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义

续藏经 三观义

 隋 智顗撰

新刻三观义序 #

  四教义从观出教。

依教开解。

三观义融教入观。

依解立行。

目足相扶。

殆罔俱治之。

二书盖阙一不可也。

昔者智者大师为大机感。

亲注净名。

此其玄谈也。

而三观义在支那亡逸已久矣。

吾邦幸而双璧并传。

不宝护而可乎。

但三观义虽有旧刊。

较之四教义卤莽颇多。

守笃纯和尚深忧之。

精加考订。

且着科文及签录。

以阐幽蕴。

本山学黉有魁首贯充者。

曾为诸生讲授此书。

其正讹订误分文折义。

一取准绳於纯和尚也。

因乃发心将以其校本授剞劂。

氏会复获檀助梓事。

不日而成。

岂非其护法之诚能致冥佑耶。

顷谒余告其喜。

且索题一辞。

因为志其颠末亦以示随喜之衷云。

  时天明戊申秋九月东睿山凌云院僧正智愿海藏撰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上

    隋天台山修禅寺沙门 智顗 撰

  夫三寸之管气序不衰。

一尺之表朝阳可测。

是知得其道者。

岂远乎哉。

三观诣理之妙门。

今明此义。

故借为喻也。

作佛遐踪。

神功浩旷。

求兹非远。

寄以一心。

体之有源。

总乎三智。

若其假方便以致殊。

会归一道寂然而双照。

况复发轸入不二之门。

圆观成十法之乘。

兼用七义。

义无不摄。

非止净名名显。

一部宗致。

文意炳然。

今明三观义。

即为二意。

一先分别境智。

二正解释。

一先分别境智者。

所观之境。

即十二因缘所生之法为境。

大圣说此正因缘生法。

为破外人说邪因缘生无因缘生之邪僻也。

正因缘生一切法者。

无明因缘则生六道凡夫之法。

若解因缘则生四种圣人之法。

故涅盘经云。

因灭无明即炽然菩提。

所言十二因缘者。

即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也。

言因缘者。

有展转感果故名为因。

互相由有谓之为缘。

此约三世明十二支。

初二过去。

次八现在。

后二未来。

明此因缘有三种事。

一烦恼。

二业。

三苦。

此三事互为因缘。

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

苦烦恼因缘。

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是为展转。

互为因缘。

因缘相续生二十五有。

若知无明不起取有。

则三界生死皆息。

三乘行人入涅盘之要道也。

问曰。

佛开三乘因缘。

是中乘观。

何得三乘通观也。

答曰。

经论赴缘不同。

或如所问。

如智度论云。

十二因缘独菩萨法。

中论云。

为钝根声闻说因缘生灭相。

为利根菩萨说因缘不生灭相。

如涅盘说。

十二因缘有四种观。

下智声闻。

中智缘觉。

上智菩萨。

上上智佛。

即是约十二因缘明四种境也。

今一家明义。

四谛既为四种。

十二因缘亦为四种。

一者生灭十二因缘。

二者无生灭十二因缘。

三者无量十二因缘。

四者无作十二因缘。

生灭无生灭即为初观之境。

无量十二因缘为第二观境。

无作十二因缘为第三观境。

今取中观论偈四句判此义也。

因缘所生即空之理是第一观境。

因缘即假之理是第二观境。

因缘即中之理是第三观境。

问曰。

为当境自是境。

为当由智故说境。

答曰。

若言境自境。

即是自性境。

若言由智故说境。

即是他性境。

若言境智合说境。

即是共生境。

义有二过。

谓自他性。

若言离智境故说境。

即是无因缘而说境。

从因缘说境尚不可得。

何况无因缘而说境也。

四句说智。

其过亦然。

今中观论所明诸法不自生。

岂得说言由境故境。

亦不从他生。

岂得言由智故说境。

亦不共生。

岂得境智合故境。

亦不无因生。

岂得离境智故境。

四句明智亦复如是。

今四句捡境。

性不可得。

而说为境者。

即是假境。

假境是不思议境也。

智亦如是。

有无因果。

善恶是非。

一切诸法。

类如此捡。

若用此意研核众家解释经论。

难免性义也。

问曰。

若境自境。

可是自性境。

今待智故说境。

何得是他性境也。

答曰。

境既称自。

智岂非他。

不待智他。

那论境自。

若待境自。

智即是他。

境自是自性。

他即他性。

自性之境不名假境。

他性之境岂成假境。

若非假境。

即非不思议境也。

智亦如是。

今明不思议境者。

即是此经所明之境。

不思议智者。

即是此经所明之观智。

故金光明经散脂鬼神品云。

我现见不可思议智境。

不可思议智照。

即其义也。

  第二正释。

三观义乃是入佛法之要门。

多所关涉。

今略明大意。

开为七重释三观名。

第一辨三观相。

第二对智眼。

第三会乘义。

第四明摄法。

第五释成净名义。

第六释此经文。

第七用三观释此经一部义。

  第一释三观名者。

三观之名出璎珞经。

一者从假入空观。

二者从空入假观。

三者中道第一义观。

所言从假入空观者。

无而虚设。

目之为假。

观假知无。

名之入空。

若观诸法如幻如化。

但有名字。

即入真谛也。

而说为二谛观者。

或就情智二谛。

或约随智二谛观耳。

次释从空入假观者。

若不住空。

还入幻化。

假名世谛。

分别无滞也。

而言平等者。

若破一用一。

不名平等。

前观知假非假。

破假入空。

次观知空非空。

破空入假。

空假互破互用。

名为平等也。

次释中道观者。

中以不二为义。

道以能通为目。

照一实谛。

虚通无滞。

是中道观也。

故云是二观为方便道。

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

双照二谛。

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此三通名观者。

观以观穿为义。

亦是观达为能。

观穿者。

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

故名观穿也。

观达者。

达三谛之理。

是以涅盘经云。

即以利镢斫之。

盘石沙卤直过无碍。

彻至金刚。

盘石者。

见思惑也。

沙者。

尘沙无知惑也。

卤者。

即是无明住地惑也。

彻过者。

观穿之义。

至金刚者。

即达中道佛性理也。

问曰。

三观俱照二谛。

有何等殊。

答曰。

前观虽照二谛。

破用不等。

次第二观亦照二谛。

破用平等。

既不见中道。

但是异时平等也。

第三观者得见中道。

双照二谛。

即是一时平等也。

  第二辨相者。即为二意。一明别相三观。二明一心三观。第一明别相三观。亦为两意。一总释。二别释。

  总释者。

观因缘所生三谛之理。

相别不同。

三番惑障粗细阶级。

观理破惑。

用智不同。

故名别相三观也。

因缘三谛之理相别不同者。

因缘空理是真谛相。

因缘假理是俗谛相。

因缘不二之理是中道第一义相。

初观真谛之理。

破见思惑。

次观俗谛之理。

破尘沙无知惑。

后观因缘中道之理。

正破无明住地惑。

是则三观照理不同。

断惑有异。

故名别相。

即是大品三慧品所明三智相也。

  二别释三观者。即为三别。一从假入空观相。二从空入假观相。三明中道第一义观相。

  一正明从假入空观相者。

略为三意。

一先明所观之假。

二明观门不同。

三明正辨入空观智。

一明所观之假者。

有二种假。

摄一切法。

一者爱假。

二见假。

爱假者。

即是爱论。

见假者。

即是见论。

此二种皆是戏论。

破於慧眼。

障见真实。

爱论即是魔业。

见论即是外道业。

故此经云。

天魔者乐生死。

外道者乐诸见。

所谓因此爱见。

起九十八使。

使三业作善不善。

则轮转六道。

受生死苦。

故此经云。

无明有爱则我病生。

又曰。

何谓病本。

所谓取我。

若知爱见由无明生。

则一切三界皆从心起。

故华严经云。

三界无别法。

唯是一心造。

而此诸法皆名假者。

无明爱见所起之法。

皆由三假之所成也。

三假者。

一因成假。

二相续假。

三相待假。

此三虚设。

故云假也。

问曰。

三藏.摩诃衍皆明三假。

二经之异。

云何分别。

答曰。

随情明假。

则是声闻经所说。

若就理明假。

皆如梦幻。

即是摩诃衍所说。

此经呵优波离。

具明此三假之相也。

  问曰。三乘从三假入空。若为分别。答曰。有人言声闻多用因成假。缘觉多用相续假。菩萨多用相待假。

  今谓三藏所明三假相别。随便入理。若摩诃衍所明三假。皆如幻化。三乘观此同入空也。

  二明观门不同者。

即是析.体二种观门也。

如声闻经所明析假入生法二空者。

此如空实手之拳指也。

摩诃衍体假入生法二空者。

如空镜像之拳指也。

析假入空名为拙度。

体假入空名为巧度。

故智度论设巧拙二医喻。

如眼病是一。

治有巧拙。

拙则针药。

痛楚方差。

巧则咒术。

不痛自除。

损差是同。

见色不异。

  故中观论云。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为拙度不善灭故。

故说巧度为善灭也。

善灭者不断而断。

不善灭者是定断也。

问曰。

二种观门皆佛所说。

巧度是佛之巧。

拙度是佛拙乎。

答曰。

不然。

法在於佛。

无巧拙相但。

巧拙两机。

感佛不同。

故有巧拙度也。

譬如镜内无有好丑。

好丑之像还出前人。

问曰。

若如所释。

乃是机有巧拙。

非是度有巧拙也。

答曰。

由机感度。

度能赴机。

故云巧拙度也。

  三正明入空观智者。亦两意。一者明析假入空。二明体假入空也。

  一析假入空者。

即为二意。

一析见假入空。

二析爱假入空。

并是三藏拙度教门也。

问曰。

上明爱见二假。

爱前见后。

今明修观。

何故见前爱后也。

答曰。

众生有二种使。

钝使为粗。

属魔业。

见使为细。

属外道业。

故爱前见后。

今佛法正道。

缘理断结。

於见道中有二种人。

钝人用无常苦行。

入见道。

先断爱。

利人用空无我行。

入见理。

先断见。

见尽在前。

修道在后。

爱结次除也。

一明析假入空者。

即前析见假入空。

析假入空之观。

如大智论破[迭*毛]至邻虚尘。

析此生灭细尘色假以入空也。

观内身心亦如是。

但成论三大法师。

各以情见破此细尘。

细尘若尽。

不免断见。

尘若不尽。

还是常见。

不出二见。

岂得入空。

今详大智论意。

不如诸师所推。

论主引佛语云。

色若粗若细。

总而观之。

无常无我。

不说有极微之色也。

今谓若知粗细等色无常无我。

即是因成.相续.相待。

虚假不实。

既不得色有。

岂滞色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也。

是则身边二见皆是四缘三假。

所成不实皆空。

念想观除。

言语法灭。

一心禅定。

