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续藏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宋 师会.善熹述

  华严五教章复古记刊行凡例

  就五教章有唐本及和本异也然今此记笺解唐本是故以道亭义苑所载之章文用合记文。

  教章之列次以和本中卷为唐本下卷而亦自二乘回心以下即冠於编首涉猎此书者预辨其差也。

  教章及记先以见别行恐学者倦於周览今以科安列章上以记贴附章下则文义章段自灿然焉。

  教章之训点明慧上人高弟喜海大德所加也审如彼跋。

  此记诸本校正酌量衍文错简仍或有之偶游高山兰若阅隆辨点写本最为精详故今依从彼本。

  记本三卷今分为六卷因以六相字显示其序次矣。

  宽文九祀龙集己酉春三月日洛西五台山般若寺沙门普入谨识

复古记序 #

  先师可堂和尚自幼留心华严教章殆忘寝食间有文义未通孜孜研究必求至当之说而后已虽心剿形瘵未始暂辍师於孔目章尤所精通顷寓菩提寺钦师房一日凌晨开卷豁然若有所得钦见师神采异常惊问莫得上人法否师具道所以然钦合掌称赞且勉师以所见着述可以发明圆顿之旨师游谢未遑又知作者之难不敢卒易师年六十有五始述此记至断惑分齐未竟功奄然归寂矣临终祝曰汝当为吾毕之善熹自媿晚进不敢輙继前作逮今侵寻莫景适与先师示寂之岁相符切恐风烛难期一旦变灭有负遗训於是不揆拙恶輙以平昔所闻於师者续其末编共成三卷然以拙工代大匠斫其能血指污颜之诮乎先师专用古义训释因以复古命焉。

  绍熙壬子孟秋一日门人嗣教比丘善熹谨书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上)

    玉峰沙门 师会 述

  【科】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一题之中能所两重初者章是能诠上皆所诠谓以玄言妙语开释显章一乘因果分齐也二者华严是能诠次六字是所诠谓无尽教海诠示一乘因果二大甚深分齐今章显明兹义从诠就旨以立章题全取他名有财释也经题之义备乎大疏无尽部类今将略出然圆教微言必穷法界既尽如来辨力各遍虚空毛端剎海尽未来际顿说常说若斯之教岂可限其部帙今准经文自狭之宽拆为十类一略本经二下本经三中本经四上本经五普眼经六同说经七异说经八主伴经九眷属经十圆满经解云然上诸经皆各诠显一乘教义分齐若以同别开判者前八别教以虽互为主伴皆是无尽法海故第九一经义当同教以随一方逐机少说但为方便非主经故是故下同教中始自一乘二三乘等并列余经皆是第九眷属经摄良由是方便故末不离本是依本而成故应法界故入一乘摄是故同教亦三亦一也第十经者总融诸本为一圆融无边教轮谓以圆教摄前诸教一一同圆一切三乘等法本来是彼一乘法故海中百川无非海也唯是圆别或於圆中开前同别当知吾家所宗圆顿该尽如来难思教海总曰华严通显一乘教义二大分齐故立斯题余诸异名作者一时略举耳。

  【科】京大荐福寺沙门 法藏 述

  【科】今将开释迦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

  如来者即十身如来也海印者即斯经所依定也以一乘同别要依海印定起不同三乘依法住智说故标海印以定其宗然此三昧从喻受名良以如来证圆智满堕果海时所起无方大用略说十大三昧此门正当依体起用遂起无尽身云遍於时处顿演此经故曰所依是所证得故无出入之相广如贤首品释梵语三昧此云正受或云等持正思惟等一乘者即不二摩诃衍法也龙树曰大本华严契经所说圆圆海也或称一味大乘太一曰性起树藏内庄一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觉门向菩提树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贤二人开见为可化众生张大教纲等是即圆融理智普别行等而为其体而言一者谓不一名一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非一切一亦非一一切诸法互相涉入事事无碍相入相即无不镕融同一法界皆如此故总一切法都是一乘方称经宗故圭山曰统收不异谓之一运载含融谓之乘谓教理行果皆有运载义故总名一乘无一一法非此乘摄故不无他名一不二名一等也教义如下释。

  【科】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教起前后第六  决择其意第七  施设异相第八  所诠差别

第九  义理分齐第十

  【科】初明建立一乘者。

  言初明建立一乘者谓吾祖以大手显笔章此道以示后昆首辨斯义故曰初明言建立者孔目曰一乘法义佛及普贤愿行建立有情众生依而住持三乘法义众生业行建立佛菩萨等依而住持故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等有人云吾祖建立者非也且佛及普贤等所证之道却俟祖师而建立哉。

  【科】此一乘教义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

  然此一乘者即缘起自体无尽普法也言教义者即下因果二大也古有多说有云能诠之教为因分所诠之义为果分吾祖曰此说甚踈镇国又云令乖文旨及乎崇观已来释通此章疏记之家驾说之流复宗此解今不免失举以正之孔目释曰因分者是教大果分者是义大所以约果说义大者为果是所克之位义大是所证之法义位相似故约之以显所以约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目方便义位相似故约显之教证二分德量非小故名为大证分绝言是发趣者究竟所归故名为义远公亦取言教吾祖黜之清凉曰后解不取能诠者意云如经七偈亦明义大岂无能诠正应用所以甚深故名之为义可寄言说故称之为说一乘体性不离此二言分齐者因门果门摄法无遗唯普贤智方穷其底包大虚越法界无尽复无尽非算数譬喻能尽故称分齐是故文中显此教义越三乘超权渐逈异余宗包括一切玄妙难思也开为二门者难思普法超情离见启二门以示之故曰缘起理实用二门取会一别教二同教此即智论共不共也故要问云一乘教义分齐云何答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圆教一乘所明诸义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如华严说又曰华严一部是一乘不共教清凉曰别即不共不共顿实故又曰逈异余教又曰不共三乘二乘故孔目云一乘之法对机以明别非谓自相而可别随机论别相别别具十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即圆融普法敻绝回异故名别也二同教者要问曰二共教则小乘教名字虽同意皆别异如诸大乘经中广说是故下同教中始於一乘至无量乘并列其中总出余经故曰余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孔目云同教门者则与三乘义同但由智回向故入一乘摄故论及问答乃云共教又共者同也诸祖乃言同教滥觞於智论广布於吾宗诸文同别皆自此始胸谈臆说无足尚者备如同教问答中辨随文释处将略出之。

  【科】初中二一性海果分当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不与教相应故则十佛自境界也。

  初中者别教中因果二分也何以弁此二者云华言一乘缘起自在法界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故须弁也性海果分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也是不可说义者谓圆果绝於说相所以不可以言说而弁也何以故征有何所以而不可说不与教相应故既不相应故不可形诸言也论曰是法极妙甚深独尊离机根故离教说故形於彼佛其德胜故大本华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德诸佛胜故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圆圆海劣故菩萨二乘一切异生亦复如是性德圆满海是焉则十佛自境界者云花曰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乃离世间品明十佛义谓无着佛愿佛等是也四教三乘皆无此也故说至果全无。

  【科】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是也。

  地论等者清凉曰直望论意即指义大为果分故不可说教大为因分是则可说探玄曰此二大义略作四门一定名二弁相三明可说不可说四释文初中所诠故所以故名之为义深故广故名之为大谓义即大故名为义大表义故显境故名之为说因於此说得彼义故教从所诠亦名为大此即大之说故名为说大此释名也下弁相云此十地中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大虚空二地智所证十重法界如空中所尽之处三根本地智能证法界如能依尽相四诸地后得随事起行悲智不住等五诸地加行所起解行为趣地方便六寄法显成诸地差别即十善禅支等前三合为义大后三合为说大此上二大体相也彼释地品故将究竟圆果合彼地中始智为义大也清凉疏主曰更以义求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证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为因分二约究竟佛果对普贤因为二分今当后义孔目与今章亦取自体寂灭圆果为义大普贤圆因为说大皆本地论故今引也探玄复明可说不可说义教义二大各有三义可说三义不可说义中一约果海可以总标令人知有名为可说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说等具出如彼。

  【科】二是缘起因分即普贤境界也。

  二缘起因分者谓方便缘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今约教就自体相寄缘弁起故云缘起在因门显故云境界然其教大有其三种一因成就大谓慈悲愿力为起行本故名为因二因渐成就大谓闻思慧等为出世智因起之不顿故名为渐三教说修成就大谓即修慧真修契实如於正证可寄言诠故名教说教说二字正拣义大非如果分不可说故诸地之内皆有此三若约见闻即不得分教义二大若约普贤解行证义即说有其教义二大若将见闻对普贤证亦得可言见闻是教大证义是义大也。

  【科】此二无二全体遍收其犹波水思之可见。

  二祖皆用此一科名以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俱融故又不可说不异於可说以真理普遍故可说不异不可说以缘修无性故经文虽说一分义亦不少论云如实满足摄取故故云全体遍收其犹即波之水全波即水之波全水也。

  【科】就普贤门复作二门一分相门二该摄门。

  就普等者虽始起於妙德圆满在於称周故隐文殊独言普贤也所以作二门者分相以彰权实该摄正示无他含万流而为其广落群峰特现其高巍乎洋哉可谓逈异余宗统收不异也。

  【科】分相门者。

  分相门者分别三一教相差别也。

  此即别教一乘别於三乘。

  别教一乘别於三乘者至相曰依法华经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探玄云或开为二谓一乘三乘前诸教中虽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后一直显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清凉曰或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亦顺四乘下章曰后一即别教一乘中间三教或总为一谓一三乘教也以此皆为三人所得故亦名称法本教逐机末教或名究竟乘方便乘然於五教有乎二说一诸教为三乘后一为一乘略如前引广如孔目问答搜探二玄诸杂章等二者以始小为三乘后三为一乘此如华严圆觉疏钞等所以尔者前代诸德但於教门显权实不同方便正乘有异尊显华严顿圆究竟唯有此法有极果证离此普法无有得成佛者诸有所作皆为方便故唯后一为圆极一乘前之四教皆是随宜少说纵说如来藏真常功德实不兼权方便安立总属三乘贞观以来奘师西归基师承袭以五性三乘为实一乘一性为权其说翳於一乘其道盛行中国起信等疏以言教具阙等门辞而辟之遂明一乘一性为实三乘五性为权终顿二教皆谈一性是以判入一乘清凉承其后圭峰继其踵故说后三为一前二为三今章乃抄录云花之遗言勒成文体故以前诸教属三皆名方便昔人不闲孔目问答搜探二玄失於章旨以惑后贤耳。

  【科】如法华中宅内所指门外三车诱引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车是一乘教也。

  如法华等者文处可见用教分齐云今依七种教证华严经文义分齐一经谓法华胜鬘璎珞本业梵网入如来境界不思议经等二论谓十地论摄论瑜伽杂集如实论等三疏四章五钞六问答七杂孔目文义相符具可引也。

  【科】然此一乘三乘差别诸圣教中略有十说。

  问祖曰具录和尚微言妙旨勒成义记且孔目等但随所立略引教证今何广开义门衍引经论答上古但有性空二宗共谈平等一味闻而易信故不俟证基奘诸师执三为实不信有一确乎难回故须具引觉钞云大乘与一乘异者法相宗中学人多不信之故华严藏和尚制五教义分齐文中料简大乘一乘有十义差别都引二十余部经论证之故知学识寡浅者难免谤法是故圭峰作此指示不言为此而作章独拣相宗不拣终顿也有谓圭峰述吾祖制文之意者不亦谬乎且佛陀光继踵诸德共尊华严广有述作岂亦为彼相学者哉。

  【科】一权实差别。

  一权实差别者此约究竟方便以明权实方便者权施方便也即法华经开方便门也於五教中后一为究竟乘亦名本教亦名正乘前之四教为方便乘亦名末教方便故权究竟故实问终教亦名实教顿亦名实何以为权答以实体不足故不说一切皆有佛知见故故属三乘纵谈一乘一性但有理性因车而无果性果车今章约果故说皆空并为方便车须舍方便而趣正乘然后成佛故非究竟而是权也问清凉曰有实不滞方便故不会之何谓趣正乘是方便耶答曰祖师但云不滞方便不言不是方便虽不俟会根熟而自归譬如寄宿旅亭虽不遣而自往矣清凉曰谓昔日虽有大乘亦说如来藏性涅盘法身真常之理未曾显说一切众生皆悉具有如来知见唯为一事出现於世不为於余则一乘三乘昔权今实於理照着故睿公云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包故乘者以之而运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劝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为用权之为化悟物虽弘於实体不足皆属法华固其宜矣其宜则昔有实总属三车皆为方便也。

  以三中牛车亦同羊鹿权引诸子务令得出是故临门三车俱是开方便门四衢道中别授大白牛车方为示真实相。

  以三中等者相宗不信三外有一以门外牛车混於露地二牛不辨故今判云三中牛车同於羊鹿俱属方便门也露地大车为真实相孔目云别教者三界外别索大牛之车故也。

  【科】若彼三中牛车亦是实者长者宅内引诸子时指彼牛车只在门外此应亦出即得见车如何出竟至本所指车所住处而不得故后更索耶。

  若彼等者镇国曰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若是实出门即合上今诸子皆索明知三皆虚指昔指三乘俱在界外二乘出三界无有真实证菩萨出三界岂有真实证俱无实证名不上车明知三乘皆是权设。

  亦不可说界外索车但是二乘以经不说彼求牛车人出门即得彼牛车故又不说彼索先许车唯二乘故。

  亦不可等者恐彼救云但是回心二乘出竟索车故云经不说等既不得车明皆无体以无可得故长者虚指三车实无尽无生智是二乘车体丈六浅智是牛车体二乘之智既非真实丈六浅智岂有实耶故知同索。

  【科】是故经中诸子得出至露地已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以此得知三车同索。

  诸子既索牛车明同无体故牒索耳索车是喻约法云何古有多释略要有二一者机索二者口索言机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门出三界苦谓为究竟不解索车已被陶练一乘机发机宜叩圣义言索耳佛知机熟灵山集会为说法华一极之旨即是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二口索者已集灵山三乘三根皆悉启言求法求记即是索车为说与记令其修证即是等赐弥勒序品陈四众疑征佛定因已是索义文殊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已许等赐方便品初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盘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已是开权又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於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是显实开权显实已是略赐亦是许与身子三请法说索车譬喻品初腾疑白佛请说喻车踊出品中弥勒陈疑请说果车开示知见说佛寿量等即是等赐三根求记即是索车佛皆与记即是等赐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是叹喜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皆是赐义故合喻云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是宝乘直至道场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赐。

  【科】此中三车约彼三乘所求果说。

  此中等者镇国曰三乘之果非究竟故是故要须回入一乘方有果证正是今章分相之意也首明义大是佛究竟果法也离普法外余乘无成佛之义故演义曰前四因中则有至果全无又云约果则会三乘之因同归一果故则知三乘无果故说三车虚指也。

  以是意所标趣故。

  以是意等者禀教造修志求果故。

  【科】问二乘各得小果何以界外更索耶。

  二乘志期罗汉既已出界各证小果理不应索今云何索。

  【科】答依小乘云有教有行果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无实行果故故云三车空无。

  阿含经等依彼自宗则云有所禀之教依以起行以行趣果得二涅盘今依法华了义大乘等经则云昔日但有善诱之空言不能如实修四无量故无实行所得非真故无实果故云三车空无也法华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故云但有言教且法华经者宗意在於一乘吾祖止有判属渐教以约五时渐说故镇国云华严之圆是顿中之圆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之义二经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今章与搜探孔目问答圆觉华严等疏尽皆判为同教一乘通教一乘等。

  【科】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是故以实映权则方便相尽故皆无得也。

  本求出界今既出已非不得也仍在所引之中故皆无得望一乘也映者隐也实现而权自隐矣方便随宜巧便施设引归一实一实既显假相亡矣故云方便相尽。

  【科】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说回也。

  为欲等者谓有义云昔既有实会二归一义则明矣今谓随机引导权设三乘三皆无体是故大乘亦说回也。

  【科】若不尔者彼求牛车人既出界外不同凡夫非求羊鹿不同二乘未得露地大白牛车不同一乘若非三中大乘更是何色人也。

  若不等者已出三界固非凡夫退非二乘进非一乘求牛车者当知是彼大乘人也。

  【科】以至自位究竟处故后皆进入别教一乘。

  自位者三乘自所得位也究竟处修因所至之处也后皆进入果车住处既皆空无则当等赐大白牛车无尽普法是圆果故探玄云共教菩萨於彼教中多时长养深解穷彻行布教源即当得此普贤法界以离此普法更无余路得成佛故故云入也。

  【科】问临门三车为实不实耶。

  实不实者据自宗则得果望一乘则空无就彼三车为实不实。

  【科】答实不实。

  实不实答也。 #

  何以故。 #

  何以下释所以。

  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实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实此二无二唯一相也。

  是方便故者总示由是方便引得出在三乘而非不实也由是方便引故望一乘而非是实也虽有二义而无二法故实不实唯一相也。

  【科】二教义差别。

  教者因大也义者果大也因果不同故言差别。

  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俱是教故。

  界内具许三车出门不上牛车同索故云但有其名俱是教者望彼一乘但是因故果虚指故下文云三乘为教一乘为义故知差别。

  【科】是故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科】亦不可说以佛教言但约二乘以经不简故彼求牛人等寻教至义亦同二乘俱不得故。

  义如前释。 #

  【科】三所期差别以彼一乘非是界内先许三是故界外四衢道中授诸子时皆云非本所望。

  以彼一乘四十余年秘而不说故非界内所许三车直至法华方始开显等赐大车故云四衢道中授时非望也四衢即谕界外如四达通衢不同火宅内也。

  【科】是故经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科】亦不可说非本所望但约二乘以经不简故圣言无失故。

  一一作此遮者为彼宗固执不可回故。

  【科】良以门内所许今皆无得露地牛车本非悕冀故今得之言非本所望也。

  【科】四德量差别谓宅内指外但云牛车不言余德而露地所授七宝大车谓宝网铃等无量众宝而庄严等此则体具德也又彼但云牛不言余相此云白牛肥壮大力其疾如风等用殊胜也又云多诸傧从而侍卫等行眷属也。

  宅内等者但云羊鹿牛车不言余德不同七宝大车宝等庄严也则彼三乘行用体德皆悉不具故与一乘差别二宗异也若尔岂彼无行解位地等耶孔目曰又诸三乘经论所明位地及差别次第法相等并约信解门中作如是说又曰行解亦入解门是故今章约行德胜用拣彼不具也。

  【科】此等异相并约同教一乘以明异耳。

  约同教者未显无尽故非别教如善财见三千大千界尘数知识探玄判云同教者义同此也同者同前诸教三乘故名同也。

  【科】又彼三中牛车唯一以彼宗明一相方便无主伴故此则不尔主伴具足摄德无量是故经云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无量宝车非适一也此显一乘无尽教义广说如华严中。

  又彼等至相曰在一乘则圆明具德处三乘则一相孤门故知二乘宗不同今约之以弁一相方便者下文云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等理非穷尽说孔目云三乘终教寂照照寂一相真如乃至有为无为等宗并不同义理各别则知终教三乘等乃一相方便耳今明无量宝车具足主伴故差别也此等祖文如稻麻竹苇不可固执适者往也之也非适所谓一也此显示所宗法也华严者能诠教也古人有云法华一乘意兼两势等其言已错或云於此可用其言亦错也法华宗於会三义当同教非以无尽为宗但由经文具斯二义章中引成如七八二门皆同教也。

  【科】此约别教一乘以明异耳。

  上四皆约法华四乘义如初门辨。

  【科】五约寄位差别如本业经仁王经及地论梁摄论等皆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间於出世间中四地五地寄声闻法六地寄缘觉法七地寄菩萨法八地以上寄一乘法。

  彼经论等则以四乘寄显诸地不同今却约诸地显诸乘有异。

  【科】若大乘即是一乘者七地即应是出出世又不应一乘在於八地是故当知法华中三乘之人为求三车出至门外者即三乘俱是出世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者是也四衢别授大白牛车者此在出世之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即是此中八地以上一乘法也。

  【科】问若尔何故梁摄论云二乘善名出世从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既不言三乘是出世如何作是说耶答既四五二地为声闻第六地为缘觉八地已去为出出世彼第七地是何人耶是故当知彼云二乘善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声闻缘觉俱名为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下说。

  二乘名通具如下说者如同教中也。

  【科】六付属差别如法华经云於未来世若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智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於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报佛恩。

  於未下至得佛智慧嘱一乘也若有下至示教利喜嘱三乘也汝等下通示嘱也。

  【科】解云余深法者即是大乘非一乘故称之为余然非小乘是以称深。

  余者所未尽之谓也孔目所谓是随一方化仪少说非无尽说者又如经云是有余说非无上说故云即大乘称为余然非愚法故称深也。

  【科】亦不可说以彼小乘为余深法以法华中正破小乘岂可叹甚深耶。

  法华破小显一故不可叹甚深也。

  【科】是故当知法华别意正在一乘故作此付属也。

  法华宗义是於一乘今虽二乘等付当知其意正在一乘也。

  【科】七根缘受者差别。

  根器机缘受行之者有所不同谓普别二机感普别二法各不同也。

  如此经性起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道品善根未闻此经虽闻不信受持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

  【科】解云此明三乘菩萨根未熟故虽如是经尔许劫修行不信不闻此一乘经者是人也当知是前法华经内余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是也以望一乘究竟法是故说彼以为假名若望自宗亦真实也此文意明华严是别教一乘不同彼也。

  言以为假名者章中明言望一故说为假名望彼自宗亦真实也探玄云假名菩萨者但依权教修行昧得一乘实行也非初地前地上若其如此则不能分二宗显差别矣。

  【科】八难信易信差别。

  如此经贤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乘求缘觉乘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甚为难。

  举三乘之信展转犹难况於一乘明文照然权实有据。

  【科】解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终心即摄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难信受故举三乘对比决之。

  信位终心者即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等故云成佛等事此是实成非变化成非三乘境界设有闻者必难信受至今有谓但名字观行即耳非究竟即也经恐难信故以三乘对决显二宗不同也问前明果德绝於说相云何十信终心即具佛果德用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说之相何名不可说耶答因位弁果德者欲彰果德是不可说是故叹德文言菩萨在於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

  【科】九约机显理差别。

  如此经第九地初偈云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於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乐於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诸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於佛乘说无尽佛法。

  谛缘度等为三乘皆是一方化仪有限说也非是无尽佛法故云差别。

  【科】解云此明一乘法门主伴具足故云无尽佛法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以此地中作大法师明说法仪轨是故开示一乘三乘文义差别。

  主伴具足等者如此经中一一结通一切时处皆说此法又一一法门皆说十者欲显无尽故或名无尽修多罗海与彼三乘不同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所谓三乘终教一相真如也而言等者孔目云并初教门染净即空愚法小乘苦谛之教所诠实法有为无为等宗并不同义理各别也下文云若依三乘种性差别略有三说一约始教二约终教三约顿教今就彼终教以拣明知此章通拣诸教三乘无足疑者以此下示经意也。

  【科】十本末开合差别。

  如大乘同性经云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

  所有下至诸佛法本末分异也诸佛法是本余法是末故二宗差别也。

  【科】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

  如是诸法是前二乘并菩萨法也皆悉流入者会前三乘之末归遮那之本法也经文甚显。

  【科】此文约本末分异仍会末归本明一乘三乘差别理耳。

  本末分异前分四法也仍会末归本即如是下会一切三乘法归第四诸佛法也章语如揭日月而行也何其惑哉智藏大海即诸佛十地中第十名也。

  【科】此上十证足为龟镜。

  龟者定吉凶镜乃别妍媸以喻圣言能判二宗也。

  【科】其别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与彼三乘教施设分齐全别不同广在经文略如下辨纵无教证依彼义异尚须分宗况圣教云披焕然溢目矣。

  所诠差别具明行位等相二宗分齐不同故云略如下辨尚须分宗者文中虽但云三一差别意兼小乘明有三宗一小乘宗二三乘宗三一乘宗然此三宗寄於五教则有二说一依此章并孔目等则以后为一乘宗中间三教为三乘宗初一为小乘宗探玄云谓小乘三乘一乘智论既将此经为不与二乘共故名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诸教为通三乘同观得益故名为共即是三乘四阿含经不共菩萨即是小乘亦名不共依此三位梁论第八善成立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下章云是故当知三宗各别理无疑也清凉亦曰或唯后一为不共也二依圆觉华严等疏初一为小乘宗次一为三乘宗后三为一乘宗今当前义至文更释。

  【科】二骇摄门者。

  骇摄者若但明分相则唯彰权实不同义非绝待岂知一外无三独一圆极今备骇诸权骇摄一切方尽圆融无碍之大宗也。

  【科】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

  一切三乘本来是一乘良以三乘无体揽一成故则经云於一佛乘分别说三祖曰普法所成故既无自体全揽一成故本来是一浮石曰且约印像以明六相示一乘三乘主伴相成显法分齐总相者义当圆教别相者义当三乘教如六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常在中道一乘三乘亦复如是主伴相资不即不离不一不异虽利益众生而唯在中道主伴相成显法如是昔说三乘派总为别今言即一揽别成总乃成普法也吾祖复曰一切即一者会别归总故显一甚深故一外无三方称圆极也。

  【科】何以故。

  前曰三一不同何以复说悉是故征也。

  【科】三乘望一乘有二门故谓不异不一也。

  由有二门故说别而复说即也。

  【科】初不异亦二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三故不异。

  三一互即故云不异。

  【科】问若据初门三即一者未知彼三为存为坏若存如何唯一若坏彼三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

  三即一而唯有一者且普别二机各得自法吾祖云若彼别机称自根器但各见己所见闻自所闻皆不见他所见不闻他所闻若坏彼三如何进修若存彼三如何唯一进退不可故须问以通释。

  【科】答有四句一由即一故不待坏二由即一故不碍存三由即一故无不坏四由即一故无可存由初二义三乘机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三乘机得入一乘由四句俱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无余也。

  一由即一不待坏既即是一将待何坏二既已即一何碍其存三既其即一复何不坏四既其即一复何可存初二三存故得有所依后二三即是一无可存坏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得入一乘也。

  【科】二以一乘即三明不异者隐显四句反上思之是故唯有三乘更无一也此如下同教中辨。

  一乘即三而不异即下揽实成权门也隐显反上者一由即三故不待隐二由即三故不碍显三由即三故无不隐四由即三故无可显由四句俱即三故唯有三乘更无一也此如下同教辨者非此门意故指如下即揽实成权也四句之中或唯三乘即三乘宗耳问何以不作问及结语耶答一乘隐显者对别机小智说也以彼不见他所见不闻他所闻隐彼无尽法也故圆融本法法尔常然本无隐显一异等普贤等机具获十眼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吾祖又曰此普贤机见一切所见闻一切所闻皆尽卢遮那能化分齐故不可作此问结也。

  【科】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一是非一门也。

  是非一门者普别二机所得不同也。

  【科】是则不坏不一而明不异。

  一异二门相即也。

  【科】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门此中不异是此骇摄门也。

  文处可见。 #

  【科】二同教者於中二初分诸乘后融本末。

  於中下分门至相曰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即以临门三车为开方便门界外别授大白牛车为示真实相也三乘一乘和合亦名回三入一也是故具列诸乘普摄无量则亦三亦一是同教也问答所谓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摄前诸教为方便故末不离本故是所流故为所目故应法界故法界义普故义总故是皆华严眷属摄故若尔何以清凉但言同顿同实答彼疏以终顿亦说一性而立一乘破五性而泯一乘至终教中乃说一乘一性十条大义拣彼五性三乘合后三教为一性宗则后三合为一乘至义分齐开同别处将彼二教为同教后一为别教是故且同顿实至下地钞云若同三乘亦收前四则当始小是知清凉亦同诸教总会诸教权以入一实也分诸乘者明统列方便总入正乘融本末者显一理遍通权实无碍。

  【科】初中有六重。

  六重者显全收也。

  【科】一明一乘於中有七。

  【科】初法相交参以明一乘谓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网及微细等事而主伴不具或亦华藏世界而不说十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谓如十眼中亦有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等而义理皆别此即一乘垂於三乘三乘参於一乘。

  此就二宗所有法相交互参杂成就机缘也三乘说因陀罗微细等即净名芥纳须弥也而主伴不具者一不即多也华藏世界者即梵网云莲华藏世界也十眼中五眼等如十通品等而义理皆别者问答曰据义分量深浅宽狭并皆不同今举义门有差别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乐故孔目云地经六决定义是其地体返不用十数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数目之以此验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将不满数目体以满数目相是佛别意也一乘居上故说於垂垂者自上而下三乘居下故曰参参者承也参承而上也。

  【科】是则两宗交接连缀引接成根欲性令入别教一乘故也。

  二法所以参而垂者引彼别机入普法也根者一向发起圣道之根欲者乐欲性者种性也。

  【科】二约摄方便谓彼三乘等法总为一乘方便故皆名一乘。

  皆名一乘者即圆教摄四皆名圆也。

  【科】所以经云诸有所作皆为一大事故等也。

  即莲经也。 #

  【科】三约所流辨谓三乘等悉从一乘流故。

  三乘从一流者即於一佛乘分别说三也非海无以潜流非本无以垂末若无海为本不能流百川之末也经云譬如大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无有根本之法何有随宜之说故探玄云将欲逐机渐施末教故宜最初先示本法是故初说此经后於鹿园等处渐说枝末小乘等法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故知小乘之法从大乘所流出故皆名一乘也。

  【科】故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又经云毗尼者即大乘也。

  是菩萨道即一乘也又经下即胜鬘师子吼一乘经云毗尼者即大乘学大乘者即是佛乘也。

  【科】四约殊胜门即以三中大乘为一乘以望别教虽权实有异同是菩萨所乘故。

  即取三车之中求牛车人入一乘也孔目云大乘中乘小乘分别大乘即是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无尽故中乘小乘义即不定如经会三归一故以望下纵夺以成之也。

  【科】是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止息故说二等。

  皆妙经也。 #

  【科】此文有二意一若望上别教余二者即大小二乘也以声闻等利钝虽殊同期小果故开一异三故若望同教即声闻等为二也又融大同一故。

  开实以拣权则以大小为二以利钝共名小乘望於同教融大乘同一乘是三中最胜故故声闻等为二乘也。

  【科】五约教事深细如经云我常为灵山等。

  粗者见劫坏细而常安隐粗为三乘细为一乘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等。

  【科】六约八义意趣依摄论如问答辨。

  此辨一乘得名意也故问答云一乘语字几意故说答有八意说一为不定机性声闻通因及果故说一乘等列释如彼又曰约此八意括声闻乘本来是一唯声闻人不了自法谓有别意愚住声闻行从彼愚故诸佛所呵今一乘所救者据此病别也。

  【科】七约十义方便如孔目中说。

  孔目曰一乘义者分别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者如华严经说祖曰华严一部是一乘不共教余经是共一乘教三乘小乘共依故方便乘者分别有十一对三宝分别二对四谛分别乃至十对譬喻分别初对云佛宝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无尽故法僧即不定等又曰上来所辨於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於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令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目故二与彼究竟圆通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一切三乘等并名一乘若谓是所流为所因无异事等故三乘等即圆通法也若言摄方便是方便则三乘等非即圆通义。

  【科】依上诸义则三乘等并名一乘皆随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别也。

  依此七义一切三乘等法皆名一乘但从自宗大非小等不同故纵说一乘之义主伴不具如华藏不说十等义当同教非别教也。

  【科】二明二乘有三种。

  【科】一者一乘三乘名为二乘谓如经中四衢所授并临门三车此中合愚法同回心俱是小乘故有二耳。

  言一乘三乘问答云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如经下指经分别也此中下释所以合二声闻故唯有三乘故有二也。

  【科】二者大乘小乘为二乘此即合一同三开愚法异回心。

  言大乘小乘者问答云於方便中从教趣果分二故合一同三为大乘开出愚法为小乘回心属大以皆趣佛果故。

  【科】三者声闻缘觉为二乘此通愚法及回心。

  约利钝不同开声闻缘觉为二乘也约本俱得三乘名故通二声闻等也。

  【科】又初约一乘次约三乘后约小乘准可知之。

  可知。 #

  【科】三明三乘亦有三种。

  亦有三种者以前二乘有三种故今蹑之云亦有三种也良以乘门数法一四五等皆不相通唯二三两数得互相通故唯二门而言亦有三种要问曰又约数说谓二及三各通三二义意故说所言二通三者谓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一乘三乘所言三通二者有二义意谓大乘中乘小乘一乘三乘小乘其意各别三二两数既互相通从通义意故标三种若言错者不应三韩与大国之本俱错若脱一义者离今二门无别有故问答亦应脱耶或有足成一种者臆说无取。

  【科】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为三乘此为显法本末故上开一乘下开愚法故有三也。

  一乘等者要问云此依摄论於教门中成机欲性显法本末差别不同故言上开者是於一大善巧法中开作三宗也探玄云或分为三谓小乘三乘一乘智论既将此经不与二乘共故名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为通三乘同观得益故名为共即是三乘义准四阿含经既不共菩萨亦名不共即是小乘一乘最胜故云上开愚法最劣故云下开。

  【科】以经中愚法二乘并在所引诸子中故知三乘外别有小乘三车引诸子故知小乘外别有三乘三人俱出至露地已更别授大白牛车故知三乘外别有一乘。

  以经等者愚法二乘即是穷子也三车引彼则在所引中故知三车外别有小乘指彼三车以引诸子诸子既即小乘故知小外别有三乘三人出已别授大车则三外有一明矣当知分相中虽但拣三乘祖意正在三宗不同。

  【科】问何以得知愚法二乘在所引中耶。

  何以等者以始教有宗说彼愚法出界总断烦恼分断所知以入涅盘名为趣寂故有此问。

  【科】答以彼愚法约大乘终教已去并不名究竟出三界故。

  大乘终教深细而说不许出界故在所引中也顿圆亦然故云已去。

  【科】何以故以人执烦恼未永断故但能拆伏而已。

  但伏现行未除种子故云而已也。

  【科】故弥勒所问经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故也。

  不如实修行不真也不断烦恼断不真也。

  【科】又经云汝等所得涅盘非真灭度。

  非真灭度者胜鬘云言诸二乘得涅盘者是佛方便又经云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於涅盘又云虽生灭度之想入於涅盘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则知小乘涅盘非真灭也。

  【科】又经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罗汉果无有是处。

  【科】又大品云欲得阿罗汉等果当学般若波罗蜜。

  若学般若则得罗汉顺释也。

  【科】是故当知罗汉实义在大乘中是故大乘必具三也【科】普超三昧经云如此大乘中亦有三乘即为三藏谓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唯大乘中得有三藏余二乘中则无此也入大乘论中亦同此说。

  大中有三小乘无也余二下所引二乘也无此三藏谓其行果俱无徒有虚言入大下指论示同。

  【科】是故当知门外三车不通愚法以法华非小乘故。

  由上愚法在所引中门外三车不通彼也以界内外二位不同故法华会三归一正破小乘故曰非也。

  【科】其瑜伽声闻决择及杂集等论辨声闻等教行位果及断惑分齐与婆沙俱舍等不同者是其事也。

  大小二论大分齐别如所诠中具出问终教亦有二乘耶答界内二乘前教则无唯此有也昔人云此乃说前小乘非终教有此说太疎岂不闻教说声闻尽理不尽理非声闻亦有差别始教许彼出界入寂岂亦是说前教乎又问此上诸论义当始教何以於此终教引耶答断惑中有二义一者声闻是一始教许断终教不许断二者始约三乘声闻终约愚法若终约三乘说声闻者亦如诸论若始说愚法义同法华故下文云三乘有三义一始二终三顿吾祖曰若约三乘则从始至终皆说三乘通益三机於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当知经论义实多含此诸论等义通三教是故此中引成终教之义故下文云中间三者或总为一谓一三乘教也以此皆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说正指此文也问始说五性故有三乘终顿共谈一真如性何忽有三答若谈一性而泯二乘则二教归於一乘若皆为三人则属三耳故云前诸教中虽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等也。

