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续藏经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明 法藏撰集 清 超远检录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全)

    明天启北禅寺弘戒沙门 法藏 撰集

    清终南山蟠龙禅寺比丘 超远 检录

  授沙弥十戒法卷上

  (执事设座竟。

鸣磬三椎。

接疎钟。

方丈传香。

大众俱集。

复传炉座上。

侍者礼毕。

擂鼓钟声迅速。

开导。

率诸子至方丈前。

长跪合掌。

开导进门。

触具一拜。

起身傍立。

召诸子云。

作礼一拜。

起身又问讯。

末后前行。

和尚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众同和。迎至法堂前。诸子两边长跪合掌。和尚或绕坛。拜毕升座。开导鸣磬一下。钟鼓肃静二。开导向上大展三拜。长跪合掌。和尚问云)。

  僧集否。(答云)已集。(师云)和合否。(答云)和合。(师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为诸佛子剃头授戒。(师云)善哉可尔(答云)是。

  (收具起。问讯傍立。召首者云。上香又云。一齐起身。向上排班。闻磬声。至诚顶三拜长跪合掌。开导举香赞)。

  君恩赐度。亲命非违。断除恩爱入无为。师法禀仪威剃度。披衣受戒自心归。

  登初地菩萨摩诃萨(三遍。开导召诸子云。作礼三拜。又云)。

  诸善男子等。请师言句。汝合自陈。汝若不能。皆随我道(唱念云)。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今请大德为剃头受戒和尚。

愿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和尚。

我依大德故。

得剃头受戒法。

慈愍故(一拜)。

慈愍故(一拜)。

大慈愍故(一拜)  (师抚尺云)。

  诸善男子等。

汝既殷勤伸请。

我为汝作剃头授戒和尚。

所有开示。

汝当谛听(又抚尺云)诸佛子等。

只遮一法心源湛寂。

法海渊深。

迷之者。

永劫沉沦。

悟之者。

当处解脱。

欲求归道。

无越出家。

放旷喻如虚空。

清净同於皎月。

修行缘具。

道果非遥。

始从克念之功。

毕证无为之地。

所以我大觉世尊。

舍金轮之宝位。

子夜踰城。

脱珍衔之龙衣。

青山断发。

容鹊巢於顶上。

挂蛛网於眉间。

修寂灭而证真常。

断尘劳而成正觉。

三世诸佛。

不说在家成道。

历代祖师。

阿谁行染度人。

所以佛佛授受。

祖祖相传。

不染世缘。

方成法器。

故得天魔拱手。

外道归心。

上酬四重之恩。

下济群生之苦。

所以云流转三界中。

恩爱不能舍。

弃恩入无为。

真是报恩者。

诸善男子等。

出家之法。

礼越常情。

不拜君王。

不拜父母。

汝今可离此座。

想念国王水土之恩。

父母生成之德。

专精拜辞。

后莫拜也(开导召诸子云。

作礼一拜。

起身问讯。

转身。

和尚举云)。

  我今辞国王。投佛作沙门。誓成无上道。报答国王恩。

  (共诸子同和。子每句一拜。毕。问讯。和尚举云)。

  我今辞父母。投佛作沙门。愿弘无上道。报答父母恩。

  (同前和拜竟。开导云。起身问讯转身长跪合掌。和尚云)。

  诸善男子等。

汝已拜辞君王父母。

我以如来清净法水。

差羯磨阇黎。

灌汝顶门。

令汝身心清净。

魔障消除。

从佛口生。

从法化生。

为法王子。

当生庆幸。

(开导召诸子。

答云)惟愿慈悲哀怜摄授(诸子作礼一拜。

师举净瓶与羯磨师。

又云)。

  诸善男子等。

最后一结。

谓之周罗。

唯师一人乃能断之。

我以如来金刚智刃。

差教授阇黎。

为汝除去。

圆成僧相。

当生庆幸(开导召诸子。

答云)惟愿慈悲哀怜摄授。

  (诸子作礼一拜师举剃刀与教授。二阇黎出众灌顶剃头。师云)。

  善哉真佛子。摩顶证无生。今授菩提记。当来果自成。

  (开导同众每句接和。师复举云)。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剃发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众接和同前。师复举云)。

  毁形守志节。割爱辞所亲。出家弘圣道。示度一切众。

  (二阇黎。灌顶剃头竟。问讯归位。接和同前。开导召云。作礼三拜 师云)。

  诸沙弥等。汝既剃度。我当授汝钵三衣具。

  (和尚加持。沙弥应接。师云)。

钵多罗应量器常用故今授持安陀会五条衣授一长一短大德一心念我(沙弥某甲)此郁多罗僧七条衣授两长一短割截衣持僧伽黎二十五条衣授四长一短尼师坛应量

作今授持

  (以上一一。师传举。子接应传钵毕。开导召沙弥云。起身傍立挂钵 师举偈云)。

  钵多罗应量器。常用故今授持。

  (挂毕止念。开导召诸子云。向上长跪合掌。师又加持衣具。转遮同前)。

  五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唵悉陀耶娑婆诃

  七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娑婆诃

  大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奉行如来命。广度诸群迷。

  唵摩诃迦婆波咤悉地娑诃

  坐具

  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行如来命。

  唵坛波坛波娑诃

  (以上众亦然随声随和随拜。毕 师云)。

  诸善男子等。

法如大海。

渐入渐深。

汝既出家。

当先受三归五戒。

方得近事大僧。

次受沙弥十戒。

乃可同僧利养。

事在专诚。

不得慢意。

我今为汝一心恭请三宝。

护法诸天。

摄授覆护。

方堪进戒。

汝当渴仰翘勤恭肃归投听我一心至诚奉请 (开导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藏世界清净法身。

毗卢遮那世尊。

圆满报身卢舍那世尊。

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西方接引阿弥陀世尊。

当来下生弥勒世尊。

尽虚空徧法界一切诸佛世尊。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

  (开导云。作礼三拜。又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三藏十二分经权实教典。

离欲真净甚深法宝。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谨运一心归命敬礼  (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