心在定故。

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若知四见及六十二见无常空寂。

豁然开朗。

成须陀洹。

是为析见假入空之观也。

问曰。

析假入空。

只应析色心之有。

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云何析。

答曰。

随见所执。

悉是四缘三假。

皆生灭相。

破粗生灭至细生灭。

细生灭尽即入空也。

  问曰。

云何分别四见生法两空相耶。

答曰。

身边二见。

并皆是污秽无记五阴。

观此五阴。

即阴离阴。

并不见我相。

唯有阴法。

如观五指不见拳相。

此从十六知见假以入生空也。

毗昙有门用此入空。

发真无漏。

见第一义。

断三界结。

使成须陀洹。

成论空门观此边见。

但是行阴。

行阴悉是三假。

假既不实。

因此入空。

破诸见结。

成须陀洹。

即析实法假入空正意。

是为声闻经说法空之相也。

次析爱假以入空者。

爱即是欲爱.色爱.无色爱。

皆是四缘三假之所成也。

若观四缘三假无常无性。

粗细生灭皆不可得。

入空发真无碍道。

断解脱道。

证欲爱一品乃至六品。

名斯陀含。

进断三品五下分结尽。

名阿那含。

空观转深。

断色无色五上分结至金刚三昧。

皆阿罗汉向。

非想惑尽第九解脱。

是罗汉果。

住有余涅盘。

析假入空观其功乃息。

此即观因缘所生法。

了生灭四谛以入道也。

亦名一切智。

亦名慧眼。

  二明摩诃衍体假入空观者。

入空观门乃有多途。

今约无生观门明体假入空也。

就此观门。

亦为两别。

一明体见假以入空。

二明体爱假以入空。

先明体见假以入空者。

体因缘所生见法。

皆如幻梦。

因成.续.待。

但有名字。

名字即空。

非灭故空。

空即是真谛。

真谛即是涅盘。

是为体假入空观也。

问曰。

所明观法。

其义云何。

答曰。

当观因缘所生身见之心。

约三假而捡。

一就因成捡者。

内有意根。

外有法尘。

根尘相对则有意触。

因缘生受。

受生者即是身见意识生也。

今此见识。

定从何生。

为意根生。

为法尘生。

为根尘合生。

为离根尘生。

若意根生。

即自性生。

若法尘生。

即他性生。

根尘合生。

即是共生。

共生有二过。

所谓自他性也。

若离根尘生。

即无因缘生。

从因缘生尚不可说。

何况无因缘生也。

故中观论偈云。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说无生。

当知身见之心本自不生。

不生而说生者。

但是随顺世间名字故说。

生名字之法。

不在内。

不在外。

亦非两间。

亦不常自有。

是字不住。

亦不不住。

是字无所有。

言语道断。

是名从因成假以入空也。

问曰。

空有二种。

一者性空。

二相空。

此云何分别。

答曰。

前四句捡生性不可得。

即是得性空无生。

而说生即是假生。

假生即是不生生。

不生生即是相空也。

故世谛破性立假。

即是性空也。

真谛破假即是相空也。

问曰。

四句皆捡。

捡即是析。

捡析何殊。

答曰。

捡非析也。

如见镜像。

捡像镜不得像。

离捡镜形亦不得像。

此即无像之像。

像但有名。

岂可破析。

不如前析[迭*毛]从粗至细。

极邻虚尘。

无实以入空也。

次捡相续假。

此一念心。

为是生生。

为灭生。

为生灭生。

为离生灭而有生。

若是生生。

即自性生。

由灭故生。

即他性生。

若生灭生。

即是共生。

共生有二过。

谓自他性。

若离生离灭生。

即无因缘生。

从因缘生尚不可得。

况无因生也。

今观此心。

不自性生。

故非生生。

不他性生。

故非灭生。

不自他性生。

故非生灭共。

不无因生。

故非离生灭生也。

如此四句捡生不得。

不生而说生者。

但以随顺世间名字故说生。

名字之生即是假生。

假名之生即是不生。

若无生名字。

则言语道断。

是名从相续假以入空也。

问曰。

若说生生。

可是自性生。

待灭故生。

灭生非生。

即是假义。

何得言是他性生也。

答曰。

生若称自。

灭岂非他。

灭若非他。

生岂是自。

生是自性。

灭即他性。

生是自性。

不得成假。

灭是他性。

何得说假。

灭是他性。

遂得说假。

生是自性。

亦应说假。

如此捡核。

由生故生。

即是自性之过。

说灭为生。

即堕他性之失。

如是论者。

由灭说生。

假不成也。

次捡相待假。

此身见心生。

为是生生。

为不生生。

为生不生生。

为离生离不生生。

若是生生。

即自性生。

若不生生。

即他性生。

若生不生生。

即是共生。

共生有二过。

谓自他性。

若离生离不生生。

即是无因生。

因缘生尚不可说。

何况无因缘而说生也。

今观此心不自性生。

故非生生。

不他性生。

故非不生生。

不自他性生。

故非生不生共生。

不无因生。

故非离生。

不生而说生也。

如此四句捡生不得。

即是不生。

不生而说生者。

但以随顺世间名字故说生。

名字之生。

即是假生。

假名之生。

即是不生。

若无生名字。

则言语道断。

是名从相待假以入空也。

问曰。

若说生生。

可是自性生。

待不生而说生。

岂是他性生也。

答曰。

若生称自。

不生岂非他也。

相续科已并核竟。

细类可知。

故舍利弗问须菩提。

为生生。

为不生生。

须菩提答。

非生生。

非不生生也。

是则破生见。

三假合有十二番观门。

若观三假生不生而执着无生。

还用十二番观而破之也。

破亦生亦无生见。

亦有十二番观。

破非生非无生见。

亦有十二番。

合破四见。

有四十八番观能破。

如所破是。

则破能观之心亦有四十八番。

合能所共有九十六番观门。

善修此观。

观生相。

生生毕竟不可得。

乃至复四见.具足四见.不可说见。

皆不可得。

豁然开悟。

六十二见八十八使皆灭。

得须陀洹。

故大品经云。

须陀洹若智若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

此即巧度。

不断而断。

不同拙度之定断也。

  二体爱假入空者。

分别爱假如前说。

今明修道。

体三界爱假皆如梦幻。

三假即空。

四句捡生并不可得。

是名体三界爱假以入空。

空即是真智增长。

诸法不生而般若生者。

断三界结也。

若欲爱六品尽。

名斯陀含。

斯陀含若智若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

次断三品五下分结尽。

名阿那含。

阿那含若智若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

断上二界爱。

五上分结尽。

是阿罗汉。

阿罗汉若智若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

乃至辟支佛侵除习气。

若智若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

此皆巧度。

不断而断。

 是观因缘即空不生。

生无生四谛。

入空之观。

其功齐此。

亦名一切智。

亦名慧眼也。

  二明从空入假观者。

亦为三意。

一明入假之意。

二明入假之观。

三明观成化物。

一明入假之意者。

此观正为观俗谛。

破尘沙无知。

若二乘不为化物。

不须此观。

菩萨弘誓。

必须此观。

所言从空入假者。

若滞於空。

堕二乘地。

如大品经云。

我以佛眼观十方世界恒沙菩萨学菩萨道。

少得入菩萨位。

多堕二乘。

是故教道菩萨从空入假。

用道种智入菩萨位。

若不滞空。

如空中种树。

分别药病化众生也。

二明修入假观者。

入假有二种。

一者入见假一切法。

二者入爱假一切法。

一明入见假一切法者。

菩萨住深禅定。

知空非空。

观假见假。

有四种。

从此四见。

出无量见。

一自生见。

二他生见。

三共生见。

四无因生见。

此四见各有执诤之病也。

复次。

执有二种。

一执外人邪因缘无因缘四生之见。

所谓从冥初生。

觉从微尘生。

自在天生时生。

自然生也。

二执佛法正因缘生。

自.他.共.无因四生之见。

执自生见者。

若计意根生意识。

是则心能生心。

故正法念经云。

心如工画师。

作种种五阴。

一切世间法。

无不从心造。

亦如唯识之所明也。

他生者。

经云。

心不孤生。

必藉缘而起。

故大品经云。

有缘思则生。

无缘思不生。

当知一切法皆从外缘生也。

共者。

有言如经所说。

六触因缘生六受识。

得一切法也。

自然生者。

如龙王经云。

一切法皆自然而生。

大品经云。

十二因缘。

非佛.天.人.修罗作。

性自尔也。

佛有四种之说。

皆是四悉檀。

方便赴缘利物而说。

诸众生颠倒不了。

或执外人邪说四边而生见着。

或执佛法经论四边而生见着。

故大智论云。

譬如大火聚。

四边不可取。

邪见火烧故。

故随所执见有苦集。

若能知苦断集。

必须修道证灭。

二明爱假诸法亦如是。

三明观成化物者。

菩萨从空入假修证。

即是观因缘。

亦名为假。

名生不生无量四谛。

亦名道种智。

亦名法眼。

过二乘地。

用道种智入菩萨位。

入假修证。

道种智合有三种。

一生灭道种。

二无生灭道种。

三依藏识道种。

菩萨住是位。

为降伏天魔及其眷属。

即入爱假。

现诸神通。

乃至同事利物。

说诸爱论。

如此土三坟五典。

安国育民之经书也。

为降伏外道及其眷属。

入见假显示智慧。

乃至同事利物。

说诸见论。

如十八种六师皆称一切智也。

深知爱见苦集之病无量。

道灭之药亦复无量。

皆如梦幻。

用四悉檀赴其根缘。

随病授药。

复次。

菩萨为度如是无量众生故。

游戏神通净佛国士。

成就众生。

入假修无量愿行。

是为观成化物也。

  三明中道第一义观者。

即为三意。

一明所观境。

二明修观心。

三明证成。

一明所观境者。

前二观是方便。

虽有照二谛之智。

未破无明。

不见中道。

真俗别照。

即是智障。

故摄大乘论云。

智障甚盲暗。

谓真俗别执智障者。

依阿梨耶识。

识即是无明住地。

无明住地即是生死根本。

故经云。

从无住本。

立一切法。

无住本者。

即是无始无明。

更无别惑所依住也。

二修观智者。

若修此观。

还用前二观为方便也。

总前二观。

则双亡双照之方便也。

双亡方便者。

初观知俗非俗。

即是俗空。

次观知真非真。

即是真空。

亡俗非俗。

亡真非真。

非俗非真。

即是中道。

因是二空观入中道第一义谛。

虽观中道而不见者。

皆是无明之所障也。

当观实相。

修三三昧。

智度论云。

声闻经中说三三昧。

缘四谛十六行。

摩诃衍明三三昧。

但缘诸法实相。

今初修空三昧。

观此无明不自生。

不从法性生也。

不他生。

非离法性外别有依他之无明生。

不共生。

亦非法性共无明生。

