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知津

续藏经 净业知津

 清 悟开述 #

  

  净业知津 #

    灵岩山下宝藏僧 悟开 述

  世间称为苦海者。

因其苦处多而乐处少也。

虽有乐处。

终不免苦。

其实世间。

纯是一团苦境。

所以称为苦海。

其苦处之苦。

人人皆知。

不消再说。

其乐处之苦。

人多未知。

吾今略说。

富与贵。

所乐也。

但富有富的忧愁。

贵有贵的忧愁。

凡属忧愁。

即是苦。

而忧愁之处。

一家自有一家之事。

千绪万端。

已不消细说。

何况越是富贵。

造恶业越多。

趣大越容易。

既造了恶业。

转眼之间恶报到来。

真正苦杀人矣。

岂不是苦海。

  既是得知了世间是个苦海。何不跳出这苦海去。永离苦海。得大安乐乎。你若要求安乐。必要修行。若肯修行。必要念佛。

  你若肯念佛。

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既念佛。

必要发个愿。

这个愿。

不是要求现世好处。

亦不是要求来世好处。

何故呢。

所说世间总是苦海。

我不求苦海中好处。

只求一口气不来时。

仍旧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任他病苦缠身。

我只一心念佛。

所吃的。

所着的。

所用的。

各各置之度外。

心中所牵记的人。

也不牵记。

连自己的身体。

也不管账。

生死随他去。

只是一心念佛。

你若能如此。

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即放大光明。

照着你。

你便身心清凉。

一无挂碍。

眼前自见佛光明。

如同坐在青天白日之中。

再亡命念去。

更兼平日真切修行的工夫。

这时候。

便能大光明中。

眼见一朵七宝莲华。

近在身边。

远远望见金色之身。

即是阿弥陀佛观世音。

大势至。

接引你往生西方去也。

  吾如此说。开示念佛修行的法门。你还信得极么。信得极就如此做去。若有疑惑。吾再与你讲明白。

  世间之人。大概只能自顾自。佛菩萨自己度了。观一切众生。愿他齐度。为此广说修行之法。依法修行。无一不度。

  众生不信佛法。

不肯修行。

是与佛无缘。

佛即不能度你。

你能信能修。

便是前世有善根。

今世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你修行时。

佛菩萨必护佑你也。

你得了佛力护佑。

偿再真切修行。

无不成功矣。

  凡修行而不得成功者。总因不真切念佛。虽念佛。而仍有世间之贪求。不能一心一意。只顾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故也。

