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隋 智顗说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

  辩法相第一 #

  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

登涅槃彼岸者。

必须了达妄惑之本。

善知至道出要。

妄惑之本。

是即意之实际。

至道出要。

所谓反照心源。

识之实际即是正因佛性。

反照心源即了因也。

而此二因。

摄一切法罄无不尽。

譬如清净虚空之中。

圆满日光湛然而照然此空之与日。

非即非离非住非不住。

而日善作破暗良缘。

显空之要。

虽复灭暗显空。

空无损益。

理实无损事以推之。

暗蔽永除。

性乃无增。

空界所含万象皆现。

而此虚空性虽清净。

若无日光则有暗起。

非以虚空空故自能除暗。

暗若除者必假日光日若无空无光。

无照空。

若无日暗不自除。

然此暗性无来无去。

日之体相亦不生灭。

但有日照空。

则乾坤洞晓。

以智慧日照心性空。

亦复如是。

如日非即空。

亦不离虚空。

若日即是空虚空何能照。

若日离于空。

则不应依空而有照。

慧日亦如是。

非即心性空。

非离心性空。

若即心性空。

则不因修而有照。

若离心性空修亦不能照。

如日非住空亦非不住空。

以不住空故能照一切空。

非不住空故终不堕于空。

慧日亦如是。

深观心性空不住心性空。

能照一切空。

非不住空故。

虽照一切空慧心无动退。

如日能破暗。

显出虚空相。

慧日亦如是。

能破无明暗。

显发心实相。

如日虽灭暗显于虚空相。

而空无损益。

慧日亦如是。

能除无明暗显发心实相。

而于心性空不增亦不减。

如日不损空。

亦复不益空。

能除空中暗显空界万象。

慧日亦如是。

虽于心性空无损亦无益能断诸烦恼而成就万行显现一切法。

如空虽清净无日故暗起。

心性亦如是。

本来虽清净。

以无智慧光则有妄惑起。

如空虽清净不能自除暗。

而暗得除者必假于日光。

心性空亦尔。

本来虽清净不能自除惑。

而惑得灭者必以智慧照。

如日若无空则无光。

亦无照。

空若无日者则暗终不除。

慧日亦如是。

若无心性空则何能有所照。

若心性空无慧妄惑终不断。

如暗无去来。

日亦不生灭。

解惑亦如是。

假名说破惑。

惑性无所有。

不来亦不去实亦无所破。

智慧虽普照。

其性常寂然。

不生亦不灭毕竟无所照。

如有日照空则乾坤洞然晓。

反观心性空。

则一切世间诸法。

及一切出世间法朗然圆显。

以是义故。

说智慧照于心性。

如空中之日。

若能寻空日十喻达诸法相。

因此入觉意海。

是则名为辩诸法相也。

  释觉意三昧名第二

  问曰。

云何名为觉意三昧。

何等是意。

菩萨觉是意故。

即得具足三摩提耶。

且复诸法无量。

何以但对意用觉以明三昧。

答曰。

觉名照了。

意名诸心心数。

三昧名调直定。

行者诸心心数起时。

反照观察不见动转。

以是义故名为觉意三昧。

如所问言。

诸法无量。

何以但对意用觉以明三昧。

不论余者。

答一切诸法虽复无量然穷其本源。

莫不皆从心意识造。

所以然者。

有人言。

若初对境觉知。

异乎木石名为心。

次筹量分别名曰意。

了了识达名之识。

是为心意识之别。

如是取者。

即堕心颠倒。

想颠倒见颠倒中。

若能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

则心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

若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

则意中非有识。

亦非不有识。

若识中不有意亦非不有意。

则识中非有心。

亦非不有心。

是心意识。

非一故立三名。

非三故说一性。

若名非名。

则性亦非性。

非名故不三。

非性故不一。

非三故不合。

非一故非散。

非合故不有。

非散故不空。

非有故不常。

非空故不断。

是故心意识不断亦不常。

若不见断常终不见一异。

是故说意者。

即摄于心识义。

一切法亦然。

若能深心观察。

破意无明则余痴使亦皆随灭。

是诸法虽复众多。

但举觉意以明三昧。

其义苞含靡所不摄也。

复次如经中说。

云何名觉意三昧。

于诸三昧中。

得七觉意故名觉意三昧。

所言诸三昧者。

一切法皆是三摩提。

以诸法本来常寂不动故。

复次三摩提略说者。

有三种。

一者世间。

二者出世间。

三出世间上上。

