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说苑[西汉]刘向

卷一 君道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

”平公曰:“善!”

  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

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

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

书曰:‘睿作圣’。

诗人曰:‘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宣王曰:“善!”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

”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

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

夫树曲木者恶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

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

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此之谓也。

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弒。

”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弒于征舒。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对曰:“有之。

”哀公曰:“何为其不博也?”孔子对曰:“为其有二乘。

”哀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也?”孔子对曰:“为行恶道也。

”哀公惧焉。

有间曰:“若是乎君子之恶恶道之甚也!”孔子对曰:“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之亲之也,亦不能甚。

”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诗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

哀公曰:“善哉!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

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

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用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故牧者所以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矣。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者,利归于民也。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虞人与芮人质其成于文王,入文王之境,则见其人民之让为士大夫;入其国则见其士大夫让为公卿;二国者相谓曰:“其人民让为士大夫,其士大夫让为公卿,然则此其君亦让以天下而不居矣。

”二国者,未见文王之身,而让其所争以为闲田而反。

孔子曰:“大哉文王之道乎!其不可加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敬慎恭己而虞芮自平。

”故书曰:“惟文王之敬忌。

”此之谓也。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剪梧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

”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

”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大理,益掌驱禽,尧体力便巧不能为一焉,尧为君而九子为臣,其何故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成厥功以王天下,是故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王道知人,臣道知事,毋乱旧法而天下治矣。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后知,禹以成功举之。

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

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选贤。

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武王问太公曰:“举贤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真贤之实也。

”武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望曰:“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不得真贤也。

”武王曰:“好用小善者何如?”太公曰:“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以非贤为贤,以非善为善,以非忠为忠,以非信为信;其君以誉为功,以毁为罪;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忠臣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无功。

其国见于危亡。

”武王曰:“善!吾今日闻诽誉之情矣。

  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太公对曰:“不能定所去,以人言去;不能定所取,以人言取;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不能定所罚,以人言罚;不能定所赏,以人言赏。

贤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

”武王曰:“善,其为国何如?”太公对曰:“其为人恶闻其情,而喜闻人之情;恶闻其恶,而喜闻人之恶;是以不必治也。

”武王曰:“善。

  齐桓公问于宁戚曰:“筦子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衣食足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任之。

”桓公曰:“得贤奈何?”宁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桓公曰:“既以举贤士而用之矣,微夫子幸而临之,则未有布衣屈奇之士踵门而求见寡人者。

”宁戚对曰:“是君察之不明,举之不显;而用之疑,官之卑,禄之薄也;且夫国之所以不能士者,有五阻焉:主不好士,谄谀在旁,一阻也;言便事者,未尝见用,二阻也;壅塞掩蔽,必因近习,然后见察,三阻也;讯狱诘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执事适欲,擅国权命,五阻也。

去此五阻,则豪俊并兴,贤智求处;五阻不去,则上蔽吏民之情,下塞贤士之路;是故明王圣主之治,若夫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明王圣君无不容,故安乐而长久。

因此观之,则安主利人者,非独一士也。

”桓公曰:“善,吾将着夫五阻以为戒本也。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

”对曰:“婴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

”景公作色曰:“齐国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

昔先君桓公,身体堕懈,辞会不给,则隰朋侍;左右多过,刑罚不中,则弦章侍;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东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不安,则宁戚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筦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故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胙。

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者也,故曰未具。

”景公曰:“善。

吾闻高缭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

”晏子曰:“臣闻为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进仕之臣也,何足以补君。

  燕昭王问于郭隗曰:“寡人地狭人寡,齐人削取八城,匈奴驱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危社稷,存之有道乎?”郭隗曰:“有,然恐王之不能用也。

”昭王避席请闻之,郭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宾也;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

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则师傅之材至矣。

如此则上可以王,下可以霸,唯王择焉。

”燕王曰:“寡人愿学而无师。

”郭隗曰:“王诚欲兴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

”于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年,苏子闻之,从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

四子毕至,果以弱燕幷强齐;夫燕齐非均权敌战之国也,所以然者,四子之力也。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此之谓也。

  楚庄王既服郑伯,败晋师,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庄王喟然叹曰:“吾闻之,其君贤者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又有师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君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恐亡,且世不绝圣,国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战服大国义从诸侯,戚然忧恐圣知不在乎身,自惜不肖,思得贤佐,日中忘饭,可谓明君矣。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当是时也,南面而立,近臣三,远臣五,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

昔者晋文公与楚人战,大胜之,烧其军,火三日不灭,文公退而有忧色,侍者曰:“君大胜楚,今有忧色,何也?”文公曰:“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

”此得意而恐骄也。

昔齐桓公得筦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正月之朝,令具太牢进之先祖,桓公西面而立,筦仲隰朋东面而立,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擅,愿荐之先祖。

”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

”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今山上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藂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

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

”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

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言疾旱也。

  殷太戊时,有桑谷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谷自亡。

  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谷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

闻诸祖己,桑谷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

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

”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

”君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成汤文武知任其过,其兴也勃焉;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

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

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未宁,诗曰:“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此之谓也。

  楚昭王有疾,卜之曰:“河为祟。

”大夫请用三牲焉。

王曰:“止,古者先王割地制土,祭不过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

”遂不祭焉。

仲尼闻之曰:“昭王可谓知天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楚昭王之时,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驿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

”令尹司马闻之,宿斋沐浴,将自以身祷之焉。

王曰:“止,楚国之有不谷也,由身之有匈胁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

匈胁有疾,转之股肱,庸为去是人也?”

  邾文公卜徙于绎,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

”君曰:“苟利于民,寡人之利也,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侍者曰:“命可长也,君胡不为?”君曰:“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

”遂徙于绎。

  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孽,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予欤?”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谏矣,安不忘危,故能终而成霸功焉。

  汤曰:“药食先尝于卑,然后至于贵;药言先献于贵,然后闻于卑。

”故药尝乎卑,然后至乎贵,教也;药言献于贵,然后闻于卑,道也。

故使人味食然后食者,其得味也多;使人味言然后闻言者,其得言也少。

是以明王之言,必自他听之,必自他闻之,必自他择之,必自他取之,必自他聚之,必自他藏之,必自他行之;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物为藏。

是故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取道者不以手而以耳。

  楚文王有疾,告大夫曰:“筦饶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不安,不见不思,然吾有得焉,必以吾时爵之;申侯伯,吾所欲者,劝我为之;吾所乐者,先我行之。

与处、则安,不见、则思,然吾有丧焉,必以吾时遗之。

”大夫许诺,乃爵筦饶以大夫,赠申侯伯而行之。

申侯伯将之郑,王曰:“必戒之矣,而为人也不仁,而欲得人之政,毋以之鲁、卫、宋、郑。

”不听,遂之郑,三年而得郑国之政,五月而郑人杀之。

  赵简子与栾激游,将沈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

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

  或谓赵简子曰:“君何不更乎?”简子曰:“诺。

”左右曰:“君未有过,何更?”君曰:“吾谓是诺,未必有过也,吾将求以来谏者也,今我却之,是却谏者,谏者必止,我过无日矣。

  韩武子田,兽已聚矣,田车合矣,传来告曰:“晋公薨。

”武子谓栾怀子曰:“子亦知君好田猎也,兽已聚矣,田车合矣,吾可以卒猎而后吊乎?”怀子对曰:“范氏之亡也,多辅而少拂,今臣于君,辅也;畾于君,拂也,君胡不问于畾也?”武子曰:“盈而欲拂我乎?而拂我矣,何必畾哉?”遂辍田。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

”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

”提师经下堂一等。

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

”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

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

”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齐景公游于蒌,闻晏子卒,公乘舆素服,驿而驱之,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矣,至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

今天降祸于齐国,不加寡人而加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矣?”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知君之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

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陷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

”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

”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

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训也。

夫天之生人也,盖非以为君也;天之立君也,盖非以为位也。

夫为人君行其私欲而不顾其人,是不承天意忘其位之所以宜事也,如此者,春秋不予能君而夷狄之,郑伯恶一人而兼弃其师,故有夷狄不君之辞,人主不以此自省,惟既以失实,心奚因知之,故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此之谓也。

  齐人弒其君,鲁襄公援戈而起曰:“孰臣而敢杀其君乎?”师惧曰:“夫齐君治之不能,任之不肖,纵一人之欲以虐万夫之性,非所以立君也。

其身死自取之也;今君不爱万夫之命而伤一人之死,奚其过也。

其臣已无道矣,其君亦不足惜也。

  孔子曰:“文王似元年,武王似春王,周公似正月,文王以王季为友,以太任为母,以太姒为妃,以武王周公为子,以泰颠闳夭为臣,其本美矣。

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天下正,其事正矣。

春致其时,万物皆及生,君致其道,万人皆及治,周公戴己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

  尊君卑臣者,以势使之也。

夫势失则权倾,故天子失道,则诸侯尊矣;诸侯失政,则大夫起矣;大夫失官,则庶人兴矣。

由是观之,上不失而下得者,未尝有也。

  孔子曰: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

故上下相亏也,犹水火之相灭也,人君不可不察而大盛其臣下,此私门盛而公家毁也,人君不察焉,则国家危殆矣。

筦子曰:权不两错,政不二门。

故曰: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行之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

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君曰:“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

”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也,百姓附之,居期年,子罕逐其君而尊其政,故曰:无弱君无强大夫。

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借人。

”此之谓也。

卷二 臣术 #

  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

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夫荣辱者,祸福之门也。

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白意,进善信道,勉主以体谊,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功成事立,归善于君,不敢独伐其劳,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卑身贱体,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数称于往古之德行事以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社稷宗庙,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引而复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君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也。

六邪者:一曰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怀其智,藏其能,主饥于论,渴于策,犹不肯尽节,容容乎与世沈浮上下,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即进之,以快主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中实颇险,外容貌小谨,巧言令色,又心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而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而匿其美,使主妄行过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持招国事以为轻重于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复增加威势,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言以邪,坠主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入则辩言好辞,出则更复异其言语,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伺侯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伊尹对曰:“三公者,知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辩于万物之情,通于天道者也;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也。

九卿者,不失四时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理者也;能通不能通,能利不能利,如此者举以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于德也。

大夫者,出入与民同众,取去与民同利,通于人事,行犹举绳,不伤于言,言之于世,不害于身,通于关梁,实于府库,如是者举以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于仁也。

列士者,知义而不失其心,事功而不独专其赏,忠政强谏而无有奸诈,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举以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于义也。

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凡此四者明王臣而不臣。

”汤曰:“何谓臣而不臣?”伊尹对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生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谓大顺。

  汤问伊尹曰:“古者所以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者,何也?”伊尹对曰:“三公者,所以参五事也;九卿者,所以参三公也;大夫者,所以参九卿也;列士者,所以参大夫也。

故参而有参,是谓事宗;事宗不失,外内若一。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

”子贡曰:“然则齐无筦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筦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筦仲子产有所进也。

”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

”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可知矣,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

”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

”李克出,过翟黄,翟黄问曰:“吾闻君问相于先生,未知果孰为相?”李克曰:“季成子为相。

”翟黄作色不说曰:“触失望于先生。

”李克曰:“子何遽失望于我,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我,臣对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也。

’君曰:‘出矣,寡人之相定矣。

’以是知季臣子为相。

”翟黄不说曰:“触何遽不为相乎?西河之守,触所任也;计事内史,触所任也;王欲攻中山,吾进乐羊;无使治之臣,吾进先生;无使傅其子,吾进屈侯附。

触何负于季成子?”李克曰:“不如季成子,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

”翟黄方然而惭曰:“触失对于先生,请自修,然后学。

”言未卒,而左右言季成子立为相矣,于是翟黄默然变色内惭,不敢出,三月也。

  楚令尹死,景公遇成公干曰:“令尹将焉归?”成公干曰:“殆于屈春乎!”景公怒曰:“国人以为归于我。

”成公干曰:“子资少,屈春资多,子义获天下之至忧也,而以为友;鸣鹤与刍狗,其知甚少,而子玩之。

鸱夷子皮日侍于屈春,损颇为友,二人者之智,足以为令尹,不敢专其智而委之屈春,故曰:政其归于屈春乎!”

  田子方渡西河,造翟黄,翟黄乘轩车,载华盖黄金之勒,约镇簟席,如此者其驷八十乘,子方望之以为人君也,道狭下抵车而待之,翟黄至而睹其子方也,下车而趋,自投下风,曰:“触”,田子方曰:“子与!吾向者望子疑以为人君也,子至而人臣也,将何以至此乎?”翟黄对曰:“此皆君之所以赐臣也,积三十岁故至于此,时以间暇祖之旷野,正逢先生。

”子方曰:“何子赐车轝之厚也?”翟黄对曰:“昔者西河无守,臣进吴起;而西河之外,宁邺无令,臣进西门豹;而魏无赵患,酸枣无令,臣进北门可;而魏无齐忧,魏欲攻中山,臣进乐羊而中山拔;魏无使治之臣,臣进李克而魏国大治。

是以进此五大夫者,爵禄倍以故至于此。

”子方曰:“可,子勉之矣,魏国之相不去子而之他矣。

”翟黄对曰:“君母弟有公孙季成者,进子夏而君师之,进段干木而君友之,进先生而君敬之,彼其所进,师也,友也,所敬者也,臣之所进者,皆守职守禄之臣也,何以至魏国相乎?”子方曰:“吾闻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子之五举者尽贤,子勉之矣,子终其次也。

  齐威王游于瑶台,成侯卿来奏事,从车罗绮甚众,王望之谓左右曰:“来者何为者也?”左右曰:“成侯卿也。

”王曰:“国至贫也,何出之盛也?”左右曰:“与人者有以责之也,受人者有以易之也。

”王试问其说,成侯卿至,上谒曰:“忌也。

”王不应。

又曰:“忌也。

”王不应。

又曰:“忌也。

”王曰:“国至贫也,何出之盛也?”成侯卿曰:“赦其死罪,使臣得言其说。

”王曰:“诺”。

对曰:“忌举田居子为西河而秦梁弱,忌举田解子为南城,而楚人抱罗绮而朝,忌举黔涿子为冥州,而燕人给牲,赵人给盛,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忌举北郭刁勃子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举此数良人者,王枕而卧耳,何患国之贫哉?”

  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征诸贾人,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将车之秦,秦穆公观盐,见百里奚牛肥,曰:“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其沐浴为衣冠与坐,公大悦,异日与公孙支论政,公孙支大不宁曰:“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公曰:“然,吾悦夫奚之言,彼类圣人也。

”公孙支遂归取鴈以贺曰:“君得社稷之圣臣,敢贺社稷之福。

”公不辞,再拜而受,明日,公孙支乃致上卿以让百里奚曰:“秦国处僻,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处其上,请以让之。

”公不许,公孙支曰:“君不用宾相而得社稷之圣臣,君之禄也;臣见贤而让之,臣之禄也。

今君既得其禄矣,而使臣失禄可乎?请终致之!”公不许。

公孙支曰:“臣不肖而处上位是君失伦也,不肖失伦,臣之过,进贤而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处位,废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臣将逃。

”公乃受之。

故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公孙支为次卿以佐之也。

  赵简主从晋阳之邯郸,中路而止,引车吏进问何为止,简主曰:“董安于在后。

”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

”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适至,简主曰:“秦道之与晋国交者,吾忘令人塞之。

”董安于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

”简主曰:“官之宝璧吾忘令人载之。

”对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

”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矣哉!故身佚国安,御史大夫周昌曰:“人主诚能如赵简主,朝不危矣。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请进热食,对曰:“婴非君之厨养臣也,敢辞。

”公曰:“请进服裘。

”对曰:“婴非田泽之臣也,敢辞。

”公曰:“然,夫子于寡人奚为者也?”对曰:“社稷之臣也。

”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社稷之臣,能立社稷,辨上下之宜,使得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君曰:“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吾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亡,臣何送焉。

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谏而不见从,出亡而送,是诈为也。

故忠臣者能纳善于君而不能与君陷难者也。

  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敝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悦,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遂让不受也。

  景公饮酒,陈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浮晏子。

”公曰:“何故也?”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糜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

”公曰:“诺。

”酌者奉觞而进之曰:“君命浮子。

”晏子曰:“何故也?”陈桓子曰:“君赐之卿位以尊其身,宠之百万以富其家,群臣之爵,莫尊于子,禄莫厚于子;今子衣布衣之衣,糜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则是隐君之赐也,故浮子。

”晏子避席曰:“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公曰:“辞然后饮。

”晏子曰:“君赐卿位以显其身,婴不敢为显受也,为行君令也;宠之百万以富其家,婴不敢为富受也,为通君赐也;臣闻古之贤臣有受厚赐而不顾其国族,则过之;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君之内隶,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者,此臣之罪也;君之外隶,臣之所职,若有播亡在四方者,此臣之罪也;兵革不完,战车不修,此臣之罪也。

若夫敝车驽马以朝主者,非臣之罪也,且臣以君之赐,臣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无不足以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国之简士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如此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公曰:“善,为我浮桓子也。

  晏子方食,君之使者至,分食而食之,晏子不饱,使者返言之景公,景公曰:“嘻,夫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也,是寡人之过也。

”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晏子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厚取之君而厚施之人,代君为君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藏之,是筐筴存也,仁人不为也;厚取之君而无所施之,身死而财迁,智者不为也。

婴也闻为人臣,进不事上以为忠,退不克下以为廉,八升之布,一豆之食,足矣。

”使者三返,遂辞不受也。

  陈成子谓鸱夷子皮曰:“何与常也?”对曰:“君死吾不死,君亡吾不亡。

”陈成子曰:“然子何以与常?”对曰:“未死去死,未亡去亡,其有何死亡矣!从命利君谓之顺,从命病君谓之谀,逆命利君谓之忠,逆命病君谓之乱,君有过不谏诤,将危国殒社稷也,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有能比和同力,率群下相与强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亢君之命,反君之事,窃君之重以安国之危,除主之辱攻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弼。

故谏诤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明君之所尊礼,而闇君以为己贼;故明君之所赏,闇君之所杀也。

明君好问,闇君好独,明君上贤使能而享其功;闇君畏贤妒能而减其业,罚其忠,而赏其贼,夫是之谓至闇,桀纣之所以亡也。

诗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此之谓也。

  简子有臣尹绰、赦厥。

简子曰:“厥爱我,谏我必不于众人中;绰也不爱我,谏我必于众人中。

”尹绰曰:“厥也爱君之丑而不爱君之过也,臣爱君之过而不爱君之丑。

”孔子曰:“君子哉!尹绰,面訾不誉也。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子贡问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所以为人下之道也?”孔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种之则五谷生焉,掘之则甘泉出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

人立焉,死人入焉,多其功而不言,为人下者,其犹土乎!”

  孙卿曰:“少使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此天下之通义也。

有人贵而不能为人上,贱而羞为人下,此奸人之心也,身不离奸心,而行不离奸道,然而求见誉于众,不亦难乎?”

  公叔文子问于史叟曰:“武子胜事赵简子久矣,其宠不解,奚也?”史叟曰:“武子胜,博闻多能而位贱,君亲而近之,致敏以愻,藐而疏之,则恭而无怨色,入与谋国家,出不见其宠,君赐之禄,知足而辞,故能久也。

  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

”此所以劝善而黜恶也。

故传曰:“伤善者国之残也,蔽善者国之谗也,愬无罪者国之贼也。

  王制曰:“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于众者杀也。

”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

”子曰:“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

”子路心服而退也。

卷三 建本 #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

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

”“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

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君之利,除民之害,可谓不失民众矣;君身必正,近臣必选,大夫不兼官,执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谓不权势矣。

此皆春秋之意,而元年之本也。

  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政治有理矣,而能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

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闻记不言,无务多谈;比近不说,无务修远。

是以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天之所生,地之所养,莫贵乎人人之道,莫大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父道圣,子道仁,君道义,臣道忠。

贤父之于子也,慈惠以生之,教诲以成之,养其谊,藏其伪,时其节,慎其施;子年七岁以上,父为之择明师,选良友,勿使见恶,少渐之以善,使之早化。

故贤子之事亲,发言陈辞,应对不悖乎耳;趣走进退,容貌不悖乎目;卑体贱身,不悖乎心。

君子之事亲以积德,子者亲之本也,无所推而不从命,推而不从命者,惟害亲者也,故亲之所安子皆供之。

贤臣之事君也,受官之日,以主为父,以国为家,以士人为兄弟;故苟有可以安国家,利人民者不避其难,不惮其劳,以成其义;故其君亦有助之以遂其德。

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

君以臣为本,臣以君为本;父以子为本,子以父为本,弃其本,荣华槁矣。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

  伯禽与康叔封朝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

”康叔封与伯禽见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其说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曰桥。

”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

”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

”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

”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子。

”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

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时禁于其未发之曰预,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故曰有昭辟雍,有贤泮宫,田里周行,济济锵锵,而相从执质,有族以文。

  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

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

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

今人诚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信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

然晚世之人,莫能闲居心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友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虞,疏远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穷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

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

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

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今夫辟地殖谷,以养生送死,锐金石,杂草药以攻疾,各知构室屋以避暑雨,累台榭以避润湿,入知亲其亲,出知尊其君,内有男女之别,外有朋友之际,此圣人之德教,儒者受之传之,以教诲于后世。

今夫晚世之恶人,反非儒者曰:何以儒为?如此人者,是非本也,譬犹食谷衣丝,而非耕织者也;载于船车,服而安之,而非主匠者也;食于釜甑,须以生活,而非陶冶者也;此言违于情而行蒙于心者也。

如此人者,骨肉不亲也,秀士不友也,此三代之弃民也,人君之所不赦也。

故诗云:“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此之谓也。

  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曲得粟,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何谓粪心?博学多闻;何谓易行?一性止淫也。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

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

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孔子曰: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诗曰:“不僭不亡,率由旧章”,夫学之谓也。

  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从上观之,知其非源也。

  公扈子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生而尊者骄,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

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河间献王曰:“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静居独思,譬如火焉。

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宁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学,学二十年则可以达矣。

”宁越曰:“请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休;人将卧,吾不敢卧。

”十五岁学而周威公师之。

夫走者之速也,而过二里止;步者之迟也,而百里不止。

今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

”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交,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

君子不可以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

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丰墙硗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

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诗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言不先正本而成忧于末也。

  虞君问盆成子曰:“今工者久而巧,色者老而衰;今人不及壮之时,益积心技之术,以备将衰之色,色者必尽乎老之前,知谋无以异乎幼之时。

可好之色,彬彬乎且尽,洋洋乎安托无能之躯哉!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尝灭,而色不得以常茂。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

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

”公曰:“西益而宅。

”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

”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公出而告之仆,仆●首于轸曰:“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

屈建曰:“楚必多乱。

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

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

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

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

”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晋襄公薨,嗣君少,赵宣子相,谓大夫曰:“立少君,惧多难,请立雍;雍长,出在秦,秦大,足以为援。

”贾季曰:“不若公子乐,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翟,翟是以为援。

”穆嬴抱太子以呼于庭曰:“先君奚罪,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子。

”出朝抱以见宣子曰:“恶难也,故欲立长君,长君立而少君壮,难乃至矣。

”宣子患之,遂立太子也。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安于曰:“无恤不才,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其人能为社稷忍辱。

”异日,智伯与襄子饮,而灌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辱,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智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智伯,漆其首以为酒器。

卷四 立节 #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子路曰:“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

”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丧不绝声,遂以存楚,不能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

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三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着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

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

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

”大圣之操也。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急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急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

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

”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

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

”公不许,强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乃逃之卫,兹父从之。

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晋骊姬谮太子申生于献公,献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申生曰:“为此者非子之罪也,子胡不进辞,辞之必免于罪。

”申生曰:“不可,我辞之,骊姬必有罪矣,吾君老矣,微骊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如何使吾君以恨终哉!”重耳曰:“不辞则不若速去矣。

”申生曰:“不可,去而免于此,是恶吾君也;夫彰父之过而取美诸侯,孰肯纳之?入困于宗,出困于逃,是重吾恶也。

吾闻之,忠不暴君,智不重恶,勇不逃死,如是者,吾以身当之。

”遂伏剑死。

君子闻之曰:“天命矣夫世子!”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彼谮人者,亦已太甚!”