  香花引。

(亦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观音。

势至。

文殊。

普贤。

善才童子。

龙女真宰。

华严海众。

诸大菩萨。

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终南山中诸大律师。

慧山清泉堂上(上)元(下)白大和尚。

华山隆昌堂上(上)见(下)月大和尚。

浮山华严堂上(上)文(下)弱大和尚。

本寺开山列代尊僧。

周钵明志二位禅师。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

  (开导云。作礼三拜。又云)。

  香花引。

(亦云)香。

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严会上寄位诸天。

梵释四王。

天龙八部。

护戒善神。

金刚力士。

山川大地水陆虚空诸大神祗。

伽蓝土地一切真宰。

惟愿不违本誓。

临降戒坛。

精严拥护。

  (开导云。作礼三拜。师云)。

  诸善男子等。三宝光临。万神侍卫。欲求归戒。先当忏涤愆瑕。如人浣衣然后加色。汝今至诚随我忏悔(举云)。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每句随和拜毕。师云)。

  诸善男子等。汝今既净身口意业。应当归依佛法僧宝。(师云)我(某甲)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归依佛两足尊 归依法离欲尊 归依僧众中尊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

  如来至真等正觉 是我世尊 我今归依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以上。一一师三举。子三答。毕。三拜 师云)。

  诸善男子等。汝既舍邪归正。戒已圆成。若欲识相护持应授五戒。(师云)我(某甲)。

不杀生不偷盗尽形寿不邪淫是根本戒。汝能持否。(答云)能持。不妄语不饮酒

  (师抚尺云)。

  诸善男子等。此支五戒。一一不得犯。汝能持否。(答云)能持(开导召沙弥云。作礼三拜。开导复云。受五戒者。起身出 师云)。

  诸善男子等。

五戒为入道之初因。

出三途之元首。

即授沙弥十戒。

形备法仪。

此称勤策。

依师而住。

受利同僧。

是为应法沙弥。

应当顶受。

(师云)我(某甲)。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不饮酒尽形寿是沙弥戒能持否(答云)能持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生像

金银宝物

  从不杀生。

至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能持否。

(答云)能持。

(师云)此支十戒。

一一不得犯。

汝能持否。

(答云)能持。

(师云)诸善男子等。

汝今受戒之后。

当须顶戴奉持。

不得违犯所持戒律。

供养三宝。

勤种福田。

於和尚阿阇黎。

一如法教。

於上中下座。

心常恭敬。

精进行道。

报父母恩。

衣取蔽形。

不以文彩。

食取支命。

不得嗜味。

花香脂粉。

无以近身。

好色邪声。

一无视听。

徐言持正。

勿宣人短。

倘有争者。

两说和合。

男女有别。

草木无伤。

非贤不友。

非圣不宗。

法服应器。

常与人俱。

非时不食。

非法不言。

精勤思义。

温故知新。

坐则禅思。

起则讽诵。

闭三恶道。

开涅盘门。

於比丘法中。

增长正业。

菩提心而不退。

般若智以长明。

广化众生。

齐成正觉。

用心如此。

真佛弟子。

  (师抚尺云)。

  诸善男子等。

从今下坛已去。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更当计取(某)年月日时授沙弥戒。

圣事既成。

当生庆幸。

一拜起身。

作法回向  (开导云。

作礼一拜起身 师举云)。

  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广佛剎。回向因缘三世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开导云。不劳起具。至诚顶礼 和尚诸师。三拜起具问讯。又云。分班。又云。末后前行。至此钟鼓齐鸣师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至方丈前。开导召沙弥云。长跪合掌。候 师入室。开导作礼三拜。起身傍立。召沙弥云。作礼一拜。起身问讯。又云。分班末后前行。锺鼓齐止)。

  说比丘戒法卷中

  (执事设座毕。

鸣磬三下。

禅堂开大静。

接钟方丈传香。

大众俱集。

侍者传炉座上。

拜讫。

开导滚击子。

殿主擂鼓。

复召沙弥。

末后前行。

至九师所。

沙弥两边对面立定。

开导向九师。

触具一拜傍立。

召沙弥云。

向上排班作礼一拜。

问讯分班。

又云。

末后前行。

至方丈前。

转身长跪合掌。

开导伫立门外。

九师转身傍立。

待羯磨师至。

住立中央。

诸师一齐向上一拜。

各归本位。

开导展具。

作礼三拜。

起身傍立。

召沙弥云。

一齐起身。

向上排班。

展半具作礼三拜。

问讯长跪合掌。

开导云)。

  诸善男子等。各各记取得戒和尚。并及九师名字。不得忘失(乃云)。

  第一位。

(某)处(某)宗师。

为汝诸人。

作得戒大和尚。

  第二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羯磨阿阇黎。

  第三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教授阿阇黎。

  第四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五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六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七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八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九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第十位。

(某)处(某)禅师。

为汝诸人。

作尊证阿阇黎。

  (开导召沙弥云。至诚作礼三拜。开导作白云)。

  夫明镜当台。

遇形则鉴。

洪钟在架。

有扣则鸣。

圆成三聚。

须假於三师。

举检七非。

全凭於七证。

今为汝。

请现前诸师。

为汝等。

作羯磨阿阇黎。

教授阿阇黎。

尊证阿阇黎。

所有请词。

皆随我道(开导作梵。

沙弥随和)。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请大德为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

愿大德。

为我作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

我依大德故。

得授具足戒。

慈愍故(一拜)。

慈愍故(一拜)。

大慈愍故(一拜)。

  (羯磨阇黎云)。

  诸佛子等。

汝既殷勤伸请。

我现前诸师。

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

教授阿阇黎。

尊证阿阇黎。

清净莫放逸。

(沙弥答云)顶戴奉行(开导召戒子云。

作礼一拜。

又云)。

  今为汝请(某)处(某)宗师。为汝等。作得戒大和尚。所有言词。皆随我道(开导作梵。沙弥随和)。

  大德一念。

我(某甲)。

今请大德为我作得戒和尚。

愿大德。

为我作得戒和尚。

我依大德故。

得授具足戒。

慈愍故(一拜)。

慈愍故(一拜)。

大慈愍故(一拜 和尚抚尺云)。

  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为汝等。作得戒和尚。清净莫放逸。(沙弥答云)顶戴奉行。

  (开导召沙弥云。作礼一拜。起具问讯分班。又云。末后前行。和尚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众随和。