  【科】是故当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齐别也。

  即初科正明本义也。

  【科】由此义故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密有二种一共二不共言共者谓摩诃[衔-金+工]经及余方等经等共诸声闻众集共说故不共者如不思议经不与声闻共说故。

  此论释大品经要问曰大品般若三乘终然般若是通名故有共不共也谓此摩诃[衔-金+工]者即所释大品也及余方等者即涅盘维摩思益迦叶佛藏仁王胜天王等也。

  【科】解云不思议经者彼论自指华严是也以其唯说别教一乘故名不共。

  【科】义准知之如四阿含经名不共以唯说愚法二乘教故。

  【科】如大品等经共集三乘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故云共也。

  集三众而说三法具获三益非前三人趣终顿之一也。

  【科】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乘。

  通大等要问曰仍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三世有等三乘则无三乘教有小乘则无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数共同共犹通也彼有此无则不通矣或二乘俱无则一乘是也。

  【科】依此三义故梁摄论云善成立有三种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其第三最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

  依此三义者近指智论远则指其开三本通文也梁论之文诸祖同引然则统论佛法唯有四乘一乘三乘为四三乘中拆之小乘则上有一乘故有三宗一乘之中即开同别若以今家五教摄乘乃有二义一独以圆教摄一乘於中亦开同别一乘之中无余法也以中间三教摄於三乘三乘则有三义始终顿三各说不同然皆三乘也小乘独一则为三义由此义梁论之中作如是说今章始末皆明此义故云依此三义等也孔目问答通计一百四十余处并谈此义搜探二玄上下之文凡拣三乘亦明此义然亦有约一性义拣五性义但少说耳二若以后三终顿圆教以摄一乘於中亦开同别则终顿为同圆教为别则由终顿说於一性泯於二乘不同相宗谈五性而存三乘故开二教入一乘摄为一性宗前二不融为同教后一圆融为别教则一乘宗中离同别外亦无余法是故诸祖并无二种同教对一别也以始教为三乘愚法为小乘为三宗不同亦引梁论当知论造於彼方引用於此土经论多含而用不同然则不碍其成三宗也当知白牛为一三车为三愚法为小三鸟出笼三兽渡河等皆是彼方通义岂令彼可独用而此不容引耶后哲当深体之。

  【科】若言说大品等时一音异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说华严时何不异解得小果耶又说增一等时何不异解得大果耶。

  【科】是故当知三宗各别理不疑也。

  则一乘宗三乘宗小乘宗理无疑也为有不信者是故再三指示也。

  【科】二者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此有三义一则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约一乘办二即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所说三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论中自有声闻法缘觉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爱行等异於二乘故也。

  此有三义初中约一乘辨者以大乘拣二乘故小乘则回心也就普机说故知约一乘辨二者大乘中自有三如上者即普超大品等所说梁论有本三乘作大乘此约三乘宗也三则小中有三但慈悲等异者亦止三十四心断结成真佛故此约小乘宗也。

  【科】四者或为四乘亦有三种一谓一乘三乘为四此则开一异三合声闻故也二谓一乘小乘人天为四此总开意也三谓三乘人天为四准上可知。

  一谓下合二声闻愚法同回心也二谓下总开者约三世间就世间中开人天为四三谓下三乘为三也。

  【科】五者或为五乘亦有三种一谓一乘三乘小乘为五二谓三乘人天为五三谓佛与二乘天及梵亦为五并准释可知。

  初中三为三故有五也二谓中人天分二也三谓下并可见。

  【科】六者或无量乘谓一切法门也故此经云於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此之谓也。

  一切法门皆可入道然此有二义此中但差别乘耳。

  【科】上来分乘竟。

  是知大小人天等法皆入此门良由是方便故法界义普故圆教甚深广大不思议故同别各各摄法尽故吾祖曰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乃至语广明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当知教海全深全广能拣能收或有不知何法全拣何法全收但数语字真不晓者也。

  【科】二融镕本末者。

  本末则同所摄一三乘等融通无二也。

  【科】此同教诸乘等会融无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门。

  此同教者指分诸乘中或三或一权实无碍权实角立互成而总名一乘者良由应法界而有二门有二门故两宗并立应法界故三一无碍皆入此门故吾祖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圆融无一相故摄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人天所得亦在其中又曰若摄方便如前诸教并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别诸乘后明融本末也易简折薪将同一法界作同教得名所以者悞也如祖师曰此文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观法一切处用应法界故又此文在一乘及三乘余宗不具显若无尽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应法界故若从文相别相是三乘当知此说差别三乘得入一乘所以也如云文在三乘义通一乘何以故以应法界故等又云此文在三乘义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云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称法界故又云诸义差别不同皆是同教一乘义也何以故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义甚分明同教之名但由三一共耳。

  【科】一泯权归实门即一乘教也二揽实成权门即三乘教等也。

  一泯权等者则三亡而一显故唯一乘揽实成权则一隐而三存以别机不见普法唯见三乘也别教唯有初门三乘独有后门同教具斯二门该摄中指一即於三云如同教说者义见於此。

  【科】初即不坏权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碍三后即不异实而即权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碍一是故一三融摄体无二也。

  初则下由有四句不得坏等故故即一而不碍三也后则下譬犹派总成别不动总也是故即权而不碍一体无二者吾祖曰分非圆外分分圆以成分圆非分外圆揽分以成圆是即分内之圆圆内之分也水动故成波波澄故为水何二之有哉。

  【科】问若尔二门俱齐如何复说有权实耶。

  俱齐三一俱融体无二故。

  【科】答义门异故权实恒存理遍通故全体无二。

  以义从门则权实常在法界理圆其体不二也。

  【科】何者谓权起必一向赖於实是故揽实实不失实现未必一向藉於权故泯权权不立。

  如何是门异而有权实耶谓权下释也非水而无波有波必赖水无一即无三有三必揽一依本而成故派总成别故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实不失者有波即有水波波全湿故风停水在故是故揽实实不失实现下静水不因波故实现不藉於权泯权则方便相尽济河而焚舟权不立也。

  【科】是故三乘即一虽具存坏竟必有尽一乘即三虽具隐显竟恒无尽。

  三乘者引机假设体本是一就义以明存坏性本自无故竟有尽一乘普法法尔繁兴小智不知故说隐显法体无尽。

  【科】由此融镕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谓如别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以不知一故三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非三如止果海。

  镕者事入理而消镕故融和而有四句也一唯一乘普法独立无一切故如上别教二或唯三乘方便说三隐一乘故不知一者机劣不知故名为隐是故不可约一乘机设难也三亦一亦三如同教则三一和合会三归一如前同教也四非三非一者性果圆极如前所弁。

  【科】此四义中随於一门皆全收法体是故诸乘或存或坏而不相碍也准思可解。

  皆全收法体者法界性融分圆俱现故诸乘或存或坏虽权实俱融就三乘为语也所以不相碍准此深思可得开解矣。

  【科】余释乘名体等并如别说上来明建立一乘竟。

  运载体性等广如起信论别记探玄等释。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上)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下)

  【科】第二教义摄益。

  第二教义等者牒章前辨同别教义分齐深广未明摄机成益故此示之。

  此门有二先辨教义分齐后明摄益分齐。

  先辨教义分齐者此显三乘一乘分齐不同也后明摄益分齐三宗摄二机各有分也。

  【科】初中亦有二先示相后开合初中有三义。

  【科】一者如露地牛车自有教义谓十十无尽主伴具足如华严说此当别教一乘。

  露地牛车孔目云别教者三车外别索大牛之车故也自有教义即圆果普因也即章题所谓一乘教义矣谓十十无尽主伴具足言十十者欲显无尽故孔目曰十数之义含有二门一成圆教门二不成圆教门今将梵网经等对大经本璎珞等十数即是单别不具一切圆故入三乘摄不具十义数亦有二种一目彼三乘令人分解二目彼一乘就彼下机相对以显一乘今用圆数故云十十如华严说者示能诠教而诠上教义也云花曰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也此当下指判。

  【科】二者临门三车自有教义谓界内示为教得出为义仍教义即无分此当三乘教如解深密经及瑜伽等说。

  自有教义自宗辨也界内示为教者如握空拳以诱孺子但有言而无物也得出为义但奔火难实无三车要问云小乘佛三乘佛并是阿含佛也教义即无分者引而得出义也诱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曰无分此当三乘教即中间三教於中虽有权实总为一三乘也余经即大品普超三昧涅盘等经瑜伽大智弥勒所问经论等也。

  【科】三者以临门三车为开方便教界外别授大牛之车为示真实义此当同教一乘如法华经说。

  为开方便教者以三乘解行位地等皆为趣一乘方便因果等法皆是阿含施设故皆是教孔目曰又诸三乘经论所明位地及差别次第法相门等并约信解门中作如是说若据行法行解亦入解门界外等者露地等赐大车皆与记别方为示真实义此当同教一乘即前亦三亦一之同教也要问曰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三乘在三界内成其行故一乘三界外与三界为见闻故吾家诸祖皆以法华为同教一乘者多矣此章自有十余处文有谓此同教是终顿说也。

  【科】二开合者有二先别后总。

  【科】别中一乘三乘各有三句。

  【科】三乘三句者或具教义约三乘自宗说或唯教非义约同教一乘说或俱非教义约别教一乘说为彼所目故也。

  如文所列为彼所目者为(上声)者被也如重空三昧若为一乘目即属一乘若为三乘目即属於三乘今为一乘所目一一圆融与彼一乘更无异事则自宗失於教义也目者状目诠目也桓温在石头谓诸公曰若能目此城者当赠二姬孔目曰教是能目之方便又曰有名之教目有名之义等云云如教分齐义。

  【科】一乘三句者或具教义约自别教说或唯义非教约同教说或俱非教义唯约三乘说隐彼无尽教义故。

  诸句易解隐彼教义者三机差别小智不见闻大法故说隐也。

  【科】总辨者或教义俱教以三乘望一乘故或教义俱义以一乘望三乘故或具此二句约同教说或皆具教义各随自宗差别说也。

  总论三一也第三句云或具者具教义也三乘为教一乘为义余文可知。

  【科】第二摄益者於中有三。

  约界分内外二机摄之成益不同也。

  【科】一或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此约三乘当宗说亦如瑜加等辨。

  谓三车引出也。

  【科】二或摄界外机令得出出世益方为究竟此有二种。

  约机通标也。 #

  【科】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后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则一乘三乘和合说故属同教摄亦名回三入一教此如法华经说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后於出世身上证彼法者即属别教一乘摄此如小相品说。

  若先等者先同教回三入一教同教之异名也若孔目云经云会三归一故知是同是指教之行相非释同教之名会三归一则是三一共教共故名同也法华是同教一乘所依之经五教三乘通释释迦如来海印所现一代佛法不出一乘三乘小乘三宗收尽勿以情取若先下后别教已成解行者界内通见闻解行出世唯证入见闻入证皆约一乘故属别教小相品者则地狱天子三重顿圆也。

  【科】三或通摄二机令得二益此亦有二。

  二益者出世出出世二种益也。

  【科】若先以三乘引出后令得一亦是一三和合摄二机成二益故属同教此如法华说若界内见闻出世得法出出世证成或界内通见闻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证入此等属别教一乘此如华严说。

  初门可见若界内下不与三合故属别见闻解行证入三位就界内外并出出世为义不同耳如华严者所辨乘体教义摄机成益皆是所诠如经说即约能诠教也。

  【科】第三叙古今立教。

  古今诸贤所立教门差别非一且略叙十家以为龟镜。

  古今立教者前之二章已辨所诠乘法摄机成益三一不同同别亦异将显能诠经论诠有浅深以示所宗圆极理宜判教开宗先叙古今名范故说此门名贤俊杰开判良多且叙十家以示方轨。

  【科】一依菩提留支依维摩经等立一音教谓一切圣教皆是一音一味一雨等但以众生根行不同随根异解故有多种如克其本唯是如来一圆音教故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等也。

  菩提流支即后魏至中夏也依维摩经立一音教一音即净名经一味一雨即法华药草喻品谓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润五性三乘不同法雨一味无差别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谓本末镕融一大善巧法而圭山乃谓圆教摄於前四一一同圆海中百川无非海也或名法界大宗或名无尽圆通自在宗即是华严全收诸教大宗也今章与探玄独引菩提流支证一音教引维摩经前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如来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肇曰密口一音殊类异解探玄云一约类或为天众现一天音能含余类各别得解对人亦尔余类皆然清凉曰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玄文双引流支罗什於罗什下引经次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肇曰佛以一音说一法众生各随所好而受行探玄云二约法或为众生说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凉曰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有殊非谓音本陈大小又云初则佛音具异后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有谓与清凉异者悞矣。

  【科】二依诞法师等依楞伽等经立渐顿二教。

  【科】谓以先习小乘后趣大乘等大由小起故名为渐亦大小俱陈故即涅盘等教是也。

  大中小起正示渐义从小而大亦小大并陈所以得名为渐也涅盘者捃拾残机大由小也度十仙果证罗汉所以前文判属三乘是也。

  【科】如直往菩萨等大不由小故名为顿亦以无小故即华严教是也。

  直往於大故不由小文无回小之说初成顿说无权可会故云无小名顿也。

  【科】远法师等后代诸德多同此说。

  隋远法师齐朝刘虬亦立此二。

  【科】三依光统律师立三种教谓渐顿圆。

  光统即佛陁三藏高弟也大统名惠光南山宗承之律宗之祖师也常讲大经有广略二疏所立教门至相搜玄承用也此方首判华严为别教一乘人到于今咸受其赐非聊尔人也三教名义如本疏释。

  【科】光师释意以根未熟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深妙之义如是渐次而说故名渐教。

  由根未熟未堪总闻故先说等也如五时三时之次第也常无常如以般若对涅盘空不空即般若对法华等也。

  【科】为根熟之流於一法门具足演说一切佛法常与无常空不空俱说更无渐次故名为顿。

  具足演说故名顿也然上二教释义探玄周疏并作此说此乃吾祖略撮彼义以成其文若据彼疏搜玄中全用也渐教则说三藏翻名辨相彼文云如约以辨一化始终教门有三一曰渐二曰顿三曰圆初门渐内所诠三故教则为三所为二故教则为二言其三者一修多罗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等教则为二则说大小二藏所以如此者良由三藏诠於三学有兼有正诠此不诠彼二藏之内说大不说小说小不谈大通收一代渐经故言先空后不空先无常后说常等彼又云二顿教者下经云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於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小明利乐於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饶益於众生有大慈悲心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於佛身说无尽佛法以此文证知有一乘及顿教及三乘差别以此文中四乘顿用故云具足演说常无常空不空同时俱说此则化仪有异所说之法不别指圆觉为化仪之顿义同此也。

  【科】为於上达分阶佛境者说於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即此经是也。

  上达兼地前也分阶佛境地上也具周疏义钞。

  【科】后光统门下遵统师等诸德并亦宗承大同此说。

  遵等者即名也光师之高弟也尊严敬仰有过其师者。

  【科】四依大[衔-金+工]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以用通收一代圣教一因缘宗谓小乘萨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谓成实经部等三不真宗谓诸部般若说即空理明一切法不直实等四真宗涅盘华严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立四宗文处颇明。

  【科】五依护身法师立五种教三种教同前[衔-金+工]师第四名真宗教谓涅盘等经明佛性真理等第五名法界宗谓华严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

  护身即寺名也但於前四开出华严为法界宗。

  【科】六依耆阇法师立六宗教初二同[衔-金+工]师第三不真宗者明诸大乘通说诸法如幻化等第四真宗者明说诸法真空理等第五常宗者明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义等第六圆宗者明法界自在缘起无碍德用圆备亦华严法门等是也。

  耆阇亦以处标名也第三不真等但约俗谛说诸法如化第四约真谛说空理真实第五约性德常恒第六约华严德用圆满故名圆宗。

  【科】七依南岳思禅师及天台智者禅师等立四教该摄一代东流教。

  【科】一名三藏教谓是小乘故彼自引法华经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故又智度论中说小乘为三藏教大乘为摩诃衍藏二名通教谓诸大乘经中说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如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是也亦名渐教三名别教谓诸大乘经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亦名顿教四名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华严是也亦名秘密教以声闻等不见闻故。

  彼自引经者以此教名小监故言彼自引也四教名义略如演义广如彼宗。

  【科】八依江南敏法师立二教一释迦经谓屈曲教以逐物机随计破着故如涅盘等二卢舍那经谓平道教以逐法性自在说故即华严是也。

  立二教如演义备释。

  【科】九依梁朝光宅寺云法师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为三乘四衢所授大白牛车方为第四以彼临门中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余义同上辨。

  义如章初广如探玄演义。

  【科】后代信行禅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三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

  别解别行者解行一一历别三乘差别谛缘度异也先习者谓大由小起亦大小俱陈也普解普行者一具一切故此非华严余宗则无。

  【科】十依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依深密经金光明经及瑜伽论立三种教即三法轮是也。

  【科】一名转法轮谓於初时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即小乘法二名照法轮谓於中时於大乘内密意说言诸法空等三名持法轮谓於后时於大乘中显了意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

  一转法轮谓三轮四谛法轮二照法轮者谓以空照有故为破遍计性密意言空未显说有也三持法轮者谓双持前二也三性直如皆约理说不空谓圆成是有依彼自宗但许不变湛然常存之有非随缘有。

  【科】此三法轮中但摄小乘及小乘中始终二教不摄别教一乘何以故华严经在初时说非是小乘故彼持法轮在后时说非是华严故是故不摄华严法门也。

  此三法轮但摄小乘等者从小之大但摄一代渐经小始终三合名为渐故又以三轮义通如真谛三藏法性宗人亦依光明等经立此三轮持则双持性相故将三轮摄於三教非相宗意相宗但至境空心有为双持耳。

  【科】此上十家立教诸德并是当时法将英悟绝伦历代明模阶位叵测只如思禅师智者禅师神异感通迹参登位灵山听法忆在於今诸余神应广如僧传又如云法师依此开宗讲法华经感天雨华等神迹亦如僧传其余诸德行解超伦亦如僧传。

  【科】此等诸德岂夫好异但以备穷三藏睹斯异轸不得已而分之遂□依教开宗务存通会使坚疑硕滞氷释朗然圣说差异其宜各契耳。

  【科】第四分教开宗。

  开宗判教者非命世之大才彻法之正眼备穷三藏囊括百家隐实托权本高迹下者岂能为哉昔可尚也正而用之理或未然别立新意前列十家周鉴不远。

  於中有二初就法分教教类有五后以理开宗宗乃有十。

  就法分教者法谓能诠教法就此一代教法以类相从其流有五故次文云圣教万差要唯有五问今家以义判教其理安在答若不约所诠之义何以知其教法有五盖由吾祖以圆通之智眼观彼圣教诠小乘行果则分为小教权实偏圆义有不同则分为彼教故下文云此约法以分教若就法义如下别辨此分能诠五教不同下辨五类所诠差别於理照着以理开宗者约人所尚道理不同略有十也。

  【科】初门者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圣教万差即东流一代部类之多也就此圣教通为五类小者相从为小不辨部帙大小卷轴多寡也余四皆然如人持尺量绢就绢分成五段但言分绢不言尺等非不用尺今就楚法类分为五非不以义也。

  【科】初一即愚法二乘后一即别教一乘指经本中为善伏太子所说名为圆满修多罗故立此名也。

  初一即愚法二乘教谓此教中但断烦恼以证我空不断所知不证法空愚於诸法罗汉不识赤盐贞元云我於凡愚不开寅等后一下指晋经本中者以章非疏故此晋经唐经名圆满因轮修多罗故立此名者而圆教依此立也。

  【科】中间三者有其三义。

  中间三者谓始终顿也探玄开二则首开别教一乘前四为三乘三中则开小为小乘中间三教为共教三乘与此全同章初以别教拣三乘以愚法在里内为小乘中间为三乘也孰云不拣终顿哉。

  【科】一或总为一谓一三乘教也以此皆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说。

  谓总合三教为一三乘教以此下释所以何以三教总为二乘以此三教皆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获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经典虽有权实皆是通说三法通益三机也如上所引者即三乘中大品等经共集三乘众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获益即所得也若云终顿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异远同者皆是臆说且始教得三果终顿得一果此可释存三泯二不同分之为二也今合为一耳。

  【科】二或分为二所谓渐顿。

  於上三乘开出渐顿谓孔目问答与今教章分判诸教所依之经皆就法华之前以判如正法念经举正解行别邪解行通三乘教涅盘经等及大品经三乘终教维摩思益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等则当顿教金刚般若三乘始教是以今文於三乘开出顿渐复开始终也。

  【科】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着通名为渐。

  以始终等者终教虽云假设地位亦在言说并不同顿教也是故二教共为渐也。

  【科】故楞伽云渐者如掩摩勒果渐熟非顿此之谓也。

  【科】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

  言说顿绝如直默等理性顿显者法性无多少长短故解行顿成者净名云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是真入不二法门祖曰若无维摩嘿不二理则一切法不成一念不生等者一念妄心不生云何不得名佛清凉云念想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现前岂不名佛又真如无分别空一念即成其佛又一念所谓无念也小乘无一念成佛。

  【科】故楞伽云顿者如镜中像顿现非渐此之谓也以一切法本来自正不待言说不待观智如净名以默显不二等又宝积经论中亦有说名顿教修多罗故依此立名。

  即四顿之一也庵罗果四渐之一也以一切下略示所以言说顿绝者以自正也一切解行皆不可说故不待观智也嘿显即真不二理也宝积下重引得名。

  【科】三或开为三谓於渐中开出始终二教即如上深密经等三法轮中后二是也。

  约大乘初浅后深故开为二会深密者以三时收渐教也五时则於后开出法华涅盘常住妙典为四五时今合五作三第三时中收经甚宽又持法轮义亦通也深密经亦说真如妙有但奘师所宗宗於不变湛然有耳今约通义略分教耳。

  【科】依是义故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故彼经云迦叶白佛言诸摩诃衍经多说空义佛告迦叶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余说复次迦叶如波斯匿王常十一月设大施会先食饿鬼孤独贪乞次施沙门及婆罗门甘膳众味随其所欲诸佛世尊亦后如是随诸众生种种欲乐而为演说种种经法若有众生懈怠犯戒不懃随顺舍如来藏常住妙典好乐修学种种空经乃至广说。

  依是义者则依二教始终不同也以空为始不空为终是然此五教草创於帝心因循於至相修饰於贤首也如是则开判於奘师未归之前且竺汰之时三论新翻空性并行各符宗旨遂於大乘有性空二教圣贤继踵权实遂分今家五教囊括诸宗故以空为大乘之初门不空为终也始者初始也终者终极也空不空乃二教所显之理也非立名之因也然此始终且显一理空有相望如圭峰略辨十对浅深不同云华曰始教门者复有二种言始门者如百法明门论六种无为属一切法摄人法二空方入空摄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为上言终门者维摩弟子品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金刚微尘即非微尘等又云今初教门中真如但是空义不同终教如终二门并具空有二门问奘师还自天竺执定性阐提并不成佛故以深密第二第三时合为始教有不成佛故复名分亦是大乘初门所显之如义同百法是始之初门答以示义复次下引喻诸佛下合显在文可见。

  【科】解云此则约空理有余名为始教约如来藏常住无上名为终教。

  有余者尚有未尽也常住妙典方尽谈故。

  【科】又如起信论中约顿教门显绝言真如约渐教门说依言真如就依言中约始终二教说空不空二真如也。

  所显真如既有其三故教成三也有疑用论者当知经论多含随用异耳虽开为三然皆三乘也。

  【科】此约法以分教若就法义如下别辨。

  如下别辨者指下所诠差别中辨能诠教法之下辨所诠之义也义则理行果三也。

  【科】二以理标宗宗乃有十。

  【科】一我法俱有宗此有二。

  【科】一人天乘二小乘中犊子部等彼立三聚法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二聚初二是法后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四无为五不可说此即是我不可说是有为无为故。

  小乘犊子二十部於六宗所计同异摄部少多备释如演义不复更列。

  【科】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等彼说诸法二种所摄一名二色或四所摄谓三世及无为或五谓一心二心所有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故一切法皆悉实有。

  【科】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说有现在及无为法以过未体用无故。

  【科】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等彼说无去来世现在世中诸法在蕴可实在界处假随应诸法假实不定成实论等经部别师亦即此类。

  四唯小乘。 #

  【科】五俗妄真实宗谓说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虚妄故出世法实非虚妄故。

  【科】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体故此通初教之始准之。

  演义云五六通大小五少似中论一半向前此通初教之始者真如义者渐教门中有三门一终教门二始教门三世间所知门第三复有三门始门通人天及愚法二乘言终门者论释谓一切法但有名谓分别名思惟名等为是大乘近方便故故云初教之始。

  【科】七一切皆空宗谓大乘始教说一切法皆悉真空然出情外无分别故如般若等。

  始教等者义如分教中辨然此教通分别无分别教义无分别教义者谓证真如故分别教义者谓教义即空故今就深指故云无分别也般若者指所宗经也护身衍师智光竺汰等皆此判也。

  【科】八真德不空宗谓终教诸经说一切法唯是真如如来藏实德故有自体故具性德故。

  谓终教等即前常住妙典说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德一一有体也。

  【科】九相想俱绝宗如顿教中绝言之教显绝言之理等如净名嘿理等准之。

  如顿教等者孔目云此如绝於教义相想俱不及故。

  【科】十圆明具德宗谓如别教一乘主伴具足无尽自在所显法门是也。

  如是等如前分教中此章同探玄依五教次第亦顺其义以列诸宗次第及释义也而清凉国师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绝相宗九名空有无碍宗此盖以性拣相回大乘法师第七为八以符法性在法性相之后为深故也少与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始终顿遂以真空绝相收於顿教又亦空有无碍彻於同教故云前浅后深若空有双绝亦收顿教又复七八九三诸师各立欲判浅深定其权实。

故清凉序之与今章探玄不同也。

彼文云又上三宗诸师各立故今叙之。

其第十一宗非彼所竞故不言耳。

  【科】第五乘教开合者於中有三。

  乘教开合者。

良以诸家判立各有圣教以为依据。

不可全弃。

又圣教开合本由机异。

设云平道亦为化生。

合虽多过开亦未能全无於失。

是故今家开合全收无过不离。

故有此门。

  【科】初约教开合。二以教摄乘。三诸教相收初约教者然此五教相摄融通。有其五义。

  此即诸文判教之后总相会通也。但立文小异义旨大同与探玄全同。但彼开四有二说。此少一门耳。既云五教相摄。终顿在其中矣。

  【科】一。或总为一。谓本末镕融。唯一大善巧法。

  本末二相譬若五金大冶烹而为一。

故云本末融镕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

圭峰言。

圆教摄於前四。

一一同圆海中。

百川无非海也。

或名一圆音教。

或名满藏。

或名无尽圆通自在宗。

略如同教策出。

  【科】二。或开为二。一本教。谓别教一乘为诸教本故。二末教。谓小乘三乘从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为方便故。

  是前一中约本末开成二也。

一本教等者。

初说华严为诸教本。

清凉云。

将欲逐机渐施末教。

先示本法顿演此经。

二末教等者即前四也。

既从所流故称为末。

又名究竟等者。

此约有果无果以分二。

亦名称法本教逐机末教。

亦名正乘方便乘。

探玄云或开为二谓一乘三乘教。

前诸教中虽有存三泯二不同。

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

亦名共教不共教。

如上引智论。

或约同别。

或约大小。

或约权实。

或约曲直。

或约渐顿等也。

  【科】三。或开为三。谓一乘三乘小乘教。以方便中开出愚法二乘故。

  谓一乘等者。

探玄云或开为三。

谓小乘三乘一乘教。

智论既将此经不与二乘共。

名为不共。

即是一乘大品等。

为通三乘同观得益故名为共。

即是三乘四阿含即是小乘。

清凉曰。

或后一是不共。

此三亦顺四乘。

此上二门三乘皆备收终顿。

皆是方便为三人所得非究竟也。

若清凉圭峰分三教中於五教内。

初一小乘。

次一三乘。

后三一乘。

与今不同。

  【科】四。或分为四。谓小渐顿圆。以始终二教俱在言等故。

  谓小等者。

此是探玄第二义。

以彼分四有二义。

一於上共教中约存三泯二。

开两教故为四。

一别教小乘。

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存三也。

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泯二也。

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等。

深密既第二第三时教同许。

定性二乘等俱不成佛。

许其入寂不起。

是始教存三也。

若终顿二教共谈一性无有五性。

入寂二乘非真灭度。

是泯二也。

由此义故开入一乘宗中为同教一乘。

清凉曰。

终顿二教虽说一性一相。

无二无三。

是泯二也。

又云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

演义云。

不辨圆融具德故非别教。

贞元大疏其理一也。

若尔者前二门则以皆为三人故终顿总入三乘教摄。

第四门则取泯二故终顿入一乘摄。

文理甚明。

又皆指法华为同教一乘。

文亦甚多。

  【科】五。或散为五。谓如上说。

  【科】二。以教摄乘者有二。

  教是能诠。乘约所诠。乘教非一。故辨此门。

  【科】先一乘随教有五。

一别教一乘。

二同教一乘云云。

三绝想一乘如楞伽。

此约顿教。

四约佛性平等为一乘等。

此约终教。

五密义意一乘如八意等。

此约始教云云。

  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云云者。

建立一乘中广显同别。

不复更书三绝想一乘。

孔目云会彼五乘成无分别离相一乘。

出楞伽经。

第四可见五密义意者。

要问有八意。

故说一乘。

彼一乘是隐密相引二乘说非显了说也。

  【科】二。

明三乘亦有五。

一小乘中三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

二始教中三始终俱别以有入寂故。

三终教中三始终俱同并成佛故。

四顿教三始终俱离云云。

五圆教中三始终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故云云。

  小中三始别终同者。

探玄云谓始约因修四谛缘生六度等别。

终就得果。

三乘之人身智同灭。

故云俱罗汉等也。

二始教等者。

探玄有二义句。

彼云若据圣谛缘生六度行异。

亦得名为始终各别。

此是第二第三时教说也。

即是今义。

彼又云。

二始同终别三。

谓同闻般若同观无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

如前所引说。

彼前所引者亦即大品等共教三乘。

若如是者。

始教既皆共教三乘。

则亦有同观无性各得自果始同终别之句也。

三终等者。

始同者同闻般若同观性空故。

终同者并成佛故。

探玄又有近异远同三。

谓初以三乘方便引之。

后同以大乘令得度等。

名若力士经大般若等诸大乘经。

於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

以约始终一类此世定故。

如是说者则终教自具四句。

一始同终别。

三同闻般若等故始同也。

皆为三人所得故终别也。

以终教亦收入共教三乘。

故二始终俱别三。

以大品等通说三乘法通益三人。

则谛缘度别是三法始别也。

通三人得益是终别。

虽有权实皆具三乘。

此世根性定故。

未过八万劫等未回心故三始别终同。

三约此世根性异。

未至无余位不发心。

须说二乘。

引令入道谛缘度不同始别。

又以八六四二万十千劫醉三昧酒始别。

酒消然后觉终同也。

四始终俱同三。

始同同闻同观也。

终同者以许回心作佛也。

四顿教始终俱离者皆不可说故。

五圆教中三。

汝等所行释始同皆得授记终同也。

  【科】三。诸教相收者有二门。一以本收末门。二以末归本门。

  所以辨相收者。

欲显方便正乘上下相望权实不同。

令知末有所归耳。

然有二门并约一乘辨也。

本即一乘。

末即诸教。

以诸教虽有相收为本之义。

而本义不成。

以毕竟是方便故。

如共教中亦上下相望有共不共而皆共教也。

  【科】初中於圆内。

或唯一圆教以余相皆尽故。

或具五教以摄方便故。

顿教中或唯一顿教亦以余相尽故。

或具四教以摄方便故。

熟教中或一或三。

初教中或一或二。

小乘中唯一。

皆准上知之。

  圆内余相尽者本来是一乘故。

或具五摄前四为方便故有五也。

此通即不即二义。

如下七八二门辨。

顿教中亦余相尽者一切不可说不知一故。

或四摄前为方便者从渐入顿故。

熟教亦名实教或名终教。

或一亦以余相尽故。

或三前二为方便故。

初教根不定堪入熟教等。

故初教或名始或名分以空有二宗皆未尽大乘法理总名初教。

或一约自宗。

或二摄小为方便。

小根不定堪入初教。

即便定等。

故小乘唯一。

  【科】二以末归本小乘内。

或一以据自宗故。

或五谓於后四教皆有为方便故。

初教中或一是自宗故。

或四谓於后三教皆有作方便故。

熟教中或一或三。

顿教中或一或二。

圆教中唯一。

皆准上知之。

  前四皆有趣归之法。

则知自宗非是究竟故名方便。

随宜巧便假施设者也。

小乘或一自宗不知大乘故。

或五皆有为方便故。

初教或一约自宗或三於后二教皆有为方便故。

顿教中或一约自宗或二於后一皆有作方便故。

当知此章终顿二教但属三乘。

皆须入一方名究竟。

望后圆教皆名方便。

若约泯二显一属於一乘则不名方便。

以后三教皆名□乘。

今非此义。

圆教唯一以究竟故。

  【科】是诸教下所明义理交络分齐。准此思之。

  交络者如五教互望分齐也。

  【科】是则诸教本末句数结成教网。大圣善巧长养机缘。无不周尽。

  本末句数者。

则上来诸教相收诸句也。

结成教网则镕融为无尽圆宗也。

是则融前诸教为究竟之圆。

多涝漉根缘无孑遗矣。

是知人天善根皆圆教摄。

有谓但融圆中自有四谛等法。

不取前教者岂足以语道也。

  【科】故此经云张大教网亘生死海。度天人鱼置涅盘岸。此之谓也。

  【科】第六教起前后者。

  教起前后者略辨如来一代所说。约时显教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善巧摄生方便也。

  於中有二。初明称法本教。二明逐机末教。

  【科】初者谓别教一乘。

即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树下。

犹如日出先照高山。

於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十十法门。

主伴具足圆通自在。

该於九世十世。

尽因陀罗微细境界。

则於此时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后法门。

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见闻等并同时显现。

  称自得法。

直说根本一乘法也。

於中有四。

初正陈本法。

第二七日者顺论众也。

以时因陀罗该前后故。

周疏具有会释。

十十法门即同时具足等十十门也。

言理事等者等余行位人法等事法也。

前后者前即初成后即末代。

乃至今后见闻等并在此时显现。

  【科】何以故。卷舒自在故。舒则该於九世。卷则在於一时。此卷即舒。舒又即卷。何以故。同一缘起故。无二相故。

  初征有何所由。

前后复同时。

同时亦前后耶。

答卷舒自在。

故不同末教卷舒异门不得自在。

此宗舒卷牙即是故该九世摄一时镕融无碍也。

又征何以卷舒得若是耶。

同一缘起故无舒即无卷。

有卷乃成舒也。

无二相者珠光镜明牙相是也。

  【科】经本云於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又云於一念中即八相成道乃至涅盘流通舍利等广如经说。

