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归敬仪

释门归敬仪 #

  唐 道宣述 #

  释门归敬仪(上卷)

    沙门释道宣大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述

   敬本教兴一(谓佛化厥初礼仪莫识。圣法乘时行斯谒敬。所以广引诚教。为信首之初宗。庶有不惑于教喻)

   济时护法二(谓季俗根钝非敬不弘。故济时机综习惟远。遂使相从奔竞上下相遵。既不乱伦三宝由盛)

   因机立仪三(谓时涉浇淳情分利钝。致立教者开抑殊途。或彼佛德高灭罪称最。或此方本净二业能明等)

   乘心行事四(谓事在未亡因心行用。约缘课业条流须识。由心通三性事染六尘。因福起罪莫知道业)

   寄缘真俗五(谓法被权道情投业理。心形两位指月双筌。或以鄙俗浅度不识分量罔冒入真。实为沈俗)

   引教征迹六(谓末法根钝多封性习。须引圣言以为教量。今以四依检行四印征明。无涉浮言饰诈斯绝)

   约时科节七(谓心行等级勤惰不恒。故立法捡心分时策行。是知。克念修圣。斯言有归。不尔流溺还同无始)

   威仪有序八(谓敬相显心虔诚有被。今须引诚教具列容仪。则容止若思。言词安定不以法绳。则手足无所措矣)

   功用感通九(谓业假行成功由心起。心怀染净业亦真虚。此由想见未清善恶交集。不示缘报迷滞难明)

   程器陈迹十(谓听言观行时俗罕依。故立条例以清心路)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先怀信。篇明信本敬随后生故也)

  序曰。

自法王之利见也。

必以静见为先。

故论云。

何处何时谁起此见。

一切诸见佛悉断故。

文良证也。

然则习熏日久取会无由。

事须立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

附情约相显于成化之功。

然后肝胆涂地形骸摧折。

知宇宙之极尊则敬逾天属(以父母生身也。

报施在于一生。

佛起法身也。

酬远终于累劫。

或功高难赏德深不谢慧深益厚。

非酬所及也)晓教义之远大则道越常迷(以七略被时。

立身立国之政沦历于三有也。

八藏所宗亡空绝有之法。

毕超于九居也)。

观斯以言则识形心两途事理双轨。

形则缚于俗习苦阴常缠。

故当折挫以归依。

剖析剖析观其慢惑也。

心则封于迷倒。

倒在生常故须镜生灭以惩之。

追想追想知其妄著也。

深惟四山恒逼。

非念念而莫知切于身也。

八倒缠绵。

非新新而不晓节于心也。

所以剖析静于慢惑非爱断者所欣。

追想厌于妄著。

是异生者所背。

固当抚揽诚教以法纠征。

则生身不徒委于下尘。

无识不徒生于上趣矣。

敢序斯致。

引文证之。

小乘论云。

敬者以惭为体也。

由我德薄前境尊高故行敬也。

今反无惭。

不耻深可笑也。

大乘论云。

由信及智故敬于彼。

信故非邪智故兴敬。

故引诚教。

信智及惭敬之本矣。

本起经曰。

佛初诞降周行十方。

举手指天地曰。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以时俗所重九十六部号为大圣人天师也。

为绝邪归正故示此相。

唯佛独尊余皆邪道。

既曰尊严。

归依弘护非信敬之不成)三界皆苦无可乐者(三界众生三苦交集。

无思厌背贪附更深。

故立此言令兴厌离。

有厌苦身令思苦本。

观达业惑深是苦因。

不没诸见便得解脱。

余则以苦舍苦长沦苦中)此之一经成归敬之本也。

定信守之宗也。

理须依凭托附以登高远之趣也。

故论云。

归依者回转之语也。

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

今佛出世兴言极尊。

遂即回彼邪心。

转从正道故也。

于是乃立归法有五等之差。

始于背俗之初终于入道之极。

皆归三宝以为心师之迹也所师极矣。

所为大矣(谓初以身从终除心惑故也)安得傲然情无慑惮。

况复加以谤讪流言通俗。

自沈苦海出济无期。

重使身心恶习念念逾增。

亦使威仪失节时时结业。

覆器之喻尘露于目前。

捕鼠之诬频繁于胸臆。

可不诫欤可不诫欤。

又依佛见瓶沙王经曰。

如来于伽耶山成道。

度迦叶已念瓶沙王昔有先请。

将诸徒众往赴彼国。

王及士众并沙门(或云桑门沙门那者。

并是天竺道士之佳号。

俗中之常目。

亦是彼国修净行者。

此云净志以义目之)初闻佛至皆悉远迎未知礼敬。

或有礼足而坐者。

或举手问讯而坐者。

或称姓名。

或叉手合掌。

或默然而坐者。

皆疑。

迦叶是宿旧师。

今从佛来。

未知谁为所依者。

迦叶知已欲决众疑。

升空而下礼敬佛足。

以手摩扪以口呜之自云。

佛是我师。

我为佛之弟子。

又持扇在佛后摇之。

此第二经明礼敬。

正仪之萌兆也。

文中不足。

有者言之。

手摩口呜者爱重之极。

不能己已也。

远敬在于所卑故始于足。

自余称名显相。

使疑者决之非正敬也。

智度论云。

外道是他法故来则自坐。

白衣如客法。

故命之令坐。

一切出家五众身心属佛。

故立不坐。

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坐听法。

三果已下并不听坐。

以所作未办结贼未破故。

此第三文明位列敬相也。

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

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

如上三果尚立。

况下凡乎。

像立而坐弥是不敬。

比今君父可以例诸。

故知。

绕旋行立为敬故行。

安得长傲礼忏获罪。

此言易矣。

临机难哉。

常志在心努力制抑方可改革。

不尔虽读不救常习思之惟之。

故增一阿含经云。

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

以过去从中来。

今犹无敬多睡痴等斯为良证。

大悲经云。

佛过去时行菩萨道。

见三宝舍利塔像。

师僧父母耆年善友外道。

诸仙沙门婆罗门。

无不倾侧谦下敬让。

由是报故成佛已来。

山林人畜无不倾侧礼敬于佛。

此第四文明致敬之因本也。

如俗礼云。

无不敬。

俨若思安定词。

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志不可满是也。

依经律论明立敬仪。

佛告比丘。

汝等共相恭敬。

迎逆问讯从何为始。

比丘白佛各言其志。

或云大姓贵族者。

或云神智高达者。

或云佛所宗亲者。

或云道登圣果者。

以事举之。

佛言。

汝等所言皆是长慢。

无可观者。

应随顺法训流布于世。

于我法律更相恭敬。

佛法可得流布。

敬仪有四。

道不礼俗一也。

僧不礼尼二也。

守戒者不礼犯戒者三也。

前受戒者不礼后受戒者四也。

自余五众存亡乃殊。

皆约年夏次第而设敬也。

因引古事。

昔有鵽鸟猕猴大象。

同在一林以为朋友。

乃相谓曰。

先生宿旧礼应供养。

如何同住不识礼敬。

象云。

我见此树生齐吾腹。

猴言。

我曾蹲地手挽树头。

鸟言。

我于远林食此树子堕出而生。

我应最长即时大象背负猕猴。

鸟在猴上周遍而行。

仍说偈云。

有敬长老者。

是人能护法。

现世得名誉。

将来生善道。

于是人皆效之悉行礼敬。

诸有智人以喻取解。

经云。

恭敬于塔庙。

谦下诸比丘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又云。

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今贪慢而著随则其愚不可及也。

  济时护法篇第二(谓护持济物非三宝而不隆)