  晋献公之时,有士焉,曰狐突,傅太子申生,公立骊姬为夫人,而国多忧,狐突称疾不出。

六年,献公以谮诛太子,太子将死,使人谓狐突曰:“吾君老矣,国家多难,傅一出以辅吾君,申生受赐以死不恨。

”再拜稽首而死。

狐突乃复事献公,三年,献公卒,狐突辞于诸大夫曰:“突受太子之诏,今事终矣,与其久生乱世也,不若死而报太子。

”乃归自杀。

  楚平王使奋扬杀太子建,未至而遣之,太子奔宋,王召奋扬,使城父人执之以至,王曰:“言出于予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王初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贰也;奉初以还,故遣之,已而悔之,亦无及也。

”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重过也,逃无所入。

”王乃赦之。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之弥贼之;鉏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遂触槐而死。

  齐人有子兰子者,事白公胜,胜将为难,乃告子兰子曰:“吾将举大事于国,愿与子共之。

”子兰子曰:“我事子而与子杀君,是助子之不义也;畏患而去子,是遁子于难也。

故不与子杀君以成吾义,契领于庭,以遂吾行。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

”申鸣曰:“诺。

”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子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

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

”白公曰:“善。

”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

”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

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

”遂自杀也。

  齐庄公且伐莒,为车五乘之宾,而杞梁华舟独不与焉,故归而不食,其母曰:“汝生而无义,死而无名,则虽非五乘,孰不汝笑也?汝生而有义,死而有名,则五乘之宾尽汝下也。

”趣食乃行,杞梁华舟同车侍于庄公而行至莒,莒人逆之,杞梁华舟下斗,获甲首三百,庄公止之曰:“子止,与子同齐国。

”杞梁华舟曰:“君为五乘之宾,而舟梁不与焉,是少吾勇也;临敌涉难,止我以利,是污吾行也;深入多杀者,臣之事也,齐国之利,非吾所知也。

”遂进斗,坏军陷阵,三军弗敢当,至莒城下,莒人以炭置地,二人立有间,不能入。

隰侯重为右曰:“吾闻古之士,犯患涉难者,其去遂于物也,来,吾踰子。

”隰侯重仗楯伏炭,二子乘而入,顾而哭之,华舟后息。

杞梁曰:“汝无勇乎?何哭之久也?”华舟曰:“吾岂无勇哉,是其勇与我同也,而先吾死,是以哀之。

”莒人曰:“子毋死,与子同莒国。

”杞梁华舟曰:“去国归敌,非忠臣也;去长受赐,非正行也;且鸡鸣而期,日中而忘之,非信也。

深入多杀者,臣之事也,莒国之利非吾所知也。

”遂进斗,杀二十七人而死。

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而隅为之崩。

此非所以起也。

  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

’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

’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

”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

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

”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

”不复于君,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今诚利,子大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

”退而伏剑。

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

”乃为桐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于国。

  宋康公攻阿,屠单父,成公赵曰:“始吾不自知,以为在千乘则万乘不敢伐,在万乘则天下不敢图。

今赵在阿而宋屠单父,则是赵无以自立也。

且往诛宋!”赵遂入宋,三月不得见。

或曰:“何不因邻国之使而见之。

”成公赵曰:“不可,吾因邻国之使而刺之,则使后世之使不信,荷节之信不用,皆曰赵使之然也,不可!”或曰:“何不因群臣道徒处之士而刺之。

”成公赵曰:“不可,吾因群臣道徒处之士而刺之,则后世之臣不见信,辩士不见顾,皆曰赵使之然也。

不可!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期年,宋康公病死,成公赵曰:“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今吾在阿,宋屠单父,是辱名也;事诛宋王,期年不得,是惰行也。

吾若是而生,何面目而见天下之士。

”遂立槁于彭山之上。

  佛肸用中牟之县畔,设禄邑炊鼎曰:“与我者受邑,不与我者其烹。

”中牟之士皆与之。

城北余子田基独后至,袪衣将入鼎曰:“基闻之,义者轩冕在前,非义弗受;斧钺于后,义死不避。

”遂袪衣将入鼎,佛肸播而之赵,简子屠中牟,得而取之,论有功者,用田基为始,田基曰:“吾闻廉士不耻人,如此而受中牟之功,则中牟之士终身惭矣。

”襁负其母,南徙于楚,楚王高其义待以司马。

  齐崔杼弒庄公,邢蒯瞶使晋而反,其仆曰:“崔杼弒庄公,子将奚如?”邢蒯瞶曰:“驱之,将入死而报君。

”其仆曰:“君之无道也,四邻诸侯莫不闻也,以夫子而死之不亦难乎?”邢蒯瞶曰:“善能言也,然亦晚矣,子早言我,我能谏之,谏不听我能去,今既不谏又不去;吾闻食其禄者死其事,吾既食乱君之禄矣,又安得治君而死之?”遂驱车入死。

其仆曰:“人有乱君,人犹死之;我有治长,可毋死乎?”乃结辔自刎于车上。

君子闻之曰:“邢蒯瞶可谓守节死义矣;死者人之所难也,仆夫之死也,虽未能合义,然亦有志之意矣,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邢生之谓也。

孟子曰:‘勇士不忘丧其元,’仆夫之谓也。

  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闵王亡,燕之初入齐也,闻盖邑人王歜贤,令于三军曰:“环盖三十里毋入。

”以歜之故,已而使人谓歜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

”歜固谢燕人,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盖邑。

”王歜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

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遂悬其躯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歜布衣义犹不背齐向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诸公子,立为襄王。

  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异友,斯汝也。

”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

”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

”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

”王杀杜伯,左儒死之。

  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

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

其友曰:“子事君而不见识焉,今君难吾子死之,意者其不可乎!”朱厉附曰:“始我以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我不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激天下不知其臣者。

”遂往死之。

  楚庄王猎于云梦,射科雉得之,申公子倍攻而夺之,王将杀之,大夫谏曰:“子倍自好也,争王雉必有说,王姑察之。

”不出三月,子倍病而死。

邲之战,楚大胜晋,归而赏功,申公子倍之弟请赏于王曰:“人之有功也,赏于车下。

”王曰:“奚谓也?”对曰:“臣之兄读故记曰:射科雉者不出三月必死,臣之兄争而得之,故夭死也。

”王命发乎府而视之,于记果有焉,乃厚赏之。

卷五 贵德 #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

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

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陜间之人皆得其所。

是故后世思而歌诔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

夫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发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叹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恶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

”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仁人之德教也,诚恻隐于中,悃愊于内,不能已于其心;故其治天下也,如救溺人,见天下强陵弱,众暴寡;幼孤羸露,死伤系虏,不忍其然,是以孔子历七十二君,冀道之一行而得施其德,使民生于全育,烝庶安土,万物熙熙,各乐其终,卒不遇,故睹麟而泣,哀道不行,德泽不洽,于是退作春秋,明素王之道,以示后人,恩施其惠,未尝辍忘,是以百王尊之,志士法焉,诵其文章,传今不绝,德及之也。

诗曰:“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此之谓也。

圣王布德施惠,非求报于百姓也;郊望禘尝,非求报于鬼神也。

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德而福禄归焉。

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古者沟防不修,水为人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教之,辟地垦草,粪土树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

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后世,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也。

周颂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偕。

”礼记曰:“上牲损则用下牲,下牲损则祭不备物。

”以其舛之为不乐也。

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太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伐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

”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为也。

夫大仁者,爱近以及远,及其有所不谐,则亏小仁以就大仁。

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

妻子者,以其知营利,以妇人之恩抚之,饰其内情,雕画其伪,孰知其非真,虽当时蒙荣,然士君子以为大辱,故共工、驩兜、符里、邓析,其智非无所识也,然而为圣王所诛者,以无德而苟利也。

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利,卒为贼于齐。

故人臣不仁,篡弒之乱生;人臣而仁,国治主荣;明主察焉,宗庙大宁,夫人臣犹贵仁,况于人主乎!故桀纣以不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是以圣王贵德而务行之。

孟子曰:“推恩足以及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

古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有而已。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

”晏子曰:“止。

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过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

”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君。

”诸侯闻之,皆朝于齐。

诗云:“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此之谓也。

  景公探爵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闻之,不待请而入见,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为者也?”景公曰:“我采爵鷇,鷇弱故反之。

”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之:“吾君有圣王之道矣。

”景公曰:“寡人入探爵鷇,鷇弱故反之,其当圣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对曰:“君探爵鷇,鷇弱故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途者,公曰:“是无归夫?”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养之,可立而以闻。”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

”桓公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管仲入见曰:“公之施惠不亦小矣。

”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

”公曰:“若何?”管仲曰:“令国丈夫三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孝宣皇帝初即位,守廷尉吏路温舒上书,言尚德缓刑,其词曰:“陛下初即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德,天下幸甚。

臣闻往者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吏是也;昔秦之时,灭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谓之诽谤,谒过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海内赖陛下厚恩,无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妇戮力安家,天下幸甚;然太平之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天下之命,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圣人所以伤太平之未洽。

凡以是也。

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诬词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恐却,则锻炼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余罪,何则?成炼之者众而文致之罪明也。

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无理,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本为吏,期不可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政,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臣所谓一尚存也。

臣闻鸟鷇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传曰:‘山薮藏矣,川泽纳污。

’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臣昧死上闻,愿陛下察诽谤,听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改亡秦之一失,遵文武之嘉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烦狱;则太平之风可与于世,福履和乐,与天地无极,天下幸甚。

”书奏,皇帝善之,后卒于临淮太守。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

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

夫德不施,则民不归;刑不缓,则百姓愁。

使不归之民,役愁怨之百姓,而又夺其时,是重竭也;夫牧百姓,养育之而重竭之,岂所以安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赵简子春筑台于邯郸,天雨而不息,谓左右曰:“可无趋种乎?”尹铎对曰:“公事急,厝种而悬之台;夫虽欲趋种,不能得也。

”简子惕然,乃释台罢役曰:“我以台为急,不如民之急也,民以不为台,故知吾之爱也。

  中行献子将伐郑,范文子曰:“不可。

得志于郑,诸侯雠我,忧必滋长。

”却至又曰:“得郑是兼国也,兼国则王,王者固多忧乎?”文子曰:“王者盛其德而远人归,故无忧;今我寡德而有王者之功,故多忧。

今子见无土而欲富者乐乎哉?”

  季康子谓子游曰:“仁者爱人乎?”子游曰:“然。

”“人亦爱之乎?”子游曰:“然。

”康子曰:“郑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人舍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琴之声。

仲尼之死,吾不闲鲁国之爱夫子奚也?”子游曰:“譬子产之与夫子,其犹浸水之与天雨乎?浸水所及则生,不及则死,斯民之生也必以时雨,既以生,莫爱其赐,故曰:譬子产之与夫子也,犹浸水之与天雨乎?”

  中行穆子围鼓,鼓人有以城反者,不许,军吏曰:“师徒不勤,可得城,奚故不受?”曰:“有以吾城反者,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我独奚好焉?赏所甚恶,有失赏也,若所好何?不赏,是失信也,奚以示民?”鼓人又请降,使人视之,其民尚有食也,不听,鼓人告食尽力竭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

”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郑伐宋,宋人将与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焉,及战,曰:“畴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华元驰入郑师,宋人败绩。

  楚王问庄辛曰:“君子之行奈何?”庄辛对曰:“居不为垣墙,人莫能毁伤;行不从周卫,人莫能暴君。

此君子之行也。

”楚王复问君子之富奈何?对曰:“君子之富,假贷人不德也,不责也;其食饮人不使也,不役也;亲戚爱之,众人喜之,不肖者事之;皆欲其寿乐而不伤于患。

此君子之富也。

”楚王曰善。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之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

”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

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及子封为西平侯。

  孟简子相梁幷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幷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

”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

”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

是以得三人来。

”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周天子使家父毛伯求金于诸侯,春秋讥之;故天子好利则诸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故为人君者明贵德而贱利以道下,下之为恶,尚不可止;今隐公贪利而身自渔,济上而行八佾,以此化于国人,国人安得不解于义,解于义而纵其欲,则灾害起而臣下僻矣,故其元年始书螟,言灾将起,国家将乱云尔。

  孙卿曰:“夫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须臾之怒,而斗终身之祸,然乃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离散,亲戚被戮,然乃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致恶,刑法上所大禁也,然乃犯之,是忘其君也。

今禽兽犹知近父母,不忘其亲也;人而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不若禽兽之仁也。

凡斗者皆自以为是而以他人为非,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彼小人也;夫以君子而与小人相贼害,是人之所谓以狐亡补犬羊,身涂其炭,岂不过甚矣哉!以为智乎,则愚莫大焉;以为利乎,则害莫大焉;以为荣乎,则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比之狂惑疾病乎,则不可面目人也,而好恶多同,人之斗诚愚惑夫道者也。

诗云:‘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言斗行也。

  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卫。

”孔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围,何必持剑乎?”子路曰:“由也请摄齐以事先生矣。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县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之战,果下之,遂为魏文侯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侍,左右曰:“夫秦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

  智伯还自卫,三卿燕于蓝台,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智果闻之谏曰:“主弗备难,难必至。

”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对曰:“异于是,夫郄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诉,范中行有函冶之难,皆主之所知也。

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周书有之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谋而媿人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毋乃不可乎?嘻!不可不惧,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不听,自是五年而有晋阳之难,段规反而杀智伯于师,遂灭智氏。

  智襄子为室美,士茁夕焉,智伯曰:“室美矣夫!”对曰:“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也。

”智伯曰:“何惧?”对曰:“臣以秉笔事君,记有之曰:高山浚源,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人臣惧其不安人也。

”室成三年而智氏亡。

卷六 复恩 #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

孔子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蟨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蟨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

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

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

  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赫也。

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失君臣之礼矣。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黎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

”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谊,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

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履不越’,此之谓也。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黎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官者也,而弃之;颜色黎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刀沈璧而盟。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

”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

”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

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

”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

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舟之侨去虞而从焉,文公反国,择可爵而爵之,择可禄而禄之,舟之侨独不与焉,文公酌诸大夫酒,酒酣,文公曰:“二三子盍为寡人赋乎?”舟之侨曰:“君子为赋,小人请陈其辞,辞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一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反其渊,安宁其处,一蛇耆干,独不得其所。

”文公瞿然曰:“子欲爵耶?请待旦日之期;子欲禄邪?请今命廪人。

”舟之侨曰:“请而得其赏,廉者不受也;言尽而名至,仁者不为也。

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曲草兴起,莫之能御。

今为一人言施一人,犹为一块土下雨也,土亦不生之矣。

”遂历阶而去。

文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

  邴吉有阴德于孝宣皇帝微时,孝宣皇帝即位,众莫知,吉亦不言,吉从大将军长史转迁至御史大夫,宣帝闻之,将封之,会吉病甚,将使人加绅而封之,及其生也,太子太傅夏侯胜曰:“此未死也,臣闻之,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其子孙;今此未获其乐而病甚,非具死病也。

”后病果愈,封为博阳侯,终飨其乐。

  魏文侯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报文侯,有喜功之色,文侯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操以进。

”主书者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尽难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而再拜曰:“中山之举也,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数百,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工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食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

”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

李谈死,封其父为孝侯。

  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遂溃围。

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

”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赵宣孟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餐自含而餔之,饿人再咽而能食,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居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致,以故至若此。

”宣孟与之壶餐,脯二胊,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故,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

”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与汝。

”乃复为之箪食,以脯二束与钱百。

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向宣孟之面曰:“今固是君邪!请为君反,死。

”宣孟曰:“子名为谁?”及是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

”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谓德惠也。

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活其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利施者福报,怨往者祸来,形于内者应于外,不可不慎也,此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

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人君胡可不务爱士乎!

  孝景时,吴楚反,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盎为吴相时,从史与盎侍儿私通,盎知之不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从史惧亡归,盎自追,遂以侍儿贿之,复为从史。

及盎使吴见围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司马,夜引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

”盎不信,曰:“公何为者也?”司马曰:“臣故为君从史盗侍儿者也。

”盎乃敬对曰:“公见亲,吾不足以累公。

”司马曰:“君去,臣亦且亡避,吾亲君,何患!”乃以刀决帐,率徒卒道出,令皆去,盎遂归报。

  智伯与赵襄子战于晋阳下而死,智伯之臣豫让者怒,以其精气能使襄主动心,乃漆身变形,吞炭更声,襄主将出,豫让伪为死人,处于梁下,驷马惊不进,襄主动心,使使视梁下得豫让,襄主重其义不杀也。

又盗,为抵罪,被刑人赭衣,入缮宫,襄主动心,则曰必豫让也,襄主执而问之曰:“子始事中行君,智伯杀中行君,子不能死,还反事之;今吾杀智伯,乃漆身为疠,吞炭为哑,欲杀寡人,何与先行异也?”豫让曰:“中行君众人畜臣,臣亦众人事之;智伯朝士待臣,臣亦朝士为之用。

”襄子曰:“非义也?子壮士也!”乃自置车库中,水浆毋入口者三,日以礼豫让,让自知,遂自杀也。

  晋逐栾盈之族,命其家臣有敢从者死,其臣曰:“辛俞从之。

”吏得而将杀之,君曰:“命汝无得从,敢从何也?”辛俞对曰:“臣闻三世仕于家者君之,二世者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为之赐之多也。

今臣三世于栾氏,受其赐多矣,臣敢畏死而忘三世之恩哉?”晋君释之。

  留侯张良之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

父平相厘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

韩破,浪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良悉以家财求刺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遂学礼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于博浪沙,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购甚急,良更易姓名,深亡匿,后卒随汉报秦。

  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晋赵盾举韩厥,晋君以为中军尉;赵盾死,子朔嗣为卿。

至景公三年,赵朔为晋将,朔取成公姊为夫人,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梦见叔带持龟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占,垂绝而后好,赵史援占曰:此甚恶非君之身,及君之子,然亦君之咎也。

至子赵朔,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晋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至,赵盾遍告诸将曰:“赵穿弒灵公,盾虽不知犹为首贼,臣杀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后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厥告赵朔趋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且不恨。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括。

赵婴齐,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后生男乳,朔客程婴持亡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曰:“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景公疾问韩厥,韩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行衍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喙,降佐殷帝太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今及吾君独灭之,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

”景公问曰:“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对,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官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令,幷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令,群臣之愿也。

”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军,将军遂返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故人安可以无恩,夫有恩于此故复于彼;非程婴则赵孤不全,非韩厥则赵后不复。

韩厥可谓不忘恩矣。

  北郭骚踵见晏子曰:“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

吾闻之曰:养其亲者,身更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白之。

”遂造公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国必侵矣,方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绝颈以白晏子。

”逡巡而退,因自杀也。

公闻之大骇,乘驰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之,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不肖,罪过固其所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吴赤市使于智氏,假道于卫,宁文子具纻絺三百制,将以送之,大夫豹曰:“吴虽大国也,不坏交假之道,则亦敬矣,又何礼焉!”宁文子不听,遂致之吴赤市。

至于智氏,既得事,将归吴,智伯命造舟为梁,吴赤市曰:“吾闻之,天子济于水,造舟为梁,诸侯维舟为梁,大夫方舟。

方舟,臣之职也,且敬太甚必有故。

”使人视之,视则用兵在后矣,将亦袭卫。

吴赤市曰:“卫假吾道而厚赠我,我见难而不告,是与为谋也。

”称疾而留,使人告卫,卫人警戒,智伯闻之,乃止。

  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

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

”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后问之,又复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奁饭与一鲋鱼。

其祝曰:下田洿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

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

”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

”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

今夫堂上之人,亲郄臣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于众;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

”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

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

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

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魏文侯与田子方语,有两僮子衣青白衣,而侍于君前,子方曰:“此君之宠子乎!”文侯曰:“非也,其父死于战,此其幼孤也,寡人收之。

”子方曰:“臣以君之贼心为足矣,今滋甚,君之宠此子也,又且以谁之父杀之乎?”文侯愍然曰:“寡人受令矣。

”自是以后,兵革不用。

  吴起为魏将,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子自吮其脓,其母泣之,旁人曰:“将军于而子如是,尚何为泣?”对曰:“吴子吮此子父之创而杀之于注水之战

,战不旋踵而死;今又吮之,安知是子何战而死,是以哭之矣!”

  东闾子尝富贵而后乞,人问之,曰:“公何为如是?”曰:“吾自知吾尝相六七年未尝荐一人也;吾尝富三千万者再,未尝富一人;不知士出身之咎然也。

孔子曰:‘物之难矣,小大多少各有怨恶,数之理也,人而得之,在于外假之也。

’”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邴歜之父争田,不胜。

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歜为仆;夺庸织之妻,而使织为参乘;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歜以鞭抶织,织怒,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敢怒;一抶女,庸何伤!”织曰:“孰与刖其父而不病,奚若?”乃谋杀公,纳之竹中。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家见公子宋之食指动,谓公子家曰:“我如是必尝异味。

”及食大夫鼋,召公子宋而不与;公子宋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之。

公子宋与公子家先遂杀灵公。

子夏曰:“春秋者,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也;此非一日之事也,有渐以至焉。

卷七 政理 #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得已也。

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崇礼义之节以示之,贱货利之弊以变之;修近理内政橛机之礼,壹妃匹之际;则莫不慕义礼之荣,而恶贪乱之耻。

其所由致之者,化使然也。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言明其化而已矣,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

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

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

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

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

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

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御者非千里御也。

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祸福不虚至矣。

诗云:“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此之谓也。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

”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幷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卫灵公谓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而国家治矣,其可乎?”孔子曰:“可。

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

”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举事于国,昭然如日月,无愚夫愚妇皆曰善,可乎?”仲曰:“可。

然非圣人之道。

”桓公曰:“何也?”对曰:“夫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慧士可与辨物,智士可与辨无方,圣人可与辨神明;夫圣人之所为,非众人之所及也。

民知十己,则尚与之争,曰不如吾也,百己则疵其过,千己则谁而不信。

是故民不可稍而掌也,可幷而牧也;不可暴而杀也,可麾而致也;众不可户说也,可举而示也。

  卫灵公问于史■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为务。

”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以杀人为非也,此其为杀人亦众矣,故曰:司马为务。

”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故曰:教为务也。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

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上有道,是人亡矣。

”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

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夫一仞之墙,民不能踰,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故也!今是仁义之陵迟久矣,能谓民弗踰乎?诗曰:‘俾民不迷!’昔者君子导其百姓不使迷,是以威厉而不至,刑错而不用。

”于是讼者闻之,乃请无讼。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

”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

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

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慝,下不阴害,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

”王曰:“其度安至?”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王曰:“惧哉!”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之,不善则雠也;夏、殷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

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尝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

丘闻之,两君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之得;毋杀不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益士禄赏,则竭其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尚贤使能,则官治。

”梁君曰:“岂有不然哉!”

  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附近来远’,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谕臣’。

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节用’。

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

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障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

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此三者政也,诗不云乎:‘乱离斯瘼,爰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相乱蔑资,鲁莫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之所欲,政其同乎哉!”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

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

”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

”董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主。

”曰:“安信乎?”曰:“信于令。

”曰:“安敢乎?”曰:“敢于不善人。

”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辨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

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辨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

”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而已矣。

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

”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

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

”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

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

”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宓子贱曰:“善。

”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

奉禄少鬻,鬻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

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

”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

奉禄虽少鬻,鬻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

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

”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子路治蒲,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也。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宽以正,可以容众;恭以洁,可以亲上。”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

”子贡曰:“赐少日事君子,君子固有盗者邪!”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贤,是谓夺也;以贤伐不肖,是谓伐也;缓其令,急其诛,是谓暴也;取人善以自为己,是谓盗也。

君子之盗,岂必当财币乎?吾闻之曰: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由生也。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伤也;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

故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手掌何以?”杨朱曰:“臣有之,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

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游渊,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

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

,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齐桓公问管仲曰:“国何患?”管仲对曰:“患失社鼠。

”桓公曰:“何谓也?”管仲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察,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

’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也;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

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得用矣,此治国之所患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复槁之君朝齐,桓公问治民焉,复槁之君不对,而循口操衿抑心,桓公曰:“与民共甘苦饥寒乎?”“夫以我为圣人也,故不用言而谕。

”因礼之千金。

晋文公时,翟人有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以其皮为罪也。

”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文公曰:“善哉!说之。

”栾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晋侯问于士文伯曰:“三月朔,日有蚀之,寡人学惛焉,诗所谓:‘彼日而蚀,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不可不慎也。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延陵季子游于晋,入其境曰:“嘻,暴哉国乎!”入其都曰:“嘻,力屈哉,国乎!”立其朝曰:“嘻,乱哉国乎!”从者曰:“夫子之入境未久也,何其名之不疑也?”延陵季子曰:“然,吾入其境田亩荒秽而不休,杂增崇高,吾是以知其国之暴也。

吾入其都,新室恶而故室美,新墙卑而故墙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

吾立其朝,君能视而不下问,其臣善伐而不上谏,吾是以知其国之乱也。

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

”此霸者之迹也。

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

”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者,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

”此王者之迹也。

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

”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也,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察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孔子可谓通于化矣。

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未说,孔子又见之,宰予曰:“吾闻之夫子曰:‘王公不聘不动。

’今吾子之见司寇也少数矣。

”孔子曰:“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聘我者孰大乎?”于是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以不先自为刑罚乎?”自是之后,国无争者。

孔子谓弟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政事无如膺之矣。

”古之鲁俗,涂里之间,罗门之罗,收门之鱼,独得于礼,是以孔子善之夫涂里之间,富家为贫者出;罗门之罗,有亲者取多,无亲者取少;收门之渔,有亲者取巨,无亲者取小。

  春秋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所谓四民者,士、农、工、商也。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泆之路兴矣。

卷八 尊贤 #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又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将怀远而致近也。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之船乘也。

释父兄与子孙,非疏之也;任庖人钓屠与仇雠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

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比功效而知人数矣。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岂特船乘哉!夫成王霸固有人,亡国破家亦固有人;桀用于莘,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非其人而欲有功,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虽舜禹犹亦困,而又况乎俗主哉!

