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记

 北征记  (明)杨荣 撰

  永乐二十二年春正月甲申,大同、开平守将并奏虏寇阿鲁台所部侵掠边境。

初,忠勇王金忠来归,屡言阿鲁台弒主虐人,违天逆命,数为边患,请发兵讨之,愿身为前锋自效。

上可其奏。

至是,敕缘边诸将整兵以俟。

  丙戌,敕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各选马步兵,择将统领,以三月至北京。

山西行都司兵命都督李谦统领,以三月至宣府,必士马精强,兵甲坚利。

不如令者诛。

  三月丁丑朔,大阅。

命安远侯柳升领中军,遂安伯陈英副之;英国公张辅领左掖,成国公朱勇副之;成山侯王通领右掖,兴安伯徐亨副之;武安伯郑亨领左哨,保定侯孟瑛副之;阳武侯薛禄领右哨,新宁伯谭忠副之;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率壮士为前锋,安顺伯薛贵、恭顺伯吴克忠、都督李谦等各领兵从。

上谕诸将曰:「为君奉天爱人为本。

朕临御以来,视民如子,内安诸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咸期生遂。

逆贼阿鲁台始以穷蹙来归,抚之甚厚,豺狼野心,不知感德,积久生慢,反恩为雠,侵扰边疆,毒害黎庶,违天负恩,非一而足。

朕再出师,捣其巢穴,焚其积聚,寇之微命,危如丝发。

当时从将士之志,寇岂复有生之理?但体上帝好生之仁,驱而逐之,亦冀万一其能改也,而兽心终焉不变,今朕必往伐之。

朕非好劳恶逸,盖志在保民,有非得已。

尔等从朕,诚能奋勇成功,高爵重赏,决不汝吝。

如方命失机,则军法亦不汝贷。

汝其懋哉!」

  四月戊申,以亲征胡寇告天地、宗庙、社稷,遣官祭旗纛、山川等神,诏皇太子监国。

  己酉,车驾发北京,次唐家岭。

癸丑,次龙虎台。

遣太常寺臣祭告居庸山川。

乙卯,度居庸关,次岔道。

丙辰,次怀来。

丁巳,次土木。

升陕西行都司指挥刘广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升陕西行都司指挥刘广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府」原作「抚」,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改。

) 仍掌陕西行都司事。

  戊午,敕各城堡严哨瞭,谨守备。

己未,次长安岭。

享诸将。

壬戌,万寿圣节。

礼部尚书吕震奏百官行贺礼,诏却不受。

遂发长安岭,次赤城。

癸亥,次云州。

乙丑,次云门。

丁卯,次独石。

  庚午,次隰宁。

忠勇王所部指挥同知巴里秃等获虏谍者, (「忠勇王所部指挥同知巴里秃等获虏谍者」「所部」原作「而都」,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 言虏去秋闻朝廷出兵,挟其属以遁。

及冬大雪丈余,孳畜多死,部曲离散。

比闻大军且至,复遁往答兰纳木儿河,趋荒漠以避。

(「趋荒漠以避」,「漠」原作「汉」,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 所以遣谍者,虑闻之不实耳。

上曰:「然则寇去此不远。

」遂命诸将速进。

以获谍功,升巴里秃为都指挥佥事,余皆升一等,各赐白金有差。

  辛未,次西凉亭。甲戌,次开安。

  五月乙亥朔,次威虏镇。

丁丑, (「丁丑」,原作「丁亥」,据明古今说海本、清胜朝遗事本改。

) 次环州。

戊寅,次双塔。

己卯, (「己卯」,原作「乙卯」,据明古今说海本、清胜朝遗事本改。

) 次开平。

是日雨,士卒有后至而沾湿者。

时其地尚寒,上见之,指视诸将曰:「士卒者,将士所资以成功名。

(「将士所资以成功名」,原脱「名」字,「士」作「师」,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 若抚之至,则报之厚。

古人有言,『视卒如婴儿,可与赴深溪;视卒如爱子,可与之俱死。

』今方用此辈为国家除残去暴,其可不惜!」

  甲申,召学士杨荣、金幼孜至幄中,谕之曰:「朕昨夕三鼓,梦有若世所画神人者告朕曰:『上帝好生。

』如是者再,此何祥也?岂天属意此寇部属乎?」荣等对曰:「陛下好生恶杀,格于天。

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

」上曰:「卿言合朕意。

岂以一人有罪,罚及无辜!」即命草敕,遣中官伯力苛及所获胡寇赍往虏中。

谕部落曰:「往者阿鲁台穷极来归,朕所以待之者,皆尔等所知,天地鬼神实监临之,此何负彼?而比年以来,寇我边鄙,虔刘我烝黎,累累不厌,其自取之祸也。

朕间者虽以天人之怒,再率六师往行天讨,当是时,如狥将士之志,奋雷霆之怒,彼之危犹洪炉片雪,岂复有余命哉!朕体上帝好生之仁,惟剪其枝叶,毁其藏聚,驱出旷远之地,岂徒全其余息,亦犹冀其或改而自新也。

