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货声

燕市货声 #

  虫鸣于秋,鸟鸣于春,发其天籁,不择好音,耳遇之而成声,非有所爱憎于人也。

而闻鹊则喜、闻鸦则唾,各适其适,于物何有?是人之聪明日凿而自多其好恶者也。

朝逐于名利之场,暮夺于声色之境,智昏气馁而每好择好音自居,是其去天之愈远而不知也。

嗟乎!雨怪风盲,惊心溅泪,诗亡而礼坏,亦何处寻些天籁耶!然而,天籁亦未尝无也。

而观夫以其所蕴,陡然而发,自成音节,不及其他而犹能少存乎古意者,其一岁之货声乎。

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

自食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朋来亦乐,雁过留声,以供夫后来君子。

光绪丙午,闲园鞠农偶志于延秋山馆。

  凡例

  一 凡一岁货声,注重门前其铺肆,设摊、工艺、赶集之各类,皆附人以补不足。

  一 凡货声率分三类:其门前货物者,统称货郎;其修作者,为工艺;换物者,为商贩。 货郎之常见者,与一人之特卖者,声色又皆不同。

  一 货郎之提篮、握筐、肩负、挑担、推车、持器,凡六种,各有定具,诸凡不同;仅以常见特用者,分志于货声下,不能尽述也。

  一 凡同人所闻见者,仅自咸、同年后。去故生新,风景不待十年已变,至今则已数变矣。 往事凄凉,他年寤寐,声犹在耳,留赠后人。

  一 凡货声中之从“口”旁诸字者,用以叶其土音助语而已,其字下“……”者,是重其音,像其长声与余韵耳。

  一 凡工艺、商贩中,如酒坛,必开河时买;锔缸,多腌菜时之类,则随其附人。 又如售卖之无定时者,赶当贱攘旧废偶来之物,则别为“不时”。

  元旦

  牛儿芒儿,过年的小黄历! (《春牛图》一文钱两张,自十月间卖,年外打春间必卖)

  吃的香,嚼的脆,茶果! (卖一正月)

  香蕈蘑菇馅的,素包子…… (挑两套细长笼屉。 咸、同年间,一叟长卖通年,自元旦开张,一文钱两个)

  蜂糕来哎,爱窝窝! (清真回教,挎长方盘,敲小木梆,必于初一开张。 红白蜂糕、枣窝窝、糖窝窝,白糖、芝麻、澄沙,三样爱窝窝、江米粘糕)

  数灯支碗来! (泥烧,如酒盏大,高足,中可燃灯,初八日祭星、灯节用)

  粥呕,精米粥! (自元旦,粥中带红枣儿,破五撤,每碗必盛一二枚。 光绪中,兴卖甜浆粥者群讼,胜后始带卖烘饼、油炸果,端午节漆凉粥)

  玉面唵,馒头! (面色极白,加糖,以各样模蒸)

  糖杂面! (挎筐卖糖,细如一握丝,亦捏蝎、蛇各种玩艺。按:杂面尚有一套口词)

  津透了,化透了,桂花的元……宵! (挑担,前设锅、炉,山楂〔查〕、白糖、奶油,加果各馅)

  口琴来!卖口琴来! (明卖口琴,暗卖骰子、纸牌、骨牌,各种赌具)

  江米果馅来,甑儿糕! (担两头支高架,前设甑、炉,后设箱,盛各样面、馅)

  三角儿……炸……焦! (排插糖麻花、马鞍烧饼、油炸糕,肩绊方盘。

亦有挑圆笼摇八楞鼗鼓者,带卖干烧酒,秋后添糖耳朵、蜜麻花、干糖麻花;又有带卖豆腐干、豆腐丝者)

  桂花缸烙来,大薄脆! (薄脆甜、咸二样,小子儿饽饽)江米……白酒喂!

