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心论颂释

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

  猛龙菩萨造 #

  因缘心论颂 #

    龙猛菩萨作 #

  差别十二支  能仁说缘生

  于烦恼业苦  三中俱摄尽

  初八九烦恼  二及十是业

  余七习是苦  十二唯三摄

  从三生于二  从二生于七

  一复生于三  此有轮数转

  诸趣唯因果  此中无众生

  唯从于空法  还生于空法

  诵灯镜及印  火精种梅声

  诸蕴相续结  不移智应察

  于甚微细事  若有见断者

  彼不善因缘  未见缘生义

  此中无可见  亦无少安立

  于真以观真  见真而解脱

  因缘心论释 #

    龙猛菩萨造 #

  此中有沙门。

乐闻能听。

善能忆持。

能悟。

能观。

及具简弃。

来诣师所。

于如来教中。

作如是问。

薄伽梵。

差别十二支。

能仁说缘生。

彼于何所摄。

今欲乐闻。

知彼问其真义。

师即呼曰汝于烦恼业苦三中都摄尽。

作此分别典切之语。

此中十及二。

故曰为十二支。

即差别。

故言差别。

如车支分。

故说为支。

能寂身口。

故名能仁言。

能仁说者。

宣畅解释。

说之异名。

彼非自性。

决定士夫。

假相自在。

时自然随欲。

化主。

偶遇等所生。

此是因缘所生。

此差别十二支法。

于烦恼业苦。

递手相依。

犹如束芦。

于彼三中。

并皆摄尽。

言尽者。

即是无余义也。

问曰。

何者烦恼。

何者是业。

何者是苦。

此差别之法。

当于何摄。

答曰。

初八九烦恼。

差别十二支法。

初是无明。

第八是爱。

第九是取。

此三是烦恼所摄。

何者是业。

二及十是业。

二是行。

十是有。

此二法是业所摄。

余七皆是苦。

烦恼业之所摄之余七种是苦。

所摄应知。

所谓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生。

老死。

言皆者是揔摄之辞。

即摄爱别离。

怨憎会。

求不得苦。

是故此十二支法。

于业烦恼苦中。

并皆摄尽。

言唯者。

是其遮义。

经中所说之法。

此中摄尽。

更无有余。

问曰。

此义已知。

彼烦恼业苦。

云何相生。

请为解说。

答曰。

从三生于二。

从三烦恼生于二业。

从二生于七。

谓上所说苦法。

七复生于三。

所谓诸烦恼。

复从三烦恼。

生于二业。

此有轮数转。

言有者。

有其三种。

所谓欲。

色。

无色。

于中不息。

而作流转。

彼诸异生世间。

而自流转浪。

言此者。

显不定义。

非如流转。

次第生于诸有。

此不定也。

问曰。

何者是身之自在众生耶。

彼之作用。

其事云何。

答曰。

诸趣惟因果。

惟除假名。

此中无众生。

此是真实义。

非假立有。

假立之境。

不成实物。

问曰。

若如是者。

谁从此世至于他世。

答曰。

无有极微等法。

从于此世。

移至他世。

虽然唯从于空法。

还生于空法。

从无我我所。

烦恼业。

五种空因。

还生空无我我所。

七种苦果之法。

彼则无我我所。

彼此手无我我所。

虽然从自性无我之法。

还生自性无我之法。

应如是知。

作如是说。

此中问曰。

从自性无我之法。

还生自性无我之法者。

有何譬喻。

此中答曰。

诵灯镜及印。

火精种梅声。

已如是等喻。

及假喻立成自性无我及成就彼世应知。

譬如师所诵者。

若转至弟子。

师后更无言说。

是故不至。

彼弟子诵者。

亦不从余得。

成无因果故。

如师所诵临终心识。

亦复如是。

成常过故。

不至他世。

彼世亦不从余得。

成无因果故。

如师所诵。

与弟子诵者。

即彼异彼。

不易施设。

如是依彼临终心识。

生分心识。

得生者。

亦复如是。

即彼异彼。

不易施设。

如是从灯生灯依于面像。

镜中现其影像。

从印成文。

从精出火。

从种生芽。

从梅生涎。

从声出向。

即彼异彼。

不易施设。

如是。

诸蕴相续结。

不移智应察。

言蕴者。

即色受相行识蕴也。

言相续结者。

彼已从彼因。

所生余者是也。

无有极微等法。

从于此世。

移至他世。

是故流转。

从于虚妄分别习气而生。

后言应者。

即是逆观。

义当知反。

彼应观诸法无常苦空无我者。

则不愚诸事。

若不遇者。

则无有贪。

若无有贪嗔则不生。

若无有嗔则无有业。

若无有业。

则无有取。

若无有取。

则不造后有。

若无有者而则不生。

若不生者。

即于身心而苦不生。

如是不集五种因故。

即相余处。

而果不生。

此果解脱。

是故断除。

断常等诸恶见也。

此中有二讼。

  于甚微细事  若有见断者

  彼不善因缘  未见缘生义

  此中无可见  亦无少安立

  于真以观真  见真如解脱

  因缘心论释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