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 宋 王巩

江涣言,冯悦御药服伏火药多,脑后生疮,热气冉冉而上,几不济矣。

一道人教灸风市穴十数,壮虽愈,时时复作。

又教冯以阴炼秋石,以大豆卷浓煎汤下,遂悉平和其阴阳也。

阴炼秋石法,余昔有之,沈所传是也。

大豆卷法,大豆于壬癸日浸井华水中,候豆生牙,取皮作汤使之。

《江表志》云:江南李氏进贡中国无虚月,十数年间,经费将匮。

建隆初,始申铜禁,铸泉货当十,又铸唐国通宝钱,两文当开元钱一文。

又用韩熙载法,变铸钱。

其后一缣约卖三十索,银一两二十五索,余物称是。

至开宝末,国帑罄矣(郑文宝撰)。

萧士京大夫为广东转运使,其妻事僧伽甚谨。

一夕,梦僧伽别去,其妻问欲何往,曰:“后十二日苏子瞻当渡海,我送过之。

”惊起,语其夫。

后十二日,子瞻果有儋州之命,萧亲语于余。

全州进士唐伯虎一日病卒,心独温。

后数日还魂,初若梦为人追呼,入官府见主者曰:“误矣,当还。

”已而语伯虎曰:“到人间为我转《法华经》为报,亦当劝人诵之。

”伯虎请曰:“某他日亦得禄乎?”谓之曰:“虽有,薄尔。

”遂出,至家而苏,后任梧州推官,六十余卒。

范文正语先懿敏曰:“每夜就寝,即窃计其一日饮食豢养之费,及其日所为何事,苟所为称所费,则摩腹安寝。

苟不称,则一夕不安眠矣。

翌日求其所以称之者。

柴世宗销天下铜像以为钱,真定像高大,不可施工,有司请免。既而北伐,命以炮击之,中佛乳,竟不能毁。未几,世宗痈发乳间而殂。

蔡持正居宛邱。

一日,雪作,与里人黄好谦游一倡家。

入门见其肴醴特盛他时,有美少年青巾白裘据席而坐。

蔡、黄方引去,少年亟俾倡邀,二公欣然就席。

酒酣,少年顾持正曰:“君正如李德裕。

”顾黄曰:“君俟此公贵,凭藉亦显。

”语毕,少年亦引去。

二公叩倡何人也?倡曰:“朝来赍钱具饮,亦不知谁氏也。

”后如其言,持正为侍御史,荐黄为御史云。

子瞻为学士。

一日,锁院,召至内东门小殿。

时子瞻半醉,命以新水漱口解酒,已而入对,授以除目:吕公著司空平章军国事,吕大防、范纯仁左右仆射。

承旨毕,宣仁忽谓:“官家在此。

”子瞻曰:“适已起居矣。

”宣仁曰:“有一事要问内翰,前年任何官职?”子瞻曰:“汝州团练副使。

”“今为何官?”曰:“备员翰林,充学士。

”曰:“何以至此?”子瞻曰:“遭遇陛下。

”曰:“不关老身事。

”子瞻曰:“必是出自官家。

”曰:“亦不关官家事。

”子瞻曰:“岂大臣荐谕耶?”曰:“亦不关大臣事。

”子瞻惊曰:“臣虽无状,必不别有干请。

”曰:“久待要学士知,此是神宗皇帝之意。

当其饮食而停箸、看文字,则内人必曰:此苏轼文字也。

神宗忽时而称之曰:奇才,奇才!但未及用学士而上仙耳。

”子瞻哭失声,宣仁与上左右皆泣。

已而赐坐吃茶,曰:“内翰、内翰直须尽心事官家,以报先帝知遇。

”子瞻拜而出,撤金莲烛送归院,子瞻亲语余如此。

子瞻自杭召归,过宋,语余曰:在杭时一日,中使至,既行送之,望湖楼上迟迟不去。

时与监司同席,已而曰:“某未行,监司莫可先归。

”诸人既去,密语子瞻曰:“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了来。

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

”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

子瞻具札子,附进称谢。

至宋,语余曰:“且教子由伏事娘娘,我小使头出来,自家门打一解。

”哲宗眷遇如此,复为大臣谗逐,至贬海岛,命矣。

曾日攵过泗州,谓余曰:“某罢扬州教授时,子瞻守扬,某往见吕吉甫真州。

吉甫问曰:‘轼何如人也?’日攵曰:‘聪明人也。

