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杂记

南北朝杂记 (宋) 刘敞 著

  ○庾诜 #

  齐新野庾诜,少孤,以读书自业。

元象算数,皆所妙绝。

武献公萧颍胄,疾笃,谓诜曰:“推某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

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

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

”歔欷而终,果如其言。

颍胄,赤斧之子。

  ○张畅 #

  宋张畅常奉持观音。

南谯之构逆也,畅不从。

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

”遂不敢害。

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

狱司易之,复断。

吏白,释之。

  ○萧献明 #

  齐松滋令兰陵萧献明,母患病积年。

献明昼夜祈祷。

时寒冻,献明下泪,凝结如箸,额上叩血,成冰不溜。

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

”献明跪而受之。

忽然不见。

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

母病即愈。

  ○解叔谦 #

  齐雁门解叔谦,征为朝请,不赴。

母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

”便差访医,及本草,无识者。

乃崎岖求访。

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

答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验。

”叔谦再拜流涕,具款行求之意。

此翁怆然,以藤与之,并示其渍酒之法。

叔谦受领。

此人不复知处。

依法为酒,母疾便愈。

  ○宗元卿 #

  齐南阳宗元卿,有至行。早孤,为母所养。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乡里宗敬,率号宗曾子。

  ○匡昕 #

  齐庐陵匡昕,隐金华山,服食,不与俗人交。母亡已经数日,昕奔还号叫,母便苏。孝感致也。

  ○曾康祖 #

  齐扶风曾康祖,母患乳痈,诸医不能疗。康祖乃跪,以两手捧乳,大悲泣。母痈即愈。

  ○斛斯丰乐 #

  北齐高祖尝宴群臣。酒酣,各令歌乐。武卫斛斯丰乐歌曰:“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上曰:“丰乐不谄,是好人也!”

  ○齐明帝 #

  齐明帝尝饮食,捉竹箸,谓卫尉应昭光曰:“卿解我用竹箸意否?”答曰:“昔夏禹衣恶,往诰流言,象箸豢腴,先哲唾诫。

今睿情冲素,还风反古,太平之迹,唯竹箸而已。

  ○甄彬 #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

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后赎苎,於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馀,坚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金也。

”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高允 #

  后魏高允字伯恭,燕太尉中郎韬之子。

早有奇度,博通经史。

神嘉中,与范阳卢元、赵郡李灵、博陵崔鉴等,以贤俊之胄,同被诏征拜中书侍郎,领著作。

与崔浩同撰书,及浩遇害,以允忠直不苟,特见原宥。

性清俭,虽累居显贵,而志同贫贱。

高宗幸其宅,惟草庐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

帝叹息曰:“古之清贫,岂有此乎!”赐之粟帛。

  ○长孙道生 #

  司空上党王长孙道生,代人。

性忠谨俭素,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

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及还,叹曰:“吾为宰相,无以报国,负乘是惧。

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宅为。

今强寇尚游魂汉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乎!”乃令毁之。

时人比之晏婴焉。

  ○李崇 #

  北齐顿丘李崇,陈留公诞之子。

高祖时为兖州刺史。

兖州比多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

盗发之处,槌鼓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

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

诸州置鼓自此始也。

世宗时除扬州刺史。

崇明察审奸,奸邪惮之,号曰卧虎。

  ○范百年 #

  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谒明帝。

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之曰:“卿州复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居在廉让之间。

”上称善。

后除梁州刺史。

  ○张融 #

  吴郡张融,字思光,长史畅之子,郎中纬之孙。

融神明俊爽,机辩如流。

尝谒太祖于太极西堂,弥时方登。

上笑曰:“卿至何迟?”答曰:“自地升天,理不得速。

”融为中书郎,尝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

”融善草隶,太祖尝语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庾杲之 #

  齐武帝尝谓群臣曰:“我后当何谥?”莫有对者。

王俭因目庾杲之对。

杲之曰:“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

千载之后,岂是臣之所度量。

”时人称其辩答。

  ○王俭 #

  齐王俭字仲宝,金紫僧绰之子,侍中昙首之孙。

少孤。

幼有珪璋器,四五岁与凡童有异。

尝为五言诗曰:“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

抚己愧前哲,敛衽归山丘。

”故论者以宰相许之。

后为吏部尚书,有客姓谭,诣俭求官。

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

”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

”俭赏之。

帝常幸乐游宴,群臣奏乐。

帝曰:“好音乐孰与朕同?”对曰:“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

”帝称善。

俭尝集才学之士,累物而丽之,谓之丽事。

丽事自此始也。

诸客皆穷,惟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色花簟、白团扇。

宪坐簟执扇,意气自得。

秣陵令王摛后至,操笔便成。

事既焕美,词复华丽。

摛乃命左右抽簟制扇,登车而去。

俭笑曰:“所谓大力负之而趋。

  ”

