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玄义

金光明经玄义 #

  隋 智顗说 灌顶录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录 #

  此金光明甚深无量。

太虚空界。

尚不喻其高广。

况山斤海滴。

宁得尽其边崖。

日轮赫奕。

非婴儿之所瞻仰。

大舶楼橹。

岂新产者之所执持。

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况二乘心口安可思说。

凡夫徒欲言之。

言则伤其实。

徒欲不言。

默则致其失。

二俱不可。

欲以言之言亦不可。

欲以默之默亦不可。

故大品中梵志云。

非内观故得是菩提。

非外观故得是菩提。

非亦内亦外观故得是菩提。

经言皆不可思说。

又生生不可说。

生不生不可说。

不生生不可说。

不生不生不可说。

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者。

以金为名。

名盖众宝之上。

以法性为体。

义则如来所游庄严。

菩萨深妙功德以为宗。

照曜诸天心生欢喜以为用。

故文号经王。

教摄众典。

故唯贵为名。

唯极为体。

唯深为宗。

唯大为用。

唯王为教。

所以不二之体常为四。

佛世尊之所护持。

三世十方亦复如是。

一切菩萨。

遍他方以遥礼。

树神善女。

亲雨泪以称扬。

诸天覆之以天威。

地祇润之以地肥。

大辩加之以辩道。

功德益之以财宝。

诸有悉干枯。

三涂除热恼。

举要言之。

一切世间未曾有事。

悉皆出现。

是以金龙尊王三世赞叹。

地神发愿以护说者。

上圣既尔。

岂况人乎。

敢托斯义。

辄欲兴言。

冀涓露入海禽鸟向山。

实藉片缘同均咸色。

  将释此经大分为二。初释题。二释文。

  释题为五。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教相。

  就此五章大分为二。初总释。二别释。

  总释又二。初生起。二简别。

  生起者。

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

或初从善知识所闻名。

或从经卷中闻名。

故名在初。

以闻名故。

次识法体。

体显次行。

行即是宗。

宗成则有力。

力即是用。

用能益物。

益物故教他。

闻名是自行之始。

施教是化他之初。

有始有终。

其唯圣人乎。

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简别者。

简是料简也。

问若略则唯一。

若广则无量。

今此五章。

进不是广。

退不成略。

何故五耶。

答非略非广。

非略故不一。

非广故不多。

广则令智退。

略则义不周。

我今处中说今义易明了。

五章中当其义如此。

别者分别也。

前一章总三字共为名。

次三章派三字以为别。

后一章兼于总别。

而明教相也。

又显体一章明理。

余四章明事。

又前三章是因。

后二章是果。

又前四章是行。

后一章是教。

又前四章是自利行。

后一章是利他行。

又前四章是圣默然。

后一章是圣说法。

如此等种种分别料简。

今显譬中当。

分明包富。

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人。

人无知者。

此皆为分明中作譬也。

囊中有宝为总三字作譬。

探以示人为别三字作譬。

囊中有宝为理一章作譬。

探以示人为明事章作譬。

其余例皆可知也。

  二别释者。

别释五章也。

今先解释名章。

若依四卷题但作三字。

无帝王两字。

若依经文有经王之义。

若说若不说俱亦无妨。

今释名为五。

一通别。

二翻译。

三譬喻。

四附文释。

五当体释。

  言通别者。

夫教有通别依教明行。

行有通别从行显理。

理有通别。

且置行理。

但明教通别者。

夫理无名字。

名字名理。

如虚空无丈尺。

丈尺约虚空。

天王般若云。

总持无文字。

文字显总持。

若从能显之文字。

是名则通。

若从能显之所以。

此名则别。

云何为通。

如圣所说。

一经一时一处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文字。

从此文字通称为经。

云何为别。

别则有四。

一令世谛不乱。

欢心悦耳。

二逗化所宜。

开发宿善。

三对其业障。

令恶灭罪除。

四点示道理。

霍然妙悟。

悦宜对悟。

各各所以。

其致不同。

称之为别。

譬如盐梅相和成种种滋味。

组织交横成种种文绣。

从别所以故有金光明三字。

标今教异于诸教。

从通文言故有经之一字。

众经通称也。

今经通别合标。

故言金光明经。

  二翻译者。

真谛三藏云。

具存外国音。

应言修跋拏婆颇婆郁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修跋拏此言金。

婆颇婆此言光。

郁多摩此言明。

因陀罗此言帝。

遮阅那此言王。

修多罗此言经。

外国又称佛陀罗。

此间所无。

又略帝王两字。

但存三字者。

汉人好略译者省之。

但翻为金光明经也。

余师翻不及此委悉也。

  三譬喻者。

旧经师。

以三字譬三德。

金譬法身。

光譬般若。

明譬解脱。

若大师云。

数论但明真应二身。

若以二释三于论不便。

若取经文。

经文无一处明三德。

若别作义解何义不通。

而独譬三德既违己论。

又不会经非今所用。

地人云。

金质之上自有光明之能。

譬于法性从体起用。

自有般若解说之力。

但作体用二义。

不须分光明异也。

若大师云。

地论幸明三佛。

三佛释题于义自便。

而弃三身从体用者。

则非论意。

若取经文新旧两本。

并说三身不道体用。

亦违己论复不会经。

进退何之。

今所不用。

真谛三藏云。

三字譬三种三法。

一譬三身。

二譬三德。

三譬三位。

譬三身者。

金体真实以譬法身。

光用能照以譬应身。

明能遍益以譬化身。

次譬三德者。

金有四义。

一色无变。

二体无染。

三转作无碍。

四令人富。

金以譬法身常净我乐四德。

光有二义。

一能照了。

二能除闇。

以譬般若照境除惑。

明有二义。

一无闇。

二广远。

以譬解脱众累永尽溥益有缘。

次三位者。

金性先有。

如道前正因位光融体显。

如道中了因位。

明无瑕垢。

如道后缘因位。

彼家料简云。

法身是实二身不实。

法身具四德。

般若解脱各具二德。

正因是本有。

了因是现有。

缘因是当有。

大师谓三三之释。

三义不了。

一因果不通。

二乖圆别。

三不称法性。

云何因果不通。

夫三身三德。

本是果上圆满之名。

而今分置三德残缺不足。

何者。

若法身是道前。

为是果上之法身。

为是性德之法身。

若是果上之法身。

不应在道前。

若是性德之法身性德何独有法身。

亦应有性德之般若。

性德之解脱(云云)。

若言般若是道中。

为是何等之般若。

若是果上之般若。

不应在道中。

若是分得之般若。

何意无分得之法身解脱(云云)。

若解脱在道后。

道后众善溥会。

何独有解脱。

以是观之因果不通。

乖圆别者。

若作圆说。

法身常乐我净此自可知(云云)。

般若与法身相冥。

法身既具四德。

般若宁无四德耶。

解脱脱果缚故乐。

脱因缚故净。

无因果缚故我。

非因非果故常。

圆说圆满无有缺减。

真谛若作别说。

应依此经。

经云法身是常是实。

实即我德也。

应身智慧清净即净德也。

化身三昧清净即乐德也。

三藏说法身独具四德。

二身各具二德。

故皆乖圆别也。

不称法性者。

且引一。

经如净名云。

众生如弥勒如。

一如无二如。

此性德法身也。

