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续藏经 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华严忏法序 #

  华严之为经王也。

夫人而知之矣。

肇于晋。

广于唐。

於是有实叉难陀之译。

有清凉国师之疏钞。

有季长者之合论。

有杜顺和尚之法界观。

千年以来。

薄海内外。

顶礼捧诵者。

无虑万亿。

而华严忏独后出。

其制之者。

曰唐一行。

其藏之者。

日鸡足山。

其尊信而流通之者。

今丽江郡世守木君也。

难者曰。

忏之为言。

悔也。

悔者。

五十一心数中之一法耳。

华严经者。

称性而谈。

该心之变。

而道之者也。

有经可以无忏。

有经而必有忏。

则何异。

儒家之以五纬配五经乎。

一疑也。

一行之学。

精於天官历数。

载在唐书甚详。

不闻其留意於教典也。

即留意教典。

岂无奇文奥义可以垂世立教。

而屑屑於称名号勤礼拜之为务乎。

二疑也。

古之藏书。

名山者皆虑讥切。

当时危言贾祸。

今制忏礼。

佛何嫌何忌。

而近舍珠林。

远栖荒服。

纸帛之力。

不能千年劫火沧桑。

何以完好如故。

三疑也。

解之者曰。

子之所疑。

皆世间。

法耳。

非所论於出世法也。

华严之义。

帝网重重。

须弥芥子互相容纳。

安在经之可以该忏。

而忏之不可以该经乎。

恒人之学。

可以详略精粗论也。

若一行者。

天台祝流水。

西行雒下谶。

圣人复出逆流。

现身博综象数。

岂非华严十地中人固难。

以凡心测量。

岂其详於星历。

而略於宗教。

从口所出。

即为真诠。

安在经论之精。

而忏文之粗乎。

佛法从因缘生。

兴废显晦。

皆有时节。

忏之制於一行。

而传付於普瑞。

成於唐而出於明。

撰于龙首而藏於鸡足。

闷於叶榆崇圣。

而显於木君。

皆有数存乎。

其间无可疑者。

此而可疑。

则华严之出於龙宫。

传於于阗。

亦可疑矣。

地越兰沧。

星分钺爟。

藏弆於深山古寺。

固已深於禹穴而神。

於唐多矣。

圣典所在。

诸天护持。

不离纸帛。

可使坚如金石。

又何散佚腐败之足虞乎圣天子圣轮御世。

崇信大乘。

方以华严法界。

含摄群生。

而木君表章忏法。

实维其时。

时节因缘。

如宝罗网交光摄入。

惟天眼佛眼为能知之。

木君世笃忠贞。

[俑-(、/用)+木]厘南服。

济世润生。

一本华严行门。

先刻是经演疏。

翻印三藏。

总持宣布。

浩如烟海。

今复流通忏文与流钞合论。

并传震旦。

佛法付嘱国王大臣。

岂不信哉。

是经不可思议。

忏亦不可思议。

木君之尊信流通。

其因果亦不可思议。

聚沙居士见作随喜。

遂盥手授。

笔而为之序。

  崇祯十四年岁在辛巳礼部右侍郎恊理詹事府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虞山钱谦益斋沐谨序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叙