  ○周禺 #

  汝南周禺,隐居钟山,长斋蔬食。

王俭谓之曰:“卿在山中,何所啖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又曰:“菜何者最美?” 禺曰:“春初早韭,秋暮晚菘。

” 禺历中书侍郎。

  ○王融 #

  魏使宋弁至。

敕王融兼主客郎中。

融问弁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

而彼所献,乃驽骀之不若。

求名检事,殊为未知。

且将信誓,有时而爽。

而駉駉牧马,或未能嗣。

”弁曰:“不容虚为之名,当是不习水土。

”融曰:“周穆马迹遍周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

”弁曰:“卿何勤勤于千里。

”融曰:“卿国既名其优劣,聊以相访。

若于千里必至,圣主将驾之鼓车。

”弁不能答。

  ○李膺 #

  梁李膺有才辨。武帝谓之曰:“今之李膺,何如昔时李膺?”答曰:“臣以为胜。昔时李膺仕桓灵之朝,今之李膺奉唐虞之主。”众皆悦服。

  ○商铿 #

  东郡商铿,名子为外臣,外臣作为廷尉评。

铿入谢恩。

武帝问:“卿名子外臣,何为令其入仕?”铿答曰:“外臣生于齐季,故人思匿迹。

今幸遭圣代,草泽无复遗人。

”上大悦。

  ○箫琛 #

  武帝尝以枣掷兰陵萧琛,琛仍取栗掷帝,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

”琛尝于御座饮酒于北使员外常侍李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卿劝。

”众皆失色,恐无以酬。

琛徐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道固乃屈伏受酒。

琛历尚书左丞。

  ○崔光 #

  后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悦、怿。

崔光名子曰励、勖、勉。

高祖谓光曰:“我儿名旁皆有心,卿儿名旁皆有力。

”答曰:“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上大悦。

  ○陈元康 #

  北齐河阳陈元康,刀笔吏也。

善暗书。

尝雪夜太祖命作军书,顷尔数十纸,笔不暇冻。

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

”自此信任焉。

故时人谓之语曰:“三崔两张,不如一陈元康。

”三崔,暹、季舒、昂也。

两张,德微、纂也。

  ○李谐 #

  北齐顿丘李谐,鼓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

少俊爽,有才辨。

为黄门侍郎,除名。

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已,同虚舟而不系。

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

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

遇物栖息,触地山林。

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

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

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

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

”谐答:“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

”胥曰:“所访邺下,岂是测影之地。

”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

”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迁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

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

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候于隆替。

”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

黄旗紫盖,本出东南。

君临万邦,故宜在此。

”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

”胥默而无答。

江南士子莫不嗟服。

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王华千里清。

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卢恺 #

  礼部尚书范阳庐恺,兼吏部,选达野客师为兰州总管。

客师辞曰:“客师何罪,遣与突厥隔墙。

”恺曰:“突厥何处得有墙?”客师曰:“肉为酥,水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

”恺,中书监子刚之子也。

  ○卢思道 #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

”思道曰:“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峨,何嵬峨!”贲,燕郡公景仁之子,中书侍郎景裕之犹子,位历太常卿。

  ○王元景 #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

  ○阳玠 #

  隋京兆杜公瞻,卫尉台卿犹子也。

尝邀阳玠过宅,酒酣,因而嘲谑。

公瞻谓:“兄既姓阳,阳货实辱孔子。

”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尝射宣王。

”殿内将军陇西牛子充寮友,推其机辩。

尝谓玠曰:“君阳有玠,恐不任厨。

”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

”又见玠食芥菹,曰:“君身名玠,何得复啖芥菹!”对曰:“君既姓牛,何得不断牛肉!”而太仓令张策者,在云龙门与玠议,理屈,谡玠曰:“卿本无德量,忽共叔宝同名。

”玠抗声曰:“尔既非英雄,敢与伯符连讳。

”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

”玠曰:“放欢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

”录尚书晋昌王唐邕问诸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宝物。

”定州人以绫绮为宝,徐州人以鱼盐为宝。

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曰:“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