  念佛的人。要把念佛为切实事。其应酬世务。及料理身家。皆是外壳子事。切实不碍外壳子。外壳子不碍切实。得念佛之道矣。

  开眼念佛。

心易散动。

尚可闭目而念。

两耳闻声。

断难塞耳。

既不可塞。

即借他来用。

如何用法。

当念佛时。

将此心放得空空灵灵。

提起一句阿弥陀佛。

即念即听。

即听即念。

绵绵不绝。

一路盘旋。

最为念佛妙诀。

行之久久。

必有相应时也。

  六字念。

四字念。

是一样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

谓之六字念。

但念阿弥陀佛。

谓之四字念)行念坐念皆可念佛。

越多越好。

一日到夜。

若忘记了。

记得就念。

别事打断了。

事毕就念。

或出声念。

或不出声默念。

是一样的。

但要字字从念头上着实。

句句从求生西方里出来。

再有系念一法。

在不念佛时。

这一点念头。

常挂在阿弥陀佛身上(每日天亮时候。

就在床上坐起。

清清净净。

一念不生。

坐到日出后。

下床轻轻略转念头。

无非思量修行的事。

如此最能开发智慧)。

  心常清净。不动不摇。是修行得力处。

  念佛人功课。

一卷弥陀经。

三徧往生咒。

念佛毕。

念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清净大海众菩萨。

各十声。

念回向文一篇。

拜阿弥陀佛。

观音。

势至。

清净海众。

各三拜。

三皈依毕。

朝暮总是如此。

为念佛功课。

纯一不杂。

设或要念大乘诸经咒等。

宁可另作一时。

立为午课。

不宜在朝暮正课内夹杂。

夹杂则不专精。

  高王经。分珠经。香山卷。佛偈。皆不要念。藏经所无。非真经也。

  竹丝灯。据说死后。照到冥司所用。全不顾念佛道理。我劝世人点念佛图。点满。填名记数。佛前焚化。最好。自有佛光相照。何用竹丝灯。

  弥陀经要熟。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要常看。

  每日除功课外。准定一时礼拜最好。正是在佛前。恳苦虔诚。一心归命。求佛哀怜。慈光照我。

  礼拜法 #

  佛前焚香。至心合掌。每念一声。一拜。(应和南拜)念云。

  南无娑婆世界。

现在如来。

大慈大悲。

本师释迦牟尼佛。

(九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

大愿大力。

接引导师。

阿弥陀佛。

(四十八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万亿紫金身。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三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无边光智身。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三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满分二严身。

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三拜)