  毗卢性海。

本无识浪之奔腾中道义天。

何有业云之障翳。

慨自无始元明一照生所。

遂尔有情熏染。

五住难空。

于是大觉世尊悲心无齐。

张施教网。

捞摝群机。

欲使糟粕声缘。

稻麻佛子皆据涅盘之岸。

咸登寂灭之场。

此如来不动不离。

而升而游之弘愿也。

固知言说尽属筌蹄。

本怀欲明心性。

夫众生流浪。

罪有攸归。

顿灭尘沙。

计当安出。

炙病必求。

其穴斫树。

须讨夫根。

善逝既为与药之医王。

必授破魔之铠仗。

知执情着。

我先淘汰。

以般若之波。

闵我所迷。

人复摄归于因陀之网。

五时三照。

无非解脱之门。

七处九会。

总为忏悔之法。

迦文所以思惟三七。

光召十方。

与云笼大士。

说此华藏玄文也。

夫何事说经旨归。

断惑则是。

经外无忏。

忏即是经。

岂属分镳。

固为合辙。

但今习行三昧者。

既暗正助之兼。

资建立道场者。

复昧事理之互说。

惟修相福不饰心坛。

遂使忏法。

虽多悟道。

实鲜不有善轨。

何以修持。

若舍佛华。

难凋罪果。

予故谓。

法运之兴。

当机在此。

乃躬逢圣明正。

盛弘方广。

而迹淹草莽。

亦甚有奇缘。

十年发愿。

初镌刻以告成。

万里来人。

复赍持而下。

讯问其方所。

则云。

来自天末滇南。

叩以指麾。

则云。

主于木公。

无姤启函。

而读知为杂华之忏仪依经而录。

乃是一行之撰述。

其为式也。

分布四十二晌。

表证位于前。

阿后茶题云。

海印道场。

明取则于发光影现。

依普贤之十愿。

该龙藏之全文。

正救世之津梁。

烁昏之如意也。

秘于古剎。

何历兵火。

而犹存出。

自今朝固知因缘之有在。

生白木公者。

雪山香象。

丽水珠王。

弃荣堪揖。

庞公檀波洋溢。

传经可方。

龙猛教海翻腾。

是以沙劫良因。

一朝奇汇(凤苞)。

虽愆谋面。

久属知心。

乃不弃荒愚。

俾参得失。

寄怀金帛。

欲梓流传。

猗欤盛哉。

天邪人也。

予方怅群经之有忏。

独华严而无闻。

岂意千载先有同心。

不觉一时争为合掌。

遂以百万雄文。

促其半载。

竣业法流。

寰宇版贮。

江南将使入此门者。

烧香散华。

即识二音之相貌。

低头举手。

咸植千佛之远因。

善财之烟水百城。

何须徧访弥勒之庄严楼阁。

弹指忽开。

顿悟本成。

无烦尘劫。

何有于山河大地。

总是法身。

不碍夫芥子须弥。

融于妙性。

重重尘剎。

掌果宛然。

浩浩天人。

针锋徧现。

此皆克期证入。

岂属侈语夸人。

果尔则尚有何法。

以当前何罪。

而可灭耶。

始知四十九年之说。

已属不如不是。

何况四十二晌之仪。

犹为可着可取。

是今日优昙之现。

正为脱后之果成。

兹方梨枣之传。

亦为住前之筏喻。

予梼昧无知。

罕窥秘奥。

当兹盛事。

勉尔濡毫。

纪胜云耳。

辨册岂敢。

  时崇祯十有四年岁在辛巳孟夏浴佛日

  虞山佛弟子毛凤苞熏沐顿首谨序

华严海印道场忏仪题辞

  伏闻道原不藉夫言。

而非言无。

以畅其道者。

契经也。

理虽不舍夫事。

而即事可以摄其理者。

三昧也。

盖由契经而出三昧。

是从显以入微。

由三昧而成忏法。

是兼本以及末。

此岂非因果不昧之宗修行渐次之路乎。

殆自海影。

印周於东土。

而杂华散落於人间。

专袒习者。

勤读诵之纷纭。

饬伽谭者。

争搜探之。

先后自尔。

龙经匝地。

香轴弥天。

写素咀缆於井光。

现卒赌波於冰照。

诚运隆金水之盛。

岁征牂豨之符者也。

但其线义贵乎贯穿。

算沙秪为观察。

尚未知金外更无师子。

又乌识乳外必无醍醐。

於是贤首出焉拟天台。