”邕有愧色。

  ○薛道衡 #

  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弩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弩目,所以降伏四魔。

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道衡怃然不能对。

  ○陆琇 #

  后魏东平王陆俟,代人也,聪悟有才略。

子馥,有父风。

高崇文见而赏之,谓朝臣曰:“吾尝叹其父知过其躯,此逾于父矣。

”为相州刺史,迁太仆。

馥子琇,年九岁,馥谓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

吾今年老,属汝幼童,讵堪为陆氏宗首乎?”琇对曰:“苟非斗力,何患童稚。

”馥奇之,立为嫡。

  ○萧遥欣 #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少有神采干局。

为童子时,有一小儿左右弹飞鸟,未尝不应弦而下。

遥欣谓之曰:“凡戏多端,何忽弹!此鸟自云中翔,何关人事。

”小儿感之,终身不复从弹尔。

时年十一。

土庶多竞此戏,遥欣一说,旬月播之远近,闻者不复为之。

  ○谢庄 #

  宋谢庄字希逸,侍中微之子,黄门思之孙。

美仪容,善谈论,工书,属文,好言玄理。

少为文帝所赏,帝一见之,辄叹曰:“蓝田生美玉,岂虚也哉!”庄代颜峻为吏部尚书。

峻容貌严毅,常有不可犯之色。

庄风姿温美,人有喧诉,常欢笑答之。

故时人语曰:“颜吏部瞋而与人官,谢吏部笑而不与人官。

”庄迁中书令、侍中,谥曰宪庄。

家世无年五十者,庄年四十二,祖四十七,曾祖四十三,高祖三十。

子朏、沦,并知名。

  ○杨大眼 #

  后魏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

少有胆气,跳走如飞。

高祖南伐,李冲典选。

征官,大眼求焉。

冲不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为尚书出一技。

”便以绳长三丈,系髻而走。

绳直如矢,马驰不及。

见者莫不惊叹。

冲曰:“千载已来,未有逸材若此者。

”遂用为军主。

稍迁辅国将军。

王肃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今见乃不异人眼。

”大眼曰:“若旗鼓相望,瞋眸奋发,足使君亡魂丧胆,何必大如车轮!”当代推其骁果,以为关张不过也。

  ○谢朏 #

  梁高祖重陈郡谢朏诗,常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

  ○沈约 #

  梁奉朝请吴均,有才器,常为《剑骑诗》云:“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

”高祖谓曰:“天子今见,关西安在焉!”均默然无答。

均又为诗曰:“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

”沈隐侯约语之曰:“印黄沙语太险。

”均曰:“亦见公诗,云山樱发欲然。

”约曰:“我始欲然,即已印讫。

  ○王勃 #

  唐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点窜。人谓之腹藁。

  ○高昂 #

  北齐高昂,字敖曹,胆力过人,姿彩殊异。

其父次同,为求严师训。

昂不遵师训,专事驰骋。

每言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

其父以其昂藏敖曹,故名字之。

东魏末,齐神武起义,昂倾意附之,因成霸业。

除侍中、司徒,兼西南道大都督。

而敖曹酷好为诗,雅有情致,时人称焉。

常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曰:“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

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

”又有征行诗,曰:“陇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

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顷之,其弟季式为齐州刺史,敖曹发驿。

以劝酒,乃赠诗曰:“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比。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

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

”馀篇甚多,此不复载。

  ○刘献之 #

  后魏刘献之,少好学,尤精诗传。

泛观子史,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千载谁知少也。

”又谓所亲曰:“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何足惜!”时人有从之学者,献之曰:“立身虽百行殊途,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

子若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不待出户,天下自知。

倘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履从师,止可博闻强识,不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