世间三摩提者。

所谓欲界散心中。

十大地定数欲界定未到地定。

四禅。

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

出世间三摩提者。

谓背舍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

师子奋迅超越等行行观炼熏修禅。

乃至慧行三十七品。

三解脱门。

四谛十二因缘等三昧。

出世间上上三摩提者。

所谓十力种性三昧。

首楞严等。

百八三昧。

乃至如十方界微尘等数三昧是为三种三摩提。

摄一切法。

即是一切法故名诸三昧。

云何得名七觉意。

七觉意者。

一择觉。

二精进觉。

三喜觉。

四除觉。

五舍觉。

六定觉。

七念觉。

是为七觉。

七觉之义乃有多途。

举要略明不出六种。

何等为六。

一者因闻七觉。

二者修行七觉。

三者会理七觉。

四者起方便七觉。

五者入法门七觉。

六者圆极七觉。

第一因闻七觉者。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毕竟清净。

而诸众生无能知者。

若遇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说一切诸法本来空寂。

是人闻已即大惊悟。

因是了达心及诸法一切三摩提。

毕竟清净空无所有得七觉意。

是人因闻发故故名因闻七觉。

第二修行七觉者。

若行人。

虽知心及诸法一切三摩提。

空无生灭而倒想犹起。

随所起念。

常以七觉调适。

修心反照观察。

以观行调适。

故即便豁然觉了。

心及诸法一切三摩提。

从本以来不生不灭如大涅槃。

是则名为修行七觉也。

第三会理七觉者。

若人藉此信法二行因缘。

悟心及诸法一切三摩提。

理同一真如。

而知真如亦非真如。

若觉悟真如者。

则于真如之理具七觉意。

是以不住真如实际作证。

是则名为会理七觉也。

第四起方便七觉者。

若行人得理无证怜愍众生兴心万行。

随有所行悉知寂灭。

虽知无住无行而以七觉善巧修一切自利利他三摩提行。

如空中种树。

是则名为起方便七觉也。

第五入法门七觉者。

菩萨若能如是不依心及诸法一切三摩提。

若真若俗。

即是具足二空之观。

得入中道。

双照二谛随心所念。

则自然出生一切十力种性诸三昧等。

而亦不得诸三昧相。

所以者何。

诸陀罗尼相空。

诸三昧诸三昧相空故。

于一切陀罗尼三昧功德智慧中。

心无住著。

是则菩萨七觉分分圆显。

故名入法门七觉。

亦名开佛知见。

若能开佛知见。

则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清净禅中。

是故得名入法门七觉也第六圆极七觉者。

若菩萨摩诃萨。

住金刚三昧清净禅中。

朗然大悟得一念相应慧。

寂然圆照一切了了分明。

是名圆极七觉。

亦名无上妙觉。

亦名无学七觉。

以如是等诸七觉义故。

菩萨从初发心。

所有观行法门。

终至极果通名七觉意。

亦名观心相。

亦名反照识。

如是等种种名字无量三昧者。

秦言调直心。

亦名常寂定。

如明镜不动静水无波。

若对众境影像。

皆现心亦如是。

性虽明净以念动故。

则无所照。

了因上修习。

即得念无动转。

普现法门。

对此定已心无邪曲。

名为三昧。

故云觉意三昧。

  释觉意三昧方便行第三

  问曰。

已知觉意三昧名义如是。

行者行何方便得此三昧。

于诸三昧得七觉意。

入深法性到大涅槃。

获常乐我净。

为一切众生作无上洲渚。

答曰。

行者为成就大悲度众生。

故求无上菩提至真之道先当立大誓愿。

发志诚心以誓自要。

若我所学其事不成。

终不中途有悔生退没心。

尔时心如金刚决定信。

知诸法毕竟空寂。

而不舍无边众生。

故修诸行。

云何为修。

若行者了知心及一切诸法。

皆无所有不生不灭。

寂然清净。

而能善用六度方便。

以自调伏虚妄之心。

妄心既息三昧自发。

何等为六。

若行者知心及物如梦。

所见皆无有实是于一切所有悉能舍离。

常自觉识不令悭著想起。

亦当回此清净舍心。

遍施众生。

是时名修净施之心。

因是心故。

则能趣向檀波罗蜜。

若行者知心如幻。

外诸恶法皆不可得。

虽对众境常自觉了。

不令恶念心生。

是时名修净戒之心。

因此心故。

则能趣向尸波罗蜜。

若行者知心如焰空无根本。

外之八法亦皆无实。

是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常自觉了不生爱恚。

是名修坚固忍。

因此心故。

则能趣向羼提波罗蜜。

若行者知心如化。

常自觉了。