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不可复得。

此性德般若也。

一切众生即涅槃相。

不可复灭。

此性德解脱也。

如此三义岂非本有道前之位。

岂独有金而无光明耶。

又华严云。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所有慧身不由他悟。

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妙法身是法身德。

慧身是般若德。

应一切即应身。

是解脱德。

此之三身地地转增。

如月渐满。

岂非道始因中之位。

那得因中。

只有般若耶。

道后具三德如上说。

此事可知。

当知道前圆性德。

道中圆分德。

道后圆究竟德。

那忽分割一处唯一耶。

岂非蹙灵凤于鸠巢。

回神龙于兔窟。

辱鳞羽之壮势。

非法性之圆谈。

天台师寻其经意义则不然。

何者经言。

法性无量甚深理无不统。

文称经王。

何所不摄。

岂止于三三九法耶。

当知三字遍譬一切横法门。

乃称法性无量之说。

遍譬一切竖法门。

乃称法性甚深之旨。

方合经王一切遍收。

若长若广教无不统。

此义渊博不可以言想。

且寄十种三法以为初门。

复为三意。

一标十数。

二释十相。

三简十法。

言标十数者。

谓三德三宝。

三涅槃三身。

三大乘三菩提。

三般若三佛性。

三识三道也。

诸三法无量止取此十法。

其意云何。

此之十法该括始终。

今作逆顺两番生起。

初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夫三德者。

名秘密藏。

秘密藏显由于三宝。

三宝由三涅槃。

三涅槃由三身。

三身由三大乘。

三大乘由三菩提。

三菩提由三般若。

三般若由三佛性。

三佛性由三识。

三识由三道。

此从法性立一切法也。

若从无明为本立一切法者。

一切众生无不具于十二因缘。

三道迷惑翻惑生解。

即成三识。

从识立因即成三佛性。

从因起智即成三般若。

从智起行即成三菩提。

从行进趣即成三大乘。

乘办智德即成三身。

身办断德即成三涅槃。

涅槃办恩德利物即成三宝。

究竟寂灭入于三德。

即成秘密藏也。

是为逆顺次第甚深无量义。

复云何无量义者。

是一法门具九法门。

三德尊重即是三宝。

三德不生不灭即是三涅槃。

三德具足诸法聚集名为三身。

运载荷负即是三大乘。

不可异趣名三菩提。

觉了清净名三般若。

是如来种名三佛性。

分别不谬是名三识。

即事通理故名三道。

是为一三法门具九三法门。

亦具一切三法门。

悉例可知。

又皆具一切一法门。

一切二法门一切三法门。

四法门五法门。

六法门七法门。

八法门九法门。

十法门。

百法门千法门。

万法门亿法门。

一恒沙二恒沙。

百千万亿恒沙法门。

亦应可知。

经云一法门无量法门以为眷属。

一中解无量。

是为法性横广无量之义也。

甚深义者。

寄三位显之。

如十法门共论者。

三道三识是本有位。

三德三宝是当有位。

其余是现有位。

是名法性甚深。

竖高之义亦成。

又一法门具九法门。

取其三道三识是本有位。

取三德三宝是当有位。

取其余者为现有位。

甚深义亦成。

又一一法门具六即位。

理即是本有位。

究竟即是当有位。

其余即是现有位。

甚深义亦成。

是为法性竖高甚深之义也。

当知金光明三字。

遍譬一切横法门。

故言无量。

遍譬一切竖法门。

故言甚深。

乃称法性之文。

方合经王之旨。

次释十种三法相者。

十名如前已列。

十相今当分别。

若分别色相青黄同异者。

应用肉眼。

若分别法相深浅同异者。

应用智眼。

今时行者既无智眼。

应用信解分别同异之相。

初明三德相者。

云何三云何德。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

常乐我净是为德。

法者法名可轨。

诸佛轨之而得成佛。

故经言。

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身者聚也。

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

故名为身。

经言。

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

当知身者聚也。

般若者。

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

即是觉了三谛之法。

解脱者。

于诸法无染无住。

名为解脱。

是名为三。

云何为德。

一一法皆具常乐我净。

名之为德。

法身无二死为常。

不受二边为乐。

具八自在为我。

身业净口业净意业净为净。

无以为类。

疆寄世金以譬之。

世金不变不染转变富贵。

譬法身四德也。

般若任运具四德。

如智冥如境故。

大品云。

色净故般若净。

例此即得色常色乐色我诸义皆成。

又云。

色大故般若大。

色无边故般若无边。

此是法性广大。

般若亦广大。

例此应云色深奥故般若亦深奥。

此是法性竖高。

般若亦竖高。

当知般若亦具四德明矣。

解脱亦具四德。

夫解脱者。

诸恶永尽。

即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皆已尽也。

亦是众善溥会。

即常乐我净溥会也。

大经云。

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如来即是法身。

当知解脱同如来常乐我净也。

又大经云。

三点具足名大涅槃。

点是文字。

当知法身般若解脱皆文字也。

故知三点悉备四德。

故言具足。

三因即是三智。

三智德具四德。

三德具足名秘密藏。

具足之文必具四德也。

当知四德具足即是其相。

若得此一章意。

余九可解。

不能默已更复略言。

云何三云何宝。

佛法僧是为三。

可尊可重名为宝。

至理可尊名为法宝。

觉理之智可尊名佛宝。

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即事而理。

此和可尊名僧宝。

此之三宝皆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故乃可尊可重。

当知三德与三宝。

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喻三德。

还以金光明譬三宝也。

云何三。

云何涅槃。

性净圆净方便净是为三。

不生不灭名涅槃。

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

不染即不生。

不净即不灭。

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

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

智毕竟不灭。

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

寂而常照机感即生。

此生非生。

缘谢即灭此灭非灭。

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槃。

当知此三涅槃。

不生不灭即是常。

常故名乐乐故名我我故名净。

涅槃既即常乐我净。

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故。

即是三宝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喻三德三宝。

还以金光明喻三涅槃也。

云何三云何身。

法报应是为三。

三种法聚故名身。

所谓理法聚名法身。

智法聚名报身。

功德法聚名应身。

然理无聚散义言聚散。

