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诵准提真言法要

续藏经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

 清 弘赞辑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

  准提真言。

本出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欲求世间。

出世间。

一切事业成就者。

依经作法。

速获灵验。

但今法末。

人多懈怠。

根性钝劣。

及初机行人。

依经修习。

三业未淳。

不能作诸观行。

心生退怯。

遂失菩提种子。

无量功德。

故今录此法要。

以便受持。

成就胜善。

如经所说。

若人才诵此真言一遍。

即生菩提法芽。

何况常能念诵受持。

由此善根。

速成佛种。

无量功德。

皆悉成就。

故持明藏经云。

若有众生。

作大恶业。

无有善种。

於菩提心无由生起。

菩提分法。

永不获得。

如是之人。

忽遇知识。

诵此真言。

一历耳根。

重罪减劣。

善种即生。

何况恒常持诵。

专注精勤。

曼茶罗疏云。

念如来之神咒。

心心暗契如来心。

诵菩萨之密言。

愿愿冥符菩萨愿。

何生死而不出。

何涅盘而不得。

有斯胜利。

故集此法要。

然持诵之法。

先须屏息诸缘。

发殷重心。

生难遭想。

作如是念。

从无量劫来。

不遇斯法。

故轮转六道。

堕落三途。

今此真言。

是如来秘密心印。

无上法宝。

若不至心诵持。

求世间事业。

尚不果遂。

何况出离苦海。

免生死难。

成就无上菩提妙果。

作是念已。

至圣像前。

或对镜坛。

正立。

作合掌顶礼相。

此是准提菩萨最上项礼印。

注心观想尊容。

及缘念十方佛法僧三宝。

体若虚空。

无处不遍。

性本常住。

无去来动静之相。

然有感必应。

作是念已。

然后称名顶礼。

称言。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

  (一拜。或三叩。凡作一切法事。皆先敬礼三宝。由三宝是最吉祥。能离魔障。成就所修故也。称云)。

  一心顶礼毗卢遮那牟尼世尊。

  (一切诸佛。皆有三身。此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法身之号。佛今现居色界。色究竟天顶)。

  (毗卢遮那宫殿。准提佛母。是彼殿内菩萨)。

  一心顶礼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菩萨摩诃萨。

  (三拜。此是本尊故也。梵语俱胝。华言万亿。七十万亿佛。同说此真言。由此咒能出生诸佛。故云佛母。非女相也)。

  一心顶礼毗卢宫殿中八大菩萨摩诃萨。

  (此八菩萨。是准提佛母眷属。故常围绕佛母也)。

  礼已。长跪合掌。至心忏悔。作如是言。

  我弟子某。

自从无始以来。

身口意三业。

所作之罪。

今对十方三宝诸佛菩萨。

准提佛母前。

发露忏悔。

不敢覆藏。

愿悉消灭。

乃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菩萨。

所修福智圆满。

种种功德。

我今皆悉随喜。

或一说。

或三说。

由此忏悔。

随喜。

能灭罪障。

生诸福善也。

  然后结金刚正坐。

坐於卑座。

即以右足压左[月*坒]上。

以左右压右[月*坒]上。

或半跏趺。

或随意坐。

次结大三昧耶印。

以二手仰掌展舒。

将右手在左手上。

二大拇指。

甲相拄。

安脐轮下。

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念。

杂染思惟。

既澄定身心。

即观六道众生。

无始已来。

於生死海中。

轮回六趣。

愿彼众生。

皆发菩提心。

行菩萨行。

速得出离。

作是念已。

即入净法界三昧。

谓想自身顶上。

有一梵书◇嚂字。

此字遍有光明。

犹如明珠。

或如满月。

想。

  此字已。

复结金刚拳印。

以左手大拇指。

捻无名指根第一节。

余四指握拇指作拳。

此印能除内外障染。

一切魔事。

成就一切功德。

右手持数珠。

口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唵。嚂(唵字。喉中抬声呼。嚂字弹舌道之。亦作[嚂-皿+见]字)

