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四十八问

续藏经 戒杀四十八问

 清 周思仁述 #

  戒杀四十八问目录

  释生物养人之疑(五问)  释俗见断杀之疑(六问)  释业重难救之疑(五问)  释荤血祷神之疑(三问)  释享亲祭祖之疑(四问)  释宴宾

违俗之疑(一问)  释古圣教杀之疑(二问)  释仁民爱物之疑(二问)  释因果差别之疑(六问)  释恶业有无之疑(四问)  释持斋断肉之疑(

七问)  释佛理难信之疑(三问)

  

  戒杀四十八问(并引)

    昆山 周思仁 述 #

  呜呼。

杀劫之来。

亦惨矣哉。

其在人道。

或数十年。

或百余年。

方一见。

在畜生道。

则无日不见。

一遇鸡鸣。

即有无限狠心屠户。

执利刃。

向群畜奋然捆缚。

群畜自知不免。

大声踯跳。

动地惊天。

救援不至。

各各被人面罗剎。

抽肠拔肺。

哀声未断又投沸汤。

受大苦恼。

片刻间。

亿万生灵。

身首异处。

呜呼彼独不畏杀乎。

受制於人。

愤愤而死。

冤无可伸。

郁而为戾气。

戾气一聚。

而诸天魔王。

遂出世而了此案矣。

慈受禅师。

偈云。

世上多杀生。

遂有刀兵劫。

负命杀汝身。

欠财焚汝宅。

离散汝妻子。

曾破他巢穴。

报应各相当。

洗耳听佛说。

由此观之。

杀劫之来。

皆人人杀业之所召也。

则夫临杀劫。

而思所以逃之者。

惟以戒杀转之。

其机最捷。

其感最神。

他善敌不过也。

余故作戒杀问答一卷。

释人之疑。

而坚人之信。

所愿大地众生。

於过去杀业。

念佛超荐。

未来杀业。

当下断除。

发大慈悲。

发大坚忍。

誓不故杀一微细生命。

如此而犹虑杀劫之不能逃也。

八部金刚。

截我头去。

  释生物养人之疑(五问)

  客曰。书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不杀。何为。

  答曰。

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

当知万物。

为天地之赤子。

赤子中。

有强凌弱。

贵欺贱者。

父母亦大不乐矣。

倘因食其肉。

遂谓天之所以养我。

则虎豹蚊虻。

亦食人类血肉。

将天之生人。

又为蚊虻虎豹耶。

  客曰。然则天何以不显示其报。而禁人之杀。

  答曰。天固禁之。故累示杀报。特愚人。不知而蹈之。智者知之而故蹈。天无如何也。

  (咸丰某年。

全椒县居民某。

夜卧。

梦神戒曰。

兵旦夕至不戒杀断难逃死。

陈惊醒。

率合家大小。

焚香发誓。

永断杀业。

人皆从之。

惟一妇曰。

此梦耳。

何足信。

不数日。

兵至。

一家逃出。

此妇以恋家故出稍迟遂被杀。

余亲见之莲西居士附识)。

  客曰。天下物类甚多。人人戒杀。则生生不已。将成禽兽世界。奈何。

  答曰。

蚯蚓虫蛇。

人所不食者也。

岂见充满天下乎。

况世间禽兽之多。

正因杀禽兽者之多也。

冤冤相报。

互为畜生。

则成禽兽世界。

若人人戒杀。

则物类业报渐消。

必且人天增盛矣。

楚不捕蛙。

而蛙反少。

蜀不食蟹。

而蟹自稀。

非明验乎。

  客曰。天既恶杀。当使血肉之。味臭恶难堪。则普天之下。自然戒杀。不亦善乎。

  答曰。

禽兽血肉。

自天视之。

原系臭恶难堪。

世人食之。

见为美者亦犹厕虫贪粪。

习而不觉也。

譬如有人。

前世为猫。

念念捕鼠。

前世为鹤。

念念吞蛇。

今世为人。

不复思此二物。

可见一种形骸。

一种嗜好。

嗜好不同。

从业缘起。

业缘不同。

又从心起。

人能与天同其心。

自觉血肉之味。

臭恶难堪也。

  客曰。杀生为业者。仰事俯畜。咸赖乎此。劝之改业。绝其生路矣。爱物不爱人。吾不取也。

  答曰。

杀生为业。

譬之漏脯救饥。

虽暂得衣食。

而累劫受苦。

未有了期也。

正为爱之故。

劝之改业。

反谓绝其生路。

世之不杀生为业者。

竟死乎。

弗思而已。

  释俗见断杀之疑(六问)