乃兽心弗悛,日增月益。

比吾边氓困其荼毒者,殆非一所。

夫为恶有本,今王师之来,罪止阿鲁台一人,其所部头目以下,悉无所问。

有能效顺天道,输诚来朝,悉当待以至诚,优与恩赉,仍受官职,听择善地安生乐业。

朕之斯言,上通天地,毋怀二三,以贻后悔。

」乙酉,命安远侯柳升等率军士拾道中遗骇,为丛冢瘗之,上亲为文祭焉。

丁亥,次武平镇。

戊子,召诸将谕曰:「古谓武有七德,禁暴诛乱为首。

又谓止戈为武。

盖谓止杀非行杀也。

朕为天下主,华夷之人,皆朕赤子,岂间彼此哉!今之罪人惟阿鲁台,余胁从之众,悉非得已,不可以同日语。

自今凡有归降者,宜悉朕意抚绥,无令失所;非持兵器以向我师者,悉纵勿杀,用称朕体天爱人之意。

  己丑,次威信戍。

辛卯,次通川甸。

壬辰,次长乐镇。

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侍,上曰:「汉高祖过柏人,虑迫于人。

今朕至长乐,思与天下同乐, (「思与天下同乐」,「思」原作「恐」,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 何时而庶几也?」荣等同曰:「有志者事竟成,陛下圣志如此,天必助顺矣。

  癸巳,次香泉泊。

甲午,次环翠圃。

乙未,次永宁戍。

丙申,次清平镇,即元之应昌路。

是日雨,重车皆后。

上谕诸将曰:「辎重者,六军所恃为命。

兵法无辎重粮食、无委积皆危道。

曹操所以屈袁绍者,先焚其辎重。

今诸军皆至,而重车在后,尔等独不远虑邪?」遂命分兵迎之。

  丁酉,宴随征文武大臣,命内侍歌太祖皇帝御制词五首。

因举爵谕大臣曰:「此先帝垂谕创业守成之难,而示戒荒淫酣酗之失也。

朕嗣先帝鸿业,兢兢焉惟恐失坠。

虽今军旅之中,君臣杯酒之欢,不敢忘也。

尚相与共勉之。

」英国公张辅等稽首对曰:「敢不钦遵圣训!」

  戊戌,次威远川。

己亥,宴文武大臣。

上曰:「朕仰循皇考之意,自制词五章,以奉天法祖、勤政恤民为言,亦将以垂示吾子孙,俾有所警饬。

」遂命内侍歌之。

羣臣俯首听毕,皆叩头言;「皇上深思远虑,前古帝王之所不及。

」上悦,悉沾醉而罢。

  庚子,次阳和谷。辛丑,次双泉海子。壬寅,次览秀川。癸卯,次锦绣冈。

  六月甲辰朔,次祥云屯。

乙巳,次锦云碛。

丙午,次翠玉峰。

敕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等曰:「用兵之道,贵乎先知。

古之贤将所以动而胜人者,先知敌之情也。

今兴师远出而未悉贼情,何以成功?朕以前锋命尔,尤宜昼夜用心。

其精择勇智,广布侦逻,如有所得,星驰奏来,朕儜俟焉。

  丁未,次鸣玉阙。

戊申,次清漠川。

己酉,次和鸾谷。

庚戌,次紫驼冈。

辛亥,次清泉泊。

壬子,次通流涧。

癸丑,次金沙泺。

宁阳侯陈懋等得胡寇马九匹来进,上曰:「丑虏多诈,安知非以是诱我也?」敕懋等益加防慎,不可怠忽。

  甲寅,次秀水河。

乙卯,次玉垒峰。

丙辰,次宝屏山。

谕诸将曰:「今既深入虏地,尤须谨备,严哨瞭,肃部伍,明约束,昼夜毋怠。

孔子行军,必临事而惧。

孙吴兵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必敬慎如此,庶几万全。

  丁巳,次凌云峰。戊午,次玉沙泉。上以答兰纳木儿河已近,令诸将各严兵以俟。是时,将士皆踊跃思奋,上闻之喜曰:「兵可用矣!」

  己未,次龙武冈。

命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率师前进,且戒之曰:「若遇贼,宜审机行事。

如两锋相当,彼投戈下马者,皆良民,勿杀;如其来敌,先以神机铳攻之, (「先以神机铳攻之」,「铳」原作「铣」,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 长弓劲弩继其后。

遇阿鲁台亦勿杀,生擒以来。

  庚申,次天马峰。

上以大军继进,行数十里,懋等遣人奏言:「臣等已至答兰纳木儿河,弥望惟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亦多漫灭,疑其遁已久。

」上遣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等分兵山谷大索,仍命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前行觇贼,车驾进驻河上以候。

  壬戌,发河上,次苍石冈。英国公张辅等相继引兵还,奏曰:「臣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一人一骑之迹无睹,必其遁久矣。」