  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

桓公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国,一继绝世,救中国,攘戎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

晋文公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强中国,败强楚,合诸侯,朝天子,以显周室。

楚庄王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征陈从郑,败强晋,无敌于天下。

秦穆公用百里子、蹇叔子、王子廖及由余,据有雍州,攘败西戎。

吴用延州莱季子,幷翼州,扬威于鸡父。

郑僖公富有千乘之国,贵为诸侯,治义不顺人心,而取弒于臣者,不先得贤也。

至简公用子产、裨谌、世叔、行人子羽,贼臣除,正臣进,去强楚,合中国,国家安宁,二十余年,无强楚之患。

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夫宋襄公不用公子目夷之言,大辱于楚;曹不用僖负羁之谏,败死于戎。

故共惟五始之要,治乱之端,在乎审己而任贤也。

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凶,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

国家惛乱而良臣见,鲁国大乱,季友之贤见,僖公即位而任季子,鲁国安宁,外内无忧,行政二十一年,季子之卒后,邾击其南,齐伐其北,鲁不胜其患,将乞师于楚以取全耳(或作身),故传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也。

公子买不可使戍卫,公子遂不听君命而擅之晋,内侵于臣下,外困于兵乱,弱之患也。

僖公之性,非前二十一年常贤,而后乃渐变为不肖也,此季子存之所益,亡之所损也。

夫得贤失贤,其损益之验如此,而人主忽于所用,甚可疾痛也。

夫智不足以见贤,无可奈何矣,若智能见之,而强不能决,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此甚可悲哀也。

以宋殇公不知孔父之贤乎,安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趋而救之者,是知其贤也。

以鲁庄公不知季子之贤乎,安知疾将死,召季子而授之国政,授之国政者,是知其贤也。

此二君知能见贤而皆不能用,故宋殇公以杀死,鲁庄公以贼嗣,使宋殇蚤任孔父,鲁庄素用季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

  邹子说梁王曰:“伊尹故有莘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

管仲故成阴之狗盗也,天下之庸夫也,齐桓公得之以为仲父。

百里奚道之于路,传卖五羊之皮,秦穆公委之以政。

宁戚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于康之衢,桓公任以国。

司马喜髌脚于宋,而卒相中山。

范睢折胁拉齿于魏而后为应侯。

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

故诗曰:‘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不得,枯死于野。

’此七士者,不遇明君圣主,几行乞丐,枯死于中野,譬犹绵绵之葛矣。

  眉睫之征,接而形于色;声音之风,感而动乎心。

宁戚击牛角而商歌,桓公闻而举之;鲍龙跪石而登嵼,孔子为之下车;尧、舜相见不违桑阴,文王举太公不以日久。

故贤圣之接也,不待久而亲;能者之相见也,不待试而知矣。

故士之接也,非必与之临财分货,乃知其廉也;非必与之犯难涉危,乃知其勇也。

举事决断,是以知其勇也;取与有让,是以知其廉也。

故见虎之尾,而知其大于狸也;见象之牙,而知其大于牛也。

一节见则百节知矣。

由此观之,以所见可以占未发,睹小节固足以知大体矣。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

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文公以晋国霸,而厉公以见弒于匠丽之宫,威王以齐强于天下,而愍王以弒死于庙梁,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

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充故也。

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睢,国独特立。

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襄王得国。

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

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

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从,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夏民从,越王不隳旧冢而吴人服,以其所为之顺于民心也。

故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贤者立于本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矣,何以知其然也?曰:管仲,桓公之贼也,鲍叔以为贤于己而进之为相,七十言而说乃听,遂使桓公除报雠之心而委国政焉。

桓公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能北走桓公无自危之心者,同声于鲍叔也。

纣杀王子比干,箕子被发而佯狂,陈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自是之后,殷兼于周,陈亡于楚,以其杀比干、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

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赵至,苏子、屈景以周楚至,于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于莒,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

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则其弗失可识矣。

  齐景公问于孔子曰:“秦穆公其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其国小而志大,虽处僻而其政中,其举果,其谋和,其令不偷;亲举五羖大夫于系缧之中,与之语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则小矣。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

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

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

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周威公问于宁子曰:“取士有道乎?”对曰:“有,穷者达之,亡者存之,废者起之;四方之士,则四面而至矣。

穷者不达,亡者不存,废者不起;四方之士,则四面而畔矣。

夫城固不能自守,兵利不能自保,得士而失之,必有其间,夫士存则君尊,士亡则君卑。

”周武公曰:“士壹至如此乎?”对曰:“君不闻夫楚平王有士,曰楚傒胥丘,负客,王将杀之,出亡之晋;晋人用之,是为城濮之战。

又有士曰苗贲皇,王将杀之,出亡走晋;晋人用之,是为鄢陵之战。

又有士曰上解于,王将杀之,出亡走晋;晋人用之,是为两堂之战。

又有士曰伍子胥,王杀其父兄,出亡走吴;阖闾用之,于是兴师而袭郢,故楚之大得罪于梁郑宋卫之君,犹未遽至于此也。

此四得罪于其士,三暴其民骨,一亡其国。

由是观之,士存则国存,士亡则国亡;子胥怒而亡之,申包胥怒而存之;士胡可无贵乎!”

  哀公问于孔子曰:“人若何而可取也?”孔子对曰:“毋取拑者,无取健者,毋取口锐者。

”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拑者大给利不可尽用;健者必欲兼人,不可以为法也;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后恐不验也。

夫弓矢和调而后求其中焉;马悫愿顺,然后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

今有人不忠信重厚而多智能,如此人者,譬犹豺狼与,不可以身近也。

是故先其仁义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故曰:亲仁而使能。

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

”哀公曰:“善。

  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所师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

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矣。

  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谋也。

”桓公曰善,乃因礼之。

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诗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言以内及外,以小及大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

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

  齐宣王坐,淳于髡侍,宣王曰:“先生论寡人何好?”淳于髡曰:“古者所好四,而王所好三焉。

”宣王曰:“古者所好,何与寡人所好?”淳于髡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古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独不好士。

”宣王曰:“国无士耳,有则寡人亦说之矣。

”淳于髡曰:“古者骅骝骐骥,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马矣;古者有豹象之胎,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味矣;古者有毛廧西施,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色矣。

王必将待尧舜禹汤之士而后好之,则禹汤之士亦不好王矣。

”宣王嘿然无以应。

  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

  宗卫相齐,遇逐罢归舍,召门尉田饶等二十有七而问焉,曰:“士大夫谁能与我赴诸侯者乎?”田饶等皆伏而不对。

宗卫曰:“何士大夫之易得而难用也!”饶对曰:“非士大夫之难用也,是君不能用也。

”宗卫曰:“不能用士大夫何若?”田饶对曰:“厨中有臭肉,则门下无死士矣。

今夫三升之稷不足于士;而君雁鹜有余粟。

纨素绮绣靡丽。

堂楯从风雨弊,而士曾不得以缘衣;果园梨粟,后宫妇人摭以相擿,而士曾不得一尝,且夫财者,君之所轻也;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用所轻之财,而欲使士致所重之死,岂不难乎哉?”于是宗卫面有惭色,逡巡避席而谢曰:“此卫之过也。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对曰:“卫灵公。

”公曰:“吾闻之,其闺门之内,姑姐妹无别。

”对曰:“臣观于朝廷,未观于堂陛之间也。

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知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

又有士曰王材,国有贤人,必进而任之,无不达也;不能达,退而与分其禄,而灵公尊之。

又有士曰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济也,而灵公说之。

史■去卫,灵公邸舍三月,琴瑟不御,待史■之入也而后入,臣是以知其贤也。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

”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幷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

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

”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

”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

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昔在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魏文侯从中山奔命安邑,田子方从,夫子击过之,下车而趋,子方坐乘如故,告太子曰:“为我请君,待我朝歌。

”太子不说,因为子方曰:“不识贫穷者骄人,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穷者骄人,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吾未见以国待亡者也;大夫骄人而亡其家,吾未见以家待亡者也。

贫穷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不得贫穷乎?贫穷者骄人,富贵者安敢骄人。

”太子及文侯道田子方之语,文侯叹曰:“微吾子之故,吾安得闻贤人之言,吾下子方以行,得而友之。

自吾友子方也,君臣益亲,百姓益附,吾是以得友士之功;我欲伐中山,吾以武下乐羊,三年而中山为献于我,我是以得有武之功。

吾所以不少进于此者,吾未见以智骄我者也;若得以智骄我者,岂不及古之人乎?”

  晋文侯行地登隧,大夫皆扶之,随会不扶,文侯曰:“会!夫为人臣而忍其君者,其罪奚如?”对曰:“其罪重死。

”文侯曰:“何谓重死?”对曰:“身死,妻子为戮焉。

”随会曰:“君奚独问为人臣忍其君者,而不问为人君而忍其臣者耶?”文侯曰:“为人君而忍其臣者,其罪何如?”随会对曰:“为人君而忍其臣者,智士不为谋,辨士不为言,仁士不为行,勇士不为死。

”文侯援绥下车,辞大夫曰:“寡人有腰髀之病,愿诸大夫勿罪也。

  齐将军田瞶出将,张生郊送曰:“昔者尧让许由以天下,洗耳而不受,将军知之乎?”曰:“唯然,知之。

”“伯夷叔齐辞诸侯之位而不为,将军知之乎?”曰:“唯然,知之。

”“于陵仲子辞三公之位而佣为人灌园,将军知之乎?”曰:“唯然,知之。

”“智过去君第,变姓名,免为庶人,将军知之乎?”曰:“唯然,知之。

”“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将军知之乎?”曰:“唯然,知之。

”“此五大夫者,名辞之而实羞之。

今将军方吞一国之权,提鼓拥旗,被坚执锐,旋回十万之师,擅斧钺之诛,慎毋以士之所羞者骄士。

”田瞶曰:“今日诸君皆为瞶祖道具酒脯,而先生独教之以圣人之大道,谨闻命矣。

  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堂而与之言,翟璜不说。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毋乃难乎?”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

有间,顾子路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

”子路不对。

有间,又顾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

”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士不中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

”孔子曰:“由,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是不赠,终身不见。

大德毋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

”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

”桓公立以为仲父。

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

”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桓公:“善。

  鲁人攻鄪,曾子辞于鄪君曰:“请出,寇罢而后复来,请姑毋使狗豕入吾舍。

”鄪君曰:“寡人之于先生也,人无不闻;今鲁人攻我而先生去我,我胡守先生之舍?”鲁人果攻鄪而数之罪十,而曾子之所争者九。

鲁师罢,鄪君复修曾子舍而后迎之。

  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

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

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人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由是观之,远近之人,不可以不察也。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

急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

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应侯曰:“善哉!”

  十三年,诸侯举兵以伐齐,齐王闻之,惕然而恐,召其群臣大夫告曰:“有智为寡人用之。

”于是博士淳于髡仰天大笑而不应,王复问之,又大笑不应,三笑不应,王艴然作色不悦曰:“先生以寡人语为戏乎?”对曰:“臣非敢以大王语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一奁饭,一壶酒,三鲋鱼,祝曰:‘蟹堁者宜禾,洿邪者百车,传之后世,洋洋有余。

’臣笑其赐鬼薄而请之厚也。

”于是王乃立淳于髡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诸侯闻之,立罢其兵,休其士卒,遂不敢攻齐,此非淳于髡之力乎?

  田忌去齐奔楚,楚王郊迎至舍,问曰:“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幷,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齐使田居将,则楚发二十万人,使上将军将之,分别而相去也。

齐使眄子将,楚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而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如是则王仅得存耳。

”于是齐使申孺将,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至,擒将军首反,于是齐王忿然,乃更使眄子将,楚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田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益王车属九乘,仅得免耳。

至舍,王北面正领齐袪,问曰:“先生何知之早也?”田忌曰:“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者俱不为用,是以亡也;田居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眄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

  魏文侯觞大夫于曲阳,饮酣,文侯喟然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

”蹇重举酒进曰:“臣请浮君。

”文侯曰“何以?”对曰:“臣闻之,有命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

夫豫让之君,亦何如哉?”文侯曰:“善!”受浮而饮之,嚼而不让。

曰:“无管仲鲍叔以为臣,故有豫让之功也。

”赵简子曰:“吾欲得范中行氏良臣。

”史黡曰:“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所愿也,又何问焉?”曰:“君以无为良臣故也。

夫事君者,谏过而荐可,章善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听则进,否则退。

今范中行氏之良臣也,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出在于外,又不能入。

亡而弃之,何良之为;若不弃,君安得之。

夫良将营其君,使复其位,死而后止,何曰以来,若未能,乃非良也。

”简子曰:“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晋荆战于邲,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昭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城濮之役,晋胜于荆,文公犹有忧色,曰子玉犹存,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荆杀子玉,乃喜曰:“莫予毒也。

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

”昭公曰:“善!”乃使复将。

卷九 正谏 #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人之所不为也。

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

孔子曰:“吾其从讽谏乎。

”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曹君不听而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羁合礼。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

”颜斶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颜斶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曰:“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

”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

”乃入谏。

庄王立鼓钟之间,左伏杨姬,右拥越姬,左裯衽,右朝服,曰:“吾鼓钟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

”王曰善。

左执苏从手,右抽阴刃,刎钟鼓之悬,明日授苏从为相。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下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

”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门大夫入言曰:“晋人咎犯也,欲以乐见。

”平公曰:“内之。

”止坐殿上,则出钟磬竽瑟。

坐有顷。

平公曰:“客子为乐?”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

”平公召隐士十二人。

咎犯曰:“隐臣窃顾昧死御。

”平公诺。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平公问于隐官曰:“占之为何?”隐官皆曰:“不知。

”平公曰:“归之。

”咎犯则申其一指曰:“是一也,便游赭尽而峻城阙。

二也,柱梁衣绣,士民无褐。

三也,侏儒有余酒,而死士渴。

四也,民有饥色,而马有栗秩。

五也,近臣不敢谏,远臣不敢达。

”平公曰善。

乃屏钟鼓,除竽瑟,遂与咎犯参治国。

  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曰:“以人事谏我,我尽知之;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之。

”谒者入曰:“有客以鬼道闻。

”曰:“请客入。

”客曰:“臣之来也,过于淄水上,见一土耦人,方与木梗人语,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坏。

’应曰:‘我沮乃反吾真耳,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

’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楚庄王欲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莫敢,庄王猎于云梦,椒举进谏曰:“王所以多得兽者,马也;而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得哉?”庄王曰:“善,不谷知诎强之可以长诸侯也,知得地之可以为富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

”明日饮诸大夫酒,以椒举为上客,罢阳夏之师。

  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

●败,始皇乃取●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

齐客茅焦乃往上谒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

”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

”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使者问茅焦,茅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

”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过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则死矣,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使者极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之,夫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

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皇帝曰:“何谓也?”茅焦对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愿闻之。

”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

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

”乃解衣伏质。

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

”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驾,千乘万骑,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阳宫,归于咸阳;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饮,太后曰:“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士有三月之粮者,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有诸御己者,违楚百里而耕,谓其耦曰:“吾将入见于王。

”其耦曰:“以身乎?吾闻之,说人主者,皆闲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特草茅之人耳。

”诸御己曰:“若与子同耕则比力也,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智矣。

”委其耕而入见庄王。

庄王谓之曰:“诸御己来,汝将谏邪?”诸御己曰:“君有义之用,有法之行。

且己闻之,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君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民之衅咎血成于通涂,然且未敢谏也,己何敢谏乎?顾臣愚,窃闻昔者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幷之,陈不用子家羁而楚幷之,曹不用僖负羁而宋幷之,莱不用子猛而齐幷之,吴不用子胥而越幷之,秦人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国危,桀杀关龙逢而汤得之,纣杀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杀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诸侯,皆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

”遂趋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先日说寡人者,其说也不足以动寡人之心,又危(一作色)加诸寡人,故皆至而死;今子之说,足以动寡人之心,又不危加诸寡人,故吾将用子之谏。

”明日令曰:“有能入谏者,吾将与为兄弟。

”遂解层台而罢民,楚人歌之曰:“薪乎莱乎?无诸御己讫无子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入乎!”

  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敢问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竹,■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

然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诎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衽,非文也。

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

”桓公曰:“寡人有过乎?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

  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

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

”王曰:“荆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为绝我游乎?”怒而击之。

于是令尹子西,驾安车四马,径于殿下曰:“今日荆台之游,不可不观也。

”王登车而拊其背曰:“荆台之游,与子共乐之矣。

”步马十里,引辔而止曰:“臣不敢下车,愿得有道,大王肯听之乎?”王曰:“第言之。

”令尹子西曰:“臣闻之,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禄不足以赏也;为人臣而谀其君者,刑罚不足以诛也。

若司马子綦者忠君也,若臣者谀臣也;愿大王杀臣之躯,罚臣之家,而禄司马子綦。

”王曰:“若我能止,听公子,独能禁我游耳,后世游之,无有极时,奈何?”令尹子西曰:“欲禁后世易耳,愿大王山陵崩,为陵于荆台;未尝有持钟鼓管弦之乐而游于父之墓上者也。

”于是王还车,卒不游荆台,令罢先置。

孔子从鲁闻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谏之于十里之前,而权之于百世之后者也。

  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舟(一作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

保申谏曰:“先王卜以臣为保吉,今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畋于云泽,三月不反;及得舟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

”匍伏将笞王,王曰:“不谷免于襁褓,托于诸侯矣,愿请变更而无笞。

”保申曰:“臣承先王之命不敢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命也;臣宁得罪于王,无负于先王。

”王曰:“敬诺。

”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细箭五十,跪而加之王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

王曰:“有笞之名一也。

”遂致之。

保申曰:“臣闻之,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保申趋出,欲自流,乃请罪于王,王曰:“此不谷之过,保将何罪?”王乃变行从保申,杀如黄之狗,折箘簬之矰,逐舟之姬,务治乎荆;兼国三十,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保申敢极言之功也。

萧何王陵闻之曰:“圣主能奉先世之业,而以成功名者,其惟荆文王乎!故天下誉之至今,明主忠臣孝子以为法。

  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对曰:“君为驰底之台,上何以发千兵?下何以陈钟鼓?”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

”于是平公乃罢台。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夙笑。

”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

”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

”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于是罢师而归。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之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

”公曰:“诺。

”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景公曰:“可。

”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

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

”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公惭而不朝,晏子睹裔敖而问曰:“君何故不朝?”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

”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

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无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

”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景公饮酒,移于晏子家,前驱报闾曰:“君至”。

晏子被玄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

”前驱报闾曰:“君至”。

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

”前驱报闾曰:“君至”。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乐哉!今夕吾饮酒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贤圣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

”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

”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越王句践乃以兵五千人(一作入)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遣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

句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

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句践用子胥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

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

”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吴俱亡无为也。

”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

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恨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其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

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着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

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吾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齐景公有臣曰诸御鞅,谏简公曰:“田常与宰予,此二人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相攻虽叛而危之,不可。

愿君去一人。

”简公曰:“非细人之所敢议也。

”居无几何,田常果攻宰予于庭,贼简公于朝,简公喟焉太息,曰:“余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

故忠臣之言,不可不察也。

  鲁襄公朝荆,至淮,闻荆康王卒,公欲还,叔仲昭伯曰:“君之来也,为其威也;今其王死,其威未去,何为还?”大夫皆欲还,子服景伯曰:“子之来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劳,不远道涂,而听于荆也,畏其威也!夫义人者,固将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聘焉者乎!闻畏而往,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

姓是嗣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易,事君任政,求说其侮,以定嗣君,而示后人,其雠滋大,以战小国,其谁能止之?若从君而致患,不若违君以避难,且君子计而后行,二三子其计乎?有御楚之术,有守国之备,则可;若未有也,不如行!”乃遂行。

  孝景皇帝时,吴王濞反,梁孝王中郎枚乘字叔闻之,为书谏王,其辞曰:“君王之外臣乘,窃闻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汤武之地,方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敢避诛以直谏,故事无废弃而功流于万世也,臣诚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王不能用之;臣诚愿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之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且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骇而重惊之,系方绝而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诚能用臣乘言,一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如重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

今欲极天命之寿,弊无穷之乐,保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太山之安;乃欲乘重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无益也,不知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小,而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所止乃百步之中耳,比于臣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从来哉?泰山之溜穿石,引绳久之,乃以挈木;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也,而渐靡使之然。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于■,可引而绝,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长,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修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行恶为非,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诚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王不易之道也。

”吴王不听,卒死丹徒。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

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

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

”王乃止。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故武王谔谔而昌,纣嘿嘿而亡,君无谔谔之臣,父无谔谔之子,兄无谔谔之弟,夫无谔谔之妇,士无谔谔之友;其亡可立而待。

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妇得之;士失之,友得之。

故无亡国破家,悖父乱子,放兄弃弟,狂夫淫妇,绝交败友。

  晏子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国家哉?”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

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具合菽粟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纬以成帏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

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距而不入者哉?”

卷十 敬慎 #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

”谚曰:“诚无垢,思无辱。

”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此之谓也。

  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辞不受,乃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将辞去,周公戒之曰:“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

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尝一沐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之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谦者先天下亡其身,桀纣是也,可不慎乎!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夫天道毁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鬼神害满而福谦,人道恶满而好谦。

’是以衣成则缺衽,宫成则缺隅,屋成则加错;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

’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其戒之哉!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

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

”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

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

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

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

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

”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孔子观于周庙而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对曰:“盖为右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右坐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挹而损之。

”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闇;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

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

’”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

”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

”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

”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

”“吾齿存乎?”老子曰:“亡。

”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

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韩平子问于叔向曰:“刚与柔孰坚?”对曰:“臣年八十矣,齿再堕而舌尚存,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

’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其死也枯槁。

因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

’夫生者毁而必复,死者破而愈亡;吾是以知柔之坚于刚也。

”平子曰:“善哉!然则子之行何从?”叔向曰:“臣亦柔耳,何以刚为?”平子曰:“柔无乃■乎?”叔向曰:“柔者纽而不折,廉而不缺,何为■也?天之道,微者胜,是以两军相加而柔者克之;两仇争利,而弱者得焉。

易曰:‘天道亏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鬼神害满而福谦,人道恶满而好谦。

’夫怀谦不足之,柔弱而四道者助之,则安往而不得其志乎?”平子曰:“善!”

  桓公曰:“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

夫刚则不和,不和则不可用。

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由不刚也。

  老子曰:“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也。

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戒之,慎之!君子不务,何以备之?夫上知天、则不失时;下知地、则不。

日夜慎之,则无灾害。

  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吾无颜氏之才,何以告汝?虽无能,君子务益。

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

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

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单快曰:“国有五寒,而冰冻不与焉;一曰政外,二曰女厉,三曰谋泄,四曰不敬卿士而国家败,五曰不能治内而务外;此五者一见,虽祠无福,除祸必得,致福则贷。

  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

”昔者殷王帝辛之时,爵生乌于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以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

”帝辛喜爵之德,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国,此逆天之时,诡福反为祸至。

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桑谷俱生于朝,七月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此迎天时得祸反为福也。

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诸侯也;恶梦者,所以警士大夫也。

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也;至治之极,祸反为福。

故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石雠曰:“春秋有忽然而足以亡者,国君不可以不慎也!妃妾不一,足以亡;公族不亲,足以亡;大臣不任,足以亡;国爵不用,足以亡;亲佞近谗,足以亡;举百事不时,足以亡;使民不节,足以亡;刑罚不中,足以亡;内失众心,足以亡;外嫚大国,足以亡。

  夫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齐顷公是也。

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

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逢丑父,于是戄然大恐,赖逢丑父之欺,奔逃得归。

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家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故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此得失之效也。

  大功之效,在于用贤积道,浸章浸明;衰灭之过,在于得意而怠,浸蹇浸亡,晋文公是其效也。

晋文公出亡,修道不休,得至于飨国,飨国之时,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强楚主会,诸侯背畔,天子失道,出居于郑。

文公于是悯中国之微,任咎犯、先轸、阳处父,畜爱百姓,厉养戎士,四年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执曹伯,还败强楚,威震天下,明王法率诸侯而朝天子,莫敢不听,天下旷然平定,周室尊显,故曰大功之效,在于用贤积道,浸章浸明,文公于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汤武之心,作而忘其众,一年三用师,且弗休息。

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自此而怠政事,为狄泉之盟,不亲至,信衰谊缺,如罗不补,威武诎折不信,则诸侯不朝,郑遂叛,夷狄内侵,卫迁于商止。

故曰:衰灭之过,在于得意而怠,浸蹇浸亡。

  田子方侍魏文侯坐,太子击趋而入见,宾客群臣皆起,田子方独不起,文侯有不说之色,太子亦然,田子方称曰:“为子起欤?无如礼何!不为子起欤?无如罪何!请为子诵楚恭王之为太子也,将出之云梦,遇大夫工尹,工尹遂趋避家人之门中,太子下车从之家人之门中曰:‘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吾闻之,敬其父者不兼其子,兼其子者不祥莫大焉,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工尹曰:‘向吾望见子之面,今而后记子之心,审如此,汝将何之?’”文侯曰:“善。

”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

  子赣之承,或在涂,见道侧巾币布拥蒙而衣衰,其名曰丹绰。

子赣问焉,曰:“此至承几何?”嘿然不对。

子赣曰:“人问乎己而不应,何也?”屏其拥蒙而言曰:“望而黩人者,仁乎?睹而不识者,智乎?轻侮人者,义乎?”子赣下车曰:“赐不仁,过闻三言,可复闻乎?”曰:“是足于子矣,吾不告子。

”于是子赣三偶则式,五偶则下。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魏安厘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秦孰强?”对曰:“不如秦强。

”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孟尝芒卯之贤。

”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如耳魏齐而率强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然,申旗伏瑟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

当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范中行氏,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者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

’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宣子之足,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

今秦虽强不过智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

”于是秦王恐。

  魏公子牟东行,穰侯送之曰:“先生将去冉之山东矣,独无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几忘语君,君知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穰侯曰:“善,敬受明教。

  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虽智必质,然后辩之;虽能必让,然后为之;故士虽聪明圣智,自守以愚;功被天下,自守以让;勇力距世,自守以怯;富有天下,自守以廉;此所谓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者也。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

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楚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持酒而进之,子反曰:‘退,酒也。

’谷阳曰:‘非酒也。

’子反又曰:‘退,酒也。

’谷阳又曰:‘非酒也。

’子反受而饮之,醉而寝。

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戢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夫谷阳之进酒也,非以妒子反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

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

  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春秋有其戒,晋先轸是也。

先轸欲要功获名,则以秦不假道之故,请要秦师,襄公曰:“不可。

夫秦伯与吾先君有结,先君一日薨而兴师击之,是孤之负吾先君,败邻国之交而失孝子之行也。

”先轸曰:“先君薨而不吊赠,是无哀吾丧也;兴师径吾地而不假道,是弱吾孤也;且柩毕尚薄屋,无哀吾丧也。

”兴师。

卜曰:“大国师将至,请击之。

”则听先轸兴兵要之殽,击之,匹马只输(轮)无脱者,大结怨构祸于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糜烂国家,十有余年,卒丧其师众,祸及大夫,忧累后世,故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

  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

”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绝世祀,荒淫于乐,沈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止,汤诛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也。

”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必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

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异人音。

”少进,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

”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

”孔子曰:“愿闻三失。

”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

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

厚交友而后绝,三失也。

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吾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

请从此辞。

”则自刎而死。

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也。

”于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孔子论诗至于正月之六章,戄然曰:“不逢时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废道,违上离俗则危身;世不与善,己独由之,则曰非妖则孽也;是以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故贤者不遇时,常恐不终焉。

诗曰:‘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此之谓也。

  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罗者对曰:“黄口从大爵者不得,大爵从黄口者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

  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嗜欲使行亏,谗谀乱正心,众口使意回,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污辱难湔洒,败事不可后追,不深念远虑,后悔当几何?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谩谀者,穷辱之舍也;取虐于人者,趋祸之路也,故曰去徼幸,务忠信,节嗜欲,无取虐于人,则称为君子,名声常存。

怨生于不报,祸生于多福,安危存于自处,不困在于蚤豫,存亡在于得人,慎终如始,乃能长久。

能行此五者,可以全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要道也。

  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

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

  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仁,二曰诚以信,三曰富而贵毋敢以骄人,四曰恭以敬,五曰宽以静。

思此五者,则无凶命,用能治敬,以助天时,凶命不至,而祸不来。

友人者,非敬人也,自敬也。

贵人者,非贵人也,自贵也。

昔者吾尝见天雨金石与血;吾尝见四月十日并出,有与天滑;吾尝见高山之崩,深谷之窒,大都王宫之破,大国之灭;吾尝见高山之为裂,深渊之沙竭,贵人之车裂;吾尝见稠林之无木,平原为溪谷,君子为御仆;吾尝见江河干为坑,正冬采榆叶,仲夏雨雪霜,千乘之君,万乘之主,死而不葬。

是故君子敬以成其名,小人敬以除其刑,奈何无戒而不慎五本哉!

