】 胡兆龙【内院学士】

  王 熙【内院学士】 艾元征【内院学士】

  康熙三年甲辰科

  麻勒吉【内院学士】 章云鹭【内院学士】

  康熙六年丁未科

  帅顔保【内院学士】 范承谟【内院学士】

  康熙九年庚戌科

  折库纳【内院学士】 董国兴【内院学士】

  张鳯仪【内院学士】 傅逹礼【掌院学士】

  熊赐履【掌院学士】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傅逹礼【掌院学士】 熊赐履【掌院学士】

  徐元文【掌院学士】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喇沙里【掌院学士】 徐元文【掌院学士】

  陈廷敬【掌院学士】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喇沙里【掌院学士】 叶方蔼【掌院学士】

  库勒纳【掌院学士】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阿兰泰【内阁学士】 张玉书【内阁学士】

  牛 钮【掌院学士】 孙在丰【掌院学士】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常 书【掌院学士】 徐干学【内阁学士】

  张 英【掌院学士】 库勒纳【掌院学士】

  李光地【掌院学士】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库勒纳【礼部侍】 彭孙遹【内阁学士】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库勒纳【礼部侍】 张 英【掌院学士】

  傅继祖【掌院学士】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常 书【掌院学士】 张 英【礼部尚书兼掌院事】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阿 山【礼部侍郎】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法 良【内阁学士】 韩 菼【吏部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揆 叙【掌院学士】 吴 涵【吏部侍】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二 鬲【内阁学士】 徐 潮【戸部尚书】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噶敏图【内阁学士】 顾悦履【内阁学士】

  陈元龙【掌院学士】 彭始搏【内阁学士】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揆 叙【工部侍郎】 汤右曾【掌院学士】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

  揆 叙【左都御史】 汤右曾【吏部侍郎】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揆 叙【左都御史】 汤右曾【吏部侍郎】

  徐元梦【左都御史】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徐元梦【工部尚书】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徐元梦【工部尚书】 汤右曾【吏部侍】

