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续藏经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宋 源清述 #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丹丘沙门 源清 述

  龙女成佛。

本显经力不可思议。

古今章疏。

判释不同。

或判权为。

或判实证。

仍谓成道不合转身。

复以善财比较优劣。

今家判释。

体用双明。

本证圆经。

故非权示。

但文句简约。

义理幽微。

或寻绎浮疏。

指陈犹豫。

愚虽不敏。

志在沈研。

非輙敢评论。

盖谘禀有自。

特援文义。

聊以释通。

庶显所宗。

非诬先哲。

义开四意。

列之於左。

  一列文科释简略意  二约义引文销会意  三征释傍通疑滞意  四示判教相谈化意

  一列文科释简略意者

  文句科此品经大分二。

一明昔日达多通经。

释迦成道。

二明今日文殊通经。

龙女作佛。

今就文殊通经利益之文。

文有九段。

其中六节文无解者。

置之不列。

列且就释者。

全引列之。

故第五科赞佛偈为龙女明圆释疑。

又分三。

一深达等二句。

科为持经得解。

二从微妙下二行。

科为成就二身。

三从又闻下一行。

科为引佛为证。

通释云。

罪福者约七方便传作。

今偈深达罪福。

入一实相。

名为深达。

十方。

即十法界。

同以实慧朗之。

故言徧照。

具三十二相者。

深得法身之理。

即备相好。

如大品。

欲得一切法。

当学般若。

如得如意珠。

次第七科献珠成道段。

为龙女以一实除疑。

又二。

一献珠科为以一实除疑。

释云。

圆珠。

表其修得圆因。

奉佛。

是将因克果。

佛受疾者。

获果速也。

二成道文科为现成明证。

释云。

正示因圆果满。

胎经云。

魔梵释女皆不舍身。

悉於现身得成佛故。

偈云。

法性如大海。

不说有是非。

凡夫贤圣人。

平等无高下。

唯在心垢灭。

取证如反掌。

次第八从尔时娑婆下。

科为时众见闻得益。

释云。

南方缘熟。

宜以八相成道。

此土缘薄。

只以龙女教化。

此是权巧之力。

得一身一切身。

普现色身三昧也。

已上列文科释竟(文句只尔。

记释亦略。

至下随释引之)。

  二约义引文销会意者

  自分二。一牒文销会。二结成体宗用。显经力妙。

  初牒文销会者。

如初总科赞佛偈为明圆释疑者。

即释智积执别之疑也。

复细科为持经得解等者。

文从能赞科释也。

正申龙女闻经得解。

方能说兹妙偈以赞於佛。

用断智积执权之疑。

所以大师不从所赞科释者。

为显能赞之解故也。

如经品初。

如来只自述云。

由昔仙所。

闻法华经。

受持修习。

今致相好。

如来既尔。

龙女亦然。

是故记主於此品初指云。

如下龙女叹佛偈中。

自非深达。

安能具相。

故知大师从能赞也。

科释经有明文。

若从所赞科释。

则失斯旨。

若了能赞所赞之意何疑。

今且从能赞所赞二义销会。

先就能赞锁会者。

如科初二句为持经得解。

解即报智也。

释云。

今偈深达罪福入一实相等者。

深达。

竖彻也。

徧照横穷也。

深达一念罪福之性。

毕竟本空。

徧照十界权实之法。

皆真实相。

故普贤观云。

我心自空。

罪福无主。

安乐行云。

观一切法空如实相。

又如玄义历法明经。

一一尘尘无非法界。

故总叹云。

手不执卷。

常是读经。

口无言声。

徧诵众典。

佛不说法。

恒闻梵音。

心不思惟。

普照法界。

此即顿解一乘之旨。

圆持三谛之经也。

次科微妙下两行为成就二身者。

即成就法应二身也。

释云。

深得法身之理即备相好者。

此则达本冥真。

开佛知见。

三身顿显。

三智圆明。

理事齐彰。

行位备显。

故名初发心住。

如华严云。

初发心时。

便成正觉。

清净妙法身。

湛然应一切。

即斯义也。

次又闻下一行科为引佛为证者。

自明妙解。

难断彼疑。

引佛为证。

必除其执。

故云。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请观又闻之语。

岂非文殊答智积云。

剎那发心。

能至菩提。

是其所闻也。

於是智积犹疑不信。

故使龙女即现赞佛。

引佛为证。

用断彼疑。

故前文总科此偈为明圆释疑。

良以此也。

据上诸义。

明知大师但从能赞以科释耳。

(记并无解)若就所赞释者。

即方便品初释叹佛二智之意同也。

今凭彼文。

来销此意如初深达二句。

即双叹佛之权实二智也。

上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今云深达。

