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文句记

金光明经文句记

  宋 知礼述 #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吾先师昔居宝云尝讲斯典。

其徒繁会竞录所闻。

而窃形卷轴。

况笔寄他手反羁乎旷远之旨。

至于援证经论辞多舛谬。

予每一临文不能无慨。

近因讲次忆其所领大义撰成记文。

仍采孤山索隐中俗书故实。

用为裨助。

庶览者不以事相之关情。

但思理观之为益。

时天圣五祀腊月三日记。

  释题二。

初正标题目。

金等四字即所释也。

文句二字是能释也。

所释经题委在玄义。

能释文句者文即经文。

句谓章句亦句逗也。

即以章句节其经文。

令其诠旨各有分齐。

故荆溪云。

以由释题大义委悉。

故至经文但粗分章段。

题云文句良由于此。

然立此二字盖谦辞耳。

若观释经大义非少。

又解诸经皆称文句。

乃是通称。

故以经题简之令别。

二能说师号。

住处得名如常所辨。

二入文二。

初定三分二。

初的指所传。

异于真谛所译七轴二十二品。

故指四卷十八品也。

世有足嘱累为十九品者谬也。

以诸译本皆无此品故。

二正判三分二。

初引诸师判二。

初总举不同。

盈者进也。

缩者退也。

盖言诸师分割三分进退不同也。

二江北下正明。

初判三。

初江北师。

以四王等各于佛前发愿拥护说听之者。

故云大誓护经。

流水长者除病救鱼。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等。

为大悲接物。

此师之意与下真谛新旧虽异大意是同。

二江南师。

与今分节三分似同。

但昧寿量半品属序耳。

三真谛师二初判文。

真谛三藏于梁世重译此经。

名金光明帝王经。

更加四品。

谓三身分别品。

灭业障品。

陀罗尼净地品。

依空满愿品。

足谶本十八凡二十二品而出疏解释。

故云新文等也。

二真谛下明义。

仍斥江南以授记除病悉在流通。

故云后师弟因果等也。

合云师因弟果现文似倒。

二今师下示今师意二。

初约理破诸师二。

初总斥人情。

正斥真谛义兼江北。

以此二师判师弟因果。

并在正宗。

意谓序分全未辨说修证之道。

至流通分道味已歇微末而已。

故总斥云是义不然。

二夫三下别示经意二。

初立意二。

初明三分互通。

杜塞也。

三分共成一经感应岂得义理互不相兼。

如初序分叙述发起。

若不阙于下之二分。

何名正通之序。

正是序中所发所述。

复是流通所宣流布。

不尔何名一经正说。

流通一段。

若舍序正为通何法。

是故三分各具三义。

上中下语即七善中时节善也。

妙经云。

初中后善。

若其杜绝何名善耶。

二又众下众机遍益经所被机益有迟速。

不必皆在正宗悟入。

故云根性不定。

何容序分全无法味。

通中法味歇灭微末耶。

既其不然。

于流通中说流水因及信相果。

复何所妨。

弥益也。

督率也。

励劝也。

二又法下引经。

师即释迦也。

达多品中明佛往劫以国王身事阿私仙求大乘法。

故曰师因。

持品授记波阇耶输等成佛劫国即弟子果。

古诸法师判法华经。

自法师品后皆属流通。

而人共许。

此与江南判今流通有师弟因果。

其意齐也。

故云与义无妨。

然不可定执故云与夺由人。

二今下据义分今部二。

初分经二。

初定三分文。

今分三分大同江南。

但序盈半品。

故引三师但破真谛。

二序者下示三分义二。

初正示。

将者当也。

正宗流通在序分后。

今序当有二分之益。

故云将有利益。

正当机者当是对义。

即正对机缘辨说常果忏赞之道也。

筌鱼笱也。

罤兔罝也。

筌罤喻言教。

鱼兔喻义理。

欲使言教流至将来。

正像末时常令群生取于义理。

故云不壅于来世也。

二经曰下引经。

二疑者下释难二。

初立难。

既称序分。

合齐序品。

安得复入正宗寿量半品余耶。

二众经下释通三。

初引他部例。

净名经以佛国因果以为正宗。

既无序品。

诸师乃将佛国半品而为序分。

若大品般若序品中云。

佛知众会已集告舍利弗。

菩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

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

如此说者已是正宗。

而文在序分。

若涅槃经常寿为正。

既无序品乃以寿命品中集众为序。

此约北本也。

若南本者谢公治定。

乃取寿命集众之文。

题为序品。

此等三经或序入正。

或正入序。

诸师分解不以为疑。

安得独疑今判序分入寿量中耶。

二斯乃下明此经意。

斯乃出自集经者节品之意。

盖以若将寿量品题。

于天龙集信相室后安者。

则令四佛断疑之文孤然而起。

故云崭绝。

崭锄衔切。

崭岩山貌。

若文孤起则如山岩之险绝。

不相连属也。

为此之故安寿量题于序段中也。

三今从下约今意结。

品虽属正义当序分。

岂顺标题令义失耶。

二序有下至释经三分也。

初释序分二。

初释品题二。

初释序二。

初标三义。

经之序分义合有三。

诸部之中或秖一二盖阙略也。

今经与法华等诸大部中皆具此三。

二次绪下释三义。

绪谓茧之绪也。

凡茧之抽丝先抽其绪。

绪尽方见其丝。

今以五事在初如丝之绪也。

冠去声呼。

叙方将述当益。

盖言叙述当时有正宗流通之益。

故此序述下一十七品也。

发谓开发物机之信也。

起谓兴起圣应之教也。

此序即以现瑞骇动物情。

令信心颙颙教必深益。

三品者下释品二。

初举梵翻名。

二品是下就名释义二。

初正释。

此中文句俱在经也。

以能诠教皆用四法。

谓声名句文。

此有二种。

佛世灭后。

若约佛世八音四辩梵音声相。

此一是实。

名句文身但是声上屈曲建立。

此三是假声属色法。

名句文身属第三聚不相应行。

毗昙十四成论十七瑜伽二十四种。

此则大小二宗所立有异。

名句文者。

唯识云。

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文即是字为二所依。

若约灭后诸圣结集。

彼土贝叶此方黄卷。

其中所载名句文者。

皆依形显色法建立也。

今略举此二具足应四。

气类相从者。

如以四法同明发起等义。

故节为序品。

乃至同明赞佛之义。

故节为赞品。

今虽释序而品义贯下。

二引例。

律论二藏文句气类。

咸有篇聚犍度之节段。

犹经之品类。

篇聚者。

谓五篇六聚。

一波罗夷。

二僧残。

三波逸提。

四提舍尼。

五突吉罗。

此谓五篇也。

于僧残之下加偷兰遮。

即名六聚。

若于吉罗更开恶说。

复为七聚。

毗昙者。

具云。

阿毗昙。

此云无比法。

即论藏也犍度。

此云法聚。

亦以气类相从之法。

聚为一段也。

如八犍度论。

谓一业犍度明三业。

二使犍度明百八烦恼。

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见八杂。

思之可见。

二从如下释经文二。

初分三序。

此虽分三。

至下消文。

但束为通别二序。

二释三序三。

初释次序二。

初泛论名数二。

初明数不同二。

初正明数开合。

地人者弘地论师也。

六事者。

一所闻法体。

二能持人。

三闻持和合。

四说教主。

五依止处。

六闻持伴。

或七则离于我闻。

或五则合于佛处。

二兼示众是非。

此经正谈常寿之宗在信相室。

故诸天龙及诸菩萨于此集听。

说竟四佛不现。

理合其众退散。

灵山说序梦中金鼓。

时处既异故皆不闻。

约听常寿得是同闻。

不预梦等故非同闻。

以说此经时处不定。

故同闻众不如诸经安布次比也。

若义净新译最胜王经。

列同闻众不异诸经。

大师悬知梵本将至故注云云。

二此之下立名多种二。

初列释异名。

凡有六名。

皆上句标名。

下句释义。

印定义者。

以如是等文如世符印。

见此冠首知是佛经。

故大论云。

非但我法如是。

三世佛经初亦然。

为通名作本者。

金口所谈皆安如是故通名经。

经后序者。

结集时在说经后故。

经前序者。

以佛遗嘱令安经首故。

大论云。

佛将涅槃。

阿难问佛。

一切经首当作何语。

佛答阿难。

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与某大众。

破邪序者。

以一切外经皆以阿沤二字冠首。

阿之言无。

沤之言有。

以其所计此二为本。

显于部内不出有无。

故立如是对破邪执不如不是。

证信序者。

大论云。

何以不直说般若而说住王舍城。

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

二天台下结归四悉。

天台师者。

章安对彼旧解故称智者为天台师。

四悉檀者悉是华音以遍为义。

檀是梵语此翻为施。

诸佛圣人常以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之益。

遍施众生。

斯是感应之通相也。

此之次序金口令安即是应也。

即被灭后一切机缘即是感也。

而其一序有六名义其意如何。

今以四种悉檀收之。

则一一名义皆有所归也。

故初二二名是世界益施众生也。

三四二名属于为人。

第五破邪是对治法。

第六信理属第一义。

此四既未判于深浅。

即当四教各具四也。

二旧解下正释经文二。

初依经释五义。

二明阙同闻意。

此依地论师六事分文故。

若依五事现文唯四。

就初为五。

初释法体二。

初旧解二。

初引诸师释四。

初旧解。

二肇师。

三真谛。

四龙树。

其四文义皆悉可见。

至判四悉方定深浅。

二此之下以四悉判。

今明圣法若多若少若总若别。

无非感应。

感应不出四种悉檀。

前判次序六种名义。

是总是多。

今判六事一一感应。

是别是少。

故如是二字诸师异释。

今天台师用四悉檀而会释之。

各得如来感应一意。

岂同世诤是一非诸。

旧解二字虽对文理。

不分大小其语通总。

又无生善三益之相。

但得授受不谬之益。

故属世界也。

肇师虽有会理之言亦不简真俗。

但生信顺资禀之善故属为人。

真谛文理亦未分别。

而论决定离增减恶故成对治。

龙树信顺虽同肇师。

而言信者言是事如是。

此则能彰三谛之义。

是事即俗谛。

如即真谛。

是即中谛。

此于一句巧示三谛当第一义也。

注云云者令如向辩。

二今作下今释二。

初约教。

二观心。

此之二释即教观二意双美而谈。

迥出诸宗功由此也。

初文分二。

初通。

约说约传明如。

约解约受明是。

此既通释。

贯下别释必该四教。

故知法相是四所诠。

佛是宣说四教之主。

阿难是四闻持之人。

当分而言四皆海量。

二别释三。

初迭明破立四。

即是四教一一破前不如不是。

方立本教如是之义。

初破邪立正。

破外道邪显三藏正二。

初破邪。

阿沤称吉者。

百论明外道问内弟子云。

佛说何法。

答云。

略说二种恶止善行。

外曰。

汝经有过初说恶故是不吉。

我师经法初说吉故。

如广主经等初皆言吉。

以初吉故中后亦吉。

故曰阿沤称吉也。

文乖等者。

以正破邪不如不是。

经初标吉而部内所诠唯是邪见。

此文乖理非如也。

邪见则不吉岂称阿沤。

此理异文非是也。

故百论破云。

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见气也。

二文如下立正。

三藏教中文理相称。

以无常生灭之谈称无常生灭之理曰如。

此理称文曰是。

二今谓下破异立同二。

初破异。

欲彰衍理先斥藏非。

实有之俗而为能诠。

不即真谛故非如也。

所诠之真不含中理浅故非是。

二摩下明同。

通谈幻有当体即空不异名如。

即空之真能含中道。

不同三藏析空定浅故理名是。

通教必通别圆二教。

故文标云摩诃衍也。

三今谓三下破浅明深二初破浅。

欲明别理先斥通非。

通教三乘同闻即空。

而钝菩萨同二乘解。

利根闻空不但空有兼能空空。

既此各解望别非如。

空中两证证空尤劣比中非是。

二明深。

别教不通二乘修学。

虽复广摄微尘之众。

唯菩萨根皆闻佛性次第修入。

既无异解故得称如。

无不证中故称为是。

四今谓离下破离立中二。

初破离。

欲明圆理先斥别非。

别虽谈中中唯佛界。

虽复变造九界因果九非性具。

须缘中道次第断尽方成佛界。

佛与九异故不名如。

初观出俗次观出真。

至第三观双出二谛方证中道。

中不即边故非是义。

二文字下明中。

能诠文字性本忘离。

与理不异故称为如。

唯空唯有唯色唯心。

一一皆中无非佛法故名为是。

文如理是义究竟成。

二初破下结成四教。

问前释四教通真含中得名理深。

今结四教别教乃云破浅明深。

岂可通教真中俱浅。

答通理虽深。

为摄二乘及钝菩萨故兼浅理。

今结别教独菩萨法唯谈深理。

故以唯深破于兼浅。

与前列释义不相违。

三此经下示部具四。

二观心。

以圆三观观于阴等。

修恶之心即是性恶。

名恶法界无法不收。

体是三德复名三谛。

称谛而照观境不异故名为如。

境即正观者。

境是本觉起为始觉。

虽分新旧觉体不殊。

故得名为境即正观是义方成。

若不尔者境照境等四句岂立。

经言等者。

若观顽境偏小忘心假立真如等皆名邪观。

今兹正观虽非约行。

行人若欲摄事成理即闻而修。

必须于所观心简于十境。

阴境常有余九待发。

于能观观须识十乘。

上根修一。

中根至七。

下根具七。

若自未解摩诃止观。

当依师友一一咨询。

明识药病方可修之。

勿谓一句修行即足。

下去观解准此应知。

二我闻下释闻持二。

初旧解三。

初旧师。

外人我见故多师心。

阿难师佛故唱我闻。

二真谛。

我能受持佛所说法故是器义。

简三非器显成三慧。

虽未分于四教慧别。

然释我闻尤过旧解。

三释谓。

彼明耳识从四缘生。

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

今云不坏是根。

可闻处是境。

谛听是作意。

唯阙空缘。

下云因缘和合义可兼之。

即四缘和合方发耳识。

不言耳闻称我闻者。

我是耳主故。

新云耳识九缘生。

备于唯识也。

二师释下今释二。

初约教释二。

初我闻各释二。

初明四我。

此我我等例于大经生生等四句而立。

然我是假名揽阴而有。

阴法既有生生等四。

我随实法岂不然乎。

如释生生云大生生小生。

此乃生灭生于生灭。

揽生灭法成生灭我。

故例生生成于我我。

虽是空观而非体空。

是故三藏当于初句。

又复应知假实生灭众生本尔而不觉知。

今禀此教称本而观。

岂唯此教。

下三皆尔。

通教实法生即不生。

故阴中我即无我也。

故属次句。

别人知阴不生而生。

是故观于无我而我。

盖由此教元知真我。

见慢盛故。

初观无我次破无我。

建立于我后入真我。

是故此教当第三句。

圆人即达现前假实不生不生。

揽常住阴而成真我。

我既即中二谛皆趣。

故云我无我而不二真我义。

是故此教当第四句。

教本被机故四我义配四根性。

令后说者如上分别故注云云。

二明四闻。

我是闻主闻是我用。

主是假人用是实法。

然若解生义则闻义自显。

但生是总论缘起。

闻乃别从说听不无少异。

从闻因缘而有余闻故曰闻闻。

既从缘生终归坏灭。

此闻生灭也。

闻无四性当处无闻故曰闻不闻。

此闻无生也。

真虽不闻俗中有闻故曰不闻闻。

此闻无量也。

二谛即中故云不闻。

中亦叵得复云不闻。

四十九年不说一字。

何有中边而可闻耶。

此闻无作也。

注意同前。

二有四下我闻共释三。

初闻者四能。

三藏教中阿难一身而有四德故受四名。

典藏出阿含。

余三出正法念。

今演小名对于四教义与名合。

阿难梵语欢喜华言。

佛成道夜生举国欢喜。

因以为名。

从缘立名符生灭法。

传持三藏宜用此名。

通教所说体事即理。

异凡俗见宜用贤名。

别教五谈尘沙佛法。

多所主领宜典藏名。

圆教始终诠法界理。

既深且广宜用海名。

二欢喜下能承四佛四。

初三藏。

此教析法空不含中。

故见佛身唯是丈六。

二贤阿下通教。

观既体法显二种空谓但不但。

钝根菩萨同二乘人唯见但空。

无中实故非色心本。

故佛元由誓无残习。

幻出身智终归灰灭。

色有分齐故云丈六。

若利菩萨受别圆接解不但空。

空是本觉中实之体。

是妙色心佛位证得。

所有身智称体无边。

故名尊特尊崇奇特。

亦名报身。

秖一佛身由利钝机见二种状。

故云合身。

通教佛身须作此辩。

应了钝根见佛纵高十里乃至百亿。

以依但空亦非尊特。

有分齐故。

若利人见丈六八尺。

既依中道亦无分齐。

是故下文金龙尊王偈赞三十二相。

文句解云正叹尊特。

三典下别教。

此教初心便闻但中。

中虽不具九界依正。

非无佛界妙色妙心。

是故见佛唯无分齐尊特身也。

此教始终不共二乘及住空菩萨修证故也。

四海下圆教。

此教所说世间相常。

故一切法无非中道。

虽与别人同见尊特。

彼兼别修此皆性具。

故龙女云。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欲彰全性是故从胜特名法身。

故此教人观性德苦乐而兴与拔。

以即理毒害为所消伏。

修德三因名性德行。

报应二身即名法身。

盖欲以性而泯于修。

苦则即拔无拔。

毒则即消无消。

行乃即修无修。

佛乃即证无证。

阿难传此无作四谛即说无说。

是故亲承法身佛也。

三此下部有四机。

问上明四教今那但云三乘说听。

答以三乘中声闻缘觉须论藏通。

若明菩萨须该四教。

三乘总论四教别辨。

听既三乘说必四佛。

既一音各解亦一身异见。

前明合身其意在此。

二观下约观心解。

以上我闻各四句义。

就于行者心观辨之。

攀上等者。

是有漏禅六行观也。

攀上净妙离厌下苦粗障。

约于九地迭论上下。

我我闻闻是三藏中生灭俗境。

前约三乘知解生灭观之入理。

今就凡夫不知而修但成世禅。

既是俗境知与不知法本生灭。

故当生生句。

今宗解之或从所化机。

或约能观观。

析体二观俗异真同。

前约俗异故将析法别对初句。

今就真同故以析体共对次句。

后之二观不殊前对。

又前约教我闻四句可对四人。

今论修观须就一人一念而照。

故释签一心三观于一念心见四四谛。

尚具四趣岂阙世禅。

故说必次第约人辨相故。

修无前后唯成圆观故。

三一时下明和合二。

初旧解二。

初肇师。

启开也。

运谓时运嘉善也。

会合也。

即是机应善合之时也。

二三藏下真谛二。

初叙彼立义。

此解同肇以合释一。

而但就机论不高下合应之心也。

若谓众生心不高下中平之时。

即是与佛合一时也。

故云平时即是一时。

二私下章安释成。

言私谓者。

大师灭后顶师记录。

此文句时自加此释。

事非公灼故言私也。

盖虑后人不解真谛高下之义。

故为释出。

高谓慢心自恃陵他不能奉行佛之道法。

故云慢心不行。

下谓耽恋五欲荒迷不舍何能受道。

此之二心最为道障。

欲令今人不耽不慢修于平时即感圣也。

二师下今释二。

初约教二。

初约因缘总释。

感应因缘合一之时也。

不明感应与谁论一。

未分三谛浅深之别。

故当总释。

二亦下约谛智别释二。

初释时。

问谛智但在机感应该生佛。

双只既不同如何论总别。

答智即是机谛即是应。

智谛合时名感应一。

何者。

佛以三谛而为其体。

不以此体应于众生。

众生无由智合于谛。

如须菩提石室观空。

释迦叹言得见我身。

岂唯谛理诸善亦然。

如云若持五戒释迦如来在汝家中。

故知佛以三谛诸善而为体相。

众生修善见谛理时。

即是感应合一时也。

今明三谛即摄四教。

如常所辨。

二而言下释一。

即前谛智合一之相也。

先简不合。

谓前思后知此乃觉观虚妄之心。

若智发者思觉俱寂豁尔开悟。

方与谛一故言一时。

四教谛智一相皆然。

二观解。

前约教解是佛会开悟。

今约观心是灭后造修。

前分四教今在一心。

文同意异。

四明教主二。

初旧解二。

初真谛。

未破无明名小菩萨。

若证法身分显三义故不被异。

三乘异外故但一义。

菩萨双异外道二乘。

故得二义而未平等。

佛尽能异是故三义具足究竟。

二释论。

世尊当十故佛第九。

此就合说。

若调御丈夫开为二号则佛当第十。

十号具足名世间尊。

此是能觉。

其所觉者。

即世间等三双法也。

初双约凡圣。

世则六凡法。

出世则四圣法。

次双约小大。

无常则凡小法。

常则大乘法。

后双约思议不思议。

六凡三教是数皆可思议法。

唯圆非数是不可思议法。

此等法门于一心中朗然顿觉。

故名为佛。

二今释二。

初约教。

佛既翻觉。

而有三身即是三种觉智所成。

若一切智成于三藏丈六佛。

依道种智有二佛者。

此智论于界内外故。

界内道种成于通教但空丈六。

以钝菩萨为空出假故。

界外道种成于通别但中尊特。

以二菩萨为中出假故。

一切种智成于圆教及通别教诸法趣中法身佛也。

虽被四机秖是三佛。

此之三佛不可定一无差即差故。

不可定异差即无差故。

须忘一异是秘密藏故。

而论一异跨节当分故。

二约观。

三观所觉皆云诸法者。

一一觉于三谛也。

故空觉三谛差别情忘名第一义空。

故曰一相。

假觉三谛皆能立法名如来藏。

故曰种种相。

中觉三谛遮照同时名第一义理。

故曰无一异相亦一异相。

前约教释故以三智别示三身摄于四教。

今既约观须唯在圆。

圆观若成四教三身。

不求自获。

尘去鉴净像现随形。

令此分别故注云云。

五住者下住处二。

初双标。

佛能住人也。

城山所住处也。

人必有法以为能住。

如世恶人必以恶法住于家舍。

善人善法住舍亦然。

今云佛住王城耆山。

岂得不以首楞严定为能住法耶。

故普贤观云。

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

此佛住处名常寂光。

牟尼是人寂光是法。

此之人法自可分于能住所住。

若望山城俱为能住。

山望寂光为所住处。

处随法转。

其犹还丹点铁成金。

故摩竭提阿兰若处名寂灭场。

今之城山岂其不尔。

故知不辨能住心法。

但云色身住于土石。

则大小心境之谈便成无用。

是以双标能住所住其有旨乎。

二真谛下双释二。

初明能住法二。

初旧解二。

初真谛。

此师释住不但色质住于城山。

故明八种能住之法。

一住大千显能住化广。

二住依止显今能住。

三住五分显于能住无漏五阴。

五分者。

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谓无学道共戒灭尽定无生慧有余解脱照解脱智眼名为知见。

谓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

是则前三并在于果方名法身。

言寿命现在者。

以入无余则五分灭故。

灰身则戒定有余解脱灭灭智则慧及知见灭。

故寿命现在五分得住。

四住威仪行住坐卧皆有法则故能利物。

五天住住禅定者。

禅则四禅。

定谓四空。

是色无色二界天法故。

六梵住住四等。

众生无量我心常等故。

四禅加修慈悲喜舍生梵天王。

故云梵住。

文无喜舍略也。

七圣住住三三昧谓空无相无愿。

此三圣人所修故云圣住。

八大处住即常寂光言虑已绝。

故云第一义也。

此之八义皆是如来能住法也。

二释论。

大品云。

佛住王舍城。

龙树约四义释能住法。

谓天梵圣佛也。

真谛八法不出此四。

是故大师以四摄之。

论中天梵与真谛师天梵二住名义全同。

而言定者四等定也。

此则以二摄于二也。

圣住与真谛圣住名义全同。

而更摄得五分寿命。

此则以一摄二也。

佛住与真谛大处住名异义同。

以一摄一。

此则论四已摄彼五也。

而论复云。

于四住法中住圣住佛住法怜悯众生故。

王舍城住今云迹住也。

此义复摄真谛三住。

以王城是依止处故。

王城在大千界内故。

四威仪不离王城故。

问佛能住法是首楞严。

论何须说圣梵天三。

答如来自行实在楞严。

为利他故住余三法。

心若不住梵天等法口岂能说四禅四等。

是故妙乐明论四住云。

从广之狭将胜摄劣故。

天摄机宽佛摄最狭中二迭论。

故云从广之狭。

佛住既胜无善不摄。

故圣等三是凡小善明所摄耳。

二今释二。

初教。

论明四住其义犹总。

是故今家明四教佛住于三谛。

复论兼独住法明矣。

三藏所诠析法观拙。

故成佛唯丈六身。

但住真谛。

通教所诠体法观巧能证二空。

故所成佛随利钝机一身两见。

丈六住真尊特住中。

别教诠中修次第观。

故所成佛唯一尊特。

以须别修缘了庄严。

故使此佛双住俗中。

圆教诠中中具诸法。

因中万行不修而修。

果上万德成无所成。

故即报应名为法身。

唯住中道。

前三教佛岂离法身。

今就当分明四差别。

是故四佛各以住法住于城山。

二观。

于一心中圆修三观住于三谛。

以此住法住所居处。

若念念不休即观行佛行住坐卧。

经云。

此处皆应起塔。

即此意也。

二王下明所住处二。

初城二。

初因缘释。

此文虽略意亦可见。

若欲备知当寻彼论。

二观行释。

上诸观解皆是附法。

以如是等不借事义表观法故。

此之城山是托事观也。

如今王舍借覆盖义表于五阴。

托自在义表善恶王。

故妙乐云。

以善恶王对无记舍。

应知无记遍该八识。

若善恶王唯第六识。

以此第六通三性故。

谓善性恶性无记性也。

此无记性同余四阴为所观境。

取善恶性为能观观。

初心修观莫不用此第六心也。

以由此心能起忻厌。

分别名义作善恶因故。

所言善者。

对恶得名非究竟善。

以此王数本由见爱熏习所成。

圆名字人全未能伏。

纵起善念不离见爱。

故十境心皆名魔障。

不思议观方曰善净。

若直以此心观实相理。

如用藕丝悬须弥也。

徒增分别绝念无由。

若体此心是性恶者。

性恶融通无法不趣。

自然摄得七八九识同为妙观。

故得名为境即是观。

能所既泯思议乃忘。

圆妙之观初心可修。

故妙乐云。

忽都未闻性恶之名。

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须闻性恶者。

以知性恶故则修恶本虚。

三观十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

修德功寂是无作行。

故以性德召此行也。

此意若昧徒说心王为能观观。

终非圆观。

岂前三教非善恶王为能观耶。

又须了知非独城山以阴为境。

诸事法观皆须观阴。

故妙乐云。

又诸观境不出五阴。

今此山等约阴便故。

以诸文中直云境智。

记文既云诸观之境不出五阴。

则知记事附法无不观阴。

言此山等约阴便者。

盖此山城表阴义便。

故明言阴。

诸文不便故直云境智。

虽为不便不言五阴。

而所观境无不是阴。

故上句云不出五阴。

直云境智。

即诸文云。

观一念心即空假中也。

虽不云阴且一念心非阴是何。

有人据此执诸观境不观阴者。

违文背义过莫大焉。

又僻执云。

唯止观中从行观法得简阴境。

诸事法观不得简阴。

斯是胸情自立规矩。

诸文观法既不出阴。

简有何妨。

况妙乐中观阴。

须明方便正修简境及心。

简境岂非去尺就寸。

简心岂非去其思议取不思议耶。

安得固违执不简阴。

此人又执诸文托事附法观心不可修习。

唯止观约行观法方可修之。

乃引义例谕邪师文为据。

彼文云。

十二部观寄事立名。

虽有三观之名十境十乘不列。

一部名下唯施一句。

岂此一句能伸观门。

今人谓事法观心便可修习。

不假止观者。

岂不全同往代邪师耶。

今评义例验此人说。

全昧荆溪破立意也。

何者。

义例谕疑本为邪师错。

谓止观十境十乘是渐圆观。

唯顶法师十二部经观心之文为顿顿观。

修之即得。

是故荆溪如上谕之。

其意但是破彼邪师。

将顶法师十二部下观心一句。

具足伸于顿顿观门也。

邪师既以止观十境十乘。

自是渐圆。

终不肯用入十二部事观中修。

岂得同于正解之师。

讲至城山等观之时。

学者欲修即叙止观方便正修拣境等文。

成其法行。

若然。

岂是十境十乘一向不列耶。

岂是独将一句伸观门耶。

又何尝云事法观心不假止观便可修习。

又不云城山等观是顿顿法。

那斥全同往代邪师耶。

又法华玄义示诸文观心令即闻即修。

释签云。

随闻一句摄事成理。

不待观境方名修观。

先祖垂范昭然可鉴。

如何固执事法观门不可修习。

此人又全不许得法之师叙于私记教人修观。

须自深谙止观法门方可修于诸文观心。

若其然者。

修观行人则全不藉教授知识五缘之中。

善知识缘全无用也。

四缘宁阙善知识缘最不可舍。

故大师云。

自能决了可得独行。

妨难未谙不宜舍也。

经云。

随顺善师学得见河沙佛。

又备谙止观十乘等法是大法师。

是大禅师。

岂诸文中事法观心皆须此人方得修耶。

作此谬说障传法者宣示观门。

障初心人依师进行所损弥大。

学者知之。

二耆下山二。

初因缘释。

山峰之势似鹫之头。

或云灵鹫。

此鸟有灵知人死时故。

又多仙灵隐其中故。

说文云。

鹫黑色多子。

二观行释。

若妙经疏先以三字对于五阴。

次观三字而为三德。

达阴即理也。

今此文略直以三字表示三德。

虽不云阴义当体阴而为三德。

须知阴是见思报法。

此乃修恶即是性恶而为三德。

其善恶王若非性具。

何能常住秘藏之处。

心数尘劳若非性恶。

何由能得同入其中。

二此经下明阙同闻意二。

初正释。

时五处四者。

一耆山说序时。

二室内说寿量时。

三梦中见金鼓时。

四梦觉诣耆山说时。

五列众至金宝盖山王佛国赞释迦时。

故时有五也。

以说序说梦俱在耆山故处但四。

二若尔下释疑问意者。

四佛说寿在信相室。

阿难在灵鹫何称我闻。

然虽下答也。

报恩经中众令阿难为佛侍者。

阿难从佛而求四愿。

一不受故衣。

二不受别请。

三不同诸比丘须见即见。

四所未闻经重为我说。

佛皆许之。

又其得佛觉三昧者。

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

能自通达者不待重说也。

然阿难佛成道夜生。

年二十五方为侍者。

已前之经准向两义尚称我闻。

况近在信相室中耶。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下)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二从是下叙述序。