其于立身之道,何益乎!孔门之徒,初亦未悟。

见吾丘之叹,方乃归而养亲。

鸣呼!先达之人,何自觉之晚也!”由是四方学者慕之。

叹曰:“吾不如庄周、樗散远矣!”因以疾辞。

  ○卢景裕 #

  范阳卢景裕,太常静之子,司空同之犹子。

少好简默,驰骋经史,守道恭素,不以荣利居心。

时号居士焉。

初,头生一丛白毛,数之四十九茎。

故偏好老、易,为注解至四十九而卒。

小字白头,性端谨,虽在暗室,必矜庄自持。

盛暑之月,初不露袒。

妻子相对,有若严宾。

历位中书侍郎。

  ○沈约 #

  梁琅琊王筠,幼而清颖,文采逸艳,为沈约所赏。

及沈为尚书令,筠为郎。

谓筠曰:“仆昔与王、谢诸贤为文会之赏,自零落以来,朽疾相继,平生玩好,殆欲都绝。

而一文一咏,此事不衰。

不意疲暮复遇盛德。

昔伯喈见王仲宣,叹曰:‘此王公之孙,吾家书籍万卷,必当相与。

’仆虽不敏,请慕斯言。

”每商榷书史,评阅篇章,毕夜阑景,以为得志之赏。

筠历位司徒左长史、度支尚书。

  ○孔稚圭 #

  齐会稽孔稚圭,光禄灵产之子,侍中道隆之孙,张融之内弟。

稚圭富学,与陆慧晓、谢沦为君子之交。

圭不乐世务,宅中草没人,南有山池,春日蛙鸣。

仆射王晏尝鸣笳鼓造之,闻群蛙鸣。

晏曰:“此殊聒人耳!”答曰:“我听卿鼓吹,殆不及此。

”晏有愧色。

历位太子詹事。

赠光禄大夫。

  ○李元诚 #

  北齐赵郡李元诚,钜鹿贞公恢之孙,钜鹿简公灵之曾孙。

性故诞,不好世务,以饮酒为务。

为太常卿,太祖欲以为仆射,而疑其多酒。

子骚谏之,元诚曰:“我言作仆射不如饮酒乐耳!爱仆射宜勿饮酒。

”行台尚书司马子如及孙腾,尝诣元诚。

其庭宇芜旷,环堵积圯。

在树下以被自拥,独对一壶,陶然乐矣。

因见其妻,衣不曳地。

撤所坐布褥质酒肉以尽欢意焉。

二公嗟叹,各置饷馈,受之而不辞,散之亲故。

元诚一名元忠,拜仪同,领卫尉,封晋阳公。

卒,赠司徒,谥曰文宣。

  ○陶宏景 #

  丹阳陶宏景,幼而慧,博通经史。

睹葛洪《神仙传》,便有志于养生。

每言仰视青云白日,不以为远。

初为宜都王侍读,后迁奉朝请。

永平中,谢职隐茅山。

山是金陵洞穴,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华阳洞天。

有三茅司命之府,故时号茅山。

由是自称华阳,隐居人间。

书疏皆以此代名,亦士安之元晏,稚川之抱朴也。

雅爱林泉,尤好著述。

缙绅士庶,禀道服膺,承流向风,千里而至。

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

以内书兼之,乃当小出耳。

”齐高祖问之曰:“山中何所有?”宏景赋诗以答之,词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高祖赏之。

  ○王僧虔 #

  琅琊王僧虔,博通经史,兼善草隶。

太祖谓虔曰:“我书何如卿?”曰:“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

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

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

”上大笑曰:“卿善为词也。

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虔历左仆射、尚书令,谥简穆公。

僧虔长子慈,年七岁,外祖江夏王刘义恭迎之入中斋施,设宝物恣其所取。

慈惟取素琴一张、孝子图而已。

年十岁,共时辈蔡约入寺礼佛。

正见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日何乾乾。

”慈应声答曰:“卿如此不知礼,何以兴蔡氏之宗。

”约,兴宗之子也。

谢超宗见慈学书,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答云:“慈书与大人,如鸡之比凤。

”超宗,凤之子。

慈,历侍中,赠太常卿。

约,历太子詹事。

  ○萧特 #

  海盐令兰陵萧特,善草隶。高祖赏之,曰:“子敬之书不如逸少,萧特之迹遂过其父。”