观行相续。

不令懈怠放逸心生。

是时名修精进之心。

因此心故则能趣向毗梨耶波罗蜜。

若行者知心如镜中像。

一切所缘诸法皆无所有。

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乱想不起假令失念寻即觉知。

故妄波不起心常寂然。

是时名修清净定心。

因是心故。

则能趣向禅波罗蜜。

若行者了知心如虚空。

六识所缘内外诸法。

皆无所有。

毕竟空寂善用无所得心破诸颠倒不得一切法不著一切法。

了达一切法。

是时名修正智慧心。

因是心故。

则能趣向般若波罗蜜。

行者若不修如上六种向道。

清净之心则不堪修甚深三昧。

是故欲修觉意三昧者。

应须善学如上六度方便。

此六方便摄一切方便。

若能善用调伏六蔽粗心令意柔软。

然后审谛细心观察入正慧门。

是名习学甚深三昧初心方便。

  释觉意三昧明心相第四

  问曰。

行者欲入此三昧。

当对几心相而观察之。

答曰。

诸经论中辩心相。

各各不同今不具述。

是中略明四种心相以为观境。

何等为四。

一者未念。

二者欲念。

三者念。

四者念已。

未念名心未起缘境欲念名心欲起缘境。

念名缘境心满住。

念已名缘境心满足已谢灭。

问曰。

心相众多。

何以但举此四运心相答曰。

此四运心相摄一切心。

如缘恶法。

未念恶法。

欲念恶法。

念恶法。

念恶法已。

如缘善法。

未念善。

欲念善念善念善已缘诸六尘及三毒等。

一切烦恼乃至行住坐卧。

言语饮食所作施为一切诸事。

皆有如上。

四相之心。

及缘一切世间法。

皆有如此四相之心。

是故但说四种之相。

以为观境靡所不摄。

问曰何谓为相。

答曰。

揽而可别名为相。

心识之法既无形质。

若不约此四运之念分别则难可了知。

若不可了知则不可观察。

故须先以四相分别。

若观分明了达此相非相。

即入一相平等。

问曰观欲念。

念二运心相可尔。

未念。

未起则为无心。

无心故则无相可分别。

念已。

已灭亦与无无异。

无法即无相。

云何可观。

答曰。

未念虽未起。

而非毕竟无心。

所以者何。

譬如人未作。

从有缘事即便作。

作不可以未作故即便无人。

若定无人后谁作。

作以有未作人故。

则后有作人心相。

亦应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

若无未念之心。

何得有欲念心耶。

是故未念虽未起。

不得言毕竟无也。

汝言。

念已心已灭则不可观者。

是亦不然。

念已。

虽灭亦可观察。

譬如人作竟不得言无人。

若定无人者后谁更作。

念已。

心灭亦复如是。

不得言永灭无心。

若心灭已永灭者。

则是断见说无因果。

是故念已虽灭亦可得观。

问曰。

汝云何观心。

若观过去心。

过去心已过。

若观未来心未来心未至。

若观现在心现在心不住。

若离三世则无有别心。

更观何等心。

答曰。

汝问非也。

若过去永灭毕竟不可知者。

云何诸圣人能知一切过去心。

若未来心未至不有不可知。

云何诸圣人能知一切未来心。

若现在心无住不可知。

云何诸圣人。

能知一切十方众生。

现在念事。

知世鬼神尚自能知己三世心。

亦能知他三世之心。

何得佛法行人。

而起断灭见。

谓无三世心。

如龟毛兔角不可得知。

当知三世之心虽无定实亦可得知。

故偈云。

诸佛之所说虽空亦不断。

相续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汝勿断见住无所知。

不修观行犹如盲人。

虽对众色而无所见。

汝亦如是。

于佛法中无正观眼。

空无所获。

  释觉意三昧入观门第五

  问曰。

已知四运心相。

摄一切心。

行者云何观察此心。

通达实相圆照。

分明诸三昧具七觉意。

答曰。

行者先以大誓庄严。

善修如上六度法门。

以调其心。

信知诸法毕竟空寂。

而我为无明所覆未能觉了。

必须勤修正观行到。

乃知岂可虚心妄解而自毁伤。

既能善自调和。

然后随心所起。

以无所住著之心。

反照观察未念欲念念念已之相。

尔时谛观未念心为灭。

欲念心生。

未念心为不灭。

欲念心生。

未念心为亦灭亦不灭。

欲念心生未念心为非灭非不灭。

欲念心生。

如此于未念四句中。

观欲念心生皆不可得。

若不得欲念心生亦不得不生。

即于心性而得解脱。

云何名于未念四句中。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一先约未念初句。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未念心灭有欲念心生者。