迎至法堂前。

沙弥转身对面。

长跪合掌。

十师进法堂。

绕坛一匝。

旋至二级。

向上庄立。

执事鸣磬三下。

钟鼓暂止。

次十师大展三拜。

长跪合掌。

开导跪前。

宣祝圣文)。

  唯菩提之植种。

仰戒律以棓根。

诚为正法之堤防。

永作心宗之城堑。

匪凭外护。

曷固弘传。

是以菩萨现轮王而致治人君开佛化以宣崇。

观夫印土历主之护兴。

监彼支那积朝之勅阐。

况我圣朝。

大明慧日。

博扇玄风。

创开坛於 洪武十年。

暨善述於 成祖昭世 神宗赐衣锡於五台。

而律再振。

丛林瞻星日於三界。

以法重光。

况我大清皇帝。

竭佛日於中天。

统宗风於大地。

  列圣恩深今皇德重。

比丘(和尚俯地称名。

开导又云)感此。

山居无难。

人道多祥。

开后学以良愧樗材。

报洪庥而徒倾葵萼。

愿弘戒法。

永祝尧天。

敬修草莽之坛。

学展苏罗之律。

衍无疆於圣寿。

祈巩固之 皇图 睿性日光神威震肃。

俾万方之戈偃。

见四海之瑞呈内壶赋睢鸠 青宫敏麟趾。

镇干城於阃外。

挺柱石於朝中。

贤侯分化以辟疆。

黎庶歌风而击壤。

嘉禾岁稔。

甘雨时调。

人人证梵网之门。

处处禀毗尼之德。

咸承垂拱共沐清 (和尚起身。

举云)。

  持戒清净如满月  身口皎洁无瑕秽  大众和合无遗诤  是乃可得同授戒

  (每句随和。毕。十师作礼一拜。起具问讯 和尚复举)。

  南无建坛四圣菩萨

  (以举菩萨。钟鼓齐鸣。旋至建坛菩萨所。十师齐跪。和尚拈香。毕。一齐起身。展半具作礼三拜。问讯 和尚仍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众师同和。

绕坛一匝。

即便升座。

九师亦然。

开导鸣磬。

钟鼓肃静。

开导大展三拜。

起身傍立。

滚击一振。

和尚拈香云。

每拈瓣香毕。

开导滚击子一遍。

拈香事毕。

开导召沙弥云。

上香。

竟。

开导云。

一齐起身。

向上排班展全具。

和尚举)。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徧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熏证寂灭

  (每句戒子接和。四句四拜。开导云。问讯。又云。长跪合掌。和尚云)。

  诸佛子等。

汝既痛念生死。

从僧乞受具足大戒。

我今为汝一心恭请三宝护法诸天。

摄授覆护。

方堪进戒。

诸佛子等。

汝当渴仰翘勤恭肃归投听我一心至诚奉请(开导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藏世界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世尊。

圆满报身卢舍那世尊。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世尊。

西方接引阿弥陀世尊。

当来下生弥勒世尊。

尽虚空徧法界一切诸佛世尊。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

  (开导云。作礼三拜。又云)。

  香花引。

(亦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三藏十二分经权实教典。

离欲真净甚深法宝。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谨运一心皈命敬礼(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

  香花引。

(亦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观音。

势至。

文殊。

普贤。

善财童子。

龙女真宰。

华严海众诸大菩萨。

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终南山中诸大律师。

慧山清泉堂上(上)元(下)白大和尚。

华山隆昌堂上(上)见(下)月大和尚。

浮山华严堂上(上)文(下)弱大和尚。

本寺开山列代尊僧。

周钵明志二位禅师。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

  (开导云。作礼三拜。又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严会上寄位诸天。

梵释四王。

天龙八部。

护戒善神。

金刚力士。

山川大地水陆虚空。

诸大善神。

伽蓝土地一切灵祇。

惟愿不违本誓。

临降戒坛。

精严拥护。

  (开导云。作礼三拜。以上恭请三宝诸天。必须身心清净。生难遭想。戒子凡礼宜当五体投地。不得慢意。珍重 师云)。

  诸佛子等。三宝光临。万神侍卫。汝当至诚随声礼敬。

  (开导云。作礼一拜。起身。师举云)。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优波离为首  及余身证者  今说戒要义  诸贤咸共听

  (戒子。每句随声和。讫。顶礼一拜。毕。开导云。长跪合掌 师抚尺白众云)。

  天音罕遇。

戒德难思。

能超凡鄙秽流。

可入众圣宝位。

为师为匠。

诚易诚难。

人法须炼炉鞴。

弘开禁戒受持。

根尘先雪如无。

衣钵莫容缺借。

前言众难。

后列轻遮。

问若不解不知。

勤劳徒设。

信其实语实答。

陶诱得方。

令发上品真诚。

要期尘境俱寂。

十方善法。

注汝身心。

五分基成。

三身体具。

当须同志。

愿勿异缘。

我(某甲)谨白。

(又云)诸开导。

将此沙弥。

安至见处不闻处立。

  (待沙弥至彼处已 师抚尺云)。

  僧集否。

(羯磨答云)僧已集。

(又云)和合否。

(答云)和合。

(又云)未受具戒者出否。

(答云)此无未受具戒者。

(又云)僧今和合。

何所作为。

(答云)受戒和僧。

单白羯磨。

(又云)受戒和僧。

单白羯磨。

惟愿大众慈悲证明作白。

  大德僧听。此一住处一受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受戒。白如是。(良久)作白成否。(诸师答云)成(师抚尺云)。