  客曰。牛可耕田。犬可守夜。固当怜之。猪羊一无所能。不食何用。

  答曰。戒杀放生。不过自全其恻隐耳。岂因物之有用无用哉。因有用而不食。仍然自私之念矣。甚矣性蔽於习。爱起於贪也。

  客曰。鸡犬牛羊。皆哀鸣畏死。杀之固所不忍。微细水族。杀之无声泪者。安用戒为。

  答曰。形有大小。性无大小。譬如杀人。杀老者与婴儿。其罪同也。若谓无声泪者。杀之不痛。试於哑子就戮时察之。

  客曰。掺刀自割。固害慈心。若自人杀之。而我食之。有何不可。

  答曰。此掩耳盗铃也。若谓自人杀之。即可嫁祸於人。则屈受官刑者但当怨隶人。不当怨官长矣。噫物类可欺。自心可欺耶。

  客曰。放生。固属善举。但所放之物。被人捕取。奈何。

  答曰。

捕者自捕。

放者自放耳。

譬如良医疗病。

不能保将来之不死。

譬如凶年设粥。

不能保后日之不饥。

世间万事皆然。

何独于放生而疑之。

且子又安知所放之物。

尽为人捕。

而无一生乎。

  客曰。行善以立心为主。心苟善矣。何须戒杀。

  答曰。

何哉。

尔所谓善心者。

为口腹之娱。

使物类受弥天之苦。

天下凶毒心。

莫此为甚矣。

试问善心。

更在何处。

孟子曰。

人也者。

仁也。

仁则不杀。

杀则不仁。

天下断无好杀之仁人也。

  客曰。吾则无可无不可。非戒杀。非不戒杀。置之无心而已。

  答曰。无心戒之。未必有功。无心杀之。何能无罪。譬如寇盗。劫掠他家。飞矢误中於汝。汝能谅其无心乎。

  释业重难救之疑(五问)

  客曰。物类烹割。彼罪难逃。我纵不杀。必有杀之者。杀之何害。

  答曰。物罪固不可逃矣。己罪独不可逃乎。因物罪不可逃而杀之。与彼同受不可逃之罪矣。相啖相杀。理有必然。人奈何处可逃之地。不思早自逃乎。

  客曰。世间物命。类多欠债。杀之何罪。

  答曰。

物命偿债。

岂不诚然。

但有对受杀果。

不对受杀果之分耳。

对受杀果者。

前世彼曾杀我。

今冤对相逢。

理当偿我也。

不对受杀果者。

前世他人。

曾被其杀。

今业报虽至。

不当酬我也。

世人一宴之顷。

牲肴数品。

一脔之肉。

细命百千。

安得尽取对受者。

而杀之窃恐取偿于前世者。

手中希得一二。

而借债於来生者。

比比然也。

  客曰。不对受者。杀之固当有报。若对受者。一往一来。杀报已尽。庸何伤乎。

  答曰。

子不见市人相殴乎。

此以杖来。

彼以杖往。

两拳迭下如雨。

曾见一往一来之后。

各各敛手平心乎。

菩萨于未来因缘。

洞若观火。

所以遇冤雠而不报也。

  客曰。佛言。有生之属。或多宿世。父母六亲。有何证据。而作此说。

  答曰。

六道众生。

无量劫来。

轮回不已。

即以一劫论。

其数无量。

安见目前。

有生之属。

与己无关耶。

余曾见刘道源为蓬溪令。

解官归。

宿秦氏家。

梦一妇泣曰。

吾乃秦之妻也。

因埵杀一婢。

冥官处我以死。

仍罚为羊。

今现在栏中。

明日。

将杀以享君矣。

刘急白之。

已不及救。

举家大恸。

呜呼世之类此者。

亦多矣。

肉眼人见不到耳。

悲夫。

  (咸丰三年。浙江绍兴府。有黎氏子。无恶不作。现生变为猪。其家送至云栖下院放生。许荫庭司马亲见之。莲西居士附识)。

  客曰。见人杀生。及捕鱼鸟者。虽发救度之愿。而力不从心。奈何。

  答曰。

见杀生者。

默持一切神咒。

或称阿弥陀佛名号。

代物发忏悔心。

则被杀之物。

自然受益。

见捕鱼鸟者。

专注其人。

不起别念。

默念南无多宝如来。

数十声。

鱼鸟皆可逃网矣(此法屡试屡验。

万勿轻忽)。

  释荤血祷神之疑(三问)