  鲁有恭士,名曰机泛,行年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阴,夏日行阳,市次不敢不行参,行必随,坐必危,一食之间,三起不羞,见衣裘褐之士则为之礼,鲁

君问曰:“机子年甚长矣,不可释恭乎?”机泛对曰:“君子好恭以成其名,小人学恭以除其刑,对君之坐,岂不安哉?尚有差跌;一食之上,岂不美哉?尚有

哽噎;今若泛所谓幸者也,固未能自必,鸿鹄飞冲天,岂不高哉?矰缴尚得而加之;虎豹为猛,人尚食其肉,席其皮;誉人者少,恶人者多,行年七十,常恐斧

质之加于泛者,何释恭为?”

  成回学于子路三年,回恭敬不已,子路问其故何也?回对曰:“臣闻之,行者比于鸟,上畏鹰鹯,下畏网罗;夫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祸罪不施。

行年七十,常恐行节之亏,回是以恭敬待大命。

”子路稽首曰:“君子哉!”

卷十一 善说 #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

”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

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

”诗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

”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

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

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

此之谓善说。

”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

”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

”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

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

”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说,而身得以全。

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

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魏王曰:“诺”。

使吏捕之,围而未杀。

痤自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与王地,则王奈何?故不若与定割地,然后杀痤。

”魏王曰:“善”。

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

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吴人入荆,召陈怀公,怀公召国人曰:“欲与荆者左,欲与吴者右。

”逄滑当公而进曰:“吴未有福,荆未有祸。

”公曰:“国胜君出,非祸而奚?”对曰:“小国有是犹复,而况大国乎?楚虽无德,亦不斩艾其民,吴日弊兵,暴骨如莽,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祸之适吴,何日之有?”陈侯从之。

  桓公立仲父,致大夫曰:“善吾者入门而右,不善吾者入门而左。

”有中门而立者,桓公问焉。

对曰:“管子之知,可与谋天下,其强可与取天下。

君恃其信乎?内政委焉;外事断焉。

驱民而归之,是亦可夺也。

”桓公曰:“善。

”乃谓管仲:“政则卒归于子矣,政之所不及,唯子是匡。

”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

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

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

”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

”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

”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

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

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

”齐王曰:“善。

愿请先生为相。

  孝武皇帝时,汾阴得宝鼎而献之于甘泉宫,群臣贺,上寿曰:“陛下得周鼎。

”侍中虞丘寿王独曰:“非周鼎。

”上闻之,召而问曰:“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周鼎而寿王独以为非,何也?寿王有说则生,无说则死。

”对曰:“臣寿王安敢无说?臣闻夫周德始产于后稷,长于公刘,大于大王,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洞,天下漏泉,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周鼎。

今汉自高祖继周,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陛下之身愈盛,天瑞并至,征祥毕见。

昔始皇帝亲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

天昭有德,宝鼎自至,此天之所以予汉,乃汉鼎,非周鼎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是日赐虞丘寿王黄金十斤。

  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草茅臣东郭民祖朝,愿请闻国家之计。

”献公使使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

藿食者尚何与焉?”祖朝对曰:“大王独不闻古之将曰桓司马者,朝朝其君,举而宴,御呼车,骖亦呼车,御肘其骖曰:‘子何越云为乎?何为借呼车?’骖谓其御曰:‘当呼者呼,乃吾事也,子当御正子之辔衔耳。

子今不正辔衔,使马卒然惊,妄轹道中行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剑,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

子宁能辟子之辔,下佐我乎?其祸亦及吾身,与有深忧,吾安得无呼车乎?’今大王曰:‘食肉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设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其祸亦及臣之身。

臣与有其忧深。

臣安得无与国家之计乎?”献公召而见之,三日与语,无复忧者,乃立以为师也。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王曰:“诺。

”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

’谕乎?”王曰:“未谕也。

”“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

’则知乎?”王曰:“可知矣。

”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

”王曰:“善。

  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

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客曰:“不然,臣闻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

见菟而指属,则无失菟矣;望见而放狗也,则累世不能得菟矣!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

”孟尝君曰:“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

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客曰:“不然,臣见鹪鹩巢于苇苕,着之发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

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

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

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也,何则?所托者然也。

”于是孟尝君复属之齐,齐王使为相。

  陈子说梁王,梁王说而疑之曰:“子何为去陈侯之国而教小国之孤于此乎?”陈子曰:“夫善亦有道,而遇亦有时,昔傅说衣褐带剑,而筑于秕传之城,武丁夕梦,旦得之,时王也;宁戚饭牛,康衢击车辐而歌,顾见桓公得之,时霸也;百里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人虏,穆公得之,时强也。

论若三子之行,未得为孔子骏徒也。

今孔子经营天下,南有陈蔡之阨,而北干景公,二坐而五立,未尝离也。

孔子之时不行,而景公之时怠也。

以孔子之圣,不能以时行,说之怠,亦独能如之何乎?”

  林既衣韦衣而朝齐景公,齐景公曰:“此君子之服也?小人之服也?”林既逡巡而作色曰:“夫服事何足以端士行乎?昔者荆为长剑危冠,令尹子西出焉;齐短衣而遂偞之冠,管仲隰朋出焉;越文身剪发,范蠡大夫种出焉;西戎左衽而椎结,由余亦出焉。

即如君言,衣狗裘者当犬吠,衣羊裘者当羊鸣,且君衣狐裘而朝,意者得无为变乎?”景公曰:“子真为勇悍矣,今未尝见子之奇辩也。

一邻之斗也,千乘之胜也。

”林既曰:“不知君之所谓者何也?夫登高临危而目不眴,而足不陵者,此工匠之勇悍也;入深渊,刺蛟龙,抱鼋鼍而出者,此渔夫之勇悍也;入深山,刺虎豹,抱熊罴而出者,此猎夫之勇悍也;不难断头,裂腹暴骨,流血中流者,此武士之勇悍也。

今臣居广廷,作色端辩,以犯主君之怒,前虽有乘轩之赏,未为之动也;后虽有斧质之威,未为之恐也;此既之所以为勇悍也。

  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曰浮君。

君视而不应,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

”公乘不仁曰:“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盖言其危,为人臣者不易,为君亦不易。

今君已设令,令不行,可乎?”君曰:“善。

”举白而饮,饮毕曰:“以公胜不仁为上客。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游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能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

庄辛迁延沓手而称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芘,张翠盖而犀尾,班丽褂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

’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于是鄂君子皙乃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

官为令尹,爵为执圭,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

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

未尝过僇如此之卒也。

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

  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

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臣之所能令悲者,有先贵而后贱,先富而后贫者也。

不若身材高妙,适遭暴乱,无道之主,妄加不道之理焉;不若处势隐绝,不及四邻,诎折傧厌,袭于穷巷,无所告愬;不若交欢相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复相见之时;不若少失二亲,兄弟别离,家室不足,忧蹙盈。

当是之时也,固不可以闻飞鸟疾风之声,穷穷焉固无乐已。

凡若是者,臣一为之徽胶援琴而长太息,则流涕沾衿矣。

今若足下千乘之君也,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侏儒处前选进而谄谀;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激楚之切风,练色以淫目,流声以虞耳;水游则连方舟,载羽旗,鼓吹乎不测之渊;野游则驰骋弋猎乎平原广囿,格猛兽;入则撞钟击鼓乎深宫之中。

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忘死与生,虽有善琴者,固未能令足下悲也。

”孟尝君曰:“否!否!文固以为不然。

”雍门子周曰:“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

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

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

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誉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

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

千秋万岁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高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以下而青廷矣。

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蹢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承睫而未殒,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征,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接草而待曰:“敢问上客将何之?”蘧伯玉为之轼车。

公子皙曰:“吾闻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身耶?”蘧伯玉曰:“谨受命。

”蘧伯玉见楚王,使事毕,坐谈话,从容言至于士。

楚王曰:“何国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

”楚王大悦。

蘧伯玉曰:“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

”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曰:“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

吴受而相之。

发兵攻楚,堕平王之墓。

伍子胥生于楚,吴善用之。

衅蚡黄生于楚,走之晋,治七十二县,道不拾遗,民不妄得,城郭不闭,国无盗贼,蚡黄生于楚而晋善用之。

今者臣之来,逢公子皙濮水之上,辞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身耶?’又不知公子皙将何治也。

”于是楚王发使一驷,副使二乘,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

故诗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孰将西归,怀之好音。

”此之谓也。

物之相得,固微甚矣。

  叔向之弟羊舌虎善乐达,达有罪于晋,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

既而祁奚曰:“吾闻小人得位,不争不义,君子所忧,不救不祥。

”乃往见范桓子而说之曰:“闻善为国者,赏不过;刑不滥。

赏过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君子。

(与不幸而过),宁过而赏淫人,无过而刑君子,故尧之刑也,殛鲧于羽山而用禹;周之刑也,僇管、蔡而相周公,不滥刑也。

”桓子乃命吏出叔向,救人之患者,行危苦而不避烦辱,犹不能免。

今祁奚论先王之德而叔向得免焉,学岂可已哉?

  张禄掌门,见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道,君亦知之乎?”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则是修也。

仓庾盈而不虚,则是富也。

为之奈何?其说可得闻乎?”张禄曰:“愿君贵则举贤,富则振贫,若是则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矣。

”孟尝君以其言为然,说其意,辩其辞,明日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张先生。

先生辞而不受。

后先生复见孟尝君。

孟尝君曰:“前先生幸教文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说,汝亦知之乎?’文窃说教,故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先生,以补门内之不赡者,先生曷为辞而不受乎?”张禄曰:“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

何暇衣新而不旧,仓瘐盈而不虚乎?”孟尝君曰:“然则为之奈何?”张禄曰:“夫秦者四塞之国也。

游宦者不得入焉。

愿君为吾为丈尺之书,寄我与秦王,我往而遇乎,固君之入也。

往而不遇乎,虽人求间谋,固不遇臣矣。

”孟尝君曰:“敬闻命矣。

”因为之书,寄之秦王,往而大遇。

谓秦王曰:“自禄之来入大王之境,田畴益辟,吏民益治,然而大王有一不得者,大王知之乎?”王曰:“不知。

”曰:“夫山东有相,所谓孟尝君者,其人贤人,天下无急则已,有急则能收天下雄俊之士,与之合交连友者,疑独此耳。

然则大王胡不为我友之乎?”秦王曰:“敬受命。

”奉千金以遗孟尝君,孟尝君辍食察之而寤曰:“此张生之所谓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者也。

  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

”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

’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

’今周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

”文侯于是乃发粟百钟,送之庄周之室。

  晋平公问叔向曰:“岁饥民疫,翟人攻我,我将若何?”对曰:“岁饥来年而反矣,疾疫将止矣,翟人不足患也。

”公曰:“患有大于此者乎?”对曰:“夫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罪而不敢言,左右顾宠于小官而君不知。

此诚患之大者也。

”公曰:“善。

”于是令国中曰:“欲有谏者为之隐,左右言及国吏罪。

  赵简子攻陶,有二人先登,死于城上,简子欲得之,陶君不与。

承盆疽谓陶君曰:“简子将掘君之墓,以与君之百姓市曰:‘踰邑梯城者将赦之,不者将掘其墓,朽者扬其灰,未朽者辜其尸。

’陶君惧,谓效二人之尸以为和。

  子贡见太宰嚭,太宰嚭问曰:“孔子何如?”对曰:“臣不足以知之。

”太宰曰:“子不知,何以事之?”对曰:“惟不知,故事之,夫子其犹大山林也,百姓各足其材焉。

”太宰嚭曰:“子增夫子乎?”对曰:“夫子不可增也。

夫赐其犹一累壤也,以一累壤增大山,不益其高,且为不知。

”太宰嚭曰:“然则子有所酌也。

”对曰:“天下有大樽而子独不酌焉,不识谁之罪也。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

”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

”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赵襄子谓仲尼曰:“先生委质以见人主七十君矣,而无所通,不识世无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仲尼不对。

异日,襄子见子路曰:“尝问先生以道,先生不对,知而不对则隐也。

隐则安得为仁;若信不知,安得为圣?”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岂能发其声乎哉?君问先生,无乃犹以挺撞乎?”

  卫将军文子问子贡曰:“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何也?”子贡曰:“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

穷而事贤则不悔;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

其得之,固道也;失之,命也。

”曰:“失而不得者,何也?”曰:“其穷不事贤,其通不举穷,其富不分贫,其贵不理贱,其得之,命也;其失之,固道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大人也。

”子路曰:“昔者管子说襄公,襄公不说,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无能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中无惭色,是无愧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无仁也。

夫子何以大之?”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说,管仲非不辩也,襄公不知说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非无能也,不遇时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桎梏居槛车而无惭色,非无愧也,自裁也;事所射之君,非不贞也,知权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非无仁也。

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天下,夫何为不死哉?管仲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由!汝不知也。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咎犯与赵衰孰贤?”对曰:“阳处父欲臣文公,因咎犯,三年不达,因赵衰,三日而达。

智不知其士众,不智也;知而不言,不忠也;欲言之而不敢,无勇也;言之而不听,不贤也。

  赵简子问于成抟曰:“吾闻夫羊殖者,贤大夫也,是行奚然?”对曰:“臣抟不知也。

”简子曰:“吾闻之子与友亲,子而不知,何也?”抟曰:“其为人也数变,其十五年也,廉以不匿其过;其二十也,仁以喜义,其三十也,为晋中军尉,勇以喜仁,其年五十也,为边城将,远者复亲。

今臣不见五年矣。

恐其变,是以不敢知。

”简子曰:“果贤大夫也,每变益上矣。

卷十二 奉使 #

  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

”不得擅生事矣。

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

”既曰:“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矣,又曰:“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者,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

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常经也;专之可也者,谓救危除患也;进退在大夫者,谓将帅用兵也;徐行而不反者,谓出使道闻君亲之丧也。

公子子结擅生事,春秋不非,以为救庄公危也。

公子遂擅生事,春秋讥之,以为僖公无危事也。

故君有危而不专救,是不忠也。

若无危而擅生事,是不臣也。

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吉,春秋无通义。

’此之谓也。

  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诫之曰:“必如吾言。

”使者曰:“王之鼓瑟,未尝悲若此也!”王曰:“宫商固方调矣!”使者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王曰:“天有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可知,是以不书。

”使者曰:“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遇吉则贺之,凶则吊之。

今楚、赵相去,千有余里,吉凶忧患,不可豫知,犹柱之不可书也。

诗云:‘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

  楚庄王举兵伐宋,宋告急,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

”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往命宋毋降,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

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解扬乃许。

于是楚乘扬以楼车,令呼宋使降,遂倍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今至矣。

”楚庄王大怒,将烹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虽死无二。

”王曰:“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死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臣不恨也。

”顾谓楚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而得死者。

”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

于是庄公卒赦解扬而归之。

晋爵之为上卿。

故后世言霍虎。

  秦王以五百里地易鄢陵,鄢陵君辞而不受,使唐且谢秦王。

秦王曰:“秦破韩灭魏,鄢陵君独以五十里地存者,吾岂畏其威哉?吾多其义耳。

今寡人以十倍之地易之,鄢陵君辞而不受,是轻寡人也。

”唐且避席对曰:“非如此也。

夫不以利害为趣者,鄢陵君也。

夫鄢陵君受地于先君而守之。

虽复千里不得当,岂独五百里哉?”秦王忿然作色,怒曰:“公亦曾见天子之怒乎?”唐且曰:“王臣未曾见也。

”秦王曰:“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且曰:“大王亦尝见夫布衣韦带之士怒乎?”秦王曰:“布衣韦带之士怒也,解冠徒跣,以颈颡地耳,何难知者。

”唐且曰:“此乃匹夫愚人之怒耳,非布衣韦带之士怒也。

夫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奔星昼出;要离刺王子庆忌,苍隼击于台上;聂政刺韩王之季父,白虹贯日,此三人皆布衣韦带之士怒矣。

與臣將四士,含怒未發,■厲於天。

士无怒即已,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即案匕首起视秦王曰:“今将是矣。

”秦王变色长跪曰:“先生就坐,寡人喻矣。

秦破韩灭魏,鄢陵独以五十里地存者,徒用先生之故耳。

  齐攻鲁。

子贡见哀公,请求救于吴。

公曰:“奚先君宝之用?”子贡曰:“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

”于是以杨干麻筋之弓六往。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吴王惧,乃兴师救鲁。

诸侯曰:“齐伐周公之后,而吴救之。

”遂朝于吴。

  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进称曰:“为人子,三年不闻父问,不可谓孝。

为人父,三年不问子,不可谓慈。

君何不遣人使大国乎?”太子曰:“愿之久矣。

未得可使者。

”仓唐曰:“臣愿奉使,侯何嗜好?”太子曰:“侯嗜晨凫,好北犬。

”于是乃遣仓唐■北犬,奉晨凫,献于文侯。

仓唐至,上谒曰:“孽子击之使者,不敢当大夫之朝,请以燕闲,奉晨凫,敬献庖厨,■北犬,敬上涓人。

”文侯悦曰:“击爱我,知吾所嗜,知吾所好。

”召仓唐而见之,曰:“击无恙乎?”仓唐曰:“唯唯。

”如是者三,乃曰:“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

”文侯怵然为之变容。

问曰:“子之君无恙乎?”仓唐曰:“臣来时,拜送书于庭。

”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孰与是?”仓唐曰:“礼,拟人必于其伦,诸侯毋偶,无所拟之。

”曰:“长大孰与寡人。

”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赐之斥带,则不更其造。

”文侯曰:“子之君何业?”仓唐曰:“业诗。

”文侯曰:“于诗何好?”仓唐曰:“好晨风、黍离。

”文侯自读晨风曰:“■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文侯曰:“子之君以我忘之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

”文侯复读黍离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文侯曰:“子之君怨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

”文侯于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敕仓唐以鸡鸣时至。

太子起拜,受赐发箧,视衣尽颠倒。

太子曰:“趣早驾,君侯召击也。

”仓唐曰:“臣来时不受命。

”太子曰:“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敕子以鸡鸣时至,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遂西至谒。

文侯大喜,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

”乃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

故曰:“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

”赵仓唐一使而文侯为慈父,而击为孝子。

太子乃称:“诗曰:‘凤凰于飞,哕哕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舍人之谓也。

  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观焉。

反曰:“不可伐也。

其忧在上;其乐在下。

且贤臣在焉,曰沈驹。

”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

初之贤人死矣。

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

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反。

”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

  梁王赘其群臣而议其过,任座进谏曰:“主君国广以大,民坚而众,国中无贤人辩士,奈何?”王曰:“寡人国小以狭,民弱臣少,寡人独治之,安所用贤人辩士乎?”任座曰:“不然,昔者齐无故起兵攻鲁,鲁君患之,召其相曰:‘为之奈何?’相对曰:‘夫柳下惠少好学,长而嘉智,主君试召使于齐。

’鲁君曰:‘吾千乘之主也,身自使于齐,齐不听。

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也,使之又何益乎?’相对曰:‘臣闻之,乞火不得不望其炮矣。

今使柳下惠于齐,纵不解于齐兵,终不愈益攻于鲁矣。

’鲁君乃曰:‘然乎?’相即使人召柳下惠来。

入门,袪衣不趋。

鲁君避席而立,曰:‘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观喜见子。

今国事急,百姓恐惧,愿借子大夫使齐。

’柳下惠曰:‘诺。

’乃东见齐侯。

齐侯曰:‘鲁君将惧乎?’柳下惠曰:‘臣君不惧。

’齐侯忿然怒曰:‘吾望而鲁城,芒若类失亡国,百姓发屋伐木以救城郭,吾视若鲁君类吾国。

子曰不惧,何也?’柳下惠曰:‘臣之君所以不惧者,以其先人出周,封于鲁,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

”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不然,百姓非不急也。

’齐侯乃解兵三百里。

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至解齐,释鲁之难,奈何无贤士圣人乎?”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以降汉,如反复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与留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佗送亦千金。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晋楚之君相与为好会于宛丘之上。

宋使人往之。

晋、楚大夫曰:“趣以见天子礼见于吾君,我为见子焉。

”使者曰:“冠虽弊,宜加其上;履虽新,宜居其下;周室虽微,诸侯未之能易也。

师升宋城,犹不更臣之服也。

”揖而去之,诸大夫瞿然,遂以诸侯之礼见之。

  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日惭之。

”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

”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

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

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

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

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

’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

”梁王闻之,披衣出,以见诸发。

令逐韩子。

诗曰:“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若此之谓也。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之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客见则称天子。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

”晏子憱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不佞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

”见以诸侯之礼。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毋为罪!”晏子憱然避位矣。

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慢,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逡巡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麤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之所以仕也。

如臣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

王笑曰:“今日吾讥晏子也,犹裸而訾高橛者。

  景公使晏子使于楚。

楚王进橘置削。

晏子不剖而幷食之。

楚王曰:“橘当去剖。

”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

今万乘无教,臣不敢剖,然臣非不知也。

  晏子将使荆,荆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贤人也,今方来,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于是荆王与晏子立语。

有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王曰:“齐人固盗乎?”晏子反顾之曰:“江南有橘,齐王使人取之而树之于江北,生不为橘,乃为枳,所以然者何?其土地使之然也。

今齐人居齐不盗,来之荆而盗,得无土地使之然乎?”荆王曰:“吾欲伤子而反自中也。

  晏子使楚。

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

”傧者更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秦、楚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戏之曰:“子来亦卜之乎?”对曰:“然!”“卜之谓何?”对曰:“吉。

”楚人曰:“噫!甚矣!子之国无良龟也。

王方杀子以衅钟,其吉如何?”使者曰:“秦、楚毂兵,吾王使我先窥我死而不还,则吾王知警戒,整齐兵以备楚,是吾所谓吉也。

且使死者而无知也,又何衅于钟,死者而有知也,吾岂错秦相楚哉?我将使楚之钟鼓无声,钟鼓无声则将无以整齐其士卒而理君军。

夫杀人之使,绝人之谋,非古之通议也。

子大夫试熟计之。

”使者以报楚王。

楚王赦之。

此之谓“造命”。

  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宫。

使者曰:“大哉梧乎!”王曰:“江海之鱼吞舟,大国之树必巨,使何怪焉!”使者曰:“昔燕攻齐,遵雒路,渡济桥,焚雍门,击齐左而虚其右,王歜绝颈而死于杜山;公孙差格死于龙门,饮马乎淄、渑,定获乎琅邪,王与太后奔于莒,逃于城阳之山,当此之时,则梧之大何如乎?”王曰:“陈先生对之。