亦名别序二。

初列二名。

虽是异名亦有长短。

述齐序品别尽初分。

以有别序异于众经。

故名别名名金光明。

故知此序是别名本。

二别义下释二序二。

初泛示二序文相二。

初别相二。

初明七别二。

初示七经文。

二生起下明七次第。

初入定者。

大觉顿圆照而常寂。

今之入定盖示轨仪令人乐定。

次叙述者。

既入妙定见法尊贵。

即于此定叙述经王。

言出叙者。

实未示于出定之相。

盖寂不妨照故云出耳。

佛不出定即说此经。

意本彰于寂中有照也。

次怀疑者。

既叙述法是佛所证。

信相乃疑能证人寿那不称法。

瑞应等次文显可知。

二或时下明三别。

大师有时作此分别。

章安兼录与前七别开合异耳。

二言叙下述相二。

初正示叙述。

叙怀疑者。

思惟深义必合疑于所证法常能证寿短。

叙断疑者。

佛护本令断疑生信也。

叙忏悔品者。

正为破恶旁为生善故。

叙赞叹品者。

正为生善旁为破恶故。

叙空品者。

此品导成生善灭恶。

今文偏叙灭三障故。

大梵释天是散脂主。

紧那罗等乃是散脂所领部从。

经举主叙其品也。

叙正论善集者。

正论治园善集听经。

此俱是秘藏流出。

故以秘密叙二品也。

叙授记者。

彼由闻经心净若空故得记莂。

今云身意无垢秽故。

叙舍身品者。

餐太子身既得解脱。

显非邪食以活其命故。

今正命一句叙之。

叙赞佛品者。

虽三番菩萨以偈赞佛。

而此菩萨多是古佛。

纵是实行亦是当佛。

故今佛赞行人亦是当佛。

故叙其品也。

仿佛者。

不分明貌也。

薳音伟。

远也。

如云不得过自明分也。

二问下兼示叙人二。

初问起。

二答示二。

初叙旧斥非。

旧有二师。

一云阿难。

斥云。

是论非经者。

以佛说名经。

灭后三乘弟子所作悉名论也。

经云。

我今当说忏悔等法。

岂忏悔法阿难说耶。

岂非乖文。

梦中金鼓是佛法身。

以智扣之故乃随机说忏悔法。

须知金鼓是佛真我故云我说也。

二云信相斥云。

若是信相玄叙始末不应疑也。

玄叙者。

玄与悬同。

二又非下重问的示二。

初的示师意。

二难下难起答通二。

初难起。

若是佛说即是正宗那得称序。

二此下答通二。

初以因况果。

不惟能酬是佛作序。

兼显如来定不妨说。

以法华文验佛叙述正在定中。

岂千万偈局在正宗以况果佛口密赴机。

岂但正说不作序通。

是故结云何所不为。

二文下引文证结二。

初引当文证。

二大下引大品例。

彼经序中明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

是一一光化成宝华。

华上皆有化佛说六波罗蜜。

彼既称序此岂正经。

二释入下的从别序消文七。

初入定别二。

初标科。

欲显能游人与所游法义皆明了。

故节游字入其初科。

须知释义不类读文。

二是下随释三。

初能游人三。

初释是时二。

初旧解。

二今下今释。

不用古人五种三时。

但论佛鉴机得道时。

又得道犹通。

须约三智冥三谛时。

方尽如来鉴机之相。

佛欲等者。

乃是化仪。

非谓今日鉴照方知。

二释如来二。

初略示。

二三藏下解释二。

初指他广解。

二今言下今从要释三。

初约悲智释二。

初约义释。

法华文句三身各有如义来义。

今以法报相冥释如。

乃以应身出世释来。

但使义成通别无在。

佛若顺智应如秘藏。

祗为顺悲故来三界。

二成下引论证。

能乘即智。

如实道即理。

来成即是慈悲垂应。

二大下约智行释。

虽但云来已具如义。

以约福智来严法身。

所严即如也。

此是大经梵行品中解如来名。

三释论下约说证释二。

初引论。

二今明下释成。

本有之法妙真俗中而为其相。

智称其解即法报冥故曰如也。

称此如说是应身被机故名来也。

前约悲智其义犹总。

今明解说三谛法相释于如来义无不尽。

三谛法相即三法身。

法身圆也。

称此而解即三般若。

报身圆也。

称此而说即三解脱。

应身圆也。

以今望前非无区别。

三游者下释游字。

即是如来以究竟智游入法性也。

夫所证法性能证果智。

义立能所体非相到。

以始觉究竟即同本觉。

唯真如智独存也。

故若然者。

其谁能入复何所入。

住出皆然。

引小般若意亦如是。

今言游者。

为引众生学佛入理故示入相。

为令众生称理而住故示住相。

甘露乃是不死之药喻常理也。

为众生说此甘露味亦应言出。

不出而出。

出叙经王也。

法华地涌诸大菩萨。

于深法性百千三昧。

不入而入名为善入。

出住亦然。

菩萨尚尔果佛可知。

二无量下明所游法二。

初明深广法性二。

初直约文释二。

初消无量甚深。

将欲明示佛所游入。

先须简显其体高广。

乃以法界显其广。

中道之法非界为界。

此界无外故言无量。

又以三谛显其高然。

真俗二谛虽俱究竟。

而乃通于二乘及遍菩萨少分而证。

若其中谛非圆实智莫能证入。

今明三谛体非优劣。

乃是三德秘密之藏。

即法性底故云彻到。

方称经文甚深之叹。

深即高义。

须知法界与圆三谛无二无别。

今取二名显无量甚深令易见耳。

显已次简。

若约二乘以圆简偏。

若约菩萨以深简浅。

降佛已还皆下地故。

圆圣尚简。

况三教耶。

二法下消法性二字。

上明高广是体之德。

今明法性是德之体。

释二字义显高广体。

所言法者。

轨则为义。

诸佛轨之万德成就。

故涅槃云。

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然此法性三乘六道谁不轨则而成立耶。

以迷性具无事用故。

虽轨而违故成三障。

其犹七众谁不师佛。

而有违顺故分缚脱。

今就极顺用显所师。

故云诸佛所轨名之为法。

所言性者。

不变为义。

谓四德之体无迁易故。

须知此四遍一切法。

下至地狱依正因果。

一一无非常乐我净。

世间相常斯之谓也。

二非是下更取义释三。

初取实智所照释。

尽智者。

断惑已尽也。

无生智者。

惑不更生也。

故俱舍释此二智云。

谓无学位。

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名尽智。

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

后三例说名无生智。

瑜伽论以惑尽名尽智。

来报不生名无生智。

而此二智俱照偏空。

略简二乘意该菩萨至等觉也。

二乘法性非中道故浅。

不具色心故有限。

如实智者。

释论明十一智。

前十与二乘共。

唯如实智则不与共。

谓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证知无有挂碍。

此智所照横包竖彻是今法性也。

二又无下就即事而理释。

深广法性是佛游处。

又过菩萨所行清净。

恐不达者谓今凡鄙依正色心因果之外。

别有法性是佛所游。

故特遮之。

非别有法名为无量及甚深也。

然一切处言须收三土。

诸法合当九界因果。

若遮那佛法唯净唯善。

则三土九界染恶须断。

云何得名皆是佛法。

故当了知一切染恶无非性具。

缘了佛性非专善净。

性染性恶全是缘了。

若此等法皆佛性者。

则三土九界修染体虚性德十界。

是圆觉体无所不遍。

方曰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有何一念一尘一人非是如来所游法性。

故言无量。

又须了知一切染恶当体幽邃。

故云甚深。

实非别有甚深之法。

是故名为即事而真色香中道。

以色香等迷情谓是色之少分。

解则无非法界全分。

以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故也。

色外更有微尘许法则不名唯亦非中道。

中道秘妙思议罔穷称为甚深也。

三例如下引论等心类二。

初引类。

二准此下准释三。

初明中谛无量。

论明四等谓慈悲喜舍从心名等。

从境名无量。

此众生缘也。

就其所缘方隅广狭得三重名。

谓广大无量。

今类彼说就真俗中而立三名。

经示游于无量法性。

乃彰中道圆融之理。

非但空之真及偏假之俗。

二若缘下明中必融摄。

佛或对机用于权智偏照二谛。

既不摄中故非游于无量法性。

今用实智照中谛理中无不摄。

故云若缘中道即三智一心等。

是以中谛称为无量。

三此下结境智相称。

如法华云。

唯佛究尽诸法实相。

权实之理何有尽极。

良由佛得无尽之智方能究尽。

今亦如是。

二乘下地智有限量。

是故不测无涯之涯无底之底。

二诸下释诸佛行处二。

初法。

学者应知本觉为处始觉为佛。

全本为始始方合本。

若不尔者。

如何各称无量甚深。

然初坐道场即已冥合。

今为引物故示合相。

乃云游于诸佛行处。

二举喻。

举行处函显能游盖也。

三过下结二。

初直约文释二。

初据义略释。

二引文广释二。

初地持。

九种禅者。

一自性。

二一切。

三难。

四一切门。

五善人。

六一切行。

七除烦恼。

八此世他世。

九清净净。

文中略示初后二禅也。

其第九禅即从十地转入妙觉。

故云一切通别惑累若正若习皆尽。

自十地已还悉有正习。

论解华严不开等觉。

十地即等觉也。

言通别惑累正习皆尽者。

通即四住别即无明。

通惑正使圆七信尽。

习气至佛同别习尽。

以今家于小乘习气分别四四十六门故。

若别惑者四十二品断位如常。

习气具如净名疏说。

圆教始从初住终至法云。

圆断诸见犹有习在。

等觉入重玄门。

千万亿劫重修凡事。

见理分明习气犹薄事等微烟。

彼引地持离一切见清净净禅。

故但明见习。

若引优婆塞经十地断爱习十地即等觉岂不入重玄耶。

故知别惑断正使外更入重玄断于习气。

文甚分明。

二净名。

佛复自性清净之心超于一切修得禅定。

故云心净已度诸禅定。

亦是到于一切禅定彼岸故云已度。

二亦是下重取意释。

佛不自高依法故高。

今明高位意欲简显法性高深矣。

二是金下叙述别二。

初明述义异前。

然前叙诸品岂出五义。

以十七品唯谈三法总明别相及被物教。

但为既从经品而叙名等不彰。

故今明示序品经文备叙五义。

使乎学者知此一经始末。

唯诠名体宗用及教相耳。

方知释题搜尽经旨。

二初十下约文述义二。

初分文。

二解者下述义二。

初叙四义四。

初一句叙名二。

初他解属体。

矿石者。

说文云。

矿铜铁璞也。

内外用者。

光为内用自显体故。

明为外用鉴他物故。

此师亦知光明二字属于宗用金是正体。

以其体用不相离故。

虽标三字意在于体也。

二今明下今定叙名。

标三显一非全乖理故云当然。

其如分文自有次句。

的以中道而为经王。

正是叙体。

何须初句兼于宗用而叙体耶。

学者应知叙名之句据上附文。

释三字名非从喻立。

乃是直名深广法性。

以佛正游此之法性便即唱云。

是金光明诸经之王。

不名法性。

是之一字为指何耶。

智者深见经之微旨。

故立附文及当体释。

证于附文。

先引此句云。

创首标名弥为可信。

既前附文特出此意。

今释叙名不更显示。

二经王下一句叙体二。

初指上标今。

上即玄文重明帝王。

约摄法门摄教摄位。

辨经王讫。

今此更就中道明王。

二三藏下对他辨正二。

初明他解二。

初叙。

三藏意云。

经题三字喻于三德。

乃以三德分对三经。

涅槃明佛有体解脱。

正断二乘灰灭之见。

般若谈空正为凡夫遣于有著。

华严顿说法身之理被十信三贤。

故云始行。

上之三经各谈一德各被一机。

若金光明具显三德。

故能通被八位之机。

解脱被二乘二位也。

般若被凡夫通指人天为一位也。

法身被菩萨信住行向地五位也。

既无机不被即是经王统摄义也。

二此下破二。

初明违教旨。

涅槃正谈深妙三德合被圆机。

岂唯二乘。

般若具示三种般若。

岂异三德。

况云听众非生死人宁止凡夫。

华严三身亦即三德。

具论十地岂但被于始行菩萨。

此解不独摄机有限。

抑亦彰法性非圆。

二作此下明损行人。

真谛此解。

有识之者知其不当。

无智之人谓彼三经劣于此典。

起谤得罪安可依之。

二今言下明今释三。

初泛示诸部经王是非二。

初约三谛定是非二。

初示三谛。

一代教部有取能诠文字为经。

有取所诠义理为经。

有取文理合为经。

故一代经不出文理合与不合。

若不合者。

能诠之文但是俗谛不出三种。

谓三藏实有俗。

通教幻有俗。

别教幻有幻有即空共俗。

若所诠理但是真谛亦唯三种。

谓三藏实有灭空真。

通教幻有即空真。

别教不有不空真。

此六之内三种真谛体不具俗。

但因三俗而得入真。

俗终须灭合义不成。

若文理合者不出三种。

谓圆接通。

圆接别。

及正圆教。

此三真俗其体是中。

何者。

圆教本自真俗互趣。

若接通别所诠真理既诸法趣。

局照俗文亦诸法趣。

故此三种真俗不二。

名文理合中道义成。

以真即俗故真即非真俗即真故。

俗即非俗。

非真非俗言虑自忘强名中耳。

问别教复俗幻有可是能诠之文。

即空如何亦是文耶。

答文谓文相能诠能显之义也。

义若在通教空以忘相为所诠理。

今于别教二边俱相乃为能显显于双非。

是故空有俱为文也。

问藏等七种俱名真俗。

如何后三得名中道。

答岂闻真俗便无中耶。

如圆当教及接通别。

此三真俗既皆名为不可思议。

宁非中道。

如涅槃疏释七二谛。

于中三亦以中道为名。

何独责此。

问若取其义。

别教真谛不空不有何不名中。

答离边之中文理不合。

初心不得思议顿忘。

若望于圆但是复俗所诠真耳。

故前文句释经如是对圆别云。

破离明中。

良以所诠不即能诠不名中道。

文字性离无非佛法。

方名圆教中道如是。

问何故独遗别接通耶。

答今以真俗对于文理。

其别接通已在六内。

何者。

若未受接乃当幻有诠于即空。

若受接后自属但中局照复俗。

故据法体已在前六有何所遗。

况复今文不显标云七种二谛。

但明一代取文取理。

取文理合有三俗经。

有三真经。

有三中经。

如此明经收于一化罄无不尽。

有人秖就金光明名立九种经。

专据取字以为义本。

谓若取著三字能诠之文。

名三种俗谛。

若取著三字所诠理体。

名三种真谛。

若取文理合谓不偏著二边。

为三种中道。

如斯说者。

岂唯师心解义。

无乃固违文意。

前二取字作取著释。

后一取字作不偏著解。

是何言欤。

大师为解诸经之王。

故立九种收一代经。

此经既说中道之王。

故于九种而得自在名诸经王。

何缘九种但在三字。

乃是金光明自为金光明经之王也。

既阙诸经全非统王。

乖反至多且言此二。

二若说下定是非。

若诸部内有说前三能诠俗谛。

有说前三所诠真谛。

体不合者皆名余谛。

但得是经不名经王。

以其不明真理具俗。

是故俗谛不即真谛。

俗真俱无统王之义故非王也。

若诸部内有说三种具俗之真。

全真之俗。

二谛不二名为中道。

此中道外更无少法。

如此经云。

无量甚深法性。

又云。

不思议智境。

又云。

安住一切法如性。

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则所诠外更无能诠。

能诠之外岂有所诠。

文理既合中道斯圆。

故得是经复是王也。

乃于三俗三真三中九种经中而得自在。

问三种中经体已是王。

何故复云于九自在。

答上辨九种乃是通约三俗三真三中。

示一代经有偏有圆也。

今判诸部随有一处说圆中道即是经王。

能于通示九种自在。

于三中经即是异名。

其体既同故得自在。

若余六经乃是圆中所用方便。

如王于臣岂不自在。

二但经下就中道显尊极三。

初明诸部圆体为王。

中道经王其体是一。

随物宜乐立乎异名。

故向文云。

若说中道是经是王。

何经说耶。

即华严等四味之内。

作法身等说经体也。

然须简别四味之内是王非王。

如华严部有三种经。

其正圆中及接别中是经是王。

正别教中是经非王。

是故法身须简别中。

三藏但空实有二谛是经非王。

方等部内具九种经。

正圆教中圆接别中圆接通中三是经王。

故实相名通此三种。

余六是经不得是王。

般若部内无三藏二有七种经。

亦同方等三是经王。

得名佛母。

余四非王。

法华一圆是经是王。

以开权故解髻与珠。

涅槃九种皆知圆中无非经王。

一切众生悉当成佛。

其谁不以正因为师。

故诸大部中道经王有此盈缩。

秖一法性立此异名作诸经体。

二譬下约历代人王为譬。

诸姓者。

谓三皇五帝之姓也。

太昊伏羲氏风姓。

炎帝神农氏姜姓。

黄帝有熊氏公孙姓。

此三皇也。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皆姬姓。

帝尧陶唐氏伊祁姓。

帝舜有虞氏姚姓。

此五帝也。

故云诸姓也。

应运迭兴者。

应天五行相生之运也。

伏羲应木运。

神农火运。

黄帝土运。

五帝依次推之。

龙师者。

伏羲初立有龙瑞故以龙纪官。

故左传曰。

太昊氏以龙纪。

故为龙师而为龙名。

鸟官者。

少昊始立有凤瑞故以鸟纪官。

故左传曰。

少昊挚之立也凤适至。

故为鸟师而鸟名。

随时霸立者。

谓应运王天下也。

百代虽异谓纪号不同也。

统王是一皆天下主也。

三法性下示随部立名合譬。

名虽兴废体非增减。

是故法身乃至佛师。

一一皆于九种经中而得自在。

即前谕云百代虽异而统王是一。

二法性为下。

的明此典经王体性。

以文理合中道为体。

斯盖通辨。

若例诸部经体别名。

此经的以法性之王为经体也。

以佛游于深广法性。

便即唱云。

是金光明诸经之王。

岂非的指所游法性为金光明名下之体。

此体自在是诸经王。

问三种经王皆得为于大乘经体。

此经之体的属何王。

答文诠法性虽在于圆。

而许三乘依此忏悔。

是故大师就圆释体。

判教属通。

义当圆教入通中道以为经王也。

问净名玄云。

若理内三种俗谛非此经体。

三种真谛是法性实相得为经体。

今云。

若取文理合为经即是三种中道。

且文理既合则真俗俱中。

是则俗谛得为经体。

将非与彼义相违耶。

答彼此宛顺无相违也。

良以经体未始离文而文不到。

即事而真方为经体。

以二谛判体则属真。

三谛判之体当中道。

斯乃示于心路绝处。

方为经体。

若藏通别当教亦云体绝言想。

而皆所诠不具能诠。

安得能诠合于所诠。

故六种经文理不合。

望于圆教实无绝理。

是故大师欲彰经体示绝想门。

云文理合是三中道为四味教所诠圆体。

谈理具文。

文方即理。

理亦即文。

文既即理能诠自忘。

理既即文所诠叵得。

能所既绝中体斯彰。

彼明理内三种真谛皆是圆中。

故与今文明体不别。

如妙玄中引地论金刚藏说。

空有不二不异不尽四句显体。

辞异意同。

释签问曰。

空假如何得为经体。

答云。

既是不思议空假。

还指空假即中中为经体。

中即空假亦指于中。

彼之四句不出三谛。

以圆融故三谛各三。

是则四句句句三谛。

所以得名辞异意同。

句句具中故皆为体。

究论空假得为体者。

由具于中故云还指空假即中中为经体。

是故中谛虽具空假空假非体。

故云中即空假亦指于中。

问何不但云中是经体空假非体。

于义已足。

何故先明三谛各三皆得为体。

复于三谛各拣空假。

唯取于中而为经体。

岂非繁重。

答秖为单说圆义不成。

作此融谈方彰妙体。

何者。

盖以空假是其修二即经宗用。

中是一性即经体也。

若但云中是经体者。

则宗用外别有于体体狭不周。

故须三谛无非经体。

若不于三各拣空假唯取中体。

则不能显体非智断。

如此辨体不即宗用不离宗用。

思议泯净妙体天然。

中为经体圆妙既然。

以例空假宗用亦妙。

以空遍三谛此宗不狭。

假遍三谛此用弥广。

仍须三谛各拣假中显宗是智。

亦须三谛各拣空中显用是断。

各对二明不即不离。

故皆称为不思议也。

若然。

岂独体是经王。

宗用亦王。

名总三王教辨四王。

以一名一体一宗一用一教无非中道故也。

故玄义云。

文号经王教摄众典。

教尚称王名等可见。

既法法皆中无非经体。

复须简显名是能诠宗是自证。

用是化他教能分别。

唯有经体是所取也。

收无不尽简无所遗。

与金刚藏四句皆体。

释签于四唯取于中。

其意泯合。

三若作下特彰今释契理益机。

显圆中道泯绝言思而为经王。

上顺如来叙体之旨。

下赴众生闻经之机。

既论四味。

诸大乘经文理合者皆是经王。

岂有独尊我经而慢他典。

此望真谛万万相悬。

三微妙下叙宗二。

初释微妙。

如来既叙金光明名经王之体。

此乃一经所诠秘藏。

其有闻者。

必思此义。

故云微妙。

此之二字若因果互阙。

则非始终常住三法。

故对古非显今正义。

因该博地果极妙觉。

位分六故深而难见。

六皆即故不纵不横。

因即果故不纵。

事即理故不横。

文解理性与果例云亦复如是。

若知六即义无不允。

二四方下释四佛护持二。

初约教释二。

初正释二。

初释四方四佛。

佛唱此言意有所表。

正叙经宗。

宗是果智冥法性体。

体虽是一而开四门。

谓妙空妙有双亦双非。

如地论明四句显体以为四方。

果智冥之以为四佛。

叙宗之意显然可观。

二释下释护持二。

初约五佛体用释持。

今经宗在释尊果智。

欲彰此智冥四门理。

是故特从四佛明之。

良以佛智不分彼此。

同冥法身不动之性。

顺性名持。

法性是法体。

诸佛是报智。

寿命是应用。

此三皆常故云无量。

二信下约信相疑除释护。

佛护法性为令众生不起倒惑。

信相但推八十短迹。

惑于法报常住之本。

四佛示本令悟八十即是常用。

故名为护。

二此一下拣示。

指叙宗文名此一句。

义虽种种不出于三。

谓体宗用。

正虽叙宗。

宗必冥体。

体必起用。

是故此句不可独释。

四德如后。

二观下约观释。

上叙经宗义归果佛。

当机闻见惑破理明。

今之行人若不于心明方明佛。

徒闻此教有何益耶。

故令观心觉于四谛及以四德。

既即我心免数他宝。

此文分二。

初约谛约德立圆观二。

初约四谛二。

初总明境智。

四门四谛俱通因果。

门从理开就果为便。

谛有苦集宜对初心。

行者应知。

借四方佛表四谛智。

此乃托事兼附法相入心成观。

是故四谛即一念心。

阴心是苦。

现惑是集。

即智是道。

本寂是灭。

如实知之名四谛智。

二东下别示境智二。

初观境。

四谛法相前果后因。

今从修观始因终果。

故世出世集道居前苦灭在后。

初心观境欲易研寻。

宜从近事。

故顺世俗甲乙五行四季等名。

令四方义成使四谛可识。

务在立观不拘名教。

二观此下发智。

既于一心即观四谛。

观之不已。

眼智发生任运持护。

妙理不失倒惑不起。

然须深察圆观四谛皆称无作。

苦集逆修体是性恶。

即逆是顺道灭无功。

故云。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

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

见此炳然名发谛智。

二又下约四德。

上四谛观虽观一心。

四教行人皆可修证。

今就四德各明三观。

初心顿修的属圆观。

东方对常常破无常尘沙净也。

无常破常见思亡也。

双非破二边无明集寂也。

说有前后修在一心。

三方例此。

二观东下约谛约德示佛名。

前明觉智但是通明。

若于观心不论别号。

则观于经未为极顺。

今于集谛达即真常名为阿閦。

此翻不动也。

次于苦谛达即真乐。

真乐尊重名为实相。

次于道谛达毕竟净。

常住慧命名无量寿。

次于灭谛达二我空。

所显真如是秘密藏。

一音遍满名微妙声。

四方四佛本是心性。

即性为观。

观符于性成四佛名。

四我今下叙用二。

初分文。

二随释四。

初能破胜法二。

初依现文示二。

初示三法体。

能破胜法在境智行。

如将破贼。

须身力健次权谋深次兵器利。

二依于身故喻于境。

身须有谋故喻于智。

谋要兵助故喻于行。

此三若备三障必忘。

二若相下释三法相二。

初别示二。

初别教。

行智理三次第资发修时纵也。

法报应三果中齐显证时横也。

良由此教本有法身为惑所覆。

故须别作缘了之功。

相资显发。

复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

致使功成三身横显。

二若圆下圆教。

圆诠诸法无非法界。

以法界智导法界行。

以法界行契法界境。

法界无二一外无三。

故离纵过。

法界非一修性宛然。

故离横过。

因中三法修之既然。

果上三身显时亦尔。

二虽下总结。

修虽渐顿俱能破于界内外障。

是故皆名能破胜法。

二观下取新本示。

旧文唯有彼于上根第一周法。

新译既广更有二周。

其第二周离车王子为婆罗门。

说法身常无舍利事。

为中根也。

其第三周自有一品分别三身。

为下根也。

此之三周皆是胜法悉破三障。

今叙能破既云等法。

理合该下三周之法也。

二次从下所破恶罪二。

初重科总判二。

初科。

此文正示所破恶罪。

而言叙空品者。

今举所破罪彰能破用。

诸能破中空用为要。

故当叙也。

问前句已明能破之法。

今那复有能破之方。

答前境智行是能治药。

今明三业专闻思修是服药法。

妙药不服服不依方病何能愈。

此二相成三障可破。

二余下判二。

初明转报异余经。

恶报已成今难可转。

亦有经云。

宿业不转。

况已受报耶。

然是悉檀被机异说今明三障。

若依经修无不寂灭。

以法胜故。

二一往下明三障由破戒。

三障之由教门异说岂可备陈。

今就一门由破五戒。

五戒之义该深摄广何法不穷。

然不碍余途故云一往。

问秖由烦恼起破戒业。

岂由破戒成烦恼障。

答由破戒业现多贪恚。

如因谤经深著邪见淫欲炽盛。

此等皆从业起烦恼。

故知三障逆顺相由。

二今下依科广释三。

初释报障二。

初直约人道释二。

初标示因果。

二诸下验果寻因五。

初明杀生报三。

初牒经示。

内夭者。

说文云。

夭折也。

二昔下寻因验。

三经下引经证。

旧华严经也。

具云。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

后生人道得二果报。

一多病。

二短命。

十地论云。

杀得三果。

一异熟果。

谓三恶趣。

二等流果。

谓生人中多病短命。

三增上果。

谓感外物皆少光泽。

不久住故 二若贫下明偷盗报三。

初牒经示。

二经下引经证。

同生同名天者。

晋译华严三十七云。

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

一曰同生。

二曰同名。

天常见人人不见天。

三又下以事验。

由破禁戒作诸不善。

其二天龙必见弃舍。

名誉利养因兹散失。

三若亲下明淫欲报三。

初牒经示。

亲厚者。

谓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也。

地论云。

淫得三果。

一异熟果。

谓堕三恶。

二等流果。

谓于人中受二妻相竞。

及妇不贞良。

三增上果。

谓多尘坌。

今云斗讼与论符合。

二引经证。

人护者。

女人志弱故藉三护。

幼小父母护。

适人夫婚护。

夫死子息护。

法护。

谓受五八等戒也。

三昔下约理推。

昔毁他法者。

令他犯戒故。

四各下妄语报二。

初明经脱略。

例上三报合有两句。

二内下约义足释二。

初足文示。

足奇成偶故云一双。

忿即怒也。

二昔下约理推。

五外下明饮酒报二。

初例加文示。

二昔下推示因果二。

初正示。

撙节亦礼度也。

由醉故乖聋。

騃五骇切痴也。

二引证。

经亦华严也。

由饮酒故嫌恨弥增故得引证。

二问下广约五乘释二。

初约五戒违经问。

以五戒名出小乘律。

何以释今经王法相。

二。

答下约五乘持戒答。

一切行法大小俱通。

随人智解用之浅深。

今释五戒为五乘法。

分二。

初总答。

以五戒名入一切法。

或多少异但是开合。

二提下别示二。

初约义释二。

初以五戒配法体实浅深三。

初明人天二。

初引经。

天地大忌者。

忌亦禁也。

戒也。

五星。

谓东木精岁星。

南火精荧惑。

西金精太白。

北水精辰星。

中土精镇星。

五岳者。

东岳泰山属兖州。

南岳衡山属荆州。

西岳华山属雍州。

北岳常山属并州。

中岳嵩山属豫州。

五藏。

谓肝心脾肺肾也。

以星岳藏俱配五行。

但以五行对戒则三义自显。

不杀对木。

木主生长杀则不生。

不淫对火。

火主照明邪淫私隐。

不饮对土。

土则镇静醉则倾摇。

不盗对金。

金为刑杀盗则遭刑。

不妄对水。

方圆任器以彰不妄。

妄则反是。

配五行则已配五星。

岳之与藏秖主五行。

经云五岳。

盖译者顺此方润色耳。

违天等者。

上对五星犯之则违天。

下配五岳犯之则触地。

中成五藏犯之则伐身。

二又对下配法二。

初别配二。

初周孔教二。

初五常。

赵[((並-(前-刖))-一+豕)*生]长短经曰。

仁者爱也。

置刑除害兼爱无私。

谓之仁也。

义者宜也。

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

礼者履也。

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

智者人之所知也。

以定乎是非得失之情谓之智。

信者人之所承也。

发号施令以一人心谓之信。

今以不杀对仁杀他是无兼爱也。

不盗对义者。

盗则非宜为也。

不淫对礼者。

邪淫则尊卑不分乖礼度也。

不饮酒对智者。

昏醉则不能定是非得失也。

不妄对信者。

妄语则人不信承也。

若以五常对五行者。

郑康成注礼记中庸篇中云。

木神则仁。

金神则义。

火神则礼。

水神则信。

土神则智。

向以五行对五戒。

盖取此义。

故以不饮对土不妄对水。

二对五经。

不杀对尚书者。

尚书断自唐虞已下。

则尊禅让而鄙杀伐也。

夫子以周室微弱号令不行。

乃约鲁史而修春秋以代赏罚。

使乱臣贼子惧。

故对不盗戒也。

礼有五焉。

周礼大宗伯之职曰。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事谓祀之祭之享之)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哀谓救患及灾)以宾礼亲邦国(亲谓使之亲附)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协及僣差者)以嘉礼亲万民(嘉善也。

所以因人心所善而为制也)邪淫是不以礼交。

所以用嘉礼以戒邪淫也。

诗者。

善则颂。

恶则刺。

非妄语也。

易者。

穷理尽性之书。

洁净精微之教。

饮酒昏乱者。

岂能穷其理尽其性乎。

二又对十下轮王法三。

初开五对十相。

二俗下示合七为二意。

俗不能护口者。

以五戒制在家众故。

口分四过。

俗护诚难故但制一。

饮酒是邪命自活者。

以酒资身不遵正戒。

名为邪命。

三是为下结法。

从人立名。

五戒虽是如来所制。

既对十善。

且从有漏判为旧法。

故属轮王。

亦名性罪性善者。

以十恶法性自是罪。

十善之法性自是善。

是故轮王顺世俗性说此善恶以化众生。

二都下结示。

世间之善不免轮回。

纵生人天复起恶业。

善尚如此况不善耶。

故云都是一切罪根。

二又五下辨二乘四。

初对五阴为念处境。

不杀则色质完具。

不盗则苦受不生。

不淫则邪想不起。

不妄则迁流淳实。

不饮则了别分明。

此之善阴岂独为境兼资念慧。

故可于阴开四念处。

色阴身念处。

受阴受念处。

想行二阴法念处。

识阴心念处。

二念下从念处具道品三脱。

大论四念处中四种精进名正勤。

四种定心名四如意足。

五善根生名为根。

根增长名为力。

分别四种处道用名觉。

四念处安隐道中行名正道。

三十七品如平坦道。

空无相无作如城三门。

涅槃如城。

三故云下明转阴为五分法身。

禁防身口故云色能发戒。

禅是正受故云受受禅定。

假想了悟身空。

故云想慧悟虚。

文中剩通字。

诸文所引皆无。

进趣无怠则至圣果。

故云行发解脱。

自识已证名解脱知见也。

此即转五阴成五分法身也。

四当下结五戒为二乘之法。

三又五下明大乘三。

初总标示。

二提谓下正配法门三。

初约经配四德。

以大乘人了知五戒体是心性。

若受若持一一顺性。

性具四德故五无非常乐我净。

此总对也。

亦可以五别对四德。

心与众生性无生灭。

是故顺性持不杀戒。

是佩长生不死符印。

此常德也。

心与众生性无淫乱。

故顺本性持不淫戒。

名出入无乱。

心与众生念念真实无虚妄间。

是故顺性持不妄语戒。

名往还无间。

此二对净德也。

心与众生性非昏醉。

故顺本性持不饮酒戒。

名统御一身。

即我德也。

心与众生性即菩提离贪求苦。

故顺本性持不盗戒。

名立道根。

即乐德也。

二束下约事对三业。

不杀盗淫身业也。

不妄语口业也。

不饮酒意业也。

持既顺性故立戒因成佛三业。

佛身口意随智慧行无有过失。

名三无失。

以无失故不须防护。

名三不护。

身业现化名神通轮。

口业说法名正教轮。

意业鉴机名记心轮。

三皆摧碾众生惑业。

下地不测故名三密。

三三轨下约理对三法。

五戒即理。

一止一作皆与圆融三法相契。

若欲别对其理亦成。

不杀众生顺常住理。

即真性轨。

不淫则心净。

不饮则慧明。

即观照轨。

不妄则生彼信从。

不盗则全他资具。

即资成轨。

既即三轨则与一切三法相冥。

故知五戒摄法无遗。

二横竖下举广结明。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下)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二(上)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二复次下明五戒事理复简偏圆。