  客曰。祷神者。或求生子延寿。或求功名财货。舍牲牷。无以明敬。奈何。

  答曰。天地神明。好生恶杀。使物类无子而求子。减寿以求寿。丧命而求名利。无论天理不容。自心亦大不忍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客曰。凡持斋者。祭可用素。若出自食肉之家。慢神甚矣。

  答曰。易有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传有云。涧溪沼沚之毛。苹繁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岂在天之灵。而与人争肉食耶。

  客曰。血食之神。复堕地狱。信有之乎。

  答曰。

宿世正直。

故为神明。

就正直中。

慈心胜者。

不受血食。

正直中。

嗔心胜者。

必受血食。

慈心胜者。

慧胜於福。

报满不至沉沦。

嗔心胜者。

福胜於慧。

报满难免堕落。

可知上天好生。

不独人宜体之也。

  释享亲祭祖之疑(四问)

  客曰。为祀神杀生。固知不可矣。为养亲杀生。不知亦有罪否。

  答曰。

殆有甚焉。

礼有云。

善则归亲。

过则归己。

人子之道也。

己则不杀。

独为养亲而杀。

是归过于亲矣。

於心忍乎。

或不得已。

用三净肉(不见杀。

不闻杀。

不为己杀。

是为三净肉)。

及自死肉。

奉之。

是或两全之道也。

  客曰人子报本。莫重於祭。父母生不持斋。没而用素。不顺乎亲矣。

  答曰。

倘谓祖先藉祭而饱。

则一岁设祭。

不过数次。

不其馁。

而若谓馁不馁不系乎此。

则祭亦不过人子之心耳。

岂宰割造业。

而可谓尽心乎。

且孝子养亲。

犹需仁人之粟。

杀物命而登鼎爼。

累父母多生业障。

何不仁如是。

  客曰。子孙设祭。祖宗来享乎。抑不来享乎。

  答曰。

据中阿含经说祖宗若生鬼道。

子孙能以精诚致之。

则来享。

若在天道。

以受乐故。

不肯来享。

若在三途。

以受苦故。

不能来享。

若生人道。

别有六亲。

不复来享。

为子孙者。

但当诚其意。

敬其事。

勿恣杀以重亡者之过。

勿忘斋以乱临祭之心。

斯可矣。

不必问祖宗之来享否也。

  客曰。梁武帝以面为牺牲。作史者。论为不血食之兆。故知祀先用素。非礼也。

  答曰。

人之过也。

各於其党。

观过。

则仁可知。

梁武帝杀六贵。

灌寿阳城。

是其不仁也。

若以面牲而论。

则在神免血食之愆。

在物获全生之幸。

正其仁也。

至於天下之失。

乃国运使然耳。

如以面牲之故。

则陈隋诸君。

岂不用太牢。

何亡之速耶。

莲大师曰。

作俑者。

象人以葬。

孔子斥为无后。

则象牲以祭。

仁人犹不能满焉。

必欲舍似用真。

何其忍哉○按梁武帝即位后。

断酒禁肉。

休民息兵。

频书大有。

自晋至隋。

称小康者。

莫如梁武。

享国四十九年。

寿八十有六。

厥后子孙仕唐。

八叶宰相(唐书)。

史臣以其奉佛。

没其所长。

任意诋毁。

岂善善从长之意乎。

  释燕宾违俗之疑(一问)

  客曰。亲朋在座。蔬食不可成欢。胜友相招。嘉肴方足明礼。为爱物而废燕享。非通论也。

  答曰。

其人而为善士。

则必喜我戒杀。

而不嫉我之慢。

其人而嫉我之慢。

必养口体之小人。

慢之亦无不可。

冒重罪以奉他人之口。

吾弗为之矣。

昔苏东坡。

燕客岐亭。

以诗赠陈季常曰。

我哀篮中蛤。

开口护残汁。

又哀篮中鱼。

开口吐微湿。

刳肠彼交痛。

过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温。

相劝此最急。

不见卢怀慎。

蒸壶似蒸鸭。

坐客皆忍笑。

髡然发其羃。

不见王武子。

每食刀几赤。

琉璃载蒸豚。

中有人乳白。

卢公信寒陋。

衰鬓得满帻。

武子虽豪举。

未死神先泣。

先生万金璧。

护此一蚁缺。

一年成一梦。

百岁真过客。

君无废此篇。

严诗编杜集。

夫以东坡燕集。

尚殷殷戒杀如此。

子又何疑於燕宾违俗耶。

  释古圣教杀之疑(二问)