非无因缘生。

非离法性离无明而有生也。

若四句捡无明本自不生。

生源不可得。

即是无始空。

是名空三昧。

空。

无住之本。

立一切法也。

  若尔。

岂全同地论师。

计真如法性生一切法。

岂全同摄大乘师。

计黎耶识生一切法也。

问曰。

各计何失。

答曰。

若本理无二。

是二大乘论师俱禀天亲。

何俟诤同水火。

  次观无相三昧者。

即观无生实相。

非有相。

不如暗室瓶瓫之有相也。

非无相。

非如乳内无酪性也。

非亦有亦无相。

不如智者见空及不空也。

非非有相非无相。

非取着即是愚痴论。

若不取四边之定相。

即是无相三昧。

入实相也。

若尔。

岂全同地论师。

用本有佛性如暗室瓫。

亦不全同三论师。

破乳中酪性。

毕竟清净无所有性义也。

问曰。

各计何失。

答曰。

若无失者。

二大乘论师何得诤同水火也。

次明修无作三昧。

观真如实相。

不见缘修作佛。

亦不见真修作佛。

亦不见真缘二修合故作佛。

亦不见离真缘二修而作佛也。

四句明修。

即是四种作义。

若无四修。

即无四作。

是无作三昧也。

若尔。

岂同相州北道明义缘修作佛。

南土大小乘师亦多用缘修作佛也。

亦不同相州南道明义用真修作佛。

问曰。

偏用何过。

答曰。

中道无诤。

何得诤同水火。

今明用三三昧修中道第一义谛。

开无明。

显法性。

亡真缘。

离诤论。

言语法灭。

无量罪除。

清净心一水若澄清。

佛性宝珠自然现也。

见佛性故。

即住大涅盘。

问。

若尔者。

今云何说。

答曰。

大涅盘经云。

不生不生。

名大涅盘。

以修道得故。

故不可说。

岂如诸大乘论师偏执定说也。

今以因缘故。

亦可得说者。

若解四悉檀意。

如前异说则无咎也。

三明证成者。

若观无明见中道者。

即是入不二法门。

住不思议解脱也。

故此经入不二法门品云。

若知无明实性即是明。

明亦不可得。

为入不二门。

若入中道。

即能双照二谛。

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此是观因缘即中道。

不生不生。

证无作。

四实谛亦名一切种智。

亦名佛眼。

即是见佛性。

住大涅盘也。

  第二一心三观者。

此观是深行。

利根菩萨之所修习。

所以者何。

不思议因缘之理。

甚深微妙。

其观慧门难解难入。

今明此观亦为三意。

一明所观之境。

二明能观之观。

三证成。

一所观之境者。

即是一念无明因缘具十法界三谛之境也。

十法界者。

一地狱法界。

二畜生法界。

三饿鬼法界。

四修罗法界。

五人法界。

六天法界。

七声闻法界。

八缘觉法界。

九菩萨法界。

十佛法界。

此即六是凡夫。

四是圣人。

所言法界者。

法名自体。

界以性别为义。

此十种法体。

因果不同。

事性隔别。

不相混滥。

故言十法界。

此十法界。

皆是十二因缘之所成。

故言因缘所生法也。

十二因缘并依无明。

无明之理体非异念。

故言一念具足十法界也。

一念十二因缘。

出华严.大集.璎珞经文。

因缘三谛已如前辨。

问曰。

九法界可是十二因缘所成。

佛法界清净。

非生死法。

云何亦说为十二因缘耶。

答曰。

大品经云。

若有能深观十二因缘。

即是坐道场。

此经云。

缘起是道场。

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又涅盘经云。

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见佛性故住大涅盘。

依此而推。

十二因缘何得非佛法界也。

问曰。

一念十二因缘具十法界。

何得以为一心三观之境。

答曰。

以一念十二因缘。

即空.即假.即中。

三谛之理。

不纵不横。

不一不异。

十法界法虽复无量。

不碍一念无明之心。

一念无明之心含十法界。

无有迫妨。

问曰。

一人具十法界次第。

经无量劫。

云何止在一念无明心内不相妨碍耶。

答曰。

此经明不思议。

须弥入芥子。

不相妨碍。

无情之物尚得如此。

况心神微妙。

一念具足一切三世诸心诸法。

何足致疑。

问曰。

诸大乘经皆明不思议。

其意难见。

云何了别。

答曰。

佛法不思议道理。

唯可仰信。

岂可情求。

若苟抱深迷。

当以近譬。

法华经安乐行品。

明持经之人。

若於梦中。

但见妙事。

所谓梦见从初值佛发菩提心。

乃至成道转法轮。

经千万亿劫。

度无量众生。

是则少时眠心有无量梦事。

无量梦事而不碍一念眠心。

一念眠心能含无量劫事。

无明一念具一切法不相妨碍。

亦复如是。

而眠时谓无量。

别觉已反观。

知止是一念眠心具无量心。

今时人虽不梦里见无量劫事。

而亦倐忽见三数日事。

见是无量梦事。

只是一念眠心之内而不相妨。

世间现见如此。

无明一念具一切法不相妨碍。

何所致疑。

眠法覆心。

即譬无明覆中道佛性之真心。

无量梦。

即譬恒沙无知覆一切佛法妙事。

梦事不实而取着忧喜。

譬见思覆真空也。

若不细寻梦譬。

此不思议理。

疑终难决。

故诸大乘经多说十喻。

但诸师解譬。

或时偏浅。

唯见譬梦不实空边。

不见譬无明一念无量边也。

二明能观之观者。

若观此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

一切诸法非空非假亦不得。

非空非假而能照此中道之空假。

即是照一切法性法界之空假也。

知假非假。

即是入真。

知空非空。

即是入俗。

照中道见二谛。

即一心三观之相也。

  称理之观。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不断痴爱起诸明脱。

亦不缚不脱。

无能无所。

真缘俱泯。

离诸戏论。

言语法灭。

清净心一如水澄。

清珠相自现。

是为得一心三观之相。

故大智论欲释般若偈云。

般若波罗蜜。

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

言语法亦灭。

无量众罪除。

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则能见般若。

三明证成者。

若证一心三观。

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

如觉时知梦不实。

无量梦事皆依眠心。

三义宛然皆不可得。

朗然大悟无所依稀。

即是初心一念相应慧。

是悟佛菩提智也。

此经云。

一念知一切法。

是坐道场。

成就一切智。

故大品经云。

菩萨以一切种智。

知一切法也。

法华经云。

为一大事因缘。

开佛知见。

使得清净也。

涅盘经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

如是二心前心难。

华严经云。

破一微尘出三千大千经卷也。

即此经明入不二法门。

不断痴爱。

住不思议解脱。

不起灭定。

现十法界身。

度一切众生也。

此真观因缘中道。

不生不生。

证无作四实谛。

是真一切种智。

是真佛眼。

见於佛性。

住大涅盘。

问曰。

何经论出此一心三观。

答曰。

上引诸经并证斯义。

且释具有明文。

论自解三智一心中得。

欲令易解。

分属三人。

问曰。

如佛说三种智。

其实一心中得。

云何言欲以道慧。

具足道种慧。

乃至一切种智。

当学般若波罗蜜。

答曰。

是三种智。

其实一心中得。

今欲分别为人说。

令易解故。

作此次第耳。

复次。

三智虽一心。

而用智有异。

譬如三相虽在一心。

而相不同。

今论谓三相譬一心三谛之理。

谓相不同。

一心三智照此三谛。

亦不滥也。

若非求一心三观。

善巧修习相应。

岂得一心证三智也。

  第三对眼智者。

智即三智。

眼即五眼。

三观能知因缘三谛之理即是三智。

能见因缘三谛之理即是五眼。

若解三观.三智.五眼。

两科大义宛然明了。

若分别为论。

三观为因。

三智.五眼为果。

通而为论。

三观即是三智.五眼之异名耳。

如大智论释般若云。

别即般若为因。

至佛心则变名一切种智。

若通而为论。

俱通因果。

如大智论偈云。

若如法观佛。

般若及涅盘。

是三则一相。

其实无有异。

故知般若之名亦至佛果。

又如三德成大涅盘。

不纵不横。

如世伊字。

摩诃般若。

果上之一德也。

问曰。

三观对三智。

其数相应。

三观对五眼。

数岂相当。

答曰。

若观粗细因缘。

即是肉眼.天眼之境。

若见三谛之理。

即是慧眼.法眼.佛眼也。

问曰。

若观因缘。

未见真谛而开天.肉二眼者。

亦应观假方便.一切智方便。

开为两观两智也。

答曰。

观智通漫方便。

不须别开。

见义指的。

必须离出二眼。

问曰。

慧解脱人亦观因缘入空而无天眼。

岂得观因缘粗细之境说肉.天二眼耶。

答曰。

慧解脱人虽观粗细因缘。

不为修通。

若观因缘粗色。

修诸功德。

则肉眼渐净。

所见转远。

若入禅定观因缘细色。

断障通无知。

即发天眼。

故知因缘粗细色境即是修二眼之方便。

亦是二眼所见之境界也。

今正明对智眼。

即为三意。

一对三智。

二对五眼。

三约教料简。

一对三智者。

从假入空观即是一切智之异名也。

此二同照真谛故。

从空入假观即道种智之异名也。

此二同照世谛故。

中道第一义观即是一切种智之异名也。

此二同照中道。

中道一相双照二谛也。

二对五眼者。

初观因缘粗细之法。

若见粗细之色即是肉.天二眼。

入空见真即是慧眼。

第二观从空入假。

见俗分明。

即是法眼。

第三观深观中道二谛。

即是佛眼也。

三约教料简者。

问曰。

四教所明三智.五眼。

悉得对三谛不。

答曰。

三藏通教。

三智五眼通。

但照二谛。

所以者何。

不明佛性常住涅盘是佛果。

不出二谛也。

若别教.圆教则如前。

是则佛果通出二谛外也。

问曰。

三藏.通教若不对中道。

云何辨三智.五眼之别。

答曰。

别照二谛则有二观.二智.四眼之别。

双照二谛。

二谛理穷。

即受种智.佛眼之名。

问曰。

佛别教二谛。

二谛只是二观.二智.四眼。

何得有三智.五眼耶。

答曰。

若是含中入真。

世谛守本。

即是通教二谛。

从假入空观。

一切智.慧眼。

但见真空。

不见不空。

从真入假观。

道种智.法眼。

照俗如前。

第三观种智.佛眼。

能见第一义不空。

即是见佛性住大涅盘。

此即佛果不出二谛也。

复次。

若将真含俗。

中道谛守本。

为二者。

初二观。

二智.四眼同照俗谛。

俗谛有。

空有也。

第三观种智.佛眼。

悉照真谛。

真谛即是佛性。

见佛性故住大涅盘。

此亦佛果不出二谛也。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上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下