  序曰。

夫以立像表真恒俗彝训。

寄指筌月出道常规。

但以妄想倒情相沿固习。

无思悛革随业漂沦。

是以经言。

为善若登清升若爪之土。

为恶若崩沉滞如下之地。

此言在斯。

诚为极诫。

何以知耶。

但以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

我室四蒙包藏于见爱。

慢无纳法之实。

经明覆器之宾。

我有怀著之功。

论显纳烟之义。

器仰无思不服。

有服必拔慢根。

室坏便归太虚。

见爱安形无地理例然也。

背此非凡所行。

情事得也。

乖斯是圣游履适化然也。

然则封迷长劫。

佛世有退席之人。

不识分量。

季俗丰轻生之士。

此并不思之徒也。

当知我身属于他缘。

冥冥不知来处。

我神属于惑业。

忽忽莫测何心。

经云。

命如风中灯。

不知灭时节。

今日复明日不觉死时至。

冥冥随业缘。

不知生何道。

此至言也。

干豆莫干其虑吁可悲哉。

且自等智有三。

我同牛羊之智出道唯一。

牛羊异我非伦。

人道道缘。

不行还同畜兽。

兽道报重顽厚非其所闻。

今既形有轻清识心机举。

厌劳生于往劫。

欣解网于将来。

固当立像表仪倾尘聚。

而顶礼寄缘引领。

荡烦累于新心。

是则情异牛羊。

乘明智而弘道。

身如木石假雕琢而成器。

可不然乎。

可不然乎。

鼠入角而至穷。

更知何趣。

名引言而显实理极于斯。

况复五滓交横四山常逼。

而能安忍于时事还是昏昏之所媚乎。

所以大圣知时通化陶诱。

立正三宝导浊识之所归。

开明四印示迷生之不昧。

固得住法万载。

功由归敬之勋。

神升四天谅藉传扬之力。

广如慈经所出。

岂虚构哉。

今此之述本被后进之初心。

曲授称功体非前良之早虑。

固须叮咛指掌铺覼相状。

识三宝有数种之权谋。

解七众无贰师之希向。

言唯质露意在修行想有识者。

知无繁于翰墨。

故佛言。

吾言不在绮饰。

令人受解为要。

敢附斯辙笔记序云。

今于此篇显三宝相相随见起。

随机四位。

初谓一体。

二谓缘理。

三谓化相。

四谓住持。

各有名相。

初言一体三宝者。

一是非二之名。

体谓本识之谓。

但以无始心体性净如空。

妄想客尘封迷随染。

致使相从至于今日。

经生历死无由厌晓。

故经云。

诸法本来性相空寂。

众生妄计彼此得失。

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经云。

一切众生并有佛性。

即我本识出障嘉名。

迷故曰凡悟便名圣。

所以贫女宝藏力士额珠性常清净有而无用。

为惑所覆无由光显。

如经深丛覆宝移流杂味。

然其本性光淳无玷。

所以前修闻此励力勤观。

日故劫新遂证斯德。

及成妙觉转依法身。

身非始生寄缘修显。

后进闻此兴大志求。

彼去已还我云何住。

遵途进德还登位极。

自昔已来此乘无权。

皆成正觉迥出樊笼。

俯应群心兴悲赴感。

我之与佛无始实同。

彼以先觉故先出有。

我独不悟盘桓下凡。

一思此事悔热何及。

今若不修后生何据。

所以承遵梵网以网鱼龙(经喻内毒如龙难。

触欲贪如鲸吞海)揖佩三身凭依三学。

爰初投足先奉戒宗。

戒本有三。

三身之本。

一律仪戒谓断诸恶。

即法身之因也(由法身本净恶覆不显。

今修离恶。

功成德现故)二摄善法戒谓修诸善。

即报身之因也(报以众善所成成善无高止作。

今修止作二善。

用成报佛之缘)三摄众生戒即慈济有心功成化佛之因也(以化佛无心随感便应。

今大慈普济意用则齐)约佛有三。

随义三别境非心外。

百虑咸归理实如此。

不可余见。

或迷此及试重广之。

然则功德之本非戒不弘。

道初俗归必先敬受。

随境起心无非三戒。

如约一生心不怀恶摄律仪也。

有慈起善摄善法也。

将济离苦护众生也。

内缘既尔。

三佛皆然。

离合待时不定三一。

故经云。

吾今此身即是法身。

斯本从迹也。

又云。

色声见我名行邪道。

此迹异本也。

故摩竭道成高山先照。

祇园开政下乘后席。

众说备之可用通镜。

故先显由缘后明性相。

欲明性体因言致理。

不是饰非终归显实。

将使通明性体。

解若心灯后被。

以文筌登岸舍筏可也。

言一体三宝者。

行者既知心性本净悟解无邪名为正觉。

觉即佛也。

性净无染法也。

性净无壅僧也。

今觉于本名始觉也。

本实体净名先觉也。

如此安心如此练身。

俯仰周循无念不克。

俗云。

惟狂克念作圣。

惟圣罔念作狂彼沈俗士尚此放言。

岂惟出道翻无此致。

都不可也。

问曰。

卿发斯言欲何标据。

念念总是识心。

言言都非智略。

如何依准得一举而腾九万耶。

答曰。

夫以圣道远而难希。

净心近而易惑。

为山基于一篑。

为佛起于初念。

故万里之克离初步而不登。

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

是知。

行人发足常步此心。

开示不由外来。

悟入诚因内起。

迷时谓礼外境。

悟已还礼自心。

故经云。

心想佛时是心是佛。

如是敛念会必精勤。

积熏不已自然清净。

忘此外求甫当行道。

徒役身心终为世福。

故身子不思经劫而居退忘。

难陀整虑终朝而拔其神。

上明一体三宝也。

二明缘理三宝者。

理谓。

至理天真常住。

还是心体。

且从染说无始有终。

但为惑网不能出障。

今以三学克剪缠结。

惑业既倾心性光显。

始终性净无始无终。

由法成立随境分相。

即号此相为五分法身。

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

前之三学从因受名。

由戒护助果成法身。

故云戒身。

定慧准此可以类知。

后二从果次第受名。

解脱身者由慧克惑。

惑无之处名解脱身。

解脱知见以乃出缠破障反照观心。

故云知见身也。

唯佛法中三乘圣者具此五分。

能为六道作大归依。

故论云。

归依于佛者。

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

归依于法者。

谓灭谛涅槃也。

归依于僧者。

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身他身尽处也。

即自他惑灭所无之处。

故云尽处也。

故经云。

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

无为即无漏之别目也。

由此三宝常住于世。

不为世法之所陵慢。

故称宝也。

如世珍宝为生所重。

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之所归仰。

故名正归。

若无专信杂事邪神。

虽受归戒不得圣法。

故经云。

归依于佛者。

真名清信士。

终不妄归依其余诸天神。

斯何故耶。

以真三宝性相常住堪为物依。

自余天帝身心苦恼。

有为有漏无力。

无能自救无暇。

何能救物。

惟出世宝有力能持。

言归依者如凭王力得无侵害。

今凭正宝威福无涯。

故使神龙免金翅之诛信士。

超夜叉之难。

五种三归皆归此宝。

或即名之同相三宝。

由理通三世义尽十方。

常住三宝此为至极。

经云。

若人得闻常住二字。

是人生生不堕恶趣。

斯何故耶。

以知法佛本性常。

故一时闻解熏本识心。

业种既成净信无失。

况能立愿归依奉为师范。

固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

如经有人受三归依。

弥勒初会解脱生死。

此乃出苦海之良津。

入佛法之阶位。

但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

虽曾受归随缘还失。

是故智人初受归。

时专心缘此得名归依。

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上明佛竟。

后之二宝缘此而生。

如前广叙。

以开灵府。

此理三宝能生化相。

弘道利生罪福通感。

故调达出血业成劫罪。

耆域出血业成梵福。

以化佛无心犹如光焰。

仪像非情体唯无记。

所感罪福还约法身。

由显相状法身依故。

以法本非形无漏无色。

不以相显群有何依。

故立像表真。

厥趣斯矣。

是知。

化佛供毁一自法身。

无有兴亡独称常住。

言极繁矣。

意在通之。

但以浇淳在数倚伏赴机。

故列三法限于万载。

所以金河西竭玉关东鹜。

代出八九年逾六百。

三遭殄除终还兴显有何致。

斯历数未也。

万载已后浇风不追。

固无传授天禄终也。

由慈氏运开缘生道会。

淳源将发交谢应期。

不虚设也。

此明理宝是归依所宗。

故覆详之令心有寄。

故出耀云。

道之在心不问老少。

惟在刚烈乃名道耳。

信心以存何往不克。

文良证也。

可不镜哉。

三明化相三宝者。

谓释迦如来为佛宝也。

所说灭谛为法宝也。

先智苦尽为僧宝也。

此化相三宝或名别相。

体是无常四相所迁。

灭过千载但可追远用增翘敬。

以贤劫中三佛已往。

无我第四群生何依。

长沦苦海解脱无路。

是以能仁膺期出世说法度人。

开八正之妙门示一直之平道。

近出人天之欲泥。

远登贤圣之津筏。

将趣斯道阶渐有由。

说理三宝令物归向。

岂非真理常住乘权御实。

疏解形心称为佛子。

受道之宾证澄无之本净。

筌蹄之喻显性空之玄理。

事义光矣。

神用明矣。

群生依资生灭尽矣。

既而能事已隆告以数终之运。

非色现色表法身之不亡。

无形留骨示化迹之无泯。

所以碎身以生物信。

全眼以导神功。

斯道莫思恩德非谢。

故当敬养塔像兴起信根。

先备此心方知由委。

四明住持三宝者。

人能弘道万载之所流慈。

道假人弘三法于斯开位。

遂使代代兴树处处传弘。

匪假僧扬佛法潜没。

至如汉武崇盛初闻佛名。

既绝僧传开绪斯竭。

及显宗开法远访华胥。

致有迦竺来仪演布声教。

开俗成务发信归心。

实假敷说之劳。

诚资相状之力名僧宝也。

所说名句表理为先。

理非文言无由取悟。

故约名教说听之缘名法宝也。

此理幽奥非圣不知。

圣虽云亡影像斯立名佛宝也。

但以群生福浅不及化源。

薄有余资犹逢遗法。

此之三宝体是有为具足漏染。

不足陈敬然是理宝之所依持。

有能遵重相从出有。

如俗王使巡历方隅。

不以形征故敬齐一。

经云。

如世有银金为上宝。

无银有鍮亦称无价。

故末三宝敬亦齐真。

今不加敬更无尊重之方。

投心何所起归何寄。

故当形敬灵仪心存真理。

导缘设化义极于斯。

经云。

造像如麦获福无穷。

以是法身之器也。

论云。

金木土石体是非情。

以造像故敬毁之人自获罪福。

莫不表显法身致令功用无极。

故使有心行者对此灵仪。

莫不涕泣横流不觉加敬。

但以真形已谢唯见遗踪。

如临清庙自然悲肃举目。

摧感如在不疑。

今我亦尔。

慈尊久谢唯留影像导我慢幢。

是须倾屈接足而行礼敬。

如对真仪为我说法。

今不见闻心由无信。

何以知耶。

但心用所拟三界尚成。

岂此一堂顽痴不动。

大论云。

诸佛常放光说法。

众生无始罪故对面不见。

是须一像既尔。

余像例然。

树石山林随相标立。

导我心路无越圣仪。

又作是念。

见虽是色了色心生。

心外无尘名为真观。

言从心起。

实唯识有名为俗观。

渐次增明念念无绝。

时功既积熏习逾增。

观道修明不迷缘假。

名愿乐位修道人。

焉道为人修人能修道。

故称行者名为道人。

今则闻告怀嫌诚当实箓。

日损之谓于斯自明。

可不诫哉。

  随机立教篇第三(谓智有昏明敬存理事)