  好热呀,烫面饺儿来! (凡二人。

一担前设方盘,中安锅灶、笼屉,后则高方柜,背有栏,上抽屉二层,下空装水桶。

一人担二圆笼,内盛各种馅盆,现定现蒸。

猪肉,口蘑,干菜,虾仁,香椿,龙须菜,芽韭,藕,羊肉,茴香,白菜,豇豆,芽豆,胡萝卜卤)

  烫面的饺儿热呀! (整年推车卖,随时一样馅。 按:推车者俱羊肉,清真教人居多)

  嗳,活鲤鱼呀! (初二日祭财神,多纸糊鱼目,生祭毕,送河中)

  打糖锣挑子。

(敲小铜锣,专卖各种玩艺。

糖瓜,糖饼,人参,鹿筋〔筋〕,麻花,死棍,菱角,各种金钱不落地,小儿钻坛子,花棒播鼗,婆婆车设机安纸鼓、行则击木长虫,变八卦,七巧图,吹筒箭,万花筒,升官图,围棋,红鱼,六地,骨牌,小弩弓,泥骰,宝盒,江米团,白石球,马尾虾蟆,苍蝇笼,瓦锅子,泥盒子,鸽子窝,琉璃泡,西湖景,琉璃小水烟袋,小风筝,沙燕,八卦门帘,鬼脸,大秃和尚斗柳翠,布老虎,泥美人,小胖小子,泥马,泥人模子,假胡子,霸王鞭,小鞭匣,炮起花,地老鼠,滴滴金,黄烟,炮手拿花炮,打灯,菱角鞭)

  大小的金鱼儿来! (矮廓鱼挑,贮水,盖覆。正月初间便卖,取“吉庆有鱼”意)

  豌豆的黄儿来,好大的块来! (豌豆面加枣,以沙锅蒸)

  二月

  供佛的太阳糕! (白米面加糖,初一日祭)

  甜酸来哎,豆汁儿来! (或推车,或担〔檐〕桶)

  大小黄酒坛子来换钱!

  好热……煎糕! (黄米面加枣,烙焦,四方块)

  约活虾米来! (以秤约其分量俗作“邀”)

  满糖的驴打滚! (黄米面裹糖蒸,外浮洒干豆面。此乡下人卖)

  一包糖的豆面糕啊! (同上。 此城里人卖)

  小鸡儿养活! (席囤鸡雏或小笋鸡)

  卖小鸭子来! (鸭雏)

  卖小猪儿养活! (猪秧)

  糖饽饽,澄沙饽饽! (别名虾蟆吃蜜〔密〕,象其形)

  约斤馒头! (挑圆笼或背筐,三角、馒首,大小论斤)

  煎饼,大油炸鬼!

  水捆的菠菜来,六个大钱一簇!

  卖韭菜来! #

  两大钱的羊角葱!

  野鸡脖的盖韭! (街市摆摊。 按:簇,俗念最,平声,或作堆。 角,念“搅”。 以下均同)

  白糖儿馒头,繐子油韭菜馅?! (背筐盖布,高装馒首,脂油方铺千层饼,繐子油韭菜馅包子,攒馅倭瓜随时包子)

  甜浆的粥喂! (带螺蛳火烧,油炸果。 按:油炸果,俗念“鬼”)

  豆汁儿粥! (咸菜,酱菜,带马蹄油果)

  玫瑰多啊……来啊,豆糁糕! (一名荷叶糕)

  新鲜的果丹皮呀!开口味去恶味呀,一个大钱一张啊! (一人专卖。 按:果丹皮为山楂所作,形如红油纸)

  豌豆哇,怎么香啊!

  吃茶渗酒哇,盐水花生□和菜来呀!

  凉啊凉儿的镟粉来!

  卖小盆呕,卖小罐呕,喂猫的浅呕,舀水的罐呕,澄浆的盆啊嚆…… (有人卖盆,则学老鹳打架,先叫早,后争窝,末像群鸦对谈,嬉笑怒骂中有解和意

,无不笑者)

  瞧西湖景……真山真水,外国人放鸭子,挖金矿的南非洲!(乡媪,嗓音极尖亮)

  小玩艺,独一份,小孩买,真有趣,不给买,噘着嘴,撒泼〔拨〕打滚不愿意,一对一对掉眼泪。 (纸彩做随时顽艺)

  三月

  约干菠菜呀! (论斤)

  约鲜螺蛳来哟〔约〕!

  栽桃杏花来! #

  琉璃的面来?,酸来还又辣咧! (清卤)

  拨鱼儿来,又酸又辣! (麻酱,青酱,醋,咸胡萝卜丝,或烂蒜,或芥菜与凉粉,绿豆腐,皆同)

  花椒盐的蒸饼啊!枣儿澄沙的蒸饼啊!

