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山水记

昌平山水记 京东考古录 [清] 顾炎武着

昌平山水记 卷上

京师九门,其西北曰德胜门,元之健德门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将军徐达改今名。

出门八里为土城,元旧也。

正统十四年十月己未,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复为右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寺少卿,出见上皇于土城,即此地也。

又二十里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径此;又东会于沙河,入于白河。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秃竖帖木儿以兵向阙,驻于清河,索右丞相搠思、监资正院使朴不花二人。

帝不得已,执而畀之。

其兵乃退。

即此地也。

有石桥跨其上,永乐中建。

宣德五年二月乙未,上奉皇太后谒长陵、献陵,上躬櫜鞬骑导皇太后辇至清河桥,下骑抉辇,既度桥,上复乘骑。

郊甸之民夹道罗拜,皆称万岁。

又十二里有玄福宫,宏治十七年建。

俗呼为回龙观。

又十八里为沙河店。

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有桥曰安济。

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庄,径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有桥曰朝宗。

二桥正统十三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

二水至店东南窦家庄而合。

又东南至通州界入白河。

汉书,军都有湿余水,东至潞,南入沽,即此水也。

店在二水之间,今尚有居民百余家。

先是车驾北征及上陵,多驻沙河。

有文皇帝行宫遗址。

正统时为水所坏。

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驻跸沙河,礼部尚书严嵩言此为车驾谒陵之路,南北道里适均,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边防尤切,宜修复行宫,筑城环之,设官戍守,从之。

十七年五月,始于沙河店之东建行宫。

十九年正月,城之,名曰巩华。

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

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

行宫在城之中,先以勋臣若都督守之。

二十八年,改副总兵,后改守备。

有分守公署奠靖所及营房五百间,今圮,惟行官存

又二十里为昌平州,州故永安城也。

正统中,调长、献、景三陵卫于中东西三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札以护陵寝。

及土木之难,明年景泰元年,于昌平县之东八里筑城,徙卫于内,名曰永安。

三年,并昌平县徙焉。

今之东西二门及城中大桥,故南门遗迹也。

其后续设陵卫益多,仍于城南复筑一城连之,今之南门是也。

乃去旧城南面砖石而合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

州治在旧城内大街西,先为顺天府昌平县,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书林瀚言,陵寝所在,岁三大祭钦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岁暮正旦并遣驸马诣陵,县小民贫,供亿烦苦,请改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隶之,助其力役,凡有科派差徭及养马之类,悉皆优免。

从之。

未几复降为县。

八年,县丞张怀复奏,始定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属焉,仍隶顺天府。

天寿山在州北一十八里。

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

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长陵。

十一年正月成,仁孝皇后梓宫自南京至,二月丙寅葬。

二十二年七月辛卯,上崩于榆木川,十二月庚申葬。

自是列圣因之,皆兆于长陵之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自州西门而北六里至陵下,有白石坊一座五架,又北有石桥三空,又二里至大红门,门三道,东西二角门,门外东西各有碑,刻曰: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入门一里有碑亭,重檐四出陛,中有穹碑,高三丈余,龙头龟趺,题曰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仁宗皇帝御制文也。

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龙环之,其东有行宫,今亡。

又前可二里为棂星门,门三道,俗名龙凤门。

门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勋臣、四文臣、四武臣。

石兽二十四:四马、四麒麟、四象、四橐驼、四獬豸、四狮子(各二立二蹲,近者立,远者蹲)。

石柱二,刻云气,并夹侍神路之旁,迤逦而南,以接乎碑亭。

碑文后书洪熙元年四月十七日,小子嗣皇帝某谨述。

盖文成而碑未立。

宣德十年四月辛酉,修长陵、献陵,始置石人、石马等于御道东西。

十月己酉,建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时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有一年矣。

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

棂星门北一里半为山坡,坡西少南有旧行宫,今存土垣一周。

坡北一里有石桥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桥七空,大石桥东北一里许有新行宫,宫有感思殿,今亡。

宫东南有工部厂及内监公署,今并亡。

大石桥正北二里有石桥五空,又二里至长陵殿门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谒陵,始命以石甃,今稍残缺。

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万株,今翦伐尽矣。

长陵在天寿山中峰之下,门三道,东西两角门,门内东神厨五间,西神库五间,厨前有碑亭一座,南向,内有碑,龙头龟趺,无宇。

重门三道,榜曰祾恩门。

东西二小角门,门内有神帛炉东西各一。

其上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间重檐,中四柱饰以金莲,余皆髤漆。

阶三道,中一道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为龙形,东西二道皆墄。

有白石栏三层,东西皆有级,执事所上也。

两庑各十五间,殿后为门三道。

又进为白石坊一座,又进为石台,其上炉一,花瓶、烛台各二,皆白石。

又前为宝城,城下有甬道,内为黄琉璃屏一座,旁有级分东西上,折而南,是为明楼,重檐四出陛,前俯享殿,后接宝城,上有榜曰长陵。

中有大碑一,上书曰大明,用篆;下书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隶。

字大径尺,以金填之。

碑用朱漆栏画云气,碑头交龙方趺。

宝城周围二里。

城之内下有水沟,自殿门左右缭以周垣,属之宝城,旧有树,今亡。

献陵在天寿山西峰之下,距长陵西少北一里。

自北五空桥北三十余步,分西为献陵神路,至殿门可二里。

有碑亭一座,重檐四出陛,内有碑,龙头龟跌,无字。

亭南有小桥,门三道,榜曰祾恩门。

无角门,殿五间,单檐,柱皆朱漆,直椽,阶三道,其平刻为云花,石栏一层,东西有级,两庑各五间,余如长陵。

殿有后门,为短檐,属之垣,垣有门。

垣后有土山,曰玉案山,故辟神路于殿西。

玉案山之右,有小桥,前数步又一小桥,跨沟水,沟水自陵东来过桥下,会于北五空桥。

山后桥三道,皆一空。

又进为门三道,并如长陵,而高广杀之。

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榜曰献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

余并如长陵。

山之前门及殿,山之后门及宝城各为一周垣,旧有树,今亡。

十二陵制,献陵最朴,景陵次之。

洪熙元年五月辛巳,上疾大渐,遗诏有曰:『朕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是日上崩,皇太子即皇帝位。

及营仁宗皇帝山陵,上谕尚书蹇义、夏原吉等曰:『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帝王皆从俭制,孝子思保其亲之体魄于久远者,亦不欲厚葬。

秦汉之事足为明鉴。

况皇考遗诏,天下所共知。

今建山陵,予以为宜遵先志。

卿等之意如何?』义等对曰:『圣见高远,发于孝思,诚万世之利。

』于是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其事,其制度皆上所规画也。

景陵在天寿山东峰之下,距长陵东少北一里半。

自北五空桥南数步,分东为景陵神路,至殿门三里。

碑亭门庑如献陵,殿五间,重檐。

阶三道,其平刻为龙形,殿有后门,不属垣,殿后门三道,并如献陵。

甬道平宝城,长而狭,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皇帝之陵。

周垣如长陵,宝城前有树十五株,冢上一株。

裕陵在石门山,距献陵西三里。

自献陵碑亭前分西为裕陵神路。

路有小石桥,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平刻云花,殿无后门。

榜曰裕陵,碑曰大明英宗睿皇帝之陵。

余并如景陵。

宝城如献陵,垣内及冢上树一百六七十株。

茂陵在聚宝山,距裕陵西一里。

自裕陵碑亭前分西为茂陵神路。

路有石桥一空,制如裕陵。

榜曰茂陵,碑曰大明宪宗纯皇帝之陵。

垣内外及冢上树千余株。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虞之属,犹有存者。

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

自茂陵碑亭前分西为泰陵神路。

路有石桥五空,贤庄、灰岭二水径焉。

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茂陵。

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

垣内及冢上树百余株。

殿上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麈皆五色花板,多残缺,而茂陵、泰陵完焉。

康陵在金岭山,距泰陵西南二里。

自泰陵桥下分西南为康陵神路。

山势至此折而南,故康陵东向,路有石桥五空,锥石口水径焉,今圮。

又前有石桥三空,制如泰陵。

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明楼为贼所焚,垣内外树二三百株。

永陵在十八道岭,嘉靖十五年改名为阳翠岭,距长陵东南三里。

自七空桥北百余步分东为永陵神路。

长三里,有石桥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献陵,而崇巨过之。

碑亭南有石桥三道,皆一空,门三道,门内东神厨五间,西神库五间,重门三道,东西二小角门,又进复有重门三道,饰以石栏,累级而上,方至中墀。

殿七间,两庑各九间,其平刻左龙右凤,石栏二层,余悉如长陵。

殿后有门,两旁有垣,垣各有门,明楼无甬道,东西为白石门,曲折而上,楼之三面皆为城堞。

榜曰永陵,碑曰大明世宗肃皇帝之陵。

享殿、明楼皆以文石为砌,壮丽精致,孝、长二陵不及也。

宝城前东西垣各为一门,门外为东西长街,而设重垣于外。

垣凡三周,皆属之宝城,其规制特大云。

旧有树今亡。

昭陵在文峪山,距长陵西南四里。

自七空桥北二百许步分西为昭陵神路,长四里。

路有石桥五空,德胜口水径焉。

又西有石桥一空,今圮。

陵东向,碑亭西有桥三道,皆一空,余如康陵。

榜曰昭陵,碑曰大明穆宗庄皇帝之陵。

明楼为贼所焚,树亡。

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

自昭陵五空桥东二百步分北为定陵神路,长三里。

路有石桥三空。

陵东向,碑亭东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永陵。

其不同者门内神厨库各三间,两庑各七间,三重门旁各有墙,墙有门,不升降中门之级,殿后有石栏一层,而宝城从左右上。

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显皇帝之陵。

殿庑门为贼所焚,树亡。

庆陵在天寿山西峰之右,距献陵西少北一里。

自裕陵神路小石桥下分东北为庆陵神路,长二十余步。

有桥一道,一空,制如献陵。

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

殿后缭以垣门一道,门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门西又有一小桥,为行者所繇。

殿北过桥,有土冈,自东而来,至神路而止,冈后周垣门三道,如献陵。

宝城东西直上,至中复为甬道而入。

榜曰庆陵,碑曰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

殿门前及垣内树四五百株。

德陵在檀子峪,距永陵东北一里。

自永陵碑亭前分北为德陵神路。

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

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

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

树亡,凡殿楼门亭俱黄瓦。

十一陵皆一帝一后合葬,有继立为后而祔葬者,有追尊所生为后而祔葬者。

仁孝文皇后徐氏葬长陵,诚孝昭皇后张氏葬献陵,孝恭章皇后孙氏葬景陵,孝庄睿皇后钱氏葬裕陵,孝贞纯皇后王氏葬茂陵,孝康敬皇后张氏葬泰陵,孝静毅皇后夏氏葬康陵,孝洁肃皇后陈氏葬永陵,孝懿庄皇后李氏葬昭陵,孝端显皇后王氏葬定陵,孝元贞皇后郭氏葬庆陵。