始从初心显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方圆。

始从初心终至究竟。

显理之智智聚方圆。

始从初心终至究竟。

功德之聚方圆。

故以三法聚为三身。

当知三身皆常乐我净。

即是三德。

可尊可重即是三宝。

不生不灭即是涅槃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等。

还以金光明譬三身也。

云何三大乘。

运荷名乘。

理性虚通任运荷诸法。

故名理乘。

随乘者。

智随于境如盖随函。

故名随乘。

得乘者。

得果得机。

得果故自解脱。

得机故令他解脱。

故名得乘。

当知三乘皆常乐我净。

即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

还以金光明譬三大乘也。

云何三菩提。

一真性菩提。

亦名无上菩提。

此菩提以理为道。

二实智菩提。

亦名清净菩提。

此菩提以智慧为道。

三方便菩提。

亦名究竟菩提。

此菩提以善巧逗会为道。

当知三菩提皆常乐我净。

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

还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

云何三般若。

般若名智慧。

实相般若。

非寂非照即一切种智。

观照般若。

非照而照即一切智。

方便般若。

非寂而寂即道种智。

当知三般若皆常乐我净。

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

还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

云何三佛性。

佛名为觉性名不改。

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

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坏。

名正因佛性。

了因佛性者。

觉智非常非无常。

智与理相应。

如人善知金藏。

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

缘因佛性者。

一切非常非无常。

功德善根资助觉智。

开显正性。

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

名缘因佛性。

当知三佛性一一皆常乐我净。

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

还以金光明三字。

譬三佛性也。

云何三识。

识名为觉了。

是智慧之异名尔。

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

若分别之即是佛识。

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

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

别而分之是菩萨识。

大论云。

在菩萨心名为般若。

即其义也。

阿陀那识。

是第七分别识。

诃恶生死欣羡涅槃。

别而分之是二乘识。

于佛即是方便智。

波浪是凡夫第六识无俟复言。

当知三识一一皆常乐我净。

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三德譬金光明。

还以金光明譬三识也。

云何三道。

过去无明现在。

爱取三支是烦恼道。

过去行现在有。

二支是业道。

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

未来生老死。

七支是苦道。

道名能通。

此三更互相通。

从烦恼通业。

从业通苦。

从苦复通烦恼。

故名三道。

苦道者。

谓识名色六入触受。

大经云。

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名为佛性。

中间即是苦道。

名为佛性者。

名生死身为法身。

如指冰为水尔。

烦恼道者。

谓无明爱取名此为般若者。

如指薪为火尔。

业道者。

谓行有乃至五无间。

皆解脱相者。

如指缚为脱尔。

当知三道体之即真常乐我净。

与三德无二无别。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

还以金光明譬三道也。

若见此十法门。

若同若异亦是一法门。

作一切法门相。

若同若异相相明了。

即百法千法万法。

恒沙尘数亦如是。

华严云。

一法门无量法门而为眷属。

首楞严和香丸。

大品裹珠。

法华一地所生。

涅槃大海水浴。

皆是其义。

问若一法即是诸法者。

唯说一法何用余法耶。

答佛为悦一切人。

宜一切人。

对一切人。

悟一切人。

若遍说之多有利益。

一说尚令生种种解。

遍读诸异论。

即知智者意。

故种种说令得一切解。

粗言及软语。

皆归第一义。

皆是示人无违诤法。

即此义也。

三料简者。

初料简三德。

若指太子相好体为法身。

法身在前。

树王下时。

明无漏慧三十四心为般若。

般若在中。

八十灭度烧身不受后身为解脱。

解脱在后。

异而且纵。

法身时无般若。

般若时无解脱。

解脱时无般若法身。

此即三法各异。

斯乃阿含三藏数家所用。

此之三意。

悉不得称常乐我净也。

若指空境为法身。

法身是本有。

照真之慧为般若。

般若是今有。

子果两缚尽为解脱。

解脱是当有。

异而且纵。

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说。

前代探明大乘人所用。

亦不得称常乐我净。

若如真谛师明。

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脱各二。

此乃横而且异。

乃别教一途所明。

而真谛师偏用。

当知法身可称为德。

般若解脱无德可称。

不会无量甚深之高广。

亦不得称为经王。

今所明三德如上说。

一一皆具常乐我净。

论广则无量。

论高则甚深。

若诸学人闻诸经之王。

四佛所护。

不解此意。

如牛羊心眼不足论道也。

料简三宝者。

若指树王得道为佛宝。

转生灭四谛法轮为法宝。

度陈如等五人。

先得眼智明觉者为僧宝。

由是三宝故到于今。

即有相从三宝者。

此乃阿含中所明阶梯三宝。

亦是数论宗用也。

若指树王得道为佛宝。

所说无生四谛为法宝。

二乘菩萨修真无漏断结成圣理和为僧宝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说。

探明大乘人所用。

此两种三宝。

并无常乐我净。

若指华王世界坐莲华台成道为佛宝。

所说恒沙佛法无量四谛为法宝。

四十一贤圣为僧宝。

此则异前。

虽非阶梯未是同体。

亦非金光明所譬三宝也。

料简三涅槃者。

若饥得食病得差。

狱得出猕猴得酒。

旃遮婆罗门饱食指腹。

皆是世人畅情为涅槃尔若计非想定无想天为涅槃者。

此是邪见妄谓为涅槃尔。

若多贪欲人得不净观为涅槃者。

斯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

若三界烦恼尽。

证有余涅槃。

焚身灰智入无余涅槃。

菩萨未得此涅槃。

此即阿含中析法二乘之涅槃。

若三乘人同尽子果两缚。

即是通教中共涅槃。

若指中道如理为性净涅槃。

中道智为圆净涅槃。

同缘出世薪尽火灭。

为方便净涅槃。

三种各别互不相关。

是为别教涅槃。

若言但有性净方便净两涅槃。

不明缘因涅槃。

各别不融者还是别教。

非今经所譬涅槃也。

料简三身者。

若取树王下佛为真身。