上虽通六。

五戒之义该摄浅深。

若不委论事理偏圆。

何能精识持犯之相。

此自分五。

初不杀戒二。

初委示二。

初总示事理持犯。

欲令行者用理不杀持事不杀。

方名初心持具足戒。

今明体法须别空中体法即空。

乃属偏观望圆是杀。

须体诸法无非中道世相皆常。

是今所论理不杀戒。

欲显此意故从人天辨至圆极。

故云因果种种不同。

二若作下别明偏圆得失二。

初偏二。

初人天但事二。

初人持戒功浅须加防护心。

如牛马若非辔勒则见奔逸。

若无杖策则犯苗稼。

喻不作意则于境成犯。

报百二十年是上方寿。

人道诸根但明肉眼。

余根可例。

二若任下天持戒功成任运成性。

心如河水自然注入净戒海中。

未论定共唯报六天。

以人岁数较第六天当尔许岁。

唯得肉天无慧法佛。

余根可知。

若加下三乘加理二。

初二乘义摄藏通。

涅槃经以外道先出喻以旧医。

如来后现喻以客医。

佛所制戒名客戒也。

事戒之外加修随道及无著戒。

此戒位极当教灰断不说有报。

今据大乘生方便土受变易寿。

诸文不说此土寿限。

但因移果易耳。

今云七百阿僧祇者。

必取尔许劫数之后方入实报也。

若在此土破尘沙惑亦得法眼。

今论二乘初生之者但得慧眼。

二若下菩萨二。

初正示。

义当别教次第修于三谛道共等。

常即假观。

是智所赞及自在戒。

无常即空慧。

即是随道及无著戒。

前空次假今从语便空慧居次。

言等慧者。

即中慧也。

乃是随定及具足戒分。

得此二当于初地。

生实报土名华藏海。

佛眼分显四眼乃融。

是故名为分得五眼。

诸根亦然。

寿是慧命。

已属意根。

经云。

诸根复云寿命。

故须并说。

二比下结况。

此教比佛有于二意。

若当教者以因比果分满不同。

二比圆教别教始终是菩萨法。

望圆始终皆是佛法。

故称不具及损减也。

二若下圆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略示。

事持即不伤杀众生身命。

此同偏小轮王之戒。

但不杀所以与之永异。

次文所明理观是也。

二又持下广明理持三。

初约体明持。

此理不杀若其不解性具九界。

但云体达诸法即理。

全波是水。

犹滥通别未显圆修。

故荆溪云。

若不谈具乃属别教。

故须体达假合之身三惑痴爱。

三科实法皆性本具性无差别。

故名一相。

性非暗缚称为明脱。

既即性具何可毁伤。

痴爱是子假实是果。

全体即性。

性岂生灭。

如斯妙观即障是德。

不待转除方是持于理不杀戒。

二成下称性得报。

初住已上至于妙觉。

皆得名为成就智慧居常寂光。

此乃分满依正二报也。

无生后报但现报。

故名常寿湛然无损减也。

五眼具足。

诸根亦然。

离不具也。

若论外用六根互通。

略举眼耳根自在也。

现十界寿或修或短寿自在也。

三是下结示因果二。

又圆下明得意犯二。

初总示二犯。

此事理犯若其不解性具违用及杀法门。

但以慈愍能现逆相而解释。

此岂前三教菩萨之行不能作耶。

故普门疏明嗔法门为成就。

故常念观音。

是知须得性杀之意。

慈方无缘。

故云唯杀唯慈。

名得意犯。

二如仙下别示二相二。

初引人明事杀。

大经圣行品。

佛说本生。

曾为国王。

名曰仙豫。

爱念大乘。

时世无佛。

十二年事婆罗门为师。

后遂劝彼发菩提心。

而婆罗门不信谤法。

王乃杀之。

而王不堕狱以无杀罪故。

至梵行品佛说慈心之果住一子地。

迦叶难言。

若菩萨住一子地。

云何佛昔为王断婆罗门命耶。

佛言。

我以爱念故断非恶心也。

诸婆罗门命终生阿鼻狱。

即有三念。

一自知从人道来。

二知是地狱。

三自知谤法为王所杀。

念是事已即信大乘。

寻时命终生甘露鼓王世界。

于彼寿命十劫。

我于住昔乃与是十劫寿命。

云何名杀。

然须明于得杀法门。

令其爱念成无缘慈。

方合疏文唯杀唯慈也。

二又作下据经明理杀二。

初正释。

前就不断名持不杀。

今明有断故云犯杀。

圆教自论断与不断二义同时。

既明六即。

六故有断。

即故不断。

亦可秖就即之一字明于二义。

障体即德。

无障可论。

斯为断义。

障既即德。

障何尝断。

斯不断义。

故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断与不断妙在其中。

诸大乘经说圆顿观有此两门。

今就有断名为理杀。

故云析荡累著。

是业及诸烦恼以为所断。

树神谕于修观之人。

劫火谕于能断之智。

故大论三十云。

譬如空泽大树众鸟集宿。

一鸽后至住一枝上。

其枝即折。

泽神问其故。

树神答曰。

此鸟从我怨家树来。

食彼尼俱类子。

或当放粪子堕地者。

恶树复生为害必大。

是故宁舍一枝所全者大。

菩萨亦尔。

于魔外惑业无如是畏。

而畏二乘。

二乘于菩萨边亦如彼鸟。

坏彼大乘心永灭佛乘心。

今文但以怨鸟通累著等也。

劫火等者。

亦大论文。

论第二云。

二乘虽破三毒气分不尽。

如草木薪火烧烟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

佛三毒永尽无余。

譬如劫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灰。

今谓佛智即圆智也。

断阴入界生死即涅槃也。

约即论断名得意犯。

理观断破名不持戒。

此为诚证。

下诸理犯其义皆成。

一切尘劳是如来种。

此是性种亦敌对种。

惑非性染安名佛种。

以知即性修染本虚。

本虚名灭。

即理杀也。

二成下得报。

事理二犯既顺性德杀害法门。

故杀法成就乃得法身。

垂应九界示命长短现根缺具。

此自在用真因分得极果究竟。

二前下结胜。

先且斥劣。

人天近事藏通浅理别教次第是故隘塞。

此等皆非修性不二通达之途。

唯圆实戒一摄一切宏广无边。

即事而中深远莫测。

凡小之径必会逆顺之异。

能同十戒之中名毕竟戒。

二不下结责。

先结该收后责局小。

二复次下明不盗戒二。

初总明事理持。

犯事盗可见。

就理论盗。

据阿含经。

演小成大。

人天取有。

藏通取空。

别取但中。

皆他物也。

非盗是何。

净名云。

无取是菩提舍攀缘故。

二若下别明偏圆得失二。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斥事持成犯。

人天妄乐为可意也。

欲成理持乃斥事戒。

故就所求果报而责有漏之乐。

犹如粪中有庵罗果有智童子不应求食。

乐杂见思如世美食。

杂以毒药食则害命。

有观智人所不应求。

设得华报心不甘嗜而生欢乐。

云何凡夫为欲持戒。

二贫下约经文明报。

四姓者。

毗舍首陀婆罗门刹利。

人中虽谓二贱二贵。

既乏圣财。

四姓三界俱属贫穷。

洄转水也。

澓深水也。

漏心持戒求可意果正为有流洄澓所困三有流转。

故曰有流。

非四流中一有漏因果具足三障能障见佛天中天也。

亦是障于第一义天。

以障隔故义言舍离。

此乃事持成于理犯。

据经招报贫穷困苦诸天舍离也。

二又二下二乘二。

初斥理持成犯二。

初约有求斥。

智举四谛。

境唯在苦。

于身等四观苦等四。

流厌生死苦忻涅槃乐。

在小名持。

于大名盗。

为于涅槃生忻求心。

介尔者微弱也。

微有心生即堕四性。

既有性过乃属生死。

无所得中而生得想成不与取。

岂非盗耶。

二即非下引诸经斥。

烦恼为薪智慧为火成涅槃食。

不非时证。

此斥二乘匆匆取证是非时证。

不待法华说于所因。

于小涅槃思惟取证。

大根不发如焦败种。

以见苦果故断除集因。

以修道品故造趣灭尽。

则非大乘即惑成智无断无修。

即生成灭无苦无尽。

故云非求法也。

中论云。

诸佛说空法。

为度著有者。

若有著空者。

诸佛所不度。

身长三百下引金翅鸟雏以为喻也。

二乘但念空无相无愿三种三昧。

如身长三百。

无中假二智如无两翅。

堕三无为坑如鸟堕地。

若死等苦成罗汉果也。

若死苦成辟支果也。

苦等于死名死等苦而实未死也。

或云。

二乘方便是死等苦圣位是死苦。

又学人是死等苦无学是死苦。

三无为者。

一择灭。

二非择灭。

三虚空。

通举言三。

二乘所证。

盖择灭也。

然此谕本出大品而大论释之。

谓金翅身长三百由旬。

能从一须弥至一须弥。

是鸟初出两翅未成。

意欲飞去堕阎浮提。

受若死若死等苦。

中道生悔我欲还天不能自举。

本谕菩萨堕二乘地。

今借谕二乘耳。

二法下引经明盗报。

不得大乘法食为饥饿。

无大力用为羸。

无太功德为瘦有无善上起见思如疮癣。

不见三身一体之佛。

不闻圆顿之法。

不入三贤十圣众数。

三若下菩萨二。

初斥次第成犯。

行学道三对戒定慧。

言次第者。

此三皆随空假中转。

三谛纵故从浅至深。

是故逐一而论取舍。

生死为来。

空中为去。

本沦生死已名为来。

去已载来建立生死。

故成两来。

破有出界已名为去。

舍边趣中名为更去。

故成两去。

如此来去岂非屈辱。

谛观不殊离二取相。

今既别修以观缘谛。

名不与取。

二取已下据经明盗报。

取舍既数即此名为贫穷困苦盗业之报。

以别圆教诠变易报不就改生。

念动是业。

迁变是苦。

故起信论云。

动即有苦果不离因。

不能初心顿绝思议。

故使义天虽近而远即舍离也。

二圆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赞理持相。

唯有圆观乃能究竟离不与取。

绝取之观谓五不受。

即不受四边及不受不受。

此五不受若其不以妙理甄之。

恐滥偏教。

是故先云圆人观诸法实相。

诸法不出佛及众生依报正报。

此乃逆顺二修之法。

全修即性一一无非中道实相。

中实之相非待对相。

圆人观此故无四受。

不独境绝四句之待。

亦绝境观能所之待。

故不受之观亦不受也。

既于初心即依中实修五不受。

则唯属圆也。

五不受故名为不取。

是大菩提。

能障一切有缘之愿。

法法皆中。

高外无下下外无高。

何法可取何法可舍。

二如是下约经明报。

即以理富显不贫穷。

富故不取宁有困苦。

以不取故思议即绝。

第一义天不相违背。

乃应经文诸天不离。

二圆人下明得意犯。

盗法门者。

所谓性恶。

佛所师故名之为法。

智由兹入故名为门。

圆人得门逆顺自在。

能作理盗亦作事盗。

今文略事。

例杀例淫合有其相。

若理盗义文出鸯掘。

彼经偈云。

不与者菩提。

无有授与者。

不与而自取。

故我不与取。

此意乃明究竟不取。

是究竟取此取得名如海吞流。

四重担者。

鸯掘经云。

譬如大地荷负重担。

一者大水。

二者大山。

三者草木。

四者众生。

菩萨亦尔。

正法住世余八十年。

为一切众生说如来藏是名初担。

重于大山。

恶人毁骂闻悉能忍。

是第二担。

重于大水。

无缘得为国王大臣说如来藏。

唯为下劣堪忍演说。

是第三担。

重于众生穷守边地恶处丰乐之处不得止住。

是第四担。

重于草木。

彼经四担谕于四事。

观今文意似喻四弘。

二前下结胜。

浅而且塞者且兼也。

三不淫戒二。

初示事理持犯。

示事理者。

意在兼持。

以事扶理以理导事。

既居末代功在事持。

乃是涅槃扶律之意。

理持论于染不染者。

心观他境名为染法。

既境为观方名不染。

言种种者。

事随理观小大偏圆具如下辨。

二若关下明偏圆得失二。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人持心未淳如猴著锁。

擎一油钵者。

大经譬如大众满二十五里。

王敕一臣擎一油钵经由中过勿令倾覆。

若弃一滴当断汝命。

复遣一人拔刀随之。

臣受王敕尽心持行。

虽见五欲心不贪著。

彼经以二十五谕二十五有。

拔刀谕无常。

今文谕凡夫持戒。

拔刀可谕三涂罪也。

割舍现粗求未来细。

如以贱易贵也。

二若为下天二。

初六欲。

文举帝释意遍六天。

二若断下八地。

以数息法摄五欲心。

意生四禅受枝林乐。

极至有顶如冰鱼等。

岂知长寿八难中一。

摄在味禅非不染欲。

二若憎下二乘二。

初于小名持。

知苦断集如怨如蛇。

修道证灭如亲如宝。

但自调故直去。

无悲济故不回。

四方四维谓八方风。

谕于人天四违四顺。

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

须弥谕二乘心也。

二若闻下于大名犯。

随岚此云迅猛。

坏劫中此风起时能破须弥。

以界外二土五尘能动二乘也。

大论中迦叶闻甄迦罗琴不能自安。

即云。

八方风不能动须弥。

随岚风至破如腐草。

三界五欲我已断竟。

不能动心。

此是菩萨净妙五欲。

吾于此事不能自安。

三菩萨。

此别菩萨望圆成犯。

缘但中道而生顺爱。

若入十行退不取小不进求圆。

如堕山顶故名顶堕。

旃陀罗者。

此云严帜。

乃是西土屠杀之辈。

以恶业自严。

行时摇铪持竹以为标帜。

故以为名。

今斥但中解者。

于圆菩萨。

犹如人中屠脍恶类也。

既无即中二观方便。

乃被教道中慧所缚。

既与无明怨仇其住。

何能胜之。

别修之慧无无作利。

望毕竟净是染欲法。

凡斥别教多是住行及十信人。

以回向位能圆修故。

二圆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约义示三。

初示能净谛观。

一心者。

见思心也。

观此染心即是净性。

性非浅狭极三谛源。

全谛发观即空假中。

即空故不染于染。

即假故不染于净。

即双遮故不染二边。

即双照故不染中道。

三谛三观秖一刹那。

能所不殊中边俱净。

二即空故下示所净爱见上之谛观俱为能净。

今明见爱方是所净。

须知所净该于通别。

佛菩提等是顺道爱。

深观即中其爱自泯。

三三下示三谛名净。

净是空义。

毕竟空者。

须空三谛。

以验能空不少三观。

能空亦空故是净亦净。

于通不塞也。

二经下引经证二。

初引经文。

二圆下会经意经就位论持唯在果。

今约圆观初心即能顿持佛戒。

以观实相因果无殊。

若不尔者。

云何能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

二圆下明得意犯二。

初引诸经事。

既得本性染爱法门。

故能行于事染之行。

亦能示于理染之观。

染观可例取菩提义。

故今略之。

但依华严出事染相。

行不污戒者。

菩萨名也。

先以欲钩牵者。

爱欲如钩能牵于人。

然后令彼达欲法界。

名入佛道。

二斯乃下明用犯意。

指上三人久住性染无染法门能现修染。

故得名为非欲之欲。

而令众生即欲悟性。

故得名为以欲止欲。

谕以屑者。

字应作榍。

又作楔同。

说文云。

楔櫼也。

櫼子林切。

出前櫼者。

必假后櫼。

故云以楔出楔也。

将声止声者。

大论第七云。

譬如执事比丘举手唱言众皆寂静。

是为以声遮声非求声也。

二前下结胜。

四复次下明不妄语戒二。

初示事理。

问事中妄语重者。

乃是未得圣法言知言见。

今法门解于未证得谓已证得。

与事何别。

答盖第四戒自知未得上人之法。

诳他言得。

故此妄语除增上慢。

若理妄语内心实谓已得已证。

此心增上而慢于他。

是增上慢。

故法华云。

比丘比丘尼自谓究竟。

便不志求无上菩提。

当知此是增上慢人。

今未解圆理于人天三教各自谓实。

名为妄语亦是上慢。

二诸下明偏圆二。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人二。

初妄语相二。

初爱。

下苦者。

轻苦也。

三涂苦重人间苦轻。

凡夫不觉计之为乐。

以苦为乐故曰横生乐想也。

犹如世人罪合当死。

而以千罚放命。

罚实是苦。

以得全命罚罚之下皆生乐想。

又如病者恐死加之针灸。

针灸实苦。

言除病故皆生乐想。

八苦交煎妄谓为乐。

事亦如是。

二竖下见。

广如大经。

凡夫外道慢心自高。

谕之竖幢。

口宣慢言。

谕之打鼓。

于五阴上各起四见。

文中略示色阴。

余之四阴可以例作。

次句应云离色是我。

今云我即是色者。

文之误也。

色中。

有我即色大我小也。

我中有色即我大色小也。

起六十二者。

五阴各起四见共成二十。

历三世成六十。

而其所计不出断常二见。

故有六十二也。

所说无实其犹谐谑。

故云戏论。

由斯戏论不见真空故破慧眼。

二备口下。

结示口过。

见是妄情须生转计即两舌也。

宣邪恶理即恶口也。

巧饰邪言即绮语也。

诸见本邪。

以邪为正而诳于人。

故标妄语。

其实备四。

二三十下天。

大经婴儿行品云。

如彼婴儿啼哭之时。

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

莫啼莫啼。

我与汝金。

婴儿见已生真金想。

便止不啼。

然此杨叶实非金也。

木牛木马木男木女。

婴儿见已亦复生于男女等想。

即止不啼。

如来亦尔。

众生造恶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端正自恣。

于妙宫殿受五欲乐。

众生闻已心生贪乐。

止不作恶勤作善业。

三十三天实是生死无常乐我净。

为度众生方便说有。

章安释云。

此合天上四德。

杨叶谕妄。

净色鲜明故。

杨树谕妄。

常体柔软故。

木牛木马谕妄。

乐可戏故。

木男木女谕妄。

我似人故。

非想细烦恼者。

彼有十种细心数法。

一受。

谓识受。

二想谓识想三行。

谓法行。

四触。

谓意触。

五思。

谓法思。

六欲。

谓欲入出定。

七解脱。

谓行法解。

八念。

谓念于三昧。

九定。

谓心如法住。

十慧。

谓慧根慧力。

二二乘二。

初出行相。

竞执瓦砾者。

用大经春池失珠谕也。

春池譬众生尘欲耽湎之境。

失珠譬圆解潜昏。

信小乘教如入水。

修观如求珠。

但见偏真谓为究竟。

如得瓦砾便谓真珠。

生灭度安隐之想。

犹如欢喜持出也。

生实未尽者。

犹受变易故。

所作未办者。

佛道未修故。

离毒说脱乃一小脱。

即毒明脱名一切脱大涅槃也。

佛为上慢执著三毒便为解脱。

是故说离。

声闻住此谓究竟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此以净名对法华文出妄语相也。

二未得下结成妄语。

三佛下菩萨二。

初示其行相。

佛说四门意诠一实。

别人根钝各执一门彼此隔碍。

二夫下结为妄语。

诸法实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

以法法体遍多少性融。

岂可定以空有等言一二等数。

此教言思既乖实理非妄是何。

二圆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总标心口。

圆人根利闻空有等皆知性具。

性具四门岂有隔碍。

一门具三。

三门皆尔。

称性而观。

称性而说。

既皆称性。

性绝言思。

故观即无观说即无说。

是故观说皆云如实。

二如下别释心口二。

初明心离诸相而观。

所非内外。

或约自他或约根尘。

或约心法或约法性对于无明。

此等内外双亦双非皆成四相。

妙观得脱皆离此四。

亦不以无四相观而得解脱。

性空非四相空非无。

此之二空名滥通教。

须就圆理拣彼遍空。

圆理者何。

谓诸四相不出本觉。

全本为始即境是观。

岂更偏著四种之性及无四之相。

非此二空下名解脱。

二如实下口称四实而说二。

初约法示。

实等四句亦乃不出本觉之性。

以此觉性真空毕竟故名为实。

具足缘起故名不实。

二不相碍故成双亦。

二无二相故即双非。

觉性无偏四皆全分。

实摄三句乃一实一切实。

不实摄三。

余二亦尔。

是故四句皆云一切。

其圆解者虽谈一句一外无余。

何有一言不称本觉真实之性。

是故四句皆得名为如实说也。

二经下引经证初心圆说与果无殊。

故引法华本佛。

作证。

佛施权迹及开实本。

皆称真如。

有何一句而非实耶。

似位妙音仿佛同佛口密之相。

开小成大能以佛声如实而说。

令诸众生闻皆入实。

二圆下明得意犯二。

初约果人示。

虽就果示意显始行故云圆人。

妄语法门者。

乃是性德权巧妙门也。

称妄语者。

无而说有也。

谓十界冥合本是一乘。

无有三乘差别之相。

佛为机故分别说三。

令诸众生各为究竟。

自求趣证速出生死。

如无三车说有三车。

令诸乐著嬉戏之子争出火宅。

天无常乐说有常乐。

如以黄叶止彼啼儿。

此皆巧用妄语法门而为利益也。

二经下引经证。

诸法无行经中。

文殊说不动相法门已。

空中万天子赞言。

世尊。

文殊名为无碍尸利不二尸利等。

文殊语天子言。

止止。

天子。

汝等勿取相分别。

我不见诸法是上中下。

我是贪欲尸利等。

具如今疏。

天子唯以性善法门而赞文殊。

且别教但中岂非性善。

须断九界然后证得。

斯乃于法见上中下。

文殊欲显圆顿之理。

具足善恶无非法界。

特以三毒而自立称。

然三毒等虽俱性具不异而异。

是即实之权。

皆是秘妙方便之法。

故一一句望实言非成妄语义。

虽是妄语而皆是性本具法门。

今宗讲者才闻权假便谓非性。

吾知其人未生圆解。

二将下明犯意。

同于前文以楔出楔也。

二前下结胜。

五复次下明不饮酒戒二。

初示事理。

二夫下明偏圆二。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人中事酒二。

初据教明过。

三十六失出沙弥戒经。

大论唯三十五失。

结为颂曰。

  财虚招病诤(三)  裸露丑名彰(二)

  无智得者失(二)  说匿废事业(二)

  醒愁身少力(二)  色坏慢父母(二)

  沙门婆罗门(二)  及伯叔尊长(二)

  不敬佛法僧(三)  党恶远贤善(二)

  破戒无惭愧(二)  不守情纵色(二)

  人憎亲属弃(二)  行恶舍善法(二)

  智人所不信(一)  远涅槃狂痴(二)

  命终堕恶道(一)  若得人常騃(一)

  酒失三十五  大论之所明

  五百世无手者。

梵网经云。

若佛子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

五百世无手。

何况自饮。

伏匿皆隐也。

自说私隐故云发出也。

二过下斥人好尚。

引满者。

晋左思蜀都赋云。

合樽促席。

引满相罚。

乐饮今夕。

一醉累月。

注云。

酒将阑故合并其樽促近其席。

引持也。

持满以相罚。

酒厚乐极故醉累月。

三国志。

魏尚书郎徐邈私饮至沉醉。

时科禁酒。

校尉赵达问以曹事。

邈曰。

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

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

醉客谓酒。

清者为圣人。

浊者为贤人。

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免刑。

晋毕卓为吏部郎。

比舍酿酒熟卓醉后夜而瓮下盗饮之。

掌酒者缚之。

明旦乃毕吏部也。

自署为酒徒者。

以酒徒自号也。

如唐元结自号酒徒。

皮日休自号醉士之类也。

三国志。

吴太中大夫郑泉字文渊。

陈郡人。

博学有奇志。

性嗜酒。

临卒谓同类曰。

必葬我于陶家侧。

庶百年后化成土。

卒见取为酒壶。

竹帛载之者。

谓史志皆书其事也。

古皆记言事于竹简缯帛。

以未有纸也。

后代称其故实。

故谓史籍为竹帛也。

古今歌之者。

古今之人不斥其失。

往往为歌诗以称美之也。

不应作而作者。

引满中圣。

酒徒酒壶之事。

皆耽湎荒恣其失大矣。

尚书酒诰诫之甚明。

而四贤反为之。

是君子所不应作之事而作之也。

不应歌而歌者。

古今之贤当贬其失。

而反作歌诗以美之也。

若作若歌非酒之过失而是何耶。

二释下三界惑酒二。

初别示二。

初引论明见醉。

释论第八文也。

王即南天竺王也。

侜张。

尔雅云。

侜张狂也。

侜字张由切。

二又下约谕明爱醉。

二三下总结。

二二乘二。

初断通从别以明能醉。

九十八使者。

见惑有八十八。

思惑有十也。

四住者。

三界见合为见住地。

三界思分为三住地。

无明未吐者。

以酒谕惑也。

半疟人者。

四住已除无明尚在。

半安半病其犹疟疾。

此亦大经中谕。

二兼凡斥小以明所迷。

引醉归之者。

谓佛引醉谕归还二乘也。

按哀叹品中。

诸比丘说醉谕以谕凡夫流转无常见常如醉。

小乘修无常想故如醒。

佛即引醉谕于二乘。

谓于真常而见无常是醉义也。

故云。

引醉归之文。

人合作文。

世间下文辞从省。

四倒四德各举其二。

影互相显三菩萨二。

初约教道观中皆名不了三。

初法。

别教至极但破无明一十二品。

故于佛性见不了了。

又从初心不知五住即是法界不名佛法。

是菩萨行。

故于佛性见不了了。

二如下谕。

凡举五事悉谕见性不得了了。

舶者大船也。

谕出大经。

然彼十谕并谕于圆。

以分拣极故云见不了了。

今谕别者有二意。

一者别教极果秪齐圆教第二行。

故见不了了。

二者二教理同得意其德失意但中。

今就失意故以谕别。

如来藏经十谕亦尔。

止观在别十六观疏而显于圆。

三如下合。

二故下明自圆解外皆名邪见。

未得圆中正见故也。

二圆二。

初示相二。

初明示行相二。

初得意持二。

初称性观故得名醒悟此段文意乃将果德顿为始行。

苟不了知第六识心是性恶者。

何能初心修如来行即观秘藏。

肉眼即佛永不改观。

而见牟尼与妙德等。

荆溪的示须闻性恶方修性行。

不可欺也。

二是下以圆伏故名除酒法。

五住正习同居一念。

即惑为观观外无境。

如翻大地草木宁存。

亦如日光不与暗共。

有何酒法而不除耶。

此人事戒轻重等持。

与上理戒念念兼行。

方名究竟。

二圆下得意犯二。

初明具大智故能理醉。

何名大智。

谓了性具九界因果。

是故名为饮酒法门。

真空实相如起信论。

一真如性有二种德。

一如实空与过河沙烦恼不相应故。

二如实不空体具河沙功德无有所少故。

护一切失故空如瓶。

德用无碍故不空如酒。

然河沙性德即十法界圆融法门。

九界即佛成前持相。

佛界即九成今犯相。

故犯相云。

变化五道宣扬哮吼。

其犹酗酒之用也。

二波下明具大悲故能事醉。

波斯匿此云和悦。

若饮酒后应死判生故曰多恩。

末利即匿王正后也。

王尝嗔怒欲杀厨人。

诸臣共议国中唯有此人。

杀已无人知厨称王意者。

时末利后即办好酒美肉。

沐浴名香庄严身体。

将诸妓女来至王所。

王见后已嗔心乃息。

后即遣人诈传王敕勿杀厨人。

匿王后以此事问佛。

后持五戒月行六斋。

一日之中犯酒妄二戒。

八戒之中则犯其五。

谓过中食服香花作倡妓高广床饮酒妄语也。

破戒之罪轻耶重耶。

佛言如是犯者得大功德。

何以故。

为利益故。

出未曾有经下卷。

入于酒肆。

即净名居士。

此上三人皆是高位。

皆住性恶权巧法门。

故于持犯得大自在。

不可秪将慈念而解。

若无性染慈岂无缘。

二夫下结得斥失。

若得性具善恶之门则逆顺俱当。

失兹要柄则持犯俱非。

如把刃自害。

得失之要不可不穷。

二前下结胜。

若善恶分岐岂醉醒不二。

诸佛究尽宁有所偏。

二上观下观心释。

圆论理戒岂不观心。

但为前文是约教释正为开解。

今撮五戒人一念心成于圆观。

正为立行即闻而修。

修发之门说者应授。

若不尔者。

数宝何为。

分二。

初附上谛智问。

上观四谛各发觉智。

乃言四佛。

今明五戒亦可观之成五佛不。

问意如此。

二观五下据今戒体答。

若观五戒是实相者。

所发觉智岂非五佛。

然五实相是所观境。

五境发智名为五佛。

实相无相尚叵言一。

岂定五耶。

由附五戒各见实。

理故似分五。

实理者何。

所谓本觉。

此之觉体是无缘慈故名不杀。

无取故不盗。

无染故不淫。

真实故不妄。

明了故不饮。

今圆行人以妙三观顺性修慈。

乃至三观顺性修智。

说之如此修乃同时。

故得名为观五实相。

观之不已。

本觉全体发成始觉。

名为五佛。

名字观五观行已去皆得称发。

二次下释烦恼障。

三初节示经文。

二上下对上下辨二。

初对上下定体二。

初对上报论义便。

报多约色。

惑唯在心。

故云义便。

二报下与下业论体别二。

初问起。

以十恶中贪嗔痴业名同烦恼。

如何分别。

二数下释通二。

初引数人释。

二俱数起但以轻重分于惑业。

二今师释二。

初约心克示。

贪等决定发动身口招报名业。

以异烦恼非决定故。

二若下因示生疑二。

初疑。

若决定心发动身口名为业者。

下恶星等自是外境。

何名业障。

二此下释。

星等乃是业之前相。

表于责报故属业障。

今示作业体。

下明宿业相。

若论作起时岂非心色。

二若下对上下论转。

二障在因是故易转。

报障已受是故难传。

难者若转易者必去。

三通下约文示相二。

初通别。

通论可见。

若别论者。

见惑执我爱但著事。

此之二惑皆具三毒。

执我三毒若其不遂则多愁忧。

著事三毒既不执我。

但恐不遂必无愁忧。

二今下指广。

章安记录不能广陈见思之相。

令后说者委而示之。

故注云云。

三三破下释业障。

二初节经。

二释义三。

初定文是业。

已作之业将感恶报。

故有异相表发其事。

验知此句明于业障。

二恶下略释经文。

别有客星者。

以五星二十八宿常现则非恶星。

亦是下约常星。

失其行度躔次。

亦名恶星。

一方有七者。

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苍龙七宿。

南斗牵牛须女虚危营室壁北方玄武七星。

奎娄胃昴毕嘴参西方白虎七宿。

东井鬼柳七星。

张翼轸南方朱鸟七宿。

凡四方之宿皆逆数。

宿音秀。

失其分野者。

周官云。

天星皆有州国分野。

角亢氐兖州。

房心豫州。

尾箕幽州。

斗牵牛婺女杨州。

虚危青州。

营室。

东壁并州。

奎娄胃徐州。

昴毕冀州。

嘴觿参益州。

东井与鬼。

雍州柳七星张。

三河翼轸荆州。

荣惑火星也汉书音义云。

妖星曰孛星彗星长星。

亦曰搀抢。

释名云。

星光稍稍似彗。

言其孛孛然似扫彗也。

又类散麻。

故云麻彗。

左传。

凡人火白火。

天水曰灾。

今但取风雨雪霜乖候者。

皆名灾。

法邪谓外道经书。

蛊道者。

事释乃是仙鬼毒害于人。

蛊工户切。

声类作弋者切。

蛊物害人也。

说文蛊腹中蛊也。

楞严云。

贪恨为罪。

是人罪毕遇虫戒形名蛊毒鬼。

理解乃是自心三毒名之为蛊。

此蛊能害百千万身。

法身慧命永为所害。

比夫毒鬼为害至微矣。

丑恶形声见闻为怪。

不适意者适悦也。

三夫下劝令正信二。

初明相见表五罪二。

初约现文表示。

亲离即亲厚斗讼。

幽厄即王法所加。

幽谓幽境。

二其下例余相亦然。

二行下诫行者问邪师。

礼记曰。

龟谓之卜。

蓍谓之筮。

卜筮者所以决嫌疑定犹豫也。

今云折篾。

篾谓竹篾。

谓揲蓍取卦折竹篾为文也。

管公明者槐人也。

名辂字公明。

善卜筮。

所向皆验。

应知恶报由罪结罪由心。

苟正于心罪报自荡。

不修内德卜筮何为。

吴氏春秋云。

宋景公时荧惑在心。

公召子韦问焉。

子韦曰。

祸当君。

虽然可移于宰相。

公曰。

宰相所以与理国家。

可移于民。

公曰。

民死寡人将谁言君。

可移于岁。

公曰。

岁饥民饿死。

为民后而杀其民。

谁以我为君乎。

子韦曰。

君有至德之言三。

天必祐君。

荧惑必三徙舍。

舍行七里。

一里当一年。

君延年二十一矣。

荧惑果徙三舍。

况能内观法性达罪本空。

均生佛于自心。

起慈悲于法界。

恶星之变何虑乎不灭耶。

故于次文明其方法。

二从下举方法。

若依初开章为四。

此当第三能破方法。

今依重科。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二(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二(下)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从诸根不具下叙空品文为二。

