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列祖录

续藏经 普陀列祖录

 清 通旭集 #

刻普陀列祖录题辞

  名山大川。

固虽天造地设。

莫不因人。

而传而重者也。

苟不因人而传而重。

夫古今天地。

古今山川。

岂达磨之后。

始有嵩山。

仲尼之前。

竟无洙泗耶。

天造地设者固多。

其有幽闭而终不之传者。

漠然而终不之重者。

可胜限计哉。

是皆未得因人而传而重者也。

普陀一山卓越海涯。

屹立巨浸。

大经具载。

乃普门示现之区。

实列祖弘法之地。

又不可以寻常形胜并论也。

自宋至明。

禅宗世出。

真歇唱导于前。

祖芳振兴于后。

无何沧桑变易。

甲乙风成。

法鼓不鸣。

百余年矣。

嗟乎四十代烜赫祖师。

泯焉无闻。

谁之责欤。

予忝为末裔。

承乏兹山。

切恐祖德靡扬。

山灵见鄙。

是以求诸群集。

考诸旧志。

实于此山阐法住持者。

或得一句一偈。

或仅得其名。

一皆归诸山志。

间有缺典。

惟俟渊博之士。

采而补入焉。

复刻是编。

以表彰之。

且见四十代老古锥。

面目犹在。

  大清康熙三十五年岁次丙子九月中浣住山后学 沙门通旭拜手题

  

  普陀列祖录 #

    住山比丘 通旭 集

  宋 真歇清了禅师(丹霞淳嗣)

  师号真歇。

讳清了。

蜀之左绵安昌。

雍氏子也。

生有慧根。

眉目疎秀。

神宇静深。

见佛则欣恋不舍。

年十一。

依圣果寺俊僧受业。

又七岁。

试法华经得度。

具戒听讲。

玄解经论。

以为言说终非究竟。

出峡直抵沔汉。

扣丹霞子淳禅师。

淳问如何是空劫时自己。

师拟对。

淳掌之。

师契旨。

翌日淳上堂曰。

日照孤峰翠。

月临溪水寒。

祖师玄妙诀。

莫向寸心安。

师趋进曰。

今日瞒某甲不得也。

曰试举看。

师良久。

淳曰将谓你瞥地。

师便出。

辄北游五台京汴。

南抵仪真。

谒长芦祖照。

一语契合。

命为侍者。

踰载分座。

照常以老疾。

拟闲退。

梦人告曰蜀僧可代。

照未决蜀僧为谁。

至宣和壬寅照病笃。

恍省前谶。

蜀僧即了首座也。

乃嘱经使陈公。

请了继席。

长芦开法。

以香酬丹霞淳。

语曰我于丹霞先师。

一掌下伎俩俱尽。

觅个开口处不可得。

如今有恁么快活。

不彻底汉么。

若无。

衔铁负鞍。

各自着便。

于是洞宗大振。

禅流如归。

绍兴元年辛亥。

师自长芦南游。

浮海至此。

结庵山椒。

扁曰海岸孤绝。

禅林英秀多依之。

郡请于朝。

易律为禅。

以沤和机。

引导海山七百余家。

一闻教音俱弃渔业。

日活千万亿命。

后应天台国清。

闽之雪峰。

奉旨补处育王。

诏迁蒋山。

疾辞不赴。

明年朝旨。

以温之龙翔兴庆二院。

合一禅林诏师主之。

僧集如云。

斋粥不继。

朝以法田千亩赐之。

又诏主双径。

慈宁太后。

建崇先寺居师。

赐金襕银绢法物。

隆渥殊甚。

师以为可作归休计。

上堂。

转功就位。

是向去底人。

玉韫荆山贵。

转位就功。

是却来底人。

红炉片雪春。

功位俱转。

通身不滞。

撒手无依。

石女夜登机。

密室无人扫。

正恁么时。

绝气息一句。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归根风堕叶。

照尽月潭空。

寻示疾中使问候。

师从容叙谢。

呼首座曰吾行矣。

跏趺瞑目而逝。

时绍兴二十二年。

壬申十月朔日也。

越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五夏。

凡七处说法。

五承紫泥之诏。

得度弟子四百。

嗣法者宗珏等三十余人。

所编语录二集若干卷行世。

其语曰。

穷微丧本。

体妙失宗。

一句截流。

玄渊及尽。

是以金针密处。

不露光芒。

玉线通时。

潜舒异彩。

虽然如是。

犹是交互双明。

且道巧拙不到。

作么生相委。

良久云。

云萝秀处青阴合。

岩树高低翠锁深。

僧问不落风彩。

还许转身也无。

师曰石女行处不同功。

曰向上事作么生。

师曰妙在一沤前。

岂容千圣眼。

僧礼拜。

师曰祇恐不恁么。

师之语句精妙。

临机勘辨约类如此。

此山禅宗。

盖自师始。

称开法第一世云。

  自得慧晖禅师(宏智觉嗣)