孝烈皇后方氏祔葬永陵,孝安皇后陈氏祔葬昭陵,继后也。

孝肃皇后周氏祔葬裕陵,宪宗母也,孝穆皇后纪氏、孝惠皇后邵氏祔葬茂陵,孝宗母、睿宗母也,孝恪皇后杜氏祔葬永陵,穆宗母也,孝定皇后李氏祔葬昭陵,神宗母也,孝靖皇后王氏祔葬定陵,光宗母也,孝和皇后王氏、孝纯皇后刘氏祔葬庆陵,熹宗母、大行皇帝母也。

而熹庙懿安皇后张氏不知所终,事莫得而详焉。

宫人从葬之令,至英宗始除。

故长陵有东西二井,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东向。

并重门,门三道,殿三间,两庑各三间,绿瓦周垣。

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从葬,位号不具。

其曰井者,盖不隧道而直下,故谓之井尔。

或言越绝书有禹井,井者法也,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当日命名之意,岂有取于此与!自英宗既止宫人从葬,于是妃墓始名,或在陵山之内,或在他山。

其在陵山内者,则自昭陵之左,九龙池上南行二里许为苏山,有万贵妃之墓,宪宗妃也,制如二井,东向。

又南为银钱山,有郑贵妃暨二李、刘、周四妃之墓,神宗妃也,制如二井,南向,今毁。

又南为袄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中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冲哀太子,右杨妃,次右庄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

又南为悼陵,制如二井,东南向,孝洁皇后陈氏,初谥悼灵,葬此。

世宗崩,迁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卢三妃之葬,至今犹曰悼陵云。

有神宫监。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大行皇帝妃也。

大行皇帝御宇之日,未卜山陵,田妃薨,葬此,在悼陵之下,南距西山口一里余。

遣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

贼以大行皇帝、大行皇后周氏梓宫至昌平,州之士民率钱募夫葬之田妃墓内,移田妃于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

后乃建碑亭,前后各一座,门三道,殿三间,无陛,两庑各三间,有周垣,而规制狭小,曾不及东西井之闳深。

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

春秋之法,君弒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

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

故从其实而书之也。

门外右为司礼监太监王承恩墓,以从死祔焉。

囗恭让章皇后胡氏别葬金山,门三道二重,殿五间,两庑周垣,碑无字。

恭仁康定景皇帝、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别葬金山,门三道三重,殿五间,周垣门内有碑亭一座,碑曰大明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世宗、神宗皆尝谒焉。

其妃嫔、太子、诸王、公主之葬西山者,以百数。

自沙河而南三十里红石口入山,陵冢相望,皆在京师西直门外三十余里之内,以其不隶于昌平,故不载。

其隶昌平者,则东山口迤东有刘惠妃之墓,英宗妃也。又东八里绵山有蕲献王、滕怀王之墓,仁宗子也。

凡陵及妃嫔、太子诸王之葬及上所御殿,其外垣皆涂以红。

十二陵各有宰牲亭,在裬恩门之左,西向,厅五间,厢各三间,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黄瓦。

惟长陵止一亭,无厅厢,而长陵门右别有具服殿五间,东向,有周垣,垣南有自石槽五,方而长,名曰雀池,贮水以饮雀。

十二陵各有祠祭署,在宰牲亭左,各有朝房,在陵下或左或右。

十二陵各有神宫监,在陵下,或左或右,有重门厅室,内臣居之。永、昭、定、庆四陵多至三百余间,设内守备太监一人,神宫监掌印太监十二人。

十二陵各有神马房,各有果园,其十二榛厂则分置在他县。

十二陵各有卫;卫各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主率领军士防护陵寝。

其公署皆在州城中。

嘉靖二十九年,以四千人立永安营,三千人立巩华营,无事在州教场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

凡祭,清明、中元、冬至以太牢,国初遣太子、亲王,其后遣大臣行礼,文武衙门堂上官各一人,属官各一人,分诣陪祭。

忌辰及圣节、正旦、孟冬亦遣官行礼,止用香烛酒果,无帛,不陪祭。

嘉靖十五年,改命春以清明,秋以霜降,遣官行礼,各陪祭。

中元、冬至遣官行礼,不陪祭。

岁凡四大祭、三小祭云。

仁、宣、英、武、世、穆、神七宗之朝,车驾亲谒山陵,勋戚、文武大臣、百司巵从。

环山凡十口,自大红门东三里曰中山口。

又东北六里曰东山口,距州东门八里,有楼,南北二座,三层。

有松园,方广数里,皆松桧,无一杂木。

嘉靖中,俺答之犯,我兵伏林中,竟不得逞而去,今尽矣。

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距景陵北二里,上有老君堂三间。

又西十五里曰贤庄日,距泰陵北五里。

又西三里曰灰岭口,守备一人守之。

又西南十二里曰锥石口,距康陵东北二里。

三口并有垣,有水门。

崇祯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

又南十二里曰鴈子口,距康陵西北三里。

又西南三里曰德胜口,距九龙池四里,有垣有水门。

又东南十里曰西山口,距悼陵南二里,有小红门,距州西门八里。

又东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红门三里。

凡口皆有垣,陵后通黄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黄花城四十里。

嘉靖十六年三月壬辰,命塞天寿山东西通黄花镇路口。

东山口内一里水中间有小山曰平台,山圆秀,成祖尝驻跸焉。

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于上,名曰圣迹。

十七年四月壬子,上幸平台山祀成祖文皇帝于亭中。

亭形圆,以白石为栏,盘旋数十级而上,御题圣迹二字,今毁。

当口一小山曰影山。

东山口内北三四里有蟒山。

中山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可容二百许人。

洞口向东,从石梯而下,石皆倒垂奇怪,下为平地。

洞内西北有一门,皆石槎牙而成,近门上有一大石钟下悬,长数尺。

门之内,少入转而南,见有石罅如夹道,中深黑不敢入。

西山口西四里有虎峪山,又三里有大虎峪山。

德胜口西三里有沟沟岩,有上中下三岩,土人呼为石梯,深险可避兵。

其水则一自老君堂来,径长陵前而西,又东至七空桥。

一自灰岭口,一自贤庄口,合而下泰陵桥。

一自锥石口下康陵桥,至泰陵桥南数十步而合,下定陵桥东至七空桥。

一自德胜口来,径昭陵桥东下七空桥,总为一流,出东山口,至巩华城东北入沙河。

而九龙池在昭陵西南,于山崖下凿石为笼头,泉出其吻,潴而为池。

上有粹泽亭,中一间,旁各三间,门三道东向,缭以周垣,为车驾谒陵事毕临幸之所。

嘉靖十五年,世宗所勅建也。

峭壁清流,茂林幽馆,今存者惟垣壁而已。

老君堂东北有长春亭三间,东西厢各三间,以备游憇。

陵故为康家庄,长陵之东百余步有土一邱,康老葬焉。康老者,国初以前人也。文皇帝卜斯地而作山陵也,曰:『安死者,人之同情也。』命勿去。

而东山口内二里景陵果园之旁有古槐一株,其大数十围,中空,可容十人坐,相传为燕山窦氏庄,自陵木尽而槐亦伐矣。此皆在陵山以内者也。

陵西南数十里为京师西山。嘉靖十一年三月,勅:金山、玉泉山、七冈山、红石山、瓮山、香峪山皆山陵龙脉所在,毋得造坟建寺,伐石烧灰。

州城之内,旧有总督兵部侍郎一人,整饬兵备山西按察司副使若佥事一人,镇守总兵官一人,标下坐营、左骑营、右骑营、左车营、右车营游击各一人,天寿山守备一人,户部郎中若员外若主事一人,各有署。

六部、六科、翰林院、光禄寺以陪祀至者,各有馆,而翰林馆在唐刘谏议祠之后。

谏议名蕡,字去华,昌平人。

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对策指斥宦官,遂不第。

令狐楚在兴元,牛僧孺在襄阳,皆辟为从事,待如师友,授秘书郎,为宦官所嫉,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昭宗时,赠右谏议大夫。

元时以昌平驿官宫祺奏请,始为之立祠。

元史,泰定二年,置谏议书院于昌平县,祀唐刘蕡者,此也。

祠本在旧县,县徙祠亦徙焉,在大成门之西。

程敏政诗云:『新祠门对頖池湾。

』先年翰林诸公宿此者,无不追往悼今,寄情篇什。

今鞠为蔬圃矣。

有香帛亭在州治西,每祭设黄幄奉安祝版御香于此,太常寺馆焉。

州西八里为昌平旧县,县名始见于汉,齐悼惠王子邱以昌平侯立为胶西王。

光武时,寇恂至昌平,袭杀邯郸使者,夺其军。

耿弇走昌平,就其父况。

卢芳入朝,南及昌平。

魏文帝拜田豫为乌桓校尉,持节并护鲜卑屯昌平。

至魏书云,军都县有昌平城,则已废,不为县矣。

章怀太子注,汉故城在今幽州昌平县东南。

其曰今县者,唐县,今所谓旧县也。

东魏天平中复置此县。

隋书云,昌平县有关官,有长城。

唐书,武德初徒突地稽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

胡三省通鉴注,城在军都关南。

武后垂拱三年,骨咄禄寇昌平,即此地。

元史木华黎傅言,师还猎于昌平,也速傅言孛罗帖木儿前锋度居庸关至昌平,亦在此。

景泰三年,徙永安城。

今居民不满百家,而唐狄梁公祠香火特盛。

岁四月朔,赛会,二三百里内人至者肩摩踵接。

考之唐书,突厥陷赵、定纵掠而归,公为行军副元帅,独以兵追之不及,又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意其尝至此也。