    隋天台山修禅寺沙门 智顗 撰

  第四会乘义者。

三观即是三智。

三智有二种。

一别相三智。

二一心三智。

一别相三智即开三乘。

二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也。

第一正明别相三观开三乘者。

即为二意。

一正约三观开三乘。

二明十法成三乘。

一正约三观开三乘者。

即为三意。

一约析法观开三藏教三乘。

二约体法观开通教三乘。

三总约析体别相三观成别教大乘。

一明析法观开三藏教三乘者。

三藏教明三乘行人同析因缘假以入空。

若声闻。

总相析法入空。

发真无漏。

成一切智。

名声闻乘。

若辟支佛。

别相析法入空。

发真无漏。

成一切智。

名辟支佛乘。

若菩萨。

总相别相析法入空而不断结取证。

多入俗假修行六度。

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

即是三藏教之大乘也。

二明体假入空开通教三乘者。

三乘之人同体因缘假以入空。

若发真无漏。

断见思惑。

小乘根钝但除正使。

成一切智。

名声闻乘。

缘觉中根侵除习气。

成一切智。

名辟支佛乘。

菩萨得一切智。

入假修道种智。

教化众生。

求一切种智。

即是通教之大乘。

三明总约析体别相三观成别教大乘者。

若别教菩萨。

观因缘假。

修别相三观。

次第成一切智.道种智。

乃至修中道观见佛性。

成一切种智。

求常住涅盘。

即是别教大乘义也。

  二明具十法成乘者。

三观乃是乘之正体。

若不约十法和合。

则乘义不成。

所以者何。

三乘悉能运出三界火宅。

必须正助众善和合。

故运用之义成也。

就此即为三意。

一出十法名。

二明次第成乘。

三料简。

一出十法名者。

一明识正因缘生法。

二真正发心。

三止观修习。

四破诸法遍。

五善知通塞。

六道品调适。

七对治助开三解脱门。

八明识次位。

九安忍强软两贼。

十顺道法爱不生。

三乘之人修学三观。

若具此十法。

即成三乘入涅盘也。

二明次第成乘者。

初所以顺知正因缘法者。

知无明因缘生一切法。

即是正因缘。

异外人执邪因缘无因缘生一切法也。

次明真正发心者。

三乘行人明知正因缘所生三界火宅。

觉悟生死。

志求涅盘。

但菩萨大悲济物。

心异也。

次明止观修习者。

发心信解既明。

必须修行定慧。

即是三乘行人之根本也。

次明破诸法遍者。

若不破见思两轮所执妄想。

破妄想不遍。

则止观有滞也。

次明须知通塞者。

随所破法从浅至深。

皆有道灭之通。

苦集之塞。

若迷此理。

即不知得失。

是字非字去取失宜也。

次明道品调适者。

三十七品是三乘入道之正要。

能引进众行到三脱门入涅盘也。

次明对治助道法者。

即是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事中六度等。

诸对治法。

助开三脱门也。

次明须知位次者。

三乘入道。

从乾慧地乃至佛地。

若能分别不谬。

即不生叨滥。

破增上慢心也。

次明安忍强软两贼者。

未入外凡之位。

内外八风坏三乘行人出世善根。

若能安忍。

则不为所坏。

入乾慧地。

因发暖顶入性地也。

次明顺道法爱不生者。

三乘之人若入性地。

发善有漏五阴所有善法功德智慧。

顺道若生法爱。

即便顶堕。

不得进入忍法成世第一法发真无漏也。

若能不生法爱。

即不顶堕。

得入忍法位。

成世第一法。

发真无漏。

即是三乘之人同见第一义谛。

断界内见思烦恼。

出三界火宅。

是为此乘从三界出。

至有余涅盘住。

尽智.无生智运入。

无余不明故。

以十法成三乘者。

其义显也。

  三明料简者。问曰。自有众生值佛。随闻一乘法即得成道。或有随修一法门即入道。何必悉具此十法成乘也。答曰。皆以往昔已修引十法成根性也。

  问曰。

法华经出三界火宅。

诸子门外方索三车。

今何得十法成乘从界内而出。

答曰。

法华的据尽无生三乘。

有为无漏功德是究竟三乘。

能运入无余涅盘。

乃是真乘。

既无无余涅盘之可入。

又不能运至常住涅盘。

则三乘之义不成。

故索三车不得也。

  今通明乘义有六种不同。一者理乘。二者教乘。三者行乘。四者相似乘。五者分证真实乘。六者究竟乘。

  一理乘者。

三乘行人悉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一。

三乘根性不同也。

二教乘者。

即是佛开三乘之教。

三乘诸子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亦名名字乘也。

三观行乘者。

即是三乘之人修五停心观。

别相总相念处。

乾慧地之观行也。

故胜鬘经云。

三乘之初业。

不愚於法。

意在此也。

四相似乘者。

即是四善根人所得善有漏五阴也。

五分证真实乘者。

即是学智。

从发苦忍真明无漏。

乃至非想第九无碍金刚三昧也。

六究竟乘者。

即是无学智阿罗汉.辟支佛.佛所得非想第九解脱道尽智.无生智。

佛如实智能运入无余涅盘也。

此即三藏教析法观.通教体法观。

十法成乘意在此也。

但别教三观十法成乘。

明六种乘义。

意不同分别(云云)。

  问曰。

佛法无量。

何故的取此十法成三乘耶。

答曰。

佛法虽复无量。

必须取其正要。

如诸小乘经论.大乘经论所明成乘义者。

教门悉有此十意分明也。

但随缘散说。

不聚一处。

今探经论。

撰十意以成乘义者。

为欲令一家义学坐禅之徒。

知佛法小乘经论所明.大乘经论所明入道正意。

异外人各说一究竟道。

亦异此土庄老之说也。

  诸先生若言庄老即是佛一无异者。

又末代朝有法师禅师。

或同诸外道作此解者。

可将此十法比并。

若庄老明空具有此十意分明名义成就者。

可许是同。

若无此十法。

或名义似同而斫核横竖不通。

事理滞碍。

名字有阙。

作义不成。

岂得同也。

  今毗昙.成实虽是佛法小乘之论。

明空入道。

捡其论文即十意宛然。

名义无阙。

通申佛法。

小乘人入道意转分明。

况复大乘经论者乎。

外人经书既无此名义故。

不可皆言同佛法也。

  第二明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者。

即为二意。

一明一心三智即大乘。

二明十法成大乘。

一明一心三智即大乘者。

若观因缘三谛。

初心即得一心三智。

开佛知见。

见佛性。

见佛性者即大乘也。

此则无复开三乘之别。

故此经观众生品。

舍利弗问天女言。

汝於三乘为何志求。

天女答曰。

我为化三乘。

如人入瞻卜林。

唯齅瞻卜。

不齅余。

得入此室者。

唯闻大乘功德之香。

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

当知一心三智即是圆教。

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

故大品会宗品云。

般若波罗蜜即是摩诃衍。

摩诃衍即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摩诃衍无二无别。

今明一心三观会成大乘者。

大名不可思议。

乘以能运为义。

一心三观境智并是不思议法。

能运菩萨至今道场。

名大乘也。

故涅盘经云。

一乘者名为佛性。

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

云何名为亦一。

谓一切众生悉是一乘故。

云何名非一。

非是数法故。

云何非一非非一。

数非数不决定故。

  一切众生即一乘者。

一念无明具十法界。

众生悉有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即是理。

即本有之一乘也。

数法者。

即是缘因佛性。

缘因佛性即是福德庄严。

福德庄严有为有漏。

是声闻法分。

为数法说三乘也。

非一非非一。

数非数不决定者。

即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即是智慧庄严。

智慧庄严能从一地至於一地。

不得缘因亦不得正因。

心无取着。

数非数不决定也。

数不决定者。

缘因性不可得也。

非数不决定者。

正因性不可得也。

若所观不决定不可得。

能了亦不决定不可得。

以十二因缘不可说故。

三种佛性大乘皆不可说也。

  此三佛性成三德大乘。

不纵不横。

如世伊字。

故涅盘经云。

佛性者即是一乘。

