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朝彤史拾遗记

胜朝彤史拾遗记

萧山毛奇龄大可

●卷一 #

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

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闱起居及内廷燕亵之事,用示劝戒,而惜其书不外传。

予幼时,得先子石阡府君教授所藏《宫闱记闻》一卷,自洪武至万历凡十三朝,可谓小备,虽所阙亦无几。

第载事未确,其文不雅驯。

予承乏为史官,值修明史,常阄题起草,得顺成弘正四朝后妃列传。

因历探中秘,以为必有异闻畸事,可补疏略。

而遍搜史,但得详册封年时及后妃崩死丧葬诸礼节,而他无所有。

乃不得己,仍取外史所记与实录稍不符者,草成应之。

而拾其余剩归而杂之先子之所藏,复为斯篇。

大抵事取可验,宁阙勿备,谓之拾遗。

既无彤史,称彤史者,曰非史官之正史焉。

〖太祖朝 洪武〗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徐王马公女也。马之先有宋太保默者,家于宿之新丰里,(一作闵子卿新丰里)数传及公,以赀豪里中,善施而贫。

元至顺间,其母郑媪生后卒,公杀人避仇,投所好友定远郭子兴,以后托焉。

会江淮乱,子兴起兵据濠州,太祖在军中,子兴妻张氏奇太祖,力劝子兴妻太祖以后。

曰:“是人有异相非常,当藉此收之,且马公不可负也。

”子兴以为然,遂赘太祖于其家。

独子兴子三与太祖不相能,数数构太祖,间以他事幽太祖别室,绝口食。

后窃怀铛底饲之,值饣么饣罗热,后乘热窃其一怀之薄乳傍,乳为之糜。

幸张氏怜后意,皇急阴解之。

(原评曰:阴解不属上一节,然急接此句,又急接下一段,则与后册后谕言照映警切。

)时诸军四出多卤献,独太祖无有,子兴怒。

后密丐张氏婉转,且以枣脯荐子兴,子兴置不问。

后善承人意而知书,精女红。

太祖每出军,一切军状皆属后。

籍簿井井,虽逾时询之不少遗。

暇即率诸校妻缝纫衣礻两以备不给。

至太祖渡江,后多智,恐元兵蹑其后,必相隔。

不俟太祖命,急率诸校妻过太平止繁昌陈迪家,而元兵果扼渡如后虑,后遂于迪家生皇长子焉。

时吴汉接境,战无虚日,后时时赞太祖规画,尝谓太祖曰:“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

”又曰:“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则杀亦罕也。

”太祖深然之。

洪武元年,上即皇帝位,册后。

既册,谓群臣曰:“昔光武受命,尝回思滹沱麦饭以劳冯异。

唐德长孙后,以其能周旋于隐太子构巢之问。

今皇后同朕起布衣,阅历忧患,每不惮灼肌体怀热食饲朕,此不止麦饭也。

至郭氏猜嫌,几罹不测,后卒能多方弥缝,以脱朕于难,其与长孙之周旋险易何等。

语曰:妻者齐也。

又曰:家贫思贤妻。

非后德齐一,安有今日?

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

”群臣呼万岁,既而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

陛下不忘妾,妾愿陛下尤不忘群臣百姓。

”(原评曰,一段虽似冯异传,然文气直逼西京,与后汉稍异。

)乃追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夫人,以无嗣,且不得公媪死所,乃瘗衮冕置冢户立庙新丰里,后岁时飨祀哀焉。

清江范孺人者,习女史,后令说古今贤后事,至窦太后,后曰:“黄老者何教?而太后好之。

”曰:“黄老者,清静无所为,不必为仁义,而民自孝慈,是其教也。

”后曰:“孝慈即仁义也。

世有舍仁义为孝慈者哉。

”左右诸嫔有以明德马后比后者,后曰:“吾安所及之,亦效之耳。

”第后性本俭,尝命练故织为衾褥以赐贫民,缉裁余缯帛及织工治丝有荒类者,纂集为衣帔以赐诸王公主。

身御瀚濯久纰不即易,曰:“此弋绨遣法也。

周王之国,遣慈母江贵妃从,(一作孙贵妃)赐以已取御纰衣一、杖一,曰:‘王有过,则披衣杖之。

’”即违驰以闻。

岁灾,六宫皆蔬食,请上赈恤,上许之。

后曰:“储备之不先,以致有此。

夫赈以恤其后,不如储之备于先为有要也。”上深然其言。上意气豪略,威福多不测,后顺事承指,每从容开导,其所补救,有为外廷所未知者。

先是参军郭景祥总制和州,或言景祥子不孝,尝持槊趣景祥,上曰:“若此,当诛之。

”后从容曰:“妾闻景祥止一子,独子者,必骄情也。

然亦安至是,且陛下杀一人而遽至绝人之后,此非细也。

毋亦廉而后杀之。

”及廉之,果不实。

上曰:“微后言,几误斩郭氏祀矣。

”李文忠守严州,上听杨宪言,欲召改为扬州守。

后曰:“文忠贤,其行信于人,改则失人心。

且敌方压境,守将未易动也。

上然之,文忠遂克杭州。

春坊李希颜,为诸王授经,击王额以管。

上怒甚,后解之曰:“几有使制锦而恶其翦者。

夫曲谨妇寺之爱也,而以责师傅可乎?”宋濂以学士归里,坐孙罪被逮将刑,后念其有师傅功,急进曰:“宋学士家居,岂知情者。

妾闻里塾延一师,尚终身敬卫之,况官家乎?”上曰:“此非汝所知也。

会后侍上食,举七向鼎,潸然而却。

上问故,后曰:“妾痛宋学士之刑,而欲为诸儿服心丧也。

”上闻,投箸起,明日赦濂,改安置茂州。

吴兴民沈秀,赀富侔国,曾为上犒军,而筑都城三之一。

上忌欲诛之,后谏曰:“妾闻法也者,所以诛不法也,非所以诛不祥。

民富侔国,民自不祥尔。

夫不祥之民,天灾有之,于国法何预焉。

”乃释秀戌云南。

尝令死囚筑都城赎刑,后曰:“以役赎死,仁也。

然以久瘐之囚而重之力役,得微仍以役死乎?”上为罢其役,释之。

后慈爱性成,而尤持大体,尝曰:“施恩必使遍,然推之有差等也。

今民间众庶固多艰难,独念京朝官去井里挈妻子僮仆奔走事上,而俸入有限,反多遍谪,差禄之谓何?”乃劝帝厚日给,别赐诸饔钱,且请太学生之携妻室者,置家粮,名红板仓粮,皆后恩也。

后细务必亲,既贵,尤自主馈事。

近臣及奏事官朝罢必会食,后每取尝之。

即不旨,必为上言责光禄卿。

至御膳日上,后必省祝,宫人请自重,后曰:“事夫亲馈食,礼也,且上性严急,万一偶失饪,吾得承之,汝辈堪此耶。

”他日羹寒,上翻羹污后衣,后令焯再进,他无所责。

上尝怒宫人,后亦怒,令付宫正司治罪,上稍解。

问后曰:“不自责,付宫人,何也?”后曰:“妾闻赏罚惟公,足以服人,故明主不以喜怒加刑赏。

当陛下怒时,恐有奇重,付宫正则酌之矣。

即陛下论罪人,亦有司者治之耳。

”上曰:“尔怒何也?”后曰:“妾之怒,所以解陛下怒也。

”后初知书,及贵,益好学,尝谓上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

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

”上曰:“至哉言也。

”命女史书之册。

尝俘元宝玉至,陈于廷,后阳认之曰:“元有是,何以失之?”意者,此非宝与,上曰:“朕知之矣。

后多学,必谓珠玉非宝,惟善为宝也。

”后拜曰:“如陛下言。

”(原评曰:“不以为讽谏,而以为衔弄多学”一语,不可删去。

洪武十五年八月,后疾,群臣请祷医,后曰:“生死,命也,祷医何益。

且医一不效,或致录医,是重吾过也。

”上问:“有言乎?”曰:“陛下与妾起布衣,藉陛下神圣,得贵为母后足矣,复何言。

所愿言者,惟陛下求贤人纳谠谏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

上悲悼,终身不再立后,九月葬孝陵。

(葬日各不同,故不录。

)以成穆孙贵妃、永贵妃、江贵妃,越日太庙。

逾年,宫人思之,作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

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万斯年。

泌彼下泉,悠悠苍天。

后生懿文太子标、秦王爽、晋王冈、成祖文皇帝、周王肃、宁国、安庆两公主。

初谥曰孝慈皇后,永乐元年上尊谥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嘉靖十七年复上尊谥曰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高皇后。

初后生成祖,有龙见于寝。

尝梦微时野归,遇贼皆红冠追之,成祖以马进,扶后执,贼见成祖皆避去。

后以故钟爱之,然勿言所梦。

及上厌太子柔弱,曰:“非继体也。

”后始以梦告,仍戒勿泄,而其后卒有靖难之事。

贵妃孙氏,陈州人,父和卿,以仕元偕妻晁氏,至常州家焉。

元末兵乱,妃父母相继死,独长兄瑛有材干,辞家远游,久未归。

妃年十三,随其次兄避兵江都。

将以次北还,而江都城陷,又死。

元帅马世熊妻得妃,育为女,年十八,未字也。

上求有容德者纳宫中,人或以妃告,及按果然,遂纳之。

妃敏慧端丽而娴礼法,言动皆中矩。

高后尝谓上曰:“古贤女也。

”妃痛无外家,间一请上,求兄瑛所在。

久之,得瑛,官参省。

上即位,册贵妃,位冠诸妃上。

妃佐高后相六宫事,高后以慈,妃以法,皆相济得治。

洪武七年九月癸未(一作庚寅)死,年三十二。

上震悼,赐谥成穆。

妃无子,只生四女。

上命周王肃主其丧,服慈母三年,皇太子诸王皆期,并敕词臣撰《孝慈录》。

凡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皆期,推妃恩也。

时命有司营厝于朝阳门外,褚冈之原,赐兄瑛田租以供岁祀,而其后高后陵。

郭宁妃,临淮郭山甫女也。

山甫善相人,上龙潜时,尝游临淮,过山甫家,山甫自外至,见上大惊,急呼内治馔。

治毕,夫妇捧七箸侍上饮,笑语甚欢。

中酒,阖外户跽曰:“公非常人也,自爱。

”尝言钟离有王者气,当在公矣。

上去,山甫谓诸子:“若曹皆田舍郎耳,而有封侯之相。

吾初疑之,今始知以是也。

(原评曰:此等形写在史公高纪之上。)

乃遣其二子从龙渡江,而亲饰妃纳一室,侍孝慈皇后行间。洪武三年,封宁妃。

孝慈崩,妃摄六宫事,称皇宁妃。

生一子,名檀,封鲁王。

上甚念山甫,及妃贵而山甫已死。

乃累赠山甫为营国公,二子皆以开国勋封侯。

如山甫言,长子兴,巩昌侯。

次英,武定侯。

皇淑妃李氏,寿州人,其父杰。当洪武初曾以广武卫指插北征,战而死。十七年九月册淑妃,以高皇后服阕不立后,进为皇淑妃,摄六宫事。

郭惠妃者,滁阳王长子郭大舍女。

滁阳生三子,皆非命死,独大舍遗一女,封惠妃。

人有相郭氏宅者曰:宅有女,当大贵。

初恶其言,至是验。

徐王托孝慈于滁阳,滁阳育之,亦郭氏女也。

妃生蜀王、预王、谷王及汝阳、永嘉二公主,预王即代王。

胡妃,临淮人,父显,以世开国功袭定辽都指挥同知,进都督,既而改武昌护卫。

妃生一子,名桢,封楚王。

〖建文帝朝〗孝康皇后常氏,懿文皇太子妃,开平王遇春女也。洪武四年,册为皇太子妃,既而有疾,死。太祖哀之,为辍朝三日。高后素服临,谥曰懿敬。

建文元年,追尊懿文皇太子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遂尊妃为孝康皇后。

永乐改元,复降称懿敬皇太子妃,懿文陵。

其后嘉靖二十年,孝宗张皇后崩,廷臣议尊谥,有以孝康进者,或曰:“此兴宗皇后谥也。

”世宗曰:“兴宗既降尊,袭之何害。

”遂谥孝康,盖世宗有微意云。

建文太后吕氏,寿州人。

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

国初有吕本曾仕元为总管府,已而归顺,官吏部尚书,出为都转运盐使,是其父也。

妃生虞怀王雄英及建文皇帝、吴王允通、衡王允坚、徐王允熙。

建文元年,尊妃为皇太后。

靖难兵至金川门,遣人迎太后。

太后至军中,成祖再拜,自陈不得已起兵之情,太后无一言慰劳而返。

及返,未至宫,宫中火起。

遂于是年七月,随幼子允熙,居懿文陵。

永乐改元,革太后号,复称皇嫂皇太子妃。

建文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奎、文圭。靖难兵入城,而后崩于火,闻者哀焉。

〖成祖朝 永乐〗徐皇后,成祖后也。

武宁王徐达以张夫人妒,太祖为之娶谢氏。

生后而贤,幼时诵书史,一过不忘,人称女诸生。

然缜慎不狎猎,每观书,得一善事,必一再思曰:“奈何效之。

”太祖闻其贤,亲召达,乞聘为燕王妃。

洪武九年正月授封册。

高皇后深爱之,曰:“真吾妇也。

”燕王之国,后理王宫政,甚治,乃以居。

高皇后丧,断酒肉三年,每语及高皇后辄流涕。

成祖问后:“高皇后遗言多可诵,顾何言最要,后能举之乎?”后一一举之,无所遗。

靖难兵起,后留与世子居守。

李景隆攻城,城几陷,后亲率诸将校妻擐甲登陴,挟矢石御之,敌遂以却。

洪武三十五年,上即皇帝位,乃以十一月壬辰册皇后。

后明于治理,每言南北兵争久,民敝,宜急休息。

而上方用人,稍稍以新旧为间,后力为解释。

有曰:“伊吕宫散,即胜朝犹用之,况太祖所遗者乎?”(原评曰:此学问语,惜以成祖之英敏而反不及此。

)后弟增寿,当建文时,曾以国情输之上,而建文君诛之。

至是议赠爵,后不可。上曰:“后欲为汉明德耶,顾今岂以外戚故封之。”

竟封定国公而命其子景昌袭其爵。

命下始告后,后不谢,曰:“非妾志也。

”会册皇太子及汉赵二王,后以为太子仁,不可忝主器。

而二王不驯,劝选宫僚,且请仍用廷臣兼署之,曰:“一则任使,一则疑隙不生,此高皇帝善制,此宜万世永遵者。

”尝问陛下:“所与共治者何也。

”上曰:“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皆是也。

”后曰:“请得悉召诸命妇观之。

”上许诺,及召入遍观,喜甚,各赐以冠服钞币,且谕之曰:“凡妇相夫,岂止衣服馈食云尔,必将有德行之助焉。

古公侯夫人,及大夫士之妻,其能助成夫德,载诸简牍夥矣。

今上所共理者,六卿翰林之臣也。

尔诸命妇,讵无所以赞于内者。

夫百姓安则国家安,国家安则君臣夫妇皆安,此所当共勉者也。

且夫朋友之言,有从有违。

夫妇之言,婉而易入,尔其思之。

又召翰林学士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妻,见柔德殿,各赐劝勉,且赏赉甚至。

后尝辑《女宪》、《女诫》诸书,采其要者,作《内训》二十篇。

曰德性,曰修身,曰慎言,曰谨行,曰勤励,曰儆戒,曰节险,曰积善,曰迁善,曰崇圣,曰景贤范,曰事父母,曰事君,曰事舅姑,曰奉祭祀,曰母仪,曰睦亲,曰慈幼,曰逮下,曰待外戚。

又纂古嘉言善行汇一编,名《劝善书》,颁行天下。

永乐五年七月,后疾,上临问,后以“求贤才,明邪正,厚宗室,抑外戚”为请,上纳之。

既而谓皇太子曰:“往者靖难时,诸从征妇之居留者,皆为我授兵婴城捍敌,往往扯衿缠,沥粉汗,每愧无以谢之。

闻上将北巡,吾欲于此时为追请恩泽,今不逮矣。

”又曰:“积善如登山,久必高。

积恶如穿坎,久必陷。

”乙未崩,年四十有六。

后生仁宗及汉庶人高煦、赵王燧,永安、永平、安成、咸宁四公主。

上恸曰:“吾从此不得闻善言矣。

”乃为后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卿营斋事惟谨。

十月甲午,册谥曰仁孝皇后。

七年,葬天寿山,升太庙。二十二年,仁宗即位,改葬长陵,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昭献王贵妃,苏州人也,随父宦在京。