有碑一,元大德四年集贤学士宋渤撰文。

又西十里为龙虎台,地势高平如台,广二里,袤三里。

元史扩廓帖木儿傅,遣部将白锁住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虎台,与孛罗帖木儿战,是也。

元时车驾巡幸上都,往来皆驻跸其上。

成祖,宣、英二宗北征,亦驻跸于此。

永乐八年二月己酉,车驾次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

二十年九月丁巳,车驾次龙虎台,飨随驾将校。

二十一年十二月辛巳,车驾次龙虎台,赐文武大臣及忠勇王金忠宴。

宣德五年十月丁丑,车驾次龙虎台,召英国公张辅等至幄中,问郊外民事,赐酒馔。

又西六里为居庸关南口,有城,南北二门,魏书谓之下口。

常景傅:都督元谭据居庸下口。

北齐书谓之夏口,文宣纪,天保六年,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是也。

元史谓之南口。

自南口以上,两山壁立,中通一轨,凡四十里,始得平地,而其旁皆重岭迭嶂,蔽亏天日。

水经注所谓山岫层深,侧道褊峡,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者也。

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而金史言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

山自太行山迤北至此数百里不绝。

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间为径者八,名之曰陉,居庸其第八陉也。

设关于此,不知始于何代。

而后汉书,建武十五年徙雁门、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关以东。

元初五年,鲜卑入上谷,攻居庸关,则自汉有之矣。

亦谓之西关。

三国志,田畴乃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趋朔方,是也。

亦谓之军都关。

魏书,杜洛周反于燕州,敕都督元谭西至军都关,北从卢龙塞,据此二险,以杜贼出入之路,是也。

亦谓之纳款关。

唐书,幽州昌平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

通典,古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齐改为纳款,是也。

其南北口之戍,则自元始。

北口千户所属上都路龙庆州,南口千户所属大都路昌平县。

史言睿宗于居庸关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所。

至大四年,枢密院奏居庸关古道四十有三,军吏防守之处仅十有三,旧置千户,位轻责重,于是改千户所为万户府,分钦察、唐兀、贵赤、西域、左右、阿速诸卫军三千人,并南北口、大和岭旧隘汉军六百九十三人屯驻,东西四十三处,立十千户所,置隆镇上万户府以统之。

皇庆元年,始改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延佑二年,又以哈儿鲁军千户所隶焉。

故此关自古称为绝险。

然辽之亡也,天祚以劲兵守居庸,及金兵临关,厓石自崩,戍卒压死,不战而溃。

金之亡也,冶铁锢重门,布鹿角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元太祖问计于札八儿,对曰:『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臣尝过之,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可至。

』太祖乃令札八儿轻骑前导,自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下,金人遂溃。

其后元有天下,不及百年,而王禅兵入之,秃坚帖木儿兵入之,孛罗帖木儿兵入之。

顷者李自成之犯阙也,下宣府,历怀来,入居庸,薄都下,曾无藩篱之限。

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

自南口而上,两山之间,一水流焉,而道出其上。

十五里为关城,跨水筑之。

有南北二门,以参将一人、通判一人、掌印指挥一人守之。

又设巡关御史一人,往来居庸、紫荆二关按视焉。

有水门,宣德三年八月,命行在工部侍郎许廓修居庸关城及水门者也。

城之中有过街塔,临南北大路,累石为台如谯楼,而窽其下以通车马。

上有寺名曰泰安,正统十二年赐名。

下窽处刻佛像及经,有汉字,有番字。

元史,泰定三年五月,遣指挥使兀都蛮镌西番咒语于居庸关厓石,今其刻甚多,非一时笔。

而元葛逻禄乃贤诗序言,关北五里有敕建永明宝相寺,宫殿甚壮丽,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者,今亡其二矣。

又八里为上关,有小城,南北二门。

又七里有弹琴峡,水流石罅,声如弹琴,上有佛阁。

又七里为青龙桥,道东有小堡。

又三里至八达岭,有城,南北二门,元人所谓北口者是也,以守备一人守之。

口外地稍平衍,五里至岔道,乃有二路。

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

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

宣德五年十月戊寅,上巡边,驻跸岔道。

己卯,猎于岔道。

自南口至岔道,皆延庆卫地也。

自洪武三年徙山后诸州之民于关内,而于居庸关立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年立隆庆卫、隆庆左卫,十二年始于岔道北二十里立隆庆州,州东三十里立永宁县,十三年于岔道西一百二十里立保安州。

宣德元年,徙隆庆左卫于永宁县,而关独有隆庆卫,隆庆元年,改延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

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若建瓴,若窥井,故昔人谓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而岔道又八达岭之藩篱。

元人于北口设兵,其得地形之便者与!

此山古为军都山,后汉卢植隐居昌平军都山中,昭烈修弟子礼事之。

晋段匹磾欲拥其众,徙保上谷,阻军都之险以拒未波。

魏道武伐燕,遣将军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袭幽州,即此山也。

汉立军都县于山之南,胡骑经军都,耿舒袭破其众,斩匈奴两王,是也。

亦作浑都,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屠浑都,是也。

后徙,今州东四十里,有军都村,亦曰故县址。

州境之山,其名者曰银山,在州东北六十里,石梯而上五六里名中峯,唐僧邓隐峯之所居也。

山半有壁,其色似铁,世称银山铁壁云。

下有法华寺,有隐峰十诗,曰白银峰,曰佛顶峰,曰古佛岩,曰说法台,曰佛觉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云堂,曰茶亭,曰蒙泉。

金大定六年立石。

曰驻跸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其山长而北袤凡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可十余丈,其顶皆白。

山之南有栖云啸台,高二丈许,正北有石梯可上。

金章宗建亭于此。

旧傅山下有石床石釜,今亡。

曰白浮山,在州东南一十里,有二龙潭,潭上有龙神祠。

曰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湿水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

其水则出自居庸关,为湿余河,至旧县之西而伏。

水经注云,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潜伏十许里,是也。

又南复出,亦谓之榆河,今涸。

元史,燕铁木儿与王禅军遇于榆河北,奋击败之,追至红桥北,因据红桥,两军阻水而阵。

今州西南十二里有红桥,桥亡而名尚存。

文宗为燕铁木儿建生祠于桥南,立碑纪功者也。

州西南三十里为双塔河,东流过双塔店入榆河,出州东神岭山下为神山泉,出白浮山为白浮泉。

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水利,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瓮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

帝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首事于二十九年之春,告成于三十年之秋,赐名通惠河。

先是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

至是皆罢之,以守敬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长五十余里,以障诸水入于都城。

永乐初两修之,岁久湮废。

成化七年十月,议开通惠河,命户部尚书杨鼎、工部侍郎乔毅相度,言元人旧引昌平东南山白浮泉水,往西逆流,经过山陵,恐于地理不宜。

及一亩泉水经过白洋口山沟,两水冲截,俱难导引,遂止不用。

其双塔、榆河之水,今皆入于沙河。

芹城在州东三十里,有桥,桥下有水,出芹城北,南流入于沙河。

水经注,芹城水出北山南,径芹城东南注湿余水。

以此知沙河之为古湿余水也。

傅写之讹,或为温水。

后汉书,王霸为上谷太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运之劳,事皆施行。

榆河驿初设于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

其未附也,道出州城之西南,距州四十五里,有唐家岭店者,亦车驾所驻也。

往者车驾北征,徐行则次唐家岭。

宣德九年九月癸未,上巡边,驻跸唐家岭。

正统十四年七月甲午,上亲征,驻跸唐家岭,皆以明日至龙虎台。

永乐十二年三月庚寅,上亲征,次清河,辛卯,次沙河,以三日至龙虎台。

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居庸关。

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里。

永乐二十年三月戊寅,上亲征,晚次榆林,是也。

而英宗皇帝回銮,以景泰元年八月乙酉,至居庸关,丙戌,自安定门入居南宫。

中朝迎候之礼,但遣礼部左侍郎储懋至龙虎台,锦衣卫指挥佥事宗铎领轿马至居庸关,刘敬领丹陛驾至安定门内,上自迎于东安门而已。

州西四十里为白羊口城,二门,距居庸南口二十里,有水伏流。

元史,白羊口千户所于昌平县东口置司。

景泰元年,调涿鹿中卫后千户所官军守御,后以守备一人守之。

其西南有小城曰白羊新城。

白羊北四十里为长峪城,二门,其西有小城,曰长峪新城。

长峪北二十里为横岭城,二门,守备一人守之。

长峪西北二十里为镇边城,三门,正德中建,设守御千户所,后以参将一人守之。自镇边西南二十五里至横中山为紫荆关,辖沿河口界。

州北八十里为黄花镇城,三门。

元史,黄花镇千户所于昌平县东口置司者也。

以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守之,景泰中,又设内官守备,嘉靖四十年革。

黄花镇城直天寿山之后,为长陵元武,为京师北门,当居庸、古北二关之中,而北连四海冶,昔人所谓拥护山陵,势若肩背者也。

其水曰黄花镇川,河出塞外,自二道关入口,径渤海所、怀柔至顺义界入白河。

其流九曲,俗谓之九渡河。

城北有碧霞元君庙,其殿西有二松,相去四五尺,而上枝樛曲相穿,遂合为一,名曰交松。

其地多鼠,色如鼦而毛浅,初冬掇榛实贮穴中,为岐洞贮之,多至二三斗,美好倍于人所收者。

土人每掘取之,鼠失榛,乃槁死树上,累累相望。

因并取而食之,京师人以为美味。

国史言,洪熙元年闰七月,守居庸关都督佥事沈清献黄鼠,上曰:『卿受命守关,当练士卒,利器械,而献鼠何邪?其却之。

』城西有垣一重,曰头道关,再重曰二道关。

关之西撞道口堡、鹞子峪堡、西水峪堡,堡西为八达岭。

城东三十里为渤海守御千户所,城三门,距州一百里。

城北而西有擦石口堡、磨石口堡、驴鞍岭堡、大榛峪堡、南冶口堡、大长峪堡、小长峪堡。

有矿洞,嘉靖三十六年封闭。

又东五里为慕田峪城,三门,守备一人守之。其东北有慕田峪堡,西有贾儿岭堡、田仙峪堡,又东为亓连口,石塘路辖,自此以西皆重边,自此以东皆单边。

昌平山水记卷上终

昌平山水记卷下

州东南九十里为顺义县。

隋开皇中,粟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厥稽部长突地稽率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落内附,置顺州以处之。