即叹佛实智甚深也。

徧照。

即叹佛权智无量也。

罪福十方。

即上文十界十如权实之境。

以佛二智。

照斯二境。

竖彻如理之底。

横穷法界之边。

故云深达徧照。

亦是总叹诸佛境智不可思议。

上云。

唯佛与佛。

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次微妙下四句。

双叹法应二身也。

法身湛寂。

故叹云微妙。

上云。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应身普现。

故叹云具相。

上云。

我以相严身。

光明照世间。

次天人下四句。

便叹佛无上。

为一切之所归仰。

故云。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上云。

无上两足尊。

大论云。

众生无上者佛是也。

次又闻下一行。

科释同前。

已上据文略释。

广则五重玄义。

只谈斯旨。

岂非大师上释叹佛境智已竟。

洎乎此偈。

虽是龙女叹佛。

所叹之意既同。

故不於兹更释。

若尔。

大师何不指耶。

今谓所不指者。

善令寻诠会宗。

见简知广。

只今引会。

在理或当。

何烦指耶。

况兹一偈。

今家处处明用。

且示玄文一处。

如说法妙。

引证孤起部云。

龙女称叹於佛成菩提事。

如斯明指。

所叹之意。

可但以义求。

勿随情转。

曲生去取。

返迷所宗。

次会第七科二段文。

初科献珠为以一实除疑者。

一实。

即一乘也。

前陈妙解。

以断智积历别之疑。

今献圆珠。

表除身子滞藏之难。

即显圆乘因果理事不二故也。

释如列文。

又经云有一实珠者。

据前文释偈引大品云。

欲得一切法。

当学般若。

如得如意珠。

故知所献必是如意。

又净名疏云。

价直三千者。

满中积宝也。

明如意体。

具如止观。

次科成道之为现成明证者即示往南成佛。

令众信伏。

故云现成明证。

引胎经释者。

显实证同也。

何者。

龙女在海。

初闻妙经。

圆解顿发。

获证无生。

正与胎经魔梵释女。

即於女身成佛义同。

成佛者。

即得无生智也。

偈云。

唯在心垢灭。

取证如反掌。

验云取证。

知获无生。

记云。

偈从实得说。

即证无生忍也。

又玄文第五。

释圆初住无生忍位。

引多文证。

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净名一念坐道场。

法华剎那成佛。

璎珞顿觉如来。

皆以初住证无生智。

故云成佛。

而此文但引胎经释者。

验龙女欲证义同。

若论部意。

胎经犹带方便故也。

次第八科利益段作权巧释者。

此明证无生已。

从体起用。

故云。

此土缘薄。

只以龙女教化。

南方缘熟。

宜以八相成道。

此是权巧之力。

得一身一切身。

普现色身三昧也。

验知前科成道文。

为现成明证。

但是此中权巧之力。

前引胎经释成佛文。

即是此中得一身等。

故知由得三昧。

方能示成。

若不尔者。

如何销会教化等文。

请观权巧之言。

自晓实证之处。

记云。

龙女已得无生。

则约体用而证权巧。

二结成体宗用显经力妙者。

偈云深达徧照。

此显实相之体高广也。

若圆珠奉佛。

此表一乘因果之宗不二也。

若示女即男成佛之相。

此显经力断权疑生实信之妙用难思也。

是以大师广演十轴妙玄。

只显今经妙体宗用之三法。

即三身三德。

不纵不横。

三一不可思议。

体即法身。

宗即般若。

用即解脱。

当知能示正觉於十方者。

实由证兹体宗用之三德也。

此非智者灵鹫亲闻。

大苏妙悟。

孰达龙女显兹三德之妙。

诚哉二释。

妙契圆宗。

记云。

权实二义。

经力俱成。

经云。

若有闻一句。

无一不成佛。

略销会竟。

  三征释傍通疑滞意者

  问。

观向引会。

稍符妙宗。

未审大师的据何文。

知是实人在海已证无生。

於此作权实释耶。

答。

今推二释。

经有明文。

且初作实释者。

岂非文殊论益事讫。

复云於海唯说此经。

智积仍问此经甚深微妙。

颇有众生勤加精进。

修行此经。

速得佛否。

文殊答有娑竭龙女。

能至菩提。

今推问意有三。

一直问颇有众生。

的问凡夫信力坚固者。

以简方便菩萨及二乘等。

二问勤加精进。

以简闻不勤修者。

三问速得佛不。

以简修不速证。

故使文殊答亦具三。

一云有娑竭罗女。

此答实凡也。

二云智慧利根。

至了达诸法。

此答能勤修也。

三云剎那发心得不退转。

不退转者。

岂非入圆初住。

证无生忍。

名念不退。

无生一证。

即能百界成佛。