  序曰。

礼者履也。

敬而已矣。

经云恭敬塔庙谦下比丘者是也。

然则性涉昏明推步通局。

多沿名相少怀经远。

所以随文综习。

道听途传曾不讨论妄行章句。

俗中尚云。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况佛法玄奥理事兼该。

闻即依行沉沦非一。

至如经明净土佛德无涯寻声不敢移心。

爱重不忘心口。

乍闻秽土诸佛情无一欣。

便言无德可归有罪未能消荡。

何憎爱之若此。

诚不足以详之。

又闻论说多宝别时引情自谓精进果决。

便即礼念绝缘。

浊下愚凡行斯胶固。

性习虽久终须渐移。

如不更新凡无成圣。

综执前迷负愧弥重。

以兹绍嗣诚非遗寄。

是知。

教门善巧随机浅深。

深者行十使而无瑕。

浅者示五烧而有净。

净方不一随意欲而受生。

佛智莫穷任时缘而冥会。

其犹朗月在空流光小大之器。

震雷云里飞声显晦之间。

闻在前缘不可一其情道。

器惟积习诚难等其利钝。

从此而观方知。

螺髻身子染净各封其心。

忍土安乐秽洁互陈其略。

故文云。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

即其证也。

宁不知。

弥陀杂秽复示此。

而通引乎。

岂不知。

六种震动发蒙心之昼昏。

三轮示现统群情之夜朗不虚设也。

经云。

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

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著是病本随言即封。

闻净著净闻染著染。

论云。

如蝇无处不著唯不著火焰。

众生亦尔。

善不善法中皆著唯不著性空。

故佛说四依依智不依识。

若肉眼见闻如牛羊无异。

正教如此何得致迷。

固当杜五过于未然。

祖四依而作则。

斯言极矣。

复欲何哉。

恐好事者须禀教量。

故出一二用弘其道。

道贵清通。

义非壅结。

仍须识分以自揣摩。

无容冒罔自谓超挺。

生报茫然孰识夷险。

必有斯人则自溺苦海。

谁能济拔。

今约两缘立仪表行。

入道多门不过理事。

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

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

圣非自圣。

终假导而渐明。

凡非定凡亦因开而达解。

是知。

愚智深浅贤圣位阶由解行之远近。

致利钝之乖异。

故论云。

无分别智即是菩萨。

菩萨即是无分别智。

菩萨约位且列五十余阶。

故知。

无分之智念念利钝。

此言有旨。

然使钝士依事引方土之欢娱。

且以安身身安而后道也。

利人行理克正念。

而濯性灵用以清心。

心清而出有也。

然利钝千差昏明等级。

薄知纲领标控神解。

故历诸篇通斯一致。

则披者不昧于由径。

行者无滞于发足矣。

  乘心行事篇第四(谓识心迷倒三毒常缠)

  序曰。

上已显其机缘。

心行备矣。

识真俗之交务。

鉴理事之相由。

文明祖习之经。

义晓疏通之理。

至于附相行事。

故习难倾。

三贤犹染其尘。

四果尚迷斯旨。

是以迦叶起舞。

舍利作嗔。

难陀悦于练色。

陵伽兴于慢相。

斯并正使虽尽余习未亡。

犹增恼于六尘。

自网弊于三受。

况乃下凡烦惑无始习熏。

今生道种正论伦而不忍。

以斯昏浊徒生徒死。

甚可惜哉。

良以界称忍土。

经云强识念力。

义当以正信而鞭后。

以正解而导前。

解则见理朗然求邪倒而难获(俗云。

夫志士有所之当口兴心誓。

行人所不能行谓仁义也。

割人所不能割谓情欲也。

忍人所不能忍谓苦乐也。

彼沈俗士心无法澄尚有斯致。

况出道者正教满目不能行之。

临终方悔自取沉溺)信则识真仰止知窳惰之易亡。

如此栖神可谓乘心行事。

如此整虑可谓无蟥稻梁。

焉有他食在腹而业系无知。

他衣覆形而行增愚惑。

诚不可也。

若夫心尘使性知谁不无。

识则无邪常须节约。

若任而纵者无解脱期。

故经譬觉贼论。

示御心。

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岂虚累哉。

下凡烦恼微细难知。

粗而易觉勿过三毒。

自毒毒他深可厌患。

贪嗔一发业构三涂。

痴慢为本故增垢结。

是故行人随有作业。

先须执御预知轻重。

今约礼敬之仪备条过状。

如有失念即知改革。

且自识过寻悔返净可期。

昏昏任性徒沾释种。

所以仰对尊容贪拜。

广叹求诸佛之护念。

畏恶业之牵挽。

等羝羊之前却同难陀之欣奉。

虽为善兴终归杂毒。

是名因福起罪一也。

或矜高自举忌他名望。

勤苦身心恨恚陵物。

外虽从税内实腾骧。

或依时位列相从。

礼谒目睐同徒妄生嫌怪。

见有接声承拜者。

言其如碓上下。

见有威容细行者。

言其造事诈作。

见有在地蹒跚者。

言其大无筋骨。

见有音声浊钝者。

言其大不生善。

如斯众也。

通悉结收。

业网所拘报增鬼录。

或高履长裙剔削光洁。

扬雕彩之华丽。

曜龙凤之文绮。

或磨刮骨肉蓥饰面门。

上高殿而扬声处静众而长噫。

山字在肩有竦凌云之状。

匡肘广胁志逾鹏趐之形。

棱层长慢抵筑朋流。

忽突增痴处处呈拙。

如此胥徒名痴毒也。

故论云。

三三合九种(谓身口意此三能起业也。

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此三能成业也。

现报生报后报此三名业果也)从三烦恼起(从三毒起受三恶道也。

从三善起受人天也。

广如彼解之)以此文证。

故知。

起业必由毒生。

常须观度方识毒相。

故使行福而杂罪者。

还承恶因恶道杂受。

故大丈夫论云。

修行大布施急性多嗔怒。

不惟正忆念后作大力龙。

修施陵懱人后生金翅鸟。

施本舍悭故感财报。

嗔心行事还兴毒害。

故龙受形。

见触伤等三种害物并由嗔生。

况今行敬本为除慢。

更增慢堕。

已是业科。

复起贪嗔明招苦报。

又如受形短陋由嫌塔高。

声驻军马由兴铃供。

罪福杂受其相纷纶。

略引数条知非妄作。

昔元魏时勒那三藏见此敬养。

勤惰不伦便出七种礼佛法。

文极繁委广如后明。

然凡所作业三性为宗。

一俯一仰非心不就。

心必依缘缘通内外。

不起则已。

起必性收。

善恶两性作业感生。

无记之缘多归痴种。

种虽无记亦有善恶。

梦业受生如论具引。

是知。

舍受昏蒙难为醒决。

故当临事筹理。

必不陷溺清心。

  寄缘真俗篇第五(谓身心所行功存真俗。前虽明于事理亦是真俗所收。但彼据于初心此则正存终行)