唐武德初改燕州,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

统县一,曰怀柔。

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

开元四年置松汉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县。

干元元年复名怀柔。

辽为顺州归化军,金明昌六年,改县名曰温阳。

元废县,但为顺州,洪武元年改顺义县。

然则今之顺义,昔之怀柔也。

城周六里一百一十一步四尺,四门。

唐贞观四年,以突厥突利为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以其部落置顺州都督府,拜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众治营州南之五柳戍。

后唐周德威攻刘守光,拔其顺州,盖此地也。

元王恽言,有唐大历五年试太子洗马郑宣力撰开元寺碑,今亡。

又言,金节使刚忠王公守此州,距大元兵死节。

按金史,王晦,字子明,泽州高平人。

贞佑初,中都戒严,以户部郎中募兵得万余人,卫送通州,粟入中都有功,以部兵守顺州,通州围急,晦攻牛栏山以解通州之围,迁翰林侍读学士。

及顺州受兵,晦誓死不去,将士缒城出降,被执不屈以死。

谓其爱将牛斗曰:『若能死乎?』曰:『斗蒙公见知,安忍独生?』并见杀,赠荣禄大夫枢密副使,命有司立碑,岁时致祭,录其子汝霖为笔砚承奉。

而碑已不存,今亦无知之者矣。

营州左屯卫本属大宁,永乐元年移于此,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与县同城而居。

城内四逵之中,有白石幢,下方上锐,每方广二丈,高三尺,又上重之八角,各高二尺余,刻狮象海马之形,又上为十二栏干,为千叶莲座,又上渐狭渐圆,中石心一圜刻佛像千尊,外石柱六各盘螭虎四距,又上竹节小棁可三尺余,又上荷叶宝盖二尺余。

四门城楼仅与幢墓址平,遥望之,层层如云中麾幢也。

县北二十里为牛栏山,山上有洞,俗言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也。

山北里许有一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

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龙王庙。

山之东南为潮河营,有城二门,把总一人守之。

东北二十五里为狐奴山,水经注,水不流曰奴,盖以山前潴泽名也。

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渐阔渐平,有寺。

寺后有小石城,山下有龙潭,今涸。

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

后汉王梁传,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

张堪传,拜渔阳太守,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邓训传,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即此县也。

魏文帝黄初二年省。

西北三十里有石槽三,曰东石槽、南石槽、北石槽。

元史,上都兵入古北口,其知枢密院事竹温台以兵掠石槽,燕铁木儿遣撒敦为先驱,以大军继其后,至石槽,敌军方炊,掩其不备,直蹂之,大军并进,追击四十里至牛头山,余兵奔窜,夜遣撒敦袭之,逐出古北口。

牛头山盖即牛栏山也。

西北三十五里为桃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敷亩,元上都兵进战处也。

凡山陵大工所用白石黝垩,皆取于顺义西北诸山。

白河则源出塞外,自石塘岭西北入,经密云城下,历怀柔、顺义界,至灵迹山,黄花镇川河入之,至牛栏山龙王庙潮河会之,状如燕尾。

金斡离不入顺州,郭药师迎战于自河败绩,即此地也。

又南二十里过县东门下,至通州,为潞河,东南至直沽入海。

嘉靖末,总督侍郎刘寿以密云兵将岁用粮米十五万石,悉繇通州陆运至牛栏山,费多,乃疏此河下达通州,更驾小舟转粟直抵密云,省费什七。

上闻赐金币。

其后河流日盛,用同知卫重鉴言,自通州径运至密云。

温榆河即昌平之榆河,下流为沙河,入顺义西南界,下至通州入潞河。

顺义谓之西河,而金人名县曰温阳以此,辽史作温榆河,本水经之湿余河,以字相似而讹也。

大水峪河源出塞外,历怀柔、顺义界至孙家庄东北合黄花镇川河。

县境内泉源不一,皆入于白河。

元至正十二年,丞相脱脱言,京畿近水地,召募江南人耕种,岁可收粟麦百万余石,不烦海运,京师足食,从之。

于是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抵檀、顺,东至迁民镇,凡官地及元管各处屯田,悉从分司农司立法佃种,合用工价、牛具、农器、谷种给钞五百万锭,命悟良哈台乌古、孙良祯并为大司农卿。

又于江南召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围堰之人各一千名为农师,降空名添设职事敕牒十二道,募农夫一百名者授正九品,二百名正八品,三百名从七品,就令管领所募之人,农夫人给钞十锭,岁乃大稔。

此京东水田之利已行于元人者也。

然近京之地参错不一,有京卫屯地有陵卫屯地,有外卫屯地,有马房地,有良牧署地。

而县西北板桥村有钞没太监曹吉祥地一十顷一十三亩,天顺八年十月奉旨拨为宫中庄田,皇庄之设自此始。

先是洪武中诏北平、山东、河南荒闲地土听民开垦,永不起科。

久之则有无籍之徒指为空地,投献内官权要请为庄业者。

小民失业,无所控诉。

成化七年十二月,彗出天田,言者以为天田畿内之田也,宜罢庄田还之百姓。

事寝不行,

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二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

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者也。

齐长城,天保中所筑。

宋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

又二十里至中顿,又踰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

又东北行七十里至檀州,即此。

辽史又言有曹王山,曹操驻军之地,今不得其处。

而县西三十里有燕王冡。

或曰,水经注所谓湿余河在燕王陵南者也。

有太子念头,而昌平东有燕丹村,年祀绵邈,罕能究焉。

后魏安乐郡故城在县西北六里。

延和元年置交州,太平真君二年,罢州置郡。

领县二:土垠、安市。

北齐废土垠入安市,后周废安市入密云县。

隋开皇初,郡废。

今为安乐庄。

永乐间拨给良牧署。

按水经注言,湿余水又东南流径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拜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城也。

晋书地道记曰,魏封刘禅为安乐公国。

土垠县有二,一在县北门外里许,一在密云县东一百里陈宫山下。

又有唐南河县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而军都县故城在县西三十里,盖军都之别徙者也。

州东八十里为怀柔县,洪武十三年分密云、昌平二县地立焉。

城大民少,宏治中乃截其东徧而筑之,故县治在西门也。

城周四里六十步,三门。

嘉靖末尝设兵备佥事于此,寻罢,后以守备一人驻焉。

县东四十里为黍谷山。

刘向别录,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

邹子名衍,燕昭王所师,号谈天衍者也。

亦谓之寒谷。

吴越春秋,北过塞谷,是也。

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人不敢入,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

昔有庙,今毁。

东南三十里为丫髻山,二峰高耸,上有碧霞元君祠。天启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焕请建太监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

北二十里为红螺山,山下有潭,相传潭中有二红螺,大如斗,出则光焰烛林,今不见也。辽史,檀州有螺山。金史,顺州有螺山。

西三里为石塘山,有大工则采石焉,有工部厂。

县东七里为白河,又东十五里为潮河。

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为密云县,汉白檀县也。

三国志,曹公历白檀,破乌丸于柳城。

后魏皇始二年,置密云郡,治提携城,领密云、要阳、白檀三县。

北齐废密云郡,反要阳、白檀二县入密云县。

隋开皇十八年,以密云、燕乐二县置檀州。

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干元元年,复为檀州。

辽为檀州武威军,领密云、行唐二县,金以密云县属顺州,元复为檀州,洪武初改密云县。

城周九里二百三十八步,三门。

密云中卫领左右中前四千户所,与县同城而居。

有总督军务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一人,整饬兵备山西按察司副使若佥事一人,户部郎中若员外若主事一人,密云左掖营、密云右掖营、密云中营、密云前营、密云后营、振武营游击各一人,密云城守备一人。

万唇四年,于城东复筑一城,周六里一百九十八步,是曰新城,两端连之,总督府居其中,三门。

县南至京师一百三十里,而北以一垣为界,外接旃裘引弓之民,故称重地。

白河偪城下,善决,而军民错居,为吏者难之。

昔唐显庆中,韦机为檀州刺史,边州素无学校,机敦劝生徒,创立孔子庙,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

今则师儒虽设,弦诵之音无闻焉尔。

县南一十五里为密云山,一名横山,郡所以名也。

石虎伐段辽,辽弃令支奔密云山,遣使诈降,而阴与慕容皝为约,皝遣其子恪扶精骑七千于密云山,虎将麻秋率众三万迎辽,为恪所袭,死者十六七。

南二十里为白檀山,县所以名也。

南三十里为隗山。唐书,密云有隗山。

东北八里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竭。东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

北四十里为黑城川。唐书,檀州有镇远军,故黑城川也。

昔苏秦说燕文公以其北有枣栗之利,谓之天府。而今密云多枣,小而坚致,北人重之。正统二年,镇守都指挥陈亭以占所部枣树八百株,被劾夺俸。

自新城东北六十里为石匣城,城周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四门。

城西平地有石如匣,深不可斸,故以名。

其驿自会同馆东北六十里为顺义驿,七十里为密云驿,六十里为石匣驿。

先置在今城南一里许,宣德四年,密云中卫奏为河水所啮,徙焉。

宏洽十七年筑城。

隆庆三年,设协守西路副总兵一人,驻石匣,六年,设统领西路南兵游击一人,万历四年,设石匣车营游击一人。

石匣之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

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

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

上有庙,距县东北五十里。

石匣西南十五里为金沟村。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三十里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

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

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计日,约九十里至古北口。

今路不繇金沟,而金沟距县止四十里也。

石匣西二十里有燕乐县故城,后魏置此县,治白檀古城。

唐长寿二年徙治新兴城,即此县也。

在汉为虎奚县地,距今县北五十里。

唐末刘守光出奔至此被擒。

元天历初,上都兵破古北口,留重兵屯燕乐城,以轻骑进抵桃山,燕铁木儿掩击于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众,燕乐闻之自溃。