  广如离世间品等说。

  【科】是故依此普法。

一切佛法并於第二七日。

一时前后说。

前后一时说。

如世间印法读文则句义前后印文则同时显现。

同时前后理不相违。

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准以思之。

  孔目问曰。

大智舍利弗等佛出世已在他国。

异时异处方与目连等入其佛法。

因何华严经会第二七日。

佛未移动即有舍利弗等五百声闻。

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并未建立。

因何具述在经。

答。

如来依解脱德建立一乘。

故经云於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法轮。

当知今所成一乘教者即其事也。

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世。

即过现未各有过现未相。

即复相入成其十世。

当第二七日如是等法皆悉现前。

又曰若欲识华严经无尽教义者。

当依六相因陀罗微细智及陀罗尼自在法智。

知今章即用彼文也。

下文云广如孔目问答。

则知自云录和尚微言。

成於章疏。

果不虚矣。

不熟孔目问答。

则不知此章元由。

后贤不可不察。

  【科】二逐机末教者谓三乘等有二义。

一与一乘同时异处说。

二异时异处说。

初义者是同教故。

末不离本故。

依本而成故。

后义者本末相分故。

与本非一故。

此二各有二义。

一三乘。

二小乘。

  三乘等者兼小乘也。

初义者同时异处也。

是同教者则表三一和合同时说也。

如次章所指末不离等所以皆同初时也。

文中三故字皆出所以同时也。

后义本末相分者。

本教末教二相各不同也。

与本非一者。

以不即义故也。

  【科】初者密迹力士经说佛初成道竟七日思惟已。

即於鹿苑中以众宝等庄严法座。

广集三乘众。

梵王请佛为转法轮。

广益三乘众得大小等果。

乃至广说如彼经中。

又大品经云佛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

无量众生发声闻心。

无量众生发独觉心。

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行六波罗蜜。

无量菩萨得无生法忍。

住初地二地乃至十地。

无量一生补处菩萨一时成佛。

  【科】解云以此教证。当知最初第二七日即说三乘法。与一乘同时说也。

  经中言七日思惟。即思因行缘行也。文处可见义当探玄本末差别同时兼小乘一乘。三类同时也。

  【科】二小乘者。弥沙塞律说佛初成道竟入三昧。七日后乃於鹿苑而转法轮。故知小乘亦与一乘同时说也。

  【科】又普曜经云第二七日提谓等五百价人施佛麨蜜。佛与授记当得作佛等。此经所说虽通三乘等教。有义亦摄人天等法。亦与一乘同时说也。

  於中各有引经示义。

  【科】问说时既同。何故说处别耶。

  此是直问非难问也。

  【科】答为约时处寄显法故须同异也。

  约时处表法要同异也。

  【科】故地论云时处等校量显示胜故。

同时者显是同教故。

处异者示非别教故。

如别教一乘在菩提树下说者。

欲明此是得菩提处。

即显如来自所得法称本而说。

故不移处说也。

余三乘等法欲明逐机改异。

故移处就机鹿苑而说显非本也。

  地论等者。时谓初时。处即觉场。异处谓鹿苑等显非别教者移异就机。非是称自所得一乘别教也。余文可知。

  【科】第二时处俱异者。

由与一乘不即义故时处俱别也。

或三七日后说如法华经。

或六七日后说如四分律及萨婆多论说。

或七七日乃说如兴起行经。

或八七日乃说如十诵律说。

或五十七日后说如大智论说。

或一年不说法。

经十二年方度五人。

如十二游经说。

有人解云智论五十七日者即五十个七日。

与十二游经一年同也。

  第二等者不即义者言本末差别也。八七下探玄大疏皆云五分律。余并同此末教机异宜闻各别。故不同也。

  【科】以此等教证当知三乘小乘并非第二七日说。由与一乘教差别故。随机宜故。余可准知。

  并可知其中义有依本起末摄末归本等。此皆略之矣。

  【科】第七决择其意者。

  然诸教前后差别难知。略以十门分别其意。

  诸教前后难知者。

探玄西域二家之后吾祖有问二说三教各初说小华严初说。

如何会释前章三宗同时并说。

故有此科决择其意也。

言差别难知。

者古来诸德各答释此问。

多说不同。

一约顿渐悟机。

二约显秘二门。

三约一音异解。

然皆有妨难。

不能决通。

第四贤首释通方决此难。

兼会二说。

大例有二。

一为此世根定者说。

二为此世根不定者说。

今章总笼二例。

以为十门。

  【科】一。或有众生於此世中。小乘根性始终定者。则见如来从初得道乃至涅盘。唯说小乘未曾见转大乘法轮。如小乃诸部执不信大乘者是。

  彼文此世根定中有三。此其一也。

  【科】二。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

小乘根不定。

故堪进入大乘初教。

即便定者则见如来初时转於小乘法轮翻诸外道。

后时见转大乘初教即空法轮回诸小乘。

如中论初说者是。

  此即此世根不定门也。

然此章分成多义。

以顺前诸教也。

彼但入三入一之二门耳。

今即从小入初教也。

而言即空法轮者。

孔目等但有以空为始。

今章录之而成其文。

故言即空法轮。

其后相宗渐炽。

探玄等方辨乃以三分半人不得成佛。

故亦判入初教。

加分名耳。

非相违也。

中论初者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也。

  【科】三。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於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堪入终教。

即便定者则初时见转小乘法轮。

中时见转空教法轮。

后时见转不空法轮。

如解深密等说者是。

  即深密三轮中初闻唯小。次闻唯大。后闻具三。此云空不空者约所显理说。

  【科】四。

或有众生於渐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顿教。

即便定者即见初示言说之教。

犹非究竟。

后显绝言之教。

方为究竟。

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所说不二并在言说中。

后维摩所显绝言之教以为究竟者是。

  此约净名宗在绝言也。文处甚显。

  【科】五。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顿悟机孰。

即便定者即见佛从初得道乃至涅盘不说一字。

如楞伽经说。

又涅盘经云。

若知如来常不说法。

是名菩萨具足多闻等。

  亦即探玄根定中析出也。所引皆绝言也。

  【科】六。或有众生於此世中。三乘根性定者见佛从初即说三乘教法乃至涅盘更无余说。如上密迹力士经及大品经说者是。

  即彼根定中云或有众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见佛始终但说三乘。

如密迹力士经云。

佛初鹿园说法时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等。

乃至广说大品大般若亦同此说。

又云以此义准后时所说皆通具此三乘。

如诸大乘经中所说。

又云於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

是故当知此前诸门权实顿渐不同。

此世根性定不定别皆属三乘。

第七已下方谈从三入一耳。

  【科】七。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

故堪进入同教一乘者则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

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

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

如会三归一等。

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

  於此世等者三根不定而入一者。

回三入一是同教也。

见自得法是彼方便。

舍方便而入正乘。

三乘为教。

一乘为义。

三一和合。

即前圆教。

或五前四为方便故。

虽非正乘皆圆教摄。

是彼方便故。

如奴属主也。

孔目云。

若横依方便法门有二义。

今说一乘中后义与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

意云但与彼作方便得名一乘非即是彼圆通自在无尽法也。

故云依彼教起是彼等也。

阿含此云净教。

意云但是言说耳。

  【科】八。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

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

何以故。

为彼所目故。

更无异事故。

如法华经同教说者是。

  文云或有众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入别教者。

则此类众生初见佛闻说三乘。

久修根熟普眼智开。

见自得法是佛於一乘分别说三。

无异事唯是一乘。

故云入别。

还是从三入一但根利不见所舍方便耳。

若为彼一乘之诠目一一圆融故更无异事。

孔目云。

由依究竟一乘教成。

何以故。

从一乘流故。

又为一乘所目故。

如法华经同教说者以此经宗於会三归一。

是故上之二门虽入同入别利钝不同。

皆就机破会。

不同华严初成顿说无权可会。

不通二乘。

独谈不共一乘。

如前别教中该摄一切本末唯是一乘。

则是此经所诠圆别究竟法也。

  【科】九。

或有众生於此世中具有普贤机者。

则见如来从初成道乃至涅盘。

一切佛法普能初时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说无尽具足主伴。

穷因陀罗网微细境界。

本来不见说三乘小乘等法。

如华严经别教中说者是。

此约普贤教分见闻及解行处说。

  此下二门皆约别教一乘。

此即探玄此世一乘根性熟者开二门也。

即初时便说本教也。

不见三小者直体显一。

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仪故。

不对二乘无所破故。

无权可会。

不同法华破异明一。

此约普贤教分等。

普贤门中若但约教证以分二分。

则教分中有见闻解行。

入证分齐为证分。

孔目曰。

此约教分说。

又曰此据证说。

或开三分。

所谓见闻分解行分入证分。

或名三位。

或名三生。

孔目云。

当是圆教证分已去。

又云当在圆教位中见闻处说。

又曰普贤解行分义是也。

三分并是普贤门摄。

今文约教证二分为九十二门。

故教分中即见闻及解行处说也。

  【科】十。

或有众生於一乘别教解行满足已证入果海者。

则见上来诸教并是无尽性海随缘所成更无异事。

是故诸教即是圆明无尽果海。

具德难思不可说不可说也。

此约一乘入证分齐处说。

余可准知。

  此即一乘根性定析成此门。

众生解行满足证入果海。

则知非是寂灭圆极自在果也。

又云即见上来诸教等者。

当知此中果海即是发心品初发心时取得果耳。

亦不思议等所显之果。

此中说者即显果海不可说也。

此文云不可说不可说者。

乃是具德难思出於数法耳。

非言果分玄绝不可说。

是故结云。

此约一乘入证分齐处。

既言就此处说。

显非果海明矣。

  【科】第八施设异相者。

  然此异相繁多。略约十门。以显无尽。何者十异。

  【科】一者时异。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七日说。犹如日出先照高山等。故论云此法胜故在初时及胜处说也。

  时异等者。如教起前后说。

  【科】若尔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因缘行等如论释。

  初七最胜何以不说。思惟因行缘行故初七不说。论即十地论。广说如诸疏记。

  【科】又此即是时因陀罗网等故即摄一切时。若前若后各不可说。劫通前后际并摄在此一时中也。

  亦如上说。因陀罗即数也。用显时之无尽。

  【科】三乘等不尔以随逐机宜。时不定故。或前或后亦不一时收一切劫等。

  亦如前辨。 #

  【科】二者处异。

谓此一乘要在莲华藏世界海中众宝庄严菩提树下。

即摄七处八会等及余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海。

并在此中以一处摄一切处故。

是故不动道树徧升六天等者是此义也。

又此华藏世界通因陀罗网故周侧诸尘。

於此称法界处。

说彼一乘称法界法门也。

  要在下世界海者。

即莲华藏香水海中摄二十重佛剎。

结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於中布列。

皆如来修因之所严净。

常处其中而演说法。

七处八会晋译经耳。

及余下此华严藏之外十方无间穷尽法界之剎并在其中。

不动者即不分而遍也。

又此世界通帝网重重无尽。

不可说其分量也。

周侧诸尘。

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等。

清凉云此犹约器世间说。

若约智正觉及众生世间。

即一一佛身支节毛孔皆摄无尽重重之剎。

普贤众生一一皆尔。

并是遮那说经之处自狭之宽。

略显十重之处。

如疏所辨。

  【科】三乘等即不尔在娑婆界木树等处亦无一处即一切处等。

  在文可见。 #

  【科】问若尔何故佛地经等亦在净土中说耶。

答彼经但云在光曜宫殿等具十八种圆满。

亦不别指摩竭国等。

以彼为地上菩萨说佛地功德故。

在三界外受用土中。

此三乘终教及一乘同教说。

  答彼下示彼经相亦不下拣不同。

以华严指摩竭国全华藏故。

以彼下显彼经意况为地上说佛地德故。

特於界外受用中显染净差别说。

非融通说也。

此三下指教分齐也。

三乘终教及一乘同教共说此义。

则知三乘终教非别教也。

  【科】若此华严皆云在华藏界内摩竭国等。不云娑婆内亦不云三界外。故知别也。余义准知。

  染净镕融也。 #

  【科】三者主异。谓此一乘要是卢舍那十身佛及尽三世间说。如普贤行品云。佛说菩萨说剎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等。

  谓此等者十身二种十身如玄文具列。仍说用周等十重无碍。广显法界身云无尽之相通三世间。常说遍说。所引经文即三世间说也。

  【科】不同三乘等是化身及受用身等说。余义准知。

  受用即三身中他报身名卢舍那。

孔目云。

此约三乘卢舍那。

当彼报身又云化身复说报身。

所化千佛及化千亿释迦亦当报身下阎浮提。

七岁出家等当是化身。

若依华严即不如此。

为有十佛不同。

故其卢舍那等及化释迦并是十佛化用。

应可准知。

又如普贤乘象至行者前即三乘普贤。

谓第四十五知识即一乘普贤。

当知三身舍那与十身舍那德义天远。

普贤既尔文殊亦然。

一一皆具主伴。

圆明无尽故。

  【科】四者众异。谓此一乘经首唯列普贤等菩萨及佛境界中诸神王众。

  谓此等者如妙严品所列。

  【科】不同三乘等。或唯声闻众。或大小二众等。

  或唯等如余经说。

  【科】问若尔何故第九会中有声闻众耶。

  【科】答彼中列声闻意者二种。

  有二意则二声闻各当一意。

  【科】一。寄对显法故以彼如聋如盲有显法深胜也。

  寄彼声闻对显华严尊胜。阿罗汉在座同请尚犹聋盲。其法深玄固可知矣。故云显深胜也。即释迦弟子舍利目连十大声闻也。

  【科】二。文殊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等者非是前所列众。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回向一乘故作是说之。

  此舍利弗弟子海觉等六千比丘与五百声闻叔侄行异。

故孔目云。

即有大智舍利弗等五百声闻。

并有舍利弗弟子六千比丘。

并者兼及也。

拣有二种不同。

文殊等者在本会中文殊闻显后辞佛南游故云出会所摄。

即舍利弗亦辞佛从文殊游於人间以为助化。

所将因陀罗惠等五百比丘出於自房。

至道中。

舍利弗劝诸比丘观文殊十种胜德。

文殊如象王回观诸比丘。

比丘皆得十眼十耳等。

故云所摄六千等为表六根清净。

故化为六千也。

非是下拣五百声闻。

是此会经初所列声闻众。

此六千经初不列。

故则二类不同。

列字悞作引。

此等下其诸比丘位在三乘中回心人也。

非是小乘声闻位人。

良由文殊游行经中文殊已会化令回心向大。

故云已在三乘中。

今令回心向一乘。

故经作是说耳。

孔自云。

二约终义辨回心者如下经文。

大智舍利弗与五百比丘回心向文殊师利。

并言宿种善根。

现六千比丘显久共修行成实眷属。

舍利弗身在佛法中。

义当聪明位。

又曰今复回心。

当回之时即得十种大法等。

又曰其位在顿悟熟教等。

又行愿往后此是菩萨众。

目连鹙子等是声闻众。

当回心前辛苦穷谕愚法位人。

孔目又曰如穷子。

长者遣使方便与价等义。

当人天及大众部以去乃至初教。

如舍利弗回心等义。

当初教已去乃至顿教及终教已下孔目化六千者五百比丘化非声闻化也。

  【科】五者所依异。谓此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

  要依海印等者。

上云今将开释迦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有同别二门。

若如上说三乘等并在同教中。

岂亦海印出耶。

孔目曰。

同别由同在海印定中成。

故不在定中。

说同教者。

入一乘远方便故。

  【科】不同三乘等依佛后得智出。

  即法住智也。 #

  【科】六者说异。

谓此一乘此方说一事一义一品一会等。

时必结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说。

主伴共成一部。

是故此经随一文一句皆遍十方。

多文多句亦皆遍十方。

  谓此下即上所引同说经亦即主伴经。

  【科】三乘等即不尔但随一方一相说无此主伴该通等也。

  一方者逐一方化仪也。一相者一相孤门也。无此圆融主伴结通十方等也。

  【科】七者位异。谓此一乘所有位相上下皆齐。仍一一位中摄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诸位在信等位中。余位亦然。

  谓此下即六位相收即入等广在疏文。略如所诠中辨。

  【科】三乘中即不尔但随当位上下阶降皆不相离也。余如下说。

  不尔等以彼但约行布差别上下不同。离字误当作杂字。不相杂也。

  【科】八者行异。

随一菩萨即具信等六位。

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别行相并一时修。

如东方一切世界中常入定等。

西方世界中常供养佛等。

如是十方世界中尽穷法界行亦不分身。

一时皆遍满。

一念皆遍修。

一一念中亦如此信位满心已去。

一一位皆如是修。

更无优劣。

又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困陀罗网等。

  即具信等者以得一即一切。

故得升即得斗也。

以一若不成一切俱不成。

良由同一缘起故。

六相智融故。

相入故。

相即故。

一一位中定谓正在定散谓出三昧时也。

并一时修者一念徧成诸行也。

东方下互徧同时也。

尽穷法界行者显重重遍也。

法界义总成故。

亦不分者一身即法界身故。

一时下显念劫圆融。

随一一门各尽摄故信位满心已去。

即约行拣位以一乘是行佛故。

如问答云。

若具五位及九位。

佛则是一乘圆教摄也。

更无优劣前后镕融故。

又一下诸行共成缘起有同体异体相即成也。

  【科】三乘即不尔。地上菩萨犹各有分齐。况地前者乎。余如下说。

  於文可见。 #

  【科】九者法门异。

谓略举十重以明之。

一。

彼有三佛此有十佛。

二。

彼有六通此有十通。

三。

彼有三明此有十明。

四。

彼有八解脱此有十解脱。

五。

彼有四无畏此有十无畏。

六。

彼有五眼此有十眼。

七。

彼说三世此有十世。

八。

彼说四谛此有十谛。

九。

彼有四辨此有十辨。

十。

彼有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

余门无量广如经说。

  相对拣显十佛如离世间品等。十通十明并如本品。余如出现品等。

  【科】十者事异。

谓随有舍林池地山等事皆是法门。

或是行或是位或教义等而不坏其事。

仍一一尘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别事。

因陀罗微细成就随一事起皆悉如是。

  谓如善财随所遇贪嗔痴等皆得法门。

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真也。

仍一一尘皆具法界。

如一尘是总相。

人法理事因果行位等十对二十事法为别相等。

一一尘皆各如是。

故得因陀罗等也。

  【科】三乘等即不尔但可说即空即真如等。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不思议力容得暂现。非是彼法自性如是。余可准知。

  孔目云。初教即空。终教即如。顿教即泯。又若下拣足指案地并净名不思议等也。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一(之下)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二(之上)

    玉峰沙门 师会 述

  【科】第九明诸教所诠差别者。略举十门义差别故显彼能诠差别非一。余如别说。

  言诸教者即五类能诠教也。

所诠者即理行果三。

是所诠所目义也。

差别者所诠义中各有五门。

不□如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

由此得知彼能诠法五类不同。

故云显彼非一。

吾祖曰此就义分非约时事十门。

初二是理。

后三是果。

中间是行。

上文云若约法义如下别辨即指此也。

上是能诠之法。

此是法下之义。

持此之义。

分彼之法。

简而真(矣)。

  【科】一所依心识 二明佛种性 三行位分齐 四修行时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断惑分齐 七二乘回心 八佛果义相 九摄化境界 十佛身开合。

  【科】第一心识差别者。

  心意识为诸法依。诸教诠此分齐差别也。

  【科】如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如小乘论说。於阿赖耶识但得其名如增一经说。

  言但有六识无七八也。

义分下演义云小乘谓未来名心。

过去名意。

现在名识等种种分别。

然无别体。

彼为约此三世不同义。

说心意识名。

体即第六。

小论即毗昙俱舍也。

赖耶下但得第八之名。

无别自体。

谓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经也。

  【科】若依始教。於阿赖耶识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

  谓相中辨成就义也。

世谛因缘无性故成第一义谛。

本来不作故不成。

缘成故非不成。

缘成故非是成。

一切识门皆如是也。

起信疏云。

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故云但得一分。

彼以业相为赖耶自证分。

转相为见分。

现相为相分。

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为诸法生起之本。

此但生灭之业。

以於下论疏又云。

以彼宗未明识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

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

不许随缘但与八识为诸法本。

故真理不作诸法也。

  【科】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赖耶。从业等种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

  唯识第四云。

诸心心所皆有三依。

一因缘依。

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

离自因缘必不生故。

二增上依。

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

离俱有根必不转故。

三等无间依。

谓缘前灭识诸心心所皆托此依。

离开导根必不起故。

释曰。

根识同时名俱有也。

前灭识等犹能开辟导引后生名开导也。

然此三依言生转起别相云何生。

约依种辨体而生。

转约随顺与力令转起约由前开路令后得起。

又云业无识种不亲辨体。

识无业种不招苦乐。

既有依托。

故云从业等生。

业即有支习气等等取我执名言二习气也。

生死相续由诸习气。

然诸习气总有三种。

一名言习气。

二我执习气。

三有支习气。

名言习气者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

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

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

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

二我执习气者谓虚妄执我我所种。

我执有二。

一俱生我执。

即修所断我我所执。

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

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三有支习气。

谓招三界异熟业种。

有支有二。

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

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

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故。

论颂云。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此能引业即诸业习气。

若无业种不招苦乐。

如种无田终不生芽。

故此名言由业引起方受当来异熟之果。

异熟等者孔目云所熏一切种子。

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

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习气者谓由现行蕰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

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

诸法种子所积集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

又诸有情取为我故。

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

为诸法依者以赖耶是根本依故。

诸识通依不唯七识。

心所等法皆依此故。

故云诸法依也。

  【科】方便渐渐引向真理。

故说熏等悉皆即空。

如解深密经云。

若菩萨於内於外不见藏性不见熏习。

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

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

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

如来齐此建立一切心意识秘密善巧。

瑜伽中亦同此说。

  方便等者。

孔目曰。

理体辨成就。

又云。

当知阿赖耶识欲成就者会须通如来藏始可得成坚实依止。

若但取其生灭相识即同七法不住。

非究竟依也。

彼就究竟归如来藏。

此约初教。

故云渐渐引向真理。

乃至但云悉皆即空。

如解下若菩萨者。

梁摄论云。

由此心识微细境界所摄故。

不为声闻二乘说。

为诸菩萨说。

应有胜位为得一切智故佛为说。

何以故。

若离此智得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

若菩萨於内外各别。

不见阿陀那阿陀那识阿赖耶阿赖耶识者。

此皆藏识之别名重言。

阿赖耶阿赖耶识约能所藏义。

阿陀那阿陀那识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

又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

清凉云。

阿赖那此云藏识。

能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

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

此名唯在异生有学。

阿陀那此云执持。

执持种子及色根故。

此名通一切位。

此二即心之别名。

论主意明心含染净。

双举二名释一心义。

其义云何若有我执则成阿赖。

若我执亡则舍赖耶名唯阿陀那。

持无漏种则妄心斯灭真心显现。

故偈云。

心若灭者生死尽即妄灭也。

非心体灭而言菩萨。

菩萨者拣非声闻菩萨缘觉菩萨。

如来下如来不齐法住智建立心意识也。

瑜伽云。

如是菩萨离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於心意识秘密善巧。

然诸如来不齐於此。

施设心意识等广如唯识章具出。

  【科】解云既齐此不见等处。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赖耶生灭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从业等生灭相也。

皆是下孔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

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

故云会归真理明即空也。

始教有二门。

相成就当於始门。

理成就义当终门。

  【科】若依终教於此赖耶识得理事融通二分义。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说如来藏不守自性。

随缘成阿赖耶或名阿梨耶但梵音楚夏耳。

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等。

胜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

棱伽云。

以七识染法为生灭。

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

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

故得理事融通也。

  【科】故论但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

  不生灭者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

非一非异者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

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

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

离之心不异。

目此二义。

不二之心名阿赖耶识。

  【科】以许真如随熏和合成此本识。不同前教业等种生。

  孔目云。

随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

一坚谓理实故坚。

二无记义方得受熏。

何以故。

无记者即是无分别义。

如来藏中方有此法。

三可熏者唯如来藏不守自性。

随诸法缘起成似义故是可熏。

四与能熏相应者唯如来藏有应诸法义。

余法即无。

何以故。

以不守自性故。

然能熏亦有四义。

一者净法名真如。

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

三者妄心名为业识。

四者妄境界。

所谓六尘熏习义者。

如世间衣服实无於香。

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真如净法实无於染。

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等。

清凉云。

今法性宗亦七识等而为能熏。

八识为所熏。

其第八识中以如来藏随缘成立。

含有生灭不生灭义故熏第八即熏真如。

相宗所熏四义。

一坚住性。

若法始终一类相续。

能持习气乃是所熏。

二无记性。

若法平等无所违逆。

能受习气乃是所熏。

三可熏性。

若法自在性非坚密。

能容习气乃是所熏。

四与能熏共和合性。

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

能熏亦有四义。

一有生灭。

二有胜用。

三有增减。

四与所熏和合而转。

但彼相宗赖耶唯是生灭。

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拣无为非能所熏。

即不熏如来藏。

遂成两宗不同。

备如问明钞。

不同下拣前生灭识也。

  【科】故楞伽云。

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

名为识藏。

又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

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俱。

又起信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染心等。

如是非一。

  如来藏即所熏也。

恶习能熏七转识也。

藏识第八异名。

密严经云。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识海常住。

藏即赖耶识。

此明守权拒实诃为恶慧。

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

无明住地与七识俱。

如海浪生常生不断。

起信论云。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

因无明风动心。

与无明俱无形相。

不相舍离。

其文非一也。

  【科】问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说随熏起灭。既许起灭。如何复说为凝然常。

  唯识论释真如云。真谓真实拣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前说常法。云何起灭。又若起灭。何谓凝然常耶。动静相违故须问释。

  【科】答既言真如常固。

非如言所谓常也。

何者圣说真如为凝然者。

此是随缘作诸法。

时不失自体。

故说为常。

是则不异无常之常。

名不思议常。

非谓不作诸法。

如情所谓之凝然也。

  经论说真如常。

非彼世间如言所对之常。

何者征圣教所说真如为凝然者。

是随缘作生灭。

时不失自性。

如水作波时不失湿性。

故说为常。

由不变故始能随缘。

由随缘故方能不变。

何者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湿性。

将何随缘如无湿性。

将何随风而成波浪。

即由此义说真如随缘。

若不随缘。

体即不变。

缘中既无。

何成不变。

  【科】故胜鬘中云不染而染者。

明随缘作诸法也。

染而不染者明随缘时不失自性。

由初义故俗谛得成由后义。

故真谛复立如是。

真俗但有二义。

无有二体。

相融无碍。

离诸情执。

是故论云智障极盲暗谓真俗别执。

此之谓也。

  不染下上即不变随缘。下即随缘不变。由随缘故俗谛得成。由不变故真谛复立。然此二义竟无二体但是一法。故说相融。未破所知。别执真俗是盲暗也。

  【科】此真如二义同前始教中约法相差别门。故但说一分凝然义也。此终教中约体相镕融门。故说二分不二之义。此义广如起信义记中说。

  同字当作内字。此真如随缘不变二义内前始教就法相差别门。但说不变一分之义。此终教深细。故就体之与相镕通二分无二之义。起信义记即古疏也。

  【科】又如十地经云三界虚妄。

唯一心作。

摄论等约始教义释为赖耶识等也。

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

又如达摩经颂摄论等释曰此界等者。

界谓因义即种子识。

如是等实性论约终教释云此性者即如来藏性。

依此有诸趣等者如胜鬘经说。

依如来藏有生死。

依如来藏有涅盘等。

乃至广说。

  十地经下经通也。

摄论下清凉云。

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

拣无外境故说一心。

此约始教义。

十地论下论异也。

清凉云。

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

理无二体故说一心。

此约终教义。

前说由熏习力变现三界依正等报。

后说举体随缘成辨之事。

探玄大疏经文广说十门以显一心。

恐繁不录。

又如下演义云。

此通指大乘经为对法经耳。

经颂云。

无始时来界为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摄论下等取瑜伽杂集。

彼论释云。

无始者初际无故。

界者因义即种子也。

是识因种谓一切法。

此唯杂染非是清净。

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

非因性义。

所依能依性各异故。

第三论云此中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等。

论答云。

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

与彼和合俱转。

犹如水乳。

然非阿赖耶自性。

是彼赖耶对治无分别智种子性故。

明知赖耶但是生灭非真性成故云界是因义等实性下即法性宗论第四论云。

无始时来性。

作诸法依止。

依性有诸道。

及证涅盘果。

无始时来性者如经说言。

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

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言。

世尊如来说诸如来藏者是法界藏。

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

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

作诸法依止者如胜鬘云。

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

论云依性有诸道者。

经云。

世尊。

生死者依如来藏。

世尊。

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占*ㄆ]及证涅盘果者。

经云。

依如来藏故有生死。

依如来藏故证涅盘。

故云界者性义等。

  【科】是故当知二门别也。

  二门别者始终二门也。

  【科】若依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

  即二祖摄相归性以显一心。

以八识皆无自体。

唯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

故云一切等也。

不可说者论云。

一切虚妄如石女儿。

用炎水浴。

被龟毛衣。

着兔角屣。

戴空华冠。

入乾闼婆城共幻化女戏义。

言但起心见法并皆非有。

如上所谕。

当知圣教所现道理。

诸法非有唯一真如。

无我实性以为究竟。

此是三乘义。

故云离言不可说等。

  【科】如维摩经中三十二菩萨所说不二法门者。即是前终教中染净镕融无二之义。净名所显离言不二是此门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处引此亦证成。

  【科】以其一切染净相尽无有二法可以融会。故不可说为不二也。

  不可说者以无二法可以指诉说二不二也。

  【科】若依圆教。即约性海圆明法界缘起无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圆融。故说十心以显无尽。

  即二祖后之三门所显唯心之义。十心用显无尽。

  【科】如离世间品及第九地说。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说。此等据别教言。

  离世间及九地所出一广心二深心三胜心四净心五利心六坚心七无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无边心。

唯识章引地论云。

是菩萨如实知众生诸心种种相心杂相。

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相皆如实知。

性起品云。

佛子。

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佛子。

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

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

譬如虚空为一切所依而虚空无所依。

探玄广释。

  【科】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所说心识。何以故。是此方便故。从此而流故。余可准之。

  问摄前诸教者。

未审摄何等教。

若言即前所列诸教。

别教亦列乎前。

岂亦摄耶。

若云但摄前四。

何不如余处列乎别教之前。

答无可无不可。

言无可者如余处列之於前但摄前四。

以是一乘之方便故。

无不可者前五总融为同教故。

如建立中同教之内亦列别教一乘。

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车望三乘为义故。

探玄十门唯心中云。

初三门约初教说。

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

后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

总具十门约同教说。

则别教亦摄是为同教。

故亦前亦后也。

问探玄云。

华严初成顿说。

无权可会。

如何令说摄前诸教是此方便耶。

又华严从初至极唯谈一乘更无异说。

如何前教从此流耶。

答祖云华严一部唯是不共。

未有末之可摄也。

法华乃摄末归本归华严故。

故为本也。

是故诸祖皆判法华为同教一乘。

摄前诸教归华严矣。

又此经是开渐之本。

非本无以垂末。

二乘在座如聋如盲。

故兴一代渐经。

无权者以对普机。

故与渐者为别机故。

  【科】问云何一心约就诸教得有如是差别义耶。

  问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种种差别。

  【科】答此有二义。一约法通收。二约机分齐。

  答法具五门约机得别。

  【科】初义者由此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是故圣者随以一门摄化众生。

  初义下即缘起理实一法界心也。随应摄化故有多种。

  【科】一摄义从名门如小乘教说。二摄理从事门如始教说。三理事无碍门如终教说。四事尽理显门如顿教说。五性海具德门如圆教说。

  一者得名而不得义。

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

余如小乘。

二者如杂集论以八义建立阿赖耶识。

孔目云。

据此文相阿赖耶即在事中。

但得一分生灭之义。

三者真理随熏遍在缘中成赖耶故。

四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据此经文。

虽知是识。

由不免戏论。

如上所喻。

当知圣教所现道理诸法非有唯一真如无我实性以为究竟。

此是三乘义。

五者如是等法为无尽教摄性海融融具德无尽故。

  【科】是故不动本而常末。不坏末而恒本。故五义相融唯一心转也。

  不动本际而成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坏有情而入涅盘。即末而恒本也。由心回转善成立门矣。

  【科】二约机明得法分齐者。

或有得名而不得义如小乘教。

或有得名得一分义如始教。

或有得名得具分义如终教。

或有得义而不存名如顿教。

或有名义俱无尽如圆教。

  机有普别。

智有大小。

随宜得证。

闻有浅深。

分量齐限。

故有不同。

言名义无尽者如随一世界名字差别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名。

又娑婆四谛有四百亿十千名等名即无尽也。

义无尽如海云比丘闻此法门。

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於此普眼法门。

一品中一门。

一门中一法。

一法中一义。

一义中一句。

不得少分。

何况能尽。

又如一尘具十玄门等。

非华严圆宗余宗安能谈此。

  【科】其余义门如唯识章说。

  广如孔目唯识章也。是知此章全录孔目问答不妄矣。

  【科】第二明种性差别者。

  【科】若依小乘种性有六种。谓退思护住升进不动。

  谓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

一退法者因遇违缘退失所得法故。

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

三护法者常自防护所得之法恐退失故。

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

此罗汉无胜退缘。

虽不自防护亦不退失。

又无胜加行不能精进。

五升进法者即是堪达法罗汉也。

其性有胜堪能常好炼根堪达法故。

故名升进。

六不动法者谓不被烦恼之所退动故。

  【科】不动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种性。中者独觉性。下者声闻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

上者佛种性仁恕慈爱异二乘故。

中者独觉性其根小利故。

下者声闻性其性厌没欣出故。

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

要问曰。

小乘教於一时中俱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

余现行者并不作佛。

但得二种涅盘住无余也。

  【科】虽於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说佛身皆是无常。三根虽异位皆罗汉并证灭果。故於佛德不说未来等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虽有常无常皆尽未来际故。

  【科】是故当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余义如小论说。

  要问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人成佛前后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后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

  【科】若依三乘教种性差别略有三说。

  三乘略有三说。下列始终顿皆三乘。但三义说有不同遂开三教。岂有一章所拣大义前后不同而章家不为和会耶。

  【科】一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则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

  由取赖耶中传来种子以为种性故。

故是有为无常法也。

故论云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

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

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为体。

至相判云据此即生死体。

此依唯识论。

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

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

既从事立。

事有差别不遍一切故有无性等。

  【科】故显扬论云云何种性差别。五种道理一切界差别可得故。乃至唯现在世非般涅盘法不应理故。乃至广说。

  言界差别者。界者分义因义。今以种子为因故有差别。彼宗新熏本有皆有五种。故说唯现在世非般涅盘法。余生中可转为般涅盘法。不应理故。

  【科】是故当知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灭度。

  言法尔者谓法本如是。

不可诘其所由也。

五性者谓一声闻性乃至五无性阐提。

善戒地持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

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

但以人天菩提而成熟之。

瑜伽等皆同此说。

  【科】由是道理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

  意云此类有情既不入灭。则生界不空诸佛常化。故利德无□也。

  【科】其有种性者如瑜伽论云。

种性略有二种。

一本性住。

二习所成本性住者。

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

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

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

  种性者谓体同曰性。

相似名种。

如稻生稻。

不生余谷。

此属性也。

萌干花粒。

其类无差。

此属种也。

关中云。

佛报唯佛。

其理不差。

即性义也。

说法度人。

类皆相似。

此亦种也。

瑜伽下列释六处者指体也。

即取赖耶中种子为性种也。

故彼论云云何菩萨种性住(此问位体)。

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住人)先答后能住人问。

谓由其性仁贤。

性能成菩萨行德。

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

即善行人也。

二答前位体问。

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於自体中。

於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

清凉释曰。

阿赖耶识名为自体。

相续之身名为所依。

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

即住以此为体名种性住等。

二习所成性约修习说。

故云串习所得也。

  【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性为性种性。

  上云六处。六处语通故於六中指意殊胜也。孔目曰。若欲出体则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慧定慧等门为体。故此约本觉解性也。

