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蒙便读

养蒙便读 [民国]周秉清

  

  第一章 立 #

  正身垂手,双足齐整,不得欹斜,倚靠桌凳。

  立必平视,勿俯勿仰,勿左右顾,身勿偏向。

  侍于亲长,立必在旁,敬候意旨,不得匆忙。

  亲友聚谈,旁立听言,不得忘形,立于中间。

  第二章 行 #

  一步一起,须要端正,不可狂跑,不可跳振。

  行路勿疾,身正态徐,亲长若呼,却当疾趋。

  与人同行,须知左右,尊卑长幼,序其先后。

  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勿昂。

  毋侧听,毋嗷应,毋淫视,毋怠荒。

  第三章 坐 #

  坐必端正,齐脚定身,偃仰欹斜,都非坐形。

  勿伏几席,勿横两臂,敛手静心,正念所事。

  坐必安,执尔颜,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第四章 卧 #

  早起晏眠,子弟之分,被勿覆首,卧必用枕。

  就寝脱衣,必置定所,学自着衣,勿常累母。

  卧必告亲,起致爱敬,及此晨问,亲前照应。

  童年渐长,当谙定省,亲被与衣,关心暖冷。

  眠有定时,起有定时,勿贪多睡,醒即披衣。

  不眠神疲,多眠昏沉,切勿昼寝,当惜分阴。

  睡为魔患,害道败德,及此童年,慎防懒逸。

  第五章 言语 #

  为子弟者,必谨语言,低声下气,分所当然。

  宜和宜缓,不可喧哗,谎言戏语,训责宜加。

  打人骂人,虽戏必戒,声色玩好,染之生怠。

  亲长教训,虚心听受,勿妄议论,自取过咎。

  教训有误,暂当隐默,不应急辩,形同忤逆。

  侍于亲长,声容宜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婢仆有过,宜且宽容,不应叫呼,奔告父兄。

  见人有过,反躬自管,不得纵口,说人长短。

  直言尽言,祸乱将及,更忌亢傲,与人争直。

  疑事勿质,直而勿有,私不当莳,笑不可苟。

  正尔容,听必慕,毋剿说,毋雷同。

  酒扫应对,进退周旋,童而习之,养成圣贤。

  第六章 饮食 #

  三餐粥饭,原为充饥,随缘饮食,非时勿思。

  美恶勿计,多少勿争,细嚼缓咽,勿令有声。

  举箸必置匙,举匙必置箸,尊长已起身,童子乃离座。

  食时要敛身,离案勿太逼,举箸要从容,入盘毋太急。

  饭菜毋泼掉,匙箸毋坠地,饮食要有节,养身兼习礼。

  毋流歠,毋叱食,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扬饭,毋固获,毋絮羹,毋刺齿。

  勿饮滴酒,勿吸众烟,烟酒有毒,伤脑耗钱。

  一切肉品,含毒更多,食之变性,有乖平和。

  杀生食肉,违背仁理,蔬食养身,色鲜昧美。

  

  第七章 衣履 #

  衣冠鞋袜,皆须洁净,若能整齐,身亦端正。

  如当饮食,勿令污衣,如当行路,勿令溅泥。

  如当写字,勿令沾墨,如当盥面,勿令水湿。

  身勿近火,防炙衣服,足勿履水,防湿鞋袜。

  脱衣必摺,摺衣规矩,放于定处,乃易寻取。

  衣久必垢,宜勤浣濯,补缀无妨,但须整洁。

  衣求朴素,态贵从容,市井浮薄,勿染浇风。

  燕居独处,勿忘礼仪,虽当盛暑,不得袒衣。

  旧衣勿嫌,新衣勿喜,幼不爱穿,已类有志。

  衣之本义,蔽体御寒,一粟一丝,思来之艰。

  若贪华美,便为心病,心不去贪,云何作圣?

