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慧觉禅师语录

续藏经 琅琊慧觉禅师语录(序)

 (参学)用孙序

涤州琅邪山觉和尚中后四录

    参学门人 用孙 序

  夫宗师之出世居方者。

抑而为之。

提纲振维者。

盖不得已。

虽以应其群心之所来。

而大抵之得人者。

其在兹乎。

故我琅邪禅师之出化也。

四海云奔。

无所不至。

大音雷发。

无所不闻。

其负雄经博论者径径胜其数。

皆匿影吞声于其左右。

凡是提唱者。

各有旨归。

盖以应动观机。

事无虚发。

或滞其语句者。

则释其所黏。

或执其意解者。

则除其所缚。

或坐其向上者。

则掇之於未然。

或止其中下者。

则击之於已兆。

或补其所阙。

则正眼具全。

或删其所繁。

则大意不紊。

皆以离情妄。

泯智照。

然后真心现前。

古今独耀。

随方施设。

一味齐收。

犹如曦驭当画。

影现无垠。

观者四来。

圆以随对。

其可得而尽之乎。

门人元聚。

久探师室。

亲承指诲。

日有升举。

即而记之。

凡百余则。

嗣以纂之。

以闲干前后二录。

目之为中录。

於是乎。

举前后则中摄矣。

举中则前后尽矣。

非离前后而趣其中。

非离中而止其前后。

中则无后前。

前后则无中。

  师之大旨。

一以贯之。

其可得而思之耶。

设肆目于其间者。

若游沧海玩群龙之阙。

俯视珍贝。

心目灿然。

不暇应接耳。

师之生缘受业得法。

具载之别录。

不复烦纪。

所谓开正法眼藏。

直指以示人者。

其惟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