法华经云。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此亦三德成乘义也。

故真谛三藏说理乘.得乘.随乘之三种乘。

问曰。

此经但明不思议解脱。

云何乃引涅盘经佛性一乘义耶。

答曰。

此经佛国品云。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

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问曰。

引是今经明大乘。

何关涅盘佛性之大乘耶。

答曰。

此经明不思议解脱如来种一乘。

大涅盘明妙色解脱佛性一乘。

妙色解脱即不思议解脱之异名。

佛性如来种亦异名耳。

设教赴缘。

言方虽异。

一乘之理。

岂有别乎。

  二明十法成大乘者。

一善识不思议境。

二真正发心。

三止观修习。

四破诸法遍。

五善知通塞。

六行三十七道品。

七对治诸波罗蜜。

八善识次位。

九安忍成就。

十顺道法爱不生。

若修此一心三观。

具此十法。

是大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住也。

  一分别不思议境者。

即善识思议不思议十二因缘也。

若思议因缘生灭次第。

具十法界开三乘也。

若不思议因缘。

即是一念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具十法界。

但说一佛乘也。

若解不思议十二因缘之理者。

即是住大乘不思议解脱之理也。

故天女谓舍利弗言。

吾止此室十有二年者。

是住不思议十二因缘之理也。

大智论云。

十二因缘有三种道。

一者烦恼道。

二者业道。

三者苦道。

苦道七支即是正因佛性。

烦恼道三支即是了因佛性。

业道二支即是缘因佛性。

故涅盘经云。

十二因缘名为佛性。

佛性不出三种。

因名三种佛性。

果名三德涅盘。

所以者何。

七支苦即法性五阴。

故属正因佛性。

涅盘经云。

无明有爱。

是二中间则有生死。

名为中道。

中道者即佛性。

若转无明以为明。

由惑故解。

此即了因佛性。

转恶行为善行。

由恶故善。

此即缘因佛性。

  问曰。

此经未明佛性。

云何引涅盘成此不思议义耶。

答曰。

大涅盘经云。

若言十一部经不明佛性。

非谤佛法僧。

若说十二部经不明佛性。

即谤佛法僧。

今此大乘之教。

具十二部。

何得不明佛性乎。

  问曰。

此经始终不说佛性。

何得约佛性明义耶。

答曰。

此经佛道品。

净名说行於非道通达佛道。

十二因缘三种道即是非道。

通达三种佛菩提之道也。

文殊师利说如来种种性。

眼目之异名。

如天帝释岂异憍尸迦。

若谓不作佛性名说。

非明佛性义者。

有经不作二谛名说。

亦应不明二谛义。

若尔。

何得言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也。

问曰。

佛性有三。

如来种亦有三耶。

答曰。

种亦有三。

经言。

有身为种。

六入为种。

即苦道正因如来种。

正因佛性之异名也。

经言。

无明贪恚为种。

六十二见为和。

即是了因如来种。

了因佛性之异名也。

经言。

十不善道为种。

即缘因如来种。

缘因佛性之异名也。

种之与性。

义类相扶。

故法华经云。

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即其义也。

  问曰。

种以能生为义。

义符无常。

性以不改为义。

义符於常。

此二义别。

何得言符。

答曰。

缘.了两因符种。

不足致疑。

但正因符种。

义似有乖。

深求其致。

亦相符也。

真如不生。

非因非果。

说为正因佛性。

是则非因非性说为正因性。

何以不得非因非种说为正因种乎。

  问曰。

若此经明如来种义。

与涅盘佛性同者。

何故云。

若见无为入正位者。

不能复发菩提之心。

犹如根败之士。

种义可皆佛性之义。

则不可断。

何得同也。

答曰。

此经带方便明如来种性义。

於利根菩萨即是究竟。

二乘不了。

故须诃析。

诃析声闻。

即密有发心之理。

故法华经云。

昔於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

然佛实以大乘教化。

即其义也。

  问曰。

十二因缘法性皆是正因缘。

观智通是了因缘。

十二支修善并是缘因缘。

何故偏判。

答曰。

义有通别。

若如所问。

乃是通义。

别对分明则不得尔。

法性五阴有无明不善业。

即成生死五阴。

如阴气起水结成凌。

无明转为明。

不善成善。

即显五阴法性成五种涅盘。

如阳气起则凌融还成水也。

问曰。

无明烦恼何得是智慧性。

答曰。

此经云。

不入烦恼大海。

不得无上智宝。

十地论师说七识是智识摄。

大乘说七识但是执见识。

诤论云云。

皆由不达了因种性义也。

六识八识对二种佛性不达。

起诤类如七识。

其义可明。

问曰。

法华明佛性不。

答曰。

法华明十如是。

佛性只是一。

如是性耳。

问曰。

若尔。

何处文证法华明佛性耶。

答曰。

涅盘说成大果实。

见如来性。

引说法华经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实。

如秋收冬藏。

更无所作。

若言法华不说佛性。

何得引法华证见如来性义也。

问曰。

般若明佛性不。

答曰。

大涅盘云。

言佛性者有五种名。

亦名佛性。

亦名般若。

亦名首楞严。

亦名金刚三昧。

亦名师子吼三昧。

若知一念十二因缘具十法界三道之理。

即是三种如来种。

三种佛性。

三道生死不障三德。

三德涅盘如世伊字。

一切法亦如是。

是为不思议之观境也。

  二真正发心者。

即为二意。

一发慈悲心。

二发弘誓心。

一发慈悲心者。

即是无缘大慈大悲。

夫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今明慈能与乐者。

以无缘大慈能与十法界众生十二因缘三道三种佛性三种涅盘之妙乐也。

悲能拔苦者。

无缘大悲能拔十法界众生十二因缘三道流转生死之苦也。

二发誓愿心者。

即无作四弘誓愿。

无作四弘誓愿者。

一未度令度。

二未解今解。

三未安令安。

四未涅盘令得涅盘。

一未度令度者。

别缘十法界众生苦道七支皆令得度。

故璎珞经云。

未度苦谛令度苦谛也。

二未解令解者。

别缘十法界众生烦恼道三支业道二支令解。

故璎珞经云。

未解集谛令解集谛也。

三未安令安者。

通缘十法界众生三道中三种佛性令安此道理。

故璎珞经云。

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四未得涅盘令得涅盘者。

通缘十法界众生迷三种佛性所起十二因缘皆令灭尽。

成三德涅盘。

故璎珞经云。

未证灭谛令证灭谛也。

如是慈悲弘誓即是真发菩提心也。

故此经明三十种大慈。

思益经明三十二种大悲。

即其义也。

又此经云。

天女云。

吾止此室十有二年。

初未曾闻二乘之法。

唯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也。

问曰。

何意慈悲所缘乐前苦后。

弘誓所缘苦前乐后。

答曰。

慈悲者。

原菩萨本怀。

前欲与乐。

由苦障乐。

不能得乐。

次须拔苦。

弘誓制心行事。

行事之次。

必先度苦方得受乐。

问曰。

九法界可言令度。

佛法界究竟清净。

云何令度。

答曰。

圆教所明。

如华严经说初发心菩萨即是佛。

是则初心中皆名为佛。

如是等佛皆有生死之法。

乃至金刚余有一生在。

故璎珞经云。

三魔已尽。

余有一品死魔在。

是等菩萨悉入佛境。

亦名佛界。

故言未度令度。

余三誓愿类之可解。

问曰。

何等发心不真。

对此说真。

答曰。

华严经说有菩提心魔。

思益经云。

发三菩提愿。

是为邪愿。

对此不真。

须说真也。

问曰。

不真发心。

其义云何。

答曰。

若三藏教.通教.别教此三菩萨所缘四谛发菩提心。

名不真也。

今明圆教菩萨无缘慈悲无作四弘誓发菩提心。

如磁石吸铁。

即真发心也。

问曰。

四教明乘。

今何故但约不思议圆教明发心也。

答曰。

四不可说。

四不可说故。

非权非实。

非偏非圆。

有因缘亦可得说。

可得说故。

说权说实。

说偏说圆。

权譬化城。

实譬宝所。

偏譬江河必有回曲。

圆譬金沙大河直流西海。

圆教实故。

名真发心。

  三明止观修习者。