  第八章 读书 #

  读必端身,置书宜正,对字朗读,不可错认。

  眼到口到,还须心到,有此三到,易熟易晓。

  书须爱护,不可皱损,每次读完,掩束齐整。

  专心看字,断句朗读,目毋旁观,手毋弄物。

  书未通晓,肃立而问,师长答言,正身敬听。

  取用书物,当学从容,不得翻乱,任置西东。

  圣贤之道,全在书中,若明义理,堪学圣功。

  第九章 习字 #

  童子学书,先学执笔,指勿着毫,手勿染墨。

  纸勿染污,字勿草率,严正分明,一笔一画。

  研墨放笔,毋使有声,砚面桌面,戏书必惩。

  习字二法,曰摹曰临,临学其神,摹效其形。

  形在结构,神在用笔,临池贵多,古碑今帖。

  写信作文,宇代语言,著书教人,全赖字传。

  墨美字佳,见者欣悦,劝尔童子,勤学勿辍。

  第十章 卫生 #

  人生疾病,多由不节,既贻亲忧,又误功业。

  致病原因,二途所造,养身失宜,养心无道。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养身致谨,首在饮食。

  欲冀长生,在断酒肉,始仅提神,卒化诸毒。

  果谷菜蔬,滋养料丰,血清气健,返老还童。

  食宜细嚼,消化乃行,饱宜七成,肠菌不生。

  烟酒与茶,伤脑宜戒,盐糖食多,亦为胃害。

  霉物勿食,暑毒堪忧,坏果勿食,醇毒周流。

  二曰衣服,适体须宽,切忌短窄,束缚难安。

  布衣温暖,但贵洁清,切忌华美,丧志纷心。

  三曰房屋,窗须多辟,空气新鲜,神清血洁。

  温寒燥湿,毋过不及,光线适宜,勿伤目力。

  勿堆杂物,勿丛秽气,清净整齐,足资办事。

  尧殿土阶,禹屋茅茨,勿尚崇高,心动神疲。

  四曰劳逸,贵有节制,过劳则伤,过逸则驰。

  或运神思,或劳筋骨,及三刻钟,宜一休息。

  养心之道,寡欲为先,色欲食欲,淡则延年。

  好事多磨,如愿者少,知足常乐,不贪为宝。

  怒血变毒,忧忿伤人,忍怒息争,和气如春。

  得必有失,荣必有辱,遇事看破,神完气足。

  为善最乐,心安理得,俯仰无惭,神闲意适。

  求不得苦,举世同然,何以忘忧?知命乐天。

  养身养心,为顺生理,借幻修真,非求不死。

  第十一章 事亲 #

  欲修圣功,始于孝亲,谁无父母,木本水源。

  仁及天下,爱始于亲,酬恩报德,育我情深。

  德配天地,莫大于孝,奉养慕敬,乃孝之道。

  弟子之职,在事亲长,拂试几案,扫除尘鞅。

  书籍笔砚,整理随时,亲所爱物,保而存之。

  十岁以后,先亲而起,盥毕亲前,问安如礼。

  父母将寝,整衾以待,已寝下帷,屏息出外。

  开门揭帘,勿令声响,门本关者,随手关上。

  夏日侍亲,挥扇却暑,冬察冷暖,照应炉火。

  进馔之礼,孝养所在,事亲习劳,骄慢必戒。

  亲膳将至,先试几案,敬安箸匙,器具勿乱。

  亲未举箸,不得先食,亲将食完,继亲而毕。

  亲嗜之物,移近亲前,尊长饭竣,躬撤几筵。

  晋王延,孝可贵,夏扇席,冬温被,

  自寒无全衣,养亲极滋味。

  养亲身,孝之始;养亲志,孝乃大;

  勿伤亲心,勿拂亲意。

  亲命即趋,唯勿稍迟,当食则吐,当业则投。

  出赴书塾,鞠躬告出,归见亲长,鞠躬告入。

  亲出亲入,敬慕和煦,毋得怠慢,视若无睹。

  弟子行事,必禀家长,不禀而行,是曰慢上。

  幼勿远游,游必有方,不有私财,不衣裘裳。

  能顺即孝,悦亲为则,颜色词气,宜和勿直。

  亲责打,因爱子,勿违忤,速改悔。

  亲长有事,尽当服役,盥为捧巾,坐为正席。

  如此之类,不可殚述,但当敬慕,不可怠忽。

  亲有过,当几谏,挞流血,不敢怨。

  谏不从,巧对待,谏诸内,隐诸外。

  善则称亲,过则归己,普天之下,无不是的父母。

  养亲之身,为孝之恒,成亲之德,乃孝之纯。

  以道事亲,虽孝之大,自高卑亲,慢上宜戒。

  以善责亲,即伤亲心,罪同忤道,乖天和平。

  才能富贵,骄则贻诮,谁生汝身,而将亲傲?