  师讳慧晖。

号自得。

会稽张氏子。

自少割爱辞亲。

得度于澄照寺。

孤锡云游。

见长芦真歇。

以为有所证。

于闪电机下竟南归。

所遇丛社如逆旅。

一阅而弃之。

遂投谒于觉弘智和尚。

宏智威德自在。

道望隆当世。

见者皆为神悚。

晖独心负所畜。

不藉通词。

特拟观光于座下。

宏智熟视晖而容之。

晖微疑其所以。

乃自请挂搭。

宏智召晖至榻前。

诘以宝镜颂。

晖骤进语。

智正色遣出之。

晖乃折节自悔。

从前宝惜一齐放下。

一夕正往圣僧前烧香。

适弘智来前。

晖见之顿悟大旨。

自尔问答无滞。

得授记莂焉。

绍兴丁巳。

开法补陀。

驰其提唱。

语于宏智。

宏智大悦。

其语曰。

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万派朝宗船到岸。

六窗虚映芥投针。

本成现。

莫他寻。

性地闲闲耀古今。

户外冻消春色动。

四山浑作木龙吟。

又曰巢知风。

穴知雨。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

五五从来二十五。

万般施设到平常。

此是丛林饱参句。

诸人还委悉么。

野老不知尧舜力。

冬冬打鼓祭江神。

谷之神。

枢之要。

里许旁参。

回途得妙。

云虽动而常闲。

月虽晦而弥照。

宾主交参。

正偏兼到。

十洲春尽花凋残。

珊瑚树林日杲杲。

于是补陀风范。

与天童并峙。

其迁万寿。

次吉祥。

又雪窦。

皆名公巨卿。

为之劝请。

淳熙丙申。

诏补净慈。

庚子退归雪窦。

以癸卯仲冬二十九日。

中夜沐浴而逝。

窆全身于明觉塔右。

其法嗣。

华藏慧祚。

雪窦德云。

仗锡崇坚。

雪窦焕四人。

     继以了然禅师(径山悟嗣) 弁至澜禅师   雪屋立禅师 垣堂圆禅师   蘧庵成禅师 还庵琛禅师   鉴庵实禅师 小庵高禅师

  闲云德韶禅师(佛照光嗣)

  师讳德韶。号闲云。嘉定间来主是山。言于朝。赐钱万缗。修饰殿宇。殿成御书圆通宝殿。大士桥以赐师。创龙章阁藏之。

  大川普济禅师(径山琰嗣)

  师讳普济。

号大川。

明州奉化人。

上堂举睦州和尚。

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曰一队衲僧来。

一队衲僧去。

颂曰。

一队衲僧来。

一队衲僧去。

打破睦州关。

大地无寸土 题世尊出山相。

龙章凤质出王宫。

肘露衣穿下雪峰。

智愿必空诸有界。

不知诸有几时空。

师尝纂修五灯会元行世。

     铁脚清禅师 古岩颛禅师   深谷唤禅师 无咎吉禅师   寒岩悟禅师

  梦窗嗣清禅师 #

  师讳嗣清。

号梦窗。

山阴于氏子。

肄业郡之天章。

上堂。

德山入门便棒。

临济入门便喝。

逼龟成兆终不能灵。

宝陀者里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马无千里谩追风。

  佛涅盘上堂。

佛真法身犹若虚空。

因甚二月十五日。

却向双林树下。

做尽死模活样。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上堂举白云端和尚。

示众云。

若端的得一回汗出。

师拈云。

要知白云老人落处么。

自从塞北经鏖战。

敢向江南说阵图 上堂举曹山辞洞山云。

子向甚么处去。

曹山云。

不变异处去。

洞山云。

不变异处岂有去耶。

曹山云。

去亦不变异。

师云云藏无缝袄。

鸟宿不萌枝 上堂春风如刀。

春雨如膏。

裁剪不得处。

桃花色转娇。

灵云一见不疑去。

谢郎舞棹更呈桡 上堂归宗斩蛇。

秘魔擎叉。

禾山打鼓。

赵州吃茶。

十字街头开铺席。

见钱买卖且无赊 上堂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叶落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师云寻常春梦无奇特。