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恶。

即三障文也。

次二行半明能破之方。

即今文也。

而释一行半讫。

复依初开章以后一行为四结成。

然取义成分章从便分三。

初节经立意。

以顺重科云能空也。

二前下据意释经三。

初立意。

禳谢也。

又除殃祭也。

二洗下释经二。

初释前三句。

欲知智在说。

故以听经而为般若。

又听经发智慧故。

心有染故用不自在。

今既清净能成解脱。

二前令下释后三句。

至心之境即甚深行处。

不念此处安名至心。

三夫下劝信二。

初约身陈类。

今之三业表法之身。

本是血肉不净之物。

次举二喻。

栴檀香木。

伊兰臭树。

大经明。

阇王造逆。

后既见佛罪除。

乃自叙云。

我见世间从伊兰子生伊兰树。

不见伊兰生栴檀树。

我今始见从伊兰子生栴檀树。

伊兰子者我身是也。

栴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

二今下约行可期。

三业虽近三德虽远。

修得规矩即近成远。

规圆矩方。

孟子曰。

大匠训人必以规矩。

三洗下行成破障。

若于浴等无三德观。

如何能禳三障恶罪。

四从是下结成。

三初节示经文。

二能下正释经义。

三寂下深明经意四。

初据今文示法。

寂灭华音。

涅槃梵语。

涅槃之名召三德体。

故知寂灭是三德成。

二前下约行成德显。

三业既修金光明行。

成则契于三德之理。

修在名字观行相似。

至分真位皆得。

名为转障成德。

不尔。

岂曰行方等经。

三报下明转障成德。

四前寄下明经巧难知。

五叙流通明教相。

疏略指上。

三明疑念序二。

初释寿量品题。

二初正释二。

初约三佛难思以释二。

初佛本无三。

不唯法佛无身寿量。

报应亦乃不可说三。

以一切法离于名字言说相故。

二随顺下随世俱立。

众生若有得益因缘。

即须随世立诸名相。

非唯应佛立身寿量。

法报亦乃可论此三。

须知无三不减一法。

虽立三三不增一法。

良以有无皆法界故。

故真无俗有真有俗无皆是悉檀。

令于三身得四益也。

此文分二。

初列三身各三。

二释三佛三义二。

初约义分别二。

据理融即。

分别且从修二性一令义易明。

法是本觉。

报是始觉。

始本一合方有应用。

一往似纵。

说者应以次融即文非纵非横。

妙会此义。

令其闻者识圆三身。

文分三。

初法身下法佛二。

初别释三。

初身。

始觉报智依本觉成。

故以法性而为师轨。

究论始本唯是一觉。

故云还以法性为身。

是故马鸣归命三宝。

即以佛身及体相等而为法宝。

此身等者。

非分段变易色质心智三科所摄。

乃是常住五阴等法聚以为身。

此法无相不可说示。

为众生故强名法身。

二法性下明寿。

色心。

和合乃有报得连持寿命。

身既非阴岂有命根。

为物强指不迁为寿。

三此寿下明量。

量依身寿故同强指。

二此即下总释。

身寿量上言非无不者。

若据次文义当双非。

以其法体离于二边及超报应。

强于此理立身寿量三种名字。

令物忘情也。

二报身下明报佛二。

初称法有报二。

初引经。

此从顺修称理事说。

修行所感释报义也。

法华文证智德之报。

以彼经云。

慧光照无量。

故涅槃文证断德之报。

以云大般涅槃故。

二如如下释义。

修行所感二种之报。

乃是始觉与本觉合。

即以始本而为境智。

此二不异故名曰如。

各二如者。

智如如境境如如智故也。

复以菩提名如如智为能应冥。

法性名于如如之境为所应冥。

以函盖合先喻应义。

函盖虽合犹存际畔。

复以水乳喻其相冥。

此乃泯然而成一相。

始觉本觉义二体一正同于此。

二法身下明就报立三。

即身寿量也。

三中一一言法身者。

报智所冥离法无报故初身。

言非身者。

非应佛有分齐身。

非不身者。

非报佛无分齐身。

又非身则非有。

非不身则非空。

中道法身乃本觉体。

始觉冥此能冥亦忘。

为成观故强名报智。

二寿。

三量。

称本双非为物强指。

义皆同身三应身下明应佛三。

初明应物有三。

初身。

二寿。

三量。

皆如谷响大小随声。

是故此三悉云应同。

二智与下明依二有应三。

初法。

不觉忘处始本一如。

故云智与体冥。

觉体自在。

故云能起大用。

二如水下喻真金上色。

须水银和方能涂(去声)物。

阙此一缘金无涂用。

三功德下合报智功德以合水银。

法身合金。

处处应现合涂色像。

三能为下明应遍三土二。

初双明报应。

二有量下单示应身。

初义者上所说报但论冥法。

即自受用也。

金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

对于生身无常之应。

示二迹用。

是故双明身非身等。

身即生身。

有分齐相。

故名为身。

非身是报。

无分齐相。

故曰非身。

小般若云。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大身者。

乃他受用身也。

无分齐身其寿则常故无量也。

有分齐身寿则无常故有量也。

此二应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

机依事业二识而见。

住理广如序品疏文辨之。

二识委在起信论明。

论意要在事识见则取色分齐。

故名应佛。

业识见则离分齐相。

故是报身。

行者应知常身无量通应三土。

无常有量但应同居。

所以者何。

盖实报机分证论见他受用身。

方便土人唯禀别圆。

所见佛相虽小优降。

然匪生身悉是报佛。

若同居土具四教机。

禀别圆者能睹报佛。

故法华明常在灵山。

华严说法尽未来际。

及诸大乘即于应相见是法性尊特之身。

故知常身遍应三土。

若无常身唯应同居。

逗藏通机及凡夫众也。

次义分二。

初明有量二义。

上之所说自受用外垂三土身。

皆名为应。

其他受用虽就对机名之为应。

而是实因之所感克复名为报。

非是差别逗机之用。

若论逐物随缘参差长短身寿量者。

须就同居无常用说。

故今别示应身之相。

但于有量开出两量。

而此两量依于事识但空见故。

唯属无常。

若依业识不空见者。

即此无常全体是常。

则常无常二用相即二鸟双游也。

若上二土机息应转。

亦是无常。

以非八相故且言常。

七百等者。

首楞严三昧经云。

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

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

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

彼佛答云。

如释迦寿我亦如是。

汝欲知者。

我寿七百阿僧祇劫。

坚首回此白佛。

阿难云。

彼佛乃是释迦异名。

虽机胜见长。

而七百犹可数。

故亦是有量之量。

若阿弥陀人天莫数。

故是有量之无量也。

二应佛下结应佛皆然。

佛佛既皆三身圆证。

应身彼物物寿长短。

岂不随顺各示两量。

故弥陀现长亦能现短。

释迦现短亦能现长。

故大论第三十六云。

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国土。

如阿弥陀佛国。

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

如释迦文佛国。

又三十八云。

此间阎浮恶故释迦寿应短。

余处好故佛寿应长。

故涅槃二十二云。

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无胜国。

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

我于彼土出现于世。

斯皆随逐物机也。

二然此下据理融即二。

初约理融。

上之三身三皆在性则并。

二从修有则别。

不分修性即一。

三不互融则异。

别异故纵。

并一故横。

是则乖于所诠法体若能妙达秪一法性。

而能成就一性二修。

名即一而三也。

修性而成而其三身一性本具。

名即三而一也。

此乃得云全性成修全修在性。

性无所移修常宛尔。

方合能诠玄妙之文矣。

二故下下引文证。

经文具云若入是经即入法性。

如深法性即于是典金光明中。

而得见我释迦牟尼。

此乃以理而为经也。

金等三字即法报应三身异名。

与一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若知此理即是三身。

三不纵横名为得见释迦牟尼。

故大经中明于三德不纵不横。

名大涅槃。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

为众生故言入涅槃。

故知不达三身三一融妙。

不名见佛。

今解三佛既此融即。

方会此典玄妙文也。

二但信下明二字标题之巧二。

初委明其意二。

初从应佛融三释二。

初明因偏疑见圆体。

偏疑八十是应有量。

四佛举喻明应无量。

无量既破有量之疑。

即达法报非量非无量。

此因偏疑见于圆体。

二若从下明从圆体不偏题二。

初指偏题相。

二而今下示圆论意。

以不偏题故三寿量二字能诠。

二取意下就报佛融三释三。

初明报佛体圆。

上约品题寿量二字不偏有无。

则收二应能显法报。

就文便也。

若义便者。

今经既以果德为宗。

合以报身释于品目。

以报身上冥下应。

则三身义任运成就。

是故二字正在报身。

二量疑下明因疑达圆。

报身义显。

良由四佛以长寿应释短寿疑。

故使信相达于报智圆具三身。

三经家下明从圆题品。

题称寿量正在报身。

此从信相圆解所见。

蔽犹当也。

举报身一当三身诸也。

二从此下结示立题。

二又一下明重解三。

初示异解时。

大师非止一回讲说。

故于一时别立名义。

章安既闻是故兼录。

二亦作下明异解相二。

初标列章门。

玄义者。

文选云。

睿哲玄览。

注云。

玄通也。

谓离文通示其义故曰玄义。

引证者。

义虽妙悟而与经曾。

故引文证令人生信。

还源者。

品题是派经目为源。

所约三身明于寿量。

不离法性金光明源。

摄还此源令义究竟。

二玄义下依章解释三。

初玄义二。

初直示三身寿量三。

初应身三。

初寿。

二延促下量。

三此释下结。

因缘者。

感应更互而为因缘。

二又寿下报身三。

初寿。

智外无境境外无智。

名相盛受。

既绝能所故无分别函盖绝待当体名大。

二量者下释量。

境智俱遍名为相应。

此之相应实无际畔。

义言于量。

三此释下结。

三又寿下法身三。

初寿。

法性不变无去来今。

是真久义。

约此久义释法身寿。

二量者下量。

铨犹度也。

常叉之寿实叵度量。

强以双非而度量也。

非多等者。

出度量相。

初非多少数。

次非知不知。

三非说不说。

此显法寿是不思议境。

故大论云。

不思议者。

不决定也。

若离可说而谓法寿定不可说。

是名决定非不思议。

上二双非其意亦尔。

如此铨量是常久量。

又多少数铨量法寿。

非长短用。

尽知不尽知铨量法寿。

非分满报。

可说不可说铨量法寿体非说默。

三此释下结。

二初番下更作三双显示。

盖前直以延促境智及双非义。

示三寿量。

恐犹难解。

故今各以二义铨量。

欲令行人识三佛相。

文分为三。

初番应佛二义。

第二番报佛二义。

境无分别。

非谓顽境全无觉知。

乃指心体本来离念。

名境无分别。

此离念心全体觉悟。

名智有分别。

此之境智究竟相称。

智外无境境有分别。

境外无智智无分别。

是则境照于境智寂于智。

以此二义显报身相。

第三番法佛二义。

体本无相故不可说。

依言显德是故可说。

二引证二。

初引今文三。

初引二文证应身二义。

二引三文证报身二义。

虚空喻通前取不坏喻无量应。

今取无相证境无念。

三引三文证法身二义。

问前云四喻皆喻应寿能为无量。

今何引之证报证法。

答非全法报为应身者。

应必断灭安能延促不曾休废。

今欲显示三身融妙。

故即以应而证法报。

若昧此意诸大乘对机之身莫能深识。

二引新本二。

初别证应身二义彼憍陈。

如婆罗门欲得如来舍利如芥粟许。

此乃知佛九旬当灭。

故愿求之。

可证应为八十有量也。

王子下即栗毗王子答婆罗门也。

虽即法报且从福报以证胜应。

二总证法报四义。

智即报身境即法身。

具知不知说不说四。

但略举一以等余三。

四皆绝虑故可总用难思难解而证之也。

令述此意故注云云。

三还源三。

初总明意。

然法报应与金光明皆是法性当体之名。

本无优劣。

以此经正用金等显于法性。

故佛首唱而为经目。

故金光明得为宗源。

一切三法便成流派。

金解寿量须约三身。

恐作别解故示复宗。

二初番下示还相三。

初应还明。

胜劣二应全是法性能多利益也。

二第二下报还光。

报必冥法。

故于句句法报双陈。

此举所冥智。

全是法性。

寂而常照也。

三第三下法还金。

说时常默默时常说。

圆妙四德有何损益。

全是法性可尊可重也。

合论融即例前故略。

三夫解下例一切。

若解体金光明义岂止三身义归三字。

一切法相皆还此源。

故竟千从不即万惑。

三既是下明兼录意。

二时之说俱彰妙理。

后之学人随何闻悟。

欲示此意故注云云。

二此品下正明疑念二。

初序入正品指上说。

二从王下还从序意。

释此文二。

初节经文。

二随文释二。

初出人四。

初出处。

事释如通序观解见出名。

二菩萨下明位。

翻名道心。

复能化人故道心大。

此行虽该前之三教。

今位在圆。

三信相下出名。

二初约教释名三。

初直就相似释二。

初约名释。

信通真似。

既言信相信则非真。

以其似信是其真证前相故也。

别教三贤是似信位。

初地已上方得真信。

圆教登住便得真信。

即以十信名为似信。

言铁轮者。

本业璎珞经。

以六种轮譬六因位。

铁轮十信。

铜轮十住。

银轮十行。

金轮十向。

琉璃轮十地。

摩尼轮等觉。

信断见思得是铁轮。

二下文下以相验。

枹鼓杖也。

或作桴。

二又真下明似通上位二。

初明位位有似。

已证名真未证名似。

普贤等觉望极名似。

故立贤名。

二信相下明高下难测。

三难者下设难核实二。

初高位无疑难二。

初难二。

此亦下释二。

初约权实释。

为他发起是权示疑。

未了佛地是实行疑。

二法华下引二经证。

法华本迹皆是弥勒怀疑起问。

大集菩萨菩提未极。

故云未了。

本性菩提熏心起疑。

疑故求了。

故云菩提为我作名。

二难者下断见无疑难二。

初难二答通疑障真。

别疑障中。

中道未极安得不疑。

二观解下就处辨观。

今出人名观那就处。

良由观法皆从阴起。

以王舍城约阴便故。

故就处明。

以善恶王观无记舍。

能所不二人法俱空。

二空所显即大涅槃。

防五住非御二死敌。

城岂过此。

名字初心观阴涅槃。

妙觉后心涅槃究竟。

今意正辨初心住处。

明后心者示此妙观同果智也四叹德二。

初科判二。

初正科经。

二重判位。

植种也。

愧惭也。

云云者令准叹德判同普贤。

二供养下随释二。

初外供养佛二。

初约财法释。

大经云。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为第一。

财供养则有穷尽。

法供养者则无穷尽。

二约观行释。

无明一念全体觉了。

此之觉心名之为佛。

缘因资了是供佛义。

三喻可见。

二种善下内种善根。

四初直明种善义。

体本觉心名法性地。

观性始觉名为种子。

下种种久其义可知。

五善根者。

于本法性生不动信进念定慧。

五皆不动名为五根。

此根生者相似位高故名增长。

二增长下以。

值佛释成二。

初举三事譬。

二风譬下以三轮合。

身轮现通骇动其心。

意轮鉴机智光照也。

口轮演教法水润也。

三楞严下明三因增长。

楞严是定缘因也。

般若是慧了因也。

法性是理正因也。

二修一性照发互资。

由修照性由性发修。

此三增长转似入真于真增道。

并得名为倍明转显四植种下结二成德。

三从是下正明疑念序二。

初节经。

二由有下随释二。

初生疑之由三。

初正出疑由。

远则由于九十日前告魔期灭也。

此经乃是方等后分也。

近则由在灵山闻佛定中唱序。

既起思。

惟故生疑念。

虽有二由无本誓击此疑不生。

二何因下释何因缘二。

初约三性分因缘。

通论三种即正缘了。

名为三因。

同在理性以修缘了各三为缘。

今文略云何因。

何缘。

须合性三但名为正以当于因。

修中缘了合六为二。

以对因故合二为缘以当于缘。

就此因缘而生疑念。

二正因下约因缘疑寿命。

正因常久为所显理。

理境既常全境发智以为能显。

岂可无常。

能显兼福而智为正。

故但云智。

此境此智俱感常寿。

故疑八十是何因缘。

三方八下释方八十三。

初通示世寿三。

方二。

下方下特示中方为表。

应化之事皆依理现。

是故外事悉内表理岂中方寿不表四德。

佛意虽密。

今智者师据后四佛约应显常。

故以所显验其能表。

则知佛意。

三信相下不知表意故疑。

信相若达上之表意。

即见三身是圆四德岂疑应迹定是短促。

而反疑云何因何缘耶。

二正生疑二。

初约理教互疑二。

初执教疑理。

二执理惑教。

佛之所说是能诠教。

长寿因果是所诠理。

即道理也。

互执成疑文义可见。

二有二下约经文广示二。

初释有二因缘二。

初对前办异。

前即经云。

何因何缘也。

前释既以正性为因。

乃以修中缘了为缘。

今云长寿有二因缘。

既是佛修止行二善各具缘了。

即是前文能显之缘。

今于前缘自作因缘。

是故与前因缘异也。

二十善下就今解释二。

初约十善略释二。

初正示因缘三。

初于十善各论止行二。

初标示。

二不杀下释相二。

初约杀盗释二。

初约行相合具。

二今经下明今经互举。

二若备下例八各论。

止行二善有三差别。

谓自他共。

一自行者。

如文云。

不杀是止放生是行。

不盗是止施食是行。

二化他止行。

如文云。

若不遮夺名止。

方便劝修名行。

若备论十种止行者。

不杀不盗如疏已明。

其八种即不淫梵行。

不妄言诚实语。

不绮语质直语。

不两舌和合诤讼。

不恶口常行软语。

不贪不净观。

不嗔慈心观。

不痴因缘观。

皆自修止行也。

自他共明者。

自不作十恶名止。

劝他不作十恶名行。

二今就下于止行各论因缘二。

初标。

二夫命下释二。

初就不杀示四二。

初止善因缘。

因是善本缘是资助。

为成慈心故除杀具。

二夫食下行善因缘。

准止可知。

二不杀下例九善皆尔。

三总有下结示止行因缘数。

二此等下结成疑念。

二此约下就五乘广释二。

初结上起今。

若其但说十善因果。

斯乃浅近一涂之说。

于方等经未为允惬。

此结上也。

今当更约世出世间渐顿止行。

方是佛因。

此起今也。

二人天下明今广示二。

初明教义二。

初不杀二。

初明行相二。

初示相二。

初正示二。

初总示五乘命杀。

若但不杀报得命根。

斯善甚浅。

今辨五乘修因之命。

义乃该深。

梵云魔罗。

此云杀者。

以能害人世出世善故。

断下诸命皆是魔业也。

二若遮下别明修者止行七。

初人天。

此事即戒善也二三藏二乘。

三事度菩萨。

以不能达三轮体空。

故行六度皆名事也。

四通教二乘。

五通教菩萨。

说法之过名非。

废令勿学曰拨。

体空字下应云六度。

方异二乘。

或脱或略。

六别教菩萨。

七圆教菩萨二。

初顺行。

亦断佛命者。

此教初心即佛界故。

二圆人下逆行二。

初明二逆。

了顺逆修即逆顺性。

性非差别故名一相。

故仙豫事杀果佛理杀。

以即性故皆长寿因。

仙豫缘如前释五戒中。

二此皆下明顺理。

前三教人皆小行者。

以别初心行亦同小。

故皆不能即逆而顺。

二如上下结广。

始从人天终至圆教。

所有止行若无因缘善不成就。

然且约不杀须历余九及一切法。

皆须论于止行因缘。

故云若海。

二故大下引证。

不作上说。

岂一一度能施众生无量寿命邪。

二而我下成疑念。

二明施食二。

初明行相二。

初明事法权实二。

二明事法食体二。

初明事食轻重。

依报食轻正报食重。

二经言下明法食权实。

经是此经。

流水品云。

未来当施法食也。

世间人天也。

出世三教也。

上上圆融也。

二菩萨下明菩萨施相三。

初总明。

回邪入正者。

令正信因果也。

萌始也。

种子之始剖也。

卉草之都名也。

鞠养也。

大论二十二云。

如国王子在高危处立。

不可救护欲自投地。

王乃使人敷厚缯褥。

堕地不死。

二授以下别示四。

初授人天食。

二已持下授三藏食。

三已入下施通别食。

四设饥下施圆教食。

无大乘法食故名饥国。

圆顿之法如王者之膳非众人之食也。

膳善也。

谓美食也。

烦恼下观惑即智如薪助火。

智因惑缘故能成于四德之食。

令四十一位弟子皆悉分得甘嗜。

三如是下结示。

二一一法下结止行因缘。

二此诸下成疑念。

二示观行。

的明己心无明贪爱能生一切烦恼子孙。

故名父母。

若不能体二是性恶。

则须断破乃名教逆。

若观即性则不离痴爱全体明净。

能观所观皆不可得。

既如虚空痴爱则寂故名止善。

以即寂观历诸心数。

皆令明净复名行善。

此乃观心见一切法常。

岂得不感三身常果。

二己身下释己身骨髓二。

初明行根二。

初简事从法二。

初所简事身。

事论己身人谁不解。

故今简之。

智推九界皆非己身。

况人报质。

二己身下所取法身。

所取既深。

验前所简非独人报。

然若能解色心法界而舍事身。

乃今所取也。

今简不能解法界舍名非己身。

须知实相为己身者。

且是总说。

若依释论。

于实相身论戒定慧及妙善心。

为皮血骨髓。

虽分戒等一一皆是实相全分。

二为他下就法明施二。

初施实身五初施皮。

为他宣说实相之戒。

遮二边罪修中道福。

此戒无相持尚叵得。

岂存于犯。

体既双忘名尸彼岸。

如此说戒方名布施法身之皮。

血等例尔。

二说诸下施血。

诸禅定者。

九种禅也。

亦是有漏无漏一切禅定皆达实相。

皆成无记化化神通。

故于灭定现十界身。

名诸威仪。

例前合云非定非乱。

三说无下施骨。

能照功忘故云非智。

全惑成智故曰非愚。

此智起说无说可得。

能说既妙。

故使所说皆到智地。

智地者。

智即是地本觉智也。

智所依地始觉智也。

修性合一二义俱成。

四檀忍下例应施肉。

论但三学及所显理。

大师义加檀忍进三。

成六度义。

以消今经骨髓血肉。

义方整足。

说者应例前之三学明双非相。

五说甚下施髓。

前说戒等既皆双非。

岂不断于言思之道。

然是谈行今是说理。

虽皆实相而须分别能契所契。

六度乃是全湿之波。

微妙善心是波中湿也。

二将此下明施权身三。

初结实标权。

以圆法食充七方便饥饿众生。

圆顿之外所有法门皆悉名为余饮食。

以胜况劣也。

二即是下正明施相。

文略不语。

三教菩萨别教六度可为余食。

髓是中道必在己身。

是故余髓但在真谛。

三引法华正示教利喜者。

大论五十九云。

示者。

示人生死涅槃三乘六度教者。

教言汝应舍恶行善。

利者。

未得善法味故心则退没。

为说法利引导令出。

喜者。

随其所行而赞叹之。

令其心喜。

以此四事庄严说法。

二如来下成疑念。

随他意语施权饮食。

随自施实。

二从大下明现瑞序二。

初结前开后二。

初节经。

二至心下释意二。

初结前二。

初明至心。

至犹极也。

心佛同源。

今欲念佛故须彻至己心实际。

二观心下明念佛。

观心既极。

故能尽念佛不杀等种种功德。

皆等虚空。

以深观故乃成疑念。

二明开后。

妙机关应瑞相乃兴。

二正明现瑞二。

初叙意分文三。

初叙意二。

初正叙。

为尔者。

尔汝也。

表发信相增分真因感究竟果。

二问下料简作者二。

初问。

二答。

二拣感者二。

初问。

二答二。

初简通从别。

二虽然下益本在他。

信相既为发起之人。

乃同诸佛而为。

能应故知能感本在众机。

故应一人是应众多也。

二分文。

三别相下判相二。

初正判二。

初约十因一果判。

二又别下约十地一地判。

二问下料简二。

初约经宗简二。

初问。

二答。

二约似位简二。

初问。

前判似位有二种意。

一约十信似于分真。

二例普贤似于妙觉。

若今瑞相定表十地。

岂令十信便登法云。

岂使普贤倒入初地。

二答。

须知二往一一地中具诸地功德。

十信发真获十功德。

等觉亦进后心十德。

此则前后皆沾十益。

故约横竖从容而判。

二别相下随文释相二。

初节文示十相。

二约表发释相二。

初牒示诫劝。

斖尾音。

斐斖者。

文藐。

意谓止可以经十段文彩。

准拟评议仿似之耳。

不可备具论其行相。

故云不可责其备悉。

二其室下约相表德二。

初竖表十地功德。

十初此地初开者。

大凡小圣无明所覆境界局狭。

今破此惑故以广博表之。

二此对戒者。

准于华严十度对地。

则初地当檀。

文略不言。

既诸地互具则十度皆融。

三唯辱而忍增者。

不逢屈辱宁彰忍力。

四督出众行者。

督率也。

众行诸度也。

率诸行至于极果。

故以高座表精进也。

五六七八九皆可见。

十随阶而圆者。

行以智导故随阶位。

诸行分圆其犹根具。

注云云者。

应明六度十度开合之相。

然六通大小十唯在大。

十度者。

于禅中有愿智力。

故开愿度。

有禅通力开出力度。

根本定禅守本禅度。

般若有道种智开出方便度。

有一切种智开出智度。

一切智守本受般若名。

二复次下横表一地功德二。

初总表一地功德二。

初约初地三。

初通示。

二其下别表十。

初室净表智二。

初明了阴功能。

室能覆盖故表五阴。

欲彰智相须明了阴。

于阴达中故双非二边。

不为下释自然。

中智不被二边所作。

良由此智不作二边。

故本来觉性任运现前。

不得下释广博。

微有所得即当局狭。

非直下释严事。

小智无常离过而已终归灰灭。

大觉本有过河沙德自然庄严。

二严事即下明三智体相。

其室表一心。

自然广博严事六字表三智。

始行圆修今日顿发。

二天绀下宝间表境二。

初直表三谛。

二一地下兼表融即。

室中一地有此三相。

可表妙境三一相即。

行者应知。

谛智名别其体不殊。

欲彰修证强立能所。

三有妙下妙香表慈悲。

一心境智普能与拔即名慈悲。

境智高广与拔称之。

故使慈悲竖高横阔。

三无差别。

故能遍满一切众生三科之内。

四其室下高座表四德。

常我是法身。

乐即解脱。

净即般若。

三德互具故一一具四不可思议。

名秘密藏。

是佛究竟栖依之处故以座表。

五有四下佛坐。

表觉智。

本有四德即是三谛以为所坐。

修得四德即是三智以为能坐。

故用佛表。

六放大下放光表自他。

以照此土光即能照他土。

可表以自行而化诸众生。

七雨诸下雨华表四辩。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用法义辞及乐说辩。

一多融谈慈注无尽闻无不喜。

以华表之。

文字性离故雨于空。

此辩方能诠示妙理。

八作天下天乐表四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此四摄物其犹雅乐悦乐于人。

九受天下受乐表法喜。

一心三智即寂而照无法不知。

此曰澄神受义天乐。

十根缺下根具表互具用。

业转现识已分破故。

见闻觉知根根皆具。

三初地下总叹。

法性功德不可穷尽。

此地能称法性显德。

故使诸佛不能尽说。

止十相者。

经家略举也。

梗介者。

介应作概。

声之误也。

云梗概粗略也。

二初地下例余地。

此去九地地地皆然。

将横入竖无竖不横。

二复次下别表一地自他二。

初约初地二。

初略示。

自行功德即自行因果。

化他功德即。

化他能所。

此与法华十妙意同。

二其室下正表二。

初前五表自行。

若以此文配十妙者。

法身境妙。

般若智妙。

解脱行妙。

因成位妙成佛三法妙。

此自行因果也。

若境智行对理性等住前三即。

此乃从强约修别对。

若论法体真位无缺。

二后五表化他。

意轮鉴机即感应妙。

口轮说法妙身轮神通妙。

又表下以受天乐根缺具足。

既皆转障可通对于眷属利益二种妙也。

此即化他能所。

二初地下例余地。

二从一下总现相二。

初迷意总表。

言意略者。

止在十义故。

意广者。

以一切之言无所不该故。

二一切下依文别表。

该包也。

十法界者。

心佛众生三人皆具。

具虽不异迷悟且殊。

佛已证悟心生在迷。

全迷则曰理性十界。

信说则曰名字十界。

念念体达名观行十。

六根遍照名相似十。

证十起应名非真十。

今表极果乃究竟十。

己心合佛十界体用。

亦见众生十界同佛。

是今表果十界之义。

不作此解徒云一切该十法界。

三世间者。

假实依报也。

揽实成假名字不同即众生世间。

所揽实法色心间隔即五阴世间。

正报所依依报差别即国土世间。

未曾有者。

分证十本分垂十迹。

虽得圆融若望极果明昧尤别。

如华严说灌顶菩萨所得功德如一块土。

妙觉功德如四洲土。

故因圆理显。

若自若他三十世间一一究竟清净自在未曾有也。

国土下以三世间配三德。

且从义便也。

国土等者。

迷时假实既依国土。

果上智断全依法身。

故于国土明实相满。

众生等者。

释论云。

众生无上者佛是。

佛翻为觉。

始觉人空终觉法空。

故于众生世间明般若满。

五阴等者。

释论云。

法无上者涅槃是。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二执既尽五阴自在。

故于五阴世间明解脱满。

以三对三须知其意。

良以三德举一即三。

显三世间一一圆遍互融互摄。

新伊天目类之可知。

实相是要者。

实相无相极果俱是究竟忘相。

故称实相自他圆满也。

五从信下默念腾疑序二。

初分文。

二欢喜下随释二。

初见相欢喜。

二从至下默念陈疑三。

初明腾疑意。

积疑不腾恐成疑盖。

二念释下正腾所疑。

一切功德依寿得住。

其寿既促众德奚为。

故皆不疑但念寿短。

此覆不腾莫能决了。

三而不下明默念意。

威尊故默。

求决故念。

承前可见。

六从尔下止疑序二。

初分文。

二疑盖下随释二。

初正止疑三。

初止疑意。

疑盖覆心者。

五盖中疑能覆禅慧。

须预止者何哉。

若未解理心合致疑。

既睹威尊是决疑地。

傥坚执疑念则观慧莫开。

故须止之令谛心受法。

例如等者。

疑是见惑能障真谛。

断疑见道方进真修。

信相腾疑或权或实。

佛止则令自他获益。

二从汝下正止疑三。

初大用不应。

八十之寿是法界全体起应物大用。

故不应以定短致疑。

二法性不应。

释尊所证性海渊深。

岂以长短心虑测度。

三智度不应。

真信真智二皆具足能知能证。

汝今未具不应度量。

此三不应是约三身而成止意。

亦可前二约所思止。

后一约能思止。

三释论下引证结。

佛所有法皆悉无量。

若以有量心虑量之。

必当覆溺于疑惑海。

是故四佛以三不应止其疑念。

二何以下释止疑三。

初释法性不应二。

初明八众摄菩萨。

经列八众虽已分明。

但阙菩萨故约生法权实示之。

法性土者。

方便实报也。

既不居此故不在言。

二若凡下明皆不应测性。

如来所游深广法性。

尚过菩萨所行清净。

况复凡小而能思算。

二唯除下释智度不应二。

初正释降佛难测。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因智那知。

二旧用下兼示佛所知法二。

初古释可知故无常。

言此语者。

唯除如来句也。

寿量既为智之所知是可思法。

验是无常。

二天台下明今释常智知常。

无量常智者。

究竟无知方具足知。

此知称性。

以全本智成佛智故。

既知本性性岂无常。

古师不解故以有知而为佛智。

乃以所知是无常法。

三智性下令比知大用。

无知之智既冥法性。

法性本用具足发现。

现长现短皆名常寿。

以全性故。

经释智性。

略大用者。

以可解故。

七从时下集众序二。

初正释经文二。

初对他经前后。

二时者下约今经解释三。

初正明此室众二。

初略释时众。

二信相下明集众意。

即八十寿显三身常。

岂益信相一人而已。

故以神力摄诸有缘。

令闻圆常得四悉益。

言益处多者。

岂止一室。

此众闻后在处宣布耳。

二众有下兼明一经众。

正明此室具四种众。

傍兼诸品皆有四众。

句三。

初明此经具四众。

影响众者。

古往诸佛法身大士。

隐其圆极助佛扬化。

为伴奉主。

如影随质似响答声。

四众名义具法华疏。

二此经下明众与诸经同。

此中集天龙与华严何异。

此品新本既云无量婆罗门众。

又忏悔品信相出城。

与无量无边百千众生俱往灵鹫。

岂皆鬼神。

验知集众与诸经同。

三相承下止常情偏局解。

岂以此品旧译文略。

便云止集天龙众耶。

三总瑞下明经部法益二初异法华属方等。

一切世间合该十界。

未曾有事悉具出现。

合于十界皆显三德。

而且未授二乘佛记。

验知未可同法华部。

但就通教对利根者。

明三身常辨圆法性。

与其二酥谈圆不异。

既其首题不标般若。

部内二处称方等名。

故今判教属于方等。

而此部中得圆益者。

自于十界妙证新伊。

亦得称为未曾有事。

悉具出现。

二此中下须乘戒显众益乘戒四句者。

一乘戒俱急。

二乘戒俱缓。

三乘急戒缓。

四乘缓戒急。

先须了知乘戒体相。

且戒论十种。

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杂。

此之四戒虽分定散皆人天因。

是今戒也。

不取随道无著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

以此六种虽名为戒体是三观。

自属乘耳。

乘论五乘不取人天。

以其二种虽名为乘不动不出体是漏善事戒所摄。

唯取三乘。

以此三乘。

该于四教。

是入理智虽分深浅。

皆动烦恼出生死故得名乘也。

今以四戒而对三乘。

论于缓急以成四句。

乘戒俱急者。

今之人天来闻法者是。

其俱缓者。

恶道苦缚莫预此会。

乘急戒缓者。

今诸龙鬼同集者是。

乘缓戒急。

著乐诸天嗜欲人等。

不预此者皆是其类。

复须了知。

集今会者虽云乘急。

乘有权实。

宿世修习藏通急者。

今在室中睹于四佛佛身不同。

但见应化。

纵闻长寿须归灰灭。

灭已不生。

若其宿修别圆急者。

今睹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

闻山斤等虽是应寿知即法报。

三一难思名见常身。

权实等者。

此四缓急众生之中。

有实行者。

有权示者。

权能引实作种熟脱久近因缘。

故云等事。

别记者。

即法华净名疏及止观也。

今依彼说故注云云。

三齐此下判属序段。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二(下)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三(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从尔时下大段正宗分二。