未念心已灭欲念何处生。

为即未念灭生。

为离未念灭生。

若即未念灭生欲念者。

灭法不应生。

以生灭性相违故。

若谓即灭中有生。

生灭不相违者。

是事不然。

若尔应如熟果皮中有核。

皮烂核出。

皮非是核核非是皮。

何得皮即是核。

心法亦如是。

即灭不得有生。

是故即未念灭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离未念灭有欲念心生者。

则为无因而有生。

是事不然。

以生无所从生是则不名为生。

如虚空无所从生。

故虚空不名为生。

当知离未念灭欲念心生不可得。

行者如是。

若即若离中。

观未念心灭欲念心生。

毕竟不可得。

二明约未念第二句。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未念心不灭欲念心生者。

为即不灭生。

为离不灭生。

若即不灭生不灭已是生。

是生何得生。

若是生能生此生。

复应有生。

生则有无穷生。

若此生生生是事不然。

若是一体生一中不应有多生。

如一指中则无多指。

若是异体生。

则不应名生。

生以生体别不能相生。

故如桃柰体别。

桃不生柰。

柰不生桃。

是故即未念不灭。

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离未念不灭。

有欲念心生者。

欲念何处生。

若生无处生。

即是无因生。

若是无因生是则为非生非生而说生者是事不然。

以堕无因果过。

如说石女之子黄门之儿。

当知离未念不灭。

有欲念心生不可得。

行者如是。

若即若离中。

观未念不灭。

欲念心生。

毕竟不可得。

三明约未念第三句。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未念心亦灭亦不灭。

有欲念心生者。

若是亦灭生何须亦不灭。

若是亦不灭生何须亦灭。

以不定因不能有定果。

故不能根人不能生定根之子。

若谓亦灭亦不灭。

体一无异故。

有欲念心生者是事不然。

而今亦灭非亦不灭。

亦不灭非亦灭。

性相违故不应体一。

不异能生于欲念。

如不定根人二根体非一故。

不能生一子。

若谓亦灭亦不灭体异。

二各能生欲念者。

体异即还是定灭。

定不灭何名亦灭亦不灭。

若是定灭定不灭。

各能生欲念者。

即应二欲念生。

今实不尔。

若二各不生则无欲念生。

行者如是观时。

未念亦灭亦不灭。

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

次明约未念第四句。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若谓未念心非灭非不灭。

有欲念心生者。

若因非灭生不须非不灭。

若因非不灭生则不须非灭所。

非各异不应俱以为因。

亦是相违之因。

不能共有一果故。

如水火互非终。

不于中而生果实。

若谓俱因二非。

而有生者是事不然。

若二非之处各是有者。

二有还应生二生今实不尔。

若二非之处各是无。

则无能生。

何能生所。

若无能生。

生所生者。

即生不名为所生。

以所生无从生故。

行者如是观非灭非不灭。

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

复次行者既能如是约初运未念四句中。

观欲念心生不可得。

已即当还约欲念心生四句转观。

观未念心灭不可得。

云何为观。

若谓未念心是灭者。

为欲念心生未念心灭。

为欲念心不生未念心灭。

为欲念心亦生亦不生未念心灭。

为欲念心非生非不生未念心灭。

如是还反约欲念中四句推求未念心灭。

毕竟不可得(推检之相还转用上约未念中四句。

观欲念意言句一类。

细比作自得具作云云)若行者不得未念欲念心生灭。

则不得不生灭。

亦生灭亦不生灭。

非生灭非不生灭。

但以凡夫颠倒妄。

于未念欲念及一切法中。

计有生灭乃至非生灭。

非不生灭。

虚诳无实。

皆不可得但有名字。

名字之法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常自有。