独有灵云说向人。

只如玄沙道。

谛当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上堂。

万里无寸艹头上漫漫。

出门便是艹脚下漫漫。

夜行只管贪明月。

不觉和衣渡水寒。

     石屋环禅师 寒岩举禅师   松州基禅师   东岩日禅师(西岩慧嗣) 混溪清禅师   白云恭禅师 愚溪智禅师   东洲永禅师(松源岳

下石林巩嗣)   一山宁禅师

  日本智曤国师。初参师。备陈求法之故。至于涕泣。师曰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曰愿和尚慈悲方便开示。师曰本来廓然清净。虽慈悲方便亦无。

     次翁元禅师 险崖遇禅师   太虚冲禅师

  元 孚中怀信禅师(天童坦嗣)

  师名怀信。

字孚中。

俗姓江氏。

明之奉化人。

父某尝为某县校官。

母刘氏。

夜梦大星堕室中。

有光如火。

亟取而吞之。

觉即有孕。

及诞。

状貌异凡子。

性凝庄不妄举动。

唯见沙门至其家。

必跃而亲之。

稍长受三经于宋进士戴公。

表元经旨悉畅达。

然非其好也。

年十五离家。

从法华院僧子思。

执童子之役。

已而祝发为大僧。

受具戒于五台寺。

闻延庆半岩全公。

弘三观十乘之旨。

复与之游。

久之且叹曰。

教相繁多。

浩如烟海。

苟欲穷之。

是诚算沙徒自困耳。

即弃去。

渡浙河而西。

凡遇名丛林輙往参叩。

下语多枘凿弗合。

不胜愤悱。

往参天童竺西坦公。

师随质所疑。

坦一见知为法器。

厉色待之。

不与交一语。

师群疑愈炽。

一日上堂。

举兴化打克宾公案问师。

师曰俊哉师子儿也。

坦颔之。

师自是依止不忍去。

俾掌维那。

未几坦入灭。

师鸣众。

请云外岫公。

补居天童。

师与击节酬唱。

拍拍是令。

岫每称之曰。

信公乃洞宗赤帜。

济室白眉也。

泰定丙寅行宣政院。

请师出住明之观音寺。

师策励徒众。

视分阴若尺璧。

唯恐其失之。

天历己巳。

迁住此山。

师不以位望之崇。

效它山。

饰车舆盛徒御。

以夸衒于人。

自持一钵。

丐食吴楚间。

镇南王。

具香花迎至府中。

虚心问道。

语中肯綮。

且出达磨像求赞。

师运笔无停思。

辞旨渊邃。

王甚欢服。

宣让王。

亦遣使者奉旃檀香。

紫伽黎衣。

请示法要。

师随其性资而导之。

二贤王雄藩之望。

首加崇礼。

诸侯庶民无不望风瞻敬。

施资填委。

姑苏产奇石。

师遂购善工。

造多宝佛塔十三层。

载归海东。

俾信心者礼焉。

(宣让王施钞建故。

又名太子塔)驸马都尉。

高丽王驿而吉尼。

丞相撒敦。

以师行上闻。

诏赐广慧妙悟。

智宝弘教禅师之号。

及金襕法衣一袭。

师于此山居十四载。

至正改元壬午。

住中天竺山。

天历永祚寺。

乙酉迁天童。

百废具举。

佛殿之役最巨。

亦撤毙而新之。

师建塔中峰之祖庭。

慨然有终焉之志。

己丑冬。

行御史台奉疏。

迎师住大龙翔集庆寺。

提唱宗乘。

万耳耸听。

委蛇不迫。

而玄机自融。

无小无大皆欢然亲戴之。

乃出衣钵之私。

补前未建之堂。

会元政大乱。

戎马纷纭。

寺事日见艰窘。

师处之裕如。

一不以屑意。

一旦晨兴。

索兰汤沐浴。

更衣趺坐。

谓左右曰。

吾将归矣。

汝等当以荷法自期。

励精进行可也。

言毕而瞑。

侍者撼且呼曰。

和尚去则去矣。

不留片言以示人乎。

师复嗔目叱之。

侍者呼不已。

师握笔书曰。

平生为人戾契。

七十八年漏泄。

今朝撒手便行。

万里晴空片雪。

书毕复瞑。

时丁酉秋八月二十四日也。

寿七十八。

腊六十九。

停龛七日颜面如生。

作礼者旁午。

而名芗蜡炬。

积如丘陵。

九月一日。

茶毗于聚宝山前。

舍利如菽如麻。

五色灿烂。

虽烟所及处。

亦累累然生。

贮以宝瓶。

光发瓶外。

其弟子坎牛首山东麓。

为宫藏之。

复建塔于其上。

别分爪发衣履[序-予+(((嘹-口)-小)-日+土)]四明之太白山。

师赋性恬冲。

喜气溢颜间。

生平未尝以声色忤人。

人有犯之者。

颔首而已。

然进修极勤。

自壮至耄。

默诵法华经一部。

虽暑烁金。

寒折胶。

无一日阙者。

屡感莲花香满院。

芬郁异常。

非世间者可比。

当明兵下金陵。

僧徒散处。

师独晏坐。

目不四顾。

执兵者满前。

无不掷仗而拜。

高皇帝尝亲幸寺中。

听师说法。

嘉师言行纯悫。

特为改龙翔为大天界寺。

寺之逋粮在民间者。

遣官为征之。

师将告终。

前一日帝统兵江阴。

梦师服褐色禅袍来见。

帝问曰师来何为。

对曰将西归告别耳。

帝还闻师迁化。

与梦中正同。

大悦诏出内府帛币。

助其丧事。

且命堪舆家。

贺齐叔为卜金藏。

举龛之夕。

帝亲致奠。

送出都门。

其宠荣之加。

近代无与同者。

岿然为一代人天之师。

此无他。

真则不妄。

不妄则近佛之道矣。

师有五会语录行于世。

  古鼎祖铭禅师(径山端嗣)