  陈元龙【工部尚书】

  雍正元年癸夘科

  吴隆元【侍读学士】

  雍正二年甲辰科

  福 敏【内阁学士】 吴士玉【内阁学士】

  徳 新【内阁学士】

  雍正五年丁未科

  沈近思【左都御史】 鄂尔竒【工部侍郎】

  胡 煦【兵部侍郎】

  雍正八年庚戌科

  鄂尔竒【工部侍】 任兰枝【内阁学士】

  阿 山【署戸部侍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鄂尔竒【兵部尚书】 阿 山【吏部侍】

  任兰枝【吏部侍】 方 苞【内阁学士】

  陈万防【侍讲学士】

  乾隆元年丙辰科

  徐元梦【食礼部尚书俸】 杨名时【礼部尚书】

  任兰枝【礼部尚书】

  乾隆二年丁巳科

  福 敏【左都御史】 方 苞【礼部侍郎】

  乾隆四年己未科

  尹继善【刑部尚书】 刘统勲【刑部侍郎】

  吴家骐【礼部侍】 阿克敦【吏部侍】

  史贻直【刑部尚书】

  乾隆七年壬戌科

  陈世倌【文渊阁大学士】 史贻直【文渊阁大学士】

  徳 龄【工部侍】

  乾隆十年乙丑科

  徳 沛【吏部侍郎】 汪由敦【刑部尚书】

  皇朝经筵讲官题名

  康熙十年二月 #

  折尔肯【以中和殿学士充】 达 都【以保和殿学士充】

  折库纳【以掌院学士充】  熊赐履【以掌院学士充】

  傅逹礼【以侍读学士充】  史大成【以侍读学士充】

  胡密色【以侍讲学士充】  李仙根【以侍讲学士充】

  徐元文【以祭酒充】   宋徳宜【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

  伊桑阿【以内阁学士充】  陈敱永【以吏部侍充】

  康熙十四年四月

  杜 臻【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

  喇沙里【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十五年九月

  陈廷敬【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十六年正月

  杨正中【以礼部侍郎充】

  康熙十六年五月

  塞色黒【以兵部尚书充】  察库【以戸部侍郎充】

  康熙十六年七月

  项景襄【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十六年九月

  温 代【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十七年四月

  叶方蔼【以侍读学士充】

  康熈十八年正月

  李天馥【以内阁学士充】  冯源济【以祭酒充】

  康熙十八年六月

  佛 伦【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十九年二月

  噶斯图【以内阁学士充】  牛 钮【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二十年五月

  禧 佛【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

  张玉书【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

  图 纳【以詹事充】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

  杜 臻【以吏部侍郎充】  傅腊塔【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

  阿哈逹【以詹事充】

  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

  常 书【以侍读学士充】  孙在丰【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二十三年正月

  胡简敬【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三年八月

  席尔达【以内阁学士充】  蒋道【以少詹事充】

  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

  董 讷【以礼部侍充】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

  朱马防【以詹事充】   阿 山【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二十五年八月

  噶尔图【以刑部侍郎充】  葛思防【以通政使充】

  汤 斌【以礼部尚书充】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

  顾八代【以内阁学士充】  李光地【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六年三月

  张玉书【以刑部  觉尚书充  罗】舜拜【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六年十月

  张 英【以礼部侍充】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

  图 纳【以刑部尚书充】  席尔达【以礼部侍充】

  赵 山【以内阁学士充】  翁叔元【以吏部侍充】

  康熙二十七年七月

  熊赐履【以礼部尚书充】  徐元文【以左都御史充】

  董 讷【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

  彭孙遹【以内阁学士充】   郭琇先【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二十八年五月

  杜 臻【以刑部尚书充】   多竒【以礼部侍郎充】

  李振裕【以吏部侍郎充】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

  席 柱【以工部尚书充】

  康熙二十九年二月

  陈廷敬【以左都御史充】

  康熙三十年正月

  熊赐履【以礼部尚书充】   王士正【以兵部侍充】

  康熙三十年十二月

  傅继祖【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三十一年十月

  翁叔元【以刑部尚书充】

  康熙三十三年四月

  常 书【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

  陈廷敬【以戸部尚书充】   王 掞【以戸部侍郎充】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

  法 良【以掌院学士充】   韩 菼【以掌院学士充】

  蒲 笃【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

  马尔汉【以兵部尚书充】   特黙徳【以吏部侍充】

  康熙四十年正月

  傅继祖【以吏部侍充】

  康熙四十年十一月

  徐秉义【以吏部侍郎充】

  康熙四十二年十月

  王鸿绪【以工部尚书充】   陈元龙【以少詹事充】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

  蔡升元【以詹事充】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

  吴 涵【以吏部侍充】   邵穆布【以礼部侍郎充】

  汪 霦【以少詹事充】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

  徐 潮【以戸部尚书充】

  康熙四十五年二月

  李録予【以詹事充】

  康熙四十五年三月

  温 达【以工部尚书充】   满 辟【以兵部侍郎充】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

  张廷枢【以吏部侍郎充】   杨 瑄【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四十五年九月

  色尔圗【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

  巢可托【以刑部侍充】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

  赫 夀【以礼部侍郎充】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

  二 鬲【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

  恩 丕【以兵部侍充】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

  曹鉴伦【以吏部侍郎充】   胡防恩【以礼部侍郎充】

  徐元正【以内阁学士充】   仇兆鳌【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

  铁 圗【以礼部侍郎充】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

  喇萨理【以少事充】

  康熙四十九年四月

  【觉罗】满保【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四十九年九月

  殷特布【以兵部侍充】   陈元龙【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五十年正月

  傅 绅【以吏部侍郎充】   觉和托【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五十年二月

  噶敏图【以内阁学士充】   李仲极【以内阁学士充】

  彭始抟【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五十年四月

  胡作梅【以内阁学士充】   史 防【以少詹事充】

  康熙五十年十月

  王原祁【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

  长 夀【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

  王顼龄【以吏部侍郎充】

  康熙五十二年四月

  汤右曾【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五十二年八月

  张廷枢【以刑部尚书充】

  康熙五十三年十月

  徐元梦【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

  赖 都【以刑部尚书充】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

  敦 稗【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

  王之枢【以内阁学士充】   徐元梦【以掌院学士充】

  查弼纳【以兵部侍郎充】

  康熙五十六年十月

  色尔圗【以吏部侍郎充】   阿克敦【以詹事充】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

  张廷玉【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五十八年二月

  陈元龙【以工部尚书充】

  康熙五十八年十月

  勤什布【以吏部侍郎充】

  康熙六十年十二月

  蒋廷锡【以内阁学士充】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

  励廷仪【以内阁学士充】

  雍正元年五月 #

  登 德【以工部侍郎充】

  雍正元年十二月

  塞楞额【以内阁学士充】

  雍正二年闰四月

  史贻直【以吏部侍充】

  雍正三年六月 #

  赖 都【以礼部尚书充】

  雍正三年十月 #

  蔡 珽【以吏部尚书充】

  雍正四年十二月

  徳 新【以内阁学士充】   何国宗【以内阁学士充】

  吴 襄【以内阁学士充】

  雍正五年七月 #

  僧 格【以内阁学士充】   蔡世逺【以内阁学士充】

  雍正五年九月 #

  三 泰【以礼部侍充】

  雍正六年七月 #

  留 保【以署掌院  觉学士充   罗】逢泰【以侍读学士充】

  雍正六年十二月

  彭维新【以刑部侍充】

  雍正七年六月 #

  塞尔黒【以左都御史充】

  雍正八年七月 #

  查弼纳【以兵部尚书充】

  雍正九年三月 #

  孙嘉淦【以工部侍充】

  雍正十年五月 #

  徳 龄【以内阁学士充】

  雍正十一年二月

  阿 山【以吏部侍充】   索 柱【以内阁学士充】

  任兰枝【以吏部侍郎充】   俞兆晟【以戸部侍郎充】

  邵 基【以祭酒充】

  雍正十二年正月

  涂天相【以兵部尚书充】   徐 本【以左都御史充】

  赵殿最【以戸部   觉侍郎充   罗】吴拜【以祭酒充】

  乾隆三年七月 #

  雅尔呼逹【以内阁学士充】

  乾隆五年七月 #

  阿克敦【以吏部侍郎充】   留 保【以吏部侍充】

  乾隆七年正月 #

  蒋 溥【以吏部侍郎充】

  乾隆八年十二月

  汪由敦【以兵部侍郎充】

  乾隆九年正月 #

  钱陈羣【以刑部侍郎充】

  乾隆九年七月 #

  班 第【以兵部尚书充】   刘于义【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充】

  乾隆十年三月 #

  彭维新【以兵部尚书充】

  乾隆十年七月 #

  讷 亲【以保和殿大学士充】  开 泰【以兵部侍郎充】

  乾隆十年十二月

  髙 斌【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充】伍龄安【以内阁学士充】

  刘统勲【以左都御史充】

  皇朝日讲起居注官题名

  康熙十年 #

  折库纳【以掌院学士充】  熊赐履【以掌院学士充】

  傅达礼【以侍读学士充】  宋徳宜【以侍读学士充】

  史大成【以侍读学士充】  李仙根【以侍讲学士充】

  张贞生【以侍读充】  严我斯【以侍读充】

  蔡啓僔【以修撰充】  孙在丰【以编修充】

  莽 色【以侍讲学士充】  喇沙里【以侍讲学士充】

  杨正中【以侍讲学士充】  杜 臻【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十一年 #

  史鹤龄【以编修充】

  康熙十二年 #

  叶方蔼【以编修充】  张 英【以编修充】

  沈 荃 【侍读充】  崔蔚林【以侍讲学士充】

  韩 菼【以修撰充】

  康熙十三年 #

  库勒纳【以侍读充】  项景襄【以侍读学士充】

  富鸿业【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十四年 #

  李录予【以编修充】  徐元梦【以掌院学士充】

  王鸿绪【以编修充】  叶方蔼【以侍讲充】

  察 库【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十五年 #

  牛 钮【以侍读充】  张玉书【以侍讲充】

  李天馥【以侍讲学士充】  沈 荃【以少詹事充】

  康熙十六年 #

  陈廷敬【以掌院学士充】  董 讷【以中允充】

  蒋道【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十八年 #

  严我斯【以侍讲学士充】  朱马泰【以侍讲充】

  崔蔚林【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十九年 #

  阿哈逹【以侍讲充】

  康熙二十年 #

  孙在丰【以侍读学士充】  汤 斌【以侍讲充】

  秦松龄【以检讨充】  曹 禾【以编修充】

  朱彜尊【以检讨充】  严绳孙【以检讨充】

  徐干学【以賛善充】  王顼龄【以编修充】

  潘 耒【以检讨充】  阿 山【以侍读充】

  胡简敬【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二十一年 #

  傅腊塔【以侍读学士充】  葛思泰【以侍讲学士充】

  归允肃【以修撰充】

  康熙二十二年 #

  王封濚【以庻子充】  邵吴逺【以庻子充】

  张玉书【以掌院学士充】  翁叔元【以賛善充】

  髙士竒【以侍读充】

  康熙二十三年 #

  多 竒【以侍读学士充】  卢 琦【以侍读学士充】

  郭 棻【以侍读充】  李元振【以賛善充】

  储 振【以庻子充】  韩 菼【以侍读充】

  李振裕【以侍讲充】  王 掞【以賛善充】

  励杜讷【以编修充】  徐元梦【以中允充】

  康熙二十四年 #

  孙岳颁【以编修充】  乔 莱【以编修充】

  彭定求【以修撰充】  蔡升元【以修撰充】

  徐 倬【以编修充】  熊赐瓉【以编修充】

  顾 【以侍讲学士充】  徳格勒【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二十五年 #

  李应廌【以洗马充】  星 安【以侍讲充】

  孟亮揆【以侍讲学士充】  彭孙遹【以侍读充】

  库勒纳【以礼部侍郎充】  田喜□【以侍读学士充】

  陈元龙【以编修充】  朱都纳【以侍读充】

  伊 图【以庻子充】  王尹方【以侍读充】

  徐嘉炎【以检讨充】  李光地【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二十六年 #

  髙 裔【以侍讲充】  米汉雯【以中允充】

  胡防恩【以中允充】  顾 藻【以编修充】

  博 际【以侍讲学士充】  翁叔元【以侍讲学士充】

  戴 通【以侍读充】  孔俄岱【以侍讲充】

  康熙二十七年 #

  冯云骕【以编修充】  陆肯堂【以修撰充】

  达苏哈【以侍讲学士充】  思格色【以侍读充】

  尹 泰【以侍讲充】  吴 涵【以编修充】

  张希良【以编修充】  顾 仪【以侍讲充】