即是无名字。

若不得生灭等四句名字。

亦不得无名字。

不得名字故非假。

不得无名字故非空。

不得假故非俗。

不得空故非真。

不得俗故非世间。

不得真故非出世间。

不得世间故非有漏。

不得出世间故非无漏。

不得有漏故非生死。

不得无漏故非涅槃。

行者如是观未念欲念时。

若不得二边则不取二边。

若不取二边则不执二边起诸结业。

若无二边结业障覆。

正观之心犹如虚空湛然清净。

因是中道正慧。

朗然开发双照二谛。

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大涅槃海。

若观未念欲念。

如是余念念已及一切心法类亦可知。

是则略说正观相。

复次夫修正观则有二种。

一者总观。

二者历别观。

第一所言总观者。

若行人未有大方便力。

不能一切处中观察实相。

故当先于坐中照了心意。

是则名为总观心意。

第二所以名为别观者。

若行人方便善巧能一切处中常得用心。

是历别观于心意。

复次行者欲入三昧。

要先于坐中而观心意。

然后亦当一切处中悉观心意。

所以者何。

四威仪中唯独坐时。

身心安隐不沈不浮。

不异缘生故则心审谛事有观法。

故经云。

端坐念实相。

是名第一忏。

是故行者。

当先于闲房静室而修三昧。

云何为修行者。

应当善自调和身心等。

事事如禅法中说。

此中应广明。

行者既能善自调和。

是时当于坐中。

正念观察心意识等。

四运之义。

悉不可得。

观行破析悉如上说。

是时名于坐禅中修行三昧。

行者如是知心意识不见不得。

复当随有所作。

一一谛观内外心。

外心名作者内心名受者。

大集经中。

说作者受者行人。

观于作者凡有六事观。

于受者亦有六种。

内外俱观有十二种。

是三昧境能生三昧。

行者应当随所起处而观察之。

外作六者。

所谓。

一行。

二住。

三坐。

四卧。

五作作。

六言谈。

内受六者所谓一眼受色二耳受声。

三鼻受香。

四舌受味。

五身受触。

六意缘法是为十二观境。

是三昧门第一。

若于行时即应观行中。

未行。

欲行。

行。

行已。

心相通达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如前所说。

复作是念。

如是行动由心运役故有去来。

反观行心不见住处。

无有生灭一切相貌。

当知行者毕竟空寂。

第二若于住时。

即应谛观。

未住。

欲住。

住。

住已。

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具如前说复作是念。

如此住者。

由心制御竖身安立故名为住。

反观住心不见处所。

况复生灭一切相貌。

当知住者毕竟空寂。

第三若于坐时即应谛观。

未坐。

欲坐。

坐。

坐已。

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亦如前说。

复作是念。

如此坐者。

由心回转屈脚安身故名为坐。

反观坐心不见生灭亦非内外。

当知坐者毕竟空寂。

第四于眠寝时。

即应谛观。

未眠。

欲眠眠。

眠已。

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亦如上说。

复作是念。

如是眠者。

由心劳乏。

即便放任六分。

委卧故名为眠。

反观眠心不见相貌。

当知眠者毕竟空寂第五若于作时即应谛观。

未作。

欲作。

作。

作已。

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亦如上说。

复作是念。

今运身手。

作诸事业举手下手由心回转。

得成众事故名为作。

反观作心不见动转。

当知作者毕竟空寂。

第六行者若于言语读诵之时。

即应谛观。

未语欲语。

语。

语已。

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亦如上说。

复作是念。

如是音声。

有所谈吐由心觉观。

鼓动气息冲于六处。