  【科】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

  闻熏习即习所成也。阿赖耶中解性即性种性。二法和合为佛因性。一切圣人乃三乘圣人也。孔目云此顺三乘故。

  【科】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

  祖云种性义者是其佛因。

其义广大。

又云诸佛从菩萨中生故。

又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

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

於大菩提起决定心。

入位不退方能发心。

至发心住名种性位。

即知具性习成种性也。

至相曰。

今立性习二种性者。

约总说之。

清凉云。

谓种性位由於习种合於性种。

方名种性。

性种即自性。

住性为正因。

性习即新熏修成之性。

决为佛因。

称为种性。

  是故此二缘起不二。

随阙不成。

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

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

约本说有性种。

约修说为习种。

然有二义而无二事。

如上摄论云。

二义和合为一因。

故得知也。

  是故下结成有性故起习。

有习故说性共为缘起。

随阙一不成者。

无性曰无习。

无习不成性。

共为缘起方成种性。

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

性种性是本有性。

习种性者是修生性。

此非佛法所乐故。

此云亦不等也。

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

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

瑜伽十二住。

一种性住。

二胜解行住。

乃至十二最上菩萨住。

要问云。

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就。

孔目云。

性种性者约本性说。

习种性者约修生说。

论既云和合为一因故无二事矣。

云华曰。

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

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

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

又习种性不得为修生。

何以故。

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

是故不得说修生。

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

其义广大。

非偏在解。

非偏在行。

非偏在位。

非偏在比。

非偏在证。

非偏因果。

非偏本有修生。

故今立性习二种性者。

约总说之。

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

习种性者约修生说。

义则广大。

从缘起门。

义则善成。

不对缘起说本有修生。

义则不成。

得位已去。

缘方成起。

故约堪任。

方名种性。

  【科】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差别耶。

  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故问二性有何差别也。

  【科】答彼经大都约位而说。

以初习为习种性。

久习积成为性种性。

故说习种在十住。

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

瑜伽中久习名习种。

约本为性种。

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

是故经说习故成性。

论中说为依性起习。

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

故经论互说。

义方备足。

  彼经下至相亦曰。

此约位说义则是通经以初习为习。

习成为性。

习先性后。

故习在住性居行也。

信未成位。

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

不名种性人也。

瑜伽论中久习名习。

位在修生。

约本名性。

位在种子。

上总出经论之意。

而此下章家会成缘起义。

非初中后地论断惑义也。

下云前中后取故。

是则三昧不断而不离三时。

缘起无定性。

故会性习义。

缘起亦然。

由是之故。

经说先习而后成性。

论说依性而能起习。

盖由性习共成缘起。

经论各说也。

  【科】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

论中种性在发心前。

何以尔者。

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

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

然彼功能必有所依。

是故论中说在位前。

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

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

亦是互举。

义意融通。

  经说发心后者。

性种性当十行故。

初住发心故。

言在后论说在前者良以从外。

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

故言在前。

何以者。

征以其下释。

显得位则功成。

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后。

若起现行必依种子。

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

功能未显不说有性。

经何违论。

有性则能起习。

论何违经。

故云互举融通也。

  【科】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耶。

  问辞可解。 #

  【科】答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

既已有习必已修行。

若已修行必至堪任。

若不从愚夫至堪任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

以於愚位未修习故。

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

是故当知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至彼堪任串习方成。

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

  论说者前引瑜伽也。

既已下慈恩云。

一本性住种性。

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德。

二习所成种性。

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

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

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

则串习善等也。

若不下非此一万劫修。

於何时修耶。

以於下释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后当第二位。

是故下结成闻法起修位。

当善趣信行位人也。

故得性习融成种性也。

  【科】问若要待习方说性者愚位未习岂无性种。如其无者后不应有先无后有非性种故。如其有者无习有性不应理故。论不说故。

  若要下蹑前以立难本。

愚位下开两关设无何失。

先本自无。

何时方有。

如其下既云待习说有今愚夫无习。

汝言其有。

与所立义理不相应。

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

  【科】答此二既为缘起。

故无习时亦无彼性。

由此亦立无性有情。

先无后有非性种者。

此亦不然。

以习成处定先有性。

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

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於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

  此二下以缘起法阙一则一切不成。

故无习亦无性也。

由此下由无习故立彼无性也。

先无下举难以答释此亦下总非也。

无性则无习。

今既习成定知先来决有性种。

愚位下会难释成诸乘下则声闻等习彼声闻行至忍位时。

尔时即说声闻性等。

  【科】问若尔此则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种性差别耶。

  【科】答则由此义安立五种。

  由性不定随熏成立。故有五性。

  【科】何者谓修六度串习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

若习小乘行到於忍位成声闻性。

故智论云暖顶忍等名为性地。

善戒经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

故知前三善根属种性住。

若依俱舍论。

得顺解脱分善根位方说有性。

故彼论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盘果。

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盘法。

独觉准知。

由此则立三乘种等。

  何者征由一成五。

其义云何。

若修六度至堪任时名菩萨等。

智论下引证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名为性地。

以至此位必不退。

故俱舍颂云忍不堕恶趣。

若至忍位定无退义。

虽有命终。

毕竟不入三恶道故。

又暖顶二位许转根成佛。

若至忍位必无成佛义已成声闻种性故。

善戒下得世第一。

既是第二位暖顶忍三属种性位。

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

是从远近方便中修串习也。

俱舍顺解脱分者即资粮之异名也。

修至彼位即名性种。

此位善根定能感果故名为身中有涅盘法。

即名性地。

独觉下例显由此下结也。

  【科】若於三行随一修行未至本位。尔时立为不定种性。

  本位谓堪任及忍位等也。

  【科】若於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

  【科】由此当知诸乘性种皆就习说。

  【科】问若愚位无习则无性者后纵起习。何得为有。

  若愚下无固为无。习何为有。

  【科】答有习非是无习位故。是故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既不以无习而作习。亦不以无性而为性。以位差别故。

  有习无习二位不同。是故有性无性自恒差别。

  【科】如涅盘经言。

三种人中毕竟死者喻一阐提无佛性也。

善男子。

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

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

何以故。

断善根故。

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

若能发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性也。

善男子。

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命尽者等。

乃至广说。

  三种下至断善根故。无习则无性也。一阐提至不复名一阐提性也。下有习名有性也。发心即是习故不名阐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复成无性。

  【科】当知此中就位前后有无恒定不相由也。

  位之前后性之有无。

理常自定各不相由也。

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别。

成者成。

不成者不成。

故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

故今合之以为一教。

若尔何以彼说初唯不成次一向成。

第二时中准说大乘唯菩萨机言教摄机阙而不具耶。

答深密经意许俱不成。

以第三破第二。

故第二约遍计密说。

第三约依圆实说。

以后照前。

故知同许。

又问义若如是终教既说一性。

何以分教等中以第二为始教第三为终教耶。

答彼第二时显说诸法皆空。

摄一切空经故当初教。

第三时教以有照空。

以显中道双持空有。

名持法轮。

三时次第总摄一代渐经。

三轮义宽收经亦广。

故当渐门。

三教未克所宗。

但是境空心有五种三乘有不成佛。

今明种性。

方究其宗。

本非终实。

经含多义。

用有不同。

非吾祖师前后异说。

奘师归於至相之时。

此章成於至相之后。

言教具阙摄机宽狭。

自吾祖出。

故知非后时方改也。

  【科】二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

  良以真如随缘成种种味故。

言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论曰真如内熏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盘。

真如熏无明成净用等。

要问曰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

由他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

除其草木故曰遍有情皆悉有性也。

孔目曰。

佛性者诸佛所师。

所谓法也。

真性平等犹如虚空。

於诸凡圣无有限碍。

名为佛性。

  【科】故智论云。

白石有银性。

黄石有金性。

水是湿性。

火是热性。

一切众生有涅盘性。

以一切妄识无不归自真性故。

如经说言众生亦尔悉皆有心。

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此在无情数中即诸法自性也。

在有情数中名涅盘性。

涅盘即所证佛性也。

论文甚明。

或谓今学者遍执论文并无此义者悞矣。

良以真如随缘而成妄识。

妄识从缘无有自性。

皆归真性也。

故论曰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

凡是有心定当作佛。

涅盘云若说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说。

孔目云佛性者据觉时语所以知者为随其流处成种种味。

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则在有情位中名为佛性。

佛者觉也。

口称无情复言有觉。

是知不晓也。

须知以性从缘则成差别。

以缘从性方归一体。

  【科】问如有难云。若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应当得。若言佛虽有心更非当得。是则无性众生虽有是心亦非当得。

  佛及无性同是有心。佛非当得。无性应然。

  【科】答经中已自简滥故。但云众生有心不云佛矣。以处处受生名为众生。故不同佛也。

  经自拣云。众生有心。何以滥佛。故不同也。

  【科】问若并有性。如何建立五种性中无性者耶。

  性若并有。经论云何建立无性。

  【科】答论自有释故。

宝性论云向说阐提无涅盘性不入涅盘者。

此义云何。

为欲示显谤大乘因故。

此明何义。

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依无量时故作是说。

以彼实有清净佛性故。

  此义云何。此是论中自有此问。论自答释也。诬谤大乘是地狱因。为转此心令不生谤。故约长时不得成佛。非谓永无清净佛性。

  【科】又佛性论云。

问云。

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於性。

永无般涅盘耶。

答云。

若憎背大乘者。

此法是一阐提因。

为令众生舍此法故。

若随阐提因於长时轮转不息。

以是义故经作此说。

若依道理。

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

若不得般涅盘者无有是处。

是故佛性决定本有。

离有离无故。

  问下论自问也。

不住於性不住清净佛性。

答下论答也。

若背大乘是谤诽大乘也。

若有此法则堕阐提。

故为欲恐怖令舍此法故说无性。

若堕此法则长时流转。

约此义故经说无性。

若依真实道理皆有佛性。

若言阐提实不得灭度无有是处。

是故下结成俱有。

  【科】解云又此论前文广破无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无本定无。有不可灭无不可生。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乃至广说。

  良以种性顺因缘门。非偏在有。不偏在无。汝执定无故生诸过。是失同外道也。

  【科】问前始教中决定说有无性众生。此终教中并皆有性。云何会通。

  始终二教各有所依之经。二义差别如何和会。

  【科】答亦论自有释。故佛性论第二卷云。何故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有般涅盘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如何会二说。一了一不了故不相违。

  此论王宗一性。

故作此问。

意在释通。

了者终教所依之。

经说一切皆有清净佛性者了义说也。

不了者始教所依之。

典言有无性者是权施不了说也。

是故如来所说不相违也。

  【科】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性。一切人皆不说有。三乘始教中以渐异小乘故。说多人有性犹未全异彼。故许一分无性。是故论中判为权施不了说也。

  尚言一分无性犹未全异。故曰权施矣。

  【科】问若依终教。

一切众生皆当作佛。

即众生虽多亦有终尽。

若如是者最后成佛即无所化。

所化无故利他行阙。

行阙成佛不应道理。

又令诸佛利他功德有断尽故。

  生界虽多而皆有性终竟有尽。

若如下立理进难。

若许俱成。

二利行中利他为上。

生总成佛则无他可利。

无他可利则无妙行。

无行而成理不应故。

又诸佛如来利他功德无有断尽。

生界若尽则断尽矣。

  【科】如其一切尽当作佛而言众生终无尽者。

即有自语相违过失。

以无终尽者永不成佛故。

又如一佛度无量人於众生界有损。

以不若有渐损必有终尽。

有损无尽不应理故。

若无损者则无灭度。

有灭无损不应理故。

  众生总许作佛而云无尽。则自相违也。又如下问生界损不损否。若有损。云何有损而云无尽。不成理故。

  【科】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论等由此建立无性有情。离上诸过。此义云何。

  依上诸义。佛地瑜伽等论立无性者。其义善成。

  【科】答若谓众生由有性故。并全成佛说有尽者是。即便於众生界中起於减见。众生界既减。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见。如是增减。非是正见。

  若谓下牒难是即下总非。既云增减。是外道说。故非正见。

  【科】是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乃至广说。

  邪见之人则有增减。

彼经又云。

法身即是众生。

众生即是法身。

法身众生。

义一名异。

又云。

众生界法界无二无别。

若言众生法界有二有别者。

我说彼人名一阐提。

  【科】设避此见。

故立此一分无性有情为不增减者。

彼终不能离增减见。

何以故。

以彼见於诸有性者并成佛故。

则便起於断见减见。

诸无性者不成佛故。

即便起於常见增见。

以彼不了众生界故。

  设避下是牒难彼终下总非。何以下征释有情俱成则后不复有成佛者。则断见减见无性不成。常在生界是常见增见。有如是见者由不了生界也。

  【科】是故经云。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在文可见。 #

  【科】文殊般若经云。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

如一佛世界。

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

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

昼夜说法心无暂息。

各各度於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盘而众生界亦不增减。

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

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盘。

於众生界亦不增减。

  即文殊问般若也。假使过一劫等言其长时也。如一下以一例多亦尔许时昼夜度生不息。如是之多尔许成佛而不增减。此约一方说乃至下列明十方也。

  【科】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

  何故尔所时界多佛度生而不增减。

众生既无定相。

将何以增减。

法身被染故曰众生。

从缘成立性本自空譬如虚空。

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

以义从名假立众生耳。

故经云若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增减。

何以故。

菩提无相无非相。

无一无种种。

能成所成皆无有相。

复何增减。

  【科】义言说众生界犹如虚空。假使无量胜神通之者各无量劫飞行虚空。求空边际终不可尽。非以不尽不名游行。非以游行令其得际。

  虚空谕生界。神通谕诸佛。飞行求空谕说法度生也。

  【科】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以当得令其有终。非以无终说有无得。是故诸难无不通也。

  非以当得成佛令生界有尽。非以生界无尽说有无性不成佛故。是故结成义宗。生界离尽不尽。诸难皆遣也。

  【科】又为成诸佛利他功德无断尽故。立一分无性众生者。

  【科】是则令彼诸佛但有变化利他功德。亦即断彼随他受用诸功德也。以无菩萨证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粗断灭彼细。以无一人得二乘无漏故。

  登地即见报身。

今无登地之机。

故断报身利他功德。

以彼无性但以人天而成熟之。

又化下且凡夫二乘见彼化佛。

以彼无性但是凡夫。

既无二乘变化利他有粗无细。

  【科】又今已后诸佛无有一佛得说三乘等教。以无得圣机故即断诸佛同体大悲也。

  应但天乘梵乘。诸佛不说声闻等法。以无所化机故。

  【科】又若定意谓悉有性故必皆有尽。恐最后佛阙利他行故立一分定无性者。

  【科】然彼后佛终於利他不圆满。以其所化无一有情得圣果故。但佛菩萨二利之中利他为最。何有不令一人得圣果而於自身得成佛耶。

  不能度一众生令得圣果故利他行阙。阙利他行而自成佛耶。

  【科】又本皆发弘誓愿云令诸众生悉得菩提。是故令得故本愿不虚。而众生界不可□故本愿不断。若不尔者违本愿故。行愿虚故虚行成佛不应理故。

  诸佛菩萨初始发心即有此愿。

由有此故得成菩提。

今皆无性不能令得故本愿虚也。

有性俱成生界 故本愿断也。

若不下虚发度生之愿。

无生证性。

行愿虚矣。

不能如实修行而自成佛。

理不应故。

  【科】是故虽欲避上诸失建立无性。不谓彼过还堕此宗。是故无性非为究竟了义也。

  此上诸过是法相宗立此以难性宗。故云不谓彼过。彼即性家也。还堕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过设难之家为此。受难之家为彼也。

  【科】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种性耶。

  此亦有宗以事难理也。不达有为皆从真起。故有是问。

  【科】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返流因。得为有种性。

  即起信云心生减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所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

非一非异。

名为阿梨耶识也。

即彼下论云此识有二种义。

一者觉义。

二者不觉义。

乃至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又曰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灭相续心相。

显现法身故。

为返流因。

为性种性也。

  【科】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起信论中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

  梁论称解性即是起信梨耶中本觉二论共诠也。

  【科】又彼论中如来藏具足无漏。

常熏众生为净法因。

又宝性论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六根聚。

经说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诸法为体。

故解云以真如通一切法。

今简去非情故。

约云处众生数中取彼毕竟真如理以为种性也。

  解云下章家示经义也。经取诸法中唯真如是不可破坏故。故云究竟为体。

  【科】此与瑜伽所说名同。但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故。约事中明种性故也。地持云种性粗相我已略说。此之谓也。

  宝性与瑜伽所说名同。彼宗就事建立种性。故云以理从事粗相而说也。以彼证。

  【科】宝性论中约此终教以事从理深细而说故。就真如明性种性。是故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

  就真如本觉以明故云终教以事从理深细而说也。佛性下引证道谛即所修之道。皆从真流也。

  【科】又涅盘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科】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

  指上所引经论并将本觉性智。说为性种也。

  【科】其习种亦从真如所成故。摄论云多闻熏习从最清净法界所流等。

  【科】又起信论中以真如体相二大为内熏因。真如用大为外熏缘。以与无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内外说熏以熏力故。无明尽时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论云真如熏习义有二。

一者自体相熏习者。

从无始来具无漏法乃至常恒熏习。

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盘故为内熏也。

用大者论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乃至见报应之身。

熏习真如灭无明等故云外熏缘也。

随事业二识见报应等故与合也。

无明下论云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以真如常恒熏习故妄心则灭显现法身。

名为如来藏。

亦名如来法身。

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科】三约顿教。

明者唯一真如。

离言绝相名为种性。

亦不分性习之异。

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

是故诸法无行。

经云。

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云一切众生皆是一相。

毕竟不生。

离诸名字。

一异不可得故。

是名种性。

以此准之。

  唯真如者以无生灭等相。

总镕染净。

一一白白皆悉真故。

唯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

体离言说相。

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

毕竟平等无有变异。

不可破坏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金刚三昧经云。

一切万法皆悉言文之相。

言文之相则非为义。

如实之义不可言说。

众生说者文语非义。

论云以无分别离分别故是故无二亦不。

下论云。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是故下引经证大本维摩经云。

尔时文殊师利赞维摩诘言。

善哉居士。

如言说如如。

耳听如斯。

乃真实不二法门。

斯乃真实不二法体。

是故以此为种性也。

  【科】上来约三乘说竟。

  今明佛种性中间三教首标三乘。今结三乘则三乘至此其义明矣。

  【科】第三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

  摄前等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义。

一依镇国曰以别该同皆圆教摄。

即此同中必有别义。

如事理无碍必有事事无碍。

犹彼江水入海亦咸。

华严大疏佛身土中十门云上分权实。

唯第九属於此经。

若据融摄及摄同教。

总前九义一总句是谓如来无碍身土。

普贤亦尔。

义随隐显不可累安。

达者寻文无生局见。

问答云已上诸惑。

一惑一切障。

一断一切断。

此属一乘教。

皆是全收诸教作别教释也。

二依孔目。

横依方便即是圆通究竟法。

从彼所流无异事故云虽约诸义。

差别不同。

皆是同教一乘义也。

何以故。

为成普法故。

普法所成故。

是故摄成主伴。

即决择中第八门也。

孔目又曰。

若据同教。

说即摄前四乘所明道理。

一切皆是一乘之义。

文虽是同而义皆别者。

在此一一主伴成宗也。

搜玄云。

如法华经。

三界之中三车引诸子出宅。

露地别授大牛之车。

仍此二教同在三界作见闻境。

又声闻等为穷子是其所引。

故知小乘之外别有三乘。

互得相引。

主伴成宗。

此是一乘为主。

三乘为伴耳。

然是法华同教摄也。

  【科】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

通依及正尽二世间。

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

本来满足已成就讫。

故大经云。

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

此之谓也。

  孔目曰。

种性义者是其佛因。

其义广大。

因果无二者各摄法尽故。

通依下孔目曰非偏在解行比证因果等。

又曰普贤证位佛果摄用无碍自在一切皆尽故。

又说从因感果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缘理事教义人法因果。

又总虽有因缘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又卢舍那佛普贤行因成就因果与三乘等别。

又问云普贤因果法门体性不与世间道理事同因。

何从凡夫世间得成普贤解行等果。

答普贤因果不从凡夫世间克得。

何以故。

若未成则不说普贤。

若已成则旧来如此道理时事皆悉不同凡夫之法。

本来无物。

无物能成。

普贤对凡旧来非有无所可成。

唯普贤望普贤。

说成说不成。

可准知之。

大经下引证。

  【科】若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亦即此法名为果相。以因果同体唯一性故。广如经说。余可准知。

  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

六决定者。

一观相善决定。

二真实善决定。

三胜善决定。

四因善决定。

五大善决定。

六不怯弱决定。

此六何以名决定。

有六义故得名决定。

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不退故。

二望所证决定已证。

三约烦恼决定能断。

四约所信决定不疑。

五约所化决定能度。

六望佛果决定能成。

由六义得名决定。

孔目云。

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

经云。

十住中有五决定。

十行亦同除大善。

十回向有三决定。

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

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

通义可知。

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普贤性起在此位中。

何以故。

同是证故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

探玄云。

大海十相别谕十地。

总一大以谕佛地。

又云地有二分别。

所尽大虚以譬果分。

能尽十相以谕因分。

是故通能所依为一种性也。

  【科】问云何种性约诸教差别不同耶。【科】答此亦有二义。一约法辨隐显相收。二约机明得法分齐。

  【科】初义者由此种性缘起无碍具五义门。是故诸教各述一门。随机摄化义不相违。

  【科】何为五者。一是随执非有门如小乘说。二随事亏盈门如始教说。三从理遍情门如终教说。四绝相离言门如顿教说。五性备众德门如圆教说。

  【科】义虽有五然种性圆通随摄遍收隐显齐致也。

  【科】二明得法分齐者。

或一切皆无唯除佛一人如小乘说。

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

或亦有亦无如始教说以许一分无性故。

或非有非无如顿教说以离相故。

或具前四如一乘摄方便处说。

或即因具果通三世间如圆教说。

余可准知。

  并如所依心识。准知可解。

  【科】第三行位差别者於诸教中皆以三义略示。一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

  【科】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谓方便见修及究竟。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及说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广如小论说。

  方便谓七方便。

一五停心。

二别相念。

三总相念。

四暖。

五顶。

六忍。

七世第一。

此七总名道前方便。

二见道。

三修道。

四究竟道。

孔目云。

从小乘位十二住即合四果共成十二住。

十二住者。

一声闻自种性乃至第十二一切种阿罗汉。

住三界九地者。

一五趣杂居地乃至第九非非想处地。

欲界为一。

上二为八十一地者。

九地复加十未至定地十一灭受想地。

  【科】二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

  忍位等如前门说。

  【科】三其行相亦如彼诸论说。

  即愚慧胜劣行相如毗昙等论。

  【科】问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广显耶。答此中意者以义差别显教不同而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不待说也。

  文皆可见故下断惑分齐中但标起而已。

  【科】若依初教亦以三义显初位相者此中有二。

  【科】一为引愚法二乘令回心故施设回心教亦但有见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谓见道前七方便内前三种为资粮位以远方便故后四善根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余名同前。

  施设下谓大乘经中有将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说如乾慧等地是大小杂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二乘同说见修等皆为引令二乘回心施设此法也故云引愚法等此教通於三乘又说见谓见道通大小乘小乘义者见谓推度为义谓能推度见谛理故名见道见即是道属主受称有云八忍名见八智名道即见之道依士得名大乘义者真见道得无分别智亲证谛理非比智知相见道以后得智修道修谓修习道谓圣道於此位中勤修圣道故名修道等者名同小乘故。

  【科】又亦为说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萨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现身上得圣果故不在后也。

  十地者初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辨地八辟支地九十如章欲引等者此乃三乘杂列从初至十示胜劣故又彼下既二乘在现身得果故同彼说在地中得佛是方便善巧也。

  【科】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广如瑜伽声闻决择及杂集论说。

  位相即上十地等孔目云地者位也行相者谓五乘人所观行相也。

  【科】问何故瑜伽等所明声闻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昙等耶答不同相者有二义意一为显小乘人愚於诸法不了说故二为方便渐渐引向大乘故是故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顺向大说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萨即知是彼三乘教中声闻乘也。

  见修乾慧等位相如何与前毗昙等不同耶答有二意故不同一欲显小乘不达法空对之以说毗昙等所宗之经也二欲回小入大方便渐同顺向大说故不同也此既下指此回心教也退非愚法进非菩萨即是三乘中声闻乘也吾祖就声闻藏中准诸经论曲开三种一诤论声闻藏谓契经四阿含调伏五部对法二十部互相违诤所说不同不妨圣果是故总名诤论藏二称实声闻藏如瑜伽声闻地及声闻决择诠示声闻行位果等皆悉称实与理相应不同婆娑及诸异论以补处所说非诸异论所能诤故是故总名称实声闻藏问此中所说既与小乘诸部不同岂声闻人有两种耶答此约教中说声闻法尽理不尽理故开为二非谓声闻亦有差别三假立声闻藏如大乘经中为引声闻令回心故所立法门亦同声闻名数而说如无作四谛及道品等如诸大乘经中说不能繁引既非菩萨所学是故名为假立声闻藏问此中名虽同小乘义实是大何得总说为声闻藏答只为此义名为假立问诸声闻人根熟回心所学即是菩萨藏收此假立名於彼何用答但声闻回心有二种一胜二劣胜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犹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数令易信受故立此门今即称实藏收。

  【科】二为直进人显位相者彼说菩萨十地差别。

  十地差别者孔目云复约位从欢喜地尽第九地於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故。

  【科】又以十地说为见修及通地前以为大乘十二住义何以故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此亦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位谓[火*(而/火)]顶忍世第一法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

  又以十地者约位见修等同小乘故及通下约大乘十二位於第十二最上菩萨住后即成其佛似小乘十二住故地前四十心同小乘见道前四加行故。

  【科】又亦为似回心教故以信等四位为资粮位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为加行位见等同前。

  地前立资粮加行似小乘见道前开七方便故。

  【科】问何故此教所立名数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为随方便影似引彼有胜方便故若全异彼难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

  答中全同全异俱不成引同而且异方成引义故云胜方便。

  【科】问若引二乘可须似彼如为直进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始教中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义理仍别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说者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浅机是故说此为始教也。

  答义理仍别者小乘即实初教即空等既为浅机又复引小由是说为大乘初门也。

  【科】即如何义等者如瑜伽说云何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於现法证沙门果非於现法得般涅盘若时安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於现法中证沙门果非於现法得般涅盘若时安住上品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於现法中证沙门果即於现法得般涅盘。

  上言以大似小者经论中何等法义是耶故引此以示之已成下已於凡夫地遇佛教法起行进修故下品等应是顶位已还人也以忍位不往恶趣故欲乐加行者即彼顶前诸位所修四谛观行等顶位人纵造业入恶趣必不起大邪见断善根故暖位不容久留诸趣后必生人天遇佛法证涅盘故云非於现法等中品者应是忍位世第一法人也以忍位不往恶趣世第一位虽是异生必能为等无间缘引入见道正性离生位故上品者此应见修位人也然此有多种人且如欲界现般那含人谓此那含於现在身上般涅盘故此是最利根人只於现在欲界身上得三果已不生上界便能进断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修惑证阿罗汉涅盘果故。

  【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种性同故乃至广说。

  当亦立三品也。

  【科】於菩萨位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种成就故彼论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就住堕决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萨住下品成就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大劫乃至广说余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类别非一皆具上意可准而知。

  胜解行地者论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上品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

  【科】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于回向方皆不退也。

  如种性处辨。 #

  【科】当知此中声闻缘觉非是愚法是故皆是始教中三乘人也。

  拣愚法小乘此是通大之小故云是始教中人也。

  【科】亦可菩萨地前总说为退以其犹堕诸恶趣故如瑜伽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犹往恶趣故此尽第一无数大劫如是等也。

  地前总退如瑜伽等说此亦教浅非深细尽理说也。

  【科】三明位中行相差别者如瑜伽云胜解行住菩萨转时何行何相或时具足聪慧於其诸法能受能持於其义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时不能如是或於一时具足忆念或於一时成於妄类於诸众生未能了知调伏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能如实知或时虚弃如暗中射或中或不中随欲成故或於一时於大菩提已发心而后退舍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或於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犹豫疑惑如是等类名胜解行住。

  言差别者如诸位行人所起智慧愿行位位不同言菩萨转时者转入诸位转起诸行之时也何行者所行之行云何何相者得位相状若何也此菩萨未能一向升进演义引瑜伽疏云即以此住有漏种现及无漏种诸善为体而犹未证真寂之理但印持决定而起诸行故名胜解行住。

  【科】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种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说。

  十二住者孔目曰直进菩萨一人即有十地并说见修后方得成佛及说大乘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三净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谛相应慧住八缘起相应慧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十一无碍慧住十二最上菩萨住第一种性住者演义引论释能住人云谓由性有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故即善行人也瑜伽与孔目名有小异。

  【科】若依终教示说菩萨十地差别。

  孔目云约大乘终教有其十门显十地故。

  【科】亦不以见修等名说。

  不假似彼故。 #

  又於地前但有三贤以信但是行非见位故未得不退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始从凡夫地值佛菩萨正教法中起一念信发菩提心是人尔时名为住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其人略修行十心谓信进等广如彼说。

  吾祖曰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谓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心九戒心十愿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乃至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门名入习种性中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又云此经中后四位皆有入住出已列十名辨十义等唯信位中无此故得知也又本业经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二是也问何故仁王经说十信为种性位仍只立三贤位耶答此有相摄故如是何者义准有四句一以本位摄方便故唯立三贤则没信名准论住位引文可知二以方便摄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没十住名也故仁王经云十信十止十坚心则不论十住但名十信也三开方便异本位故则如住前有此十心为方便等四於方便处假施正位如前始教说又问信既实无正位何故始教说为位耶答为始教机粗智浅行位不分影似小乘教故说四位终教机细智深克实分异故也。

  【科】又仁王经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进有退犹如轻毛随风东西等在此修行经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堕下二乘地况诸恶趣及凡地耶。

  习忍即伏忍当习种性也演义云习种性者十住经云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性菩萨彼经五十二位亦即五忍经云善男子初发相心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於三宝中生习种性修信进等十信此之十心是习种性中为十住因开因异果故说十心今文云忍前行十善即开信异住也在信位中即有退堕登住初心即不退故云耳也。

  【科】设本业经说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论中释彼文为示现退也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也。

  纵本业契经作如是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是故起信论云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各入第六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恶缘即乞眼等。

  【科】其行相者起信论说三贤初位中少分得见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众生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於报身佛其所修行皆顺真性谓知法性体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广如彼说又梁摄论中十言名凡夫菩萨十解名圣人菩萨等其地上行倍前准知。

  即彼论信成就发心菩萨行状三贤初位者信满入住也少分下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於法身能於下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等乃至入於涅盘又云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等又依下论云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等又云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其所下论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修行般若波罗蜜然是解行发心中文位当行满入向深解现前即十解中之解也所修离相即十行中之行也知法性无悭等显所修离相总是地前初僧祇中行相故梁论可知。

  【科】是故当知此中行位与前始教浅深之相差别显矣。

  【科】问此教岂不通引二乘何行位不似小乘说耶答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也。

  在文可见当知此引二乘令回心向大非三车引诸子也。

  【科】若依顿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以离相故一念不生即是佛故若见行位差别等相即是倒故。

  如地品中十地如空中鸟迹岂有差别孔目云若约顿教即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以无相故此据三乘方便说古德云一念妄心不起云何不得名佛又心本是佛念起故为众生故念不生即是佛也法数章就维摩嘿然无言义当顿教嘿绝万法故对法论云不待名言及余根境是名实有即显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是故见相差别即名颠倒大疏等皆言顿教无位者即其义也故佛境界章言若据顿教举心皆不当理。

  【科】若寄言显者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无所有何次第又思益经云若人闻是诸法正性勤行精进如说修行不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盘如是等也。

  寄彼不次之言以显无位引经云相经文语略演义第五具出初之七句以义配同最后一句据理都泯又云不立地位者以第八句中一切俱拂故云正意在於下句平等理中佛亦不立复何更有次第证耶故云无所有有何次即经长行云於第一义无次第相续等若尔如何祖师复说顿教无位之位而指起信论翻妄四位凡贤圣果次第说耶答彼钞注曰傍断譬如逐鹿者不见山斩蛟者不见水志在蛟鹿忘於山水傍观之士言其登山有高下入水有浅深行者忘心唯知寂灭世尊说彼断惑有粗细得位自高下法尔必然无位之中有此位故论结四位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问起信岂亦顿教乎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贤圣果四位圭山释义总属顿门与圆觉一体又云今用论者分齐一也良以论中从生灭门入真如门生灭是能入之假真如是所入之实以假从实故属於顿又此论虽有四法正以一体摩诃衍为宗故故当顿教若尔何以复云正终兼顿当知此约众生心生起染法如来藏随染故云欲究妄本约凡以标心义判要彰动末先明静体故正终而兼於顿也。

  【科】若依圆教者有二义。

  【科】一摄前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

  摄前诸教者则知前四皆圆中四教非圆中别有四教也诸门摄前义皆同此。

  【科】二据别教有其三义。

  【科】一约寄位显谓始从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取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圆融故。

  始从下谓寄彼三乘次第六位显此教中一得一切得也何以下择相收清凉曰六位不乱以更收。

  【科】经云在於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是故经中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

  即初地经文此与演义第二用意小异彼但当位之中自一摄十此证一得一切得五十二位正当彼中总摄诸位故此云得一切位及佛地故是故下义引梵行品文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於诸法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

  【科】又以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无二始终无碍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萨即是佛者是此义也。

  言相即等等於相收相入也一一位者此别明五位互摄如初住摄於初行初回向初地第二住摄二行等第十住满则十行满等十行智度圆十地智度满如海憧比丘寄第十住顶出诸佛灌顶成佛者即其事也前约理行圆融此兼行证相似。

  【科】二约报明位相者但有三生。

  【科】一成见闻位谓见闻此无尽法门成金刚种子等如性起品说。

  亦名见闻生故曰三生未起解行前皆见闻生性起品彼经说亲近如来见闻所种善根皆悉不虚出生无尽觉慧乃至到无功用智地即引喻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同处故。

  【科】二成解行位谓都率天子等从恶道出已一生即得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广如小相品说。

  经云佛子我为菩萨时於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得十种清净眼等咸生欢喜踊跃称庆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又足轮有光名清净功德阿鼻地狱极苦众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终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说法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得十地故等离垢三昧前者地论说得离垢三昧现在前又此是果定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

  【科】又如善财始从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贤诸行位者亦是此义也。

  初见表十信至释种童女得法云地最后见普贤菩萨与诸佛等普贤等至觉位清凉曰非唯前后理观圆融行布亦足弥勒言余诸菩萨无量劫修善财一生皆得故言具足诸行位也。

  【科】三证果海位谓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如是等。

  即入证分齐处也弥勒等者入法界品经云善男子我愿满足成一切智得菩提时汝及文殊俱来见我。

  【科】当知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是故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故说当见我也。

  今见弥勒但是因圆见成正觉则是果满也。

  【科】三约行明位即唯有二谓自分胜进分此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齐处说如普庄严童子等也。