  康熙二十八年 #

  王顼龄【以侍讲充】  曹鉴伦【以编修充】

  史 防【以编修充】  周金然【以编修充】

  吴 苑【以检讨充】  席密图【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二十九年 #

  李 柟【以侍读充】  张 英【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三十年 #

  张廷枢【以编修充】  徐元正【以编修充】

  傅继祖【以掌院学士充】  傅 绅【以侍讲学士充】

  【觉罗】三寳【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三十一年 #

  额席赫【以庻子充】  张榕端【以侍读充】

  王思轼【以侍讲充】  沈 涵【以谕徳充】

  黄梦麟【以中允充】  彭宁求【以编修充】

  陈元龙【以编修充】  郑昆瑛【以编修充】

  宋大业【以编修充】  刘 灏【以编修充】

  顔光耀【以检讨充】  莫里普【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三十三年 #

  常 书【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三十四年 #

  顾祖荣【以侍读学士充】  张廷瓉【以侍读学士充】

  王九龄【以侍讲学士充】  禅 拜【以侍讲学士充】

  席尔登【以侍读充  觉罗】华显【以侍讲学士充】

  康熙三十五年 #

  特黙徳【以侍讲充】  邵穆布【以侍讲充】

  康熙三十六年 #

  揆 叙【以侍读充】  阿 山【以掌院学士充】

  韩 菼【以掌院学士充】  王顼龄【以侍讲学士充】

  张廷枢【以侍讲充】  阿 金【以检讨充】

  康熙三十八年 #

  冯云骕【以编修充  觉罗】满保【以检讨充】

  康熙三十九年 #

  法 海【以检讨充】  王思轼【以侍读充】

  法 良【以掌院学士充】  查 升【以编修充】

  杨名时【以检讨充】

  康熙四十年 #

  傅 森【以检讨充】

  康熈四十一年 #

  陈壮履【以编修充】

  康熙四十二年 #

  吴 涵【以掌院学士充】  杨 瑄【以编修充】

  康熙四十三年 #

  沈辰垣【以侍讲充】  王之枢【以侍讲学士充】

  张廷玉【以检讨充】  凌绍雯【以中允充】

  康熙四十四年 #

  顾图河【以编修充】

  康熙四十五年 #

  励廷仪【以编修充】  徐 潮【以掌院学士充】

  顾恱履【以编修充】  蒋廷锡【以编修充】

  康熙四十六年 #

  汪士鋐【以中允充】

  康熙四十七年 #

  潘宗洛【以检讨充】  王原祁【以侍读学士充】

  赵申季【以编修充】  吴廷桢【以编修充】

  康熙四十八年 #

  王景曾【以检讨充】  陈 璋【以编修充】

  俞长防【以编修充】  暴 珠【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四十九年 #

  常 夀【以洗马充】  长 鼎【以侍读充】

  陈元龙【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五十年 #

  张廷玉【以检讨充】  沈 涵【以少詹事充】

  阿珥赛【以检讨充】

  康熙五十一年 #

  文志鲸【以检讨充】  赵熊诏【以修撰充】

  汤右曽【以掌院学士充】

  康熙五十二年 #

  王奕清【以少詹事充】

  康熙五十三年 #

  陈邦彦【以侍讲充】

  康熙五十四年 #

  萨哈布【以侍读学士充】  苏 库【以侍读学士充】

  康熙五十五年 #

  长 夀【以侍讲学士充】  陈 恂【以侍读充】

  龚 铎【以侍读充】  魏廷珍【以侍讲充】

  康熙五十六年 #

  徐元梦【以掌院学士充】  王图炳【以庻子充】

  何国宗【以中允充】  李 绂【以侍讲学士充】

  嵇曽筠【以编修充】  秦道然【以编修充】

  励廷仪【以侍讲学士充】  文 岱【以检讨充】

  康熙五十七年 #

  薄有徳【以侍讲学士充】

  是年停起居注 #

  雍正元年复设 #

  塞楞额【以少詹事充】  文 岱【以侍讲充】

  朱曙荪【以检讨充】  张廷玉【以掌院学士充】

  黄之隽【以编修充】

  雍正二年 #

  蔡世逺【以侍讲充】  彭维新【以谕徳充】

  钱以垲【以少詹事充】  黄鸿中【以侍讲署】

  于 振【以修撰署】  王图炳【以詹事充】

  徳 新【以侍讲学士充】  俞兆晟【以賛善署】

  戴 瀚【以编修署】  阿尔赛【以侍读充】

  雍正三年 #

  王世琛【以修撰充】  卫昌绩【以检讨署】

  张 照【以侍讲学士充】  程元章【以编修署】

  魏方泰【以詹事充】  蒋 涟【以中允署】

  雍正四年 #

  陈万策【以詹事署】  留 保【以侍讲学士充】

  徐 本【以编修署】  姚三辰【以检讨署】

  缪曰藻【以编修署】  李钟侨【以编修署】

  牧可登【以编修充】  蒋 涟【以侍讲充】

  雍正五年 #

  沈翼机【以侍读学士署旋充】  康五瑞【以侍读署】

  王 謩【以洗马署旋以侍读学士充】励宗万【以编修署】

  张廷璐【以编修署】  张廷瑑【以编修充】

  崔 纪【以编修署】  马金门【以编修署】

  汪由敦【以编修署】

  雍正六年 #

  马金门【以编修充】  索 柱【以侍读充】

  谢王宠【以侍读学士署】  春 山【以侍讲充】

  凌如焕【以侍讲充】  康五瑞【以侍读学士充】

  【觉罗】吴拜【以侍讲学士充】  伊尔登【以少詹事充】

  国 琏【以侍读署】  开 泰【以编修署】

  许王猷【以賛善署】

  雍正七年 #

  国 琏【以侍读充】  许王猷【以賛善充】

  陈悳华【以修撰充】  崔 纪【以编修充】

  彭硌丰【以修撰署旋充】  吴应枚【以编修署旋充】

  雍正八年 #

  李清植【以编修署】  张若涵【以检讨署】

  雍正九年 #

  张若涵【以检讨充】  杨 炳【以侍读署旋充】

  顾成天【以编修署】  开泰【以编修充】

  汪由敦【以编修署】

  雍正十年 #

  汪由敦【以编修充】  俞鸿图【以侍讲署】

  吴应枚【以编修署】  隋人鹏【以检讨署】

  雍正十一年 #

  陆宗楷【以检讨充】  王安国【以编修署】

  于 辰【以编修署旋充】  钱本诚【以编修署旋充】

  刘统勲【以侍读署】  邹升恒【以賛善署】

  雍正十二年 #

  习 寯【以侍读学士充】  王安国【以司业充】

  色通额【以检讨充】  佟 保【以编修署】

  鄂 敏【以编修署】  钱陈羣【以侍讲学士充】

  顾祖镇【以詹事署】  杨 椿【以侍讲学士署】

  朱良裘【以编修署】  昌 龄【以侍讲充】

  嵩 夀【以编修充】  世 臣【以检讨署】

  常保住【以检讨署】

  雍正十三年 #

  杨 椿【以侍讲学士充】  蒋 溥【以侍讲署】

  戴 瀚【以庶子署】  张若霭【以编修署】

  乾隆二年 #

  敷 文【以侍读充】  介 福【以侍讲充】

  陈大受【以侍读充】  吴应枚【以侍读学士充】

  邹升恒【以侍讲学士充】  喀尔钦【以侍讲学士充】

  陈 浩【以侍读学士充】

  乾隆三年 #

  雷 鋐【以编修充】  王兴吾【以编修充】

  钱本诚【以编修充】  鄂容安【以侍讲学士充】

  梁诗正【以侍读学士充】  肇 敏【以编修充】

  任唘运【以中允充】  春 台【以侍读学士充】

  鹤 年【以检讨署】

  乾隆五年 #

  周学健【以侍读学士充】  梁文山【以编修充】

  鹤 年【以检讨充】  黄孙懋【以侍读学士充】

  朱良裘【以中允署】  余 栋【以侍读充】

  乾隆六年 #

  林令旭【以侍读充】  陆宗楷【以洗马署旋充】

  彭树葵【以侍读充】  钟 音【以检讨充】

  熊晖吉【以侍讲学士充】  金徳瑛【以脩撰充】

  刘 纶【以侍讲充】  荘有恭【以修撰充】

  阮学濬【以编修充】  张鹏翀【以庶子充】

  叶一栋【以侍读学士充】

  乾隆七年 #

  兴 泰【以检讨署】  文 保【以庶子充】

  龚学海【以侍读学士充】  陈兆仑【以检讨署】

  赵大鲸【以少詹事充】  万承苍【以侍讲学士署】

  张 灏【以侍读学士充】  嵇 璜【以庻子充】

  张映辰【以侍讲学士充】

  乾隆八年 #

  观 保【以编修充】  敷 文【以詹事充】

  文 保【以侍读学士充】  赫 瞻【以侍读学士充】

  于 振【以侍读学士充】  王防汾【以侍读学士充】

  裘曰修【以侍读学士充】  于敏中【以修撰充】

  阿 林【以庶子充】  齐召南【以中允署旋以侍读充】沈德潜【以侍讲学士署】

  乾隆九年 #

  鄂尔泰【以掌院学士充】  万承苍【以侍讲学士充】

  沈徳潜【以侍讲学士充】  韩彦曽【以检讨充】

  董邦逹【以中允充】  林蒲封【以编修署】

  宋邦绥【以编修署】  徳 通【以詹事充】

  陈邦彦【以侍读学士署】  涂逢震【以侍读学士署】

  乾隆十年 #

  陈邦彦【以侍读学士充】  蔡 新【以编修署】

  兴 泰【以谕徳充】  雷 鋐【以少詹事充】

  【觉罗】奉寛【以检讨充】  徳 保【以检讨充】

  朱兰泰【以侍读学士署】

  乾隆十一年 #

  张泰开【以侍读充】  朱兰泰【以侍读学士充】

  西 成【以少詹事充】  周长【以侍讲学士充】

  蔡 新【以侍讲充】  龚 渤【以侍讲学士署旋充】

  郭肇鐄【以检讨署】  陈大防【以编修署】

  乾隆十二年 #

  陈大防【以编修充】  齐召南【以侍读再署】

  陈兆仑【以检讨充】

  皇朝南书房入直题名

  张 英【江南桐城人】  髙士竒【浙江平湖人】

  励杜讷【直静海人】  熊赐履【湖广孝感人】

  张玉书【江南丹徒人】  陈廷敬【山西泽州人】

  王士正【山东新城人】  徐干学【江南昆山人】

  王鸿绪【江南华亭人】  朱彜尊【浙江秀水人】

  沈 荃【江南青浦人】  孙在丰【浙江徳清人】

  孙岳颁【江南吴县人】  张廷瓉【江南桐城人】

  陈元龙【浙江海寜人】  顾恱履【浙江钱塘人】

  胡防恩【浙江徳清人】  韩 菼【江南长洲人】

  史 防【江南溧阳人】  王 掞【江南太仓人】

  查 升【浙江海寜人】  励廷仪【直静海人】

  钱名世【江南武进人】  查慎行【浙江海寜人】

  汪 灏【江南休宁人】  何 焯【江南长洲人】

  蒋廷锡【江南常熟人】  杨 瑄【江南华亭人】

  汪士鋐【江南长洲人】  陈壮履【山西泽州人】

  蔡升元【浙江徳清人】  张廷玉 【江南桐城人】陈邦彦【浙江海寜人】  王图炳 【江南华亭人】赵熊诏【江南武进人】  贾国维【江南髙邮人】

  杨名时【江南江隂人】  储在文【江南宜兴人】

  张 照【江南娄县人】  薄 海【顺天大兴人】

  魏廷珍【直景州人】  汪应铨【江南常熟人】

  嵇曽筠【江南无锡人】  吴 襄【江南青阳人】

  王 传【江西鄱阳人】  吴士玉【江南吴县人】

  史贻直【江南溧阳人】  任兰枝【江南溧阳人】

  刘于义【江南武进人】  张元懐【直宣化人】

  曹源郊【浙江嘉善人】  于 振【江南金坛人】

  戴 瀚 【江南江寜人】 杨 炳【湖北钟祥人】

  张廷珩【江南桐城人】  励宗万【直静海人】

  蔡 珽【汉军正白旗人】  法 海【满洲镶黄旗人】

  杨超曽【湖南武陵人】  孙嘉淦【山西兴县人】

  刘统勲【山东诸城人】  彭啓丰【江南长洲人】

  蒋 溥【江南常熟人】  鄂 敏【满洲镶蓝旗人】

  刘 复【江南武进人】  钱陈羣【浙江嘉兴人】

  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  朱 轼【江西髙安人】

  徐元梦【满洲正白旗人】  方 苞【江南桐城人】

  邵 基【浙江鄞县人】  张若霭【江南桐城人】

  鄂容安【满洲镶蓝旗人】  嵩 夀【满洲正黄旗人】

  介 福【满洲镶黄旗人】  梁诗正【浙江钱塘人】

  顾成天【江南上海人】  金徳瑛【浙江仁和人】

  黄孙懋【山东曲阜人】  秦蕙田【江南无锡人】

  汪由敦【浙江钱塘人】  嵇 璜【江南无锡人】

  徐 本【浙江钱塘人】  荘有恭【广东番禺人】

  观 保【满洲正白旗人】  徳 保【满洲正白旗人】

  董邦达【浙江富阳人】  张若澄【江南桐城人】

  词林典故卷七 #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

  钦定四库全书 #

  词林典故卷八 #

  题名下 #

  皇朝馆选题名 #

  顺治三年丙戌科

  傅以渐【山东聊城人】 吕缵祖【直沧州人】李奭棠【顺天大兴人】 多象谦【直阜城人】梁清寛【直真定人】 胡兆龙【顺天大兴人】李若琛【顺

天大兴人】 黄志遴【福建晋江人】张 嘉【浙江归安人】 石 申【直栾州人】董笃行【河南洛阳人】 李 霨【直髙阳人】胡之骏【江南山阳人】 夏

敷九【辽东葢州卫人】傅维鳞【直灵夀人】 王公选【陜西三原人】王炳昆【山东掖县人】 王士骥【顺天大兴人】朱之锡【浙江义乌人】 韦成贤【湖广黄

冈人】王无咎【河南孟津人】 魏象枢【山西蔚州人】王一骥【山东蓬莱人】 陆 嵩【顺天宛平人】魏裔介【直柏乡人】 陈 爌【河南孟津人】杭齐苏【

山东聊城人】 宋 杞【顺天大兴人】董 □【江南赣榆人】 石维昆【直都水卫人】沙 澄【山东莱阳人】 单若鲁【山东髙宻人】李培真【河南夏邑人】

 乔映伍【山西阳城人】张文明【顺天大兴人】 杨思圣【直钜鹿人】常居仁【山西乐平人】 王舜年【山东掖县人】王紫绶【河南祥符人】 袁襜如【河南

祥符人】沈兆行【浙江武康人】 艾元徴【山东济阳人】法若真【山东胶州人】 蓝 滋【山东即墨人】杨运昌【河南河内人】 刘泽芳【顺天宛平人】张尔素

【山西阳城人】 傅作霖【河南登封人】张 【山西髙平人】

  顺治四年丁亥科

  吕 宫【江南武进人】 程芳朝【江南桐城人】蒋 超【江南金坛人】 周启寯【江南宜兴人】王大□【江南桐城人】 张俊【顺天大兴人】冯 溥【山

东临朐人】 冯右京【山西代州人】李昌垣【顺天宛平人】 卓 彞【浙江武康人】黄 机【浙江钱塘人】 李 目【河南商邱人】宋学洙【湖广江陵人】 邓

 旭【江南夀州人】常若柱【陜西蒲城人】 杜 果【江西新建人】李中白【山西长治人】 庄冋生【江南武进人】孙自式【江南武进人】 章云鹭【顺天宛平

人】王 熙【顺天宛平人】 朱士冲【湖广潜江人】李廷枢【江南江寜人】

  顺治六年己丑科

  刘子壮【湖广黄冈人】 熊伯龙【湖广汉阳人】张天植【浙江秀水人】 成 亮【直大名人】何 采【江南江寜人】 焦毓瑞【山东章邱人】王 清【山

东海丰人】 张士甄【顺天通州人】髙光防【顺天文安人】 诸 豫【江南昆山人】张 璿【河南永寜人】 叶树徳【顺天大兴人】季开生【江南泰兴人】 王

绍隆【浙江海寜人】朱廷璟【陜西富平人】 范廷元【浙江鄞县人】许缵曾【江南上海人】 李仪古【直任邱人】范正脉【河南修武人】 刘嗣美【河南陈留

人】于朋举【江南金坛人】 唐梦赉【山东淄州人】庄朝生【江南武进人】 徐致觉【江南六安州人】方悬成【江南桐城人】 周 【江南呉县人】林云京【

福建福清人】 左敬祖【直河间人】胡 亶【浙江仁和人】 张道湜【山西沁水人】杨旬瑛【福建晋江人】 张 表【陜西朝邑人】安 焕【山东日照人】 

周体观【顺天遵化州人】姜图南【顺天大兴人】 黄元衡【山东即墨人】马叶曽【浙江平湖人】 呉正治【湖广江夏人】曹本荣【湖广黄冈人】 周曽【浙江

慈溪人】郭一鹗【河南洛阳人】 徐必逹【贵州新贵人】朱 绂【江西进贤人】

  顺治九年壬辰科  【是科殿试满汉进士各擢一甲三人并同授职馆选】

  麻勒吉【满洲正黄旗人】折库纳【满洲镶蓝旗人】巴 海【满洲镶蓝旗人】邹忠倚【江南无锡人】张永祺【顺天大兴人】 沈 荃【江南青浦人】赛冲阿【

满洲正白旗人】呉尔祜【满洲正蓝旗人】威洛洪【满洲正红旗人】 宋祖保【满洲镶红旗人】巴逹礼【防古正白旗人】 塔笔图【防古正白旗人】迟 煌【汉军

正白旗人】 范承谟【汉军镶白旗人】丁思孔【汉军镶黄旗人】 陈永命【汉军镶蓝旗人】白乃贞【陕西青涧人】  方 犹【浙江遂安人】程邑【江南上元人

】   杨绍先【湖广安陆人】汤斌【河南睢州人】  郭 棻【直隶清逺人】俞 铎【江南泰州人】 熊侪鹤【江西丰城人】

  王 勰【浙江秀水人】 崔之瑛【顺天霸州人】龚必第【福建晋江人】 卢 高【湖广兴国人】耿 介【河南登封人】 韩庭芑【山东青城人】金 鋐【顺

天宛平人】 余 恂【浙江龙防人】吴安【江南桐城人】 史彪古【江西鄱阳人】张应桂【山东胶州人】 王 纪【山西沁水人】周季琬【江南宜兴人】 曹

尔堪【浙江嘉善人】张瑞徴【山东莱阳人】 杨士烒【顺天通州人】薛 澐【福建侯官人】 赵曰冕【江西新建人】杨永寜【山西闻喜人】 王元曦【山东掖县

人】钱开宗【浙江仁和人】 叶先登【福建长泰人】吕祖望【直沧州人】 李昌祚【湖广汉阳人】张 晋【陜西狄道人】 周奕封【江南宜兴人】陈 彩【广

东顺徳人】 饶宇栻【江西进贤人】汪炼南【湖广黄冈人】 陈子达【福建闽县人】李文煌【河南頴川卫人】侯于唐【陜西三原人】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是科殿试进士与壬辰同】

  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查 亲【满洲正红旗人】索 泰【满洲正白旗人】史大成【浙江鄞县人】戴王纶【直沧州人】 秦 鉽【江南长洲人】董 色【

满洲正红旗人】吴大阐【汉军正红旗人】莫洛洪【满洲镶红旗人】达尔布【满洲镶蓝旗人】陶必泰【汉军镶红旗人】查 汉【满洲正蓝旗人】曹申吉【山东安邱

人】 刘芳躅【顺天宛平人】王命岳【福建晋江人】 宋徳宜【江南长洲人】陈敱永【浙江海寜人】 徐元灿【浙江海寜人】张松龄【福建莆田人】 沈世奕【

江南吴县人】綦汝楫【山东高宻人】 刘祚逺【山东安邱人】田种玉【顺天宛平人】 孙光祀【山东歴城人】严 沆【浙江余杭人】 周震藻【浙江嘉善人】冯

源济【顺天涿州人】 李 立【山东大嵩卫人】邓钟麟【江南江隂人】 范廷魁【浙江鄞县人】胡简敬【江南沭阳人】 伊 辟【山东新城人】党以让【陜西城

固人】 吴贞度【江南宜兴人】王泽【湖广黄冈人】 王益朋【浙江仁和人】田逢吉【山西高平人】 梁 鋐【陜西三原人】邱象升【江南山阳人】 项景襄

【浙江钱塘人】秦松龄【江南无锡人】 韩雄【直高阳人】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孙承恩【江南常熟人】 孙一致【江南盐城人】吴国对【江南全椒人】 马晋允【浙江余姚人】杨正中【顺天通州人】 王遵训【河南西华人】吴珂鸣【江

