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撮要

  目录

  前序

  卷上

  经候不调 #

  经漏不止 #

  经闭不行 #

  带下

  血分水分 #

  小便出血 #

  热入血室 #

  师尼寡妇寒热 #

  历节痛风 #

  流注

  瘰

  乳痈乳岩 #

  血风疮 #

  疮

  阴疮

  附方并注 #

  卷下

  保胎

  小产

  保产

  子死腹中 #

  胎衣不出 #

  交骨不开阴门不闭子宫不收

  产后腹痛 #

  产后血晕并失血

  产后发 #

  产后便血 #

  产后大便不通 #

  产后寒热 #

  产后咳嗽 #

  产后疟疾 #

  产后泻痢 #

  附方并注 #

  前序

  余闻轩岐事业遐哉邈矣,其言说流布至今未尽泯也。

然传者或效或否,岂其书不可尽信耶,是信乎人焉耳。

语曰医不通儒,不可以言医,其以是欤。

太医院使薛君立斋雅近于儒,其以医名世也固宜。

君尝以日所施活者,述其病原,详其脉候,着其方,验有所得,辄录之积汇成帙,标曰:《家居医录》。

他日呈于大司马中丞约翁,翁览而善之,授余以锓诸梓、且命申其说。

余曰:嘻!是仁者之心哉,或曰何谓也?夫医,术也,而心术观焉。

世之医者,得一方辄以自秘,取一效即以自多,人病在身而渠病在心,且弗之药是尚可以言医,薛君以名医致身,不自秘而以示人,将欲致人人于名医。

中丞翁抚绥畿辅,振衰剔弊,既登斯民仁寿之域,复布其医书,欲寿斯民于无穷,兹非仁者之事哉。

是宜梓之,以训于世,观者毋徒执其方而求得其心焉,则是录也,其可传矣。

  嘉靖戊申春正月吉剑江存所范庆书

  [卷上] 经候不调

  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

故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

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则月经不调矣。

若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滞,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火动;其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少,有因气虚血弱。

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滞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火动者,补中益气汤;脾经血虚者,人参养荣汤;肝经血少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者,八珍汤。

盖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

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其阳气而生阴血,俱属不足。

大凡肝脾血燥,四物为主;肝脾血弱,补中益气为主;肝脾郁结,归脾汤为主;肝经怒火,加味逍遥为主。

  治验

  (肝经怒火风热等症附)一妇人内热作渴,饮食少思,腹内近左初如鸡卵,渐大四寸许,经水三月一至,肢体消瘦,齿颊似疮,脉洪数而虚,左关尤甚,此肝脾郁结之症,外贴阿魏膏,午前用补中益气汤,午后以加味归脾汤。

两月许,肝火少退,脾土少健,仍与前汤送六味地黄丸,午后又用逍遥散送归脾丸。

又月余,日用芦荟丸二服,空心以逍遥散下,日晡以归脾汤下,喜其谨疾,调理年余而愈。

  一妇人腹内一块,不时上攻,或痛作声,吞酸痞闷,月经不调,小便不利,二年余矣。

面色青黄相兼,余作肝脾气滞,以六君子加芎、归、柴胡、炒连、木香、吴茱各少许二剂,却与归脾汤下芦荟丸。

三月余,肝脾和而诸症退,又与调中益气加茯苓、丹皮,中气健而经自调一妇人发热口干,月经不调,两腿无力,服祛风渗湿之剂,腿痛体倦,二膝浮肿,经事不通,余作肝脾肾三经血虚火燥症,名鹤膝风,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两月形体渐健,饮食渐进,膝肿渐消,不半载而痊。

前症若脾肾虚寒,腿足软痛,或足膝枯细,用八味丸。

若饮食过多,腿足或臀内酸胀,或浮肿作痛,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主之。

  一妇人性沉静,勤于女工,善怒,小腹内结一块,或作痛,或痞闷,月经不调,恪服伐肝之剂,内热寒热,胸膈不利,饮食不甘,形体日瘦,牙龈蚀烂,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肾水,肾水不能生肝木,当滋化源,用补中益气、六味地黄,至仲春而愈。

  松江太守何恭人,性善怒,腹聚一块,年余,形体骨立,倏热往来,蚀透腮,或泥春旺木克土,仍行伐肝,时季冬,肝脉洪数,按之弦紧,余脉微弱。

余曰:洪数弦紧,肝经真气虚而邪气实也,自保不及,何能克土?况面色青中隐白,乃肾水不足,肝木亏损,肺金克制,惟虑至春木不能发生耳。

勉用壮脾胃滋肾水之剂,肝脉悉退。

后大怒,耳内出血,肝脉仍大,按之如无,烦躁作渴,此无根之火,以前药加肉桂二剂,肝脉仍敛,热渴顿退。

复因大怒,以致饮食不进,果卒于季冬辛巳日。

此木衰弱而金刑克,信夫。

  一妇人经候过期,发热倦怠,或用四物、黄连之类,反两月一度,且少而成块,又用峻药通之,两目如帛所蔽。

余曰:脾为诸阴之首,目为血脉之宗,此脾伤五脏,皆为失所,不能归于目矣。

遂用补中益气、济生归脾二汤,专主脾胃,年余寻愈。

  一妇人两眉棱痛,后及太阳,面青喜怒,余作胆经风热,用选奇汤合逍遥散,加山栀、天麻、黄、半夏、黄芩而愈。

此症失治,多致伤目,或两耳出脓,则危矣。

  一妇人耳鸣内热,经行不调,肢体倦怠,饮食无味,余以为肝脾虚热,用四君加柴胡、山栀一妇人素勤苦,冬初患咳嗽发热,久而吐血盗汗,经水两三月一至,遍身作痛,或用化痰降火,口噤筋挛,谓余曰:何也?余曰:此血虚而药益损耳。

遂用加减八味丸及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山药治之,年余而痊。

  一妇人耳内或耳后项侧作痛,寒热口苦,月经不调,余以为肝火气滞而血凝,用小柴胡加山栀、川芎、丹皮治之,诸症悉退。

  一妇人年四十,素性急,先因饮食难化,月经不调,服理气化痰药,反肚腹膨胀,大便泄泻;又加乌药、蓬术,肚腹肿胀,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痰喘气急,手足厥冷,头面肢体肿胀,指按成窟,脉沉细,右寸为甚。

余曰:此脾肺之气虚寒,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渗泄之令不行,生化之气不运。

即东垣所云:水饮留积,若土之在雨中,则为泥矣,得和风暖日,水湿去而阳化自然,万物生长。

喜其脉相应,遂与金匮加减肾气丸料服之,小便即通,数剂肿胀消半,四肢渐温,自能转侧,又与六君加木香、肉桂、炮姜,治之痊愈。

后不戒七情饮食,即为泄泻,仍用前药,加附子五分而安。

  一妇人饮食每用碗许,稍加非大便不实,必吞酸嗳腐,或以为胃火,用二陈、黄连、枳实,加内热作呕。

余曰:此未传寒中,故嗳气吞酸,胀满痞闷。

不信,仍作火治虚症,并至月经不止,始信。

余以六君加炮姜、木香数剂,元气渐复,饮食渐进。

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数剂痊愈。

后因饮食劳倦,兼之怒气,饮食顿少,元气顿怯,用前药更加发热,诚似实火,脉洪大,按之而虚,两尺如无,此命门火衰,用补中益气加姜、桂及八味丸,兼服两月余,诸症悉愈。

此症若因中气虚弱者,用人参理中汤或六君子加木香、炮姜,不应,用左金丸,或越鞠丸,虚寒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愈。

  一妇人素有头晕,不时而作,月经迟而少,余以为中气虚,不能上升而头晕,不能下化而经少,用补中益气汤而愈。

后因劳而仆,月经如涌,此劳伤火动,用前汤加五味子一剂,服之即愈。

前症虽云亡血过多,气无所附,实因脾气亏损耳。

  一妇人年四十,劳则足跟热痛,余以为阴血虚极,急用圣愈汤而痊。

后遍身搔痒,误服风药,发热抽搐,肝脉洪数,此乃肝家血虚火盛而生风,以天竺、胆星为丸,用四物、麦门、五味、芩、连、炙草、山栀、柴胡,煎送而愈。

  一妇人两足发热,日晡益甚,小便自遗,或时不利,余以为肝热阴挺,不能约制,午前用白术、茯苓、丹皮、泽泻各五分,干山药、山茱、麦门各一钱,熟地四钱,酒炒黑黄柏七分,知母五分,不数剂而诸症悉愈。

若用分利之剂,愈损真阴,必致不起。

  一妇人月事未期而至,发热自汗,服清热止汗之剂,反作渴头痛,手掉身麻,此因肝经风热,用柴胡、炒芩连、炒山栀、归、芍、生地、丹皮各一钱,参、、苓、术各一钱五分,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剂其汗全止,更以补中益气而愈。

凡发热久者,阳气亦自病,须调补之。

  一妇人经行后,劳役失调,忽然昏愦,面赤吐痰,此元气虚火妄动,急饮童便,神思渐爽,更用参、各五钱,芎、归各三钱,玄参、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一剂,又用逍遥散加五味、麦门稍定。

但体倦面黄,此脾土真虚之色也,又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若投以发散之剂,祸在反掌,慎之。

  西宾钱思习子室年三十,尚无嗣,月经淋沥无期,夫妇异处者几年矣,思习欲为娶外家,以谋诸余。

余曰:此郁怒伤肝,脾虚火动,而血不归经,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摄也,当清肝火,补脾气。

遂与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四剂,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当受胎,外家可无娶也。

果病愈,次年生子。

  一妇人多怒,经行或数日,或半月即止,三年后淋沥无期,肌体倦瘦,口干内热,盗汗如洗,日晡热甚,余用参、、归、术、茯神、远志、枣仁、麦门、五味、丹皮、龙眼肉、炙草、柴胡、升麻,治之获痊。

此症先因怒动肝火,血热妄行,后乃脾气下陷,不能摄血归源,故用前药。

若胃热亡津液,而经不行,宜清胃。

若心火亢甚者,宜清心。

若服燥药过多者,宜养血。

若病久气血衰,宜健脾胃。

  一妇人年五十,内热晡热,经水两三月一来,此血虚而有热。用逍遥散加山茱治之而愈。若兼有痰作渴,或小便不调,或头晕白带,宜用肾气丸。

  一妇人气血素虚,经行不调,饮食少思,日晡热甚,用十全大补加山茱、山药、丹皮、麦门、五味而愈。

次年秋患寒热,或用清脾饮,而元气愈弱,余仍以前药而愈。

  一妇人生七胎矣,月经不调,两足发热,年余而身亦热,劳则足酸痛。又年许,唇肿裂痛。

  又半年,唇裂见血,形体瘦倦,饮食无味,月水不通,唇下肿如黑枣。或用通经丸等药而死。

  一妇人善怒,经不调,唇肿裂,服消毒药,唇胀出血,年余矣。余曰:当培养脾胃,以滋化源。不信,仍服前药及追蚀,状如翻花瘤而死。

  一膏粱之妇,产后月经不调,唇裂内热,每作,服寒凉之剂。

后不时出水,余用加味清胃散而愈。

后值春令,兼怒,唇口肿胀,寒热作呕,痰甚少食,用小柴胡加山栀、茯苓、桔梗,诸症顿愈,但内热仍作,乃以加味逍遥散,调理而安。

  一妇人性善怒,产后唇肿内热,用清热败毒,唇口肿胀,日晡热甚,月水不调;用降火化痰,食少作呕,大便不实,唇出血水;用理气消导,胸膈痞满,头目不清,唇肿经闭;用清胃行血,肢体倦怠,发热烦躁,涎水涌出,欲用通经之剂。

余曰:病本七情,肝脾亏损,数行攻伐,元气益虚故耳,法当补阴益阳。

遂以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如法调治,元气渐复,唇疮亦愈。

后因怒,寒热耳痛,胸膈胀闷,唇肿甚,此是怒动肝火而血伤,遂用四物合小柴胡加山栀顿愈。

后又怒,胁乳作胀,肚腹作痛,呕吐酸涎,饮食不入,小水不利,此是怒动肝木克脾土,乃用补脾气、养脾血而愈。

又因劳役怒气,饮食失时,发热喘渴,体倦不食,去血如崩,唇肿炽甚,此是肝经有火,脾经气虚,遂用补中益气加炒黑山栀、芍药、丹皮而愈。

此症每见,但治其疮,不固其本,而死者多矣。

  [卷上] 经漏不止

  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血外溢,阴络伤血内溢。又云:脾统血,肝藏血。

  其为患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源;或因肝经有火,血得热而下行;或因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而沸腾;或因脾经郁结,血伤而不归经;或因悲哀太过,胞络伤而下崩。

治疗之法,脾胃虚弱者,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脾胃虚陷者,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肝经血热者,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苓、术;肝经怒火者,小柴胡汤加山栀、芍药、丹皮;脾经郁火者,归脾汤加山栀、柴胡、丹皮;哀伤胞络者,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山栀。

故东垣、丹溪诸先生云:凡下血症,须用四君子以收功。

斯言厥有旨哉。

若大吐血后,毋以脉诊,当急用独参汤救之。

其发热潮热,咳嗽脉数,乃是元气虚弱,假热之脉也,尤当用人参之类。

此等症候,无不由脾胃先损而患,故脉洪大,察其中有胃气受补可救。

设用寒凉之药,复伤脾胃生气,使血反不归源也。

  治验

  (吐血等症附)一妇人年将七十,素有肝脾之症,每作则饮食不进,或胸膈不利,或中脘作痛,或大便作泻,或小便不利,余用逍遥散加山栀、茯神、远志、木香而愈。

后忧女孀居,不时吐紫血,每作先倦怠烦热,以前药加炒黑黄连三分,吴茱二分,顿愈。

后因怒,吐赤血甚多,躁渴垂死,此血脱也,法当补气,乃用人参一两,苓、术、当归各三钱,陈皮、炮黑干姜各二钱,炙草、木香各一钱,一剂顿止。

信药有回生之功,不可委于天命也。

  一妇人年六十有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时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不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乳肿及两胁痛如炙,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火血燥,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五分,二剂肿痛顿退,又二剂而全消。