  父母生我,劬劳鞠育,子壮亲衰,思之当哭。

  亲衰老,当伏侍;亲病痛,当医治;

  亲贫困,当安慰;亲劳苦,当身替。

  年暮需人,况当病苦,竭力奉侍,庶几反哺。

  侍疾勿怠,尽瘁弗止,不幸丧亡,饰终以礼。

  遗体归土,宜及其时,毋惑风水,久淹葬期。

  生则尽养,死则尽思,拜扫祭奠,勿亏礼仪。

  继母庶母,皆为吾母,既名之子,当孝无忤。

  养亲敬亲,孝事如仪,事长交友,一以贯之,

  仁民爱物,推广咸宜,童年知此,作圣之基。

  第十二章 友爱 #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不可续。

  兄弟不和,是名不义,因利而争,与兽奚异?

  互相友好,互相亲爱,让恕而行,终身勿改。

  姊曰女兄,妹曰女弟,相助相亲,同胞一体。

  兄宜爱弟,弟宜恭兄,饮食相让,财物公同。

  互相劝善,互相规过,疾病相扶,患难相顾。

  事奉亲长,互相分劳,研求学问,互相指导。

  常时和乐,天伦畅叙,变时急难,共御外侮。

  勿存私心,但爱妻子,勿争财货,致乖伦理。

  斗粟尺布,终贻后悔;煮豆燃箕,万世之耻。

  姜家大被,陈氏广席,但相爱好,不闻争夺。

  李绩姊病,煮粥须焚,岂无婢仆,爱姊心诚。

  温公事兄,饥寒时询,敬之如父,保之如婴。

  汉末饥,人相食,有赵礼,为贼得,其兄孝,

  奔贼围,谓弟瘦,逊我肥,贼叹服,俱令归。

  淳于崇,将被害,其弟恭,请身代,盗服义,反罗拜。

  父不慈,子当孝;兄不友,弟当悌。

  积诚既久,自能感应;诚能感神,况同人性?

  我为子弟,孝悌长上,我之子弟,自依榜样。

  弟兄既长,有贤不肖,或贫或富,或已异灶。

  养生送死,吉凶庆吊,财稍裕者,

  义当关照,友谊且然,同胞尤要。

  父母爱子,本无偏爱,长幼贤愚,平等看待。

  亲爱长兄,小弟未生,故弟罕说,父母偏心。

  亲爱幼子,兄等习见,故兄妄疑,亲有偏恋。

  父母何私?讵分彼此,曲尽孝道,方称令子。

  分财异居,私害难决,贵在互助,彼此周恤。

  能让能容,孝悌俱全,能化妻孥,贤莫大焉。

  兄弟和睦,亲心亦悦,同志合力,必兴家业。

  第十三章 事长 #

  凡属父党,母党妻党,班次尊者,均为亲长。

  父母之友,皆为尊长,有齿有德,亦称乡长。

  授吾以业,育吾以德,是名师长,成吾人格。

  凡侍长者,敬顺为先,坐必谦下,行勿并肩。

  毋蹶尔足,勿乱尔衣,长者不及,儳言何为?

  长者在前,肃恭勿忘,命坐始坐,敛容整裳。

  命进则进,命退则退,履声轻和,常防粗厉。

  先生有问,辞毕而对,敬陈所见,词必谦退。

  对长者言,已必称名,言长者事,讳名勿称。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长者欠伸,告退请息;与人独语,屏身自出。