  此净法界嚂字。

若想若诵。

能令三业。

悉皆清净。

一切罪障。

尽得消除。

又能成办一切胜事。

随所住处。

悉得清净。

衣服未浣。

便成净衣。

身未澡浴。

便当澡浴。

若用水作净。

不诵此咒。

不名真净。

若用此法界心嚂字净之。

即名毕竟清净瓶。

如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故知真言一字。

变染令净(若实无水洗浴。

缺新净衣。

用此嚂字净之。

若有水有净衣。

而不洗换。

托此为净。

是无敬信懈怠之人。

何能灭罪生福。

成就所求之愿。

若先以水如法洗盥。

用净土或灰。

再三洗手已。

着净衣服。

更用此真言净之。

则内外俱成清净。

所祈速获灵验)。

  次结本经无能胜菩萨印。

辟除一切诸魔恶鬼神等。

远走而去。

二手右压左。

内相义。

作拳。

竖二中指。

头相合。

以印绕身右旋一匝。

诵咒一遍。

如是至三。

真言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引)喃。唵。户噜户噜。战拏哩。么(引)蹬耆。娑嚩(二合)(引)贺(引○凡口傍字。皆弹舌道之)

  此真言辟除诸障。

能成就一切事业。

有以文殊菩萨一字咒王护身。

然其梵音是一字。

此方或作二合齿[口*临]。

或作三合叱哩陵。

或作四合叱洛呬焰。

若不善梵音者。

实难得其真妙。

故依本经无能胜咒印。

易为持诵也。

  次诵加持数珠真言七遍。以二手捧珠当心。咒曰。

  唵。吠卢(引)遮那(引)。摩罗娑嚩(二合)(引)贺(引)

  加持珠已。

心口作如是愿言。

我今欲念诵。

惟愿本尊。

诸佛菩萨。

加持护念。

令速如意。

所求圆满。

然后以左手无名指承珠。

大拇指压珠上。

右手以无名指承珠。

大指移珠。

余三指微屈。

当於心前。

澄心观想准提佛母。

眷属围绕。

了了分明对坐。

诵准提真言时。

其声不缓不急。

心缘梵音。

字字分明。

惟令自闻。

不可高声。

如降魔辟鬼。

方乃高声。

每称娑嚩贺字。

同时移过一珠。

或诵一百八遍。

或诵一千八十遍。

常须定限。

不得缺减。

若务忙者。

诵一百八遍已。

后随意散持之亦得。

或结根本大印。

於菩萨臂上记数念诵诵毕。

顶上散印。

其印二手内相叉。

竖二中指。

头相着。

以二头指。

捻二中指背上第一节。

二大指。

侧附二头指根下。

即成根本印。

若一百八遍满已。

不能多记者。

可以左手作金刚拳印。

右手持珠念诵。

真言曰。

  曩谟飒多(引)喃(引)(一)三藐三没驮(引)俱(引)胝喃(引)(二)怛你也(二合)他(引)(三)唵(四)者礼(五)主礼(六)准泥(七)娑

嚩(二合)(引)贺(引)(八)