”陈子曰:“臣不如刁勃。

”王曰:“刁先生应之。

”刁勃曰:“使者问梧之年耶?昔者荆平王为无道,加诸申氏,杀子胥父与及兄。

子胥被发乞食于吴。

阖庐以为将相。

三年,将吴兵复雠乎楚,战胜乎柏举,级头百万,囊瓦奔郑,王保于随。

引师入郢,军云行乎郢之都。

子胥亲射宫门,掘平王冢,笞其坟,数其罪。

曰:‘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

’士卒人加百焉,然后止。

当若此时,梧可以为其●矣。

  蔡使师强、王坚使于楚。

楚王闻之,曰:“人名多章章者,独为师强王坚乎?”趣见之,无以次,视其人状,疑其名而丑其声,又恶其形。

楚王大怒曰:“今蔡无人乎?国可伐也。

有人不遣乎?国可伐也。

端以此诫寡人乎?国可伐也。

”故发二使,见三谋伐者蔡也。

  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黯往视之,期以一月六日而后反。

简子曰:“何其久也?”黯曰:“谋利而得害,由不察也。

今蘧伯玉为相,史■佐焉,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

易曰:‘涣其群,元吉。

’涣者贤也,群者象也,元者吉之始也。

涣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贤矣。

”简子按兵而不动耳。

  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于齐侯。

毋择行道失之。

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君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而鹄飞冲天,遂不复反。

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弊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剑刎头,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

念思非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

”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鹄远矣。

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以为汤沐邑。

”毋择对曰:“恶有为其君使而轻易其弊,而利诸侯之地乎?”遂出不反。

卷十三 权谋 #

  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而后考之于蓍龟。

白屋之士,皆关其谋;刍荛之役,咸尽其心。

故万举而无遗筹失策。

传曰:“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

”此大谋之术也。

谋有二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

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知盛衰废兴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若此人者,居乱世则不害于其身,在乎太平之世则必得天下之权;彼知事者亦尚矣,见事而知得失成败之分,而究其所终极,故无败业废功。

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也。

”夫非知命知事者,孰能得权谋之术。

夫权谋有正有邪;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

夫正者,其权谋公,故其为百姓尽心也诚;彼邪者,好私尚利,故其为百姓也诈。

夫诈则乱,诚则平,是故尧之九臣诚而兴于朝,其四臣诈而诛于野。

诚者隆至后世;诈者当身而灭。

知命知事而能于权谋者,必察诚诈之原而以处身焉,则是亦权谋之术也。

夫知者举事也,满则虑溢,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则虑直。

由重其豫,惟恐不及,是以百举而不陷也。

  杨子曰:“事之可以之贫,可以之富者,其伤行者也;事之可以之生,可以之死者,其伤勇者也。

”仆子曰:“杨子智而不知命,故其知多疑,语曰:‘知命者不惑。

’晏婴是也。

  赵简子曰:“晋有泽鸣、犊●,鲁有孔丘,吾杀此三人,则天下可图也。

”于是乃召泽鸣、犊●,任之以政而杀之。

使人聘孔子于鲁。

孔子至河,临水而观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于此,命也夫!”子路趋进曰:“敢问奚谓也?”孔子曰:“夫泽鸣、犊●,晋国之贤大夫也。

赵简子之未得志也,与之同闻见,及其得志也,杀之而后从政,故丘闻之:刳胎焚夭,则麒麟不至;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丘闻之:君子重伤其类者也。

  孔子与齐景公坐,左右白曰:“周使来言庙燔。

”齐景公出问曰:“何庙也?”孔子曰:“是厘王庙也。

”景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

’天之与人,必报有德,祸亦如之。

夫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宫室,舆马奢侈,不可振也。

故天殃其庙,是以知之。

”景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殃其庙乎?”子曰:“天以文王之故也。

若殃其身,文王之祀,无乃绝乎?故殃其庙以章其过也。

”左右入报曰:“周厘王庙也。

”景公大惊,起拜曰:“善哉!圣人之智,岂不大乎!”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

桓公怪之,以问管仲。

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

”桓公叹曰:“歖!日之役者,有执柘杵而上视者,意其是邪!”乃令复役,无得相代。

少焉,东郭垂至。

管仲曰:“此必是也。

”乃令傧者延而进之,分级而立。

管仲曰:“子言伐莒者也?”对曰:“然。

”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

”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优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愀然清净者,缞绖之色;勃然充满者,此兵革之色也。

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勃然充满,此兵革之色也,君吁而不吟,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

臣窃虑小诸侯之未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

”君子曰:“凡耳之闻,以声也。

今不闻其声而以其容与臂,是东郭垂不以耳听而闻也。

桓公、管仲虽善谋,不能隐圣人之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东郭垂有之矣。

故桓公乃尊禄而礼之。

  晋太史屠余见晋国之乱,见晋平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国法归周。

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其孰先亡。

”对曰:“晋先亡。

”威公问其说。

对曰:“臣不敢直言,示晋公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不当,曰:‘是何能然?’示以人事多义,百姓多怨,曰:‘是何伤?’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与,曰:‘是何害?’是不知所以存,所以亡。

故臣曰:‘晋先亡。

’居三年,晋果亡。

威公又见屠余而问焉。

曰:“孰次之。

”对曰:“中山次之。

”威公问其故。

对曰:“天生民,令有辨,有辨,人之义也。

所以异于禽兽麋鹿也,君臣上下所以立也。

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讴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臣故曰:‘中山次之。

’居二年,中山果亡。

威公又见屠余而问曰:“孰次之。

”屠余不对。

威公固请。

屠余曰:“君次之。

”威公惧,求国之长者,得锜畴、田邑而礼之,又得史理、赵巽以为谏臣,去苛令三十九物,以告屠余。

屠余曰:“其尚终君之身。

臣闻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之极谏之士;国之亡也,天与之乱人与善谀者。

”威公薨,九月不得葬。

周乃分而为二,故有道者言,不可不重也。

  齐侯问于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对曰:“莒其亡乎?”公曰:“奚故?”对曰:“地侵于齐,货竭于晋,是以亡也。”

  智伯从韩、魏之兵以攻赵,围晋阳之城而溉之,城不没者三板。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

”智伯曰:“何以知之?”对曰:“夫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未没者三板,臼灶生■,人马相食,城降有日矣。

而韩、魏之君无喜志而有忧色,是非反何也?”明日,智伯谓韩、魏之君曰:“疵言君之反也。

”韩、魏之君曰:“必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将胜矣。

夫二家虽愚,不弃美利而偝约为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

是疵必为赵说君,且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

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

”智伯出,欲杀絺疵,絺疵逃。

韩、魏之君果反。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

孔子闻之,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

”后一年而亡。

弟子问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

’今期年而亡。

夫子何以知其将亡也。

”孔子曰:“祭之为言索也,索也者尽也,乃孝子所以自尽于亲也。

至祭而亡其牲,则余所亡者多矣。

吾以此知其将亡矣。

  蔡侯、宋公、郑伯朝于晋。

蔡侯谓叔向曰:“子亦奚以语我?”对曰:“蔡言地计众,不若宋郑。

其车马衣裘侈于二国,诸侯其有图蔡者乎?”处期年,荆伐蔡而残之。

  白圭之中山,中山王欲留之,固辞而去。

又之齐,齐王亦欲留之,又辞而去,人问其辞。

白圭曰:“二国将亡矣。

所学者国有五尽,故莫之必忠,则言尽矣;莫之必誉,则名尽矣;莫之必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毋幸,必亡。

中山与齐皆当此。

若使中山之与齐也,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也,其患在不闻也,虽闻又不信也。

然则人主之务,在善听而已矣。

  下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以血,旁邻窥墙而问之。

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对曰:“吾国且亡。

”曰:“何以知也?”应之曰:“吾闻病之将死也,不可为良医;国之将亡也,不可为计谋;吾数谏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国之将亡也。

”于是窥墙者闻其言,则举宗而去之楚。

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

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

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应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闻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

汝能行我言,汝为主,我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

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若弃寡人,竖刁可使从政乎?”对曰:“不可。

竖刁自刑以求入君,其身之忍,将何有于君。

”公曰:“然则易牙可乎?”对曰:“易牙解其子以食君,其子之忍,将何有于君,若用之必为诸侯笑。

”及桓公殁,竖刁易牙乃作难。

桓公死六十日,虫出于户而不收。

  石乞侍坐于屈建。

屈建曰:“白公其为乱乎?”石乞曰:“是何言也?白公至于室无营所,下士者三人与己相若,臣者五人,所与同衣者千人。

白公之行若此,何故为乱?”屈建曰:“此建之所谓乱也。

以君子行,则可于国家行。

过礼则国家疑之,且苟不难下其臣,必不难高其君矣。

建是以知夫子将为乱也。

”处十月,白公果为乱。

  韩昭侯造作高门。

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

”曰:“何也?”曰:“不时。

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

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

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高门成,昭侯卒。

竟不出此门。

  田子颜自大术至乎平陵城下,见人子问其父,见人父问其子。

田子方曰:“其以平陵反乎?吾闻行于内,然后施于外。

外颜欲使其众甚矣。

”后果以平陵叛。

  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砥兵。

楚王恐,召梁公弘曰:“晋人已胜智氏矣。

归而缮甲兵,其以我为事乎?”梁公曰:“不患,害其在吴乎?夫吴君恤民而同其劳,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轻其死以从上,使如虏之战,臣登山以望之,见其用百姓之信,必也勿已乎?其备之若何?”不听,明年,阖庐袭郢。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

”王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

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

”兴兵伐之,遂取陈。

  石益谓孙伯曰:“吴将亡矣!吾子亦知之乎?”孙伯曰:“晚矣,子之知之也。

吾何为不知?”石益曰:“然则子何不以谏?”孙伯曰:“昔桀罪谏者,纣焚圣人,剖王子比干之心。

袁氏之妇,络而失其纪,其妾告之,怒弃之。

夫亡者,岂斯人知其过哉?”

  孝宣皇帝之时,霍氏奢靡,茂陵徐先生曰:“霍氏必亡。

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

孔子曰:‘奢则不逊。

’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

出人之右,人必害之。

今霍氏秉权,天下之人疾害之者多矣。

夫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不亡何待?”乃上书言霍氏奢靡,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果灭。

董忠等以其功封。

人有为徐先生上书者,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曰:‘曲其●,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

’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

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者。

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

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徙薪曲●之策,而使居燔发灼烂之右。

”书奏,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拜为郎。

  齐桓公将伐山戎、孤竹,使人请助于鲁。

鲁君进群臣而谋,皆曰:“师行数十里,入蛮夷之地,必不反矣。

”于是鲁许助之而不行。

齐已伐山戎、孤竹,而欲移兵于鲁。

管仲曰:“不可。

诸侯未亲,今又伐远而还诛近邻,邻国不亲,非霸王之道,君之所得山戎之宝器者,中国之所鲜也,不可不进周公之庙乎?”桓公乃分山戎之宝,献之周公之庙。

明年起兵伐莒。

鲁下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至。

孔子曰:“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

”此之谓也。

  中行文子出亡至边,从者曰:“为此啬夫者君人也,胡不休焉,且待后车者。

”文子曰:“异日吾好音,此子遗吾琴,吾好佩,又遗吾玉,是不非吾过者也,自容于我者也。

吾恐其以我求容也,遂不入。

”后车入门,文子问啬夫之所在,执而杀之。

仲尼闻之,曰:“中行文子背道失义以亡其国,然后得之,犹活其身,道不可遗也,若此。

  卫灵公襜被以与妇人游,子贡见公。公曰:“卫其亡乎?”对曰:“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故亡;成汤、文武知任其过故兴,卫奚其亡也?”

  智伯请地于魏宣子,宣子不与。

任增曰:“何为不与?”宣子曰:“彼无故而请地,吾是以不与。

”任增曰:“彼无故而请地者,无故而与之,是重欲无厌也。

彼喜,必又请地于诸侯,诸侯不与,必怒而伐之。

”宣子曰:“善。

”遂与地。

智伯喜,又请地于赵,赵不与,智伯怒,围晋阳。

韩、魏合赵而反智氏,智氏遂灭。

  楚庄王与晋战,胜之,惧诸侯之畏己也,乃筑为五仞之台,台成而觞诸侯,诸侯请约。

庄王曰:“我薄德之人也。

”诸侯请为觞。

乃仰而曰:“将将之台,窅窅其谋,我言而不当,诸侯伐之。

”于是远者来朝,近者入宾。

  吴王夫差破越,又将伐陈。

楚大夫皆惧,曰:“昔阖庐能用其众,故破我于柏举。

今闻夫差又甚焉。

”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也,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贰味,处不重席,择不取费。

在国,天有灾,亲戚乏困而供之;在军,食熟者半而后食。

其所尝者,卒乘必与焉。

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

今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夫差先自败己,焉能败我?”

  越破吴,请师于楚以伐晋。

楚王与大夫皆惧,将许之。

左史倚相曰:“此恐吾攻己,故示我不病。

请为长毂千乘,卒三万,与分吴地也。

”庄王听之,遂取东国。

  阳虎为难于鲁,走之齐,请师于鲁,齐侯许之。

鲍文子曰:“不可也。

阳虎欲齐师破,齐师破,大臣必多死,于是欲奋其诈谋。

夫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容其求焉。

今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

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毋乃害乎?”齐君乃执之,免而奔晋。

  汤欲伐桀。

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

”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

伊尹曰:“未可。

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

”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

明年,又不供贡职。

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

伊尹曰:“可矣。

”汤乃兴师,伐而残之。

迁桀南巢氏焉。

  武王伐纣,过隧斩岸,过水折舟,过谷发梁,过山焚莱,示民无返志也。

至于有戎之隧,大风折■。

散宜生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

天落兵也。

”风霁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啬。

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

”卜而龟熸。

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不利以祷祠,利以击众,是熸之已。

”故武王顺天地,犯三妖而禽纣于牧野,其所独见者精也。

  晋文公与荆人战于城濮,君问于咎犯。

咎犯对曰:“服义之君,不足于信;服战之君,不足于诈,诈之而已矣。

”君问于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复也;干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复也。

诈犹可以偷利,而后无报。

”遂与荆军战,大败之。

及赏,先雍季而后咎犯。

侍者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曰:“雍季之言,百世之谋也;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寡人既行之矣。

  城濮之战,文公谓咎犯曰:“吾卜战而龟熸。

我迎岁,彼背岁。

彗星见,彼操其柄,我操其标。

吾又梦与荆王搏,彼在上,我在下,吾欲无战,子以为何如?”咎犯对曰:“十战龟熸,是荆人也。

我迎岁,彼背岁,彼去我从之也。

彗星见,彼操其柄,我操其标,以扫则彼利,以击则我利。

君梦与荆王搏,彼在上,君在下,则君见天而荆王伏其罪也。

且吾以宋卫为主,齐秦辅我,我合天道,独以人事固将胜之矣。

”文公从之,荆人大败。

  越饥,句践惧。

四水进谏曰:“夫饥,越之福也,而吴之祸也。

夫吴国甚富而财有余,其君好名而不思后患。

若我卑辞重币以请籴于吴,吴必与我,与我则吴可取也。

”越王从之。

吴将与之,子胥谏曰:“不可。

夫吴越接地邻境,道易通,仇雠敌战之国也。

非吴有越,越必有吴矣,夫齐晋不能越三江五湖以亡吴越,不如因而攻之,是吾先王阖庐之所以霸也。

且夫饥何哉?亦犹渊也,败伐之事,谁国无有?君若不攻而输之籴,则利去而凶至,财匮而民怨,悔无及也。

”吴王曰:“吾闻义兵不服仁人,不以饿饥而攻之,虽得十越,吾不为也。

”遂与籴,三年,吴亦饥,请籴于越,越王不与而攻之,遂破吴。

  赵简子使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

灵公未喋盟。

成何、涉他捘灵公之手而撙之,灵公怒,欲反赵。

王孙商曰:“君欲反赵,不如与百姓同恶之。

”公曰:“若何?”对曰:“请命臣令于国曰:‘有姑姊妹女者家一人,质于赵。

’百姓必怨,君因反之矣。

”君曰:“善。

”乃令之三日,遂征之五日,而令毕国人巷哭。

君乃召国大夫而谋曰:“赵为无道,反之可乎?”大夫皆曰:“可。

”乃出西门,闭东门,越王闻之,缚涉他而斩之,以谢于卫,成何走燕。

子贡曰:“王孙商可谓善谋矣。

憎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处之;欲用民而能附之;一举而三物俱至,可谓善谋矣。

  楚成王赞诸属诸侯,使鲁君为仆,鲁君致大夫而谋曰:“我虽小,亦周之建国也。

今成王以我为仆,可乎?”大夫皆曰:“不可。

”公仪休曰:“不可不听楚王,身死国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为民,君也!”鲁君遂为仆。

  齐景公以其子妻阖庐,送诸郊。

泣曰:“余死不汝见矣。

”高梦子曰:“齐负海而县山,纵不能全收天下,谁干我君?爱则勿行!”公曰:“余有齐国之固,不能以令诸侯,又不能听,是生乱也。

寡人闻之,不能令则莫若从,且夫吴若蜂虿然,不弃毒于人则不静,余恐弃毒于我也。

”遂遣之。

  齐欲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

诗云:‘自求多福。

’在我而已矣。

”后戎伐齐,齐请师于郑。

郑太子忽率师而救齐,大败戎师,齐又欲妻之。

太子固辞,人问其故。

对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

今以君命救齐之急,受室以归,人其以我为师婚乎?”终辞之。

  孔子问漆雕马人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孺子容,三大夫者,孰为贤?”漆雕马人对曰:“臧氏家有龟焉,名曰蔡;文仲立三年为一兆焉;武仲立三年为二兆焉;孺子容立三年为三兆焉,马人立之矣。

若夫三大夫之贤不贤,马人不识也。

”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人之美也,隐而显;其言人之过也,微而着。

故智不能及,明不能见,得无数卜乎?”

  安陵缠以颜色美壮,得幸于楚共王。

江乙往见安陵缠,曰:“子之先人岂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无有。

”江乙曰:“子之身岂亦有乎?”曰:“无有。

”江乙曰:“子之贵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

”江乙曰:“吾闻之,以财事人者,财尽而交疏;以色事人者,华落而爱衰。

今子之华,有时而落,子何以长幸无解于王乎?”安陵缠曰:“臣年少愚陋,愿委智于先生。

”江乙曰:“独从为殉可耳。

”安陵缠曰:“敬闻命矣!”江乙去。

居■年,逢安陵缠,谓曰:“前日所谕子者,通于王乎?”曰:“未可也。

”居■年。

江乙复见安陵缠曰:“子岂谕王乎?”安陵缠曰:“臣未得王之间也。

”江乙曰:“子出与王同车,入与王同坐。

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间,子以吾之说未可耳。

”不悦而去。

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

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顾谓安陵缠曰:“吾万岁之后,子将谁与斯乐乎?”安陵缠乃逡巡而却,泣下沾衿,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缠于车下三百户。

故曰:“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

  太子商臣怨令尹子上也。

楚攻陈,晋救之。

夹泜水而军。

阳处父知商臣之怨子上也,因谓子上曰:“少却,吾涉而从子。

”子上却。

因令晋军曰:“楚遁矣。

”使人告商臣曰:“子上受晋赂而去之。

”商臣诉之成王,成王遂杀之。

  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

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卫君曰:“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

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

”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颜,使奔卫。

南文子曰:“太子颜之为其君子也,甚爱。

非有大罪也,而亡之?必有故!然人亡而不受不祥。

”使吏逆之,曰:“车过五乘,慎勿内也。

”智伯闻之,乃止。

  叔向之杀苌弘也,数见苌弘于周。

因佯遗书曰:“苌弘谓叔向曰:‘子起晋国之兵以攻周,吾废刘氏而立单氏。

’”刘氏请之。

君曰:“此苌弘也。

”乃杀之。

  楚公子午使于秦,秦囚之,其弟献三百金于叔向,叔向谓平公曰:“何不城壶丘?秦楚患壶丘之城。

若秦恐而归公子午,以止吾城也,君乃止,难亦未构,楚必德君。

”平公曰:“善。

”乃城之。

秦恐,遂归公子午使之晋,晋人辍城,楚献晋赋三百车。

  赵简子使人以明白之乘六,先以一璧,为遗于卫。

卫叔文子曰:“见不意,可以生,故此小之所以事大也。

今我未以往,而简子先以来,必有故。

”于是斩林除围,聚敛蓄积,而后遣使者。

简子曰:“吾举也,为不可知也。

今既已知之矣,乃辍围卫也。

  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辨智果敢之士,书其名姓,择郐之良臣而与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于门外而埋之。

衅之以猳,若盟状。

郐君以为内难也,尽杀其良臣。

桓公因袭之,遂取郐。

  郑桓公东会封于郑,暮舍于宋东之逆旅,逆旅之叟从外来,曰:“客将焉之?”曰:“会封于郑。

”逆旅之叟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

今客之寝安,殆非封也。

”郑桓公闻之,援辔自驾,其仆接淅而载之,行十日夜而至。

厘何与之争封。

故以郑桓公之贤,微逆旅之叟,几不会封也。

  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曰:“今日必得大垣。

”公子虑俛而笑之。

文公曰:“奚笑?”对曰:“臣之妻归,臣送之,反见桑者而助之。

顾臣之妻则亦有送之者矣。

”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

卷十四 至公 #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言至公也。

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

去天下若遗,于天下犹然,况其细于天下乎?非帝尧孰能行之?孔子曰:“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易曰:“无首,吉。

”此盖人君之至公也。

夫以公与天下,其德大矣。

推之于此,刑之于彼,万姓之所戴,后世之所则也。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故显名存于今,是之谓公。

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此之谓也。

夫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达,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者,君子之所慎也,而禹桀之所以分也。

诗云:“疾威上帝,其命多僻。

”言不公也。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

最贤,三兄皆知之。

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

”乃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

”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次及季子。

季子时使行不在。

庶兄僚曰:“我亦兄也。

”乃自立为吴王。

季子使还,复事如故。

谒子光曰:“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适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

尔杀吾兄,吾又杀汝,则是昆弟父子相杀无已时也。

”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

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

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诸侯之义死社稷,大王委国而去,何也?夫圣人不欲强暴侵陵百姓,故使诸侯死国守其民。

大王有至仁之恩,不忍战百姓,故事勋育戎氏以犬马珍币,而伐不止。

问其所欲者,土地也。

于是属其群臣耆老,而告之曰:“土地者,所以养人也,不以所以养而害其慈也,吾将去之。

”遂居岐山之下。

邠人负幼扶老从之,如归父母。

三迁而民五倍其初者,皆兴仁义趣上之事。

君子守国安民,非特斗兵罢杀士众而已。

不私其身惟民,足用保民,盖所以去国之义也,是谓至公耳。

  辛栎见鲁穆公曰:“周公不如太公之贤也。

”穆公曰:“子何以言之?”辛栎对曰:“周公择地而封曲阜;太公择地而封营丘,爵士等,其地不若营丘之美,人民不如营丘之众。

不徒若是,营丘又有天固。

”穆公心惭,不能应也。

辛栎趋而出。

南宫边子入,穆公具以辛栎之言语南宫边子。

南宫边子曰:“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

其命龟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无中土乎?使予有罪,则四方伐之,无难得也。

’周公卜居曲阜,其命龟曰:‘作邑乎山之阳,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

’季孙行父之戒其子也,曰:‘吾欲室之侠于两社之间也。

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替之益速。

’如是则曰:‘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

’安在择地而封哉?或示有天固也。

辛栎之言小人也,子无复道也。

  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

”博士七十人未对。

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

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

”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

”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

”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

趣说之,不解则死。

”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万石之■,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

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

久之,曰:“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

”遂罢谋,无禅意也。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鴈。

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

”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着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鴈,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

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

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万章问曰:“孔子于卫主雍睢,于齐主寺人脊环,有诸?”孟子曰:“否!不然。

好事者为之也。

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子路以告。

孔子曰:‘有命。

’孔子进之以礼,退之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雍睢与寺人脊环,是无命也。

孔子不说于鲁卫,将适宋,遭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过宋,是孔子尝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

吾闻之,观近臣以其所为之主,观远臣以其所主,如孔子主雍睢与寺人脊环,何以为孔子乎?”