  行行之中皆有此二探玄云然此二分通说有七重一约一行生熟分二约二行如先施行已成后修戒等三约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为胜进五约比证以分六约二位谓前位已成为自分趣向后位为胜进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胜进得法分齐处者所得三昧也如善财於弥勒所得解脱门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未得三昧是善财自分得三昧已则是胜进二位不同普庄严者探玄云此童子得法是何位者义准上下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自分闻后经为解位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但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竟更不新成以余相皆尽故性德本满故。

  【科】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剎微尘数世界海等。

  世界章云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谓积种成性等此当万子轮王已去所居若晋经寄当十地如兜率天子从恶道出即得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位一乘义章曰若证得普贤位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证义会普法故今章既云及以得法分齐处说则知普庄俨等位皆十地准唐经云种一清净金网转轮圣王据晋经云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清凉会云是则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在十回向中初地已上皆是琉瑠轮而增宝数为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宝数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八地但云大应宝相轮九地云白云宝相轮十地云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当九地今章与孔目皆云十地但据晋经天子所得位判清凉由二经不同以义会通故有是说普见下一乘义在普见肉眼位中见十方界经云菩萨住金网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位成就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等又菩萨业报清净肉眼乃至如颇梨镜清净光明照十佛剎微尘数世界等。

  【科】若三乘肉眼则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

  文处可见。 #

  【科】又彼能於一念中化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一时皆至离垢三昧前余念念中皆亦如是。

  经云菩萨住此转轮王位於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世界中教化众生乃至未曾一念而得间断若有众生暂得遇光者必获菩萨第十地位皆至离垢三昧之前者孔目云若约解行法分齐克唯未得离垢三昧其离垢三昧是未受职之前定又云当知白净轮王之位福分非少若起利用即合无量众生发不退菩提心及在十地无生法忍地唯未得离垢三昧少分之力故云至前定也。

  【科】其福分感一锭光颇璃镜照十佛剎微尘数世界等。

  一乘义章云白净宝网轮王位时有锭光颇梨镜光明照十佛剎微尘数等世界验知福分不少也。

  【科】当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内之行相也以约因门示故。

  如是身土化用福分是解行生行相以此照前约行明位是位内行相矣以约下以因果该彻圆通之法在因为因在果为果总别相成无有前后始终浅深近远等别今云解行者就因门示也。

  【科】若约信满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经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与虚空法界等一时供养无尽诸佛作大佛事饶益众生不可说也广如信位经文说又云不离一世界不起一坐处而能现一切无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时成佛转法轮等乃至广说。

  言得位即信满不退际上以终教三乘至此入住名为得位今以一乘同彼而说引彼三乘令入一乘故三一义章云但不退以后即明得彼普贤之法约熟教比之即十信满心已去即是其位其普贤位中对彼解行法及彼得义唯有自分胜进两义不同故下文问答备拣终教三乘皆遍法界已得普贤法故经引晋译贤首品十种三昧中第四手出广供三昧门偈也。

  【科】是故当知与彼三乘分齐全别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约信解阿含门中作如是说也。

  与彼下建立一乘十义差别后结判云此上十证足为龟镜其别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与彼三乘教施设分齐全别不同广在经文略如下辨行位因果则此复拣者会成前义此中正拣终教三乘岂有前后义异文句全同祖师不明辨而示后学圣言宁容有失何以下征三乘行位者种性章云三乘教种性差别略有三说一约始教二约终教三约顿教真如章云真如有二门一者一乘真如二者三乘真如次释云三乘真如复有二门一顿教门二渐教门又次云渐教门者略有三门一终教门二始教门三所知门又此下问答正以三乘终教对拣则所拣三乘通诸教甚明矣良以长养彼根器故施设行布十地等行位令生信解阿含此云净教乃至佛果并是教佛一乘义章约诸教说行位竟顿教末文结云此据三乘方便说章初云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无实行果故云三车空无又云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但是教故是故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等妙趣云又诸三乘经论所明位地及差别次第法相门等并约信解门中依如是说故大论云随一方化仪也若据行法则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门彼亦通拣诸教也问顿实二教岂皆权也答既皆一方化仪非无尽说是故前四皆方便权施也行法分齐云若修菩萨道为回声闻初教许行为引初教终教许行为引渐教顿教许行为引顿教圆教许行当知顿实皆是所引唯圆教究竟非所引也又云据佛别意唯一乘可行余不可行何以故非究竟依故是故前四皆是此经方便枝末法轮并非本究竟正乘也。

  【科】问前终教中不退际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与此何别。

  终教三乘信满入住亦得八相等与今一乘何别此如起信等说。

  【科】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时於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即不尔於初位中起此用时於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

  答彼终教但於信满入住得位证如能起化用示现成佛於后诸位并未得故皆不自在不同一乘一得一切得一起一切起并皆自在妙趣云华严中信解行等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理事一切法门等。

  【科】问义既不同何故一种同是信满胜进分上起此用耶。

  一三义异权实宗差何故同此起用。

  【科】答为欲方便显此一乘信满成佛令易信受故於彼教先作此说。

  良以信该果海理圆难信故佛菩萨於彼三乘终教信满之处说能作佛巧令闻者易信斯经也。

  【科】问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满心即得佛者何须更说后诸位耶。

  文处可见。 #

  【科】答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后亦尔。

  初后亦尔者所说一切即后中所具一切也。

  【科】问若初即具后得初即得后者亦可后亦具初既不得后应亦不得初耶。

  以后例前可见。

  【科】答实尔但以得初无不得后故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

  实尔者理实如是若无十一不成故余文可知。

  【科】问若尔云何得说诸位阶降次第。

  若初后皆具一切义实夷齐云何经中复说阶降。

  【科】答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

  约相者且入法行位皆有体相用三若就十住约法说者十住之中教义二分吾祖乃言义中以平等法界为体十住行位为相应教所诠为用教中以六决定为体十住不同为相益机为用就门者以住行向等为门却以住向地等相就於六位之门故有前后阶降次第不同寄同三乘引彼之机令舍权三而入一实也此中所同即终顿三乘能同即别教一乘寄同三乘融会云又华严经文前之五会及十明已后尽不思议品即以别教从三乘说十地文中即用一乘圆教从三乘教以显别教说又十地已前四会中六决定文何故不依十数而说答六决定是本分义深体略难解故寄三乘之教却显一乘玄趣令其闻者一往易解也经文善巧交络二义显宗分齐极善妙也又言同者吾祖云同者通也故名通教一乘或名通相一乘又云通之与同义无别趣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经云毗尼即大乘也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今以一同於三彼以三同於一是则两宗交接连缀引摄令归别教一乘也又云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是则全收诸教前四皆三乘是远方便摄故上云则三乘等并名一乘是故总列同教中也若尔何以大疏但同顿实答且收江河若地品疏钞亦说若下同三乘亦收始小但彼文正约性相料拣对权显实以后三为一於一乘以分同别则顿实为同圆教为别能拣十条亦即此经同教中义圭峰指云华严同教故大疏至义理分齐中即言同教者同顿同实理事无碍法界一一会前终顿未说同於始小至地品方该前四贞元疏总相会通中第三於大乘中复分为二一者权教大乘亦名三乘即第二大乘始教二实教大乘亦名一乘谓会三归一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故即后三教合名为实即今性相二宗乃至有多差别十对料拣竟即云第四就实教中复分二教一约有位无位以分顿渐二约圆融不融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第五圆融具德名别教一乘故知同顿同实是合终顿归於一乘为同教也贞元至义理分齐中亦云故此圆教语广名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乃至云以别该同皆圆教摄等镇国二疏其义一揆若言华严经中自有能同一性一相为同教者岂得便云不融又不应后三合为一实开同别矣但彼合二教归圆此引三机入一但小异耳问分四教中同教一乘如探玄等从共教开出何以今云圆教摄耶答当知总相会通义意虽同文言小别或有广略一或合为一圭峰云圆教摄於前四一一同圆唯一善巧二或开为二探玄首开一乘前四为三乘即是智论共教三於共教中开出小乘四於共中开出终顿为同教一乘贞元则初开小乘次开权教三乘后於一乘开为同别玄谈该於多义对小显大则先开小乘对权显实乃开前二为权后三合为一乘乃至开成四五皆圆教渐次开也故此同教从一从三理无不可但由不知或总为一即是圆教乃云非圆中开出又问何以定知是今圆教章云若依圆教有二义一摄前诸教等又云三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如此文义溢目盈空不知思耳由是义故所拣三乘正拣终顿但异权三不足为别教也余如同教策辨二约体者如十住以平等法界为体今以行位等为体以就圆融普法是故前后圆融异彼三乘是别教也。

  【科】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即而恒前后是故二义融通不相违也。

  不移门而恒相即行布不碍圆融不坏即而恒前后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性是即相之性是故不相违也。

  【科】问若尔是初门即一切者何不说信位初心即得而说满心等耶。

  文处可见。 #

  【科】答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

  答若直自宗别教则不依位成一乘义章云若依一乘圆通之教由义自在总别相成故无前后始终浅深近远等别又要问云若须成佛则数数成新新断结亦不住学地若对不成机则常不成由如大海於诸位中无有溢满等今寄下义皆可见【科】问若尔应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满。

  【科】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余义准之。

  今但是信行成就故非位佛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则是三乘教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则是一乘圆教摄若小乘三乘并是阿含佛一乘是义佛也。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二(之上)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二(之下)

  【科】第四修行时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谓诸声闻中极疾三生得阿罗汉果谓於一生种解脱分第二生随顺决择分第三生漏尽得果极迟径六十劫中根者谓独觉人极疾四生得果极迟径百劫上根者谓佛定满三僧祇劫。

  若依下正示一生种解脱分者谓第一生修声闻资粮作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等名随顺解脱分善第二生修声闻加行作四谛一十六心抛缘减行等名顺决择分善第三生起智断惑入於见道极迟则钝根六十劫初二十劫修资粮次二十劫修加行后二十劫入见道正理论云初位下种次位留成后位结实中根独觉亦名缘觉四生者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别修缘觉资粮加行第四生入见道便证无学百劫者二十劫修声闻资粮二十劫修声闻加行二十劫修缘觉资粮二十劫修声闻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见道证无学果上根定三僧祇第一无数劫修大乘资粮加行第二无数劫入见道乃至七地满心第三无数劫从八地初心乃至十地满心生色究竟天上他受用土中更百劫於顶寂定中学诸相好千劫於金刚定中学诸威仪万劫於大寂定中学诸化行然升大宝华王座上放十道光明成得正觉拆玄云遇一化佛出世名为一生如舍利弗等於过去拘那含牟尼佛时修声闻资粮於迦叶佛时修声闻加行於释迦佛时方入见道乃至极果也。

  【科】此中劫数取水火等一劫为一数十个合一为第二数如是展转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依此以数三阿僧祇也。

  水火等一劫者要问云依小乘教世界成坏大劫满三僧祇则将一成坏劫为一数劫数此十劫为第二如是数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所以说六十者孔目云小乘以六十劫为大劫阿僧祗小乘经三僧祇得作佛。

  【科】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於多时修练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

  於文可知。 #

  【科】又依婆娑等菩萨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谓戒定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时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罗蜜时二於百劫修相好业时三出家苦行修禅定时四菩提树下成正觉时。

  法身者即以丈六五分功德法为体三僧祇者婆娑云一切诸佛尽於三僧祇劫修诸方便四波罗蜜即前四度也三祇修有漏者未入见道故尚在四加行位入见道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断结成佛。

  【科】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业於最后身伽耶城净饭王家受生报身於摩诃陀国而成觉道余如彼说。

  父母所生身三祇行满百劫修因然后菩提树下而登正觉。

  【科】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径三僧祇。

  定劫章云大乘小乘二乘不同三乘大乘佛准一方化仪经此三大劫修道得成佛若依顿教则不可说彼则正约终教以拣小乘今章开於始教故二处小异。

  【科】但此劫数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数至百千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胝名第一数数此俱胝复至俱胝为第二数如是次第以所数等能数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依此数满三阿僧祇。

  不同小乘下镇国云黄帝算法但有二十三数始从一二终至正载钞云从一至十为十次有十三数谓十十为百十百为千次万亿兆京垓[禾*石]壤沟涧正载言载者天地不能容载也小乘六十已至无数亦约从一至十为十十十为百乃至跋罗搀方第五十二阿僧企耶彼论失於后八六十之后别无数法僧祇品中有百二十四数倍倍变之故非凡小所知也小乘中但以水火劫之一劫为第一数却从一二数至十便为第二数大乘以水火劫数至百千百千则当於亿数此复至百千则百千亿为一俱胝方为第一数则相去甚远数此复至者谓一俱胝二俱胝数至俱胝方为第二数良以数法有三种谓上中下下等数法十十变之中等数法百百变之上等数法倍倍变之故有不同也又俱胝若唐三藏译百亿为俱胝若测法师深密记第六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是故诸说或有不同也如是次第下旧本云以所数等能数至一百者如约俱胝以数物则俱胝为能数也复数至俱胝是等能数也经中从百洛叉为一俱胝中间越劫阿庾多乃至趣趣为一至一至为一阿僧祇故言次第至一百也阿之言无僧祇曰数谓三无数劫也十大数者即心王所问十大数也谓僧祗至不可说不可说耳。

  【科】仍此教中就释迦身以分此义如优婆塞戒经云我於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昔释迦佛所始发阿耨菩提心。

  文中可知。 #

  【科】又依本业经又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非实修也又以一偈叹弗沙佛已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

  为引二乘故示修此业又以下智论叹弗沙如来超弥勒九劫先成正觉偈即天上天下无如佛等。

  【科】问三无数劫修诸实行应成报身何故乃就化身说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机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见故是权教故作是说也。

  以释迦身为化身故下机者即前机粗浅故有二乘者即引一乘故又是三乘共教二乘唯见化身故是权教者谓三乘中就法华前以分权实如云金刚般若三乘始教大品般若是三乘终教清凉所以不取光宅者以法华之前不分权实玉石俱焚也。

  【科】若依终教说有二义一定三阿僧祇约一方化仪故。

  劫章中文与此同如上已引念劫成佛中又云若据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华严一百二十数说僧祇义就此一类世界也。

  【科】又此教中修实行故成实报身不约化说故法华经云我实成佛以来经於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又经云我於燃灯佛所得受记等皆以方便分别故也。

  修实行者从真流故如起信性无悭贪随顺檀等然灯授记即金刚经文诸经所以异说者方便分别引彼器也。

  【科】又亦无百劫修相好业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於百劫别修彼业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

  小乘唯求出离不肯化生故有罗汉餐沙是无福也今此胜无别修也。

  【科】二不定三阿僧祇此有二义一通余杂类世界故如胜天王经说。

  要问云若通余世界亦不定三僧祇亦指彼经以诸类世界时劫不同故。

  【科】二据佛功德无限量故如宝云经云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近众生说三僧祇修集所得菩提而实发心以来不可计数。

  先示意次引经证起信亦云为懈慢众生说无量阿僧祗修为怯弱众生故说一念成佛是知普机之外皆浅近之器也。

  【科】解云此中不可计数者是不可计数阿僧祇劫非但三也。

  【科】问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渐渐劝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说也。

  机有生熟是故说不同粗细二教虽异总劝三机向后一乘也。

  【科】若依顿教一切时分皆不可说但一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无念也时者即无时也余可准思。

  皆不可说者地章云顿教者唯有一门所谓无相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真如所成故不可说有诸异相门一切俱离是名佛也。

  【科】若依圆教一切时分悉皆不定何以故为诸劫相入故相即故该通一切因陀罗等诸世界故仍各随处或一念或无量劫等不违时法也余义准之。

  谓诸劫既乃即入不可得而分其定量又乃该通同异类剎事非一准要问云依一乘义成佛时节并皆不定为十方世界时节不同因陀罗世界等并据当分报位说有为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无定时仍不违时法者所谓或无量劫等也。

  【科】第五修行所依身者。

  所依身有二种一者分段分谓分限段者形段即三界苦果身之与命有定齐限无所改易故名分段唯识论云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即以惑业苦三为体如演义释二者变易谓改粗为细易短为长改转不定故名变易故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诸乘修行不离二身故就此以明诸教不同分段即烦恼为缘变易以所知为缘。

  【科】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实非化。

  但有下以此教唯断烦恼究竟位方尽故是实下佛德章云若依小乘实佛报身生在王宫临菩提树成佛摄生化用及德皆在其中。

  【科】若依始教中为回心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尔然此是化非实也。

  引彼就下而说义与小乘同但佛身是化耳。

  【科】若依真进中有二说一为寄显十地之中功用无功用粗细二位差别相故即说七地以还有分段八地以上有变易。

  然诸教皆有直进回心凡夫直入菩萨乘谓之直进先入二乘或至无漏然后发心皆曰回心小乘中亦有直进故要问云仍直进有二种一大乘中直进二小乘中直进菩萨寄於二身显二位差别非实受二身也以七地已还修随相有功用行八地已去修无相无功用行欲显二行粗细异故故说有二身也。

  【科】二就实报即说分段至金刚以还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至金刚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故十住经云第十地已还有中阴者是此义也。

  实报即业惑等所感身如分段身以惑业苦三为体言惑者谓分别俱生烦恼障发业润生能为缘故言业者即总别报业正感助感能为因故言苦者即三界九地四蕴五蕴能为果故唯识论云一分段生死谓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等言变易者即以无漏业所知障欲色二界异熟五蕴为体谓诸圣者由以悲智上求下化念斯分段短促不能长时远征大劫修行遂以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冥资故业故业被资便能熏感识等五支五支种子既被感已生现功能而复殊胜改粗为细易短为长名变易身唯识论云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名变易生死今说行者所依之身故云实报此教既留烦恼至金刚位受分段身以烦恼发业受分段故故十地下引证既有中阴知是分段也亦名中有身。

  【科】问八地以去一切菩萨於烦恼障永伏不行以无漏智果恒相续故如阿罗汉既无现行惑何得更受分段之身耶。

  八地下以於俱生中六七识惑七地已来寄有现行八地已去永伏不起又如未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等故引为问前说分段至金刚位故须问释。

  【科】答若是凡夫即以现惑润业受生圣人不尔但留惑种用以受生。

  可知。 #

  【科】故杂集论云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故结生相续又梁摄论云异凡夫故永伏上心异二乘故留彼种子。

  随眠即是种子故九烦恼中一随眠贪二随眠瞋三随眠痴第四贪瞋痴等分极重上心惑方是现行也又稠林中十三有二烦恼谓随眠烦恼上心烦恼故指随眠为种子也。

  【科】解云圣人受生非现润彼复留种子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已上以智障为缘受变易者所留惑种即便无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烦恼种耶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圣人下释成当受分段若言下夺其惑种无用而不断也彼既下反质而结成本义。

  【科】若约回向菩提声闻已断烦恼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变易身通诸位也。

  已断烦恼者既无惑障许受变易也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故通诸位也。

  【科】问若尔何故圣教说八地以上唯所知障为依止故受变易身。

  即下第四仁王中义也。

  【科】答此等为欲寄对二乘显其优劣故经作此说。

  经作此说为寄对显优劣耳非实受此身也。

  【科】然此寄对依诸圣教约位不同略辨十门。

  【科】一说罗汉即同於佛更不分位如律中说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六罗汉出於世间文同座等当知此约小乘教说。

  出於世间者位当出世间也。

  【科】二亦於佛地分出罗汉如对法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罗汉及如来故此中虽约烦恼尽边名阿罗汉而亦为生诸声闻中心胜欲乐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

  寄断二障已分大小也而言虽者亦止言断惑障成阿罗汉而不说彼亦断智障是亦为生彼心中胜欲乐也。

  【科】三第十地名阿罗汉佛地超过故非彼也如涅盘中说四依云阿罗汉者住第十地此寄因异果以分大小此上二门约始教中回二乘教说。

  文亦可见此上等者对二乘说故知是回心教也。

  【科】四七地以还寄同罗汉八地以去寄菩萨位如仁王经云远行菩萨伏三界习因果业灭住后身中住第七地阿罗汉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也此约始教直进中说此中既寄声闻至七地故烦恼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此菩萨行位胜前是故唯有彼所知及变易身。

  远行即七地伏三界习等以此地已还寄灭三界色心烦恼及彼果报又七地已去寄菩萨位细於二乘寄灭色心习气又俱生第七识惑七地已来寄有现行又末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寄灭色心二习无明又八地俱生内六七识惑永伏不起又以六识烦恼寄至四地末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二障二身以显二位不同故在直进中也。

  【科】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间以得世间四禅等故四地寄是须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寄此声闻罗汉以得四谛法故六地寄辟支佛以得十二缘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萨以得无生法忍故此如本业经说上来唯约三乘教说以未分出一乘法故。

  前三地修四禅八定寄同世间即人天也四地寄须般洹等三果即出世间也五地已下寄出出世间五地修四谛六地修十二缘生观七地已去寄菩萨以同得无生忍故通以十地寄三乘说前六寄同凡小后四通寄大乘未分出一乘者融一同大故也。

  【科】六世间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萨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摄论等说此约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说。

  於菩萨位中为显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别故。

  【科】七於初地之中已过世间及二乘故如地论等说此约三乘中比证分齐说。

  此约地前比观登地现证分齐不同故初地过凡小也。

  【科】八地前三贤位已过二乘地如起信论说又如仁王经说习种性中有十种心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此约终教退不退说。

  起信论信成就发心十解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故知超过仁王经行位中已引。

  【科】九信满心后即过一切小乘三乘等如贤首品说此约一乘说。

  信满发心即得成佛等。

  【科】十初在凡夫地创发心时即过二乘如智论说罗汉比丘知沙弥发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乘说。

  即智论说阿罗汉将沙弥行令持衣钵道中沙弥思惟当以何乘得入涅盘即发大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将令沙弥前行沙弥思惟佛道甚难且以小乘早入涅盘师复将衣钵令沙弥后行如是至乎三沙弥问师师具答曰汝发大心吾修小行故令汝前汝今退菩提心汝是凡夫不合居吾前沙弥闻已警悟即住大乘。

  【科】由有如是寄对法门故诸说前后准此而知。

  【科】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断一切烦恼使种亦不分彼分别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断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变易身至金刚位余义如下断惑中说。

  地前留惑等并如断惑中具释。

  【科】问若於地上不留烦恼云何大悲同事摄生。

  惑障润生地上既不留惑云何度生。

  【科】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愿智力劣故留烦恼助愿受生今此不尔愿智胜故自在同生。

  此教地上愿智殊胜自在同生不同地前并初教中故须留惑也。

  【科】问如说八地以还菩萨略有二类一悲增上二智增上悲增者留惑受分段身故智增者伏惑受变易身故此义云何。

  问意可知。 #

  【科】答如此所说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惠必劣劣惠导悲悲应滞见滞见之悲岂名增上纵悲智齐均尚不名悲增上况以劣惠导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其悲必劣劣悲导智智应滞寂滞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诸菩萨从初以来异凡小故悲智相导念念双修如车二轮如鸟之二翼何得说彼有增减耶。

  既滞见滞寂故非增上唯修智分则堕二乘修住相福则堕凡夫故菩萨发心已来双修二行岂互增减。

  【科】当知由此始终二教粗细异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

  始教粗故地上受分段身终教细故地上受变易身非由互增上也。

  【科】若言彼智增上者有小乘习怖诸烦恼故永伏者若於地前未证真如可约本习容有此类以未纯熟故初地以上行解纯熟同证同行同修同断如何得有如是差别故起信论云地上菩萨种性发心修行皆等无差别也。

  若言至永伏者牒问若於下印彼地前机生未证容有此类初地下夺其机熟已证断无差别起信论云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因等也)发心则等(行等也)所证亦等(证等也)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时等也)故修行断证皆无差别。

  【科】又此教中地上变易寄位不同有其四种等亦如下指。

  指下断惑处也地上配四种生死受变易等报。

  【科】若依顿教一切行位既不可说所依身分亦准此知广如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说。

  那伽室利即文殊所问经也。

  【科】若依圆教不说变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离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见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财等以分段身穷於因位故也。

  此义前科已引既云肉眼知是分段也善财一生非变易。

  【科】问何故此中不说变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极微细出过诸天应同变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细之相总就过患以为一际至信满后顿翻彼际故不说也余准而知之。

  世界性等者等取十重如上引普庄严童子等在世界性等上住已得十地此教不分者但以无明边域为生死边际总属过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有二一分段生二变易生分别有二十八门问变易生死是无流转何故入生稠林摄答变易生死本教兴意为显佛法渐渐深远将变易死在分段后显其终教渐渐甚深据理论之变易生死只是分段细相所以知之中阴本立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阴如十住经说中阴之身乃至涅盘菩提亦有中阴但微细渐深唯佛境界据此文证当知变易生死只是分段细相为其变易问据此生稠林中阴乃证变易渐细至佛境界何以此章初教直进中引七地已还有分段八地已上有变易耶答当知中阴之身位通粗细为分段求生方便故属分段若以微细渐深唯佛境界则是变易是故变易是分段细相也又云中阴身是其报分其阴大分受经七日为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经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涅盘如十住经说又如梁摄论佛二十年中处中阴身又如地论其中阴身亦得造业有其熏习故知中阴有粗细也。

  【科】第六断惑分齐者。

  【科】初依小乘。

  但标而不释者诸记皆云此中脱一段今勘高丽本亦但有标不应皆脱今释有四所以故非脱也一前行位中已有问答释成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不待说也故但标小乘显五教不同不必释耳若更备释前文问答即成元用二师承有据至相尊者亦不说小乘烦恼今章录彼文义是故不释三大乘据用义显烦恼中有二门一异小乘门二同小乘门第二门中烦恼惑品名数与小乘同今说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义虽有异名字是同故不别释四作者任放辨才如探玄但有标五门而不释或释一二如十住中诸门分别梵行无念理观皆标五门而不开释等。

  【科】若依三乘有二种义一约位灭惑相二寄惑显位相。

  若依三乘者中间三教为一三乘教也以二义中皆具始终二教故便行稠林云烦恼行等者略分二义一约位显烦恼即今寄惑显位相也此中寄惑品显位差别彼约十地等断烦恼粗细以显诸教有异但寄位显惑寄惑显位小有左右耳二据用义显烦恼即约诸教具明粗细惑品即今约位灭惑相也彼云此之二义约三乘显约位者但诸教中约十地显断粗细分齐者即属终教摄二但经论中约见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断惑不同及粗细分齐者皆初教所摄若经论中依十地位显别无明不论粗细者如十一无明及二十二无明皆初教中直进教摄何以故为顺十地终心顿断诸惑故彼文亦以始终二教为三乘也。

  【科】初义者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断惑差别由此是三乘教故障有二种谓烦恼所知。

  若依下由有回心真进二种人故回心即是同小乘门直进即是异小乘门回心直进二种教也是三乘教者问若据此文岂非独以始教为三乘耶答上云若依三乘有二种义牒释处云若依始教若依终教岂容便相违耶况释终教亦先说二乘岂无二乘耶但教渐深细言其不能断耳岂彼伏惑无观智乎问答云终教二乘心数亦不可说则有二乘明矣以此教亦有直进回心当知此前拣小乘后异一乘中间三教为一共教三乘前后章文皆作此说非拣终顿理无疑也下文云前约三乘中声闻此约愚法岂可云二乘并成佛而无声闻耶障有下孔目云又依终教烦恼有十六门首列有二无明谓烦恼障所知障又云惑智二障后判云上十六门烦恼义当孰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进教说若在直进教其体即空若在终教说其体即如等。

  【科】先辨二乘断烦恼障於中有二先障名数后断惑得果。

  【科】初中烦恼有二谓分别俱生总有十种一贪二嗔三无明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禁取。

  分别则见道所断迷理烦恼俱生则修道所断迷事烦恼一贪下列惑体也。

  【科】於中四种唯分别起谓疑邪见见取戒禁取余六通二种。

  分别起者疑亲於苦谛犹豫不决邪见亲於苦谛身拨无因果见取亲於苦谛果执劣为胜戒禁取亲於苦谛果非因计因是故唯分别起余六通二。

  【科】五识得起初三亦通分别及俱生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

  得起初三即贪嗔痴由用下释分别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别心数云五识由与意识或同体或异体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

  【科】意识具十种四分别六通二。

  以此识具起六位心所有法良以此识是无边分别一切处分别与五识或一或异故具起十烦恼也。

  【科】末那唯四俱生六中除嗔及边见以嗔唯不善此识有覆无记故又以一类相续缘第八识剎那剎那执我故无边见又以后三见及疑藉三因生此识无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续缘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识是故唯四。

  唯贪无明慢身见何以除嗔以瞋唯下释所以此识执我是异生性障覆弊有情令不出离不属善恶唯无记性此云染污意从过立名与四惑相应故是有覆无记能障圣道隐覆自心说名有覆又於善恶义中不可记别说名无记又以第七名恒审思量常缘第八见分为内自我剎那剎那不断恒执我故无边见也唯识章云末那一起相续不癈与我见等四使相应又以后三见谓邪取禁三见也又由下唯识章对治门云末那一起相续缘我不痴不同五待六引也同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缘於外缘义不缘外故不得起分别我见是故唯俱生中四也。

  【科】其第八识总不起唯是异熟无覆无记性故。

  识总不起者孔目云梨耶是实余法是假余法即无由识以外只是遍计即体空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阿陀那识者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言异熟者心意识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则第八识多异熟性故又云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则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异识名为异熟非谓一切无覆下三性料拣也论云覆谓染法障圣道故又能弊心令不净故此识非染故名无覆无记。

  【科】此分别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烦恼皆有覆无记性故。

  上二界烦恼由定力所制故属无记心数中烦恼随烦恼通不善及无记者以彼总论三界及定地故彼又云若约违理不善但是不善性。

  【科】其分别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使即为四十上二界除嗔谛别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也。

  言分别者演义云言惑体者谓能发业之惑即六烦恼收唯识论中十烦恼摄不正见中开五见故贪等六法通分别俱生体虽是一而起时有异论云任运思察而得生故又迷理迷事障见修异故论说因邪师等起者名分别言自邪思惟者计度分别由此虚妄计度而起十分别惑问若尔第七亦应有分别烦恼以有计度分别故答彼非强盛故无分别又有三义无分别惑一是内缘二唯有覆三缘微境第六返此故有十分别瑜伽第一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因力故与身俱有名为俱生七十二即二界除瞋八九成七十二也。

  【科】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别总有一百二十八也。

  即任运而起障修道迷事烦恼如前已释。

  【科】问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谛此中即通耶答此有二义一以三乘中烦恼力渐宽广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义通一切境也。

  小乘不通迷者显宗论云苦下具一切集灭离三见道除於二见上界不行恚除三见者身见边见戒禁取除二见者身边二见则不通迷也问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断得一灭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义中深浅异若据三乘终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后断得三世灭也据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数多数忍多数一数忍一数多数智多数一数智等则知惑品於诸乘中力用有大小宽狭不同迷境亦别也。

  【科】第二断惑得果者先断分别有其三人。

  三人三类也。 #

  【科】一若从具缚入真见道剎那顿断三界四谛分别烦恼得预流果。

  凡言具缚者具见修烦恼故名具缚入见道时於剎那中顿断三界分别烦恼证预流果此人入见道断迷理惑时名初果向出见道后只得初果是故俱舍云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此中断五品修惑一人断一品则有五人并具缚一人共六人皆入见道名初果向出见道后只得初果今章不同彼尔以此中约分别俱生二惑粗细以分见修二道不同彼中正说果向故小别也下皆类此。

  【科】二若倍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倍离欲得一来果言倍离欲者谓凡夫时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断前六故云倍离欲入见道时即永断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

  此由利根超证之人入见道时匪唯顿断三界见惑亦断欲界六品修惑名倍离欲证斯陀含果此云一来谓一来人间一往天上也。

  【科】三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九品得不还果。

  从具缚凡夫兼能进修欲界九品修惑俱尽证阿那含果此云不还不还来欲界受生也。

  【科】如瑜伽说入见道果者有其三种随其所应证三果故。

  通指前三类人断分别惑也但与今章小有不次。

  【科】次断俱生者第六识俱生九地各有九品。

  意识通迷十使谓分别俱生今断俱生三界九地各有九品分上中下九九八十一品也。

  【科】又进修道人有其二种一渐出离者断欲界九品中前六品尽得一来果断九品尽得不还果断上二界尽得阿罗汉果。

  谓断欲界俱生修惑前五品得二果向断六品尽得二果断八品修惑得三果向断九品尽得三果断上二界七十一品得四果向断七十二品尽得四果。

  【科】二顿出离者得初果已即顿断三界渐除九品即得阿罗汉果更无余果。

  从初果现身顿成罗汉。

  【科】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总三种九品各初一品一时顿断故云顿断三界竖论九品一一别断故云渐除也。

  谓三界九地修惑才断欲界一品上色界无色界各一品同时齐断故云顿断后二三品等一一别断故云渐除地地皆起一无间道断惑一解脱道证真也。

  【科】若尔何故有渐断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顿缘故。

  征诘所由谓根劣不能顿缘三界故。

  【科】对法论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及阿罗汉果乃至广引指瑞经等如彼说。

  依止未至定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即依止未至定起无漏智能断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烦恼余八地即除此未至定外所起无漏道名中间禅谓诸禅定以具支不具支止观均不均有差别故问若心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云初寻伺喜乐后渐离前支谓寻伺喜乐建立为初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喜乐立第二禅若离伺喜唯乐立第三禅若兼离前三种则立第四禅同一境性分为四种已见道所断分别烦恼进断修道俱生烦恼遂证四果。

  【科】其末那烦恼行相微细前渐顿二人皆与非想地惑一时顿断。

  非想地即无色界第四地也其七识恒行无明至佛地方尽。

  【科】故瑜伽云末那相应任运烦恼唯与非想处共断故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次而断故也。

  【科】问何故前愚法二乘无顿出离此中有耶答为显前劣故此超过愚法二乘无此胜智显彼教劣方便渐引起彼胜欲令舍小从大故作此说其论末那惑灭小乘无者亦准此知此谓二乘断烦恼障。

  拆玄云问还许得初果已超二证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证四否答依大乘亦许此义今依小乘不尔为得初果已欲拟进断三界修惑时必须依地九品次第而断断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末那此云染污意孔目引摄论云举六过失证有末那一若无末那即意识与五识相似不成过等若有末那即有六德小乘但有六识即无末那显彼教劣也。

  【科】其所知障诸趣寂者入无余时一时皆断唯此非择灭也。

  断所知障故入无余者拣异前三果有余涅盘择灭无余诸趣寂者一时俱断所知障故不同俱解脱人分有所断非择灭者入无余时证非择灭无为也。

  【科】其余一切有断不断惠解脱人不断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谓八解脱障不染无知修八胜解所对治故如瑜伽说。

  惠解脱阿罗汉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俱分解脱阿罗汉已解脱烦恼障及解脱定障对法论惠解脱补特伽罗者谓已尽诸漏而未具证八解脱定唯断烦恼障故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者谓已断诸漏及具证解脱定由烦恼障及定障俱得解脱故八解脱即所知障境解脱不染无知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污於境不了故曰无知二不染污无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污於一切种冥然故曰无知即界内外迷事之惑修八胜解脱者孔目云八解脱亦名背舍解脱者谓一内有色外观色二内无色外观色三净身证解脱处四空处五识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想受灭身证位初三背烦恼名解脱次四背下地名解脱后一背有缘心名解脱又八解脱者今解不同小乘大乘经意观色知空无碍成色是此文意初解脱舍染相色第二者舍色心第三者成色无碍第四者舍空心第五者舍取识想第六者去少识想第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舍不自在等。

  【科】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声闻及缘觉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脱故。

  言所知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故障是根本无明能障此理理体非障云心解脱惠解脱正明脱二障也解脱之言是虚语若不指心指惠何法解脱但云烦恼障解脱者未指的显出所法体今云障心障惠令不解脱然二障约心约境虽分粗细之异二障种子俱至佛地方尽故得二俱互障也。

