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闻见录

合香

合香诸方,多用排香草根也。

白色,状如细柳,产广州、河南、扬州。

香客每岁至广州买此草,捆载而北者不可胜计。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四《舆地略》十二《物产》一《草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五《珍宝》下)

蛇总管草 #

蛇总管草,《本草》有蛇衔,一名威蛇。

苏颂曰:“人家种之辟蛇。

一叶,五叶,或七叶。

”今岭南有蛇总管草,即威蛇也。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四《舆地略》十二《物产》一《草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九《草木》下)

西瓜

广州西瓜不佳,多红色,惟白云山所产者黄色,味亦甘美。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菜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三《蔬谷》上)

芥蓝

相传六祖出家后与猎户处,以此菜与兽肉隔开煮熟食之,故又名隔蓝。([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菜类》)

南华菇 #

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菰。

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

其味不下于北地蘑菇。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菜类》、《岭南丛述》卷四十四《蔬谷》上)

青皮柿 #

出东安县,无核。([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果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一《百果》上)

橙子

广南橙子出新会者佳,顶有纹如圆圈,土人以此辨真伪。

陈献章《白沙子集》咏橙诗,俱称枳壳,不知所本。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果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一《百果》上)

波罗蜜 #

琼南多波罗蜜,实出枝间,有生于根者,在地中结实时,土隆起,琼人以此为验,挖取之,如百石之瓠。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果类》)

粤东产糖,以潮州为盛。([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果类》)

佛手

佛手,香橼之类。

高州产佛手,大而清香,他处弗及也。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果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一《百果》上)

黎朦子 #

又名宜蒙子,又名宜母果,似橙而小。

二三月黄色,味极酸。

妇人怀孕不安,食之良,故有宜母之名。

制以为浆,甘酸,辟暑,名解渴水。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五《舆地略》十三《物产》二《果类》)

冬青

冬青,广人呼为杀鬼树。见《罗浮山志》。([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木类》)

瑞香

广东瑞香,有红、白、紫三色,紫色者香最烈,如麝脐、梅、兰。

袭其香气,花木即时焦枯。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草菊

草菊生丛草之中,状若茶菊,有红、紫、蓝、白四色。

味甘如杭菊,不似甘菊及苦薏之但苦而为甘也。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粉背金钟 #

粉背金钟,蕉类也。

高四五尺,花如吊钟,外白内赤,故名。

亦有外紫内红者。

([道光] 《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洋绣球 #

洋绣球藤本,来自海外。

一蕊或五花或六花,黄白二色。

花心白者鹅黄色,黄者红色。

艳丽异常。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玫瑰

玫瑰以叶为花,叶香如玫瑰,以手揉之,香气经日不散。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牡丹

牡丹亦以叶为花,叶攒生如牡丹。([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六《舆地略》十四《物产》三《花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七《百花》)

茅笔

陈献章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间,色白而劲。

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

白沙称为茅君,又尝称为茅龙。

今人多仿为之。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舆地略》十五《物产》四《器用类》)

此条全抄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茅笔》条而略删节,今将《广东新语》此条抄于下:

白沙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

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

白沙尝称为茅君。

有语云:“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

”又云:“长揖谢茅君,安静以待终。

”又尝称为茅龙。

其诗云:“茅龙飞出右军窝。

”今新会书家仿之,多用茅笔。

(康熙间刻本)

番纸

番鬼携来之纸,其白如雪,坚而光润,用粗纸裱背。

又有一种纸,中隐隐有各种花纹。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舆地略》十五《物产》四《器用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三《器物》下)

绵紬

绵紬,顺德人所织,仿湖州绵紬,有粗细二种,又有各种细紬,谓之顺德绸。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舆地略》十五《物产》四《器用类》、《岭南丛述》卷二十八《服饰》)

绣以潮州绣工为上,所刺者,又以程乡茧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舆地略》十五《物产》四《器用类》、《岭南丛述》卷二十八《服饰》)

规矩器 #

规矩器中藏墨牍,锥削画图,器弢以小革囊以为佩。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七《舆地略》十五《物产》四《器用类》、《岭南丛述》卷三十三《器物》下)

荷包鲫 #

荷包鲫,形似荷包,多子。([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八《舆地略》十六《物产》五《虫豸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九《鳞介》上)

燕窝

琼海海山危壁之上,多燕窝,人不能取,纵驯猿取之,色黄有黑点,十人谓之“老燕”。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羽族类》)

高冠鸟 #

高冠鸟小如黄雀,黑色,顶有红羽,高五六分,广州人喜畜之。([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羽族类》)

广南无雁,近年亦间有之。

明时有雁集于琼山县学宫泮池,邱濬为之记,见《琼台集》。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羽族类》)

果下马 #

果下马,卑小可行果树下,故名。

谣云:“果下马,相逢为郎下;果下牛,相逢为侬留。

”亦名石马。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七《走兽》上)

犀牛黄 #

犀牛黄,出陕西、甘肃者,谓之西黄;山广南者,谓之广黄。

《本草纲目》不著犀牛黄,偶遗之尔。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岭南丛述》卷四十七)

鹿

康熙时,粤东藩司某畜鹿数头于后园,生育日蕃,乃以木为阑,防其奔触,百年以来,十百成群,咿呦之声,达于墙外矣。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

腾豺山 #

腾豺山,《太平寰宇记》作腾豺岭,有野狗也。

腾豺山在高要西七十五里。

腾豺状类猴,头方正,发长丈许覆其面,欲有所视,辄摇头,以两手披之。

上树甚捷。

粤东无豺狼,惟此岭有之。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

琼州多猿,有苍黑二种,间有通臂者。([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

墨猴

墨猴,高、化等处间有之,能磨墨,磨毕,跳入笔筒间,闻阁笔声复出,以舌舐研墨如洗,复入。

([道光]《广东通志》卷九十九《舆地略》十七《物产》六《兽类》、《岭南丛述》卷四十八《走兽》下)

英吉利 #

《明史》之丁机宜《职方外纪》之谙厄利,《海国闻见录》之英机黎,以图舆核之,即英吉利。

盖对音翻译,无一是之字也。

其国本在欧逻巴之西,为荷兰属国,后渐富强,与荷兰构兵,遂为敌国。

又不知何时占据北亚未利加之地,称加那大英吉利,称欧巴之国为本国。

雍正十二年(1734),始来粤贸易。

其地产麦,所贸易联属之地,皆称港脚,来舶甚多。

([道光]《广东通志》卷三百三十《列传》六十三《外蕃》、《岭南丛述》卷五十七《诸蛮》)

端石刻帖 #

明黄谏滴官广州时,采端刻泉州二王帖,我乡杨景素为两广总督,得此石,移归邗上,今在部郎江元卿家。([道光]《广东通志》卷三百三十一《杂录》一)

希姓

广南希姓,莫古于仍氏。

仍弩见《吴志•离牧传》,若伦氏、容氏,乃粤东之望族。

又有利氏,广州多此姓。

奇莫奇于禤氏,音“揎”,广西有禤家洲,聚族而居,千有余家。

宋时钦州有揣某者,曾为峝长。

维氏、那氏,瑶、黎之姓也。

(《岭南丛述》卷二十三《人事》)

洋酒

外洋有葡萄酒,味甘而淡。

红毛酒色红,味辛烈。

广人传其法,亦酿之,与洋酒无异。

洋酒有数十种,惟此二种,内地人能造之,其余不能酿也。

又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

番人药物,多蒸为露,或榨为油,如蔷薇露、桂花露、荷花露、丁香油、肉桂油、薄荷油、檀香油,今广人皆能为之。

(《岭南丛述》卷三十六《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