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续藏经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清 续法集 #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

    门人严指较 #

  东传三藏。

迨唐始足。

列祖判教。

贤首方周。

良由典诰既多。

知见自广。

约义判教。

备所未备。

是以后后胜於前前。

贤首二十余部。

清凉五十余部。

圭山十余部。

皆详教观断证。

况五教断证。

原出经论。

前尚未来。

后尽流至。

人未之察。

反曰无断无证。

岂不屈抑佛祖也欤。

(续法)痛心。

遂准贤宗诸大部中。

录出断证。

排图贯线。

庶使学者。

於一家判释。

明如指掌。

无纤疑滞。

果能从小发心。

至圆妙觉。

於中一一解行无谬。

毕得断执障於莲华藏剎。

证法界於毗卢性海。

渐历顿超。

又何难哉。

此亦略示其梗槩耳。

若欲委明。

宣阅教仪诸书 三觉 三五位别。

一觉性同。

但能悟知。

顿圆妙觉。

  本觉位。

五教俱不觉。

圆觉位。

小则罗汉辟支佛位。

后四俱妙觉。

始觉位。

从发心极於等觉。

此中复有三位。

一。

名字觉位。

小发心至停心。

始等俱十信。

二。

相似觉位。

小别相至世第一。

后四俱三贤四加。

三。

随分觉位。

小初果至三果。

始等俱十地等觉。

其间高下阶降不等。

亦随当教断证以释。

故此三觉五位。

能判教相之权实也。

  一乘不共教无尽妙觉根本佛性无障碍法界

  

  ○圆教(此教断证。如拆锦花。如镕金狮)

  (初住至妙。品数准终。但此三地。超顿妙觉。便有六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法界性也)

  〔名字〕 #

  发心(谓发普贤广大行愿心也)  初信(除我执分别俱生现。

与小初果。

始初地。

终初住顿七信齐)  七信(除法执分别俱生现。

与小四果。

始七地。

终七住。

顿初住齐)  九信(伏二执分别俱生粗种。

与始妙觉。

终二行。

顿七住齐)  十信(伏二执分别俱生细种。

与终十行。

顿十住齐上皆明圆伏中伏断。

下方圆断也)

  〔相似〕 #

  初住(除二执分别俱生粗种。

与终初向。

顿初行齐)  十住(除二执分别俱生细种。

与终十向。

顿十行齐)  初行(圆断二执分别俱生现种尽。

更断习气一分。

与终初地。

顿初向齐)  初向(圆断二执习气十一分。

与终等觉。

顿初地齐)  十向(圆断习气二十分与顿十地齐)  四加(圆断十向习尽。

进断初地习气)

  〔随分〕 #

  初地(圆断习气二十一分。

与顿等觉齐)  二地(圆断习气二十二分。

与顿妙觉齐)  三地(圆断习气二十三分。

顿教不知名目)  等觉(圆断习气三十一分。

进断佛地习气一分)

  〔圆〕 #

  妙觉(圆断二执无尽现种习尽。在无障碍法界土。成无障碍法界佛。坐普融无尽师子座。说缘起法界法令偏教三乘并上上根凡夫外道转偏成图也)

  ○顿教(此教断证。如狂迷歇。如睡梦觉)

  (本品准前。此中三地。亦超终妙。增成五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真如性也)

  〔名字〕 #

  发心(谓发内证圣智心也)  初信(伏二执分别俱生现。与小加行。始第一。终十信齐)  七信(除我执分别俱生现。与小初果。始初地。终初住齐)

  (上皆顿伏。向下皆顿断中明伏断也)。

  〔相似〕 #

  初住(除法执分别俱生现。

与小四果。

始七地。

终七住齐)  七住(伏二执分别俱粗种。

与始妙觉。

终二行齐)  十住(伏二执分别俱生细种。

与与终十行齐)  初行(除二执分别俱生粗种。

与终初向齐)  十行(除二执分别俱生细种。

与终十向齐)  初向(顿断二执分别俱生现种尽。

更断习气一分。

与终初地尽)  十向(顿断二执习气十分。

与终十地齐)  四加(断前十向习尽。

进伏初地习气)

  〔随分〕 #

  初地(顿断断习气十一分。

与终等觉齐)  二地(顿断习气十二分。

与终妙觉齐三地已去。

终教不知名目)  等觉(顿断习气二十一分。

进断佛地习气一分)

  〔圆〕 #

  妙觉(顿断二执现种习尽。在法性土。成法性佛。坐虚空座。说一乘真性法。令渐教三乘并上根凡夫外道。转渐成顿也)

  ○终教(此教断证。如器成金。如水即水)

  (谓初住至妙。每有四十二品。胜始教可知)。

  〔本〕 #

  不觉(谓不觉如来藏性也)