  【科】当知此始教为引愚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於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

  【科】然上所断不同愚法以彼唯断烦恼得故此则不尔断种子故。

  但拣大小乘异小乘则观上下八谛苦法智忍等十六心八忍名无间道能断八谛下迷理惑得此八忍不被惑得之所间隔故名无间谓惑体已不现行虽有惑得而无力用不为障碍八智名八解脱道能证八谛下无为理故谓此八智已离惑得故名解脱大乘即断二障种子也。

  【科】直进菩萨断惑者二障俱断。

  孔目云若经论中依十地位显别无明不论粗细者皆初教中直进教摄何以故为顺十地终心顿断诸惑故。

  【科】又烦恼障中不同二乘约界分品。

  不同愚法小乘约三界九地别断见修无明等。

  【科】但於二障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行初地真见道时一剎那中顿断彼种。

  谓地前资粮加行位中双伏二障分别现行登地证真见道顿断分别种子故。

  【科】其俱生中烦恼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何以故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地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

  如百论判分别我见见道断俱生我见修道断今留故不断用断所知等故。

  【科】是故摄论云由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解云惑尽者是所知障尽即由留烦恼障起胜行故得至此位证佛果。

  论云烦恼伏不起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孔目云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盘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习气灭尽乃证圆智。

  【科】又梁摄论云既云留种子是故当知烦恼障种至金刚位。

  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彼种子用以受生。

  【科】其所知障行相细故正障菩萨道是故地地分断要至佛地方得总尽。

  地地分断者初地断异生性障二地断邪行障等智障正障菩萨道故至金刚位究竟尽故。

  【科】由此即说二障修惑俱至佛地。

  可知。 #

  【科】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断烦恼障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罗汉及如来故。

  菩萨见道位修烦恼障对治为留惑故相随至金刚定断今约二障尽处说也。

  【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

  然末那即与我见我慢我爱无明四使相应同至佛地方尽也。

  【科】问其二障修惑诸识相应地上现行有何同异。

  诸识者六七识相应地上同异如何。

  【科】答其烦恼障内第六识惑既尽故留彼是故现种皆以智御用成胜行不起过患犹如毒蛇以咒力御不令死无起过患而成余用菩萨善巧留惑亦尔。

  论云诸惑已灭伏如毒咒所害释云此偈明第十一灭惑其深诸惑谓见修烦恼於菩萨地中先已灭尽余心烦恼虽复未灭由念智所伏废其功用譬如众毒咒力所害无复本能心惑亦尔智念所守不能复生二惑染污。

  【科】故摄论云如毒咒所害等是故当知於彼烦恼或现或种皆得自在。

  论云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若不留此随眠欲则同二乘涅盘若不除上心欲则与凡夫不异。

  【科】其第七识烦恼性非润生故非所留行相细故七地已还有时暂现以观智有间故。

  初见道位即灭末那何以故障见无我理故无性摄论云转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

  【科】其所知障皆后地起或於前地起或现或种以地地分断故。

  如十地所断之障在九地断乃至初地障在地前除。

  【科】问若尔何故有处说七地已还起有漏心等耶。

  既云地地分断何故下难相违。

  【科】答若约第六识中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惑故即似有漏若约所知障为漏即实有漏此二通十地。

  六识烦恼及所知障此二通十地但有似实之异俱至十地尽也。

  【科】若末那烦恼即实有漏至於七地有无不定以有时暂起有漏心故余义准知。

  七地容有暂起观智劣故八地无功用道任运不起。

  【科】又此教中惑灭智起分齐者惑种在灭相时智即在生相同时相返如昂即低低即昂等广如对法论说。

  论约四相前后问无间道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起耶为同时耶此三惑智各有两失不成断义谓智先起有自成无漏过(不因惑灭故)不能灭惑过(智起惑犹在故)惑有自灭过(前念智起而惑犹在故后灭时是自灭也)不障圣道过(令智先起故)智后及同时皆具此四过还於智上惑上各说二过过名同前义则顺於智后及同时而说以意可知相兼总成十二过也若尔云何断耶唯识云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二真即二乘真及菩萨真故云二真)犹明与暗定不俱生如秤两头低昂时乖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此但举法相一边亦不违余缘集断义有本作押即筇筇即押等悞矣。

  【科】又此障法以依识无性故即空无分别是其障义如维摩经云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今此障义亦准彼知之。

  以始教空宗显识等空故楞伽云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如伴侣妄想观伎众据此经文虽知是识由不免戏论引迦旃延章证今障义苦性即空是真苦义始教之终门也。

  【科】若依终教诸声闻於烦恼障尚不能断但能折伏何况能断所知障。

  大乘终教深细而说不许出界但伏烦恼现行未除种子况断所知耶。

  【科】故弥勒所问经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等楞伽经文亦如上说。

  谓二乘行果非真不如实修行不真也不究竟断果不真也楞伽云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言诸二乘得涅盘者非究竟也。

  【科】问此说何故与前教不同耶。

  以始教有宗说彼愚法出界总断烦恼分断所知今实教尚未断烦恼况断所知耶二教不同故兴问也。

  【科】答彼为引二乘故未深说故是故以上就下说烦恼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尽又以下同上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障今此就实以愚法二乘无广大心故不究竟断烦恼障。

  始教菩萨亦说烦恼须十地终心顿断又许声闻全断惑障等今此就实深细而说并不名究竟出三界断烦恼有谓终教不见有二乘断惑行相然教有粗细则前机粗故须似小此教深胜不假似彼法华火宅喻三车引诸子岂非实教三乘行相耶。

  【科】又亦可前约三乘中声闻此中约愚法故不同也。

  以前二教俱约愚法说今此二教以始教约三中二乘此终教约愚法二乘若终教约三乘说声闻者亦如诸论若始教约愚法义同法华则二教互出也。

  【科】其菩萨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清净。

  言使者如世公使随遂其人得使系缚故云使也此通二障言习气者熏习气分孔目云大分有二一种子熏习二上心熏习。

  【科】然彼地前三贤位中初不堕二乘地中於烦恼障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为除所知障等故。

  地前虽伏正使现行留彼种子故不堕二乘地也。

  【科】是故梁摄论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心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故仁王经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证等又起信论见少分得法身作八相等皆此义也。

  可知。 #

  【科】以此菩萨唯怖智障故修唯识真如等观伏断彼障然於烦恼障非但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初地以上断於所知障一分粗故於烦恼障不复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见修。

  智障障成菩提修唯识真如等观对治唯识观事真如观理然於烦恼留故为成胜用。

  【科】至初地时正使俱尽。

  二障正使初地俱尽习气地地渐次微薄至金刚际究竟方尽。

  【科】故弥勒所问经论云问曰若声闻人先断见道所断烦恼然后渐断修道烦恼何故菩萨不同声闻答曰菩萨之人无量世来为诸众生作利益事后见真如甘露法界观彼一切诸众生身而实不异我所求处是故菩萨见修道中一切烦恼能障利益众生行故即见道中一切俱断此文为证。

  问终教自言正使习气何以引见修等惑为证耶答但二教惑障名字虽异而惑体是同故得为证孔目使行稠林云如是等文并属初教摄今释终教何以引此下文云义当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进教说。

  【科】其末那烦恼亦初地断粗后除残习故无性摄论云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修道位中转复清净解云转净者除习气也以正使先断故后但云转净更不云断也。

  无性下见道初观智现前先以证得修道位中为除习气解云下知。

  【科】若云此是入真见道时暂不起非正断者即不得言转复清净以总未断何名转净若依始教容如彼说。

  纵云见道伏惑非正断者夺云不得言清净以总未断故若依前教容许此义。

  【科】是故当知此教地上但除习气故宝性论云不净者一切凡夫有烦恼障故有垢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黠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依彼二种习气障故解云论释云地上名摩诃萨故知但有习气障也。

  宝性论云不净者以诸凡夫有惑障故有垢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点者污也以诸菩萨有二障习气故今章云黠者恐刀笔之悞也。

  【科】此中习气从断正使种子无间方有习气何以故未断以前无微薄故种断无间方有微薄故论说名无间生习气。

  地前断彼使种粗重地上方除习气孔目云习气有三种一名言熏习识熏习二色识熏习识识熏习见识熏习三烦恼熏习业熏习果报熏习此等熏习皆通染净及无记。

  【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

  始教留惑故不堕今终教烦恼种尽何不堕耶。

  【科】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断除故。

  今实教出二所以故不堕也。

  【科】如始教小乘顿出离人断欲界惑六品尽时上二界六品亦同断尽故犹尚不得彼一来果。

  今举三中小乘为例拆玄云大乘中二乘有顿出离小乘则无见道断分别八十八使进断俱生六品修惑犹不证二果。

  【科】况此菩萨道力殊胜又况已断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无也。

  此中菩萨双断二障故不堕二乘地也。

  【科】又此教中正断惑时智起惑灭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云何灭如虚空本来清净如是灭广如十地论说。

  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后者探玄释此文有二门一约相翻门二约相续门谓此地智生灭相续前中后三何时定能断烦恼耶唯前不能断以落谢故唯后不能断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断以不住故是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断前中后相续取可有断义问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此和合岂成断耶如一沙无油多沙亦无云何断约罪性空故本净故谓此实教断惑必性相双明也。

  【科】又此教中烦恼等法皆是真如随缘所作是故不异真如是烦恼义如起信论说又经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烦恼准此是故当知与前诸教施设不同宜应知之。

  烦恼即真如者若始教诸业即空不可分别若终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

  【科】第二明寄惑显位者谓圣教说略有一十八门。

  寄惑显位即孔目约位显烦恼以诸教具明粗细惑品略列十八广如使行稠林说。

  【科】一寄二障以显二位谓分惑智二障以显此证二位故梁摄论云地前渐除烦恼障地上渐除智障又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地前虽得人无我以法无我未净故人无我亦不清净又云其人我执前十解中已除今唯灭法我执又仁王经云习种性已入生空位得圣人性故本业经起信论亦同此说。

  若实教中断惑必性相双明今以地前比智除惑障地上证智除智障则知寄显非实断也所引经论证成信位前得世间心三贤得出世间心地上得出出世心仁王习种性三贤位得人无我性种性地上得法无我故。

  【科】二寄皮等三惑显三僧祇故梁摄论云初僧祇断皮烦恼第二僧祇断肉烦恼第三僧祇断心烦恼。

  寄皮等者孔目云俱生惑修道断者此将烦恼寄显见修如皮肉心三烦恼初僧祇断皮二僧祇断肉等其义例同。

  【科】三以此三惑寄显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摄论三十三僧祇中说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完出心除心等。

  言三十三僧祇者地前方便自有三僧祇十地有三十僧祇论云於地地各三僧祇谓入住出论释云谓除皮烦恼障入初地为除肉烦恼障住初地为除心烦恼障出初地等。

  【科】四以二障粗细寄显三位如地持云二障三处通谓地前地上及佛地。

  地持以烦恼所知粗细寄三位断二障粗惑地前起正障地上故於入地时断二障细惑七地已还起正障八地已上故入八地时断二障极细惑佛地已还起正障佛地入佛地时断寄显三位。

  【科】五以染心粗细寄於三位以显三身如金光明经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得显化身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得显应身依胜拔道根本心尽得显法身。

  合部金光明经诸凡夫人未能拔除於三心故远离三身不能至故何者为三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即末那缘阿赖耶故三根本心即第八识心以六七八识寄於三位以显三身。

  【科】有人解云伏道此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缘赖耶识本心故胜拔道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识。

  伏道断地前第六识分别一切事心故法断道地上证迷理惑断诸烦恼故胜拔道除微细惑尽故。

  【科】六寄於三障直显三身故彼经云烦恼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显化身智障清净能显法身。

  彼经即前金光明经云是法身者烦恼清净故能现应身者业障清净故能现化身者智障清净故譬如依空出电依电出光等与章不同。

  【科】七以迷三性所起烦恼寄显三身故彼经云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不至三身何者为三一者思惟分别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是故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俱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起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

  言三无性者唯识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彼经亦即金光明经清凉释云谓依徧计所执性立相无自性性由彼体相毕竟非有犹如空花绳上蛇故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始妄执自然性故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今迷此三无性故起诸烦恼不至三身反此能至也解云下破徧计性故依他有二一净分同圆成二染分同徧计能灭染分依他故显出圆成实性故。

  【科】八寄四障以显四位此有二义。

  此有二义者谓正使习气地前地上二义不同故。

  【科】一约正使寄显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报何者为四一谓以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执我寄以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定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

  二障正使地前四位等何者征一谓下别释四障等清凉云梁摄论佛性论皆云地前修四种行谓十信修信乐大乘行十解修般若十行修三昧行十回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又为除四类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谓初除阐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执障三除声闻畏苦障四除独觉舍大悲障又信成净德因种解成我德因种行成乐德因种回向成常德因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谓铁铜银金四报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终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无别位前九门约终教者就多分说。

  【科】又翻前四障所得四行即为佛子四义翻初障成信乐大乘种子为因即如父也二般若为缘即如母也三显虚空定离小乘执令法身坚固如胎也四大悲益生如乳母具四缘故得从地前生在初地以上诸佛家故名佛子也。

  地前翻破四障成四种行得入初地生如来家绍隆佛种名为佛子。

  【科】又此四种和合如车轮能运能转至解脱处如圣王轮备有四事谓毂辋辐轴如其次第四义应知。

  言圣轮者一住如法国土二依善知识三调伏自身四宿植善根如圣王轮备有四物所谓毂辋辐轴若无此四轮则不成。

  【科】第二以四障习气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净德除同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於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於常德无有生死四德圆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此上义广如无上依经本业经佛性论宝性论梁摄论等说。

  清凉引佛性第二略示名相一方便生死谓生死缘即无明住地惑能生新无漏业譬如界内无明生行以惑生智非同类故名为方便二因缘生死谓生死因即上无明所生无漏有分别业譬如无明所生行业但感同类故名因缘三有有生死即由前因缘感得变易异熟有果如三界内以有漏业感六趣身言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故如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盘故亦云有此有果故名有有四无有生死即改变易脱譬如生为缘有老死等过患一期报谢更无有有故名无有章先举因缘生死者恐刀笔悞初二三地唯识云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教理行果智光明故梁论云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净二四五六地唯识云集福王定梁论云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於大我三七八九地唯识云贤守定梁论云能破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乐四十地唯识名健行定梁论云此定是十地菩萨及佛所行能破独觉自受习气即是无有生死障於大常。

  【科】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后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习气地上净此文亦成证也。

  此四障寄显四位初二通烦恼所知后二独所知障指上经论为证也。

  【科】九於十地中为别相故三地终心已来断二障修惑正使皆尽四地以去但有微习何以故前三地相同世间四地以去是出世故。

  以十地寄别地相初三地已还断见修粗惑故四地已去除修道微细习气前三地寄三界相同世间四地已去寄声闻义同出世间。

  【科】是故十地经三地末文云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一切色缚转复微薄一切有缚转复微薄一切无明缚转复微薄诸见缚者先已除断地论释云一切欲缚转复微薄等者断一切修道欲色无色所有烦恼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远离故诸见缚者於初地见道已断故。

  先引经后示论。

  【科】解云及彼因者烦恼障种子也无明习气者所知障种子也以二障种子同时远离故云同也是故当知二障修惑正使种子此地皆尽上来多分约终教说。

  清凉云谓烦恼障三缚现行及种故云彼因与当地所知障种同灭今云同时远离也上如下通结九门。

  【科】十又於十地别相中寄显世间二乘菩萨三位别故仁王经说前之三地断三界中色烦恼四五六地断三界中心烦恼七八九地断三界中色习烦恼第十地及佛地断三界中心习烦恼。

  寄显世出世出出世三位别故仁王信忍菩萨於欢喜地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顺忍菩萨於焰惠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无生忍菩萨於远行地不动地善惠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十地至佛地断三障心习无明。

  【科】解云以三地终位得上界定极至四空定离下地色故云断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无漏出世间位於世间色心俱尽也七地已去是菩萨位渐细於前故寄灭於色心习气以显彼位也。

  仁王经分四位今章寄显三位色心合说。

  【科】十一於此菩萨位中为显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别故七地已还寄灭三界色心烦恼及彼果报八地以去寄灭色心二习无明故本业经云七地以还灭三界色心二习果报灭无遗余八地色习无明尽九地心习无明已灭除十地二习无明灭尽。

  於此七地已还未自在故八地已去显自在故或名烦恼或名习气或名无明皆惑业总名经论互举。

  【科】十二依三无性论寄灭二性以显见修二位差别故彼论云由见道故分别性即无故言不得由修道依他性即灭故言不见。

  二性即徧计依他二皆无性故云不得不见。

  【科】十三依杂集论等以分别俱生二种烦恼寄显见修二位差别。

  以分别惑寄显见道位断俱生惑寄修道位断烦恼粗细二位别故。

  【科】何以得知但是寄位非实断者如分别我见籍三缘生谓邪师邪教及邪思惟妄计即蕴离蕴等我如佛弟子虽居凡位然依正师正教正思惟故非直不起即蕴等执亦乃愿乐於无我性此人岂断已入见道耶若言虽无现行然有种故非入见者既无现行则应入资粮加行。

  以前约位灭惑中始教分别俱生正约实断今何云寄如分别下先立难显寄所以如佛下正设难若言下纵救夺破。

  【科】义既不尔是故当知为显见道无我理故寄彼横计颠倒粗惑返以显之又以任运所起烦恼细难断故翻显修位渐增差别如实义者但一烦恼有粗有细见位断粗修位断细。

  以始教约分别俱生见修二位断者乃机粗教浅且约见道断分别惑修道断俱生惑粗细以显差别然烦恼所知至究竟位余残习气方尽故知寄对以立其名非实断也。

  【科】如末那烦恼通二位断之如无相论云第二执识及相应法至罗莲位究竟灭尽若见谛肉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时毕竟断灭余残未尽但属思惟是名第二识无性摄论亦同此说如上所引故得知也。

  末那烦恼通见修二位断之孔目云若说灭时初见道位即灭末那何以故障见无我理故故无性摄论云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於修道位转复清净转清净者即灭习气无相下第二执识者即末那识第一识者即阿赖耶相应法者孔目云末那一起相续不废与我见我慢我爱无明四使相应八忍八智前十五心唯断烦恼惑得十六心断烦恼微细种子俱尽引无性摄论例同无相论说。

  【科】十四於分别惑所籍三缘寄显地前三贤位别谓十解等除邪师等如次应知此约直进说又以邪师邪教所起寄资粮位伏以行相粗故邪思惟所起寄加行位伏以行相细故此约回心二乘说。

  地前不立十信成位以信但是行非位故不开四加行者异小乘故约直进说地前开资粮加行为七方便者同小乘故约回心说。

  【科】十五於俱生内六七识惑七地已来寄有现行八地以去永伏不起此为寄显入观有间无间位异故作此说。

  七地已还观心有间容有现行八地已去观心无间永伏不起故分二位。

  【科】十六又以六识烦恼寄至四地末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此亦为显世间二乘菩萨故作此说也。

  六识烦恼寄四地断相同世间末那烦恼寄七地断同彼二乘八地已去寄菩萨位断所知故。

  【科】十七为显十地至佛地各差别故以十一无明返寄显之。

  二位别故寄惑返显位相差别也。

  【科】十八为显地地真俗二智故以二十二无明寄以显之如深密经云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品及十一粗重安立诸地故既云安立故知寄显也此诸义广如瑜伽对法唯识摄论等说上来多分约始教说。

  地地皆用根本智证真后得智达俗解深密经有二十二种愚十一种粗重一极喜地断异生障破执着我法愚恶趣杂染愚二离垢地断邪行障破微细悞犯愚种种恶趣愚三发光地断暗钝障破欲贪愚闻持愚四焰惠地断现行烦恼障破等至爱愚法爱愚五难胜地断下乘般涅盘障破乘背生死愚趣向涅盘愚六现行地断粗相障破观察流转愚无相现行愚七远行地断细相现行障破流转生死愚生灭愚八不动地断无相加行障破加行愚自在愚九善惠地断利他不欲行障破义词总持愚辨才自在愚十法云地断未得自在障破大神通愚悟入微细愚十一断如来地第一障破所知着愚微细碍愚此诸下总指前九门广如诸论上来下结后九门。

  【科】已上诸门并是阿含门寄惑返显位相差别何以故为护十地故为令众生於十地中离慢执故位相甚深极难了知寄惑显位生净信故余义准思可见。

  孔目云如此等法差别相者为护十地故随方便门作种种说令诸众生於十地中离增上慢寄惑显位令众生於此十地生敬信故。

  【科】若依顿教一切烦恼本来自离不可说断及与不断如法界体性经云佛告文殊师利云何教诸善男子发菩提心文殊言我发我见心何以故我见际即是菩提故此文证准知。

  引法界体性经证一切烦恼体性自离经云佛告文殊汝云何男子等说法文殊言我於彼诸男子所教发我见即是为其说法与无差别疏引同与今文少异。

  【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种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是此义也。

  孔目云若约灭惑分齐论者依普贤品说一障一切障依小相品说断惑分齐一断一切断由彼华严经文云内外各有五百烦恼及八万四千烦恼普灭非别故得知也。

  【科】又此断惑分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已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如经说。

  约证当知即顺十地终心顿断惑义约位同三乘终教在三贤位断约行在十信终心自分已还使习俱断约实无可断自体净故。

  【科】又前三乘等诸门断惑若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即入此教若随门前后是三乘等此约别教言。

  诸门断惑要问云普贤品内据普贤法极深广大又云若依小乘论使缠垢乃至兼在终教等已上诸惑一惑一切障一断一切断此属一乘教若随下拣前此约下结属。

  【科】若约摄方便前诸教所明并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余义准之断惑门竟。

  摄前诸教即全收诸教宗同教缘起义清凉曰圆必摄四孔目云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与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断惑分齐竟。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二(之下)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三(之上)

    蠡泽沙门 善熹 述

  【科】第七二乘回心者有六种说。

  回心者孔目云回心义者大分有二一据未入佛法以明回心二据入佛法无流之际解脱分善以辨回心初据未入者谓其一阐提位相似修行作普敬认恶法会彼阐提令入一乘其法具如问答中辨。

  【科】一或一切二乘皆无回心以更无余求故如小乘中说。

  以小乘不知有大故孔目云若约声闻自不退位已后不回。

  【科】二或一切二乘皆回心以悉有佛性力为内熏因故如来大悲力外缘不舍故根本无明犹未尽故小乘涅盘不究竟故是故一切无不回心向大菩提也此约终教说。

  一切俱回以如来藏是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六道众生等体又云佛性者亦法喻并说佛性者是一切凡圣因一切凡圣皆从佛性而得生长喻说者如乳是酪因一切酪皆因於乳而得生长是故下孔目云若约终教一切俱回。

  【科】问如瑜伽显扬论说诸识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内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盘者阿赖耶识及诸转识俱不成就既本识转识皆灭无余后生心以何为因无因而生不应理故。

  孔目云辨成就不成就者若约成就有二义一相中辨成就义二约理体辨成就初相成就者依显扬圣教论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应作四句谓或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者无心闷绝者入无想定者入灭尽定者生无想天者或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谓住有心位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或俱成就谓所余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入灭尽定若处无余依涅盘界难云既本识等灭后生心以何为因等。

  【科】答彼论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涅盘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

  故说有灭者梁摄论云四德圆时本识都尽今言灭者楞伽经云唯心相灭非心体灭解云心相即空故无所灭是名为灭顺小乘者以声闻自不退位已后不回今大乘顺彼说入灭后不复起也。

  【科】今约终教中就实而说既以根本无明熏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赖耶识又由於彼无断证故所得涅盘岂为究竟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

  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生灭即无明也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良由真心不守自性随熏和合成阿梨耶今此二乘未断无明未证真如何因得灭阿赖耶识既无断证所得非真同彼化城权令止息圣言无失四因即上正释中佛性大悲无明涅盘故得生心回向也。

  【科】问如生心回向时分齐云何。

  孔目云仍回心分齐多种不等或有从阐提入声闻者从声闻回向缘觉及初教者或有声闻回向直进及终教者或有回心向顿教及一乘者如是之义准之可解。

  【科】答由根不等故去有迟疾迟者径劫乃起楞伽云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解云此文但总相说。

  引楞伽由根不等者回心法对彼五乘机性上下不同回心亦别故楞伽下总证。

  【科】若差别说者随其利钝各别径时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盘经云须陀洹人亦复不定故径八万劫则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独觉径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之心解云此明最钝须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盘灭心心法如入灭定复径八万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发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受二生已即入涅盘经六万劫即能发心若於一身得第三果不还欲界即入涅盘经四万劫能得发心若於一身得阿罗汉即现入灭定经二万劫即能发心若独觉利经一万劫便能发心此五人发心之时即入十信菩萨位方名发阿耨菩提心又有义前五人从凡得小果入涅盘后起回心修十信行信满心已堪入十住初发心住已来随根利钝各经彼劫未必一向在涅盘中经尔许劫也如直往人既经一万劫修行满足堪能发心彼独觉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经一万劫余四钝根又差别故时多别也上来明迟者。

  引涅盘二初正释涅盘说根有利钝智有先后须陀洹极迟经八万劫起灭尽定受佛教化即能发心得证初果乃至独觉人经十千劫已发菩提心证得彼果最钝极迟者经尔许劫根疾不定此上五人发心即入大乘成十信位又有下二别义由前五人在涅盘中定经尔许劫今从过去往劫已来从阐提位入声闻乘直至回心入十住方经彼劫涅盘回心二义不同也。

  【科】若极疾者如法华经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我於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於涅盘而於彼土求佛智慧闻得此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此上并约终教说。

  余国者即天台四土中方便有余土也但法华唯以佛乘而得灭度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余国得闻是经者则知不必定经尔许劫也。

  【科】三或一切二乘亦回亦不回谓决定种性者趣寂不回不定种性者并回向大如瑜伽声闻决择中说此约始教引二乘说。

  声闻有四种一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应化决定者约彼长时趣寂灭故增上慢人以世间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盘而生涅盘想如是颠倒退菩提心者即如身子二万佛所已曾教化今还令汝等忆念本愿所行道故应化者如富楼那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又阿难方便为侍者罗睺罗蜜行皆应化声闻也约决定拣非余三不定者遇熏而未至自位故。

  【科】四或非回非不回以离相故如文殊般若等说此约顿教说。

  经云文殊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萨法声闻法缘觉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毕竟空故。

  【科】五或合具前四说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约一乘摄方便说。

  一乘摄方便者则摄前四教为同教矣孔目云与彼究竟圆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

  【科】六或俱绝前五此有二种一一切二乘悉无所回以望一乘皆即空无可回也如经中如聋如盲者是。

  以二乘不知一故故云悉皆即空故。

  【科】二一切二乘等并已回竟更不复回如经中以普贤眼见一切众生皆已究竟者是此并约一乘别教说。

  普贤等机具获十眼见一切众生本来究竟皆尽毗卢遮那能化分齐故此并下结上二义皆约别教说。

  【科】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答若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罗慧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余义如别所说。

  一乘同教回心与三乘回心所得云何三乘下孔目据入佛法无流际解脱分善者如来善巧设二门则一约始门谓依法华经穷子喻等义当是愚法声闻文判为辛苦穷也仍穷子身本是长者富有之子义当法性实相如来之藏不染而染分后若回心义当契其法性其理即合染而不染名王种贵也一乘下二约终义大智舍利弗与五百比丘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当回之时即得十种大法等见闻解行证入今当解行身也若欲识华严经无尽教义者当依六相因陀罗微细智知余义如孔目章。

  【科】第八佛果义相者於中有二先明常无常义后明相好差别。

  就果德以显佛身相貌不同故分二种。

  【科】前中若小乘佛果唯是无常以不说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论云小乘以无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也。

  孔目云先须知教立其佛意若小乘但有二佛一生身佛二化身佛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属其生身人天中佛亦同报身但有我无我别以不说本有法身功德但说修生所显。

  【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无常以离不离故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从因缘生故是有为无漏故亦得是常以无间断故相续起故。

  问答云依三乘佛亦常亦无常法身佛究竟故常离不离故无常也应身一证究竟故常随对下位声闻凡夫得见增减故是无常化身如火有处然有处灭故是无常化德相续故说常也。

  【科】庄严论云自性无间相续三佛俱常住等。

  论云常有三种一本性常谓自性身本来性常住故二不断常谓受用身恒受法乐无间断故三相续常谓变化身没已复现化无尽故云说三佛俱常住等。

  【科】若依终教有二义先别明后总说。

  可知。 #

  【科】别中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已后同真如故何以故本从真流故无明已尽还归真体故。

  修生者信等善根先未现前赖缘始发故说修生是无常亦即是常者其如来藏性隐在诸缠今得无分别智始显法身出缠成净何以下出二所以故。

  【科】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证此法身等宝性论起信论等盛立此义如彼应知。

  一切染净等法皆从真如流出还归真如故宝性论正释如来藏经成立此义等。

  【科】又智论云萨波若不与三世合何以故过去世等是虚妄是生灭萨波若是实法非生灭故解云萨波若此云一切智即佛地圆智同真如故非生灭也。

  佛智同真如者良以真如染净之所不亏始终之所不易是故不与三世合。

  【科】又摄论云犹如虚空遍满一切色际无生灭变异等如来智亦尔遍一切所知无倒无变异等是故当知非直无间断故以为常亦则同真如不变异常也。

  虚空遍一切处而不与色合佛果圆极亦遍一切色无色边际而无变易故名为常。

  【科】法身是常以随缘时不变缘自性故亦即无常以随染缘起故何以故以诸功德既并同是真是故起用唯是真作。

  法身者无性摄论无垢无碍智名为法身金光明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以法身随缘虽作诸法而不失自性故十方齐应多机顿感故属无常以诸功德依真而起摄用归真故得为常。

  【科】故起信论中释报化二身属真如用大摄又论云众生心净法身影现等又云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谓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乃至广说。

  起信用大中辨佛报化二身以彼用大依体相起会用归体故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众生心净自然显现又云下既在随染门中故云生二种相生已不离觉体故知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者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等。

  【科】二总说者由此法身随缘义故是故功德差别得成由不变故是故功德无不即真如举体随缘全相不变二义镕融无障碍故是故佛果即常即无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随义应知。

  由不变随缘二义相资故得佛身即常即无常等又二义融镕无障无碍故得非常非无常等。

  【科】问若尔何故得说非一非异也。

  既镕融无碍何故复说非一非异耶。

  【科】答若始教中以真如遍故智证真如故非异也有为无为不同故非一也。

  真如是所证智为能证能所泯合故非异理是无为智乃有为有为无为二义不同故非一也。

  【科】若终教中功德有二义一缘起现前义以三无数劫功德不虚故二无自性义以离真如无自体故。

  以法身随缘显义差别功德不虚故以法身不变湛然常存体无变易故但举体随缘而成不变由不变故方能随缘是故要在缘中方显无性。

  【科】此中初义与法身随缘后义与法身不变是非异门以举体全取故又此初义与不变后义与随缘是非一门以义差别故是即不动非异明非一也思之可见。

  由缘起义故与法身随缘由无性义故与法身不变是非异门又缘起故即不变又无性故即随缘是非一门也是故即不坏非异而成非一也。

  【科】若依顿教以相尽离念故唯一实性身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所不可说常与无常。

  若依顿教即一切佛身相貌皆不可说以无相故。

  【科】若寄言显者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如是准之。

  涅盘经文即化显法故清凉引此用释终教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恐人谓言但是不断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法身也又经等者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即问明品也孔目云此据三乘方便说。

  【科】若依圆教佛果常等义有三说。

  圆教一乘佛故说二种十身融三世间十身及佛身自具十身今约体相用三义说。

  【科】一约用佛果既通三世间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

  一乘十佛是常是无常等四句义则是一乘圆教从共教说。

  【科】二约德佛果即具四义谓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圆融无碍备无边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句义思之可见。

  至相云依一乘教本有及本有修生及修生本有是故具恒沙性德即同教义若一乘依行分说不分修生及本有义故。

  【科】三约体亦通四句谓此经中以不可说为显故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二义无碍故俱有随缘起际故俱非。

  要问云一乘十佛是常是无常非常非无常用不说为说故佛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随缘起际故非常非无常也。

  【科】此上三义若体即俱体乃至用即俱用以融摄无碍故皆有常等无碍思之。

  此上三义总明缘起本法互摄无碍竟。

  【科】二明相好差别者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实法也。

  要问云依小乘教见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则是实见名为见佛。

  【科】若三乘中或所但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化身之相仍即空是相义如金刚般若经对法论等说此约始教引小乘说也。

  又云若依三乘见佛实色身等三十二相不名见佛由与分别徧计合故假使见可似之相即是谓似亦非见佛若知无性无来去相是名见佛如金刚下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等此约始教似小乘说也。

  【科】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相并是实德此约直进及终教等说。

  实德下以修生本有并皆实德始教直进及终教等唯一真如故。

  【科】问何故智论等於此化身辨金锵马麦等往业所致三十二相等各出因耶。

  智论说佛化身有九恼苦事一六年苦行二孙陀利谤三金锵四马麦五瑠璃王杀释种如来头痛六入婆罗门国乞食空钵而还七旃遮女覆钵谤八调达推山九寒风索衣马麦金锵兴起行经备出既往业出因何云即空。

  【科】答为引二乘同下而说现业果不亡故圣道断惑非灭报故如罗汉餐沙金锵等亦尔小乘以为实始教即空说以是方便知大乘方便经说。

  大乘为引少乘说业果不亡又以圣智断惑非灭业报孔目每章皆云初教门染净即空愚法小乘苦谛之教所诠实法有为无为等宗并不同义理各别也。

  【科】其相好出因其二义一亦是方便为引二乘即於此身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所见故二此等亦即是实报相垂在此中显示现故得出因也。

  於彼化身出因有二所以一为引二乘就下说以实报非彼见故二示以实报就化身说故。

  【科】问何故摄论中说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摄也。

  前以化滥报尚为所问今何以化滥法耶。

  【科】答此亦有二义一为回二乘方便渐说真实法身恐彼难信故以此功德说为法身令易信受以现见故二彼以功德为法身故摄在彼中也此上并约始教。

  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今始教於三十二相寄显法身方便诱引令易信受又以实报功德为法身摄在相中也。

  【科】又三十二相等即无性无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约终教说。

  要问云若知无性无来去相则色是空非色灭空等此约实教说。

  【科】若依一乘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彼一一相皆遍法界业用亦尔所以说十者欲显无尽故如相海品说。

  此经佛染净圆融帝网无尽莲华藏中依正浑融具三世间微尘数相是德是相是非德是非相由缘起理具足逆顺德相业用皆无尽故。

  【科】又观佛三昧经中约此三宗分佛相好以为三段。

  言约此三乘宗者有谓彼经是三乘教故此言非也三乘宗者小乘三乘一乘为三宗也。

  【科】故彼经云略中略者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於杂华经已广分别。

  同人相者要问云依小乘教以人相为佛一切智等则属於法余文可知。

  【科】解云此中三十二相等当略中之略为人天二乘等即当初也八万四千等义当但是略为三乘菩萨等当次也佛实相好如杂华说者义当广说即是指此华严相海品说此一乘别教相即异终也以杂华即是华严故余义可知。