  翠啊花! (翡翠、玉簪各种)

  新鲜的咧,黄花鱼来!

  约青蛤咧! #

  小菜毛! #

  要了糖钱咧,抹糕!

  栽花来,栽蝴蝶花来!

  灯笼儿,闸草!

  大田的螺蛳来!

  蛤蟆骨朵儿大眼贼咧!

  抓苦曼菜芽! (按:苦曼,俗念“曲麻”)

  花红的豆儿来!

  藕来哎,白花藕来! (温泉藕三月初便卖)

  约鲜蘑来! #

  好肥骡子来,好热车呀! (南苑蜣螂配小纸车)鲜花椒来!

  嫩了芽的香椿来! (昔果市与菜讼,官断,果市以花椒、香椿开市,菜市终于葡萄、枣儿)

  四月

  水哎呀! #

  杏儿来喊! #

  一大钱碟的藕蘸蜜!

  栽蜀葵花来! (按:蜀葵又名蜀锦,俗念“熟九”)

  花儿呀,玫瑰花呀!抓玫瑰瓣,芍药来,杨妃来,赛牡丹来,芍药花…… (杨妃傻白,千叶莲,南红)

  赛了虎眼的来,带把的甜樱桃!

  面淡的慈姑来!

  约海鯚鱼来! #

  约火芽菠菜呀! (按:火牙,俗念“火焰”)

  杏儿来,熟又烂来!酸来还又管换来呀,烂杏儿巴达来!

  小葱儿来!莴苣菜呀!

  嫩小萝卜来! #

  白菜呀! #

  蒿子杆来! #

  蒜苗来! #

  豌豆角儿来! #

  黄瓜来! #

  勾葱辣秦椒来!

  卖粉皮儿一大钱〔一〕张!

  栽花来,栽霭康来! (此清语,即鸡苏、香草并一切花秧)

  腌黄花鱼来! #

  约芸扁豆来! #

  五月

  供佛的哎,桑椹来!

  大樱桃来! #

  好蒲子,好艾子!

  江米儿的,小枣儿的,凉凉儿的,大粽子来哎!

  买神符! #

  葫芦花呀,拣样挑!

  黄米小枣,禁捣的粽子!

  收拾雨伞、旱伞!

  活了秧儿嫩来啵!

  老玉米来,三大钱、两大钱来! (五月鲜)

  樱桃嘴的桃呕嗷噎啊…… (午节香原名鹦鹉嘴)凉炒面来!

  卖大蒜咧! (新编老蒜,每辫百头。按:新蒜至夏至方编辫)

  大海茄! #

  卖架冬瓜呀! #

  汤布、冷布! (摇长把小鼗卖零尺)

  粘扇子! (挎小柜,上悬小铃数串,粘一切折纸扇)卖蒲扇!

  卖毛扇! (挑担,大小羽扇,多鹅雁翎)大小的斑竹的帘子来!

  大小的凉席来!

  栗子瓤儿的来,卖老倭瓜来!

  约茴香菜来! #

  马兰韭菜! #

  约豆芽菜来!约青豇豆喂!抓小白菜来!

  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你就闹碗尝一尝,酸梅的汤儿来哎,另一个味呀! (自立夏卖到西瓜季)

  刻光板的豆角儿! (椒盐煮毛豆角儿。 俗谓一文钱为“光板”)

  栽石榴花来,嗳……十朵!

  花啊!晚香玉啊,晚香的玉米,一个大钱十五朵! (按:又有吆喊,“七个须、六个瓣的晚香玉!”)

  烧羊脖子来,烧……羊……肉来喓!

  甘蔗的味来,旱秧儿来,白沙蜜〔密〕的好吃来! (甜瓜)

  李子来喴! #

  卖水果来! #

  青……皮脆来,旱香瓜儿另个味呀!

  六月

  块又大、瓤儿又高咧,月饼的馅来,一个大钱来! (西瓜)

  喝了水的来,蜜桃来喴……一汪水的大蜜桃!酸来肉来还又换来!玛瑙红的蜜桃来噎哎……块儿大瓤就多,错认的蜜蜂儿去搭窝,亚赛过通州的小凉船儿来

哎,一个大、一个大、一个大的钱来!