再用归脾加炒栀、贝母,诸症悉愈。

  一妇人久患血崩,肢体消瘦,饮食到口但闻腥臊,口出津液,强食少许,腹中作胀,此血枯之症,肺肝脾胃亏损之患,用八珍汤、乌贼鱼骨圆,兼服两月而经行,百余剂而康宁如旧矣。

  一妇人性躁急,瘰后吐血发热,两胁胀痛,日晡为甚,余以为怒气伤肝,气血俱虚,遂朝用逍遥散倍加炒黑山栀、黄柏、贝母、桔梗、麦门、五味,夕以归脾汤送地黄丸,诸症并愈。

  一妇人素勤苦,因丧子饮食少思,忽吐血甚多而自止,此后每劳则吐数口,瘵症已具,形体甚倦,午前以补中益气,午后以归脾汤送地黄丸而愈。

  一女子素郁结,胸满食少,吐血面赤,用地黄丸及归脾加山栀、贝母、芍药而愈。

  一妇人面黄或赤,时觉腰间或脐下作痛,四肢困倦,烦热不安,其经若行,先发寒热,两肋如束,其血如崩,此脾胃亏损,元气下陷,与相火湿热所致,用补中益气加防风、芍药、炒黑黄柏,间以归脾汤,调补化源,血自归经矣。

  一妇人因怒崩血,久不已,面青黄而或赤,此肝木制脾土,而血虚也,用小柴胡合四物,以清肝火生肝血,又用归脾、补中二汤,以益脾气生肝血而瘥。

此症若因肝经有风热,而血不宁者,用防风一味为丸,以兼症之药煎送;或肝经火动而血不宁者,用条芩炒为丸,以兼症之药煎送,无有不效。

  一妇人性急,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则胸满吞酸,吐泻少食,经行不止。

此皆肝火之症,肝自病则外症见,土受克则内症作。

若自病见,用四物加白术、茯苓、柴胡、炒栀、炒龙胆;若内症作,用四君加柴胡、芍药、神曲、吴茱、炒过黄连,诸症渐愈。

惟月经不止,是血分有热,脾气尚虚,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调。

  干内钱氏,年五十岁,辛丑患崩,诸药罔效,壬寅八月,身热肢痛,头晕涕出,吐痰少食,众作火治,转炽绝粒,数日淹淹伏枕,仅存呼吸。

兄方浙归诊之,谓脾胃虚寒,用八味丸料一剂,使急煎服,然胃虚久,始下咽,翌早遂索粥数匙。

再剂,食倍热减痛止,兼服八味丸良愈。

癸卯秋,因劳役忧怒,甲辰春夏崩复作,六月二十日,胸饱发热,脊痛,腰不可转,神气怫郁,或作内伤,或作中暑,崩水沸腾,兼以便血,烦渴引饮,粒米不进,至七月十三日,昼夜晕愦,时作时止,计无所出。

仍屈兄诊之,脉洪无伦,按之微弱,此无根之火,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以十全大补加附子一剂,晕止,食粥三四匙,崩血渐减,日服八味丸,始得痊愈。

干山妻两构危疾,命悬须臾,荷兄远救诚解倒悬之急,处方神良,知无出此,野人怀恩,姑俟后日玉环之报云尔。

嘉靖甲辰季秋表弟方干顿首拜书。

  大化内患月事不期,崩血昏愦,发热不寐,或谓血热妄行投以寒剂益甚,或谓胎成受伤投以止血亦不效,乃敬延先生诊之。

曰:此脾气虚弱,无以统摄故耳,法当补脾,而血自止矣。

  用补中益气加炮姜,不数剂而验。

惟终夜少睡惊悸,另服八物汤,更不效,叩诸先生,曰杂矣,乃与归脾汤加炮姜以补心脾,遂如初。

谨叙其梗概以附医案,俾后之患者,得有所取法云。

嘉靖甲辰孟冬晚生归大化顿首拜书。

  [卷上] 经闭不行

  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伤而血耗损者;有因胃火而血消烁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心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有因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而闭者。

治疗之法,若脾虚而不行者,调而补之;脾郁而不行者,解而补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补之;脾胃损而不行者,调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行者,静而补之;怒伤肝而不行者,和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虚而不行者,补脾肺。

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审而治之,庶无误矣。

  治验

  一妇人停食,饱闷发热,或用人参养胃汤益甚,再用木香槟榔丸,泄泻吐痰,腹中成块,饮食少思,又用二陈、黄连、浓朴之类,前症益甚,腹胀不食,月经不至。

余以为中气亏损,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三十余剂,脾胃健而诸症愈,又二十余剂,而经自行。

前症若脾虚不能消化饮食者,宜用六君子汤,补而消之;虚寒者,加砂仁、木香、炮姜,温而补之;其食积成形者,以前药煎送保和丸。

大抵食积痞块,症为有形,所谓邪气胜则实,真气夺则虚,惟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

虽然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胃气未虚,或可少用,若病久虚乏者,则不宜用。

  一妇人饮食后,或腹胀,或吞酸,服枳术丸,吞酸益甚,饮食日少,胸膈痞满,腿内酸痛,畏见风寒,又服养胃汤一剂,腿内作痛,又二剂,腿浮肿,月经不行,余以为郁结所伤,脾虚湿热下注,侵晨用四君、芎、归、二陈,午后以前汤送越鞠丸,饮食渐进,诸症渐愈。

又用归脾、八珍二汤,兼服两月余而经行。

  一妇人性沉多虑,月经不行,胸满少食,或作胀,或吞酸,余以为中气虚寒,用补中益气加砂仁、香附、煨姜二剂,胸膈和而饮食进,更以六君加芎、归、贝母、桔梗、生姜、大枣数剂,脾胃健而经自调矣。

  一妇人素有胃火,服清胃散而安。

后因劳役,躁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丹皮、炒栀,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茯苓、远志,以养脾血,而经自行矣。

  一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晡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服通经丸,虚症悉具,此因虚而致疟疾,因疟而致经闭,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丸,各百余剂,疟愈经自行。

  一妇人久患疟,疟作则经不行,形虚脉大,头痛懒食,大便泄泻,小便淋漓,口干唇裂,内热腹膨,皆元气下陷,相火合病,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寻愈。

惟不时头痛,乃加蔓荆子而痛止,又兼用六味地黄丸而经行。

  一妇人因劳,耳鸣头痛体倦,此元气不足,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而痊。

三年后得子,因饮食劳倦,前症益甚,月经不行,晡热内热,自汗盗汗,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顿愈。

  前症若因血虚有火,用四物加山栀、柴胡;不应,八珍加前药。

若气虚弱,用四君子。

若怒耳便聋或鸣者,实也,小柴胡加芎、归、山栀;虚用补中益气加山栀。

若午前甚作火治,用小柴胡加炒连、炒栀,气虚用补中益气。

午后甚作血虚,用四物加白术、茯苓。

若阴虚火动,或兼痰甚作渴,必用地黄丸以壮水之主。

经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为之病。

  一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三月不行,余以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遂朝服补中益气加桔梗、贝母、知母,夕用归脾汤送地黄丸而愈。

  [卷上] 带下

  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饱房劳,或因膏粱浓味,或服燥剂所致,脾胃亏损,阳气下陷;或湿痰下注,蕴积而成,故言带也。

凡此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佐以各经见症之药。

若属肝则青,小柴胡加山栀;或湿热壅滞,小便赤涩,龙胆泻肝汤;属心则赤,小柴胡加黄连、山栀、当归;属肺则白,补中益气加山栀;属脾则黄,六君子加山栀、柴胡,不应,归脾汤;属肾则黑,六味地黄丸;若气血俱虚,八珍汤;阳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前汤加茯苓、半夏、苍术、黄柏;气虚痰饮下注,四七汤送肾气丸。

  治验

  一妇人年逾六十,内热口干,劳则头晕,吐痰带下,或用化痰行气,前症益甚,饮食愈少,肢体或麻,恪服祛风化痰,肢体常麻,手足或冷或热,日渐消瘦。

余曰:症属脾气虚弱而不能生肺,祛风之剂,复损诸经也,当滋化源。

遂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炮姜,二十余剂,脾气渐复,饮食渐加,诸症顿愈。

  一孀妇腹胀胁痛,内热晡热,月经不调,肢体酸麻,不时吐痰,或用清气化痰,喉间不利,带下青黄,腹胁膨胀;用行气之剂,胸膈不利,肢体时麻,此郁怒伤损肝脾,前药益甚也。

  朝用归脾汤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生肝血清肝火,兼服百余剂,而诸症愈。

  一妇人疟久,兼之带下,发后口干倦甚。

余用七味白术散加麦门、五味,作大剂,煎与恣饮,再发稍可,乃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十余剂而愈。

凡截疟,余常以参、术各一两,生姜四两,煨熟煎服即止,或以大剂补中益气加煨姜,其功尤捷。

  一妇人头晕唾痰,胸满气喘,得食稍缓,苦于白带,二十余年矣,诸药不应。余曰:此气虚而痰饮也,饮愈而带始愈,遂用六味地黄丸,不月而验。

  一妇人耳鸣胸痞,内热口干,咳中若有一核,吞吐不利,月经不调,兼之带下,余以为肝脾郁结,用归脾汤加半夏、山栀、升麻、柴胡,间以四七汤下白丸子而愈。

  一妇人吞酸胸满,食少便泄,月经不调,服法制清气化痰丸,两膝渐肿,寒热往来,带下黄白,面黄体倦。

余以为脾胃虚,湿热下注,用补中益气,倍用参、术加茯苓、半夏、炮姜而愈。

若因怒,发热少食,或两腿赤肿,或指缝常湿,用六君加柴胡、升麻及补中益气。

  一妇人带下,四肢无力,劳则倦怠。余曰:四肢者土也,此属脾胃虚弱,湿痰下注。遂以补中益气、济生归脾二药,治之而愈。

  一妇人年逾六十,带下黄白,因怒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服消导利气之药,反痰喘胸满,大便下血。

余曰:此脾气亏损,不能摄血归源也。

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炮姜,四剂,诸症顿愈,又用八珍加柴胡、炒栀而安。

  [卷上] 血分水分

  二症或因饮食起居失养,或因六淫七情失宜,以致脾胃亏损,不能生发统摄,气血乖违,行失常道。

若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名曰血分,宜用椒仁丸治之。

若先小便不利,后至身面浮肿,经水不通,水化为血,名曰水分,宜用葶苈丸治之。

此属形气不足,邪淫隧道,必用此药以宣导其邪,而佐以辅补元气,庶使药力有所仗而行,则邪自不能容,而真气亦不至于复伤矣。

  治验

  一妇人月经不调,晡热内热,饮食少思,肌体消瘦,小便频数,服济阴丸,月经不行,四肢浮肿,小便不通。

余曰:此血分也。

朝用椒仁丸,夕用归脾汤渐愈,乃以人参丸代椒仁丸,两月余将愈。

专用归脾汤,五十余剂而痊。

  一妇月经不调,小便短少,或用清热分利之剂,小便不利,三月余身面浮肿,月经不通。

  余曰:此水分也。遂朝用葶苈丸,夕用归脾汤渐愈,乃用人参丸间服而愈。已上二症,作脾虚水气,用分利等药而殁者多矣。惜哉!

  [卷上] 小便出血

  妇人小便尿血,或因膏粱炙,或因醉饱入房,或因饮食劳役,或因六淫七情,以致元气亏损,不能统摄归源。

若因怒动肝火者,用加味逍遥散调送发灰。

肝经风热者,送子芩丸。

久而血虚者,用八珍送发灰。

若膏粱积热者,用清胃散加槐花、甘草。

房劳所伤者,用六君加柴胡、升麻。

风热所伤者,用四君加防风、枳壳。

凡久而亏损元气者,用补中益气为主。

郁结伤脾者,用济生归脾为主。

  治验

  一妇人尿血,因怒气寒热,或头痛,或胁胀,用加味逍遥,诸症稍愈,惟头痛,此阳气虚,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痊。

后郁怒,小腹内痛,次日尿血热甚,仍用前散加龙胆草并归脾汤,将愈,因饮食所伤,血仍作,彻夜不寐,心忡不宁,此脾血尚虚,用前汤而痊。

  一妇人尿血,久用寒凉止血药,面色痿黄,肢体倦怠,饮食不甘,晡热作渴三年矣,此前药复伤脾胃,元气下陷而不能摄血也。

盖病久郁结伤脾,用补中益气以补元气,用归脾汤以解脾郁,使血归经。

更用加味逍遥以调养肝血,不月诸症渐愈,三月而痊。

  [卷上] 热入血室

  妇人伤寒,或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以致热入血室;或血不行,或血不止,令人昼则明了安静,夜则谵语如见鬼状,用小柴胡加生地黄;血虚者,用四物加生地、柴胡。

切不可犯胃气。

若病既愈而血未止,或热未已,元气素弱,用补中益气。

脾气素郁,用济生归脾。

血气素弱,用十全大补,庶无误矣。

  治验

  一妇人经行,感冒风寒,日间安静,至夜谵语,用小柴胡加生地,治之顿安。

但内热头晕,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愈。

后因怒恼,寒热谵语,胸胁胀痛,小便频数,月经先期,此是肝火血热妄行,用加味逍遥加生地而愈。

  一妇人因怒,寒热头痛,谵言妄语,日晡至夜益甚,而经暴至。

盖肝藏血,此怒动火,而血妄行。

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治之神思顿清,但食少体倦,月经未已,盖脾统血,此脾气虚不能摄,用补中益气治之,月经渐止。