永乐初,选择良家女,妃入宫,册为昭容。

时宫中上下多朔产,略少委曲。

独妃具才德,能从容婉娩以行其意,以故妃佐理宫政称惬伏,仁孝爱之。

永乐七年,仁孝服阕,进贵妃,上自仁孝崩后,在宫多任性,间或躁怒,宫人皆惴惴惧。

妃特辗转调护,徐俟意解。

自皇太子、亲王、公主以下,皆重赖焉。

十八年七月丙子,以疾死。

上震悼,为辍朝五日,赐祭谥照献贵妃。

命礼臣考高皇帝成穆贵妃故事,一视其丧葬,以宠恤之。

权妃者,朝鲜人。

永乐七年五月,朝鲜贡女充掖庭,妃随众女入。

上见妃色白而质复粹,问其技,出所携玉吹之,窈眇多远音。

上大悦,骤拔妃出众女上。

逾月,册贤妃,授妃父永均为光禄卿。

八年十月,妃侍上北征,凯还而疾,至临城曰:“不能复侍上矣。

”遂死。

上哀悼,亲赐祭,谥曰恭献,命厝其柩于泽县,敕县官守之。

时朝鲜所贡女,其见具位号者,复有任顺妃、李昭仪、吕婕妤、崔美人四人,皆命其父为京朝官。

顺妃父添年为鸿胪寺乡,昭仪父文,婕妤父贵真为光禄少卿,美人父得霖为鸿胪少卿。

其后永均以宣德(一作洪熙)中卒。

讣闻,上仰推先泽,遣中官赐祭。赐其家白金二百两,文帛表里有差。

●卷二 #

〖仁宗朝 洪熙〗仁宗皇后张氏,河南永城张麒女也。

麒由兵马指挥使封彭城伯,生二子,一女,即后也。

后以洪武二十六年,册燕世子妃。

永乐二年四月,改册为皇太子妃。

时仁宗体肥,腰腹经数围而累赘。

上命与诸王驰马,仁宗辞不能。

上大恚,命有司减仁宗膳,仁宗危甚。

会上令监国、二王播流言中之,几易储。

后内宽仁宗,而外事成祖及仁孝皇后甚谨,重得仁孝心。

仁孝每言于成祖,成祖亦意解。

尝曲宴内苑,仁宗侍成祖,见仁宗色变,唾而詈。

移时指后曰:“此佳归,他日当承我家,脱微此,废尔久矣。

”后起,顿首谢,顷之,忽失后所在。

上怪,使觅后,则后方亲入宫庖,手汤饼出荐。

上且感且喜,顾仁孝。

(原评曰:三字人所忽,此段传神全在此三字。)仁孝为慰劳泣下,乃呼仁宗及后前剧饮,尽欢乃罢。由是太子得不易。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仁宗既即位,命英国公张辅持节册皇后。

明年仁宗崩,宣宗立,尊为皇太后。

凡军国大事,悉上皇太后忝决。

皇太后亦每事谘询,不敢以听政自居,擅外廷议。

方是时,海内太平,上入奉起居,出侍游宴,四方贡献,虽瓜果微物,亦必先上皇太后,然后尝食,两宫慈孝闻天下。

宣德三年,太后游西苑,上亲掖舆,皇后皇妃皆从行。

泛舟登万岁山,上捧觞上寿,献诗颂太后。

太后亦赐觞谕上以保境安民至意,上稽首谢。

五年二月,谒长陵、献陵,上亲橐,骑导至河桥下骑扶辇行。

既过复骑,畿民观者夹道傍,皆感悦呼万岁。

时陵园父老适迎至,太后顾上曰:“百姓以君能安民,故不惮远赴,趋承踊跃,争欲得一望颜色。

倘无以安之,则天下之望君者,不止是矣。

”上拜谢。

及还,上奉太后过乓,召妇女问生业安否,妇女应对俚朴如家人然。

太后喜,赐钞币饮食。

时有以野蔬、村酒献者,后尝讫,复赐上曰:“此乓味,当知之。

”扈臣张辅、蹇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请候见行殿,太后慰劳之,赐酒馔及白金文绮,且曰:“尔等皆先朝旧臣,今日之清宁,得展游宴,虽祖宗实之,亦卿等辅相力也。

其勉导嗣君无忽。

”辅等顿首谢,是日谕上作《赏春赋》。

他日上谓士奇曰:“太后谒陵还,悉能道汝辈姓名及所行事,谓张辅,武臣也,而达大义;蹇义,厚重小心,但少断耳;惟汝能正言无所避,先帝或数不乐,然终能从汝,以致不败,特三事未从,可悔也。

”士奇谢。

太后遇外戚严,兄彭城伯、弟升忠安伯至醇谨,时谕以恭俭毖饬,保家族,不许预议国事。

杨士奇每言“升果贤,非他戚比”。

即所议事,鲜非是者,其预令议便,太后终不许。

暨宣宗又崩,英宗方九岁。

太后谓国福长君,欲召立襄王不果。

英宗既嗣,大臣请太后听政。

太后曰:“毋坏我家法,凡事付阁议,然后行。

”致书兄及弟升,第朝参勿干预一切。

特除去宣宗宫中诸玩物及不急诸务,特勖上以学,又数语洪宣间委任股肱事。

故是时,天子尊师傅,兴学校,举任贤才,为一代极盛。

正统二年,太后御便殿,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氵荧入。

上东立近榻,辅等立西,下女官佩刀剑杂侍。

太后召辅等前曰:“卿等皆旧臣,嗣君幼,幸同心为社稷计。

”又语士奇、溥曰:“先皇帝监国,时念二卿孤忠。

及在位,犹时时道之。

言在耳,不忘也。

”士奇等伏地谢,乃顾谓上曰:“此五臣皆先朝所简,帝其重之,凡事非五臣赞决勿行也。

”先是中官王振者,在宣宗时,曾以技巧逆上意。

后用英宗伴读,恩秉司礼监,恶未著也。

然而太后知其奸,故当大臣请垂帘时,太后令一切政务,必阁下议决。

越日,遣使一至阁,询若日议若事,俟阁臣列奏,太后亲验之始行。

或出振不赴阁议者,必立召振,责格其事。

其防如此,然终恐振不可制,(原评曰:急著此段则后之惩振自严。

旧本或遗此,或将此记他处,俱失篇法。

)至是令呼振。

振至,太后色顿改曰:“汝侍帝起居多不法,今赐汝死。

”女官抽刃加振颈。

帝跪请,五臣随帝跪。

太后曰:“此辈误人国多矣,帝乌知之。

”既而曰:“且以帝及诸公故,宽汝勿再也。

”由是振终太后世,不敢预大政。

七年乙巳十月,太后崩。

遗诏曰:“吾自洪武中,配仁宗皇帝三十余年。

及为未亡人,又十有八年。

今得全归,从先皇帝地下足矣。

惟是国家至重,当以爱人为保国之本。

尔诸臣咸佐帝行仁政,秉忠勤勿懈。

诸后妃家遵皇祖训戒,勿干预国事。

丧服遵仁宗遗诏,以日易月。

天地祖宗社稷之祭,不可以卑废尊。

及百神之祀,皆循常例勿停。

”十一月丁巳,上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越日太庙,合葬献陵。

后生宣宗及越王瞻墉、襄王瞻善。

方太后大渐时,召大臣榻前,问国家尚有何大事未举者。

士奇言:“建庶人立四岁,虽已亡,当复其位号,修其实录。

太宗诏‘有收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宜弛其禁。

”太后默然未答,若不省者。

诸臣受顾命遽出,故遗诏不及焉。

〖宣宗朝 宜德〗恭让胡皇后者,宣宗废后也,名善庠,济宁人,父荣生七女。

洪武初,长女名善围,以才色给事掖庭,充尚宫,颇见任使。

荣故于是时得授锦衣卫指挥。

至永乐十五年,有诏选皇太孙妃。

司天奏星气见奎娄,当在济河间求之。

使者下济宁,因以荣第三女进,则后也。

按之合法相,遂于是年册皇太孙妃。

先是邹平孙忠者,由太学生擢永城主簿,生一女,姣皙而慧。

仁宗张皇后,永城人也,其母彭城伯夫人,曾见孙氏女于主簿官舍,奇之。

会永乐八年,太宗谓皇太孙长当择配。

彭城夫人称孙氏女贤,乃因张皇后言于太宗,太宗取孙氏入宫。

甫十岁,即令张皇后育之,已七年矣。

(原评曰:此以合传体叙二后事方有眉目,旧史如隔幔张炬,绝不明白。

)至是诏选妃,以司天奏故,竟册立胡氏,而以孙氏为之嫔。

彭城夫人每为张皇后唧唧,而张皇后贤,不言也。

(原评曰:著此句又著下句,俱见筋节。

)是时仁宗知其事,故于仁宗嗣位,册孙氏嫔时,特赐孙氏得服妃冠服。

宣德改元,尊张皇后为皇太后。

皇太后有旨,谓两家定位久,无可议,仍册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

故事册皇后用金宝金册,皇贵妃而下,金册无宝。

时宣宗初嗣位,意亦稍稍向孙氏,特为孙氏请宝于太后。

敕尚宝制金宝如后,赐孙氏,当时疑之。

既而上颇事游幸,且好弄。

后数数规讽,上稍厌后。

适后疾无子,而贵妃,宫人有身者,贵妃隐之为已有。

二年十一月,宫中传言贵妃生皇第一子,上遂召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入。

谕之曰:“朕有一大事与卿等议,固出不得已,然亦决矣。

朕三十无子,而中宫屡身不得育,顷且病。

日者言中宫禄命必无子,今贵妃有子,当立为嗣。

夫母以子贵,礼也。

特何以处中宫。

”辅等皆不答。

上乃举后过一二顾荣,荣进曰:“是可废也。

”上曰:“废后有故事耶?”义曰:“宋仁宗废郭后为仙妃是也。

”时辅与原吉、士奇、嘿然无言。

上特问士奇,士奇曰:“臣事帝后,犹子事父母也。

宁有为人子而议废母者。

”荣曰:“上命也。

”士奇曰:“正惟上命,勿轻出耳。

”辅与原吉是士奇,且曰:“此大事非群议不可。

”上曰:“不贻外议乎?”士奇曰:“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极言其非,因率台臣十数人入谏见黜。

夫廷臣非之,至今史册犹讥之,谁谓无议哉。

”既退,荣谓原吉曰:“上志久矣,恐非臣下所能止者。

”原吉曰:“然废之不可也。

”士奇曰:“即上所举中宫过,亦何一当废者,而轻言若是。

”明日,上召荣、士奇至西角门问曰:“昨议云何。

”荣出怀中纸条“后当废事”以进。

上览未及竟,艴然曰:“渠曷有此。

”顾士奇:“尔何言?”对曰:“汉光武废后,诏书有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

宋仁宗废后而后复悔之。

顾陛下详慎,幸勿却休福而贻后悔。

上不怿罢。

他日又诏问五人,辅、原吉对如前。

士奇曰:“皇太后神圣,岂无旨者?”上曰:“与卿等议即太后旨也。

”是日议未决。

最后乃独召士奇于文华殿,屏左右谕曰:“朕丐卿,必欲卿处之如何?”士奇曰:“此非臣所能处也。

”上曰:“虽然,以丐卿。

”如是者三。

士奇俯久之,仰而曰:“中宫与贵妃无嫌乎?”

(原评曰有:明一代多废后,自此始。

大臣依回处写出可惜。

)曰:“无之,顷中宫病逾月,而贵妃日过视,且倍殷也。

”士奇曰:“若然,曷若乘中宫有疾,而陛下导之使辞让焉。

”上曰:“善,卿第勿言,俟朕入导之。

”数日复召士奇曰:“如卿言,中宫果辞让,虽太后不许,贵妃亦不受,然中宫意决矣。

”士奇曰:“若此,愿陛下待两宫均等,无厚薄、无崇庳,终之始之。

昔宋仁宗废郭后而恩意弥笃,可监也。

”上曰:“朕不食言。

”明日以谕议等,议等皆曰:“善。

上乃敕礼部:“皇后自罹多病,不能承馈祀。

重以无子,怀谦退,上表请闲。

朕念伉俪重,屡拒不纳。

而后恳再三,不得已已从所请矣。

夫因其谦德而遂尊之,礼也。

其称号、服食、侍从悉仍旧不改如敕。

”乃更立孙氏为后,而后竟废。

后乃退居长安宫,性本恬不喜事华饰,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

张太后甚怜之,特召入,居清宁宫。

凡内廷朝会飨宴,必命后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

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后为皇太后,后益谦让,然视后如故。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后祭奠列名妃嫔中,竟不得与孙后齿,因痛哭不巳,逾年亦崩。

下外庭议丧礼,时杨士奇病,在告诸臣就问之。

士奇请用后礼葬,诸臣曰:“此非内庭意也。

”士奇面床阴不言。

诸臣竟用嫔御礼,别葬于金山,谥静慈仙师。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

英宗皇后钱氏,尝事后,知后贤,每为英宗言后无罪废。

群臣畏太后,殓葬谥号皆无礼伤之。

英宗问李贤:“胡母后以疾请闲耳,谥仙师岂令典耶?朕欲尊上皇后谥,且饰其陵寝,飨殿神主,皆得更制如奉先殿式何如?”(原评曰:英宗复胡后位号,与止宫妃殉葬皆足为千古法式。

第复位号事,稍涉私嫌,犹不及孝宗之公,若止殉,则度越远矣。

)贤顿首谢称善。

上敕群臣:“皇考以胡母后多疾,听其请闲。

朕以冲龄,当母后令终,上谥无状,心甚缺然。

”其改议尊谥,令所司修葺陵寝,飨殿如制。

七年七月己未,礼部尚书姚夔等议上尊谥,曰:“胡太后入嫔先皇,久专宫阃。

嗣任姒之徽音,慕黄老之清净。

让位别居,优游卒岁。

顾典礼未行,重违素志。

尊崇有自,特发宸衷。

夫有至行者,必受令名。

慎追远者,可风末俗。

先太后谦让如彼,我皇上克念如此。

至德大孝,古今罕有。臣等躬逢盛事,不敢掩忽。”谨议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乙丑修陵寝。甲戌遣驸马都尉石诣陵所上册宝焉。

宣宗继后孙氏,邹平人。

永乐八年选入宫,十五年为皇太孙嫔,二十二年改称皇太子嫔,宣德改元册贵妃。

时虽立皇后胡氏,而后以无子且多病,将逊位与妃。

妃乃谬敬后,后病,妃故朝夕视,阳为忧劳。

及妃称有子,后上表退让,请定国本。

妃犹固辞曰:“皇后病已自有子,吾子敢先皇后子耶?”

