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密记

蓬山密记 #

钱塘高士奇 #

康熙癸未,三月十六日,臣土奇随驾入都。

十七日,至畅春苑即命入内直。

十八日,恭祝万寿。

二十一日,御前内侍到直庐传旨:“尔在内历有年所,与众不同。

今日令尔遍观园中诸景。

”随至渊鉴斋,上垂问许久。

观四壁图书。

转入暖阁,彝鼎古玩,西洋乐器,种种清迥。

又至斋后,上指示所种玉兰腊梅,岁岁盛开。

时,箓竹两丛,猗猗青翠,牡丹异种,开满阑槛间。

国色天香,人世罕睹。

左有长轩一带,碧櫺玉砌,掩映名花。

前为佩文斋,上憩息之所。

缥帙锦轴,陈列左右。

亦指架上卷轴,示臣,曰:“皆朕平日所书。

近日南巡赐去五百余幅,尚存二千余幅。

”又至一处,堂室五楹,上刻《耕织图》,并御制《耕织图》序及诗。

仰见我皇上深宫燕寝,不忘小民之依。

随上登舟,命臣士奇坐于鹢首,缓棹而进,自左岸历绛桃堤、丁香堤。

绛桃时已花谢,白丁香初开,琼林瑶蕊,一望参差。

黄刺梅含英耀日,繁艳无比,麇鹿埠麂驯卧山坡,或以竹篙击之,徐起立视,绝不惊跃。

初出小鹤,其大如拳,孔雀、白鹇、鹦鹉、竹鸡,各有笼所。

凤头白鸭,游戏成群。

上曰:“人传此种味美,食之有益,然朕爱其洁白,从未烹食,不知其味。

”臣士奇曰:“皇上仁心,推恩万物,无微不至。

”白雁笼近水侧,饮啄自如。

上谓臣曰:“塞外雁有六种,此乃另一种。

在塞北极远,霜未降时,始入内地。

瓯脱之人,用占霜信。

”过延赏楼、淳约堂亭台相映。

蕊珠院向为回楼周廊,今易高楼七楹,中皆轩厂,陈设古玩。

上命臣登楼,楼梯宛转,凡四曲折,乃登不觉其高。

遥望西山,若在檐左。

楼下牡丹益佳,玉兰高茂。

上曰:“闻今岁花开极繁。

”登舟沿西岸行,葡萄架连数亩,有黑、白、紫、绿及公领孙璅璅诸种,皆自哈蜜贡来。

上命各取数枚与臣尝之。

谕曰:“可将竹篮悬挂,令干,归遗尔母。

”过观澜榭,上曰:“尔尚能记此地否?”臣云:“尚忆创造时大略。

”少顷,至东岸,上命内侍引臣步入山岭,皆种塞北所移山枫、婆罗树,其中可以引纤,可以布帆,隔岸即万树红霞处。

桃花万株,今已成林。

上坐待于天馥斋,斋前皆植腊梅,梅花冬不畏寒,开花如南土。

转入观剧处,高台宏丽,四周皆楼,设玻璃窗。

上指示壁间西洋画令观。

复至雅玩斋,所列彝鼎、古磁、汉玉、异珍、书画之类,咸命观之。

古色满前,应接难遍。

赐武彝蕊茶毕,谕令:“且退。

数日后,再命汝来观。

”登舟棹船,二女皆淡红衫,石青半臂漾舟,送至直庐。

是日所经,即内侍少疏远者,亦不能至也。

二十六日,上入宫经筵毕,召臣士奇至养心殿,谕曰:“此尔向年趋走之地,今尔来,仍令一观。

”四壁图史,依前陈列,长昼穆清。

殿前白石榴,弱技枣犹然郁茂。

又塞外取来盘羊,角可为弓。

上命近榻前,观新造玻璃器具,精莹端好。

臣云:此虽陶器,其成否有关政治。

今中国所造,远胜西洋矣。

”上赐各器二十件,又自西洋来镜屏一架,高可五尺余.复命将历年诸臣所进诗文,选佳者棒归,交江苏巡抚臣宋荦刊刻。

二十九日,上命内待传旨云:“朕所书《千字文》,曾赐大学士张玉书、吏部尚书陈廷敬,尚来赐尔,连日书经,今日少暇,正在临池,先说尔知之。”