  师讳祖铭号古鼎。

奉化应氏子。

元叟住灵隐师往参。

一日入室。

叩黄龙见慈明因缘。

端诘曰只如赵州道台山婆子。

被我勘破。

慈明笑曰。

是骂耶。

你道二老汉。

用处是同是别。

师曰一对无孔铁锤。

端曰黄龙直下悟去又如何。

师曰也是病眼见空华。

端曰不是不是。

师拟进语。

端便喝。

师当下廓然。

至正七年元帝锡号。

慧性文敏宏觉普济禅师。

师言行平易。

不以绳墨制学者。

尝曰沧海有择流之心。

则成牛迹。

春日有徧照之意。

仍似萤光。

所以大冶烹重。

不须九转。

众生成佛。

只在剎那。

分之别之。

远之弃之。

岂大慈长者之心哉。

至正戊戌将迁寂。

遗书嘱丞相外护。

复书偈曰。

生死纯真。

太虚纯满。

七十九年。

摇篮绳断。

掷笔而逝。

茶毗舌根数珠皆不坏。

舍利无算。

于径山隆教宝陀分建塔焉。

明宋文宪公濂。

作师四会语录序。

赞古鼎禅宗。

铭公以临济十七世孙。

四坐道场。

为黑白之所宗仰。

一旦祝厘江浙省垣。

现白光三道。

丞相康里公见之。

极加敬礼。

未几将示寂。

语其徒曰。

观世音莲台至矣。

安坐而逝。

及火化。

舌根齿牙数珠俱不坏。

五色舍利灿烂无数。

国史危先生。

已摭其行业。

为文勒诸碑。

而四会语未有序之者。

师之得法上首。

今天界禅师西白金公。

属濂作之。

濂览已。

合爪言曰。

是真正语。

是不着有无语。

是雷轰电扫语。

学者随所悟入。

如慈云徧覆。

法雨普沾。

大小根茎皆获生成。

非入正知见具大力量者。

孰能与于此。

呜呼。

世安复有斯人乎哉。

非谓果无之也。

求其真淳无伪。

若师者鲜也。

濂既为叙其事。

复歆艳之。

歆艳之不足。

复作伽陀一章赞之。

其辞曰。

我观我师四会语。

一言一句皆真实。

河沙妙义总含藏。

其中无余亦无欠。

及至能所齐泯时。

欲觅片言不可得。

有如十万虚空界。

种种色相皆现前。

或飞或潜或动植。

以至洪纤高下等。

枯荣生死及崩竭。

了然不染虚空相。

而亦不出于虚空。

真相不如不动故。

印昔尝登寂照场。

耳边一喝三日聋。

惟聋故使功用绝。

绝后通身皆是耳。

自兹出世入翁川。

翁川海水亦生耳。

但闻鱼龙哮吼声。

即使波涛增汹涌。

继升补陀洛伽山。

合掌问讯观世音。

目能观色耳闻声。

音声何独以目观。

不知本来无耳目。

见所不见闻不闻。

尽大千界无碍者。

中天竺国凌霄峰。

所谈妙法皆如是。

只因妙法法难思。

结集已落第二义。

眉间放出白毫光。

七宝莲台向空至。

此皆游戏神通事。

于师之道不相摄。

师之道大不思议。

千古赞叹莫能尽。

姑以第二门中观。

可以洗空于结习。

可以触动于悟机。

可以速证于菩提。

是宜流通于世间。

视如照耀光明幢。

我言或诬有如水。

     大方聘禅师(天童岫嗣) 朴翁淳禅师   元虚照禅师   竺芳联禅师(竺西坦下正宗庄嗣) 所庵睿禅师

  大千慧照禅师(东屿海嗣)