  癸亥,次连秀峰。

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亦还,奏曰:「等引兵抵白邙山,咸无所遇,以粮尽故还。

」于是英国公张辅等奏:「愿假臣争一月粮,率骑深入,罪人必得。

」上曰:「今出塞已久,人马俱劳,虏地早寒,一旦有风雪之变,归途尚远,不可不虑。

卿等且休矣,朕更思之。

  甲子,次翠云屯。

召英国公张辅等谕曰:「昨日之言,朕思之不可易也。

古王者制夷狄之道,驱之而已,不穷追也。

且今孽虏所存无几,茫茫广漠之地,譬如求一粟于沧海,可必得邪?吾宁失有罪,诚不欲重劳将士。

朕志定矣,其旋师。

」于是兵部尚书李庆等进曰:「王者之思,畏则舍之。

今已铲虏之穴,破虏之众,塞北万里无虏迹,虽有数辈,如犬羊栖栖,偷生穷漠之地,陛下天地大德,宁当尽杀之邪?」上悦,遂命班师。

  乙丑,召诸将议分兵两路南归。于是上率骑士东行,命武安侯郑亨等领步卒西行,期会开平。

  丙寅,次苍玉涧。谕诸将曰:「今大军南还,将士既未尝见敌,必有怠心,寇综迹诡秘,不可轻忽,须严兵殿后。仍戒饬军中,昼夜警备,常如寇至。」

  丁卯,次清流峡。戊辰,次富平川。乙巳,次长清戍。庚午,次怀柔甸。壬申,发怀柔甸,次宁远镇。

  七月甲戌朔。

乙亥,次回流湾。

丙子,次清虏镇。

丁丑,次峭石川。

戊寅,次羣玉峰。

己卯,次双清岛。

庚辰,次清水源。

道旁有石崖数十丈,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刻石纪行,曰:「使万世后知朕亲征过此也。

  辛巳,次丰润屯。

壬午,次长林壑。

癸未,次广平川。

甲申,次远安镇。

乙酉,次通津戍。

其地平广,多糜子。

军士有驰骑犯之者,上适见之,急下令止之。

谓诸将曰:「能种艺者,必安业于此,不为寇矣;而不见人者,必闻大军至,惧而逃。

今纵骑犯之,非仁。

(「非仁」,「仁」原作「行」,据明纪录汇编本、清胜朝遗事本改。

) 其禁止士卒凡有种艺而无居人者皆勿犯,违者斩。

  丙戌,次盘石镇。

丁亥,次翠微冈。

上御幄殿,凭几而坐,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侍。

上顾问内侍海寿曰:「计程何日至北京?」对曰:「其八月中矣。

」上颔之。

既而谕荣等曰:「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

」荣对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属心,允称皇上之付托。

」上喜,顾太监马云,赐荣、幼孜羊酒而退。

  戊子,次双流泺。

以旋师,遣礼部尚书吕震赍书谕皇太子, (「遗礼部尚书吕震赍书谕皇太子」,原脱「部」,据明纪录汇编本、清胜朝遗事本补。

) 并诏告天下。

己丑,次苍崖戍。

上不豫,下令大营五军将士,严部伍,谨哨瞭,毋忽。

庚寅,次榆木川。

(「次榆木川」,原脱「木」字,据明纪录汇编本补。

) 上大渐,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传位皇太子」,原脱「皇太子」三字,据明纪录汇编本、清胜朝遗事补。

又「传位皇太子」下有大段脱文,现据明纪录汇编本钞录:「且云丧服礼仪,一遵太祖皇帝遗制。

辛卯,上崩。

内臣马荣、孟聘等以六师在远外秘不发丧。

夜,召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入议,丧事逐一遵古礼。

含敛毕,载以龙轝,所至朝夕上食如常仪。

壬辰,灵轝次双笔峰。

大学士杨荣、太监海寿奉遗命驰皇太子。

癸巳,次连云碛。

甲年,次黑河戍。

乙未,次宣威镇。

丙申,次广漠川。

丁酉,次青杨峡。

戊戌,次闻喜冈。

己亥,次白沙河。

庚子,次香泉泊。

辛丑,次通川甸。

壬寅,次武平镇。

武安侯郑亨等所领官军皆至。

八月癸丑朔,龙轝度开平,次双塔。

甲辰,次威虏镇。

乙巳,次西凉亭。

丙午,次隰宁。

丁亥,次云州。

戊申,次赤城。

己酉,次鹏鹗。

皇太孙奉皇太子命至,自北京哭迎。

军中始发丧,六军号痛,声彻天地。

庚戌,次怀来。

辛亥,入居庸关,文武百官衰服,军民耆老僧道人皆素服哭迎。

丙子,及郊,皇太子、亲王以下素服哭迎。

至宫中,奉于仁智殿,加敛华纳梓宫。

」)

附录: #

后北征记一卷(戸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杨荣撰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庚辰进士除翰林编修燕王簒位后入眞内阁更今名厯官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卒谥文敏事迹具明史本传荣以永乐二十二年

四月扈从北征记其往还始末着此书编排月日叙述颇详榆木川之事卽是役也其事世多异说荣所记则与史符葢史官以其帷幄之臣身预顾命故用以为据然其为实录与否

亦无可考矣(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