  序曰。

真俗二谛由来尚矣。

不由功用任运现前。

故论云。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

今时行敬亦准圣言不虚设也。

然须达解两谛所由。

故论云。

知尘无所有通达真。

知唯有识通达俗。

若不达俗无以通真。

若不通真无以遣俗。

以俗无别体故也。

正论成观。

令人受行。

良以真俗修复空有交津。

迷想见则生途日增。

悟形心则高轨潜起。

岂不以形缠桎梏报果不可顿销。

谓随俗也。

心可名谈披析莫知其趣。

谓通真也。

在言易净。

真理可用心求。

据行难明无始习熏故尔。

是知。

心惑绵远虽观而集起纷纷。

身相事显屈折而便倾高慢。

慢为恒俗所耻。

卑退有识同遵。

既为道俗通嫌故。

当行观厌折挫摧拉。

加功剥削方核情根。

所以大圣垂训。

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沿逸欲。

或比行厕画瓶。

或拟危城杯器。

故有将崩朽宅三火恒然。

逃隐空聚五刀恒逐。

井河引喻逼形器于刹那。

屠肆牛羊切性命于漏刻。

义当领斯监举力励专征。

割略科程课时赋业。

合掌翅跪凛若临深。

钦重仰止悚犹乘薄。

谛惟形聚但见尘丛。

举目澄睛无非灵像。

理须呜咽涕呬慨我沉沦。

圣容久谢惟承余迹。

过由我生何不悲悼。

犹有微善宅报在人。

又瞩遗尘亲尊影塔。

脱生余道对目莫知。

犹如我今不见真佛。

由此悲庆交怀无容怠惰。

所以专志颙仰夕死如生。

故数数重述。

意存常制。

今明真俗行敬事理相由。

良以凡习寄缘。

凭心舟济。

形假澡沐心便清远。

是须庄严道场位置尊像。

斯即开神明之正路。

亦乃通圣道之明津。

初举三身之方土(普贤观云。

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其佛住处名常寂光。

余应化身以类标列也)次显十佛之光化(如龙树十住论中具列善德等相状)称扬相量各有戒仪。

忏悔劝请甄别位置(亦如彼论。

解其除罪方法大明。

广如彼说)斯并性绝色心形非识有。

故经云。

色声见求名行邪道。

但以无始倒凡随情妄执。

约相犹迷邪正。

何能顿遣见闻。

所以大圣观机未得垂道。

权说福业用接愚心。

故举净方之胜相。

发动迷心之背向。

且摄邪心令从正法。

渐渍既久心性转明。

方示非真令行理观。

据此修舍实是知机。

若彼下愚未闻真道。

即为化说色声非真。

心路苍茫莫知投寄。

福业不行道心无涉。

遂即双废长处罪流。

由此方便引令出有。

故示西方极乐世界。

令心翘注不得转移。

但此下愚贪滞难拔。

纵任想像何时通悟。

故行事福渐行理观。

身本顽痴不可绳持。

心是道因从缘便悟。

谓此形仪本唯识有。

迷于本习妄见我人。

故须征研令行敬养。

令见我身俯仰上下唯尘生灭来往屈申。

此随俗也。

重观此身但尘非我。

妄谓我所能有行敬。

据此一理名通真也。

真本非心今随心起名随俗也。

知真非心名道真也。

如是念念以后夺前。

渐渐增明久而明利。

若随故习忽此不修。

还同无始生死轮转。

是以力励随念克思。

一一科程令其升进。

然则圣凡之道自古相传。

凡非定凡。

故有逆流返本之迹。

圣非自圣终因渐悟观达之功。

故凡可为圣。

以佛性为宗元。

圣不为凡以悟解为归敬。

是知。

理事行务且隔形心。

至于动用真俗并观。

所以随其发足毕约两缘。

知无显真知识是俗。

种从缘起方可有阶。

若身心两分真俗二路。

三倒常行革凡何日。

有人心路慞惶情投莫准。

闻余此及勃尔兴言。

抚掌大笑曰。

言何容易。

一何虚诞。

嗟乎不学浪有涉言。

吾闻。

真俗并观登住方修。

如何下凡僣他上圣。

理义不可急须改之。

余曰不可改也。

发心毕竟初后心齐。

唯识四位凡圣通学。

今则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

故须发足并修。

修明自然位圣。

是知。

修道行人常观正理。

不可执文便乖义实。

故四依捡失念念准承。

当须依智不依于识。

识俗所习智是道筌。

圣立正仪无容辄滥。

文明上地止据阶缘。

核其双游终归妙觉。

故经云。

常在三昧见诸佛土不以二相。

斯文可依。

如执未开更为广引。

经论明地行位殊途。

初地施净二地戒净。

岂可经一僧祇方行施戒。

此亦示地位之浅深。

开行相之阶渐。

令诸修趣之士践迹可期。

若为说万行齐修方衢同进。

则心路茫然不知踪绪。

故有教迹殊异。

如能一以贯之则大观于日月矣。

  引教征事篇第六(教谓圣教。事即礼敬。故引四依以证三善)

  序曰。

有人言。

上列机缘文理备矣。

深知。

信为道元功德母。

智是出世解脱因。

但以根钝时浇信坚难具。

行浅德劣智正易迷。

如何不知大圣立事理之教乎。

乃欲统群机之大小。

迷于五乘之化。

遗随宜之方便。

悟于一道之致。

蒙又惑焉未喻斯理。

答曰。

经教引心意存怀远。

取其大致未可专文。

故经云。

虽诵千章不义何益。

是知。

深有所以熙。

何未悉其致。

致为指也。

得月而指自忘。

俗流常咏得意忘言。

岂意道门犹行封滞。

然则四坚果信成行起于下凡。

在凡不行圣信无由而克。

义实如此。

即须念念征责步步推绳。

犹自迷妄丛生。

岂类全无思择。

如不思择非行道人。

故经云。

虽诵千义不行何益。

文良证矣。

今立正仪行敬须本教宗。

教有权实不同。

行亦昏明殊则。

先须通其立本然后附本兴怀可也。

经说四依区分三位。

足为末代之龟镜。

信是众行之宗师。

大圣致词终不徒设。

准教行事毕正无邪。

初人四依。

谓从初贤至于极圣。

人资无漏法体性空。

据此依承理无邪倒。

但以无相好佛尚惑魔形。

况有识凡夫能无受乱。

故立法依显成楷定。

初明依法不依人者。

人惟情有法乃轨模。

性空正理体离非妄。

即用此法为正法依。

涅槃极教盛明斯辙。

今行事者随情妄依。

多弃法依人。

起则致乖遗寄陷溺身心。

若能反彼俗心。

凭准圣量隐心行务知非性空。

乘持此心以为道路。

一分知非明顺空理。

一分观厌明违有事。

如此安心分名修趣法性真道。

二明依义不依语者。

语是言说止是张筌。

义为达理化物之道。

证解已后绝虑杜言。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故经有舍筏之喻。

人怀目击之谈。

岂不以言诠意表得意息言。

月喻妙指无宜不晓。

今谓得义乃是言。

真行道者常观常破。

常观依语常破随义。

谓言随义还是诵言。

但无始妄习执见铿然。

静退详研方知此过。

不尔奔飞追声不及。

又可思惟。

三言依智不依识者。

识谓现行随尘分见。

眼色耳声耽迷不觉。

与牛羊而等度。

同邪凡而共行。

大圣示教境是自心。

下愚冰执尘为识外。

所以化导无由舍之。

是知。

滞归凡识。

倒遣圣心。

愚迷履历常沦三倒。

勇励特达念动即知。

知倒难清名为依识。

知流须返名随分智。

如是加功渐增明大。

后见尘境知非外来。

境非心外是自心相。

安有愚迷生憎生爱。

思择不已解异牛羊。

有人问云。

卿立此论明智异愚。

如何达观犹称凡识。

答圣智无涯积空显德。

岂惟一述即谓清升。

此但得语随言还执。

深知。

此执无始习熏。

三祇无间方能倾尽。

杂血之乳不可偏言。

起伏之相于是乎在。

如经初地行施。

余随分修。

高轨立仪令人修学。

何言一解剩能穷智。

必智可穷。

未曰高胜。

今人口诵其空心未忘有。

腾空不起入火逾难。

俱是心相封迷故尔。

后得通达心随转用。

岂不如鸟之游空。

自当如布之火浣。

不足怪也。

所以修道正士念念分心。

舍前详后新新转妙。

一俯一仰恭敬尊重。

并足合掌收摄怠惰。

分分增明仍犹过习。

如何冰执一观便休。

此乃凡怀遵承倒我。

我我因循何由见觉。

故当筹此分有出期。

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载思载削气味淳深。

重征此味还由自起。

知唯识有何日消亡。

在凡道行域心齐此。

更有胜道非复在言。

言既莫存焉资翰墨此一途也。

重惟翰墨实是心相。

如前开责无非道缘。

并委登机临阵交决(如论中。

欲是初军。

忧愁第二。

嗔恚第三。

广如常途所引)。

但出圣道无始未经。

今欲革凡理变恒习。

自揣形服都非俗流。

如何想观全乖道望。

诚可笑也。

四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者。

此之两经并圣言量。

凡入道者率先晓之。

则无壅不通。

有疑皆决。

但为群生性识深浅利钝不同。

致令大圣随情别说。

然据至道但是自心。

故经云。

三界上下法我说惟是心。

此就世界依报以明心也。

又云。

如如与真际涅槃及法界。

种种意生身佛说唯心量。

此据出世法体以明心也。

终穷至实毕到斯源。

随流赴感还宗了义。

故佛以法约定权机。

何以知然。

且如欲有乱善(礼佛诵经观想念佛等。

并是世善不能出有)体封下界。

经中有说为不动业及以成佛并非了义。

以此凡愚少厌欲苦。

令修净观多生退没。

故随意乐说为道业。

然其此业因乱果定。

核其修证成相似报。

得生善趣事净国土。

终非事业克于佛果。

后因前业重更修明。

静智澄清方遂前愿。

故论云。

若有诵持多宝佛名。

得生净土者别时远意。

且就一权自分粗细。

福道交加纯杂备有。

恐新闻者有致烦昏。

故且笔削。

余如凡圣行法次第广解。

此之一篇分定邪正。

不解不行则非所述。

行四依者。

律中自明三乘行者。

通所资用。

所谓纳衣乞食树下尘药各有开制。

如常共传。

余有四种墨印四种广说如别显之。

故不备载矣。

  约时科节篇第七(谓六时礼敬。三业加勤)