  师讳慧照。

字大千。

永嘉麻氏子。

麻号积庆之家。

宜生上士。

父均。

母黄氏。

既诞。

育师宝之胜摩尼珠。

师自童年亦骏利倍常。

坚欲入道。

闻人诵习契经。

合爪谛听。

年十五。

往依县之瑞光院了定。

盖师从兄也。

长老良公。

知为法器。

即剃落为弟子。

明年禀持犯于处之天宁。

蝉脱万缘。

誓究大不思议事。

首谒晦机熙公。

于杭之净慈。

未契圆证。

一日阅真净语。

至头陀石掷笔峰处。

默识悬解。

流汗浃背。

时东屿海公。

以石林巩公世嫡。

提唱于苏之荐严。

师往谒。

屿问曰。

东奔西走将欲何为。

师曰特来参礼尔。

屿曰天无四壁。

地绝八荒。

汝何地措足耶。

师抵掌于几而退。

屿知其夙有所悟。

寻复召至。

反覆勘辨。

师如宜僚掷丸。

飞舞空中。

屿甚嘉之。

遂留执侍左右。

师以为心法既通。

不阅藏教。

无以阐扬正法。

耸人天之听。

乃主藏室于郡之万寿。

天历戊辰。

出世乐清之明庆。

集众而诲之曰。

佛法欲得现前。

莫存知解。

缚禅看教。

未免皆为障碍。

何如一物不立。

而起居自在乎。

所以德山之棒。

临济之喝。

亦有甚不得已尔。

闻者悦绎而去。

至正乙未迁主此山。

先是寺以构讼而废。

师以讼兴在乎辨难太迫。

一处之以宽慈。

绝弗与较。

且曰我佛得无诤三昧。

所以超出群品。

我为佛子。

可不遵其教耶。

众服其化。

寺僧梦一神人衣冠甚伟。

飞空而来。

僧作礼问之。

神人曰。

我从阿育王山来。

欲请大千师赴供耳。

未几行宣政院。

署师往育王。

识者以为玄应。

师悯大法陵夷。

孳孳诱掖。

不遗余力。

尝垂三关语。

以验参学。

其一曰。

山中猛虎以肉为命。

何故不食其子。

其二曰。

虚空无向背。

何缘有南北东西。

其三曰。

饮乳等四大海水。

积骨如毗富罗山。

何者是汝最初父母。

此三关最为峻切。

惜未有契其机者。

后退于妙喜。

泉上筑室曰。

梦庵。

因自号为梦世叟。

掩关独处。

凝尘满席不顾也。

洪武癸丑十月朔。

召门弟子曰。

吾将西归。

汝辈有在外者。

宜趣其还。

越七月属后事。

于住持约之裕。

公沐浴更衣。

索纸书记。

书已恬然化灭。

腊七十。

寿八十五。

经三日茶毗。

牙齿眼睛及数珠不坏。

余成设利罗五色烂然。

塔于梦庵之后。

师三座道场。

有语录若干卷行世。

凡一灯所传。

一雨所润。

虽浅深有殊。

各得分愿。

师智度冲深。

机神坦迈昼则凝坐。

夜则兼修净业。

真积力久。

觉观湛然。

非言辞所可拟议。

且服用俭约。

不如恒僧。