神通变化猿猴鹿马为应身。

不明三身者。

此小乘析法意尔。

若取即事而真为真身。

化用为应身。

不明三身者。

此体法中意尔。

问若尔树王下丈六。

既非佛复非鹿马。

为是何身。

答一往应同人像此属应身。

又一解。

例如大乘心中智合中理为法身。

今亦如是。

体是人像即是真空。

此属真身。

若依真谛师云。

法身真实二身不真实。

此则三身体相各异。

乃是别教中一途。

非今所用。

若言三身皆真实。

至理是法身。

契理之智是报身。

起用是应身。

应身是实佛所化皆实不虚。

大经云。

不净观亦实亦虚非实。

不净作不净想是为虚。

能破贪心是为实。

应身例尔。

非本体故为虚。

能利益故为实。

今取实边不取虚边。

故言三身皆实是今所用。

若复圆论三身。

皆实皆虚皆亦实亦虚皆非实非虚。

当约三身并作四句。

如别记(云云)。

问三字譬三身。

亦得譬一身二身四身无身不。

答佛赴缘以三字名经。

义家作三身解释。

若得意者。

作四三二一无义。

亦复何咎。

下经中悉有其文。

若作四身者。

新本云。

释迦牟尼能种种示现。

此则开出应化。

是为四身。

若作三身者。

即有三身分别品。

专论其义。

若作二身者。

佛真法身犹若虚空。

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若作一身者。

新本云。

一切诸佛以真法为身。

若作无身者。

如来行处净若虚空。

而复游入善寂大城。

虚空中则无一二之数。

此是无身之文。

问若尔。

云何以金光明。

譬四身二身一身无身耶。

答若以义名譬盈缩由义尔。

若譬四身者。

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焰。

文云金光晃曜。

此是譬四身之文。

若譬三身如即所用。

若譬二身。

金是正体光明只是功能。

以此为譬。

若譬一身但举于金以为正譬。

光明既是枝末非正所论。

若譬无身者。

至宝以无贪为金。

扬震四知亦以无贪为金。

今以世之至宝。

譬出世之至理。

弥会文义也。

料简三大乘者。

若约因缘六度大乘者。

此还是三人名别义同也。

若约三人同用无生断烦恼。

三人同乘一乘。

此则通教中乘也。

若理随得三乘。

体相别异不同者。

此则别教中乘也。

三种并为得乘方便所摄也。

正法华中明象乘。

足三为四。

羊鹿牛乘为得乘所摄。

象乘即是理乘。

如今之所明三乘也。

华严中明四乘。

三乘亦为得乘所摄。

佛乘正是今之三乘义也。

料简三菩提者。

如请观音云。

修三种清净三菩提心。

此即缘三乘人心而修心也。

乃是方便菩提所摄。

若缘真如实理发菩提心者。

或缘如来智慧说法发菩提心者。

或缘如来神通变化。

发菩提心者。

亦非今所用。

文殊问般若云。

无发是发菩提心。

又若一发一切发。

是发菩提心。

又若非一非一切。

而一而一切。

是发菩提心。

如此菩提心。

即一而三并今所用。

于一而论三。

于三而论一尔(云云)料简三般若者。

问般若至忘至寂。

云何分别诸法耶。

答一切智观慧眼见。

见法皆非法。

道种智观法眼见。

见非法皆是法。

一切种智观佛眼见。

见法非法非非法双照法非法。

若三智三眼一时圆观。

一切法寂灭相。

种种行类相貌。

皆知五眼具足成菩提。

汝所问者乃是眇眼所见。

偏观所观。

与则是曲见。

夺则堕尼犍也。

料简三佛性者。

真谛师云。

正性在道前。

了性在道中。

缘性在道后。

此一往别说推理不然。

华严云。

一中具无量。

大品云。

一心具万行。

净名云。

举足下足具于佛法矣。

法华云。

一切智愿犹在不失。

涅槃云。

金刚宝藏具足无缺。

但有深浅明昧之殊尔。

料简三识。

若分别说者则属三人。

此乃别教意。

非今所用。

若依摄论如土染金之文。

即是圆意。

土即阿陀那。

染即阿梨耶。

金即庵摩罗。

此即圆说也。

问如经云。

依智不依识。

既云三识此那可依。

答经言不依识者是生死识。

今则不尔。

今言依识者。

是智之异名。

名清净识。

又道前通名为识。

道后转依即是智慧未详。

料简三道者。

问界内可有十二轮转三道迷惑。

界外复云何。

答宝性论云。

生界外有四种障。

谓缘相生坏。

缘即无明。

为行作缘即烦恼道也。

相即结业。

即业道也。

生即名色等。

是苦之初。

坏即老死是苦之终。

即苦道也。

有此四障障于四德。

缘障净相障我。

生障乐坏障常。

四障破四德显也。

第四依经文立名者。

上来举譬多是义推。

依文立名显然可解。

何者义推疏远依文亲近。

以己情推度是故言疏。

彼义例此。

是故言远。

用佛口说是故言亲。

即此经文是故言近。

岂可弃亲近而从疏远耶。

始从序品终乎赞佛品。

品之中若不说金光明名。

即说金光明事。

或一品说名不说事。

或一品说事不说名。

或一品名事兼明。

或一品名事独说。

或一品重说名重说事。

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

为此义故依文立名也。

序品云。

是金光明诸经之王。

创首标名弥为可用。

次寿量品。

四佛俱集王舍城。

放大光明照王舍城。

及此三千大千世界。

发起其事忏悔品。

信相梦见金鼓。

其状姝大其明溥照。

过夜至旦向佛说之。

赞欢品金龙尊王。

奉贡金鼓发大誓愿。

愿我当来夜则梦见昼如实说。

空品云。

故此尊经略而说之。

尊经即金光明也。

四王品六番问答。

问问之中重说其名。

答答之内重明其事。

又以手擎香炉时。

香烟变为香盖。

金光不但遍此大千。

亦遍十方佛土(云云)。

大辩功德已下。

标名举事其例甚多。

若信相所梦。

是现在金光明之事。

龙尊发愿。

是过去金光明之事。

香盖遍满是未来金光明之事。

一部名事遍十八品。

一处起烟十方光盖。

非但现在亘通三世。

若名若事纵横高广。

无量甚深为若此也。

而不用此标名义推。

譬喻无有一文。

无而疆用有而不遵。

明识者审之无俟多云。

又诸经例多如稻秆斧柯象步城经等说。

其事指所说事仍即为名。

又如说稻秆事斧柯事象步事等。

即名为稻秆斧柯象步经事也。

第五当体得名者。

有师云。

真谛无名世谛有名。

寄名名于无名。

假俗而谈真尔。

成论云。

无名相中假名相说。

今反此义。

俗本无名随真立名。

何者如劫初廓然万物无字。

圣人仰则真法俯立俗号。

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

如理尊贵依真以名宝。

如理能该罗依真以名网。

如理能超应依真以名响。

华严中云。

耕田转耒衣裳作井。

皆圣人所为。

大经云。

世谛但有名无实义。

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

以此而推。

真谛有名更何所惑。

龙树四依菩萨。

随义理为立名字。

义即第一义理即如理也。

净名云。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经论咸然岂可不信。

今言法性之法。

可尊可贵名法性为金。

此法性寂而常照名为光。

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为明。

即是金光明之法门也。

菩萨入此法门从法为名。

即是金光明菩萨。

佛究竟此法门。

即有金焰光明如来。

金百光明照藏如来等。

若尔何故名释迦。

释迦此有通别名。

从通即名金光明。

允同诸佛。

从别即受释迦之称尔。

故赞佛品云。

如来之身金色微妙。

其明照曜曜即是光。

此是赞佛法体。

非赞世金也。

当佛法性为金。

非借世金也。

三身品云。

与诸佛同体。

与诸佛同意。

与诸佛同事。

同体者是同法性金也。

同意者同法性光也。

同事者同法性明也。

故华严云。

一切诸如来。