  序曰。

夫为务学之士无时不行。

固得念念策心新新习起。

岂可前念背恶遂克苦而静尘。

后念陵善便纵意而扬怠。

所以论美四修(谓长时无间恭敬无余也)经叹一虑(谓行住食息常尔一心也)然后方能正想革绝凡怀。

但为倒想沸腾难为执捉。

教称野鹿又等圆珠。

不可征治无由待对。

事须商量分次以法筹之。

是以论云菩萨昼三夜三礼念诸佛。

致使宗文之士崇遵此教。

遂分六时以净三业。

余时舍纵且习由来。

此则福浅罪深无由拔本。

又理都不然情亦不可。

何以知乎。

夫以六时之候接俗恒仪。

类彼八斋同于五戒。

言虽有数事义无穷。

准此以论。

故知。

择日分时可以例准。

经云。

汝等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

初夜后夜亦莫有废(此谓。

昼夜一心常行道观。

捡据身心无人无法故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此谓。

日夜克心惑致昏昧。

故以言诵经用散情意)以此文证通日连夜安有闲时。

然自末代下凡烦恼浊重。

约令恒作退住俗流。

或窃服疑阳因修岁月。

寄心无地投形无所。

连日通夜一敬不行。

任业流溺知何不起。

故设六时以接愚惑。

微得渐集犹胜沉昏。

后渐明闲连时接运。

犹谓为好好故须除。

凡夫起行各有异伦。

曾习便欣未行便舍。

致有去取众务纷然。

窃闻泥洹法域入有多门。

万行虽殊宗归舍著。

但以罪业违理。

一向不行福业顺生观时修舍。

出世道业由来未经。

故须专志不容宁舍。

经虽广说不出此三。

约理求文斯皆统摄。

然今随习各有生心。

或乐禅静则以礼拜为粗疏。

乐礼拜者。

又以禅思为坐睡。

读诵讲解偏诮默念之徒。

苦节独住特忿清谈之叟。

是则相从奔竞莫委其情。

朋腾任情不可比拟。

夫以大圣立教卓出恒伦。

序其指归终为离著。

至于随境流观陶甄性灵。

广张声教都惟可学。

学在三位以摄教源。

祖而修奉不越斯位。

乃至分时督课。

前修旧行日夕三时礼悔相续。

可谓仪形有据。

不坠彝伦外摄群小。

开俗信于未然。

内敛恒情增天龙之护助。

若此行之不徒设也。

且礼念之法自有威仪。

三学言归俗多分异。

元立三学同倾一惑为宗。

以三征之不可分为三别。

如论所云。

戒如捉贼。

定如缚贼。

慧如杀贼。

明喻即目何用深思。

寻喻乃三约贼唯一。

事分三义宗成一灭。

故重张之意存通领。

旦如礼敬一法用息慢高。

如不屈躬斯名犯戒。

常念在心斯学定也。

常知无我斯名慧也。

一敬如此余行同然。

是则万行殊途三学摄尽。

今学教者皆三别踪。

又执自计以破他部。

拟前喻说理不容非。

固须一事沿修随分二学。

更为重显。

如佛立戒。

无境不修名作持惰名止犯。

犯从止起畏犯修持。

持名随戒戒名警策。

是为戒学安心此学。

非定不行名定学也。

深思此学为灭倒情。

纵而不学还顺生死。

为绝苦本非学不明。

力励征责名慧学也。

如此渐境渐境托心。

凡倒渐轻圣解渐厚。

积功不已无往不成。

千里一步。

如前具述。

时序可惜无容自欺。

  释门归敬仪(卷上)

  释门归敬仪(卷下)

  威容有仪篇第八(谓敛束形仪敬道顺俗。内长信心外生物善故)