初总示文义二。

初示经文起尽。

忏悔赞叹空品三品全。

及此寿量半品。

同是正说。

二凡三下辨三章大义二。

初叙他师二。

初正明他义三。

初叙初师。

二二云下叙次师二。

初叙。

二次乃下章安破。

以今不云师及天台。

知是私破。

空虽是中乃是因位用中破执。

且非果上所显中体。

法虽不异用显义殊。

古既昧此故今不用。

三三藏下叙真谛二。

初叙。

虚空等者。

新经三身分别品云。

虚空藏菩萨白佛。

云何菩萨于诸如来甚深秘密如法修行。

指此为叙也。

二直是下章安破。

诸经节节皆有发问。

岂尽称叙。

故云义弱。

二师云下今师去取。

彼虚空藏虽约因问。

佛答乃云一切如来等有三身。

岂非果义。

故去三藏取初家。

次师可知。

二新旧下明今意三。

初就新经明宗体三。

初四佛说迹以显本。

拂八十之短疑。

明海滴之长应。

既闻应化能长能短。

则达法报非灭非生。

本迹既融思议乃绝。

上根之者秖闻其迹亦悟本源。

当第一周也。

二若未下王子示本令悟迹。

新经寿量品。

四佛说寿益物事讫。

有憍陈如婆罗门欲生天故。

求佛舍利如芥粟许。

犁车毗王子说偈答云。

假使蚊蚋脚。

可以作城楼。

如来寂静身。

无有舍利事。

兔角为梯隥。

从地得升天。

邪思佛舍利。

功德无是处。

鼠登兔角梯。

食月除修罗。

依舍利尽惑。

解脱无是处。

中根直闻法身理本不生灭。

乃悟报应能常无常。

理事既融思议即绝。

当第二周也。

三若未下释迦双论令俱解。

下根既钝。

偏谈本迹不能悬解互融之意。

是故释迦具演三身。

所谓法身应身化身。

如依空有电依电有光。

法身是理应身是智。

智既应理即起化身。

三身冥一一不定一。

三身宛然。

是故品题三身分别。

法应是本化身是迹。

一时俱说则生妙解思议乃绝。

当第三周。

此之三番皆说如来常宗显体。

意令闻者发智证理。

二忏品下判三品俱明用。

佛智之宗显法性体。

此即名为经宗经体。

一切众生以此宗体而为本心若能忏叹及修二空。

故佛妙用全体而起。

令此众生灭恶生善。

及发空用导成二用。

故云三品俱是经用。

三今之下明此本略二番。

以其二番皆显三身。

今此一番所显不别。

是故谶师顺好略机不翻后二。

二文为下分文解释四。

初文二。

初分文。

二解释四。

初四佛说偈二。

初经家叙。

二四佛说喻二。

初料简身说二。

初问。

二答二。

初明说。

本称机宜共别无在。

二见亦下明身。

释题判教此经属通。

此教明佛丈六尊特一身异见。

故名合身。

今此室中有三乘众。

三中菩萨利根之者能深观空见不空理。

不空理者。

乃是生佛同一觉性。

故虽见佛佛非外来。

随大随小皆无边际。

故云四佛同尊特身身智应用是一是常。

岂唯诸佛无二无别。

与其弟子亦复不异。

故云众一。

虽未开废利人见同。

若钝菩萨及二乘人既但见空。

乃睹四佛自外而来。

取色分齐但是应化。

佛尚各异弟子岂同。

三乘差别故云众多。

二分八下分文解义二。

初叙二家分文。

二旧云下从初师释义四。

初四偈立譬二。

初斥古二。

初叙。

二是义下斥。

诸佛说法三时不谬。

故上中下善。

能诠有法故其言巧妙。

所诠离情故其义深远。

若齐无意宁悟常宗。

故知古师全迷经旨。

二且作下今释二。

初开章叙意二。

初开章。

大师所解其义无穷。

称机释文且示三意。

二四谛下叙意二。

初明三因果。

四谛是理。

因果通依。

四念是行。

修之在因。

四德本有。

证之在果。

非此三义莫显常宗。

二若论下明三相由。

讨果由因因果由谛。

欲成因果解谛居先。

二上以下依章释义三。

初约四谛释二。

初用四谛释偈二。

初悬说谛义二。

初明四谛义三。

初对上明境智。

上明能说人宜对于智。

今明所说法合对于理。

二旧读下斥古唯齐事。

言读文者。

大论第三解十号正遍知文也。

故论问云。

云何正遍知。

答知苦如苦相等。

旧读此文虽以如字为不异解。

而昧三藏以知事称理为不异。

摩诃衍中以知事即理为不异。

致使解义唯齐于事全不显理。

又复此文解正遍知。

正知于真遍知于俗。

三今明下明今师正义二。

初约二谛。

二约三谛二。

解意者。

以苦等四是世出世因果之境。

于此四境若其不了。

即真即俗及空假中。

则不名谛。

仍了二谛以中为真。

三论空假意在谛中。

欲于迷悟十界因果。

一一见中法法无作。

方得名为世相常住。

其理不尔。

将何以拂信相之疑。

二句皆初约苦谛释。

二例余谛结。

二明识下明对谛意。

二一切下以谛释文四。

约因前果后以水山地空。

对集苦道灭例皆分三。

初牒示二引证。

三释结。

苦谛中引小般若者。

金刚般若也。

对大品等称之为小。

以文为小理同大部。

彼以须弥喻于佛身。

今证苦者积聚义同。

非集所感。

然用佛报证生报者。

彰苦无作阴入皆如。

无苦可舍即生成灭故。

盘峙盘回。

峙立也。

或作磐字误也。

道谛中引法华智地者。

以地喻地。

既到智地道之中也。

水陆两途者。

陆途但到海之此岸。

可喻三乘通修道品。

未度变易犹在此岸。

水途能到海之彼岸。

可喻一乘别修道品。

能即二死到三德岸。

灭谛中引法华者。

以空喻空。

此空毕竟故曰终归。

五翳者。

烟云尘雾修罗手也。

三光者。

日月星也。

常住灭理本来不翳今亦非净。

问若以山喻佛身。

道以地喻智地。

灭以空喻妙空。

此三既有即理之教。

则可论于所证法身。

若初集谛引证释结。

但论烦恼岂可亦得名法身耶。

答无作四谛一一皆中。

若非一切咸趣烦恼。

那名即中。

以即中故苦名法身。

道是智地。

灭名妙空。

故知直以烦恼释集示于法身。

其意最妙。

行者知之。

二明四谛释疑二。

初示理明疑断二。

初示理明相。

上释总瑞一切世间末曾有事悉具出现。

以表十界假实依报皆显三德。

今明十界假实依报一一四谛谛谛三德。

是理遍相名为法身。

知此名报。

起用名应应有长短。

二信相下示断疑相三。

初所断疑。

二四佛下能断法。

四种之喻本晓应长。

大师特以四谛解之。

若非应寿全是法身。

三身一体何以妙会疏之两说。

故先示云。

其言巧妙其义深远。

若定喻一身言岂巧耶。

三若并别义岂深耶。

三举应下叹意巧。

文喻应长意彰报法。

信相得意疑暗豁明。

二释此下叹释妙劝思。

四佛巧喻断信相疑。

智者妙释发行人解。

今既得遇岂不审思。

二四偈下约四念释。

念者即空假中三妙观也。

处者身受心法四妙境也。

非此观境三身不显。

岂曰谈常。

此释分三。

初以偈对法三。

初舍别从通。

身受心法但是五阴。

故知四念本在苦谛。

然念处观修通四教。

今唯约圆。

谓观身净不净非净非不净。

乃至观法我经我非我非无我。

皆成三谛。

二一切下从通对释。

想行念处者。

秖是法念合此二阴。

今欲配地故存阴名。

想取行行者。

想取相貌。

行乃迁流。

故云行行。

下行字平声。

三若观下对偈所以。

常寿因果非圆念处无由得成。

故用对偈。

二若观下以法疑释二。

初明念处因果二。

初修因相。

四枯即空。

四荣即假。

双非即中。

说有次第修无前后。

乃一心三观也。

故佛于其四枯四荣双树中间般涅槃者。

正表于此。

二成五下得果相三。

初明三德融即相。

即枯即荣即非枯荣一刹那修。

刹那刹那圆念不息。

历于五品发似证真。

至果位时三惑尽净。

百界五阴自在无碍。

名五解脱。

百界五阴清净如空。

名五般若。

百界五阴究竟难思。

名五法身。

智冥五阴理是所冥故。

称之为理。

体虽是一不分而分。

般若能冥法身所冥。

以相冥故起解脱用。

虽三下明秘藏义。

如常所说。

二仁王下明五阴常住相。

性名不改。

即百界五阴八相莫迁十方周遍然非事底别有性阴。

秖善恶阴秽污阴等。

当体常住名法性阴。

慎勿别求。

三阴之下明三身体用相。

法报双非全体起用能常无常。

常用则长等者。

长则四喻短则八十。

既皆应寿悉是无常。

今以长短分常无常者。

由山斤等能显于常。

若非体常。

安令应用人天莫数。

是故信相闻八十灭疑寿无常。

闻四喻长悟常住体。

故云常用则长无常用则短。

二信相下将果用释疑三。

初所破之疑。

二四佛下能破之法。

三信相下得解之相。

此三兴向四谛释疑其意不别。

然须深究。

三四偈下约四德释二。

初以偈对德。

碎地为尘尚无净相。

岂存于秽。

故对净德。

喻于理净净于净秽也。

二四德下以德释疑二。

初显德用。

常等四德学者须拣。

名同体别。

一凡夫所著常乐我净体是见思。

二菩萨建立常乐我净体是无明。

三佛之所证常乐我净体是中道。

今四皆中。

是故皆以双非显之。

理须非于十二倒也。

今此常等与其非常非无常等名异体同。

四德双非即法身也。

四能冥智即报身也。

法报既冥则能应物起常无常至净不净自在应用。

二信相下除疑念三。

初所破之疑。

二四佛下能破之法。

三信相下得解之相。

若知四谛断疑之意。

此三可见。

二亿百下一偈合譬二。

初标古解二失。

二旧云下明今意破古二。

初破僻取文二。

初出古解。

古秖齐文不知四佛巧示之意。

二示今意二。

初示经深意。

四喻有量百千是数谁不知之。

须达举量举数况于无量无数。

二汝既下斥古诬经。

言有纵夺。

纵知应化。

夺迷报法。

报法乃是应化体本。

深文浅解自毁毁他。

自既招愆令他谤教也。

二破偏执义。

义是所诠化身应身法身。

此之三身皆具四句。

谓常无常双亦双非。

显乎三一不可一异而思说之。

古人迷此化定无常。

或闻化身即法故常。

犹谓法常化是无常。

良由不了即字义故。

故起信论云。

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此显化身二义具足。

三以是下二偈断疑二。

初牒因释义二。

初以事行消文二。

初约因缘释。

因亲缘疏。

不杀存命为长寿因。

此因亲义也。

施食助命为长寿缘。

此缘疏义也。

二若作下约二缘释。

不杀有二。

不杀是止善。

放生是行善。

不盗有二。

不盗是止善。

施食是行善。

是故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缘。

经于二善互举止行。

一一皆是长寿二缘。

发菩提心方名为因。

言法性者。

无作四誓全法性起是长寿因。

种种二缘既能资助真正道心。

乃会法报非常非无常。

能起应化常与无常。

三身一体斯为妙常。

二法食下明法门指上。

若就法门明于施食及不杀等。

如疑念序疏中具说。

二修因下据果断疑。

以长释短无常疑断常住寿明经。

是故大士。

即指如来。

如言无上士也。

故义净。

新译此句云是故大觉尊。

四是故汝今下一偈结成。

二尔时下信相欢喜二。

初据所闻释信相解。

言本迹者。

体本用迹也。

闻寿无量解迹用能常非长之长也。

乃知迹用能短非短而短。

定八十之疑自兹而去也。

深心者。

悟于报法高深之体也。

此之本体妙绝于量及以无量。

二踊跃下约入位释欢喜。

真信解发入欢喜位。

别在初地圆在初住。

并破无明名疑惑。

去此皆内凡而释似。

位十地顶。

者若不立等。

觉即第十地破上品无明之。

惑升于后。

心此位名为众伏。

之顶金刚喻定。

既为最后无明所动。

故生欢喜及踊跃也。

三从说下当机得道。

上根初悟者。

即用新经三周意也。

陈如求舍利为中根。

三身分别为下根。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无上正等觉。

即一切众生本来觉性。

非登极果方名无上及此正等。

此觉心发通于五即今是分真。

四从时下四佛还本。

二初因缘释。

此信相等一类机缘觉性合兴。

乃感四佛不现而现。

现为发心。

心既已发故不还而还也。

二观行释。

谛境者。

三谛一境本觉也。

觉慧者。

三智一心始觉也。

全本起始名之为发。

始合于本名曰相应。

善相应者。

必双忘也。

不忘乃是通中起塞。

为表俱寂故不现也。

二释忏悔品二。

初释题二初明忏悔义二。

初正明大义四。

初释忏悔名三。

初对他经。

方等陀罗尼经明四众忏法。

普贤观法经明六根忏法。

大经阇王忏逆。

请观音经销伏三障。

诸经观门皆能灭罪。

何法非忏。

然菩萨行为转先业。

作利他缘。

乃论无生等三种忏法。

声闻自度纵明忏悔。

多在作法求免三途。

故今但对大乘诸经明散明专。

二正释名五。

初约伏首释。

然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

梵语忏摩荜言悔过。

以由悔过是首伏等五种之义。

今既华梵二音并列。

是故大师以首释忏以伏释悔。

乃至惭愧对释忏悔。

欲令禀者即于二字修首伏行及惭愧等。

斯是善巧说法之相。

故不可以华梵诂训而为责也。

初约首伏释。

首音兽。

自陈罪也。

款诚也。

二约黑白释。

企望也。

尚犹尊尚也。

三约弃求释。

鄙耻也。

恶乌路切。

嫌也。

四约露断释。

发露过现断未来续。

五约惭愧释二。

初总释。

直以惭愧释于忏悔。

未分五种人天之义。

故名总释。

二惭则下别释。

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别也。

二初约人天释。

人是肉眼但见其显。

诸天则有报得天眼故见冥密。

此人惭耻愧赧。

名为忏悔。

二又人下约四教释。

良以此经通三乘忏。

三乘乃摄四教故也。

既惭愧义该于四教。

首伏等四岂不然耶。

说者据义应细作之。

又四教贤位皆要加功。

圣则任运可类三界人天果报作意自然。

又四教贤圣有修有证。

四教之理本非造作。

是故复得名为人天四。

初三藏二。

初贤圣。

贤则七贤。

圣则四圣。

逮及也。

二又贤下事理。

二又惭下通教二。

初贤圣。

此教菩萨同二乘断惑故三乘皆圣。

二又三下事理。

三又三下别教二。

初贤圣。

通教圣位止断见思。

别教三贤能断尘沙又伏无明。

故云尚非。

二总此下事理。

此以但中为第一义。

四又三下圆教二。

初贤圣。

三十心去皆证法身皆垂八相。

故判为圣。

十信长别苦轮海故。

故得名贤。

二总此下事理。

以具德中为第一义。

三合十下合十数。

以惭愧中分于总别。

总一别五并首伏等四。

故成十番释忏悔名。

二明忏悔处四。

初明忏须得处。

忏之所依如器淳朴非砧不成。

以何为砧。

谓一实相无别实相。

即罪相是。

得此处者。

罪无不灭德无不显。

此自分二。

初引经明处二。

初引诸经二。

初引大经二文。

粗言软语等者。

七方便教三障须灭众行须修。

能所不泯名曰粗言。

若圆教者一切修恶皆即性恶。

所破既寂能破自忘。

无言之言名为软语。

于此粗软当处寂然思议道绝。

故曰皆归第一义也。

四真谛者。

二死之苦五住之集。

以即性故无一可舍。

万行之道三德之灭。

以即性故无修无证。

而言断生死者。

就即论断。

无断之断断无不尽。

亦口断于性德之苦。

此四绝思皆第一义。

能如是知名为得处。

二引法华二文。

履历名行亲习名近。

此二皆须依一实处。

欲忍众辱要住理地。

此地是心更何所行及以分别。

亦不谓我行不分别。

若不尔者。

何名得处。

宝处在近等者。

指障即德近岂过此。

然须观照故云前进。

废执权情名即灭化城。

体权是实名即至宝所。

二引此经二。

初引。

我即真我离人无法。

法即所揽常住五阴。

此阴为舍普覆众生。

阇王说偈解第一义。

名归世尊。

令此经云。

我作归处。

彼感此应其义泯然。

二归依处者下释。

经云。

我作归处我体如何。

故以法性谛理妙境佛师秘藏。

而证释之。

十方等者。

若分若满圣皆住中。

即以此处令众生住。

初心能住名为得处。

二若得下结示须处。

实相本立则能生于无生妙忏清信之道。

若其不体诸法即性。

乃于中道平坦之地。

而起八倒名为颠坠。

如盲等者。

四眼无明盲于佛眼。

入于偏教诸见棘林触途成碍。

皆由失处。

二故普下明得处忏妙二。

初约妙明忏三。

初引经示妙。

端坐者。

身仪也。

禅波罗蜜具出坐法。

须者宜检。

念实相者。

忏罪观也。

实相无相当云何念。

必以无念之念念无相之相。

以无相相相无念念。

若于念外别有实相。

实相之外别有于念。

则非此经念实相也。

众罪等者。

灭罪所以也。

前念实相盖体修恶即是性恶。

性恶照明斯为慧日。

修恶本虚如锁霜露。

我心等者。

亦出此经。

心性本来即空假中离三惑染。

名曰自空。

十界罪福二我叵得。

谁为主宰。

如此体达是无生忏。

故使如来立三种名。

二无罪下约义明妙。

以三种名对于三谛其义可知。

若于三谛历别而解。

乃次第观非今妙义。

其义妙者。

空即三谛假中亦然。

名即一而三三谛俱空假中亦然。

即三而一。

行者应知。

三一相即为彰忏处绝乎思议。

若以此语增于言想。

则永不识忏悔处也。

三诸大下约人显妙。

大人所学其法岂粗。

二若识下结名妙忏。

解见思心即三德藏。

罪根既寂忏法自忘。

能所泯然。

何以名状。

强称此处为妙上也。

三大经下明忏妙人尊二。

初引经书示。

当念深广其犹大海。

就此忏悔名之为浴。

万行皆摄名用诸水。

此喻忏得般若。

无始恶业系属行人犹如债主。

见业实相名依投王。

业随观转名返供养。

此喻忏得解脱。

心性无上犹如墙头。

初心达性如草依高。

行位虽卑已能超过七方便顶。

此喻忏得法身也。

书云。

即刘子也。

二行人下举行人结。

四行人下劝先求忏悔处。

然忏悔处谁人不具。

何法暂非。

但为本迷满目不见全心不知。

故下文云。

于十力前不识诸佛。

劝求觅者。

须亲善师须凭妙教。

勤听勤问审读审思。

若其然者必于能诠识所诠体。

翛然虑外无以状名。

斯乃所求法性道理。

此理至妙为忏法所依。

故名为处。

若依此处而立行门。

方得名为大乘忏也。

三次明下明忏悔法。

此乃示于能忏之法也。

三初开章。

此之正助亦名慧行及行行也。

大约即是缘了二因修德之法也。

二正法下示相二。

初正法二。

初略示。

上办处中虽语能观。

意乃以观显所依处。

今说能观意乃以处显能观观。

法不孤立故须相带。

解之不滥方可用心。

二法性下广示二。

初明修观相二。

初就内心修观二。

初明观随于境。

法性者诸法实相也。

名如来藏何德不具。

虽具此德而本离念。

今乃称本绝念而观。

是故此观亦具本性一切功德。

是故结云观慧亦尔。

二境智下明境观不二二。

初融境观二。

初示相。

境是本觉智是始觉。

虽分本始而是一觉。

境智既尔。

方曰相冥无二之法。

故举此经如如不。

异如名不异即境不异智智不异。

境。

亦云一合。

其体一故方能冥合。

二经言下引证。

经即仁王般若也。

智是般若处是实相。

能观之智与所观处。

同是般若智外无境也。

二皆实相境外无智也。

境智相冥其状如是。

二说如下会说默。

复由说默二相不异。

显于境智一体相冥。

非由无相境智焉发即默之说。

非由性离之说。

莫彰不二境智。

故境智后须论说默。

是以止观义例云。

故不思议境即是观。

是故得云境照境境照智。

智照智智照境。

照者方照非说可穷。

照者应说非照可了。

说者方说非照可穷。

说者应照非说可了。

故知彼义与此无殊。

二以此下用净心历法二。

初例内心泯净。

上论妙观且就内心研于妙境摄一切法。

观境若成可以此观遍历三科及以业惑。

自然皆见不思议境。

故义例云。

修观次第必先内心。

内心若净。

将此净心遍历诸法任运冥合。

二故云下引教示融相二。

初约法示。

毗虑遮那此方翻为遍一切处。

乃以华音彰法体遍。

髓虽本遍迷时不知。

今以内心妙观遍历于一切处。

皆见遮那。

此犹总历。

复更别历六作六受。

行住二作必兼坐卧语默作作。

是名六作。

明暗略举眼受于色。

合例取声乃至意法。

是名六受。

故总结云六根所对。

虽结六受身必六作。

于此作受常得见佛。

佛必三身。

斯由内心成妙三观。

故于作受常见如来三德三谛。

是故结云无非佛法。

二者婆下引事喻三。

初以耆婆喻任运破障。

二以摩男喻法尔生善。

三以那律喻自然显理。

此三乃是别示三观遍历一切。

任运能契微妙三法。

说有前后照不纵横。

二若如下明灭罪相。

既于内心复历缘境谛观冥契。

乃达十界罪福无主。

修恶修善全体即是性恶性善。

斯乃名见罪福实相。

故法华云。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十方即是十界。

十界皆实相。

相相宛然一收一切。

一切皆各收于一切。

此等一切无非实相。

妄想皆实实亦自忘。

此为大忏。

二助道下助法三。

初明用助意。

正助二忏修逐根缘。

自有一向修于正道直登圆住。

或内外凡。

自有一向修于助道。

如南岳立有相安乐行。

不入三昧但诵持故。

亦能得见上妙色。

像此二随根修入。

不同若悟理时必。

两舍也。

自有正助相兼而修。

或先正后助。

或先助后正。

或同时而修。

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

若于三句都不摄者。

则人身牛也。

二所谓下明助道法二。

初喻用助意。

清水喻正灰等喻助。

以垢难去独水不能。

灰皂助之水方有用。

二略言下示助道法。

助本助正。

正观不开盖理惑覆。

故修助行治于事蔽。

事蔽若息不实理惑。

故令正观开入理门。

具论六度略举三业。

其策观者。

或以五法策于正观。

亦助开门或策事观。

谓五门禅各有对治助开正观。

三如顺下明用助功。

正解如顺水。

正观如顺风。

可喻正道能趣妙理。

篙桌可喻施礼等善。

助于风水船岂不疾。

三如是下总结。

四明忏悔位三。

初他释局浅二。

初叙他。

二此下略斥。

二故新下今释通深二。

初正释二。

初明六凡合忏二。

初四趣二。

初明地狱二。

初造逆。

鞠亦养也。

抚拍也。

惟惟。

怜子之貌也。

内则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注云。

方名东西。

杀逆。

杀或作弑。

同音试。

下杀于上也。

易曰。

臣弑君子弑父也。

天虽下明天地之不能客其受生。

故须入地狱也。

以五逆罪。

感五无间二。

佛为下二明破戒初篇四重也。

后聚吉罗也。

若论五篇则初后俱篇。

六聚则始终俱聚。

绮文互现。

故云初篇后聚也。

三师谓和尚及羯磨教授二阇黎也。

七僧印证戒者。

此据中国十人也。

佛海者。

佛法如海犯重如尸。

花园可解。

言犯重者。

须出净众。

二多嗔下明三趣。

心既多嗔等身口动作成于嗔业。

故堕蛇虺。

举本摄末故云多嗔。

下多欲等悉可为例。

蛇虺者。

尔雅云。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郭[王*業]云。

身广三寸。

头如大擘指。

此自一称蛇名蝮虺。

谄者。

庄子云。

希其意而道其言曰谄。

饿鬼当饥等者。

举果难当须明忏悔。

二人中下人天二。

初人。

八苦者。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

二天五衰者。

衣裳垢腻。

头上花萎。

身体臭秽。

腋下污出。

不乐本座。

四心者。

受想行识也。

笼樊者。

樊藩也。

诗云。

营营青蝇止于樊。

今众生处三界中如在笼藩篱之内。

不能自出也。

二苦出下明四教皆忏四。

初三藏二。

初声闻二。

初七贤。

初五停心谓不净停贪。

兹悲停嗔。

因缘停痴。

数息停觉观。

界方便停著我。

若贪等五烦恼障心不得停。

应须忏悔。

停下剩心字。

次四念处去。

用对位道品。

四颠倒者。

执身净受乐心常法我。

四念冶此四例。

四正勤者。

二恶者。

已起令灭。

未起令不起二善者。

已生令增长。

未生令发生。

四如是足者。

谓欲精进心思惟。

五根者。

谓信进念定慧。

五力者。

名同于根。

以不动排障而分两科。

法华文句以正勤如意根力四科。

对暖顶忍世第一位。

暖顶与此有不同者。

或是文误或别有意。

二苦忍下四果。

苦忍明发者。

见道有十六心。

谓于下欲界四谛。

各起法忍法智。

上色无色二界四谛。

各起类忍类智。

此上下八谛共十六心。

断八十八使见惑也。

今云苦忍即欲界苦谛下苦法忍也。

明发得苦法智也。

观欲界苦谛已。

即观上界苦谛得类忍智。

余三谛例说。

虽不下以无见惑横起。

故不堕恶道。

欲界七生者。

欲界九品思惑共润七生。

谓上上品润二生。

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

中中中下共润一生。

下三品共润一生。

此言初果也。

虽断欲下明二果。

五下分者身见戒取疑贪嗔。

贪虽通上不是唯上。

嗔一唯下不通于上。

余三遍摄一切见惑。

虽复通上而能牵下。

纵断贪等至无所有处。

由身见等还来欲界。

是故此五名为下分。

余三品在受一生名一往来也。

虽断五下名三果向人也。

余一品即第九品也。

亦名一种子那含。

虽断色下正明三果人也。

九品已尽不来欲界。

而进断上惑。

虽入下无学二支佛。

侵习未能全尽故须忏悔。

言亦尔者。

例上罗汉忏习气也。

菩萨未断且在人天二若干下通教。

教诠体空异前析灭。

空含中道是大乘门。

利根方见属后二教。

今就二乘及钝菩萨论忏悔也。

支佛不达文字者。

不能说法化他也。

然支佛有部行麟喻之别。

部行者。

或能说法。

今约麟喻为言也。

独悟孤行喻麟头之一角。

故名麟喻。

三十信下别教。

十信但信者。

信能造心是佛性故。

未能称理者。

以佛性心别修空故。

故使十住偏证空理。

十行但出建立之事。

既其二观互破互立。

未能入中。

十向不偏但修未证。

然由渐修登地顿证。

前前虽显后后犹障。

是故名为地地有障。

至等觉尚有未得无学。

故此凡圣皆须忏悔。

四又十下圆教。

此机初解中具二边空假即中。

故能三智一心修证。

不言名字及五品者。

以高况下也。

十信尚忏况尔前耶。

但是等者。

法华中说三陀罗尼。

虽通初后似位得之。

其相最显。

一旋旋罗尼旋假入空。

此齐七信。

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空出假。

此当八信已上。

三法音方便陀罗尼。

以二观为方。

便转入中道法音。

当第十信也。

匡郭等者。

此三喻于法身智断。

俱未究尽俱须忏也。

二齐此下斥局。

下从造无间业者上至圆教等觉。

故云位长。

位位横论。

各有三障烦恼头数结业流类苦报等差。

故云义广。

古人何为但在凡夫。

三是故下引经证结。

大师本以三昧总持说忏悔位该亘凡圣。

自然与彼校计经合。

寔匪寻经作此安布。

行者知之。

三若人下举利勤修四。

初明闻者宿殖。

二语其下明闻者得报。

果报者。

此忏诣理功至极果。

乃与诸佛互相恭敬。

三直闻下以闻况修。

解既称理修之成行。

则分满之果证之匪遥。

四已闻下。

结示归敬。

佛恩若此。

欲报之者唯当而说而修行之。

归命礼佛五悔中一。

其四悔法安得不修。

二正释品题二。

初释二字义二。

初依字训释二。

初释忏二。

初明求鉴。

恧奴六切。

惭也。

二身被下明被鉴。

二释悔二。

初明能废。

二明所废。

意云十废者。

意如君主。

身口如臣。

君既克己臣息暴虐。

故意总十。

二又法下约法门释种种。

二忏悔下明三种忏三。

初明三种相貌二。

初列名示。

列三种名示事通大小。

二小乘下约相释二。

初明小三初作法。

毗尼此云律。

二十僧者。

此约忏僧残罪也。

然对治有四法。

一治覆藏情过。

谓行波利婆沙。

此云覆藏。

或云别住。

谓别住一房不得与僧同处。

设入众中不得谈论亦不得答。

行此法者须满一百日。

不忆元覆藏日数故。

乃以百日为限。

二治覆藏罪谓犯已覆藏得吉罪。

不覆藏得残罪。

若覆藏者先忏吉罪后与别住。

三治僧残情过罪。

谓六夜行摩那埵。

此云意喜。

前虽自意欢喜亦使众僧欢喜。

由前喜故与其少日即六夜也。

故名意喜。

僧众欢云。

此人改悔成清净。

故云众僧喜也。

四治僧残。

谓二十僧中以白四羯磨出罪。

然覆藏不经明相直行摩那埵。

然后入众出罪。

或半月作法者。

谓行别住。

时每至半月说戒。

须白众僧云我犯僧残。

对首作法者。

忏重吉也。

责心。

忏轻吉也。

摩夷论云。

故作者对首一说。

误作者责心而悔。

小乘犯夷亦有忏法。

而疏文不引者。

以忏已既为学悔沙弥仍障圣果。

故非此中复本清净义也。

故荆溪云。

小学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忘。

二阿含下取相。

上明作法但令三业顺于佛制法成罪灭。

尚是散心罪灭犹浅。

今论取相属于定心。

想成相起灭罪则深。

故蛇口想成岂唯淫。

罪得除。

亦乃欲心不起。

三亦有下无生。

言观空者。

析法明空也。

观造罪心本无主宰。

念念无常无谁能作无是业报。

我见若亡诸使永寂。

此观若成四趣则除三界须出。

小乘三忏其相略然。

二明大三。

初作法。

二取相。

三无生。

行者应知三种忏法。

无生是主二为助缘。

故前疏云。

灰汁皂荚助于清水。

若阙妙观不名大乘。

便同外道无益苦行。

须近善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

方可行于道场事仪。

故于诸事皆用妙观照而导之。

使作法等皆顺实理悉为佛因。

有谓道场所修行法而而事治。

须于十乘先修六法后方助开。

而不思前六在道场中用。

如今明忏具谈三种岂舍事行。

又有一卷法华三昧别行于世。

大师制立正为初心忏障道罪。

方可造修诸禅三昧。

又诸苦行精进之门。

各随宜乐初心可修。

但须皆用圆无生观为主为导。

使一一行即修是性无修无得。

则成圆行也。

岂诸事行妙观妙境妙修。

发大心安心等法皆妙修耶。

若其然者。

随自意中历彼三性全无十乘。

何名三昧。

若自未谙当依善友开导策修。

乃成深益。

又须了知。

大乘三忏。

后一虽可独修不进则须假前二。

前二不可暂离无生。

得此意已方可说行三种忏法。

初作法。

八百等者。

虚空藏经云。

知法者复教八百日涂厕。

日日告言。

汝作不净事。

一心涂治一切厕勿令人知。

涂已洗浴礼三十五佛称虚空藏名。

向十二部经五体投地。

自说罪咎等。

九十日等者。

般舟经云。

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指相弹顷三月。

二者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弹顷。

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

除其饭食左右。

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衣服饮食。

是为四。

般舟此云佛立。

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虚空中立。

故名佛立也。

灰汤下明上诸行法各净三业也。

旋诵下诸法各有制度旋诵之度方等最切。

旋一百二十匝诵袒持咒一百二十遍。

一旋一咒不徐不疾。

旋讫却坐思惟中道正空。

导此轨仪故名作法。

二取相十二梦王者。

方等陀罗尼经云。

先求好梦凡十二种。

随得一相则许忏悔。

梵网经云。

若犯十戒者应教忏悔要见好相。

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等便得罪灭。

唱声下彼经明行者梦中若坐禅中现此菩萨。

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

作罪灭字。

或闻罪灭声。

得此相起知罪必灭。

虽不下以在道场非不作法。

俱从胜立名为取相。

言事用者。

作法也。

三无生。

以无念念念罪实相。

念与实相能所名别其体不二。

如是念之罪相既忘实相亦泯。

此慧如日销罪霜露。

无缘缘毕竟空无中边相。

此理无过故名最上。

虽不下此三种忏同时而修。

无生是正二为助缘故云兼两。

斯乃正助一合而行。

如膏益明证理弥速也。

二作法下明三种功能二。

初正示功能二。

初明灭恶二。

初四番通小释。

言通小者。

以此四番释三种忏。

意虽在大而且未彰异小之相。

故使灭恶于大小说皆无妨故。

故云通小。

四中初约遮性释三。

初作法。

无作罪者。

昔受佛戒由作法故发无作体。

若毁犯者得违逆罪。

今由作法翻破此罪。

言性罪者即十恶也。

不论受与不受犯之性自是罪。

如犯下论云。

斩大草杀畜二罪同忏。

二种违制之罪俱除而杀畜偿命犹存。

二取相。

由以定心想成胜相。

熏修力强能转恶业。

是故能灭性遮二罪。

如代下枝叶喻性遮罪。

根本喻无明也。

心惑既存罪可重作。

如枝叶续生也。

既对遮性辨于无明。

故此无明通界内外。

此即通小之相也。

三无生。

二又下约三学释。

作法防非故灭戒罪。

取相专意故灭定罪。

无生观照故灭慧罪。

事非是戒家罪。

散乱是定家罪。

惑暗是慧家罪。

三又作下除三报释。

虽俱报障而有苦乐。

三恶唯苦违法而得故作法能除。

人道之报半苦半乐。

散善所招故取相能灭。

三界天报望人皆定。

无苦惟乐。

三漏所感故无生能灭。

四又下除三业释。

例报可知。

能感所感而分两释也。

二又作下二番惟大释。

前之四释通大小乘。

无生灭惑未简通别。

作法或取毗尼之制。

今之二释无生的破障中无明。

通惑不生为今取相。

验知此去惟就大释二。

初别烦恼释。

怖畏属思忧愁属见。

今作法成位在五品。

能伏此惑。

指伏为破故云亦是。

取相忏成在七信位。

故灭四住。

既见真谛望中名相故名取相。

无生观成位登初住。

所除的在根本无明。

故知此释别就大乘明三种忏。

二又三下通三障释。

共除报者。

此乃现报。

父母生身得六根净。

转报实在正助合行。

若但理观虽入真似。

亦有不得六根净者。

故云三忏共除报障。

取相除业者。

约出假说。

能挟宿世无量业种作度生缘。

业不能障于业自在名除业障。

以其未是真出假位。

故见俗谛犹名取相。

无生除惑其义可知。

二又作下明生善。

仍约喻显五石者。

谓白瑛紫瑛石膏钟乳石脂。

五芝者谓五色令芝也。

姜桂且喻小乘作法故未生善。

若大作法生善非少。

五石五芝通。

喻小大生事理。

善二如是下劝人修。

学言须知者谓须知小大皆能灭恶生。

善须知此三修方有。

益说而不行为罪所得也。

三今文下明经具三忏二。

初示经有三文。

二结忏为经用。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三(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三(下)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从此下释文二。

初对判分文二。

初对判。

明经力用通指三品也。

今品下乃以此品对赞叹品论于傍正耳。

二此品下分文。

二梦者下依文释义二。

初明梦中见闻二。

初梦见金鼓三。

初正见金鼓。

二初释梦。

疏中前释信相菩萨在其似位。

或是邻极之似。

或是邻极之似。

于此位中梦见金鼓。

岂是博地昏惑之梦。

故以二义释于梦字。

初谓三昧名为如梦。

由达性具修德无功因办果事。

如梦勤加。

是故名为如梦三昧。

次又入下乃以凡人有梦有觉。

喻法性观有入有出。

此以说默而为出入。

二释皆示梦是观智。

初释稍亲。

问梦是颠倒迷真之法。

观是觉智悟理之法。

经文云梦。

疏中那以观智释之。

迷解天殊。

如何融会耶。

答佛地迷尽凡夫未解皆不论观。

于迷能解得言观智。

故起信论云。

依业识故故说见佛。

若离业识则无所见。

今明似解照法性故。

名为入观。

依业识故名之为梦。

智解未极安得非梦。

照法性梦岂非观智。

不得此意此文莫销。

二法性即下释鼓二。

初正释二。

初直表三德。

能观之智既以梦示梦必见相。

故以金鼓表于所观。

即法性也。

盖由鼓体具圆空鸣可表三德。

其状姝大复彰三德无量甚深。

二姝大下三皆深广。

以此三德一一皆是法性全体。

趣举一德皆能具二。

得名三身三智三脱。

若不尔者。

那得三种皆无量甚深耶。

二此下结示。

即鼓之三德对光秖是所照法身。

即此法身摄报摄应为上三德。

故云观一而见三佛也。

二从其下见鼓光。

全所照理起能照智。

故法性德皆成智德。

鼓圆空鸣光岂不尔。

鼓三姝大光亦合然。

须知法性体是本觉智是始觉。

秖是一觉由不觉故分本始殊。

既成大果已离不觉。

故始冥本称法报合。

岂始觉得异于本耶。

所引新本同体同意同事者。

既法报合故与诸佛无二无别。

此即下此见鼓光正表报智。

此智冥法法具三故故报亦三。

亦是此报上能冥法下能垂应。

故云具三。

三复于下见光中佛二。

初约文表义。

言光从等者。

对上二身。

此总表应故云同事。

应不孤立必具三身。

琉璃下法。

佛坐下报。

大众下应。

二此即下结义归圆二。

初别结此三。

以全法报为应身故。

是故经文具表三佛。

二睹此下通结上义。

言三佛者。

即鼓表法佛。

光表报佛。

明表应佛。

既其三佛皆具三义。

乃显法法具三。

略则十种三法。

广则一切皆三。

此诸三法顺譬释。

则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

若就附文当体释。

皆是法金光明。

以一一具三可贵可重义。

寂而常照义。

能多利益义故其义既尔。

是故此经名金光明也。

此所表义乃由大师得旋总持。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

故释题消文圆融若此。

见闻之者当去情著而思修之。

二从见有下梦见击鼓二。

初分文。

二见有下释义三。

初见击鼓。

二出大音声。

三其声下声所诠辨。

二初鼓是下明似智会法起用。

上鼓表三光三佛三秖是一。

三今对信相机智所观合三为一。

但名法身婆罗门表真似净行。

既是邻真故经称似。

圆似能伏同体惑染故名净智。

以此净智会本常理。

乃以甘露相似相应。

能以妙音遍三千界。

灭苦生乐。

故使经文复以击鼓表似位三身。

若不尔者。

则信相本性与佛天殊。

佛之应用非信相感也。

行者应了释迦信相同兴此梦。

故有忏法利益众生耳。

二鼓是下明枹鼓合成三身。

二从时下觉已说见闻二。

初分文。

二时信相下随释四。

初往佛所。

二初释梦且二。

初约教释。

疏存二释。

初约入观出观。

此乃就法横释。

次约伏惑断惑。

此乃就位竖释。

入观本期登地断惑。

故知二释其意相须也。

言三十心者。

借别显圆也。

二观解。

言观行位者。

既对分真即五品十信俱名观行。

以未证真似受观名。

内外凡位无明眠法全未破故。

故观三身如梦所见。

真位分破于理明了。

故观三身犹如已旦。

出王舍等者。

变易五阴因位未离如居王舍。

今出此舍表至于果。

既论观法有入分真及极果分。

故预表之。

二往耆下释出往。

王城灵鹫虽俱是地。

山为佛居故表果地。

信相在城合表因地。

今以出往表因趣果。

二尔时下与缘俱。

三伸敬。

信首为贵者。

佛法大海以信得入。

信是因人。

以上求故如首为贵。

慈悲为贱者。

拔苦与乐乃果人下化。

故如足为贱。

以贵敬贱者。

以信扣慈也。

经礼毕右绕表恋慕。

四从以下述梦二。

初分文。

皆言行者。

古以散说一十七字为行。

偈颂二等。

四五言则四句为行。

七言偈则二句为行。

所以古师分经悉以行数为准。

迩世变乱制度增减字数。

致损元规。

岂但使古疏分经参差。

亦令目录纸数无准。

寄语有识当依古制。

二以其下释义二。

初总明梦二。

初明见金鼓三。

初见鼓形状。

二其光下见鼓光明。

三又因下见光中佛。

此三共是长行所表三身之意。

鼓虽具三是所证故合为法身。

光具鼓三全理是智。

故合为报身。

诸佛境智及以摄机。

亦具三身对上名应。

此合九三。

乃如梦三昧所观之境。

三昧是观。

二见婆下明见击鼓。

上文所表合九之三虽是佛法。

既与心法及众生法无差别故。

为信相心性之境。

今于梦中见已似智会性法身。

起应机用说忏悔偈。

斯乃信相同于如来起经力用。

二从是下别明梦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明金鼓有灭恶生善之力二。

初别分经六。

初灭世间因果苦。

前二行灭果。

诸有者。

三有也。

后一行灭因。

诸恼三惑也。

二断众下生出世间因果乐。

前二行出世间果。

断众怖者。

离五怖。

谓恶道怖恶名怖死怖不活怖大众威德怖。

得无所畏者有四。

一一切智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离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