南武进人】 富鸿业【福建晋江人】郭 谏【山东福山人】 王吉人【湖广京山人】俞之琰【浙江桐乡人】 王封濚【湖广黄冈人】王于玉【江南宜兴人】 陈

廷敬【山西泽州人】沈振嗣【浙江余姚人】 萧惟豫【山东徳州人】彭之鳯【湖广龙阳人】 王曰高【山东茌平人】谭 篆【湖广景陵人】 田 麟【直籍辽

东人】殷观光【顺天宛平人】 邹度珙【江西新建人】王飏 【山东髙宻人昌】 吕显祖【山东济寜人】王钟灵【山西闻喜人】 陆懋廷【浙江新城人】徐 臻

【浙江秀水人】 熊赐履【湖广孝感人】熊赐璵【湖广孝感人】 李天馥【河南永城人】项 嘉【浙江秀水人】 张贞生【江西庐陵人】崔蔚林【直新安人】

 吴本植【直安平人】陈 敬【顺天通州人】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徐元文【江南长洲人】 华亦祥【江南无锡人】叶方蔼【江南昆山人】 朱训诰【山东聊城人】陈景仁【浙江山隂人】 钟 朗【浙江建徳人】周训成【山

西安邑人】 李为霖【江南兴化人】周 灿【陜西临潼人】 金国用【江南吴县人】郑日奎【江西贵溪人】 马大士【直濬县人】曹鼎望【顺天丰润人】 周

 渔【江南兴化人】王 朂【顺天大兴人】 刘如汉【四川巴县人】蒋 绘【江南呉县人】 李 平【浙江山隂人】陈 元【山西泽州人】 陈志纪【江南泰州

人】翟世琪【山东益都人】 罗继谟【河南县人】赵济美【山东蒲台人】 许 炜【浙江秀水人】郑 端【直强人】 管 恺【江西临川人】苏宣化【顺

天大兴人】 王追骐【湖广黄冈人】杨维乔【山东寜海州人】郑为光【江南仪真人】杨大鲲【江南武进人】 刘雯旷【直沧州人】朱之佐【顺天大兴人】 朱

 锦【江南上海人】戈 英【直献县人】 唐寅清【浙江武康人】刘元勲【陜西咸寜人】 詹养沉【江南婺源人】翟延初【山东益都人】 卢乾元【湖广汉阳

人】蒋道【顺天大兴人】 寗尔讲【直永年人】赵之苻【顺天武清人】 周之麟【浙江萧山人】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

  马世俊【江南溧阳人】 李仙根【四川遂寜人】吴 光【浙江归安人】 叶映榴【江南上海人】郑之谌【湖广咸寜人】 申涵昐【直永年人】张玉书【江

南丹徒人】 朱世熙【顺天宛平人】刘芳喆【顺天宛平人】 郑开极【福建侯官人】田喜□【山西马邑人】 王豫嘉【陜西扶风人】徐诰武【江南金坛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

  严我斯【浙江归安人】 李元振【河南柘城人】秦 【江南无锡人】 严曾榘【浙江余杭人】吴元龙【江南娄县人】 汪肇衍【浙江钱塘人】诸定逺【江

南昆山人】 杨钟岳【广东揭阳人】黄彦博【浙江仁和人】 胡士着【江南江寜人】熊一潇【江西南昌人】 吴 逺【浙江仁和人】程文彜【江南娄县人】 劳

之辨【浙江石门人】陈 论【浙江海寜人】 车万育【湖广邵阳人】李 棠【广西临桂人】 卫既齐【山西猗氏人】

  康熙六年丁未科

  缪 彤【江南呉县人】 张玉裁【江南丹徒人】董 讷【山东平原人】 夏 沅【江南丹徒人】张 英【江南桐城人】 史鹤龄【江南溧阳人】卢 琦【浙

江仁和人】 谢兆昌【浙江定海人】刘泽溥【河南林县人】 唐朝彜【福建平和人】丁 蕙【江西丰城人】 潘翘生【江西南城人】杨仙枝【山西寜山卫人】储

 振【江南宜兴人】王曰温【河南防陵人】

  康熙九年庚戌科

  蔡启僔【浙江徳清人】 孙在丰【浙江徳清人】徐干学【江南长洲人】 李光地【福建安溪人】耿愿鲁【山东馆陶人】 陈 瑄【四川大竹人】李录予【顺

天大兴人】 王 寛【山西安邑人】王 掞【江南太仓人】 黄 斐【浙江鄞县人】孟亮揆【江南长州人】 陈梦雷【福建侯官人】赵文煚【山东胶州人】 高

 璜【汉军镶黄旗人】王维珍【汉军镶蓝旗人】许孙荃【江南合肥人】祖文模【顺天大兴人】 李 阜【浙江山隂人】朱 典【江南呉县人】 李振裕【江西吉

水人】吴本立【江南武进人】 刘恒祥【直蠡县人】张鹏翮【四川遂寜人】 孔兴釪【山东曲阜人】徳格勒【满洲镶蓝旗人】牛 钮【满洲正蓝旗人】李 玠

【汉军正白旗人】博 济【满洲正蓝旗人】李梦庚【汉军镶白旗人】沈独立【汉军正黄旗人】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韩 菼【江南长洲人】 王鸿绪【江南娄县人】徐秉义【江南昆山人】 顾 【顺天大兴人】黄士埙【浙江石门人】 陆藩【浙江平湖人】蒋仲达【福

建长乐人】 宫梦仁【直静海人】蒋 伊【江南常熟人】 丁廷楗【山西安邑人】顔光猷【山东曲阜人】 谢于道【浙江鄞县人】顾祖荣【顺天宛平人】 周

 昌【汉军镶蓝旗人】马鸣銮【江南昆山人】 徐 倬【浙江徳清人】韩 竹【江南天长人】 罗秉伦【江南江寜人】缪锦宣【江南吴县人】 沈印城【浙江秀

水人】王允琳【汉军镶蓝旗人】李基和【汉军镶红旗人】徐 潮【浙江钱塘人】 汪鹤孙【浙江钱塘人】董 訚【江南吴县人】 徐元梦【满洲正白旗人】韩士

修【四川泸州人】 田成玉【顺天大兴人】王鼎冕【山东滨州人】 王尹方【山西安邑人】曾 寅【江西清江人】 李 柟【江南昆山人】龚 章【广东归善人

】 张志栋【山东昌邑人】唐四表【河南睢州人】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彭定求【江南长洲人】 胡防恩【浙江徳清人】翁叔元【江南常熟人】 魏希徴【山东郓城人】沈三曾【浙江乌程人】 沈 涵【浙江归安人】顾 藻【江

南崇明人】 彭防淇【江南溧阳人】熊赐瓒【湖广孝感人】 沈旭初【江南昆山人】李应廌【山东日照人】 杨 瑄【江南娄县人】高 聨【顺天大兴人】 高

 裔【顺天宛平人】冯云骕【山西振武卫人】许承宣【江南江都人】潘 沐【浙江仁和人】 李 涛【山东徳州人】张榕端【河南磁州人】 陈锡嘏【浙江定海

人】王化鹤【河南武陟人】 史 珥【山西武乡人】费之逵【浙江归安人】 杨作桢【山西绛州人】王 瑞【江南上元人】 郑际泰【广东番禺人】阎世防【山

东昌乐人】 卞永寜【汉军正白旗人】徐必遴【贵州新贵人】 沈一揆【奉天寜逺州人】杨尔淑【直新安人】 高 琯【汉军镶黄旗人】李云龙【江西丰城人

】 方 韩【浙江遂安人】王吉相【陜西邠州人】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归允肃【江南常熟人】 孙 卓【江南宣城人】茆荐馨【浙江长兴人】 吴震方【浙江仁和人】张廷瓒【江南桐城人】 秦宗防【浙江山隂人】田 需【山

东徳州人】 陈 防【浙江新昌人】赵执信【山东益都人】 曹鉴伦【浙江嘉善人】马教思【江南桐城人】 刘果实【直沧州人】沈朝初【江南吴县人】 杨

大鹤【江南武进人】陆祖修【江南青浦人】 方 伸【江南南陵人】陆 舆【江南宜兴人】 李孚青【河南永城人】佘艶雪【广东澄海人】 王沛思【山东诸城

人】丁 玮【山东霑化人】 庄延裕【福建闽县人】汪晋徴【江南休寜人】 王承祐【贵州新贵人】宋敏求【湖广黄梅人】 潘应宾【山东济寜人】顾 镡【浙

江石门人】 梁 弓【江西泰和人】陈紫芝【浙江鄞县人】 张克嶷【山西闻喜人】

  张光豸【直南宫人】 卢 熙【陜西鳯翔人】

  任 璿【河南新乡人】 赵作舟【山东东平人】

  杨 雍【顺天寳坻人】

  康熙十八年己未博学宏词科

  【一等】彭孙遹【编修浙江海盐人进士主】 倪 灿【事检讨江南上元人】张 烈【举人编修顺天大兴人进士中】 汪 霦【书舎人编修浙江钱塘人进士】

乔 莱【行人司行人编修江南寳应人】 王顼龄【进士中书舎人编修江南华亭】李因笃【人进士太常寺博士】 秦松龄【检讨 陜西富平人布衣检讨江南】周清

原【无锡人进士原任检】 陈维崧【讨检讨江南武进人】徐嘉炎【监生检讨江南宜兴】 陆 葇【人生 员检讨浙江秀水人监生编】冯 朂【修浙江平湖人进士

】 钱中谐【内阁典籍检讨江南长洲人布】汪 楫【衣编修顺天昌平人】 袁 佑【进士 泸溪知县检讨江南休寜人】朱彜尊【教谕编修直东明】 汤 斌【

人防贡生中书舎人检讨浙】汪 琬【江秀 水人布衣侍讲河南睢】邱象随【州人进士参政道编修江南长洲】

  【人进】李来泰【士主事检讨江南山阳籍湖】 潘 耒【广宣城人防贡生二】沈 珩【编修 浙江海寜人进士中书舎人】 施闰章【侍讲 江南宣城人进士

参议道】米汉雯【编修直安化人进士行取主】  黄与坚【事编 修江南太仓人进士知】李 铠【县编 修江南山阳人进士知】 徐 釚【县检讨江南吴江人

监】沈 筠【生编修浙江仁和人】  周庆曾【进士 编修江南常熟人进士候补】尤 侗【主事 检讨江南长洲人防贡生】 范必英【推官检讨江南长洲人】崔

如岳【举人检讨直获鹿】  张鸿烈【人举 人检讨江南山阳人】方象瑛【廪监 生编修浙江安人进士选】 李澄中【中行 评博检讨山东诸城】吴元龙

【人防 贡生侍讲江南华亭人】 厐 垲【进士中检讨直任】毛竒龄【邱人 举人检讨浙江萧山】 钱金甫【人廪监生检讨江南上】吴任臣【海人举人检讨

浙江】  陈鸿绩【仁和人生员检讨浙江鄞县】曹宜溥【人举 人知县检讨湖广黄冈籍江】 毛升芳【西东 乡人廕生检讨浙江】曹 禾【遂安 人防贡生编修

江南江隂人】 黎 骞【进士中书舎人检讨江】高 咏【西清江人贡生检讨】  龙 燮【江南宣城人贡生检讨】邵逺平【江南望江人监生侍读浙江仁】  严

绳孙【和人进士光禄寺少卿】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蔡升元【检讨江南无】    吴 【锡人布衣浙】彭寜求【江南长洲人】 史 防【江南溧阳人】王九龄【江南娄县人】 吴一蜚【福建长泰人】王喆