’吉甫怒,厉声曰:‘尧聪明耶?舜聪明耶?大禹之聪明耶?’日攵曰:‘非三者之聪明,亦是聪明也。

’曰:‘所学如何?’日攵曰:‘学《孟子》。

’愈怒,愕然而立曰:‘是何言欤?’ 日攵曰:‘孟子以民为重,社稷次之,此其所以知学孟子也。

’吉甫默然久之。

周凌司勋子之妇病腿间疮,晓夕痛痒不可胜,唯以杖子挑之乃少解。

经累年,百药弗效。

闻有司吏夜主事冥司,招而问之,吏曰:“当往叩之。

”见周司勋于冥间,问其妇疾,曰:“此妇不敬舅姑,好决罚女使,此其报也。

”吏明日语其子,恳告致恳其父。

父曰:“妇已有死所矣,当在南京。

”又曰:“吾所任掠剩大夫也,亦以平生刻薄,好敛民财以奉县官,故任此职。

凡人财有定分,或其经营,或其种植,称多其数,我即往取,世人不知也。

职任非善处,亦安能救妇也。

” 后其子不复南来,会其外祖知南京,力取之医治,恳辞不获,至南京三日而卒。

太祖一日召赵韩王于别殿,左右无一人,出取幽燕图示之,赵熟视久之,曰:“此必曹翰所为。

”帝曰:“何以知之?”曰:“非翰莫能也。

”帝曰:“何如?” 赵曰:“举必克之,须世世得曹翰守之乃可。

”帝不语,携图而入,遂不复言幽燕之讨。

曹彬、潘美伐太原,将下,曹麾兵少却,潘力争进兵,曹终不许。

既归至京,潘询曹何故退兵不进,曹徐语曰:“上尝亲征不能下,下之,则我辈速死。

”既入对,太祖诘之,曹曰:“陛下神武圣智尚不能下,臣等安能必取。

”帝颔之而已。

钱王有外国所献颇眩伽宝,其方尺余,其状如水精,云可厌十里火殃。

乃置于龙兴寺佛髻中。

余杭数回禄,而龙兴不可近也。

有盗尝焚其殿,柱木悉灰烬,而烟焰竟不炽。

皇朝改为太平祥符寺,自唐至皇朝,凡有十宝,此其一也。

吕微仲贬岭外,至虔州瑞金县,语其子曰:“吾不复南矣,吾死尔归,吕氏尚有余种。

苟在瘴乡,无俱全之理。

”后数日卒。

先是,十年前有富人治寿材,梦伟丈夫冠冕而来,曰:“且辍贤宅。

”富人惊悟,汗浃体。

微仲过县,富人望之,乃梦中伟丈夫也。

及卒,乃辍其材而敛焉。

郡君李氏,余婶也。

尝有货珠子老媪李氏携珠子至,既去,遗珠子在地,婶收之。

后媪逾时不至,一日既至,形容瘦精神恍惚,非昔人也。

婶诘之,曰:“向时所货珠子,归则失去。

告其主,以金十两偿之,其主不许,因忧愁感疾,几不能起。

”婶曰:“珠子当时遗在地,我得之,今在此。

”媪惊喜涕下,愿致金六两以请。

婶取还之,金不受也。

后微疾,梦出门乘车出旷野,至大官府,见二伟人衣冠坐堂上。

引至堂下,伟人方问姓氏,婶知其阴府也。

遂诵大悲咒,左右皆惊愕,其堂摇动不已。

二伟人立语曰:“勿诵,放尔归矣。

”一吏持大簿书至案,伟人问曰:“记得还李嫂珠子事否?”婶曰:“记之。

”其一伟人曰:“当展二十年寿。

”其一曰:“得无太多也?”其一曰:“妇人而不爱珠宝,此可尚也。

”俾人送还,复乘车至门首而入,见其尸卧帐中,惊而悟起,后二十年乃卒。

柳州张通直舟泊潭州,新妇死七日而体温,既还魂,云初见二人如弓手,追去甚急,至一河次,一人云:“解衣。

”妇曰:“我,妇人,衣不可去。

”其一人止之,呼舟而渡。

入大城,市井喧闹,闻传呼声。

二人引妇立城砌上,二人立其下,见一金紫人导从甚严,妇识之,乃其舅程之邵之元父也。

连呼舅舅,金紫者亦识之,曰:“七娘来来。

”遂伫马,取二人文檄视之,乃曰:“误矣。

”急呼衣箱取纸一番,令妇执之,候至戒石,但执纸而立。

既去,二人失色,相顾低头,不复语。

至府门,人间大官府也。

妇立戒石南,俄见金紫人至,次衣绿人,次衣朱人,皆坐。

金紫人即呼妇,取纸语二同坐曰:“误勾此人来矣。

”绿衣人曰:“已来将奈何?”朱衣人曰:“既误莫须放回。

”金紫人曰:“合如此,只是二人得徒罪矣。

”即引二人如弓手者,取状杖脊二十下,令虞候引妇出至一寺,大厦修廊,寂无一人,虚堂屏间一僧坐。

虞候未前,又一吏人至,诣僧致语,僧移榻俯阶,问妇曰:“识字否?”曰:“识之。