  尊容之前,宜慎咳唾,不敢叱狗,骇客于座。

  长者逾等,不问其年,侍坐侍馔,宜卑而谦。

  怠惰放肆,叱吒挥扬,是曰傲慢,败德召亡。

  途遇长者,疾趋肃立,温恭言语,当察颜色。

  侍长者行,必居其后,常恐问话,勿远左右。

  遇人于途,致敬即别,勿舍长者,与言琐屑。

  长者所视,意必随之,若其登陟,小心扶持。

  父齿随行,兄齿雁行,重任则分,轻任则并。

  若有校友,才德堪师,同学之长,敬而亲之。

  若服职务,必有主管,依法敬恭,勤职毋忝。

  亲亲为仁,敬长为义,及兹童年,躬行如礼。

  第十四章 夫妇 #

  有诸男女,久种善根,不娶不嫁,是名童贞。

  既有嫁娶,遂成配偶,男子名夫,女为之归。

  名义双立,道礼互遵,背道忘礼,忧苦之门。

  男子于妻,贵率以德,佐我事亲,助我立业。

  襄我为善,辅我治家,相勖以勤,相戒以奢。

  相勉以仁,相谅以恕,勿怠公益,勿贪逸豫。

  夫道若正,庶免家败,非遭劣妻,罔或破坏。

  女子于夫,贵成其德,夫不孝友,婉劝宜力。

  夫不勤学,勖以立志,夫有嗜好,设法戒弃。

  夫缺慈心,相导以仁,夫无正业,相儆以贫。

  善事姑嫜,致敬尽礼,勿恃才能,勿专顾己。

  和睦妯娌,管教儿女,相夫祭祀,勿忘厥祖。

  衣服饮食,照应丈夫,夫也外勤,内事多疏。

  清洁房屋,调和烹煮,管理婢仆,赖妻内助。

  男女婚配,必要相当,学同德同,庶免咎殃。

  学德既同,聘娶如礼,终有悔者,由弗慎始。

  贫贱非苦,富贵非乐,乐生于和,千金弗及。

  安贫耐富,忍让相济,非有大故,不得离异。

  遵斯遭礼,两美堪称,昌大家业,模范子孙。

  或因孽缘,配非其偶,意见参商,语言龃龉。

  或乏能力,或缺知识,安望治家?徒滋叹息。

  若更不贤,罔知礼义,唯议酒食,专尚华美,

  赌耗钱币,行干法纪,好作游观,怕亲书史。

  怠荒无度,傲纵背理,或夫或妻,有一于此,

  互薰成习,同归废驰,身败家亡,祸及孙子。

  世鉴昭昭,言之冷齿。一家虽小,国之份子。

  群家式微,国亦衰矣。丞民无德,宁勿嫁娶。

  第十五章 交友 #

  一乡之人,其数万千,是名同乡,不名为友。

  一校之中,生徒数百,是名同学,不名为友。

  友以助道,友以辅仁,行高责重,列予五伦。

  人有善恶,人有邪正,取友必择,不可不慎。

  心术邪曲,举动夸张,是名便辟,比匪堪伤。

  或性顺媚,一味阿谀,是名善柔,养我痈疽。

  或缺真诚,徒逞辩说,是名便佞,浮而不实。

  或事游戏,酒食流连,餔啜之徒,何德可言?

  或性贪鄙,不与而取,迹类偷窃,下流勿伍。

  或缺庄敬,谑浪笑傲,妄语绮言,有违圣孝。

  或勿下贱,执袖拍肩,不矜威仪,有损观瞻。

  或心残忍,毫无恻隐,即小观大,借彼内省。

  或不孝悌,性情乖逆,幼非佳儿,长为国贼。

  或惯欺诳,不诚不信,口是心非,何事可任?

  如是等人,无益有损,处以敬恭,心勿亲近。

  择交方法,观人宜慎,观人于微,听言观行。

  能仁必爱,有礼必让,诚则不欺,信则无诳。

  教行孝友,必明大义,存心济世,是谓有志。

  不贪财物,品必高洁,不轻忿怒,量能容物。

  小事能慎,大庶无愆,幼即如此,长必称贤。

  如斯等众,是名益友,敬之亲之,结交恐后。

  齿德俱尊,奉之为师,年岁相若,以兄事之。

  交友之道,惟淡乃成,甘如醴者,忿怒易生。

  交友之道,惟敬乃久,勿事狎亵,难善其后。

  毋矜势利,利尽交疏,毋尚意气,气衰情渝。

  交友之心,自满宜儆,虚能受益,满则招损。

  不尽人欢,不竭人忠,以全其交,慎始至终。

  不可挟长,不可挟贵,惟德是友,同心共济。

  士有诤友,令名日灼,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人贵能施,有受必报,礼尚往来,莫乖礼教。

  况此良朋,助道辅仁,春秋佳日,过从宜频。

  岁时宴会,蔬餐相飨,讲学言志,奇文共赏。

  处为学友,出则同升,志同道合,大业可兴。

  若遇患难,互助有人,死生相共,笃于姻亲。

  世界人类,倘皆修德,交尽良朋,成极乐国。

  第十六章 服务 #

  人非独活,互助为义,为众服务,自他俱利。

  昔者孔孟,利济为心,关怀教养,说义称仁。

  释伽文佛,称曰大慈,慈能与乐,何惠不施?

