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近人)胡蕴玉 撰

  张积中,奇男子也,以讲学聚徒至数千人,肉食者诬以叛逆以死,今四十余年,无人敢道其姓名。

夫磊落奇伟之士,处专制政体之下,非特当时不能独行己志,即身后之名,亦几与真叛逆者等,不肯挂诸齿颊,可不哀哉!余乃本诸旧闻,复博采私家记载,而为之传,当亦士君子所乐闻也。

按张积中,字子中,扬州人。

慨慷多大略,读书有文名,好佛法,尝以行善劝人,从之游者甚众。

先是有周星垣者,客扬州,讲性命之学。

其四书五经,别有注解,非汉非宋,大约以致用为本。

积中闻其学,甚喜,执贽称弟子,旋即尽得其精蕴。

是时,吏治日坏,盗贼所在蜂起,积中愤帖括之学,必不足有为于世,遂力发挥其学而光大之;一时士人,高积中行,又惊其才,从学者日多。

会太平天国起东南,天下云扰,积中遂遁居山东之黄崖山。

黄崖毗连泰山,支峰直达孝里铺,跨常清肥城之郊,山势险固,人迹罕到。

积中叠石为塞,置守御具,以备盗贼;从之居者,渐至八千余家,积中阴以兵法部署之,而众皆乐从。

顾积中虽居黄崖,然日以讲学为事,其学说之精者,言儒者通性命之理,将以致用也。

临大事不能有济,此迂儒弗知性命者也。

又言易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何以聚人曰财。

此群圣发微之秘旨,非世儒所能晓也。

齐鲁多慷慨激昂之士,闻积中讲学,皆负笈担簦,自远而至。

积中乃立课程,设讲坛,著书立说,欲以其学起士人委靡之习而振之。

顾当时学术败坏,士子读书者,以八股为文章,以讲章为圣经,骤闻积中异说,喜而从之者固多,怪而骇之者亦不少,议论纷纷,疑积中为邪教。

有司欲立功,目黄崖为逋逃薮。

会青州府首县汉军某,获异言、异服者数人,讯之,供言奉张七先生令买马。

而宜都知县某,复获数人,供亦如之。

乃各飞禀至省,时阎敬铭为山东巡抚,得禀大惊。

适山东候补道某,其子在省娶妇,其妇翁亦道员也。

成婚甫三日,某子欲远出,妇怪问何事,某言赴黄崖听张七先生讲书。

妇恚曰:“新婚未几,乃即远离,何无人理耶?”某曰:“张先生约束严,不可不往。

”妇诉诸父母,因共疑婿为邪教中人,父尚犹豫未决,母曰:“已误将女适匪人,今不速发,将灭门矣。

”乃张皇其词,以禀巡抚。

于是积中叛逆之证据益确,阎遽欲兴兵剿之。

是时,丁葆桢为山东按察,白阎曰:“张之子实在省为候补知县,观其为人循谨,其父亦必非谋叛者也。

请令其子速赴砦,招其父至省,毋遽发兵!”阎良久始许之,允予限五日。

丁即传张实,告以将灭门状,实伏地叩头大哭。

丁曰:“无惧!可速于五日内招尔父来,则可无事。

”实即飞驰至砦,劝积中往省。

积中曰:“吾讲学有何罪?若辈乃欲媒孽我耶?贪黩官吏,欲借此以兴大狱,为立功地。

我若往,彼辈锻炼周内,何求不得。

即幸而事得解,乃公肯以磊磊落落之身,低首下心以乞活耶?汝辈惧,可自往也。

”实跪请之不已,积中怒曰:“积中此生,决不履公庭。

必欲积中出者,积中出而就死耳。

积中亦丈夫也,伏剑而死则可;桎梏而死则不可。

积中以身殉学矣,何出为?”声色俱厉!是时,抚藩在省,待张实七日不至,阎询丁,丁不能复为地。

外间谣言益厉,遂命总兵湖北人王某,记名提督湖南人王某,道员湖南人王某,率大兵往剿,破砦而入,积中举家自焚死,官兵大肆淫掠,死者万余,此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事也。

砦既破,而未得谋反实据,阎乃责三王曰:“汝辈皆言谋反是实,今奈何无据,若三日不得,则杀汝辈。

”三王急,最后搜得戏衣一箱,命营中七缝工补治之,即以此为据,复杀缝工以灭口,由是诸在事者,皆如剿匪例以论功云。

  朴庵曰:中国之学,自汉以还,非琐碎即空虚,无当实用;积中聚徒数千人,讲学以致用为本,而数千人皆奉约束如命,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

积中既诬以叛逆死,其书尽遭焚毁,惜哉!尝闻父老言:其同学之人,爱力极坚,信道甚笃。

今日人心涣散,道力薄弱,世亦有豪杰之士,继积中而起者夫!

  张积中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