宣德三年三月,以后表逊,故竟册贵妃为皇后。

子为皇太子,是为英宗。

英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车驾北狩,后用于谦策,斥议迁者,而命成阝王入监国,社稷安。

成阝王即位,尊后曰上圣皇太后。

时英宗在迤北,后尝寄御寒衣裘,手自缝织。

及居南内,后时时遣使问候,遗珍馔,且数自入视。

会守者王城舒良密谋,伺后入,当白景皇帝,留后南内。

后闻始不往。

既而石亨、曹吉祥等谋夺门,密白后,后许之。

英宗复辟,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

先是宣宗册后为嫔,时赐嫔冠服。

及册妃赐妃宝,皆非制。

(原评曰:此用略笔,后用详笔,一详一略,当与胡后记参看。

)明初,宫闺无上尊者。

时岷王徽享,因礼部尚书杨善以请,英宗难之曰:“恐非祖宗法,贻后议也。

其后尚宝卿钱溥、兵部尚书陈汝言复以为请,且曰:“复辟时非太后有诏,谁敢提兵入禁门者。

今曹石等皆受赏,而太后尊号缺然,是逮卑而反遗尊也。

”上从之。

然而明代之废后上后徽号,凡宫闺破例,皆自后始矣。

后端慎而有裁决,然故识大体,其待外家皆有法。

初王振肆横,祭酒李时勉遇振车不下,振怒。

廉时勉他过,械其首示文庙前。

太后闻,大惊,召上曰:“祭酒者,国子师也,至重。

即有罪,奈何戴囊头辱之,谓观瞻何?”上谢不知,太后大怒曰:“即不知,何用汝作皇帝。”帝遣问,知振所为,立释之。

土木之变,太后知于谦能任难,即以侍郎升本兵。

复辟后,太后怜谦忠社稷,以不赏死,面诘上曰:“何为不留谦。

”上称悔悟。

至若后父忠,在永乐初为永城主簿。

母董氏,年九十,有子五人,继宗、绍宗、显宗、续宗、纯宗及诸孙数十人,并以后故,赐官爵,继宗爵会昌侯。

董兴,董太夫人弟,亦以夺门功,封海宁伯。

然太后无私外家意,时继宗已侯,复有为绍宗言者,上谓李贤曰:“孙氏授官,必数请而后得之,然太后犹怫怫不乐,曰‘我家有何功而冒滥至此’。

今左右复为之求恩,谓慰太后心,不知正不尔也。

”贤顿首称叹,因曰:“祖宗家法,外戚总不得预政。

今会昌侯典禁中,太后知之乎?”上曰:“近侍初言京营者,所以禁非常,非皇舅领之不可,故与之。

实非太后意,且太后未尝不悔也。

会显宗奴客夺庄田,私造店房,夺估人货,上命议如法。

其兄会昌侯乘间请,且乞太后念董太夫人,太后曰:“岂可以亲故,国法也。

”敕还田,毁店房,械其奴客戍之。

天顺四年,清冒迎驾功,许检举。

继宗检举其子弟家人,共二十馀名。

上用李贤言,令革去家人,存子弟名。

曰:“若白太后不侯矣。

”六年九月崩,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主庙。

景泰吴太后者,宣宗妃,景帝母也,丹徒人。宣宗以宣德中册吴氏为贤妃。

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皇贤妃。成化中死,父彦忠,先官都督卒。子安,封安平伯,天顺元年削爵。

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颖悟警敏,有文章名。宣宗闻之,纳为嫔,入宫二十日卒。嫔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其词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独惭乎予之孝也。心傍徨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英宗朝 正统 天顺〗睿皇后,英宗后也。

姓钱氏,直隶海州人。

洪武初,有钱万者,以军功封昭勇将军,世袭金吾指挥使。

再传及贵,由金吾指挥使升中军都督,追赠安昌伯。

(一作后族微外家无封误)娶明威将军燕山卫指挥佥事包谅女,(一作后父贵以燕山护卫升指挥佥事误)生后。

正统六年正月,奉太皇太后懿旨,敕礼部选择直隶、南京、凤阳、淮徐、河南、山东、陕西官民家女子年十三至十五、容貌端洁、姿性纯美、中礼度者,有司聘给其父母,亲送诣阙。

时后年十四,中选,迎入宫。

八年四月册为后。

十四年,上北狩,后尽出中宫所有赀仗变之,佐迎贺费。

每夜露告天罢,即卧地,因坏一股。

复以久泣故,伤目。

景棠元,迁后仁寿宫。

及迎上还,后乃随上居南城。

上复辟,太监蒋冕白于皇太后,谓后无子,周贵妃有子,请立周贵妃为后。

上怒,立斥之。

先是,太后阴以上为子,人无敢言者。

至是太后崩,后具言状,且为胡废后白所枉,上始悟。

然终莫知母宫人者为谁也,甚恨。

会后弟钦钟,以从征殉土木难。

上念之,欲封其子雄,而后辞甚至。

上以是益重后。

然终念后无子,恐他日蹈胡后辙,特于弥留时,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大学士李贤书册,藏阁中。

宪宗立,上两宫尊号。

周贵妃倚子责,故不欲与后齿,曰:“岂有皇帝非其子而称太后者。

”倡言钱后无子,损肢体,久病,当视胡废后故事,独尊上生母为太后。

遂传贵妃意,使太监夏时集外廷议。

大学士彭时、李贤交争之,且曰:“胡太后以让位故,迟于上尊。

今太后名位在,未尝让也。

”夏时曰:“即让,何不可?”时曰:“胡皇后让位,宣庙在也。

先帝已大行,臣子谁敢为太后让者。

夏时厉声曰:“公等敢二耶,二即罪矣。

”彭时仰天立语曰:“两宫同尊,皇上之孝也。

臣子所不敢不尊者,正为皇上全孝德耳。

钱太后已无子,又谁利耶。

有太祖、太宗之遗法在,又谁二耶。

”夏时入请命,良久出,令草并尊诏。

时复与贤议,特加正宫二字以别之。

乃上后曰:慈懿皇太后。

而上周后曰皇太后。

当是时,上方营裕陵,时与贤复疏营三圹以俟,而上不之许。

成化四年,太后崩,复集廷臣议葬事。

彭时首言:“梓宫当合葬裕陵,主庙,故制也,有何议。

”夏时曰:“所议者,谓慈懿无子,损肢体,必难以入山林耳。

”彭时曰:“慈懿母仪三十年,当先皇帝在时,未尝以损肢体无子违寝御也。

夫先皇帝不异室,而为臣子者,反谓其难与同穴,吾未敢闻。

况先皇帝遗命在耶,(原阙约四百余字)前既共所尊,而身后更同其享,此后衤冀观型所由起也。

”疏入再下议。

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廷臣九十九人,皆议如时言,且曰:“万一大行皇太后与皇太后千秋万岁后,不合葬同,安保后来无议改者。

”上曰:“卿等言是也,但朕屡请皆未得,乖礼非孝,违亲亦非孝,卿等为朕图之。

”明日詹事柯潜、给事魏元等疏上,又明日尚书姚夔等合疏上,皆执议如初。

内旨犹传别揆葬地,夔等乃率百官跪伏文华门候旨,自己至申。

上谕群臣退,众叩首曰:“不得旨不退。

”于是商辂刘定之等皆入内劝,上降旨如群臣议,群臣齐声呼万岁退。

七月丙子,上尊谥曰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

九月庚申裕陵,然犹异隧,去英宗元堂约数丈,中窒之而虚右圹。

待周太后,则隧道通焉,且又不得与于奉先殿配祭。

弘治十七年,周太后崩。

孝宗问刘健、李东阳、谢迁,出裕陵图指示曰:“此有二隧,然是隧中通,而是隧独否。

此当日中官为之,外廷未晓也。

朕见成化间有彭时、姚夔等疏,叹先朝大臣,为国如此,而犹有遗憾尔尔。

”健迁等乃极言当时委曲先帝不得已之意。

上曰:“当时先帝亦惑于形家言耳。

司天诏上干陵堂,恐漏风气,故因循听之,朕今欲为之一决。

”因以指画币曰:“皇堂窒,天地闭。

[叶音必列反]皇堂一通,风气流行。

朕意既定,可无虑此。

”健等力赞之。

他日御便殿问健等曰:“太后庙礼如何?”健等言:“二后自唐人始也,三后自宋人始也,汉以前一帝一后而已。

曩者定议合配享,以孝庄太后居左。

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如唐宋故事,臣等以是不敢复请。

”上曰:“二后已非,况三后乎?”迁曰:“彼三后者,谓一继立,一生母也。

”上曰:“凡事须师古,太皇太后,鞠育朕躬,朕岂敢忘,顾私情耳。

祖宗旧制,一帝一后。

今设并,则改坏祖制,自朕始矣,不可。

且卿辈尚不知奉先殿祭也。

皇祖特座,一饭一匙而已。

夫孝穆皇太后生朕,朕且设奉慈别祀之。

今仁寿宫前殿宽,朕意欲奉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奉孝穆王太后于傍,岁时享祀,如太庙礼如何?”(原评曰:圣主举动可威。

)东阳对曰:“陛下言是也。

”上曰:“虽然,此大事须卿等确议。

”时吴宽以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立议曰:“鲁颂姜原宫,春秋考仲子之宫,皆别庙也,汉唐亦然。

自宋始祭,其礼已谬。

然犹是诸帝继室,生前作配,非后世子孙所追尊者。

惟李宸妃没,仁宗悲恸,乃为追。

虽至情,然实非礼不足法。

”上览议大喜。

翼日,出奉先殿图示群臣,指仁寿宫前可庙处曰:“庙成,并迁孝穆太后于此。

”皆对曰:“善。

”再问再对,遂命为庙名。

孝肃太皇太后殿在仁寿宫前,奉先殿西,其制中奉孝肃,左奉孝穆,中外称合礼。

顷之,奏监天钦陵事岁向不利,内官监亦言英庙寝傍,难以轻动,竟不行。

上意终不已,就陵殿移英庙神座居中,孝庄居左,孝肃居右。

宪宗太后周氏,英宗妃也,昌平人。初入宫为贵嫔,正统十二年十月生太子,即宪宗也。天顺元年四月册为贵妃。八年正月,宪宗立,尊为皇太后,与慈懿并。

成化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寿皇太后。

是年十月,孝宗即位,加尊为太皇太后,而徽称如故。

太后当宪宗时,宪宗孝,所以事养者备至,五日一朝,宴飨必躬亲。

每出游,至尊必躬导宝舆。

太后意所欲得,惟恐不得当。

稍不豫,即忧疑见颜色。

以故慈懿葬事独难太后,意久不能决。

及孝宗入宫,纪太后暴死,惧罹不测,太后亲育之。

饮食起居,必护视得以无恙,故孝宗之事太后,过于宪宗。

日夕问寝膳,定省不辍。

太后偶疡,孝宗夜吁天。

适春郊当宴,以太后未安,诏罢。

太后病已,特诏谕群臣谓:“畴昔宪宗,以天下养,克尽子道。

今皇帝嗣位,实能绍述先志,奉养加厚。

予偶婴疡疾,皇帝夜起吁天,为予请命。

春郊罢宴,问视惟谨。

顷者医药奏功,饮食如旧。

以昔视今,父子一道。

予甚嘉焉。

又谓:“予感帝孝,以为天下物皆帝所有,无以报帝意。故托之语言,以彰圣德。”

(原评曰:孝宗实有可感语,亦谆切堪念。)且命副藏内阁,传之无穷。而上于是时,亦奉表称谢,一时中外称慈孝焉。

十一年十月,太后以清宁宫灾,迁居仁寿宫。

越一年,清宁宫成,太后还居之。

先是太后家以恩泽封者甚众,太后父能由庆云伯进侯,加太傅。

及死,进赠宁国公,谥荣靖。

弟寿嗣庆云侯,封长宁伯,寻加世袭。

寿子璋瑾、瓒瑛、子瑭晋皆授锦衣卫指挥,千百户。

尝与张鹤龄忿争,哄闻上前,上以太后故不问。

至是家有赐田,有司请厘正,上难之。

太后闻曰:“奈何以我故,令皇帝不得守法。

”使归田于官。

而后有长弟名吉祥者,儿时好游,游即去其家。

尔时太后未入宫也,久之不归,至天顺中为僧大觉寺,好游如故,昼游他所,夜即宿报国寺伽蓝殿中,太后亦忘之。

报国寺者,都城宣武门外小寺也。

太后夜忽梦枷蓝神来告妃“弟在我殿中宿,妃知之乎”?其夜英宗梦亦如之,醒而相语,初不信,遣小黄门物色之。

至则小黄门见吉祥坦腹卧伽蓝殿中,遂拥以行,入白太后。

大后时为妃以告帝,帝召入大喜。

使具言生平,太后泣下,因曰:“弟为僧,何如为皇亲耶?”吉祥曰:“为皇亲何如为僧。

”(原评曰:其前后行径只此一语已了)乃遣还寺,厚赐之。

宪宗嗣位,太后为拓报国寺,建大慈仁寺居之,赐庄田数百顷。

其后寿与归所赐田,身后随见夺。

而吉祥庄田藏寺中者,虽至今犹存焉。

弘治十七年三月,太后崩,议上尊谥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

诏撰册,文未及上,孝宗寻与刘健、谢迁议立奉慈殿,别祀不庙。

遂罢谥,仍称太皇太后,语在睿皇后记。

嘉靖十五年,迁太后奉慈殿主与纪邵二太后主并祀于陵殿,不系睿纯别嫡庶云。

王皇妃,顺天人。

与胡惠妃皆有宠,英宗遗命止宫妃殉葬。

有云王妃他日宜合葬,惠妃葬桃山,亦宜迁来。

以下诸妃,皆任其年终,次第陪葬。

其后惠妃仍葬桃山,诸妃皆别葬金山,然竟无殉者。

初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

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

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

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朝朝天女户者也。

成祖以十六妃葬长陵,中有殉者。

仁宗殉五妃,其余三妃以年终,别葬金山。

兴熙元年七月,宣宗追谥皇庶母贵妃郭氏,谥恭肃;淑妃王氏,谥贞惠;丽妃王氏,谥惠安;顺妃谭氏,谥恭僖;充妃黄氏,谥恭靖;其郭妃、二王妃,即永乐二十三年十月所册立者。

宣宗殉十妃。

宣德十年八月,英宗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靖;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恭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

其册辞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嗣后皆无殉,自英宗始,惟景泰帝尚以唐妃殉,则天顺元年事,在遗诏前。

●卷三 #

〖景泰朝帝〗景皇后汪姓,顺天人,祖泉,金吾左卫指挥使,父瑛,中兵马指挥使,皆以后封故,进都督。

正统十年八月,英宗选择王妃,得后而贤,册立之。

十四年,英宗北狩,成阝王由监国即帝位,册为皇后。

时京师新被卤,凡死事及老弱杀伤者,暴骨满原野。

后下懿旨,令官校掩埋,且劝帝设斋醮恤之。

第后无子,生二女。而次妃杭氏生一子,名见济。

景泰三年五月,将废英宗子宪宗为沂王,而立见济为皇太子。议定,后执不可,谓:“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让也。

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

”上怒曰:“谓见济非而子耶。

”竟废英宗子立见济,并册见济母杭氏为后,而后竟废。

礼部郎中章纶上弭灾疏,首请复中宫位号以正母仪。

忤旨,榜掠几死。

英宗复辟,仍令称王妃。

会景帝晏驾,廷臣议王妃之殉,时杭氏先景帝崩。

将及后,李贤曰:“景泰妃虽尝为后,然旋见幽抑,生亦何有恩而死殉之。

且遗二女幼,可悯也。

”上恻然曰:“卿言是。

”而宪宗时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已感后意。

因言上,令他妃殉,迁后外王府,而留养二女于宫中。

当是时,钱皇后在宫,忧劳哭泣,日藉后,慰恤有如妯娌。

而孝肃孙太后以母后ピ赫顿失势,危疑见门闼。

赖后事恭谨多保护,愿有以报后。

至是后沦落,一兴一衰。

因于后归国时流涕饮饯,凡在宫所有服御赀器及其故宫人,答应皆令随后迁外王府而。

于是外王府所蓄与宫禁等。

(原评曰:兴废情形,写得绵邈。

)后既归,斋素事佛。

每岁时令节,太后与后,犹必召入饮宴,叙家人礼。

而二女稍长亦斋素,矢不下嫁。

至宪宗强之,始嫁其一于郡马王宪。

惟后父瑛于天顺改元,仍降都督为兵马指挥使。

然亦随进为锦衣佥事,终后之世,皆无恙。

正德元年十二月死,寿八十。廷臣疑祭葬,王鏊曰:“葬以妃,祭以后。”