白狼河在今顺义西北三十里也。

其见于史者汉有要阳县,魏有安州方城县,唐有威武军,有三叉城、横山城、米城,有大王、北来、保要、鹿固、赤城、邀虏、石子港七镇,有临河、黄崖二戍,辽有行唐县,今靡得而详焉。

要水源出塞外,自大小黄崖口入,西流至密云县东入潮河,俗谓之清水河。

县曰要阳,以此名。

共城在县东北五十里,亦作龚城。括地志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在檀州燕乐县界。

唐檀州土贡人参麝香,而元史言檀州大峪锥山出铁矿。至元十三年立四冶,二十五年罢檀州淘金户。先朝亦尝开采,后封闭焉。

自石匣东北征十里为腰亭铺,始入山,又十里为新开岭,又十里为老王店。

金史,贞佑二年,潮河溢,漂古北口铁裹门关至老王谷者,此也。

又十二里至古北口。

水浅则绝潮河,水大则纡回从山顶行,故石匣至古北口计程为六十里也。

宋沈括言,自金沟馆东北行,乍原乍隰,三十余里至中顿,过顿屈折北行峡中,济滦水,通三十余里,钩折投山隙以度。

契丹时道出其西,故云。

然其曰滦水,即今之潮河也。

古北口城在山上,周四里三百一十步,三门。

洪武十一年立守御千户所,三十年改密云后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后以参将一人守之。

古北口自唐始名。

唐书,檀州燕乐县有东军、北口二守捉。

北口,长城口也。

又北八百望有吐护真河,奚王牙帐也。

金史,古北口国言曰留斡岭。

元史,古北口千户所于檀州北面东口置司。

唐庄宗之取幽州也,遣刘光浚克古北口。

辽太祖之取山南也,先下古北口。

金之灭辽,希尹大破辽兵于古北口。

其取燕京也,蒲苋败宋兵于古北口。

元文宗之立也,唐其势屯古北口,撒敦追上都兵于古北口。

秃坚帖木儿之入也,太子出光煕门东走古北口,趋兴松。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之犯京师也,入古北口出古北口。

故中居庸山海而制其阨塞者,古北、喜峰二口焉。

永乐八年正月丙子,塞古北口小关口及大关外门,仅通一人一马。

城北门外有宋杨业祠。

业以雍熙中为云州观察使。

契丹陷寰州,遇于雁门北陈家谷口,力战不支被擒,不食三日死,忠矣。

然雁门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于斯者,误也。

又三里为潮河川守御千户所,有关。

元史,中统二年十一月,帝亲将诸万户汉军及武卫军繇檀州驻潮河川者也。

潮河自塞外兴州发源,入古北口,西南经密云、怀柔、至牛栏山,与白河合,其宽处可一二里。

昔人斫大树倒着川中,狭处仅二三丈,以巨木为柞,其外纵横布石以限戎马。

此汉郎中侯应所谓木柴僵落溪谷水门者。

然水性湍急,大雨则诸崖之水奔腾而下,漂木走石,当岁岁修治。

又所云功费久远,不可胜计也。

川之两旁筑垣立台。

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

而台上有楼,总督大臣以抚赏莅焉。

关外为夹墙,抚夷鱼贯而前,受赏于关下,军士列两山上,伐鼓吹角以震詟之。

下有小城曰北关营,二门,而川口东南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守备一人守之。

台之东西因山为城,参差曲折,千里不绝。

其冲处则建空心敌台,高或三四丈,广或十四五丈。

凡冲处或四五十步一台,缓处或二百步一台,每台百总一人主杀敌,台头副二人主辎重,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皆以南兵充之。

每一二里铃柝相闻为一墩,每墩军五人主瞭望,每路传烽官一人,有警举烽,左右分传,数百里皆见,应速而备豫,故鲜失亡,大抵皆戚少保继光之遗画也。

其塞外重山绵亘数百里,皆中国故地,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县、凤州、苏武洞、野马川、三角城、猪头山、神树等地。

小兴州直古北口外九十里,大兴州直曹家寨东北,距古北口可三日程。

本汉女祁县地,辽为北安州兴化军兴化县,金承安五年升为兴州宁朔军节度,领县二,曰兴化、宜兴。

元州县与金同,而书化为安,史家未之详焉。

中统三年十二月,割北京兴州隶开平府。

洪武二年六月,命副将军常遇春、偏将军李文忠率军自三河出鹿儿岭,过会州,败元将江文清于锦川,次全宁,败元丞相也速,进攻大兴州,也速夜遁,设伏大败之,自新开岭进下开平。

三年三月甲午,以永平府所属宜兴、龙二州及怀来县隶北平府。

七月辛卯,以古北口山外云州、兴州隶北平府。

四年罢山后诸州,徙其民于山南,及营建大宁,立兴州左右中前后五卫,实居其地。

后之记载阙焉,故从边人之称曰大兴州、小兴州也。

永乐元年三月,徙兴州五卫,左于玉田,右于迁安,中于良乡,前于丰润,后于三河,而故城遂废。

古北口有驿,自口北出五十六里曰青松,又十五里曰古城,又六十里曰灰岭,又五十里曰滦河,又五十里曰黄屋,又六十里曰哈八,又五十里曰沈河,又四十里曰东凉亭,又五十里曰开平。

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乙酉置驿,北平至开平,中路七百六十五里,十有四驿,此路是也。

西路六百三十里,十有三驿,榆河、居庸是也。

昔元世祖以燕为大都,开平府为上都。

岁四月迤北草青,驾幸上都避暑,八月草枯,则驾还大都,岁以为常。

车驾多出西路居庸,而使臣之往来,则古北口亦并繇之。

元史,中统三年闰月庚寅,顺州至开平置六驿,此路是也。

四年四月,宣德至开平置驿,西路也。

五月戊子,升开平府为上都,丙申,立上都马步驿,都驿也。

上都以避暑故,多凉亭,有东凉亭、西凉亭、北凉亭。

文宗纪言,赐东西凉亭诸军士粮钞,赵世延传言,帝猎北凉亭。

而永乐二十年五月辛未,上次西凉亭,望其颓垣遗址,树木郁然,谓侍臣曰:『元氏创此,将贻子孙为不朽之图,岂计有今日哉?书曰,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况一亭乎?可以为殷监矣。

』因下令禁军士斩伐树木。

独所谓东凉亭者至今犹以驿名。

灰岭、滦河、古城三驿并属兴州右屯卫,古城今移大喜峰口,为朶颜入贡道,余并罢之。

大宁者,辽之中京大定府也。

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

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

其后拓跋氏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

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

契丹太祖建国,奚人举族臣属。

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 之状,因议建都。

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大定府。

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

有七金山、马盂山、双山、松山、土河。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古北口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嵌,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黑(一作墨)斗岭、度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铁冶,又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

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

城方圆纔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

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

次至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西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

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垄上,虞吹沙所壅。

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青盐黄豕。

金海陵贞元元年,更为北京。

元世祖至元七年,改为大宁路。

自洪武初徙民山南之后,其地常为敌骑往来,而元将纳哈出尚据金山。

二十年三月,命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胜遂率兵趋金山。

六月,纳哈出降。

九月癸未,置大宁都指挥使司。

大宁中左右三卫及会州、木榆、新城等卫悉隶之。

二十一年,改大宁都指挥使司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置大宁前后二卫。

二十二年正月壬午,会宁侯张温、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奏,大宁城周三千六十丈,五门,会州城周一千一百一十八丈,四门,富峪城周九百丈,四门,宽河城周八百一十二丈,四门,各有濠,其长深各有丈尺,创盖仓厫五百五十间,营房七千五百三十三间。

六月庚子朔,置富峪、宽河二守御千户所。

二十四年四月辛未,封皇子权为宁王。

二十五年八月庚申,置营州后屯卫,二十六年二月壬辰,置营州中前左右四屯卫,二十八年四月甲申,改大宁左右二卫为营州左右二护卫。

大宁距北平布政司八百里,自齐化门而东,历潞河、夏店、公乐、渔阳、石门、遵化六驿,共三百一十里。

自遵化而北,七十里滦阳驿,又五十里富民驿,又六十里宽河城,又六十里柏山驿,又六十里会州城,又六十里季庄驿,又六十里富峪城,又七十里大宁城,而大宁东至广宁,西至开平,亦各有驿,驿设马五十匹。

其屯田子粒,则二十三年十一月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年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余石。

而三十年四月乙酉,敕谕燕王,今年屯种自东胜至开平,开平至大宁、广宁,须于五月一报禾苗长养何如,七月再报结实何如,十月又报所收子粒若干,一岁三报,使朕得知边计,而屯军亦不敢怠偷。

又每卫并置儒学,颁经书,以广文教。

圣祖之垂意边方,可谓至矣。

建文元年九月,燕王兵出刘家口,袭破大宁,下富峪、宽河、会州等城,以宁,王及将士归北平。

大宁初设,未有人民,但立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及大宁营州、兴州、会州等一十六卫。

自燕府拔之而南,遂为空城,及转战三年始下南京,而大宁已弃之,后不能复置,因徙卫于山南,而以其地畀兀良哈。

然实录言,永乐元年十一月,命武安侯郑亭于千户寨、灰岭、庆州、神树、西马山、七渡河皆设烟墩,侯望警息,新昌伯唐云领军自小兴州、大兴州东接牛岭、会州、塔山、龙山诸处屯种,北勿出会州,西勿出千户寨。

又言,十九年十一月,命边将置逻骑营于古北口之北,神树之地。

而宣德三年八月丁未,车驾东巡,九月辛亥至石门驿喜峰口,守将奏兀良哈众万余入寇,将及宽河。

壬子,上驻跸遵化,选士三千人从。

乙卯,车驾出喜峰口,疾驰四十里,昧爽至宽河,击败兀良哈之众。

丙辰,次冷岭,丁巳,至会州,壬戌,车驾发会州,次铁将军店,甲子,诏班师。

是日驻跸摆山站。

乙丑,次偏岭,丙寅,车驾入喜峰口。

是则成宣之世,此地尚为瓯脱云。

近年采木者尝至其处,言城池旧迹宛然在也。

兀良哈者,地在潢水之北,大宁边外。

洪武二十二年五月辛卯,诏立泰宁、福余、朶颜三卫,敕元故辽王阿札失里等曰:『覆载之间,生民之众,天必择君以主之。

天之道福善祸淫,始古至今,无有僭差。

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二,则福祚无期。

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择焉。

昔者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抚有中夏,混一南北。

逮其后嗣不君,于是天更元运,以付于朕。

自即位来,今二十余年,尔阿札失里等知天命有归,率众来附,朕甚嘉焉。

朕每于故元来归臣民,悉加优待,况尔元之亲属者乎?今特于泰宁等处立泰宁、福余、朶颜三卫,以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朶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