  白花藕来,河鲜来!

  卖老莲蓬来呀!鲜菱角来哎,卖老嗷菱角……来喓……

  熟海棠,一大碗! (当十钱,一文谓之“一大”)

  抓鲜榛子! #

  老鸡头,才上河!

  管打破的西瓜呀哎! (推车、挑筐整卖,买定开看)

  哩喊咳,冰核儿??哎!你要喝,我就盛,解暑代凉冰振凌

  沙果来哎,脆又甜来,红沙果来哎!

  来哎,约老黄豆来!

  抓小芥菜! #

  叫聒聒,抓油壶卢来!

  冰镇的凌啊,雪花的酪,城里关外拉主道!

  七月

  藕芽嫩的! #

  鸭梨呀哎! #

  大叶白的蜜桃呀!

  约跟头菜呀! #

  鸡头米呀! #

  听叫的金钟儿!

  有那破缸瓦来换钱!

  虎拉槟的闻香果!

  嫩白梨噎,赛过豆腐的沙果梨呀!

  深州的大蜜桃! (山背子)

  抓菜心来,磁实来!

  大苹果呀哎! #

  脆瓤儿的落花生啊,芝麻酱的一个味来!抓半空儿的,多给

  卖莲花灯! #

  约生白薯来! #

  卖呀嗳……螃蟹来!

  干火绳啊! (艾火绳)

  约芋头来! #

  约干葡萄来! #

  脆枣儿来! #

  赛过木瓜的鸭广梨来!

  蜜节梨来!有了渣还又换来!

  大果子来! #

  山里红啊!还有十挂啊大山里红!

  枣儿来,糖的咯哒喽,尝一个再买来哎,一个光板喽!

  八月

  咸核桃来,咸栗子!

  树熟儿的海棠来哎,沙果子的味来!

  南瓜大的来柿子来,涩来还又换来!

  大酸枣儿来! #

  高装儿的柿子来哎,六个大钱一簇来!

  今日是几来?十三、四来。 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 (临节果摊)

  撮上两簇团圆果子!

  唉哎羊头肉来!风干来……羊腱子!

  高八宝儿来! #

  高甜酱瓜来萝卜!

  酱莴笋来! #

  酱糖蒜哪酱豆腐、臭豆腐!

  哎……腌辣茄子、腌茄子包儿来,腌韭菜呀!

  腌芥菜呀! #

  粘缸、锔缸! #

  九月

  牛头咧! #

  辣菜噎哎……酸菜来!

  和菜的皮儿来!

  酸黄菜咧辣菜呀!

  抓小菠菜来! #

  大小不灰木炉子! (按:不灰木,俗呼“锅盔木”)

  栽九花来! (按:菊花俗呼“九花”,以九月可开)

  玉米花来! #

  凉炒豆儿来! #

  冰糖儿葫芦〔壶卢〕! (扁枝上束草,环插之)

  五香……酱肉! (推车卖)

  十月

  挂拉枣儿,酥又脆,大把抓的呱呱丢儿! (即其枣心,枣去心晒干,以线穿之)

  柿饼儿! #

  糖饽饽,白糖馅喽,灌馅的糖嗳哎……喓! (挑担,前设方盘,有鸣小锣者,自冬卖到二月初间。

红、白人参糖,鹿筋〔筯〕糖,姜丝糖,玫瑰糖,酸糕干,鸡骨糖,白麻花,灌馅糖。

近岁有担两筐、上设瑰瑰匣者,糖杂梨糕,多非旧品)

  栗子味的白糖来,是栗子的味的白薯来……烫手来蒸化了!锅底儿赛过糖了,喝了蜜了,蒸透啦白薯啊,真热活呀!

  卖果子皮来,一个大捧!

  白糖梨膏,桂花酥糖!

  约黄米面来约!

  约干劈柴来! #

  秋的来红海棠来,没有虫儿来!

  黑的来,糖枣儿来,没有核儿来!

  辣来换,不辣的来,脆哎萝卜来哎……

  约零炭来! #

  狗窝,来卖狗窝来!

  饭囤儿咧,蒲帘子来!

  买烘笼儿使去!

  支锅瓦啊,抓松花!