遂用皇妃礼,合葬金山。

明年上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

后性本醇懿,然多执持不轻徇。

英宗既复辟,尝入内帑检故物,问大监刘桓曰:“记有玉玲珑系腰,今何在?”桓言景帝尝取去,当在汪所。

上遣使再三索,皆对以无有。

左右劝后出还上,后不肯,既而语人曰:“是实有之,但景帝虽废,亦尝为天子七年,一腰系,何不可消受,乃迫取耶。

且景之天下尚归之上,何有此数片玉。

当上索时,吾实怒而投之井矣。

”(原评曰:贤后此节尤不可少,旧本多删,句不合。

)其执持如此。

后有言后出携甚多者,英宗命检取,得银二十万,他物称是,则所蓄可知矣。

后贤而寿,与景帝同齿,阅历数朝复位号。

而杭氏以景泰七年庚子崩,谥孝肃庙。

至天顺初,革封号,迁主别室,其一子即怀献太子,早卒。

唐氏者,景帝妃,都督唐兴女也。

以景泰七年进宫,八年封皇贵妃,宠幸冠后廷。

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日控习以待。

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

成阝王死,群臣议殉葬。

及妃,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

〖宪宗朝 成化〗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人,天顺八年七月,册立为皇后。

方宪宗居东宫时,有宫人甫笄,窃侍太子起居者,即万妃也。

宠甚,多无礼,后立而恶之,摘其不法加杖焉。

(原评曰:后能杖万妃,虽废何憾。

旧史犹讳言,只称帝所宠宫人何威慑乃尔。

)先是英宗择太子宫妃,有司以十二人进,英宗亲选得三人,一吴氏,一王氏,一柏氏也。

三人皆留居宫中,而第王为首。

会孝肃太后与英宗先后崩,宪宗不敢主,复奉太后旨,命礼部选择三人,选如故。

而掌选者,为司礼牛玉,遂选立吴氏。

至是宪宗怒,谓吴氏德不称,轻率好歌曲,不足母天下。

且选立非先帝意,下掌选诏狱,重鞫之。

词连后父俊及后弟雄。

谓立后时,玉以王氏非已选,说太后更易,而雄俊父子遂赂玉。

狱上,上乃白太后,敕谕中宫:“尔轻浮粗率,留心曲调,不足以敬承宗庙,表正闺闼。

其上皇后册宝,退居别宫。

”且下诏群臣:“朕仰遵凭几勉举大婚,时方在疚,不忍闻命,矧敢知其事。

特念皇后位重,当先帝临御,亲为朕简择贤淑。

其时已定王氏,储俟及时。

而太监牛玉,朦胧奏请易选吴氏。

礼成之后,朕亲见举动轻率,德不称位。

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

用是不得已,请命母后。

已废吴氏,闲住别宫。

更册王氏,以仰承先帝遗意。

”时后父俊已授都督同知,乃敕与其弟雄同戍登州,而发牛玉孝陵种菜,闻者冤之。

初典玺扃扃丞王纶者,侍宪宗东宫。

侍读钱溥,尝教内书馆,纶受学焉。

时尚宝司丞朱奎以幼童陪读,皆相狎。

及英宗不预,溥意纶必入司礼,密遣奎通纶。

纶因偕奎造溥宅,欢饮必竟夕。

而大学士陈文者,居第与溥邻,每纶至,溥必邀文俱,而是夕独否,觇之,则屏人语选婚事,然未有属也。

既而英宗崩,李贤当草诏,文掣贤笔曰:无庸有草之者矣,钱侍读与阉纶计且代公。

贤颔之未发也。

会英宗大殓,纶侍立,外衰而袭貂,上恶之。

玉亦恐纶即柄用,遂悉数纶过,且发其通溥状。

降纶南京闲住,而谪溥为顺德县知县,凡与通者皆得罪,玉势大振。

至是倾玉者,亦互相根株,玉侄侍读牛纶,甥吏部员外郎孙琮皆革职。

而南京六科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翔、李钧等,复群起劾玉,词连李贤,谓贤与玉通。

上重黜徽等乃罢。

然两家倾陷者,皆借两后事抵,言词暧昧,多周章,而于是废立之势成,竟难挽焉。

后退居西宫,适纪氏以怀妊故,惧万妃不测,居后宫傍。

生孝宗,而后保护之备至。

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起居,一如母后礼,且将复后位号,而抑于孝贞,遂已之。

时逻卒有捕后侄,盗幽宫宝器者,召问之。

曰:“吴后自门隙投出,非盗也。

”上怜之,置不问,且复官其侄锦衣卫百户。

(原评曰:圣主举动可感,此当与神宗敕穆庙恭妃事参看。

)正德中,后死,刘瑾欲焚尸以灭其迹,阁臣力持之,乃罢。

既而议以妃礼葬。

王皇后,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女也。

英宗初择太子妃,以后与废后吴氏、柏氏留宫中,意属后。

英宗崩,太监牛玉请太后册立吴氏,而后与柏居别宫。

宪宗不悦,下牛玉诏狱,仍废吴后立后焉。

时万妃有宠,吴后与妃不相中,因见废。

后贤而有智,鉴吴氏,一以曲处之。

尝游西苑,妃车先后行,岁时朝见,不执妃礼。

昭德宫酝酿,每加于中宫。

帝尝令妃戎服侍酒,使太监段英掌宫,后一无所忌。

成化二十三年,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孝宗崩,后传谕内阁:“自古帝王能力孝行,竭事慈宫,如大行皇帝者,恐不多得。

先生辈应定一佳谥传之。

”故事上列帝谥,率上十六字,而末统以孝。

惟孝宗独用为庙讳,感后旨云。

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加尊太皇太后。

正德五年,加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太皇太后。

十三年二月,后崩,合葬茂陵。

三月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太庙。

孝穆纪太后者,宪宗妃,孝宗母也。

贺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太后在俘中,久之,中宫人选,授女史。

以警敏,俾守内藏。

时万贵妃宠而妒,他妃幸上者,皆治使伤妊,即妊,百计使堕,由是他妃勿敢进。

上尝行内藏,纪太后应对称上意,上悦之,就藏幸太后。

万贵妃察知,恚甚,至不食,嘿俟数月,令婢钩治之。

婢谬报曰病痞,于是贵妃谮太后上前,谪居安乐堂。

久之,孝宗生,太后使门监张敏溺焉。

敏惊曰:“上未有子,今纵不敢使上知,顾奈何弃之。

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

当是时,贵妃虽日伺,无所得。

且甚秘,至五六岁,尚不敢剪其胎发,唯吴太后废居西内,近安乐,独往来知其事,时时就哺养,上不知也。

他日上召张敏栉,照鉴叹曰:“冉冉矣,而无子。

”敏伏地曰:“死罪,万岁见有子,何言无耶?”上叱安得有,敏伏地叩头曰:“有,只恐不能保耳,倘能保,子见在也。

”上曰:“吾自能保之,顾安得有?有安在?”敏叩头言状,上急起入西内,令召见,使至安乐堂宣旨。

后抱孝宗泣曰:“事已觉,吾无生矣!

儿去,见黄袍有须者,儿父也。

”乃为孝宗易衣,置小车中舁之行。

既至,孝宗发被地,走入上怀,牵上衣。

上顾视大喜,且泣下曰:“我子也,类我。

”(一云太监段英乘间为妃言,妃念已不复孕,乃启上召见,非是。

原评曰:此段淋漓不必言,且亦仓卒处写得安洽。

与他本所记召见处迥然不同。

会其年五月,乾清宫灾,外廷忧上无继嗣者,稍稍见章奏。

上乃使司礼监怀恩,出谓大学士商辂等曰:“主上有子六岁矣。

”莫之知,因具道故,群臣闻之,皆大喜,即请为命名。

拟上,不称旨,上自名之。

于是后宫报有子者,相继至。

上乃移太后居永寿宫,数数召饮酒,甚欢。

贵妃日夜泣怨曰:“群小无状,不使我知。

”其六月,候上召太后饮,置毒酒中,暴死。

上悲悼之,意贵妃而不敢言,赐谥恭恪庄僖淑妃。

张敏惧,亦吞金死,孝宗竟立为太子。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孝宗嗣位,即以其年十二月,追封皇太后,谥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太后,迁葬茂陵,奉主奉慈殿。

时贵妃已死,中外哗然,切指贵妃家。

监察御史曹等,请告贵妃罪于大行皇帝,斥其葬,削其谥号。

孝宗不许曰:“何以妥先帝。

”遂已。

乃特遣太监蔡用之贺,求纪家,得纪父贵、纪祖旺兄弟二人以闻,上既悲伤念太后,闻得其家兄弟来,大喜。

诏改名父贵为贵,授锦衣指挥同知。

祖旺为旺,授指挥佥事。

赐予金帛、第宅、庄田、奴婢不可胜计。

追赠太后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媪为夫人,其曾祖、祖父亦如之。

遣修太后先茔之在贺者,置守坟户,复其家,而其既以伪败也。

先是太后在宫中,尝自语:世贺县姓纪亲族幼不能知也。

太监郭镛、陆恺皆闻之。

恺故广西人姓李,蛮中纪与李同音,因妄称太后兄。

(一云恺故无为州巢县人,其时冒太后兄世,官锦衣百户)遥嗾镇守两广,太监为访其族来,而族虚无人,唯恺女兄夫韦父成者出冒之。

有司遂待父成以戚畹,名所居里曰迎恩里。

于是贵旺者谋曰:“父成本韦氏,而犹冒焉,况我姓李。

因诈为宗系,上有司,有司莫辨也。

既而父成诣阙争,听者逐父成,而仍不能察贵旺是否。

及上使使者,修治后先茔。

蛮人凡姓李者,皆自称太后家,数辈见使者,使者讶之。

谓纪也而李。

及还,奏贵旺不实。

上复遣给事中孙圭、御史滕、间行连贺间访之。

圭微服入犭犭童中,察得其伪状。

归奏上,谪罪镛等,而戍贵旺边海。

于是数求太后家,竟不得。

弘治三年八月庚寅,礼部尚书耿裕奏曰:“臣伏见陛下追念太后,深渭阳之思,重力微之痛。

(魏书力微无舅家)使者数辈相访,见似而喜,上圣之降恩,昊天之极感也。

但粤西当大征之后,人民奔窜,岁月悠远,踪迹难明。

陛下求之益勤,恐天下凿空以应陛下者益巧。

昔者孝慈高皇后寻求家族,久不克获,乃立庙宿州,春秋祭祀,以表霜露。

今纪太后幼离西粤,宾天已久,连贺非徐宿中原之地,嫔宫无母后正位之年。

陛下风木虽悲,访询虽切,安能得其要领,获其疏属哉。

臣愚谓可仿徐王故事,定拟太后父母封号,立祠桂林,春秋致祭,必有在天之灵,来歆明祀者。

”上曰:“孝穆皇太后早弃朕躬,每一思念,焉如割。

向谓宗亲尚可旁求,宁受百欺,冀获一是。

卿等谓岁久无从物色,请加封立庙,以追慰圣母地下之孝,朕虚有此心,终天痛之。

其依我皇祖故事封后父,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先禄大夫柱国庆元伯。

谥端僖后母伯夫人。

”有司立祠桂林府,岁岁祀。

大学士尹直撰哀册,有“睹汉家尧母之门,增宋室仁宗之恸”二语,上燕闲念诵,辄流涕。

邵贵妃者,昌化人,兴献王母也,父林,淘沙军。

杭俗军卫,多贫人无业,取民屋,傍沙淘之,得金以易食,他人则否。

后凡淘沙者,即非军,亦皆以军名之。

(一作妃兵家女,年十四,聘者七人辄死,有指挥聘之,已上马矣,堕而死。

其父充漕,卒携妃至京。

)生一女,鬻于杭镇守太监。

太监爱其慧,为授书,读唐诗,诗余数千首。

稍长,有容色知礼,太监携还京。

会中宫选掌礼嫔妃,应选。

时万妃妒甚,妃托微疾居外宫未进也。偶夜坐自咏所制红药诗,宪宗过闻之大喜,遂召幸。(原评曰:今人见此,必以为小说家言矣。红药一本作红叶。)

成化十二年册为宸妃,二十三年进贵妃。生三子,一兴王杭,一岐王榆,一雍王标,兴王即睿宗也。兴王之国,妃不得从。兴王作思亲诗上妃,妃答之。

正德十四年,世宗继大统,妃老矣。

尚在宫,目盲,喜其孙为皇帝,摸世宗身顶至踵。

乃推本所生,越旧制进称皇太后。

嘉靖元年三月壬戌,颁诏曰:“自古帝王以孝治天下,尊亲之礼,其来远矣。

朕祖母邵氏,圣善慈仁,静专明哲。

克事宪祖,赞理内政。

燕兆祥,泽隆启祜,浚发庆源,若斯之远。

而徽号未加,朕甚恚焉。

”其尊称曰寿安皇太后,大赦。

乃封太后弟昌化伯大为林治坟西湖,费可十余万,名邵皇亲坟,杭人讹呼为邵王坟。

是年八月,上选婚。

初传昭圣皇太后懿旨。

昭圣者,孝宗张皇后也。

既而谕内阁候寿安皇太后旨行。

大学士杨廷和等再疏言,事不归一,无以昭示中外,仍改传奉昭圣旨。

十一月,太后崩,卜葬橡子岭。

世宗欲葬茂林下。

廷臣集议,礼部尚书毛澄等知上意所在,不敢争。

杨廷和言:“宋宁宗欲孝宗于裕思诸陵,朱熹以为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神灵。

今寿安于茂陵,不几惊宪祖灵乎?如原议便。

”上犹豫未决,后用工部侍郎贾咏奏,卒合葬茂陵。

明年上尊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太皇太后,别祀奉慈殿,尊迁主陵庙,改称皇后。

即孝肃、孝穆亦如之,皆前此未有者。

太后尝曰:“女子入宫无生人乐,饮食起居,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

以后选女入宫,毋下江南,此我留大恩于江南女子者也。

”江南人家,亦幸无以丐恩泽送女子入宫,当时皆以为良言。

太后侄喜,既为昌化伯,一年卒。

于兰嗣,五年又卒。

无嗣,其族人争袭。

下吏部,会郭勋、张璁、方献夫、胡世宁、李承勋议,世勋议曰:“皇上必嗣邵氏封者。

推皇考所自于皇太后,又推皇太后所自于其父母。

与其族氏子姓,可谓远矣。

今皇太子子孙,不幸皆绝。

而争祀者,又世次不明。

诚恐赐之一门之爵,反渎其百代之宗。

祚祀不享,弥滋贸乱。

莫若留封爵量加恩泽,不报。

”久之,特降旨,令其族人杰嗣伯。

又久之,革去。

其后族人贫,毁邵王坟,拆其石,卖官筑湖塘焉。

万妃,青州诸城人。

父贵,为本县椽史,以坐法谪居霸州。

妃生四岁,选入掖廷,为圣烈孙太后宫人。

及笄而妍,充小答应给事仁寿宫。

宪宗为太子时,见而悦之。

因窃侍太子,旋命司秩,改侍太子宫有日矣。

及即位,吴后初立,犹以宫人礼视之,加扑责。

吴后废,王皇后继立,鉴吴后事,每损意优容之。

妃亦警敏,故善迎帝后意,且笼络诸嫔御,诸嫔御畏之,无敢忤者。

上尝游幸诸宫,必令妃裤褶为前驱。

猥亵备至,然犹未立为贵妃也。

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上大喜,为遣中使四出祈诸山川之神,三月封贵妃。

既而皇子死,妃亦自是不再娠,于是大冒忌,绝嫔御进幸。

即偶有进幸者,必药之,堕其胎,且有从是死者。

柏贤妃生悼恭太子,暴卒。

即孝宗之生,顶上有寸许无发,皆药所中也。

时中外汹汹,皆知妃无状,上将乏嗣,将忧之。

言者每劝上溥恩泽,广御幸,然未敢显言妃之妒也。

硒事中李森言及之,而妃宠益甚。

初居昭德宫,后复移安喜宫,进封皇妃,服用器物,每侈僭在中宫上。

会彗星见,六科给事魏元等上疏曰:“窃见春来,灾异叠仍。

近者彗星又见东方,光侵台垣,此皆阴阳相薄之所致也。

臣闻阴阳分政,不可参贰。

顷传中宫、昭德,彼此相亢,一若有参贰之者。

曩者大学士彭时、礼部尚书姚夔每以为言,陛下谓:‘此系内事,朕自处置。

’臣等闻命以来,屏息倾听,将半年矣,而处置未闻。

(原评曰:彭姚二公疏谏不另出,附见于此,此亦作法。

)但传尚食所司昭德进馔,不减中宫。

夫宫墙虽深,视听甚近。

衽席虽微,悬象甚著。

陛下富有春秋,震位甚阙。

岂可以宫庙社稷之大,听其蛊蔽而不思‘固国本、安民心’哉。

”不听,妃益骄恣。

凡四方所进献,珍异奇巧必归之妃。

中官即用事,稍忤妃,立见斥逐。

妃所亲幸者,出外镇守如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科民财,中外骚扰。

至为妃求福,凡一切祠庙宫观斋醮忏礼之费,竭水衡输之,宫中币藏为之一空。

上尝指语芳、兴曰:“币藏之空,由汝二人,汝知之乎?”兴惧不敢言,芳仰言曰:“臣为陛下造齐天之福,何为藏空。

”即以所建祠宇历数之。

上曰:“我或恕汝,恐后人无汝恕者,盖指东宫也。

”芳等退而惧。

时上方钟爱兴王,或为芳等谋曰:“不如语昭德,劝上易之,立兴王。

是昭德无子而有子,兴王无国而有国。

如此则共保富贵无已,岂直免祸哉!”然之,言于妃。

先是东宫生母死,孝肃皇太后养之,每嘱之曰:“贵妃召尔食,勿食也。

”既而妃进太子羹,太子却之,曰:“疑有毒。

”不食。

妃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

”气愤不能语,至是力劝上易储。

会泰山震,台官奏东朝有戒心。

上览奏,悟曰:“天意也。

”事遂寝。

二十三年春,上郊天大雾,人皆讶之。明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责妃死。

妃体肥,是日以拂子挞宫人,怒甚中痰死。

上闻报怃然曰:“万使上去,吾亦安能久矣。

”为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

初妃父贵,以兵马指挥使进都督同知,兄通,锦衣卫都指挥使。

通妻王氏出入掖庭,大学士万安呼“丘嫂”,每邀之来家,敬礼之。

朝士幸进者,争趋通门。

弘治初,言者藉藉,御史曹请削妃谥号,而鱼台县县丞徐顼请籍万氏家。

穷治纪太后暴死状,孝宗不从,遂已。

语具纪太后记。

●卷四 #

〖孝宗朝 弘治〗张皇后,孝宗后也。

兴济人,父峦,母金夫人梦月入怀,生后。

后当适人,其所当适者,忽大病。

及选为太子妃,则前所当适者病已。

孝宗即位,立为后。

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

峦自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其卒也,加赠昌国公,子鹤龄嗣,而鹤龄弟延龄亦从都督同知,进封建昌伯并加保傅。