  〔名字〕 #

  发心(谓发慈悲深直心也)  初信(即略伏二障)  七信(伏二障分别俱生粗现。

与小总相。

始十向齐)  十信(伏二障分别俱生细现。

与小加行。

始第一齐)

  〔相似〕 #

  初住(除烦恼分别俱生现。

与小初果。

始初地齐)  七住(除所知分别俱生现。

与小四果。

始七地齐)  二行(伏二障分别俱生粗种。

与始妙觉齐。

三行已去。

始教人不知名目)  十行(伏二障分别俱生细种)  初向(除二障分别俱生粗种)  十向(除二障分别俱生细种)  四加(伏二障习气)

  (以上皆明具伏二障中伏断如此。向下皆具断也)。

  〔随分〕 #

  初地(断二障分别俱生现种尽更断习气一分)  十地(断二障习气十分)  等觉(断二障习气十一分。进断佛地习气一分)

  〔圆〕 #

  妙觉(断二障现种习尽。在受用土。成受用佛。坐金刚座。说藏心法令权教三乘并中根凡夫外道。转权成实也)

  ○始教(此教断证。如镜离垢。如月出云)

  (断事理二障。灭分变二死。显我法二空理。证智断二果德。初地至妙。每有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二空法性也)

  〔名字〕 #

  发心(谓发行度利生心也)  十信(初伏二障)

  〔相似〕 #

  十住(双伏二障中。

少伏烦恼分别现)  十行(双伏二障中。

少伏所知分别现)  十向(伏除二障分别现。

相资粮。

空乾慧。

与小总相念齐)  四加(除二障分别现。

伏分别种及俱生现。

相加行。

空性地。

与小世第一齐)

  〔随分〕 #

  初地(始断二障分别种。

进断俱生种现一分。

相见道空八人见地。

与小初果齐)  三地(断二障俱生种现三分。

空薄欲地。

与小二果齐)  五地(断二障俱生种现五分。

空离欲地。

与小三果齐)  七地(断二障俱生种现七分。

空已办地。

与小四果齐)  八地(断二障俱生种现八分。

空辟支佛地。

与小支佛齐)  九地(断二障俱生种现九分。

与小佛果齐十地已上。

小教不知名目)  等觉(断二障俱生种现十一分。

进断佛地一分。

空菩萨地。

相修习位)

  〔圆〕 #

  妙觉(顿断二障分别俱生种现尽。空佛地。相究竟位。在净化土。成胜应佛。天衣座上。说空相法。令小乘及下根凡夫外道。转小成大也)

  ○小教(此教断证。如木作灰。如色归空)

  (断烦恼障。灭分段死。显生空理。证偏真果)。

  〔本〕 #

  不觉(凡夫地位。觉性本具。无明迷障。成不觉故。此则不觉偏真性也)

  〔名字〕 #

  发心(谓发出界取灭心也)  五停心(多贪不净观。多瞋慈悲观。多痴因缘观。多散数息观。多障念佛观。此一位破障)

  〔相似〕 #

  别相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总相念(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

  (此上二位。唯观欲界苦谛。伏烦恼惑)。

  (已上资粮位)。

  暖(创观欲界四谛。修十六行)  顶(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忍

  (下忍遍观八谛。修三十二行)

  (中忍渐减缘行。乃至一行二剎那在)

  (上忍亦唯观欲界苦。於一行二剎那中。前一剎那尽)  世第一(一行二剎那中。后一剎那尽。伏除分别烦恼)

  (已上加行位)。

  〔随分〕 #

  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使分别见烦恼)

  (通达位)。 #

  斯陀含(断欲界前六品俱生思)  阿那含(断欲界后三品。进断上二界七十二品俱生思烦恼)

  (已上修习位)。

  〔圆〕 #

  阿罗汉(断我执分别俱生烦恼尽。证生空理。住有余无余涅盘)

  (无学位)。 #

  〔圆〕 #

  辟支(断见思烦恼障。与声闻同。更侵习气。故居其上。余理果亦同)

  (无学位)。 #

  〔圆〕 #

  佛(从初发心。

发四弘愿。

三祇百劫。

修行种相。

次入补处。

托胎出家安坐不动。

发真无漏。

顿断见思烦恼习气。

在染化土。

成劣应佛。

生草座上。

说谛缘法。

令下下凡夫外道。

转凡成圣也)

  (无学位)。 #

  庚戌春。

竖录此图於单条纸上。

缁素辈不粘之座侧。

则易於遗失。

重请方书。

辛酉腊月八。

再为横钞於册页。

不唯令行坐可阅。

而且流之远与久也。

然观者须不凝滞於佛。

若作迷本逐末看。

竖则先上次下。

横则先前次后。

若作返妄归真看。

竖则先下次上。

横则先后次前。

人但知小始终顿圆。

不知圆顿终始小。

今特图出之。

令作两观。

以见其行布中。

而实圆融无碍焉。

  慈云灌顶行者续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