行坐非半之四禅。

造妄尽还源之三观。

更考古华严中有佛名二卷菩萨名一卷。

载录增多。

略无遗漏。

乃肇斯忏之张本也。

兹华严三昧仪者。

厥兴於大唐兰山云岩寺一行沙门。

遵十重之愿而为华严。

依三宝之章而启归敬。

仿草堂道场之式而立四十二晌之行布次第焉。

前前则配。

以劝乐生信。

后后则合。

以依人证入中间。

叙列可知。

彼盖欲扶在缠之迷倒。

裂报障之大网耳。

逮历乎宋。

又得载光寺普瑞沙门。

述而补注之。

然皆撰自支。

那未充梵夹。

手抄笔录。

湮没千秋。

况兵燹屡经。

而获久存者。

殆一奇矣。

暨乎我明。

滇中丽江生白木大士。

辄遇於叶榆之崇圣寺机。

因迹显道。

赖人弘真。

法界之玄镜重辉。

高山之慧日再朗也。

忽於庚辰之端月。

星使轺车。

怀金万里。

爰来虞山问询。

汲古主人因命较阅。

绣刻流通。

一大因缘不可思议。

愚也方且眊然。

而视瞶然。

而听瞿瞿然。

互为短长。

而与之更始。

遂授之梓人。

以告成焉。

客有从东方来者。

瞪目而让。

愚曰。

子胡昧夫大不思议经之旨趣也。

子将以华严为忏乎。

抑以忏为华严乎。

子不见夫天中天者毗卢遮那也。

世界海者华藏尘剎也。

身而非身。

所以说徧一切处境而非境。

所以指当前一法无我矣。

又无我所。

所以超乎般若。

而纯谭解脱法门。

此时而何处容一罪福相。

又何处着一忏悔相乎。

甚矣子之不智也。

愚曰。

噫吾过矣。

吾过矣。

虽然遣荡为破执情。

建立为除断见。

文殊之答。

思惟梵天曰。

一切言说皆是真实。

何以故。

诸有言说。

皆是如来言说。

不出如故。

又於不思议佛境界经曰。

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

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盖贪瞋痴起於言说。

故从言说得出离耳。

由是谛观不妨从华严中出。

  

  华严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今欲发心洗涤罪垢。

加功用行。

证入妙境。

要对十方一切贤圣。

今为证盟。

虽诸佛圣贤无所不在。

若不虔请对而不现。

故须依智离识。

常作佛想。

心清智明。

理随事变。

即常见佛名净缘起。

为请佛也。

故此经云。

譬如日出普照世间。

於一切净水器中。

影无不现。

佛日亦尔。

普现法界。

无前无后。

一切众生净心器中。

佛无不现。

以我所修功德力。

无尽三宝摄受力。

法界自性缘起力。

秘密咒印威神力。

同共发愿。

五浊末世。

后五百岁。

斗诤时中。

及我法界众生海。

为欲清净帝网重重种种烦恼障业障见障报障等。

今应烧香散华。

一心正念。

口称诸佛菩萨名字。

一一启请。

众等不得轻慢散乱。

  第一会 #

  香华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一法界菩提场中真应交彻一多自在无尽身云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如来十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惟愿下众和后同)。

  香华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举果劝乐生信分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华请 #