既已发菩提心。

即须行菩萨道。

止即修定。

观即修慧。

定慧二足。

行步平正。

真行菩萨道也。

此必须净持禁戒。

还约一念十二因缘中明修止观。

所以者何。

七支法性。

本非散非止。

非迷非观。

若有为七支乖理。

则行有二支纷纶不息。

名之为散。

若不得七支。

则不善二支。

行有休息。

名之为止。

迷七支法性。

即是无明爱取。

若了七支法性。

即灭无明爱取。

因灭无明爱取。

炽然三菩提灯。

名之为观。

是则非止之止。

名真修止。

不观之观。

名真修观。

止观调适则心安道法。

是安心进行之道也。

问曰。

云何分别真修不真修相。

答曰。

若约生灭因缘.无生因缘.无量因缘而修止观。

名不真修。

若约无作十二因缘而修止观。

即是真修。

复次。

若知用四悉檀方便修止观。

名为真修。

不知即非真修也。

如阴阳调适万物得生。

定慧调和则道法增长。

故大涅盘经云。

如是时中宜修智慧。

如是时中宜修禅定。

此皆知用悉檀修止观之时也。

故此经净名劝诸国王长者言。

佛身者。

从止观生。

成如来身也。

问曰。

今用观入道。

何须修止。

答曰。

如大涅盘经云。

毗婆舍那能破烦恼。

何故复修奢摩他耶。

佛答言。

若有修禅定则能破惑。

今作譬显。

如灯虽有破暗之能。

若不处之密室。

则照物不了。

故须修止也。

  四破诸法遍者。

虽复巧修止观。

若破十法界十二因缘法不遍。

则执见随生。

若能破一切爱见尘沙无知彻至法性。

三番惑障既破。

因惑所起一切横竖诸法亦破。

既不得所破。

亦不得能破。

是则能破如所破。

是为破诸法遍。

  是义已如前别相三观中说。

今不具论。

故此经云。

得此法者无有余病。

唯有空病。

空病亦空。

问曰。

若破诸法遍。

此非正道。

破即是断。

断即拙度也。

如大智论云。

不断亦不破。

是心名萨埵。

答曰。

若定破即是定断。

可同拙度。

今明不破破不断断。

不同拙度也。

大智论云。

譬如转轮圣王。

能破一切强敌。

亦不可有所破。

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能破一切法。

亦不有所破也。

  五明善知通塞相者。

如法华经云。

善知五百由旬崄难道通塞之相。

初百由旬者。

见谛惑也。

次二百由旬者。

五下分结也。

次三百由旬者。

五上分结也。

过此则立化城涅盘。

次第四百由旬者。

是尘沙无知也。

次第五百由旬者。

即是无明住地惑也。

通言崄道者。

悉有生死苦报之难也。

言知通塞者。

如有见起。

破此有见则有通有塞。

若执有见计以为实。

即苦集。

名之为塞。

能修道灭是则为通。

不见生灭无生灭二种四谛是则为塞。

能见二种四谛是则为通。

塞即非字。

通即是字。

不知是字非字名之为塞。

能知是字非字是则为通。

乃至非有非无见假入空。

分别通塞亦复如是。

破下分结上分结。

分别通塞之相亦如是。

次破尘沙无知分别通塞之相。

若不识无量四谛。

即不知是字非字。

名之为塞。

其能知者名之为通。

次破五百由旬无明住地辨通塞相。

若不知无作四谛即不知是字非字。

名之为塞。

其能知者名之为通。

  故此经云。

但除其病。

不除其法也。

如治眼病。

破翳不得损珠。

又云。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缚即是塞。

解即是通也。

问曰。

理无通塞。

若见通塞。

将非是塞。

答曰。

定见通塞是则为塞。

不见通塞乃名为通。

不见通塞还即是塞。

能见通塞是则为通。

若不见通塞及见通塞皆名为塞。

非见非不见而能见。

非通塞见於通塞。

是则过五百由旬至於宝所。

则名为通也。

  六明行三十七品者。

即为二意。

一者用一心三观行三十七品。

二者修三三昧。

一行三十七品者。

佛法要行。

三十七品为最安稳。

入大涅盘之正因也。

故此经云。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三十七品者。

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四念处者。

一者身念处。

二者受念处。

三者心念处。

四者法念处。

四念处略明有四种。

一者生灭四念处。

二者无生灭四念处。

三者无量四念处。

四者无作四念处。

前三种四念处并是方便。

今不分别。

但明无作四念处观也。

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

类如是也。

无作四念处观者。

所谓无作十二因缘具十法界五阴。

以为念处之观境也。

一明身念处者。

一切十法界色阴名之为身。

一心三观观十法界色名之为念。

见十法界身实谛之理名之为处。

若见十法界色皆是一法性。

法性之色非垢非净。

能双照十法界垢净。

即是庄严不净净枯荣二种双树。

二明受念处者。

一切十法界受阴名之为受。

一心三观观十法界受名之为念。

见十法界受实谛之理名之为处。

若见十法界受皆是一法性。

法性受非苦非乐。

能双照十法界苦乐。

即是庄严苦乐枯荣双树。

三明心念处者。

一切十法界识阴名之为心。

一心三观观十法界心名之为念。

见十法界心实谛之理名之为处。

若见十法界心皆是一法性心。

法性心非常非无常。

能双照十法界常无常。

即是庄严常无常枯荣之双树。

四明法念处者。

一切十法界想阴行阴名之为法。

一心三观观十法界想行名之为念。

见十法界法实谛之理名之为处。

若见十法界法皆是一法性。

法性非我非无我。

能双照十法界我无我。

即庄严我无我枯荣之双树。

若行者能了此四枯四荣即是法性。

五阴非枯非荣。

名见中道佛性。

若见五阴佛性。

即住五种涅盘。

五种涅盘者。

谓色解脱涅盘。

受解脱涅盘。

想解脱涅盘。

行解脱涅盘。

识解脱涅盘。

是为於四枯四荣双树之间见五阴佛性。

而有五种涅盘。

问曰。

一心三观观法性五阴非真非俗。

双照真俗。

真俗即是枯荣不。

答曰。

不然。

真俗同结成四枯。

中道佛性结成四荣也。

问曰。

若尔。

何处有中间而入涅盘。

答曰。

二不可说。

而说枯荣不滞枯荣。

不着二边即是入涅盘也。

问曰。

大涅盘经。

告憍陈如。

色是无常。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乐我净等亦复如是。

是则身念处观具破八倒。

显四枯四荣。

何得言身念处但破二倒。

庄严不净净二双树耶。

答。

核实为论。

具破八倒。

通庄严四枯四荣。

今为欲对初教四念处。

别破四倒。

显四枯之小术。

明此胜三修。

破四枯显四荣之妙术也。

半满相对之义。

便一往作此说耳。

问曰。

四枯念处。

声闻之人可得发轸修习。

四荣念处。

何得亦尔。

答曰。

菩萨从初发心观涅盘行道。

乃至坐道场。

何得不以一切种修四念处至成妙觉也。

大智论云。

四念处四种精进名四正勤。

四念处四种禅定名四如意足。

四念处中五种善根生即是五根。

五种善根增长遮诸烦恼即是五力。

分别道用即是七觉。

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

若能成就八正道者。

即见佛性入涅盘也。

初心见佛性住涅盘者。

即是得无生法忍。

入菩萨位也。

问曰。

三十七品。

外凡唯可学四念处。

何得乃至修习八正道分。

答曰。

大智论云。

八正道中行。

初得善有漏五阴。

名为暖法。

若八正道定是见地。

何得是暖法之前。

又毗婆沙论云。

八正在前。

七觉在后。

定是无漏。

若说七觉在前。

八正在后。

通有漏无漏。

小乘通义尚得如此。

况复大乘圆顿之道。

初心修习四念处观不具三十七也。

二明修三三昧入涅盘者。

大智论云。

三十七品是正行道法。

将入涅盘城。

涅盘城有三门。

谓空.无相.无作。

云何空三昧。

四句观无明不生。

毕竟空。

即一切诸法皆悉是空。

名空三昧。

云何名无相三昧。

不见佛性四边之相。

名无相三昧。

云何名无作三昧。

无能观所观。

真缘两修。

四句俱泯。

即是无作三昧。

三昧一心发实智慧。

如水澄清。

珠相自现。

若见佛性即得涅盘。

尔时三昧名三解脱门。

即是入不二法门。

住不思议解脱也。

是义已如前次第三观分别。

今不重明。

问曰。

三昧解脱有何殊别。

答曰。

别而为说。

因名三昧。

果名解脱。

伏道为三昧。

断道为解脱。

无碍道为三昧。