咽喉唇舌齿腭等故有此言谈。

反观语心不见踪迹音声住空。

当知语者毕竟空寂。

是为行者观于外心六种事业。

悉知空寂不见作者。

有定实相。

是故菩萨于一切事中。

修行三昧。

故般若经中。

佛告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行时知行。

乃至坐时知坐。

卧时言语身服僧伽梨时。

悉知已不可得。

故是为菩萨摩诃衍。

复次行者。

观于内心有六种。

受知无受者。

所以者何。

诸受虽空若不观察。

能作无量烦恼生死因缘。

是故行者。

应当随是诸根所受尘时。

一一观察。

云何观察第一行者眼见色时。

即应谛观。

未见色。

欲见色。

见色。

见色已。

四运之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见者。

即无见相。

所以者何。

于彼根尘空明之中。

各各无见亦无分别。

和合因缘出生眼识。

眼识因缘出生意识。

意识出时。

即能分别种种诸色。

亦依于意识则有眼识。

眼识因缘能见于色。

而生贪著。

是故即当反观念色之心。

如是观时不见此心从外来入。

而生领纳。

亦复不见心从内出而生分别。

所以者何。

外来于我无事。

若自有不待因缘。

当知受者毕竟空寂。

故净名菩萨云。

所见色与盲等。

第二行者耳闻声时即应谛观。

未闻声。

欲闻声。

闻声。

闻声已。

四运之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闻声。

无有自性。

但从根尘和合而生。

是意识想分别故。

于所闻。

生诸烦恼及于恶业。

即当反观缘声心识。

不见体性。

当知闻者毕竟空寂。

故净名菩萨言。

所闻声与响等。

第三行者鼻嗅香时。

即应谛观。

未嗅香。

欲嗅香嗅香。

嗅香已。

四运之心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香者是无知法。

所有鼻根本亦无知。

和合生识假名说。

知虚妄意识得所领纳。

而生分别起诸烦恼生死业行。

即当反观。

意识不见根源及与相貌。

当知领受者毕竟空寂。

故净名菩萨言。

所嗅香与风等。

第四行者舌受味时。

即应谛观。

未受味。

欲受味。

受味。

受味已。

四运之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受味实无自性。

所以者何。

外六味六味无分别。

内舌根本无知故。

但从和合因缘而生舌识。

此识亦不定在内外两中间。

故是中心意强取味相。

生著分别。

故有一切诸使烦恼。

是时即当反观。

著味心意识等不见住处。

况有生灭一切相貌。

当知分别味者。

毕竟清净故。

净名菩萨言。

所食味不分别。

第五行者身觉触时。

即应谛观。

未觉触。

欲觉触。

觉触。

觉触已。

四运之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觉者。

不从内生。

亦不从外来。

所以者何。

冷暖软滑等。

悉非外来故。

离冷暖等。

无别来法故身头等六分非是生法。

故离身六分亦无生法故。

二和合身识生时。

即名为觉。

而此识性不在内外。

无所依倚但以心意。

强作分别。

谓证诸触。

生苦乐想。

故有爱恚一切烦恼。

是时即当反观。

缘触心识不见住处。

况有生灭一切相貌。

当知能觉触者。

毕竟空寂。

故净名菩萨言。

受触如智证。

第六行者意缘法时。

即应谛观。

未念法。

欲念法。

念法。

念法已。

四运之心相皆不可得。

双照分明广说如上。

复作是念。

如是意识。

攀缘诸法悉是虚诳。

无有实事。

所以者何。

法如幻化性无实故。

心如阳炎无暂停故。

法无定性不可缘故。

心无住处谁是能缘。

若离能缘所缘更无别缘。

岂知但以虚妄忆想。

强起分别是法而生诸见一切烦恼生死业行。

相续不断。

是故行者。

为破虚妄颠倒想。

及随缘境时。

即当反观。

反观心意识根源。

谛观心时不见住止及与生灭一切法相。

若心无住处生灭诸相。