  大德僧听。彼有沙弥(某甲)等。将升宝坛。从僧乞受具足大戒。众中先请(某)禅师为羯磨师。次请(某)禅师为教授师(羯磨阇黎云)。

  众中谁能为彼诸人。作教授师。(教授师答云)我(某甲)能。

  (羯磨师云)。

  长老既能听作法。差教授师。出众问难。单白羯磨。惟愿和尚大众慈悲证明作白。

  大德僧听。

彼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为教授师。

白如是。

(良久)作白成否。

(尊证答云)成。

(羯磨师云)作白既成。

教授师出众问难。

  (坛上诸师。

鸣鱼诵大悲咒。

教授师从座起。

整衣出众。

向法座前。

端庄问讯而去。

引请前行。

引教授师。

至法堂前云。

乞戒者。

两行长跪合掌。

待教授师至法座前问讯而坐。

引请。

又云。

乞戒者。

起身向上排班一字。

具落地合掌。

又云。

乞戒弟子某甲戒子称自名。

引请云顶礼教授师。

起身问讯长跪合掌谛听。

教授师抚尺。

云)。

  诸佛子等。坛上诸师作法。差我下来问汝诸人遮难。汝莫恐怖。须臾之间。令汝诸人。升於宝坛。受具足戒。成大比丘。入三宝数。此非小缘。当生庆幸。

  夫戒者。

乃菩提之根本。

圣道之镃基。

佛世利机。

契动便感。

末世浇薄。

圣制从缘。

缘集则作法成功。

缘散则戒德无立。

无作功勋不可见也。

托缘定其有无。

三衣一钵。

是汝诸人得戒之正缘。

我於未问汝遮难之前。

先与汝说衣钵名相。

汝当知之。

汝诸人。

身上各有五条衣。

梵语安陀会。

此云作务衣。

寺中执劳服役。

路途出入往还。

当着此衣。

汝诸人。

身上所披七条衣。

梵语郁多罗。

此云入众衣。

凡赴斋听讲。

修忏诵经。

礼佛坐禅。

布萨自恣。

当着此衣。

汝诸人。

身上各有大衣。

梵语僧伽黎。

此云杂碎衣。

谓。

剪碎制成条相多故。

凡入王宫。

升座说法。

聚落乞食。

降伏外道。

振威之时。

当搭此衣。

汝诸人。

各挂一钵。

梵语钵多罗。

此云应量器。

谓体色量三。

皆应法故。

然此衣钵。

乃恒沙诸佛之幖帜。

圣贤沙门之轨仪。

西天有九十六种之外道。

尚不识其名字。

惟佛世尊。

示此未曾有法。

汝今得获受持。

当须珍敬爱护。

然此衣钵。

必须自己置办。

若借若无。

并名非法。

今此衣钵。

是汝诸人已有否。

(答云)已有。

(教云)甚善。

  诸佛子听。

汝从无始以来。

起虚妄心。

欺诳圣贤。

沈没生死。

无解脱期。

今既投佛出家。

为佛弟子。

受佛禁戒。

出生死津。

务要断虚妄根。

行真实道。

正是志诚时。

我今问汝重难轻遮。

汝当谛审此身。

有则言有。

无则言无。

不解不识。

不得妄答。

汝诸人。

第一不曾犯边罪否。

量。

汝诸人。

乍入道门。

未识此罪名字。

谓曾受佛戒已。

於淫盗杀妄四根本戒中。

随犯一戒。

漂弃佛海边外。

永不得入清净众中。

共同说戒羯磨。

名为边罪。

汝诸人。

果无此罪否。

(戒子答云)无 汝。

非白衣时沙弥时。

污净行比丘尼否。

(答云)非 汝非白衣时沙弥时。

盗听众僧说戒。

诈称比丘。

受人恭敬利养礼拜。

名为贼住。

贼住之人。

佛不许度。

汝非此人否。

(答云)非 汝。

非外道投佛出家。

受佛戒已。

还归外道。

今复重来。

此人志性不定。

名为破内外道。

非佛法器。

佛不许度。

汝非此人否。

(答云)非 汝。

非生(谓。

人从生来。

男根不满。

是名生不男)。

犍(谓。

人以刀去其男根。

是名犍不男也)妬(谓。

男根似无。

见他行淫。

因生妬心。

遂感有根。

是名妬不男)。

变(谓。

能变现也。

遇男则变为女。

遇女则变为男。

是名变不男)。

半(谓。

半月能男。

半月不能男。

是名半不男也)。

五种不男人否。

(答云)非 汝。

非弑父。

弑母。

弑和尚阿阇黎。

破羯磨转法轮僧。

恶心出佛身血。

名为五逆。

五逆罪重。

佛不许度。

汝非此人否。

(答云)非 汝。

非天子。

阿修罗子。

名为非人。

变为人形。

而来受戒否。

(答云)非 汝。

非诸龙畜等。

有大通力。

能变化者。

化为人形。

而来受戒否。

(答云)非 汝。

诸人身中。

各不带佩男女二形否。

(答云)不。

  诸佛子。

此是十三重难。

重难既无。

甚是净器。

我今更问汝十六轻遮。

汝当仍前一一实答。

善男子。

汝诸人出家以来。

各各训导。

是何法名(戒子。

各答己名)。

此是。

汝诸人入道之法名。

一生之称呼。

从今受戒而去。

凡见和尚阿阇黎。

同坛尊众。

上中下座。

宰官长者。

朋友知识。

父母师长之前。

皆当称此两字法名。

不得言你我(某甲)小僧之称。

汝诸人。

今日坛头得戒和尚。

是谁。

(戒子答云。

某堂上上某下某和尚。

教授师云)此是。

(某寺)(某)宗师。

是汝诸人得戒和尚。

梵语和尚。

此云历生。

一云力生。

三乘道力。

五分法身。

皆藉历此师威力而生。

故云历生。

又云依学。

谓依随此师。

学出世法。

故云依学。

今日受戒。

若无此师。

戒无从发。

汝当记取和尚尊名。

认取和尚慈相。

若不记得名字貌相。

受戒不得。

从今已去。

凡遇节腊结制解制。

当须怀香礼拜得戒和尚。

若遇路途遥远。

不得侍诣。

当以焚香遥空称名致敬。

不得慢意。

汝诸人。

年满二十否。

(答云)满 衣钵卧具。

具足否(答云)具足 父母。

听汝出家否。

(答云)听 汝。

不负人钱债。

作不还心。

而来受戒否。

(答云)无 汝。

非他人家下使人否。

(答云)非 汝。

非当朝有名有禄官人否。

(答云)非 汝。

是丈夫否。

(答云)是 既是丈夫。

又要无病。

一疥癞。

二痈疽。

三白癞。

四乾痟。

五颠狂。

汝诸人。

果无如是五病否。

(答云)无。

  诸佛子。

此是十六轻遮。

前无重难。

后无轻遮。

甚是净器。

戒可得授。

我今於此问汝少间。

坛上众师之前。

亦如是问。

汝今於此答我少间。

坛上众师之前。

亦如是答。

汝当收取衣钵。

恭往坛前。

烧香礼拜。

作观运想。

坛上十师。

作十方佛。

次当诵咒祈祷 三宝诸天。

乞求加护。

愿登坛时。

无诸魔障。

我往坛上作白。

和告众僧。

僧若许可。

我即以手招。

汝上坛。

从僧乞授具足戒(开导云。

诸子作礼一拜。

起具问讯分班。

长跪合掌。

教授师下座。

向案问讯。

引请前行。

引教授师上坛。

向上端庄。

问讯坛上。

止鱼停咒。

教授师合掌。

白云)。

  惟愿和尚大众慈悲证明作白。

  大德僧听。

彼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已问竟。

将来白如是。

(良久)作白成否。

(诸师答云)成。

(教授师转身傍立。

召诸沙弥云)善男子等。

汝来。

  (诸沙弥徐徐上坛。教授师云。向上排班。展全具出靸合掌。求戒弟子某甲。戒子答名。教授师云。顶礼坛上诸师。三拜起身。问讯长跪合掌教授白云)。

  诸佛子等。恳恻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乞戒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大德僧听。我(某甲)等。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我(某甲)等。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上某下某)为和尚。是愿僧慈愍故拔济我。