同共一法身。

一身一智慧。

力无畏亦然。

一身即是同金。

智慧即是同光。

力无畏即是同明。

于一法体三义具足。

非假世金寄况佛法。

故树神云。

无量大悲宣说如是妙宝经典。

当体并是妙宝。

此宝具足光明。

非借世金以譬法也。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录 #

  问旧云。

此经从譬得名。

云何矫异而依文耶。

答非今就文而害于譬。

若苟执譬复害于文。

义有二途应须两存。

故前云义推疏远依文亲近。

若钝根人以譬拟法。

若利根人即法作譬。

下文云。

如深法性安住其中。

即于是典金光明中。

而得见我释迦牟尼。

又空品云。

为钝根故起大悲心。

钝人守指守株。

宁知兔月。

利人悬解不须株指(云云)。

次观心释名者。

何故须是。

上来所说专是圣人圣宝非己智分。

如鹦鹉学语。

似客作数钱。

不能开发自身宝藏。

今欲论道前凡夫地之珍宝。

即闻而修故明观心释也。

净名曰。

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

释论云。

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

即此意也。

问心有四阴。

何以弃三观一。

答夫天下万物唯人为贵。

七尺形骸唯头为贵。

头有七孔目为贵。

目虽贵不如灵智为贵。

当知四阴心为贵。

贵故所以观之。

心贵故心即是金。

夫萤火自照。

灯烛珠火虽复照。

他光不及远。

星月之光与暗共住。

日光能照天下。

不能照理。

心智之光能发智照理。

故心是光。

若心痴暗体则憔悴。

心有智光肤色充泽。

故大品云。

般若大故色大。

般若净故色净。

亦能充益受想行等。

心即明也。

又知心无心名为光。

知想无想知行无行名为明。

又知四阴非四阴名为光。

知色阴非色阴名为明。

又知五阴非五阴名为光。

知假人非假人名为明。

又知正报非正报名为光。

知依报非依报名为明。

又知依正非依正名为光。

知一切法无一切法名为明。

得此意者。

即观心金光明也。

上约十种三法论金光明。

今观心王即观苦道。

观慧数即烦恼道。

观诸数是业道。

心王是金。

慧数是光余数是明。

如净名曰。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

若头等六分各各是身。

此即多身。

若别有一身则无是处。

各各非身合时亦无。

若头等六分求身叵得。

现在不住故不可得。

过去因灭亦不可得。

未来未至亦不可得。

如是横竖求身。

毕竟不可得。

即是无此无亦不可得。

亦有亦无亦不可得。

非有非无亦不可得。

但有名字名之为身。

如是名字不在内。

非四阴中故。

不在外非色阴中故。

不在中间非色心合故。

亦不常自有非离色心故。

当知名无召物之功。

物无应名之实。

假实既空名物安在。

如此观身是观实相。

实相即是金。

实相观智即是光。

缘身诸心心数。

寂不行者。

即是明也。

观身是假名。

假名既如此。

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即为苦道观也。

次观烦恼道者。

烦恼与业皆是身因。

今且取烦恼为身因而起观也。

净名云。

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者。

应作四句分别。

谁身因果俱坏。

谁身因果俱不坏。

谁坏果不坏因。

谁坏因不坏果。

云何是身果。

父母所生头等六分是也。

云何身是因。

贪恚痴身口意业等是也。

今且置三业。

观贪恚痴等四果。

以无常苦空观智破贪恚痴。

子缚断名坏身因。

不受后有名坏身果。

凡俗之流。

名衣好食长养五阴。

纵心适性放逸贪恚痴。

自恼恼他一身死坏。

复受一身因果相续无有边际。

是名因果俱不坏。

如犯王宪付旃陀罗。

如怨对者自害其体身既烂坏。

四阴亦尽。

是为坏果。

贪恚痴身因转更炽盛。

弥纶生死无得脱期。

是为第三句也。

余三果亦以无常观智。

断五下分因缚。

五下分果身犹未尽。

是名坏身因不坏身果。

如此四句存坏不同。

皆不随一相。

随一相者。

所谓修尘共观。

观一念贪恚痴心。

心为自起为对尘起。

为根大乘起。

为离根尘起。

皆无此义。

非自非他非共非无因。

亦非前念灭故起。

非生非非生非灭非非灭。

如是横竖求心叵得。

心尚本无何所论坏。

是名不坏身因。

而随一相随一相者即是随金。

随相智即是随光。

诸数寂灭即是随明。

既得不坏一句。

而随一相了坏身因。

亦随一相坏身果不坏身果。

亦随一相皆亦如是(云云)。

次观业道者。

如净名云。

举足下足无非道场。

具足一切佛法矣。

观举足时为是业举。

为是业者举。

为业业者共举。

为离业业者举。

若业举不关业者。

业者举不关于业。

各既无举合亦无举。

合既无举离那得举。

举足既无下足亦无。

观行既然。

住坐卧言语执作亦复如是。

是为观业实相名为金。

此观智名为光。

诸威仪中心数悉寂名为明。

是为三道辩金光明。

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

能如此解了。

但是名字金光明。

常依此观。

念念不休心心相续。

即是观行金光明。

若蒙笼如罗縠中视未得分明。

闭目则见开眼则失。

此是相似金光明。

若了了分明闭目开目俱见者。

是分证金光明。

若妙觉果圆究竟明了。

名究竟金光明也。

次观心明三识。

论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心。

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观心识于三识。

何者意识托缘发意。

本无识缘何所发。

又缘中为有识为无识。

若有识缘即是识。

何谓为缘。

若无识那能发识。

若意缘合发二俱无。

故合不能发。

离最不可。

当知此识不在一处从众缘生。

从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于此空中假作分别。

是恶识是善识。

是非恶非善识。

种种推画强谓是非识。

若定空不可作假识。

若定假不可作空。

当知空非空假非假。

非空非假双亡二边。

正显中道。

一念识中三观具足。

识于三识。

亦不得三识观。

故净名云。

不观色不观色如。

不观色性。

乃至不观识不观识如。

不观识性。

虽不得识不得识如不得识性。

双照识识如识性宛然无滥。

以照识性故是庵摩罗识。

照识如故是阿梨耶识亦照亦灭故是阿陀那识。

是名观心中三识金光明。

六即位如上说。

次观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

观一念心起。

即空即假即中。

是见三佛性。

何者心从缘起。

是故即空。

强谓有心是故即假。

不出法性是故即中。

此释已显。

更引经证之。

净名云。

何谓病本。

所谓攀缘。

何谓攀缘。

谓缘三界。

证其假也。

何谓息攀缘。

谓心无所得此证即空。

我及众生病。

皆非真非有。

此证即中。

华严云。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此证观心即三佛性也。

又般舟三昧经云。

我心如佛心如。

佛心如我心如。

不见我心为佛心。

不见佛心为我心。

而见阿弥陀佛。

如琉璃中见像。

如饥梦食如梦淫从事。

如观骨光等喻。

皆是证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读此经文宜须细意。

若并作如读是即空也。

示如许多心纷纭。

是即假也。

见阿弥陀是即中也。

又我心如佛心如者。

以有我佛如等分别之异。