虽不与时俗低昂。

贤士大夫知其诚实。

不事矫饰。

多倾心为外护。

其遇学徒亦以真率。

或以事忤之。

而声色不变动。

出语质朴不尚葩藻。

而指意超于言外。

名闻燕都。

帝师被以佛德圆明广济之号。

师略不少动于中。

师之操履。

为人梗概如此。

师之行业。

详见明宋文宪公。

所撰石坟碑文。

兹仅录其铭曰。

万缘纷纭。

逐物而竞。

曷以摄之。

实惟禅定。

禅定斯何。

言辞罔宣。

浮翳尽敛。

月轮在天。

初分一灯。

千焰交映。

如百炼余。

金色逾胜。

师之挺生。

锐思绝尘。

万里只尺。

欲趋顿门。

片简虽微。

中具全体。

瞥尔触之。

凡情尽死。

从抵硕师。

勇决其私。

振迅奋掷。

类狮子儿。

出世为人。

澍大甘雨。

法雷轰轰。

震惊百里。

海岸孤绝。

潮音吐吞。

与此大法。

殊流同源。

神人飞空。

持疏来谒。

孰知玄微。

若合符节。

彼舍利罗。

宝塔昼扃。

助我发机灵光晶荧。

翩然西归。

趺坐而灭。

示不坏相。

火中珠结。

生死之关。

鲜执其枢。

坦然不惑。

如人归庐。

前修渐遐。

后武思厉。

不有昭之。

遗则沦坠。

太史着铭。

勒石山樊。

虚空有尽。

师道永存。

  玠禅师 #

  师之氏族法系。

俱莫之考。

今按明宋文宪公濂。

所撰净慈。

孤峰德公塔铭。

其略云。

孤峰族姓朱。

世家明之昌国。

父有成。

母黄氏。

父与补怛洛迦僧。

玠公交。

玠闻鸡声入道。

凡说法必鼓翅为鸡号。

玠亡已久。

黄梦玠来托宿。

觉而有娠。

历十四月而生。

据此说。

可知孤峰即师之后身也。

  明 大基行丕禅师

  师讳行丕。号大基。宗说兼通。行解相应。洪武初由佛陇来主是山。

  本初原禅师。 #

  祖芳道联禅师(荐严义嗣)

  师讳道联。

号祖芳。

四明鄞县陆氏子。

年十四。

礼昆山荐严。

悦堂颜得度。

秉戒于鄞之五台。

还侍物先。

义于荐严有所造诣。

洪武丙辰。

侍佛心住灵谷。

天界昙。

延居记室。

穆庵康。

恕中愠。

木庵聪。

咸作忘年交。

后出世台之广孝。

迁紫箨。

及麻峪景山。

明之补陀。

越之能仁。

末主净慈。

壬申净慈厄荧惑。

师为一新。

蜀王赐衲衣盂钵。

永乐丙戌。

朝廷征师为释教总裁。

嗣还筑室湖滨。

曰藕华居。

丁亥以事赴召至京。

上令住五台佑国寺。

未及升陛。

忽语左右曰。

吾世缘殆尽。

后三日沐浴更衣。

趺坐而化。

当己丑七月三日也。

归葬藕华居之阴。

世寿六十四。

僧腊五十。

有拙逸语录行世。

  国朝 潮音旭禅师(万年彻嗣)