  夫子行说七十诸侯无定处,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

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人事浃,王道备,精和圣制,上通于天而麟至,此天之知夫子也。

于是喟然而叹曰:“天以至明为不可蔽乎?日何为而食也?地以至安为不可危乎?地何为而动?”天地尚有动蔽,是故贤圣说于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灾异并作也。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

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

言不行于君,泽不加于民则处。

孔子怀天覆之心,挟仁圣之德,悯时俗之污泥,伤纪纲之废坏,服重历远,周流应聘,乃俟幸施道以子百姓,而当世诸侯莫能任用,是以德积而不肆,大道屈而不伸,海内不蒙其化,群生不被其恩,故喟然而叹曰:“而有用我者,则吾其为东周乎!”故孔子行说,非欲私身,运德于一城,将欲舒之于天下,而建之于群生者耳。

  秦晋战交敌,秦使人谓晋将军曰:“三军之士皆未息,明日请复战。

”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将遁矣,迫之河,必败之。

”赵盾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

不待期而迫人于险,无勇也,请待。

”秦人夜遁。

  子胥将之吴,辞其友申包胥曰:“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见子矣!”申包胥曰:“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

虽然,子亡之,我存之,于是乎观楚一存一亡也。

”后三年,吴师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

”哀公曰:“诺,吾固将图之。

”申包胥不罢朝,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声。

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兴师救楚,吴人闻之,引兵而还,昭王反,复欲封申包胥,申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

”辞不受,遂退隐,终身不见。

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着,无当其处。

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处士不升,淫祸不讨,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秀羸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

”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

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

”庄王从之,赐虞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以孙叔敖为令尹。

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

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骫,可谓公平。

”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

”晋侯以为中军尉。

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戮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待之!”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

”二三子曰:“不知所贺。

”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

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

是吾言当也。

”二三子再拜稽首曰:“不惟晋国适享之,乃唐叔是赖之,敢不再拜稽首乎?”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

”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

”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

”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捃菜,二子出采,见老丈人载畚,乞焉,不与,搏而夺之。

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

大夫辞曰:“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搏而夺吾畚,无道甚于邓。

”呼天而号,君闻之,群臣恐,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灭三行,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

”谢之军门之外耳。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

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

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

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

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

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

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

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

”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

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楚庄王有茅门者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蹂溜者斩其辀而戮其御。

”太子入朝,马蹄蹂溜。

廷理斩其辀而戮其御。

太子大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廷理。

”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安可以加诛?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是臣弃君,下陵上也。

臣弃君则主失威,下陵上则上位危,社稷不守,吾何以遗子?”太子乃还走避舍,再拜请死。

  楚庄王之时,太子车立于茅门之内,少师庆逐之,太子怒,入谒王曰:“少师庆逐臣之车。

王曰:“舍之,老君在前而不踰,少君在后而不豫,是国之宝臣也。

  吴王阖庐为伍子胥兴师复雠于楚。

子胥谏曰:“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雠,臣不为也。

”于是止。

其后因事而后复其父雠也,如子胥可谓不以公事趋私矣。

  孔子为鲁司寇,听狱必师断,敦敦然皆立,然后君子进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以为云云。

”又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曰云云。

”辩矣。

然后君子几当从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岂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后知所以断狱哉?君子之敬让也,文辞有可与人共之者,君子不独有也。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踰。

”曰:“于彼有窦。

”子羔曰:“君子不遂。

”曰:“于此有室。

”子羔入,追者罢。

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

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

卷十五 指武 #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

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

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慓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此谓当吉念凶,而存不忘亡也,卒以成霸焉。

  王孙厉谓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

”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也。

”对曰:“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若虎之食豚也,恶有其不得理?”文王兴师伐徐,残之。

徐偃王将死,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

”夫古之王者其有备乎?

  吴起为苑守,行县适息,问屈宜臼曰:“王不知起不肖,以为苑守,先生将何以教之?”屈公不对。

居一年,王以为令尹,行县适息。

问屈宜臼曰:“起问先生,先生不教。

今王不知起不肖,以为令尹,先生试观起为之也!”屈公曰:“子将奈何?”吴起曰:“将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

”屈公曰:“吾闻昔善治国家者不变故,不易常。

今子将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是变其故而易其常也。

且吾闻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

今子阴谋逆德,好用凶器,殆人所弃,逆之至也,淫泆之事也,行者不利。

且子用鲁兵不宜得志于齐而得志焉;子用魏兵不宜得志于秦而得志焉。

吾闻之曰:‘非祸人不能成祸。

’吾固怪吾主之数逆天道,至今无祸。

嘻!且待夫子也。

”吴起惕然曰:“尚可更乎?”屈公曰:“不可。

”吴起曰:“起之为人谋。

”屈公曰:“成刑之徒不可更已!子不如敦处而笃行之,楚国无贵于举贤。

  春秋记国家存亡,以察来世,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

晋侯获于韩;楚子玉得臣败于城濮;蔡不待敌而众溃。

故语曰:“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轸不能战不教之卒;造父王良不能以弊车不作之马,趋疾而致远;羿逄蒙不能以枉矢弱弓,射远中微;故强弱成败之要,在乎附士卒,教习之而已。

  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袭,不可以制末,是以春秋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华而后夷狄。

及周惠王,以遭乱世,继先王之体,而强楚称王,诸侯背叛,欲申先王之命,一统天下。

不先广养京师,以及诸夏,诸夏以及夷狄,内治未得,忿则不料力,权得失,兴兵而征强楚,师大败,撙辱不行,大为天下笑。

幸逢齐桓公以得安尊,故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袭,不可以制末。

  将帅受命者,将帅入,军吏毕入,皆北面再拜稽首受命。

天子南面而授之钺,东行,西面而揖之,示弗御也。

故受命而出忘其国,即戎忘其家,闻枹鼓之声,唯恐不胜忘其身,故必死。

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

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田单为齐上将军,兴师十万,将以攻翟,往见鲁仲连子。

仲连子曰:“将军之攻翟,必不能下矣!”田将军曰:“单以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复齐之国,何为攻翟不能下?”去上车不与言。

决攻翟,三月而不能下,齐婴儿谣之曰:“大冠如箕,长剑拄颐,攻翟不能下,垒于梧丘。

”于是田将军恐骇,往见仲连子曰:“先生何以知单之攻翟不能下也?”仲连子曰:“夫将军在即墨之时,坐则织蒉,立则杖臿为士卒倡曰:‘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何党矣。

’故将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淄上之宝,金银黄带,驰骋乎淄渑之间,是以乐生而恶死也。

”田将军明日结发,径立矢石之所,乃引枹而鼓之,翟人下之。

故将军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枝体也,心犹与则枝体不用,田将军之谓乎!

  晋智伯伐郑,齐田恒救之,有登盖必身立焉,车徒有不进者必令助之。

垒合而后敢处,井灶成而后敢食。

智伯曰:“吾闻田恒新得国而爱其民,内同其财,外同其勤劳,治军若此,其得众也,不可待也。

”乃去之耳。

  太公兵法曰:“致慈爱之心,立武威之战,以毕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

”垒陈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

使士赴火蹈刃,陷阵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于今之将也。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

胡建守北军尉,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

建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

”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

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走卒前拽下堂。

建曰:“斩之。

”遂斩监御史,护军及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

遂上奏以闻,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

今北军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武之心,勇猛之意,以率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

臣闻黄帝理法曰:‘垒壁已具,行不由路,谓之奸人,奸人者杀。

’臣谨以斩之,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也。

’建有何疑焉?”建由是名兴,后至渭城令,死。

至今渭城有其祠也。

  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穆无穷,变无形像,复柔委从,如影与响,如尨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阊不及鞈,呼不及吸,足举不及集。

相离若蝉翼,尚在肱北眉睫之微,曾不可以大息小,以小况大。

用兵之道,其犹然乎?此善当敌者也。

未及夫折冲于未形之前者,揖让乎庙堂之上而施惠乎百万之民,故居则无变动,战则不血刃,其汤武之兵与!

  孔子北游,东上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从焉。

孔子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尔志。

丘将听之。

”子路曰:“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

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

使夫二子为从焉!”孔子曰:“勇哉士乎!愤愤者乎﹗”子贡曰:“赐也,愿齐楚合战于莽洋之野,两垒相当,旌旗相望,尘埃相接,接战构兵,赐愿着缟衣白冠,陈说白刃之间,解两国之患,独赐能耳。

使夫二子者为我从焉!”孔子曰:“辩哉士乎!僊僊者乎!”颜渊独不言。

孔子曰:“回!来!若独何不愿乎?”颜渊曰:“文武之事,二子已言之,回何敢与焉!”孔子曰:“若鄙,心不与焉,第言之!”颜渊曰:“回闻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尧舜桀纣不同国而治,二子之言与回言异。

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使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锻剑戟以为农器,使天下千岁无战斗之患,如此则由何愤愤而击,赐又何僊僊而使乎?”孔子曰:“美哉,德乎!姚姚者乎!”子路举手问曰:“愿闻夫子之意。

”孔子曰:“吾所愿者,颜氏之计,吾愿负衣冠而从颜氏子也。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吾欲小则守,大则攻,其道若何?”仲尼曰:“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若朝廷无礼,上下无亲,民众皆君之雠也,君将谁与守?”于是废泽梁之禁,弛关市之征,以为民惠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

”管叔曰:“不可。

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

”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

”文王曰:“善。

”遂伐密须氏,灭之也。

  武王将伐纣。

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太公对曰:“有道。

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

彼害之,我利之。

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

”武王曰:“善。

”乃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汝言有说乎?”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

”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

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

”即取而归之于诸侯。

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

”入室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

”即取而归之于诸侯。

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也。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

  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楚庄王伐陈,吴救之,雨十日十夜晴。

左史倚相曰:“吴必夜至,甲列垒坏,彼必薄我,何不行列鼓出待之。

”吴师至楚,见成陈而还。

左史倚相曰:“追之。

”吴行六十里而无功,王罢卒寝。

果击之,大败吴师。

  齐桓公之时,霖雨十旬。

桓公欲伐漅陵,其城之值雨也,未合。

管仲隰朋以卒徒造于门,桓公曰:“徒众何以为?”管仲对曰:“臣闻之,雨则有事。

夫漅陵不能雨,臣请攻之。

”公曰:“善!”遂兴师伐之。

既至,大卒间外士在内矣,桓公曰:“其有圣人乎?”乃还旗而去之。

  宋围曹,不拔。司马子鱼谓君曰:“文王伐崇,崇军其城,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复伐之,因垒而降。今君德无乃有所阙乎?胡不退修德,无阙而后动。”

  吴王阖庐与荆人战于柏举,大胜之,至于郢郊,五败荆人。

阖庐之臣五人进谏曰:“夫深入远报,非王之利也,王其返乎?”五将锲头,阖庐未之应,五人之头坠于马前,阖庐惧,召伍子胥而问焉。

子胥曰:“五臣者惧也。

夫五败之人者,其惧甚矣,王姑少进。

”遂入郢,南至江,北至方城,方三千里,皆服于楚矣。

  田成子常与宰我争,宰我夜伏卒,将以攻田成子,令于卒中曰:“不见旌节毋起。

”鸱夷子皮闻之,告田成子。

田成子因为旌节以起宰我之卒以攻之,遂残之也。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请兵于鲁,鲁不与,桓公怒,将攻之,管仲曰:“不可,我已刑北方诸侯矣。

今又攻鲁,无乃不可乎?鲁必事楚,是我一举而失两也。

”桓公曰:“善!”乃辍攻鲁矣。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昔尧诛四凶以惩恶,周公杀管蔡以弭乱,子产杀邓析以威侈,孔子斩少正卯以变众,佞贼之人而不诛,乱之道也。

易曰:“不威小,不惩大,此小人之福也。

  五帝三王教以仁义而天下变也,孔子亦教以仁义而天下不从者,何也?昔明王有绂冕以尊贤,有斧钺以诛恶,故其赏至重,而刑至深,而天下变。

孔子贤颜渊,无以赏之,贱孺悲,无以罚之;故天下不从。

是故道非权不立,非势不行,是道尊然后行。

  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

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夫王者之诛有五,而盗窃不与焉。

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

苟行以伪,则其知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

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

今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也。

昔者汤诛蠋沐,太公诛潘址,管仲诛史附里,子产诛邓析,此五子未有不诛也。

所谓诛之者,非为其昼则功盗,暮则穿窬也,皆倾覆之徒也!此固君子之所疑,愚者之所惑也。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此之谓矣。

  齐人王满生见周公,周公出见之,曰:“先生远辱,何以教之?”王满生曰:“言内事者于内,言外事者于外,今言内事乎?言外事乎?”周公导入。

王满生曰:“敬从。

”布席,周公不导坐。

王满生曰:“言大事者坐,言小事者倚。

今言大事乎?言小事乎?”周公导坐。

王满生坐。

周公曰:“先生何以教之?”王满生曰:“臣闻圣人不言而知,非圣人者虽言不知。

今欲言乎?无言乎?”周公俛念,有顷,不对。

王满生借笔牍书之曰:“社稷且危,傅之于膺。

”周公仰视见书曰:“唯!唯!谨闻命矣。

”明日诛管蔡。

卷十六 谈丛 #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

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

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百方之事,万变锋出:或欲持虚,或欲持实,或好浮游,或好诚必,或行安舒,或为飘疾。从此观之,天下不可一,圣王临天下而能一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长于左者必短于右。喜夜卧者不能蚤起也。

  鸾设于镳,和设于轼;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行之节也。

  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亲疏则害,失众则败;不教而诛谓之虐,不戒责成谓之暴也。

  夫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田而藏于廪,圣人见所生则知所归矣。

  天道布顺,人事取予;多藏不用,是谓怨府,故物不可聚也。

  一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而制开阖,岂材足任哉?盖所居要也。

  夫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大政不险。

蛟龙虽神,不能以白日去其伦;飘风虽疾,不能以阴雨扬其尘。

邑名胜母,曾子不入;水名盗泉,孔子不饮,丑其声也。

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妇人之喙可以死败。

  不修其身,求之于人,是谓失伦;不治其内,而修其外,是谓大废。重载而危之,操策而随之,非所以为全也。

  士横道而偃,四支不掩,非士之过,有土之羞也。邦君将昌,天遗其道;大夫将昌,天遗其士;庶人将昌,必有良子。

  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谋泄则无功,计不设则事不成;贤士不事所非,不非所事;愚者行间而益固,鄙人饰诈而益野;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明;至神无不化也,至贤无不移也。

上不信,下不忠,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求以其道则无不得,为以其时则无不成。

  时不至,不可强生也;事不究,不可强求也。贞良而亡,先人余殃;猖獗而活,先人余烈;权取重,泽取长。才贤而任轻,则有名,不肖任大,身死名废。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冠虽故,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上下有分,不可相倍。

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曰正而心,又少而言。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有礼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

衣虽弊,行必修;头虽乱,言必治。

时在应之,为在因之;所伐而当其福五之;所伐不当其祸十之。

  必贵以贱为本,必高以下为基。

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孝于父母,信于交友,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草木秋死,松柏独在;水浮万物,玉石留止。

饥渴得食,谁能不喜?赈穷救急,何患无有?视其所以,观其所使,斯可知已。

乘舆马不劳致千里,乘船楫不游绝江海;智莫大于阙疑,行莫大于无悔也。

制宅名子,足以观士。

利不兼,赏不倍;忽忽之谋,不可为也,惕惕之心,不可长也。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

位高道大者从,事大道小者凶;言疑者无犯,行疑者无从;蠹蝝仆柱梁,蚊虻走牛羊。

  谒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说勿称;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无以淫泆弃业,无以贫贱自轻,无以所好害身,无以嗜欲妨生,无以奢侈为名,无以贵富骄盈。

喜怒不当,是谓不明,暴虐不得,反受其贼,怨生不报,祸生于福。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

顺风而飞,以助气力;衔葭而翔,以备矰弋。

  镜以精明,美恶自服;衡平无私,轻重自得;蓬生枲中,不扶自直;白砂入泥,与之皆黑。

  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至时之极,间不容息;劳而不体,亦将自息;有而不施,亦将自得。

  无不为者,无不能成也;无不欲者,无不能得也。

众正之积,福无不及也;众邪之积,祸无不逮也。

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为善者天报以德,为不善者天报以祸。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谤道己者,心之罪也;尊贤己者,心之力也。

心之得,万物不足为也;心之失,独心不能守也。

子不孝,非吾子也;交不信,非吾友也。

食其口而百节肥,灌其本而枝叶茂;本伤者枝槁,根深者末厚。

为善者得道,为恶者失道。

恶语不出口,苟言不留耳;务伪不长,喜虚不久。

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慈仁少小,恭敬耆老。

犬吠不惊,命曰金城;常避危殆,命曰不悔。

富必念贫,壮必念老,年虽幼少,虑之必早。

夫有礼者相为死,无礼者亦相为死;贵不与骄期,骄自来;骄不与亡期,亡自至。

踒人日夜愿一起,盲人不忘视。

知者始于悟,终于谐;愚者始于乐,终于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力虽不能,心必务为。

慎终如始,常以为戒;战战栗栗,日慎其事。

圣人之正,莫如安静;贤者之治,故与众异。

  好称人恶,人亦道其恶;好憎人者,亦为人所憎。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江河之溢,不过三日;飘风暴雨,须臾而毕。

  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已雕已琢,还反于朴,物之相反,复归于本。

循流而下,易以至;倍风而驰,易以远。

兵不豫定,无以待敌;计不先虑,无以应卒。

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圜,祸之门。

直而不能枉,不可与大任;方而不能圜,不可与长存。

慎之于身,无曰云云,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唇亡而齿寒,河水崩,其怀在山。

毒智者莫甚于酒,留事者莫甚于乐,毁廉者莫甚于色,摧刚者反己于弱。

富在知足,贵在求退,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恭敬逊让,精廉无谤,慈仁爱人,必受其赏,谏之不听,后无与争,举事不当,为百姓谤,悔在于妄,患在于先唱。

  蒲且修缴,凫鴈悲鸣;逄蒙抚弓,虎豹晨嗥。

河以委蛇故能远,山以凌迟故能高,道以优游故能化,德以纯厚故能豪。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

为善不直,必终其曲;为丑不释,必终其恶。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浮一没,交情乃出。

德义在前,用兵在后。

初沐者必拭冠,新浴者必振衣。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可言智。

  坎井无鼋鼍者,隘也;园中无修林者,小也。

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

自清绝易,清人绝难;水激则悍,矢激则远;人激于名,不毁为声。

下士得官以死,上士得官以生。

祸福非从地中出,非从天上来,己自生之。

  穷乡多曲学:小辩害大智,巧言使信废,小惠妨大义。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明者视于冥冥,谋于未形;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

世之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乖离之咎,无不生也;毁败之端,从此兴也。

江河大溃从蚁穴,山以小阤而大崩,淫乱之渐,其变为兴,水火金木转相胜。

卑而正者可增,高而倚者且崩;直如矢者死,直如绳者称。

  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圣人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

  为人上者,患在不明;为人下者,患在不忠。

人知粪田,莫知粪心,端身正心,全以至今,见亡知存,见霜知冰。

广大在好利,恭敬在事亲,因时易以为仁,因道易以达人。

营于利者多患,轻诺者寡信。

  欲贤者莫如下人,贪财者莫如全身;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父不能爱无益之子,君不能爱不轨之民;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不能死无德之君。

问善御者莫如马,问善治者莫如民。

以卑为尊,以屈为伸,圣人所因,上法于天。

  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相劝以礼,相强以仁,得道于身,得誉于人。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人而不爱则不能仁,佞而不巧则不能信;言善毋及身,言恶毋及人;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来事可追也,往事不可及。

无思虑之心则不达,无谈说之辞则不乐。

  善不可以伪来,恶不可以辞去。近市无贾,在田无野。善不逆旅,非仁义刚武无以定天下。

  水倍源则川竭,人倍信则名不达,义胜患则吉,患胜义则灭。

五圣之谋,不如逢时;辩智明慧,不如遇世。

有鄙心者,不可授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予利器。

多易多败,多言多失。

  冠履不同藏,贤不肖不同位。官尊者忧深,禄多者责大。积德无细,积怨无大,多少必报,固其势也。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圣人之衣也便体以安身,其食也安于腹;适衣节食不听口目。

  曾子曰:“鹰鹫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鼋鼍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卒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苟不求利禄,则不害其身。”

  曾子曰:“狎甚则相简也,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庄足以成礼而已。”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百姓,则安可也。”

  口者,关也;舌者,机也。

出言不当,四马不能追也。

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

夫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本也,可不慎乎?故蒯子羽曰:“言犹射也。

栝既离弦,虽有所悔焉,不可从而追已。

”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蠋欲類蠶,■欲類蛇,人見蛇蠋,莫不身灑然;女工脩蠶,漁者持■,不惡何也?欲得钱也。逐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事之权也。

  登高使人欲望,临渊使人欲窥,何也?处地然也。御者使人恭,射者使人端,何也?其形便也。

  民有五死,圣人能去其三,不能去其二。

饥渴死者,可去也;冻寒死者,可去也;罹五兵死者,可去也。

寿命死者,不可去也;痈疽死者,不可去也。

饥渴死者,中不充也;冻寒死者,外胜中也,罹五兵死者,德不忠也;寿命死者,岁数终也;痈疽死者,血气穷也。

故曰中不止,外淫作;外淫作者,多怨怪;多怨怪者,疾病生。

故清静无为,血气乃平。

  百行之本,一言也。

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响不能独为声,影不能倍曲为直,物必以其类及,故君子慎言出己。

负石赴渊,行之难者也,然申屠狄为之,君子不贵之也;盗跖凶贪,名如日月,与舜禹并传而不息,而君子不贵。

  君子有五耻:朝不坐,燕不议,君子耻之;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君子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乱君之禄;尊乎乱世,同乎暴君,君子耻之也。众人以毁形为耻,君子以毁义为辱;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明君之制:赏从重,罚从轻;食人以壮为量,事人以老为程。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君子有其备则无事;君子不以愧食,不以辱得;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君子不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顺道而行,循理而言,喜不加易,怒不加难。

  君子之过犹日月之蚀也,何害于明?小人可也,犹狗之吠盗,狸之夜见,何益于善?夫智者不妄为,勇者不妄杀。

  君子比义,农夫比谷。

事君不得进其言,则辞其爵;不得行其义,则辞其禄。

人皆知取之为取也,不知与之为取之。

政有招寇,行有招耻,弗为而自至,天下未有。

  猛兽狐疑不若蜂虿之致毒也;高议而不可及,不若卑论之有功也。

  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

  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可为鼓也;惠施卒而庄子深暝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通义也;爵人于朝,沦人于市,古之通法也。

  道微而明,淡而有功。非道而得,非时而生,是谓妄成。得而失之,定而复倾。

  福者祸之门也。是者非之尊也。治者乱之先也。事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闻也。

  枝无忘其根,德无忘其报,见利必念害身,故君子留精神,寄心于三者,吉祥及子孙矣。

  两高不可重,两大不可容,两势不可同,两贵不可双;夫重容同双,必争其功,故君子节嗜欲,各守其足,乃能长久。

夫节欲而听谏,敬贤而勿慢,使能而勿贱;为人君能行此三者,其国必强大而民不去散矣。

  默无过言,悫无过事;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骐骥日驰千里,鞭棰不去其背!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

  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制于蝼蚁者,离其居也;猿猴失木,禽于狐貉者,非其处也。腾蛇游雾而生,腾龙乘云而举,猿得木而挺,鱼得水而骛,处地宜也。

  君子博学,患其不习;既习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此言贵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贵独自用其知而知之。

  天地之道:极则反,满则损。五采曜眼有时而渝,茂木丰草有时而落。物有盛衰,安得自若。

  民苦则不仁,劳则诈生,安平则教,危则谋,极则反,满则损,故君子弗满弗极也。

卷十七 杂言 #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

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

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种存亡越而霸,句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

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

故箕子去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

夫暴乱之君,孰能离絷以役其身,而与于患乎哉?故贤者非畏死避害而已也,为杀身无益而明主之暴也。

比干死纣而不能正其行,子胥死吴而不能存其国;二子者强谏而死,适足明主之暴耳,未始有益如秋毫之端也。

是以贤人闭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无不听,行无见疑,君臣两与,终身无患。

今非得其时,又无其人,直私意不能已,闵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赀之身,涉蔽塞之路;经乎谗人之前,造无量之主,犯不测之罪;伤其天性,岂不惑哉?故文信侯、李斯,天下所谓贤也,为国计揣微射隐,所谓无过策也;战胜攻取,所谓无强敌也。

积功甚大,势利甚高。

贤人不用,谗人用事,自知不用,其仁不能去;制敌积功,不失秋毫;避患去害,不见丘山。

积其所欲,以至其所恶,岂不为势利惑哉?诗云:“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此之谓也。

  子石登吴山而四望,喟然而叹息曰:“呜呼悲哉!世有明于事情,不合于人心者;有合于人心,不明于事情者。

”弟子问曰:“何谓也?”子石曰:“昔者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尽忠极谏,抉目而辜;太宰嚭、公孙雒,偷合苟容,以顺夫差之志而伐吴。

二子沈身江湖,头悬越旗。

昔者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顺纣之心,欲以合于意,武王伐纣、四子身死牧之野,头足异所,比干尽忠剖心而死。

今欲明事情,恐有抉目剖心之祸,欲合人心,恐有头足异所之患。

由是观之,君子道狭耳。

诚不逢其明主,狭道之中,又将危险闭塞,无可从出者。

  祁射子见秦惠王,惠王说之,于是唐姑谗之,复见,惠王怀怒以待之。非其说异也,所听者易也。故以征为羽,非弦之罪也;以甘为苦,限味之过也。

  弥子瑕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罪刖。

弥子瑕之母疾,人闻,夜往告之。

弥子瑕擅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哉!”君游果园,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而忘其口味。

”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故尝矫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故子瑕之行未必变初也,前见贤后获罪者,爱憎之生变也。

  舜耕之时不能利其邻人,及为天子,天下戴之。故君子穷则善其身,达则利于天下。

  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项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

  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治天下有余智。

文公种米,曾子架羊,孙叔敖相楚,三年不知轭在衡后,务大者固忘小。

智伯厨人亡炙●而知之,韩魏反而不知;邯郸、子阳园人亡桃而知之,其亡也不知。

务小者亦忘大也。

  淳于髡谓孟子曰:“先名实者,为人者也;后名实者,自为者也。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

三子者不同道,其趣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

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曰:“鲁穆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思、子庚为臣,鲁之削也滋甚。

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故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也。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华舟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有诸内必形于外;为其事,无其功,髡未睹也。

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矣。

”曰:“孔子为鲁司寇而不用,从祭膰肉不至,不脱冕而行;其不善者以为为肉也,其善者以为为礼也。

乃孔子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故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得识也。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

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

”船人曰:“子居船橶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艘楫之间则吾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西闾过东渡河中流而溺,船人接而出之,问曰:“今者子欲安之?”西闾过曰:“欲东说诸侯王。