自古番人无城郭,不屋居,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

今一从本俗,俾遂其性。

尔其安之』永乐元年十一月辛卯,敕谕兀良哈部落曰:『朕承天眷,君临天下,尝遣使斋诏谕尔。

尔等闻命即遣人来朝,其诚可嘉。

今仍旧制设泰宁、福余、朶颜三卫,俾尔等统属军民,镇守边境。

旧尝设官者,列名以闻,咸复之。

若头目人等前未授官,今当授者,亦第其名来闻,朕即授之,俾世居本土,安其生业。

』已而三卫诸夷益求内附,畀以大宁故卫地,使为外藩。

自古北口至山海关外为朶颜,自广宁前屯卫至广宁自云山外为泰宁,自白云山至开原外为福余。

岁许圣节、正旦两贡,每贡百人,繇喜峰口入。

或曰,靖难兵之起,三卫夷人从战有功,故界之。

国史不书,莫可考焉。

寻叛附阿鲁台。

二十年七月,上亲征阿鲁台,还讨之,大败其众于屈烈儿河,靳馘无算。

宣德三年九月,上出猎巡边,驻跸遵化,适其众万余入寇,上以铁骑三千逆击大破之,获首数千级。

正统九年七月,兀良哈入寇,发兵二十万分四道,成国公朱勇出喜峰口,左都督马谅出界岭口,兴安伯徐亭出刘家口,左都督陈怀出古北口,逾滦江,渡柳河,经大小兴州,过神树,破福余于全宁,又破泰宁、朶颜于虎头山,卤获男妇以千计,马牛羊以万计。

自是三卫虽衰,而怨中国益深,因通也先为乡导入寇,后复谢罪入贡,国家亦抚纳,而小小为寇钞不绝。

正德十年,朶颜入马兰峪,杀参将陈干。

嘉靖以后时时犯边,二十九年遂诱俺答大举入塞。

万历初总兵李成梁屡击败之。

时有影克兄弟八枝,约二千余骑,在会州青城等处住牧,长昂、炒蛮、董狐狸诸夷及夷妇大小嬖、只猛、可真等号为六凶,而长昂尤黠,最为边患。

其后分部散居,莫能自振,乃折而东合,实为残蓟之本焉。

自昔大宁之建,东臂辽东,西肘宣府,为边敷千里,益斥狄人于漠北,而檀蓟皆在内地。

大宁弃藩封,徙军卫,更于是宣、辽之路中绝,而古北、喜峰为外边;畿辅之间,骚然多事矣。

自潮河川而西九十里为白马关,有城,二门,守备一人守之,有水关。

其东有陈家谷堡,有水关。

南有冯家谷堡。

白马关西南四十里为石塘岭,距密云四十里。

城周二里一百四十五步,四门,参将一人守之。

其西北有骠骑堡,有水关,白河从堡西北塞外来,经石塘岭,下密云县,其东北有石佛堡。

又南四十里为大水峪,有城,三门,游击一人、守备一人守之。

其西北有西石城堡、东水峪堡,南有神堂峪堡,西南有河坊口堡、亓连口堡。

亓连口南为潮河营,自潮河川而东二十里为司马台。

有城,二门,提调一人守之,其东南有将军台堡。

又东四十里为曹家寨,距密云九十里。

城周六里三十六步,三门,复筑新营,附城之西,二门,游击一人守之。

其东有黑峪关堡、有水关,守备一人守之。

南有吉家庄堡,提调一人守之。

曹家寨之东,墙子岭之北,有雾灵山。

距边四十里,水经注盂广刑山也。

其下为广刑水,自黑峪关入,西南流径墙子岭,西合清水河。

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上多奇花,又名万花台。

山之左右,峰峦拱列,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

元史有雾灵山伐木官;又言,文宗命西僧于雾灵山作佛事一月。

而其绝顶可瞰塞内。

议者谓此山错在虏中,循山南以守之,曲而难;据此山以守之,径而易。

嘉靖初,巡抚都御史王大用欲通朶颜,与重赂取其山城之,不果。

曹家寨之南八十里为墙子岭,距密云七十五里。

城周一里三百一步四尺,三门,参将一人、提调一人守之。

有水关,水东流至石匣,南入于潮河。

嘉靖四十二年俺答自此入犯;崇祯十一年总督侍郎吴阿衡死焉。

其东北有磨刀峪堡、小黄崖、大黄崖堡,有水关,南有北水峪堡,又东有黄门关堡。

墙子岭南三十里为镇虏营,有新旧二城,各二门;提调一人守之。其南有熊儿峪堡、渔子山堡。

自镇虏营东南三十五里至熊儿营,为马兰路辖峨嵋山寨界。

洪武十五年九月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候,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詟服寇敌,抚辑边氓。

因上所辖关隘,自一片石至金水口凡二百处,请以各卫卒戍守其地,诏从之。

太祖实录凡三修,其于大宁外边事皆略而弗详,儒臣之浅也;于内边则具书之矣。

蓟镇三协之名始自嘉靖末年,以四路为一协,石塘、古北口、曹家寨、墙子岭为西协,马兰峪、松棚、喜峰口、太平寨为中协,建昌营、燕河营、石门子口、山海关为东协,而各路将之废置不常,今据崇祯二年文案录之。

昌平山水记卷下终

                    京东考古录              昆山  顾炎武  宁人着



    考蓟

汉书,蓟古燕国,召公所封。

后汉书,蓟本燕国,刺史治。

自七国时,燕都于此。

项羽立臧荼为燕王,都蓟。

高帝因之为燕国。

元凤元年,燕刺王旦自杀,国除,为广阳郡。

本始元年为广阳国。

建武十三年,省属上谷。

永平八年,(一作永元六年)。

复为广阳郡。

晋复为燕国,魏为燕郡。

隋开皇初废,大业初置涿郡。

唐天宝元年,更名范阳郡,并治蓟。

水经注,湿水过广阳县北,又东至渔阳雍奴县。

注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

后汉书彭宠傅,宠反渔阳,自将二万余人攻朱浮于蓟。

晋书载记,魏围燕中山,清河王会自龙城遣兵赴救,建武将军余崇为前锋,至渔阳,遇魏千余骑,鼓噪直进,杀十余人,魏骑遁去,崇亦引还,会乃上道徐进,始达蓟城。

即此三事,可见蓟在渔阳之西。

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治蓟。

开元十八年,析置蓟州渔阳郡,治渔阳。

及辽改蓟为析津县,因此蓟之名遂没于此而存于彼。

今人乃以渔阳为蓟,而忘其本矣。

史记乐毅书,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一统志云,城西北隅即古蓟门,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外存二土阜,旁多林木,颇为近之。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水经注误云尧后)疏云,今涿郡蓟县是也。

即燕国之都。

孔安国、司马迁及郑皆云燕祖召公,与周同姓。

案黄帝姓姬,召盖其后也。

而皇甫谧以召公为文王之庶子。

考之史传,更无所出。

又左传富辰之言亦无燕也。

案先儒之说,以蓟与燕国为一。

史记燕世家,武王伐纣,封召公于北燕。

索隐曰,北燕今在幽州蓟县故城。

盖一地不容封二国,故疑召公即黄帝之后,其不曰燕而曰蓟者,有南北二燕,故称其国都以明之也。

汉书二燕王传 #

汉书燕王定国传,杀肥如令郢人。

案地理志,肥如自属辽西郡,不属燕。

武帝本纪,元朔元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

诸侯王表言,武帝下推恩之令,而藩国自析。

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

然则肥如令之杀于燕,必在元朔以前,未析边郡之时也。

燕王旦傅,发民会围,大猎文安县,以讲士马。

其上云,武帝时,旦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

是文安已削,不属燕。

又云,昭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昭帝本纪亦云,始元元年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

然则文安县之仍属于燕,又在益封万三千户之后也。

此皆史文之互见者,可以参考而得之也。

考金陵 #

一统志,金太祖陵、世宗陵俱在房山县西二十里三山峰下。宣宗陵、章宗陵俱在房山县西大房山东北。

案金史海陵纪,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

五月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迁太祖、太宗梓宫。

十一月乙巳朔,梓宫发丕承殿。

戊申,山陵礼戊。

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迁始祖以下梓宫。

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视山陵。

十月乙西,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

闰月已亥朔,山陵礼成。

又太祖纪,太祖葬睿陵;太宗纪,太宗葬恭陵;世宗纪,世宗葬兴陵;章宗纪,章宗葬道陵。

又熙宗纪,帝被弒,葬于皇后裴满氏墓中。

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诸王同兆域。

大定初,追上谥号,陵曰思陵。

二十八年,改葬于蛾眉谷,仍号思陵。

又海陵纪,葬于大房山鹿门谷,后降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又睿宗纪,大定二年,改葬于大房山,号景陵。

显宗纪,大定二十五年十一月庚寅,葬于大房山。

章宗即位,号曰裕陵。

是则金代之陵自上京而迁者十二帝,其陵曰光、曰熙、曰建、曰辉、曰安、曰定、曰永、曰泰、曰献、曰乔、曰睿、曰恭;其崩于中都而葬者二帝,其陵曰兴、曰道;被弒者一帝,其陵曰思;追谥者二帝,其陵曰景、曰裕;被弒而降为庶人者一帝,葬在兆域之外。

而宣宗则自即位之二年迁于南京,三年五月,中都为蒙古所陷,葬在大梁,非房山矣。

今一统志止有四陵,而误列宣宗,又跻于章宗之上,诸臣不学之甚也。

辨一统志辽陵之误

一统志,辽章宗陵在三河县北五十五里。考辽无章宗,其一代诸帝亦无葬三河者。

辨一统志密云之误

一统志引古事舛戾最多,未有若密云之可笑者。

晋书石季龙载记,段辽弃令支奔密云山,遣使诈降,季龙使征东将军麻秋迎之。

辽又遣使降于慕容皝,曰:『彼贪而无谋,吾今请降求迎,彼不疑也。

若伏重兵要之,可以得志。

』皝遣子恪伏兵于密云,麻秋统兵三万迎辽,为恪所袭,死者十六七,秋步遁而归。

是段辽与燕合谋而败赵之众也。

今一统志云,密云山在密云县南一十五里,亦名横石;昔燕赵伏兵于此,大获辽众。

是反以为赵与燕谍而败辽之众,又不言段而言辽,似以辽为国名,岂修志诸臣并晋书而未之见乎?