  自古迄今,中国外国,明君贤相,为民瘁力。

  相尔后生,志云何立?为国宣劳,为民造福。

  劝尔小子,誓愿宜宏,博施济众,饶益群生。

  为民御灾,为民捍患,尽智竭忠,救苦救难。

  为民裕财,为民育德,二者之中,德育尤急。

  群众有德,施济者多,众知施济,财均民和。

  若专谋富,但能养民,有养无教,近于禽兽。

  当喻此旨,尽兹天职,量兼天下,惠周民物。

  欲能服务,当壹其心,尽此形寿,博爱众生。

  欲能服务,当励勤廉,勤能补拙,廉不爱钱。

  欲能服务,当具才智,无才无智,任事罔济。

  欲能服务,当勿畏难,忍辱负重,行心所安。

  欲能服务,当善容物,含宏光大,小过勿责。

  欲能服务,当善用人,用当其才,兼听则明。

  欲能服务,当矢忠诚,鞠躬尽瘁,不计死生。

  服务之时,无拘出处,当位乘权,惠民最溥。

  公团服务,并足利民,建策著书,亦训后昆。

  服务之事,大小惟均,土壤细流,山高海深。

  服务之人,男女无别,同为国民,同荷天职。

  当共精进,誓济群伦,及尔童年,早发大心。

  第十七章 改过 #

  人性之体,本然清净,无善无恶,湛如明镜。

  心识一动,好恶斯萌,发不中节,过乃滋生。

  过既本无,因妄而起,妄动不息,积习难止。

  一念之差,成妄想种,妄更生妄,如痴如梦。

  一言之失,驷马难追,积久说惯,不自知非。

  一行之隳,偶欺暗室,若不愧悔,又蹈前辙。

  过而不改,习惯成性,丛恶招殃,亡家丧命。

  若欲改过,但断此习,向所惯者,今立离绝。

  邪念偶生,主回心意,勿谓虚想,将战实事。

  戏语偶发,立志疚心,勿谓误言,弄假成真。

  非礼偶犯,立自矫正,勿谓小恶,癣疥致命。

  勿贪声色,勿爱财货,勿吸烟酒,勿好赌牌。

  勿杀生命,勿嗜美食,勿逞气忿,勿耽安逸。

  改勿畏难,逆水舟行,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改勿怕苦,忍耐为贵,苦尽甜来,身心无累。

  改勿怀惭,人孰无过,贵在洗心,涤除染污。

  古昔圣王,特设谏鼓,改过迁善,斯称明主。

  夏王大禹,闻善拜礼,孔徒仲由,闻过则喜。

  君有诤臣,士有诤友,欲改过者,亲贤为首。

  多亲贤友,近朱者赤,勿近恶人,近墨者黑。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微命勿杀,非与勿取,勿起邪念,勿作诳语。

  虽处幽独,如对帝天,恭敬存诚,庶几圣贤。

  第十八章 立志 #

  相彼柏松,生而节直,雨露滋荣,荫干霄日。

  况忝为人,万物之灵,幼不立志,壮无所成。

  航海有针,发矢有鹄,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立志要正,圣德是务,名位富厚,切勿生慕。

  立志要勤,勿依赖人,专精一业,养亲资生。

  立志要仁,利济为怀,专谋自利,败亡之阶。

  志要在道,勿在温饱,天下己任,切戒凡小。

  立志远大,要达究竟,无上上心,澈底发定。

  志大难偿,道高魔长,艰苦折挠,不改宗仰。

  恒戒贪逸,嗜好纷心,外染内夺,素志斯倾。

  志虽欲大,心欲其细,狂妄粗疏,必偾厥事。

  志虽欲高,气欲其下,骄矜凌人,忌多助寡。

  志虽欲远,行须自近,百尺楼高,筑基方寸。

  立志既宏,才必完全,舟巨无楫,难济大川。

  凡有志者,尤当勤学,学问思辨,笃行勿惑。

  才德俱全,堪为民福,是真立志,是真爱国。

  第十九章 修德 #

  学问之道,最重力行,说食不饱,空言无成。

  发心必诚,诚乃不息,事修理明,表里如一。

  力行而诚,乃己之德,内圣外王,究竟成佛。

  万行庄严,德为总持,择要渐修,念兹在慈。

  第一曰孝,惟养与敬,爱亲以德,悦心从命。

  第二曰悌,惟和与让,兄友弟恭,子孙榜样。

  第三曰忠,作事尽心,或为戚友,或为众民。

  勿轻然诺,一诺千金,竭智瘁力,不计死生。

  第四曰贞,乃德之千,诫尔群众,保持勿涣。

  女子不贞,行秽无耻,为人轻贱,谁怜忏悔?