其他群从以后故,受中书舍人及锦衣百户诸官者不可胜数。

帝又为后立家庙于兴济,土木闳丽。

明世外戚之盛,无过张氏者。

后知大体,不干预政事,而外家稍盛,多侧目,帝阴为之解。

山东副使杨茂元,以河决论事,言水阴象失职以后故。

后怒甚,必杀茂元。

上为后徼茂元至,薄谪之。

而御史胡献论延龄、鹤龄上,下之狱竟解。

户部主事李梦阳言二龄,二龄奏梦阳谤讪母后当斩。

金夫人入泣诉上,下梦阳诏狱。

他日上与后夜游南宫,二龄侍酒半,上召鹤膝前解之曰:“毋使我以外戚杀谏臣。

”鹤龄免冠谢,乃已。

帝之所以内应后而外处群臣若此。

后生武宗及蔚王厚炜。

至武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正德五年,加慈圣皇太后。

武宗崩,太后委政杨廷和,散豹房,收江彬、神周下狱,罢威武团练官军,革皇校,而遣各边镇守。

太监之在京者,凡喇嘛、哈密诸属国留侍者,皆使还国。

一切政务皆整饬储备,以侍世宗。

世宗入嗣,加称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

已而复进圣帝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

上初母太后已用璁议,母本生太后,而以后为皇伯母,居仁寿宫。

十五年,进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

二十年八月辛巳崩,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合葬泰陵,主庙。

后正位中宫,侍孝宗者十八年,历武宗朝为太后十六年,及世宗嗣位,又二十年。

其长年享尊,宫中比之孝诚张太后。

独太后定策,迎立世宗,而世宗事之不以礼。

初兴国太后迎入宫,后尚以藩妃相视,稍抑之。

及上入朝后,后颇倨,上以此衔后。

当大婚时初传昭圣旨,而即以寿安易之。

及三年二月,兴国太后诞期,敕命妇朝贺。

燕赉倍常,至后诞,独免贺。

修撰舒芬具疏言:“昭圣诞节,乃陛下承欢之会。

所当聚天下欢心,以奉事其亲者也。

今处传免贺,远近惊疑。

宜别降纶音,以彰至孝。

”敕夺俸三月。

御史朱浙言:“昭圣手携神器,亲授陛下母子至恩,天日昭见,幸值千秋,义应请贺。

纵母后固辞,陛下犹宜敦请,岂可以传免之旨,出自陛下。

”命建诏狱。

又御史马明衡言:“暂免朝贺,在平时则可。

当此议礼纷更之时,忽闻报罢,安得无疑。

使此旨出自太后,则必有因事拂郁,生今昔之感,此不可不有以慰之。

若出圣意,则母后在宫,恩同一体。

岂可以本生嗣统分等杀哉。

”下北镇抚拷讯。

已而御史陈逅季木、员外郎林惟聪又言:“陛下以宫闱之故,罢及言官。

其于本生正统之义,轩轾已极。

忠臣义士,尚敢慷慨言天下事乎。

”并逮讯之。

会后递延龄为人上变以杀人谋逆坐族诛,(原评曰:世宗隐仁,大不可问。

此篇芝芝具良史笔意)刑部尚书聂贤覆言:“无左证,即有谋,亦未成。

”世宗怒曰:“论谋逆者,谋不谋耳。

以成否耶?”诘责贤等使急促穷治,太后惶恐无所出。

会哀冲太子生,太后请入贺。

上知太后欲有言,谢不见。

太后使人请,亦不许。

阁臣张孚敬乃上奏曰:“延龄,过恶有之,顾实未反。

且孝宗皇帝,献皇帝兄也。

延龄其懿亲,陛下宜推献皇帝友爱之情,以全椒房之义,毋伤伯母心。

”世宗降手书曰:“亲不过同姓。

同姓为逆,其能免乎?

天下者,高皇帝天下,孝宗皇帝守高皇帝之法者。

卿虑伤皇伯母心,亦虑伤高孝二庙心耶。

”孚敬复奏曰:“臣何敢为延龄游说,但臣受恩重,不敢不对。

当陛下嗣统时,昭圣太后欲子陛下。

在朝诸臣,亦曾多设谬妄惑误太后。

陛下独用臣言,排破众议,孝隆所生始尊太后曰伯母,然而朝士归过陛下,至今未已。

兹者延龄被罪,大小臣工,嘿无一言。

岂以为延龄果可诛,太后不足顾哉?诚幸太后一旦不得所安,以深陛下之过耳。

夫谋逆之罪,灭人种类。

必欲成狱,当坐族诛。

昭圣皇太后,独非张氏人乎?臣又不审陛下可以处此。

”世宗乃第坐延龄杀人罪绞,降鹤龄南京锦衣卫指挥。

会冬月虑囚,上欲即诛之,令考问汉薄昭故事,孚敬又奏曰:“明律:皇家袒免以上亲,太皇太后、皇太后缌麻以上亲,皇后小工以上亲,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犯罪当议,公侯誓券有免死文。

延龄戚,则皇太后亲也,爵则侯也,宜缓与否,似应议。

”上曰:“且为卿已。

”既而有男子班明者,奏鹤龄私通益庄王,造符咒压帝星。

上逮鹤龄道死。

而市人刘东山者,阴贼人也。

以他事系狱,与延龄居。

延龄久系怨望,时采扩故事写成帙,题其端曰“君道不明”,东山窃取之。

他日,牢吏弛延龄钳,系绁东山。

东山不受绁,吏笞焉。

东山忿,因挟延龄手书上奏。

奏及吏,上复大怒曰:“死革无君果矣。

召赦东山,加延龄罪斩,而罚诸刑部官前后弛系者。东山出,益伪张疏草,持喝延龄家。日鲜衣怒马,恣行长安中,百官畏之。大学士夏言曰:“谁能治此。”

御史陈让曰:“让能。”一日东山怨其父,弯弓射之不中。父告让,让穷捕东山。

东山急,反诬让诸子与延龄通,并为压星图压镇圣母皇上。

其图凡五十,向年班明所言皆实。

延龄家人往来仁寿宫,盗内藏,伺上动静,皆御史让阴主之。

上大怒,逮让等与延龄俱移系诏狱。

东山因益株引所不快,定国、京山诸公侯俱坐系。

太后至衣敝襦席藁为延龄请,上犹不许。

陈让从狱中上书曰:“东山等结构奸党,渎毁圣躬,妄连宫禁。

陛下有帝尧既睦之德,而东山敢言汉武巫蛊之祸。

陛下有帝舜底豫之孝,而东山敢言暴秦迁母之事。

若复赦不诛,则将睚眦杀人如郭解,离间骨肉如江充矣。

且天下未有忍于弑父,而可以预人家国事者,唯陛下详察。

书奏不省,会按诏狱者指挥王佐,谬与东山知。次第饣舌之得其情,牍上反坐。

乃始械死东山,出让等,而延龄竟长系不释。

暨后崩,而延龄诛矣。

始峦故宦族乡,贡入太学。

父为夔州守有声。

从兄歧为都御史负侃侃名。

独二龄以外戚故,堕其家,闻者悲之。

沈氏选侍名莲,乌程人,昭庆富民沈秀后也。

秀行万三,洪武初徙家云南,而其族仍留乌程。

父廷礼,仕于朝。

弘治初被选入掖庭,孝宗试选女知书者,命为守宫论,氏援笔立成。

其发端曰:甚矣,秦之无道也,宫何必守哉。

孝宗悦,擢居第一,使给事御前,赐名曰女学士。

弟溥举人,官通判,氏有《寄弟试春官》诗,传于外。

郑金莲者,初名王女儿,武城中卫军卒郑旺女也。

幼鬻之高通政家,因采入内。

备选侍,得侍上寝。

其后迁周太后宫,侍太后,名郑金莲,宫中有讹言皇太子为郑金莲生者。

时皇太子己册立,会金莲父旺,阴结内使刘山,求自通。

山遂与言若女郑金莲,即皇太子母也,在周太后宫,汝何不潜发其事,而受尊享焉。

旺闻之大喜,遂稍稍播其语。

语闻孝宗,孝宗怒,砾山于市,并论旺死罪,寻赦免。

至武宗嗣位,旺悻悻,以为及今不即发,则何待矣。

乃仍为浮言如初,而市侩王玺觊与旺共厚利,因于正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玺密携旺潜入东安门。

喧言国母郑娘娘幽居太后宫若干年矣,欲面见皇上,有所奏。

东厂执以闻,下刑部讯,无实。

拟妖言律,两人不肯伏。

大理寺驳谳者再,乃具狱诬罔议如山例,置极刑,郑金莲不罪。

〖武宗朝 正德〗夏皇后,大兴人,(一作上元误,考实录,作大兴当是)

武宗后也。

正德元年,册立。

其父儒,初授锦衣卫指挥,寻升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时监察御史杜上言:“人君处贵戚,患在不教,盖其人多起侧微。