  (从是愿僧起。教授师三称。戒子随声应接。每一称顶礼一拜。三称三拜。教授师又云)。

  诸佛子等。

抬头认师。

(教授师举拱示云)此是(某处某堂上某)宗师。

是汝诸人得戒大和尚。

此是(某)处(某)禅师。

是汝诸人羯磨师。

此是现前诸位禅师。

是汝诸人尊证师。

汝当眼观衣钵。

耳听羯磨。

心心相续。

志诚受戒。

不得余觉余思(戒子顶礼一拜 教授师向上问讯。

归位敷座。

讫。

羯磨师白云)。

  大德僧听。

此沙弥(某甲)。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此沙弥。

(某甲)。

今从众僧。

乞受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诸难事。

白如是。

(师良久云)诸佛子等。

安陀会。

郁多罗僧。

僧伽黎。

钵多罗尼师坛。

是汝有否。

沙弥(答云)有(师又云)。

  诸佛子等谛听。

今是至诚时。

实语时。

今随所问。

汝当随实答。

僧祇云。

汝若不实答。

便欺诳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

亦欺诳如来。

亦及众僧自得大罪也。

诸佛子等。

汝名(某甲。

戒子答名)汝不犯边罪耶。

(答云)不汝不犯比丘尼耶。

(答云)不 汝非贼心受戒耶。

(答云)非汝非破内外道耶。

(答云)非 汝非黄门耶。

(答云)非 汝非弑父耶(答云)非 汝非弑母耶。

(答云)非 汝非弑阿罗汉耶。

(答云)非 汝非破僧耶。

(答云)非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

(答云)非 汝非非人耶。

(答云)非 汝非畜生耶。

(答云)非汝非二形耶。

(答云)非 汝名何等。

(戒子答名) 和尚是谁。

(答云上某下某和尚)年满二十未。

(答云)满 衣钵具足否。

(答云)具足父母听汝出家否。

(答云)听 汝不负人债否。

(答云)无 汝非奴否。

(答云)非 汝非官人否。

(答云)非 汝是丈夫否。

(答云)是 丈夫有如是病。

疥。

癞。

痈疽。

乾痟。

癫狂。

汝今有如是病耶。

(答云)无。

  第九明戒体法 #

  (萨婆多论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於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应语彼言)。