  赶毡子,赶清水的毡子!

  鞋垫、毡垫、耳朵帽儿!发行价。 (按:鞋垫、毡垫、砸鞋钉子、火绒、火石后有,然此又是一类)

  胡萝卜、大萝卜来!

  约黄豆芽子! #

  冬月

  粘糕、豆糁糕! (粘加枣,糁加枣泥)

  咿啊茶汤、好热……面茶呀!

  大块的冻豆腐!

  好大锅馇! #

  黄粉坨〔托〕子!

  刮骨肉! (羊骨剔下肉髓)

  卫货挑。 (橘,柚,橙,香蕉,青果,甘蔗。筐内唐花,酥糖,皮糖,云片糕,糕干)

  好吃的梨儿晒成了干,槟子干、果子干来桃杏干,沙果干、海棠干来葡萄干!

  约干葱来! #

  腊月

  菱角米喓! (熬粥)

  赛塘?〔钴〕子,里山沙锅! (按:初八日熬粥)

  画咧,卖画! (卖杨柳青大小张画,俗呼卫抹子,以苇箔夹之肩负)

  肥野猫喊! #

  红头绳儿来,两大钱一拓!

  跑旱船。 (一人携两小儿,戴女冠,荷木架船行,敲锣鼓,入人家,唱山西曲)

  耍傀儡子。

(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

耍时, 以扁担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 下垂其蓝布围, 人、笼皆在其中。

笼内取偶人, 鸣锣,衔哨,连耍带唱,有“八大出”之名:《香山还愿》,《铡美案》,《高老庄》,《五鬼捉刘氏》,《武大郎乍尸》,《卖豆腐》,《王小儿打老虎》,《李翠莲》)

  耍耗子。 (一人肩负小箱行,鸣锣或吹唢呐,箱上设诸玩艺,耍时有蹬轮、爬梯、钻塔、钻桃各式)

  耍猴儿。 (一人携一羊、一狗,背负小箱,箱上拴猴,行鸣锣,耍时作居官、归田、走马、跑羊各式)

  鳌山灯。 (三四人,一担,黑漆长圆笼,鸣锣,击鼓,叫入人家,练一切文武戏法,散详前卷)

  赛白玉的关东糖!松木枝,芝麻秸! (祭神踩岁用之)

  门神咧,挂钱来,达子香盘! (满人用以祭宗祠)

  换绿磁盆来! (以旧日靴帽无用之物相换)

  街门对,屋门对,买横批〔皮〕,饶福字! (木红纸、万年红,裁写现成俗对联,在各城门脸里外卖,四个大钱一副)

  揭门神,请灶王,挂钱儿闹几张! (神纸摊)

  买的买来捎〔稍〕的捎〔稍〕,都是好纸好原料!东一张,西一张, 贴在屋里亮堂堂! 臭虫他一见心欢喜, 今年盖下了过年的房。 (画棚)

  箭杆儿锅盖咧,买石板儿缸盖咧,买蒸篦儿使去,买插把的条帚来!

  灯草咧,装灯草来! (按:装,俗念“庄”,上声,或作“壮”)

  供花来,拣样儿挑! (挎纸匣,专卖金彩石榴一切供花)

  卖绫绢花?! (旧用二尺许如折扇面样之纸匣, 中贯扁杖,肩扛;又有挑两摞〔落〕绿方匣者,有背一摞〔落〕方匣者。

各种绫〔菱〕绢,灯草,纸,蜡〔腊〕,细花,带铜铁针;又有蝴〔胡〕蝶,绒球,大小各式。

光绪十年后,兴出随时折枝,照真花做色,色逼真)

  约山药来! #

  火芽菜呀! #

  水杓儿饭杓! (挑担打瓢,卖一切罗、盖、擦床、筷笼小器具)

  笸箩、簸箕! (挑担)

  素闷子来!豆儿酱来,豆豉豆腐来,油炸面筋来! (担笼,定做年下素菜馅)

  除夕

  荸荠果来呀,好吃来又好剥哇! (闻早年必于除夕晚间先卖此果,仅卖初间数日,然后待夏才〔搀〕卖,谓之先熟果,盖取“必齐”之义。

夏令以三寸矮廓桶盛水,生、熟分卖。

京西吆喝:“熟荸荠,约大荸荠!”约斤专卖生者)