  即华严十身相海品列九十七大人相结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皆徧法界等。

  【科】第九明摄化分齐者。

  【科】若依小乘中唯此娑婆杂秽处是佛报土於中此阎浮是报佛所依余百亿等是化境分齐也。

  娑婆探玄翻云堪忍阎浮提此云胜金唯此阎浮释迦实报所依处也百亿即三千大千世界皆是摄化境界也。

  【科】若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说。

  三乘中土有三种一法性土二实报土三变化土或说四土实报中开自他受用也今此下拣前二土。

  【科】其释迦佛随他受用实报净土或有说在摩酰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阎浮提是所化分齐如梵网经及对法论等说当知此约始教说。

  梵网经报身在首罗天宫清凉云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即大化也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即小化也小化唯一四洲大化总该百亿梵网疏云若入大乘论说摩酰首罗天上有一实报成佛以一大千世界为所缘境化作百亿释迦一时成佛。

  【科】何以故为二乘教以释迦身为实报今即翻彼显其是化故於彼天别立实报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实净土故寄界内最胜处说其化身但充满百亿等亦顺彼说也。

  色究竟处约摄报说为引二乘令生净信以大乘初门多影似故。

  【科】或有说释迦佛报土在三界外如涅盘经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无胜是释迦佛实报净土此约终教说。

  演义引涅盘经二十四高贵德王品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庄严之事悉皆平等无有差别犹如西方安乐世界等今云去此三十二者恐传写之误。

  【科】以不随下说故为显娑婆唯是化故是故当知色顶之身亦非实报。

  今界内界外用分权实也。

  【科】或说化境非但百亿如大智论中以三千大千界为一数数至恒河沙为一世界性又数此至恒河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又至无量恒河沙为一世界种数此又至无量十方恒沙为一佛世界所化分齐也此亦约终教说以摄化渐广於前故。

  要问云若三乘终教三千等同类世界现成佛者并是化佛今引智论证摄化分齐渐广前约终教说。

  【科】又唯约须弥山世界说以局此界故未说树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

  但约一类世界说未说异类等界故非后教也。

  【科】或说释迦报土在灵鹫山如法华云我常在灵山等法华论主释为报身菩提也当知此约一乘同教说。

  云等者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天亲释为报身菩提此即化以显报也。

  【科】何以故以法华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染归净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

  法华所显一乘即同华严故。

  【科】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莲华藏十身境界法华亦尔渐同此故是同教也。

  如华严在秽土说居摩竭提国即莲华藏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网等法华亦尔即染以显净渐同华严故云同教。

  【科】然未说彼处即为十莲华藏及因陀罗等故非别教也。

  但法华虽说即染归净纵说一乘之义主伴不具然由未说十莲华藏等拣非别教也。

  【科】或有说此释迦身即为实报受用之身如佛地经初说此释迦佛即具二十一种实报功德彼论释为受用身也此亦约同教说。

  佛地经指释迦即具二十一种殊胜功德亲光菩萨释为报身菩提。

  【科】何以故此释迦佛若三乘中但为化身若别教一乘以为究竟十佛之身。

  释迦何以释为报身耶若在三乘以为化若在别教即为十身今即化以显报则当同教义也。

  【科】今此方便劝彼三乘显释迦身非但是化恐难信受故彼经中为约说佛果深功德处明佛身随教即权归实说为报身。

  今以三乘参於一乘故於彼经显教深细故说佛身即权归实。

  【科】即方便显说华严一乘法时此释迦身亦随彼教即究竟十佛法界身也是故以此为同教摄也。

  如说华严法时纵说释迦亦即十身今以即权归实故然由未显无尽身故拣非别教也问同教册引清凉一性一相等云此示能同即别教中彰其无碍也以华严为能同今何异耶答彼以后三为一乘自分能所今约能所似义与彼不同也。

  【科】或有说此释迦身即是法身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约顿教寄言而说心相尽离念故。

  文显可知问顿教是一乘耶三乘耶若云一乘何以今章前后皆曰三乘若云三乘何以今科在一乘中耶答因说佛身报体通终教及同教说终教之后连次同教故言一乘今顿教居后寄入此科以少从多非以顿教为一乘去情思之。

  【科】若别教一乘此释迦牟尼身非但三身亦即是十身以显无尽。

  十身此有二种一融三世间十身二佛身自具十身。

  【科】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

  十佛者要问云一无着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二愿佛出生故三业报佛信故四持佛随顺故五涅盘佛永度故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无量无着故九性佛决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摄化境界有其二种。

  【科】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说。

  诸佛如来所依国土重重无尽如海深广若寄法显示如普光明殿会如来名号品初说。

  【科】二世界海有三类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当是十佛等境界二於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四世界圆满五世界分别六世界旋七世界转八世界莲华九世界须弥十世界相此等当是万子已上论王境界三无量杂类世界皆遍法界如一类须弥楼山世界数量边畔即尽虚空遍法界又如一类树形世界乃至一切众生形等悉亦如是皆遍法界互不相碍。

  孔目十世界章云今此世界海上下浅深略有三种一从三千大千世界已去乃至一切众生形类等界以为一类二如瞿夷所居成化之处十世界等为第二类三莲华藏世界海等已去尽佛境界为第三类如是等类世界海有十种事去来今佛之所演说与今章第一为第三第三为第一。

  【科】此上三位并是一卢舍那十身摄化之处仍此三位本来圆融相收无碍何以故随一世界即约粗细有此三故。

  皆毗卢遮那摄化分齐处仍此下但为引机浅深不同遂有三别华藏世界为本余二为末本末镕融无有障碍何以下征世界海中随举一界具此三种粗细异故。

  【科】当知与三乘全别不同也。

  与三乘小乘并皆不同义理各别也。

  【科】第十佛身开合者有二先义后数。

  经有相海品孔目有相海章广显佛身一多开合先义后数也。

  【科】义中先约法身或唯真境界为法身如佛地论五种法摄本觉地清净法界摄法身四智摄余身此约始教说。

  先约下或说三身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义当回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摄论文法身有二种二十一句功德等或属应身或属法身或说四佛谓自性身法身应身化身此义当直进教等何以故为欲显法身是差别德自性身是通一体故若望二身即俱是法身等佛地五种法者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清净法界摄法身大圆镜智摄自性身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摄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变化身。

  【科】或唯妙智为法身以本觉智故修智同本觉故如摄论无挂碍智为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摄三身以镜智摄法身故。

  以妙智合本觉理故妙观察智即修生智也大圆镜智即本觉智也今以修生同本觉故亦摄法身引摄论为据次引金光明遮难则经论异出也孔目云或立二佛谓自性法身佛应化法身佛此义当终教何以故俱是法身故。

  【科】或境智合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

  以智证理理智冥合引梁论证。

  【科】此上二句约终教说。

  【科】或境智俱泯为法身如经云如来法身非心非境此约顿教说。

  孔目云若依三乘或一佛谓顿教佛。

  【科】或合具前四句以具德故或俱绝前五以圆融无碍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说此约一乘辨。

  就一乘中目分同别若摄前诸教为此经方便则圆中同教义也若绝下则六相圆融唯属圆教之别教义也。

  【科】次别约释迦身明者。

  【科】此释迦身或是化非法报如始教说。

  以王宫所生为化身居色究竟天为报身约界内最胜处显如梵网经对法论说。

  【科】或有是报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说但深浅为异也。

  若依一乘三十二相是其德义如法华云我常在灵山等论主释为报身菩提也若依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属其生身人天中佛云同报身浅深不同也。

  【科】或是法非报化如顿教说。

  以显真如理故。

  【科】或亦法亦报化总如三乘等说。

  要问曰三乘佛有三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

  【科】或非法非报化如别教一乘是十佛故也。

  一乘以应十数见其十佛故。

  【科】数开合者或立一佛谓一实性佛也此约顿教。

  唯一无分别实性即是佛也。

  【科】或立二佛此有三种一生身化身此约小乘说。

  可知。 #

  【科】二生身法身谓他受用与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与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论此约始教说。

  约本有修生说修生约他受用与化身合本有约自受用与法身合。

  【科】三自性法身应化法身如本业经说此约终教说。

  孔目云谓自性法身佛应化法身佛此义当终教何以故俱是法身故。

  【科】或立三身佛如常所说通始终二教说。

  约即不即分二教也。

  【科】或立四佛此有二种一於三身中受用身内分自他二身故有四如佛地论说此约始教。

  演义云佛地论中亦说有四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身非受用谓变化身化地前类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四非受用非变化所谓法身。

  【科】二於三身外别立自性身为明法身是恒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摄论云自性身与法身作依止故三亦於报身内福智分二故有四如楞伽经云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约终教说。

  谓自性身等四佛皆离四过成其四德自性身有约体德自性身无即离相德亦有亦无随缘德非有非无离过德余身准之何以得知报身分二引楞伽证功德智慧二身别也。

  【科】或立十佛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说此约一乘圆教说。

  孔目云今此华严有人判属三身良恐未然此经无三身但有二种十身如前后说。

  【科】义理分齐第十有四门。

  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等略分四门以显无尽有谓三性同异因门六义是法相所宗吾祖点化等误矣如孔目一一章皆结云上件法门摄下诸教通一乘三乘小乘等在一乘即圆融具德处三乘即一相孤门在小乘癈深论浅居凡有则唯事空文何云点化耶。

  【科】三性同异义一 六义为因缘起二 十玄缘起无碍法三 六相圆融义四。

  三性同异义第一。

  【科】初三性同异说有二门先别明后总说。

  清凉有三释一别释二通释三展转释今云总别。

  【科】别中亦二先直说后决择。

  言三性者一徧计所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故唯识云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於彼常远离前性此二颂初一释徧计次二句辨依他后二句明圆成要问云三性法门本安意欲别法相知其解行理事教义分齐不同离其慢执故兴斯教。

  【科】前中三性各有二义真中二义者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中二义者一情有义二理无义。

  清凉云三性中各有三释初一通就当性说二约当性二义说三对三无性说云何三性各二义耶徧计二者一情有二理无依他二者一缘生二无性圆成二者一性有二相无唯圆成二义小异今云不变随缘耳。

  【科】由真中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由此三义故三性一际同无异也此即不坏末而常本也。

  真中不变者既不变故方能随缘由随缘故方知不变依他无性者缘生即无性无性即缘生若不推此无性安知无生所执理无者徧计无体如绳上蛇故无可生灭也。

  【科】经云众生即涅盘不复更灭也。

  即净名经。 #

  【科】又约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由此三义亦无异也此即不动本而常末也。

  真如随缘者由随缘不失自性方知不变依他似有者依他而起因缘所生无有生故所执情有者情有合是生理无体是灭今此情有即是理无正理无处方是情有也。

  【科】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也。

  即法身经。 #

  【科】即由此三义与前三义是不一门也。

  由不动本与不坏末二门异故。

  【科】是故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性相通融无障无碍。

  由真妄融通一异无碍也。

  【科】问依他似有等岂同所执是情有耶答由二义故故无异也一以彼所执执似为实故无异法二若离所执似无起故真中随缘当知亦尔以无所执无随缘故。

  问似有精有义岂同耶答下虽各一体而似二性以徧计所执实托缘生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妄执定实有无一异若离妄情似无依故真如亦尔由不守自性而随缘成一切法。

  【科】问如何三性各有二义不相违耶。

  但三性迢然即法相宗意今约彼问云何无异耶。

  【科】答以此二义无异性故。

  即法性宗二义无异但二宗即不即小有不同便成天隔。

  【科】何者无异且如圆成虽复随缘成於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

  何者征且如下出法性宗意然法相宗多成不即法性宗多成非异也。

  【科】犹如明镜现於染净虽现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只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染净之相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是故二义唯是一性虽现净法不增镜明虽现染法不污镜净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显镜之明净。

  如镜明净能现秽物秽物现时反显镜净岂此秽物能污镜耶若不现染则无以显其不染是故现染释成不染义。

  【科】当知真如道理亦尔非直不动性净成於染净亦乃由成染净方显性净非直不坏染净明於性净亦乃由性净故方成染净是故二义。

  全体相收一性无二岂相违也。

  以真如性净故虽现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现染之时非染所污亦乃由现染故反显本净是故二义互相包摄随取无碍。

  【科】依他中虽复因缘似有显现然此似有必无自性以诸缘生皆无性故。

  由缘生无性即因缘故空无性缘生即因缘故有若无因缘不知无性。

  【科】若非无性即不藉缘不藉缘故即非似有似有若成必从众缘从众缘故必无自性。

  可知。 #

  【科】是故由无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无性。

  二义相顺。 #

  【科】智论云观一切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即无自性无自性故则毕竟空毕竟空者是名般若波罗蜜此即由缘生故即显无性也。

  依他因缘而得有故从分别生即无自性。

  【科】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此即由无性故即明缘生也。

  推之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若不推此安知无生无生即无性也。

  【科】涅盘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此即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是不二法门故也。

  以缘生故得成有义以无性故得成空义既无自性所以从缘由从缘故所以无性二义无碍也。

  【科】非直二义性不相违亦乃全体相收毕竟无二也。

  可知。 #

  【科】所执性中虽复当情称执现有然於道理毕竟是无以於无处横计有故。

  即徧计但情执为有道理是无故云横计。

  【科】如於木杌横计有鬼然鬼於木毕竟是无如於其木鬼不无者即不得名横计有鬼以於木有非由计故今既横计明知理无由理无故得成横计成横计故方知理无是故无二唯一性也。

  迷本见鬼如人夜行云月蒙胧见一杌木而生鬼想众生亦尔行生死夜妄想浮云蔽於慧月睹缘生法不了性空谓有定性如生鬼想若了知鬼因迷故有所执之法皆是妄情鬼喻徧计杌木喻依圆也。

  【科】当知所执道理亦尔上来直明竟。

  【科】第二问答决择者於中有三门第一护分别执第二示执之失第三显示其义。

  今章三门要问云菩萨修行观如实因果成入道方便亦有三门一明护分别过二明其义三明违之成过但与今章二三上下。

  【科】初门护执者问真如是有耶答不也随缘故问真如是无耶答不也不变故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无二性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具德故。

  要问云初护义者略依灯光及燋炷明之身心诸事准之可解问云燋炷生光炎耶答不也炷从炎生故又问炎生炷耶答不也炎从炷生故又问炎从炷生耶答不也炎能生炷故又问炷从炎生耶答不也炷能生炎故又问可是不生耶答不也去炷炎随无故又问生不生俱耶答不也相违故又问非生非不生耶答不也违其因果如实生理故解第一门竟即今章圆成依他徧计三义也初圆成有五重四句初二四句显真如具恒沙性德故。

  【科】又问有耶答不也不变故何以故由不变故随缘显示问无耶答不也随缘故何以故由随缘故不变常住也余二句可知。

  第三四二句离诸分别故非情识所谓增益损减也。

  【科】又问有耶答不也离所谓故下三句例然又问有耶答不也空真如故问无耶答不也不空真如故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离相违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离戏论故又问有耶答不也离妄念故问无耶答不也圣智行处故余句准之。

  后一四句约真如自体本离妄念真如乃圣智行处安得云无余句皆圣智所行也。

  【科】依他性者问依他是有耶答不也缘起无性故问依他是无耶答不也无性缘起故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无二性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有多义门故。

  依他六重四句初四重四句以自体具德故依他真理而得显现以缘起无性故。

  【科】又问有耶答不也缘起故何以故以诸缘起皆无性故问无耶答不也无性故何以故以无性故成缘起也余二句可知又以缘起离於四句又以无性故亦离四句并可知矣。

  以观智所遣非真实有故以真理无生非定无故。

  【科】又问依他有耶答不也约观遣故问无耶答不也能现无性故下二句离相违故离戏论故可知又问有耶答不也异圆成故又约徧计分故又离所谓故问无耶答不也异徧计故以圆成分故又智境故余句准之。

  依他有二分净分同圆成染分同徧计约染分异圆成故非有也又问无耶净分同圆成故非无也是无生智所观境故准上诸句。

  【科】徧计所执者问徧计是有耶答不也理无故问是无耶答不也情有故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无二性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所执性故又问有耶答不也无道理故问无耶答不也无道理故余句准之又问有耶答不也执有故又问无耶不也执有故又亦有亦无耶不也执有故又非有非无耶不也执成故。

  徧计有五重四句前三为自体后二显胜用初重四句理无者如绳上蛇杌木见鬼绳因麻有鬼逐迷生情有者则知本无妄执谓有两亦者无二性故双非者迷悟异故二三四句可知但第三四句中云执成者以第四句双非故不言执有乃云执成是执所成故。

  【科】又有耶不也由无相故又无耶不也无相观境故余四准之又有耶不也无体故又无耶不也能曀真故余句准之。

  无相者徧计乃横有如绳上蛇本无其相观境者以观智所观无相故余句离相违离戏论故又有下以徧计即分别性以分别无体又无下徧计离无体情执[目*壹]真如理故余句无体曀真准知也。

  【科】第二示执过者若计真如一向是有者有二过失。

  即要问明违之成过若言炷因生果亦可恒生常能生炎果故增益故若言炷不生亦可恒不生炎果无因不有故损减故炎生炷如前可知若亦生不生相违故若言非生非不生戏论故余义准之今计三性有无各有常断二过要问云问因生果何失答若生者亦可恒生亦可恒不生所以知之若生者则常生故又若生者现所有炎果是能生炷因则无所生故是断也又问因不生果有何失答亦有二失若炷因不生者则光炎无因故是常也又若炷不生者既炎无自生因复不生不可得有故是断也亦生不生非生非不生准以思之。

  【科】一常过谓不随缘故在染非隐故不得了因故即堕常过。

  有三所以即堕常也。

  【科】问诸圣教中并说真如为凝然常既不随缘岂是过耶。

  谓诸经论等皆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此诸经论岂堕常过耶。

  【科】答圣说真如为凝然者此是随缘成染净时恒作染净而不失自体是即不异无常之常名不思议常。

  如经论说凝然常者是随缘而不变自性即无常之常也。

  【科】非谓不作诸法如情所谓之凝然也若谓不作诸法而凝然者是情所计故即失真常。

  良以妄境从妄心生情执为常今言常者真理随缘而不失自性之常非情谓之常也。

  【科】以彼真常不异无常之常不异无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常是故经云不染而染者明常作无常也染而不染者明作无常时不失常也。

  真如全体动为诸法而恒不变真性故无常之常出於妄情所谓之有无是故下引胜鬘经证。

  【科】问教中既就不异无常之常故说真如为凝然常者何故不就不异常之无常故说真如为无常耶。

  可知。 #

  【科】答教中亦说此义故经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染心等以此教理故知真如不异常之无常故随缘隐体是非有也。

  引楞伽起信证真如亦有无常义此乃随缘而隐於真理如水因风成波而隐於湿性。

  【科】问真如是不生灭法既不异无常之常故说为常不异常之无常故得说无常者亦可依他是生灭法亦应得有不异常之无常不异无常之常义耶。

  真如是不生灭尚有常无常义耶例显依他是生灭亦应得有常无常义耶。

  【科】答亦得有也何者以诸缘起无常之法即无自性方成缘起是故不异常性而得无常故经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此即不异於常成无常也。

  以依他亦有二义征释可知经云下言无常者肇云小乘以生灭为无常大乘以不生灭为无常幽致超绝然亦不能明显今说不异真常而得无常故不异常而成无常也则不生灭是无常显然矣。

  【科】又以诸缘起即无自性非灭缘起方说无性是即不异无常之常也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又云众生即涅盘不复更灭故等。

  缘起之法依他而起因缘所生无有生故若无因缘不知无性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经云下即净名经也。

  【科】此中二义与真中二义相配可知此即真俗双融二而无二故智论云智障极盲暗谓真俗别执此之谓也。

  依他二义与圆成二义文相可知以真夺俗俗尽而俗常存以俗容真真泯而真常存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时也引论证成。

  【科】是故若执真如同情所谓而凝然常者即不随缘隐其自体不假了因即堕常过又若不随缘成於染净染净等法即无所依无依有法又堕常也以染净法皆无自体赖真立故。

  若执真如定常堕二过失。

  【科】二断过者如情之有即非真有非真有故即断真也又若有者即不堕染净染净诸法既无自体真又不堕不得有法亦是断也。

  一切妄法从缘无性即非真有非真有故成其断有真如凝然不随缘生缘生无故即成断也。

  【科】第二执无者亦有二过失一常过者谓无真如生死无依无依有法即是常也又无真如圣智无因亦即常也。

  妄法无体托真而起若无真如生死何依无依自立即成常也又无下智依真发无真则智何所因无因成智亦即常也。

  【科】又无所依不得有法即是断也又执真如是无亦即是断也。

  可知。 #

  【科】第三执亦有亦无者亦具上诸失谓真如无二而双计有无以所计有无非称於真失彼真理故是断也。

  执双亦者具断常二过真如无二者如理虚融平等不二心计有无失真如体即成断也。

  【科】若谓如彼所计以为真者以无理有真是即常也。

  若双计有无执为真者以无理有真如依病眼妄见空华即堕常也。

  【科】第四非有非无者戏论於真是妄情故失於真理即是断也。

  当知真如自性离於戏论今谓双非是真法者则同戏论即成断也。

  【科】戏论非真而谓为真者理无有真故是常也。

  妄情倒境故非真理强执为真即堕常也初二常过在先后二断过居首但随文便耳。

  【科】第二依他起中若执有者亦有二失一常过谓已有体不藉缘故无缘有法即是常也又由执有即不藉缘不藉缘故不得有法即是断也。

  依他无性由从缘生从缘生法即无自性若执有者则成二过。

  【科】问若说依他性是有义便有失者何故摄论等中说依他性以为有耶。

  摄论等广说依他是有岂是过耶。

  【科】答圣说依他以为有者此即不异空之有何以故以从众缘无体性故一一缘中无作者故由缘无作方得缘起是即非有之有名依他有是即圣者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圣说有者约彼幻有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云幻有以不有之有方为幻有何以故征出所以从缘无体故要在缘中方显空理是故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是则下结圣说为有也。

  【科】若谓依他如言有者即缘起有性缘若有性即不相藉不相藉故即坏依他坏依他者良由执有。

  如言有者情谓之有则坏缘生以从缘生必无自性犹如幻事不可言有若言有者则不从缘不从缘故则非缘起之法也坏缘起者良由定执为有。

  【科】是故汝意恐堕空断励力立有不谓不达缘所起法无自性故即坏缘起便堕空无断依他故也。

  以相宗说此缘生决定不空若此亦破则是断灭恶趣空摄非正法故猛意立有非谓不达缘起无性即坏缘生便堕空见失依他法。

  【科】二若执无者亦有二失若谓依他是无法者即缘无所起无所起故不得有法即是断也。

  执无同前二失先举断过依他若无应非缘生如免角等缘起即灭不得有者即成断见。

  【科】问若说缘生为空无故即堕断者何故中论等内广说缘生为毕竟空耶。

  中论等下以三论宗立难若此不破不已故理非尽故。

  【科】答圣说缘生以为空者此即不异有之空也何以故以法从缘生方说无性是故缘生有者方得为空若不尔者无缘生因以何所以而得言空是故不异有之空名缘生空此即圣者不动缘生说实相法也。

  圭峰云以诸法无性即名真理如幻华无体即名太虚圣说空者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无性是空所以既是从缘生法无性故空故曰真空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其空未常不有即有以辨於空。

  【科】若谓缘生如言空者即无缘生缘生无故即无空理无空理者良由执空。

  如情执所谓之空非是对妙有之真空乃是真空所破之病。

  【科】是故汝意恐堕有见犹励立空不谓不达无性缘生故即失性空失性空故还堕情中恶趣空也。

  以空宗所立从缘生法决无自性汰法师本无论云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故曰真空彼谓真谛一向无物为真空此但有二论□分空义。

  【科】问若由依他有二义故是故前代诸论师各述一义融摄依他不相违者何故后代论师如清辨等各执一义互相破耶。

  前代则弥勒无着文殊龙树后代则清目清辨护法难陀。

  【科】答此乃相成非相破也。

  圣意为立有故励力破空为立空故猛意破有是故相破则相成也。

  【科】何者为末代有情根机渐钝闻说依他是其有义不达彼是不异空之有故即执以为如谓之有也是故清辨等破依他有令至於无至毕竟无方乃得彼依他之有若不至此彻底性空即不得成依他之有是故为成有故破於有也。

  然真空幻有各有二义真空二义即空与非空幻有二义即有与非有谓不异有之空成真空真空者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之所以即是因缘何以无性得成空义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既是从缘生法无性故空故曰真空清办等为成有故破於有也。

  【科】又彼有情闻说依他毕竟性空不达彼是不异有之空故即执以为如谓之空是故护法等破彼谓空以存幻有幻有立故方乃得彼不异有之空以若有灭非真空是故为成空故破於空也。

  谓不异空之有成幻有幻有者由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何以缘生得为有义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是故无性是有之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故护法等为成空故破於空也。

  【科】以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护法义存二义镕融举体全摄若无后代论师以二理交彻全体相夺无由得显甚深缘起依他性法是故相破反相成也。

  即色之空为真空即空之色为妙色是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为具德之空有也非直二说互不相违亦乃二义相由全摄无二圆妙融通无有异相。

  【科】是故如情执无即是断过又若说无法为依他者无法非缘非缘之法即堕常也。

  是故下结断也又若下示常也。

  【科】第三亦有亦无者具上诸失可以准之。

  【科】问若据上来所说依他起情有无偏取此应不可双取有无应契道理如何亦有具上失耶答依他起性中虽具彼有无之理然全体交彻空有俱融而如所计亦有亦无者即成相违具上失也。

  各取有无此属偏执今双取空有如何亦具上失耶答下依他虽具有无非定性有无是故二谛俱融不失中道而计有无成其过失依他起性今本情字误也。

  【科】第四非有非无者戏论缘起亦非理也何者以其执者於有无中所计不成故即以情谓非有非无为道理也此既非理亦具上失思以准之。

  以前两亦成失情立双非为是此亦戏论缘起俱非理故。

  【科】第三遍计所执性中若计所执为有者有二过失谓若所执是其有者圣智所照理应不空即是常也若妄执遍计於理有者即失情有故是断过也。

  徧计之法妄情谓有道理是无今言有者即堕常过徧计於理实有者则非情有失情有者即堕断过。

  【科】二若执遍计为情无者即凡夫迷倒不异於圣即是常也亦即无凡故是断也又既无迷亦即无悟亦无悟故即无圣人亦是断也。

  定执无者圣人见空应是迷倒凡夫妄见则同圣智即堕常也匪唯同圣亦即无凡又既无凡即无於圣不见空华谁是病眼。

  【科】三亦有亦无者性既无二而谓有无即相违故具上失也。

  【科】四非有非无者戏论遍计亦具上失准以知之第二执成过竟。

  第二下结。 #

  【科】第三显示其义者真如是有义以迷悟所依故又不空义故不可坏故余如上说又真如是空义以离相故随缘故对染故余亦如上又真如是亦有亦无义以具德故违顺自在故镕融故又是非有非无义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得故余翻说准上知之。

  此即要问三问中二明其义初约因明后约果论各有四义今约圆成依他徧计三性顺显真如是有义凡圣迷悟本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故性恒不变故空义谓离一切法差别虚妄相故随缘无自性故如摩尼珠对染不染故双亦义具足无漏性功德故空有无量故二义镕融故两非义以真俗双泯故互夺两亡故余翻准上者如前护分别处说。

  【科】二依他是有义缘成故无性故余准前知依他是无义以缘生无性故亦准前知依他是亦有亦无义以缘成无性故准前依他是非有非无义以二不二故随取一不得故准前。

  以缘起法有四义一缘生故有二缘生故空三无性故有四无性故空。

  【科】三遍计是有约情故遍计是无约理故遍计是亦有亦无由是所执故是徧计非有非无由是所执故余准前思之上来明三性竟。

  良由倒心妄境情有理无故上来下结别明竟。

  【科】第二总说者三性一际举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

  然此三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摩尼珠随方各现故得幻色存亡无碍真空隐显自在为圆通无碍之法也。

  【科】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是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盘於依他中分别性及真实性生死为涅盘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盘。

  要问明三性异相则为大轨初引毗佛略经明有三性二引婆罗门问经证有三性三引阿毗达摩修多罗证有三性四复次有处世尊说等引常无常等三法圣教证有三性今引二经用证三性。

  【科】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成涅盘故此性非涅盘何以故此性由分别一分他是生死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盘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

  三性中多就依他性说以显诸宗立义不同诸教浅深逈异此论乃天亲所造以依他性非生死非涅盘若说一分余义不少故云不见生死不见涅盘也。

  【科】又云阿毗达摩修多罗中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此义说三分。

  阿毗名对达摩名法修多罗名经为对法经此通指大乘经也一染污即徧计性二清净即圆成性二染污清净即依他性就依他义说三分也。

  【科】释曰阿毗达摩修多罗中说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分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二性为性故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此说。

  即天亲论释分别性即徧计性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无始以来虚妄熏习执种种物定为实有故真实性即圆成性圆成实於彼常远离前性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徧常体非虚谬依他性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净分依他同圆成故染分依他同徧计故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染净依他皆此摄故。

  【科】此上论文又明真该妄末无不称真妄彻真源体无不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见。

  前标三性一际真妄互融后结真该妄末妄彻真源前后一际要问云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何以故由此法门应法界性无边用故探玄云约双融者二有三无圆融无碍二相绝故俱离也。

  【科】缘起因门六义法第二。

  将释此义六门分别一释相二建立三句数四开合五融摄六约教。

  一切因有六种义具六义故方成缘起法欲释此义先立六门。

  【科】第一门中有二初列名次释相。

  【科】初列名者谓一切因皆有六义一空有力不待缘二空有力待缘三空无力待缘四有有力不待缘五有有力待缘六有无力待缘。

  唯因得有六义果中唯空有二义故云因门六义法以有力无力待缘不待缘分异。

  【科】二释相者初者是剎那灭义何以故由剎那灭故即显无自性是空也由此灭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是谢灭非由缘力故云不待缘也。

  言剎那灭者搜玄云一念念灭此灭是空有力不待外缘所以有力不待缘为同体未对缘事自迁动故。

  【科】二者是俱有义何以故由俱故方有即显是不有是空义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孤是待缘也。

  是俱有力故所以知者为得外缘唯显体空俱成用力有力待缘非孤起也。

  【科】三者是待众缘义何以故由无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缘不生故是无力也即由此义故是待缘也。

  观因缘是空无力待缘所以知者为得外缘唯显亲因非有无力能生果也要问云经云因因亦因因果果亦果果者简别因果亲疏有无力用分齐初因者亲因也后因者缘因也亦因因者二因相由也因不生缘不生故章多不字。

  【科】四者决定义何以故由自类不改故是有义能自不改而生果故是有力义然此不改非由缘力故是不待缘义也。

  自类不改如谷不生余果所以知者以外缘未至性不改自成故。

  【科】五者引自果义何以故由引现自果是有义虽待缘方生然不生缘果是有力义即由此故是待缘义也。

  如引显自果故所以知者得外缘时唯显自因得自果故引现自果是有义章多力字。

  【科】六者是恒随转义何以故由随他故不可无不能违缘故无力用即由此故是待缘也。

  剎那转故如根损益枝等同故所以知者为随他故不可无不能违缘故无力也。

  【科】是故摄论为显此六义而说偈言剎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无性摄论即无性菩萨所造今偈六义与前列不次章就空有各二义释。

  【科】第二建立者。

  【科】问何以故定说六义不增至七不减至五耶答为正因对缘唯有三义一因有力不待缘全体生故不杂缘力故二因有力待缘相资发故三因无力待缘全不作故因归缘故又由上三义因中各有二义谓空义有义二门各三合唯有六故不增减也。

  何故定六义而无增减耶答为正因对缘故说三义因有三种约空有二门各具三义故合为六但全体能生自果故不杂缘力不生水土等故谷与水土互相资故藉缘生故因归缘故章错为杂因二字误矣。

  【科】问何故不立第四句无力不待缘义耶答以彼非是因义故不立思之可见。

  既自无力又不假缘即非因义今约亲因能生自果故不立也。

  【科】问待缘者待何等缘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缘不取自六义更互相待耳。

  但云待缘待何等缘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缘因事即因缘也此果上亲因故亲办果体故增上等三缘者因缘虽能亲办果体要待三缘果法得成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要问云未知待缘待何缘答此待炉油水土等外缘不取因事及自六义也拣上因缘及空有各三义更互相待今取增上等也。

  【科】问因望缘得有六义未知缘对因亦有六义不答此有二义增上缘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以还是亲因摄故望他果成疎缘故不具六亲因望他亦尔。

  因缘相例问也答中有二义唯许增上缘等得有六义今增上缘望增上果则为亲因摄望等流异熟离系士用为疎缘亲因望他果者四谛望声闻为亲因望缘觉还成疎缘亦不具六。

  【科】问果中有六义不答果中唯有空有二义谓从他生无体性故是空义酬因有故是有义若约互为因果义说即此一法为他因时具斯六义与他作果时即唯有二义是故六义唯在因中。

  因果相例问也答中果无六义还作因时得具六义摄论云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束芦互相依持释曰譬如明灯於一时间灯炷焰生焰烧炷互为因果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於一时间互为因果其性亦尔。

  【科】问若尔现行为种子因岂得有六义。

  谓现行七转识为种熏阿赖耶岂有六义。

  【科】答随胜缘不具如论说种子有六义此约初教。

  随胜缘不具者前七识现行皆随强胜缘转非亲因也要问云成唯识论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德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德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乃至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

  【科】若缘起秘密义皆具此六义此约终教以此教中六七识等亦是如来藏随缘义无别自性是故六七识亦具本识中六义也思之可见。

  约终教余现行转识既通如来藏能所互熏得有六义。

  【科】第三句数料简者有二种一约体二约用。

  探玄云此门有二义一据力具有不有义故令相入二据体有空不空义故有相即。

  【科】初约体有无而有四句一是有谓决定义二是无谓剎那灭义三亦有亦无谓合彼引自果及俱有无二是也四非有非无谓合彼恒随转及待众缘无二是也。

  一决定义谓自因生自果故二剎那灭义谓生已无间即灭坏故三亦有等唯能引自果故又因果不相违故四非有等恒随转如根损益枝等同故及待缘会遇众缘即因不常生也。

  【科】就用四句者由彼恒随转及待众缘无二故是不自生也由合彼剎那灭及决定无二故不他生也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无二故不共生也由其三句合其六义因义方成故非无因生也。

  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无因生探玄云释此四句诸论不同略有五说一约破外道谓诸法不从冥谛自在生故云不自生二不从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生三亦非微尘大种和合生故云不共生四亦非无因自然而起故云不无因生等。

  【科】是即由斯六义因缘全夺显缘起胜德。

  空有令夺其执两亡然执既尽其德自显也。

  【科】故地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无知者故作时不住故不无因生随顺有故。

  约因缘形夺。 #

  【科】又集论云自种有故不从他生待众缘故非自生无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生。

  探玄云凡诸缘起双亡二句已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

  【科】问此六义与八不分齐云何答八不据遮六义约表又八不约反情理自显六义据显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

  演义云略举八不即中论宗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将六义与八不相对云何答有二义初约遮表二约情亡显理【科】第四开合者或约体唯一以因无二体故。

  【科】或约义分二谓空有以无自性故缘起现前故。

  以无自性是空义缘起现前是有义。

  【科】或约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缘二有力待缘三无力待缘初即全有力后即全无力中即亦有力亦无力以第四句无力不待缘非因或不论也是故唯有三句也。