所以是即假。

从不见我心为佛心去。

是即空也。

而见阿弥陀是即中也。

又以梦食喻之。

梦食不饱譬即空。

梦食百味譬即假。

皆不出法性譬即中。

余譬类如此。

又释云。

我心佛心者是假名。

假名分别我佛之异也。

我心如佛心如凡圣俱空。

不得我心不得佛心。

岂有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

亡假也。

不得我心如不得佛心如。

岂有我心如作佛心如。

亡空也。

是为双亡空假正显中道。

而见阿弥陀者。

双照二谛也。

常见佛余者安不见耶。

此又是证观心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观心即中是正因佛性。

即空是了因佛性。

即假是缘因佛性。

是为观心三佛性。

是金光明六即位如前说。

复次佛者觉智也。

性者理极也。

能以觉智照其理。

极境智相称合而言之。

名为佛性。

今观五阴称五阴实相。

名正因佛性。

观假名称假名实相。

名了因佛性。

观诸心数称心数实相。

名缘因佛性。

故经云佛性者。

不即六法不离六法。

此之谓也。

观五阴实相故名金。

观假名实相故名光。

观心数实相故名明。

六即位如前思得。

此大好故附此后也。

次观心三般若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之心。

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三般若。

何者一念心一切心。

一切心一心。

非一非一切。

一念心一切心者。

从心生心杂杂沓沓。

长风驶流不得为喻。

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六道轮回十二钩锁。

从闇入闇闇无边际。

皆心之过也。

故言一念心一切心。

是则凡夫所迷没处。

一切心一心者。

若能知过生厌。

皆自持出如小火烧大[卄/積]薪。

置一小珠澄清巨海。

能观心空。

从心所生一切诸心无不即空。

故言一切心一心。

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没处。

非究竟道双亡二边故。

烦恼非一非一切。

大经言。

依智不依识。

识但求乐。

凡夫识妄求乐。

二乘识求涅槃乐。

是故双亡不可。

依止智则求理。

如是观者即是一心三智。

即空是观照般若一切智。

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种智。

即中是实相般若一切种智。

是三智一心中得。

即空即假即中。

无前无后不并不别。

甚深微妙最可依止。

是为观心三般若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菩提。

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三菩提心。

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横缭乱。

如丝如沙如蚕如蛾。

为苦为恼。

若知即空真谛菩提心。

度妄乱心数之众生。

通四住之壅。

是为即空发菩提心。

即假发菩提心者。

空虽免妄乱。

经云空乱意众生而智乱。

甚盲闇复是三无为坑。

是大乘冤鸟未具佛法。

不应灭受而取证也。

若真即假俗谛菩提心。

度沈空心数之众生。

通尘沙之壅。

分别可不分别时宜。

分别药病分别逗会。

不住无为故言即假发菩提心。

空是浮心对治。

假是沉心对治。

由病故有药。

药存复成病。

病去药止宜应两舍。

非空非假双亡二边。

即发中道第一义谛菩提心。

度二边心数之众生。

通无明之壅。

以不住法住于中道故。

言即中发菩提心。

说时如三次第观即不然。

一心中三菩提心。

若观即中是缘金。

发无上菩提心。

若观即空是缘光。

发清净菩提心。

若观即假是缘明。

发究竟菩提心。

是为观心三菩提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大乘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之心。

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大乘。

何者虽观一念心而实有四运。

此心回转不已。

所谓未念欲念念念已。

从未念运至欲念。

从欲念运至念。

从念运至念已。

复更起运。

运运无穷不知休息。

如闭目在舟不觉其疾。

观一运心即空即假即中。

一一运心亦复如是。

从心至心。

无不即空即假即中。

是则从三谛运至三谛。

无不三谛时。

是名以运。

运运若随四。

运运入生死若随三运运入涅槃。

即空之观乘于随乘运到真谛。

即假之观乘于得乘。

运到俗谛。

即中之观乘于理乘运到中谛。

三乘即一乘。

是乘微妙清净第一。

观音普贤大人所乘故。

故名大乘。

是为观心三大乘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身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心。

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三身。

何者华严云。

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

若心缘破戒事即地狱身。

缘无惭愧憍慢恚怒等。

即畜生身。

缘谄曲名闻即饿鬼身。

缘疾妒诤竞即修罗身。

缘五戒防五恶即人身。

缘十善防十恶。

缘禅定防散乱即天身。

缘无常苦空空无相愿。

即二乘身。

缘慈悲六度即菩萨身。

缘真如实相即佛身。

登难坠易多缘诸恶身故。

故知诸身皆由心造。

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

若观五受阴。

洞达空无所有。

从心所生一切诸身。

皆空无所有。

如翻大地草木倾尽。

故言即空。

若即空者永沈灰寂。

尚不能于一空心能起一身。

云何能得游戏五道。

以现其身。

不得应以佛身得度者为现佛身。

应以三乘四众天龙八部种种身得度者。

皆悉示现同其事业。

为此失故。

故言即假同六道身。

如此观身坠在二边。

非善观身。

善观身者。

大经云。

不得身八尺之形也。

不得身相五胞形也。

不得身因饮食将养也。

不得身果酬五戒也。

不得身聚阴入界也。

不得身一假实成身。

不得身二四大成身也。

不得身此已一身也。

不得身彼彼遗体也。

不得身识念念无常也。

不得身等身中空也。

六道皆等有身也。

不得身修依身能修法也。

不得修者即行人也。

亦不得身如身相如。

乃至身修如修者如亦不得。

身性身相性。

乃至身修性修者性毕竟清净。

为此义故故言即中。

言即中者即是法身。

即空者即是报身。

即假者即是应身。

是名观心三身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涅槃金光明者。

谛观心性本来寂灭。

不染不净染故名生。

净故名灭。

生灭不能毁故常。

不能染故净。

不能碍故我。

不能受故乐。

是为性净涅槃。

若妄念心起。

悉以正观观之。

令此正观与法性相应。

妄念不能染不能毁。

不能碍不能受。

常乐我净者。

即是圆净涅槃。

又以正观观诸心数心数法。

不行心数法。

不能毁不能染。

不能碍不能受者。

名方便净涅槃。

是名观心三涅槃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宝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之心。