  客曰。伏羲制网罟。以佃以渔。然则伏羲非与。

  答曰。

洪荒之世。

鸟兽繁殖。

不为之防。

人受其害。

伏羲或教民御之。

而未明言食之也。

若谓教民杀生。

吾恐渔舟无赖。

皆为伏羲功臣。

而解网纵禽。

馈鱼使畜。

诸圣贤。

反开罪不浅矣。

  客曰。孔子戒杀。不过不纲。不射宿耳。未尝废钓弋也。若并戒之。则仲尼不足法与。

  答曰。

此盖极言圣人爱物之仁耳。

以记事之书法而论。

钓者。

所以引其不网。

弋者。

所以引其不射宿。

非谓圣人真钓弋也。

若谓因养与祭而钓弋。

岂孔子疏食饮水之风。

并非真乐。

蔬食菜羹之祭。

尽属虚言乎。

甚矣。

测圣人者亦浅矣。

  释仁民爱物之疑(二问)

  客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施之有序。戒杀放生。务其末矣。

  答曰。

孟子所言。

是亲疎次第。

不是先后次第。

若必尽此。

而后及彼。

则幼失父母。

而有志仁民。

未及事君。

而慈心爱物。

反得罪於君父矣。

孟子岂作此执滞之论乎。

  客又问。 #

  答曰。正为仁民之故。劝人爱物。子之爱人也以口腹。仁民之小者也。予之爱人也以心志。仁民之大者也。

  释因果差别之疑(六问)