后一行出世间因。

定谓楞严此定具慧。

即观不思议境等正道行也。

助道即事度等对治行也。

三是鼓下能令众生自他俱备。

前一行半自行备。

后二行半化他备。

害烦恼是破因。

除苦是破果。

下二句释上。

贪嗔痴释上烦恼等之一字。

等取诸苦悉令寂灭。

是正释上能害消除义也。

四若有下能灭报障兼得宿命。

以戒缓故处于地狱。

以乘急故闻金鼓声。

不独出狱兼知宿命。

千万亿生善知此事。

故正念诸佛复闻诸佛圆妙法音。

五是金下能令众生得诸法门。

先少得者。

且约一种远恶修善之法也。

后多得者。

随思随愿皆悉令成就也。

六若有下能破众生八难流转。

即经云诸难也。

八难者。

三涂为三。

人中有四。

一盲聋喑哑。

二世智辩聪。

三佛前佛后。

四北州。

天上一谓无想。

或长寿天。

二释此下总示义。

经示六文。

该益虽遍语犹总略。

备解或难。

是故大师令讲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

从苦得乐漏得无漏。

舍小入大自权至实。

从因至果。

节节皆论破恶生善。

具辩应如二十五有。

皆得果报因花。

小草中草上草小树大树一实事方便实报十番利益。

方尽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

具如妙玄及请观音疏也。

二从一下明教诏忏悔之法二。

初分文二。

初正分经文。

二叙意生起。

邪倒障理者。

于苦果身起八颠倒障四德。

此言报障也。

下二可知。

圣人下据上释迦自作叙云。

我今当说忏悔等法。

今云圣人即本师也。

令达三障即三德也。

示其忏悔总示也。

下三句别。

示也。

示道理报障即法身也。

示因果烦恼即般若三观为因三智为果也。

示善行结业即解脱也。

须愿指归者。

以愿导之令至究竟也。

二自忏下释义五。

初教自说罪过忏悔二。

初分文。

二夫法下释义三。

初明法身是依凭。

对修合故但名法身。

而性常离故具三德。

此三尊重复名三宝。

法名不觉。

佛名为觉。

此寂照性本具诸法。

故遍一切修德之处。

以此和义名之为僧。

凡小虽迷而全体即是。

是故圆教初中后心一切菩萨无不以此为归为本。

此本若立则三智三行三身三脱一切道法任运而生。

经言。

我为等者。

众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

二内本下请佛覆护。

经两足之尊者。

大经明十号中两释。

一约人天善趣两足为贵于佛天人中尊。

二约福慧俱备名为两足。

斯须犹顷刻也。

扶疏盛也。

丰郁茂也。

说文云。

扶疏枝叶四布也。

二正明忏悔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总明忏悔二。

别忏下别明忏悔二。

初分文。

二释义三。

初忏烦恼障二。

初释文三。

初释。

不识诸佛十力者。

一是处非处力。

二业力。

三定力。

四根力。

五欲力。

六性力。

七至处道力。

八宿命力。

九天眼力。

十漏尽力。

此十通名力者。

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

通达一切了了分明。

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大菩萨亦分得比力。

但比佛小劣故没不受名故。

直名佛为十力也。

此之十力法佛本具。

报佛证之应佛用之。

众生色心依正因果举体即是三佛十力。

但以迷故全智为惑名烦恼障。

而独头无明为烦恼种。

盖由触处不了法身故。

喻牛羊鸟雀之眼不识天子及以檠像。

以不了故三细六粗炽然而起。

言檠像者。

累土木为佛像也。

人知畏敬鸟雀不然。

或引周礼正弓之檠者。

非此中意。

二释及父母恩净名云。

善权方便父智度菩萨母。

一切诸导师无不由之生。

以其不了独头相应全是二智。

是故法身隐灭不生。

三释不解善法。

助道众善能办应身既其不解。

是故不修。

二三佛下结示。

举不识解显今识解是妙忏也。

二自恃下忏报障三。

初约事释以姓。

傲他者。

以贵傲贱也。

西土刹利婆罗门姓贵。

毗舍首陀姓贱。

余二可解。

此二善报。

若纵恣者。

为修道障。

若不纵者。

堪能助道。

二今更约法释二。

初约三学。

乃以事三表于三学。

由慧得道故如姓贵。

定能资慧故如财宝。

戒能制犯故如盛年。

染此下示为障相。

大论云。

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

虽持禁戒人不脱地狱苦。

非求法者。

法过涅槃尚了如幻。

岂染自法。

以慢他人。

不见己他方名求法也。

二法华下约三教。

三中且取盛年一种该于三教。

穷子除粪至知库藏。

历渐三昧。

二边心强皆名少壮。

佛居道后究竟无为方名衰迈。

凡人下欲明法壮更举事壮。

藏教二乘通教三乘。

析体虽殊皆以空强者陵有弱。

别虽三观共缘无量。

故恃法眼陵于慧眼。

此等皆名盛年放逸。

种姓财宝历教亦然。

三著此下结须忏。

三学三教名报障者。

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

后在因望前为果。

故得名为于报起障。

障故须忏。

三从心下忏业障三。

初节经示义。

二初一下随文略释十二段。

如疏列。

亦是教他者。

指口作恶业也。

即自造四过。

复教他人行一切恶。

既随痴心岂能反照。

经心生忿恚者。

求五欲则忿他不与。

有五欲则忿他见侵。

忿怒也。

经云。

亲近非圣谓外道也。

外道自以为圣。

故佛弟子指为非圣。

悭吝财也。

疾妒贤也。

私诈曰奸曲媚曰谄由贫穷故。

而行诈媚。

言无佛世敬田者。

以辟支佛出无佛世故。

菩萨历劫形服不拘故。

无佛世随机化物。

恩田者。

田有三种。

三宝曰敬田。

父母曰恩田。

贫穷曰悲田。

通名田者。

皆堪种福故。

经憍慢者。

俱舍云。

慢对他心举。

憍由染自法。

三造业下示解释法。

约今禀教且人为始。

若所忏多属四趣。

通惑所造名有漏业。

别惑所造名无漏业。

大悲不思议等种种之业。

故等觉来皆须忏也。

二从我下明供养诸佛。

二初立意分文。

二依文释义二。

初明财供养。

经我今等者。

此乃即法以明财供。

何者。

以一大千界中自有千百亿佛。

况无量无边大千诸佛。

财若有限何能遍供。

良由了达所奉之供体是法界。

出世无尽一一周遍故一切刹一切佛前。

皆有六尘妙供养事。

不独广遍亦乃常存。

尽未来时施作佛事。

为彰次段修行法门。

故此别名财供养矣。

须知二供其体相即。

为门不同故分为二。

二法供养二。

初分文立意。

化他用慈是无缘慈不离三智。

自行顺智既是佛智岂离三慈。

为令易解相对说耳。

法供养第一者。

能令佛寿常住不断妙化无穷故也。

又有法则二供俱成。

无法则财供亦废。

是故法供得称为最。

二依文释义二。

初明化他法供养二。

初化他令修行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

初我当下明化始以大悲拔苦。

二我当安下劝真因十地之行。

三已得下劝真果菩提大觉。

四为一下劝精进督使成行。

二夫众下初教义。

二观行。

一念心者。

趣举一念也。

以妙三观调妄即真名真明发。

或至初住。

或至六根。

或成五品。

皆得名为成真果也。

故止观义例道树之喻。

观阴等境成不思议。

名为生芽。

初品已上皆名生果。

彼修止观生芽生果。

与今观心真明真果法喻相当。

调一切等者。

乃一心观成历彼彼心。

无不成观。

与彼义例净心遍历任运泯合。

其意亦同。

二次四下化他令忏悔二。

初立意分文。

二依文释义三。

初欲说忏。

二千释下正为说。

涉时既多造罪复重。

若了逆罪即金光明。

全所具理为能观观。

由此显出法性金等。

名拔王难。

障转成德何罪能缚。

故五无间皆解脱相。

此乃名为正为说忏三我今下说忏已。

二从我下明自行法供养二。

初分文立意。

前自下问。

譬如下答。

以譬带法兼而答之。

金师譬金鼓释迦化主也。

初习譬始发僧那时。

皓首譬今果后示现。

从始至今何尝暂废说行说忏。

互烧譬即忏说行。

互打譬即行说忏。

智断亦然。

器成譬一番之机。

自因得果。

故未得果。

须数烧打何嫌重说。

今是下辨异。

虽数烧打各有其门。

二我当下依文释义二。

初自修行三。

初标章。

二珍宝下修因。

脚足者。

疏存二解。

初以十地为果脚足。

二以十度为十地脚足。

言十度者。

六外更加方便愿力智也。

于余下释出十度为地足意。

华严十地品广明其相。

三果中下明成果。

指经初句为总。

余三行三句为别。

功德是福严。

光明是智严。

不离色光而论智光。

以其色心不二究竟也。

三行之中疏不释者。

今略列之。

冀免检寻法藏。

须论八万四千皆秘密。

故名为甚深功德。

乃是六度万行所成就者。

略言万德广则无量。

一切种智即中道智。

中必双照今三圆极。

禅谓达禅。

达根本等皆法界故。

定谓楞严。

本性健相二是大乘事理二定。

于一切法皆明静故泛举百千。

根谓五根。

力谓五力。

即信进念定慧。

此五能生一切善法。

名之为根。

力排五障。

乃以疑怠邪乱痴遮此五故。

名之为力。

与上五根名同用别。

觉谓七觉分。

一择法觉分。

二精进。

三喜。

四除。

五舍。

六定。

七念。

此七能令定慧均平。

通名觉分者。

有到极果觉知之分也。

道谓八正道。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八离偏邪通至涅槃。

故名正道。

根等道品修虽在因。

证皆果德。

陀罗尼者。

翻为遮持。

遮一切恶持一切善。

数或五百八万四千表破烦恼。

且言其实数一切法能遮能持。

十力如向记中已列。

此乃自行始终之相。

二从诸下自修忏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请佛。

二后十下明忏二。

初分文二。

百劫下释义五。

初忏报障二。

初出报障相。

百劫受身身作众恶。

恶为因缘。

即生忧苦。

能生所生皆是报障。

良由报得恶五阴故。

故疏与经对于五阴。

既知皆阴非报是何。

须了五阴造作众恶。

方名报障。

若作众善岂名障耶。

二十方下请恶除灭。

愿佛受忏即是除灭。

若不助正资导成忏。

佛虽有力何能除障。

意可见故疏更不释。

二忏烦恼障二。

初分文二。

二释义二。

初出相。

经业垢者业名动作。

烦恼心动成于垢染。

亦可烦恼从宿业生。

故名业垢。

二唯愿下乞清净。

经大悲水者。

同体之悲方称为大。

此悲为水洗无不净。

悲虽同体非缘不兴。

三忏为缘不洗而洗也。

三忏业障二。

初分文。

二随释三。

初竖论三世造业。

二初对报示。

现前色心名正受者。

未成报者。

有系属能。

若修善禅诸无漏道。

则来责报现诸业相。

或密为障。

不依大乘三种忏法此障不灭。

二设问释二。

初设未有问。

二明遮起答三。

初引经论证。

数家是婆沙论家是成实。

遮未来者。

断相续心。

若不遮断(音短)未来必起。

故新经净除业障品忏罪文中。

依三世菩萨皆云。

已作之罪愿得除灭。

未来之恶更不敢作。

并遮未来也。

二今更下引现事例。

在家例造罪时。

舍家例修忏时。

若不遮断必须更改未有之事。

至于正有。

三未来下据义结答。

索然犹解散也。

二横明现起十恶。

三远离下求忏过去业。

若十恶十善止就三涂人天解释。

岂安十住逮十力耶。

得前五戒持犯之意。

则今义可解。

十住十力别圆二教皆可明之。

持犯之意今义易明。

故须因位至于后果。

节节论于十恶十善。

四明回向。

此忏爱著因果之罪。

他以此国及余世界是五乘人修善法处。

约处明人故云随喜。

今明我在此土他界所修之善。

今悉摄取回向众生证无上道。

声喻诸善。

角喻回向。

近远可知。

方便力大者。

若善回向成大方便。

功等太虚。

然若不了善即法界。

不名回向也。

五释八下忏善恶二难二。

初拣示分文。

次一行半疏释正取善遮道义。

二初四下释二。

随文释义二。

初指恶为难。

六初释诸有险难。

二十五有者。

四趣并四洲六欲大梵天四禅无想报那含四空处。

未绝漏业故同名有。

释报障义具于前疏。

二释生死险难。

业为险难至非非想定。

报为险难。

至有顶天。

郁头蓝弗是其例也。

下之业报险难可知。

三释淫欲难。

四释轻躁难二。

初正示轻躁相。

谓初心在缘名觉。

细心分别名观。

亦寻伺心也。

此之阴心故属报法。

二如罗下引圣凡例二。

初圣。

出观者。

出定也。

就无学释无惑业故。

验是报法也。

二更举下凡。

回转易辙者。

如学经未成复欲学律。

学律未成复欲学论。

此轻躁人终不成功业也。

不成业障者。

障应作者。

字之误也。

五释近恶友难。

如移厩者。

厩音救马舍也。

马之所聚也。

付法藏传云。

亲近贤善听闻正法。

如昔华氏国有一白象。

气力勇健若有罪人令象蹋杀。

后时象厩为火所烧。

移近精舍。

有一比丘诵法句。

偈曰。

为善生天为恶入渊。

白象闻之心便柔和。

后付罪人不害嗅舐而已。

王召智臣共谋此事。

一臣白王。

此象系近精舍。

必闻妙法。

是故尔耳。

今可系近屠坊。

彼睹杀害恶心当盛。

王令系象屠所象见杀戮。

恶心猛盛残害弥甚。

邻于哭货者。

谓墓学哭邻市学货。

葵氏货清经曰。

货化也。

变化易之也。

故字有化。

又财也。

史记曰。

孟轲考母偏孤居近墓。

轲乃常戏于墓。

母曰。

此非所居去居市傍。

轲复戏为商贾。

母又曰。

不可居。

又居学馆之傍。

乃为揖让进退有礼。

母曰。

此真可以居。

轲后遂为大儒。

著书七篇。

六释三毒难。

疏分科云。

善恶八难。

善论四难。

经疏可了。

今之恶难经似列七。

约何云四。

盖就三障义有兼独。

一兼三独。

乃成四难。

何者。

六趣险难三有险难及轻躁难。

此虽三难独在报障。

淫欲愚痴及三毒难独属烦恼。

近恶友难独属业障。

若生死险难疏有两解。

体兼业报。

故三障恶义当四难。

然须了知恶是性恶。

是故此恶即无生观。

如此忏之顿消诸难。

二遇无下指善为难。

二初明善恶俱能为难二。

初双明二义。

二遇无下依善释文四。

初释遇无难难。

二乘出宅到无畏处。

无难相显故举为例。

暂乐人天自谓无难。

皆当此难。

二释修功德难。

如一等者大论第八云。

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

一人持戒诵经坐禅。

一人广求檀越修诸福业。

至释迦佛出世。

一人生长者家。

一人作大白象。

力能破贼。

长者子出家学道得六通罗汉。

而以薄福乞食难得。

他日持钵入城乞食。

遍不能得。

到白象厩见王供养象种种丰足。

语此象言。

我之与汝俱有罪过。

象即感结三日不食。

守象人怖求觅道人。

见而问曰。

汝作何术令王白象病而不食。

答此象是我先身时弟。

共于迦叶佛时出家学道。

我但持戒诵经坐禅不行布施。

弟但广求檀越作诸布施。

故饮食备具种种丰足。

我但行道不修布施。

故今虽得道乞食不得。

妙庄严王者。

法华疏云。

昔佛末法有四比丘。

于法华经极生殷重。

如甘露未沾。

于是结契入山修道。

居山日久衣粮殚罄。

一人云。

君三人但以命奉道莫虑朝中。

我舍身力誓给所须。

三人功圆事办。

一人数涉人间偶逢王出。

爱彼光荣。

功德熏修报生人天常得为王。

三人议云。

我免笼樊功由于王。

王耽果报增长有为。

方沈火坑宜早开化。

一人云。

此王著欲而复邪见。

若非爱钩无由可拔。

一人为端正妇。

二作聪明儿。

儿妇之言必当从顺。

如宜设化果获改邪。

妇即妙音菩萨也。

二子即药王药上也。

王即花德也。

三释值好时难。

如劫初阎浮人寿八万岁。

北洲寿定一千岁。

俱以寿长受乐不乐修道。

郁单越此云殊胜。

胜余三洲故。

四释值佛亦难。

兴起行经云。

多舌童女舞杅起腹。

至我前曰。

沙门何不自说家事。

乃说他事。

汝今自乐不知我苦耶。

汝先共我通使我有娠。

今当临月。

事须酥油养于小儿。

尽常给我。

天帝化作一鼠。

入其衣里啮杅忽然落地。

是时地裂旃遮现身堕阿鼻狱。

涅槃迦叶品。

善星是佛菩萨时子。

出家之后受持解说十二部经。

坏欲界结获得四禅。

而亲近恶友退失四禅。

生恶邪见。

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

遥见佛来生恶邪心。

入阿鼻狱。

调达是佛堂弟而自造三逆。

谓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僧杀阿罗汉。

教阿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

复以恶心十爪甲下藏于毒药。

欲呜佛足刺足害佛。

将往耆山。

出城地裂生入泥犁。

此等值佛而成大难。

然上三句体是漏善。

障修无漏故名为难。

此句造逆似不类上。

以值三宝最名为善。

逆故成难。

亦可例上于善障道。

二若读下明平去二声读文二。

初明读字通平。

二又依下据经属去。

三从诸下明称叹二。

初立意分文。

二种供养可对身意。

既不兴言是故未泄。

三业不足是故未备。

今加口业显而复具。

故成次第。

前虽自他修行修忏。

而能资益佛之寿命。

名供养门。

今虽称叹佛之三身。

而能成就行人观法。

名念佛门。

法虽互具从增胜故。

立二法门。

二标诸下随文释义三。

初标叹。

报应二修全理之事也。

法身一性全事之理也。

十方三世佛佛三身。

如此标章何所不摄。

我依止者。

既云法性一体三佛。

验知他佛为心性佛。

此依本觉起于始觉。

亦是三谛发于三智。

非此依止不成妙忏。

故圆初心名修佛行。

四眼入佛眼等。

大论文也。

十智与如实智总十一智。

十智与二乘共。

如实独在佛。

十智者。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灭智。

八道智。

九尽智。

十无生智。

如物投等者。

石蜜至甘。

海水至咸。

物投水会皆失本味。

体法即性无不妙也。

此之佛海宁不归敬。

二就正下正叹二。

初分文。

二略叹下随释二。

初寄言欢二。

初略叹略况二。

初释略叹二。

初金色相貌二。

初以他金比色。

阎浮金者。

此是西域河名。

近阎浮树。

其金出彼河中。

此河因树立称。

金由河得名。

二又佛下以照物显光。

二然金下赞金色所以二。

初明是众相所依。

二金有下明为四德之譬。

二犹如下释略况。

二广叹广况二。

初广叹二。

初分文。

二从其下随释。

言赞应色意彰法报。

色相是表智证是里。

虽分表里岂是异体。

故新本中所明四德别属三身。

谓法具常我。

应身具净。

化身具乐。

分圆为别融别为圆。

故圆三身身身四德。

其得意者。

了今应四即法报四。

当以此意寻乎经疏。

文四。

初叹我德。

二从善下叹净德。

三从功下叹常德。

经巍巍者。

高大貌也。

玻璃此云水王也。

四从三下叹乐德。

潦音老行水也。

稽首者。

说文云。

下首也首头也。

孔安国云。

稽首谓首至地。

二从如下广况二。

初分丈。

二佛功下随释二。

初广况。

此之四句喻前四佛举。

大师释之。

或喻应身有量无量。

或喻法报四谛四德。

玄文序中显金光明佛不能喻。

良以三身三一自在。

是故四喻或别在一。

或总显三。

此文正同前对四德。

海无增减故常。

地体是净。

山形高出如我。

虚空无碍故乐。

二合喻。

二从一下绝言叹二。

初分文。

二一切下随释二。

初正绝言。

二更牒下牒喻帖合。

问疏释寄言及以绝言皆离思说。

同耶异耶。

答四德秘密本离心缘。

今之称叹为令众生入秘藏故。

故寄言绝言皆彰离念。

寄言用四喻于四德。

喻既莫数显德忘缘。

绝言中四不可为喻。

亦显四德忘于缘虑。

大师深达经文妙旨。

故解二文皆绝思说也。

三从相下总结。

四从我下明发愿二。

初立意分文。

如牛无御者。

谓牧竖也。

夫立愿者。

若多若少皆须不失四弘之意。

而此四弘须依四谛。

愿不依谛名为狂愿。

今就圆论。

依无作谛虽世出世二种因果。

皆了即性。

无苦可度。

无集可断。

无道可修。

无灭可证。

如是则能遍度尽断圆修妙证。

比前三教愿未免狂。

销今诸愿。

若失此意非圆行人。

二随文释义二。

初正明发愿二。

初自发愿二。

初愿果满四。

初我以下愿意轮满。

大觉圆明故属意业。

二讲宣下愿口轮满。

三摧伏下愿身轮满。

阴死天子多约于身。

烦恼属意。

今从多分。

四住寿下愿慈悲满。

非无缘慈住寿不尔。

二愿因圆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

初我当下愿有为功德满。

六度成就此约真因破于六蔽。

从断正论。

是智德故故名有为。

二断诸下愿无为功德满。

此约真位垂形九道调伏众生。

任运不与惑苦相应。

是断德故故名无为。

故海东法师云。

始觉断障是实断断。

本觉断障是不断断。

正与今家智觉二德。

其义齐也。

三我下愿宿命念佛满。

忆宿命教。

见过去佛。

亦忆诸佛所说正法。

四我因下愿值佛满。

因过去善见未来佛。

远恶修善成智断因。

二为他发愿二。

初分文。

二一切下释义二。

初愿作药王拔苦。

二愿作珠王与乐。

此能拔能与是无缘慈悲。

所拔所与须论十番。

所谓果报修因声闻支佛四教菩萨方便实报。

今药树王拔此十种行人之苦。

珠王合与十种人乐。

当以此意销与拔文。

初自分四。

初总拔众苦。

二若有下拔根缺苦。

三十方下拔病苦。

四若犯下拔王难苦。

次与乐二。

初分文。

二上文下随释三。

初与世间乐果。

经鼓吹古今注云。

短箫也。

经优钵罗此云黛色。

即青莲华也。

常于三时者。

昼三时也。

二从愿下与出世乐因二。

初分文。

二人缘下随释二。

初令修行外缘具二。

初值三宝。

二离八难。

二令修行内因具二。

初分文。

二人因下随释二。

初生尊贵。

二饶财宝。

五碍者。

一不作梵王。

二不作帝释。

三不作轮王。

四不作魔王。

五不得作佛。

三从若下结成二。

初分文。

二释经二。

初结自。

二结他。

二从若此下约愿随喜二。

初分文。

二释经二。

初随喜他。

二随喜自。

五从若有下结成二。

初分文。

二释经三。

初结成断恶。

二诸善下结成生善。

三非于下结值佛多。

三释赞叹品二。

初释题。

二初约义通释二。

初示四悉意二。

初列。

二释四。

初世界。

思疑佛寿者。

即前经云。

作是思惟心生疑惑也。

一心信解者。

开悟也。

即经云。

信相闻是四佛宣说寿命深心信解也。

斯人者。

相信也。

本事者。

今之所为皆由昔愿。

令众欢喜故属世界。

二从下为人。

三从灭下对治。

罪之尤者。

尤甚也。

以德胜恩重毁之罪甚。

口毁曰呰。

亦诃也。

四从所下第一义。

言诸佛极尊甚深无量者。

圆初住去分以法性为身体相。

妙觉尽以深广法性为身体相。

故起信论云。

诸佛如来皆是法身智相之身。

第一义谛离于施作。

今称赞此令人入理。

二若欲下释赞叹名二。

初分字释义。

亦更互分别者。

以述德为赞。

褒喻为叹。

但使叙述褓称义成。

对字无在。

二引论证成。

彼之称扬可证褒喻也。

二此品下结示别显二。

初约三业别显。

虽具三业口业为正。

故是别显。

二结此下约四悉别显。

四义指向能赞人等也。

此品下别显也。

于四悉中正在生善。

对前忏品正灭恶故。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随释二。

初长行二。

初释对告人二。

初约对治释。

瑞应云。

佛告魔王。

我积功累德今得作佛。

魔云。

积功累德谁为证。

佛时以手指地云。

是知我。

是者谓指地神。

干时地神涌现为证。

二又对下约为人释。

半空已上皆是男天。

半空已下皆是女天。

是鬼神报称为天者。

有天然力用故褒之以天。

召诸鬼神皆以天名不唯此也。

实智乃是善法之本。

今赞觉者生人实智。

宜告善女。

又别名坚牢宜证往事。

称理不怀云云之意也。

二释金龙尊。

金光明法门所依法也。

金龙尊能契行也。

若法若行皆性一修二。

故金为理能赞为龙。

能益故尊。

斯以证理起用二修对于一性。

当体名为金龙尊也。

二偈颂二。

初分文。

二随释三。

初赞三世佛五。

初总赞三。

初约事理明总三世。

十方心意识境名之为事。

何有一事不从理现。

经云。

寂灭是涅槃义。

既称微妙是大灭度。

则彰三德非纵非横名秘密藏。

密藏圆遍无别世方。

世方宛然无非三德。

不以二相见诸佛土。

斯之谓欤。

以此总赞为妙何极。

二总理下约三法明总。

法身者。

明性一也。

报应者。

明修二也。

全修在性合三为法。

名总法身。

全性成修合三为报。

合三为应。

是故名为总报应也。

一切三法莫不然耳。

又法身总三土。

以实报等皆寂光故。

报身总二土。

方便同居睹尊特故。

应身总同居净秽两处。

凡夫二乘见生身故。

分别则三身三土胜劣不滥。

融即则三身三土局偏相收。

以此赞佛佛德无遗矣。

三如是下约四德明总。

经云。

诸佛清净。

克果明德也。

果中众德更无不会。

举一净德必常乐我。

四德圆妙。

举一全牧。

是故此四乃是三身之德。

三身融故四德遍严。

是故三身无非四德。

总此为赞极佛体用也。

今此点示故注云云。

二从色下别赞二。

初分文立义二。

初分文。

大相谓三十二相。

小相谓八十种好。

皆称海者。

若大若小悉无有边故。

皆是法界全体显现。

故一一相无非法海。

据其总赞诸佛清净微妙寂灭。

以总显别。

一一相好皆秘密藏。

大师见彼得意处故。

故释相好皆立海名。

二所以下立义二。

初明能赞智巧。

二夫下明所赞德深二。

初历教分别。

二据圆融即。

此之二意学者应知。

括经论之幽文。

立教观之深趣彰化迹之不滥。

显圆机之顿照。

何者。

以分别故从胜别示。

以融即故触境遍收。

得后后者必得前前。

得前前者不得后后。

不知后故当分义成。

能知前故跨节义显。

若能了知真中感应二识见佛。

则今二意收拣无遗矣。

二识者。

起信论云。

佛用有二种。

一依分别事识。

凡夫二乘心所见者说名应身。

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

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于业识。

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

名为报身。

身有无量色。

色有无量相。

相有无量好。

所住依果亦复无量。

种种庄严随所示现。

即无有边不可穷尽。

离分齐相随其所应。

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皆因诸波罗蜜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

是受乐相说名报身(文毕)斯乃如来以法界用。

随顺众生事业二识。

现报应身。

应身是今生身。

报身是今尊特及法性身。

依事识者。

但见应身不能睹报。

以其粗浅不穷深故。

依业识者。

既睹报身亦能见应。

以知真如起二用故。

行者应知。

真如之用现佛身相大有三品。

一如华严谈相好数有十莲华藏世界微尘。

二如观无量寿佛经。

明八万四千相好光明。

三如此经及法华般舟等。

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此三品相既是真如全体之用。

若多若少皆无边际。

故悉称海无非尊特。

然有通局。

以藏尘八万局业识见。

其三十二通事识见名生名应。

若业识见即无有边不可穷尽。

离分齐相名为尊特。

属于报身。

此如今经别所叹相在三十二。

以金龙尊就佛四德微妙寂灭。

而为总赞。

以总显别故三十二无非秘藏。

故一一相离于分齐。

如空无边常住不毁。

疏据此释三身融即正赞尊特。

若其不知龙尊总赞是依业识见应即报。

岂三十二圆光一寻名尊特耶。

言真中感应者。

良以如来现应化身示住遍真。

说于生灭及无生法。

被藏通机。

现尊特身住于中道。

宣说无量及无作法被别圆机。

故文句云。

丈六身佛住真谛。

丈六尊特合身佛双住真中。

尊特身佛双住俗中。

法身佛住中道。

疏有六处明应化尊特。

皆约真中感应而辨。

如法华叹佛。

经文显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法身具故严法身故。

是尊特相。

是故荆溪类同华严一一相好与虚空等。

又云。

一一相皆法界海。

一一好无非名海。

疏释今文大相小相皆称为海。

此大小相全异华严九十七名。

一一皆与法界次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名目无差。

又忏悔品赞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岂龙尊昔赞与今金鼓所赞优劣。

故知秖就中道感应称为尊特。

非是加添相好之数。

方名尊特。

故华严中业报众生等十种之身。

皆卢舍那。

舍那非报报非尊特耶。

失此意者勿议今宗也。

父母生身丈六身也。

三藏及通钝根所感尊特。

即是他受用报。

通教利根及别所感法性是法身。

圆人所感此乃如来法界大用。

对三类机现三种身。

故能严相亦分三种。

三身力用优劣有殊。

不唯示果身相不同。

亦示行因三种差别。

以今见佛皆是曩世结缘机也。

如示迹因论四修相行六度等。

或示事修。

或即空修。

或次第修。

或圆顿修。

示修不等致令众机结缘有异。

今日感见三身不同。

二三身下别释二。

初释三身相三。

初释生身相。

林微尼此云解脱处。

举手攀树者。

即摩耶夫人攀无忧树。

而太子自右胁而生也。

阿夷亦阿私陀此云无比。

仙人名也。

披开也。

太子既生三日遂裹以白[疊*毛]。

王召仙人相之。

于是开[疊*毛]相其形也。

相相炳明者。

谓三十二相皆明显也。

决定成佛者。

即仙人奏王之语。

谓轮王虽有三十二相。

相不明了。

今观太子相相炳明。

决定作佛不为轮王也。

悲不能声者。

即仙人自嗟年老不见太子成佛故泣也。

无声自出泪曰泣。

今云悲不能声是泣也。

此是生身也者。

疏虽标云父母生身须解其意。

岂后二身全无父母。

今特云者。

彰藏通佛住偏真也。

以偏真理不具五阴故。

使佛身从正习造。

机缘若尽灰灭沦空永无示现。

故以父母显其有生。

机尽归空显其有灭。

通虽幻有亦须永无。

依教分别相状如是。

二如释下释尊特相。

巍巍高也。

堂堂明也。

言尊崇奇特者。

此别圆机所见身也。

常身常光者。

即凡夫二乘所见身也。

然高明身相应知两意。

有须现起。

有不须现。

皆是如来鉴机进不中道之力。

于须现者即为现之。

如梵网经云。

方坐莲华台。

华严藏尘相。

维摩所说身如须弥映于大海。

观无量寿相好八万身量无边。

此等皆是现起尊特相也。

有不须现者。

但以力加。

令于劣身见无分齐。

作巍巍堂堂而解。

以不可思议而观。

此如今经赞三十二为尊特法性之身。

法华以三十二相庄严法身。

相相皆与虚空等量。

此等机缘悉以业识而见。

以中智而观。

劣即无边色即智性。

故不须现起而称尊特。

若不尔者。

龙尊所赞三十二相。

疏云融三正赞尊特。

如何和会。

学人于此当善了之。

三释法性相。

此乃诸佛第一义谛智相之身。

凡夫二乘尚不知名。

岂能睹见。

若论极证等觉罔穷。

又复初地不知二地。

是故树神哀泣雨泪请佛现身即此身也。

皆得名为非下地见。

唯应度等者。

斯是大乘第一义悉檀。

机扣佛者。

乃以此身应之令见。

即前疏解一时之义。

一切种智与中谛一时也。

无身等者。

非质碍身是微妙身。

非差别相是智净相。

一切智是万行首故以为头。

第一义谛诸法中最故以为髻。

八万尘劳转为法门多数名发。

大悲为眼见苦即拔。

中道白毫不偏无染。

无漏为鼻嗅功德者。

十八味舌遍尝理空。

不共为齿四十数齐。

大论以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大慈大悲三念处等为四十。

皆不与下地共故。

四弘为肩荷负不息。

三三昧止散如腰束衣。

圆三三昧秪是三观。

空即空观。

无相即假观。

不得空相故。

无愿即中观。

于二边不作愿求故。

如来藏腹舍三千故。

权实智手遍拔众生。

定慧等足究践理地。

今第三身与余处列不无少异。

如观无量寿佛经疏云。

色相身义当生身及他受用同为应身。

次法门身。

即今所列种种法门义当报身。

乃自受用也。

三实相身。

即以法门所严之理为第三身。

今则合彼理智二身为法性身。

开彼应身为生身尊特。

互有开合三身不亏。

又复应知今法性身头等法门。

即是龙尊所赞之相心即色故名前二身。

色即心故名为法门。

但今历教就分别门随机所见。

前不见后是故后后从胜立名。

故使三身有优劣相。

又复尊特及法性身皆业识见。

以尊特相兼于别修。

故就身相高广而示。

今法性佛即修明性。

故隐色相从法门说。

讲者学者宜在精详。

二种相下释三相业。

此从如来净佛土时。

随彼机缘示修不等。

故分三种。

初释生身业。

虽通通教今且在藏。

以其通教是大乘门。

利人能见后二佛故。

今就三藏修行事度。

为相好因。

言修百福成一相者。

论存多解今明一种。

大千众生遇缘当死。

一一救之皆得寿命。

是为一福。

此福至百方成一相。

此指伏惑事度所成。

令彼众生效此修之。

今见生身。

二若以空下释尊特业。

言空慧者。

良以体法即空之慧三教共修。

钝根之者但能空有。

利人知空非但空有。

亦能空空。

今分别门论尊特业。

虽能双空。

且在别教但中之慧。

导诸相业。

诸业不出前之六度。

以知中故非庄严庄严。

乃能庄严第一义体。

令彼众生效此修种。

今见尊特无分齐身。

三若以实下释法性业。

实相者。

中道理也。

全中实理为能观慧。

名实相慧。

实相即慧也。

非别有慧。

从其所照得实相名。

导成诸业者。

诸业岂离前之六度。

以圆修故。

一一即性故。

无非实相。

一摄一切故。

无非法界。

故散脂云。

安住一切法如性。

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如是修之绝三教之情。

名不思议业。

令彼众生效此修之。

今见法佛同虚空相。

二三身下据圆融即三。

初正融即。

圆佛顿证三身三相。

亦能顿示三种修相。

若其圆机能于一念。

修三相业。

能于一身见三身三相。

以了三身是秘藏。

故生身必具尊特法性。

尊特必具法性生身。

法性必具生身尊特。

见身既尔修业亦然。

如是方祛纵横一异之情想也。

常乐我净微妙寂灭此义方成。

金龙尊王昔是圆人顿修顿见。

故于一身赞三身相。

欲彰三相是秘藏。

故寄言赞后绝言赞之。

欲令众生圆见圆修故也。

二今经下明巧赞。

经之赞辞就三十二即示绝言。

乃显能严即非庄严。

严第一体。

尊特身相岂不然乎。

亦可得云非生非法而生而法。

上兼法性下摄生身。

其意在此。

斯乃龙尊巧赞之意也。

三一一下明妙用。

三相三业。

据圆虽即。

被物成差。

历教分之即融而别。

初安平相。

生身则表魔邪不动。

魔谓爱惑。

邪是见惑。

既往偏真此二莫动。

若尊特佛双住俗中。

即无量四谛。

故凡夫有二乘无。

此二莫动。

若法性佛唯住中道。

邪外三教一切二边。

当处皆中何边能动。

最后肉髻兼无见顶。

故以不礼而为所表。

言法不礼者。

谓法尔也。

生身出离爱见一故。

法尔不礼凡夫之人。

尊特出离界内界外二种尘沙。

法尔不礼藏通之圣。

法性身佛究竟圆中。

法尔不礼分证中道。

初后既尔。

中三十相。

论用可知。

然不礼凡圣兼因而说。

非专果也。

别有所出。

及注云云者。

指诸广文解相好处也。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三(下)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四(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依经释义六。