当知此心则不可得。

尚不得心况心数法。

若无心数一切诸法竟何所依。

是故经言。

我心自空罪福无主。

一切法亦如是。

无住无坏。

行者如是观心意时不得一切法。

当知所攀缘法。

毕竟空寂。

故净名言。

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

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如是之言当何谓也。

前破未念欲念心正观相应以十二事中。

应当一一分别说。

行者如是观察时。

亦当应识有三种心。

一者观乱心。

二者观定心。

三者观于观心。

云何名为观于乱心。

如上所说种种事中。

行者初学未了诸法。

于是境界悉有乱起。

一心谛观不见心相。

则无有乱。

其心安隐行住坐卧。

身心寂泊澹然不动。

即是定心于是定心。

若不观察。

多生染著。

如净名菩萨言。

贪著禅味是菩萨缚。

是故当观定心不可得。

尚无有心定在何处。

当知此定从颠倒生。

如是观时不见于定及与非定。

不生贪著得脱定缚。

故净名经言。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是名观相观。

于定心观定心已。

行者既未悟于理。

或计我能观心。

是故不见有定乱相。

当知如是妙慧最为殊胜。

著是观慧即便自高。

谓他不能解。

如是念时是名智障。

同彼外道。

故释论说。

是诸外道爱著观空智慧。

不得解脱。

行者既知计有观者。

是大障碍不会泥洹。

即当反观能观之心。

不见住处亦复无起灭。

当知毕竟无有观者。

及非观者。

既无观者谁观诸法。

不得观心即离观想。

故释论云。

念想观已除。

戏论心皆灭。

无量众罪除。

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是名为观于心性。

故大集经亦言观于心。

心是三观者。

即三三昧也。

所以者何。

于初观中能破一切种种有相。

不见内外。

即空三昧也。

第二观中能坏空相。

是则名为无相三昧。

第三观中不见作者。

此即名曰无作三昧。

菩萨行是三昧时。

则能破坏三倒三毒心意识相及三有流。

亦能降伏四种魔怨。

所以者何。

夫烦恼者。

悉是乱惑。

如是观空能了烦恼性无动转。

即是菩提故诸法无行。

经云。

贪欲即是道。

恚痴亦如是。

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若烦恼是菩提。

何得复以菩提而恼菩提。

若知烦恼相空即是菩提。

度烦恼魔余三魔亦如是。

所以然者。

如思益经云。

愚于阴界入。

而欲求菩提阴界入。

即是离是无菩提。

当知观空即度阴魔。

如思益经又云。

生死是涅槃无退没生故。

当知观空即度死魔。

首楞严经云。

魔界如即是佛界如。

魔界如佛界如。

一如无二。

如是故不出魔界而得佛界。

当知观空即度他化天子魔。

菩萨行三空正观。

即时不复恐怖四魔。

亦不得四魔而能度四魔。

故释论云。

除诸法实相。

其余一切皆名魔事。

若能善修实相即无魔事。

是故行者善观此意修行三昧。

终无魔事。

若离此观分别忆想必定堕魔网中。

故释论云。

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是则名法印。

复次行者能善修如上三观。

破一切法心无所著。

虽知众生空相而常念大悲。

不舍一切众生。

学诸波罗蜜起十力。

观察法界种种法门。

长养一切诸善功德。

  释觉意三昧证相门第六

  行者如是行时。

必定当入外凡位中。

因是位故得入内凡初发心住。

云何名为外凡位。

外凡者。

是铁轮菩萨。

具烦恼性。

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亦名外凡十住。

其名云何。

一名信心。

二念心。

三曰精进心。

四慧心。

五定心。

六不退心。

七回向心。

八护心。

九戒心。

十愿心。

行者善修三种观。

观于诸法。