  一妇人怀抱素郁,感冒经行谵语,服发散之剂,不应,用寒凉降火,前症益甚,更加月经不止,肚腹作痛,呕吐不食,痰涎自出,此脾胃虚寒,用香砂六君,脾胃渐健,诸症渐退,又用归脾汤而痊愈。

  [卷上] 师尼寡妇寒热

  宋褚氏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药,谓独阴无阳,致血气交争,乍寒乍热如疟,或腰背作痛而寒热,其肝脉弦出寸口,是其症也。

若室女出嫁,愆期而寒热亦然。

盖男子精盛,则思室,女子血盛以怀胎,此天地自然之理也,治以小柴胡加生地;久而血虚,佐以四物;若兼怒动肝火而寒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若兼亏损肝经而寒热者,佐以八珍汤;若兼亏损元气而寒热者,佐以补中益气汤;若兼郁伤脾气而寒热者,佐以济生归脾汤。

此症多兼经候不调,当详孰为缓急而治之。

  治验

  一寡妇因怒,致不时寒热,久而不已,肝脉弦紧,用小柴胡加生地,治之而愈。但见风寒热仍作,此是脾胃气虚,用加味归脾、补中益气二汤,兼服而止。

  一妇人因夫经商久不归,发寒热,月经旬日方止。

服降火凉血,反潮热内热,自汗盗汗,月经频数。

余曰:热汗,气血虚也;经频,肝脾虚也。

用归脾汤、六味丸而愈,常治兼症既愈一室女寒热,左手脉弦长而出寸口,用小柴胡加生地、乌梅,治之而愈,既嫁而诸症悉痊。

  一室女久患寒热,月经不调,先以小柴胡加生地,治之少愈,更以生地黄丸而痊。

  一放出宫女,年逾三十,两胯作痛,肉色不变,大小便中作痛如淋,登厕尤痛,此瘀血渍入隧道为患,乃男女失合之症也,难治。

后溃不敛,又患瘰而殁。

此妇为吾乡汤氏外家,汤为商常在外,可见此妇在内久怀忧郁,及出外又不能如愿,是以致生此疾。

愈见瘰流注,乃七情气血损伤,不可用攻伐皎然矣。

按《精血篇》云: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

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

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子,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

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一室女年十七,久不愈,天癸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或欲用通经丸。

余曰:此症潮热经候不调者,不治,所喜脉不涩,且不潮热,尚可治。

但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

惑于速效,仍用之。

余曰:非其治也,此乃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

经果通而不止,饮食愈少,更加潮热,遂致不救。

  [卷上] 历节痛风

  (即白虎历节风)历节痛,或因饮食起居失节,或因七情六淫失宜,以致脾胃亏损,腠理不密,外邪所侵;或为肝火内动,肝血耗损;或为肢体疼痛;或为肢节难伸;或为卒然制痛;或为走痛无常;或内热晡热,自汗盗汗;或经候不调,饮食不甘。

其治法,属风邪者,小续命汤。

走注疼痛者,漏芦散。

骨节疼痛者,四生丸。

湿热痛者,清燥汤,兼痰佐以二陈。

肝火者,加味逍遥散加羌活、川芎。

脾郁者,加味归脾加羌活、川芎。

血虚者,四物加羌活、川芎。

气虚者,四君加羌活、川芎。

气血俱虚者,八珍加羌活、川芎。

月经先期而痛者,加味逍遥散为主。

月经过期而痛者,补中益气为主。

大抵痛而不敢按者,属病气元气俱实也;手按而痛缓者,病气元气俱虚也。

若劳役而作痛者,元气虚也;饮食失宜而作痛者,脾胃虚也;怒恼而作痛者,肝火也;经行而作痛,血虚也。

凡此皆固元气为主,而佐以治病之药。

  治验

  一妇人自汗盗汗,发热晡热,体倦少食,月经不调,吐痰甚多,二年矣。

遍身作痛,天阴风雨益甚。

用小续命汤而痛止,用补中益气、加味归脾二汤,三十余剂而愈。

自汗等症,皆郁结伤损脾气,不能输养诸脏所致。

故用前二汤,专主脾胃。

若用寒凉降火,理气化痰,复伤生气,多致不起。

  一妇人因怒,月经去多,发热作渴,左目紧小,头项动掉,四肢抽搐,遍身疼痛,此怒动肝火,肝血虚而内生风,用加味逍遥加钩藤数剂,诸症渐愈,又用八珍汤,调理而痊。

  一妇人月经先期,素有痛症,每劳必作,用众手重按,痛稍止,此气血虚而有火,用十全大补加独活治之而痛痊,用六味丸、逍遥散而经调。

  一妇人历节作痛,发热作渴,饮食少思,月经过期,诸药不应,脉洪大,按之微细,用附子八物四剂而痛止,用加味逍遥而元气复,六味丸而月经调。

  一妇人体肥胖,素内热,月经先期,患痛风,下体微肿痛甚,小便频数,身重脉缓,症属风湿,而血虚有热。

先用羌活胜湿汤四剂,肿痛渐愈;用清燥汤数剂,小便渐清;用加味逍遥十余剂,内热渐愈。

为饮食停滞,发热仍痛,面目浮肿,用六君加柴胡、升麻而愈。

又因怒气,小腹痞闷,寒热呕吐,此木侮脾土。

用前药加山栀、木香而安。

惟小腹下坠,似欲去后,此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而愈。

后因劳役、怒气,作呕,吐痰,遍身肿痛,月经忽来寒热。

用六君加柴胡、山栀以扶元气清肝火,肿痛呕吐悉退,用补中益气以升阳气健营气,月经寒热悉瘥。

  一妇人饮食少思,畏见风寒,患痛风,呕吐寒热,脉弦紧,用附子八物,四肢痛愈,用独活寄生,腰痛亦痊,惟两膝肿痛,用大防风而消,用加味归脾、逍遥而元气复。

  [卷上] 流注

  妇人流注,或因忧思郁怒,亏损肝脾;或因产后劳役,复伤气血,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或因腠理不密,外邪客之;或湿痰流注;或跌扑血滞;或产后恶露;盖气流而注,血注而凝。

或生于四肢关节;或流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皆属虚损。

急用葱熨及益气养荣汤,则未成自消,已成自溃。

若久而肿起作痛,肢体倦怠,病气有余,形气不足,尚可治。

  若漫肿微痛,属形气病气俱不足,最难治。

不作脓,或脓成不溃,气血虚也,用八珍汤。

憎寒畏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汤。

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术。

作呕欲呕,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

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

四肢逆冷,小便频数,命门火衰也,八味丸。

小便频数,痰盛作渴,肾水亏损也,六味丸。

月经过期,多日不止,肝脾虚也,八珍汤加柴胡、丹皮。

凡溃而气血虚弱不敛者,更用十全大补汤,煎膏外补之。

久溃而寒邪凝滞不敛者,用豆豉饼祛散之。

其溃而内有脓管不敛者,用针头散腐化之,自愈。

  若不补气血,不节饮食,不慎起居,不戒七情,或用寒凉克伐,俱不治。

  治验

  一妇人左臂患之,年许不溃,坚硬不痛,肉色不变,脉弱少食,月经过期,日晡发热,劳役则痛,遂与参、、归、术、川芎、芍药、熟地、贝母、远志、香附、桔梗、丹皮、甘草,百余贴而消。

  一妇人暴怒,腰肿一块,胸膈不利,时或气走作痛,与方脉流气饮,数剂而止,更以小柴胡对四物,加香附、贝母,月余而愈。

  一妇人因怒,胁下肿痛,胸膈不利,脉沉滞,以方脉流气饮,数剂少愈,以小柴胡对二陈,加青皮、桔梗、贝母,数剂顿退,更以小柴胡汤对四物,二十余剂而痊。

  一妇人因闪胸肩患肿,遍身痛,遂以黑丸子二服而痛止,以方脉流气饮二剂而肿消,更以二陈对四物,加香附、枳壳、桔梗而痊愈。

  一妇人腿患筋挛骨痛,诸药不应,脉迟紧,用大防风汤,二剂顿退,又二剂而安。

又一妇患之亦然,先用前汤二剂,更服黑丸子而痊。

此二患若失治,溃成败证。

  一妇人溃后发热,予以为虚,彼不信,乃服败毒药,果发大热,竟至不救。

夫溃疡虽有表证,发热宜以托里为主,佐以表散之剂,何况瘰流注乎?若气血充实,经络通畅,决无患者。

此证之因,皆由气血素亏,或七情所伤,经络郁结,或腠理不密,六淫外侵,隧道壅塞。

  若不审其所因,辨其虚实,鲜不误人。

  [卷上] 瘰 #

  妇人瘰,或因胎产血崩,亏损肾肝;或因忧思郁怒,伤损肝脾;或因恚怒风热,肝胆血燥;或因水涸血虚,筋挛则累累然如贯珠,故多生于耳前后、项侧、胸胁间,若寒热肿痛,乃肝经气动而为病。

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火为主,而佐以逍遥散以养肝血。

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乃肝经之血亦病,用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为主,而佐以柴胡栀子散以清肝火。

若初生如豆粒,附着于筋,肉色不变,内热口干,精神倦怠,久不消溃,乃肝脾亏损,用逍遥散、归脾汤、六味丸健脾土,培肝木,切不可轻用散坚追毒之剂。

《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矣。

《病机》云:瘰不系膏粱丹毒,因虚劳气郁所致。

补形气,调经脉,其疮当自消散。

误下之,先犯病禁经禁。

若久溃脉浮大,邪火盛也;而色白,金克木也,皆不治。

  若赤脉贯瞳子有几条,则几年死。

  治验

  一妇人久而不愈,或以为木旺之症,用散肿溃坚汤伐之,肿硬益甚,余以为肝经气血亏损,当滋化源,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至春而愈。

此症若肝经风火暴病,元气无亏,宜用前汤。

若风不旺而自病,宜用泻青丸;虚者,用地黄丸。

若水不能生木,亦用此丸。

若金来克木,宜补脾土生肾水。

大凡风木之病,但壮脾土,则木自不能克矣。

若行伐肝,则脾胃先伤,而木反来克土矣。

  一妇人患之,恐不起,致少寐,年余破,脓水淋漓,经水或五十日或两月余一至,误服通经丸,展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后发热。

余以为思虑亏损脾血,用归脾汤作丸,午前以六君子送下,午后以逍遥散送下,两月余得寐,半载后经行如期,年余而疮愈。

  一妇溃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而虚,以当归补血汤,六剂而寒热退,又以圣愈汤,数剂而痊愈。更以八珍加贝母、远志,三十余剂而敛。

  一妇人项结核,寒热头痛,胁乳胀痛,内热口苦,小便频数,症属肝火血虚,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胆草而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而安。

  一妇人瘰后,遍身作痒,脉大按而虚,以十全大补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溃后,午前痒作气虚,午后痒作血虚。若作风症治之,必死。

  一妇人项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必效散一服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补之,三十余剂而消。

常治此症,若必欲出脓,但虚弱者,先用前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必效散,去其毒,仍用补药无不效。

未成脓者,灸肘尖调经解郁及隔蒜灸,多自消,有脓即针之。

若气血复而核不消,却服散坚之剂,月许不应,气血不损,须用必效散,其毒一下,即多服益气养荣汤,如不应,亦灸肘尖。

如疮口不敛者,更用豆豉饼、琥珀膏。

若气血俱虚,或不慎饮食七情者,不治。

然此症以气血为主,气血壮实,不用追蚀之剂,亦能自腐。

但取去使易于收敛耳,血虚而用追蚀,不惟徒治,适足以败矣。

  [卷上] 乳痈乳岩

  妇人乳痈,属胆胃二腑热毒,气血壅滞。

故初起肿痛,发于肌表,肉色赤,其人表热发热,或发寒热,或憎寒头痛,烦渴引冷,用人参败毒散、神效栝蒌散、加味逍遥散治之,其自消散。

若至数日之间,脓成溃窍,稠脓涌出,脓尽自愈。

若气血虚弱,或误用败毒,久不收敛,脓清脉大,则难治。

乳岩属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亏损,故初起小核,结于乳内,肉色如故,其人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神效瓜蒌散,多自消散。

若荏苒日月渐大,HT岩色赤,出水腐溃深洞,用前归脾汤等药,可延岁月,若误用攻伐,危殆迫矣。

大凡乳症,若因恚怒,宜疏肝清热。

痛寒热,宜发表散邪。

肿痛甚,宜清肝消毒,并隔蒜灸。

不作脓,或脓不溃,补气血为主。

不收敛,或脓稀,补脾胃为主。

脓出反痛,或发寒热,补气血为主。

或晡热内热,补血为主。

若饮食少思,或作呕吐,补胃为主。

饮食难化,或作泄泻,补脾为主。

劳碌肿痛,补气血为主。

怒气肿痛,养肝血为主。

儿口所吹,须吮通揉散。

成痈,治以前法。

潮热暮热,亦主前药。

大抵男子多由房劳,耗伤肝肾。

妇人郁怒,亏损肝脾。

治者审之。

(世以孕妇患此,名曰内吹。

然其所致之因则一,惟用药不可犯其胎耳。

  治验

  一妇人内热胁胀,两乳不时作痛,口内不时辛辣,若卧而起急,则脐下牵痛,此带脉为患,用小柴胡加青皮、黄连、山栀二剂而瘥。

  一妇人因怒两乳肿,兼头痛寒热,用人参败毒散,二剂表症已退,用小柴胡加芎、归、枳壳一妇人久郁,右乳内肿硬,用八珍汤加远志、贝母、柴胡、青皮及隔蒜灸,兼服神效栝蒌散,两月余而消。

  一妇人左乳内肿如桃,不痛不赤,发热渐瘦,用八珍加香附、远志、青皮、柴胡百余剂,又兼服神效栝蒌散三十余剂,脓溃而愈。

  一妇人郁久,左乳内结核如杏许,三月不消,心脉涩而脾脉大,按之无力,以八珍加贝母、远志、香附、柴胡、青皮、桔梗,五十余剂而溃,又三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禀实性躁,怀抱久郁,左乳内结一核,按之微痛,以连翘饮子二十余剂少退,更以八珍加青皮、香附、桔梗、贝母,二十余剂而消。