三十日,上命内侍以御制《千字文》跋稿赐观。

跋曰:“米芾书,原无千字文,朕自幼临摹,深知沉着痛快处,令人起敬,所以集成两部。

此一部,乃悬小字,其中无字者,朕书补之。

虽不能彷佛古人用笔,亦知朕好书之意也。

癸来春,南巡,礼部侍郎高土奇,终养在籍,以色笑孝母,莱衣自欢。

当年讲筵时,精神少壮,留心翰墨。

尝进《春秋讲义》,夜分不寐。

今见齿落发白。

三十年间,光阴之速,以至如此。

朕甚怜之。

故舟中书《莱衣昼锦》匾额并《千字文》赐之,以记不忘旧臣云耳。

四月初一日,赐下《千字文》一卷,即书前跋于后,又织成夔龙边綾匾,御书“莱衣昼锦”四大字。

臣士奇奏云:“本书生,遭逢圣主,年来请养闲居,尺寸未效。

蒙皇上垂念微劳,至亲洒宸翰,眷属殷隆,惟有感恸,泪不能止。

”因九叩谢恩,赋诗八章。

初九日,申刻,上步至直庐。

与臣士奇谈书法许久。

因云:“凡事贵乎有恒,即一技一能,亦必须久而后成其名。

朕于作字留心非一日,今觉稍稍有进。

”臣土奇曰:“皇上聪明天授,于学问又复用功,臣昔侍讲幄,深知皇上精一纯粹,好学无倦。

愧才力短薄,不能效涓埃也。

”因命内侍引臣登舟至清溪书屋,观树上樱桃,即令摘而食之。

周历宛后亭榭而出。

十三日早,召至佩文斋赐御馔。恭读御制诗,未刻退。蒙赐满洲桌子全桌,此最隆者,除出师大将军外,无全桌之赐。

十四日早,赐缀。

十六日早,至佩文斋,午,方退。午后,又至渊鉴斋,夜方退。

十七日早,至佩文斋,午方出,又赐满桌一席。

午后,至渊鉴斋赐坐,问对许久。

上云:“写数字与尔看。

”因书七言绝句三幅。

夜,方退,面谕云:“尔非有军功战阵之事,而以文章事主。

始终诚恪,鲠直谨慎。

朕学问实成于尔。

今念尔旧劳,故待尔优渥。

尔母老,朕不强尔在京。

尔须宽心自爱,弗以离朕为念。

朕一二年后,仍欲南巡,可以相见。

或以诗文召尔来。

”又面向左右云:“当日初读书教我之人,只云熟读四书本经而已,及朕密令内侍张性成钞写古文时文读之,久而知张性成不及。

后得高士奇,始引诗文正路。

高土奇夙夜勤劳,应改即改。

当时见高士奇为文为诗,心中羡慕,如何得到他地步也好。

他常向我言:‘诗文各有朝代,一看便知。

’朕甚疑此言,今朕迩年探讨家数,看诗文使能辨白时代。

诗文亦自觉稍进,皆高土奇之功。

”臣逊谢。

十八日午后,召至渊鉴斋,先谕云:“今日只可谈笑,不可说及离情,涕泣使不尽欢。

”因闲谈许久。

说及律吕如何探讨,颇得其要。

有内造西洋铁丝琴,弦一百廿根。

上亲抚《普唵咒》一曲。

因云:“箜篌,唐宋有之,久已失传,今得其法。

”命宫人隔帘弹一曲,又云:“内中人凡弦索精者,令各呈其艺。

”次令弹虎拍,次弹琵琶,次弹三弦子,又云:“朕近以琴谱《平沙落雁》勾作琵琶、弦子、虎拍、筝,四乐器同弹。

”因令弹之,四乐合成一声,仍作琴音。

声甚清越,极其大雅。

弹毕,上云:“此宫人自幼精心弹筝,至亡寝食。

今已十余年,尽得神妙。

”再令弹《变调月儿高》,宛转悠扬,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也”。