”船人掩口而笑曰:“子渡河中流而溺,不能自救,安能说诸侯乎?”西闾过曰:“无以子之所能相为伤也。

子独不闻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随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骐骥騄駬,倚衡负轭而趋,一日千里,此至疾也,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钱之狸;干將、鏌■拂鐘不錚,試物不知,揚刃离金斩羽契铁斧,此至利也,然以之补履,曾不如两钱之锥。

今子持楫乘扁舟,处广水之中,当阳侯之波,而临渊流,适子之所能耳。

若诚与子东说诸侯王,见一国之王,子之蒙蒙,无异夫未视之狗耳。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

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今夫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是以君子先相其土地,而裁其器,观其俗,而和其风,总众议而定其教。

愚人有学远射者,参矢而发,已射五步之内,又复参矢而发;世以易矣,不更其仪,譬如愚人之学远射。

目察秋毫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耳听清浊之调者,不闻雷霆之声。

何也?唯其意有所移也。

百人操觿,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不可为直辞,万人比非,不可为显士。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

腾蛇游于雾露,乘于风雨而行,非千里不止;然则暮托宿于■鳣之穴,所以然者,何也?用心不一也。

夫蚯蚓内无筋骨之强,外无爪牙之利;然下饮黄泉,上垦晞土。

所以然者,何也?用心一也。

聪者耳闻,明者目见,聪明形则仁爱者,廉耻分矣。

故非其道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容而名章也。

诗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此之谓也。

  楚昭王召孔子,将使执政而封以书社七百。

子西谓楚王曰:“王之臣用兵有如子路者乎?使诸侯有如宰予者乎?长官五官有如子贡者乎?昔文王处酆、武王处镐之间百乘之地,伐上杀主立为天子,世皆曰圣。

王今以孔子之贤而有书社七百里之地,而三子佐之,非楚之利也。

”楚王遂止。

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是以贤圣罕合,谄谀常兴也。

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

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

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此三者,非命也,人自取之。

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之谓也。

  孔子遭难陈、蔡之境,绝粮,弟子皆有饥色,孔子歌两柱之间。

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不应,曲终而曰:“由,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知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子路不悦,援干而舞,三终而出。

及至七日,孔子修乐不休,子路愠见曰:“夫子之修乐,时乎?”孔子不应,乐终而曰:“由,昔者齐桓霸心生于莒,句践霸心生于会稽,晋文霸心生于骊氏,故居不幽,则思不远,身不约则智不广,庸知而不遇之。

”于是兴,明日免于厄。

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遇此难也,其不可忘也!”孔子曰:“恶是何也?语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

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

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

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

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羑里,秦穆公困于殽,齐桓困于长勺,句践困于会稽,晋文困于骊氏。

夫困之为道,从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

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

有言不信。

’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

子路进谏曰:“凡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以祸。

今先生积德行,为善久矣。

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隐也!”孔子曰:“由,来,汝不知。

坐,吾语汝。

子以夫知者为无不知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以谏者为必听耶?伍子胥何为抉目于吴东门?子以廉者为必用乎?伯夷、叔齐何为饿死于首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则鲍庄何为而肉枯?荆公子高终身不显,鲍焦抱木而立枯,介子推登山焚死。

故夫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舜耕历山而逃于河畔,立为天子则其遇尧也。

傅说负壤土、释板筑,而立佐天子,则其遇武丁也。

伊尹,有莘氏媵臣也,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则其遇成汤也。

吕望行年五十卖食于棘津,行年七十屠牛朝歌,行年九十为天子师,则其遇文王也。

管夷吾束缚胶目,居槛车中,自车中起为仲父,则其遇齐桓公也。

百里奚自卖取五羊皮,伯氏牧羊以为卿大夫,则其遇秦穆公也。

沈尹名闻天下,以为令尹,而让孙叔敖,则其遇楚庄王也。

伍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益衰也,前遇阖庐,后遇夫差也。

夫骥厄罢盐车,非无骥状也,夫世莫能知也;使骥得王良、造父,骥无千里之足乎?芝兰生深林,非为无人而不香。

故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也,忧而不衰也,此知祸福之始而心不惑也,圣人之深念独知独见。

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唯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固可也,又何官得治乎?夫桀杀关龙逄而纣杀王子比干,当是时,岂关龙逄无知,而比干无惠哉?此桀纣无道之世然也。

故君子疾学修身端行,以须其时也。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

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

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也,是丘之过也。

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

由,歌予和汝。

”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孔子曰:“不观于高岸,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慎三者,无累于人。”

  曾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

”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

”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

”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

”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

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

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

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

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

诗云:‘苑彼柳斯,鸣蜩●●;有漼者渊,莞苇淠淠。

’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昔者南瑕子过程太子,太子为烹鲵鱼。

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

”程太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于恶自退之原也。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鼋鼍不敢居;有一丈夫,方将涉之。

孔子使人并崖而止之曰:“此悬水四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敢过,鼋鼍不敢居,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错意,遂渡而出。

孔子问:“子巧乎?且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曰:“始吾入,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

吾所以能入而复出也。

”孔子谓弟子曰:“水而尚可以忠信,义久而身亲之,况于人乎?”

  子路盛服而见孔子。

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水出于岷山;其始也,大足以滥觞,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渡也,非唯下流众川之多乎?今若衣服甚盛,颜色充盛,天下谁肯加若者哉?”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自如也。

孔子曰:“由,记之,吾语若:●于言者,华也,奋于行者,伐也。

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

故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为能,不能为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则知,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夫有何加矣哉?由,诗曰:‘汤降不迟,圣教日跻’。

此之谓也。

  子路问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

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则乐其意;既已得,又乐其知。

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之得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见荣启期,衣鹿皮裘,鼓瑟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吾乐甚多。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

人以男为贵,吾既已得为男,是二乐也。

人生不免襁褓,吾年已九十五,是三乐也。

夫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乎?”

  曾子曰:“吾闻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

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夫子见人有善若已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

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不争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

  孔子说:“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强于行己,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持身。”

  仲尼曰:“史■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

  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

  孔子将行,无盖。弟子曰:“子夏有盖,可以行。”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长矣。”

  子路行,辞于仲尼曰:“敢问新交取亲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长为善士而无犯若何?”仲尼曰:“新交取亲,其忠乎!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

,其礼乎!”

  子路将行,辞于仲尼,曰:“赠汝以车乎?以言乎?”子路曰:“请以言!”仲尼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无礼。

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

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

愿子详其所湛。

既得所湛,亦求所湛。

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

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曰:“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

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

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善言不可不听也。

  孔子曰:“巧而好度必工,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谋必成;愚者反是,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

志骄傲而轻旧怨,是以尊位则必危,任重则必崩,擅宠则必辱。

  孔子曰:“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政,言疾之难行。故君子不急断,不意使,以为乱源。”

  孔子曰:“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有之。故恐惧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难也;终身为之,一言败之,可不慎乎!”

  孔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仲尼曰:“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也;得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聋而鼓之。”

  孔子曰:“船非水不可行,水入船中,则其没也,故曰: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闭也!”

  孔子曰:“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马趼斩而复行者何,以辅足众也。”

  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

”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

君子慎所藏。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

  “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以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

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

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乐水之谓也。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巃嵷●嶵,万民之所观仰。

草木生焉,众木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

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

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

’乐山之谓矣。

  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有瑕必示之于外,是以贵之。

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于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于外者,君子比情焉。

  道吾问之夫子:“多所知,无所知,其身孰善者乎?”对曰:“无知者,死人属也;虽不死,累人者必众甚矣。

然多所知者好,其用心也多;所知者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

”道吾曰:“善哉!”

  越石父曰:“不肖人,自贤也;愚者,自多也;佞人者,皆莫能相其心口以出之,又谓人勿言也。譬之犹渴而穿井,临难而后铸兵,虽疾从而不及也。”

  夫临财忘贫,临生忘死,可以远罪矣。

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上交者不失其禄,下交者不离于患,是以君子择人以交,农人择田而田。

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丰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丰时必得禄矣。

  天下失道,而后仁义生焉,国家不治,而后孝子生焉,民争不分,而后慈惠生焉,道逆时反,而后权谋生焉。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

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孙孝慈。

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

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齐景公问晏子曰:“寡人自坐地,二三子皆坐地;吾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婴闻之:唯丧与狱坐于地。今不敢以丧狱之事侍于君矣。”

  齐高廷问于孔子曰:“廷、不旷山,不直地,衣蓑提执精气,以问事君之道,愿夫子告之。

”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卷十八 辨物 #

  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

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

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则圣智之府。

是故古者圣王既临天下,必变四时,定律历,考天文,揆时变,登灵台以望气氛,故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书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璇玑谓此辰勾陈枢星也。

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为吉凶祸福;天文列舍盈缩之占,各以类为验。

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

二者阴阳之数也,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

”是故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行于五;是故玄象着明,莫大于日月;察变之动,莫着于五星。

天之五星运气于五行,其初犹发于阴阳,而化极万一千五百二十。

所谓二十八星者:东方曰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曰斗牛须女虚危营室东壁,西方曰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曰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

所谓宿者,日月五星之所宿也。

其在宿运外内者,以宫名别,其根荄皆发于地而华形于天。

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欃枪彗孛,旬始枉矢,蚩尤之旗,皆五星盈缩之所生也。

五星之所犯,各以金木水火土为占。

春秋冬夏伏见有时,失其常,离其时,则为变异,得其时,居其常,是谓吉祥。

古者有主四时者:主春者张,昏而中,可以种谷,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夏者大火,昏而中,可以种黍菽,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秋者虚,昏而中,可以种麦,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冬者昴,昏而中,可以斩伐田猎盖藏,上告之天子,下布之民。

故天子南面视四星之中,知民之缓急,急利不赋籍,不举力役。

书曰:“敬授民时。

”诗曰:“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物之所以有而不绝者,以其动之时也。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

”昔者高宗、成王感于雊雉暴风之变,修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逮秦皇帝即位,彗星四见,蝗虫蔽天,冬雷夏冻,石陨东郡,大人出临洮,妖孽并见,荧惑守心,星茀大角,大角以亡;终不能改。

二世立,又重其恶;及即位,日月薄蚀,山林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戏庭,都门内崩。

天变动于上,群臣昏于朝,百姓乱于下,遂不察,是以亡也。

  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天子处中州而制八方耳。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青州。

山川污泽,陵陆丘阜,五土之宜,圣王就其势,因其便,不失其性。

高者黍,中者稷,下者■,蒲苇菅蒯之用不乏,麻麦黍梁亦不尽,山林禽兽川泽鱼鳖滋殖,王者京师四通而致之。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溢而壮,阴源必塞,国必亡。

夫水土演而民用足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如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纪。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五岳者,何谓也?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

五岳何以视三公?能大布云雨焉,能大敛云雨焉;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施德博大,故视三公也。

  四渎者,何谓也?江、河、淮、济也。四渎何以视诸侯?能荡涤垢浊焉,能通百川于海焉,能出云雨千里焉,为施甚大,故视诸侯也。

  山川何以视子男也?能出物焉,能润泽物焉,能生云雨;为恩多,然品类以百数,故视子男也。书曰:“禋于六宗,望秋于山川,遍于群神矣。”

  齐景公为露寝之台,成而不通焉。

柏常骞曰:“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不通焉?”公曰:“然。

枭昔者鸣,其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通焉。

”柏常骞曰:“臣请禳而去之!”公曰:“何具?”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焉。

”公使为室,成,置白茅焉。

柏常骞夜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枭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

”使人往视之,枭当陛布翼伏地而死。

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对曰:“能。

”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

”公曰:“亦有征兆之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动。

”公喜,令百官趣具骞之所求。

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辞曰:“骞为君禳枭而杀之,君谓骞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骞曰能。

今且大祭,为君请寿,故将往。

以闻。

”晏子曰:“嘻,亦善矣!能为君请寿也。

虽然,吾闻之:惟以政与德顺乎神,为可以益寿。

今徒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名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

”晏子曰:“骞,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

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间,仰而对曰:“然。

”晏子曰:“为之无益,不为无损也。

薄赋敛,无费民,且令君知之!”

  夫水旱俱天下阴阳所为也。

大旱则雩祭而请雨,大水则鸣鼓而劫社。

何也?曰:阳者阴之长也,其在鸟则雄为阳,雌为阴,在兽则牡为阳而牝为阴;其在民则夫为阳而妇为阴,其在家则父为阳而子为阴,其在国则君为阳而臣为阴。

故阳贵而阴贱,阳尊而阴卑,天之道也。

今大旱者,阳气太盛以厌于阴,阴厌阳固,阳其填也,惟填厌之太甚,使阴不能起也,亦雩际拜请而已,无敢加也。

至于大水及日蚀者,皆阴气太盛而上减阳精,以贱乘贵,以卑陵尊,大逆不义,故鸣鼓而慑之,朱丝萦而劫之。

由此观之,春秋乃正天下之位,征阴阳之失。

直责逆者不避其难,是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

故劫严社而不为惊灵,出天王而不为不尊上,辞蒯聩之命不为不听其父,绝文姜之属而不为不爱其母,其义之尽耶!其义之尽耶!

  齐大旱之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崇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

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景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夫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用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树。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惟右德也!”

  夫天地有德,合则生气有精矣;阴阳消息,则变化有时矣。

时得而治矣,时得而化矣,时失而乱矣;是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

故三月达眼而后能见,七月生齿而后能食,期年生臏而後能行,三年■合而後能言,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阴穷反阳,阳穷反阴,故阴以阳变,阳以阴变。

故男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二八十六而精小通;女七月而生齿,七岁而毁齿,二七十四而精化小通。

不肖者精化始至,而生气感动,触情纵欲,故反施乱化。

故诗云:“乃如之人,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贤者不然,精化填盈后,伤时之不可遇也,不见道端,乃陈情欲以歌。

诗曰:“静女其姝,俟我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瞻彼日月,遥遥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急时之辞也,甚焉,故称日月也。

  度量权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重一石。

千二百黍为一龠,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凡六经帝王之所着,莫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时气至矣。

故麒麟■身、牛尾,圆顶一角,合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践,位平然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有质文也,幽闲则循循如也,动则有仪容。

黄帝即位,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于是乃问天老曰:“凤仪如何?”天老曰:“夫凤,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鹤植鸳鸯,思丽化枯折所志,龙文龟身,燕喙鸡噣,骈翼而中注,首戴德,顶揭义,背负仁,心信志,食则有质,饮则有仪,往则有文,来则有嘉。

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飞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

翼挟义,衷抱忠,足履正,尾系武,小声合金,大音合鼓;延颈奋翼,五先备举,光兴八风,气降时雨,此谓凤像。

夫惟凤为能究万物,通天祉,象百状,达于道。

去则有灾,见则有福,览九州,观八极,备文武,正王国,严照四方,仁圣皆伏。

故得凤之像一者凤过之,得二者凤下之,得三者春秋下之,得四者四时下之,得五者终身居之。

”黄帝曰:“于戏盛哉!”于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降。

黄帝降至东阶,西面启首曰:“皇天降兹,敢不承命?”于是凤乃遂集东囿,食帝竹实,栖帝梧树,终身不去。

诗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此之谓也。

灵龟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盘衍象山,四趾转运应四时,文着象二十八宿。

蛇头龙翅,左精象日,右精象月,千岁之化,下气上通,能知吉凶存亡之变。

宁则信信如也,动则着矣。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

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着也。

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知,动作者灵以化。

于戏允哉!君子辟神也,观彼威仪,游燕幽间,有似凤也。

书曰:“鸟兽鸧鸧,凤凰来仪。

”此之谓也。

  成王时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盈车,民得而上之成王,成王问周公:“此何也?”周公曰:“三苗同秀为一,意天下其和而为一乎?”后三年则越裳氏重译而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一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来朝也。

”周公曰:“德泽不加,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令不施,则君子不臣其人。

”译曰:“吾受命于吾国之黄发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意中国有圣人耶?有则盍朝之!”然后周公敬受其所以来矣。

  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

王问于内史过曰:“是何故有之乎?”对曰:“有之国将兴,其君斋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焉,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

国将亡,其君贪冒淫僻,邪佚荒怠,芜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而民有远意,民神痛怨,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

是以或见神而兴,亦有以亡。

昔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亭隧。

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

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宣王于镐。

是皆明神之纪者也。

”王曰:“今是何神耶?”对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是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

是监烛周之子孙而福祸之。

夫一神不远徙迁,若由是观之,其丹朱耶?”王曰:“其谁受之?”对曰:“在虢。

”王曰:“然则何为?”对曰:“臣闻之。

道而得神,是谓丰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福。

今虢少荒,其亡也。

”王曰:“吾其奈何?”对曰:“使太宰以祝史率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

”王曰:“虢其几何?”对曰:“昔尧临民以五,今其胄见;鬼神之见也,不失其物。

若由是观之,不过五年。

”王使太宰己父率傅氏及祝,奉牺牲玉觞往献焉。

内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内史过归告王曰:“虢必亡矣。

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民必违之。

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

今虢公动匮百姓以盈,其违离民怒神怨,而求利焉,不亦难乎?”十九年,晋取虢也。

  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溪中十里,闟然而止,瞠然而视有顷,奉矢未敢发也。

喟然叹曰:“事其不济乎!有人长尺,冠冕大人物具焉,左袪衣走马前者。

”管仲曰:“事必济,此人知道之神也。

走马前者导也,左袪衣者,前有水也。

”从左方渡,行十里果有水,曰辽水。

表之,从左方渡至踝,从右方渡至膝。

已渡,事果济。

桓公拜管仲马前曰:“仲父之圣至如是,寡人得罪久矣。

”管仲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乃知之,是夷吾善承教,非圣也。

  吴伐越,隳会稽,得骨专车,使使问孔子曰:“骨何者最大?”孔子曰:“禹致群臣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使者曰:“谁为神?”孔子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

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

”曰:“防风氏何守?”孔子曰:“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其神为厘姓,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氏,今谓之大人。

”使者曰:“人长几何?”孔子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

”使者曰:“善哉!圣人也。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廷而死。

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而咫。

陈侯使问孔子,孔子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

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思无忘职业。

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长尺而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以劳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

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别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

故分陈以肃慎氏之矢。

”试求之故府,果得焉。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问孔子,言得狗。

孔子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也。

木之怪夔罔两,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非狗也。

”桓子曰:“善哉!”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

孔子曰:“此名萍实。

”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

”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

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

”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

孔子归,弟子请问,孔子曰:“异时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

此楚之应也。

儿又有两两相牵,屈一足而跳,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

今齐获之,亦其应也。

夫谣之后,未尝不有应随者也,故圣人非独守道而已也,睹物记也,即得其应矣。

  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于晋,平公有疾,韩宣子赞受馆客,客问君疾。

对曰:“君之疾久矣,上下神只,无不遍谕也,而无除。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鬼耶?亦厉鬼耶?”子产曰:“君子明,子为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是为夏郊,三代举之。

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也?”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瘳。

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在西阿。

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帝今日使晋袭于尔门。

”公拜顿首。

觉,召史嚚占之。

嚚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罚神也。

天事官成。

”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

舟之侨告其诸侯曰:“虢不久矣,吾乃今知之。

君不度,而嘉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吾闻之曰:大国无道,小国袭焉,曰服;小国傲,大国袭焉,曰诛。

民疾君之侈也,是以由于逆命。

今嘉其梦,侈必展,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民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令而逆。

宗国既卑,诸侯远己,外内无亲,其谁云救之?吾不忍俟,将行。

”以其族适晋,三年虢乃亡。

  晋平公筑虒祁之室,石有言者。

平公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有神凭焉;不然民听之滥也。

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宫室崇侈,民力屈尽,百姓疾怨,莫安其性,石言不亦可乎?”

  晋平公出畋,见乳虎伏而不动,顾谓师旷曰:“吾闻之也,霸王之主出,则猛兽伏不敢起。

今者寡人出,见乳虎伏而不动,此其猛兽乎?”师旷曰:“鹊食●,●食鵔鸃,鵔鸃食豹,豹食驳,驳食虎;夫驳之状有似驳马,今者君之出必骖驳马而出畋乎?”公曰:“然。

”师旷曰:“臣闻之,一自诬者穷,再自诬者辱,三自诬者死。

今夫虎所以不动者,为驳马也,固非主君之德义也,君奈何一自诬乎?”平公异日出朝,有鸟环平公不去,平公顾谓师旷曰:“吾闻之也,霸王之主,凤下之;今者出朝有鸟环寡人,终朝不去,是其凤鸟乎?”师旷曰:“东方有鸟名谏珂,其为鸟也,文身而朱足,憎鸟而爱狐。

今者吾君必衣狐裘,以出朝乎?”平公曰:“然。

”师旷曰:“臣已尝言之矣,一自诬者穷,再自诬者辱,三自诬者死。

今鸟为狐裘之故。

非吾君之德义也,君奈何而再自诬乎?”平公不悦。

异日置酒虒祁之台,使郎中马章布蒺藜于阶上,令人召师旷;师旷至,履而上堂。

平公曰:“安有人臣履而上人主堂者乎?”师旷解履刺足,伏刺膝,仰天而叹,公起引之曰:“今者与叟戏,叟遽忧乎?”对曰:“忧夫肉自生虫,而还自食也;木自生蠹,而还自刻也;人自兴妖,而还自贼也。

五鼎之具不当生藜藿,人主堂庙不当生蒺藜。

”平公曰:“今为之奈何?”师旷曰:“妖已在前,无可奈何。

入来月八日,修百官,立太子,君将死矣。

”至来月八日得旦,谓师旷曰:“叟以今日为期,寡人如何?”师旷不乐谒归,归未几而平公死,乃知师旷神明矣。

  赵简子问翟封荼曰:“吾闻翟雨谷三日,信乎?”曰:“信。

”“又闻雨血三日,信乎!”曰:“信。

”“又闻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

”简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国矣!”对曰:“雨谷三日,虻风之所飘也;雨血三日,鸷鸟击于上也;马生牛,牛生马,杂牧也,此非翟之妖也。

”简子曰:“然则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国数散,其君幼弱,其诸卿货其大夫,比党以求禄爵,其百官肆断而无告,其政令不竟而数化,其士巧贪而有怨,此其妖也。

  哀公射而中稷,其口疾不肉食,祠稷而问善卜之巫官,巫官变曰:“稷负五种,托株而从天下,未至于地而株绝,猎谷之老人张衽以受之,何不告祀之?”公从之,而疾去。

  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利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鳖,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

  孔子晨立堂上,闻哭者声音甚悲,孔子援琴而鼓之,其音同也。

孔子出,而弟子有咤者,问:“谁也?”曰:“回也。

”孔子曰:“回何为而咤?”回曰:“今者有哭者其音甚悲,非独哭死,又哭生离者。

”孔子曰:“何以知之?”回曰:“似完山之鸟。

”孔子曰:“何如?”回曰:“完山之鸟生四子,羽翼已成乃离四海,哀鸣送之,为是往而不复返也。

”孔子使人问哭者,哭者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之,将与其别也。

”孔子曰:“善哉,圣人也!”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蚤,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幸卢,称无罪焉。

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而诛无罪耶?”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首而葬之,曰五丈夫之丘。

其此耶?”公令人掘而求之,则五头同穴而存焉。

公曰:“嘻,令吏葬之。

”国人不知其梦也,曰:“君悯白骨,而况于生者乎?”不遗余力矣,不释余智矣,故曰,人君之为善易矣。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

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王子建出守于城父,与成公干遇于畴中,问曰:“是何也?”成公干曰:“畴也。

”“畴也者,何也?”曰:“所以为麻也。

”“麻也者,何也?”曰:“所以为衣也。

”成衣干曰:“昔者庄王伐陈,舍于有萧氏,谓路室之人曰:巷其不善乎!何沟之不浚也?庄王犹知巷之不善,沟之不浚,今吾子不知畴之为麻,麻之为衣,吾子其不主社稷乎?”王子果不立。

卷十九 修文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夫功成制礼,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

诗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积恩为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灵台之所以为灵者,积仁也。

神灵者,天地之本,而为万物之始也。

是故文王始接民以仁,而天下莫不仁焉。

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则不能文。

商者,常也,常者质,质主天;夏者,大也,大者,文也,文主地。

故王者一商一夏,再而复者也,正色三而复者也。

味尚甘,声尚宫,一而复者,故三王术如循环,故夏后氏教以忠,而君子忠矣;小人之失野,救野莫如敬,故殷人教以敬,而君子敬矣。

小人之失鬼,救鬼莫如文,故周人教以文,而君子文矣。

小人之失薄,救薄莫如忠,故圣人之与圣也,如矩之三杂,规之三杂,周则又始,穷则反本也。

诗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

”言文质美也。

  传曰:“触情纵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通古今之道谓之士;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诸侯火,天子山龙;德弥盛者文弥缛,中弥理者文弥章也。

”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传曰:“君子者,无所不宜也,是故■冕厉戒,立于庙堂之上,有司执事无不敬者;斩衰裳,苴绖杖,立于丧次,宾客吊唁无不哀者;被甲撄胄立于桴鼓之间,士卒莫不勇者。

故仁者足以怀百姓,勇足以安危国,信足以结诸侯,强足以拒患难,威足以率三军。

故曰为左亦宜,为右亦宜,为君子无不宜者,此之谓也。

  齐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待。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弒其君,子力多则弒其长,然而不敢者,惟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

”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书曰五事:一曰貌。

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行步中矩,折旋中规,立则磬折,拱则抱鼓,其以入君朝,尊以严,其以入宗庙,敬以忠,其以入乡曲,和以顺,其以入州里族党之中,和以亲。

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孔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声音应对者,所以悦耳也;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则民之目悦矣;言语顺,应对给,则民之耳悦矣;就仁去不仁,则民之心悦矣。

三者存乎心,畅乎体,形乎动静,虽不在位,谓之素行。

故忠心好善而日新之,独居乐德,内悦而形。

诗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惟有以者,惟能长生久视,而无累于物也。

  知天道者冠鉥,知地道者履蹻,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能正三军者搢笏;衣必荷规而承矩,负绳而准下。

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象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诗曰:“芃兰之枝,童子佩觿。

”说行能者也。

  冠者所以别成人也,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属其心,故君子成人,必冠带以行事,弃幼少嬉戏惰慢之心,而衎衎于进德修业之志。

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所以成显令之名也。

是故皮弁素积,百王不易,既以修德,又以正容。

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严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乎?”

