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子邓氏家谱

家谱 第一  #

家谱序 第一 #

合抱之本,起于毫末;万倾之洋,成于积水。

夫万民之众者,必有其宗祖;血脉之继者,必有其源流。

人远行而思其亲,远交而念其故,子久传而忆其先。

邓氏子孙,传至今日,凡百多代,因家谱散轶,其间多不可考。

予之一脉,其先环县洪德杏儿铺邓氏也,曰洪德之邓氏,洪德之邓氏,曰四川之邓氏,其余尽不知。

昔在夏时,帝仲康有子孙封邓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遂称邓氏。

夏之始祖大禹为姒姓,故邓姓出自姒姓,此其一也。

或曰出自子姓或曼姓。

商之始祖为子姓。

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有功之子为曼姓,殷时为侯国,春秋时因与楚为敌,为楚所灭,邓侯子孙思故国,改姓邓,遂称邓姓为正宗,此其二也。

其三者曰出自李姓。

五代十国时,南唐为宋所灭,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煜之孙李天和出逃,以其父封地为氏,其后世遂称邓氏。

其父乃李煜第八子李从镒也,受封为邓王。

此三者,纷论而莫一。

然天下邓姓,多出南阳,后渐周迁,遍于各地。

“文革”以降,天下家谱、家信几于毁灭殆尽。

予访祖父以求其要,略以记之,备我曹及后世念其祖。

家谱 第二 #

谱系图 第一 #

家谱 第三 #

列辈传 第一 #

治国治家之父传 

其名不详,有子二,长曰治国,次曰治家。其事今亦不闻,世居洪德杏儿铺。

家谱 第四 #

列辈传 第二 #

治国治家传  #

治国,排行第一,妻苏氏,其子一,女一,名不详。

治国为浪人。

其在少时,因家贫,遂与乡人结伴至新疆西口外澄金子,与一妇姘居。

欲归,言于姘妇曰:“吾将归,视妻儿,汝为我备干粮。

”姘妇佯诺。

及夜,乃阴匿巫人于治国枕下,治国遂卒,乡人归。

治家,排行第二,有二子,长曰友福,次曰友生,其事不详,世居洪德杏儿铺。

家谱 第五 #

列辈传 第三 #

海云之父及友福友生传 

海云之父,排行第一,妻王氏邦英,世居洪德杏儿铺。

其子一,女二,一女嫁李氏。

海云之父少时为脚客,以驴从定边往西峰驮盐,与众脚客结伴行。

养家糊口,系其一人。

是年正月初八(九),语其妻曰:“吾将出,汝为我烙饼,以备途中食。

”因无薪火,遂外出负薪,归,心口剧痛,五日后乃卒,年不逾三十。

至此有南迁之举,举凡九人。

海云之父世居洪德杏儿铺。

其妻邦英南迁之后改嫁李家原王氏。

葬李家塬。

友福,排行第二,无子。友生,排行第三,养子曰海晏。二人生平事不详。友福及妻与友生及妻俱在南迁之列。

家谱 第六 #

列辈传 第四 #

海云海晏传  #

海云,民国八年即一九一九年十月十一日生,属羊。

其妻齐氏,民国十二年即一九二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生,属猪。

其子一,曰连科,其女二,长女嫁卖粮山杨茂学,次女嫁王山王刚。

民国十七(八)年二月十三日,举家南迁,时年海云九岁,亦在其中。

九人者,苏氏,王氏邦英,友福及妻,友生及妻,海云及其二姊妹。

海云为人谨慎,有辨才,不识字,然长珠算之术。

后于“文革”时受人之诬,惧,自缢于堡子沟大杏树上。

未几,文下,白其冤。

初葬挪山,其妻齐氏卒于一九九一年正月,与海云合葬与大路山。

海晏,友生养子也,居裴大岔,其事不详。

家谱 第七 #

列辈传 第五 #

连科传  #

  连科,民国二十七年即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八日生,属虎。其妻周爱魁,民国三十二年即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三日生。其子一,曰志洲,其女一,曰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