”僧指手中经题问之,妇曰:“《金刚经》也。

”僧展卷教诵之,又曰:“归则诵之。

”遂令妇执堂下幡脚,用力引之,幡起,惊悟而苏。

初,吴处厚笺蔡持正诗进于朝,邸官已传本报之,凡进入三日,而寂无闻。

执政因奏事,禀于帘前,宣仁云:“甚诗,未尝见也。

”执政云:“已进入,未降出。

”帘中云:“待取看。

”至午间,遣中使语执政曰:“已降出矣。

”三省皆云不曾承领,上下疑之。

明日,乃在章奏房,与通封常程文字共为一复,盖初进入亦通封也。

明日进呈,殊不怒色,但云:“执政自商量。

”继而处厚复有疏,执政请送蔡确分析。

谏官吴安诗、刘安世论列,而分析未上,间会梁焘自潞州召为谏议大夫,至京曰:“比过河阳,邢恕极论蔡确有策立勋,社稷臣也。

”同谏官以恕之言论之,日益切直,宣仁始怒焉。

泣谕执政曰:“当时谁曾有异议,官家岂不记得?但问他太妃。

”遂拟蔡相谪,命执政议太常少卿、分司南京。

议未决,会分析至,确盛言有策立之勋,谏官继登论之益苦。

明日,执政对,帘中忽语曰:“蔡确可英州别驾,新州安置。

”诸公惊退,恕力开陈,久之,刘莘老曰:“蔡确母老,引柳宗元乞与刘禹锡换播州事。

”吕微仲曰:“蔡确,先帝大臣,乞如刘挚所论,移一近里州郡。

”帘中曰:“山可移,此不可移也。

”范尧夫揖王正仲,留身论之,意不解。

尧夫曰:“告官家,且劝太皇太后念蔡确是先朝大臣。

”哲宗不语,论辨往来久之,尧夫曰:“臣奉诏(按元本云:臣奉诏,奉诏。

今删去二字),只乞免内臣押去。

”宣仁曰:“如何?”尧夫以曹利用事言之,宣仁曰:“决不杀他,自生、自杀,不差内臣,此无固必,但与执政商量。

”执政议差小使臣或承务郎以上官伴送,至夜,批出,差内臣一员。

已而尧夫、正仲与不论确事台官,皆罢去。

初,处厚缴诗至京,莘老尝问予曰:“如何施行?”余曰:“此难行,前日诸公自罪李定,以诗罪人矣。

”莘老曰:“岂可已乎?”余曰:“一则收杀,一则札与蔡确知。

”尧夫亦以见问,余语如前。

尧夫曰:“吾弟更语莘老,曰次第须谪,曰重则分司,轻则小州。

”余曰:“必若谪之,当与处厚并命,此风不可长也。

”后一日,莘老召余入密室,见其颜色惨怛,曰:“九重之内安知有英州、新州,此必有博士。

”又曰:“今日进呈,此老斥骂,却不入来。

”指文潞公也。

余意以莘老卖潞公,遂往见,潞公问余曰:“近事如何?”余答曰:“蔡确外议以谓过当。

”潞公声色皆厉,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之逐鸟雀”。

又曰:“曾见司马康否?”余曰:“见之。

”潞公曰:“前日被旨,召梁焘、司马康与执政面问邢恕语言。

梁焘言与司马康同坐,闻恕言蔡确社稷臣事。

康乃曰不听得,焘曰时第三杯矣,康曰时饥贪食肚羹,不听得。

康如此不肖耶?”余曰:“司马康,温公子也。

温公,道德人也,康不证人于罪,真肖矣。

”潞公即索汤,余引去,始知莘老之言不妄。

仁宗尝语张文定、宋景文曰:“孟子可谓知乐矣,今乐犹古乐。

”又曰:“自排遍以前音,声不相侵乱,乐之正也。

自破之后,始侵乱矣,至此郑卫也。

越人朱彦弼至华阴震死,其父朝夕泣,告于天,某此一子平昔无过,今乃至此。

久之恍惚,中闻有言曰:“朱彦弼作醮西岳庙,乃用脂烛,及便溺于殿角,罪当死,非枉也。

仁宗一日召致仕晁迥对延和殿,上问《洪范》雨之数。

迥对曰:“比年灾变仍发,此天所以左右王者。

愿陛下修饰五事,以当天心,庶几转祸为福。

”上感悟,出所幸嬖尚美人等,又籍其金帛二十余万,赐三司,赡军费。

晁文元迥尝言,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人,危人售进,保全固护,如免发肤之伤。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