一旦姻连帝室,非乞田请爵,则侵官罔利。

以所与居者,非端谨之士,未尝闻礼义之训故也。

都督同知夏儒,以后父得飨殊锡,恐骄侈易成,罪必至。

宜慎选儒生,俾为师友。

”吏部议如言。

乃选老成端洁堪为师友者一人,授以训导之职,令为儒讲学,未几封儒庆阳伯。

寻卒,后以世宗即位岁,上尊号曰皇嫂庄肃皇后。

十四年崩,礼部上丧仪,请上素服冠经带举哀,臣民二十日如礼。

上曰:“嫂叔无服,又两宫在上,朕服青足矣。

臣民则如母后服耳。

”礼部尚书夏言谓皇上以嫂叔绝服,则群臣不敢素服见皇上。

请暂罢朝参,许之。

既而下群臣议谥。

故事凡帝后谥并用十二字,至是大学士张孚敬持异议曰:“大行皇后,皇上嫂也,与累朝元后异谥,宜用二字或四字。

”大学士李时曰:“当用八字。

”而都御史王廷相曰:“均帝后也,何殊之有。

”夏言集上其议,因奏:“古人尚质,谥法简。

今以渐而增,非独饰微,抑亦臣子之情矣。

夫少可多,多不可少。

大行皇后谥,其于皇上服制有无。

名分尊卑,固不相涉。

惟是帝后媲美,妻以夫尊。

今列圣元后皆用一十二字,而独于大行皇后谥文减损,迹涉降杀。

二四与八,与礼无据。

不如仍用十二字为当。

”上曰:“朕,昔在藩臣子也,今则无事嫂如母后之义。

且两宫在上,昭圣皇太后于皇嫂实压母道不便。

”其再议,礼部请如孚敬言用二字,上曰:“其用六字数既半,合阴焉。

”于是上谥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

十五年上忽曰:“字不备,不称配武宗。”加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十二字如故。

沈贤妃、吴德妃、皆武宗妃也。贤妃父传,德妃父让,皆以妃贵授指挥佥事。

故事选后,以二女陪选。正德改元,上大婚,二妃陪后进慈圣太后,即命封为妃。

越一月,命礼官上册妃议,上乃具衮冕告大行皇帝几筵。

预命鸿胪寺官设立册案、彩舆,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锦衣卫设卤簿法驾。

上御华盖殿,皮弁升座,传制。

执事官举节册由殿左门出,正副二使跪受制。

制曰:正统元年九月初七日,皇帝册沈氏为贤妃,吴氏为德妃,卿等其持节行礼。

于是执事官举册置彩舆中,盖用黄,鼓乐,至右顺门,正使持节,副使捧册,北向授内官。

内官赍之由正门入,诣二妃所。

二妃礼服护以扇,宫人随者各擎执迎节册入,拜受之。

女官宣册授二妃,而以节授内官赍之。

出右顺门授使,使持复节命。

于是二妃谒奉先、奉慈二殿几筵,诣太皇太后、皇太后两宫行礼。

还内殿,上皮弁。

皇后具礼服,升座。

女官导二妃诣前行礼,礼毕还宫。

方是时,二妃固娴礼,当太后意。

而上甫亲政,尽宗庙之敬,动合矩度,一时宫中皆称之。

(原评曰:带叙带议皆见笔法,旧于此处全不晓。

且上详叙册礼处,旧俱不备。

H而赐后家及二妃家各给庄田若干顷。

时奸民投献者,咸谓近畿土地腴利饶当佃诸近畿,而近畿之不便者多怨望。

至嘉靖改元,奸民觇世宗意薄,无复旧戚恩,遂嗾之上诉,而庄田尽除。

王妃,顺天人,能诗工笔札,以才色为武帝所幸。

尝侍上幸蓟州温泉,命妃为诗,妃手自书之,刻于石。

(附诗:塞外风霜冻异常,水池何事暖如汤。

溶溶一派流今古,不为人间洗冷肠。

马氏,马昂妹,豹房供奉女也。

美而艳,江彬白之上。

时已适毕指挥,有娠,(宁庶人伪檄称马指挥妻,非是。

)上令中使召迎之至豹房。

马氏善骑射,解于阗龟兹诸乐,能道番语。

遂绝幸,封兄昂右军都督。

马氏一门无大小,皆赐蟒衣。

内庭中官,皆呼昂为舅。

赐第太平仓东。

上尝从数骑过饮其第,六科都给事中吕经等言:“近闻闲住将官马昂,献其有孕女弟辄见狎爱,且睹内降已超授昂右军都督,臣等惶惧,不知所为。

夫以失身之妇,而宠夺宫闱,必其人之有异耳。

夫天生尤物,乱人听视。

苟非德盛,鲜不及祸,况其身己失也。

今昂及子弟,出入禁闼。

杨钊之宠,重见今日。

昔者王氏封侯,黄雾四塞。

昂今拜官,异亦若是。

恐失今不治,渐致难测。

伏乞诛昂,并斥孕妇,以远祸水。

”御史徐文华亦言:“中人之家,尚耻再醮之妇。

以万乘之尊而顾有是,谁为陛下进此者,罪可族也。

窃料其荧惑圣听,不过曰‘是姬殊色多技能,而又宜子’。

陛下悦彼甘言,误蒙宠纳。

已婚未婚,有身无身,皆所不计。

万一防杜疏阔,而不韦、李园之徒,抵隙以进,所系岂细故哉。

且陛下降等威,削尊严,与昂兄弟子侄服共坐,或共卧起,赏赉无章。

幸臣皆降礼而莫敢抗,其权宠可知矣。

马姬专宠于内,昂等擅权于外,欲祸机不发,得耶?”俱不报。

未几六科都给事中石天柱等又言:“马昂进纳孕妇,臣等已疏谕,迄今再旬,未蒙进止。

岂陛下之意,将为其有身讳与。

秦以吕易嬴而嬴亡,晋以牛易马而马灭。

彼二君者,特不知而堕其计耳。

今陛下知之而复为之,何也?万或陛下急于宗嗣,踪迹暧昧,真伪未明,言之咋舌。

宜立赐裁决,早绝觊望。

”御史程起充等又言:“内宠为嬖,是谓女戎。

外宠为幸,是谓男戎。

妹喜伐夏,妲已伐商,褒姒伐周,此女戎也。

莽卓伐汉,贾赵伐晋,安史伐唐,此男戎也。

夫兵戈之显伐易知,而中之伏机难测。

马昂兄妹,宠擅后宫。

子侄无赖,杂处中禁。

臣等昧死有言,未蒙圣断。

夫昂本骄淫暴横,而济之以奸。

马姬柔佞多能,而济之以媚。

是兼内外之戎于一家,积夏、商、周、汉、晋、唐之患于一时也。

”复不报。

后上幸昂第,酒酣召昂妾,昂忤上旨。

上怒起,昂惧,乃谢病归。

既后得刘美人,而马氏宠衰。

刘美人,亦称刘夫人,太原民刘良之女,(世称美人名良女,非是)晋王府乐户杨腾名下妓也。

正德十二年,上幸大同,驻跸偏头关,遍索女乐于太原。

美人偕众妓杂进,上遥见美人,悦其色。

及聆讴,大喜。

遂从榆林还,再召之,载以归,命为美人,大见宠幸。

初居豹房,后渐入西内专寝。

饮食起居,必与偕,言事辄听。

左右或触上怒,阴求之,辄一笑而解。

江彬诸近幸,虽甚贵倨,见必触首,以母事之。

呼之曰刘娘娘。

后上将南征,阴移美人至潞河,约驾先发,而随以他舟迎美人。

美人脱一簪赠上行,且以为信,曰:见簪而后赴。

上藏簪衣间,过芦沟,驰马失簪。

大索数日不获去。

及至临清州,上遣中使召美人,美人辞曰:“不见簪非信,不敢赴。

”上乃独乘舸昼夜行,傍徨至张家湾亲迎美人,载而南。

(原评曰:此千载韵事,且出自《实录》,而旧史以异词讳之,殊不必然。

)当上发临清时仓卒,内外从官无知者。

既而有数人追及之,亦寥甚。

民船争榜,见上舟,不能避,抵触讥诃。

湖广参议杜文缵,卫上舟过,怒止之,入其舟,夺一妾行。

及上至扬州,每以数骑猎扬州城西,止宿上方寺。

后遂无厌,屡出猎,驰突不测,美人谏乃止。

时又称为夫人,自上方寺至南京所临寺观,幡旌锦绣,梵贝夹册。

有为上所锡赉者,悉署上与夫人刘氏名字其上。

正德十六年,世宗入嗣,用南绝事王纪言,以为至尊别号,启侮,不可示天下后世。

自今南北凡大行皇帝御驾所临驿置寺观有书“威武将军镇国总督及夫人刘氏”名者,悉令撤去。

浣衣王满堂者,霸州民王智女也。

以丽色,尝与选嫔宫。

既而罢归,耻不肯适人。

又时时感异梦,谓必有赵万兴者来聘,当许之,其人贵不可言。

里中僧出入智家,知其梦,间以语人。

道士段钅长挟妖术闻之,遂潜易姓名,且赂僧,使僧先一日谓智家曰:“尔家明日当有大贵人至。

”诘旦钅长至,问其姓名,曰:“我赵万兴也。

”智家欢呼罗拜之,遂妻以满堂。

钅长乃出妖书转相煽乱,愚民既神其梦。

及见书大信,从之者日益众。

钅长畏事漏,携满堂逃之嵫阳,既而嵫阳人亦信之。

有峄县儒生潘依道、孙爵杖策至,阴受其术,时背人行主臣礼。

于是钅长遂替号,改元大顺平定,往来牛兰、神仙二山间。

久之,钅长出行新城,民掩获钅长,并得其妖书。

抚按以闻,诏释愚民之从者,独斩钅长与依道、爵三人西市。

乃特降中旨,令勿杀满堂,没入之,以官奴送浣衣扃,既而召入侍豹房,大幸。

世宗嗣位,复出浣衣扃。

人谓之王浣衣云。

●卷五 #

〖世宗朝 嘉靖〗兴王妃蒋氏,世宗母也。其先徐州人,以尺藉隶京师,父效,初授兵马指挥使,嘉靖间追赠玉田伯。生妃,通诗书,尝著《女训》十二篇。

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

生二子,长岳王厚熙,次即世宗也。

兴王死,妃居邸一年,世宗入继大统即位,甫三日,即奉笺诣藩邸迎妃,而令廷臣议推尊礼。

廷臣举大义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

”议三上不允。

时妃已迎至通州,闻称皇叔母,大恚,曰:“安得以我子谓他人母乎?”不肯入,上闻之,启慈寿太后,愿奉母归藩。

而进士张璁者,逆上意,谓:“宜考兴王而母太妃。

”上大喜,乃始迎妃来。

将入宫,礼臣具仪注,谓:“当由崇文门进东安门,皇帝出东华门迎而入。

”不许。

再议:“自正阳门进大明门,承天端门、午门之东从王门入。

”又不许。

崇文门,京师东门也。

正阳门者,正门也,御道在焉。

王门,诸王所出入门也。

上曰:“圣母当从御道入朝太庙。

”于是群臣相顾,争谓“王妃无谒庙礼。

”不听。

又谓“当具诸王妃仪仗。

”不听。

乃尊称兴献太后,具太后车服仪仗,竟以太后从正阳门直入,谒奉先殿,不庙见。

顷之,加称兴献皇太后。

群臣又力争,谓“称皇非是。

”大学士杨廷和至辞位去。

不听。

会清宁宫旁室灾,论者谓“议礼所致”,乃姑称兴国太后,然非上意也。

越三年,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

当是时,张璁、桂萼等揣上意有在,益任情与群臣辨,谓“上宜考兴献帝,而母兴献后,去本生二字乃成礼。

”上是之。

遂以是年秋,尊妃为圣母章圣太后,去本生二字。

(原评曰:此篇以逐节反覆为章法。

五年,为兴王作世庙成,奉妃入谒庙。

大学士石瑶等力争之。

不听。

七年,加尊称曰慈仁。

九年,颁所制《女训》于天下。

十五年,四郊庙享礼成,加尊称曰庆静贞寿。

九月,奉妃谒天寿山七陵,又谒恭让章太后及景帝后陵。

十六年,奉妃幸金山,命诸臣进贺行殿。

十七年九月,奉妃居慈宁宫。

十二月癸卯崩,谕礼、工二部曰:“朕皇考献皇帝陵,远在承天。

升遐之日,尚以诸王礼葬。

藩卫浅薄,堂隧狭隘。

比者展视山陵于成祖长陵之北,得支山曰大峪,林岗郁衍,实为吉丘。

欲起逆梓宫,迁于此,朕不敢专,卜告于皇祖。

”既得吉卜,二三勋辅近臣咸赞曰:“宜尔郡臣其择期襄事。

”又谕曰:“圣母升遐,山陵为重。

分遣大臣祭告大峪山顶建显陵,于是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为礼仪护行使,太监鲍忠为奉侍官,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又赖太师翊国公郭勋知圣母山陵事。

上亲幸大峪视之,忽谕曰:“献皇帝体魄藏显陵者二十年,北迁遥远,大不宁于朕心,朕将奉慈宫南诣合葬。

”其议以闻,于是礼臣严嵩等议谓:“灵驾北来,慈宫南举,共一举也。

而春秋享祀,远近迥殊,如初议便。

”上曰:“孰谓四海非王土欤,且孝陵何以尚在南也。

”因止崔元等毋行,第令赵俊往顺天启视元宫,乃上太后尊谥曰孝慈贞顺仁敬诚一步天诞圣献皇后。

明年赵俊还,谓显陵不吉,上乃议南巡。

九卿大臣许贤等暨左都御史王廷相各疏谏。

不听。

已而侍郎吕楠、给事中曾蜓、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皆相继谏。

不听。

已而太学生陈良鼎上书谏。

不听。

良鼎下诏狱。

上乃至承天作新宫,虚其一以待合葬。

工竣,归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佚于祀典,请祀之。

上忽曰:“帝尧母有墓,洵乎!合葬非古也。

”即拜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更议圣母,葬大峪山。

四月,上躬谒长陵,忽召礼臣严嵩曰:“大峪山何如?纯德山耶。

”仍命崔元护樟宫南。

七月合葬显陵,主睿宗庙。

陈皇后,元城人。

少与诸女掷钱戏,钱四侧。

既长,绍圣张太后为世宗选婚,台官言“大名有佳气。

”得后迎入宫。

嘉靖元年册为后,授后父万言都督同知,赐第西安门外。

工部尚书赵璜言:“西安门近宫,治万言第,请毋过高广。

”上怒,逮营膳郎中叶宽、员外郎翟下狱,而封万言泰和伯,给世券。

既而万言侵牟其县民,县令张好古执万言家人杖之,好古亦下狱。

时上方议礼,以为礼始自宫闱。

每诵关睢讲教化,(原评曰:先入此数语史笔)值上与后坐,张文二妃者尝茗,上循视其手。

后恚,投杯起。

上大怒,后以惊悸忽堕妊,既而崩。

当堕妊时,万言乞妻入视,上以非祖制,不许。

至是议丧礼,欲从杀,因裁礼官所上仪注:上玄冠素衣,十二日更浅色衣,听政西角门,朝两宫,则具如常服。

百官三日临,丧服十二日,朝则玄冠素衣,通二十七日除。

阁臣张璁执不可,请上素衣带十二月,乃更服玄冠素衣。

百官则素衣带侍西角门,通二十七日除。

上曰:“不如朕言,朕且以九日除矣。

”璁曰:“不然。

天子与后,犹父与母。

春秋天王岁有三年之丧二焉,为后也。

古人服妻三,后世易以期,期之丧,诸侯绝旁期也。

妻之丧,正期也,日易月杀矣。

杀之九月后,若有杀者,则将无也。

且宁忍臣子不终君母之服者?”上曰:“以上有两宫皇太后故也。

”终不听。

既而詹事霍韬奏曰:“今百官有妻之丧,不当公。

古人父在丧母,仗不上于堂,避尊也。

臣请陛下玄冠素衣,御西角门十日,即玄冠玄裳,御奉天门。

百官朝则玄冠玄裳,退则素,二十七日除。

谓夫陛下二十七日,皆御西角门,则无辨于大丧也。

百官素衣朝中门,则礼不肃敬也。

陛下即以玄冠玄裳御奉天门者,当阳之义也,犹之百官有妻之丧不当公也。

百官退而素不敢见陛下,避尊之义也。

犹之古人杖不上于堂也。

庶几变于礼者之礼也。

”上可其奏,乃谥曰悼灵皇后,以其年别葬之天寿山澳儿峪。

葬之日,出梓宫王门罢辞祖礼,百官一日临。

都给事王汝梅谏。

不听。

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议谓:“先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者七年。

夭崩谥悼,虽侔古法,而灵义有六,并非美称。

请下翰林更谥。

”上意既久释,乃改谥曰孝洁皇后。

其后继后谥孝烈,先庙而后只奉先殿西室。

(即西夹室也,一作东室误)隆庆初,礼臣议:“孝洁,大行皇帝元配也,宜合葬庙。

若遵遗制,孝烈,则舍元配也。

若同,则二后也。

皆不合典制。

臣窃以大行皇帝升时,宜奉孝洁配,迁葬永陵。

孝烈移主陵庙制。

”曰:“可。

乃上尊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

废后张氏,世宗第二后也。

父楫,锦衣卫指挥佥事。

后初入宫,封顺妃。

嘉靖七年,陈皇后崩,两宫皇太后命上自择诸妃中可者。

因下诏曰:“皇后之尊,与朕同体。

承宗庙,母天下者也。

顺妃张氏,侍朕以来,克尽礼道,其册立为皇后。

”当是时,上方追古礼,而后甚婉娩称上意。

每岁祭,后必从上分献宗庙。

方春率嫔御行亲蚕礼,日讲章圣太后《女训》于宫中。

尝诵翰林所撰《内则新诗》,使宫人歌之,以当古房中之乐,如是者六年。

(原评曰:着此段绩绩,不知其为风也。

至十三年正月癸卯,忽降谕礼部曰:“朕惟阴以相阳,若地承天。

妻纲于夫,道在敬顺而已。

朕元配早夭,进册张氏。

藉其内助,恩遇特隆。

近乃不思敬异,罔顾承乾。

俟其既悛,竟成终怙。

应收皇后册宝,退闲别所。

其天下笺贺总停如敕。

”十五年死,上命丧葬,视宪庙吴后礼。

十六年,改称废后,葬金山。

方后,江宁人。

安平侯方锐女,以嘉靖九年选入宫。

十年,奉章圣皇太后旨选九嫔。

先是,祖制无九嫔名,自后妃下杂置诸嫔宫,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诸位号。

(今史官言明代宫中无昭仪、昭华诸位号,非是。

)虽稍参汉制,要其所以为储嗣计,未尝乏也。

至是特用张璁言,谓:“上未有子。

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广储嗣。

陛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似续计。

”于是下慈旨为九嫔之选,而后居其首。

三月,后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九人并受册,并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杀五分之一。

至期,上衮冕,告大庙。

还服皮弁,御华盖殿,传制遣大臣行册礼。

既册,乃从皇后朝奉先殿。

礼成,百官入贺。

上仍服皮弁受之。

当是时,后册名德嫔。

上以其行礼敬,且升降有仪度,悦之,然未为后也。

(原评曰:此篇逐段起伏,皆见筋节。

)越二年,忽废张皇后。

欲立后,以问夏言。

言故逆上意,顿首曰:“臣请为陛下贺,夫天圆而地方者也。

”上大喜,遂以其年立为后,而以僖嫔沈氏为宸妃、丽嫔阎氏为丽妃副之,故事立后谒内庙而已。

内庙者,奉先殿也。

上谓:“天子立三宫,所以承宗庙。

故《礼经》有‘庙见’之文,何以不谒庙?”下翰林礼部议,议谒庙是。

正月壬子,上御奉先殿,遣太傅武定侯勋为正使,少傅孚敬为副使,持节册立。

上乃率后谒太庙及世庙。

越三日,颁诏天下。

明日,受命妇朝贺于未央宫。

自是之后,上尝荐高祖及高后尊号。

后捧高后主亚献,上称其有礼,睿皇后升。

及禁日,后亲扶宝幄,尚七挟惟谨。

睿皇后、祥后奉几筵,帅嫔御行享祀,皆恭恪称上意,上尝特褒之。

二十一年十月,上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

会所幸曹妃及王宁嫔侍上寝。

寝酣,宫人杨金英等谋弑逆,用组系上颈,而以钗股杂刺上胯间。

幸系组仓卒,误为殊死,结得不缩。

金英惧,同事张金莲者,知事败,走告后。

后驰至解组,上苏,然病悸不能言。

后命太监张左、高忠捕宫人杂治。

词首王宁嫔,云曹妃者虽不与,然亦知之。

后乃传上命,收曹妃及金英等十余人磔于市。

并捕斩其族属十余人而籍其家。

先是曹妃有容色,上爱之,册为端妃,故每侍上寝。

至是上稍愈,疑妃冤,曰:“端妃,我所爱,宜无此心。

”因德后救已,而翻以妃故憾后。

是年进后父锐安平伯为安平侯,以报后功。

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火,中宫请救后,上不应,后遂崩。

已而复悼曰:“后救我,而我不能救后。

”(原评曰:此以述语为断语,纯乎史法。

)乃欲厚其丧葬礼,且欲重抑孝洁以厚之。

遂称后为元后,豫名所葬地曰永陵。

遣太傅兼太子太傅、成国公希忠为正使持节,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言为副使,捧册谥曰孝烈皇后。