  ○徐文伯 #

  宋徐文伯尝与宋少帝出乐游苑门,逢妇人有娠。

帝亦善诊候,诊之曰:“是女也。

”问文伯,文伯曰:“一男一女,男在左边,青黑色,形小于女。

”帝性急,令剖之。

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必落。

”便针足太阴,补手阳明,胎应针而落,果效如言。

文伯有学行,不屈公卿,不以医自业,为张融所善。

历位泰山太守。

文伯祖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

有道士过,乞饮。

留一胡芦子,曰:“君子孙宜以此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

”熙开视之,乃扁鹊《医经》一卷。

因精学之,遂名振海内。

仕至濮阳太守。

子秋夫为射阳令,尝有鬼呻吟,声甚凄苦。

秋夫问曰:“汝是鬼也,何所须?”鬼曰:“我姓斛斯,家在东阳,患腰痛而死。

虽为鬼,疼痛犹不可忍。

闻君善术,愿见救济。

”秋夫曰:“汝是鬼,无形,云何措治?”鬼曰:“君但缚刍作人,按孔定针之。

”秋夫如其言,为针四处,又针肩膁三处,设祭而埋之。

明日,见一人来谢曰:“蒙君疗疾,复为设祭,除饥解疾,感惠实多。

”忽然不见。

当代服其通灵。

又宋明帝宫人患腰疼牵心,发即气绝。

众医以为肉症。

徐文伯视之,曰:“此发瘕也。

”以油灌之,则吐物如发。

稍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

悬柱上,水滴尽,一发而已。

病即愈。

  ○羊元保 #

  宋文帝善奕棋,尝与太平羊元保棋。元保戏赌,得宣城太守。当敕除,以为虚受。

  ○孙伯翳 #

  齐太原孙伯翳,家贫,常映雪读书,放情物外,栖志丘壑。

与王令君亮、范将军云为莫逆之交。

王范既相二朝,欲以吏职相处。

伯翳曰:“人生百年,有如风烛。

宜怡神养性,琴酒寄情,安能栖栖役曳!若此,嵇康所以不堪,予亦未能也。

  ○湘东王绎 #

  梁湘东王绎,博览群书,才辨冠世,不好声色,爱重名贤。与河东裴子野、兰陵萧子云为布衣之交。

  ○张融 #

  宋张融尝乞假。

还,帝问所居。

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

”上未解,问张绪。

绪曰:“融近东下,未有居止。

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

”上大笑。

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出。

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

”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

”明日即除司徒长史。

融与弟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

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

”上笑而不问。

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

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

”上大笑。

  ○何承天 #

  宋东海何承天,徐广之甥也。除著作佐郎,年已迈。诸佐郎并名家少年,颍川荀伯子嘲之,尝呼为妳母。承天曰:“卿当知凤凰将九子,妳母何言耶!”

  ○刘绘 #

  齐刘绘为南康郡,郡人郅类所居名秽里。绘戏之曰:“君有何秽,而居秽里?”答曰:“未审孔某何阙,而居阙里。”绘叹其辞答。

  ○徐孝嗣 #

  齐仆射东海徐孝嗣,修辑高座寺,多在彼宴息。

时法云师在萧寺,日夕各游。

二寺邻接,而不相往来。

孝嗣尝谓法云曰:“法师常在高座,而不游高座寺。

”答曰:“檀越既事萧门,何不至萧寺!”

  ○沈文季 #

  齐太祖之为齐王也,置酒为乐。

清河崔思侍宴,谓侍中沈文季曰:“羹脍为南北所推。

”文季答曰:“羹脍中乃是吴食,非卿所知。

”思祖曰:“炰鳖脍鲤,似非句吴之诗。

”文季曰:“千里莼羹,岂关鲁卫之士。

”帝称美,曰:“莼羹颇须归沈。

  ○沈昭略 #

  齐黄门郎吴兴沈昭略,侍中文叔之子。

性狂俊,使酒任气,朝士常惮而容之。

尝醉,负杖至芜湖,遇琅琊王约,张目视之,曰:“汝王约耶何肥而痴。

”约曰:“汝是沈昭略耶何瘦而狂。

昭略抚掌大笑,曰:“瘦已胜肥,狂又胜痴。

”约,景文之子。

  ○胡谐之 #

  齐豫章胡谐之,初为江州治中。

太祖委任之,以其家人语傒语,音不正,乃遣宫内数人至谐之家,教其子女。

二年,上问谐之:“卿家语音正未?”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

非惟不能正音,遂使官人顿傒语。

”上大笑,遍向朝臣说之。

谐之,历位度支尚书,豫州刺史。

  ○梁武 #

  梁高祖尝作五字叠韵,曰:“后牖有榴柳。

”会朝士并作。

刘孝绰曰:梁王长康强。

沈约曰:偏眠船舷边。

庾肩吾曰:载吴每碍埭。

徐摛曰:臣昨祭禹庙,残六斛熟鹿肉。

何逊用曹瞒故事,曰:叹苏姑枯卢。

吴均沈思良久,竟无所言。

高祖愀然不悦。

俄有诏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宜付廷尉。

  ○徐摛 #

  梁侍中东海徐摛,散骑常侍超之子也。

博学多才,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常体一人病痈,曰:“朱血夜流,黄脓昼泻,斜看紫肺,正视红肝。