  一妇人发热作渴,至夜尤甚,两乳忽肿,肝脉洪数,乃热入血室也,用加味小柴胡汤,热止肿消。

  一妇人因怒,左乳作痛发热,表散太过,肿热益甚,用益气养荣汤,数剂热止脓成,不从用针,肿胀热渴,针脓大泄,仍以前汤,月余始愈。

此症若脓成未破,有薄皮剥起者,用代针之剂,其脓自出。

不若及时用针,不致大溃。

若脓血未尽,辄用生肌,反助其邪。

慎之!一妇人因怒,左乳作痛,胸膈不利,以方脉流气饮加木香、青皮,四剂而安。

  一妇人脓清肿硬,面黄食少,内热晡热,自汗盗汗,月经不行,此肝脾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加远志、贝母及补中益气,各三十余剂,外用葱熨患处,诸症寻愈。

  一妇人脓成胀痛,余欲针之,不从,数日始针,出败脓三四碗许,虚症蜂起,几至危殆,用大补两月余而安。

若元气虚弱,不作脓者,用益气养荣汤补之,脓成即针。

若肿痛寒热,怠惰食少,或至夜热甚,用补中益气汤兼逍遥散,补之为善。

  一产妇因乳少,服药通之,致乳房肿胀,发热作渴,以玉露散补之而愈。

夫乳汁乃气血所化,在上为乳,在下为经,若冲任之脉盛,脾胃之气壮,则乳汁多而浓,衰则淡而少,所乳之子,亦弱而多病。

又有屡产无乳,或大便涩滞,乃亡津液也,当滋化源。

  一妇人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乳岩,以益气养荣汤,百余剂,血气渐复,更以木香饼熨之,喜其谨疾,年余而消。

  至英内年二十有五,素虚弱,多郁怒,时疫后,脾胃愈虚,饮食愈少,又值气忿,右乳胁下红肿,膺内作痛,用炒麸皮熨之,肿虽少散,内痛益甚,转侧胸中,如物悬坠,遂与加减四物汤,内肿如鹅卵,外大如盘,胸胁背心相引而痛,夜热势甚,时治者皆以攻毒为言,叩诸先生,乃云:此病后脾弱,而复怒伤肝,治法惟主于健脾气,平肝火,则肿自消,而病自愈矣。

承惠方以八物加陈皮、黄、柴胡、山栀、白芷,服八剂,病减六七,去白芷加青皮、木香、桔梗,又六剂而痊愈。

奏功之奇,获效之速,盖出于寻常万万也。

感激浓恩,昕夕不忘,录此乞附医案,以诏后之患者,毋为攻毒者之所惑也。

晚生尤至英顿首再拜书。

  一妇人乳内结核年余,晡热少食,余欲用益气养荣汤治之,彼以为缓,乃服行气之剂,其势愈甚,溃而日出清脓而殁。

  郭氏外家,乃放出宫女,乳内结一核如栗,亦服流气等药,大如覆碗,坚硬如石,出水而殁。

  [卷上] 血风疮

  妇人血风疮,因肝脾二经风热郁火血燥所致。

其外症身发疙瘩,或如丹毒,痒痛不常,搔破成疮,脓水淋漓。

其内症月经无定,小便不调,夜热内热,自汗盗汗,恶寒憎寒,肢体倦怠,饮食不甘,寒热往来。

若发热作痛,乃肝经风热血燥,用当归饮加柴胡、山栀。

若体倦食少,口干潮热,乃肝脾郁火伤血,用加味逍遥散。

若疙瘩痛痒,寒热往来,乃肝经风热伤血,用小柴胡加山栀、黄连。

若夜间发热,作渴谵语,乃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生地黄,血虚四物合小柴胡汤。

若无寐盗汗,内热晡热,乃脾经血虚,用归脾汤;兼寒热,加山栀、熟地。

若用风药,复伤阴血,反致他症。

  治验

  一妇人素清苦,四肢患此,误用败毒寒凉,晡热内热,自汗盗汗,月经不行,口干咽燥,此郁结伤脾,四肢者脾主之,用归脾汤数剂,后兼逍遥散,五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性躁,寒热口苦,胁痛耳鸣,腹胀溺涩年余矣,症属肝火,用四君加柴胡、炒山栀、炒龙胆数剂,乃与逍遥散兼服而疮愈,又与六味丸及逍遥散,七十余剂,诸症悉退。

若有愈后身起白屑,搔则肌肤如帛所隔,此气血虚不能营于腠理,用大补之剂。

若有愈后发热,身起疙瘩痒痛,搔破脓水淋漓,经候不调,此肝火血热,用四物加柴胡、山栀、白术、茯苓、丹皮、甘草。

  一妇人日晡身痒,月余口干,又月余成疮,服祛风之剂,脓水淋漓,午前畏寒,午后发热,殊类风症。

余谓此肝经郁火,外邪所搏,用补中益气加山栀、钩藤,又以逍遥散加川芎、贝母而愈。

  一妇人搔痒,发热,日晡益甚,肤见赤痕,月经过期,此血虚有热,以逍遥散倍加熟地,热止痒退,更以四物加参、、柴胡、炙草、茯苓,调理遂愈。

  一女子十二岁,善怒,遍身作痒,用柴胡、川芎、山栀、芍药以清肝火,以生地、当归、黄芩凉肝血,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土而愈。

半载后,遍身起赤痕,或时眩晕,此肝火炽甚,血得热而妄行,是夜果经至。

  [卷上] 疮 #

  妇人两生疮,或因胎产,饮食失宜,伤损脾胃;或因忧思郁怒,亏损肝脾,以致湿热下注;或外邪所侵。

外属足三阳可治,内属足三阴难治。

若初起发肿赤痛,属湿毒所乘,用人参败毒或槟苏败毒散。

若漫肿作痛,或不肿不痛,属脾虚湿热下注,用补中益气或八珍汤。

若脓水淋漓,体倦少食,内热口干,属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加茯苓、酒炒芍药。

若午后头目不清,属阴火,用前汤加酒炒黑黄柏。

若午后发热体倦,属血虚,用前汤加川芎、熟地。

若怀抱不乐而甚,用归脾汤加山栀、柴胡。

若恚怒气逆而甚,用补中益气加川芎、山栀。

  若内热体倦,痰涎口疮,属脾肾虚热,用六味丸。

若肢体畏寒,饮食少思,属脾肾虚寒,用八味丸。

大抵色赤属热毒易治,色黯属脾肾虚寒难治,设误用攻伐,复伤胃气,难保其生。

  治验

  一妇人患之,四畔微赤,作痛重坠,脓水淋漓,胸膈不利,饮食少思,内热口苦,夜间少寐,此属脾虚郁伤。

用归脾汤解郁结而生脾血,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补脾气而除湿热,寻愈。

  一妇人久不愈,色赤微热,日晡肿,形体虚弱,饮食少思,劳则喘渴,恶寒发热,此脾虚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妇人三年矣,色黯肿硬,恶寒发热,饮食少思,形体消瘦,作渴饮汤,饮食稍多,或腹胀,或泄泻,或作呕,或吞酸,此脾气虚寒。

用补中益气加干姜、肉桂,五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因入朝步履,恶寒发热,倦怠懒食,疮口出血,此劳伤元气,不能摄血归经,用补中一妇人因怒,寒热头眩,或耳项胸胁胀痛,或小腹阴道闷坠,或小便频数下血,此属肝火血热,先用小柴胡汤加炒黑山栀、川芎、当归、车前,二剂诸症顿退,又用加味逍遥散,补其阴血而愈。

后因饮食劳倦,前症复作,疮口出血,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而愈。

  一妇人患将两月,赤肿痛,小便频数,饮食如常,用活命饮二剂,诸症悉愈,又用八珍汤而痊。

  一妇人患此痛,恶寒发热,用槟苏败毒散,而寒热退,用仙方活命饮,而痛止,再用补中益气汤,而形气健。

  [卷上] 阴疮

  (交接出血、阴挺、阴痒、阴虫附)妇人阴疮,乃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

其外症有阴中舒出如蛇,俗呼阴挺;有翻突如饼,俗呼阴菌;亦有如鸡冠花,亦有生诸虫,亦有肿痛湿痒,溃烂出水,胀闷脱坠者。

其内症口干,内热,体倦,经候不调,饮食无味,晡热发热,胸膈不利,胁肋不调,小腹痞胀,赤白带下,小水淋涩。

其治法:肿痛者,宜用四物加柴胡、山栀、丹皮、胆草;湿痒者,宜用归脾加山栀、丹皮、柴胡;淋涩者,宜用龙胆泻肝加白术、丹皮;溃腐者,宜用加味逍遥散;肿闷脱坠者,宜用补中益气加山栀、丹皮,佐以外治之法,备见治验。

  治验

  一妇人胸膈不利,内热作渴,饮食不甘,肢体倦怠,阴中闷痒,小便赤涩,此郁怒所致,用归脾加山栀而愈。

后因怒,患处并小腹胀痛,用小柴胡加山栀、芎、归、芍药而愈。

但内热晡热,用逍遥散加山栀而愈。

后因劳役发热,患处肿胀,小便仍涩,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茯苓、丹皮而愈。

  一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四围肿痛,小便频数,内热晡热,似痒似痛,小腹重坠,此肝脾郁结之症,盖肝火湿热而肿痛,脾虚下陷而重坠也。

先以补中益气加山栀、茯苓、车前、青皮以清肝火升脾气,渐愈。

更以归脾汤加山栀、茯苓、川芎调理,更以生猪脂和藜芦末,涂之而收入。

  一妇人阴中挺出一条五寸许,闷痛重坠,水出淋漓,小便涩滞,夕与龙胆泻肝汤分利湿热,朝与补中益气汤升补脾气,诸症渐愈,再与归脾加山栀、茯苓、川芎、黄柏,间服调理而愈。

  后因劳役或怒气,下部湿痒,小水不利,仍用前药即愈。亦有尺许者,亦有生诸虫物者,皆用此治。

  一妇人腐溃,脓水淋漓,肿痛寒热,小便赤涩,内热作渴,肢体倦怠,胸胁不利,饮食少思,三月余矣,用补中益气,内柴胡、升麻各用一钱,加茯苓一钱,炒山栀二钱,数剂少愈,又与归脾加山栀、川芎、茯苓,三十余剂,诸症悉退。

惟内热尚在,再与逍遥散倍用山栀而一妇人素性急,阴中或痛,小便赤涩,怒则益甚,或发热,或寒热,治以芎、归、炒栀、柴胡、苓、术、丹皮、泽泻、炒芍、炒车前、炒连、生草,数剂渐愈,乃去黄连、泽泻,又数剂而痊愈。

  一妇人素郁闷,阴内痛痒,不时出水,饮食少思,肢体倦怠,用归脾加丹皮、山栀、芍药、柴胡、生草主之而安。

  一妇人阴内痒痛,内热倦怠,饮食少思,用参、、归、术、陈皮、柴胡、炒栀、炒车前、升麻、芍药、丹皮、茯苓,治之而瘥。

若阴中有虫痒痛,亦属肝木,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纳阴中以杀之,仍用清肝解郁。

有以鸡肝纳之者,乃取虫之法也。

  一妇人交接违理,出血作痛,发热口干,误服寒凉之剂,前症益甚,不时欲呕,饮食少思,此症属肝经,而药复伤脾也,先用六君子加柴胡,而脾胃渐愈,乃用加味逍遥散,而患处亦痊。

  一妇人每交接,辄出血作痛,敷服皆凉血止痛之剂,不时出血甚多,此肝伤而不能藏血,脾伤而不能摄血也,用补中益气、济生归脾二汤而愈。

若交接出血,用熟艾热裹入阴中。

若交接违理而出血,用乱发青布烧为末敷之,血自止。

若出血过多,而见他症,但用前药,调补肝脾,诸症自愈矣。

  一妇人阴肿下坠,闷痛出水,胸腹不利,小便频数,内热晡热,口苦耳鸣,先用小柴胡加车前、胆草、苓、术、升麻,二剂稍缓,又用加味逍遥加升麻,数剂稍愈,乃以加味归脾加升麻、柴胡,并补中益气加山栀,数剂渐愈,仍用加味逍遥、加味归脾二药,调理而瘥。

  一妇人热痛,用寒凉败毒,饮食不入,时欲呕吐,小腹重坠,似欲去后,此脾胃亏损,元气下陷,症属虚寒,先用补中益气加炮姜二剂,重坠若失,再用前汤加茯苓、半夏,二十余剂而愈,乃以归脾少加柴胡、升麻、六味地黄丸,调理两月余而康。

  [卷上] 附方并注

  保和丸 #

  治饮食停滞,胸膈痞满,或作吞酸等症。

  山楂(取肉,二两,蒸)神曲(炒)半夏茯苓(各一两)萝卜子(炒)陈皮连翘(各五钱)上为末粥丸,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越鞠丸 #

  治六郁,胸膈痞满,呕吐吞酸,或湿热腹胀,腿脚酸疼等症。

  苍术(炒)神曲(炒)香附山楂山栀(炒)抚芎麦芽(炒。各等分)上各另为末,水调炒曲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滚汤下。

  左金丸 #

  (一名四今丸)治肝火胸胁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小便淋秘,或小腹疼痛,一切肝火之症。

  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汤煮片时用)上为末,粥丸,白术陈皮汤下。

  椒仁丸 #

  治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

  椒仁续随子(去皮研)甘遂附子(炮)郁李仁黑牵牛五灵脂(研碎)当归吴茱萸延胡索(各五钱)芫花(醋浸,一钱)石膏青(十枚,去头翅足同糯米炒黄,去米不用)斑蝥(十个,糯米炒黄,去米不用)胆矾人言(各一钱)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每服一丸,橘皮汤下。