考临胞县 #

一统志,三河在汉临朐县地。

今考两汉书并无临朐县。

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潞县下云,武德二年置临朐县,贞观元年省临朐。

而蓟州渔阳郡三河下云,开元四年析潞县置。

故知本是一地,先分为临朐,后分为三河,皆自唐,非汉也。

考夏谦泽 #

晋书载记,慕容宝尽徙蓟中府库,北趋龙城,魏石河头引兵追及之于夏谦泽。

胡三省通鉴注,夏谦泽在蓟北二百余里,恐非。

案水经注,鲍丘水东南流,径潞城南,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余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下云,鲍丘水又东与泃河合。

三河志,鲍丘河在县西二十五里,源自口外,南流径九庄岭,过密云合道人溪,至通州之米庄村合沽水入泃河。

今三河县西三十里地名夏店,旧有驿,鲍丘水径其下,而泃河自县城南至宝坻下入于海。

疑夏店之名因古夏泽,其东弥望皆陂泽,与水经注正合。

自蓟至龙城,此其孔道。

宝以丙辰行,魏人以戊午及之,相距二日,适当其地也

辨石门 #

后汉书公孙瓒傅,中平中,张纯与乌桓丘力居等入寇,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大败之。

注石门山在今营州柳城县西南,而水经注云,灅水又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

汉中平五年,公孙瓒讨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

今蓟州东北六十里石门驿,即水经注之石门是也。

案史本纪但言石门而傅言属国石门,明有两石门。

水经注所指乃渔阳之石门,非辽东属国之石门,当以柳城为是。

通典,柳城在石门山。

辨一统志杨令公祠之误

一统志,杨令公祠在密云县古北口,祀宋杨业。

案杨业傅,业本太原降将。

太宗以业老于边事,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京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以西上合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

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干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兵护之。

时契丹复陷寰州,侁命业趋雁门北川,业以为必败不可,侁逼之行。

业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弓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美与侁领麾下兵陈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敷十人,马重伤不能进,为契丹所擒,不食三日死。

是业生平未尝至燕,况古北口又在燕东北二百余里,地属契丹久矣,业安得而至此?且史明言雁门之北口,而以为密云之古北口,是作志者东西尚不辨,何论史傅哉?又案辽史圣宗纪,统和四年七月丙子,枢密使斜轸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

耶律斜轸傅,继业败走至狼牙村,众军皆溃,继业为飞矢所中,被擒。

与宋史略同。

密云县志,威灵庙在古北口北门外一里,祀宋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公。

成化十八年,礼部尚书周洪范记引宋史全文而不办雁门北口之非其地。

丰润县志,令公村在县西十五里,宋杨业屯兵拒辽于此有功,故名。

并承一统志而误。

考卢师山 #

仁宗实录,洪熙元年二月乙卯,封大青龙神为弘济大青龙神,小青龙神为灵显小青龙神,赐名所居山为翠微山,遣成国公朱勇谕祭,仍命礼部岁以春秋仲月遣顺天府官致祭。

盖京师平则门外三十里卢师山有潭,世傅有大小二青龙出没不时,过旱致祷辄雨;及是夏不雨;遂即其山祷焉,雨随注,故有是命。

大明一统志,卢师山在府城西三十里,隋沙门卢师驯伏青龙之所。

今考元史吕思诚傅云,为景州蓚县尹,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谓龙也:祷之即雨。

思诚以其惑人,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遂有年。

则是元时已有此说。

又考唐书韦挺傅云:挺遣燕州司马王安德行渠作漕舻运粮,自桑干水抵卢思台,行百里,渠塞不可通,挺以方苦寒,未可进,遂下米台侧廥之,待冰泮乃运。

则卢师或卢思之误。

辨辽史引公孙度平州之误

晋书,平州,禹贡冀州之域,于周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

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渊,并据辽东。

魏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

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治昌黎。

是则公孙度之平州乃辽东,而咸宁所置之平州乃柳城,即昌黎也。

魏书,营州领郡六,其一曰昌黎,晋分辽东置,领县三,其一曰龙城。

太平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

有尧祠、榆顿城、狼水。

隋书,辽西郡统县一,柳城,本魏龙城县。

开皇元年,改为龙山县。

十八年,改为柳城县。

而平州之名,则自魏更立于辽西。

魏书,平州领郡二,其一曰辽西,领县三,其一曰肥如。

独其于平州之下注云,晋置,治肥如城,未甚详明。

其曰晋置者,谓平州之名始立于晋也。

其曰治肥如城者,谓魏之平州治肥如也。

上下本不相蒙,且如辽西郡下注云秦置,亦谓辽西之名立于秦也。

岂可以秦之辽西亦治肥如乎?以此例之,可见矣。

隋唐二书并未有误。

至辽史于平州辽兴军下云,汉末公孙度所有,传子康孙渊,是误以拓拔氏之平州为公孙度之平州矣。

滦州下亦云,不知其时皆曹氏所有也。

正后汉志误字 #

后汉志辽东属国下云,昌辽故天辽,属辽西。

考之前代史书,并无昌辽之名,而前汉亦无天辽。

疑当作昌黎,故交黎属遂西。

以汉书证之,辽西郡交黎下云,东部都尉治。

应劭曰,今昌黎。

又胡三省通鉴注云,昌黎今交黎县,属辽西郡,后汉属辽东属国都尉。

此后人写刻之误,可以意改者也。

辨柳城 #

史言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福德之地,乃营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

一统志,柳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龙山在府西四十里。

永平府旧志,柳城在昌黎县西南六十里,汉末为乌桓所据,曹操灭之,历魏晋为慕容氏父子所据,隋置县,属辽西郡,唐置营州,元省入昌黎,为静安社。

二说不同。

今府西二十里全无遗迹,而静安社则嘉靖三十一年立为堡。

然皆非柳城之旧也。

案唐书营州柳城郡下云,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阔守捉城。

又云,西北接奚,北接契丹。

通典营州柳城郡下云,东至辽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

而平州北平郡下云,东至柳城郡七百里,西至渔阳郡三百里,东北到柳城郡七百里。

是柳城在今永平之东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龙城、昌黎及魏以后之营州并在其地。

唐万岁通天元年为契丹所陷,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又还治柳城。

而今之昌黎乃金之广宁县,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昌黎。

名同而地异也。

三国志,魏武用田畴之言,上徐无山,堑山湮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

徐无山在今玉田,则柳城在玉田之东北数百里也。

北齐书,显祖伐契丹,以十月丁酉至平州,从西道趋长堑,辛丑,至白狠城,壬寅,至昌黎城。

是昌黎在平州之东北,齐主之行急,犹五日而后至也。

隋书,汉王谅伐高丽,军出临渝关,至柳城。

唐书,太宗伐高丽还,以十月丙午次营州,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

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

关在今抚宁之东,则柳城又在其东,太宗之行迟,故十日而后至也。

辽史载柳城曰兴中府,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

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城之南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而迁都之,号曰和龙宫。

慕容垂复居焉。

(垂都邺,其子宝始迁龙城也。

)后为冯跋所灭。

(高云灭慕容氏,冯跋代高云,非跋灭慕容氏也。

)魏取之为辽西郡。

隋平高宝宁,置营州,炀帝改柳州郡。

唐武德初改营州总管府,寻为都督府。

岁通天元年,陷李万荣。

神龙初,徙府幽州。

开元四年,复治柳城,八年徙渔阳,十年还柳城,后为奚所据。

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节度使。

重熙十年,升兴中府。

有大华山、小华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驻龙峪、神射泉、小灵河。

统州二、县四,其一曰兴中县,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置霸城县。

重熙中置府更名。

此文述柳城之故颇为详备。

元世祖至元七年十月己丑,降兴中府为州。

以地图按之,当在今前屯卫之北,但唐书平州下云,又有柳城军,永泰元年置。

盖唐时柳城之地屡被陷没,移迁无常,此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静安社未可知。

然不可以永泰元年之柳城为古之柳城也。

一统志采辑诸书,不出一人之手。

如柳城废县既云在府城西二十里矣,而于土产则曰人参、麝香、豹尾俱废柳城县出。

今府西二十里乃滦河之西,洞山之南,沙土之地,其能出此三物乎?案唐书营州柳城郡贡人参、麝香、豹尾皮骨骷,志本引之,而不知所指府西二十里废柳城县之误也。

考昌黎 #

案昌黎有五。

汉书辽西郡之县,其八曰交黎。

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

东部都尉治。

应劭曰,今昌黎。

通鉴注,昌黎汉交黎县,属辽西郡,后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齐王正始五年,鲜卑内附,复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后立昌黎郡。

晋书武帝纪,太康二年,慕容廆寇昌黎,二年,安北将军严询败慕容廆于昌黎;成帝咸康二年,慕容皝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是则在渝水下流而当海口。