故云能至菩提。

明知大师据斯问答。

知是实人在海始证。

又况海中益者。

尚非心口所宣。

岂唯龙女耶。

当知但论圆机。

闻经顿证。

不从渐来。

况是龙女弥堪显妙耳。

二作权巧释者。

如文殊答斯事竟。

智积仍执释迦历别修道。

经无量劫。

今方成道。

不信此女剎那成佛。

於是龙女即现说偈。

示成明证。

令众见闻。

咸使信伏。

岂非权巧之力。

又如胎经虽明魔女成佛。

且不见云应机设教。

乃是如来於彼经中说圆顿法。

魔梵释女获闻自证而已。

自证虽与此同。

论化彼阙斯事。

以兹并验。

其旨愈明。

问。

既文殊答云不退即是实证者。

大师何不直说彼文作实证释。

便成道文作权化释。

以显体用耶。

答。

於经不便。

前妙德虽答实证。

智积犹疑特以现成用化。

示证非谬。

顺经文故。

须於此释。

仍寄利益。

以显权化。

文理无伤。

於义便耳。

问。

等是权巧。

何不即以女身便成正觉。

仍变成男。

莫如身子之难。

女有五障。

不得成佛否。

答。

即龙女身。

无生已证。

为显经力。

自在赴缘。

示女即男。

相无定相。

以表妙用权实难思。

尚现九界之身。

百界成道。

岂止一身。

须臾待变。

等是能变。

何不能即。

良由见变在机。

非关於应。

故大师云。

此土缘薄。

只以龙女教化。

南方缘熟。

宜以八相成道。

且身子但执此身不速成佛。

非疑变女为男。

胎经只论顿证无生。

故云不舍女身成佛。

若了大师权实二释。

无俟再三。

若李长者云成道不合转身者。

此乃不见经文圆妙之意。

亦不晓今家二释文巧之旨。

据彼解此往南成佛之文云。

心得应真。

故称无垢。

正顺本觉。

故号为南。

又南为明为离。

离中虚。

依八卦表之。

虽然理如是。

有理即有事。

还须有国土。

众生所归依处等(已上彼文)。

今辄质问。

若谓南为正顺。

又以离明表成正觉者。

如善财及龙女。

应须皆云往南。

用表正觉。

设往余方。

以何事为表。

今谓不然。

岂有无机。

徒设往南以为所表。

彼虽判为实证。

仍迷实证之源。

致将妙用之文。

以为实证之释。

岂不体用俱失。

所表成虚。

又复寻其十番褒贬之文。

全失一乘开权显实之旨。

若得今家妙玄之始末。

方了法华本迹之高深。

非尚所宗。

故有虚指。

问。

如彼论主。

时谓文殊。

观彼行状。

颇多神异。

岂应谬判抑挫妙经。

说尔凡流。

合仰信而已。

何得辄诬圣智。

讵可及乎。

答。

圣虽叵测。

言在可寻。

今所评论。

特非臆说。

本宗明判。

理尽教源。

譬依日光。

无所不辨。

况兹妙部。

释者颇多。

或圣或凡。

不当非一。

岂无甄别。

一槩雷同。

理当即依。

义乖须去。

岂以情党。

辄述是非。

问。

智积高位大士。

身子已闻法说。

开佛知见。

何故於此仍执藏别为疑耶。

答。

此并善权。

为破有此执者未得妙益。

此盖诸圣共就一段机缘耳。

问。

据前之所会。

文义合然。

如记主何不委明。

答。

记非不释。

引会如前。

但文简难晓。

余则一家之义。

当时承习有从。

既无异途。

故不委辨。

及彼他宗异释。

世咸奇之。

只知龙女成佛之文。

宁辨体用权实之旨。

其或滥读斯宗。

不穷始末文旨。

辄述是非。

愍斯等故。

事不获已。

故委论耳。

问。

大师既作二释。

何不许他判为权实耶。

答。

今家判释。

但约始证体用之权实不二。

非同他判谓是十地等人权示成尔。

若如彼判。

证经之妙安在。

是则修罗度海。

不足为奇。

问。

既往无垢世界成八相佛。

有何别号。

答。

本证经力。

直往南成。

非佛授记劫国等事。

故不出号。

世界是所往。

经家须指之。

问。

为始此身闻经获证。

为昔曾下种耶。

答。

设曾下种。

证经之力何伤。

况种熟脱之言。

本在今经方说。

具如玄文广明。

岂有底滞顽嚚。

即闻解经赞。

宿植善本。

其言有在。

问。

如献珠。

髻珠。

衣珠。

此三同异云何。

答。

皆喻一乘。

则无有异。

而表喻迷悟因果从缘则异。

如献珠是现事。

用表一乘圆因克果速故。

顶珠是佛举喻。

一乘果人所护持方说故。

衣珠是下根陈喻。

领昔曾闻一乘圆种在怀迷不觉故。

故知三珠俱显了因正性。

虽在迷悟。

如如性常。

余广如文。

略征释竟。

  四示判教相谈化意者

  此章文博义深。莫俟别录。上来诸义。并据文意略以销会。在乎管窥一班。宁全首尾。螺挹大海。岂测浅深。俾愿一句染神。咸资彼岸耳。

  时大宋大平兴国二年十月 日录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