此方药虽峻利,所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养病害身之患,常治虚弱之人,亦未见其有误也。

  血分葶苈丸 #

  治先因小便不利,后至身面浮肿,经水不通,水化为血。

  葶苈(研、炒)续随子(去壳。各半两,研)干笋末(一两)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煎匾竹汤下。如大便利者,减续随子、葶苈各一钱

  人参丸 #

  治经脉不利化为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名曰血分。

其候与水相类,若作水治之人参大黄(湿纸裹饭上,蒸熟,去纸,切、炒)当归桂心瞿麦穗赤芍药白茯苓(各半两)葶苈(炒,另研一钱)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心饮汤下。

  柏子仁丸 #

  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日渐羸瘦,而生潮热,慎毋以毒药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汤主之。

  柏子仁(炒砂)牛膝(酒拌)卷柏(各半两)泽兰叶续断(各二两)熟地黄(用生者三两,酒拌蒸半日,忌铁器,杵膏)上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泽兰汤 #

  治症同前。 #

  泽兰叶(三两)当归(酒拌)芍药(炒。各一两)甘草(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温服。

  独参汤 #

  治一切失血,恶寒发热,作渴烦躁,并宜此药补气,盖血生于气,阳生阴长之理也。用人参二两,枣十枚,水煎服。

  玉露散 #

  治乳脉不行,身体壮热,头目昏痛,大便涩滞等症。

  人参白茯苓桔梗炒川芎白术当归芍药(各一钱)甘草(五分)上水煎服。若热甚,大便秘,量加炒大黄。

  圣愈汤 #

  治血虚心烦,睡眠不宁,或五心烦热。

  地黄(酒拌,蒸半日)生地黄(酒拌)川芎人参(各五钱)当归(酒拌)黄(炒。各一钱)上水煎服。

  当归饮 #

  治血热,瘾疹痒痛,脓水淋漓,发热等症。

  当归白芍药川芎生地黄白蒺藜(各一钱)防风荆芥(各五分)黄(一钱)何首乌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 #

  治肝经湿热,下部肿作痛,小便涩滞,阴挺如菌,或出物如虫等症。

  龙胆草(酒拌,炒黄)泽泻(各一钱)车前子(炒)木通生地黄(酒拌)当归尾(酒拌)山栀(炒)黄芩生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乌贼鱼骨丸 #

  治妇人血枯,胸膈四肢满,妨于食饮,病至闻腥、臊、臭气先唾血,出清液,或前后泄血,目眩转,月事衰少不来。

  乌贼鱼骨(去甲,四两)茹(一两)上为末,以雀卵和成剂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以鲍鱼煎汤下,以饭压之。

  青州白丸子 #

  治风痰咳嗽,或牙关紧急,不知人事,或痰滞作麻。

  南星(三两)半夏(七两)白附子(二两)川乌(半两。

各生用)上为末,绢袋盛,井水摆浸,仍换水浸三五日,晒干糯米粉丸,如急用,以姜汁糊丸亦可。

  四七汤 #

  治七情郁结,咽间如有一核,吞吐不利,或中脘痞满,痰涎壅喘,或恶心少食。

  紫苏叶(一钱)浓朴(一钱五分)茯苓(一钱)半夏(姜制,七分)上姜枣水煎服,若白带以此汤送前丸,其效如神。

  当归龙荟丸 #

  治肝经症,胁下作痛,或有积块,或下疳便痈,小便淋涩,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当归(酒拌)龙胆草(酒拌炒)栀子仁(炒)黄连青皮黄芩(各一两)大黄(酒拌炒)芦荟青黛柴胡(各五钱)木香(二钱五分)麝香(五分,另研)上为末,炒神曲糊丸。

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阿魏膏 #

  治一切痞块。 #

  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药川山甲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各五钱)红花(四钱)槐柳桃枝(各三钱)木鳖子(三十枚,去壳)乱发(如鸡子大一块)上用香油二斤四两,煎黑去,入发再煎化,仍去,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方入芒硝、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五钱,麝香三钱,调匀成膏矣。

摊贴患处,内服芦荟丸等。

黄丹须真正者效。

凡贴膏药,先用朴硝随患处铺半指浓,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消耗,再加熨之,熨二时许方贴膏药。

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芦荟丸 #

  治肝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或遍身生疮等症。

  大皂角青黛芦荟研朱砂(研)麝香(研。

各一钱)干虾蟆(用皂角各等分烧存性为末,一两入前项药)上为末,蒸饼糊丸,麻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米饮下。

  局方小续命汤 #

  治历节痛风,痰盛口噤,腰背反张等症。

  防己肉桂(去粗皮)杏仁(去皮尖,炒黄)黄芩白芍甘草川芎麻黄(去节)人参(去芦,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防风(一两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服。

  调中益气汤 #

  治体怠嗜卧,不思饮食,或痰嗽泄泻等症。

  黄(一钱)人参(去芦头)甘草苍术(各五分)柴胡橘皮升麻木香(各二分)上姜枣水煎,空心服。

  佛手散 #

  治妊娠,伤胎下血。

  当归(三钱)川芎(二钱)上水煎,食前服。

  木香饼 #

  治一切气滞结肿,或痛或闪肭,及风寒所伤作痛并效。

  木香(五钱)生地黄(一两)上木香为末,地黄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患处,以热熨斗熨之。

  隔蒜灸法 #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

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有回生之功。

用大蒜头去皮,切三文钱浓,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

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

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起发,或阴疮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极也。

  神效葱熨法 #

  治虚怯人,肢体患肿块,或作痛,或不痛,或风袭于经络,肢体疼痛,或四肢筋挛骨痛。

又治流注跌扑,伤损肿痛,用葱头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冷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豆豉饼 #

  治疮疡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

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易之。

如背疮,用嗽口水调作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

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能消其毒,如有不效,气血虚败也。

  益气养荣汤 #

  治抑郁瘰,或四肢患肿,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人参茯苓陈皮贝母香附当归(酒拌)川芎黄(盐水拌炒)熟地黄(酒拌)芍药(炒。

  各一钱)甘草(炙)桔梗(炒。各五分)白术(炒,二钱)上姜水煎服。

  人参养荣汤 #

  治溃疡发热恶寒,四肢倦怠,体瘦少食,面黄短气,不能收敛。若大疮愈后,多服之,不变他病。

  白芍药(一钱五分)人参陈皮黄(蜜炙)桂心当归(酒拌)白术甘草(炙。

各一钱)熟地黄(酒拌)五味子(炒)茯苓(各七分半)远志(去心炒,五分)上姜枣水煎服。

  方脉流气饮子 #

  治恼怒胸膈胀满,或肢体作痛,或结壅肿,血气无亏者。

  紫苏叶青皮苦梗半夏煨当归芍药乌药茯苓川芎黄枳壳(去穣麸炒)防风(各半两)甘草橘皮(各五分)大腹皮木香(各三分)上姜枣水煎服。

  泻青丸 #

  治肝经郁火实热,胁乳作痛,大便秘结,及肝经一切实火症。

  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大黄羌活防风(各等分)上为末,蜜丸,鸡子大,每服一二丸。

  人参败毒散 #

  治疮疡痛,发寒热,或拘急头痛等症。

  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钱)上水煎服。

  生地黄丸 #

  治师尼寡妇,乍寒乍热,肝脉弦长,而出鱼际。

  生地黄(一两,酒拌杵膏)秦艽黄芩硬柴胡(各五钱)赤芍药(一两)上为细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乌梅煎汤下,日进二服,亦治室女患此。

  连翘饮子 #

  治乳内结核。 #

  连翘川芎栝蒌仁(研)皂角刺(炒)橘叶青皮(去白)甘草节桃仁(各一钱半)上水煎服。

  必效散 #

  治瘰,未成脓者自消,已溃者自敛。

  南鹏砂(二钱五分)轻粉(一钱)斑蝥(四十个,糯米同炒熟,去头翅)麝香(五分)巴豆(五粒,去壳心膜)白槟榔(一个)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五更用滚汤调下,如小水涩滞或微痛,此毒欲下也,进益元散一服即下。

此方斑蝥、巴豆似为峻厉,然用巴豆乃解斑蝥之毒,用者勿畏。

  琥珀膏 #

  治颈项瘰及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如连珠,不消不溃,或溃而脓水不绝,经久不瘥,渐成漏症。

  琥珀(一两)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子肉(各五钱)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钱)上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细末,其余药入油内,煎焦黑滤去粗,徐徐入黄丹,再煎软硬得中,即成膏矣。

  神效栝蒌散 #

  治乳痈初起肿痛及一切痈疽,或脓出后余毒,亦宜用之。

  黄栝蒌(子多者一个)当归(半两)生甘草(半两)没药(一钱,另研)乳香(一钱)上酒水煎服。

  余方见下卷。 #

  [卷下] 保胎

  妊娠若元气不实,发热倦怠,或胎动不安,用当归散;因气恼加枳壳;胸膈痞闷再加苏梗;或作痛加柴胡。

若饮食不甘或欲呕吐,用六君加紫苏、枳壳。

若恶阻呕逆,头晕体倦,用参橘散;未应,用六君子汤。

若恶阻呕吐,不食烦闷,亦用参橘散之类。

若顿仆胎动,腹痛下血,用胶艾汤;未应,用八珍加胶艾。

若顿仆毒药,腰痛短气,用阿胶散;未应,煎送知母丸。

若顿仆胎伤,下血腹痛,用佛手散;未应,用八珍送知母丸。

若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子烦,用竹叶汤;未应,血虚佐以四物,气虚佐以四君。

若下血不止,名胎漏,血虚用二黄散,血去多,用八珍汤;未应,用补中益气汤。

若因事而动下血,用枳壳汤加生熟地黄;未应,或作痛,更加当归;血不止,八珍加胶艾。

若不时作痛,若小腹重坠,名胎痛,用地黄当归汤;未应,加参、术、陈皮;或因脾气虚,用四君加归地,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

  若面目虚浮,肢体如水气,名子肿,用全生白术散;未应,用六君子汤;下部肿甚,用补中益气倍加茯苓。

或因饮食失宜,呕吐泄泻,此是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

若足指发肿,渐至腿膝,喘闷不安,或足指缝出水,名水气,用天仙藤散,脾胃虚弱,兼以四君子;未应,用补中益气,兼以逍遥散。

若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名子悬,用紫苏饮;饮食不甘,兼四君子;内热晡热,兼逍遥散。

若小便涩少,或成淋沥,名子淋,用安荣散;不应,兼八珍汤;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

若项强筋挛,语涩痰盛,名子痫,用羚羊角散;或饮食停滞,腹胀呕吐,此是脾胃虚弱,而不能消化,用六君子汤;不应,用平胃散加参、苓。

或胎作胀,或腹作痛,此是脾胃气虚,而不能承载,用安胎饮加升麻、白术;不应,用补中益气汤。

或脐腹作胀,或小便淋闭,此是脾胃气虚,胎压尿泡,四物加二陈、参、术,空心服后探吐,药出气定,又服又吐,数次必安。

或因劳役所伤,或食煎炒,小便带血,此是血得热而流于脬中,宜清膀胱,用逍遥散。

或遗尿不禁,或为频数,此是肝火血热,用加味逍遥散。

若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名胎水不利,用鲤鱼汤;脾胃虚,佐以四君子。

病名同而形症异,形症异而病名同,聊见本方。

凡用见症之药,不应,当分月经治之。

  治验

  一妊娠三月,其经若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精神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矣,果然。

  一妊娠六月,每怒气便见血,甚至寒热头痛,胁胀腹痛,作呕少食。

余谓寒热头痛,肝火上冲也;胁胀腹痛,肝气不行也;作呕少食,肝侮脾胃也;小便见血,肝火血热也。

用小柴胡加芍药、炒黑山栀、茯苓、白术而愈。

  一妊娠六月,体倦食少,劳役见血,用六君加当归、熟地、升麻、柴胡而愈。

  一妊娠每三四月,胎便作痛,余用当归地黄汤治之,不日而愈。

  一妊娠三月,饮食后因怒患疟,连吐三次,用藿香正气散二剂,随用安胎饮,一剂而愈。

后因怒,痰甚狂言,发热胸胀,手按少得,此肝脾气滞,用加味逍遥散加川芎,二剂顿退,四剂而安。

  一妇人每怒,发热胁胀,小便淋涩,每月经行,旬余未已,已受胎三月,因怒前症复作,朝用加味逍遥散,夕用安胎饮,各二剂而安。

五月又怒,复作,下血如经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药而愈。

  一妊娠将三月,呕吐恶食,体倦嗜卧,此恶阻之症,用人参橘皮汤,二剂渐愈,又用六君加紫苏,二剂而安。

  一妊娠吞酸恶心,欲作呕吐,此饮食停滞,用六君加曲、炒黑子芩、枳壳、香附治之而愈。

  一妊娠饮食后恼怒,寒热呕吐,头痛恶寒,胸腹胀痛,大便不实而色青,小便频数而有血。

  余曰:当清肝健脾为主。

不信,乃主安胎止血,益甚。

问余曰:何也?余曰:大便不实而色青,此是饮食既伤脾土而兼木侮;小便频数而有血,此是肝火血流于胞而兼挺痿也。

用六君子加枳壳、紫苏、山栀二剂,脾胃顿醒,又用加味逍遥加紫苏、枳壳二剂,小便顿清,更节饮食,调理而安。

  一妊娠每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后及头面,此是脾肺气虚,朝用补中益气,夕用六君子加苏梗而愈。

凡治妊娠,毋泥其月数,但见某经症,便用某药为善。

  一妊娠因怒吐血块,四日不止,两胁胀痛,小便淋涩,此怒而血蓄于上部,火炎而随出也,胁胀腹痛,小便淋涩,肝经本病也,用小柴胡合四物,四剂而止,却用六君子、安胎饮,调理而安。