生【江南青浦人】 孙岳颁【江南吴县人】吴 晟【江南山阳人】 张禹玉【山东莱阳人】沈恺曾【浙江归安人】 许汝霖【浙江海寜人】余泰来【浙江山隂人

】 周金然【浙江山隂人】尤 珍【江南长洲人】 刘国黼【江南寳应人】张廷枢【陜西韩城人】 阮尔询【江南宣城人】朱 珊【江西高安人】 金徳嘉【湖

广广济人】吴 苑【江南歙县人】 周蒲璧【陜西商州人】曾 炳【福建漳平人】 路元升【直曲周人】潘麒生【江南溧阳人】 袁 拱【河南洛阳人】李复

泌【山西大寜人】 王思轼【江西兴国人】胡作梅【湖广荆门州人】鲁徳升【浙江防稽人】武维寜【陜西华州人】 许嗣隆【江南如臯人】王 绅【河南睢州人

】 姚文光【直前卫人】黄 轩【顺天大兴人】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陆肯堂【江南长洲人】 陈元龙【浙江海寜人】黄梦麟【江南溧阳人】 张希良【湖广黄安人】寗世簪【江南颍川人】 许承家【江南江都人】沈辰垣【浙

江嘉善人】 仇兆鳌【浙江鄞县人】宋大业【江南长洲人】 李殿邦【湖广孝感人】徐元正【浙江徳清人】 汪 灏【山东临清人】谢陈常【山西临晋人】 宋

 衡【江南庐江人】高 曜【江南娄县人】 冯 瑞【江南娄县人】汪 薇【江南歙县人】 许贺来【云南石屏州人】郑昆瑛【山西文水人】 陈迁鹤【福建龙

岩人】李 懋【山东夀光人】 吴之瑜【陜西陇州人】魏 男【直柏乡人】 俞长城【浙江桐乡人】安 筼【山东夀光人】 樊泽达【四川宜宾人】王之枢【

直定州人】 吴 垣【河南寳丰人】鲁 瑗【江西新城人】 宋如辰【湖广黄安人】李朝鼎【广东东安人】 邓咸齐【广西全州人】刘 坤【河南睢州人】 

梅之珩【江西南城人】张明先【湖广安乡人】 刘 【陜西泾阳人】刘 伟【直滦州人】 孙 勷【山东徳州人】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沈廷文【浙江秀水人】 查嗣韩【浙江海寜人】张豫章【浙江青浦人】 范光阳【浙江鄞县人】查 升【浙江海寜人】 吴世焘【江南高邮人】沈宗敬【江

南娄县人】 汤右曾【浙江仁和人】姚士藟【江南桐城人】 刘 灏【陜西泾阳人】张尚瑗【江南吴江人】 王 懿【山东胶州人】张 复【直保定卫人】史

 伸【江南江都人】彭殿元【江西庐陵人】 郝士钧【顺天霸州人】李本【山东大嵩人】 孙致弥【江南嘉定人】陈 綍【山西猗氏人】 梁佩兰【广东南海

人】绍雯【浙江仁和人】 窦克勤【河南柘城人】陈大章【湖广江夏人】 彭始【河南邓州人】施震铨【江南吴县人】 李斯义【山东长山人】顔光斆【山

东曲阜人】 邹士璁【湖广麻城人】林文英【福建侯官人】 叶 渟【江南昆山人】郑 梁【浙江慈溪人】 潘宗洛【江南宜兴人】宋朝楠【陜西陇西人】 王

 翰【云南宜良人】徐日暄【江西高安人】 范光宗【陜西郃阳人】高人龙【四川梁山人】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戴有祺【江南金山卫人】吴 昺【江南全椒人】黄叔琳【顺天大兴人】 杨中讷【浙江海盐人】张 昺【江南金山卫人】姚绪【江南娄县人】陈汝咸【浙

江鄞县人】 张 瑗【江南祁门人】姜 遴【江南华亭人】 惠周惕【江南吴县人】王奕清【江南太仓人】 狄 亿【江南溧阳人】潘从律【江南溧阳人】 张

孝时【江南吴县人】胡 润【湖广通山人】 戴 绂【浙江乌江人】金 潮【福建侯官人】 江 球【江西金溪人】杨名时【江南江隂人】 王 传【江西鄱阳

人】冉觐祖【河南中牟人】 王者臣【山东沂州人】李燕生【山西崞县人】 阎锡爵【河南固始人】阿 金【满洲镶白旗人】张夀峝【陜西平凉人】姜承【浙

江山隂人】 张曾庆【陜西华州人】毛 □【河南孟县人】 李象元【广东澄海人】胡麟徴【汉军镶红旗人】张翔鳯【四川富顺人】喀尔喀【满洲正白旗人】文

志鲸【湖广桃源人】刘 琰【山东阳谷人】 何龙文【福建晋江人】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胡任舆【江南上元人】 顾图河【江南江都人】顾悦履【浙江海寜人】 汪 倓【江南吴县人】汪 漋【江南歙县人】 李暄亨【直蔚县人】裴之仙【江

南丹徒人】 龚 铎【顺天大兴人】王 桢【江南华亭人】 熊 苇【顺天涿鹿人】陈成永【浙江钱塘人】 陈 璋【江南长洲人】张逸少【江南丹徒人】 周

道新【顺天大兴人】陈豫朋【山西泽州人】 丛 澍【江南江寜人】张大有【陜西郃阳人】 袁钟麟【河南睢州人】黄龙眉【浙江海寜人】 杨 颙【陜西华州

人】陈 恂【浙江钱塘人】 阿锡台【满洲镶白旗人】岳 度【四川南江人】 朱辉珏【山东聊城人】陈允恭【广西平乐人】 傅 森【满洲镶白旗人】张徳桂

【广东从化人】 拉都立【满洲镶黄旗人】黄中理【湖广善化人】 周起渭【贵州新贵人】吴隆元【浙江仁和人】 五 哥【满洲镶黄旗人】海 寳【满洲镶白

旗人觉罗】满寳【满洲正黄旗人】陈守创【江西高安人】 管 灏【云南新兴人】赵尔孙【直盐山人】 吴甫生【湖广兴国人】高其倬【汉军镶白旗人】 朱

 轼【江西高安人】法 海【满洲镶黄旗人】 殷元福【河南新乡人】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李 蟠【江南徐州人】  严虞惇【江南华亭人】姜宸英【浙江慈溪人】  汪士鋐【江南吴县人】徐树本【江南昆山人】  车鼎晋【湖广邵阳人】陈壮

履【山西泽州人】  王 诰【江南江都人】桑 额【满洲镶黄旗人】 李鳯翥【江西建昌人】周 彜【江南娄县人】 陈至言【浙江萧山人】余正徤【福建古

田人】 查 赉【满洲镶蓝旗人】许 琳【山西曲沃人】 赵宸黼【云南河阳人】朱启昆【湖广汉阳人】 吴宗丰【湖广汉阳人】张元臣【贵州铜仁人】 吴文

炎【顺天大兴人】阿尔赛【满洲镶蓝旗人】孔尚先【山东寜海人】李 林【广东翁源人】 甄 昭【山西平定人】蔡 珽【汉军正白旗人】李周望【山西蔚州人

】常 格【满洲正白旗人】铁范金【奉天承徳人】郭于藩【四川富顺人】 李甡麟【山东武定人】李绍周【河南济源人】 阿进泰【满洲镶黄旗人】福 敏【满

洲镶白旗人】欧阳齐【江西庐陵人】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汪 绎【江南常熟人】 季 愈【江南寳应人】王 露【河南柘城人】 张成遇【广东番禺人】徐昂【江南长洲人】 严宗溥【福建闽县人】董 麒【江

南长洲人】 许 谷【江南常熟人】高 舆【浙江钱塘人】 李 楷【浙江桐乡人】王开泰【湖广江夏人】 查嗣瑮【浙江海寜人】杨尤竒【山西沁州人】 蔡

 彬【浙江徳清人】励廷仪【直静海人】 梁棠廕【陜西泾阳人】李梦昺【山西大同人】 文 岱【满洲镶黄旗人】李 棅【山东徳州人】 史贻直【江南溧

阳人】方 辰【顺天大兴人】 介孝瑹【山西解州人】韩遇春【陜西清水人】 王允猷【汉军正蓝旗人】董新防【四川合江人】 董 玘【云南通海人】阎 愉

【山东昌乐人】 王士仪【贵州铜仁人】晁子管【江西临川人】 周士佃【湖广江夏人】魏方泰【江西广昌人】 瓦尔逹【满洲正红旗人】韩孝基【江南长洲人

】 刘师恕【江南寳应人】盛 度【江南靖江人】 陈鹗荐【广东程乡人】李 薛【河南夏邑人 觉罗】逢泰【满洲正黄旗人】张廷玉【江南桐城人】 王景曾

【顺天宛平人】郭 【陜西耀州人】 张象蒲【山西临汾人】高其伟【汉军镶白旗人】 年羮尧【汉军镶黄旗人】陈若沂【广西临桂人】 戴 寛【直沧州

人】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王式丹【江南寳应人】 赵 晋【福建闽县人】钱名世【江南武进人】 汪 灏【江南休寜人】查慎行【浙江海寜人】 何 焯【江南长洲人】蒋廷锡【江

南常熟人】 吴廷桢【江南长洲人】陈邦彦【浙江海寜人】 薄有徳【顺天大兴人】汪文烱【江南休寜人】 陈世倌【浙江海寜人】吴瞻淇【江南歙县人】 汪

 份【江南长洲人】潘体震【山东乐陵人】 廖赓谟【江南华亭人】陆秉鉴【江南吴县人】 涂天相【湖广孝感人】万 经【浙江鄞县人】 高徐基【浙江海寜

人】朱 书【江南宿松人】 林祖望【福建闽县人】俞 梅【江南泰州人】 宋 至【河南商邱人】章藻功【浙江钱塘人】 伊 泰【满洲镶白旗人】杨 绪【

湖广武陵人】 刘 岩【江南江浦人】王 迈【江西徳兴人】 马如为【云南元江人】西 库【满洲正红旗人】王居建【直开州人】刘 圻【山东莱阳人】 

吴 琏【浙江常山人】赵徴介【江南常熟人】 谢履忠【云南昆明人】柯乔年【河南固始人】 耿古徳【满洲正黄旗人】刘祖任【陜西绥徳人】 赵泰临【山东

胶州人】王士钥【汉军镶蓝旗人】董 泰【满洲镶黄旗人】杨万程【汉军正黄旗人】李天祥【直永年人】蒋 肇【广西永寜人】 阿进泰【满洲镶白旗人】吴

 相【福建寜洋人】 李士祯【陜西泾阳人】李 堂【顺天大兴人】 郑为龙【山西文水人】才 住【满洲正蓝旗人】万民钦【贵州清平人】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王云锦【江南无锡人】 吕葆中【浙江石门人】贾国维【江南高邮人】 俞兆晟【浙江海盐人】吴士玉【江南吴县人】 彭廷训【江西南昌人】乔崇烈【江

南寳应人】 蔡学洙【江南江寜人】邹奕鳯【江南无锡人】 林之濬【福建惠安人】顾秉直【江南长洲人】 赵士英【云南昆明人】沈翼机【浙江海寜人】 俞

长防【浙江桐乡人】吴闗杰【浙江石门人】 戴思讷【山东掖县人】嵇曾筠【江南无锡人】 熊 本【江西南昌人】杨开沅【江南山阳人】 宫鸿歴【直静海

人】庄令舆【江南武进人】 查嗣庭【浙江海寜人】索 泰【满洲镶黄旗人】郑任钥【福建侯官人】王 謩【江南太仓人】 汤之旭【河南睢州人】卫昌绩【山

西阳城人】 贾兆鳯【江南高邮人】陈 均【江南江隂人】 刘青藜【河南襄城人】彭维新【湖广茶陵人】 钱荣世【江南武进人】李钟峩【四川通江人】 马

 豫【陜西绥徳人】诸起新【浙江余姚人】 张懋能【江西奉新人】王思训【云南昆明人】 李掌圆【山东阳信人】史尚节【浙江仁和人】 潘 楷【湖广华容

人】李日更【山东栖霞人】 杭宜禄【满洲正红旗人】常 生【满洲正白旗人】韩鳯声【陜西泾阳人】洪晨孚【广东海丰人】 王 珻【山西盂县人】蒋 纲【

广西全州人】 夀致润【浙江诸暨人】谢王宠【陜西寜夏人】 尚彤庭【陜西长武人】徐能容【江西南城人】 周 俊【贵州贵阳人】杨 标【浙江海盐人】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赵熊诏【江南武进人】 戴名世