  好嗑〔刻〕瓜子! (专卖瓜子)

  江米的热年糕呕! (聂姓累世专卖,通年肩挎小白圆笼,仅如扁缸,桃大,精美,多爱买者,外号“游九城”)

  咿喓嗷……酪……喂! (间卖一年,担二木桶,层层设碗,带奶卷,夏用冰镇〔振〕,暗带骰博。按:酪者,为牛乳所作)

  杏仁茶哟! (担二细高白圆笼,一头置锅、贮火,通卖一年。 大街清早有设摊者)

  果子干桃子。

(棕绳,翘〔撬〕扁杖。

各种细磁具,白漆圆笼,周身铜什件,带环。

前设方盘,中置小笼,安锅。

手敲二铜冰盏,口吆喝:“带汤儿的热豌……豆呕!”以黑豌豆加入〔域〕煮,后加糖。

二月中撒果子干,以柿饼、杏干作,带汤,加藕片或加梨片。

端午,撒玫瑰、枣、糖饯生老虎眼,带汤,酸枣、乌豆以大力丸咸煮,晾干,茶豆带汤,小麻子湿咸花生。

交二月中,添桃脯、奶子糕、玻璃粉拨鱼儿。

立夏,添冰桶酸梅汤。

近年添汽水瓶,以上所卖多阙矣)

  糖葫芦〔壶卢〕车子。

(吆喝:“冰糖儿多来,葫芦〔壶卢〕来喓……”葫芦〔壶卢〕十余种,扁熟山里红、生山里红夹澄沙、胡桃仁、白海棠生熟二种、葡萄、山药、山药豆、梨片、黑枣、红海棠、大红干、橘子、荸荠、梨糕数种。

奶油骰块,芝麻蘸,胡桃仁蘸,大酸枣蘸,皮糖四方加澄沙馅,苹果干蘸,杏干蘸,梨干蘸,老糖梨糕加花生仁,酸团子,奶乌他,水乌他)

  杂果挑儿。

(黑、白瓜子,咸、淡花生,桃蘸,瓜子蘸,花生蘸,糖豌豆,干豌豆,开花豆,干酸枣豆,姑娘,柿子,海棠,柿饼,黑枣,糖梨,剥梨,红消梨,小红橘,糖炒山里红,糖炒白海棠,糖炒杏干,各种糖果)

  硬面唵,饽啊饽饽! (子儿饽饽,双喜字加糖硬面镯子,咸螺蛳转,油酥烧饼,鞋底子鱼,五福捧寿,奶油饽饽。

有担笼,有握筐,有带卖白糖麻花、芝麻馓子者,通年夜间卖,晚归、早睡、午后烙)

  通年

  大烧饼,热油炸鬼! (按:烧饼即古之烘饼,鬼当作“果”音转老耳。

有糖、咸、大、小、八劈、圆盖数样,乡村谓之麻花子,以白油、豆油炸。

挎盘)

  大卷子,热烧饼! (别有吊炉高面一派,味殊胜,负筐。有带小油果者,半用香油炸)

  马蹄烧饼! (切面铺代烙,其炉如田尺屋,上贴烘熟,稍小而真者日驴蹄,皆象其形。惟甜浆粥铺马蹄用高面,炸果用香油)

  黄面火烧! (黄米面加澄沙)

  小米面火烧! (有夹枣者。 以上俱烘饼之流)

  大块切糕! (在先背架,方如桌形,上摊糕,支住而已,故桌不稳者谓之“切糕架子”。 近多推车)

  黄米的粘糕! (切糕加枣、豆,此但加枣)

  馄饨开锅! (前锅灶,后方柜,详前卖杂面、元宵煮炸货类,略同。 偏于晚间卖,或赶集、赶当,以其担设摊)

  好热呀,豆腐脑儿热呀! (前笼上设方盘,后以布里腐坛,浇高青咸红根子)

  大豆腐开锅! (略同,但以铜锅盛豆腐)

  宽卤儿的豆腐脑儿热呀! (方盘中设小笼安锅清卤,下藏火。 余同)

  老豆腐! (不用卤,用青酱)

  烂蚕豆喊,酥皮的铁蚕豆!