  序曰。

圣者立仪同法齐观。

道宗乃异形敬毕通。

备列群经无宜不用。

如有乖轨乱伦自招殃咎。

故违明诰罪深难宥。

今生居叔世。

代称滓浊烦惑日增。

何时倾荡。

如不笃课于何成济。

所以寄此形骸澄练性识。

屈折柔软慢我将摧。

必若纵缓憍高弥增故习。

此语繁矣。

无奈患深。

徒施攻击膏盲难及。

如不信此言可试读此文。

捡此心行铿然不动可谓上智。

下愚中流之人义有向背。

故经云。

今以若干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此真用行供养佛人。

经云。

随顺我语名供养佛。

书云。

闻谏如流。

斯言可录。

狠戾不信。

恶马难调。

命尽计穷。

会思此告抚膺多愧。

常以自箴。

庶有同伦致序心曲。

今明诸经所叙威仪相状。

中边时俗各有异仪。

随国行之以敬为本。

此乃初心非学不解。

故须季历用晓未闻。

久行硕德固非所望。

然中天虔敬震旦不同。

彼则拜少而绕多。

此则不绕而饶拜。

彼则肉袒露足而为恭。

此则巾屦备整而称敬。

诚道俗之殊容乃方土之异等。

且自统详仪节事有机缘。

容预朝觐则三业殷勤。

时序忽切则四支削略。

斯并行藏在要。

智出不思。

足使加敬尽衷彼我通意可也。

故出曜经曰。

有信士威仪。

有出家威仪大道人威仪。

由是善行趣道之基故生善处。

以此文证明知。

归信威仪入道之始。

不可隐略。

故叙以命之。

俗中周礼有九品之拜。

出自太祝之官。

斯非内教。

然礼贵从俗故也。

一曰稽首拜。

谓臣拜君之拜也。

稽训为稽(计奚反)即久稽留停头至地少久也。

二曰顿首拜。

谓平敌者如诸候相拜也。

即以头叩地虚摇而不至地也。

三曰空首拜。

此君答臣下之一拜。

即以头至手。

所谓拜手者。

四曰振动拜。

谓敬重之战栗动变之拜也。

五曰吉拜者。

谓拜而后稽颡。

谓齐衰不杖以下也。

言吉者此殷之凶拜也。

周以其与吉拜顿首相近故谓之吉拜。

即先作稽首拜后作稽颡。

颡是额也。

以额触地无容仪也。

六曰凶拜者。

稽颡而后顿首拜。

谓三年服者拜也。

七曰奇拜者。

谓先屈一膝。

即今时所谓雅拜也。

一说奇拜但一拜以答臣下之拜也。

八曰褒拜者。

褒读为报。

报拜者。

再拜是也。

又云。

褒拜今时持节之拜也。

即再拜于神与尸也。

九曰肃拜者。

但俯下手今时揖者是也。

亦指妇人拜。

又肃或至三也。

空首奇拜唯一。

余则再拜之。

上并俗礼正文。

郑康成依位释之如此。

今据内教以礼敬为初。

大略为二即身心也。

佛法以心为其本。

身为其末。

故须菩提静观室内。

如来叹为礼见法身。

华色初至宝阶。

如来毁为拜于化佛。

故知。

静处思微念念趣道。

观形鉴貌新新在俗。

能所未免想见齐生。

我倒现前即为障道。

故佛约此而分身心敬也。

如能即色缘空观境心造。

纷纷集起不无染净。

知识妄念未可清澄。

想倒空时缘念斯绝。

今居凡地力极制御。

止得如斯念念自然渐能清净。

常起两观不得单行。

谓知无境是渐向真。

谓知唯识是渐背俗。

如此策修长时不已。

分分增明三祇方就。

前已明讫数数须知。

经中明敬有众位之差。

故先目录后依具解(谓初识敬事之仪。

然后依之而随接)。

  南无 稽首 敷坐具 脱革屣 偏袒 五轮著地 头面礼足 右膝著地 胡跪 一心合掌 右绕 曲身瞻仰。

  初言南无者。

经中云那谟婆南等。

传梵讹僻。

正音槃淡。

唐言我礼也。

或云归礼。

归亦我之本情。

礼是敬之宗致也。

或云归命者。

此义立代于南无也。

理事符同表情得尽。

俗有重南无而轻敬礼者。

不委唐梵之交译也。

况复加以和南诸佛迷生弥复大笑。

言和南者谓度我也。

今流溺生死河。

念依拯济而得出也。

准此以言岂非和南先在尊师。

义通上圣念救拔也。

故经中来至佛所。

云南无无所著至真等正觉等。

是名口业称赞如来德也。

且夫贵贱不同尊敬致异。

天竺设敬先以身礼后以颂叹。

如无量义经。

八万菩萨来诣佛所。

头面礼足绕百千匝散华烧香。

以衣宝璎珞并钵器百味。

充满盈溢色香具足。

又设幢幡轩盖众妙妓乐。

处处安置鼓作众器而供养佛。

即前互跪合掌一心。

俱共同声说颂赞曰。

大哉大悟大圣主无垢无染无所著。

天人象马调御师。

道风德香熏一切。

如是等颂有三十余章。

例诸大经并有赞颂。

如唐境俗中天子以下美敦盛德。

其流极广。

或以声叹或以文颂。

时俗敬尚其风弥远。

所以香口比丘报。

由叹佛正业所感为人所名。

据其行事应在拜后。

因此称扬遂及叹耳。

二明稽首者古文为稽。

今则为稽。

俗所常行不必从古。

白虎通云。

稽者至也。

首者头也。

言下拜于前头至地。

即说文云。

谓下首者为稽也。

三苍云。

稽首顿首也。

谓以头顿于地也。

然今行事顿首为轻。

谓长立顿首于空也。

故晋时释慧远与俗士书。

但云顿首而不揖也。

谓非是曲身而但立也。

故长揖司空不必身曲。

然顿首顿颡俗中恒度。

首头之总名颡额之别目。

然古仪有稽首稽首顿颡顿颡。

上敬天子殷重之谓。

故重言之准此。

顿颡以额至地而拜也。

三明敷坐具四明脱革屣者。

中梵极敬。

此土群臣朝谒之仪皆在殿庭。

故履屣不脱。

有时上殿则剑履皆舍。

此古法也。

天竺国中地多湿热。

以革为屣制令服之。

如见上尊即令脱却。

自余寒国随有履之。

行事之时既脱足。

已可践土地应在坐具。

寻讨经律无敷坐具之文。

但云脱屣礼足。

今据事用理须坐具。

故制坐具缘云。

为身为衣为僧卧具。

既为身衣明知前设。

又坐具之目本是坐时之具。

所以礼拜之中无文敷者。

故如来将坐如常自敷。

准此比丘自敷而坐。

不合余人为敷。

今见梵僧来至佛前礼者。

必先褰裙以膝拄地。

合掌长跪口赞于佛然后顶礼。

此乃遗风犹在。

可准用之。

无坐具明矣。

比有行敬在佛僧前。

仍令侍者为敷坐具。

此乃行憍未是致敬。

又有要待设席方始礼者。

亦不可也。

如见尊长即须下拜安待觅席耶。

以事详准随时设礼。

不可待席。

有则从席。

无则从地可也。

如在清庙阙庭公衙之所何有设席。

以此准例则敬慢两分。

五明偏袒右肩。

或云偏露右肩。

或偏露一膊者。

所言袒者谓肉袒也。

示从依学有执作之务。

俗中短右袂。

便于事是也。

今诸沙门通著衫襦。

少袒三衣者。

遂割破襦子以为两片。

号为襦袒。

此则名义俱失。

不可寻之。

故行事时袒出一肩。

仍有衫襦非袒露法。

故大庄严论云。

沙门释子者右肩黑是也。

外道通黑。

沙门露右故有不同。

律中但有三衣通肩被服。

如见长老乃偏袒之。

安以衣遮名为偏袒。

一何可叹也。

故知。

肉袒肩露乃是立敬之极也。

六明五轮著地者。

亦云五体投地者。

地持亦云当五轮著地而作礼也。

阿含云。

二肘二膝并顶名为五轮。

轮为圆相。

五处皆圆。

今有梵僧礼拜者。

多褰衣露膝。

先下至地然后以肘按地。

两掌承空示有接足之相。

今时行礼观时进退。

若佛像尊师却坐垂足。

方可如上五轮接足。

如其加坐则随时而已。

亦见有人闻有顶足之相。

遂致就坐拔他足。

出云我欲顶戴。

一何触恼。

又是呈拙。

故知折旋俯仰意在设敬。

如是例知。

七明头面体足者。

正是拜首之正仪也。

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

或云顶礼佛足者。

我所高者顶也。

彼所卑者足也。

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

礼之极也。

如俗中重尊友者。

不斥其名字相名为足下者。

义类同也。

又如天子太子有所称谓。

不敢及形或称乘舆车驾。

或云陛下殿下。

皆敬仪一也。

然中边行敬其家不同。

此土设敬远拜为重。

天竺设敬近形接足拜乃为至极。

故经中陈如久不见佛。

来礼佛已以面掩佛足上。

斯则头面礼足之相具也。

善见云。

辞佛法绕佛三匝已四方作礼而去。

合十指爪掌叉手顶上。

却行绝不见佛。

更作礼回前而去。

智度论其礼有三。

初谓口礼。

二屈膝头不至地。

三头至地是为上礼。

若闻诸佛功德。

心敬尊重恭敬赞叹。

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

故言尊也。

敬畏之心过于父母师长君主。

利益重故故云重也。

谦逊畏难故云恭也。

推其至德故云敬也。

美其功德为赞。

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

随以一事至佛。

其功不可尽也。

八明右膝著地者。

经中多明胡跪互跪长跪。

斯并天竺敬仪屈膝拄地之相也。

如经中明。

俗多左道所行皆左故。

佛右手按地以降天魔。

令诸弟子右膝著地。

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

此谓有所启请。

悔过授受之仪也。

佛法顺右即以右膝拄地。

骨*委在空右指拄地。

又左膝上戴左指拄地。

使三处翘翘曲身前就。

故得心有专志请悔方极。

此谓心随其身。

行慢失矣。

今行事者都无思审。

径至佛前加趺坐地者。

右[骨*委]著地者。

两膝并坐者。

经中名为骆驼坐也。

此并身既慢惰心亦从之。

来欲请福反收慢罪。

既乖礼意又增慢习一成苦业。

兽中报受可不思哉。

故律中请悔或蹲或跪。

文自解云跪者。

谓尻(苦高反)不至地斯正量也。

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