  成王将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也。

”祝雍曰:“使王近于民,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

”于此始成之时,祝辞四加而后退,公冠自以为主,卿为宾,飨之以三献之礼。

公始加玄端与皮弁,皆必朝服玄冕四加,诸侯、太子、庶子冠公为主,其礼与上同。

冠于祖庙曰:“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尔幼志,顺尔成德。

”冠礼十九见正而冠,古之通礼也。

  夏,公如齐逆女,何以书?亲迎礼也。

其礼奈何?曰:诸侯以屦二两加琮,大夫庶人以屦二两加束修二。

曰:“某国寡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屦,礼夫人贞女。

”夫人曰:“有幽室数辱之产,未谕于傅母之教,得承执衣裳之事,敢不敬拜?”拜祝,祝答拜。

夫人受琮取一两,屦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尔舅姑,以顺为宫室,无二尔心,无敢回也。

”女拜,乃亲引其手,授夫乎户,夫引手出户;夫行女从,拜辞父于堂,拜诸母于大门。

夫先升与执辔,女乃升舆,毂三转,然后天下先行。

大夫士庶人称其父曰:“某之父,某之师友,使其执不珍之屦,不珍之束修,敢不敬礼某氏贞女。

”母曰:“有草茅之产,未习于织纴纺绩之事,得奉执箕帚之事,敢不敬拜?”

  春秋曰:“壬申,公薨于高寝。

”传曰:“高寝者何?正寝也。

曷为或言高寝,或言路寝?曰,诸侯正寝三:一曰高寝,二曰左路寝,三曰右路寝。

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

二路寝者,继体之君寝也。

其二何?曰,子不居父之寝,故二寝。

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故有高寝,名曰高也。

路寝其立奈何?高寝立中,路寝左右。

”春秋曰:“天王入于成周。

”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

然则天子之寝奈何?曰,亦二承明,继体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

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故天子诸侯三寝立而名实正,父子之义章,尊卑之事别,大小之德异矣。

  天子以鬯为贽,鬯者百草之本也,上畅于天,下畅于地,无所不畅,故天子以鬯为贽。

诸侯以圭为贽,圭者玉也,薄而不挠,廉而不刿,有瑕于中,必见于外,故诸侯以玉为贽。

卿以羔为贽,羔者,羊也,羊群而不党,故卿以为贽。

大夫以鴈为贽,鴈者行列有长幼之礼,故大夫以为贽。

士以雉为贽,贽可不可指食,笼狎而服之,故士以雉为贽。

庶人以鹜为贽,鹜者鹜鹜也,鹜鹜无它心,故庶人以鹜为贽。

贽者,所以质也。

  诸侯三年一贡士,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尊贤,三适谓之有功。

有功者,天子一赐以舆服弓矢,再赐以鬯,三赐以虎贲百人,号曰命诸侯。

命诸侯者,邻国有臣弒其君,孽弒其宗,虽不请乎天子而征之可也,已征而归其地于天子。

诸侯贡士,一不适谓之过,再不适谓之傲,三不适谓之诬。

诬者天子黜之,一黜以爵,再黜以地,三黜而地毕。

诸侯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不率正者,天子黜之,一黜以爵,再黜以地,三黜而地毕。

然后天子比年秩官之无文者而黜之,以诸侯之所贡士伐之。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此之谓也。

  古者必有命民,命民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

命然后得乘饬舆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者皆有罚。

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无仁义功德者,则无所用其余财侈物;故其民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是唐虞所以兴象刑,而民莫敢犯法,而乱斯止矣。

诗云:“告尔民人,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此之谓也。

  天子曰巡狩,诸侯曰述职。

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述职者,述其所职也。

春省耕,助不给也;秋省敛,助不足也。

天子五年一巡狩,岁二月东巡狩,至于东岳,柴而望祀山川,见诸侯,问百年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僻者,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山川神只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黜以爵;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削其地;有功泽于民者,然后加地。

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入其境,土地荒秽,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削其地。

一不朝者黜其爵,再不朝者黜其地,三不朝者以六师移之。

岁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东巡狩之礼;岁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南巡狩之礼;岁十一月北巡狩,至于北岳,如西巡狩之礼。

归格于祖祢,用特。

  春秋曰:“正月,公狩于郎。

”传曰:“春曰搜,夏曰苗,秋曰狝,冬曰狩。

”苗者奈何?曰苗者毛也,取之不围泽,不揜群,取禽不麛卵,不杀孕重者。

春搜者不杀小麛及孕重者;冬狩皆取之,百姓皆出,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防,此苗狝搜狩之义也。

故苗狝搜狩之礼,简其戎事也;故苗者毛取之,搜者搜索之,狩者守留之。

夏不田,何也?曰,天地阴阳盛长之时,猛兽不攫,鸷鸟不搏,蝮虿不螫,鸟兽虫蛇且知应天,而况人乎哉?是以古者必有豢牢。

其谓之畋何?圣人举事必返本,五谷者,以奉宗庙,养万民也,去禽兽害稼穑者,故以田言之,圣人作名号而事义可知也。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

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揜群;天子杀则下大緌,诸侯杀则下小緌,大夫杀则止佐轝,佐轝止则百姓畋猎。

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鸠化为鴈,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殀夭,不覆巢;此皆圣人在上,君子在位,能者在职,大德之发者也。

是故皋陶为大理乎,民各服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皆让;倕为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成;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

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僻违;禹陂九泽,通九道,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十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大发,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肃慎,东至长夷、岛夷,四海之内皆戴帝舜之功。

于是禹乃兴九韶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天下明德也。

  射者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然后射者能以中。

诗云:“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此之谓也。

弧之为言豫也,豫者豫吾意也。

故古者儿生三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必有意其所有事,然后敢食谷,故曰:“不素飧兮。

”此之谓也。

  生而相与交通,故曰留宾。

自天子至士,各有次,赠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

故古者吉行五十里,奔丧百里,赠赗及事之谓时;时,礼之大者也。

春秋曰:“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赗者何?丧事有赗者,盖以乘马束帛舆马曰赗,货财曰赙,水被曰襚,口实曰唅,玩好曰赠。

知生者赙赗,知死者赠襚;赠襚所以送死也,赙赗所以佐生也。

舆马、束帛、货财、衣被、玩好,其数奈何?曰,天子乘马六匹,诸侯四匹,大夫三匹,元士二匹,下士一匹;天子束帛五匹、玄三纁二,各五十尺,诸侯玄三纁二,各三十尺,大夫玄一纁二,各三十尺,元士玄一纁一,各二丈,下士彩缦各一匹,庶人布帛各一匹;天子之赗,乘马六匹乘车,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元士下士不用舆;天子文绣衣各一袭到地,诸侯覆跗,大夫到踝,士到髀;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位尊德厚及亲者赙赗唅襚厚,贫富亦有差;二三四五之数,取之天地而制奇偶,度人情而出节文,谓之有因,礼之大宗也。

  春秋曰:“庚戌天王崩。

”传曰:“天王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在,不必其时也。

”必其时奈何?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士庶人二日而殡,二月而葬。

皆何以然?曰,礼不豫凶事,死而后治凶服,衣衰饰,修棺椁,作穿窆宅兆,然后丧文成,外亲毕至,葬坟集,孝子忠臣之恩厚备尽矣。

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毕至;大夫三月而葬,同朝毕至;士庶人二月而葬,外姻毕至也。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于嬴博之间,因葬焉。

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

”使子贡往而观之,其穿,深不至泉;其敛,以时服;既葬,封圹坟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旋,其封且号者三。

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

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制丧三年,所以报父母之恩也。

期年之丧通乎诸侯,三年之丧通乎天子,礼之经也。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衎衎而乐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不及也。

”孔子曰:“君子也。

”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

”孔子曰:“君子也。

”子贡问曰:“闵子哀不尽,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子曰君子也。

赐也惑,敢问何谓?”孔子曰:“闵子哀未尽,能断之以礼,故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故曰君子也。

夫三年之丧,固优者之所屈,劣者之所勉。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丧君三年;君与父孰重?”田过对曰:“殆不如父重。

”王忿然怒曰:“然则何为去亲而事君?”田过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位无以尊显吾亲;受之君,致之亲,凡事君所以为亲也。

”宣王邑邑无以应。

  古者有菑者谓之厉,君一时素服,使有司吊死问疾,忧以巫医,匍匐以救之,汤粥以方之。

善者必先乎鳏寡孤独,及病不能相养,死无以葬埋,则葬埋之。

有亲丧者不呼其门,有齐衰大功,五月不服力役之征,有小功之丧者未葬,不服力役之征。

其有重尸多死者,急则有聚众,童子击鼓苣火,入官宫里用之,各击鼓苣火,逐官宫里。

家之主人冠立于阼,事毕出乎里门,出乎邑门,至野外;此匍匐救厉之道也。

师大败亦然。

  斋者思其居处也,思其笑语也,思其所为也;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

祭之日,将入户,僾然若有见乎其容;盘旋出户,喟然若有闻乎叹息之声。

先人之色,不绝于目;声音咳唾,不绝于耳;嗜欲好恶,不忘于心;是则孝子之斋也。

  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春荐韭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鴈。

三岁一祫,五年一禘;祫者,合也;禘者,谛也。

祫者大合祭于祖庙也,禘者谛其德而差优劣也。

圣主将祭,必洁斋精思,若亲之在;方兴未登,●●憧憧,专一想亲之容貌彷佛,此孝子之诚也。

四方之助祭,空而来者满而反,虚而至者实而还,皆取法则焉。

  韩褐子济于河,津人告之曰:“夫人过于此者,未有不快用者也;而子不用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域之内,大夫祭其亲,士祭其祖祢。

褐也,未得事河伯也。

”津人申楫舟中水而运,津人曰:“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而运,甚殆,治装衣而下游乎!”韩子曰:“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不为我将死而改吾义。

”言未已,舟泆然行。

韩褐子曰:“诗云:‘莫莫葛藟,施于条枚;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鬼神且不回,况于人乎?”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忧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施而仁。

志也,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志变,其声亦变。

其志诚,通乎金石,而况人乎?”

  公孟子高见颛孙子莫曰:“敢问君子之礼何如?”颛孙子莫曰:“去尔外厉,与尔内折,色胜而心自取之,去三者而可矣。

”公孟不知以告曾子,曾子愀然逡巡曰:“大哉言乎!夫外厉者必内折,色胜而心自取之必为人役。

是故君子德行成而容不知,闻识博而辞不争,知虑微达而能不愚。

  曾子有疾,孟仪往问之。

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

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

”曾子曰:“坐,吾语汝。

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

若夫置樽俎、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

  孔子曰可也简。

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

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

”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

”故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故仲弓曰太简。

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天下为无道,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力能讨之,讨之可也。

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雍之所以得称南面者,问子桑伯子于孔子,孔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道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而无以加仲弓之言。

  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

”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至于此。

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嶰谷,以生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九寸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之下,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

故曰黄钟微而均,鲜全而不伤,其为宫独尊,象大圣之德,可以明至贤之功,故奉而荐之于宗庙,以歌迎功德,世世不忘。

是故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

三分所生,益之以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大圣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日至则日行其风以生十二律,故仲冬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

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至也。

  圣人作为■鼓控揭埙箎,比六者德音之音,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然后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此所以献酢酳之酬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此可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石声磬磬以立辩,辩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

鼓鞞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鞞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彼亦有所合之也。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是故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啴奔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属猛奋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

流僻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含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不相夺也。

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彩;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漫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涤荡之气,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唱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以类相动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习于听,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智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

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

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唱和清浊,代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意,广乐以成其教,故乐行而民向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君子之动本,乐其象也,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着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

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故近之。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后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故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壮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调。

人之善恶非牲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礼以定其意,乐以和其性,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立治道也。

  凡音,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音乱则无法,无法之音: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代相凌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人之有患祸者,生于淫泆暴慢,淫泆暴慢之本,生于饮酒;故古者慎其饮酒之礼,使耳听雅音,目视正仪,足行正容,心论正道。

故终日饮酒而无过失,近者数日,远者数月,皆人有德焉以益善,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此之谓也。

  凡从外入者,莫深于声音,变人最极,故圣人因而成之以德曰乐,乐者德之风,诗曰:“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谓礼乐也。

故君子以礼正外,以乐正内;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故古者天子诸侯听钟声,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未尝离于前;所以养正心而灭淫气也。

乐之动于内,使人易道而好良;乐之动于外,使人温恭而文雅;雅颂之声动人,而正气应之;和成容好之声动人,而和气应之;粗厉猛贲之声动人,而怒气应之;郑卫之声动人,而淫气应之。

是以君子慎其所以动人也。

  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孔子闻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冉有侍,孔子曰:“求来,尔奚不谓由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

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故其音温和而居中,以象生育之气也。

忧哀悲痛之感不加乎心,暴厉淫荒之动不在乎体,夫然者,乃治存之风,安乐之为也。

彼小人则不然,执末以论本,务刚以为基,故其音湫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

和节中正之感不加乎心,温俨恭庄之动不存乎体,夫杀者乃乱亡之风,奔北之为也。

昔舜造南风之声,其兴也勃焉,至今王公述无不释;纣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今王公以为笑。

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纣以天子,好慢淫荒,刚厉暴贼,而卒以灭。

今由也匹夫之徒,布衣之丑也,既无意乎先王之制,而又有亡国之声,岂能保七尺之身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曰:“由之罪也!小人不能,耳陷而入于斯。

宜矣,夫子之言也!”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孔子曰:“由之改过矣。

卷二十 反质 #

  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

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

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

夫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

  信鬼神者失谋,信日者失时,何以知其然?夫贤圣周知,能不时日而事利;敬法令,贵功劳,不卜筮而身吉;谨仁义,顺道理,不祷祠而福。

故卜数择日,洁斋戒,肥牺牲,饰圭璧,精祠祀,而终不能除悖逆之祸,以神明有知而事之,乃欲背道妄行而以祠祀求福,神明必违之矣。

天子祭天地、五岳、四渎,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士祭门户,庶人祭其先祖。

圣王承天心,制礼分也。

凡古之卜日者,将以辅道稽疑,示有所先而不敢自专也;非欲以颠倒之恶而幸安之全。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是以泰山终不享李氏之旅,易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盖重礼不贵牲也,敬实而不贵华。

诚有其德而推之,则安往而不可。

是以圣人见人之文,必考其质。

  历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雷泽之渔者善争陂,而舜渔焉;东夷之陶器窳,而舜陶焉。

故耕渔与陶非舜之事,而舜为之,以救败也。

民之性皆不胜其欲,去其实而归之华,是以苦窳之器,争斗之患起,争斗之患起,则所以偷也。

所以然者何也?由离诚就诈,弃朴而取伪也,追逐其末而无所休止。

圣人抑其文而抗其质,则天下反矣,诗云:“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传曰:“尸鸠之所以养七子者,一心也;君子所以理万物者,一仪也。

以一仪理物,天心也;五者不离,合而为一,谓之天心。

在我能因自深结其意于一,故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是故诚不远也。

夫诚者一也,一者质也;君子虽有外文,必不离内质矣。

  卫有五丈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邓析过,下车为教之,曰:“为机,重其后,轻其前,命曰桥。

终日灌韭,百区不倦。

”五丈夫曰:“吾师言曰:有机知之巧,必有机知之败;我非不知也,不欲为也。

子其往矣,我一心溉之,不知改已!”邓析去,行数十里,颜色不悦怿,自病。

弟子曰:“是何人也?而恨我君,请为君杀之。

”邓析曰:“释之,是所谓真人者也。

可令守国。

  禽滑厘问于墨子曰:“锦绣絺纻,将安用之?”墨子曰:“恶,是非吾用务也。

古有无文者得之矣,夏禹是也。

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当此之时,黻无所用,而务在于完坚。

殷之盘庚,大其先王之室,而改迁于殷,茅茨不剪,采椽不斲,以变天下之视;当此之时,文采之帛,将安所施?夫品庶非有心也,以人主为心,苟上不为,下恶用之?二王者以化身先于天下,故化隆于其时,成名于今世也。

且夫锦绣絺纻,乱君之所造也,其本皆兴于齐,景公喜奢而忘俭,幸有晏子以俭镌之,然犹几不能胜。

夫奢安可穷哉?纣为鹿台糟丘,酒池肉林,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金玉珍玮,妇女优倡,钟鼓管弦,流漫不禁,而天下愈竭,故卒身死国亡,为天下戮,非惟锦绣絺纻之用耶?今当凶年,有欲予子随侯之珠者,不得卖也,珍宝而以为饰;又欲予子一钟粟者,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将何择?”禽滑厘曰:“吾取粟耳,可以救穷。

”墨子曰:“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所急也。

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禽滑厘曰:“善。

  秦始皇既兼天下,大侈靡,即位三十五年犹不息,治大驰道,从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厌先王宫室之小,乃于丰镐之间,文武之处,营作朝宫,渭南山林苑中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为阁道;自殿直抵南山之岭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水属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又兴骊山之役,锢三泉之底,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盘帷帐,妇女倡优。

立石阙东海上朐山界中,以为秦东门。

于是有方士韩客侯生,齐客卢生,相与谋曰:“当今时不可以居,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以慢欺而取容,谏者不用而失道滋甚。

吾党久居,且为所害。

”乃相与亡去。

始皇闻之大怒,曰:“吾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

”乃使御史悉上诸生,诸生传相告,犯法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

卢生不得,而侯生后得,始皇闻之,召而见之,升阿东之台,临四通之街,将数而车裂之。

始皇望见侯生,大怒曰:“老虏不良,诽谤而主,乃敢复见我!”侯生至,仰台而言曰:“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臣一言乎?”始皇曰:“若欲何言?言之!”侯生曰:“臣闻禹立诽谤之木,欲以知过也。

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宫室台阁,连属增累,珠玉重宝,积袭成山,锦绣文采,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服轻暖,舆马文饰,所以自奉,丽靡烂熳,不可胜极。

黔首匮竭,民力单尽,尚不自知,又急诽谤,严威克下,下喑上聋,臣等故去。

臣等不惜臣之身,惜陛下国之亡耳。

闻古之明王,食足以饱,衣足以暖,宫室足以处,舆马足以行,故上不见弃于天,下不见弃于黔首。

尧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土阶三等,而乐终身者,俗以其文采之少,而质素之多也。

丹朱傲虐好慢淫,不修理化,遂以不升。

今陛下之淫,万丹朱而十昆吾桀纣,臣恐陛下之十亡也,而曾不一存。

”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早言?”侯生曰:“陛下之意,方乘青云飘摇于文章之观,自贤自健,上侮五帝,下凌三王,弃素朴,就末技,陛下亡征见久矣。

臣等恐言之无益也,而自取死,故逃而不敢言。

今臣必死,故为陛下陈之,虽不能使陛下不亡,欲使陛下自知也。

”始皇曰:“吾可以变乎?”侯生曰:“形已成矣,陛下坐而待亡耳!若陛下欲更之,能若尧与禹乎?不然无冀也。

陛下之佐又非也,臣恐变之不能存也。

”始皇喟然而叹,遂释不诛。

后三年始皇崩;二世即位,三年而秦亡。

  魏文侯问李克曰:“刑罚之源安生?”李克曰:“生于奸邪淫泆之行。

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泆者,久饥之诡也;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

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源也。

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泆者,未尝有也。

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国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泆,则驱民而为邪也;民以为邪,因之法随,诛之不赦其罪,则是为民设陷也。

刑罚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伤国之道乎?”文侯曰:“善。

”以为法服也。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

”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

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

”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

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

”君曰:“诺。

”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

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

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坐有顷,太子不视也,又不问也。

经侯曰:“魏国亦有宝乎?”太子曰:“有。

”经侯曰:“其宝何如?”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上戴。

此魏之宝也。

”经侯曰:“吾所问者,非是之谓也。

乃问其器而已。

”太子曰:“有。

徒师沼治魏而市无豫贾,郄辛治阳而道不拾遗,芒卯在朝而四邻贤士无不相因而见。

此三大夫乃魏国之大宝。

”于是经侯默然不应,左解玉具,右解环佩,委之坐,愆然而起,默然不谢,趋而出,上车驱去。

魏太子使骑操剑佩逐与经侯,使告经侯曰:“吾无德所宝,不能为珠玉所守;此寒不可衣,饥不可食,无为遗我贼。

”于是经侯杜门不出,传死。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龙旌象色,挂之以犀象,错之以羽芝,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子者以天下,说诸侯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

”平公曰:“善。

”乃命左右曰:“去车!”

  魏文侯御廪灾,文侯素服辟正殿五日,群臣皆素服而吊,公子成父独不吊。

文侯复殿,公子成父趋而入贺,曰:“甚大善矣!夫御廪之灾也。

”文侯作色不悦,曰:“夫御廪者,寡人宝之所藏也,今火灾,寡人素服辟正殿,群臣皆素服而吊;至于子,大夫而不吊。

今已复辟矣,犹入贺何为?”公子成父曰:“臣闻之,天子藏于四海之内,诸侯藏于境内,大夫藏于其家,士庶人藏于箧椟。

非其所藏者必有天灾,必有人患。

今幸无人患,乃有天灾,不亦善乎!”文侯喟然叹曰:“善!”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驾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

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

此群臣之所奢汰也。

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

’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曰:“善。

”于是更制练帛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也。

”文子曰:“然乎?吾观国人之父母衣麤食蔬,吾是以不敢。

且吾闻君子以德华国,不闻以妾与马。

夫德者得于我,又得于彼,故可行;若淫于奢侈,沈于文章,不能自反,何以守国?”仲孙它惭而退。

  赵简子乘弊车瘦马,衣羖羊裘,其宰进谏曰:“车新则安,马肥则往来疾,狐白之裘温且轻。

”简子曰:“吾非不知也。

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传曰:周公位尊愈卑,胜敌愈惧,家富愈俭,故周氏八百余年,此之谓也。

  鲁筑郎囿,季平子欲速成,叔孙昭子曰:“安用其速成也?以虐其民,其可乎?无囿尚可乎,恶闻嬉戏之游,罢其所治之民乎?”

  卫叔孙文子问于王孙夏曰:“吾先君之庙小,吾欲更之,可乎?”对曰:“古之君子,以俭为礼;今之君子,以汰易之。

夫卫国虽贫,岂无文履一奇,以易十稷之绣哉?以为非礼也。

”文子乃止。

  晋文公合诸侯而盟曰:“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夫淫惑之国,不亡必残。

自今以来,无以美妾疑妻,无以声乐妨政,无以奸情害公,无以货利示下。

其有之者,是谓伐其根素,流于华叶;若此者,有患无忧,有寇勿弭。

不如言者盟示之。

”于是君子闻之曰:“文公其知道乎?其不王者犹无佐也。

  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曰:‘侧牟之俄。

’言失德也;‘屡舞傞傞。

’言失容也。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宾主之礼也。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宾主之罪也。

婴已卜其日,未卜其夜。

”公曰:“善。

”举酒而祭之,再拜而出,曰:“岂过我哉?吾托国于晏子也。

以其家贫善寡人,不欲淫侈也,而况与寡人谋国乎?”

  杨王孙病且死,令其子曰:“吾死欲裸葬,以返吾真,必无易吾意。

”祁侯闻之,往谏曰:“窃闻王孙令葬必裸而入地,必若所闻,愚以为不可。

令死人无知则已矣,若死有知也,是戮尸于地下也,将何以见先人?愚以为不可!”王孙曰:“吾将以矫世也。

夫厚葬诚无益于死者,而世以相高,靡财殚币而腐之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出,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归者得至,而化者得变,是物各返其真。

其真冥冥,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乃合道之情。

夫饰外以夸众,厚葬以矫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然也。

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而各归其真,故谓之鬼。

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厚裹之以币帛,多送之以财宝,以夺生者财用。

古圣人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之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欲裸葬以矫之也。

昔尧之葬者,空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地也,下不乱泉,上不泄臭。

故圣人生易尚,死易葬,不加于无用,不损于无益,谓今费财而厚葬,死者不知,生者不得用,谬哉!可谓重惑矣。

”祁侯曰:“善。

”遂裸葬也。

  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钘之器,以进孔子。

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

弟子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

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亲也。

  晏子病将死,断楹内书焉,谓其妻曰:“楹也,语子壮而视之!”及壮发书,书之言曰:“布帛不穷,穷不可饰;牛马不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

穷乎?穷乎?穷也!”

  仲尼问老聃曰:“甚矣!道之于今难行也!吾比执道委质以当世之君,而不我受也。

道之于今难行也。

”老子曰:“夫说者流于听,言者乱于辞,如此二者,则道不可委矣。

  子贡问子石:“子不学诗乎?”子石曰:“吾暇乎哉?父母求吾孝,兄弟求吾悌,朋友求吾信。吾暇乎哉?”子贡曰:“请投吾诗,以学于子。”

  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

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学而未能。

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