  香儿多来,烂的多来,蒸豌?唵…豆呕……来喓…… (此与芸豆、玉米、蚕豆、白芸豆花□□诸样随时更换,亦通年,惟卖芸豆时则云:“烫手热……芸

豆来喓!”)

  羊肉哦哈! (回教,推车)

  摆叶来羊肚儿!

  炒肝儿香烂哪!

  薰鱼儿!炸面筋来哟呕! (薰一切猪头、肘子、肥肠、绕肠、粉肠、肝、心、肺、口条、小鸡、螃蟹、鱼、鸡子、宝盖、什件、带片、火烧,肩挎小红柜。

或云用卤涮过,虽伏天蝇不集。

又有吆喝“烂肉”者,货多不全)

  唱本儿,看书啊! (背负书箱,卖一切石印、铅印小说、唱本、戏本、黄历。 按:到年底则添宪书,俗呼皇历,即历书)

  热茶呀! #

  约盐咧! #

  打香油哦! #

  打煤油啊! #

  干烧酒哦! #

  鸡蛋咧! #

  卤煮儿! #

  炸豆腐! #

  焦哦灌肠! #

  豆腐干儿,豆腐丝儿,豆腐!

  卖绒线。 (或背方竹筐,上摞〔落〕数层纸斗,竹盖,以宽皮条背之。摇长把鼗,或上带小钲,卖一切绒线。或挑担摇钲,或推车,上置二箱)

  摇镗鼓儿。 (背箱卖一切梳、篦、骨簪、刷、抿、顶针等物,俗呼摇铃的。 镗鼓,或呼铜鼓)

  卖槟榔。 (挎大元宝筐,摇八楞鼗鼓,各格各种槟榔、糖类,带夹剪。 按:新式之卖洋货者,则真摇铃矣,其铃似大铎)

  不时

  酸酸的,辣辣的,羊肉的热面唵……咧! (杂面,多卖赶当与街头晚晌,以挑作摊)

  爆肚儿开锅,多四两啊,炮肉! (车上支铛,赶当)

  小炸食一大包!

  吆茶汤嗷! #

  咿吆大麦,哈米粥!

  香烂驴肉! #

  焦炸糕! #

  肥猪肉! (肉贱则挑杠下胡同卖)

  香脂油! (油多下街卖)

  大块猪肉! #

  豌豆来,干的香,赛过榛瓤儿豌豆! (肩负细长柳条圆笸箩,多于雨后卖)

  肝啊,牛头肉来! (熟肉)

  牛肉还有二斤来! (原限不许多宰)

  卖大鸭蛋咧! #

  大糖葫芦〔壶卢〕好大串! (或山里红,极贱,或用坏果,一抹糖稀,以荆条串之,大至四五尺长)

  风吹燕风车,琉璃喇叭不不登儿。 (此为春季赶庙玩物一派)

  转盘话匣子! #

  千层饼儿馒头!

  羊肉馅来包子!

  铁丝笊篱发行价!

  画花的鞋面儿洋线绦子,花样儿拣样儿挑!

  各式各样儿花红的蝴蝶儿咧,三大钱一支!

  卖木头底儿! #

  带子吆! #

  撢子来,毛撢! (按:此当作“瞻子”)

  卖布。 (摇长把鼗,卖各色粗细布)

  大夜壶啊! (晚间卖)

  针啊针啊针啊,好嗷呕南针哪,吚呐钢针挑针?! (今无)买好洋针哪!

  卖好头发来哟!

  卖大块布隔褙,吚?咦喓呕?!

  ??…沙……锅……哟……哟……?…… (慈姓叟卖一切?〔钴〕、杓、壶、沙器,精选、价廉出名)

  卖盆车行敲盆。 (一切盆、壶、罐、缶、瓦器)煤土啊!瞧报啊!

  小板凳〔橙〕儿来卖!

  卖大块洋胰子玫瑰碱!

  <娶个和尚的图儿,一个大钱两张! (早年有新闻则编曲卖图,今有报无需矣)

  火绒子火石火镰,一打就抽烟,两打不要钱!

  砸鞋的钉子?嚆!

  商贩

  有烂头发咧换钱!

  破篦子乱头发换槟榔膏!