解脱道名解脱。

通而为言。

三昧即解脱之异名也。

俱通因果.断伏.无碍.解脱也。

  七明对治六波罗蜜助三三昧开解脱门者。

如声闻行三十七品将入涅盘城。

涅盘城有三门。

所谓三解脱门。

若三三昧力弱不能自开解脱门者。

当修慈心.不净.九想.背舍.胜处.一切处诸对治法。

助三三昧开三解脱门。

譬如三人力弱排门不开。

众人相助即得开也。

圆教菩萨修无作三十七品。

用三三昧开三脱门入大涅盘。

亦复如是。

若三昧力弱不能开。

十二因缘中三道三障厚重。

如北风阴气来水便结。

此必须加修对治六度。

助开三脱门也。

度有二种。

一者事六度。

对破六蔽。

二者理六度。

只是一心三观三十七品三三昧之异名耳。

为小对治之力。

故须忏悔六蔽。

别修事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随事成就。

能资理善。

过去罪灭今生重蔽。

则除是则。

利智善根熟。

结使烦恼薄。

清净心常一。

发真无漏。

开三解脱入不二法门。

住不思议解脱大涅盘也。

故此经云。

诸度法等侣等。

侣者即是助开之义也。

如南风阳气来则厚水自然消融也。

若事理六波罗蜜合。

则能调伏诸根。

满足六度。

具佛威仪。

心如大海。

满足六度者。

即是事理二种六度和合圆满。

即能得诸三昧及陀罗尼。

具佛威仪者。

即是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四无碍智.诸禅功德.一行三昧.神通.四摄。

具足如是无量佛法。

不起灭定。

现诸威仪。

化一切众生也。

问曰。

诸经多以三十七品为助道。

六波罗蜜为正道。

故此经云。

诸波罗蜜生父母想。

道品法生眷属想。

今云何反说。

答曰。

此经所明不定。

或明道品为亲。

六度为疎。

道品为亲者。

经云。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六度为踈者。

经云。

诸度法等侣。

赴缘明义。

随便不同。

若大乘教门。

菩萨化物必须遍行。

六度为亲。

三观入理自行之要。

莫若道品为亲。

故法华经五品弟子前三令随喜受持说法。

次明兼行六度也。

  八明善识位次者。

虽能如是行道品诸度。

随心所解多生取着。

若心叨滥起增上慢。

则成障道之业。

若善知六即之位。

得无此失。

六即之义如前说。

行人若能自知所行深浅之位。

终不叨滥生增上慢也。

问曰。

此经明一切众生即大涅盘。

不可复灭。

何者有位次之殊耶。

答曰。

此是理即之义。

若言即大涅盘不可复灭。

何得诸天闻说此语得无生忍。

又此经。

身子证思议解脱。

默然无言。

而为天女所呵。

同增上慢。

况诸凡夫如彼虫道。

如月盖王子得柔顺忍。

终不滥计是无生忍也。

  九明安忍成就者。如智度论云。能忍成道事。不动亦不退。是心名萨埵。夫道高者魔盛。多珍宝处者多贼难。若不安忍。其道则坏。

  忍何等法。

所谓忍内外强软二贼。

故此经云。

於诸生死而无所畏。

於诸荣辱心无忧喜。

即其事也。

云何名安忍外贼。

谓外八风。

行者既内怀胜德。

则外招名利供养称叹。

眷属竞来。

若心爱着。

即是软贼。

或时横致衰损讥谤违情。

种种恼乱非意而起。

若心瞋恨忽怒。

即是强贼。

云何名为安忍内贼。

行者如是精进用心。

或动种种违情魔事。

或发种种恶业之相。

若心疑碍不能安忍。

即是强贼。

行者专精修三观时。

或见种种顺情魔境。

或发种种善业之相。

或发种种诸见利智之心修诸善法。

或因见生恶欲断善根。

或发种种诸禅境界。

若入根本触受诸快乐。

或发特胜通明等。

如明眼之人开仓见诸谷粟。

心生快乐悲喜交怀。

或见内外不净白骨流光安稳快乐。

乃至慈心念佛因缘。

观解种种三昧。

入定安稳快乐无量。

世间之乐不可为喻。

故大智论云。

惔怕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或发无常苦空三昧。

欲入涅盘受寂灭乐。

或发菩萨诸度法喜心生爱着。

如是等皆名软贼之相。

若能安忍。

心不爱着。

即是乾慧伏忍成就。

问曰。

上处处明入涅盘。

今云何方便住伏忍。

答曰。

上约悟入不定。

今正明习。

应次位也。

  十明顺道法爱不生者。

即为二意。

一明顺道法爱不生。

二明成大乘相。

一明顺道法爱不生者。

行者既安忍内外强软两贼。

其心专至。

大悲不动。

正念三宝。

若感诸佛加威。

则内善开发。

得诸三昧及陀罗尼种种胜妙法门。

六根渐明净。

具说如法华经及普贤观经。

是时若生法爱。

即便顶堕。

故大品经云。

顺道法爱生。

是名菩萨顶堕。

顶堕菩萨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亦不得入菩萨之位。

是为微细障道之法。

若菩萨觉知此事。

虽发种种圆妙法门正观观察。

犹如虚空不住不爱。

即顺忍也。

故此经云。

若起爱见大悲。

即应舍离。

  问曰。不住云何得增诸善法成顺忍耶。答曰。虽不住着一切法门。而法门转更增长开发。譬如真金火烧。光色踰盛柔软。成顺忍也。

  二明成大乘相。

即为三意。

一明成乘人。

二辨乘相。

三明运至。

一明成乘人者。

若人成就如前十法。

则一心三观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得深禅定。

见十方佛。

获无生忍。

入菩萨位。

住不退转。

是名菩萨摩诃萨乘於大乘。

游於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直至道场。

问曰。

法华经云。

三车悉在门外。

诸子於内索车不得。

长者各赐大车亦在门外。

大品经云。

是乘从三界中出。

到萨婆若中住。

二经云何通。

答。

法华的据证得真乘。

故悉是界外。

大品通就六即明乘义。

故说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

  二辨乘相者。

如法华经云。

其车高广。

众宝庄校。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又於其上张设幰盖。

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

宝绳绞络垂诸华缨。

重敷綩綖安置丹枕。

驾以白牛。

肤色充洁形体姝好。

有大筋力。

行步平正其疾如风。

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大品经云。

是乘从三界出。

到萨婆若住。

以不动不出故。

次约观帖释三观明不思议因缘十种法以成大乘者。

如涅盘经云。

云何名为一。

谓一切众生皆是大乘相。

即是初不思议因缘所成众生也。

  横竖破诸法遍者。

即是其车高广也。

事六波罗蜜者。

即是众宝庄校也。

誓愿修於六波罗蜜。

能得一切三昧一切陀罗尼门者。

是周匝栏楯也。

成就四无碍辩者。

即是四面悬铃也。

真正发心无缘慈悲普覆一切者。

即是又於其上张设[怡-台+宪]盖也。

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者。

即是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也。

故大涅盘明慈。

若不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是声闻慈。

能具如此一切功德。

即是如来慈也。

无作四弘誓愿缘众生横竖持诸功德。

即是宝绳绞络也。

神通转变四摄摄众生者。

即是垂诸华缨也。

因修於止发生观。

练熏修诸禅功德者。

即是重敷綩綖也。

因修於观。

观无明独空。

得一行三昧。

能显法性真理者。

即是安置丹枕也。

如前所说。

四念处破无明八倒者。

即是有大白牛也。

四正勤习二种善法遮二种恶法者。

即是肤色充洁也。

四如意足定心功德满足者。

即是形体姝好也。

五根成就以为筋。

五力成就以为力。

是名有大筋力也。

七觉调停为行步。

中道双照为平正。

故名行步平正也。

善知位次。

安忍成就。

不生法爱。

故得心心寂灭。

入法流水。

即是其疾如风也。

  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二种止观出生三教无量方便功德智慧者。即是又多仆从而侍卫之也。