若心安住念想心息时。

或于入观。

或于住禅中。

或出四威仪中。

尔时自觉身心豁然。

空寂如影不实。

外视诸法似如浮云。

亦如幻化。

必当于此生方便慧解。

及知诸法不生不灭。

生死涅槃无有二际。

若闻十二部经。

亦自开解得此慧。

故自知身中秘密之藏。

一体三宝与佛无异。

亦能巧说三乘法要。

言语无尽。

虽未证真。

相似慧力了了无碍。

得此证故。

名曰信也。

但初信心功德如是。

况下九心而当可说信因缘。

故知法实相是第一义。

万行之本众灵之源。

是故于一切时常念无生。

破坏种种邪见妄执。

成就正念。

安心一相如如之理。

无所取舍故。

名念心成就。

勤行三慧。

进趣菩提无有懈怠名精进心。

精进勤行闻思修故。

因是获得正智慧眼。

觉一切法其心转明。

能入实相而无所著。

故名慧心。

智慧力故破诸乱惑。

安心理性入深三昧。

故名定心。

禅定因缘扶同正慧即得坚固。

亦能长养大慈善根。

名不退心。

心力勇进能遍了诸法。

悉入无生。

是时有所作事并趣菩提。

庄严万行者。

普施众生名回向心。

妙善开敷勤心长养。

不令诸过得入损于善根。

故名护心。

既能善遮内非。

亦当严防外恶。

为防恶故修二种戒。

谓性重息世讥嫌微细不犯。

故名戒心。

既能内防诸漏。

外以戒自严。

是时心无覆盖。

习理之慧逾成明显。

既解了无生观理之时。

实不见众生可度。

烦恼可断。

法门可入。

佛道可成。

菩萨尔时恐失大悲堕二乘地。

即作是念。

诸法空中。

当无众生及与佛果。

但世俗法中非无众生乃至佛道。

而一切众生以不知空故。

轮转五道其为可愍。

我当为是虚妄众生。

起大誓愿增菩提心。

作是愿言。

愿得无生忍时。

知众生空及与不空。

乃至菩提佛道亦复如是。

以知空故发大誓愿而成就之。

住是地中。

能知空故过凡夫地。

知不空故过声闻地。

若不住空不住不空名为中道。

行于中道真正愿。

故名曰愿心。

菩萨住是十心名铁轮位。

名曰外凡。

是人具烦恼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得相似中道智慧。

住自性禅善修如是十种心。

故心得开发豁然意解。

见如来藏悟一切法获无生忍。

尔时始得入发心住。

住此位中即入内凡。

名铜轮位亦。

名闻慧具足。

亦名习种性。

亦名伏忍。

亦名十愿。

亦名发趣。

亦名道慧。

亦名不生生。

亦名开佛知见。

如是等异名无量。

所以最初名发心住者。

行人从初发心已来。

虽有大慈大悲。

禅定智慧无量功德。

而未得实相般若。

但是发心不名为住。

始于此位与理相应。

故得住名。

故璎珞经云。

入理般若名为住。

又解言。

发心住者。

发谓开发。

住名得安止处。

是始得开发如来藏理。

得无生安止之处。

具此二义。

亦名发心住。

复次菩萨住是位中。

具一切禅及与难禅。

所以者何。

一切禅者。

有三种。

一乐法乐住禅者。

初位能断一切三界烦恼。

永尽无余。

故于诸法无爱著。

所有禅定不生爱见无为自在。

二出生三昧禅者。

入初住位能生无量十力种性诸三昧等。

三利益众生禅者。

入是位中或面见十方三世诸佛。

具大总持辩才无碍。

以利众生。

或得六通。

同事度脱。

是名初住具于三种一切义禅。

得难禅时。

亦有三种。

一入是位中舍此身时。

虽无生死结业。

而能起法性生身。

遍现二十五有种种诸身。

二入是位中。

必定越过三乘所证。

一切法门。

三入是位时于念念中。

所有功德悉趣菩提。

故璎珞经云。

三贤菩萨。

自然流入妙觉大海。

是名初发心住中具足三种难禅。

菩萨具足自性禅。

一切义禅者。

是真初住入理贤人。

名处在圣胎得无生忍。

亦复悉知上地法门。

于一心中具足万行。

无量功德不可穷尽。

其余九住及十行。

十金刚十地等觉妙觉。

是诸佛境界。

是菩萨所知。

岂是凡识之所能量。

是则略说修行觉意三昧。

最初境界。

是中行者。

当善取其意勤而行之。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