  ○(此真言八句。

上二句。

是归敬诸佛之辞第三句。

是当说咒之语。

后五句。

正是咒体。

其中多喃三礼娑嚩贺字。

皆去声呼之。

唵字如前呼。

者字入声呼。

亦作左字入声呼。

主字亦作[口*祖]。

准字亦作噂。

泥字亦作递。

提第。

祢然此本咒之字。

当作北音呼之。

若非口授。

难得其妙。

言引者。

谓长引其声。

二合者。

谓二字合为一音。

有以娑嚩贺下。

兼诵佛顶大轮一字明王咒。

所谓部林字。

此二字合为一音。

或作部陇。

亦作喷[口*(隆-一)]。

不空三藏云。

勃噜唵。

三字合为一字。

噜字。

弹舌道之。

共为一音。

又引声从胸喉中出。

其声如击大鼓。

古译云部林。

讹不正也。

如此。

则梵音难得其真。

或有准提真言前。

诵六字大明真言。

然其六字。

亦于梵音难正。

故今皆不录。

彼经云。

若持诵余一切咒不成就者。

用此一字真言。

共余咒一处同诵之。

决定成就。

今行者。

专心一意。

持诵本准提真言。

自得成就。

何假他法。

若杂别咒。

梵音不真。

反成误缘也)。

  此真言。

有大势力。

若求菩提三乘圣果。

往生十方世界。

承事诸佛。

及求智慧。

男女。

福禄。

官位等。

无不称意。

若欲速得灵验。

当依本经作法。

断除酒肉荤辛。

如或随时获益。

灭罪生福。

在家不能全断酒肉妻妾。

五辛必须断绝。

可於十斋日受持八戒。

而持诵之。

非十斋日。

早起盥洗清净。

一心诵持。

亦能增长福寿。

除诸灾患。

良由末代凡夫。

酒肉妻妾。

以为常业。

虽闻佛戒。

习性难改。

若不用此大不思议神咒救拔。

何由得出生死苦海。

纵不斋戒。

亦获成就。

况有斋戒清净。

依法持诵者。

而不速得如愿乎。

或有年老衰迈。

气力短少。

不能诵上净法界真言。

无能胜真言等。

便可专持此准提真言亦得。

又不能全诵八句者。

初当先诵三遍。

已后但从唵字起。

诵下九字亦得。

又或不能结准提大印。

即初诵三遍结之。

后以两手移数珠诵之。

或左手作金刚拳诵之。

又凡诵咒毕。

却用金刚拳印。

诵吽字真言。

而印五处。

先印额上。

次印右肩。

次印左肩。

次印心上。

后印喉上。

一诵一印。

印竟。

於顶上散印。

然凡持诵。

不可在不同志无信心人前。

令其轻笑。

获罪无量。

又每日持诵。

时须定限。

若一时持。

即当早晨。

若二时持。

则兼夜静。

若三时持。

则加正午。

如务忙者。

不能依时。

但有暇时。

即便持之。

若欲成就镜坛者。

可取一新镜。

未曾用者。

净洗已。

於佛像前。

随月十五日夜。

面向东方。

置镜座前。

随力庄严供养。

具诸香花。

灯烛果蓏净水。

然后结根本大印。

当於心前。

诵准提真言。

咒镜一百八遍。

以锦囊盛镜。

常将随行。

每欲念诵。

但以镜坛置於面前。

结印诵咒。

若无镜者。

但观想一镜。

在前持诵亦得。

或不能观想者。

但一心专注念诵亦得。

龙树菩萨以偈赞曰。

  准提功德聚  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间  受福如佛等  遇斯如意珠  定获无等等(若欲其详。当阅准提会释)

  ○附供斋仪 #

  凡修真言。

行者。

须当随力供养三宝。

如或悭吝。

福慧难增。

真言不获感应。

故云。

修慧不修福。

入道多辛苦。

福慧两兼修。

方能成佛祖。

当具香花灯烛果蓏蔬仪。

务令净洁。

盛於净器。

加以真言神咒力故。

自然遍供十方法界。

无尽佛法僧三宝。

如上礼诸佛菩萨本尊已。

长跪。

手擎香炉。

口诵偈云。

  愿此妙香云。徧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诵已。置炉案上。叩首起立。然后结普通吉祥印。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相捻。余三指散舒。诵净法界真言加持二十一遍。一诵。一印饮食上。真言曰。

  嚂◇(想此字。放白色光明。印一切供物上。即无秽触)