”又曰:“户上悬帘,明知是箔。

鱼游畏网,判是见罾。

”又曰:“状非快马,蹋脚相连。

席异儒生,带经长卧。

”摛子陵,通直散骑常侍,聘魏。

魏主客魏收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

”陵答曰:“昔王萧至此,为魏始制礼仪。

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收不能对。

  ○徐陵 #

  北齐使来聘梁,访东海徐陵春秋。陵曰:“小如来五岁,大孔子三年。”谓七十五也。

  ○李谐 #

  梁陆晏子聘魏,魏遣李谐郊劳。过朝歌城,晏子曰:“殷之馀人,正应在此。”谐曰:“永嘉南渡,尽在江外。”

  ○周舍 #

  梁汝南周舍,少好学,有才辩。

顾谐被使高丽,以海路艰,问于舍。

舍曰:“昼则拨日而行,夜则考星而泊。

海大便是安流,从风不足为远。

”河东裴子野在宴筵,谓宾僚曰:“后事未尝姜食。

”舍曰:“孔称不彻,裴曰未尝。

”一座皆笑。

舍学通内外,兼有口才。

谓沙门法云师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师何以捉鍮石香炉。

”答曰:“檀越既能戴纛,贫道何为不执鍮?”

  ○穆子客 #

  魏使穆子客聘梁,主客范胥谓之曰:“卿名子客,思归之传何其太速!”客曰:“吾名子客者,所以将命四方,礼成告返,那得言速。”

  ○僧重公 #

  魏使主客郎李恕聘梁,沙门重公接恕曰:“向来全无菹□□□。

”恕父名谐,以为犯讳,曰:“短发粗疏。

”重公曰:“贫道如发,□□门种类,以君交聘二国,不辨膎谐。

”重公尝谒高祖,问曰:“□子闻在外有四声,何者为是?”重公应声答曰:“天保寺刹。

”既出,逢刘孝绰,说以为能。

绰曰:“何如道天子万福。

  ○陆乂 #

  北齐散骑常侍河南陆乂,黄门郎卬之子也。

卬字云驹,而又患风,多所遗忘。

尝与人马,曰云驹。

有神符者,尝带符与人渡漳水。

至,失符。

又笑曰:“刘君渡水失神符。

”其人答曰:“陆乂名马作云驹。

  ○刑子才 #

  北齐中书侍郎河东裴袭。

袭字敬宪,患耳。

新构山池,与宾客宴集,谓河间邢子才曰:“山池始就,愿为一名。

”子才曰:“海中有蓬莱山,仙人之所居,宜名蓬莱。

”蓬莱,裴聋也。

故以戏之。

敬宪初不悟,于后始觉,忻然谓子才曰:“长忌反户,高则无害。

公但大语,袭亦何嫌。

  ○北齐王晞 #

  齐北海王晞,字叔朗,为大丞相府司马。

尝共相府祭酒卢思道禊饮晋湖,晞赋诗曰:“日暮应归去,鱼鸟见留连。

”时有中使召晞,驰马而去。

明旦,思道问晞:“昨被召以朱颜,得无以鱼鸟致责。

”晞曰:“昨晚陶然,颇以酒浆被责。

卿等亦是留连之一物,何独鱼鸟而已!”晞好文酒,乐山水,府寮呼为方外司马焉。

及孝昭立,待遇弥隆,而晞每自疏,退谓人曰:“非不爱热官,但思之烂熟耳!”