  诸佛子前无重难。

后无轻遮。

甚是净器。

众僧同庆。

当授汝戒。

但深戒上善。

广周法界。

量等虚空。

今欲进受。

要须缘境发心。

心境相容。

方发无作。

萨婆多论云。

凡欲受戒。

先为汝说法。

引导开解。

汝诸人。

於无始来。

於一切境上。

造诸恶业。

恶徧法界。

今欲受戒。

翻前恶境。

并起善心。

故戒法所因。

还徧法界。

故我如来。

随众生心。

造无边之业。

制无边之戒。

戒随所制。

故须缘境。

境量虽多。

举要而言。

不出乎二种。

一者情境。

二者非情境。

言情境者。

上至诸佛。

下至众生。

十界正报。

中阴有情。

凡有心者。

皆名情境。

非情境者。

十界依报。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

舟车屋宅田园。

地水火风虚空识等。

佛说圣教。

儒流文字。

形象塔庙等。

名非情境。

诸佛子。

既知境界如此宽旷。

当须依境发心。

心有三品。

中下二心。

劣弱非胜。

但能自度。

不能度人。

我今教汝发上品心。

求上品戒。

何为上品心。

今於我诸师座前。

立三种誓愿。

一者。

誓断一切恶。

无恶不断。

二者。

誓修一切善。

无善不修。

三者。

誓度一切众生。

无一众生不度。

发此三种大愿已。

白四羯磨言下。

进授大比丘戒。

不为但求声闻小果故。

直欲成就三聚净戒故。

趋向三解脱门故。

正求佛果求大涅盘令法久住故。

发如是上品心。

求上品戒。

次当开广汝怀者。

良由戒法。

体周法界。

量等尘沙。

终不以汝诸人现前父母所生报得狭劣身心。

而能容受。

当作虚空器量之身。

方能领纳尘沙戒法。

故论云。

若此戒法有形色者。

入汝身时。

汝当作天崩地裂之声。

由是非色法故。

令汝不觉不知。

当起惊怀之意。

发上品殷重之心。

领纳如来清净妙戒。

受大比丘戒。

白四羯磨。

先作一白。

迭事告知。

次秉三羯磨。

量其可否。

惟愿和尚大众。

不吝慈悲。

布施其戒。

同心听秉。

甚勿异缘。

令此诸人。

感发圆宗戒体。

将秉羯磨。

听宣作白。

  第十正授戒法 #

  大德僧听。

此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此沙弥(某甲)等。

今从众僧乞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沙弥(某甲)等。

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

若僧时到僧忍听。

授沙弥(某甲)等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白如是。

作白成否。

(尊证答云)成。

  诸佛子。我以作白。和问众僧。僧皆默然。许受汝戒。今作羯磨。动彼胜法。当用运心承仰。莫令昏散。惟愿和尚大众。慈悲听秉初番羯磨(作梵)。

  大德僧听。

此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此沙弥(某甲)等。

今从众僧。

乞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沙弥(某甲)等。

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

僧今授沙弥(某甲)等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谁诸长老。

忍僧与沙弥(某甲)等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此是初番羯磨成否。

(尊证答云)成。

  诸佛子。

我已秉初番羯磨竟。

僧皆默可。

十方法界妙善戒法。

随羯磨声。

悉皆运动。

今秉第二羯磨。

当起忻心。

勿纵怠意。

惟愿和尚大众。

再赐慈悲。

听秉第二番羯磨(作梵)。

  大众僧听。

此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此沙弥(某甲)等。

今从众僧。

乞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沙弥(某甲)等。

自说清净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

僧今授沙弥(某甲)等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谁诸长老。

忍僧与沙弥(某甲)等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此是第二番羯磨成否。

(尊证答云)成。

  诸佛子。

我已秉第二羯磨竟。

僧并和合。

今十方法界妙善戒法。

由心业力。

羯磨胜功。

悉皆举集虚空之中。

如云如盖。

覆汝顶上。

盘旋不散。

至第三羯磨竟时。

此诸善法。

悉皆流入汝等八识田中。

永为菩提种子。

依此修行。

直至成佛。

惟有此第三番羯磨在。

正是汝等纳戒之时。

汝当发心总虚空界。

心缘救摄三有众生。

并愿护持三世佛法。

如此要期承仰圣教。

惟愿和尚大众。

不倦慈悲。

一齐合掌佐助。

我今为此诸人。

举此第三番羯磨。

正得戒羯磨。

令法圆满(作梵)。

  大德僧听。

此沙弥(某甲)等。

从和尚(上某下某)求授具足戒。

此沙弥(某甲)等。

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

年满二十。

三衣钵具。

僧今授沙弥(某甲)等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

谁诸长老。

忍僧听与沙弥(某甲)等。

授具足戒。

(上某下某)为和尚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

此是第三番。

正得戒羯磨成否。

(尊证答云)成僧已忍与沙弥(某甲)等。

授具足戒竟。

(上某下某)为和尚。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词成否。

(尊证答云)成。

  诸佛子等。

我已作法竟。

汝已得戒了。

从今下坛已去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当须专谨护持。

切莫毁犯。

胜事既圆。

常生庆幸。

惟有四依随相等法。

恳乞和尚慈悲垂示(和尚云)。

  诸善男子等。

汝称法名。

我为汝说四依法(师云)我(某甲)。

(师云)诸善男子听。

如来至真等正觉。

说四依法。

依此才出得家。

受得具足戒。

才成得比丘法。

  第一依粪扫衣。依此出得家。受得具足戒。成得比丘法。於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云)能持。

  若得长利。檀越施衣。割坏衣。得受。

  第二依托钵乞食。依此出得家。受得具足戒。成得比丘法。於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云)能持。

  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请食。得受。

  第三依树下坐。依此出得家。受得具足戒。成得比丘法。於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云)能持。

  若得长利。若别房尖头屋。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得受。

  第四依腐药。依此出得家。受得具足戒。成得比丘法。於是中。尽形寿能持否。(答云)能持。

  若得长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和尚又云)。

  诸善男子等。汝再称法名。我为汝说随相法。我(某甲)。

  (和尚抚尺云)。

  诸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门。非释子。

  第一。

汝一切不得犯淫。

作不净行。

受淫欲法。

乃至共畜生。

若有犯。

非沙门非释子。

世尊说譬喻。

断头之人终不能活。

比丘犯淫波罗夷。

不能还成比丘行。

於是中。

尽形寿不得作。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二。

汝一切不得犯盗。

下至草叶。

若比丘盗人五钱。

若过五钱。

若自取教人取。

若自破教人破。

若自斫教人斫。

若自烧教人烧。

若埋若坏色者。

若有犯。

非沙门非释子。

世尊说譬。

如断多罗树心。

终不能复更生长。

比丘犯盗波罗夷。

不能还成比丘行。

於是中。

尽形寿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三。

汝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

下至蚁子。

若比丘。

故自手断人命。

持刀授与人。

教死叹死。

与人非药。

若堕胎若厌祷杀。

自作方便。

若教人作者。

非沙门非释子。

世尊说譬喻。

缺鼻之针。

终不堪用。

比丘犯杀波罗夷。

终不能还成比丘行。

於是中。

尽形寿不得作。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四。

汝一切不得大妄语。

乃至戏笑。

若比丘。

非真实非己有。

自言。

我得上人法。

得禅。

得定。

得四空定。

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天龙来鬼神来供养。

非沙门非释子。

世尊说譬喻。

大石破为二分。

终不能合。

比丘犯大妄语波罗夷。

终不能还成比丘行。

於是中。

尽形寿不得作。

能持否。

(答云)能持。

  (和尚又云)。

  更有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二不定法。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九十波逸提法。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一百应当学法。

七灭诤法。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师云)。

  诸善男子等。此是比丘二百五十清净戒行。一一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和尚抚尺云)。

  诸善男子等。

我已说法竟。

汝已得戒了。

从今下坛已去。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於菩萨法中。

增长利益。

更当记取於今(某)年月日时。

(某)处。

进比丘具足大戒。

胜事既成。

当生庆幸。

一拜起身。

作礼回向。

  (开导云。作礼一拜起身。师举云。戒子随和随拜)。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广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下座同上坛)。

  说菩萨戒法卷下

  (设座讫。

执事鸣磬三下。

禅堂开静接锺。

方丈传香。

大众俱集。

侍者传炉座上拜毕。

开导滚击子。

殿主擂鼓。

开导领诸子。

徐徐至方丈前。

长跪合掌。

开导入室。

展具拜。

起身傍立。

召诸佛子云。

作礼三拜。

起身问讯。

开导云。

转身末位前行。

和尚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众齐和。迎至法堂前。戒子两边对面。长跪合掌。和尚绕坛。拜已升座。开导鸣磬一下。锺鼓肃静。开导大展三拜。长跪合掌。和尚抚尺问云)。

  僧集否。

(开导答云)已集。

(师云)和合否。

(答云)和合。

(师云)僧集和合。

何所作为。

(答云)为诸弟子。

说菩萨大戒。

(师云)未授菩萨大戒者。

出否。

(答云)已出。

(师云)善哉可尔。

(答云)是。

  (一拜起身傍立。

滚击子三遍。

师拈香云云。

毕。

开导召戒子云。

上香。

又云。

一齐起身。

向上排班。

展全具。

开导召云。

某甲戒子称名。

闻磬声。

至诚顶礼三拜。

问讯长跪合掌。

开导举香赞)。

  一尘才爇。藏海圆收。洹沙诸佛现毛头。触着便归休。香霭初浮。心地戒光流。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开导云。作礼三拜。又云)。