  缪 沅【江南泰州人】 朱元英【江南上元人】储在文【江南宜兴人】 陈随贞【山西泽州人】徐 斌【江南上元人】 戚麟祥【浙江徳清人】阿克敦【满

洲正蓝旗人】须 洲【江南武进人】张起麟【江南华亭人】 李 绂【江西临川人】朱一鳯【顺天涿州人】 惠士竒【江南吴县人】路仍起【江南宜兴人】 徐

用锡【江南宿迁人】李 中【河南睢州人】 秦道然【江南无锡人】孙时宜【江南武进人】 方 觐【江南江都人】蔡世逺【福建漳浦人】 陈似源【广东顺徳

人】唐绍祖【江南江都人】 朱青选【江南泰兴人】邹汝模【湖广麻城人】 蒋 涟【江南常熟人】于 广【山东胶州人】 阎 圻【河南虞城人】吕谦恒【河

南新安人】 汪 倬【江南休寜人】宋 筠【河南商邱人】 黎致逺【福建长汀人】张 照【江南娄县人】 顾五达【浙江海寜人】马 益【陜西绥徳人】 李

同声【山西大同人】卢 轩【浙江海寜人】 陆绍琦【浙江嘉兴人】张 玢【湖广湘潭人】 谢履厚【云南昆明人】刘大毂【山东长山人】 何世璂【山东新城

人】王时宪【江南太仓人】 徐士鹭【浙江海盐人】曹如琯【陜西同州人】 崔 灿【直迁安人】程 翄【湖广景陵人】 邱尚志【江西寜都人】李应绶【云

南河阳人】 范令誉【河南修武人】曾 谨【湖广麻城人】 詹铨吉【浙江遂安人】张作舟【广东大埔人】 濮起熊【贵州青镇人】严思位【浙江平湖人】 陶

 成【江西南城人】黄 越【江南上元人】 黄 音【江南无锡人】王成烈【陜西泾阳人】 周鳯来【广东海阳人】高维新【直寜晋人】 朱 纶【顺天通州

人】陈 防【四川营山人】 张大受【江南嘉定人】曹抡彬【贵州黄平人】 邓葵友【广西全州人】车 松【满洲镶白旗人】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王世琛【江南长洲人】 沈树本【浙江归安人】徐葆光【江南吴江人】 卜俊民【江南武进人】曹鸣【江南金坛人】  李钟侨【福建安溪人】陶贞一【江

南常熟人】 刘于义【江南武进人】潘允敏【江南溧阳人】 王图炳【江南华亭人】鄂尔竒【满洲镶蓝旗人】杨士徽【江南武进人】何国宗【顺天大兴人】 秦

靖然【江南无锡人】田嘉谷【山西阳城人】 徐云瑞【浙江钱塘人】冯汝轼【江南吴县人】 许 镇【浙江徳清人】俞鸿图【浙江海盐人】 杜 诏【江南无锡

人】鲍 开【江南常熟人】 孟 班【山东沂州人】杨祖楫【江南武进人】 何应鳌【江南当涂人】林 昻【福建侯官人】 顾嗣立【江南长洲人】王 防【江

南金坛人】 狄贻孙【江南溧阳人】徐 【浙江钱塘人】 易 简【四川酆都人】漆绍文【江西新昌人】 周天祜【湖广江夏人】程梦星【江南江都人】 薄

 海【顺天大兴人】春 山【满洲镶蓝旗人】秦 休【陜西郃阳人】周金简【江南无锡人】 王时鸿【江南华亭人】乔时适【河南寜陵人】 董 宏【江南青浦

人】周 彬【云南昆明人】 郭孙顺【江南吴江人】钱廷献【浙江仁和人】 杨 湝【江南江都人】沈世屏【浙江钱塘人】 夏慎枢【江南丹徒人】陈王谟【江

南吴江人】 舒大成【顺天大兴人觉罗】名昌【满洲正黄旗人】胡 煦【河南光山人】李如璐【直新安人】 徐 依【江南武进人】张 淳【山东武定人】 

汤大辂【江南江隂人】莫与及【河南洛阳人】 白子云【陜西清涧人】鲁 立【江西新城人】 王梦旭【贵州平越人】林景防【广东普寜人】 王遵扆【江南太

仓人】谢济世【广西全州人】 郑之侨【四川仁怀人】张 旭【云南呈贡人】 刘 蛟【贵州都匀人】孙 诏【陜西凉州人】 郑其储【湖广石首人】潘 祥【

陜西靖逺人】 王 畮【江南嘉定人】戈懋伦【直献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

  王敬铭【江南嘉定人】 任兰枝【江南溧阳人】魏廷珍【直景州人】 杨防武【江南吴县人】刘自防【直武强人】 孙见龙【浙江乌程人】许王猷【浙

江嘉善人】 万承苍【江西南昌人】吴 襄【江南青阳人】 徐 骏【江南长洲人】蔡 嵩【江南上海人】 陈治滋【福建闽县人】景考祥【河南汲县人】 冯

 暠【江南长洲人】刘嵩龄【直寳坻人】 王奕仁【江南娄县人】蒋洽秀【广西永寜人】 李元正【山东高宻人】乔学尹【山西猗氏人】 刘 泌【陜西泾阳

人】庄 楷【江南武进人】 蒋继轼【江南江都人】王希曾【江南崇明人】 唐建中【湖广景陵人】屠 洵【湖广孝感人】 曹鉴临【江南娄县人】厉 煌【浙

江防稽人】 张 缙【陜西韩城人】世 禄【满洲正红旗人】姚三辰【浙江仁和人】梅廷对【江西南城人】 潘述祖【江西上高人】张 珍【浙江仁和人】 孙

嘉淦【山西兴县人】陈春英【广东澄海人】 何人龙【江西广昌人】陈世侃【浙江海寜人】 史在甲【浙江鄞县人】吴孝登【汉军镶白旗人】朱曙荪【四川嘉定

人】陈 法【贵州安平人】 向日贞【四川成都人】苏彤绍【广东潮阳人】 张 汉【云南石屏人】朱天保【满洲镶白旗人】徐流谦【顺天大兴人】文大漳【广

西灌阳人】 庄 论【广东海阳人】贾 甡【河南叶阳人】 张元怀【直宣化人】巩建丰【陜西伏羗人】 臧尔心【山西太平人】王国栋【汉军镶黄旗人】吴

 翀【江西浮梁人】胡 安【河南襄城人】 王运元【贵州铜仁人】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徐陶璋【江南昆山人】 缪曰藻【江南吴县人】傅王露【浙江防稽人】 李文鋭【江南长洲人】张应造【江南吴县人】 吴应棻【浙江归安人】任中柱【河

南渉县人】 汪受祺【浙江钱塘人】蔡衍诰【福建漳浦人】 陈 仪【顺天文安人】李 锦【江南长洲人】 李克敬【山东峄县人】梅防成【江南宣城人】 胡

彦頴【浙江徳清人】怀渊中【浙江嘉兴人】 陈邦直【浙江海寜人】杨超曾【湖广武陵人】 曹友夏【江南金坛人】汤 倓【江西南丰人】 李鳯岐【江西南丰

人】张鸣钧【浙江乌程人】 杨克茂【山西忻州人】朱 璋【福建闽县人】 张鳞甲【直新安人】赵 城【云南通海人】 成 文【满洲正白旗人】凌如焕【

江南上海人】 侯 度【四川营山人】李天宠【福建南安人】 裘 琏【浙江慈溪人】江 济【浙江黄岩人】 杨鳯冈【四川新都人】栗尔璋【陜西寜夏人】 

徳 龄【满洲镶黄旗人】闗 敶【广东东莞人】 窦启瑛【汉军正白旗人】宋怀金【河南商邱人】 沈 竹【汉军正白旗人】萨纶锡【云南楚雄人】 吴传觐【

广东南海人】蒋 林【广西全州人】 陈世仁【浙江海寜人】冀 栋【直永平人】 徐学柄【江南上海人】高荀侨【直静海人】 潘 淳【贵州平逺人】徳

 新【满洲镶黄旗人】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汪应铨【江南常熟人】 张廷璐【江南桐城人】沈锡辂【浙江仁和人】 金以成【浙江仁和人】潘 翰【浙江山隂人】 查 祥【浙江海寜人】陈万防【福

建晋江人】 李志沆【江西建昌人】崔 纪【山西蒲州人】 叶长杨【江南吴县人】董 俊【顺天涿州人】 张梦徴【江南华亭人】徐 本【浙江钱塘人】 习

 嶲【江南吴县人】吴家骐【浙江桐乡人】 顾 仔【江南安东人】曹源郊【浙江嘉善人】 许 均【福建闽县人】伊尔敦【满洲镶红旗人】邹升恒【江南无锡

人】宋 照【江南长洲人】 萧宸防【广东大埔人】曾元迈【湖广景陵人】 沈承烈【江南华亭人】徐大枚【汉军正蓝旗人】顾祖镇【江南吴县人】刘丕谟【顺

天文安人】 杨尔徳【浙江嘉善人】黄鸿中【山东即墨人】 张 炜【福建侯官人】杜 藻【河南封邱人】 夏开衡【浙江乌程人】吴 涛【浙江仁和人】 杨

 椿【江南武进人】李天龙【湖广湘潭人】 沈嘉麟【奉天寜逺人】李 兰【直乐亭人】 郑 江【浙江钱塘人】王 瓒【贵州贵筑人】 康 忱【山西兴县

人】胡 瀛【四川宜宾人】 严文在【江南建平人】徐聚伦【浙江仁和人】 刘运鲋【江南南陵人】张 灿【陕西绥徳人】 李士元【陜西蒲城人】郑 □【山

西五台人】 任际虞【江西上高人觉罗】思强【满洲正黄旗人】蔡曰逢【陜西秦安人】卿 悦【广西灌阳人】 王梦尧【贵州平越人】李 洵【广西苍梧人】 

李根云【云南赵州人】严瑞龙【四川阆中人】 解震泰【陜西寜夏人】雷天铎【湖广罗田人】 刘 灿【山西盂县人】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邓钟岳【山东东昌人】 吴文焕【福建长乐人】程元章【河南上蔡人】 王兰生【直交河人】黄之隽【江南华亭人】 俞鸿馨【浙江海盐人】姚世荣【浙

江仁和人】 邵 基【浙江鄞县人】姜邵湘【浙江钱塘人】 鲁曾煜【浙江防稽人】姚之骃【浙江钱塘人】 靖道谟【湖广汉阳人】邵 泰【顺天大兴人】 杨

廷选【福建同安人】邹世楠【江南吴县人】 李 鍼【直卢龙人】王敛福【山东诸城人】 钱陈羣【浙江嘉兴人】沈起元【江南太仓人】 蒋恭棐【江南长洲

人】励宗万【直静海人】 留 保【满洲镶黄旗人】谢道承【福建闽县人】 俞元祺【浙江仁和人】夏力恕【湖广孝感人 觉罗】恩夀【满洲镶红旗人】吴端

升【江南武进人】 姜任修【江南如臯人】梁 机【江西太和人】 储大文【江南宜兴人】吴启昆【江南江寜人】 李光墺【福建安溪人】冯 咏【江西金溪人

】 杨梦琰【江南丹徒人】吴 栻【江南武进人】 冯 谦【江西金溪人】崔乃镛【陜西同官人】 唐继祖【江南江都人】宋在诗【山西安邑人】 杨魁甲【陜

西寜夏人】司马颢文【浙江鄞县人】张符骧【江南泰州人】夏立中【湖广孝感人】 侯来旌【陜西郃阳人】王克宏【顺天宛平人】 赵 笏【直寜津人】陆奎

勲【浙江平湖人】 王 溥【浙江钱塘人】杨缵绪【广东澄海人】 程仁圻【贵州广顺人】王士俊【贵州平越人】 乔世臣【山东滋阳人】何 朗【云南石屏人

】 黄 秀【湖广巴陵人】屠用谦【湖广孝感人】 李梅宾【广西临桂人】王 恕【四川安居人】 闗上进【广东新寜人】黄焕彰【福建晋江人】 曹 涵【顺

天武清人】万防祜【湖广麻城人】 董思恭【山东夀光人】李开叶【福建福州人】 晏斯盛【江西新喻人】李先枝【四川苍溪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