  一妊娠气喘痰甚,诸药不应,问治于余,询之云,素有带下,始于目下浮两月余,其面亦然,此气虚有痰饮也,用六味丸料,数剂而愈。

  凡妇人气血方盛,乳房作胀,或无儿饮,痛胀寒热,用麦芽二三两炒熟,水煎服,立消。

其耗散血气如此,何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方中多用之?一云麦芽,最消肾。

若气血虚而乳汁自出者,宜十全大补汤,其子多不育。

  [卷下] 小产

  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自根蒂,岂不重于大产?但人轻忽致死者多矣。

治法宜补形气,生新血,去瘀血。

若未足月,痛而欲产,芎归补中汤,倍加知母止之。

若产而血不止,人参黄汤补之。

若产而心腹痛,当归川芎汤主之。

胎气弱而小产者,八珍汤固之。

若出血过多而发热,圣愈汤。

汗不止,急用独参汤。

发热烦躁,肉筋惕,八珍汤。

大渴面赤,脉洪而虚,当归补血汤。

身热面赤,脉沉而微,四君姜附。

东垣云:昼发热而夜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安静而夜发热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如昼夜俱发热者,是重阳无阴也,当峻补其阴。

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

若阳气自旺者,补中益气汤。

阳气陷于阴者,四物二连汤。

重阳无阴者,四物汤。

无火者,八味丸。

无水者,六味丸。

  治验

  一妊娠五月,服剪红丸而堕,腹中胀痛,服破血之剂,益甚,以手按之益痛。

余曰:此峻药重伤,脾胃受患。

用八珍倍人参、黄、半夏、乳香、没药,二剂而痛止,数剂而痊愈。

  吴江庠友史万湖仲子室,年二十余,疫疾堕胎,时咳,服清肺解表,喘急不寐,请治。

余以为脾土虚不能生肺金,药损益甚,先与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五味、炮姜,四剂渐愈。

往视之,又与八珍加五味及十全大补汤痊愈。

  大儿妇张氏素怯弱,嘉靖癸卯四月生女,自乳中患疥疮,年余不愈,遂致羸困。

甲辰五月,遭先母大故,以姑病勉强代执丧礼,旬月,每欲眩仆,一日感气,忽患心脾高肿作疼,手不可按,而呕吐不止,六脉微细之极。

余以为脉虽虚而病形则实,误认诸痛不可补气,乃用青皮、香附、吴茱等药而愈。

继复患疟且堕胎,又投理气行血之药,病去,元气转脱,再投参补剂不应矣,六脉如丝欲绝,思非附子不能救,非立翁莫能投,迎翁至诊云:皆理气之剂,损真之误也。

连投参、、归、术、附子、姜、桂六剂,间用八味丸,五日眠食渐甘,六脉全复。

翁云:心脾疼痛时,即当服此等药,疟亦不作矣。

姑妇皆翁再造,敢述奇功,附于此门之尾,以为初知药性者之戒。

制生陈逊稽颡谨识。

  [卷下] 保产

  妊娠欲产之时,但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

若初觉不仰卧,以待转胞,或未产而水频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干,必有逆生难产之患。

若横生者,儿先露手臂,令母正卧,以手徐推儿臂下体,令其正直,复以中指摩其肩,勿令脐带攀系即生。

逆生者,儿先露足,令母正卧,以手按推其足,仍推儿转正即生。

偏生者,儿头偏在一边,亦照前法,徐正其头即生。

或见头后骨,偏在谷道傍,徐推近上即生。

碍产者,儿头虽正,但不能下,盖因胎转,脐带攀肩所致,用中指按儿两肩,理脱脐带即生。

坐产者,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带高悬,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良久,儿顺即生。

盘肠生者,临产母肠先出,此难于收上,以萆麻子四十九粒,研烂涂产母头顶,待肠收上,急洗去。

设或为风吹干不能收者,以磨刀水少许,温热拭润其肠,再用磁石煎汤服之即收上,磁石须阴阳家用有验者。

俗以水母面,皆惊,而肠亦收之,盖惊则气散,恐反致他症,戒之,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用保生无忧散,以固其血,自然生息。

如血已耗损,用八珍汤料一斤,益母草半斤,水数碗,煎熟不时饮之,亦有得生者。

凡孕妇只腹痛,未产也,若连腰痛甚者,将产也,盖肾候于腰胞系于肾故也。

华陀治横逆产难,用蛇脱二条,蝉壳二十八个,胎发二丸,各烧灰,每服二钱,酒调,连进二服,即卧片时,儿即顺生。

如无此药,令产母仰面正卧,以小针刺儿手脚心三五次,用盐涂之,手脚即缩上,待身转顺而生。

若以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三钱,顺流水煎服即顺生。

或用好京墨浓磨服之,墨水裹儿即下。

或败笔头一个,过,以藕节自然汁,温酒和下。

或紫苏叶、当归各三钱,长流水煎服即下。

凡孕家宜预请稳婆,有仁心识见者,当施恩惠以结其心,先与说知,倘有生息不顺,只说未产,或遇双胎,只说胎衣未下,恐惊则气散,愈难生息。

余家亲验之,大抵难产多患于郁闷安佚富贵之家。

治法虽云胎前消气,产后补血,不可专执。

若脾胃不实,气血不充,宜预调补,不然临产必有患难。

如因难产,或大寒时,急以大油纸捻,徐徐烧断其脐带,虽儿已死,令暖气入腹,多得复生,切不可用刀断之。

  治验

  荆妇孟冬分娩艰难,产子已死,元气劳伤,用油纸捻烧断脐带,取其阳气以补之,俄间儿啼作声,即鹄儿也,若以刀物如常断之,其母亦难保生,此儿嗣后一二岁间,并无伤食作泻之症,可见前法之功。

其稳婆又喜平日常施少惠,得其用心,能安慰母怀,故无虞耳。

此稳婆云:止有一女,分娩时,适当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视其室分娩,女为此惊吓,未产而死,后见侍御,更以威颜分付,迨视产母胎虽顺,而头偏在一边,若以手入推正,可保顺生,因畏其威,不敢施手。

但回禀云,此是天生天化,非人力所能立,俟其母子俱死。

  [卷下] 子死腹中

  夫子死腹中者,多因惊动太早,或触犯禁,或抱腰太重,或频探试水,胞衣先破,血水先尽,而胎干涸故耳。

其候产母唇舌皆黑者,子母俱死。

若舌黑或胀闷甚者,然其子已死矣。

先以平胃散一两,酒水各半煎,却投朴硝半两,即热皮硝服,或用硝一两,以童便调下亦妙。

  治验

  一稳婆之女勤苦负重,妊娠腹中阴冷重坠,口中甚秽,余意其胎必死,令视其舌果青黑,与朴硝半两许服之,随下秽水而安。

  一妇人胎死,服朴硝而下秽水,肢体倦怠,气息奄奄,用四君为主,佐以四物、姜、桂,调补而愈。

  [卷下] 胎衣不出

  有因恶露入衣,胀而不能出;有因元气亏损,而不能送出。

其恶露流衣中者,腹中胀痛,用夺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缓则不救。

其元气不能送者,腹中不胀痛,用保生无忧散,以补固元气。

或用萆麻子肉一两,细研成膏,涂母右脚心,衣下即洗去,缓则肠亦出,如肠不上,仍用此膏涂脑顶,则肠自入,益母丸亦效。

宝庆方胎衣未下,若欲断脐带,先以少物系坠,然后断之,否则胞上掩心而死。

  治验

  家人妇胞衣不出,胸腹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即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不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

前症余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不出者必死。

授与前法甚效。

  [卷下] 交骨不开阴门不闭子宫不收

  三者皆元气不足,观诸治验,可见其交骨不开者,用芎归汤加发灰、龟板补而开之;阴门不闭者,用十全大补加五味子补而敛之;子宫不收者,补中益气加醋炒芍药、半夏,补而举之,或助以外治之法。

  治验

  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岁稚女为继室,妊娠虑其难产,与加味芎归汤四剂备用,果产门不开,服之顿然分娩。

  西宾费怀德之室,下血甚多,产门不开,两日未生,服前药一剂,实时而产,已后育胎,并无此症。怀德传与服者,无有不效。

  一妇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产门不开,亦与前汤一剂,又用无忧散斤许一剂,煎熟时时饮之,以助其血而产。

  一产妇阴门不闭,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加五味子数剂,而寒热悉退,又用补中益气加五味子,数剂而敛。

若初产肿胀,或痛而不闭者,当用加味逍遥散。

若肿既消而不闭者,当用补中益气汤,切忌寒凉之剂。

  一妇人脾胃素弱,兼有肝火,产后阴门肿痛,寒热作渴,呕吐不食,敷大黄等药,服驱利之剂,肿及于臀,虚症蜂起,此真气虚而作,先用六君子以固脾胃,乃以补中益气汤升举,不数剂而消。

  一产妇失治,肿溃不已,形体消瘦,饮食不思,朝寒暮热,自汗盗汗半年矣,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脓水渐少,饮食渐进,用归脾汤以解脾郁,共五十余剂,元气复而疮亦愈矣。

  一产妇阴门不闭,小便淋沥,腹内一物,攻动胁下,或胀或痛,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而愈一妇人子宫肿大,二日方入,损落一片,殊类猪肝,已而面黄体倦,饮食无味,内热晡热,自汗盗汗,用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诸症悉愈,仍复生育。

血滞成痈方见后。

  [卷下] 产后腹痛

  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

若恶露既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调补之;若不应,用八珍汤。

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用六君子汤。

若痛而泄泻,用六君子汤送四神丸。

  若泄泻痛而或后重,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丸。

若胸膈饱胀,或恶食吞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饮食所致,当用二陈加山楂、白术以消导。

若食既消而仍痛,或按之不痛,或更加头痛,烦热作渴,恶寒欲呕等症,此是中气被伤,宜补脾胃为主。

若发热腹痛,按之痛甚,不恶食,不吞酸,此是瘀血停滞,用失笑散以消之。

若止是发热头痛,或兼腹痛,按之却不痛,此是血虚,用四物加炮姜、参、术以补之。

《病机要》云: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为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

发汗者同伤寒下早之症,利大便则脉数而已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

制药之法,能不犯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

如发渴用白虎,气弱用黄,血刺痛则用当归,腹中痛则加芍药,宜详察脉症而用之。

丹溪先生云:产后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从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

  治验

  一产妇腹痛发热,气口脉大,余以为饮食停滞,不信,乃破血补虚,反寒热头痛,呕吐涎沫,又用降火化痰理气,四肢逆冷,泄泻下坠,始信,谓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胃虚之变症也,法当温补。

遂用六君加炮姜二钱,肉桂、木香一钱,四剂诸症悉退,再用补中益气之剂,元气悉复。

  一妇人产后,腹痛后重,去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甘,怀抱久郁,患茧唇,寐而盗汗如雨,竟夜不敢寐,神思消烁。

余曰:气血虚而有热。

用当归大黄汤,内黄芩、连、柏炒黑,一剂汗顿止,再剂全止,乃用归脾汤、八珍散兼服,元气渐服而愈。

  一产妇小腹作痛,服行气破血之药不效,其脉洪数,此瘀血内溃为脓也,以瓜子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太乙膏下脓而愈,产后多有此病,纵非痈患,用之更效。

  一产妇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用薏苡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四物加桃仁、红花,下瘀血而愈。

大抵此症,皆因荣卫不调,或瘀血停滞所致,若脉洪数已有,洪脉但数微有脓,脉迟紧乃瘀血,下之即愈。

若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用蜡矾丸、太乙膏及托里药。

  一产妇小腹作痛有块,脉芤而涩,以四物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膝、木香,治之而愈。

  一妇人产后,小腹患痛,服瓜子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宜急治之,缓则腐化为脓,最难治疗。若流注关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败症。

  一妇人因经水多,服涩药止之,致腹作痛,以失笑散二服而瘳。

  [卷下] 产后血晕并失血

  产后元气亏损,恶露乘虚上攻,眼花头晕,或心下满闷,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

若血下多而晕,或神昏烦乱者,大剂芎归汤补之,或芸薹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陈汤。

若因劳心力而致者,宜补中益气加香附。

若因气血虚极不省人事,用清魂散,继以芎归汤及大补气血之剂。

凡产可预烧称锤令赤以器盛之,急至床前以醋沃之,或以醋涂口鼻,闻之即醒,或用破旧漆器,或干漆烧烟熏之,或用半夏末冷水和丸,入鼻孔中,并无前患。

丹溪先生云:血晕因气血俱虚,痰火泛上,宜以二陈导痰,或加减朱砂安神丸,以麦门冬汤下亦可。

大凡产后口眼斜等症,当大补气血为主,而兼以治痰。

若脾胃虚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汤,至五七个月,宜服安胎饮,至八九个月,再加大腹皮、黄杨脑,如临产时,更宜服保生无忧散,庶无前患。

  治验

  一产妇月余矣,因怒两胁胀痛,忽吐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满,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安,却用十全大补,仍加炮姜而愈。

前症因脾肺气血亏损,而胸腹虚痞,虽投大补,若非姜桂辛温助其脾肺,以行药势,亦无以施其功,而反助其胀耳。

  家人妇产后,小腹作痛,忽牙关紧急,进以失笑散良久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术、陈皮而愈。

  一产妇筋挛臂软,肌肉掣动,此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产妇两手麻木,服愈风丹、天麻丸,遍身皆麻,神思倦怠,晡热作渴,自汗盗汗,此气血俱虚也,用十全大补加炮姜数剂,诸症悉退,却去炮姜,又数剂而愈。

但内热,此血虚也,

  [卷下] 产后发

  (当作痉)产后发,因去血过多,元气亏极;或外邪相搏,其形牙关紧急,四肢劲强;或腰背反张,肢体抽搐。

若有汗而不恶寒者,曰柔。

若无汗而恶寒者,曰刚。

然产后患之,实由亡血过多,筋无所养而致。

故伤寒汗下过多,溃疡脓血大泄,多患之,乃败症也。

若大补血气,多保无虞。

若攻风邪,死无疑矣。

  治验

  一产妇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四肢抽搐,两目连札,余以为去血过多,元气亏损,阴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炮姜一剂而苏,又数剂而安。

