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后集问辩

毗尼后集问辩 #

明菩萨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问。梵网云。于未受戒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若谓但遮诵时。不遮讲时者。诵时仅宣文句。讲时备解义理。重筌轻鱼。有何意旨。

  答。

比丘戒法。

关系僧轮。

为防贼住。

故一切俱遮。

菩萨戒法。

普收五道。

解义发心。

事非所禁。

但诵戒时。

恐有发露忏悔之事。

不合令未受者知。

故云不得说也。

  问。

菩萨戒本。

止列四重。

梵网广明十重。

详略不同。

又梵网犯十重者。

必见好相。

方许更受。

戒本但云失菩萨戒。

应当更受。

宽严有异。

此二经典。

一是本师和尚宣扬。

一是授戒阇梨亲述。

不应互相违反。

毕竟如何会通。

  答。

戒本出于地持。

地持合杀盗淫妄。

共名出家八重。

善生问经。

列杀盗淫妄酤酒说过。

名优婆塞六重。

梵网备二经之义。

总为十重。

璎珞亦同。

良繇所被之机不等。

故详略之致有殊。

今戒本止列四重。

复有三义。

一者在家欲受此戒。

必已先受五戒。

出家欲受此戒。

必已先受十戒具戒。

杀盗淫妄。

既是根本性重。

不须更列。

故惟列此增上戒法也。

二者菩萨戒法。

逆顺无方。

为众生故。

容可少分现行性罪。

此之四戒。

理无开许。

故独列之。

三者根本四罪。

一犯永堕。

受五戒十戒具戒时。

已明斯义。

大乘教门。

虽通忏悔。

必以见相为期。

此之四法。

犯虽失戒。

犹堪更受。

恐滥前四。

故独列之。

若梵网谓犯重必须见好相者。

正繇释迦是大戒和尚。

一往立法。

不得不严。

而弥勒既作授戒阇梨。

轻重开遮。

理须详悉。

今应准诸经论。

参合发明。

当知杀盗等四。

随犯一种。

诸戒并失。

得见好相。

大可重受。

而比丘法中。

仍无僧用。

酤酒等六。

随犯一种。

失菩萨戒。

具戒以下。

不名为失。

故殷勤悔过。

许其重受。

此二经所以互相影略。

非相违也。

  问。

比丘法中。

遮罪难缘乃开。

今大士律仪。

为利他故。

性罪有开。

遮罪无文。

此义云何。

又逆顺二行。

若阶圣位。

则自他能益。

倘凡夫初学。

身心力弱。

自尚有亏。

安能利人。

或驾言菩萨。

借口悲心。

顺情所作。

为有罪否。

  答。

遮罪为护众生。

大士皆应同学。

惟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

不共学之。

若难缘所开。

既已同声闻学。

何须更开。

惟此性罪。

一向但遮。

故须开也。

就开听中。

不拣凡圣。

但令果出悲心。

愿代他苦。

深生惭愧。

不以为功。

则戒身无恙。

倘驾言借口。

率意任情。

止成自欺。

必亏戒体。

莫贪大士之虚名。

而招长夜之苦报也。

  问。受戒羯磨文中。若无授者。听佛像前自受。梵网自誓受戒。必须要见好相。不得好相。不名得戒。复云何通。

  答。

受戒一事。

须论因缘。

因是内心殷重。

缘是授受分明。

约修证则贵因深。

约教道则藉缘具。

是以比丘律藏。

严住持僧宝之体。

专重众缘。

璎珞地持。

开趋向菩提之路。

但观因地。

梵网最初结戒。

理须二法并扶。

故虽许自受。

必以见相为期也。

又复应知。

如起信所明。

或有众生以大悲故。

能自发心。

或因正法欲灭。

以护法因缘故。

能自发心。

复有见佛色相而发其心。

今梵网制令求见好相。

所以使其发趋菩提。

地持许其像前得受。

则但指彼已发心者。

是则梵网严于立法。

地持严于择人。

亦互为表里也。

复次璎珞经云。

诸佛菩萨现在前受。

名上品戒。

法师相授。

名中品戒。

千里无师。

像前自受。

名下品戒。

亦无求见好相之言。

然犹一往约外缘分别耳。

复有论云。

发增上心。

得增上戒。

又云。

心无尽故。

戒亦无尽。

是则亦可约内因分上中下也。

今人求戒。

大须自审。

果能念念与悲智相应。

上荷正法。

下悯含生。

便可直遵璎珞地持。

设不遇师。

亦得自受。

如或虽希佛道悲智未深。

则须秉持梵网法门千里无师。

必求好相。

更或现有明师。

心存憍慢。

不从求受。

别向像求。

斯则两经咸所不听。

五悔终不成功。

既欲远趋极果。

岂容因地不真。

豪杰之士。

断不宜自欺自诳矣。

  问。大乘重在内因。今时律师。与人受菩萨戒。可知其内因真否。如或不真。名得戒否。如不得戒。则设犯十重。还以十重定其罪否。

  答。

菩萨戒羯磨文中。

具有观察当机之法。

若不能知其内因而妄相传授。

不免无解作师之过。

彼受戒者。

不善无记心中。

虽不发戒。

然既滥膺菩萨之名。

自当依法判罪。

非若比丘戒中。

竟以贼住论也。

  问。忏罪羯磨中。许向小乘悔过。梵网经中。不得向未受菩萨戒者前说此千佛大戒。尚不应向说。况可向悔过耶。又云何通。

  答。

小乘虽未受菩萨戒。

而是住持僧宝。

堪受忏悔。

又声闻人虽未识长者是父。

实是长者真子。

非余一切未受戒者可比也。

至于半月说戒。

遣之令出。

则是布萨常规。

亦是弹斥微旨。

不可执此而难彼矣。

  问。

梵网初轻戒中。

见上座和尚阿阇梨等。

应如法供养。

四十一戒中。

教诫师应教请二师。

又五逆加弑二师成七。

今授菩萨戒。

云何止有一师。

既得戒己。

称谁为和尚耶。

  答。

若准经文。

似须二师。

然璎珞地持。

并止一师。

又梵网受法。

传自什师。

载于义疏。

亦止一师。

所云请二师者。

恐即是请佛菩萨耳。

所云应如法供养二师。

及弑二师成逆。

则徧指比丘戒等二师亦可。

  问。重定受戒法中。初时问答。既已发菩提愿。云何悔罪之后。复令发于四弘。岂不招重繁之过。

  答。

菩提心者。

非止一发。

惟应数发。

令菩提心相续不断。

况前是审因。

今是秉法。

前是发心向道。

今是誓铠庄严。

岂云重复。

且如先已请师。

像前复请。

又如授比丘戒。

屏问遮难。

僧中复问。

亦可云重繁耶。

  问。既谓机感有殊。授法不一。则若简若繁。俱无乖舛。既谓增设科条。义因文隐。则直宗一辙。更为痛快。何必会三家成一式。方为契理契机。

  答。

理无多致。

机贵随宜。

直宗一辙。

其说甚当。

但根器不同。

习性各别。

始予独遵慈氏羯磨。

往往有嫌其太略者。

既法可融通。

何妨参酌。

乃敢折衷。

会三为一。

但用经论成言。

更不别加文饰。

三典现并流通。

想是机宜有在。

聊顺一时之机。

匪敢执今非古。

可用与否。

一任后贤。

毗尼后集问辩 #

湘乡龚定瀛施钱四千二百文敬刻此卷连圈计字二千一百七十五个

同治十三年夏六月金陵刻经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