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拾遗

诫子拾遗 #

  李恕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戒子通录》卷三

  

  

  唐中宗时县令,以《崔氏女仪》,戒不及男,《颜氏家训》,训遗于女,遂着《戒子拾遗》十八篇,兼教男女。令新妇子孙人写一通,用为鉴戒云。

  

  男子六岁,教之方名。

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离骚》。

十岁出就师傅,居宿于外,十一专习两经。

志学之年,足堪宾贡。

平翼二子,即是其人,夫何异哉,积勤所致耳。

擢第之后,勿弃光阴,三四年间,屏絶人事,讲论经籍,爰迄史传,并当谙忆,悉令上口。

洎乎弱冠,博综古今,仁孝忠贞,温恭谦顺,器惟瑚琏,材堪廊庙。

如或出身之后,怠而自逸,被服绮罗,弄姿顾影,朝游酒肆,暮宿倡楼,虽则生之,不如遄死,若豘犬耳,奚足惜哉!

  

  居九品之中,处百僚之下,清勤自勖,平真无亏。事长官以忠诚,接僚友以谦敬,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

  

  格式律令,为政之堤防。

一牵吏役,动遵宪纲。

与夺割断,必须理惬条章。

喜怒刑名,岂可率由胷臆。

枷杖様式,着于令文,凖令而行,足堪市耻。

勿奋威怒,麤杖大枷,肆一朝之忿,取终身之败。

  

  申上移牒,言唯谨尔,署必真书,慎勿侮弄刀笔,讥玩朋僚。

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

位下处卑,触涂防谨,部内士人,虚心接引,乡中耆望,以礼承迎。

若恣心纵骂,轻出莠言,骂父子怨,骂兄弟怨,既为怨府,亦谓深雠。

刘宽不呵童仆 ,嗣宗口不臧否 。

韩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

勉之勉之。

  

  县有长官,职宣风化,丞尉卑末,无劳广为。

若乃斥强健,压雄豪,奋下车之威,钓高明之誉,指挥一县,专擅六曹,识者寒心,旁观启齿。

但能正身范物,修己安人,不与典吏交言,不在公庭妄笑,立无偏倚,坐必正方,人自怀之畏之矣。

  

  汝辈后生,始从卑仕,禄俸所获,仅以代耕,宜减省家人,谨身节用。

合门昼掩,镇安关钥,家童敛迹,无出府廷。

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夫如是则骢马埋轮 ,且安高枕。

岂多言之可畏,何众口之能伤哉!杨震为涿郡太守,子孙皆蔬食步行,曰:使人称为清白吏子孙。

诚哉斯言,誓铭肌骨。

部内交关,诚非所愿,傥缘切要,不遑远市。

衣食之外,无辄交通,必须依价钱,归物主,分眀付领。

书取文钞,虽云细务,易涉流言,勿招抑逼之词,以获侵渔之谤。

若能远希先觉,遥杜未萌,清介皎然,吾无忧矣。

  

  周生烈云:食禄坐观,贼也。

老子云:债少易偿,职寡易守 。

汝等欲仕周行,深期自卜,审己量分,或保微班。

冒宠贪荣,方贻后谴。

但能绩着鸣弦,功彰露冕,足隆门阀,不坠箕裘。

岂要荣贵,方为宦达。

  

  纳采行媒,咸求雅对,河鲂宋子 ,勿坠清规。或嫁女从夫,有资贤壻;如为男求妇,必在甲门。无隳百代之规,以适一时之欲。

  

  告休暇景,公务余闲,学以润身,必资宏益。

谯周云:圣人学之于天,君子学之于圣。

又云:进者犹行也,朝发而异宿矣。

益者其犹取菜乎,勤则顷筐盈矣。

家中经史,不能周足,但能阅市,恒有贱书,假如数万青蚨纔当一马之直,堪得数千黄卷,便为百代之寳。

凡人皆知市骏马、悦轻肥,而莫肯市书,见近识小。

淮南子云:家有三史无痴子。

可不勉欤。

  

  吾昆弟七房,子侄尤众,未出一门,已成三从,左提右挈,洎乎成长,世祀云远,恩爱不渝。

怀橘而归,遗兼诸母;易衣而出,讵止同胞。

服有功缌,礼经所限,情存家法,勿或亏焉。

博徒暴客,破产倾家,汝等子孙,尤宜戒谨。

脱子侄之中顽嚚不肖,公违父叔之令,辄从轻薄之徒,必当断其掷头之指,以为终身之戒。

宁不知亏令断骨,忍痛伤心,折一指足,以保一门。

所全者大,故不隐也。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

无容沈湎过度,颠沛有亏。

汝等从宦,顾惜身名,纵不能全然禁断,倍须拘检。

酒气未尽,不可参预府庭;面色未平,不宜呵叱百姓。

以此为戒,余可知矣。

  

  孙叔敖为令尹,一老父教之云: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

袁子云:贫贱愿人之接己,富贵忘己之接人 。

大禹一饭十起,周公一沐三握。

夫接士忘疲,礼贤忘倦,圣贤犹且若是,而况凡庸乎?

  

  曾子云:书功不过百日。

谚云:千里面(首)〔目〕。

既堪力致,何惜余闲。

诸葛戒子,尚忧粗拙 。

汝辈锺张真草之迹,念并留心;阴阳卜筮之书,慎毋开卷。

射宫观德 ,君子攸宜;弹琴自娱,性灵取悦。

自余伎术,并勿经怀。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女诫》、《女仪》,儿女等各写一通,咸将自警。

女兼辅佐君子,儿亦劝奖室家。

中外相承,夫妻并立,终朝三省,每月一寻,实获我心,念无违也。

  

  闾阎贱弟,委巷庸兄,多分嫡庶,构成痛痏。

不念胞胎虽别,骨血不殊,岂可儿结父雠,子兼母妬,伤心犯顺,所不忍言。

汝等幼习义方,以归名教,察天伦之重,既悟同生;觉流俗之非,毋遵覆辙。

  

  女子七岁,教以女仪,读《孝经》、《论语》,习行步容止之节,训以幽闲听从之仪。

礼云:女子十年,治丝枲织纴,观祭祀,纳酒浆 。

事人之礼,此最为先。

十五而笄,十七而嫁,既从礼制,是谓成人。

若不微涉青编,颇窥缃素,粗识古今之成败,测览古女之得失,不学墙面 ,宁止于男。

通之妇人,亦无嫌也。

  

  妇人之德,贵在贞静,内外之言,不出闺阃。

郑卫之音,尤非所习;游娱之乐,无以寛怀。

夫若东西家无耆旧,年少子幼,虑远防微。

家具无假于人,馈献杜而弗纳。

心怀廉谨,外絶交通,衣食斟量,常令备足。

披寻谱谍,记忆亲姻,戚属尊卑,吉凶周至,方为内范,念勖前规。

  

  谚云:成家由妇,破家由妇。缅寻其语,谅匪虚谈。未有娣姒相怜而兄弟不睦,娣姒相嫉而昆季雍和者也。

  

  升堂拜母,心所未通,广坐呈妻,理尤不可。人之家法,难易不同,在于吾心,以难胜易。与其轻易,宁可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