  夫登菩萨位。

须凭戒品以高跻。

开菩萨心。

是仗佛口而生降。

佛子既发无上志。

入毗尼坛。

我今为汝。

一心恭请(某)处(某)堂(上)某(下)某(某)宗师。

为汝等作得戒教授菩萨阿阇黎。

请师之语。

汝合自陈。

恐汝未能。

当随我道(开导作梵。

戒子随和)。

  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今请大德。

为得戒教授菩萨阿阇黎。

愿大德。

为我作得戒教授菩萨阿阇黎。

我依大德故。

得受菩萨心地戒。

慈愍故(一拜)。

慈愍故(一拜)。

大慈愍故。

  (一拜。和尚抚尺云)。

  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为汝等。作得戒教授菩萨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师又抚尺云)。

  诸善男子等。汝现身不作七逆罪否。(答云)无(师云)。

  七逆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汝无是罪否。(答云)无(师抚尺又云)。

  诸善男子等。

汝今志心。

求受一切菩萨上妙净戒。

我今为汝一心恭请三宝。

护法诸天。

摄授覆护。

方堪进戒。

先当为汝一心恭请此方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为汝等。

作得戒大和尚。

次请文殊师利菩萨。

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

再请弥勒菩萨。

为汝等作教授阿阇黎。

更请十方诸佛。

为汝等作尊证阿阇黎。

并请十方诸大菩萨。

为汝等作同学伴侣。

汝当至诚合掌恭肃归投。

听我一心至诚奉请。

(开导举云)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世尊。

圆满报身卢舍那世尊。

西方接引阿弥陀世尊。

尽虚空徧法界一切诸佛世尊。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

(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三藏十二分经权实教典。

离欲真净甚深法宝。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谨运一心归命敬礼。

(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为得戒大和尚。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亲承授戒(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为羯磨阿阇黎。

龙华教主弥勒菩萨。

为教授阿阇黎。

十方诸佛。

为证戒阿阇黎。

十方诸大菩萨。

为同学伴侣。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终南山中诸大律师。

慧山清泉堂上(上)元(下)白大和尚。

华山隆昌堂上(上)见(下)月大和尚。

浮山华严堂上(上)文(下)弱大和尚。

本寺开山列代尊僧。

周钵明志二位禅师。

惟愿不违本誓。

慈光摄照。

证明受戒(开导云。

作礼三拜。

又云)。

  香花引。

(又云)香花请。

(师云)我(某甲)一心奉请华严会上寄位诸天。

梵释四王。

天龙八部。

护戒善神。

金刚力士。

山川大地水陆虚空诸大善神。

伽蓝土地一切灵祗。

惟愿不违本誓。

临降戒坛。

精严拥护。

  (开导云。作礼三拜。师云)。

  诸善男子等。

三宝光临。

万神侍卫。

作大证明。

授正戒法。

我依璎珞经中所说。

佛告诸佛子。

今正说正戒。

善男子。

善女人。

当受戒时。

(师云)我(某甲)。

  先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佛。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佛。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佛(开导云。作礼三拜)。

  (师抚尺云)我(某甲)。

  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法。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法。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法(开导云。作礼三拜)。

  (师抚尺云)我(某甲)。

  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僧。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僧。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僧(以上。一一师举。子答。每毕。三拜)。

  (师抚尺又云)。

  诸佛子等。

我今授汝四不坏信。

我(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

归依佛。

(答云)归依佛。

(师云)归依法。

(答云)归依法。

(师云)归依贤圣僧。

(答云)归依贤圣僧。

(师云)归依正法戒。

(答云)归依正法戒(三说。

戒子三答。

师又云)。

  从今时尽未来际身。

归依佛已。

(答云)归依佛已。

(师云)归依法已。

(答云)归依法已。

(师云)归依贤圣僧已。

(答云)归依贤圣僧已。

(师云)归依正法戒已。

(答云)归依正法戒已。

(三说。

戒子三答 师又云)。

  诸佛子等。

我今教汝悔三世罪(师云)我(某甲)若过去。

(答云)若过去。

(师云)身口意。

(答云)身口意。

(师云)十恶罪。

(答云)十恶罪。

(师云)愿毕竟不起(答云)愿毕竟不起。

(师云)尽未来际。

(答云)尽未来际。

(师云)若未来(答云)若未来。

(师云)身口意。

(答云)身口意。

(师云)十恶罪(答云)十恶罪。

(师云)愿毕竟不起。

(答云)愿毕竟不起。

(师云)尽未来际(答云)尽未来际。

(师云)若现在。

(答云)若现在。

(师云)身口意。

(答云)身口意。

(师云)十恶罪。

(答云)十恶罪。

(师云)愿毕竟不起。

(答云)愿毕竟不起。

(师云)尽未来际。

(答云)尽未来际。

(三说。

三答。

开导云。

作礼三拜 师云)。

  诸佛子等。既悔过已。我今教汝发大誓愿。

  (开导云。作礼一拜起身。和尚举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唱三和拜。开导云。问讯长跪合掌。师云)。