  余在吴江史万湖第,将入更时,闻喧嚷云:某家人妇,忽仆牙关紧急已死矣。

询云是新产妇出直厨,余意其劳伤血气而发也。

急用十全大补加附子煎滚,令人推正其身,一人以手夹正其面,却挖开其口,将药灌之,不咽,药已冷,令侧其面出之,仍正其面复灌以热药,又冷又灌,如此五次,方咽下,随灌以熟药遂苏。

  [卷下] 产后便血

  产后便血,或饮食起居,或六淫七情,以致元气亏损,阳络外伤。

治法:若因膏粱积热,用加味清胃散;若因醇酒湿毒,葛花解酲汤;若因怒动肝火,六君加柴、芍、芎、归;若因郁结伤脾,加味归脾汤;若因思虑伤心,妙香散;若因大肠风热,四物加侧柏、荆、防、枳壳、槐花;若因大肠血热,四物加芩、连;若因肠胃虚弱,六君加升麻、柴胡;若因肠胃虚寒,六君加肉蔻、木香;若因元气下陷,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若因气虚,用六君、升麻;若因血虚,用四物;气血俱虚,用八珍,俱加柴胡、升麻。

大凡病久,或元气虚弱,见病百端,皆因脾胃亏损,内真寒而外假热,但用六君子,或补中益气加炮姜温补脾气,诸症悉退。

若四肢畏冷,属阳气虚寒,急加附子。

病因多端,当临症制宜,庶无误矣。

  治验

  一产妇粪后下血,诸药不应,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加茱炒黄连五分,四剂顿止。但怔忡少寐,盗汗未止,用归脾汤治之而痊。

  一妇人但怒便血,寒热口苦,或胸胁胀痛,或小腹痞闷,此木乘土,用六君加山栀、柴胡而愈,用补中益气、加味逍遥二药,而不复作。

  一妇人久下血在粪前,属脾胃虚寒,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加连炒吴茱一钱,数剂稍缓,乃加生吴茱五分,数剂而愈。

  一妇人产后便血,口干饮汤,胸胁膨满,小腹闷坠,内热晡热,饮食不甘,体倦面黄,日晡则赤,洒淅恶寒,此脾肺气虚,先用六君加炮姜、木香,诸症渐愈;用补中益气将愈;用归脾汤痊愈。

后饮食失节,劳役兼怒气,发热血崩,夜间热甚,谵语不绝,此热入血室,用加味小柴胡,二剂而热退;用补中益气而血止;用逍遥散、归脾汤,调理而康。

  [卷下] 产后大便不通

  产后大便不通,因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或血虚火燥干涸,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用药通之润之,必待腹满觉胀,目欲去而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猪胆汁润之。

若服苦参药润通,反伤中焦元气,或愈加难通,或通而泻不能止,必成败症。

若属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

气血俱虚,八珍汤。

慎不可用麻子、杏仁、枳壳之类。

  治验

  一产妇大便不通七日矣,饮食如常,腹中如故。

余曰:饮食所入,虽倍常数,腹不满胀,用八珍加桃杏二仁。

至二十一日,腹满,欲去,用猪胆汁润之,先去干粪五七块,后皆常粪而安。

  一产妇大便八日不通,用通利之药,中脘作痛,饮食甚少,或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乃用蜜导之,大便不禁,吃逆不食。

余曰:此脾肾复伤,用六君加吴茱、肉果、骨脂、五味数剂,喜其年壮,不然,多致不起。

  [卷下] 产后寒热

  产后寒热,因气血虚弱,或脾胃亏损,乃不足之症。

经云:阴虚则发热,阳虚则恶寒。

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虚弱,切不可用发表降火。

若寸口脉微,名阳气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用补中益气汤。

尺部脉弱,名阴气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热,用六味地黄丸。

  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则阳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从之,则阴上入而恶寒。

此阴阳不归其分,以致寒热交争,故恶寒而发热也,当用八珍汤。

若病后四肢发热,或形气倦怠,此元气未复,湿热乘之故耳,宜补中益气汤。

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若认为寒则误矣。

  治验

  一产妇恶寒发热,用十全大补加炮姜治之而愈。但饮食不甘,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而安。

  又饮食后犯怒,恶寒发热,抽搐切牙,难候其脉,视其面色,青中隐黄,欲按其腹,以手护之,此肝木侮脾土,饮食停滞而作,用六君加木香一剂而安。

  一产妇恶寒发热,余欲用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

余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

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十全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

  [卷下] 产后咳嗽

  产后咳嗽,或因阴血耗损,或因肺气亏伤,或阴火上炎,或风寒所感。

主治之法:若阴血虚者,用芎、归、熟地、参、术。

肺气伤者,用四君、芎、归、桔梗。

阴火上炎者,六味地黄加参术。

风寒所感者,补中益气加桔梗、紫苏。

若瘀血入肺发喘,急用二味参苏饮,多有得生者。

若兼口鼻起黑,或鼻出血,急用前散,亦有得生者。

然而,所患悉因胃气不足,盖胃为五脏之根本,人身之根蒂,胃气一虚,五脏失所,百病生焉。

但患者多谓腠理不密所致,殊不知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亦因土虚不能生金,而腠理不密,外邪所感。

只阴火上炎亦壮土,金生肾水以制火为善。

若迳治其病,则误矣。

  治验

  一产妇咳嗽声重,鼻塞流涕,此风寒所感,用参苏饮一钟,顿愈六七,乃与补中益气加桔梗、茯苓、半夏,一剂而痊,又与六君加黄,以实其腠理而安。

  一产妇朝吐痰,夕发热,兼之无寐,泥用清痰降火,肌体日瘦,饮食日少,前症愈甚。

余曰:早间吐痰,脾气虚也;夜间发热,肝血虚也;昼夜无寐,脾血耗也。

遂用六君子汤、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以次调补,不月而痊。

  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干,内热晡热,彻作无时,此阴火上炎,当补脾肾,遂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产妇咳而腹满,不食涕唾,面肿气逆,此病在胃,关于肺,用异功散而愈。

  时疫堕胎咳嗽见小产。

  [卷下] 产后疟疾

  产后疟疾,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因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审系饮食,用六君加桔梗、苍术、藿香。

如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

如外邪少而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

饮食劳役,用补中益气汤。

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加炮姜,虚寒用六君加姜、桂。

元气脱陷,急加附子。

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泻不食,腹痛烦渴,发热谵语,或手足逆冷,寒战如栗,虽见百症,当峻温补,其病自退,若误用清脾、截疟之类,多致不起。

  治验

  一产妇患疟,发热作渴,胸膈胀满,遍身作痛,三日不食,咽酸嗳气,此是饮食所伤,脾胃不能消化,用六君加神曲、山楂,四剂而不作酸,乃去神曲、山楂,又数剂而饮食进,其大便不通,至三十五日,计进饮食七十余碗,腹始闷,令用猪胆汁导而通之,其粪且不甚燥。

  一产妇患疟久不愈,百病蜂起,其脉或洪大,或微细,或弦紧,或沉伏,难以名状,用六君加炮姜二十余剂,脉症稍得;又用参术煎膏,佐以归脾汤,百余剂而瘥。

  一产妇朝寒暮热,或不时寒热,久不愈,用六君子、补中益气兼服,百余剂而寻愈。

  产后疟疾心脾痛见小产。

  [卷下] 产后泻痢

  (二症治同兼呕吐)产后泻痢,或因饮食伤损脾土,或脾土虚不能消食,当审而治之。

若米食所伤,用六君加谷。

若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

若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神曲。

凡兼呕吐,皆加藿香。

若兼咽酸或呕吐,用前药送越鞠丸。

若肝木来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炮姜。

若寒水反来侮土,用钱氏益黄散。

若久泻,或元气下陷,兼补中益气汤以升发阳气。

若泻痢色黄,乃脾土真气,宜加木香、肉果。

若属脾土虚寒,当用六君加木香、姜、桂。

若脾肾虚寒,用补中益气及四神丸。

若属命门火衰,而脾土虚寒,用八味丸以补土母。

若小便涩滞,肢体渐肿,或兼喘咳,用金匮肾气丸以补脾肾,利水道。

若胃气虚弱,而四肢浮肿,治须补胃为主。

若久而不愈,或非饮食所伤而致,乃属肾气亏损。

盖胞胎主于任而系于肾,况九月十月,乃肾与膀胱所养,必用四神、六味、八味三药以补肾,若用分利导水之剂,是虚其虚也。

  治验

  一产妇泻痢,发热作渴,吐痰甚多,肌体消瘦,饮食少思,或胸膈痞满,或小腹胀坠年余矣,余以为脾胃泻,朝用二神丸,夕用六君子汤,三月余而痊。

  一妇人产后泄泻,兼呕吐咽酸,面目浮肿,此脾气虚寒,先用六君加炮姜为主,佐以越鞠丸而咽酸愈,又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康。

  一产妇泻痢年余,形体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日吐痰三碗许,脉洪大,重按全无,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而假热,然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源也,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汤兼补肺金而脾胃健。

  一产妇腹痛后重,去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进,与死为邻,此脾肾俱虚,用四神丸、十全大补汤而愈。但饮食难化,肢体倦怠,用补益汤调理而康。

  一妇人五月患痢,日夜无度,小腹坠痛,发热恶寒,用六君子汤送香连丸,二服渐愈,仍以前汤送四神丸,四服痊愈。

至七月终,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舌干燥,饮食无味,大便不实,小便频数,洒淅恶寒,凄惨不乐,此肺之脾胃虚,而阳气寒不伸也,用升阳益胃汤而痊。

  [卷下] 附方并注

  加味逍遥散 #

  治血虚有热,遍身搔痒,或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小便涩滞等症。

  甘草(炙)当归(炒)芍药(酒炒)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牡丹皮山栀(炒。各五分)上水煎服。

  逍遥散 #

  即前方去丹皮、山栀。

  归脾汤 #

  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怠惰嗜卧,饮食不思。

  人参白术白茯苓黄(炒)当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一钱)木香(五分)甘草分)上姜枣水煎服。

  加味归脾汤 #

  即前方加柴胡、山栀。

  补中益气汤 #

  治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发热,或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黄(炙,一钱五分)甘草(炙)人参当归(酒拌)白术(炒。各一钱)升麻柴胡(各三分)陈皮(一钱)上姜枣水煎服。

  六君子汤 #

  即异功散加半夏。

  十全大补汤 #

  治诸脏亏损,气血俱虚,恶寒发热;或自汗盗汗,便血吐血;或大便不实,饮食少思;或胸腹作痛,口舌生疮;或耳目不明,牙齿不固。

  人参白术白茯苓黄当归川芎熟地黄(酒洗蒸焙)白芍药(炒。各一钱)肉桂甘上姜枣水煎服。

  八珍汤 #

  治脾胃亏损,气血俱虚,乃内伤之症。盖人之生,以脾胃为主,脾胃一虚,诸脏失所,百病生焉。即前方大补汤,去黄、肉桂。

  当归补血汤 #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脉虚血虚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

  当归(三钱)黄(炙,一两)上水煎服。

  清胃散 #

  治胃经湿热,牙齿或牙根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当归身(酒拌,一钱)黄连生地黄(酒拌)升麻(各二钱)牡丹皮(一钱五分)上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 #

  治脾胃有热,口内生疮,或齿作痛,或龈腐烂。即前方加犀角、连翘、甘草。

  小柴胡汤 #

  治肝胆经症,寒热往来,或晡热潮热,不欲饮食;或口苦耳聋,咳嗽发热,或胁痛满,转侧不便;或泻痢咳嗽,呕吐酸水。

  柴胡(二钱)黄芩(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五分)上姜枣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

  治妇女经行,感冒发热,热入血室,寒热如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妄语;或素血虚,大劳大怒火动,热入血室亦能致。此即前方加生地黄。

  当归六黄汤 #

  治气血虚,而发热盗汗等症。

  当归(二钱)黄(炒)生地黄熟地黄(各一钱)黄连(炒焦)黄芩(炒焦)黄柏(炒焦。各五分)上水煎服。

  黄芩清肺饮 #

  治肺热而小便不利。

  黄芩山栀(各一钱)上水煎服。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六味丸 #

  (一名地黄丸,加肉桂一两名加减八味丸)治肾虚发热,作渴唾痰,小便淋沥,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酸软,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熟地黄(半斤,杵膏)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两)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上各另为末,和地黄加炼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滚汤下。

地黄须自制。

  八味丸 #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或脐腹疼痛,或多漩溺。即前方加桂附各一两。

  加减八味丸 #

  即六味丸加肉桂一两。

  加减济生肾气丸

  治脾肾虚,腰重脚肿,湿饮留积,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气喘痰甚;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白茯苓(三两)附子(半两)川牛膝桂心泽泻车前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各一两)熟地黄(四两,掏碎,酒拌杵膏)上为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四物二连汤 #

  治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昼安夜热。

  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胡黄连宣黄连(各一钱)上作一剂,水煎服。

  白虎汤 #

  治胃热作渴,暑热尤效。

  知母(一钱五分)石膏(四钱)粳米(一合)上作一剂,水煎服。

  钱氏益黄散 #

  治脾土虚寒,水反来侮土,而呕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陈皮(一两)青皮诃子肉甘草(炙)丁香(二钱)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二神丸 #

  治脾肾虚弱,侵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肉豆蔻(二两,生用)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同枣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人参理中汤 #

  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膨胀。

  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一钱)上姜枣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 #

  治脾胃虚寒,手足俱冷,饮食不入,或肠鸣切痛,呕逆吐泻。即前方加附子一

  四君子汤 #

  治脾胃虚损,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肢体消瘦,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或脾胃虚弱,停食而患疟痢,或疟痢因脾胃虚而不能愈。

