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传心法议

续藏经 别传心法议

 宋 戒珠撰

  

  别传心法议 #

    福唐飞山默子 戒珠 撰

  或者以三乘教外别传心法曰祖道。

飞山默子曰。

非也。

三乘所演唯一心。

一心之法。

教之本也。

恶有心外而复有心哉。

请试议之。

拘尸那城如来既般涅盘。

五百弟子失其所依。

亦欲从而涅盘焉。

时大迦叶前而道曰。

未集法藏。

勿涅盘也。

姑命阿难。

首集如来修陀罗。

优婆离等集毗尼藏。

已而自集阿毗昙藏。

三藏所集。

由迦叶始。

故以其为初祖焉。

迦叶曰。

吾於今□始报佛恩。

五百弟子同其结集者。

亦曰。

向之所集□□法也。

三世诸佛证菩提者。

以此十方菩萨修解□□以此。

唯此之法。

佛佛共之。

未闻其外别有一法□初迦叶焉。

迦叶次授於阿难。

阿难授之商那和修。

岂他邪。

则所谓三藏法也。

期佛道者依焉。

依其为灯烛为衡石。

事有疑焉。

就而轻重之。

理有昧焉。

即而照了之。

以之为戒。

为定。

为总持。

为密严。

六度以伸之。

万行以广之。

根力觉道三十七品。

助而以发之。

发而至之。

於是乎。

曰果。

曰证。

曰三贤。

曰十圣。

如是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神通道力。

成最正觉。

而曰无等等。

其所由何哉。

由乎教也。

教焉者。

修道之谓也。

学圣人者不可离。

离而为魔。

为外。

为邪说。

富兰那毗罗胝子。

九十六种异见。

交臂而生焉。

如来尝谓阿难曰。

我灭度后。

多此群邪。

炽盛世间。

潜匿奸欺。

称善知识。

商那和修。

将般涅盘。

亦谓四祖优婆鞠多曰。

如来本生诸经。

及毗尼等十七万。

汝其护之。

无使魔外以相凌乱。

后十世马鸣之时。

异道寖起。

马鸣辨之。

乃宗楞伽方等之经。

以着诸论。

龙树后马鸣而生。

晞马鸣而起。

其所着者倍之。

所宗者。

般若之经焉。

若畏佛土等论。

其□□百万。

未始一言为私发心。

方等之旨在焉。

泪□□灭嗣而为化提婆焉。

罗睺罗焉。

先后二十七世。

□□流化益敷。

於其教也。

切切然不敢离。

不敢外力以□之。

勉以思之。

揭精奥以流通之。

其已也。

惟日犹不足。

问其故。

则曰。

十地之圣。

不敢离诸教。

吾敢离而自足哉。

授受之际。

必曰。

是三藏法。

如来授之大迦叶。

迦叶付之于阿难。

绵纟展转。

以至於我。

我今复以是法。

用付於汝。

汝其护之。

夫所谓三藏者何。

经律论也。

其文浩而博。

印之土具焉。

达磨越数万里。

来于梁。

别难险阻。

不能有所具。

独以楞伽之经四卷。

授之可(〔惠言〕)可曰。

藉教悟宗。

又曰。

仁者依此修行。

自得度世。

自是可传满。

满传那。

那满而下转相传授(可之下不言灿。

而言满益)。

  □当时大弘□教座下。传性宗者数百□。开讲之盛。灿不殆满。故本传以满言之。夫所谓性宗则心宗也(心宗乃龙树马鸣诸祖口传文等之旨是矣)。

  晋昌杜昱以楞伽自宗之来。

一经四译。

明夷于代。

未有发挥。

唯达磨禅师以为心镜。

递而流行。

护持不绝。

当时记事者。

历以其事。

附诸上载诸传。

诚欲后世言祖道者。

无离经无畔圣无任□。

巧乱学者。

千始心区区。

后学入信之始。

其心犹风轮。

犹毛轮。

毛轮易动。

风轮易转。

转而动之。

其向无所依。

或飘入於天魔。

或失入于外道。

拒魔外之所从。

罗□学之所修。

唯教有辨焉。

故教者。

三十三世祖师入□之□道。

五十一位菩萨成佛之根本。

今要有嗣佛。

嗣□□舍。

佛教言心哉。

盖唐之季。

去佛渐远。

宗习趣尚。

□□乖异。

南泉普愿乘时习异。

以荡诸本。

繇是别传之说起焉。

愿既唱之於前。

义玄宣[竺-二+金]之徒和於后。

排挫经训。

诋訾圣贤。

以为教者鬼薄焉。

不克以兀。

心狂悖驰。

似务外道尼乾子法。

非沙门释子之□言。

有识者岂不为之痛心哉。

若愿辈像法之罪人。

不嗜学。

不知本。

不足以语如来教。

夫如来以三界九地轮颠倒所感者。

唯一心。