  换茶碗咧饭碗哪! (整挑各种瓶、壶、盘、盏,细磁,绳绊系以各种衣物,相换专向大宅,亦有半挑代换大小绿磁盆者)

  有那旧锡拉铜来换钱!

  碎铜烂铁来换钱!

  有破玻璃咧卖钱!

  大小洋喇子卖钱!

  蜡油来换钱! #

  有旧鞋来卖! (可补者补,否则烧火)

  潮银子首饰来卖,玉石宝石来卖,有翠花咧卖!

  换取灯儿来,换肥角子! (旧用小荠槁劈五寸许四半,蘸硝谓之取灯,以易着得燃灯也,或云用麻果秸。近用洋火柴,则云换取灯儿)

  大小洋钱来换钱,谁有洋钱来我买!

  鸡鸭子换钱! #

  黄酒坛子换钱!煤油桶来换钱!

  关门的票儿换钱!

  打鼓挑儿。 (担二筐,前蹀,后以布覆,收买一切衣物,有岔眼物藏入后筐,黑早上南北晓市便卖。 行携瓯口大小迸鼓击之,人谓其买死人、卖死人)

  工艺

  收拾桌椅板凳! (在行者背荆筐,带小家具者,会雕刻其器,统括二十八种,象二十八宿,其外行者背板匣)

  收拾锡拉家伙!

  锢漏锅哟! (有锢者扛回铺中,次日送还;亦有挑担立锢者,近又能锢盆换底)

  铜器挑。 带炉,行敲铜盆。 (修补旧铜器,亦卖亦换)

  小炉匠。

(挑担,前箱上夹铜铁丝片,中匣藏各种家具,旁挂弓、钻等物,后带风箱、炉,上架悬小铜钲、铜坠,行则自击,俗以多用其锔碗,盖谓之锔碗的)

  铁匠车。 (三人、四人推一席篓小车,载风箱、炸煤、打铁各具。 街巷乡村,到处以锤敲砧,有烂铁者,命其打各种常用铁器)

  箍桶喴! #

  修秤! #

  缝笸箩! #

  收拾笼屉! #

  爱打不打,不打折啦! (打扁杖箍儿)

  染唵绸缎来约,染唵好绸子好缎子来哟! (挑颜色箱、染锅,染后以长竹竿摇之即干。 兴洋颜色始有此行)

  剃头匠。

(挑担,前小红圆笼,中藏炭炉,坐水,锔上置盆,旁竖旗〔棋〕杆、刁斗;后挑红柜,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手执铁唤头,行划之,入寺则换小木梆)

  修脚匠。 (双小木梆,带把〔耙〕,夹一手指间,行击之)

  磨剪子。 磨剪子!戗剃头的刀子! (负板凳,上置粗、细磨石。 早年代洗铜镜,有携一串铁片行敲者,近多推车,有吹喇叭者)

  串米啊! (担筛、罗、斗、杆,舂粗米)

  捏江米人。 (负长架、小箱,以各色面捏各种人、物、虫、鸟)

  吹糖人。 (挑担,鸣锣,以热糖捏、吹各种玩艺,或用模)

  食积奶积,大肚痞积;腰疼腿疼,偏脑头疼! (摇铁串铃,或负药箱,或背布囊,卖各种药)

  瞽目算命。 (或弹弦,或吹笛,或击鼓,带唱曲)

  算灵卦。 (或磕竹〈板〉,或笼中雀出衔)

  求财问喜,找物失人;瞧瞧时运好不好,看看月令强不强!(卜相)

  大小洋灯罩儿!

  豌豆膏! (敲小锣,挎小白笼,捏玩艺,亦用模)

  雨伞。 #

  影戏人。 #

  傀儡人。 #

  太平鼓。 #

  空竹。 #

  铺肆

  喝粥咧,喝粥咧,十里香粥热的咧!炸了一个焦咧,烹了一个脆咧,脆咧焦咧,像个小粮船的咧,好大的个儿咧!锅炒的果咧,油又香咧,面又白咧,扔在

锅里漂起来咧!白又胖咧,胖又白咧,赛过烧鹅的咧,一个大的油炸的果咧!水饭咧,豆儿多咧,子母原汤儿的绿豆的粥咧! (以上粥铺)

  [据“东莞张江裁氏次溪氏订”本校点]

清·闲园鞠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