故事凡册谥,使臣至宫门,内侍传节册以入。

上又谕谥后礼重。

其命二使上殿,拜命于门内勿如旧。

明年二月,丧百日,特修荐事于永禧宫,诏群臣斋戒十日。

是日皆素服办事,五月葬永陵。

将葬,礼官请仪注,上命梓宫从中道行,虞嫔如礼用九数,百官送丧者,皆制服。

至入朝,以素服加乌纱帽黑角带,退而以素服素冠办事。

至迎主之日,仍用制服至善安门。

外行安神礼,主还,更以素服素冠办事,礼毕除。

时廷臣谓逾旧制,且有引孝洁前事争者,皆不听。

二十八年十一月,后大祥,礼官请安主奉先殿东夹室,先是孝洁葬澳儿峪,后主不议。

至十五年,礼官始请奉慈殿邵太后傍,以为《丧服小记》有“妇祖姑”之文,因主焉。

及邵太后迁陵庙而奉慈殿废,廷臣议:“迁孝洁殿于奉先殿旁室。

而殿旁地陋,惟斜廊两庑,难以奉安。

于是有奉先殿尽西夹室之,盖迫于所请也。

今请安后主于奉先殿东,则位先孝洁,此明以元后尊后者。

”而上复不许。

谓当太庙。

下辅臣严嵩、尚书费采等议:“嵩等言祖姑,礼也。

请岁时飨献,则入太庙,藏主则幄宪庙皇祖妣之傍,以从于祖姑之义。

”而上曰:“不然。

礼无迁就者。

后虽非帝,然帝之配也。

帝自有一定之序,而后即因之。

今后以朕存,不启柜不定已矣。

安有飨在此而主藏彼之礼?其依祖制,奉祧仁宗而以朕,他日之新序,其勿违。

”盖上意尊后,且虑他日祧睿考,故欲乘已生存时预祧仁宗,而借后以定序也。

(原评曰:直断数语皆旧史所未敢道者。

然《史记》、《汉书》在本朝已自有此。

)嵩等谓:“谕及新序,则非臣子所敢言,乞下廷臣议。

”上命暂已,待再期,姑藏主皇妣睿皇后傍。

明年再期,奉主睿皇后傍,入享于太庙,位设新序不及祝,而上终欲主太庙。

命再议。

礼部尚书徐阶、都给事杨思忠皆以为不可,余无言者。

时帝使人觇,会议得状,及疏入,怒曰:“尔等怀二三心犹尔耶?此非专论后也,及非子为亲、夫为妇也。

第以朕躬论正序定位,礼所应有,乃无肯奉行者,阶、思忠二人议定即是矣。”

于是阶、思忠惶恐言:“臣等愚昧,不能仰知圣谕。

窃惟周建九庙、三昭、三穆、率六世而祧,至后兄弟相及,亦有不及六世者。

国朝庙制,同堂异室,与周礼不同。

今太庙九室皆满,若以圣躬论,仁宗当祧,固不待言。

但此系异日圣子神孙之事,而陛下自言之,是自豫庙也。

臣闻夏人之庙五,商以七,周以九。

礼由义起,五可七,七可九,九之外亦可加也。

请于太庙及奉先殿各增二室为十庙,孝烈皇后,母祧仁宗,陛下亦无豫焉。

”上曰:“会议当人人尽言。

今两人各一言而止,此会议耶?臣子之谊,当祧当,自应上请,而乃自为见。

且礼有一定,苟定矣,何避豫为。

”于是阶等乃如旨议上报闻,随条上祧仪注。

并请曰:“忌祭近矣,望可臣奏。

”上犹衔初议报曰:“孝烈继后,非元后,其所配者又入继之君,不忌祭亦可。

”阶等惶恐请益力。

上曰:“非天子,不议礼。

后当庙,朕久谕之,顾谓未宜,徒饰繁言,惑众听,实欲待题朕主矣。

”因谕严嵩曰:“礼官即从朕言,勉强耳。

诸臣争亲、争帝、争、争名三十年矣,至今犹未化耶。

今即不忍祧仁宗,且置后主别庙。

他日任臣下处之,令忌日奠一卮酒,不致以仁宗伤众情也。

”于是礼臣不敢复言,第请如敕行。

许之。

后二年,六科官表贺正旦,思忠首署名。

上犹修前却,摘其表语诘责之,杖之百,削籍以杜异议。

然当时,议臣从无敢为孝洁言者。

隆庆初,上后尊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不称肃字,且移孝洁配世宗庙,迁葬永陵。

而别祀后主弘孝殿。

见《陈皇后记》。

皇贵妃王氏,指挥佥事王隆之女。

嘉靖九年选入宫,十年册为昭嫔。

十五年生皇子戴睿。

生时有他妃梦星官以婴儿送昭嫔,上异之。

是年进昭妃,明年册为贵妃。

皇子有奇质,尝见上叩头曰:“见不敢时时举手者,以天在上也。

”上奇其言,至是益重妃。

十九年,进皇贵妃。

二十八年,皇子死,年十有四。

时初冠,行冠礼。

翼日而病,命太医视之,不治。

忽北面拜曰:“儿去矣。

”端坐而逝。

上悼之,谥庄敬太子。

明年妃死,先是阎丽妃生一子死,谥哀冲太子。

至是命妃与阎妃同葬,而以哀冲、庄敬二太子之,其地在天寿山。

已而礼官言妃当与阎妃同主孝洁皇后陵庙,诏可。

妃弟朝用,累官都督佥事。

杜康妃者,穆宗生母也,大兴人,父林,封庆都伯。

嘉靖九年,妃应选入掖庭。

明年封康嫔。

十五年进封康妃。

十六年正月皇子生,是为穆宗。

三十三年,妃薨。

是时穆宗以裕王居邸,上下礼部议丧礼。

尚书欧阳德等言:“累朝皇妃,或未生皇子,或子非居长。

而受封国,或子立为东宫而先死,俱与今不同。

惟成化中淑妃纪氏死,所生皇子伦序居长,与妃事相类。

但彼时孝宗尚幼也。

今裕王既已成婚,礼宜持服主丧送葬。

”乃议上辍朝五日,裕王主丧。

遵孝慈录,斩衰三年。

其仪仗人数,皆视旧有加。

上不许。

于是辅臣引洪武七年,太祖命周王肃服贵妃孙氏故事以对。

曰:“彼慈母犹尔,况生母耶?”上命考贤妃郑氏例以闻。

于是德等复上仪注。

制可敕,谥为荣淑康妃,葬金山。

及穆宗入嗣,以隆庆元年正月乙未谕礼部曰:“朕仰荷天眷,嗣守丕基。溯惟庆源所自,我生母荣淑康妃,恩实大焉。朕曩居外邸,奉养之礼,既阙生前。

光扬之典,未从身后。追思罔极,痛切于衷。夫孝在笃于所生,爱必由于亲始。

今朕方以孝治天下,而母恩未报,大礼未举,其何以表因亲之谊,立成教之本哉。

昔孝宗皇帝上生母淑妃尊谥,葬茂陵,建奉慈殿大内。岁时享祀,万世称孝焉。

兹当如故事,仰稽懿德,恭荐鸿称,举迁之上仪,营祀享之专宇。

尔礼部其议详以闻。

”丙寅上尊谥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

迁礻付永陵,祀主神霄殿。

李嫔,延津人。嘉靖十四年十月,夏言请慎选贤淑,补嫔御,以广储嗣。上命夫人女官出诸王馆选择。妃父李拱臣自诣通政司上白:“有女端丽,堪充下陈。”

因转送礼部以请,上曰:“此非大臣献谀也。

既系亲陈,当从所愿。

”遂令拱臣送至京。

既至,适上行郊祀,夏言请淑女赴诸王馆择日选视。

上曰:“淑女至京,适逢郊享,此高之兆也。

”(原评曰:动必引古,然不可已。

)敕勿赴馆选,径进大内。

既进,册宁嫔,无子死。

〖穆宗朝 隆庆〗穆宗皇后,姓李氏,昌平人。

封德平伯李铭女。

穆宗为裕王,册为妃,生宪怀太子。

嘉靖三十七年殁皇邸。

穆宗即位,谥曰孝懿皇后。

六年秋,神宗即位,加上尊谥曰孝懿尊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合葬昭陵,主礻付庙。

继后姓陈氏,通州人,(一作大名8景行封固安伯。

嘉靖中,孝懿李皇后为太子妃,早死,册后继之。

隆庆元年,进为后。

已而后无子,出居别宫。

越一年后疾,左右无侍者,外廷忧之。

既疾甚,试御史詹仰庇上疏曰:“皇后者,本先帝所赐以配陛下。

陛下宜遵先帝命,笃宫闱之好。

上承宗庙,下以立四方家人之则。

旧闻皇后举止端肃,久拂圣意。

而去岁车驾谒陵园,皇后随辇,朝野皆庆。

以为相传或失实,群疑总释。

顷又闻皇后离坤宁,置之别宫,左右失起居,以致抑郁成疾。

陛下又略无眷顾之意,中外忧悬。

万一不起,如圣德何?亦何以承先帝命?”上曰:“后无子多病,近移居别宫,冀稍安适,或可从此却病耳。

尔不晓内廷事,乃妄言。

”神宗即位,上徽称曰仁圣皇太后。

六年进懿安。

十年进康静。

二十四年七月崩,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太后,祀奉先殿别室,与孝烈皇后同。

先是神宗在东宫时,后病居别宫,而神宗生母李太后者,斯时尚为贵妃也。

神宗每辰谒奉先殿朝帝及贵妃毕,即往候后曰:“娘娘寂寞,礼不可旷。

”后闻履声即喜,疆起取经书指而问之,神宗应声答。

后且感且喜,贵妃闻妃喜,亦喜。

(原评曰:贵妃和厚,神宗睿孝两皆可感。

)神宗既嗣,后称人仁圣,贵妃称慈圣,两宫既同尊。

而后与慈圣皆贤,素无猜嫌,至是益亲谧。

神宗又孝事两宫,一无所间。

由是后无疾,优游慈宫者二十五年。

神宗尝设四斋,近侍二百余人,陈百戏为两宫欢。

每遇令节,先于乾清宫大设两宫座,使贵嫔请导,上预俟云台门下拱而立。

北向久之,仁圣舆至景运门,慈圣舆至隆宗门,上居中北向跪,少顷两舆齐来前,已复齐至乾清门。

上起,于是宫中王皇后扶仁圣舆,皇贵妃郑氏扶慈圣舆,导而入。

少憩,请升座,自捧觞安几,以及献馔。

更衣必膝行稽首,屏顾摄息,(原评曰:一段只摹叙迎宴一节,如许详尽委皙,岂非司马写生之笔。

)皆从来仪注所未有者。

于是始陈戏,剧饮乃罢,凡大飨多此类。

●卷六 #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

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

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

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

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

后父初封博平伯进侯,既死,子振明袭。

王皇后者,熹宗生母也,顺天人。

初入东宫为选侍,万历三十四年十一月生熹宗,进才人。

四十七年三月丁未死,谥昭萧恭和章懿皇贵妃。

熹宗即位,十一月上谥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迁葬庆陵,祀奉先殿。

封后父王升为新城伯,升卒,子国兴袭,崇祯末殉难。

孝纯皇太后,姓刘氏,海州人。

后居河间,父应元,(一作应槐误,应元号思槐。

)母徐媪。

初入太子宫,为淑女。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愍皇帝,旋以细故失光宗意,被谴薨。

既而光宗悔,恐神庙知之,戒掖庭勿复言,葬于西山。

愍皇帝封信王,进贤妃。

天启中,信王未之邸,尝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田懿王坟乎?”曰:“有。

”“其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

”每密封金钱往祭焉。

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

而封后父瀛国公,母瀛国太夫人,称太异数也。

弟效祖和阳卫正千户,封新乐伯,继祖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侄文炳、文耀锦衣卫指挥同知,后皆加保傅,进都督。

上五岁失太后,问左右以遗像,莫能得。

傅懿妃者,亦东宫淑女也,生皇六女、皇七女,进封懿妃。

尝与太后比宫居,自言宫人有相类者。

杂指其眉睫及颊辅间,召太后母瀛国太夫人认之。

时武英殿中书梁祝善形摩,瀛国太夫人同懿妃出宫人指示,揣以意,令仿佛为图。

图成,敕具法驾卤簿,由正阳门警而入,上亲跪午门迎之。

既入,悬像乾清宫,呼老宫婢及素侍太后者来前,使瞻视。

或曰是,或曰否,上为之雨泣,两宫皆泣。

(原评曰:圣主痛心事偏摩写琐屑乃尔,犹记瀛国太夫人谢表有云:圣孝难穷,慈容不密。

上挥涕慰劳,即以所图四轴赐其一令供于家。

及国破,文炳率家人环哭于孝纯像前,闭门自焚,凡死者四十二人。

)乃加传懿妃封号,赏赉太后家及承奉王裕民中书梁祝各有差。

上既追念太后,且自以薄祜当忧劳,于加上太后尊号。

时群臣奉册宝以进,上以手拭泪,欷不能已。

故事生母忌日,不得设祭服青。

十五年六月,上以太后故,欲追宣宗以来生继七后,同建一庙,而祀太后于其末。

乃御德政殿,召辅臣及礼部尚书林欲楫、侍郎蒋德景等议。

上曰:“太庙制有九,皆一帝一后,祧庙亦然。

今祧庙自德、懿、熙、仁四祖外,加以仁、宣、英、宪、孝五帝,凡九庙。

而其庙已满,且其制一帝一后,其继后及生后七位仍不得入。

即宫中奉先殿,亦一帝一后,虽嘉靖后有以继后及生后入者,而前此七位尚无祭也。

”上意在太后而特未显言,德景曰:“奉先之后有奉慈殿,亦祀继后及生后者。

今虽废,盍举行焉。

”上曰:“孝宗皇帝建奉慈而世庙废之。

然尚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不止一奉慈也。

”德景曰:“内廷规制,臣未之悉。

但既有诸殿,则似随在可奉祀者。

”上曰:“太庙之礼,一帝一后,朕岂敢轻易。

惟是奉先地广,可以恢拓。

朕欲将祧庙之主袷祀奉先,未审可否?”德景曰:“大袷之礼,在岁暮已行于太庙。

今复欲以祧庙之主,并入奉先,终恐陋耳。

”上曰:“奉先殿中,已现有继后及生后七位主矣。

德景曰:“此万历初始增入,非旧制也。

”上曰:“然按故事,弘光初,别建奉慈以奉孝穆纪太后,而孝肃、孝惠亦并祀之。

嘉靖中,迁三主礻付陵庙,罢奉慈之祭。

至隆庆初,奉安、孝烈于景云殿,更其名曰奉孝,又奉孝恪于神霄殿。

万历三年,即奉孝恪、孝烈于奉先,而弘孝神霄之祭又罢,此奉先附祀所由来也。

然以朕思之,奉先之祀,既有定礼,则诸殿沿革,历世可验。

似不若别建一殿,以祀七后为较便。

”德景曰:“善。

”于是辟殿祀太后,而七后共之。

崇祯十七年都城戒严,文炳、文耀入卫帝。

时李邦华请太子南迁不得。

及事急,上召文炳及驸马都尉巩永固使护行。

文炳叩头言:“外戚亲臣不藏甲,臣等徒手安能护皇上搏贼?”皆相向哭。

既而城陷,文炳、文耀阖门死。

李妃者,光宗选侍也。时宫中有两李选侍,无所别,因以所居东西宫别之。

庄妃居东宫,称东李。

此居西宫称西李,然西李最有宠。

神宗初,以熹宗早失母,命西李母之,既而信王亦失母,仍以命西李。

会西李生皇八女,遂改命东李母之。

皇八女即后称皇八妹者也。

光宗即位,妃与郑贵妃同住乾清宫。

时上谕封郭元妃为皇后,王才人为贵妃。

又谕封李选侍为皇贵妃。

及上不豫,召大臣入乾清宫,上御暖阁,凭几谕曰:“李选侍夙保震器,抚育国本,宜速封。

如是者再,署礼部事。

”侍郎孙如游对曰:“今孝端、孝靖两太后及元妃、才人大典未竣,俟四大礼举后,行未晚也。

既而上崩,选侍遂踞乾清宫。

因挟制皇长子,邀封皇后。

传言欲垂帘听政。

于是大学士刘一景、吏部尚书周嘉谟、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力请移宫,而选侍始踉跄移仁寿殿去,于是移宫之案兴焉。

熹宗即位,下诏曰:“朕昔幼冲,皇考选侍李氏,恃宠屡行,气殴圣母,以致崩逝,使朕抱终天之恨。

朕虽幼,未尝忘也。

皇考病笃,大臣进内问安,选侍威挟朕躬,使朕传封皇后。

复用手推朕,向大臣颜口传。

至今念及,尚合羞赧。

朕因避李氏暂居慈庆宫。

又令李进忠、刘逊等传言,每日章奏文书,先呈选侍,方付朕览,仍欲垂帘听政。

且欲处分御史所言选侍,他日必有武氏之祸者。

朕思祖宗家法甚严,从来有此规制否?朕今奉养李氏于哕鸾宫,俱遵皇考遗爱,有此体恤。

外廷误听李党谣诼,实未识朕心之故也。

其李进忠、田诏等,皆系盗库首恶,自干宪法。

勿使渠魁贿嘱当事,播弄脱罪。卿可传示遵行,故谕。”

十二月复下诏曰:“朕冲龄登极,仰庇祖宗眷佑,内外清平。

以为大小臣工,开诚布公,定无异议。

不意外廷近来乃妄生谤语,轻听伪传,诚有如科臣杨涟所奏者。

朕不得不再伸谕避宫始末,以释群疑。

九月初一日,皇考宾天,阁臣文武大臣科道等进宫,哭临毕,请朝见朕躬,李选侍阻朕于暖阁。

当时司礼监等官,设法请朕出见群臣,选侍许而复悔。

及朕出暖阁,又使李进忠等请回。

如此者至再至三。

朕至乾清宫,丹陛大臣扈从前导,选侍又使李进忠等持朕衣不释。

若非司礼监奏请,朕前进不可,退又不能,此时颜面,存于何处。

及至前宫门,选侍又差人数次著朕还宫,不令御文华殿。

卿等亲见,当时景象,安乎?危乎?当避宫乎?不当避宫乎?诸宫欲行庇护之谋,先藉安选侍为题目,使是非混淆,朝政不宁。

辅臣义在体国,为朕分忧,何不代朕传谕一言,屏息纷扰,君臣大义何在?