  于 振【江南金坛人】 戴 瀚【江南上元人】杨 炳【湖广钟祥人】 张廷珩【江南桐城人】沈 淑【江南常熟人】 刘吴龙【江西南昌人】戴永椿【浙

江仁和人】 徐以升【浙江徳清人】严民法【浙江归安人】 焦祈年【山东章邱人】张 江【江西南城人】 周学健【江西新建人】张廷瑑【江南桐城人】 昌

 龄【满洲镶白旗人】李徴临【山东徳左贰卫人】 沈荣仁【浙江归安人】李 端【广东程乡人】 尹继善【满洲镶黄旗人】李 徽【山西崞县人】 黄元铎【

顺天大兴人】邹光涛【江南武进人】 缪曰芑【江南吴县人】吴王坦【江南华亭人】 何玉梁【浙江钱塘人】胡蛟龄【江南泾县人】 马金门【山东蓬莱人】许

 焞【浙江海寜人】 沈文豪【浙江钱塘人】沈懋华【江南太仓人】 薄履青【江南江寜人】倪师孟【浙江归安人】 顔希圣【广东连平人】胡香山【江南如臯

人】 黄 祐【江西新城人】陶正中【江南无锡人】 嵩 夀【满洲正黄旗人】陶士偰【湖广寜乡人】 范 咸【浙江仁和人】王乔林【浙江钱塘人】 刘敬舆

【福建福清人】保 良【满洲镶蓝旗人】陈齐实【广西平乐人】卢生薫【陜西镇番卫人】王又檏【直天津人】席 钊【江南常熟人】 陈谋【广西临桂人】

李 淮【直高邑人】 王歩青【江南金坛人】喀尔钦【满洲镶黄旗人】张仕遇【江南华亭人】张 考【山西夏县人】 高 山【山东歴城人】吴大受【浙江归

安人】 俞来求【江南太仓人】李 桐【山东大嵩人】 杨胪赐【云南石屏人】万承岑【江西南昌人】 顾 海【贵州黎平人】张若涵【江南桐城人】 牧可登

【防古正白旗人】

  雍正二年甲辰科

  陈惪华【直安州人】 王安国【江南高邮人】汪徳容【浙江钱塘人】 汪由敦【浙江钱塘人】徐焕然【浙江海寜人】 赵大鲸【浙江仁和人】于 枋【江

南金坛人】 范 灿【浙江秀水人】吴应枚【浙江归安人】 张泰基【江南太仓人】程 恂【江南休寜人】 诸 锦【浙江秀水人】蒋振鹭【浙江平湖人】 王

 峻【江南常熟人】潘思榘【江南武进人】 金 相【湖北孝感人】吴龙应【江南武进人】 陈 浩【顺天昌平人】周长【浙江防稽人】 陈 璟【浙江钱塘

人】谢朋庚【江南江都人】 王泰甡【江西新淦人】周廷燮【江南吴县人】 开 泰【满洲正黄旗人】李重华【江南吴江人】 朱 陵【江南歙县人】李清植【

福建安溪人】 吴延熙【浙江乌程人】赵 晃【顺天武清人】 周吉士【江南娄县人】程光钜【湖北孝感人】 顾 贽【江南无锡人】严源焘【浙江嘉善人】 

杨士鉴【山东即墨人】吴兆雯【江南青阳人】 朱良裘【江南上海人】刘统勲【山东诸城人】 恒 徳【满洲正红旗人】王廷琬【顺天宛平人】 徐天麒【浙江

秀水人】舒 眀【满洲正黄旗人】张圣训【汉军镶白旗人】熊晖吉【江西新昌人】

  雍正五年丁未科

  彭启丰【江南长洲人】 邓啓元【福建徳化人】马宏琦【江南通州人】 邹一桂【江南无锡人】于 辰【江南金坛人】 庄 柱【江南武进人】钱本诚【江

南太仓人】 王丕烈【江南青浦人】刘 复【江南武进人】 周祖荣【汉军镶红旗人】余 栋【江西宜黄人】 张鹏翀【江南嘉定人】张 灏【顺天宛平籍浙江

钱塘人】 李实蕡【福建漳浦人】林 璁【直永年人】 王云铭【山东武定人】金 相【直天津人】 原戴【陜西蒲城人】王承尧【山西沁水人】 缪 

焕【云南昆明人】李学裕【河南洛阳人】 刘东寜【顺天大兴人】李 直【广东程乡人】 刘青芝【河南襄城人】陈师俭【山西泽州人】 许 琰【福建同安人

】富 魁【满洲镶蓝旗人】世 臣【满洲正白旗人】王 植【山东诸城人】 周绍龙【福建侯官人】周龙官【江南山阳人】 杨嗣璟【广西临桂人】王兴吾【江

南华亭人】 包祚永【贵州贵筑人】郭石渠【贵州安化人】 陈其嵩【湖广衡山人】隋人鹏【山东莱阳人】 常保住【满洲正红旗人】吕 炽【广西临桂人】 

张乾元【四川营山人】

  雍正八年庚戌科

  周 □【浙江钱塘人】 沈昌宇【浙江秀水人】梁诗正【浙江钱塘人】 顾成天【江南娄县人】胡宗绪【江南桐城人】 蒋 溥【江南常熟人】吴华孙【江

南歙县人】 钟 衡【浙江长兴人】倪国琏【浙江仁和人】 孙人龙【浙江乌程人】周范莲【江南长洲人】 陶正靖【江南常熟人】王文璿【浙江钱塘人】 沈

慰祖【江南吴县人】杨廷栋【江南宣城人】 林蒲封【广东东莞人】鹿迈祖【直定兴人】 毛之玉【江南太仓人】商 盘【浙江防稽人】 徐景曾【江南武进

人】裘肇煦【浙江仁和人】 鄂 敏【满洲镶蓝旗人】吴 璋【浙江淳安人】 陈亮世【福建南安人】吴士珣【江南吴县人】 孙 灏【浙江钱塘人】朱鳯英【

江西南昌人】 柏 谦【江南崇明人】佟 保【满洲正蓝旗人】徐以烜【浙江钱塘人】王宗灿【汉军正黄旗人】嵇 璜【江南无锡人】陈其凝【江南上元人】 

林令旭【江南娄县人】李敏第【河南夏邑人】 刘元燮【湖南湘潭人】曹一士【江南青浦人】 任应烈【浙江钱塘人】程盛修【江南秦州人】 吴履泰【福建侯

官人】陈 中【四川垫江人】  严树基【浙江归安人】张先跻【福建漳浦人】  高 璿【山东诸城人】敷 文【满洲镶黄旗人】 卢秉纯【山西临汾人】阮

学浩【江南山阳人】  严 璲【浙江仁和人】韩彦曾【江南长洲人】  许希孔【云南昆明人】薛 馧【陜西雒南人】  杨 秀【顺天固安人】额尔登额【

防古正白旗人】孙倪城【江南昆山人】李贤经【贵州南笼人】  裘思録【江西新建人】色通额【满洲正黄旗人】王廷鸿【湖北孝感人】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陈 倓【江南仪徴人】 田志勤【顺天大兴人】沈文镐【江南崇明人】 张若霭【江南桐城人】任启运【江南荆溪人】 张映辰【浙江仁和人】吴祖修【江

南武进人】 张 湄【浙江钱塘人】鄂容安【满洲镶蓝旗人】雷 鋐【福建寜化人】朱 桓【江南宜兴人】 朱泮功【浙江归安人】鄂 伦【满洲镶蓝旗人】周

正思【福建福清人】储晋观【江南宜兴人】 陈大受【湖南祁阳人】董邦达【浙江富阳人】 姚孔鋠【江南桐城人】张为仪【浙江海寜人】 阮学濬【江南山阳

人】范从律【浙江鄞县人】 张 瑗【湖广湘潭人】陆嘉頴【浙江仁和人】 汪师韩【浙江钱塘人】徐梁栋【江南金匮人】 夏廷芝【江南高邮人】吴学瀚【江

西高安人】 许 集【江南吴县人】肇 敏【满洲正黄旗人】沈景澜【江南元和人】朱续晫【山东平隂人】 张映斗【浙江乌程人】时钧辙【江南嘉定人】 王

锡璋【河南河内人】曾 丰【福建侯官人】 杨二酉【山西太原人】陈 仁【广西武宣人】 王 检【山东福山人】梁文山【山西介休人】 焦以敬【江南娄县

人】程钟彦【浙江嘉善人】 双 庆【满洲镶白旗人】赖翰颙【福建平和人】 罗源汉【湖南长沙人】王文充【江南仪徴人】 李修卿【福建福清人】查锡韩【

江南休寜人】 冯元钦【江南长洲人】李天秀【陕西华隂人】 刘孔昭【山东文登人】刘学祖【山东掖县人】 邱玖华【广东海阳人】唐进贤【江南含山人】 

张宗説【河南夏邑人】介 福【满洲镶黄旗人】沈齐礼【浙江乌程人】赫成峩【满洲正黄旗人】吴士功【河南光州人】王芥园【江南丹徒人】 杜 谧【贵州遵

义人】刘元炳【湖广湘潭人】 胡 定【广东保昌人】张兰清【四川长夀人】 于开泰【陜西扶风人】杨 琨【湖广新化人】 傅为詝【云南建水人】饶鸣镐【

广东大埔人】 辛昌五【广东顺徳人】聂位中【江西万年人】 陈中荣【贵州绥阳人】王以昌【江南江寜人】 宋 楠【浙江建徳人】赵 瓒【汉军镶黄旗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