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

”潘美与一帅在后,不语。

太祖召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

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

”太祖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美遂持归,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美本无兄弟,其后惟吉历任供三代,止云以美为父,而不言祖。

余得之于其家人(按惟吉,王钅至《默记》作惟正)。

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辈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

至令宫女解衣,无复君臣之礼。

一日,召美入,而太祖冠带不乐,久之不语。

美皇恐,趋拜殿下请罪。

太祖曰:“非尔也。

上来,语尔,前朝民间积欠甚多,早来三司乞因赦蠲放,适问二府,二府请督索。

朕谓三司主国财,乃要蠲放;二府主德政,却要督索。

近臣如此,天下何缘太平,朕所以不乐。

”美赞曰:“陛下用心如此,何缘不太平。

”遂解颜如常时。

太祖、太宗时,诸节度皆解兵柄,独潘美不解。美每赴镇,留妻子,止携数妾以往。或有子,即遣其妾与子归宗,仍具奏,乞陛下特照管。

范祥钞法,陕西贮钱五百万贯,不许辄支用。

大约每钞极贱至五贯,即官给钱五贯五十文买之。

极贵,则减五十文货之。

低昂之权,常在官矣。

钞法无时而不行。

近年辄借用本钱,贵贱一切不问,此所以钞法不行。

陕西每铜钱一贯,用铁钱一贯三十文可换。

后因常平司指挥诸州勿出铜钱,诸司遂效之,民间相传铁钱将不用矣,家家收蓄铜钱,轻用铁钱,由是钱贱而物加贵(五事,潘适云)。

潘中散适为处州守。

一日作醮,其茶百二十盏皆乳华,内一盏如墨。

诘之,则酌酒人误酌茶盏中。

潘焚香再拜谢过,即成乳华,僚吏皆敬叹。

丽水宰宣德郎陈缙辄慢之,指老君像曰:“老子卖乌髭药里。

”语毕惊惕,月余遂发狂,不能语,解官归,今逾年尚未愈。

陆彦回为真州通判。

一日,疾几卒,幕官诸人白郡为下致仕状。

状附递即安,明日遂出听事,而不知乞致仕矣。

诸人遂密告其妻,其妻遣老媪诣州,具言朝奉到官未久,与同官初无怨仇,诸人皆作官养老幼,独朝奉令致仕,何耶?郡主与诸人厚赂健步,趁递后八日状回,乃白陆。

陆欣然,欲具会以集同寮,是夕病复作,乃卒。

黄铎为陕西漕,摄延安帅事。

梦乘四小舟遄流而下,烟雨中见一卒曰:“张相见在此。

”铎往见之,相公何故在此?曰:“商英候接人,更二年方诣相府。

”梦觉,汗流浃体,遂志于书稿间。

后移夔路漕,以西事除名勒停。

雇四舟沿峡江而下,至峡州,方烟雨间见一卒,洗而问之何人?曰:“张相公虞候也。

”遂持所志谒张而言之。

其后张被召拜相,适作梦之二年矣。

铎后复官,至京不事交谒,语其所亲,事莫非前定,不必求也。

杜常少年时,梦泛河至桥间,有自岸而呼者,其岸高峻,常凡再跃始及岸。

一人引至大木间,见伟丈夫衰服而坐,人指之曰:“天帝也。

”拜之,常起。

帝召常,与钱二百文,曰:“此尔及第人数。

”再请之,则曰:“过此,天机不可泄也。

”常后应举,累不第,嘉末间,岁科举放登第者二百人,常遂中甲科。

时英宗在谅阴中,木者,庙讳也。

柳庭俊作官江西,被差检放。

旱,以漕司喻意,不敢以实闻。

一日,宿于高明使者观,梦伟丈夫转簿示之曰:“柳庭俊放税不实,使上泽不得流,行杖一百。

” 惊悟,战汗浃体。

太宗朝,武程乞放宫人三百人,帝喻执政:宫中无此数。执政请以狂妄罪之,帝释而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