如初一日,朕躬视皇考入殓,选侍又阻朕于阁中,不令出入。

及翼日,恭送皇考梓宫于仁智殿,选侍必欲朕朝见彼后,方许回慈庆宫,明是威挟朕躬垂帘听政之意。

朕蒙皇考命选侍任照管,亦不住彼宫,其饮膳衣服,皆系皇祖皇考所赐。

选侍侮慢凌虐,朕昼涕泣。

皇考自知其误,亲来劝朕,此其亲疏,自有分别。

(原评曰:西晋后多此等文字。

)诸所行事,朕曾密谕阁臣,不令传抄。

若避宫不早,则爪牙成列,盈虚在手,朕亦不知何如矣。

选侍因殴崩圣母,自知有罪,使宫眷王寿花等时来探视,不许朕与圣母下原任各宫娥说话,如有即捕去重处。

朕之苦衷,外廷岂能尽知。

今朕奉养选侍及皇八妹,俱从优厚,各官何以猜度过计,藉为口实。

如异日选侍患病而逝,将用人以抵命乎?将归咎于朕乎?岂不闻圣母之崩,由选侍之殴,可不问乎?迩来各官,不为圣母,只为选侍,失其轻重,理法何在?前日刑部执奏父母之恩如天地。

履后土则思母德,戴皇天则思父仁。

仁人孝子之用心,固宜如此。

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朕不加封选侍,以慰圣母在天之灵。

奉养选侍,敬遵皇考之意。

该部亦可仰体朕心矣。

大小臣工,惟知私于李党,责备朕躬,不顾大义,姑不深究。

卿等可传谕大小臣工,务令和衷,各供乃职。

毋得植党背公,自生枝节,以取罪惩。

故谕。

天启元年二月,上复谕曰:“贾继春暗揭流毒,造言诬人,若黑夜行刺,使人莫防,朕本不深究。

然自继春出揭以来,引类弥天,争端大起。

大臣求去,小臣纷嚣。

威惧继春,莫敢直言其非,朕皆隐忍。

今继春全不改省,乃昂然肆辨,目无君父。

况选侍移宫以来,未尝见继春有疏,明其可否。

却借密揭为撄鳞逆耳之说,箝制朕躬,要名减罪。

姑着照原揭回话。

”闰二月又谕曰:“朕以冲年,皇考见背,仰体在天之灵,敬礼选侍。

其移宫一事,大小臣工,连章奏请。

始末情节,举朝共知。

独贾继春首倡邪说,捏造李选侍雉经皇八妹入井。

播煽流言,诬诋朕躬。

若不穷究分明,何以传信天下后世?乃继春奉旨回话,初则一揭朦胧,再则遮饰支吾。

本欲逮讯,今自认风闻无影,显自明肆诬捏,姑从轻削籍,永不叙用。

”当是时,上方厌选侍移宫一案,尚无畸见。

独贾继春有侍选自经皇八妹投井之说,以为当安选侍,故有是谕。

而其既客魏用事,而上意遂变。

四年七月,诏封选妃为康妃。

群小念移宫之名正,不足以杀诸贤。

乃创为封疆一案,缇骑四出,大狱旁午。

至五年九月,贾继春召至,忠贤遂矫诏谕群臣曰:“先帝升遐,朕躬嗣服,父子承继,正统相传,臣子何得居功。

至杨涟左光斗等,妄希定策,串通王安,倡为移宫之事,捏造垂帘等语。

王安奸恶异常,乘机报怨。

内外交结,党众力强。

不许康妃从容奉旨,而逼令琅出宫。

先帝体尚未寒,言犹在耳。

涟等即有权势,固亦人臣。

乃弃礼忘君,犯上不道,至于如此。

使非贾继春等明揭于前,天牖朕心补封于后,将终始蒙蔽,恩礼有亏。

即寸斩杨涟、左光斗,何救于事。

况与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深盟固结,招权纳贿。

党护熊廷弼,夥坏封疆。

铁案既定,犹贪其重赂,力为出脱。

托汪文言内探消息,暗弄机关。

遍树私人,布满津要。

坏法乱纪,欺蔽朝廷。

及汪文言事发,奸谋毕露。

自知理屈,乃巧借他题,以掩其罪。

信口装诬,毫无影响。

肺肝如见,欲盖弥彰。

朕言念及此,深切痛恨。

已将熊廷弼处决,传首九边。

杨涟等虽追赃身死,而顾大章系同恶之人,即送法司从重拟罪。

爰书既成,将诸奸罪状,及守正诸臣向来疏揭,并近日屡次明旨,俱着史臣编辑成书,颁行天下。

垂示将来,以昭朕孝思。

据事直书,毋得回护。使善恶邪正,炳如日星。而党与不得借口文奸,饰非乱听。

违者治以妖言惑众之罪,特谕。”由此当难大起,而国运随之,要其祸自移宫始。

先是熹宗初立时,值九月早寒霜甫下,而宫中李花齐开。咸以为选侍当封,相顾贺。而其后闯亦李姓,识者谓此草妖云。

东李妃,亦光宗选侍也。

以别西李妃故曰东李。

性简重,寡言笑。

名位素居西李前,而宠不能及。

尝奉光宗旨抚视皇五子,皇五子成立,入继大统,选侍功居多。

天启元年二月,册封庄妃。

客魏用事,妃持正抵牾。

凡宫中礼数,多被裁抑,妃不平。

会忠贤同官徐应元为承奉正,当谒妃。

傲慢不以礼,尝在妃前笞宫使,鸱肆无忌。

妃以负气死。

(原评曰:此时宫闱极饶气节,如庄妃、裕妃、成妃辈比比皆是,岂亦东林过激耶。

)先是皇五子在宫,每日起,拜天毕,退而谒母,选侍亦爱之。

尝梦黑龙蟠殿柱以告选侍,选侍私自喜,嘱勿言。

又所居东宫,后有井二,皇五子随选侍过之,戏汲井,得金鱼。

汲次井,亦如之。

至是泣曰,吾不能奉侍王矣。

崇祯初,上念鞠育劳,加上妃封号。

与其弟李成栋官,给四千顷。

而应元以忠贤败,发南京赐死。

选侍赵氏者,未有封号,与忠贤客氏不合。

熹宗即位后,矫旨赐死。

选侍闻命,出光宗所赐物列案上。

沐浴,西向礼佛毕,痛哭自缢。

客氏复矫旨用宫人礼葬,而斥其答应王亮等发凤阳陵园。

〖熹宗朝 天启〗懿安皇后,祥符人,张姓,太康伯张国纪女。

天启元年四月,册为皇后。

后性严正,数于上前以颠倒旧章为言,盖指客魏也。

客氏横肆宫闱,后召至,欲绳以法。

客魏大恨,遂于宫中播流言,谓后本孙二女,犯辟以女托之生员张国纪,张国纪女之,非己女也。

罔上大不道,上亦疑之,幸其说不根,无左验,乃已。

三年后有身,客魏尽逐宫人之异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应。

后胁痛,假按摩阴伤之,竟损元子焉。

时有匿名帖榜于宫门,列忠贤逆状并及忠贤党七十余人。

忠贤怒,疑出国纪并被逐诸人所为。

而逆党邵辅忠、孙杰等欲因此兴大狱,尽杀诸门户。

而借国纪以动摇中宫,事成则立魏良卿女为后。

刘知选侦知之,首上疏参国纪,梁梦环继之,祸且叵测,赖阁臣力救得免。

熹宗大渐,后折逆奄谋,力与大臣传遗命,定迎立事。

愍帝立,上尊号曰懿安,居慈宁宫。

时奄方叵测,左右窥伺者皆其党。

后豫戒信王勿食宫中食。

及即位,犹从戚畹家取椟食进。

至是,上见后,感激尽臣子之敬,乃召还戚臣张国纪于河北慰之。

而论知选、梦环以谋危先帝中宫之罪。

崇祯十四年,刑科给事中胡周鼎请上后徽号。

时国用日匮,上恐举大典多费,叹曰:“吾之不能尽孝事,贫也!”或言周鼎有所授,已下理而顿释之曰:“恐伤后心”后尝语周后曰:“吾南中尝有家可居。

”又曰:“延儒误皇叔。

”因历言延儒罔上事,周后间以闻。

上怒诘周后所从来,周后以后对,遽已。

十七年三月,都城陷。

贼渠李岩者,中州人,知后贤,特觅后宫中护卫之,后自缢死。

裕妃张氏,有严性,不为客魏用,客魏恶之。会妃已有身,铺宫膺册妃礼毕,而迟久不乳。遂诬其有后言,矫旨闭禳道中。尽逐其内官及宫婢等,绝其饮食。

经数日,天雨,妃力疾匍匐啖檐溜死。乃复矫旨革妃封,如宫人例,焚其尸。愍帝嗣,始复妃位号,改葬如礼。

李成妃,顺天人。

天启四年二月,生皇二女,封成妃。

是日地大震,宫瓦皆堕。

既而皇二女薨,妃失宠。

会张皇后病,皇贵妃任氏以孕皇三子临月,成妃仍当夕,上慰之。

先是范氏慧妃者颇见幸,生悼怀太子,封皇贵妃,以忤客氏意被斥。

妃与慧妃好,每见慧妃辄怅惋。

至是侍上寝,从容为慧妃乞怜。

(原评曰:事甚可感,此一段亦殊胜褚先生文。

)客氏闻大怒曰:“彼欲树兵向我耶。

”遂矫旨革封,幽妃别宫,而逐内库管理李谦于海子杀之。

幸妃故鉴裕妃事,预蓄乾食藏瓴甓间,半月得不死,后乃斥为宫人而迁之乾西。

崇祯元年,诏复妃封号并膳礼,且请居慈庆后宫,置供奉焉。

熹宗六妃,惟王良妃,段纯妃居东西两宫。

任容妃即皇贵妃,生怀献太子,不受祸。

张裕妃以幽死。

李成妃、范慧妃俱被斥。

又有定嫔、襄嫔、恪嫔,皆禁居乾西。

崇祯初,复加封,册使宫中供养如法。

他有冯贵人,恶忠贤擅,尝劝上罢内操。

忠贤怒,矫旨谓贵人诽谤,赐死。

胡贵人甫为上所幸,以非忠贤党,恐见宠,乘上出郊日掩杀之。

而报以贵人暴卒,上不问。

〖愍皇帝朝 崇祯〗庄烈皇后周姓,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

父奎以医名,娶继妻丁氏,生后。

家贫能操作,顾性贞静,居平不见齿。

天启中,选信王邸妃以后进。

故事宫中凡选婚,每选一,必以二副者陪,升即中选,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

不中则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而侑以银币遣还。

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

而中宫之政,悉禀成于熹宗懿安后。

懿安后疑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小,他日不长大耶。

”因册为信王妃。

上即位,立为皇后。

以后父奎,为南城兵马副指挥,进都督同知,既而封奎嘉定伯。

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

即岁时大臣,命妇入朝贺,亦赏赉必以礼。

时天下饥馑,府库虚。

上忧劳议节用,而后所行合上意,上甚敬之。

初神庙以孝养故,设两宫百戏,自宫中旧戏以及民间爨弄,无不备。

至是悉裁革,而独留旧戏承应。

如所称过锦戏者,仿佛古优伶供养,取时事谐谑,以备规讽。

时旱蝗,中州贼大起,戏者作驱蝗及避贼状。

后见之,徐谓上曰:“有此耶。

”因掩面泣,上亦泣,是日遂罢戏。

(原评曰:后语只三字,而仁心、静质、减言、啬事种种圣德无一不见。

)上薄于声色,宫中不兼宠,惟田贵妃者颇爱之。

妃见后稍倨,后每抑之以礼。

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

久之,袁淑妃车至,时淑妃亦进为贵妃,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

于是始传妃车入,坐朝之,朝已遽下,无他言。

妃大恨,面上泣诉。

妃父教之上书,阳引愆而别为微词挑之。

上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上推后仆地。

后愤不食,欲自戕。

上寻悔,遣中使持貂ブ赐后,且问后起居,后勉为一餐。

上传旨令贵妃省愆,退居启祥宫,三月不召。

既而后在永和门看花,请召妃,上不应。

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

后严正自处,而性最仁。

母丁太夫人,入宫必先朝后,始行家人礼。

后见母之朝己也,而泣欲太子为谢,左右力言不可,乃止。

后闻寇渐棘,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盖意在南迁也。

”上问何从知之,后不语。

后凡有所言,不欲尽,且不欲言,外多类此。

先是宣懿康昭刘妃者,神宗妃也。

万历六年立中宫时,随册为昭妃,于嫔嫱中最贤而有年。

崇祯改元,上使之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称太妃。

周后之选,昭妃赞成之以是也。

至是岁节,上必朝太妃,朝毕,坐而飨以茶。

上甫就坐,忽欠申徐闻,太妃戒勿惊。

命尚衣者覆以帔,左右皆植立,屏息以俟。

有顷,上竟摄衣起,谢曰:“圣祖时,天下少事,宫中皆晏安,太妃所亲见也。

至儿子苦多著,(北人呼多为多著)实难枝梧。

两夜省文书,自谓年甫逾壮,尚可磨耗。

不谓早困劣,在太妃前,昏然不自持一至此。

”太妃泣,上归,为后言,后亦泣。

时上念寇衤固,茹蔬断庖割,后见上体瘁,具酒肴为上解菜。

上接瀛国夫人奏。

瀛国夫人者,孝纯太后母也。

瀛国夜梦孝纯归,语上瘁而哭,言动举止如平时。

又云翼日有为解菜者,上勿却也。

上持奏入宫,见后解菜惊询曰:“汝何以为此,岂亦有所闻耶?”曰:“无有。

”“外人有导之者耶?”

曰:“无有。”因念先后慈,在冥冥尚保惜至此,后亦贤能感先后意,乃出奏示后再拜,举箸相向哭,泪溢盘。

后生皇长子及长平、昭仁二公主。

皇长子已册立出阁读书,昭仁主六岁未封,以居昭仁宫,故名。

故事太子既出阁,非上命不朝后。

偶上坐便殿,皇长子以后故来请朝,时案有急奏,则寇破河南报也。

上叹曰:“儿见母有几而关我耶?今后竟入朝,勿问也。

”十七年三月十七日,都城陷,上至宫曰:“事急矣。

”后即于上前再拜,自经死。

大兵定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