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

两膝据地两胫翘空。

两足指指地挺身而立者是也。

经中以行事经久苦弊集身。

左右两膝交互而跪。

经中比丘亦有两膝至地白佛者。

言胡跪者胡人敬相。

此方所无存其本缘。

故云胡也。

或作胡跽者。

捡诸字书跽即天竺国屈膝之相也。

俗礼云。

授立不[起-巳+危][起-巳+危]谓屈膝俗所讳之。

凡有所授膝须起立。

九明一心合掌。

律文或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者。

或云叉手白佛者。

皆谓随前缘而行事也。

莫不敛束其心不令驰散。

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而心一也。

今行事者掌合不得。

以事校量心坚硬而散乱也。

将欲反源更始须加功用。

当开指而合掌修善行。

不得合指而开掌从恶习也。

又两足据地多乖仪节。

敬俗不立况行道乎。

亦须准前十倍努力。

当敛指而开跟如敬俗流。

不得敛跟而开指作八字立。

令无识者笑也。

斯言苦楚斯事现行。

万失不觉不抂滥也。

有心行者既睹斯文。

抚臆论心一何纵诞。

固当如上。

准酌渐渐依行。

心性调柔方可论道。

道在清通无系无我。

如何存著反立慢根。

用此日生深非生寄。

门门指掌庶或可观。

十明在绕恭敬者。

经律之中制令右绕。

故左行绕塔为神所诃。

左绕麦[卄/積]为俗所责其徒众矣。

且述知之。

今行事者顺于天时。

面西而北转。

右肩袒侍而为敬也。

比见有僧非于此法。

便面东而北转为右绕也。

天竺梵僧填聚京邑经行旋绕。

目阅其踪并从西回而名右转。

以顺天道如日月焉。

然捡经中匝数无定。

或云一匝三匝七匝百匝千匝无数匝者斯何故耶。

皆谓随务缓急致有不同。

莫不身曲掌合徘徊瞻不不能已已。

周旋敬重申己信重之心也。

故内外清信来至佛前。

礼而后绕绕已复礼。

加敬重沓无得恒准。

总而言之以敬为本。

故语曰。

礼与其奢也宁俭。

故知。

礼与其敬宁重。

重则随心。

显晦万途其致一矣。

故孔门赞素王。

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也。

已前约相且列十条。

余有曲身低头注目瞻仰随心机用。

何可备之。

然一以贯之多陷前列。

至于律制颇亦殊伦。

故下座之礼先备五法。

一偏袒。

二脱屣。

三礼足。

四互跪。

五合掌也。

上座于下座前悔。

则有四法除其礼足。

是知。

余四通于尊卑。

礼足一法不行下位。

此谓忏罪故立四仪。

自余常时四法都削(下座互跪亦据请悔之仪。

常途修承理不行也)。

上总明礼相策捡心行。

文事备矣。

方便成矣。

礼仪既具。

引至像前身不妄起。

起必加敬。

目不妄礼视必瞻颜。

口不妄语语必叹德。

如前所显甚易可知。

若至临阵多负重责。

故论云。

佛世尊前无异言也。

可不思哉可不思哉。

今此之目目彼初心。

素未经怀无由镜晓。

勿怪覼缕事义须之。

谚云。

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言虽浅俗其喻深远。

故阿难白首而迦叶呼为少年。

非谓岁积而为老也。

以不善教诲而非老也。

理固隐审观行如何。

然三宝为敬谒之尊。

是以明其相状(古德遗告云)行者云何至心归命常住法身。

所谓如来成就十力四无所畏。

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三念处等。

一切种智无上调御。

功德智慧微妙清净广大如法界。

究竟如虚空。

安慰世间普覆一切。

无障无碍无所分别。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识识。

而能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常举右手安接众生。

放大光明除无明暗。

百福庄严万德圆满。

雨甘露雨转正法轮。

济益众生出生死海。

是故号佛众圣中尊无上法王。

我今归命。

次又归命十二部经。

上中下善义味清净。

自然具足开现梵行。

最上第一度于彼岸。

甚深实相平等大慧。

自性清净。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而此正法境界无碍。

为众生说不违实义。

由是无上出世良药破灭众生无始烦恼。

故我今日至心顶礼。

次又归命三乘净僧。

所行三慧是菩萨道。

披弘誓铠策精进马。

执忍辱弓放智慧箭杀烦恼贼。

直心深心决定正趣无上第一平等正道。

不离念佛念法念僧。

受行诸佛一切言教。

常以六度度诸众生。

常以四摄摄诸含识。

为尊为导为依为救。

定置众生佛菩提道。

是故号僧法朋善友。

常以方便利益世间。

是良福田真供养者。

故我顶礼清净僧海。

今所撰集为始行人。

若不标显起心无寄。

若语令念佛则落漠烦拏。

故曲示相起心标意。

如此专注永绝迟疑。

心性醒悟作业清白。

不尔顺旧痴钝无明。

虽加箴艾病深不觉。

有人闻余此告掉笑轻之。

余云不。

要必捉探收束闻名即礼。

作意策御方可及耳。

现见俗人礼佛拜拜不亏。

道人在道趁拜希有。

其人闻此犹故不信。

及礼五十三佛情露慢散都不闻之。

事竟乃悟方始惭耻。

余又告曰。

止得自叩努力裁割。

酷当奈何当复奈何。

如怪此言对阵方委。

勒那三藏见此下凡悲心内充。

为出七种礼法。

文极周委。

钞略出之。

初名我慢礼者。

谓依次位心无恭敬。

高尊自德无师仰意。

耻于下问咨受无所。

心无法据如碓上下。

一形所作无境住心。

轻生薄道徒劳无益。

外睹似礼内增慢惑。

犹如木人。

情不殷重手不至地。

五轮不具。

此是慢业。

名我慢礼。

二唱和礼者。

虽非慢高心无净想。

粗正威仪身心虔敬起伏相顺。

片有相扶其福薄少。

非真供养。

三身心恭敬礼者。

闻唱佛名便念佛身。

如在目前相好具足庄严晃曜。

心相成就实对三身。

申手摩顶除我罪业。

是以形心恭敬无有异念。

供养恭敬情无厌足。

是名境界礼佛心。

眼现前专注无昧。

此人导利人天为上为最。

功德虽大未是智心后多退没。

四发智清净解达佛境界礼佛者。

行者慧心明利深知法界本无有碍。

由我无始顺于凡俗非有。

有想非碍碍想。

今达自心虚通无碍。

故行礼佛。

随心现量礼于一佛即一切佛。

一切佛即一佛。

以佛法身通同无碍。

故礼一佛遍通一切。

如是种种香华供养例同于此。

法僧加敬义亦同之。

以三宝同性理无异故。

三乘名异解脱床同。

故知。

一礼则一切礼。

一切礼则一礼。

如是三宝既能通达。

一切三界六道四生同作佛想。

供养礼拜自净身心荡荡无障。

念佛境界心相转明。

一拜一起为尊为胜。

是名真实果报殊大。

由心无限故使净业无穷。

五明遍入法界礼敬供养者。

行者想观。

自己身心法从本已来。

不在法界佛法身外。

亦知。

诸佛身心法不在我身外。

发解冠达自身一切身遍满法界。

是名法界不增不减清净法门。

如是解了。

故知。

我今礼于一佛。

一佛之身遍于法界。

法界之中所有三界位地无漏法身皆有佛身。

佛身既遍一切。

我身随佛亦遍一切。

所以礼敬供养一切身中具足庄严。

然此法界性常寂然随缘遍满。

乃至行住坐卧因缘果报不离法界。

身随于心故解无碍。

法界缘起一切事成。

如一室中悬百千镜。

有人独见镜。

镜之中皆有像现。

佛身清净明逾彼镜。

一切法界悉现身中。

故我供养一切凡圣。

凡圣之身皆同供养。

有目者见盲者不睹。

如此行学法界法门。

大有利益终至此解。

不学不知。

是故行人常须缘观。

所得功德不可校量。

既知我身在佛身内。

如何颠倒妄造业耶。

六明正观礼自身佛。

不外缘境他佛他身。

何以故一切众生自有佛性平等满足。

随顺法界缘起炽然。

但为迷解有外可观。

所以妄倒常沦生死。

若能返照解脱有期。

若向他境谓有可观邪人邪行。

经教不许。

故云。

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

以见自己正法性故。

又云。

色声见我名行邪道。

是故行人常行礼拜但见身心。

有礼有敬未能通解。

常厌常行。

后一通达知心无外。

方识自心清净本性。

此即自性住佛性也。

随力修明引出佛性也。

三祇果圆十地位极。

至得果佛性也。

此解微妙。

唯圣达之。

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习也。

七明实相三宝自他平等礼者。

大意同前。

前犹有礼有观自他两异。

今此无自无他。

佛凡一如古今无别。

见佛可礼大邪见人。

经云。

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

以实相离念不可以心取。

不可以相求。

不可以礼敬。

不可不礼敬。

礼不礼等供不供等。

安心寂灭名平等礼。

故文殊十礼云。

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

此后二礼寂而能通。

福而行道。

故使止观双游真俗并运。

心乃虚荡身实累缘。

在凡行学其相齐此。

过此不行下愚妄习不足问也。

然以随相者多止得自解。

故文云。

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计我见者莫说此经。

以闻不解重增谤毁。

不如不闻行凡事福。

  功用显迹篇第九(勤惰虽殊无非功用。勤则圣美。惰则凡非)