  拜毕。长跪。至心合掌。念云。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

乐剎  虚空有尽  我愿无穷  情与无情  同圆种智

  念毕。起立。三拜而退。

  吾今所讲的修行。

要以念佛发愿为正主。

然助道因缘必不可少。

何等为助道因缘。

恭敬三宝心。

愿求出世心。

厌离牵缠心。

得知善恶报应。

生畏惧心。

正直心。

老实心。

慈悲心。

解脱心。

不生自道好的心。

以上皆好心肠。

是助道因缘也。

  既有了好的心肠。

作为助道。

又要得知坏心肠。

防其障道。

不信三宝心。

自做主张修行心。

名利心。

贪爱世间快乐心。

瞋心。

愚痴忘想心。

求世间福报心。

机巧心。

诈伪心。

偏曲心。

因循怠惰心。

不改过心。

自以为是心。

以上皆坏心肠。

虽是修行。

决难入道。

所以然者。

为此等心。

作遮障故也。

  办修行事。

必当亲近明师善友依教奉行。

不遇师友。

弥陀经一卷。

回向文一篇。

即是师友。

切忌杜撰。

明师善友。

有真的。

有假的。

若要师友。

必求真的。

方能引我入道。

开我智慧。

成我修行。

了我生死。

所以师友之恩。

过於父母。

若是假的。

他便引我入错路。

塞杀我一片正修行心。

使我一事无成。

所以真假之隔。

不啻天壤。

不可不辨明而亲近。

  吾今说个辨法。

其真正可为明师善友者。

一见未必显然。

就有一种明师善友的本事与你看。

也不过平平实实而已。

谈到修行。

必就你所修讲究。

井井有条。

不高不下。

你听了。

觉得与平日所修工夫。

颇有开发。

亦见其与经书暗合。

若假者。

一见便有一种明师善友的样子。

谈到修行。

必将你平日所修另翻一调。

以见高超。

譬如你平日。

奉一卷弥陀经。

依佛所说。

执持名号。

信愿求生极乐国土。

有何不是处。

必要另换调门。

另立话头。

难道你超过释迦牟尼佛么。

倘然学者实有错误。

不妨随病发药。

实有未明。

又当随机解说。

念佛工夫。

在於临终时用。

临终所用的。

在於平日间做。

平日间做。

若在色力强壮时。

比老衰时好。

是故慎勿因循。

远期他日。

  自己工夫。

尚无着实。

所知佛法。

尚未明白。

不可轻易教人。

有为师之意。

虽云自利利他。

只恐自误误他耳。

修行人身体。

虽不贪恋。

也须调养。

到老来时。

但向工夫上收拾散动。

不必向老上。

安排身体。

小病服药。

大病待死。

切不可大病要好。

当端正归家去也。

  临终或遇恶疾。痛苦异常。当知这是生生世世的恶业果报。我今正应亡命的念佛。千魔百难。我心不动不摇。

  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志气。志气决定。则无难事。

  湖海行船。

必靠摇橹。

一日行一百里。

也算好的了。

若遇大顺风。

顷刻几百里。

何以如此快。

天助其力也。

凡人生西方。

专靠人力。

自然也难。

若真切心念佛。

佛必保护。

佛力保护。

更胜於天助。

所以不难矣。

若想专靠佛力。

自己修行不真切。

竟不成功。

而怪佛。

当知应怪自己也。

  人之生於母胎中。

绝不以为难。

亦不以为奇。

何也。

人人见惯。

以为实者其事也。

念佛往生西方。

极乐世界。

莲华化身。

因不曾见惯。

所以觉得难。

所以觉得奇。

岂知其实。

与人之生於母胎中。

一个道理也。

一边是情爱而成。

一边是信愿而成。

  人之念佛往生西方也。初且脱离苦海。跳出六道轮回。往生之后。修行直至成佛。

  念佛一门。直截向上。自始至终。毫无委曲。

  修行人多从苦处里成功。

你看快乐人那得修行。

到了西方。

才见得苦人便宜。

乐人吃亏。

更看那不信修行的。

一生辛苦。

造了无数恶业。

阎罗面前受苦报无穷。

何等苦恼。

纵有善业。

不过得享福报。

若享福报。

造了恶业。

不久亦向阎罗面前受苦。

纵无恶业。

岂知天仙福尽。

终须堕落。

念佛人真切修行。

即於现生仗佛。

力往生西方。

极乐世界。

永不受轮回之苦。

苦海极乐。

相去何如哉。

此皆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

我今传佛语。

奉告诸人。

字字皆真语实语。

如有不实。

吾当永堕拔舌地狱。

  净业知津一书。

余昔为优婆夷唐贞女述也。

语用粗浅。

盖欲令其容易明白。

然究而极之。

不越乎此。

惟是浅近之谈。

最易流俗。

难入三乘正法。

是书或可免欤。

四川黄居士。

见而喜之。

遂捐请付梓。

时道光己丑三月也。

悟开识。

  念佛往生浅近说

  南无者。

皈依也。

阿弥陀者。

无量寿也。

佛者。

觉也。

言人当皈依无量寿大觉尊也。

然则佛号多矣。

何以专念阿弥陀佛乎。

盖此是众生之心佛。

试观世人喜极。

则曰阿弥陀佛。

苦极。

则曰阿弥陀佛。

这句佛。

不知不觉。

自然从口中流出。

乡愚妇竖。

不教而知。

不学而能。

故曰心佛也。

因众生历劫轮回。