  师讳通旭。

松江华亭俞氏子也。

祖籍新安。

居童子时。

每遇食以手击木作梆声。

里人询之曰。

吾集众以会食耳。

父母验其非凡。

乃送归[示*甫]洛。

剃染于紫竹旃檀林。

比长禀具戒。

于白龙慧镜禅师。

遍参海内名席。

随侍啸堂寒泉二老。

悉入堂奥。

当机不让。

旋受天台万年无碍彻老人。

属始开法于慈邑。

寿峰。

及蕙江圣寿。

适普陀初复。

师以省祖来山。

值定镇 总戎蓝公。

自云中移镇。

建牙之日为国进香。

维时荆榛满目。

慨无主席。

合山缁素竞以师对。

公一见奇之。

即请主院事。

 蓝公交钦赐帑金千两。

领众请上堂。

师拈香祝圣毕。

乃云二十年前。

要津把断。

不通凡圣。

所以绀宇花宫。

化作颓垣废址。

莲台狮座。

鞠为茂草荒榛。

圣僧打失鼻孔。

金刚碎作微尘。

弥勒开张大口。

笑他廿四圆通。

全没巴鼻。

惟有乌刍瑟摩却较些子。

倒骑佛殿。

走出山门。

二十年后。

八字打开。

直得青莲呈瑞。

古柏重荣。

于百草头上。

现琼楼玉殿。

革故鼎新。

光扬佛日。

且道承谁恩力。

寰中天子颁纶勅。

阃外将军有佛心。

  大士诞辰说戒上堂。

日日香花夜夜灯。

春山泼黛雨还晴。

戒珠朗润人人得。

便是观音今日生 佛成道日说戒上堂。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踏断释迦老子脊梁。

踢瞎达磨胡子眼睛。

是事如是持 结制上堂。

凤不知美。

枭不知恶。

时至理彰。

无劳穿凿。

莫莫祥麟秖有一只角 大士成道日上堂。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四大道场之中。

此山为最。

此山之中。

以此位为最。

千说万说。

以此说为最。

若如是说。

名为佛说。

不如此说。

即同魔说。

识得此说者。

便可与普门大士。

同证圆通。

其或闻见失真。

终是韩卢逐块。

何故。

枇杷叶是马家亲。

眼里无筋一世贫。

  钦差喇嘛。到山示众。赵州不下禅床。东林不过虎溪。风高千古。昨日。

  命使到山。

为甚么长老走出山门。

老我为人无意智。

世情随顺是菩提 中秋应祖印之请。

示众。

寒山曾有言。

吾心似秋月。

普陀今指出。

却值个时节。

山谷重相招。

木樨香更彻。

蓦召众云。

知得者个时节。

古今不离当念。

自他不隔毫端。

便知晦堂老汉落处。

亦知普陀不起于座。

已赴来机。

无庸腕力。

高提祖印。

其或未然。

山僧重为下个注脚。

以拂子作○相云。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其提唱大略如此。

师性恬澹。

不事浮饰。

凡所经营。

必使坚固。

垂久。

十稔之内。

百废具兴。

近革八十余年之陋习。

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

德业闻望。

焕然中兴。

弘机伟辩。

视众如己。

类元之孚中信禅师。

而住院遭逢之时。

亦若合符节。

意者其再世欤。

岁戊寅师抱疾。

十月二十八日。

以院中事宜。

遗书预嘱 总戎蓝公。

十一月朔日。

为众上堂。

至初四日午刻。

说偈云。

住住原无住。

行行实不行。

要知今日事。

觌面甚分明。

侍僧拟进汤茶。

起坐而逝。

世寿五十。

嗣法二十五人。

有全录行世。

  古心怘禅师(普陀旭嗣)

  师讳明怘。

松江上海陆氏子。

首谒金坛兀庵禅师。

发明心要。

得法于普陀。

康熙戊寅冬。

总戎蓝公。

暨合山请继席上堂。

祝圣毕。

乃云大道绝中边。

了无去来之迹。

至真离向背。

那有僧俗之分。

所以蓝大护法。

不忘灵山付嘱。

辅我先师转法轮。

于瓦砾场中。

土块皆作狮子吼。

建宝王剎。

于荆榛丛里。

樗材尽作旃檀香。

十年以来百废具兴。

四海英贤悉皆有赖。

不幸先师归寂。

众举继主此席。

怘上座自惭凉德。

焉敢荷担重任。

到者里事不获已。

祇得勉遵斯命。

脱珍御服。

披垢腻衣。

和光同尘。

灰头土面。

虽然如是。

一总但遵旧则。

何故聻不见道。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

可谓孝矣。

次年春三月。

直翠辇南巡。

师至武林。

迎 驾请额皇上亲赐寺额。

勅建普济禅寺。

帑金并御书。

皓月禅心。

四字赠之。

师回山率众谢恩。

上堂祝圣毕。

举天童忞祖道。

灵山密旨。

千圣同宣。

少室真宗。

万灵共证。

其奈依稀越国者多。

彷佛扬州者众。

正如入京朝帝主。

才到潼关即便归。

所以不睹广大门风。

焉知威德自在。

仔细检点将来。

也是钉桩摇橹。

今日普陀。

又则不然。

无论京师潼关。

扬州越国。

秖要闹市里识得天子。

亲见一回。

自然千眼顿开。

明如杲日。

一念无私廓若太虚。

拈一机。

则千机万机齐赴。

说一句则千句万句流通。

直得尧风荡荡。

舜日熙熙。

野老讴吟。

渔樵歌舞。

四海清宁。

万民乐业。

秖如林下道人。

受此天恩。

且作么生报。

以拂子打圆相云。

但将日月为天眼。

愿见黄河百度清。

  凡他山知识来山。光扬宗要者。附识于后。

  天岳昼禅师(弘觉忞嗣)