弹毕,内侍设果席于上前,臣土奇设一桌在御榻左侧。

上先进酒一杯毕,召臣士奇至御前,上手持金杯盘酒赐臣云:“知尔素不能饮,明日远行,可略饮之。

臣奏云:“天恩高厚,臣纵不能饮,当尽此杯。

”一饮而尽,叩首榻前。

时感恩深挚,泪坠杯中。

上云:“今日止可尽欢,弗动悲戚。

”内中女优,令尔一观。

就坐毕,弋调演《一门五福》。

上云:“尔汉人遇吉庆事,皆演此。

”次昆调,演《琵琶上寿》,上云:“尔年老之人,不妨观看,莫有回避。

”次弋调,演《罗卜行路》,次演《罗卜描母容》,上云:“此女唱此折甚得奥妙,但今日来使演出关目,令隔帘清唱。

”真如九天鸾鹤,声调超群。

次演昆调《三溪》,上云:“此人乃内教师也。

”且屡谕云:“尔在外见得多莫笑话。

”次演弋调《琵琶盘夫》,上指蔡邕曰:“此即顷隔帘清唱之人也。

”次演昆调《金印封赠》,上云:“此折文词做法皆无取,只取今日吉兆耳。

”撤席,赐清茶一盏,命将果桌送臣寓处。

上召近膝前,许久言及西洋人写像,得顾虎头神妙。

因云:“有二贵嫔像,写得逼真,尔年老,久在供俸,看亦无妨。

”先出一幅云:“此汉人也。

”次出一幅云:“此满人也。

”观毕,谕云:“今日且弗谢恩,明日赐尔物件并尔母之物,总谢。

”臣仍九叩御前而退。

上令近侍扶掖云:“见尔近日甚瘦,尔年虽五十九,精力来衰,相见有日,家有老母,宜一路

欢喜而去。” #

十九日早,召至渊鉴斋,先赐早饭毕,召至榻前,面谕许久。

出渊鉴斋户外,赐上用绒帽,上有金刚石绒色龙缎袍,石青四团龙褂,命近侍为臣着之。

赐臣母八团寿字衫一件,青(犭软)披风一件,上有玉结东珠坠子一双。

内造龙缎四联,上用宁绸二联,绫四端,春绸四端,上用土木参二斤。

谕云:“乃朕自用之参,此处只此二斤,余皆备费用者,故不多赐。

后再害与尔。

”御书五幅,内一幅“御制咏杜鹃花賜高士奇。

”盏有寓意者。

西洋画三幅,牙合三枚,杏木根香几一张,御制磁佛二尊,《古文渊鉴》一部,海白菜一合,以其可愈臣母痰瘿也。

着衣毕,命在帘外叩谢,谕之:“见尔感涕,联亦难忍。

”复解上自佩鼻烟壶二枚,并鼻烟一瓶,赐下。

命?宫首领内监送至苑门外。

此时不觉大恸。

上遗内侍慰谕再三,复命皇十三子送至苑门。

午刻,至皇太子处。

时,皇太乎将至御前,见臣士奇,仍回辇入宫,召至榻前。

慰问再四,赐直言律诗一曾,南陵春永匾额绒帽一顶,有金刚石安蓝龙缎袍,红青四团龙褂各一袭。

又欲赐鞍马,以舟行辞。

复命侍卫四格,与近侍局进朝送重。

又令备皇太子自骑走骡,送至通州。

少顷,又追赐鼻烟盘四枚,鼻烟一罐。

高文恪被圣祖殊遇,此其纪思所录。

宴赉稠渥;宠礼优异,即是可见矣。

此编本无刻本,兆蕃曩从文恪六世孙、升伯先生游,亦未得睹。

今先生已下世,?嗣云阶秀才,乃出此见示,则恪七世孙矣。

先朝感遇故家文物,洵足珍也。

上虞符轶群徵仕录文副畀兆番?之。

速记。

时光绪丁酉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