初赞七大相海。

三十二为大。

八十种好为小。

一一相好皆是法界。

无边无底故称为海。

谓初句是赞第十四金光微妙。

故云上色。

次一句赞第十五身光。

三一行赞二十八梵音深远。

四一行赞小相中第七十九发色青珠。

五一行赞二十二四十齿具足。

六一行赞二十九眼。

七一行赞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

八一行赞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此八段中一是小相七是大相。

二眉细下赞两小相海。

初一行赞第三眉如月初。

次一行赞第二鼻高好孔不现。

修扬者。

修长也。

扬举也。

即是眉高而长也。

面门口也。

三两句遍赞大相海者。

既云次第最上。

即遍赞三十二也。

四得味下又赞四大相海。

初二句赞二十六咽中津液。

得味中上味。

二四句赞十三毛向上青色柔软右旋。

三修臂下四句赞第九立手摩膝相。

四圆光一寻下四句赞第十五身光面各一丈。

此言一寻是约佛说也。

手既摩膝即当面各一丈也。

此既常光验知诸相皆是常相。

云赞尊特者。

故知不须身大相多。

但是业识依中理见即名尊特学者应知。

此丈六身若其量度即不得际。

若不度之所见如故。

如净名室但是一丈。

而能容受百千人天。

又能容于三万二千师子之座。

皆高八万四千由旬。

其一丈量初无所改。

良以三脱不思议力。

使之然也。

今即常身叹尊特相。

义岂不然。

微妙寂灭斯言得矣。

经文除此四大相外。

或叹放光拔苦与乐行业之因功德之果。

悉如经文。

但须皆作十番益解。

其有二小相以文显故。

疏不指之即面貌如月。

乃第四十一面净如满月也。

身无垢秽。

即十一身净洁也。

五臂佣下二句又赞一小相海。

即第十四指长纤圆也。

佣丑凶切。

均也。

直也。

又音容。

六手足下二句复赞一大相海。

即第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具如法界次第。

龙尊智巧虽略而周。

三从去下遍类赞。

三世尘数而言一者。

过去不灭。

未来不生。

现在不住。

法身平等报应无差。

一不离多多即是一。

生佛尚即佛佛岂殊。

是故赞一类于一切。

此文复是赞尊特身。

何者。

如前疏云。

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

即是常身。

弟子众一故。

若四佛不同即是应化。

弟子众多故。

知秖就一身一智及常住义。

是尊特相。

不必须论现起大身也。

文殊问般若者。

问字误也。

应作说字。

今家依二经明常坐三昧。

一文殊说般若。

二文殊问菩提。

今所引文是说般若文也。

四从设下绝言赞二。

初分文。

二而有下随释二。

初绝言令兼例绝心。

三番者。

仍就分别门。

三身优劣。

不离分别有融即义。

学者应知。

五从下回向。

一回事向理即实际。

二回自向他即众生际。

三回因向果即菩提际。

今阙实际菩提兼之。

谓无上道本性无上故也。

二从如下发来世愿二。

初分文立意。

来在不久者。

即下授记品。

十千天子从忉利天来者是也。

二随经释义二。

初佛述。

二若我下龙尊发来愿五。

初夜梦昼说愿。

二我当下为他取净土愿。

不修六度不拔众生。

土无由净。

当知四修及拔四相。

令于当世见我三身。

三奉贡下同求记莂愿。

以鼓必具圆空鸣义。

今赞如来一体三身。

名为金鼓赞佛因缘。

以此因缘趣向果地。

名为奉贡。

不论事相金鼓形也。

四若有下下化愿。

五我未下上求愿。

此之二愿皆明灭恶生善二益。

在文可见。

三从信下结会二世事。

释空品二。

初释题二。

初正释题二。

初约四教诠空示。

所言空者。

破相为义。

故一代教四空不同。

若不辨之迷名昧理。

此自分二初约部列四二。

初正判四空。

灭色入空者。

三藏教也。

且寄色言诸法皆灭。

谓析破见爱阴乃不生。

既诠实有灭方入空也。

即色是空者通教也。

体乎因果非四性生。

既诠幻有故即色是空也。

灭边入空者。

别教也。

中道为空。

不唯空有亦乃空空。

然不知中具于空有。

是故次第灭二边已。

方入中空也。

即边是空者。

圆教也。

中道具德何边不中。

唯假唯空三皆绝待。

顿破诸相名即边空。

二此经下约部须四。

判教属通三乘同忏。

前摄三藏后通别圆。

导成之空合论四种。

故四空慧不得不明。

二而今下定品唯圆二。

初直示唯圆二。

初就理示。

摄机用四。

此乃通涂。

品在圆空斯为的旨。

是故中空即边而示二何故下引文示。

诸部般若广示衍中三教空慧。

复以三藏为助道观。

斯为闻持利根之者。

广谈空相。

此空慧机义持虽利。

闻持根钝。

故不广谈四种空相。

唯说即边一中空慧。

二又空下略示圆相。

中受空名意彰荡相。

凡夫执有块然质碍。

二乘证无灰灭归寂。

中观绝念空。

此两边令毕竟净。

约次不次分于别圆。

今不次也。

二直作下约六句对中简二。

初明用句意。

若直说空是中道义能空二边。

其如邪小及以别教。

皆说双非空于有无。

故迷名者谓与今同。

何能超悟边即中空。

又复恐谓若是圆实合谈中道。

那但名空。

空唯离有。

岂此中道双离二边。

为防此计故作相破相修相即三双六句。

而对辨之。

若诸法相名相滥者。

无此六句莫辨异同。

二空破下正用句简二。

初列六句。

双非是中没于中名存双非者。

以中道名邪小稀立。

若双非名处处皆有。

故特用之。

对今圆空辨于同异。

又外道二乘别教空句及双非句。

体是思议可破坏法。

圆教双非及空若立诸义皆灭。

是以圆二互破诸二。

又复诸二互修圆。

二则二酥中外道菩萨入圆者是。

二乘初心亦有修义。

此之两双诸二对圆优劣有异。

第三一双属圆当教。

名别体同。

是故相即不言修破。

二空破下释句相三。

初释相破句二。

初空破中二初略示。

以理定诠不遭名惑。

岂闻双非便是实理。

盖能了知。

凡邪双非体是见惑。

二乘双非但证偏真。

别教双非既存教道。

未与三融。

圆空若立前诸双非须皆销殒。

故云破也。

二凡邪下广释三。

初破凡邪双非二。

初泛示见相二。

初正示。

复四者。

复由重也。

谓于一句更计有无。

即执有是有执有是无。

乃至双非是有。

双非是无。

具足之见其计转巧。

故于句句皆生四计。

二虽单下结过。

三种四句虽转巧细。

以执一为实余皆妄语见爱尤盛业苦无涯。

浩然如海。

二虽计下正破第四二。

初示所破邪计。

双非是惑不入真中实是虚妄。

二故为下明能破圆空。

二破二乘双非二。

初泛明证相二。

初明证相。

二乘双非虽非中实。

而离断常谛于真理。

未至宝渚已到化城。

宁不安隐。

梵行等者。

无学四智四中。

但阙我生已尽。

以灭度等当之乃足。

由保此故不求遍知。

二示四门。

阿毗昙此云无比法。

诠有门观法。

拘邻五人千二百罗汉皆此门入。

成实论诠空门观法。

须菩提此门入。

昆勒此云箧藏。

彼论诠于双亦观法。

故大论云。

若不得般若波罗蜜多。

入阿毗昙则堕有中。

若入空门则堕无中。

若入昆勒则堕有无中。

那陀等者。

释论明佛垂灭阿难问车匿。

佛答云。

恶性车匿吾涅槃后心渐调伏。

当为说陀那迦旃延经。

即双非门也。

四门观法假人本无。

四门不异而其实法四相不同。

有门则念念生灭。

空门则三假浮虚。

双亦门则有无从容。

双非门则有无俱遣。

随依一观可以发真。

三藏四门其意略尔。

二离断下正示破中二。

初示所破假名中。

中道之名大略有二。

一离断常称为中道。

有名无体属前二教。

二者佛性称为中道。

此有实体属后二教。

今论双非断常二见。

得中道名。

其实全非妙色妙心。

故无中体。

故情想不忘保偏取证。

此以沙砾谓琉璃珠也。

二故为下示能破毕竟空。

斯乃今品即边之空。

若发此空假名中坏。

是为空破非有非无。

三破别教双非门三。

初示迷门起失二。

初举意明失二。

初举意。

别人望圆其根名钝。

非四说四名为权巧。

筏喻者。

四门意在入理。

箄筏意在度川。

若执门起诤如檐筏驰道。

故筏喻经云。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二不得下明失。

失于融摄是一非三。

二涅槃下示四门相。

亦色非色双亦门也。

非色非非色双非门也。

二若各下明失故须破。

此之执诤非即边空无由可破。

三新本下引证示失相。

经谈初地被于地前。

悉有四门者。

经云。

初地菩萨欲行有相道即有门于无相法多用功力。

即空门。

一意欲入涅槃。

一意欲入生死。

即两亦门。

微妙秘密之藏修行未足。

即双非门。

大经下明今之得。

显前之失。

前属别门执诤邪见。

非是外道邪见也。

二非有下明中破空。

二明相修句二。

初明诸空修圆中。

凡邪空见。

二乘空证。

别教空门既随二边若闻圆中皆须即边而观中道。

二诸双非修圆空。

若邪小及别教门虽曰双非。

皆成取相。

皆须修于三谛俱空名毕竟空。

由诸双非及诸空句。

非究竟道是九界法。

是故皆须修于圆教空中妙观。

归秘密藏。

三释相即句。

虽诸经论说空说中。

名相多少中。

若即边空荡三谛。

此则圆教一体异名是相即义。

不须相破及互修也。

二初明圆教空中不二二。

初直示不二。

二引般若结。

实相观照文字三种般若。

即三而一故是一法。

即一而三立名何极。

得此意者。

一切异名无不相即。

二而不下明今品略说名空文约义丰空无不尽。

以被义持根利之者。

故以略名而标品目。

二此品下明来意二。

初导成上品二。

初正示二。

初导二用。

若其不了即边是空。

忏非无生破恶不尽。

赞非称性生善不深。

善不深故岂成智德。

恶不尽故岂成断德。

钝根之者于前未悟。

故于今品圆谈空慧。

导前忏叹令成二用。

二亦是下成三章。

忏叹是用如向说之。

导成宗者。

万行之因。

以无所得方证三身。

非究竟空岂无所得。

是故圆空导于万行成果德宗。

导成体者深广法性遍一切法。

二种我故生死浩然。

今以二空导一切法。

显成经体。

二故释下引证。

论明一切以体宗用摄无不尽。

二又常下开悟钝根。

圆空具德一切清净。

故谈常宗及显悟体。

忏叹二用。

皆是究竟清净之法。

岂有一句暂离圆空。

如云一切众生皆是般若。

即此意也。

利根闻上已解空义。

今为钝根未解之者。

特论生法境观皆空俾成上义。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随释二。

初释欲说空二。

初释八。

初释余经广说二。

初总示相显意二。

若指下别明指前义二。

初约部次相违问大经云。

从生酥出熟酥。

譬从方等出摩诃般若。

故知般若在方等后。

此经既属方等。

岂得指般若为已说耶。

二约后分至终。

答二。

初正答通二。

初引教答通二。

初总立意。

以此经是方等后分故。

信相闻佛入灭唯三月在。

所以怀疑。

故指般若名为已说。

二且举下引三经三。

初引阿含二。

初正引前佛而去者。

七日前入灭也。

均头沙弥是身子弟子。

二此下结示二。

引方等。

即方等陀罗尼经。

先于灵山唯法华授声闻佛记。

二岂非下结示三引。

大品二。

初正引二。

当知下结示二。

以此下详定结斥二。

此经下示非妨二释略而解说二。

初示教门名义广略二。

初示二门。

二应作下明四句二。

初直示三句。

十八空等者。

空体唯一遍荡诸境随境立名。

如火是一随所烧物乃有异名。

名下之义不得不异。

是故因亡内法乃名内空。

因亡外法乃名外空。

亡十八境名十八空。

二十空二十四空亦复如是。

故名义俱广立一空名。

唯诠泯荡故名义俱略。

若法性等立名众多。

但诠本性之义耳。

二委示第四三。

初标示。

二迄从下证释。

秖立二空是名略也。

此名召义遍乎十界。

从凡至佛皆有众生及五阴故。

问位至声闻生法已空因。

何释论至佛犹有众生及法。

岂独不无。

又称无上其义何耶。

答小乘谈空终归灰断。

故入无余生法永绝。

大乘谈空其体常住。

又非独一觉性常住。

须知生法一切皆常。

故生法未空则凡鄙微劣生法。

若空则高胜广大。

是以极果生法无上。

斯乃空之究竟也。

故荆溪云。

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三千阙何生法依报耶。

二今言下明今品名略义广三。

释众生根钝二。

初定广略利钝二。

初约闻持立。

宜广为利宜略为钝。

二此语下约义持翻。

身子初遇阿鞞说偈诠三谛义。

谓苦集灭令速证。

故不言道谛。

身子一闻即悟初果。

及其转为目连说之。

再闻方悟。

一说是略再说是广。

岂非义持略利广钝耶。

二此经下示今机利钝二。

初明经意。

自就不能广持诠空名数。

故曰钝根二示今机。

若论义持闻略能悟。

乃称根利。

无见经云。

众生根钝便谓今机不能悟。

于无量空义鲜于智慧。

亦约闻持智也。

此同起信论说寻于广论文多为烦。

但乐少文而摄多义者。

故造此论。

又末为诸佛甚深广大义。

我已随顺总持说此品。

略说无量空义。

同彼总持说深广义也。

四释无量空义二。

初约真中拣偏真断灭不具色心。

是有量空义。

中道具足妙色妙心。

出生不竭融摄无遗。

是无量空义。

二就此经示。

既谈法性性则不改。

此乃常德实相者。

中实之相。

此品云。

求于如来真实法身。

新本云。

法身是常是实。

实是我德自在何穷。

既具常我岂亏乐净。

四德弥彰无量空义也。

五释异妙方便。

六释起大悲心。

七释今我演说。

八释知众生意皆可见耳。

二正说空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二。

立意二。

初直示无境等者。

生法之境皆妙三谛故曰二空境生法之观。

皆妙三观故曰二空观。

妙境发观其观方正。

妙观照境其境方显。

具明境观令正令显。

二引证十番检境智者境谓十境智。

谓十乘。

言十境者。

一阴入境。

二烦恼境。

三病患境。

四业相境。

五魔事境。

六禅定境。

七诸见境。

八增上慢境。

九二乘境。

十菩萨境。

阴乃现前九则待发。

若现若发。

一一境界皆须修于十乘观智。

言十乘者。

一观不思议境。

二依境发菩提心。

三巧安止观。

四破法遍。

五识通塞。

六调道品。

七对治助开。

八知次位。

九安忍。

十无法爱。

此十都为十种境绝于思议。

是故五品得观行绝。

十信乃得相似论绝。

四十一位分证论绝。

妙觉乃能究论绝也。

下文即是散脂自说名密之义。

乃名境智俱不思议。

新本言法即是境也。

如者不异也。

皆重言者。

盖以境智本来不异以情异故。

今复不异故。

东阳大士云。

一是本性如。

二是灭结如。

智不异境故曰如如法。

境不异智故曰如如智。

斯皆明于不思议意也。

二明空下随文释义二。

初明空境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

二立意五。

初直示二相。

言实法者。

对下假想净为不净。

乃是事观。

今于五阴及以假人。

皆直观理故名实法。

身虽下出假想义。

二亦名下示二异名。

行行者慧行之上加修事行故。

名行行。

助道者。

以不净想破事中贪。

资于正观破障理惑故名助道。

三小乘下明大小皆修二。

初明小三种解脱。

不言无疑解脱。

以俱脱人达内外典籍得无疑名。

今论正助故。

且明二。

二明大萨婆若。

大论翻一切智游戏神通。

以于三界得自在故。

名游戏。

以修得通多于九想背舍等起。

故以假想为助道也。

法华大车具度白牛名为正道。

傧从为助。

涅槃正慧远离十相。

即色声香味触生住坏。

男相女相能离深故。

所离非轻。

又谛下明助道也。

想白骨等观等事禅。

即用三观于事禅境破三惑障。

显出我性成王三昧。

正助合修名为达禅见禅法界也。

四众经下明经论有广略。

五明今品二义即俱略也。

二实法下随释二。

初明实法境二。

初分文。

二随释二。

初明苦果境三。

初生空境二。

初释。

是身虚伪。

二初体妄计故虚。

二初计揽阴有身揽阴成身者。

五阴和合假名为身。

如揽五指故有拳名。

凡夫不了执此假名而为我等。

广有十六。

一我。

二众生。

三寿者。

四命者。

五生者。

六养者。

七众数。

八人。

九作者。

十使作者。

十一起者。

十二使起者。

十三受者。

十四使受者。

十五知者。

十六见者。

今略云五我者。

于阴等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人者。

于阴中妄计我人。

众生者则于阴五众妄计我生。

寿者则阴等法中妄计我受一期报。

寿命者则于阴等法中妄计我命根连持不断。

以执此故计有我身名身见得起。

二若体下体本虚叵得。

妄执有生生实不生。

故生名虚伪。

既本不生故见身寂灭。

叵犹不可也。

二又检下检原由了伪二。

初正检二。

初检假名。

由一念妄想者。

谓男托胎时见母为所取境。

见父是所竞境。

于母起贪于父起嗔。

父流谓是己有。

乘兹妄念故得托胎。

女人反是。

委如大经。

假名始者。

男女之名由此妄想而为始也。

二此赤下检实法由二。

初五阴赤白即遗体也。

三性者。

谓善恶无记也。

二又精下六大五阴。

六大是所依实法原由。

若是二观此下结示。

身是幻质名是假名。

既由妄想及从精血以验所成身名虚伪。

二释犹如空聚。

无明业力业即是行。

乃无明缘行也。

或初作业时。

或托胎时。

如向所明男女之识。

于父母起贪嗔。

以父母流谓是已有。

乘兹妄念故得托胎。

体即遗体谓赤白也。

二从六下体法空境二。

初立意分文。

二初立意二。

分文。

二随释三。

初释六入四。

初释六入三。

初释二名。

二检其下检三事。

命暖识者。

大集云。

歌罗逻时即有三事。

出入息者名为寿命。

不臭不烂名之为暖。

即是业持火大故。

地水等色不臭烂也。

此中心意名之为识。

即是刹那觉知心也。

三法和合从生至长无增无减。

七日一变者。

谓在胎也。

一七名杂秽状如凝酥。

二七名疱状如疮疱。

三七日名凝结状如就血。

四七名凝厚渐坚硬故。

五七名形位四支差别故。

六七名毛发爪齿位。

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圆满故。

今云五疱即形位也。

三结成下明六数五根。

并前识是意根。

则六根具足。

二识依下释村落。

三尘从下释。

结贼所止由尘起结。

能害慧命故云结贼。

四眼见下释不相知伺候也。

二从眼下释十二入四。

初约开辨数。

开色为十者。

五根五尘也。

少分者。

法入摄二种法。

一者心法除心王。

但取相应诸心数也。

二者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

及心不相应诸行及三无为法也。

今云少分。

即非心法中过未色也。

开心为二者。

谓意入也。

及法入也。

然于法入亦秖少分。

谓于法入二种中。

但摄心法耳。

今云二者。

且举全数。

二尘入下明通别名。

三当一下释各各自缘。

四他根下释不行他缘。

三从心下释十八界二。

初辨数释名二。

随文释义三。

初明识遍诸根。

追缘过去预念未来。

驰骋犹奔走也。

如人下举例也。

端坐一室而心思天下。

爱染尘缘名曰坐驰。

自非妙空莫息驰想。

以愚下释六贼所害也。

如大经者。

德王品云。

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

令人瞻养。

若令一蛇生嗔恚。

我当准法戮之。

都市其人怖畏舍箧逃走。

王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后。

一人藏刀诈为亲善。

其人不信。

投一聚落欲自隐匿。

既入聚中不见人物。

即便坐地闻空中声云。

今夜当有六大贼来。

其人恐怖复舍而去。

路值一河其水漂急。

即取草木为筏截流而去。

既达彼岸安隐无患。

菩萨亦尔。

闻涅槃经观身如箧四大如蛇。

五旃陀罗即是五阴。

诈亲即贪爱。

空聚即六入。

六贼即外六尘。

河即烦恼。

筏即道品。

到于常乐涅槃彼岸。

二心常下明识常在。

根尘即对即觉者。

对尘便觉也。

引释论证即觉义。

既云心欲闻则知识在根。

经随行平声。

三心处下明识常去还。

乍出乍入者。

对尘故乍出不对即乍入。

出入间关者。

应法师云。

谓出入也。

亦设置之貌。

庄子云。

小智间间隔碍也。

啄一舍一者。

舍一网目复啄一网目。

隔碍难出得论常在者。

以尘对即觉故。

三从身下结二境二。

初标示。

二身空下牒释二。

初释初二句结生空境。

长养即十六中养育见也。

妄计我能养育于他。

又是计我为父母养育。

二亦无下释后二句结法空境。

二初超释无主二。

初别检。

心主必能制及得自在。

既为他恼二义不成知心非主。

二或时下互推主。

四微色香味触也。

大论云。

地有色香味触重故自无所作。

水少香故动作胜地。

火少香味故势胜于水。

风少色香味故动作胜火。

心无等者。

心望四大以不藉微胜故为主。

若论被恼复不成主。

二追释无诤。

因缘和合虽成诸法。

本无思念有何诤讼。

皆由情计故。

四大如蛇六尘如贼。

若观本空则诸法寂尔。

有谁诤讼。

故以无诤结法空境。

二从诸下明集因境二。

初分文。

对辨二。

初分文。

二前三下对辨二。

初对假想辨。

前三者。

即此集境自立三科。

谓集起相等。

是慧行正观之境。

后一即假想是行行助道观境。

此九行经文既相连。

又俱言四大似难分别故。

以前三对于后一。

而论正助以区别之。

又前一者。

即以集境三中。

初一对后假想而论生灭。

以前一云从诸因缘和合而有。

及云地水火风合集成立。

后一乃云水火风种散灭坏时。

岂非四大生灭相耶。

而言生灭皆从种无明者。

彰此生灭不离迷妄也。

故前生云。

妄想故起至后灭云散。

灭坏时此乃死。

支合云忧悲苦恼。

斯是无明之果。

复是无明之因。

故论云。

老死有果所谓无明。

无明有因乃指老死。

是故生灭皆从无明。

二若直下对小乘辨。

如上所论无明生灭。

何教不然。

若欲了知须论小衍。

小明四大实从无明生实从无明灭。

衍明四大而有。

三教通教四大体本自空故。

本不生灭。

由无明故见有生灭。

如幻之生如幻之灭。

别教四大体是佛性。

由无明故四大生灭。

性无生灭相有生灭。

圆教四大体亦佛性。

而性本具九界四大故。

九四大若生若灭皆是法界。

是故性相俱不生灭。

乃不思议论生灭也。

故法华明世间相常其义既尔。

则衍三教皆得明于本不生而生本不灭而灭。

生灭不二而二。

今非通别的就圆论。

二从诸下随文释义三。

初明集起相二。

初通约生法释三。

初拣苦从集。

苦是世间果集是世间因。

此之因果皆因缘生。

今之所辨虽然涉苦果。

其意乃明集之因缘。

二前三下分句对义。

三小乘下破小因缘二。

初叙小。

俱舍云。

极微微金木兔羊牛隙尘等。

小乘有门谓极微。

始有十方分故不破邻虚。

以此为因缘也。

二今明下斥非。

细尘亦尽者。

邻虚亦破二尘既破。

因缘不成。

二言因下别约生法释二。

初假名因缘三。

初释。

从诸因缘此中宜用起信论说。

无明为因生三细。

境界为缘生六粗方尽。

疏意言三细者。

业相转相现相。

即根本不觉。

熏习真如生三种相。

故云无明内惑为因也。

言六粗者。

谓智相相续相。

执取相计名字相。

起业相业系苦相。

即枝末不。

觉于外境界。

起智相等生法二执。

名为染爱。

于外触处染著。

以二不觉熏二执心。

成起业相。

故云。

无明润爱集业得起。

忽都不辨。

迷一法界为无明。

内惑等者。

岂能显今中道空慧耶。

二以业下释。

和合而有以业起者。

即起业相也。

则有下即业系苦相也。

此云苦果即是揽阴成假名人也。

三此一下释。

无有坚实由无明爱者。

二不觉为因。

即能生心也。

一念托胎是不觉果。

名所生心。

计此因果名为本末。

既皆不觉岂是真实。

故云都虚无坚实也。

二妄想下实法因缘亦是妄想。

一念托胎与前不异。

但前成于假人今则成于实法。

假实和合成一报身。

修二空故破于二执故分二境。

机关主者。

如机关木偶假人转动。

主即弄机关人也。

故以业因喻所弄木偶。

以阴果喻之色。

阴如木偶形质故云机关具。

三阴如木偶动作去来。

识阴如看人故云以自娱乐也。

二随时下明集相吞噬二。

初因果对释四。

初释。

增减残害竖约十时者。

大经云。

一歌罗逻得异。

二阿浮陀时异。

三闭手时异。

四疱时异。

五初生时异。

六婴孩时异。

七童子时异。

八年少时异。

九壮盛时异。

十老死时异。

又念念生灭虽在于心。

须知四大亦随增减。

又新诸根谓生时故。

诸根死时又饮食资益血肉为新目泪耳矃等为故。

二譬如下释四蛇同箧二。

初明四蛇二初约蛇报明四相。

蛇有力敌羸绝等报。

可譬身有生老病死增减四相。

二如此下约蛇因明四分。

四分烦恼皆有毒害即是蛇。

因此因能感四大四相二。

初别示四分感报二。

初明生四大。

二瑞应下明致四相。

经出三相。

疏以等分例致生相。

二总结集业致苦。

上释四蛇虽言苦报。

意明集因缘故。

总结云集业相噬。

令大增损推功归集。

是经正意。

二明同箧二。

初约身为箧。

螫知列切。

又音释音郝。

谓行毒也。

经举四蛇以喻四大。

意彰四分有毒害义。

一分具足二万一千。

四分共具八万四千。

无量劫来法身慧命丧坏由此。

大经所明身持四大大不起集蛇无毒义如鸟在笼者。

次文再举。

疏粗释之故注云云。

二又用下约业为箧。

宿业尚存故四大未散。

重举笼鸟以明业箧。

须知今疏。

举业持大意显集因。

故云心鸟。

鸟喻四分外驰六尘。

常求生死非安法身。

若人念念思破戒事。

乃求地狱永灭五分。

宿人业谢泥犁长往。

三释其性各异二。

初约一身释。

性别等者。

虽云四大和合成身。

大性既异那可合成。

此显成中当处即坏。

妄情不了于坏执成保著生集。

四大对四方者。

显内四大有四方性。

四方升降验大相违。

对时对维其意皆尔。

良由内体与外时方其性本一。

故依正色心感召义成。

是故今经特以四大明乎集业也。

二或言下约六根释。

以其六根俱是四大造色故也。

四释悉灭无余。

比至必利切。

及也见人死灭四大分散。

便谓息风暖气已归于上。

骨肉血汗必归于下。

及至推寻都无去处。

以本不来故。

若有来去非今教境。

二若果下结由集业。

经举四大升沈尤甚。

正明集境善恶殊涂。

以其四大不独是恶亦通漏善也。

三明集善恶境。

三初释心识。

学斯宗者。

要知境观。

若论观者须明三识。

谓第九庵摩罗是不动识。

当正因佛性。

可为中观。

第八阿刺耶是无记无明识。

无明之性即了因佛性。

可为空观。

第七阿陀那是分别识。

是惑性故当缘因佛性。

可为假观。

此之三识既与三德无二无别。

是秘密藏。

何法不收何处不遍。

修圆观者。

必能了知一心一尘无非三识。

即是所显妙理复是能观妙观。

若论境者唯尚近要。

秖以第六见思之识。

而为境界。

知妙三识未始暂离一见一思。

故即此心为妙三观。

显妙三谛。

虽唯一识未尝不用三识为观。

未尝不以三识为境。

若谓今宗不明三识。

但于第六显三谛理。

今之释题及彼妙玄示其三识为妙三法。

将何用耶。

于一识心以何而为三谛三观。

故无通见难议圆宗。

今明集境故引论文通小之说。

但于第六辨心意识一法三能立三名字。

对数名心者。

对通大地等一切数故。

名曰心王也。

能生名意者。

意是依义。

依之能起一切因果。

以具三性故也。

分别名识者。

以能了别所缘之境。

故名识也。

又言下虽秖一识。

约三时异而立三名。

不同前释秖约一时有对数能生分别之义也。

前是横释。

此乃竖释。

初起极微。

次起渐著。

后起弥显。

岂非竖耶。

二释二性。

夫性有二义。

一真理不变名性。

二随缘染习名性。

此言性异约染习性也。

此之二性遍心意识一一皆二也。

三释躁动二。

初正释躁动二。

初约王数释。

二又如下约业牵释二。

初明业牵二。

明两牵。

二亦是下例释随业即当四句也。

若了两牵即知受报。

二水火下明假想境二。

初正释相二。

初释散灭坏时。

二释大小不净。

能破欲情令正观立。

故名助道。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四(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四(下)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若正下明功能二。