  为不杂。心要寂寂。寂寂则善恶念不生。心要惺惺。惺惺则无记念不生。佛外无念。故常寂寂。念中有佛。故常惺惺。

  不住持名 #

  不住者。

即是观也。

观者。

慧之机也。

前一句过去矣。

后一句未来也。

中一句亦不住。

前一句过去矣。

后一句未来也。

现在一句亦不住。

了了分明。

而不可得。

不可得。

而了了分明。

  即禅即佛持名 #

  或看一话头者。

谓之参禅。

或坐而息念者。

谓之坐禅。

参也。

坐也。

总是禅也。

禅也。

佛也。

总是心也禅即佛之禅佛即禅之佛。

念佛法门。

何碍於参禅坐禅乎。

且参禅者。

能将此阿弥陀佛四字。

当做一句话头。

念来念去。

反覆不舍。

不言参禅。

禅在其中矣。

坐禅者。

要到一念相应。

豁然如托空。

方为得手。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

非相应乎。

念到心空时。

非永远相应乎。

於念佛时。

不昏不散止观定慧。

念念圆成。

若欲别求禅。

那禅当更在何处。

  即戒即佛持名 #

  持佛戒。

以治身也。

持佛名。

以治心也。

持之久而心纯。

持之久而心空。

念性戒性。

非有二也。

板板持戒。

不得出头。

板板念佛。

则临命终时。

打破鬼关。

跳出三界矣。

若奉戒已有工夫。

即以之回向西方。

必生中品。

若未能兼顾者。

且勤念佛。

如救头燃。

  即教即佛持名 #

  一大藏经。

皆从心起。

心若无佛。

教亦徒然。

然心中亦何人无佛哉。

自不念耳。

教下未有不看楞严者也。

看楞严未有不轻势至。

而重观音者也。

即此一见。

已成生死根本。

纵学得种种知能。

不过滋润苦芽。

生死关头。

总不得力。

愿速放下。

往生西方。

亲觐弥陀。

若不能放下。

即将此学经演说功德。

回向西方。

发四宏愿。

亦不唐捐。

若宏扬净土一门。

详说念佛功德。

则举目动念。

皆是庄严西方。

上品往生。

更复何疑。

  不持而持 #

  一事才完。一语才罢。尚未打点念佛。而四字佛名。滚滚出来。此三昧易成之象也。

  持而不持 #

  持名不懈。

快足又快足。

於念佛时。

明明持此四字。

念头不转。

而四字忽然一停。

亦非有即四字之念。

亦非有离四字之念。

亦非有四字以外之念。

此谓暂得胜境。

非真心空也。

然勤勤念佛。

此境屡现。

则渐渐心空。

若因一念心空。

遂逐昏沉。

是谓无慧。

当知心愈空。

则念愈灵。

心愈空。

则念愈净。

以佛心中之我念我。

心中之佛。

空与不空。

更在何处。

譬如日与月。

赫濯乘宝宫。

旋绕须弥山。

周流照天下。

噫此何如妙觉圆明哉。

  孤身持名 #

  比丘修道。

不求伴侣。

念佛之境。

孤寂最佳。

高低有宜。

缓急随分。

打成一片。

正在此时。

当知身孤。

而心不孤也。

诸佛及弥陀之心。

未尝暂舍乎我。

举意佛知。

开口佛闻。

何忧孤寂乎。

若净土法门。

未能了了。

须多购净土书读之(如弥陀经。

观经。

智者大师十疑论。

天如则禅师净土或问。

大佑禅师净土指归。

龙舒净土文。

净土晨钟。

西方公据。

西方确指。

云栖法汇。

弥陀疏钞。

等书宜勤披阅。

此姑举明白易晓者言之。

此外尚美不胜举也)。

访通晓净土者叩问之。

  结期持名 #

  福薄耳。 #

  答曰。食肉是君禄。不食是君福。持斋戒杀。正是积福耳。岂以八口。即名福耶。

  客曰。信斯言也。必持斋而后可。吾不知孔子亦持斋否。

  答曰。

书云。

斋必变食。

又曰。

子之所慎。

斋。

礼言。

致斋於内。

散斋於外。

班班可考。

今人事事不能如孔子。

而独藉口於食肉法孔子。

岂孔子尚为肉食者鄙耶。

  客曰。持斋固善矣。其如形容枯槁。奈何。

  答曰。真身为重。假身为轻。且神明赏罚。论人之形容乎。抑论人之心术乎。弗思而已。

  客曰。世间五种辛。本地中所生。佛经。何为一并戒之。

  答曰。经言。为其辛臭故。能障菩提故。诸天厌弃故。熟食助淫。生食发嗔故。邪魔饿鬼。尝嗅其唇故。

  客曰。有人谓吾虽不持斋。犹胜于持斋而破。有人谓。吾虽持斋而破。犹胜于不持。何如。

  答曰。譬如仕宦。其不持斋者。未曾出仕者也。持之而破者。既仕而被黜者也。何优何劣。

  客曰。吾亦欲持斋。无如美味当前。便不能自主。奈何。

  答曰。

上根人。

发无量慈心。

自不忍食。

否则。

作五不净想。

则决定能持斋矣。

一者。

彼种子不净。

二者。

彼所食不净。

三者。

彼住处不净。

四者。

彼腹不净。

五者。

彼死后不净。

常作此想。

何不能持斋之有。

  释佛理难信之疑(三问)

  客曰。诸佛菩萨救苦寻声。梁武帝。奉佛。其后饿死台城。何故。

  答曰。

饿死台城。

此迂儒之说也。

通鉴载侯景。

攻陷台城。

见梁武帝。

神色不变。

不敢仰视。

退告王僧贵。

有天威难犯。

不敢再见之语。

后王纶上鸡子数百枚。

武帝口苦。

索蜜不得。

再曰荷荷。

遂殂。

夫曰口苦。

则非枵腹可知。

求蜜。

则非疗饥可知。

且鸡子至数百枚。

则他物必称是矣。

焉有饿死之理。

噫天下读史者。

每称独具只眼独此一段史文。

不觉以耳代目。

甚矣。

习染之深也。

  客曰。后之论者。皆谓武帝舍身。并其天下舍之。吾是以不取焉。

  答曰。古今圣凡。未有不舍其身者。只如足下。今日深以。

  啊[口*耶]二字。不知何往矣。

  善哉此病中之精进者也。

  临终持名 #

  但记取阿弥陀佛四字。

勿忘也。

能高念。

便高念能低念。

便低念。

或高低皆不能。

亦宜将四字。

默记於心。

不令忘失。

左右侍奉之人。

亦宜常将此四字频频提醒。

当知百劫千生。

所有乱走之路。

全在此时一念。

断得清楚。

何以故。

六道轮回。

皆一念为主。

若一念专注。

在佛。

则形虽败坏。

而神不散乱。

即随一念。

而往生净土矣。

呜呼但记取阿弥陀佛四字。

勿忘也。

  发愿忏悔持名 #

  呜呼。

世之不知念佛者众矣。

儒中人。

摈佛为异端。

而不肯念。

出家人。

以念佛为故套。

而不知所以念。

狂慧者。

知有佛而不屑念。

愚痴者。

不知佛而不能念。

此大较也。

即间有村愚夫妇。

闻说因果。

亦知念佛。

而又希求来生。

得受福报。

依旧为轮回种子。

求一为了生死而念佛者。

百中少有一二也。

须知人既念佛。

则当心佛慈心。

行佛悲行。

发广大愿。

济度众生。

一切众垢冤缠。

普为忏悔。

一切巨细功德。

回向西方。

如此。

乃为念佛之正因也。

  戒杀四十八问(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