  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各一钱)上姜枣水煎服。

  若因肝木克脾土而致,宜加柴胡、芍药。若命门火衰而患,宜兼八味丸。

  异功散 #

  即前汤加陈皮,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咳嗽,或腹满不食,面浮气逆等症。

  人参橘皮汤 #

  治脾胃虚弱,气滞恶阻,呕吐痰水。

  甘草(三分)浓朴(制)白茯苓(去皮。各五分)人参陈皮白术麦门(去心。各一钱)上用淡竹茹一块姜水煎温服。

  若因中脘停痰,宜用二陈、枳壳。若因饮食停滞,宜用六君子加枳壳。若因脾胃虚,宜用异功

  竹叶汤 #

  治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

  白茯苓麦门黄芩(各三两)上每服四钱,竹叶五片,水煎服。

  若因血虚烦热,宜兼用四物。若因中气虚弱,宜兼四君。

  紫苏饮 #

  治妊娠失调,胎气不安,上作痛,名子悬。

  大腹皮川芎白芍陈皮苏叶当归(各一两)人参甘草(各半两)上姜葱水煎服。

  若肝脾气血虚而有火不安,宜兼逍遥散。若脾气虚弱而不安,宜用四君、芎、归。

  胶艾汤 #

  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抢,或去血腹痛。

  胶(一两,炙)艾叶(数茎)上二味,以水服一钱,取二升,分三服。

  阿胶散 #

  或顿仆,或因毒药,胎动不安,或胁痛腹痛,上抢短气。

  熟地黄艾叶白芍川芎黄阿胶当归甘草(炙。各一两)上每服四钱,姜枣水煎。

  枳壳汤 #

  治胎漏下血,或因事下血。

  枳壳(炒)黄芩(炙,半两)白术(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

  二黄散 #

  治胎漏下血,或内热晡热,或头痛头晕,或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等症。

  生地黄熟地黄上为末,每服三钱,煎白术、枳壳汤下。

  前四症若因脾胃虚弱,宜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若因脾胃虚陷,宜用前汤倍用升麻、柴胡。

  若因晡热内热,宜用逍遥散。

  知母丸 #

  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或欲堕产。用知母一味,炒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或嚼咽之。

  地黄当归汤 #

  治血虚胎动。 #

  当归(一两)熟地黄(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

  若因脾胃弱而血虚者,宜用四君、芎、归。气血俱虚者,宜用八珍汤。

  金生白术散 #

  治妊娠,面目虚浮,四肢肿如水气,名曰胎肿。

  白术(一两)生姜皮大腹皮陈皮白茯苓(各半两)上各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若未应,佐以四君子汤。

  天仙藤散 #

  治妊娠自三月之后,足指发肿,渐至腿膝,饮食不甘,状似水气,或脚指间出黄水,名曰子气。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炒)陈皮甘草乌药(各等分)上每服三五钱,生姜木瓜各三片,紫苏三叶,水煎食前日进三服。

  若因脾胃虚弱,宜兼六君子。中气下陷,须用补中益气汤。

  安荣散 #

  治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沥,名曰子淋。

  麦门冬(去心)通草滑石(各二钱)当归灯心甘草(各五钱)人参细辛(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煎麦门汤调下。

  若因肺经蕴热,宜用黄芩清肺饮。若因膏粱浓味,宜用清胃散。若因肝经湿热,宜用加味逍

  羚羊角散 #

  治妊娠,虚风颈项,强直,筋脉挛急,语言蹇塞,痰涎不利,或时发搐,或不省羚羊角(镑)川独活酸枣仁(炒)五加皮(各五钱)薏苡仁防风当归川芎茯神杏仁(各四分)木香甘草(各二分半)上每服五姜水煎。

  若因肝经风热,或怒火所致,须用加味逍遥散。

  安胎饮 #

  治妊娠五七个月,用数服可保全产。

  白术人参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陈皮甘草紫苏炙黄芩(各一钱)上用姜水煎服。

  若因中气虚弱,须用四君子加陈皮、紫苏。若阴虚内热,宜用四物、黄芩、白术。

  二陈汤 #

  治妊娠失调,脾胃不和,呕吐痰涎,或饮食不思。

  陈皮茯苓(各一钱五分)半夏(一钱)甘草(五分)上姜水煎服。脾胃虚弱,用六君子。气滞用紫苏饮。

  麦门冬汤 #

  治妊娠失于调养,内热口干,或胎动不安。

  麦门冬(去心)防风白茯苓(各二钱)人参(一钱)上作一剂,水煎服。

  若血虚有热,用逍遥散。气虚有热,用四君加黄芩、紫苏。

  鲤鱼汤 #

  治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

  白术茯苓当归芍药(各三两)上细锉,用鲤鱼一头,煮取汁,每药四钱,入汁一盏半,姜七片,橘皮少许煎服。

  若脾胃虚,佐以四君子汤。

  达生散 #

  治妊娠,八九月服数剂,甚效。

  大腹皮(用黑豆汁洗晒,三钱)人参甘草炙紫苏梗叶陈皮(各五分)上水煎,入黄杨叶七茎,葱五叶,煎服。

  春加川芎,夏加黄芩,冬根据正方,或有别症,以意消息加减。

  保生无忧散 #

  临产服之,补其血,顺其气使易产。又治小产瘀血腹痛。

  南木香当归川芎白芍药枳壳乳香血余(即乱发,)上等分,每服二三钱,水煎,日二服。

  若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气困惫,急用八珍汤斤许,水数碗,煎熟时饮救之,饮尽再制

  芎归补中汤 #

  治气血虚半产。

  艾叶(代姜)阿胶(炒)川芎五味子(杵炒)黄(炙)当归白术(炒)芍药(炒)人参杜仲(炒。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若脾气虚弱,须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虚而有火,宜用安胎饮。

  人参黄汤 #

  治小产气虚,血下不止。

  人参黄当归(炒)白术(炒)白芍(炒)艾叶(各一钱)阿胶(炒,二钱)上作一剂,水煎服。

  芸薹散 #

  治孕妇九窍出血,或作晕欲死。

  芸薹子当归(焙。各一钱)芍药官桂(各半钱)上为末,每服三钱,以酒并童便各半盏,调灌下立瘥。或一味童便温饮尤效。

  前二症,若脾胃气虚不能统血,宜用四君、芎、归。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若血脱,须补

  当归川芎汤 #

  治小产后瘀血,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

  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炒)玄胡索(炒)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炒)泽兰牡丹皮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盏服。

  若以手按腹愈痛,此是瘀血为患,宜用此药或失笑散消之。

若按之反不痛,此是血虚,宜用四物,参、苓、白术。

若痛而作呕,此是胃虚,宜用六君子。

若痛而作泻,此是脾虚,宜用六君子送二神丸。

  四物汤 #

  治产后及诸症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齿龈肿溃,或日晡发热。

  当归熟地黄(各三两)芍药(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上作一剂水煎服。

  若因气虚不能生血,而患前症,宜补脾胃。

  加味四物汤 #

  即前方加白术、茯苓、柴胡、丹皮。

  四神散 #

  治产后血虚,或瘀血腹痛。

  当归(二钱)川芎芍药(炒。各一钱)炮姜(五分)上水煎服。

  当归散 #

  治产后气血虚,恶露内停,增寒发热,宜服此去之。

  当归白芍(炒)川芎黄芩(各一两)白术(五钱)上为细末,温童便调下二钱。

  失笑散 #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知人事,及寻常腹内瘀血,积血作痛。

  五灵脂蒲黄(俱炒,等分)上每服三钱,酒煎热服。

  若瘀血去多,而元气虚损所致,宜用四君、芎、归、炮姜。

  解语汤 #

  治风客心脾,舌强不言。

  附子(炮)防风天麻酸枣仁(各一两,炒)上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若因脾胃风热,用秦艽升麻汤。

  抱胆丸 #

  治心惊不语,或癫痫等症。

  水银(二两)黑铅(五钱)朱砂(细研)乳香(另研。各一两)上将铅入铫下,水银成砂,次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木棰研匀丸,鸡头大。每服一丸。

  若因心气虚,用妙香散。

  二母散 #

  治产后恶露上攻,留于肺经,咳嗽喘促。

  知母贝母白茯苓人参桃仁杏仁(并去皮尖。各一两)上每服五钱,姜水煎。

  若瘀血既去,而嗽仍作,宜补中气。

  二味参苏饮 #

  治产后瘀血入肺,咳嗽喘急。

  人参(一两)苏木(二两)上作一剂,水煎服。

  若既愈,而当用六君子以补脾胃。若口鼻黑气起,急用此药加附子五钱,亦有得生者。

  清魂散 #

  治产后元气虚,瘀血逆行作晕。

  泽兰叶人参(各一两)荆芥穗(四两)川芎(二两)甘草(炙,八钱)上为末,热汤温酒各半,调下二钱。

  若因瘀血去多,宜四物加参、苓、白术,不应,血脱也,急补其气。

  朱砂安神丸 #

  治产后血晕、心神惊悸等症。

  朱砂(飞过,五钱)生地黄(一钱半)黄连(酒洗,六钱)甘草(炙,五分)当归(一钱五分)上为末,饭糊为丸,每服十五丸。

  若因中气虚,宜用四君、芎、归。兼思虑伤脾,须用归脾汤。

  夺命丹 #

  治瘀血入衣胞,胀满难下,急服此药,血即消,衣自下。

  附子(半两,炮)牡丹皮(一两)干漆(一两碎之,炒令烟尽)上为细末,好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药丸,如桐子大,温酒吞五七丸。

  花蕊石散 #

  治胎衣不下,其效如神,及打扑伤损,腹中瘀血,胀痛欲死,服之血化为水,其功不能尽述。

  硫黄(上色明净者,四两,捣细末)花蕊石(一两,捣为细末)上二味相拌和匀,先用纸筋和盐泥固济瓦罐子一个,候泥干入药,再用泥封口候干,安在四方砖上,虚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三十斤,周叠之,候冷取出为细末。

每服一钱,童便调下

  平胃散 #

  治肠胃寒受湿下血等症。

  苍术浓朴陈皮甘草(炙)上姜枣水煎服。

  益母草丸 #

  五月采阴干石器为末,炼蜜丸,弹子大。临产以童便和温酒化下。

  加味芎归汤 #

  治分娩交骨不开,或五七日不下,垂死者。

  生男女妇人(发一握,烧灰存性)川芎当归(各一两)自死龟壳(一个,如无占过者亦可酥炙)上为末,每一两,水煎服,良久不问,生死胎自下。

  芎归汤 #

  治产后去血过多,晕烦不省,用川芎、当归二味等份,每剂半两、水煎服。

  若腹疼加桂。腹痛自汗,头眩少气,加羊肉,若不应,用八珍汤。

  七味白术散 #

  治中气虚口干,或吐泻等症。

  人参白术木香白茯苓甘草藿香干葛(各一钱)上作一剂,水煎服。

  选奇汤 #

  治风热上壅,眉棱骨痛,或头目眩晕等症。

  羌活防风(各二钱)甘草(二钱,夏生冬炒)酒芩(冬去之,热甚用)上每服三钱,水煎,时时饮之。

  葛花解酲汤 #

  治酒积,上下分消其湿。

  白豆蔻砂仁葛花(各五钱)木香(五分)青皮(三钱)陈皮白茯苓猪苓人参(各一钱半)白术神曲炒泽泻生干姜(各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白汤调下。

  藿香正气散 #

  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桔梗大腹皮紫苏茯苓白芷半夏曲陈皮白术浓朴(制。各一钱)甘草(炙,五分)藿香(一钱五分)上作一剂,姜枣水煎热服。

  清燥汤 #

  治元气虚,湿热乘之,遍身酸软,绝寒水生化之源,小便赤少,大便不调等症。

  黄(一钱五分)五味子(九粒,杵炒)黄连神曲(炒)猪苓柴胡甘草(炙。

各二分)苍术麦门冬陈皮白术生地黄泽泻(各五分)白茯苓人参当归升麻(各三分)酒柏(一分)上作一剂,水煎服。

  人参养胃汤 #

  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寒热头疼,或作疟疾。

  半夏浓朴(制)橘红(八分)藿香叶草果茯苓人参(五分)甘草(炙,三分)苍术(一钱)上作一剂,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大防风汤 #

  治足三阴虚,患鹤膝风、历节痛风等症,不问或肿而不痛,或溃未敛。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白术(炒)羌活人参(各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防风(二钱)甘草(炙)牛者自制)上作二剂,水煎服。

  独活济生汤 #

  治鹤膝及历节痛风等症。

  白茯苓杜仲当归(酒洗)防风白芍药人参细辛桂心熟地黄牛膝秦艽芎桑寄生甘草(各二两)独活(三两)上每服一两,姜水煎。

  羌活胜湿汤 #

  治痛风,血虚肿痛,身重脉缓等症。

  羌活独活(去芦,一钱)本防风川芎甘草(炙)蔓荆子(各五分)上作一剂,姜水煎服。

  附子八物汤 #

  治历节作痛,发热作渴,饮食少思等症。

  附子(炮)干姜(炮)芍药(炒)茯苓人参甘草(炙。各一钱半)肉桂(一钱)白术(二钱)上作一剂,水煎食前服。

  四生散 #

  治腿生疮,或癣疥等症。

  白附子黄羌活沙苑蒺藜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擗开入药,湿纸包裹,煨熟细嚼,盐汤下,风癣酒下。

  妙香散 #

  治心脾亏损,大便下血,又治心气不足,精神恍惚,少睡盗汗。

  人参桔梗甘草(各五钱)远志(去心)山药(姜汁炙)茯苓(去皮)黄(各一两)辰砂(三钱,另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漏芦散 #

  治血风走注,作痛无定处。

  漏芦当归牛膝(各三分)桂心地龙(去土)防风羌活白芷没药(研)甜瓜子(各半两)虎胫骨(酥炙)败龟(各一两,炙)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