  三明能运至者。

行者即是不思议因缘众生理即是大乘也。

因理即故有名字名字即。

即是假名发心欲乘大乘名观行即。

正乘大乘欲出三界。

乃至始出三界名相似即。

仁王经云。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乘是宝乘游於四方者。

开示悟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是为四方。

皆名分证真实即也。

直至道场名究竟即也。

法华经就界外明二即之乘义。

是故大车不在宅内。

若是大品。

通前四即六即并是大乘。

故云是乘从三界出。

到萨婆若中住。

又大品经。

是乘不动不出者。

不思议众生即是大乘理即之义。

故名不动。

无修无证故名不出。

是名真实大乘。

如虚空无染.无戏论.无文字。

若能如是观。

是则为见佛。

故大乘者即是佛性。

佛性者即大涅盘。

大涅盘者即是不生。

不生即是不可说。

大品经云。

若有能如是观十二因缘。

即是坐道场。

是为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

转法轮。

度无量众生。

当知如是菩萨为如佛也。

是知末世出家在家菩萨欲学佛法。

求不思议解脱者。

不可出三观法门也。

  第五明三观摄一切诸法者。

三观即是三智。

三智即是般若。

般若摄一切诸法。

即是三观摄一切法也。

今明三观摄七种法故。

即摄一切佛法也。

七种法者。

一摄理。

二摄结业。

三摄依正二报。

四摄智。

五摄行。

六摄位。

七摄教。

今略约七法摄一切佛法。

罄无不收。

  一三观摄一切理者。

一从假入空观摄真谛。

二从空入假观摄俗谛。

三中道观摄中道第一义谛。

三观摄三谛之理。

理无不周。

三谛之外更无别理。

但有时约因果为四谛。

有时合为二谛一谛。

已依前释今不重明。

二明三观摄一切惑者。

迷理之惑不过三种。

若是见思取相之惑。

九十八使皆从迷真而起。

若说初观对破此惑。

说药知病。

即摄九十八使也。

若说尘沙无知是迷俗之惑。

为第二观之所治。

说药知病即摄一切恒沙无知也。

无明住地惑者。

此从迷中道第一义而起见思别惑。

若说中道第一义观。

正治无明别惑之见思。

说药知病。

即摄无明界外一切别惑也。

  三摄正依二报者。

正报即是一切五阴众生。

依报者即是一切国土所依。

若说从假入空观。

即摄一切二十五有界内有为缘缚众生凡圣同居依报国土。

若说从空入假观。

即摄一切方便有余五种正报无为缘缚众生有余依报国土也。

若说中道第一义观。

即摄一切三贤十圣自体缘缚众生实报无障碍国土。

三观圆极。

三谛理净。

即是毗卢遮那常寂光土也。

四明摄智者。

三观即是三智。

三智摄十智。

一切诸智不出三智。

三智之外无别胜智也。

譬如摩黎山。

余无出栴檀树。

除此三智。

虽有种种世间之智。

皆为一切智方便所摄也。

此义类前说。

今不重明。

五摄行者。

所谓摄一切行。

如一行三昧等四种一行三昧。

三观往摄一切一行。

若摄二行。

如二圣行等一切二行。

若摄三行。

如三三昧等一切三行。

若摄四行。

如四念处等一切四行。

若摄五行。

如五根等一切五行。

若摄六行。

如六波罗蜜等一切六行。

若摄七行。

如七觉分等一切七行。

若摄八行。

如八圣道等一切八行。

若摄九行。

如九次第定等一切九行。

若摄十行。

如十一切入.十波罗蜜等一切十行。

如是摄百千万亿阿僧祇等行行慧行一切诸行。

三观往约四种道谛。

一一释诸法门所摄。

[声-耳+正]无不收。

  六次明摄位者。

若明初析假入空观。

即摄七贤七圣位二十七贤圣。

约二谛明三观。

摄三藏佛位。

体假入空。

约二谛明三观。

摄通教三乘之位。

别相三观但摄别教五十二心贤圣之位。

一心三观摄圆教一切五十二心位。

至下明四教断障判位中更当开说。

七摄教者。

明诸佛菩萨因修三观得入圣位。

为利众生起教益物。

虽言教无量。

并为三观摄也。

所以者何。

第二第三观即摄华严经。

初析假入空观即摄三藏经。

析假体假入空观。

第二第三观摄一切方等经。

若但说体假入空之初观。

即摄摩诃般若经。

若但说中道第一义谛观。

即摄法华经。

若析体二种入空观。

第二第三观即摄涅盘经。

故云是大涅盘即是诸佛法界。

料简与方等经同异之相。

已如四悉檀义分别。

是故举三观观无明一念因缘所生之法。

如一微尘摄三千大千经卷尚不足疑。

何况前所摄经也。

  第六约断结清净释维摩诘义者。

三观断结。

教门不同。

略有三种。

一者断三谛惑证三谛理。

智证理时。

断德成就。

惑障俱亡。

此同拙度之相。

非此经所明不思议之断惑也。

二明不思议三观。

见不思议三谛之理。

不断见.思.尘沙无明之惑。

与三谛之理相应。

一心三观之智不碍烦恼。

烦恼不障一心三观之智。

智不断惑。

与理谛相应。

即是不断烦恼而入涅盘。

故此经云。

不断痴爱起诸明脱。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之法门也。

菩萨住是解脱。

能以须弥内芥子。

种种示现。

三正用三观释毗摩罗诘栗致净无垢称义者。

净名居士因缘所生之心。

三谛之理。

性常皎然。

目之为净。

不断三谛惑障。

能起一心三观三智之智。

明解脱。

智明解脱。

虽处三惑之内。

不为三惑所染。

故称无垢。

一心三智会三谛之理。

大用无方。

称机而化。

故名为称。

故云净无垢称义也。

  第七用三观释此经一部义者。

略为二意。

一释经玄五义。

二正用三观通释此经文。

一释玄五义者。

初用三观释净名之号。

已如前说。

二次释经体。

第三观显不思议正道之理。

即是真性之体显也。

三释经宗者。

三观断三谛之缘缚。

即是四种佛国之因行。

行成得四种净土之果也。

四释经用者。

三观破三谛之惑。

即是析伏之义。

摄三谛之理善。

即摄受义。

即经之用也。

五明教相者。

此经约三观明教。

与余有同有异。

具如前释。

即判教相也。

二正约三观释此三卷经文者。

即为三意。

一释室外。

二释室内。

三释出室。

一释室外四品。

三观成佛国因果之义也。

已如明宗所说。

即是释佛国品也。

次析体二种入空。

释方便品诃诸国王长者。

体假入空第二第三观。

释弟子品诃十大弟子之意正在此也。

次第三中道第一义观。

释菩萨品诃四大菩萨也。

次明入室六品。

若问疾品。

净名空室以疾而卧。

即表中道第一义谛观。

相应种智。

依常寂国现空室相也。

慰喻有疾菩萨自调伏其心者。

即用三观慰喻有疾菩萨。

有疾菩萨亦用三观以调三谛之疾也。

不思议解脱品即是第三观。

种智之果住於正道。

双照二谛。

种种示现也。

次释观众生品者。

即是正用初观释也。

次释佛道品者。

即是用第二观释也。

次释入不二法门品者。

即是用第三观释也。

次释香积品者。

即是还用第三观双照二谛。

垢净俱游释也。

次释室外。

菩萨行品见阿閦佛者。

即是用三观通释佛国因果。

同前佛国之意也。

次释法供养.嘱累二品。

是流通室内室外三观析伏抑诃之意耳。

譬如诸树林。

华叶或生落。

如是诸佛剎。

成败亦复然。

如依种种树。

有种种果生。

如是种种剎。

有种种众生。

种种差别故。

果实生不同。

行业若于故。

佛剎种种异。

心如工画师。

画种种五阴。

一切世间中。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

诸佛悉了知。

一切从心转。

若能如是解。

彼人见真佛。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