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三宝。

何者不觉名法宝。

觉名佛宝和名僧宝。

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

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

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

无谛智不发。

无智谛不显。

谛智不和。

不能大用利益众生。

三种皆可尊可重。

是故俱称为宝。

六即如前。

复次中谛不觉名法宝。

真谛不觉名佛宝。

俗谛不觉名僧宝。

知即中离二边名法宝。

知即空名佛宝。

知即假名僧宝。

即中事理和名法宝。

即空事理和名佛宝。

即假事理和名僧宝。

即中名为金。

即空名为光。

即假名为明。

是为观心三宝金光明。

六即如前。

次观心三德金光明者。

谛观一念之心。

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故一空一切空。

无假无中而不空。

空无积聚而名为藏。

藏具足故名之为德。

即假故一假一切假。

无空无中而不假。

假摄诸法亦名为藏。

藏具足故名之为德。

即中故一中一切中。

无空无假而不中。

中摄一切法亦名为藏。

藏具足故称之为德。

虽言一中有无量。

无量中有一。

了彼互生起展转生非。

实智者无所畏。

当知一不为少众不为多。

非一非多不失一多。

不可思议。

不纵不横不并不别。

诸佛以即中为体。

故名法身。

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

以即假为力故名解脱。

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

故称三德。

一一皆是法界。

多所含藏故称秘密藏。

故净名云。

诸佛解脱。

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当知我心亦然。

众生亦然。

彼我既然诸佛亦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得此意者。

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

此为观心三德金光明。

六即如前。

世间有行空人执其痴空。

不与佛修多罗合。

闻此观心而作难言。

若观心是法身。

应触处平等。

何故于经像生敬纸木生慢。

敬慢既异则非平等。

非平等故法身义不成。

既无平等平等智不成。

则无报身。

不能将此化他。

应身义不成。

不如我于经像纸木。

平等平等皆如如名法身。

有此平等智是报身。

将此智化他是应身。

我三身义皆成。

用汝观心何为。

若逢此难者。

当以三事反难答之。

一者汝谓于纸木经像平等为如者。

何意于七庙敬木像。

天子符敕而生畏敬。

于佛经像而生轻慢畏慢。

既起诸使沸乱。

何处有平等法身义耶。

二者汝于同师同学生爱生护。

于异师异学生慢生恚。

爱慢从痴生三毒炽然。

诸恶更甚。

宁复有智慧报身耶。

三者汝耽痴空无慧方便。

尚不悦人情。

况会至理。

矜高自著是增上慢人。

汝师所堕汝亦随堕。

毒气深入。

若为将此邪气化他。

和光应身复在何处。

我以凡夫位中观如实相。

尔为欲开显此实相恭敬经像。

令慧不缚。

使无量人崇善去恶。

令方便不缚。

岂与汝同耶。

今更释帝王者。

真谛三藏云。

法身摄华严。

华严以法身为体故。

报身摄般若。

般若明智慧故。

应身摄涅槃。

涅槃明百句解脱四德等故。

此是彼师明帝王统摄之义。

今明帝王应具三义。

谓帝慧王也。

帝则贵极至尊至重。

慧则神谋圣策。

王则万国朝会。

备此三义称帝慧王。

此经亦尔。

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

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即是至尊极贵义。

若有闻者。

则能思惟无上甚深微妙之义。

开甘露门入甘露城。

处甘露室。

令诸众生食甘露味。

以智慧刀裂烦恼网。

即是圣智雄略义。

诸佛护持庄严。

菩萨诸天恭敬。

护世赞叹。

能令地狱诸河焦干。

乃至一切世间未曾有事。

悉具出现。

即是万国朝会。

多致利益义。

将此三义压十种三法门。

苦道即法身是贵义。

烦恼即般若是慧义业即解脱是朝会义。

乃至法身德即贵义。

般若德即慧义。

解脱德即朝会议。

一一法门悉备三义。

一一法门皆是经王也。

既得此意即论摄法。

摄法有三。

先摄法门。

次摄经教。

三摄六即位。

初摄法门者。

三道摄一切惑。

三识摄一切解。

三佛性摄一切因。

三般若摄一切智。

三菩提摄一切发心之行。

三大乘摄一切发趣之位。

三身摄一切佛果智德。

三涅槃摄一切佛果断德。

三宝摄一切佛恩德。

三德摄一切理。

是为横摄法门。

第二摄教者。

三道是三障。

即三障是三解脱。

摄不思议解脱净名教。

三识摄楞伽地持摄论等。

三佛性摄涅槃。

三般若摄大品等五时教。

三菩提摄诸方等经。

三大乘摄法华。

三身摄华严。

三涅槃三宝三德等。

皆摄涅槃。

此举当道诸经。

絓是八万法藏。

皆应摄尔(云云)。

第三摄位者。

苦道有一切五阴。

烦恼道有五住惑。

业道有一切业乃至(云云)。

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

若即三种之非道。

通达三种之佛道者。

六位所显则摄诸位也。

乃至三德亦有六位。

三德既备摄。

六位宁不备收耶。

其间则例自可知(云云)。

所以作三番摄者。

合帝慧王三义。

摄法门合贵义。

摄教合慧义。

摄位合王义。

又摄法门是横摄。

摄位是竖摄。

摄教是横竖双摄。

统摄之义既明。

经王之义显矣。

次观心明经王者。

观心即中是贵义。

观心即空是慧义。

观心即假是朝会义。

是为观心中经王也。

观心论位者。

众生本有理性金光明。

心但有名。

即名字金光明。

念念修观即观行金光明。

观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

会入法流即分证金光明。

尽边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

若不修观徒闻何益。

如遥羡宝山。

足不涉路。

安可得乎。

为此义故。

须观心一番令闻慧具足也。

次释通名者。

如法华玄义中说(云云)。

  第二辨体为三。一释名。二引证。三料简。

  释名者。

体是质质是主质。

何为主质之体。

法身法性是经体质。

若依义者法身为体质。

若依文者法性为体质。

法身法性只是异名。

更非两体。

欲令易解是故双题尔。

法性语通。

今以佛所游入法性为体质也(文云)。

是时如来。

游于无量甚深法性。

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故知此体不与下地菩萨及二乘等共。

非通法性也。

但是佛所游入一切种智。

以此为根本。

无量功德共庄严之。

种种众行而归趣之。

言说问答共诠辨之。

类众星之环北辰。

如万流之宗东海。