  ○李騊駼 #

  陈使骋齐,见朝廷有赤鬣者,顾谓散骑常侍赵郡李騊駼曰:“赤也何如?”騊駼曰:“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騊駼时接客。

  ○卢思道 #

  北齐卢思道聘陈,陈主令朝贵设酒食与思道宴会,联句作诗。

有一人先唱,方便讥刺北人,云:“榆生欲饱汉,草长正肥驴。

”为北人食榆,兼吴地无驴,故有此句。

思道援笔即续之,曰:“共甑分炊水,同铛各煮鱼。

”为南人无情义,同饮异馔也,故思道有此句。

吴人甚愧之。

又卫尉卿京兆杜台卿,共中兵参军清河崔儦握塑,曰:“十子成都,止赌一雉。

”卢思道曰:“翳成都不过一雉。

”儦又谓思道曰:“昨夜大雷,吾睡不觉。

”思道曰:“如此震雷,不能动蛰。

”太子詹事范阳卢叔虎,有子十人,大者字畜生,最有才思。

思道谓人曰:“从叔有十子,皆不及畜生。

”叔虎,主客郎中泽之孙也。

散骑常侍陇西辛德源谓思道曰:“昨作羌妪诗,惟得五字,云卓陂垂肩并,苦无其对。

”思道寻声曰:“何不道黄物插脑门。

”思道常谓通直郎渤海封孝骞曰:“卿既姓封,是封豕之后。

”骞应声曰:“公既姓卢,是卢令之裔。

  ○徐之才 #

  齐西阳王高平徐之才,博识有口辩。

父雄,祖成伯,并善术,世传其业。

纳言祖孝徵戏之,呼为师公。

之才曰:“既为汝师,复为汝公,在三之义,须居其雨。

”孝徵,仆射莹之子。

之才尝以剧谈调仆射魏收,收熟视之,曰:“面似小家方相。

”之才答曰:“若尔便是卿之葬具。

  ○陆操 #

  隋屯兵尚书河间陆操,无姿貌,有口辩。尝新婚,太子少保赵郡李□谓之曰:“屡逢射雉,几度启颜。”操曰:“息妫二子,不言不笑。”

  ○薛道衡 #

  隋前内史侍郎薛道衡,以醴和麦,粥食之。谓卢思道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思道答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高爽 #

  高爽,辩博多才。

时刘蒨为晋陵令,爽经途诣之,了不相接,爽甚衔之。

俄而爽代蒨为县,蒨追迎,赠遗甚厚,悉受之。

答书云:“高晋陵自答。

”或问其故,曰:“刘蒨迎晋陵令耳,何关爽事。

”稍迁国子助教。

孙挹为兰陵县,爽又诣之,挹了无故人之怀。

爽出,从阁下过,取笔题鼓面云:“身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被打未遽央。

”挹体肥壮,腰带十围,故以此激之。

  ○刘祥 #

  东莞刘祥,恃才傲物。尝谓一驴曰:“汝努力。如汝辈,已为人仆矣!”复作连珠,讥讽朝廷。寻被诛。

  ○宋幼帝 #

  明帝崩,昱嗣位,是为幼帝。

狂暴,恣行诛戮,出入无度。

从者并执铤矛锥锯自随。

有忤意,击脑椎阴,刺心剖腹之诛,日有数十。

孝武帝二十八子,明帝杀其十六,馀皆帝杀之。

子孙无在朝者。

  ○高洋 #

  北齐高洋,以光武中兴,为诛刘氏不尽。

於是大诛诸元,死者千馀,弃之漳水。

有捕鱼者得爪甲,为之元郎,渔人不忍食之。

唯元峦、元长春、元景安三家免诛。

峦以其女为常山王妃,春、安等以其多力得射故也。

景安兄景皓曰:“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景安奏其言,帝复杀之。

自是元氏子孙,老幼贵贱无遗矣。

  ○罗织人 #

  周来俊臣,罗织人罪,皆先进状,敕依奏,即籍没。

徐有功出死囚,亦先进状,某人罪合免,敕依然后断雪。

有功好出罪,皆先奉进止,非是自专。

张汤探人主之情,盖为此也。

  ○徐孝嗣 #

  徐孝嗣字始昌,曾在率府,昼卧北壁下。梦两童子,遽云:“移公床。”孝嗣惊起,壁有声,行数步而壁倒压床。

  ○萧惠达 #

  北齐平原太守兰陵萧惠达,腰带为鼠啮。

杨遵彦以俗事戏之,曰:“当迁官。

”未几,除家令。

寻失职,鼠复啮其靴。

遵彦曰:“当复得官职。

”惠达曰:“鼠便为吏部尚书,何关人事。

  ○北齐后主 #

  北齐后主武平中,翔州府门无故有小儿脚迹。及拥土,为城雉之状。察之,乃狐媚。是岁安南正起兵于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