  金徳瑛【浙江仁和人】 黄孙懋【山东曲阜人】秦蕙田【江南金匮人】 蔡 新【福建漳浦人】曹秀先【江西新建人】 防得宜【陜西大荔人】赵青藜【江

南泾县人】 甄 □【山西平定人】何达善【河南济源人】 史 圜【浙江归安人】方 简【江南怀逺人】 张大宗【浙江仁和人】孙 畧【江南全椒人】 李

为栋【四川巴县人】徐 铎【江南盐城人】 金门诏【江南江都人】万年茂【湖北黄冈人】 季芳馨【江南泰兴人】张麟锡【浙江山隂人】 张 尹【江南桐城

人】周资陈【陜西高陵人】 张孝挰【山西沁州人】顾之麟【浙江仁和人】 壮 徳【满洲正黄旗人】王见川【福建永定人】 闻 棠【江南镇洋人】王秉和【

浙江防稽人】 杨黼时【广东大埔人】郝世正【湖北云梦人】 史积琦【浙江防稽人】李清芳【福建安溪人】 苏襄云【山东武城人】彭树葵【河南夏邑人】 

潘乙震【广西东兰人】邓时敏【四川广安人】 兴 泰【满洲正黄旗人】罗世芳【顺天大兴人】 胡中藻【江西新建人】邵 铎【浙江鄞县人】 仲永檀【山东

济寜人】朱 璂【江西高安人】 蒋拭之【浙江鄞县人】全祖望【浙江鄞县人】 李师中【山东高宻人】鹤 年【满洲镶蓝旗人】双 顶【满洲正白旗人】龚 

渤【云南丽江人】 张若潭【江南桐城人】钟 音【满洲镶蓝旗人】胡 杰【广东顺徳人】吴乔龄【江南吴县人】 吴 泰【江南山阳人】江 汉【江南望江人

】 旷敏本【湖广衡山人】叶一栋【江西新建人】 郭 擢【河南洛阳人】李兆钰【湖北钟祥人】 熊郢宣【云南昆明人】王育柟【山西猗氏人】 黄 璋【贵

州镇寜人】周应宿【浙江山隂人】 洪汝勣【贵州铜仁人】郑毓善【江南靖江人】 侯陈龄【江南金匮人】赵允涵【直易州人】   陆 仪【奉天锦县人】

刘起振【广东海阳人】

  乾隆元年丙辰博学宏词科

  【一等】刘纶【编修江南武进人廪】   潘安礼【生编修江西南城人进士员外】诸 锦【编 修浙江秀水人庶吉士改教】 于 振【授编修江南金坛人

修撰改行】杭世骏【人编修浙江仁和人】

  【举人】杨度汪【二等庶吉士江南无锡人】 陈兆仑【防贡 生检讨浙江钱塘人进士中】刘玉麟【书舎人改名 藻检讨山东荷泽人】 沈廷芳【举人教谕庶

吉士浙江仁】夏之蓉【和人监生检讨江南高邮】 汪士锽【人进士教谕庶吉士江南】陈士璠【休寜人副贡生庶吉士】齐召南【浙江钱塘人增生庶吉士】周长【

浙江天台人副贡生检讨浙江】 程 恂【防稽人庶吉士改教谕检讨江】

  乾隆二年丁巳科

  于敏中【南休寜人庶】   林枝春【吉士改员外】任端书【郎江南金坛】   孙宗溥【人福建福清】何其睿【人江南溧阳】   宋邦绥【人浙江仁和

】观 保【人江西赣县人】  张若需【江南长洲人】冯秉仁【山东济南人】 黄明懿【广西临桂人】钱 琦【浙江仁和人】 周玉章【浙江仁和人】王防汾【

江南无锡人】 吴 绂【江南宜兴人】郭肇鐄【江南全椒人】 冯 祁【山西代州人】龚学海【湖北天门人】 程廷栋【湖北汉川人】黄 宫【江南阳湖人】 

徳 保【满洲正白旗人】陆树本【浙江嘉兴人】 李龙官【江西寜都人】沈云蜚【浙江乌程人】 刘 烱【山西安邑人】丁一焘【湖南衡阳人】 胡师孟【湖南

湘潭人】周 礼【直大名人】 帅家相【江西奉新人】张九镒【湖南湘潭人】 卢宪观【顺天宛平人】王士瀚【陜西咸寜人】 白 瀛【山西兴县人】周煌【

四川涪州人】  路斯道【山东诸城人】刘 慥【云南永北人】 李质頴【汉军正白旗人】苏霖润【云南赵州人】 刘天位【湖南武陵人】欧堪善【广东乐昌人

】 高继光【四川巴县人】谢廷瑜【广西全州人】  纳国栋【满洲正黄旗人】牛 琳【直天津人】  杜鹤翺【四川忠州人】辛有光【山东日照人】  廖

鸿章【福建永定人】蒋祖培【云南鹤庆人】  郑肇奎【广东潮阳人】林维雍【福建福清人】  张日誉【河南商邱人】陈世烈【云南建水人】  王 寯【山

东胶州人】周连登【陜西泾阳人】  诺 敏【满洲正白旗人】张元龙【陜西郿县人】  莫世忠【广东高明人】李时勉【河南商城人】  蒋允焄【贵州贵筑

人】朱若炳【广西临桂人】  孙 维【贵州威寜人】彭遵泗【四川丹棱人  觉罗】徳成格【满洲镶黄旗人】

  乾隆二年丁巳博学宏词科

  【一等】万松龄【检讨 江南宜与人举人中书舎人】

  【二等】朱 荃【庶吉士浙江桐乡人附】洪世泽【生庶吉士福建南安人】

  张 汉【附生检讨云南石屏人检讨】

  乾隆四年己未科

  庄有恭【广东番禺人】 涂逢震【江西南昌人】秦勇均【江南金匮人】 陆 秩【浙江钱塘人】官献瑶【福建安溪人】 袁 枚【浙江钱塘人】陈大防【江

南溧阳人】 裘曰修【江西新建人】沈徳潜【江南长洲人】 蒋麟昌【江南阳湖人】杨开鼎【江南甘泉人】 孙拱极【福建连江人】储麟趾【江南荆溪人】 程

景伊【江南武进人】徐景熹【浙江钱塘人】 曹 经【江西新建人】梁启心【浙江仁和人】 鞠逊行【山东海阳人】姚廷祐【直宣化人】 徐 垣【顺天大兴

人】金文淳【浙江钱塘人】 轩辕诰【山东汶上人】喻 炜【江西南昌人】 唐 炳【浙江归安人】蔡扬宗【湖广湘潭人】 林兴济【山东济寜人】徐文煜【顺

天大兴人】 陶 镛【江南芜湖人】王觉莲【贵州贵筑人】 叶 酉【江南桐城人】冯成修【广东南海人】 钮汝麒【浙江桐乡人】管一清【江南江都人】 洪

科防【福建南安人】缪敦仁【江南吴县人】 王 锦【顺天大兴人】邱 柱【江南山阳人】 王化南【陜西武威人】邵其徳【云南保山人】 卜寜一【山东日照

人】朱 橒【陕西长安人】 王居正【山西蒲县人】吴嗣富【浙江钱塘人】 陈中龙【湖北安陆人】詹肯构【广东饶平人】 曾尚增【山东长清人】陈士琰【广

西平乐人】 何 畴【广西容县人】伊贵绶【防古正白旗人】郑志鲸【河南太康人】刘斯和【河南郏县人】 出科聨【福建惠安人】周 焘【湖南茶陵人】 兴

 国【满洲正黄旗人】黄澍纶【湖南善化人】 伊兴阿【满洲镶白旗人】徐孝常【江南上元人】 赵徳昌【满洲镶蓝旗人】杨 培【贵州清平人】 孙景烈【陜

西武功人】罗 愔【四川巴县人】 廪 格【满洲正黄旗人】傅隆阿【满洲镶蓝旗人】程 岩【江西铅山人】周人麒【直天津人】 陈汝睿【四川叙永防人】

  乾隆七年壬戌科

  金 甡【浙江仁和人】 杨述曾【江南阳湖人】汤大绅【江南阳湖人】 张 进【江南吴县人】张泰开【江南金匮人】 潘 伟【江南休寜人】钟鳯翔【浙

江海寜人】 蔡云从【福建漳浦人】邵齐焘【江南昭文人】 姚 范【江南桐城人】刘 炳【直任邱人】 李清时【福建安溪人】查库兰【防古镶白旗人】窦

光鼐【山东诸城人】孙廷槐【浙江仁和人】 朱佩莲【浙江海盐人】丁居信【江南仪徴人】 庄有信【广东鹤山人】郑虎文【浙江秀水人】 徳 保【满洲正蓝

旗人】蔡时田【四川崇寜人】 凌 镐【江南吴县人】李应熙【湖北兴国人】 朱盛江【湖北监利人】徐 玮【浙江徳清人】 经 闻【满洲正白旗人】王 铤

【山东莱阳人】 朱履端【浙江桐乡人】杜若掘【山西平陆人】 顾汝修【四川华阳人】盛 格【满洲正白旗人】戈 岱【直景州人】郑有则【河南睢寜人】

 刘锡龄【汉军正黄旗人】吴鹏南【福建连江人】 罗暹春【江西吉水人】阎循琦【山东昌乐人】 周世紫【河南祥符人觉罗】奉寛【满洲正黄旗人】田 沇【

云南建水人】惠元士【陜西盩厔人】 金 洪【顺天大兴人】蒋辰祥【河南睢州人】 丛中芷【山东蓬莱人】胡泽潢【湖南寜乡人】 周孔从【江西寜州人】王

康佐【江南句容人】 王世仕【贵州贵筑人】李金台【湖北黄陂人】 廖方莲【广西桂林人】何绍东【广西富川人】 劳 通【广东顺徳人】陈桂洲【福建南安

人】 黄遇隆【湖南寜乡人】熊元龙【贵州贵筑人】 王太岳【直定兴人】熊为霖【江西新建人】

  乾隆十年乙丑科

  钱维城【江南武进人】 庄存与【江南武进人】王际华【浙江钱塘人】 章 恺【浙江嘉善人】沈志祖【江南吴县人】 欧阳正焕【湖南衡山人】薛芝【浙

江仁和人】 蒋元益【江南长洲人】

  李因培【云南晋寜人】 史贻谟【江南溧阳人】徐开厚【浙江徳清人】 张甄陶【福建福清人】张若澄【江南桐城人】 徐光文【顺天宛平人】赵秉忠【江

南兴化人】 秦 鐄【江南金匮人】李友棠【江西临川人】 励守谦【直静海人】国 柱【满洲正黄旗人】王协和【江南天长人】宋 弼【山东徳州人】 刘

元熙【湖南湘潭人】毛辉祖【山东歴城人】 顾 防【浙江仁和人】杨演时【广东大埔人】 钱士云【云南昆明人】温 敏【满洲正蓝旗人】蔡 溎【福建漳浦

人】杨永谟【河南河内人】 许 菼【浙江海寜人】张绍渠【江西铅山人】 谢溶生【江南仪征人】朱若东【广西临桂人】 积 善【汉军镶白旗人】邵齐烈【

江南昭文人】 杨 瑝【湖南湘潭人】汤蕚聨【浙江仁和人】 单 铎【顺天寳坻人】黄叔显【广东连平人】 孙 汉【湖北汉阳人】王 楷【河南辉县人】 

冀文锦【山西平乐人】梁济【陜西臯兰人】 冯秉彜【顺天大兴人】李 英【江南宜兴人】 温如玉【直抚寜人】梦 麟【防古正白旗人】何徳新【贵州开

州人】杨士鉊【山东即墨人】 杨维震【四川成都人宗室】逹麟图【满洲正蓝旗人】张 馨【陜西临潼人】范泰恒【河南河内人】 舒 禄【满洲镶红旗人】

  补选庶吉士 #

  王崇简【顺天宛平人顺治初补选庶吉士】

  岳映斗【陜西三原人顺治初补选庶吉士】

  魏天赏【河南遂平人顺治初补选庶吉士】

  陈梦球【福建同安人康熙甲戌进士补选庶吉士】

  俞陈琛【浙江钱塘人康熙庚戌进士补选庶吉士】

  帅念祖【江西奉新人雍正癸卯进士补选庶吉士】

  改授馆职 #

  张允钦【江南长洲人顺治壬辰进士中改侍读】

  王士正【山东新城人顺治戊戌进士中改侍读】

  杜 镇【直南宫人顺治戊戌进士中书舎人改编修】

  励杜讷【直静海人中书舎人陞侍读】

  高士竒【浙江钱塘人中书舎人陞侍讲】

  王原祁【江南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给事中改中允】

  魏学诚【山西蔚州人康熙壬戌进士中书舎人改编修】

  赵申季【江南武进人康熙丁丑进士知县改编修】

  陈聂恒【江南娄县人康熙庚辰进士主事改编修】

  钱以垲【浙江嘉善人康熙戊辰进士左通政改少詹事】

  赵殿最【浙江钱塘人康熙癸未进士按察使改少詹事】

  陆宗楷【浙江仁和人雍正癸卯进士景山教习授检讨】

  夏之芳【江南高邮人雍正癸卯进士景山教习授编修】

  黄岳牧【福建晋江人雍正癸卯进士景山教习授检讨】

  姜颖新【江南如臯人雍正癸卯进士防典馆纂修授编修】

  康五瑞【江西安福人康熙丁丑进士给事中改侍读学士】

  方 苞【江南桐城人康熙丙戌防试中式举人授中允】

  陈厚耀【江南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教授改编修】

  王懋竑【江南宝应人康熙戊戌进士教授改编修】

  陈学海【江西永豊人康熙癸巳进士御史改检讨】

  僧格勒【满洲正黄旗人康熙癸巳进士庶子降调考授编修】

  廖必琦【福建莆田人雍正甲辰进士额外主事改庶吉士】

  词林典故卷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