  上备明其勤惰。

其相备矣。

下浊迷凡多怀曲见未能行用。

先出谤疑故列群经。

用杜冰执。

庶有心行者知予意之在斯焉。

是知。

初心后进必须凭师善友。

今依止三宝常乐亲近。

故大智度论云。

若菩萨未入法位远离诸佛。

坏诸善根。

没在烦恼自不能度。

安能度人。

是故不应远离诸佛。

譬如婴儿不离其母。

行道不离粮食。

热时不离凉风。

寒时不欲离火。

度水不离好船。

病苦不离良医。

是故菩萨常不离佛。

何以故父母亲友人天王等。

不能益我度诸苦海。

唯佛世尊令我出苦。

是故常念不离诸佛。

今欲亲觐诸佛闻出世法。

作何方便修行正行。

以凡无始约相修福。

故还约相行远离法。

论云。

未位大清净已来终无住故。

所以先置道场。

安设尊像幡盖华香随力供养。

有十种相见佛善根。

一者礼拜。

二者赞叹。

三者发愿回向。

四者观佛相好。

五者专念修慈。

六者三归十善。

七者发菩提心。

八者读诵经戒。

九者供养舍利造佛形像。

十者修行正观(万行虽殊据理唯一)今以释尊遗法所修行者。

并付慈佛令悟圣果。

文相既广理固难违。

或愿生净土。

例亦无壅。

以正觉义齐拯济情一解脱便止。

何有乖离。

且以慈氏标宗。

余则十方准例。

初明礼拜得见佛者。

行者以至诚心质直心。

专注心敬重心深心信心。

如敬父母。

礼拜弥勒等十方佛者。

能除重障生彼佛前。

故上生经云。

若有敬礼弥勒佛者。

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

乃至来世龙华树下亦得见佛。

又云。

我灭度后四众八部闻名礼拜。

命终往生兜率天中。

若有男女。

犯诸禁戒造众恶业。

闻是菩萨大悲名字。

五体投地诚心忏悔。

一切恶业速得清净。

若有归依弥勒菩萨。

当知。

是人得不退转。

弥勒成佛。

见佛光明即时授记。

增一云。

礼佛有五功德。

一者端正(以见相好生尊上故)二得好声(以见佛时。

三自称曰南无如来真等正觉故)三多饶财(以其花香灯明随力供养故)四生处高贵(以见佛时心无染著。

又能右膝著地长跪叉手礼故)五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尔故)二明赞叹佛德者。

以清净心口业加叹。

如成佛经梵王赞曰。

  正遍知者二足尊  天人世间无与等

  十力世尊甚希有  无上最胜良福田

  其供养者生天上  稽首无比大精进

  又如文殊问经赞佛曰。

  我礼一切佛  调御无等双

  丈六真法身  亦礼于佛塔

  生处得道处  法轮涅槃处

  行住坐卧处  一切皆悉礼

  诸佛不思议  妙法亦如是

  能信及果报  亦不可思议

  能以此祇夜  赞叹如来者

  于千万亿劫  不堕于恶趣

  如菩萨本行经曰。

正使无数亿计人成辟支佛。

有人百岁四事供养。

功德甚多。

不如有人以欢喜心。

一四句偈赞叹如来功德无量。

又如善生经云。

以四天下宝供养于佛。

又以重心赞叹如来。

是二福德等无差别。

大悲经云。

一称佛名南无佛者。

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尽也。

三明发愿回向者。

行者善根力劣。

以愿扶持。

如行无目平地颠仆。

故须愿行相须如轮涉远。

应作是言。

愿我先世及以今身。

所修善根施诸众生。

皆共回向无上佛道。

生弥勒前闻清净法。

悟无生忍。

愿命终时心无障恼。

随善根力自在往生一切佛前。

故智度论云。

有人修少福业。

闻有乐处常愿往生。

及至命终各生其中。

又庄严佛国事大。

独行功德不能成就。

要须愿力。

如牛虽力挽车。

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净佛国土由愿引成。

以愿力故福德增长不失不坏。

常见佛故。

四明修念佛相好者。

行者专心闲室端坐。

正念如来身相。

闭目开目了了分明。

罪业重者多时乃见。

以此想观知恶重轻。

俱是妄想而善恶天别。

不可思议。

生死切人不容自怠。

若素不作意后遭重病。

周慞困闷寄心无地。

一切恶业自从心生。

无善种子如何排业。

若素怀善常念佛故。

随其心相须见即见。

故观佛三昧经云。

我灭度后。

佛诸弟子舍恶去闹少语省事。

昼夜六时乃至须臾念佛白毫。

了了不乱注意不息。

若见殊相或不见者。

是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

恒河沙微尘劫数生死之罪。

设复有人但闻白毫。

心不惊疑欢喜信受。

此人亦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言。

如来相好八万四千。

不及白毫少分功德。

是故我今为来世人说白毫相。

大慧光明消恶观法。

若有恶人。

闻此毫观生嗔恨者。

白毫相光亦覆护之。

除三劫罪后生佛前。

五明专念佛德。

修习慈悲名真供养者。

行者以清净深心于一切时。

念佛大恩令出生死。

如念父母此但生身一世之养。

佛恩深重。

为诸众生入三有狱。

殷勤教诫令修正行得出生死。

无数劫苦。

故我今日常念佛恩。

况念佛故生善种子。

功德果报不可穷尽。

故金光明经云。

于佛起业果报无边。

又如观佛三昧经云。

佛人中宝祐利处多。

闻名礼拜供养者尚获重报。

何况系念思佛正相。

又上生经曰。

佛灭度后。

若有精勤修诸功德。

威仪不缺扫塔涂地华香供养。

行诸三昧读诵经典。

如是等人虽不断结如得六通。

应当系念念佛形像。

称弥勒名。

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

命终之时即往生于兜率天上莲华台中。

应时见佛白毫相光。

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

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得不退。

大悲经云。

若志诚心念佛功德。

乃至一华散于空中。

于未来世诸天梵王其福不尽。

以其不尽终至涅槃。

增一云。

众生三业造恶。

临终忆如来功德者。

必离恶趣得生天上。

正使极恶之人。

以念佛故亦得生天。

又华严云。

若能须臾念佛者。

智慧光明灭痴暗也。

又智论云。

菩萨常爱念佛故。

舍身受身恒值诸佛。

大悲经云。

假使三千世界满中。

声闻辟支佛有人。

于一劫中一切乐具供养。

乃至灭后起塔。

尽形供养功德虽多。

不如有人于如来所起一净信。

思惟信解诸佛智慧不可思议。

以此善根胜前无比。

何以故。

如来功德大慈大悲五分法身无量无碍。

由是境界不可思议。

若有敬养亦不可思议。

是故果报亦不可思议。

次又依教修习慈悲四无量心。

何故如是。

以诸佛心所谓大慈。

今不修习行不同佛。

无由得见。

故念佛时行修慈观。

行者初心欲修慈时。

闲处端坐系念十方一切众生。

皆如己亲无恚碍想。

以上妙具四事供给。

或一念顷一时一日。

能生功德。

随心分量不可限故。

大集经云。

若修慈者当舍命时。

见十方佛手摩其顶。

蒙手触故心安快乐。

寻得往生清净佛土。

余见世间性行柔软。

临于安隐如意自在。

本性粗疏临终荒忽。

眼光先落失音不语。

虽有善教不相领解。

即事以求行慈为极。

今忽不行。

止是恶业无慈悲心。

须投恶道。

故经云。

如是修慈见无量佛。

若修法缘无缘慈者。

具四无量获得佛道。

六明受三自归并十善戒者。

以诸道俗有识之徒。

皆须归依三宝请求加护。

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七众约戒。

前已受归不妨重受重感无作。

善恶既尔戒亦通之。

若未受戒止得但受翻邪三归。

日别六时随时便受。

显归三宝自誓不回。

其受法云。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心生口言一心向佛。

如上三说名得归法)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如此三说自誓受讫)。

如善生经云。

若人受三自归。

所得果报不可穷尽。

如四大宝藏。

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

受三归者其福过彼。

不可称计。

又挍量功德经云。

四有州中满。

二乘果有人尽形供养。

乃至起塔不如。

男子女人作如是言。

我某甲归依佛法僧。

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以诸福中惟三宝胜故。

若起谤毁获罪无边。

以善恶例同故。

耆域调达同出佛血。

以心有善恶。

致使劫寿获于苦乐。

又杂含经云。

与须达交者。

令受三归终生天上。

有怀妊者。

为其胎子受三自归。

生已复受。

后有知见复教三归。

设有奴婢客人。

怀妊生子亦如是教。

若买奴婢受三归及以五戒然后买之。

不能不买乃至乞贷。

举息要受三归然后与之。

若有施三宝物者。

从世尊闻称名。

咒愿乃得生天。

佛言。

善哉如来有无上知见。

审知方便皆得生天。

故处胎经云。

佛告弥勒偈曰。

汝所三会人是吾先所化。

九十六亿人受我五戒者。

次是三归人。

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

余广如正念经。

受归果报生天乐相。

次明受十善法者。

谓身三口四意三善行。

此之十业戒善之宗。

今多依相罕有受者。

比有愚夫不肯受之云。

不作恶即名为善。

今谓不然。

先须愿祈不造众恶。

依愿起行有可承准。

若不预作辄然起善内无轨辖。

后遇罪缘便造不止。

由先无愿故造众恶。

大圣知机故令受善。

若谓我不作恶便是善者。

汝不作善亦应是恶。

如是牛马驴骡亦不杀生。

岂是善耶。

此乃心在无记。

无罪福业故须起念专至深重方成业道。

故未曾有经云。

下品十善谓一念顷。

中品十善谓一食顷。

上品十善谓旦至午。

于此时中心念十善止于十恶。

故野干心念十善。

七日不食生兜率天。

又上生经云。

我灭度后四众八部欲生第四天。

当于一日至第七日。

系念彼天持佛禁戒。

思念十善行十善道。

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佛前。

随念往生。

言七日者且从近说。

尚感彼天何况一生而不克获。

问曰。

天上胜报不可思议。

如何七日便感大福。

答善因虽微获果甚大。

如小火所起能烧大山。

一善乃微能破大恶。

又一念邪见诽谤大乘时。

虽极短长劫受苦。

因果道理业不思议。

不可以凡情臆度。

次明受法有师从受。

无师自誓如上三归。

三自归已口自发言。

我某甲尽形寿于一切众生。

起慈仁意不起杀心。

如后九善例此。

而不复繁文。

七明发菩提心者。

菩提云觉。

自觉觉他故名佛也。

行者既在佛法即佛种子。

须发觉求作意观度。

此乃趣佛果之津梁。

成万行之根本。

如空之含万像。

若海之纳百川。

若不先建此心。

起行则便迷没。

是菩提者其相如何。

今欲发心有理有行。

在缘乃二于义则通。

不尔真俗两乖。

非正法义。

言理发者。

即是自心五阴诸法本性无我。

深知此要名菩提心。

故净名云。

寂灭是菩提。

离诸相故假名是菩提。

名字空故又如问菩提经云。

菩提相者出三界过俗法。

言语断灭诸发无发。

是名发菩提心。

如是众经例遣想故名发心。

谓此心体本清净。

究达此理作业令净。

故曰发心。

即名行也。

行者如上安止心。

已生大欲心。

我入佛道广度众生。

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无上正觉。

故智论云。

若人发心言我定当作佛。

已过诸世间应受胜供养。

又十住论云。

若人发心求佛不休不息。

有人以指举大千世界。

在空劫住不足为难。

若发愿言我当作佛是人希有。

何以故世人心劣无大志故。

发菩提心论云。

有十大正愿常志修行。

一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

施与众生回向佛道。

令我此愿念念增长生生所生终不忘失。

为陀罗尼之所守护。

二愿以此善根生处。

值佛常得供养。

不生无佛国中。

三愿我亲近诸佛。

随侍左右如影随形。

既得亲近为我说法成就五通。

四愿通达世谛假名。

流布解第一义。

得正法智。

五愿以无厌心。

为众生说示教利喜。

皆令开解。

六愿以佛神力。

遍至十方一切世界。

供养诸佛听受正法。

广摄众生。

七愿我随顺清净法轮。

一切众生听我法者。

闻我名者即得舍离一切烦恼。

八愿随逐众生。

将护与乐舍身命财。

荷负正法除无利益。

九愿我虽行正法。

心无所行亦无不行。

为化众生不舍正愿。

十愿我此十大愿遍众生界。

摄受一切恒沙诸愿。

若众生界有尽我愿乃尽。

然众生界不可尽故。

我此大愿亦不可尽。

行者如是发正愿。

已次受菩萨三聚净戒。

其文易了故不备之。

须见者如正行仪下卷。

八明读诵佛正经典者。

以此大乘了义经教。

宣说甚深清净空法。

由从如来法身所流。

行者以清净心爱重大乘。

受持读诵书写供养。

乃至余乘所有经典皆是大乘之所流故。

我亦受持无相违背。

是故功德得见诸佛。

如大品说。

若有受持般若文字。

亲近读诵忆念书持种种供养。

不堕恶趣常见诸佛。

从一佛国至一佛国。

亦以供养诸佛。

涅槃云。

若为恐怖故利养及福德。

书是经一偈。

则生不动国。

若为希福利一日读诵经。

或自身财宝施于说法者。

若能听书写受持及读诵诸佛之秘藏。

则生不动国。

又金刚三昧经云。

若有暂闻佛胜智慧。

深心随喜不起诽谤者。

于百千劫不堕恶道。

生处值佛乃至念佛法身。

功德无边。

九明供养舍利造佛形像者。

如大品云。

佛见是利故入金刚三昧。

碎身如芥子。

若有得佛舍利随力供养者。

是人天上人中受乐。

乃至苦尽福犹不尽。

又无上依经云。

假使娑婆世界碎为微尘。

皆是四果辟支佛等。

有人尽形供养乃至起塔。

其福虽多不如。

男子女人取佛舍利如芥子造塔。

如阿摩勒大。

戴刹如针大。

露盘如枣叶大。

造像如麦大。

此之功德胜前无量不可思议。

若不回向无上道者。

以此功德聚尽娑婆世界微尘数。

作六欲天王转轮圣王不可说尽。

又涅槃云。

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

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

善守佛僧物涂扫佛僧地。

像塔如母指。

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

此即净土常严不为三灾所动。

十明修习正观者。

至理真极不越人法二空。

唯佛道有余道则无。

由人法二空则二执斯断。

一切烦恼无因得生。

故金刚般若云。

一切圣人皆以无为得名。

此谓三乘圣贤深浅有异。

至于入证唯在二空。

行者修学当依地持。

论云。

修行法者托虚寂静身不游行。

口默少言。

少睡多觉。

常一坐食不杂种食。

思量如来所说诸法。

知非有无。

以其所知遍通诸法令得善解。

以此文证行者须知。

观察自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

非空非有非染非净。

离诸分别但为妄想。

致有是非得失罪福因之增长。

今达本性可谓还源。

常作此观不见人法即是达空。

空本无形如何起妄。

如是一切作业动身运想不得失念。

如上已明。

此是实观。

余名虚解。

华严经云。

观察诸法及众生国土世间悉寂灭。

心无所依无妄想。

是名正念佛菩提。

又云。

若欲得佛智当离诸妄想。

有无俱通达疾作天人师。

行者修行此观一时一念。

功德无边。

故迦叶经云。

大千众生所有福德如弥尼王不如。

有人修远离法。

净心相应解诸法空无来无去。

如是少忍功德非譬喻所能及之。

又普贤观经云。

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一弹指顷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行此法者真是佛子。

从诸佛生。

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为其和尚。

是名具足菩萨戒者。

不须羯磨自然成就。

应受一切人天供养。

  程器陈迹篇第十(谓表心因观形沐道。内省自疾托事兴词)

  余年侵蒲柳。

旦夕待尽。

非业庄严何假傍及。

又述撰行相其徒寔繁。

随时救急总撮亦备。

今有观方志道相从问津。

季代常徒礼敬为切。

领余撰银拟用箴铭。

不堪苦及。

遂复陈叙。

凡此十篇止存三业。

上弘佛道下摄自他。

词甚丁宁。

义存遣著。

庶其览者知其意焉。

如或有亏请俟箴诲。

  释门归敬仪(下卷)

  归敬仪者统真俗之宗。归究事理之极致。文简义丰。是以广劝五众开印板。远期三会贻利益而已时也。日本永仁三年乙未闰二月 日。

    寓东山泉涌小比丘观昭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