  师云五十年前。

曾游此地。

而今追忆。

恍若同时。

召大众。

祇如者个时字。

你作么生解。

兹蒙堂头法侄和尚。

请升此座。

为众举扬。

直饶你向未举以前承当。

早是违时失候。

自余之辈。

何足论之。

记得云门大师有言。

闻声悟道。

见色明心。

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

放下手原来祇是馒头。

咄。

大小云门犹欠悟在。

老汉今日出言不怍。

谤讪古人。

应堕拔舌地狱去也。

众中莫有相救者么。

若救不得。

佛法无灵验久立。

  延喜瑢禅师(万年彻嗣)

  师云从来。

斯道不虚行。

分化名山信有因。

太白一灯悬海峤。

滹沱巨浪涌千寻。

远泛沧瀛瞻法席。

满帆风饱出蛟门。

主宾契合欢如昔。

道谊情深话转新。

非藉潮音大士力。

妙庄严路也难登。

然虽如是。

即今亲入潮音大士之堂。

高升潮音大士之座。

现前圣侣。

曲推道谊。

申请殷勤。

山僧若要说玄说妙。

不惟涂污名山。

亦恐有玷大士。

与么休去歇去。

又孤负现前圣侣。

一番致意。

且即今宾主和融。

埙篪迭奏一句作么生。

展演良久。

卓拄杖云。

打面还他州土麦。

唱歌须是帝乡人。

  慰弘盛禅师(啸堂晳嗣)

  师云四大海为口。

五须弥为髻。

此特描写大士影像。

尚非大士法身。

今有大导师。

现坐普陀洛伽之山。

复有天大将军。

共施神力。

向银涛万顷之中。

涌出琼楼玉殿。

说法台边。

潮声拍岸。

盘陀石上。

明月依人。

碧水丹山。

无非现量境界。

山河大地。

全露法王之身。

现前大众。

人人挟沧海之珠。

个个抱卞和之璧。

蒙法兄和尚。

推升此座。

座中衲子。

尽是雕金琢玉之词。

老步摧颓。

媿乏白雪阳春之调。

即今主伴重重。

埙篪迭奏。

且道如何是唱和一句。

潮声法鼓三千界。

雨气天香十二峰。

  寓谷志禅师(大雷庆嗣)

  师云白华山畔。

大道坦然。

海印池边。

真风卓尔。

头头迈古超今。

一一骑声盖色。

不是观音耳门。

亦非达磨眼睛。

所以道。

我宗无语句。

实无一法与人。

秖贵倜傥英灵。

向未跨船舷已前。

赤肩担荷得去。

到者里始有吃棒分。

其或稍涉迟疑。

依然仲冬严寒。

有甚共语处。

兹值一阳来复。

  圣节维新。

伏承堂头和尚。

虚己实人。

不弃椎鲁。

命升此座。

到者里不免唤七作八。

应个时节。

若论佛法两字。

不但志上座无启口分。

直饶同堂二十四圆通。

一时到来。

有口秖堪挂壁。

何故不见道。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良哉观世音。

无畏施众生。

拄杖子听见。

遂涌身赞云。

善哉希有。

难兄难弟。

震声一喝云。

被志上座一喝。

曼殊大士。

却拽拄杖归第一座去也。

且道还有佛法为人处也无。

召众云。

诸昆仲。

还识大道么。

竖拂云。

葭灰飞处阳回律。

万国嵩呼祝太平。

下座。

  通玄机禅师(本山前住持)

  为潮音和尚封龛。

师云。

竖擎天玉柱。

抛驾海金梁。

全彰祖印。

阐明临济三玄。

垂钓莲洋。

收尽五湖龙象。

活瞽人之眼。

安已死之心。

横拈倒弄。

狼籍弥天。

那知收归一着。

犹在老躯手里。

顾左右云。

还知收归一着底句么。

贴封条云。

断除凡圣路。

不逐四时凋。

  普陀列祖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