  由此真言加持。

及手印力。

其香花饮食器物等。

自然清净。

遍於法界。

若更能以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变食真言。

合掌加持二十一遍大善。

令诸饮食等。

即变成诸天种种肴膳上味。

奉献十方无尽三宝。

亦为赞叹。

劝请。

随喜。

功德。

其变食真言。

如常可知。

但要梵语音真。

如嚩字。

即是缚字弹舌道之。

如婆字去声。

啰字。

即罗字弹舌道之。

不可读作赖字。

吽字。

上有虎字。

二字合为一音合口呼。

如牛吼声。

次结出生供养印。

二手外相叉合掌。

十指各两节相交。

安在顶上。

诵出生供养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

  唵◇

  由此真言及印不思议力故。

自然遍法界。

出生无尽香花灯烛。

幢旛宝盖。

衣服卧具。

楼阁音乐等。

种种供具。

供养遍法界无量三宝等。

倘无饮食等。

但於佛前运想饮食供具等。

结印诵咒。

亦自然出生如上种种供具。

供养法界三宝。

若不能日日具诸饮食等。

可於十斋日。

或朔望日。

或每月十五日。

复无力办。

可於正五九朔望日。

或佛[言*(廷-壬+旦)]。

及成道日。

然准提。

是法身菩萨。

无有[言*(廷-壬+旦)]日。

今世人云五月初十日是[言*(廷-壬+旦)]。

随世俗设供。

亦获功德。

然须知其本末。

也近有梦授准提忏法。

此讹谬也。

观其所述。

乃窃密部中菩萨之名。

复加伪号。

妄图其像。

大违经旨。

然准提经数译。

皆无忏名。

寻彼经中。

忏悔。

随喜。

劝请。

回向。

发愿。

五悔法。

即是忏也。

智者详之。

  受持准提真言法要(终)

  音释

  真言梵书 #

◇曩◇谟◇飒◇多(引)◇南(引)(一)◇三◇藐◇三◇没◇驮(引)◇俱(引)◇胝◇南(二)◇怛◇你也(二合)◇他(引)(三)◇唵(四)◇者◇礼

(五)◇主◇礼(六)◇准◇泥(七)◇娑嚩(二合)(引)诃(引)(八)

  ○(此是梵书准提真言。若依经作观。观想后九字。布於自身上。即同佛菩萨能灭一切罪。生一切福)。

  (此是梵书嚂字。若欲作观。当观自顶上◇字。犹如明珠。放白色光。或放赤色光。照自身心。乃至自室。遍及法界。悉获清净)。

八大菩萨 #

  (一观自在。二弥勒。三虚空藏。四普贤。五金刚手。六文殊师利。七除盖障。八地藏菩萨。)。

五辛

  (葱。

蒜。

薤。

兴渠。

兴渠。

叶似蔓青。

根似萝卜。

此方无有。

蒜有大小。

葱亦多种。

今俗以[廿/纠]为斋。

讹廖久矣。

不知[廿/纠]是葱之一也。

楞严经。

谓食五辛。

有五过失一者。

熟食发淫。

生啖增瞋。

二者。

纵能定说十二部经。

十方天仙。

缣其奥秽。

咸皆远离。

三者。

诸饿鬼等。

夜来舐其唇吻。

常与鬼住。

四者。

福德日消。

长无利益。

五者。

十方菩萨诸天善神。

不来守护。

大力魔王。

得其方便。

现作佛身。

来为说法。

非毁禁戒。

赞淫嗔痴。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

受魔福尽。

堕无间狱)。

  (葱有多种大葱。小葱。慈葱。茖葱。兰葱。冬葱。春葱。山葱。冻葱。漠葱。龙用葱等)。

  (音九。荤菜也)。

  (音械。荤菜。叶似韭而长太。生山泽中)。

[廿/纠] #

  (古吊切。骄去声。即春葱。有云。慈葱是以。以其叶慈柔故也。亦由古今名异。方上号别。但是荤辛者。悉不应啖也)。

陀罗尼 #

  (华言总持。

谓总持一切法门。

含摄无尽教。

理。

行果。

又云持善不失。

持恶不生。

亦云遮持。

谓遮断常二边之恶。

持中道之善。

别名真言。

权名为咒。

既含多义。

故非名言所能宣释。

实乃毗卢遮那如来大不思议秘密心印也)。

三途

  (地狱。饿鬼畜生。)。

六趣

  (即六道。天。人。阿修罗。并三途)。

十斋日 #

  (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月小二十七日起)。

  (即罗字弹舌道之。带逻剌二音。不可读作赖字)。

  (或作伐。又作跋。即缚字转舌道之。切不可读作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