  妇人不贞,溃防堕名,乱婚姻制,召祸亡身。

  男子不贞,纵欲悖理,乱婚姻制,祸及妻子。

  士夫不贞,名节扫地,罔尊正业,不存正气,

  正论既无,正道将替,祸及邦家,风俗颓靡。

  第五曰仁,爱众为本,富之教之,天下己任。

  民胞物与,己饥己溺,仁之至者,即圣即佛。

  第六曰义,顺理为先,行不背首,义在是焉。

  行不趋私,义即克全,外圆内方,即义即权。

  第七曰礼,威仪之节,礼以闲邪,礼以防逸,

  礼以止乱,礼以成德,诫尔童年,束身圭璧。

  第八曰智,迷悟攸关,学辨邪正,人察忠奸。

  多识明理,去非从是,守正不疑,庶乎近智。

  第九曰信,语贵有实,行必践言,辞无妄发,

  一诺不苟,而况赏罚?可格鬼神,可孚万国。

  第十曰慈,勿杀微命,毋结孽缘,恒有恻隐。

  救济苦难,施助勿吝,提倡疏食,挽回劫运。

  十一曰廉,勿盗一芥,让乃德美,贪为心害,

  名誉丧亡,家衰国败,非义勿取,铭为心戒。

  十二曰敬,正念常存,专精正业,亲近正人。

  非礼勿思,天帝降临,敬则获福,人神共钦。

  十三曰诚,戒毋自欺,意恶必去,自慊为归。

  为善尽力,发憾无遗,不愧不怍,乃德之基。

  十四曰恕,体谅为心,己恶勿施,不能当矜,

  犯非有意,误会偶生,自然息怒,自能容人。

  十五曰朴,惟俭与澹,衣服无华,食用毋滥,

  嗜欲须捐,荣华如幻,养廉全贞,渐登道岸。

  十六曰勤,戒惰与逸,学业而勤,资生有术;

  服务而勤,无惭报国。当惜分阴,尽瘁尔职。

  十七曰毅,强忍有功,立志既大,毅乃克终。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斯真有为。

  十八曰恭,肃尔身容,重则有威,侮来无从。

  外恭内敬,邪念难萌,整齐严肃,道在其中。

  十九曰明,看理远到,浸润之谮,勿忘察照。

  肤受之愬,勿发之暴,酌理衡情,心镜明耀。

  二十曰公,公则民悦,学衡持平,与众守法。

  不偏不倚,勿隐勿欺,如日普照,如天无私。

  廿一曰宽,心捐逼迫,容人之过,隐人之恶。

  善善从长,罚罪无虐,宽则得众,从化而乐。

  廿二曰达,贵通事理,勿尚拘牵,当澈宗旨。

  识须观远,功无贪近,达变通权,义不失正。

  廿三曰惭,自愧卑劣,圣贤德量,我胡弗及?

  圣贤功业,我胡未立?每饭之思,发愤心决。

  廿四曰谦,虚怀接物,受宠若惊,敬愚如佛,

  智岂无遗,愚有一得,骄矜召祸,谦能获益。

  廿五曰忍,容忍为义,众苦以捐,万善斯备。

  忿争而忍,免乱大谋,下奠民命,上顺天和。

  贫贱而忍,免伤廉耻,知命乐天,背欲从理。

  艰苦而忍,镇静其心,忍辱负重,有志竟成。

  瞋恨而忍,免成过失,疑忌须捐,度量勿窄。

  贪欲而忍,免造恶业,妄想销除,身心安逸。

  廿六曰施,舍己利人,令众安乐,福德称尊。

  衣食财药,及余善举,是名财施,救人功溥。

  以善率众,以德诲人,是名法施,号无尽灯。

  扶危济困,温语霭容,名无畏施,霁月光风。

  廿七曰果,义主决断,善无宿诺,过不贰犯。

  防恶如寇,远离染污,闻义必从,痛戒犹豫。

  廿八曰勇,精进不已,用志不纷,凿井及水,

  务沉心气,勿顾生死,进锐退速,浅尝可耻。

  廿九曰定,心不起惑,外诱无权,胸有成竹,

  力镇危倾,见超凡俗,禅门妙定,泊然离欲。

  三十曰慧,究竟觉悟,云何宇宙,圣凡异趣,

  是有是空,云何应住,成此圆觉,乃菩提路。

  凡此诸德,心识所依,仁慈智慧,互用交资。

  以之淑身,贤圣可希;推化天下,一以贯之。

  德完功满,成佛所基,愿尔诸生,信受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