此一昌黎也。

晋书载记,慕容皝徙昌黎郡,又云,破宇文归之众,徙其部人五万余落于昌黎。

及慕容盛之世,有昌黎尹张顺、刘忠,高云以冯素弗为昌黎尹,冯跋之世有昌黎尹孙伯仁。

以史考之,当去龙城不远。

此又一昌黎也。

魏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而立昌黎为郡。

志云有尧祠、榆顿城、狼水,而列传如韩麒麟、韩秀、谷浑、孙绍之伦皆昌黎人,即燕之旧都龙城。

此又一昌黎也。

齐以后昌黎之名废,至唐太宗贞观二年,更崇州为北黎州,治营州之东北废阳师镇。

八年复为崇州,置昌黎县,后沦于奚。

辽史,建州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

此又一昌黎也。

辽太祖以定州俘户置营邻海军,其县一曰广宁。

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昌黎,相沿以至于今。

在永平府城东南七十里。

此又一昌黎也。

郭造卿永平志,辨昌黎有二,而不知其有五。

今序而列之,论古者可以无惑焉。

韩文公多自称昌黎。

唐书载韩氏世系则云,汉弓高侯颓当裔孙,世居颖川,徙安定武安、常山九门,而生安定桓王茂,为公之六世祖。

与昌黎之韩支派各别。

故先儒以为公之自称,本其郡望。

宋元丰七年,封公为昌黎伯,亦是取其本望。

如韩择木封昌黎伯,韩长鸾、韩建封昌黎王之比。

若昌黎之韩,最着于魏。

如麒麟、显宗,史明言其为昌黎棘城人,又非今日之昌黎也。

然则文公之没二百六十年而始封昌黎伯,又一百六年而始立今之昌黎县,以金之县而合宋之封。

遂谓文公为此县之人,其亦未之考矣。

考石城 #

汉右北平郡之县十六,其三曰石城。

后汉无之,盖光武所并省也。

至燕分置石城郡。

考之通鉴及晋载记得二事。

慕容宝宿广都黄榆谷,清河王会勒兵攻宝,宝帅轻骑驰二百里,晡时至龙城,会遗骑追至石城不及。

是广都去龙城二百里,而石城在其中间也。

慕容熙畋于北原,石城令高和与尚方兵于后作乱。

注云高和本为石城令,时以大丧会于龙城。

是石城去龙城不远也。

魏书地形志广兴下云,有鸡鸣山、石城、大柳城,此即汉之石城矣。

魏太平真君八年,置建德郡,治白狼城,领县三,其一曰石城,有自鹿山祠,其二曰广都。

水经注,石城川水出西南石城山东流,径石城县故城南,北屈径自鹿山西,即自狼山也。

又东北入广成县东。

广成即广都城。

燕之石城在广都之东北,而此在广都之西南,是魏之石城非燕之石城矣。

隋书始无石城,云北齐废之。

而唐书平州石城下云,本临渝,武德七年省,贞观十五年置,万岁通天二年更名,有临渝关,有大海,有碣石山。

是武后所改名之石城,又非魏之石城矣。

辽史,滦州统县三,其三曰石城,下云唐贞观中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石城县,在滦州南三十里,唐仪凤石刻在焉。

今县又在其南五十里,辽徙置以就盐官。

是辽之石城又非唐之石城矣。

今之开平中屯卫,自永乐三年徙于石城废县,在滦州西九十里,乃辽之石城,而一统志以为汉旧县,何其谬与!

考宋史营平滦三州之误

宋史言,朝廷与金约,灭辽止求晋赂契丹故地,而不思营、平、滦三州非晋赂,乃刘仁恭献契丹以求援者。

既而王黼悔,欲并得之,遣赵良嗣往请之再三,金人不与。

此史家之误。

案通鉴,初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纔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

北至进午口,旧置八防御军,募士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不入于蓟,幽州岁致缯纩以供战士衣。

每岁早获,清野坚壁以待契丹。

契丹至,辄闭壁不战,俟其去,选骁勇据隘习邀之,契丹常失利走。

士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由是契丹不敢轻入寇。

及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

又案辽史,太祖天赞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尧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

二月,如平州,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

辽之天赞二年乃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是营、平二州,契丹自以兵力取之于唐,而不于刘仁恭,又非赂以求援也。

若滦本平州之地,辽太祖以浮户置滦州,当刘仁恭时尚未有此州,尤为无据。

此亦史家千年未正之误。

辽史于滦州下云,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亦误也。

考契丹所得十六州

世言燕云十六州自石敬唐以赂契丹,不属中国者四百四十余年。

盖不尽然。

考之于史,晋高祖所割以畀契丹者,山前之州七,曰幽、(今顺天府)曰蓟、(今蓟州)、曰瀛、(今河间府)曰莫、(今任邱县)曰涿、(今涿州)曰檀、(今密云县)曰顺,(今顺义县)山后之州九,曰新、(今保安州)曰妫、(今延庆州)曰儒、(今永宁县)曰武、(今在朔州西境)曰云、(今大同府)曰应、(今应州)曰寰、(今马邑县)曰朔、(今朔州)曰蔚,(今蔚州)而营、平二州则后唐时契丹自以兵取之者。

其后周世宗复关南北,则瀛、莫二州复归中国,而其余十四州遂沦于契丹,并所取营、平二州亦适得十六之数。

若霸州乃周世宗所置,滦州乃契丹所置,又不在十六州之内者。

辨宾徒 #

汉书,辽西郡宾徒县,莽曰勉武,今本亦有作宾徒者。

后漠书,辽东属国宾徒故属辽西。

通鉴,晋赵王伦贬吴王宴为宾徒县王,秦苻坚封慕容垂为宾徒侯,并取此为名。

晋书载记作宾都侯。

都之与徒,以音相近而转,尤为明证。

而辽史则云,中京大定府长安县本汉宾从县地,劝农县本汉宾从县地,此承汉志傅写之讹,而未考后汉、晋二书也。

辨龙城 #

案史有两龙城。

汉书匈奴傅,匈奴诸王长少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武帝本纪,元光五年,车骑将军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

卫青傅作笼城。

注笼与龙同。

此一龙城也。

晋书载记,慕容皝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城之西,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

此又一龙城也。

六朝以下文人多用龙城。

隋炀帝与史祥书,望龙城而冲寇,盼狼居而发愤,自此递相祖袭,皆匈奴傅之龙城耳。

辨一统志朝鲜 #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之县二十五,其一曰朝鲜。

应劭曰,故朝鲜国,武王封箕子于此。

志曰,殷道衰,箕子去之。

朝鲜在今高丽国境内。

慕容氏于营州之境立朝鲜县,魏又于平州之境立朝鲜县,但取其名,与汉县相去则千有余里。

一统志乃曰朝鲜城在永平府境内,箕子受封之城。

当日儒臣令稍知古今者为之,何至于此?为之太息。

(通鉴,朝鲜令孙泳。

泳,非箕子朝鲜也。

辨三韩 #

今人谓辽东为三韩,不知其何取。

考晋书,韩种有三,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

辰韩在带方南,东西以海为限。

马韩居山海之间,无城郭,凡有小国五十六,大者万户,小者数千家,各有渠帅。

又曰,辰韩在马韩之东,自言秦之亡人,避役入韩,韩割东界以居之,立城栅,言语有类秦人,由是或谓之秦韩。

初有六国,后稍分为十二。

又有弁韩,亦十二国,合四五万户,各有渠帅,皆属于辰韩。

辰韩常用马韩人作主,虽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明其流移之人,故为马韩所制也。

又载其习俗、器用、朝贡之详甚具。

辽史,高州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

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

据此,则三韩并是东彝之国,种类各殊,而辽东乃汉晋时内地,乌得以三韩目之?近代文人用古而不求所出,其误也久矣。

辨张公素 #

一统志,永平府名宦有唐张仲素,德宗时以列将事卢龙军节度使张允伸,擢平州刺史。

允伸卒,诏仲素代为节度使,同平章事。

考之唐书藩镇列传,则云张仲武为卢龙节度使,破降回鹘,又破奚北部及山奚,累擢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卒,子直方多不法,畏下变起,奔京师,军中以张允伸总后务。

张公素以列将事允伸,擢平州荆史。

允伸卒,子简会为副大使,公素以兵来会丧,简会出奔。

诏以公素为节度使。

性暴厉,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为李茂勋所袭,奔京师。

贬复州司户参军。

案卢龙节度使前后三人皆张姓,曰仲武,曰允伸,曰公素。

今乃合二名而曰仲素,及详其历官,即公素也。

又其逐简会在懿宗咸通十三年,去德宗时甚远。

且又安取此篡夺暴戾之人而载之名宦乎?今滦州乃祀之名宦祠,吁!其辱朝廷之典而贻千载之笑也已。

考长城 #

长城不独北边也,其在中国亦有之。

史记苏代傅,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竹书纪年,梁惠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

续汉志,济北国卢有长城,至东海。

(泰山记云,泰山西有长城,缘河经泰山一千余里至狼邪台入海)此齐之长城也。

史记苏秦傅,说魏襄王曰,西有长城之界。

续汉志,河南郡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此魏之长城也。

其在北边者,史记匈奴傅,秦宣太后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此秦之长城也。

越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正义曰,括地志云,赵武灵王长城在朔方)自代至阴山,(索隐曰,徐广云,西安善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北也。

正义曰,括地志云,阴山在朔州绝塞外突厥界。

下至高阙为塞,(徐广曰,在朔方,正义曰,地理志云,朔方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中断,两峯俱峻,俗名为高阙也。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此赵之长城也。

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韦昭曰,地名,在上古。

正义曰,按上谷郡今妫州。

)至襄平,(索隐曰,韦昭云,今辽东所理也。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郡以报胡。

此燕之长城也。

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索隐曰,按太康地记,秦塞自五原北九里谓之造阳,东行终利贲山高汉阳西是也。

)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索隐曰,苏林云,去长安千里,正南北相直道也。

)自九原至云阳;(索隐曰,韦昭云,九原县属五原。

正义曰,括地志云,胜州连谷县本秦九原郡,汉武帝更名五原。

云阳雍县,秦之林光宫即汉之甘泉宫在焉。

又云,秦故道在庆州华池县西西十五里子午山上,自九原至云阳千八百里)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索隐曰,临洮陇西县。

正义曰,括地志云,秦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

)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

(北假,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与贫人,故云北假。

索隐曰,应劭云,北假在北地阳山北,韦昭云,北假,地名。

正义曰,括地志云,汉五原郡河目县故城在北假中,北假在河北,今属胜州银城县。

汉书王莽傅云,五原北假,膏壤植糓。

)此秦并天下之后所筑之长城也。

自此以后,则汉武帝元朔二年,遣将军卫青等击匈奴,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北齐天保三年,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

(通鉴注,此长城盖起于唐石州,北抵武州之境。

)六年,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

(通鉴注,幽州夏口即居庸下口也。

幽州军都县西北有居庸关。

)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

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周静帝大象元年,发山东民筑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

隋文帝开皇五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绥州,绵历七百里。

六年二月丁亥,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

七年,发丁男十万余人修长城,二旬而罢。

史所载长城之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