  【科】或分为六谓开三句入二门故也如前辨。

  分三句入空有二门。

  【科】或分为九谓於上三义随一皆具彼三故何以故若非有力即无无力是故随一具三故有九也。

  谓前约用开三句中随一皆具彼三义故何以故一具於三若非下约力用相资而释故一中具三故成九也。

  【科】或分十二谓於上六义空有二门不相离故随空即有随有即空空有有六有空亦六故有十二也。

  据上六义以空有相即有空空有故各具六共成十二也。

  【科】或分十八谓於上六义中一一皆有三义故一体有无二力有无三约待缘不待缘三六成十八也。

  一约体有空不空义二约用具有不有义三约缘待不待义三六成十八也。

  【科】或分为三十六谓於上六义随一皆具六何以故若无一余皆无故余门思而准之。

  以互相资成若无一余不成故。

  【科】第五融摄者然此六义以六相融摄取之谓融六义为一因是总相开一因为六义是别相六义齐名因是同相六义为不坏相是名异相由此六义因等得成是成相六义各住自位义是坏相。

  要问云其六义及前因果理事相成更以六法显之所谓总总成因果也二别义别成总故三同自同成总故四异诸义自异显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坏诸义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所述缘起并悉遍通随有事成验思可解耳。

  【科】问六义六相分齐云何答六义据缘起自体六相据缘起义门以法体入义门遂成差别。

  搜玄云六义六相共成者六相有二义一顺理二顺事此二义中顺理义显顺事义今据自体义门分异为此经主别将六相照令入理故。

  【科】如以六义入四句显去非故即顺三乘入六相显自德故顺一乘是故四句与六相俱为入法方便也。

  四句则体用二种如前句数料拣中列入法方便者探玄云泛论方便有三种一发起方便谓如加行发起根本即七方便等二无住方便谓由悲智巧相导引不住生死及涅盘故如方便度等三集成方便谓诸缘起巧相集成如六相方便等。

  【科】第六约教辨者若小乘中法执因相於此六义名义俱无。

  孔目云依小乘教六因四缘相摄不与三乘同何以故不原因缘理故今六义小乘名义俱无。

  【科】若三乘赖耶识如来藏法无我因中有六义名义而主伴未具。

  要问云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称法界故孔目云三乘初教分达法空知法次细故约事委说熟教已去究竟法空会事从理故不多说。

  【科】若一乘普贤圆因中具足主伴无尽缘起方究竟也。

  孔目云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缘理事教义人法因果等又总唯有因缘乃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卢舍那佛普贤行因成就因果果与三乘等别。

  【科】又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由有待缘不待缘义故有同体异体门也由有此等义门故得毛孔容剎海事也思之可解耳。

  探玄云由此义故诸法相即无所障碍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皆此义也是故无尽大缘起法无碍自在皆从此门而开现矣。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三(之上)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三(之下)

  【科】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义第三。

  夫法界缘起自在无穷今以要门略摄为二一者明究竟果证义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随缘约因辨教义即普贤境界也。

  太一云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不同大乘缘起但能离执断常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言因者谓方便缘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所言果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及离世间品明十佛义是也。

  【科】初义者圆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说其状相耳。

  以性海果分是不可说义谓圆融理智普别行等相即相入无碍自在是也。

  【科】如华严经中究竟果分国土海及十佛自体融义等者即其事也。

  然彼十佛所依有二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二世界海有三类一莲华藏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

  【科】不论因陀罗及微细等此当不可说义何以故不与教相应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即其事也。

  法界缘起之内有法有义法当果分义属因分纵因陀罗及微细等义今亦不辨以圆融极果绝於说相所以不可以言说。

  【科】问义若如是何故经中乃说佛不思议品等果耶答此果义是约缘形对为成因故说此果非彼究竟自在果所以然者为与因位同会而说故知形对耳。

  果分不可说者太一问不思议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门说耶答虽是果德对缘以辨果非究竟圆寂之果是故与因同会说也。

  【科】第二义者有二一以喻略示二约法广辨。

  至相云今约教就自体相辨缘起者於中有二一者举喻释成於法二者辨法会通於理。

  【科】初喻示者如数十钱法所以说十者欲应圆数显无尽故。

  举喻者如夜摩天会菩萨云集品说云譬如数法十增一至无量皆悉是本数智慧故差别所以下孔目云十数之义含於二门一成圆教门二不成圆教门教义摄益中已引。

  【科】此中有二一异体二同体。

  今举此十数为譬者复有二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

  【科】所以有此二门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等是也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同体后即异体。

  探玄云谓大法界中缘起法海义门无量约就圆宗略举十门谓诸缘起法要具此十义方成缘起故阙即不成演义云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徧应方成缘起释曰谓要由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

  【科】就异体中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

  异体门中复有二门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科】所以有此二门者以诸缘起法皆有二义故一空有义此望自体二力无力义此望力用由初义故得相即由后义故得相入。

  缘起有二相即相入谓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缘起方成以若阙一缘余不成起起不成故缘义即坏又诸缘力用互相依持互相形夺故有全有力全无力义缘起方成故得相即相入也。

  【科】初中由自若有时他必无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无性以自作故二由自若空时他必是有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无性用他作故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即有无无有无二故是故常相即若不尔者缘起不成有自性等过思之可见。

  探玄云是故一缘是能起多缘及果俱是所起是即多为一成多是无体一能作多一是有体由一有体必不得与多有体俱多无体必不得与一无体俱是故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一多既尔多一亦然反上思之。

  【科】二明力用中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摄他他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他有力自无力反上可知不据自体故非相即力用交彻故成相入又由二有力二无力各不俱故无彼不相入有力无力无力有力无二故是故常相入。

  谓全有力全无力缘起方成是故缘起要互相依具力无力如阙一缘一切不成余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摄於多多依於一多是无力潜入一内由一有力必不得与多有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摄多也由多无力必不得与一无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入一也如一持多依既尔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

  【科】又以用摄体更无别体故唯是相入摄体收用无别用故唯是相即此依因六义内准之。

  体用双融义谓诸缘起法要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探玄中有六句今用二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即唯有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即唯有相即无相入也此依因六义中待缘等准之皆是入十玄无碍之方便也。

  【科】於中先明相入初向上数十门一者一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一中十何以故若无一即十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故摄於十也仍十非一矣余九门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

  今约十数明一中多多中一者今明初句若顺数从一至十向上去如一者一缘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若无十一即不成无性缘生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若一住自性即不成十十若不成一亦不成。

  【科】向下数亦十门一者十即摄一何以故缘成故谓若无十即一不成故即一全无力归於十也仍一非十矣余例然。

  明次句多中一逆数十至一向下来但十玄章影在前门彼略不出耳今章别开也。

  【科】如是本末二门中各具足十门余一一钱中准以思之此约异门相望说耳。

  本末即向上向下各具十门余一一门准上思之。

  【科】问既言一者何得一中有十耶。

  既称一宁容有多耶。

  【科】答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即一切不成故定知如是此义云何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成故一是故一中有十者是缘成一若不尔者自性无缘起不得名一也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缘成故为十此十中有一者是缘成无性十若不尔者自性无缘起不名十也是故一切缘起皆非自性何以故随去一缘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缘起一耳。

  陀罗尼此云总持大法界缘起总持法若无下对缘以显一此一乃无性缘成一故得一中具十若不尔不得名一为此下反上是故缘起皆无自性一中具多方成一多缘起。

  【科】问若去一缘即不成者此即无性无自性者云何得成一多缘起。

  既一缘无性多缘亦无性那得成一多缘起。

  【科】答只由无性得成一多缘起何以故由此缘起是法界家实德故普贤境界具德自在无障碍故华严云菩萨善观缘起法於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是故当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一门中既具足十义故明知一门中皆有无尽义余门亦如是。

  此由法界实得缘起力用普贤境界相应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减也。

  【科】问一门中摄十尽不。

  此门摄法为尽不尽耶。

  【科】答尽不尽何以故一中十故尽十中一故不尽四句护过去非显德等准之可解耳别别诸门中准例如是缘起妙理应如是知第一门竟。

  亦有尽义亦无尽义何者一中十即是尽十中一具说即无尽又复知一中十十中一皆尽不尽义也四句者有无两亦双非离过显德准此缘起可解余之八门例此应知异体相入门竟。

  【科】初异体门中第二即义者此中有二门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来。

  今异体中相即义亦具二门。

  【科】初门中有十门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即无十故由一有体余皆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如是向上乃至第十皆各如前准可知耳。

  但一有体多无体故得一即多向上从一至十也。

  【科】言向下者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即一何以故若无十即无一故由一无体余皆有故是故此十即一矣如是向下乃至第一皆各如是准前可知耳以此义故当知一一钱即是多钱耳。

  由一无体多有体故得多即一向下来从十至一也十即一缘成故若十非一一不成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如柱若非舍尔时即无舍若有舍亦有柱以柱即舍故有舍复有柱故一即十一即十故成一复成十也。

  【科】问若一不即十者有何过失。

  由前谓一即多多即一故兴此问也。

  【科】答若不即十者有二失一不成十钱过何以故若一不即十者多一亦不成十何以故一一皆非十故今既得成十明知一即是十也二者不成一过何以故若一不即十十即不得成由十不成十故一义亦不成何以故若无十是谁一故今既得成一明知一即十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即不现前便成大过谓自性等思之可知下同体门中准此知之余门亦准可知耳。

  若不即者有二过一不成十十不成一是情谓之一所谓缘成一者一中具十故今章第二失中合云十不成一过传写之误又若不相即空有二义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断灭等过下同体等准此故略不明。

  【科】问若一即十者应当非是一若十即一者应当非是十。

  若一与十二互相即安有一十之存乎。

  【科】答祗为一即十故是故名为一何以故所言一者非是所谓一缘成无性一为此一即多者是名一若不尔者不名一何以故由无自性故无缘不成一也十即一者准前例取勿妄执矣应如是准知。

  此明一即十者离一无有十而十即是一缘成故若不尔者自性无缘起不得名一则一不得成十即一者准此可知。

  【科】问上一多义门为一时俱同耶为前后不同耶。

  至相十玄问若一多要待缘成者为是同时为有先后耶。

  【科】答即同即前后何以故由此法性缘起具足逆顺同体不违德用自在无碍故皆得如此。

  缘起故常同时常前后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时向上去向下来故常先后逆顺自在故无障碍。

  【科】问如上所说去来义其相云何。

  既有先后去来本相云何。

  【科】答自位不动而恒去来何以故去来不动即一物故但为生智显理故说去来等义耳若废智一切不可说如上果分者即其事也。

  虽前后去来而常不动作为生智下今若辨去来者约智说若废智下体即息诸论道同於究竟圆果离说相故。

  【科】问若由智者即非先有如何说云旧来如此耶。

  谓智乖本法即非先有何云旧来如此。

  【科】答若癈智即不论缘起由约智故说旧来如此何以故不成即已成即离始终故智及与法旧来成故。

  由智方知本有以智照故不成即已成即离始终故。

  【科】问为由智耶法如是耶。

  一多之体由智照耶法本有耶。

  【科】答为由智耶为法如此耶何以故同时具足故余义准以思之大段第一异体门讫。

  法本有故智即能显由智照故方明本有二义同时皆尽无碍故一切诸法例如此知。

  【科】第二同体门者亦有二义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还如前门二义相似。

  【科】初门中二一者一中多二者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是本数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由此一钱自体是一复与二作一故即为二一乃至与十作一故即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一耳仍一非十也以未是即门故初一钱既尔余二三四五已上九门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

  是本数一中即具十者清凉云如一本自是一则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等只一个一对他成多喻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

  【科】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中一何以故由此一与十作一故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离十一即无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余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

  摄他一同多己望於一摄之亦然皆是多也。

  【科】问此与前异体何别答前异体者初一望后九异门相入耳今此同体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后异门说也即义亦准思之。

  同体即入与前异体即入何别答前异体门一中十者以初一望后九故名一中十此门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

  【科】二者一即十十即一亦有二门一者一即十亦有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无别自体故是故此十即是一也余九门皆亦如是准之可知。

  如一有体多无体能摄他同己一有体摄他多也能成有体所成无体也。

  【科】二者十即一亦有十门不同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即一何以故彼初一即是十故更无自一故是故初一即是十也余九门准例知之。

  十有体一无体多有体故能摄一故本一无体潜入多中。

  【科】问此同体中一即十等者为只摄此十耶为摄无尽耶。

  此明一体为祗摄一中十亦摄他处十耶。

  【科】答此并随智而成须十即十须无尽即无尽如是增减随智取矣即十如前释言无尽者一门中既有十然是十复自迭相即相入重重成无尽也然此无尽重重皆悉摄在初门中也。

  至相曰随智差别故亦尽亦无尽何者如一若摄十即名为尽若具说即无尽但展转相迭相互即重重无尽也。

  【科】问为但摄自一门中无尽重重耶为亦摄余异门无尽耶。

  为摄自一中十无尽为余诸门中无尽。

  【科】答或俱摄或但摄后自无尽何以故若无自一门中无尽余一切门中无尽皆悉不成是故初门同体即摄同异二门中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无尽穷其圆极法界无不摄尽耳。

  若一无尽余亦无尽若余不尽一亦不尽若成一一切即成若不成一一切亦不成是故此摄法即无尽复无尽圆融自在无不周尽。

  【科】或但摄自同体一门中无尽何以故由余异门如虚空故不相知故自具足故更无可摄也此但随智而取一不差失也。

  祗摄自门中无尽於三四义犹若虚空即是尽更不摄余故名无尽故亦摄尽不尽。

  【科】如此一门既具足无穷个无尽及相即相入等成无尽者余一一门中皆悉如是各无尽无尽成宜如是准知。

  清凉曰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有帝网门者同体相入一中已含於多而更入於异体故有重重之义同体相入如镜已含多影更入余镜故有重重无尽之义余门可知。

  【科】此且约现今理钱中况彼一乘缘起无尽陀罗尼法非谓其法只如此也应可去情如理思之。

  喻则有限法乃无穷至相云法门具满无喻可况今说喻者但分喻耳若不去情难造妙旨此章合云现今事钱错为理字也。

  【科】第二约法广辨者略有二种一者立义门二者解释门。

  然此章全依至相十玄贤首承用探玄修改清凉全依贤首新文以所立有次第故。

  【科】初立义门者略立十义门以显无尽何者为十。

  先立所依体事十对分为十门一一门皆复具十以显无尽。

  【科】一教义即摄一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义余下准之二理事即摄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摄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摄一切因果五人法师摄一切人法六分齐境位即摄一切分齐境位七师弟法智即摄一切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摄一切主伴依正九随生根欲示现即摄一切随生根欲示现十逆顺体用自在等即摄一切逆顺体用自在等。

  所言教义者教即是通相别相三教五乘之教即以别教以论别义所以得理而亡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义以同时相应故二理事者若三乘教辨即异事显异理如诸经举异事喻异理若此宗即事是理如入法界品等经文是谓体实即是理相彰即是事也三解行者如三乘说解而非行如说人名字而不识其人若通宗说者即解即行如看其面不说其名而目识也相显为行契穷后际为解四因果者修相为因契穷为果五人法者如文殊即当妙慧普贤彰其称周明人即法也六分齐境位者参而不杂各住分位即分齐境位也七法智师弟者开发为师相承即弟子也八主伴依正者举一为主余皆为伴主以为正伴以为依也九逆顺体用者即是成坏义也十随生根欲性者随缘常应也如涅盘经此方见满余方见半而月实无亏盈若以此宗明者常增减而无增减以同时相应故今章但九十不次。

  【科】此十门为首皆各总摄一切法成无尽也。

  然此十门体无前后同时相应既其具此十门余因陀罗等九亦皆具此十门其中一一皆称周法界所以举十门者成其无尽义也。

  【科】二言解释者亦以十门释前十义以显无尽。

  随举教义理事等十门以一为首摄余九门即显无尽。

  【科】问何以得知十数显无尽耶答依华严经中立十数为则以显无尽义。

  前已引竟。 #

  【科】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时显现成矣。

  以是总故冠於九门之初即具教义理事等十门同时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缘起实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也非是方便缘修所成故得同时。

  【科】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门此上诸义随一门中即具摄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门如彼初钱中即摄无尽义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虽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余一一门中皆悉如是重重无尽故也。

  此约理说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体无前后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缘起实德非天人所作故。

  【科】此经偈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

  【科】然此一多虽复互相含受自在无碍仍体不同也所由如上钱义中释此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可解。

  仍体不同若不尔者诸缘杂乱失本缘法缘起不成此则诸缘各各守自一也。

  【科】三者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成耳。

  还就教义理事等十门取其三世间圆融无碍自在故一即摄一切成其无尽复无尽以其无尽故相即复相入此约用以说也。

  【科】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入重重无尽故也然此无尽皆悉在初门中也。

  太一曰此无尽复无尽相即复相入与因陀罗网及微细相容门有何差别耶答如喻说同体门中说者若就隐映相应互相显发重重复重重成其无尽者即是因陀罗网门摄若诸门一时具显不相妨碍者即是相容门摄若就三世间圆融无碍自在相即复相入成其无尽复无尽者即此门摄。

  【科】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於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

  此即明其一即一切成其无尽何况者此即从二三至九十皆成无尽。

  【科】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如彼同体门中一钱即得重重无尽义者即其事也。

  此据缘起体性成其无尽复无尽故。

  【科】何况无边劫者即余一一门中各显无尽义者是也所以尔者此经又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也由此缘起妙理始终皆齐得始即得终穷终方原始如上同时具足故得然也。

  良由始终相即复相入成无尽故先后因果不失虽不失先后以先后相即复相入故成其无尽。

  【科】又云在於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终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

  信满成佛约位佛非行佛故。

  【科】问如同体一门中即摄一切无尽者为一时俱现耶为前后耶。

  问意可知。 #

  【科】答於一门中一时炳然现一切者属微细摄隐映互现重重者属因陀罗摄余义即同即异即多即少即有即无即始即终如是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仍随举一为首余即为伴道理一不差失旧来如此此辨同体一门中具足自在无穷德耳余异体等门中亦准思之。

  有三义不同余义下即此门摄。

  【科】问若一门中即具足一切无尽自在者余门何用为答余门如虚空何以故同体一门并摄一切无不尽故。

  若一门自具足何用余门答余门如龟毛兔角不可得。

  【科】问此同体门中所摄一切者但应摄自门中一切岂可摄余门中一切耶。

  但应摄自岂容摄他耶。

  【科】答既摄自一切复摄余一一门中无尽一切如是重重穷其法界也。

  自他俱摄方能穷尽缘起无碍法界之义。

  【科】何以故。

  【科】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无一一切并不成故此俱论法性家实德故不可说其边量。

  若无一一切不成如一斗即摄一升若无升斗即不成也。

  【科】故此经偈云不可言说诸劫中演说一切不可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说不可说不可尽又偈云一切众生心悉可分别知一切剎微尘尚可算其数十方虚空界一毛犹可量菩萨初发心究竟不可测。

  【科】良由此一乘圆极自在无碍法门得一即得一切故耳。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或一切成一证一切证。

  【科】因果俱齐无前后别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时相容相即各摄一切互为主伴深须思之此事不疑。

  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初心菩萨与证极果位同一缘起以六相圆融而总括之。

  【科】又此经云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化众生皆悉同等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

  初心菩萨与诸如来依正等说法等身量等智慧化生皆等至相云譬众流入海才入一滴即称周大海无始无终若余江河水之深不及入海一滴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在一乘中一念故。

  【科】问此等叹因中德耳岂可即果德耶答此一乘义因果同体成一缘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

  以欢因中德岂可同彼果德耶答此一乘因果欲论其成者成复成欲在后成者后复后。

  【科】问上言果分离缘不可说相但论因分者何故十信终心即辨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从见闻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终心因位穷满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圆融果矣由此因体依果成故但因位满者胜进即没於果海中也为是证境界故不可说耳此如龙女及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克彼果义等广如经辨应准思之。

  既果分不可说何故十信终心即辨果法耶答今言作佛乃约三生即得彼果出所以因依果成又因位穷满没同果海但是证境离乎说相此如龙女义当流惑之身疾得成佛普庄严童子三生成佛祗在一念善财童子现身究竟普贤之行后生即见佛兜率天子从三恶道出现身成佛至解行生即克彼果有谓龙女於南方成佛者终教示现八相成道岂同善财等於三世中克证彼果耶答今同列者约彼所证是同非以教分渐顿之异演义云法华佛慧即华严佛慧者是也。

  【科】问上言一念即作佛者三乘中已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望理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义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门及与一切众生皆悉同时同时作佛后后能新新断惑亦不住学地而成正觉具足十佛以现无尽逆顺德故及因陀罗微细九世十世等遍通诸位谓十信终心已去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时遍成无有前后具足一切耳。

  可知答三下至相云若大乘明一念成佛义凡有二种一者会缘以入实性无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既满取最后一念名为成佛今此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后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后望初初念即成何以故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

  【科】然此一念与百千劫无有异也宜须思之。

  然此下一念多劫延促无碍也。

  此即第三诸法相即自在门讫。

  【科】四者因陀罗微细境界门此但从喻异前耳此上诸义体相自在隐映互现重重无尽。

  即以帝释殿前珠网为喻十门唯此从喻受名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之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

  【科】故此经云於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无数亿诸佛於中而说法於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围世间不迫迮於一微尘中现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业报此三偈即三世间也又云一切佛剎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皆有无量菩萨众各为具说普贤行无量剎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连华座遍满一切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现又云如一微尘所示现一切微尘亦如是余者云云无量广如经辨。

  如第七地经以三偈配三世间初偈此即智正觉世间次偈此据器世间次偈此即据众生世间又云下三偈皆依正无[得-彳]也。

  【科】此等并是实义非变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余变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并是法性实德法尔如是也非诸分别情谓境界但此可去情思之。

  此即是其法界缘起如理实德非是变化对缘方便说故若是大乘宗所明即言神力变化故若此宗明相入不论变化神力乃言自体常如此等。

  【科】问上言一尘中现无量剎等者此但是一重现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现耶答此方说华严经时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彼微尘中说华严经时亦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是展转即重重无尽重重无尽也宜准思之。

  一尘一剎但可乎遍云何重重答中据尘尘互遍展转无穷。

  【科】问若据此文重重无尽有何分齐云何辨其始终等耶答随其智取举一为首余亦为伴据其首者即名当中余即眷属围绕上诸教义等并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摄一切法尽穷法界并悉因陀罗成也。

  斯则浑无疆界无始无终何缘辨得因果分齐耶答祗以随智差别故举一为主余即为伴如是教义等十门皆得自在反前二三两门皆悉融摄无尽。

  【科】五者微细相容安立门此上诸义於一念中具足始终同时前后逆顺等一切法门於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犹如束箭齐头显现耳。

  如一微尘即是小相元量佛国须弥金刚山等即是大相直以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人天所作故安立此约相说如瑠璃鉼盛多芥子顿然显现清凉云微细有三义一约所含微细犹如芥鉼以毛子能受彼诸剎诸剎不能徧毛孔故以毛据称性剎约存相二约能含微细以一毛一尘即能含故三约难知微细微尘不大剎亦不小而能广容即难知义今取束箭但同时齐头显现难见微细相容也。

  【科】故此经云菩萨於一念中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被益诸众生等於一念中皆悉显现广如经文又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剎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又云於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於中住宜可如理思之。

  可晓岂可须弥纳芥中将为难事哉理事等十门安立相容亦如是。

  【科】问此义与上因陀罗云何别耶答重重隐映互现因陀罗摄齐头炳然现者微细摄此等诸义并别不同宜细思之。

  可知。 #

  【科】六者秘密隐显俱成门此上诸义隐覆显了俱时成就也。

  还具前教等十门所言隐显者如涅盘经半字及满字昔说半字即显满字即隐今说满字即显半字即隐此约缘说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故名秘密。

  【科】故此经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受色尘三昧起等云云又云男子身入正受女人身三昧起等云云於一微尘入正受一切微尘三昧起一切微尘入正受一毛端头三昧起如是自在此隐彼显正受及起定同时秘密成矣又此经云十方世界有缘故往返出入度众生或见菩萨入正受或见菩萨从定起又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正觉转正法轮入涅盘现分舍利度众生如是无量广如经辨又如佛为诸菩萨受记之时或现前受记或不现前秘密受记等。

  可见。 #

  【科】如上第一钱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钱中十即为秘密何以故见此不见彼故不相知故虽不相知见然即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应如是准思之。

  古本云成此成彼演义亦同今云此成彼成者误也。

  【科】七诸藏纯杂具德门此上诸义或纯或杂如前人法等若以人门取者即一切皆人故名为纯又即此人门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别法故名杂又如菩萨入一三昧唯行布施无量无边更无余行故名纯或入一三昧即施戒度生等无量无边诸余杂行俱时成就也如是繁兴法界纯杂自在无不具足者矣宜可思准之。

  此约诸度门说如就一施门说者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具诸度等行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探玄中名广狭自在无碍门清凉云此门贤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诸藏纯杂具德门意云一行为纯万行为杂等即事事无碍义若一理为纯万行为杂即理事无碍恐滥理事无碍所以改之。

  【科】八者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上诸义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

  三世区分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以时依法有如见华开知是芳春茂盛是朱夏等皆因於物知四时也此上诸义今章多一杂字。

  【科】言十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未及现在即为九世也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别异同时显现成缘起故得即入也。

  又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以九世摄归一念故云十世。

  【科】故此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或百千大劫为一念或一念即为百千大劫或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如是自在时劫无碍相即入浑融成矣。

  故教义理事等十门相即相入而不失前后差别之相。

  【科】又此经云於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剎又云於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诸佛佛事又云於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法轮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此普摄上诸义门悉於十世中自在现耳宜可思之。

  所引诸经显彼时处无碍互相融通也。

  【科】九者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上诸义唯是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转也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种德如性起品中说十心义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说十者欲显无尽故如是自在具足无穷种种德耳此上诸义门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无余物故名唯心回转等宜思择之。

  此约心说前诸义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依古本多一为字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要问云一乘唯一心显性起具德故探玄改为主伴圆明具德门以唯心作玄门所以故不立之。

  【科】十者托事显法生解门此上诸义随托别事以显别法谓诸理事等一切法门如此经中说十种宝王云等事相者此即诸法门也显上诸义可贵故立宝以标之显上诸义自在故标王以显之表上诸义润益故资泽故断腭故以云标之矣如是等事云云无量如经思之。

  此约智说言托事者如经举金色世界之事即显始起於实际之法一切幢一切盖等事是行体也又如法界品云开楼阁门见弥勒菩萨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楼观即菩提相所以言显法生解也龂腭者乃云之相探玄第二云重(平声)云是龂腭义又重(上声)云是叆叇义第五又云菩萨是体云是相以诸菩萨含法雨故相龂腭故。

  【科】问三乘中以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托异事相表显异理今此一乘所托之事相即是彼所显之道理更无异也具足一切理事教义及上诸法门无不摄尽者也宜可如理思之。

  蹑上以问三乘宗中所明亦托事显法即以异事显於异理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灵云见桃花香严击竹等皆以异事表异理也今此随举一事摄无尽法故。

  【科】此上十门等解释及上本文十义等皆悉同时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但在大解大行大见闻心中然此十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之此可准。

  同时具足等十门人法十义皆悉同时成大法界缘起法门起在大解大行离分别菩提心中问此与性起何别答但由佩诠故不及性起。

  【科】上来所明并是略显别教一乘缘起义耳又於其中诸余法相及问答除疑等与彼三乘或同或异所因所说为方便等广如经论疏钞孔目及问答中於彼释矣与彼三乘全别不同宜可思广依华严经普眼境界准之。

  别教一乘缘起义者孔目云一乘缘起缘聚不有缘散未离广如下孔目用教分齐中依七种教证华严文义分齐一经谓法华胜鬘等二论谓十地摄论等三疏四章五钞六问答七杂孔目与彼三乘全别不同者三乘缘起缘聚则有缘散则离思之。

  【科】问此上道理与彼三乘义别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证知三乘外别有一乘耶。

  可知。 #

  【科】答此经有诚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

  偈云下贤首品文前建立一乘中已引以对彼三乘决之。

  【科】良由此法出情难信是故圣者将彼三乘对此决之又偈言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於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乐於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於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於佛身说无尽佛法由此一乘非下机堪受是故大圣善巧於彼三乘位中随其机欲方便少说由不穷法界源故权显二身三身等佛今为如是无上心机乐大事欲方始显佛十身境界说无穷尽佛法可名现佛身说无尽法也三乘但随机而已未显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现佛身又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理等故非穷尽说也何以故三乘以此无穷为过失故然此一乘以无穷为实德故耳。

  此经为普贤等机说无尽佛法现佛十身自证境界与彼三乘不同一相一寂一味一理等所谓三乘终教一相真如等於初教染净即空愚法小乘苦谛之教所诠实法有余无余等宗并皆不同义理各别。

  【科】又此经云於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此据本末分齐说耳。

  今为上机说无尽佛法或说二三等者以本末差别相对决显二宗不同也。

  【科】圣教文义显然不可以执情而惊怪者矣。

  当知三一各别理无疑也。

  【科】六相圆融义第四。

  六相缘起三门分别初列名略释二明教兴意三问答解释。

  六相之义本出地经世亲菩萨造论解释谓此六相为显缘超圆融无碍自在法故三门分别探玄云此六相义作六门一明教兴意二种类者三明所出者四明建立者五问答决择者六释文今用三门问六相何故唯立六不多不少者谓泛论缘起法要有三门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带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异三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收是故当体有存有亡若不具此三不成缘起三中各二故但为六。

  【科】初列名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要问云所谓总总成因果也二别义别成总故三同自同成总故四异诸义自异显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坏诸义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

  【科】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

  演义云列名异释中亦依此列但成相中今本中阙一义字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列名皆是论文论云总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

  【科】第二教兴意者此教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无穷理事等。

  彰其立意欲显普贤圆因证入遮那果海。

  【科】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得九世十世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并普别具足始终此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以此六相缘起方便会入一乘法界圆融自在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故得断障行德理性等法前后圆融皆悉无碍。

  【科】良由如此法界缘起六相容融因果同时相即自在具足逆顺。

  法界无碍皆由六相融通故得然也。

  【科】因即普贤解行及以证入果即十佛境界所显无穷广如华严经说。

  孔目云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缘理事教义人法因果等卢舍那佛普贤行因成就因果与三乘等别广如本经。

  【科】第三问答解释者然缘起法一切处通今且略据缘成舍辨。

  六相者宗镜云古德约喻说六相一切处通者贤首金师子章括六相狮子是总相五根差别为别相共一经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知是异相诸缘共会是成相诸缘各住自位坏相义海百门以尘显六相演义以论六决定义以显六相等今以舍显。

  【科】问何者是总相答舍是。

  【科】问此但椽等诸缘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独能作舍故若离椽舍即全不成故为此若得椽时即得舍矣。

  谓此椽等要互徧相资方成缘起如一椽能具多缘故若此一椽不具多缘则不成缘起。

  【科】问若椽全自独作舍者未有瓦等亦应作舍答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非谓是椽而不能作今言作者但论椽能作不说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缘由未成舍时无因缘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毕全成若不全作不名为椽。

  若椽全自作舍无瓦等岂成舍耶答无瓦等不成椽若阙一缘余不成起起不成故椽义即坏而不能作舍此本脱一舍字古本与演义同若是下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缘义方立。

  【科】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过失答有断常过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诸缘各少力此但多个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断也诸缘并少力皆无全成执有全舍者无因有故是其常也又若不全成者去却一椽时舍应犹成在舍既全不成故知非少力并全成故。

  少力不全作有断常二过去却一椽时舍应犹在既无椽安得有舍耶舍不全成故知诸缘并非少力要须一一全力成也。

  【科】问无一椽时岂非舍耶答但是破舍无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属一椽既属一椽故知缘即是舍也。

  【科】问既舍即是椽者余[木*(戉-戈+弋)]瓦等应即是椽耶答总并是椽何以故却椽即无故所以然者若无椽即舍坏舍坏故不名[木*(戉-戈+弋)]瓦等。

  谓揽别成总举椽之总力贯诸缘若去一椽瓦等亦坏。

  【科】是故[木*(戉-戈+弋)]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者舍即不成椽瓦等并皆不成今既并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尔余椽例然是故一切缘起法不成即已成即相即容融无碍自在圆极难思出过情量法性缘起通一切处准知。

  大法界缘起法一成一切成无成无不成。

  【科】第二别相者椽等诸缘别於总故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即无总故此义云何本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别者即以总为别也。

  【科】问若总即别者应不成总耶答由总即别故得成总如椽即是舍故名总相舍即是椽故名别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总别相即此可思之。

  谓舍即是椽故名别相今无舍字古本与演义皆有。

  【科】问若相即者云何说别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别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思之可解。

  【科】问若不别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若无别者即无别椽瓦无别椽瓦故即不成总舍故是断也若无别椽瓦等以而有总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

  古本云故是断也今云此字误。

  【科】第三同相者椽等诸缘和合作舍不相违故能名舍缘非作余物故名同相也。

  【科】问此与总相何别耶答总相唯望一舍说今此同相约椽等诸缘虽体各别成力义齐故名同相也。

  【科】问若不同者有何过耶答若不同者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诸缘互相违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断也若相违不作舍而执有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

  【科】第四异相者椽等诸缘随自形类相差别故。

  【科】问若异者应不同耶答只由异故所以同耳若不异者椽既丈二瓦应亦尔坏本缘法故失前齐同成舍义也今既舍成同名缘者当知异也。

  【科】问此与别相有何异耶答前别相者但椽等诸缘别於一舍故说别相今异相者椽等诸缘迭互相望各各异故也。

  【科】问若不异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异者瓦即同椽又二坏本缘法不成舍故是断若坏缘不成舍而执有舍者舍无因故是常也。

  【科】第五成相者由此诸缘舍义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缘若不尔者二俱不成今现得成故知成相耳。

  【科】问现见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义成耶答只由椽等诸缘不作故舍义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义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诸缘现前由此现前故舍义得成矣又若不作舍缘等不名缘今既得缘名明知定作舍。

  即失本缘法古本与演义皆缘字今椽字误。

  【科】问若不成者有何失答有断常过何者舍本依椽等诸缘成今既并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断也本以成舍名为椽今既不作舍故即无椽亦是断若不成者舍无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

  【科】第六坏相者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故。

  【科】问现见椽等诸缘作舍成就何故乃说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义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

  古本云不住自法者今云有字又作去失本法今脱本字。

  【科】问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断常二失若言椽作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无缘不得有故是断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无缘有故是常也。

  此上文显但晓缘起相由诸缘各异互徧相资俱存无碍等自然造入。

  【科】又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辨果坏即各住自法乃为颂曰。

  一即具多名总相  多即非一是别相  多类自同成於总  各体别异显於同  一多缘起理妙成  坏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识  以此方便会

一乘

  清凉云总则揽别而成别则分总为别同则别别带总异则别别互乖成则双揽同异方成若无异相总不成故如舍椽梁总皆相似终不成舍坏则唯别各住自性故此三对历然不同孔目云依六相总别义即是一乘随相行布义即是三乘此约教分说又云若欲识华严无尽教义者当依六相因陀罗微细智及陀罗尼自在法智知以此方便会一乘者欲识别教一乘当以六相十玄作入法方便也文类云华严六相颂终南山俨尊者述义分齐中承用贤首自云具录和尚征言勒成义纪今云复古者以先师专用搜探二玄孔目问答等解释前代诸师作记全不体其本故多注误可堂和尚乾道丙成撰此记文至断惑分齐第二断惑得果偶疾而终不复毕矣自兹以下门人善喜用读其后以全部帙庶广流通。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三(之下)(终)

  庆元丁巳四年立夏日 比丘善憙

  施财刊板比丘 惠净 敬书

  五教章奥书 #

  延应元年(己亥)五月十二日於西山梅尾之禅房依两三人之殷懃劝进拭老眼加假名之点了大旨以古来点为本少少私有交加之点矣后贤必可纠定矣 喜海

  复古记奥书 #

  建保四年二月四日於高山寺草庵以新渡御本如形书写毕 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