故以法身法性。

为此经正体之主质也。

故书家解。

礼者体也。

体有尊卑长幼。

君父之体尊。

臣子之体贱。

当知体礼之释。

与经法性意同。

如来所游佛所护持。

故知此体是贵极之法也。

复次体是底义。

穷源极底。

理尽渊府光扬实际。

乃名为底。

释论云。

智度大海唯佛穷底。

此与今经法性甚深意同。

当知法性高深竖穷佛海。

故以底义释体也。

复次体是达义。

得此体意通达无壅。

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

一切异名别说。

皆与法性不相违背。

释论云。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

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

又云。

若如法观佛般若与涅槃。

是三则相。

其实无有异。

此与今经法性无量意同。

当知法性广大无涯。

横收法界遍无所隔。

故以达义释体也。

  二引证者。

序品云。

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

鬼神品云。

若入是经即入法性。

如深法性。

二文既云深法性。

即知简异二乘菩萨所得法性也。

空品云。

故此尊经略而说之。

说于空即如也。

赞佛品云。

知有非有本性空寂。

当达此等。

皆体之异名。

悉会入法性。

法是轨则性是不变。

不变故常一。

此常一法性诸佛轨则。

故云法性为此经体也。

  二料简者。

问法性定是空。

为非是空。

答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净于四句不应以空有求之。

虽非四句。

或时赴缘作四句说之。

文云。

两足世尊行处亦空。

新本云。

是第三身是真实有。

又云。

前二种身是假名有。

又云。

非有非无。

此有四句。

四门意也。

门乃有四悟理非数。

佛示人无诤法。

不应执此相竞。

旧本明空新本明有以体达义释之。

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第三明宗者。

宗谓宗要也。

说者或以果为宗。

或以因为宗。

或双用因果为宗。

今寻寿量品。

虽明施食不杀之因。

乃将因拟果。

果是正意。

三身分别品。

虽复问因。

佛答三身还是果为正意。

今此意但用佛果为宗。

何者法性常体甚深微妙。

若欲显之非果不克。

当知果是显体之枢要。

如提纲目整。

则以果为宗。

意在此也。

更附经重显此义。

文云。

释迦如来所得寿命。

释迦是果。

人寿量是果法。

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

法性既非有非无。

非常非无常。

果人果法亦非常非无常。

法性既能常能无常。

果人果法亦能常能无常。

四佛释疑。

举山斤海滴地尘空界。

无能算计。

知其数量。

明其能常八十灭度是能无常。

此见八十灭度之无常。

不能计校其常。

尚不能知其常焉。

能知其非常非无常。

若不约果此义难明。

既举果冥理显体义彰。

以果为宗其义如是又说果义不同。

或约无上菩提智德明果。

或约大般涅槃断德明果。

若举智德众善溥会。

任运知有断德。

若举断德诸恶永尽。

任运知有智德。

互举一边不可偏执也。

今经举寿量明果。

寿量是果报。

果报语总。

总于智断。

智断亦总果上三身果。

上三身既与法性冥。

法性非常非无常。

三身亦非常非无常。

法性既能常能无常。

三身亦能常能无常。

若能无常即化身寿命也。

对无常而论常。

能常即报身寿命也。

报化与法性冥。

法性既非常非无常。

不可算数。

报化亦非常非无常。

不可算数。

云何见迹短。

而言佛寿定短。

此不识果能显体之意。

又如佛非鹿马能现鹿马。

鹿马定是佛耶。

鹿马是佛化所为。

非佛身也。

法性能长短。

长短非法性也。

若见此意。

果能显体常义亦成。

非常非无常义亦成。

无常义亦成。

果为宗要义亦成。

若不尔者。

诸义皆不成。

旧用山斤海滴之文是无常。

谓虚空分界是虚空无为。

复引舍身品中求常乐住处者。

是三无为为常。

无生死故为乐也。

皆以小意曲解大乘。

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

非宗要也。

  第四明用。

用谓力用也。

灭恶生善为经力用。

灭恶故言力。

生善故言用。

灭恶故言功。

生善故言德。

此皆偏举具论毕备也。

夫一切种智是果上之德。

果智由于无量功德之所庄严。

灭除诸苦与无量乐。

苦是恶业果。

贪恚痴是恶因。

恶因不除果不得谢。

圣人意先令灭恶因。

故忏悔品居先。

乐是善果忏赞是因。

忏罪赞圣恶灭善生。

故赞叹品居后。

亦是互举尔。

将此胜用庄严果智。

智备体显。

体显名金。

果备名光。

力成名明。

益他曰教也。

但忏品灭恶非不生善。

赞品生善非不灭恶。

互说一边尔。

空品双导。

忏不得空恶不除灭。

赞不得空善不清净。

文云。

一切种智而为根本。

即其义也。

四王品已下。

护经使宣通还是生善。

攘灾令去还是灭恶。

摄此诸文。

故言以灭恶生善为用也。

  第五判教相者。

旧明。

此经非会三。

非褒贬非无相。

不列同闻众。

不在五时次第而明常住者。

是偏方不定教。

是义不然。

若不列同闻非次第者。

列同闻众应是次第。

鸯掘摩罗列同闻。

与众经不异。

论褒贬与维摩意同。

论家何故不预次第。

若列众不列众皆非次第者。

亦应列众不列众俱是次第(云云)。

若言未应明常而明常。

是偏方不定者。

陀罗尼云。

王舍城波罗奈祇陀林三处与声闻记。

此亦是未应会三而会三。

得为次第。

未应明常而明常。

何故不定耶。

又法华般若净名方等。

咸论常住得是次第。

此经明常独居不定何耶。

又一师言。

此经与法华同。

是第四时。

山斤海滴与尘沙义齐故。

是义不然。

新本云。

舍利系缚色。

如来常住身无有舍利事。

何得山海而翳金光。

尘沙而蔽宝所。

真谛三藏云。

此经是法华之后涅槃之前。

九十日说。

引涅槃云。

佛告波旬。

却后三月吾当涅槃。

信相闻斯故知八十应灭。

是义亦不然。

唱灭之旨非独告魔定在三月。

法华云。

如来不久当般涅槃。

普贤观亦云。

当般涅槃。

诸经唱灭非但一文。

何必九十日耶。

纵令三月。

为属第四时。

为属第五时。

若属第四时。

法华已舍方便。

此中何得更许三乘同忏。

若属第五时。

何得复言在前三月。

进退无据两楹不摄(云云)。

今既不同旧。

若为判教。

若安无相而时异。

若入会三而未别案。

下文云。

曾闻过去空闲之处。

有一比丘。

读诵如是方等大乘。

既言方等岂非文耶方等之教通于三乘。

新本云。

欲生人天。

欲得四果支佛。

欲得佛。

皆应忏悔灭除业障。

安处方等其义无疑。

而难者言。

新本云。

法界无异乘。

此害于通义。

然方等满字通别通圆。

此旨非妨。

难者以不列同闻为疑。

胡本尚多。

何必止四卷七轴。

或其文未度尔。

如此斟酌五味明义。

则第三生酥摄。

若四藏明义则杂藏摄。

四教明义则通教摄。

通教之中即得论带别明圆也。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