四生六趣波流出没所变者。

唯一识。

识心之变无已。

生灭之数无尽。

以无尽之法。

逗无尽之机。

故其教也有权有实。

有顿渐。

而其旨也有遮有显。

有秘密之说。

唯心也。

遮显之说非心也。

可与显之则显焉。

未可与显则遮焉。

其为秘密不发者。

秘密焉。

遮显秘密。

所以称其机。

任其器□而有所授者也。

先贤以如来觉场初会提河。

未教□间四十有九年。

诸所说者至微。

其所度者至众。

而□小大去就。

或开或合。

权实半满。

夫尝一字以为心外法。

惟法所被。

唯机所适。

若天若人。

若四生六趣。

万亿种类。

善恶业报。

无一不由其心者焉。

故曰三界唯一心。

万法唯一识。

学佛者。

用是而则三乘之教。

其□□端矣。

孰以心外而有一法言之哉。

心外言法界。

□□在於佛道无闻焉。

奈何浮漓辈。

不穷深。

不际远。

□□思。

初祖迦叶所集者何法。

龙树马鸣所述者何□。

己之剃落。

从而所依者何师。

师而所学者何教。

而趣排诸贤诋诸圣。

狂悖然自固瞢陋。

开门庭。

列挑牗。

为钩。

为锥。

为藏锋。

为挫[拖-也+(廾-〡+卜)]。

以至庾辞。

隐语讥诟。

相攻□唱。

相持务之。

以胜负机。

巧为得失。

胜负机巧。

我之□也。

生灭之数是也。

以生灭之数。

为出离之而。

将□至于佛道。

几犹却步而走。

以望其前。

不唯无所以。

至是亦形劳。

而迹背坑堑之陷随之。

即以佛道唯微。

唯智乃和。

同者导之。

异者告之。

告之而不省。

故议之。

议之者辨之也。

辨之不敢私也。

本平圣也。

圣人之法□乎经。

经曰。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谬。

非众生咎。

又曰。

诸□行人不能成就无上菩提。

乃至别成声闻缘觉。

及□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

皆由不属知二种根本。

错乱修习。

犹如煮砂。

要成嘉馔。

纵经尘劫。

终不能得。

於戏其悲哉。

  摧显有功。

文曰。

甚矣古禅之与今禅。

名实相辽也。

古之所谓禅者。

藉教习禅者也。

今之所谓禅者。

离教说禅者也。

说禅者。

执其名而遗其实。

习禅者。

因其诠而得其旨。

救今人矫诈之弊。

复古圣精醇之道。

珠公论辨。

斯其至焉。

近者大辽皇帝诏有词。

令义学沙门诠晓等。

再定经录。

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

除其伪妄。

条例则重修贞元续录三卷中载之详矣。

有以见我佛付嘱之心帝王弘护之志。

而比世中国所行禅宗章句。

多涉异端。

此所以海东人师疑华夏无人。

及见飞山高议。

乃知有护法菩萨焉。

昨奉王旨刊诸翠琰。

而恐流通未广。

勒之方板。

噫百世之下住持末法者。

岂不赖珠公力乎 高丽王子僧统义天。

  祭怀要禅师文(此文与上别议其旨大同故今附之)

  □□月玄沙住持传法沙门戒珠。

谟以□□□□禅师之云大千之界唯佛为圣。

犹言有生随□□死。

岂夫哲人以保遐同惟灵誉荡南区道际西□□芳五叶实法良嗣子。

今之寿已遇八十。

精爽不乱。

视听不襄。

威仪进止作时之规。

咸平之首徇群□乃总□乃董黄蘗。

迁延七处。

声光藉藉。

殆其暮□复尸法海。

慈以育众。

宽以柔俗。

虽强与佷风来□。

常谓佛道无适诸外。

所防者情。

所悟者心。

故夫为权。

故夫为实。

万途开谚在心为得。

马鸣龙树迦那提婆。

彼数祖师。

其法为何。

或造诸论以释经也。

或宗于经以造论□。

无据于私无住于己。

□巧辨互形诋呰。

五代乱□□□竟起诡徒相唱乘时险□□经□贼圣贤。

谓佛教外心法别传。

夫佛之教明犹日也。

夫佛之教明犹日也。

夫佛之道高犹天也。

天不可踰。

日不可掩明。

可□唯高可覆。

承覆不知是由愚也。

藉明不觉是由盲也。

唯盲唯愚。

孰究孰思。

根力罔修定惠暗习。

乃呵乃□乃棒乃捶。

狂悖昏昏。

毕死无谓。

凡师此言迭以诲我。

我既藏之孰敢忘之。

期遂见佛以评攸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