  既发愿已。

广度不穷。

正堪得戒。

今更令汝秉心殷重。

乞法圆成。

虔请文殊师利菩萨。

作正羯磨。

我今代为汝等三番羯磨。

珍重了辨。

敬谨受持。

我今问汝诸人。

是菩萨否。

(答云)是。

(师云)既是菩萨。

汝当眼观诸佛。

耳听羯磨。

心心相续。

至诚受戒(开导云。

作礼三拜 师即出位。

焚香作梵。

白云)。

  仰白十方无穷无尽一切诸佛诸大菩萨。

慈悲垂听。

现前菩萨弟子(某甲)。

今於我(某甲)菩萨所。

痛念生死。

发菩提心。

为请现坐道场本师释迦大和尚狮子座前。

求受一切菩萨心地法。

一切菩萨心地学。

一切菩萨心地戒。

所谓摄律仪戒 摄善法戒 饶益有(情戒)此是过去一切菩萨。

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

未来一切菩萨。

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

现在一切菩萨。

今受今学今解今行今成。

当来作佛 (师即起身就位。

抚尺云)。

  诸佛子等。从今受戒。直至成佛。於其中间。不得触犯。能持否。(答云)能持(以上从仰白十方起。下至此能持。三番俱同。师又云)。

  诸佛子等。

我今为汝初番羯磨已成。

十方诸佛。

诸大菩萨。

悉皆欢喜。

默然许可。

从脐轮中。

放大宝光。

照汝身心。

令汝得戒。

十方世界妙善戒法。

闻羯磨声。

悉皆运动。

堪受戒法。

令此戒心。

孝顺奉行。

世世生生。

坚固不退。

此是初番羯磨已竟。

至再叮咛。

理取第二番羯磨(师又出位作梵。

白云。

同前。

已毕。

复就位。

抚尺云。

上亦然。

又云)。

  诸佛子等。

我今为汝二番羯磨已成。

十方诸佛。

诸大菩萨。

悉皆欢喜。

默然许可。

从胸卍字。

放大宝光。

照汝身心。

令汝得戒。

十方世界妙善戒法。

闻羯磨声。

悉皆举集虚空之中。

如云如盖。

在汝顶上。

盘旋不散。

堪受戒法。

令此戒心。

孝顺奉行。

世世生生。

坚固不退。

此是二番羯磨已竟。

至再叮咛。

理取第三番羯磨。

  (师更出位焚香作梵。白云。亦同前。毕。师更就位。抚尺云。亦同上。师又云)。

  诸佛子等。

我今为汝三番羯磨已成。

十方诸佛。

诸大菩萨。

悉皆欢喜。

默然许可。

从肉髻中。

放大宝光。

照汝身心。

令汝得戒。

十方世界妙善戒法。

闻羯磨声。

如瓶泻水。

从汝顶门。

流入汝等八识田中。

永为菩提种子。

从此修行。

直至成佛。

永无退转。

堪受戒法。

令此戒心孝顺奉行。

世世生生。

坚固不退。

此是三番羯磨已竟。

  (师抚尺。又云)。

  诸佛子等。

上来三番羯磨已竟。

十方诸佛。

诸大菩萨。

悉皆欢喜。

默然许可。

汝等现在心即是佛。

当来决定作佛。

向去真参实悟。

得法相应。

恒住性戒。

究竟不动。

更当摄相护持。

我依梵网经中。

授汝十种无尽清净戒法。

汝当至诚顶受。

(师云)我(某甲)。

  第一不得故杀。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二不得故盗。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三不得故淫。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四不得故妄语。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五不得故酤酒。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六不得故说四众过。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七不得故自赞毁他。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八不得故悭惜加毁。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九不得故嗔心不受诲。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第十不得故谤三宝。

是菩萨戒。

不得犯。

能持否。

(答云)能持。

  (师复抚尺云)。

  诸佛子等。从第一不得故杀。乃至第十不得故谤三宝。此是大乘菩萨十重无尽清净大戒。一一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师云)。

  诸佛子等。既受戒已。应当顶戴受持。不得违犯。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和尚又云)。

  诸佛子等。汝称法名。我为汝说传授锡杖法。汝当至诚顶受。(师云)我(某甲 师举锡杖云)。

  善男子等。

还见么。

(师振杖云)汝还闻么。

(又云)既见既闻。

是个什么。

(又振杖云)即此见闻非见闻。

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原无物。

体用何妨分不分。

永嘉云。

降龙钵解虎锡。

四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自持。

如来宝杖亲踪迹(师举杖与羯磨。

或教授。

一一传去咒。

众当随和。

待传毕。

方止) (咒云)。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咤钵底那[口栗]帝娜夜钵儜吽癹咤(开导云。作礼三拜 师云)

  诸佛子等。

我已说法竟。

汝已得戒了。

从今下坛已去。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广化众生。

齐成佛道。

既为佛子。

当报佛恩。

更当记取于(某)年月日时(某)处(某)和尚。

圆菩萨大戒。

胜事既成。

当生庆幸(开导云。

作礼一拜起身)。

  (师举回向偈云)。

  圆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广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开导云。

不劳起具。

至诚顶礼坛上诸师。

三拜起身。

问讯分班。

开导大展三拜。

毕。

又云。

末后前行。

师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迎至方丈前。

戒子转身长跪合掌。

候师入室敷座。

开导拜毕。

起身傍立云。

一齐起身。

向上排班展全具。

开导召云新受菩萨戒弟子某甲。

众齐称名。

闻磬声。

至诚顶礼九拜。

讫。

起具问讯分班。

后前行。

至法堂前。

钟鼓齐止。

诸戒子。

听开导师教诫。

或归堂。

或巡寮。

戒子须知开导师劳苦至极。

恩过诸师。

凡此三坛大戒。

始终[仁-二+天]事。

须当至诚礼谢。

不得慢意。

珍重珍重)。

  斯戒本者。

大约有六。

一者。

立言之作。

诚非细事。

山中一时应机。

只可宜于山野之间。

非闻见于大方者也。

凡诸方传戒诸师。

当依三峰古撰为佳。

万一於我同志者。

依此传授亦可。

何故聻。

法无定相。

遇缘即宗。

二者。

此本乃三坛戒之正文。

其余羯磨教授尊证开导。

诸般佛事。

俱依弘戒法仪。

看众之多寡。

期之短长。

院之大小。

时之否泰。

取而用之。

兹不重录。

三者。

凡传戒。

当依佛祖心行。

为戒定慧之传。

弟子当依佛祖心地。

为戒定慧之受。

如是授受。

是为真受。

能令三宝种。

永无断绝。

四者。

戒期开导之职。

非浅薄者所任。

须慈爱谦和。

方便接物为心。

经云。

我与众生。

作不请之友者。

是也。

五者。

新戒须知开导恩过诸师。

凡此一期。

语默定动。

诸般法则。

莫不皆由开导而成。

但凡佛事之后。

为首者率众。

称名礼谢。

不得轻易忽慢。

当宜珍重。

六者。

求戒诸子。

当依十事。

一痛念生死。

二生大惭愧。

三至心发露。

四俱诚忏悔。

五发菩提心。

六作大誓愿。

七生难遭想。

八生恭敬心。

九至诚受戒。

十知恩报恩。

凡此十条。

缺一不可。

果如此教。

善莫大焉。

愿世世生生。

同为法侣。

知我罪我。

我无辞焉。

  时大清康熙贰拾漆年。岁次戊辰。结冬制期。侍者海聪。盥沐焚香稽首。谨书于蟠龙紫云阁轩。(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