迷失本性。

佛乃开异方便门。

教人自念自佛。

如人睡梦。

以一句弥陀唤醒之。

如事失记。

以一句弥陀提省之。

引苦恼生灵。

至极乐世界。

易五浊恶世。

为七宝楼台。

果能息息求生净土。

心心回向西方。

念到纯熟地步。

自然水到渠成。

游子得归故乡。

婴儿再投慈母。

三界横出。

永不退回。

九品安居。

豫先备办。

岂不快哉。

断不可谓我孽重不能去。

我福薄不能去。

须知弥陀。

本有誓愿。

决不赚人。

马跳深潭。

一跃而过。

雀渡大海。

一飞而超。

稍涉迟疑。

堕坑落水。

一定理也。

又如要到北京。

先备资斧。

再雇舟车。

逐日趱程。

早行早到。

若资斧缺乏。

舟车抛弃。

旅店逗留。

必致中途阻滞。

加以疾风霪雨。

酷暑严寒。

黑夜泞泥。

举步荆棘。

悔之晚矣。

今日多念佛。

即往生资斧也。

弥陀大愿船。

即苦海慈航也。

明示西方极乐国。

即指南车也。

念佛不求往生。

祇种善因。

或归福报而已。

福报一尽。

仍入轮回。

可危哉。

可畏哉。

  念佛进一解说 #

  予前有念佛往生浅近说。

所以发人信心。

坚人愿力也。

心既发矣。

愿又坚矣。

其不勇猛精进者。

生死不切也。

生死所以不切者。

以未知轮回之苦。

念佛能出轮回也。

请更进一解焉。

夫即心即佛。

佛在心头唯心净土。

此等语句。

最高最上。

最第一。

可惜轻口滑过。

成口头禅也。

世人所谓心者。

腔子内一肉团耳。

眼因色而有分别。

耳因声而有分别。

此虚妄心。

若离六尘。

则不能有四大分解。

终归散灭。

坛经云。

心是地。

性是王。

王居心地上。

言其体。

则无形无相。

无动无摇。

不生不灭。

言其用。

则能含一切。

生一切。

圆满周遍。

运用不穷。

善恶邪正。

无不备具。

一念善。

天堂升。

一念恶。

地狱沈。

然则念念弥陀。

心心归向。

西方极乐国。

有不从此成就者乎。

善日积。

天堂一重高一重。

恶日积。

地狱一层低一层。

净土境界。

亦视其人之修证为等差。

故东西南北皆安养。

塔庙山林亦乐邦也。

纵使金台来迎。

亦是自性中发现。

天上只一月。

而湖海沟渠。

甚至一盂一杯。

莫不徧印。

但水不清。

则月不现。

喻众生心不净。

不见佛也。

果得往生。

见佛闻法。

轮回脱矣。

或云。

念佛时。

杂念多。

奈何。

曰。

诸念木属虚妄。

然亦不离自性。

心经五蕴皆空。

明明有个照见的在。

即不杂不乱之主人翁也。

必谓念头。

有碍念佛。

知念起者。

又何人耶。

知念即离。

离念即佛。

攀缘固非。

止灭亦病。

他起他的念。

我念我的佛。

始则业力胜佛力。

久则佛力胜业力。

纯则开口闭口单单剩一句佛。

及至临末一声。

戛然而止。

斯时万念皆消。

众响俱寂。

何等清凉。

何等受用。

一剎那间。

星移物换矣。

由斯而言。

人生而少而壮而老。

并此一剎那之清凉受用。

而不可得。

尘劳扰扰中。

不知汩丧多少天真。

埋没多少灵性。

虚掷多少光阴。

以至生死轮转。

念及此。

而瞿然兴。

惕然警。

求出生死。

只有这条路。

朗念默念。

朝念夕念。

欲罢不能矣。

虽然。

予此说。

近於离相。

离相之说。

正是进一解之说。

不能离相。

还是着相。

若认个黑漆漆的顽空。

死板板的枯定。

则又大错。

  念佛须戒杀说 #

  念佛不拘吃荤吃素。

原是佛菩萨度世苦心。

开此方便法门也。

世人误会此意。

遂有念佛而不戒杀者。

不知三业首重杀生。

五戒杀为第一。

若不戒杀。

必致业果相续。

障碍往生。

袁中郎云。

未有口启鸾刀。

而能生清泰者也。

夫蠢动含灵。

具有佛性。

因迷造恶流转诸趣。

世尊慈悲愿力。

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佛度之。

而人杀之。

何心哉。

以奉佛之人杀之。

尤颠倒违背之甚者矣。

或谓奉祭祀。

供日用。

宴宾宾。

奈何抑思一人奉道。

未有不愿祖先眷属。

九品同登。

而与诸上善人。

俱会一处。

感而化之。

亦自度度人也。

楞严经云。

杀彼身命。

或食其肉。

经微尘劫。

相食相诛。

无有休息。

是知畜类之多。

皆由杀业之报。

人亦在十二类中。

我则爱寿命。

畏痛苦。

更欲求生净土。

物则受羁缚遭矰缴。

终至送死屠刀。

衡情酌理。

太觉不平。

古德有言。

口中肥腻腻。

刀头血滴滴。

如何下得口。

如何下得手。

愿同志者。

三复斯言。

非但不杀之。

且买放之。

更发愿普度之。

然后得为佛弟子也。

至於物命之细微宜惜。

家人之朦蔽须防。

尤在有心人。

随时照察耳。

  净业知津(终)

  弟子净同。

自屡生以来。

流转生死。

出苦无期。

今得遇念佛法门。

脱离有望。

伏愿人人道心勇猛。

信愿坚强。

定生安养。

仰祈现生父母。

及各各父母眷属。

同生莲界。

共证菩提。

恳 佛慈悲。

满我此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