  一心奉请菩提场内菩提树中俱时出现一切菩萨摩诃萨 又宫殿内无边菩萨摩诃萨及师子座中众妙宝华轮台基陛。

凡诸物像所有庄严。

悉皆显现。

一一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华请 #

  一心奉请又此界中一一世主及华藏剎海中一一剎内所有世主 又如此华藏世界十方法界尽虚空界一切剎海。

皆亦如是。

一切世主。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华藏世界外十方无尽法界剎海内如是等亿佛剎微尘数诸佛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如来白毫相中剎海微尘数一切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各一亿世界剎海微尘数一切菩萨摩诃萨。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此世界中菩提道场初成正觉依正二报佛果会主普贤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尽虚空界微尘剎土中一切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华藏世界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中各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各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诸佛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普门净光明世界海胜因世界最初劫中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波罗蜜善眼庄严王佛最胜功德海佛名称普闻莲华眼幢佛等十须弥极微尘数诸佛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普门净光世界最初劫中圆器上根一生满多劫果大威光太子等百万亿伴绕王子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第二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二法界普光明殿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普徧法界一切名号佛剎 又十方各过十剎微尘数世界之外十首菩萨本界佛名不动智佛等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该摄果海十信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信会主文殊师利等十首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十信菩萨摩诃萨。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第三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三法界忉利天宫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各过百佛剎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十慧菩萨本界佛名殊特月佛等十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千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千佛剎微尘数一切加持佛同名法慧佛 又十方各过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佛剎微尘数证法菩萨本界佛同名一切妙法如来 又十方各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佛同名法慧佛。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初贤十住觉满自在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住会主法慧等十慧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各过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佛剎微尘数一切法慧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十住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第四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四法界夜摩天宫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各过十万佛剎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十林菩萨本界佛名常住眼佛等十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剎微尘数一切加持佛同名功德林佛 又十方各过十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 同名普功德佛。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普贤十行无尽深广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行会主功德林等十林菩萨摩诃萨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十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剎微尘数证法一切功德林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十信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第五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五法界兜率陀天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各过万佛剎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十幢菩萨本界佛名无尽幢佛等万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十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万佛剎微尘数一切加持佛同名金刚幢佛 又十方各过百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百万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佛同名金刚幢佛。

唯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上贤十回向无尽愿海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回向会主金刚幢等十幢菩萨摩诃萨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百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百万佛剎微尘数证法一切金刚幢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十回向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第六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六法界他化自在天宫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各过十亿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亿佛剎微尘数一切加持佛同名金刚藏佛 又十方各过十亿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亿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佛同名金刚幢佛。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集一切种智功德菩萨行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地会主金刚藏菩萨解脱月菩萨摩诃萨等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十亿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亿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十地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第七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七重会法界普光明殿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尽虚空界微尘剎土中一切诸佛 又十方各过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一切证法佛同名普贤如来 又十方各过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证法菩萨本界佛同名普幢自在如来。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圆满修因契果生解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会主普贤菩萨心王菩萨青莲华藏菩萨宝手菩萨普眼菩萨妙德菩萨摩诃萨等一切海众 又十方各过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证法一切普贤菩萨摩诃萨 又十方法界重重无尽一切等觉菩萨摩诃萨。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华请 #

  一心奉请此世界中二十二处一切菩萨摩诃萨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第八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八三会法界普光明殿重重无尽法界身云毗卢遮那如来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一切菩萨海众 又十方法界尽虚空界一切证法诸佛。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六位圆融果海无碍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问答托法进修成行会主普贤菩萨普慧菩萨及十普菩萨摩诃萨等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第九会 #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第九法界本末二会逝多林中真应交彻一多自在无尽身云十身无碍本尊毗卢遮那如来十佛剎微尘数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十方过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海外毗卢胜德王十佛等彼佛众中毗卢遮那愿光明十菩萨等与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菩萨摩诃萨道场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依人证入果德顿成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顿证法界五百菩萨五百声闻及与无量诸世主俱道场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依人证入果德渐成法门。惟愿文文契意。句句冥心。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渐成法中诸善友发心处诸佛道场一切海众 又末会中寄十信位六千比丘诸乘人会一切海众。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法界末会十住法门德云比丘等十善知识十行法门善见比丘等十善知识十回向法门青莲华长者等十善知识十地法门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十善知识等觉法门摩耶圣者等十一人善知识摄德成行法门弥勒菩萨摩诃萨智照无二法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显因广大法门普贤菩萨摩诃萨 又百十善知识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一切大善知识。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圆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内菩萨行圆为末世顿门修证轨范善财菩萨摩诃萨。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法界尽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身色身形像舍利宝塔寺宇一切佛事 又於法藏及讲法处菩萨贤圣一切海众。

惟愿不舍慈悲。

降临道场。

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西天东土依此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十种法行自作教他劝赞随喜一切法师。惟愿不舍慈悲。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香花请 #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藏世界海帝网无尽净梵帝释欲界诸天四王八部杂类诸神一切海众。不违本誓。领诸部属。侍从如来。降临道场。受我供养。

  华严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