初明破欲助正二。

初略示。

二广示三。

初引释论明助正。

三解脱者。

谓空无相无作。

从三证果名解脱门。

解脱涅槃二名一体。

道品是开门法者。

小乘则以十六行观为三脱门。

今品则以即空假中为三脱门。

欲此门开。

须以道品调试修之。

如以念处四种修于即空假中正勤四种。

乃至八正调试修之。

亦复如是。

小乘三脱七科调试其义亦然。

俱以道品为开门法。

九想者。

一胀想。

二坏想。

三血涂漫。

四脓烂。

五青瘀。

六啖。

七散。

八骨。

九烧。

若约小乘有二种人。

一坏法人但求断苦即至烧想。

成慧解脱人。

二不坏法人。

来住骨想不进烧想。

得有流光等功德具足。

成俱解脱人。

今明菩萨见禅实相。

名修达禅永异于小。

大小虽异俱以不净助开三解脱。

于助开中不净九想破欲先锋故名初门。

二示进修明力大。

初修不净进入八背及大不净。

所言大者。

但观自他正报名小不净。

即九想观。

若兼观依报名大不净。

所谓舍如丘墓。

钱如死蛇。

羹如屎汁。

饭如白虫。

衣如臭皮。

山如肉聚。

池如脓河。

园林如枯骨。

江海如注秽。

名大不净。

亦名大背舍。

背谓背是净洁五欲舍谓舍是著心。

三引大经显治欲得解观对治力强速发无漏。

二此不下明二空助正三。

初据义总示。

二引经别示八色流光者。

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八种色也。

法界次第云见地色如黄白净洁之地。

见水色如深渊澄清之水。

见火色如无烟清净之火。

见风色如无尘迥净之风。

见青色如金精山。

见黄色如薝卜花。

见赤色如春朝霞。

见白色如珂贝雪。

三此就下结成助正为治欲故。

修于事禅而以二空正观了达不净境。

是法界故于骨于光不见假人及以实法。

此正助合而修之。

方是大乘助开之法。

二明生法二空观二。

初分文立义二。

初分文。

二立义三。

初明谛缘本大二。

初明通大四。

初约专小问。

今说圆空。

那得却用声闻四谛支佛因缘。

二约通大答。

佛说谛缘通被大小二乘菩萨。

通四教故。

如世大道群小同游不定属小。

三重问即通意云何四字也。

四涅槃下广释二。

初明四谛通。

我昔等者。

佛与三乘昔在凡时。

不见四种四谛真理。

故又流转分段生死。

偈文未毕今具引之。

故注云云。

凡夫有苦无谛者。

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以不审谛知是苦。

故声闻有苦有苦谛。

此当三藏不了无生。

故云有苦。

能审知故名有苦谛。

菩萨等者。

通等三教俱达如幻。

俱能解苦当处无苦。

而有真谛者。

章安疏云。

真是真实。

故知即是次第不次第二种真实也。

诸佛等者。

佛果圆极究竟实也。

是知四教智虽浅深皆依四谛。

所以下更引胜鬘两种四谛。

释成前意。

二乘有量者。

藏通不知如来藏故。

所观四谛终成有量。

别圆菩萨了藏性故。

所观四谛皆无限量。

而兼有量者。

深必知浅故。

别人次第观量无量。

圆人一念观四四谛。

二大经下明因缘通四智。

皆观十二因缘智浅深故。

得菩提道四种高下。

彼经四智意彰四教。

故知因缘不局在小。

二复有下明唯大二。

初明独菩萨法。

二初引经。

儒童者。

儒仁也。

谓仁贤童子也。

习应者。

谓修习与空相应也。

四谛因缘各举初后并略中间。

故俱云乃至谛缘。

既是法忍菩萨相应之法。

验知理深二乘不及彼通衍三。

今取圆教谛缘相应。

成今空慧。

二当知下结示。

二明二乘见浅三。

初明声闻。

若望因缘乃以七支总为一苦。

仍以五支总为一集。

又复苦集不分过未。

总是现在。

以根钝故法相总略。

二明支佛。

开声闻总成别相。

现在五者。

谓识名色六入触受。

未来二者。

谓生老。

死别相苦也。

过去二者。

谓无明行。

现在三者。

谓爱取有别相集也。

又开三世不唯现在。

故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三。

是则三世皆有十二。

以福资智故能别观。

三虽复下斥浅二。

初正斥二乘。

所修三学不为众生不成佛法。

是故名为自调自度。

大论云。

二乘戒名自调。

定名自度。

慧名自净。

缘觉虽有少分慈悲不能广益。

故同名自。

二与菩萨下对彰菩萨未分权实。

但是菩萨俱异二乘。

二今举下明析体有殊二。

初约共三乘明析观。

二约不共菩萨明体观。

诸文所明实有灭空为析。

幻有即空名体。

今明幻有即中为体。

乃以实灭及以幻空俱名为析。

以其未达诸法实体。

体义不成。

由谓诸法终归无常。

秖是析义。

今明诸法一一常住。

既见法实名为妙体。

初义分二。

初别释二。

初约二乘明观二。

初生空观二。

初举譬推。

二我人下就法检。

各推无故合之亦无。

以聚虚空不成色故。

即阴下更于即离检令叵得。

二虽求下法空观二。

初明法存。

牒前譬显人亡法存。

二更须下用观析二。

初正明推法空。

正检法空先析色阴。

次前念下析四阴。

无想受略于行识。

二既不下双结二空。

智虽空境智须自亡。

是故境智俱云不得。

二通菩萨下以菩萨例结。

前论析观乃三藏法。

以对今品体观属圆。

故以通教钝根菩萨不能体中。

亦属析观。

故云通菩萨亦然。

二是为下总结。

言自行为他异者。

以通教菩萨对两二乘分别二行也。

二约不共菩萨明体观三。

初总示异前。

言别菩萨者。

非是别教。

乃是圆人异偏小故称为别也。

故云永异。

二如见下深明观相四。

初明妙空体法二。

初立喻显。

然镜像喻文乍滥通。

须知圆意。

通但六界而为镜像。

别圆十界而为镜像。

别虽十界九是修成。

修成不实故如镜像。

圆知十界性德本具。

以本具故夺修无功故如镜像。

不二门云。

幻因既满镜像果圆。

如此解之。

故云悬体体秪是解。

镜内镜外者。

解因缘所成即镜内拳指不实。

亦解能成因缘。

即镜外拳指不实。

二众生下就法观二。

初生法双空二。

初明观。

若假若实皆本不生。

空则俱空。

二如大下引证。

我是假人色是实法。

二性俱空人法不异。

是故名如。

二今世下因果俱寂二。

初明观。

五果既是因缘所生。

可合镜内拳指不实。

二因既是能生因缘。

可合镜外拳指不实。

二下文下引证。

假实当体即空假中名本性空寂。

无始强执谓假实生。

名无明故有。

既了因寂果那不寂。

二虽不二下示妙三谛智。

即空假中而为空观。

以即空故不得六界生法。

以即假故不得二乘生法。

以即中故不得菩萨佛生法。

荡十界惑是故境智俱名不得。

而能审谛十界生法。

故二境二智皆名了了通达。

境是妙俗以无相故。

故无所染智是妙空。

以无缘故。

故无所净。

非染非净称本离念。

故双亡二边。

正入中道任运双照。

三结三谛圆显。

三德三谛即念开明举一即三。

体非次第显无前后。

无觉而觉称为大觉。

四与此下与经体相应。

佛示二空显法性体。

不照三谛岂称法性无量甚深。

故知今解与性相应。

此性名为金刚宝藏。

若偏照之德非具足。

三是为下约人结示。

故知今体非独是体空。

须体三谛方得名为别体。

三诸小下斥诸师失意三。

初正斥失二。

初斥小乘师。

毗昙有门说存邻虚。

成实空门说破邻虚。

若存若破皆为析灭见爱二惑。

弘者失意冬生定计。

起见起思故属断常。

同彼外人全非正析。

二斥大乘师。

般若等经谈一切法如幻即空。

此空毕竟三谛宛然。

诸师罔穷作但空解。

不即假故不能游戏神通。

不即中故不能解释佛之知见。

非佛知故不得三智一心。

非佛见故不能五眼具足。

虽依大教理齐小乘。

于小乘中同坏法人。

进修烧想坏灭骨人。

既其不修观练熏修。

无由成就三明六通。

三明者。

天眼宿命漏尽也。

更加天耳他心身如意则成六通。

愿智顶禅。

以超越禅最高上故。

故名为顶。

愿欲知三世事随愿则知。

故名愿智顶也。

二引经示。

首即经初。

轴即经末。

如来法身谓果上法身智断必具。

令用二空当念求之。

无上涅槃体具三德。

皆与无量甚深法性无二无别。

故首轴所诠穷深极广。

三岂可下结不用。

世人邪见即是痴空外道断见也。

小乘之析虽是正教。

以无般若方便故堕断常中。

大乘之体法虽圆备。

诸师但作偏空之体。

同彼小乘慧解脱观。

安能解此即边之空耶。

二善女下依义释文二。

初明修因二空观二。

初约苦集明二空观二。

初生空二。

初分文。

二释义三。

初对告劝发。

二初释善女二。

初约四悉释四。

初世界。

二又时下为人。

三又男下对治。

四又佛下第一义。

二此是下结成因缘。

二释当观。

二诸法下指上境。

二初释诸法。

名目虽略者。

秖云诸法则能摄上所说诸境。

无不遍也。

二释如是二。

初标列三义。

正明总观者。

下二空观历谛缘境。

别别明修空假中观。

此之三观尽称谛境。

今一如是总示三观。

如是三观如三谛是。

有三义者。

列于三法。

即当三观所如之义也。

二如事下指释三义二。

初指释。

谓指经文中上下释三法相。

假想指上余二指下。

上下皆是不思议境。

故皆指为所如之法。

二又事下融即。

初乃俗即真中。

次乃中即真俗后乃真即俗中。

以妙三德为三谛故。

所以此三不一不异。

如是之言是故得名为正明总观也。

以亦一异为诸法。

既以不一不异为能观观。

乃以亦一亦异为所观境。

境观不二卷舒无妨。

三何处下正作观。

二初通释四句三。

初约初二句明空观二。

初释初句二。

初就五阴观。

言点出者。

已用如是总示三观。

今以四句明示三观。

故皆言点出。

今检无人义当理观。

二又果下就因果观。

二人既下例次句。

二本性下约第三句明中观。

不以本性为能观者。

非中观也。

即一切法非理非事名为本性。

非别有也。

故法华云。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般若赞云。

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以本无无明岂有众生。

本无空慧岂有于佛。

既无生佛何度之有。

非破非立双非亦忘。

名本空寂。

三无明下约第四句明假观二。

初由迷俱立二。

初正释二。

初直约事理释。

诸法虽即本性空寂。

由具性染故起事染。

由破事染故立空慧。

欲忘染净故立即中。

此之药病悉由无明。

二以有下委就迷悟释。

生法是果成由惑业故。

云以有无明等也。

既有下欲空生法须论三观。

助事观者。

助道事想观也。

即不净流溢等。

是所助正道即二空契理之观。

正助二修为显一性。

故立非事非理之观也。

是事下以今知三。

验其无明是事不知。

三皆事者。

以在修故。

不二门云。

修虽具九也。

二净名下引证。

以众生实病生菩萨权病。

示病意者。

为明法药也。

二若知下由悟俱忘。

若知无病用三药为。

此之泯忘空品意也。

二但我下别释初句二。

初明所破人执二。

初总示我相。

五住之初三界之主。

若破我者纵起结使不生四趣。

故云深重。

小乘大乘俱实无我。

我不复断。

四教贤圣入之无路。

故云大障。

凡夫下明起我处。

初遍六作。

次遍六度。

二若揽下别示利钝二。

初钝。

揽他遗体而起者。

是俱生惑。

与身俱生名俱生惑。

如诸蠕动实不推理。

而举[虫*敖]张鬐怒目自大。

底小凡劣何尝执见。

行住坐卧常起我心。

常时自起故名疏钝。

二若执下利二。

初明密利。

执法尘起者。

是分别惑。

以对意根故曰法尘。

因分别生迷理之惑。

此名利使。

藏之初果。

通之见地。

别之初住。

圆之初信。

皆断此惑。

二明相状二。

初略论十使二。

初正明使相二。

初明十为枝叶。

执一法者。

不问邪正大小偏圆。

随执一句即生十使。

前五是利。

后五是钝乃利中钝也。

二十使下明我为根本。

二纵令下兼示其人二。

初明具邪禅慧。

长爪即拘絺罗身子舅也。

勤学不暇剪爪。

时人呼为长爪梵志。

根性最利。

是外道中高著者故举之。

鍱腹者。

金七十论云。

优楼僧佉外道中有一众首。

至金地国。

头戴火盆铁鍱其腹。

与僧论义。

难石等者。

大论二十六云。

萨遮尼乾子难人。

乃至树木瓦石流汗。

至非想者。

如郁头蓝弗。

已至有顶故云将出。

却堕飞狸故云复还。

二如此下明不能破我。

尚非小乘内凡。

岂同初果破我。

二重广我见。

谓即色是我。

离色有我。

我大色小色在我中。

色大我小我在色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阴各四即有二十。

二若一下明能破空慧二。

初通明空慧二。

初就境智明生空二。

初别示二。

初于阴境推。

还就即阴离阴阴中有我我中有阴四句推之。

是我不然者。

能破之观也。

据义合须二十遍言。

以破二十种身见也。

约外境者。

望能观智是其内心。

故所观阴得名外境。

非他身也。

二而其下明观智检。

所观五阴既立于五。

能观之智任运成五。

五阴一一皆有四智。

悉应计我。

故须亦破二十身见。

二内外下总结。

以数显观令智不漏。

二毗昙下约大小观人法三。

初毗昙。

我见是共等因者。

即共业别业。

合有四句略言共等。

此有门论阴中求我。

我空阴有我法两分。

故我见思惟前后而起。

我即众生。

思是实法。

故悟生空未得法空。

二成实。

此空门论揽阴成我。

故我见思惟起不异时。

是故生法二空同悟。

三大乘。

我见即具诸法者。

俗即真中何法不具。

我性如色性生空即法空。

二破二下别明三观。

既云我见即具诸法。

合于三谛而破我见。

是故用上三句破之。

二初正破人我三。

初约理观检。

二若作下约非事非理检。

我见即中岂存境智四十种执。

三若作下约事观检。

经文既云无明。

故有爱取心强。

须作不净助道之观。

观邪见恶心是秽恶阴。

若善直心惭于义天。

愧于圣人。

入方便位真理未明。

是隐没阴善恶虽异皆未破见。

岂有见心不依于色。

色须败坏。

故云不净。

不净之境何处有人。

今方便位义当五品也。

二若得下更推法我二。

初明得悟推法破思。

观虽圆修而其粗惑有除不除。

若以三观检我叵得。

见惑断者。

得入初信。

更于三师修二十观者。

乃破法执即思惑也。

从二信位进至六信也。

二若未下明未悟推法破见二。

初转计实法二。

初正明度入。

妙观破见见惑未除。

见虽未除观己有力。

能于假名柔伏爱惑。

若其我执度入实法。

二引经及事。

屈步虫者。

要因前脚得移后足。

方于假名伏惑。

又于实法起见。

如彼虫也。

二须实下劝更修观。

宜于五阴作二十观。

显我本性。

使空慧明。

随度入处以观逐之。

名处处作。

二明法空二。

初约经文释成三观二。

初正释二。

初立意分文。

我见即具一切诸法。

岂观生空不空实法。

钝根未了故今重说。

二如是下随文释义三。

初明即法而空。

二初示境观。

二若四下明修观二。

初就法明空二。

初正明空。

逐一推检。

不应动等者。

地动则成风性。

暖则成火性。

史记曰。

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注云蒸升也。

冬则地中暖。

故礼云。

古者夏则橧巢冬则营窟。

水坚故成地性。

波动故成风性。

贞坚也。

炭火贞则成地性。

火焰动则成风性。

风能持物则成地性。

触壁止则成水性。

二引经证。

水性不住者。

不守于湿。

火从缘生者。

既赖缘而生则不能守其热性。

风性无碍者。

以无碍故不能守其动。

一一下四大俱无性故。

皆入如实之际。

前之二教以空为如实。

后之二教以中为如实。

今取圆中实际为正。

二上检下对生辨观。

二本自下明即法而中。

二初二句法本自中二。

初明性非生灭。

以元中未三节显于性是中道。

元无四大者。

非谓独一全无四大。

以其大阴皆如来藏。

性体常住本无生相。

故曰元无。

既无法生与谁相会而为和合无和合。

故无可散灭。

故不论空。

如此谈中之义显矣。

二本自下明非观使尔。

世间之相本来常住。

岂以观智息乎生灭。

然后不生灭耶。

此名即事而理亦曰即边而中也。

二三句显由观解二初正示。

性虽本然遣迷由观。

言因缘性欲为因。

师教为缘。

因缘成观达本三谛。

诸大即是空假中。

故从本不生。

二引证。

无明转即变为明。

名菩提灯。

若非感应因缘之力。

岂灭无明。

故知成佛全假因缘。

三和合下明即法而假。

二初成违理之事。

二此法下成照性之修。

此法有故者。

即迷惑因果也。

体有下三谛也。

即空下三观也。

境观悉由迷惑因果和合。

而有也。

二三观下结观。

三段经文与三观合。

知今宗旨契会佛心。

岂可不信。

二更为下为钝根重破法执。

前释生空已明度入实法。

或利根虽晓。

恐钝者犹迷。

是故大师以无缘慈。

更说其相。

二初明法执二。

初依报起见爱心四。

初依大阴起四执。

一切外道四教行人。

若未伏断见惑已来。

皆有此执。

二四执下因四执生我见。

四中虽云无及双非。

既是执生四皆属有。

见既依色合当即离。

色我我色。

见依四阴即离亦然。

三我生下依我见生十使。

如生空中说四方招下因十使招生死。

纵依圆教性具大阴。

开于四门。

随执一门生我见者。

起惑造业招致来苦。

与彼外人生死不别。

大师正为即时行人陈四执过。

二惑此下指见心名污秽阴。

此之五阴皆成执见。

故悉污秽。

褶[埶/衣]归有岂名法空。

二心不下明空观三。

初明不依是忘四执。

心不依阴四教皆然。

今明圆宗论不依者。

即秽污阴为能观智。

何阴可依。

何执可破。

谁为能观。

亦无所显。

心不依阴今意略言。

二寂然下明契理则备众德。

三种般若与金光明牟尼三身。

无二无别。

若不以此为三观者。

见之无由。

三行人下明此观速能复本。

观生观法皆以三观一念而观。

犹如怀璧。

复金光明法性之理。

如向本国。

二三世中可登圆住可以保任。

二明十二因缘生法二空观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

此十二支而分生法者。

顺此经文。

初支既名曰无明。

名即假名故属生境。

无明者。

我执也。

起信论云。

计名字相也。

向下诸文但言行识等。

既不云名。

乃是直指色心也。

以行至老死不出五阴色心故。

义虽炳然犹恐不信。

故引释论逐段证成。

谁老死者。

如问云谁。

则答言我。

故知谁我悉假名也。

经云名曰与论冥符。

论号生空经岂不尔。

是老死者。

则直指色心是老死法。

经不云名与论亦合二然十下立意二。

初通辨因缘相貌二。

初标列。

二三世下解释三。

初三世。

过去破神常者过去已灭故非常也。

现在破神我者。

五果皆五阴和合故无我也。

未来破神断者。

未来有果故非断灭。

皆言神者。

外执身神有断常等也。

此三世义世共传之。

故云常涂所用。

二果报。

以前十因缘属现在。

后二因缘属未来。

二世合为十二。

而文云一期始终。

且据无明行在一期之始。

相带而言逐云始终。

非谓秖在一世此果报因缘。

出大集经。

以在中阴于父母所。

生贪爱心为无明。

出入息风为行。

自识支已去。

义同三世。

三一念二。

初所凭教。

二如眼下明行相二。

初正释相二。

初对尘直释。

六处生贪者。

眼识染故。

潜牵诸识各有贪情。

故普贤观云。

以贪香故分别诸识处处染著。

一日等者。

一根对尘即起十二。

六根昼夜数数对尘。

何念不起十二因缘。

一一成因皆须感果。

回转如轮缠缚如网。

二今更下更推因起。

因缘之观通三世者。

意推过去无明为因。

生于现果。

现果之上复起惑因。

本欲即今无明不起。

是故今推过现二处起无明相。

文二。

初逆推过因。

从名色起者五果之初故。

五阴已具故。

识支未具五阴故不言也。

过去之因极于无明。

今观无明意欲令观成觉了智。

而谓无明定是有等。

则能破智翻为无明。

药乃成病。

故云四句取者皆是无明。

无明为缘岂不生行生识等耶。

如前说者。

六入至老死。

皆如前文直示中明。

二又观下顺推现果。

于此受中等者。

以受支是五果之终故观至此。

若生计著还成一念十二因缘。

或有受等者。

即是无明不了之心。

行识等支一念成就。

二如此下叹难知。

逆顺推检虽在一念。

其十二支宛然具足。

所以枝条遍满诸有。

其犹大树尚无能识。

况能伐耶。

言大树者。

婆沙云。

过去二支为根。

现在五支为质。

现在三支为花。

未来二支为果。

布濩者。

文选注云。

布濩长多貌。

从言从水并通汉书云。

布濩犹布露。

谓于阙露处皆布也。

二今经下略示今经观境二。

初明经意。

但举生法为境者。

以假名无明为生空境。

以行识色心等。

为法空境。

此因缘二境通四教观。

今意在圆。

二宜以下示境观二。

初示境二。

初立喻。

二法合。

著于假名者。

不达三谛而妄起我见。

犹如舞烬成轮。

故云不息。

轮依火有。

而假名因实法而有也。

迷故不达色心即空假中。

名迷阴入。

言薪火者即烬也。

二若知下示观二。

初立喻。

二轮火下法合。

观生观法皆即空假中。

乃轮火双无二空观也。

二生空下依义释文二。

初出境相二。

初生空境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

以前生空三观释之。

故疏无文。

二行识下法空境。

例应有三者。

行即空假中。

乃至老死即空假中。

佛言巧略。

比前可知故。

二众苦下出观相二。

初据经文示观二。

初正示二。

初指文。

二众苦下释义三。

初明中观。

众苦行业。

指上生法。

当体妙故。

不可思议。

若生若法皆非空有。

如是体达名为中观。

此观不见生死轮转有际有息。

即法界故无际。

皆常住故不息。

二本无下明空观。

三不善下明假观。

前不善思惟即过去二支。

今不善思惟即现在三支。

经心行者。

即上思惟也。

斯乃举病必对于药。

假观彰矣。

二虽名下结劝名偏义圆。

名但云空而义。

乃是即空假中。

义既必当。

故明与经任运符契。

生空法空名义皆尔。

故劝修者息乎疑情。

仍须了知。

全秘密藏为生为法。

是故生法无非三德。

故观生法能所皆三。

境观名别其体不殊。

是故能所二即非二。

此乃今经二空观也。

二为钝人更说二。

初特示空观二。

别指假中。

良以初心于假名实法。

起见爱增强障道事重。

是故大师特陈空观不说假中。

此同释题观解三道。

三道正观举名而已。

但于假实三毒六作。

委破四性频示二空。

盖为始行我见弥隆。

故示真空以为要术。

初文二。

初示二。

初推人法二。

初推人。

若假名下对于实法推无四性。

今之下四性被推执情稍薄。

但谓有名。

还须四性检今叵得。

所召之人既无生相。

能召名字四性亦忘。

略示人空其观如是。

二观法二初横推。

以现名色对过去业。

推无四性。

罗汉有业者。

无始所造诸有业因其数何限。

无惑润故不受后身。

故曰不生。

各有等者。

如合两空岂成一色。

二既不下竖推。

计法之执如屈步虫。

舍一取一。

生被破故便计无生。

还是性执。

双亦双非计皆依生。

既悉无理复计于灭。

亦成四执。

八句之上皆云不得。

即是空观。

无灭无生者。

检灭检生俱不可得。

方乃得名实法无生。

二无生故下明观成二。

初明二执忘。

揽阴成人实无生故。

假名则坏。

于假无我诸见俱亡。

实既无因安得不坏。

二既不下举二喻示。

不然火喻不执法。

无烟喻实法不生。

日中舞喻烬空心秉法。

是亦无轮喻不生我见。

二是略下结二中观。

下别指中假。

言别记云云者。

具如止观假中破法。

行者应知。

今明三观圆修二空。

但为钝根见惑偏重。

故别指空对治此惑。

此惑若忘二谛自显。

故中假别指而已。

二我断下明果上二空用二。

初分文。

二一切下释义二。

初明自行成二。

初明智德满。

二初明人法。

二观成二。

初约人法销文二。

初明人空观成。

二以智下明法空观成。

别明十缠者。

嗔覆睡眠戏掉无惭无愧悭嫉。

忿恚曰嗔。

隐藏自罪曰覆。

意识昏熟曰睡。

五情暗冥曰眠。

嬉游曰戏。

三业躁动曰掉。

屏处起过不自羞曰无惭。

露处为非不羞他曰无愧。

财法不能惠施曰悭。

他荣心热恼曰嫉。

烦恼即思惑也。

虽见思通名烦恼。

今别以思惑当之。

罥系也。

二二乘下约大小释断二。

初论大小断尽不尽二。

初明二乘断通余别。

界内一切烦恼名数皆通界外。

但以所障空中分之。

则知通别。

净名室中天女散华声闻著身菩萨不著。

故被诃云。

结习未尽华则著身。

斯乃断通未能断别也。

二而言下明佛地通别都忘二。

初正示。

虽云菩萨能断别见。

而断未尽究竟在佛。

若至佛地不唯别尽。

通亦穷边。

何者。

盖由见思遍十方界六道众生差别种习之所成就。

因地乃断未尽边涯。

唯佛究竟故云。

若通若别究竟在佛。

二引证。

性德生法体本无上。

通别二执染故成卑。

妙觉执尽二俱无上。

故云无上假实。

佛地所不惑也。

二经论下明佛地有断不断二。

初明经论异说二。

初明有断。

智以悟极而惑上上。

惑以迷极而为上上。

今迷将尽唯余微细。

故名下下。

故起信论云。

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远离微细念故心即常住。

惑微细故难别难除。

故上上智方能断尽下下之惑。

无明力大者。

惑虽微细能障妙觉。

故华严明。

灌顶菩萨所有功德如一块土。

妙觉功德如四天下土。

最后无明所障若斯。

力岂不大。

非佛智发此惑不忘。

一念相应慧者。

究竟觉也。

正习俱尽者。

该于通别也。

二或言下明无断有上士者。

等觉也。

此位须修清净净禅断微细念。

故名之为断。

无上士者。

是妙觉位。

修证既忘更何所断。

二斯乃下用悉檀和会。

此断不断各见教文。

人师执之净计莫止。

今以四悉逗机之意而和会之。

诤无由起。

国是境域即当世界机所居处。

随处乐闻佛智有断不断。

而欢喜者。

时即对治随时当有断不断义。

而破恶者。

人即为人。

随人宜以断不断。

而生善者。

悟即第一义。

随悟断不断。

而入理者。

为此四机说有二义。

究论佛智不可言思。

二证无下。

明正助二道满。

无上生法证由二空名无上道。

事助之行与正合修。

故得称为微妙功德。

二开甘下。

明断德满。

二初略释甘露。

以命等四。

如次对于常乐我净。

二然此下广释诸句四。

初对华严四位二。

初正对。

彼虽兼别今取其圆。

别三十位未得甘露故。

二下地下释疑。

恐后人疑故释也。

化他令同我之所得。

二又通下对般若四智。

论虽多释犹通三教。

今四皆从甘露而说。

故的在圆。

以一心三智荡一切相。

名道慧开门。

一心三智立一切法。

名道种慧示器。

一心三智双遮荡立。

名一切智入城。

一心三智双照荡立。

名一切种智处室。

由此四智住大涅槃。

令诸众生得此四智。

名食味也。

三对法华大事。

彼佛知见是今甘露。

彼之开等对今四句。

唯有悟入与入处少殊。

其义不别。

四对涅槃四德。

前以四德释甘露义。

今用四德对开等文。

有此异也。

二吹大下明化他成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

二余经下立意二。

初明智定相成。

前现通者令重法乐闻。

后现通者令依法修证。

故前云开后后云成前。

二修因下明因果同类。

二空正道为智德类。

二空助道为断德类。

即缘了二因。

非此二因安克二果。

二说法下依义释文二。

初明转法轮化他二。

初明说法二。

初总示。

二吹螺下别释二。

初别明螺等二。

初约教位释二。

初释四句四。

初明吹螺。

是故号者。

大经云。

吹贝知时是也。

苦忍凡性者。

即内兄上忍位中。

于苦谛下留一行一缘。

是凡性也。

圣人正性谓初果也。

说大乘法者。

唯以圆教为大乘也。

改凡圣偏性通教六地是圣。

别教十向圆教十信是内凡。

以中理未显悉名偏性。

通教七地者至此得知圆者。

皆是改号之位者。

三人俱破无明。

见中道圆性也。

二击大下明击鼓诫进者。

军阵之法也。

兵权曰。

闻鼓则进。

闻金则止。

鼓则严肃军众使前驱也。

督率也。

率导引也。

位在修道者。

令初果进二果也。

通教位在八地者。

前释改号是七地破无明。

今进入八地。

是增道损生。

别教应言二地。

圆教应言二住。

方名进入修道。

今言十行初住者。

恐误也。

或别有意。

真修道者。

即通八地。

别二地圆二住故。

云咸进。

地论以初地为见道。

二地至七地名修道。

八九十地为无学道。

彼虽别位例圆可知。

三释然炬。

通教下皆取当教化他位也。

此言八地不取受接。

但约当教出假道观双流耳。

别约十向其意亦尔。

以内修中观外亦出假故。

圆在初住者。

以百界作佛普门示现故。

圆从胜说。

乃取分真。

止观名真出假位也。

皆是下结示三位。

道谓外化。

观谓内行。

此该三教不同余文唯就通说。

四释雨雨。

扶疏盛茂也。

时泽时雨也。

大恒者殑伽河也。

二若得下例上四经。

二此一下以横竖结。

竖拟诸经之位者。

即向四经名字虽殊。

但是住行向地圆位耳。

故名为竖。

横论一切。

诸位者。

即摄四教凡圣诸位。

如向消文是也。

云云者。

部在方等故此化他必兼四益。

横摄诸位旨在其中。

二此中下通。

释大义。

前三云大。

后一云胜。

胜亦大也。

故云皆言大也。

通涂下若取通名。

唯在大法义并归圆。

对于四经其义弥顺。

二我今下明神通二。

初明摧怨二。

初明烦恼为怨。

二魔为下明天魔是主。

二明竖幢。

高出众行者。

即法幢三昧也。

万行功德皆为眷属莫不归宗。

此之三昧故为众行之望。

兵望麾者。

手指曰麾。

尚书云。

左仗黄钺右秉白 而麾之。

兵权曰。

将军乃秉 麾众而誓之。

又云。

闻鼓则进。

闻金乃止。

随其指麾五阵乃理。

三德下出三昧体。

其体若非不纵不横。

岂出众行。

岂摧五住。

岂坏天魔。

无记神通体用如是。

二从度下明四弘誓化他二。

初牒文示义。

虽复等者。

既依四谛而运四弘。

四谛既常誓岂休息。

因人求佛意在利生。

今遂所求岂忘与拔。

四弘是下示誓有依。

誓即无缘慈悲。

境乃无作四谛。

无缘无作行相如何。

众生誓度。

生死即涅槃故。

烦恼誓断。

烦恼即菩提故。

法门誓学。

即惑成智故。

佛道誓成。

即生成灭故。

不尔。

岂能广度永度。

二度诸下随义释文四。

初令度苦谛。

经永断三恶。

即三恶道也。

须约十番论度论断。

二令断集谛。

须明五住烧十界生。

三令证灭谛。

当分而论四种甘露。

跨节而辨唯一圆常。

四令安道谛四。

初约檀明谛。

不独行檀具于四谛。

五度皆然。

五不依谛则不动不出。

何度之有。

复须知今依无作谛。

二无量下略释经文。

三论云下檀摄六度。

大论十二解檀度云。

若菩萨行檀度能生六度。

是时名檀度满。

云何布施生檀度。

有下中上。

若以饮食粗物软心布施名下。

能以衣服宝物布施名中檀。

能以头目血肉国财妻子布施名上。

云何施生尸度。

菩萨思惟众生不知布施。

后世贫穷故行恶。

若行布施后世有福无所乏短。

则能持戒。

云何生忍度。

菩萨施时受者恶骂。

若大求索。

若不时索。

或不应索而索。

是时菩萨思惟。

我今布施欲求佛道。

亦无有人使我布施。

我自为故云何生嗔。

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

云何生进度。

菩萨布施时常行精进欲行二施。

勤求财法以求足之。

云何生禅度。

菩萨施时能除悭贪而行一心。

渐除五盖。

是名禅度。

又心依布施入于初禅乃至灭定。

云何生智度。

菩萨施时知有果报而不疑惑。

能破邪见无明。

又分别净不净施得报不同。

是名生智。

故云檀义摄六也。

余之五度亦互相摄。

非今文意。

故且论檀。

六之首故摄生便故。

四舍身下以彼岸结。

生死为前际。

涅槃为后际。

身命及财此三属事。

以观此三及能施心所施之境。

三轮当处即空假中。

是故能等三德涅槃。

此以常因而克常果。

不然岂得不坏常住。

如是行檀名波罗蜜。

三德甚深故檀竖高。

三德无量故檀横广。

此机乐略。

是以如来妙说一檀遵修诸行。

仍须了知。

既谈果后行檀利物。

行人岂不即闻而修耶。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四(下)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五(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大章流通二。

初释四天王品题二。

初因缘释二。

初约处释人二。

初明处。

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

此当其首。

天分三界。

于下界中此复在初。

居半须弥者。

处之所依。

欲界六天。

二天依山。

忉利居顶。

四王在半。

梵语须弥此云妙高。

出水八万四千由旬。

四宝所成。

二东黄下出人。

持国者。

护持国土故。

乾闼婆此云寻香行。

天帝俗乐神也。

富单那此云臭。

饿鬼中胜者。

或云主热病鬼也。

增长者。

令自他善根增长故。

鸠槃茶此云瓮形。

颇似冬瓜。

是厌魅鬼也。

薜荔多此云祖父鬼。

饿鬼中最劣者。

杂语者。

能作种种语故。

毗舍阇此云啖精气鬼啖人及五谷精气故。

亦云颠狂鬼也。

毗沙门此云多闻。

福德之名闻四方故。

夜叉此云轻健。

飞空健疾故。

罗刹此云可畏。

亦名暴恶。

二此四下明品来意。

二观行释。

三种观法此当托事。

以其境智一一皆借事义而立也。

须知托事多兼法相。

如王舍城而观五阴。

耆阇崛山而表三德。

此之五三何殊四谛。

然此正是托感应事明境观也。

分二。

初示观相。

四谛四智乃至谛下各论见思。

何教不说。

今释教义既专约圆。

故所明观不关三教。

四天须表无作谛理。

四王乃表无缘妙智。

照事即理名护谛境。

了缚为脱名护心数。

为他说此名为护世。

通别见思同体为障。

名为鬼神。

法花指此等者。

不无少异。

彼以鬼神但譬五利。

乃将虫鸟而譬五钝。

今则利钝俱类鬼神。

但取分同也。

二若不下明利益。

而且先明不观有损。

侵害心王妙智不发也。

毁损境界谛理不彰也。

心王至迸散。

示迷三德而为三障。

虽论三障迷由烦恼。

故云俱为鬼神所恼。

能观下正示观之有益。

无明即明为能观智。

此观观苦生死即涅槃也。

此观观集烦恼即菩提也。

控御等者不动诸见而修道品。

不断痴爱起诸明脱。

如斯控御岂独不被侵害。

而能显理备德。

显理故谛境国安。

备德故心数民宁。

以转八万尘劳成八万定慧也。

自行了达既其若此。

令他修证岂不然乎。

托护世天王之事。

修观获益其相略尔。

二释十三品经文二。

初立意分章二。

初立意。

季亦末也。

翳障也。

二凡为下分章三。

初开流通七章。

方轨者。

方法轨范也。

二天王下出天神五段。

以地味膏腴请处说处者。

膏腴土田良沃也。

史记曰。

东割膏腴之地。

是也。

腴下多味字。

禳除也。

又天王下且从增胜备论。

一一皆有五能。

三四天下示此品六番。

二正释经文七。

初段分五。

初又分六。

初述护国之能二。

初分文。

二叙敬下释义二。

初四王白佛二。

初经家叙先标。

北方天王者。

西土以北方为上也。

偏袒者。

西方之礼。

弟子诣师必须偏袒。

表有执役。

二正白佛二。

初分文立义。

二法性下用义释文二。

初叹经三。

初叹体。

佛所护理无量甚深。

横摄法周竖收法尽。

理若不尔岂名经王。

问文诠此理故言经王。

是则经文但是能诠王惟在理。

释题那云文号经王教摄众典。

指文指理二处不同。

如何和会。

答若前三教文理不合。

此则为妨。

今乃从圆法皆不二。

文外无理理外无文。

释题举文。

若其孤立岂得称王。

今疏指理不摄文者。

翻属前教。

信文理合是经是王。

其义秘妙不可情求。

今经王叹体与序品不别。

二约体下叹经宗。

约体修行者。

体是本觉起成始觉。

方得名为约体修行。

体具佛界因果二严。

全体成修二严无作。

名非庄严而为庄严。

今以极果二严为宗。

世天下经云。

诸天包此三也。

然应有四。

恐文脱误。

或可天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

此四天名义出大经。

德王品云。

一者世间天。

如诸国王。

二者生天。

从四天王乃至非非想。

三者净天。

谓四果支佛。

四者义天。

谓十住菩萨。

以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大论明三种天。

一假名天。

即世天也。

二生天。

三清净天。

则兼三乘也。

三又下下叹经用。

上至菩萨者。

经无菩萨之言。

既云能灭一切众生苦恼。

则通指九界方名一切。

经文有四。

初天趣。

能与众生快乐者。

天趣众生也。

次是经下三恶趣。

诸河三趣沉没犹如大河。

焦干枯竭者。

灭三恶苦也。

有经于枯竭上加能令二字者。

妄也。

三能除怖畏去。

是人趣。

初言一切怖畏是总。

次别明破三障恶。

三灾是报障。

怨贼即刀兵也。

并饥馑疫病名三灾。

恶星是业障。

业来责报。

故恶星现也。

忧恼是烦恼障。

四举要下总指九界众生也。

二从世下述能护二。

初分文。

二护国下释义二。

初内以法护国四。

初护国之由。

二以法护国。

即是述其护国所以。

无法安能护持国土。

而其所以有内有外。

外即世法内即心法。

若但行说世间之法。

则令此经非方等教。

天王全是凡夫心口。

须知文文皆有世间出世间意。

但以此句显内义便。

故云正与观心相应。

如下散脂鬼神品中诸文。

且顺世法诠辨。

及至自述得名之由。

则全废事解。

故云现见不思议智境不思议智光。

乃至云我能安住一切法如性。

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境智若是故名为密。

方能外现鬼神大将。

岂非有理密故乃有事密。

今文经虽不显。

大师得意。

乃以行说谛智之法。

而为护世安民所以。

心数不行等者。

心心数法全体即是方便般若。

心王邪故数行邪境。

今王既正导令不行。

不行而行。

行深般若到于彼岸三天党护国。

意同向说。

党谓徒党即八部也。

党辈也。

帅党者。

帅音率。

导引也。

如转轮王下是事释。

以轮王降四方喻天王遮恶鬼。

七宝谓轮象马女珠臣兵也。

四天眼护国。

以报得天眼者。

非修得也。

受天身则眼必彻障。

幽暗也。

烛照也。

萌种子初剖也。

杜塞也。

谓以天眼彻照防将萌之祸根。

塞渐起之恶源也。

二从若下外以策护国二。

初标科叙意二。

初标科。

二一若下叙意三。

初劝说听因缘和合二。

初劝法师为外缘。

日出朝阳者。

尔雅云。

山东曰朝阳。

山西曰夕阳。

氛扶文切。

不祥气也。

吕氏春秋曰。

冬行夏令则气雾冥冥。

春秋元命包曰。

雾阴阳之气也。

阴阳怒而为风乱而为雾。

今以日出喻弘经。

氛雾歇喻三灾息也。

二次王下劝王者修内因。

秉法者。

秉持也。

一人谓王也。

庆善也。

王有善则万方之民。

恃赖之。

即尚书曰。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也。

故王受是典而致国安。

经饥馑者。

尔雅云。

五谷不熟曰饥。

菜蔬不熟曰馑。

国邑郡县者。

王制曰。

凡四海之内九州方千里。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

七十里之国六十。

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

凡二百一十国。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

春秋左氏传曰。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无曰邑。

又曰。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二劝供给四众因缘。

经优婆塞此云近事男。

优婆夷此云近事女。

以成就戒者。

堪可亲近承事出家二众故也。

流衍者。

衍达也。

三劝能赞所赞因缘。

先王之德行者。

先王道德之行。

若行之于身。

即可以仪轨风俗。

法言者。

是出自典诰圣人礼法之言。

若宣之于口。

即可以教人民。

君既无此故邦民不从其令。

邻国不咏其德。

今劝下即劝王重道尊师修功补过也。

身意恭重谦以自牧。

即道德之行也。

赞叹在口。

即典诰之法言也。

夫高下明谦卑之意。

王高而民下为国者以人为本基故。

当劳谦以聚之。

辩以讷为师者。

讷者内照清净。

故外绝矜饰。

即大辩若讷也。

故能为俗中小辩之师。

寻常治身理国尚当如此。

况今请出世之法。

祈人民之福。

岂宜倨慢乎。

儒礼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屈王之尊敬卑为师。

儒释一揆矣。

羽檄者。

文心雕龙云。

檄者皦也。

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

或称露布。

盖露板不封布诸视听也。

颜师古注汉书高纪曰。

檄以木简为书。

长尺二寸。

用征召也。

其有急事则加鸟羽插之。

示速疾也。

今云羽檄称叹者即告之以文辞。

述具休明也。

尔雅云。

颙颙昂昂君之德。

靡偃也。

论语曰。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草莱者。

莱藜草也。

或作叶。

或作菜。

字之误也。

二用意销文三。

当以上意对经释之。

故云可见。

二如来述成二。

初分文。

二四王下释义二。

初合述叹经。

四王所赞经体宗用。

既合佛证三德妙理。

故佛述成。

诸佛从是法生者。

体宗用三既是法性。

岂有一佛不从此生。

二从于下述能护国二。

初分文。

二法护下释义二。

初述以法护国四。

初述护国由。

发心毕竟者。

昔种善根是发心。

今日闻经得益是毕竟。

二心比校昔种诚难。

故佛述成叹其宿种。

然此发心等语。

即大经迦叶说偈赞佛。

故佛初心但用彼语以成今意。

护世下云云者。

此与观心相应义如前述也。

三从汝下超述天眼护国。

四从汝下追述天党护国。

二从汝下述以智眼护国。

前云策。

今云智眼。

互见其文策即智谋。

智能鉴照。

名之为眼。

言和合者。

即前云内因外缘。

因缘和合然后禳恶。

云云者。

前白佛则三段别明。

今则一番总述以包前别也。

第二番白佛述护国之事二。

初分文。

二一是下释义二。

初白佛二。

初工奉人法天除怨患。

经天律治世者。

师古治民则天行化。

罚必当罪赏必当功。

名天律也。

二邻国兴兵天令懅退。

斥逐也。

经四兵象马车步也。

规往讨罚者。

规求也。

或作亲者字之误也。

讨诛也。

传例曰。

有钟鼓曰伐。

或作罚者。

非罚。

折辱也。

出金赎罪也。

军者万二千五百人曰军。

天子六军。

诸侯三军。

二佛述成二。

初标科。

二从尔下随释二。

初述成初意。

无斗讼名僧者。

无斗讼即和合也。

二述成后意。

二。

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豫安也。

二又劝下兼劝诸国各守本业。

贪企者企望也。

佛告帝释者。

大经文也。

经楚挞者。

楚一名荆可以为杖。

挞击也。

广雅沃湿也。

美也。

亦柔也。

壤土也。

时不越序者。

四时和也。

心无贪吝者。

无贪故不多求。

无吝故能惠施。

后妃婇女者。

天子一后。

三夫人。

九嫔妃。

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御女。

风俗通云。

婇女者。

采择其容色之女也。

第三番白佛。

示其轨模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白佛二。

初出愿。

欲六文如疏列。

二示轨模六。

一一如疏对。

上六愿柏梁者。

汉时殿名。

天火曰灾。

汉方法以海中鸱鱼尾安殿脊以禳之。

灾遂息。

世昧其由谓之鸱吻。

八纮八方也。

休美也。

自励者。

励勉也。

四海者。

博物志云。

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

地在其中盖无几也。

七戎六蛮九夷八狄。

形类不同总而言之。

谓之四海皆言近于海也。

次佛下述成二。

初分文立意。

二佛告下用意释文二。

初别述二。

初述成六方法六。

初述成安身方法。

羽仪者。

汉书高纪曰。

纪信乘王车黄屋左纛。

注云。

以黄缯为盖里。

纛毛羽幢也。

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

蔡邕曰。

牦牛尾为之如斗。

或在騑头或在衡。

以纛是毛羽幢为天子仪仗。

故曰羽仪。

经躬出者。

躬亲也。

二从复下述成安国方法。

尔许生死之难者。

劫数如值佛之数也。

三述成安妻子方法。

四述成安王领方法。

五从常下述成宫殿方法。

六从在下述成上摄福方法。

二从汝下述成六愿欲。

六段如疏。

经棘兵器也。

与戟字同。

刺杀也。

二从汝下总述第四白佛要其法利二。

初分文。

由第三段末者。

由前世尊述成云。

亦当回此所得最胜功德之分。

施与汝等及余眷属。

四王因兹遂要法利。

二释义二。

初白佛二。

初人王运心。

二人王下天宫相现二。

初事释。

人王至金光者。

心存即三智金光明也。

至典即三谛金光明也。

智谛合即起事用金光明也。

以色心不二故。

香随智遍回施下天王意云。

若以法利回施我等。

我等皆得。

故以光照天宫为表。

龙犹属畜。

对天并鬼成三法界。

言法界者。

今从解脱。

所烧之香非法界者。

何能周遍。

三趣之体非法界者。

岂能承受。

二观释上之所说。

虽谈谛智犹是约教。

示经力用。

未论观行。

今之所论的就研心令观诣理。

故荆溪云。

本虽久远。

圆顿虽实。

第一义虽理。

望观属事。

此乃托事观心。

借义成行。

三智妙解如火能然。

三谛融心如香离臭。

起三学行如烟氤氲。

真本觉照故曰金光。

行冥真故无碍而照。

但期观行契金光明。

功用自然相周沙界。

唯务相现内观不修。

心缘五尘魔必得便。

慎之慎之。

次佛述二。

初标科。

二随释二。

初述成香光普遍。

经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

金刚密迹者。

正法念经云。

昔有国王夫人生千子。

欲试当来成佛次第。

故俱留孙探得第一筹。

释迦当第四筹。

乃至楼至当千筹。

第二夫人生二子。

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

次愿为密迹金刚神。

护千兄教法。

世传楼至化身。

非也乃法意王子耳。

据经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

而为二像者。

夫应变无方多亦无咎。

摩尼跋陀此云威伏行。

阿耨达此云无热恼。

娑竭此云咸海。

经百亿非非想天者。

夫百亿即大千界也。

但同一四禅及四无色。

三禅统中千界。

以大千言之。

则有一千三禅也。

二禅统小千界。

则有百万二禅。

唯四洲至初禅。

则有百亿。

今非想亦言百亿。

以下望上言之耳。

又恐翻译之讹也。

以义净重翻则无百亿非想之言。

二从诸下述成施善护赞二。

初赞因。

二赞果。

经勤修下明修苦行。

善能下坏外道。

降魔怨是庄严道场也。

觉了下成正觉。

善男子下转法轮。

此并果上之事。

如瑞应经广明。

第五白佛举兴衰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白佛三。

初举兴劝四。

初述弘经四天听受。

二大梵下明释梵八部皆集。

经释提桓因者。

具云释迦提婆因达罗。

此云能天帝。

三世尊下明人王为善知识。

四以甘下明得利护国弥勤。

二次举衰劝二。

初分文。

二随释四。

初明天失法食。

二明天神舍离。

三明恶鬼兴灾。

经流星者。

星说曰。

绝迹而去曰奔星。

光迹相连曰流星。

薄蚀者。

案汉书天文志。

作日月薄蚀。

孟康注曰。

日月无光曰薄。

韦昭曰。

气往迫为薄。

亏缺曰蚀。

京房易传云。

日月赤黄为薄。

释名云。

日月亏曰蚀。

谓稍侵亏如虫食草木叶也。

虹者。

尔雅云。

螮楝虹也。

尔雅音义云。

双出鲜盛者为雄。

雄曰虹。

暗昧者为雌。

雌曰霓。

霓或霓。

江东呼为绛俗呼为美人。

释名云。

虹攻也。

谓纯阳攻阴义也。

四展转成灾。

三正劝二。

初分文。

二随释六。

初欲得现利。

二天忻法食。

三出过三论。

四韦陀者。

即外人典籍。

摩蹬伽经云。

初人名梵天。

造一韦陀。

次有仙名。

白净变一为四。

一名赞诵。

二名祭祀。

三名歌咏。

四名禳灾。

次名弗沙。

有二十五弟子。

各一韦陀能广分别。

遂成二十五韦陀。

次名鹦鹉。

次名善道。

及其弟子渐渐增广。

如是展转有千二百六韦陀。

今言四者。

从其根本为名。

皆明梵事出离欲染。

故云梵天。

说出欲论也。

毗伽罗论此名记论。

婆尼尼造。

明种种经书并诸杂语。

又名字本。

河西云。

世间文字之根本。

典籍音声之论。

宣通四辩诃责世法。

赞出家法。

言辞清雅。

义理深邃。

虽是外论而无邪法。

将不是善权大士所为也。

僧佉此云数论。

诸法从数起故。

劫初黄头仙所造。

卫世师此云胜论。

谓诸论中胜故。

胜人所造故。

成劫末鸺鹠外道造。

勒沙婆。

此云苦行。

未知出世时节。

以人名名所造论。

此三仙所说无漏尽通故。

唯五通。

四始终获利。

经如来正遍知说者。

十号中二号也。

五教主胜故。

经以大悲力故等者。

用无缘大悲普覆法界故。

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难思苦行积劫利物故。

超帝释十善之因。

六诸法本故。

经一切众生等者。

世间谓五戒十善十二门禅等。

出世间者。

四教法门者三乘修证也。

国事者。

礼乐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

造世论者。

如上三论及下正论等也。

皆因此经者。

乃教行理三种经也。

故新本云。

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

欲得佛。

皆依此经。

忏悔灭障方得成就。

若探取化意。

即是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但以此经部在方等教。

犹属通理。

就人分未免异趣故。

欲令等言随其五乘。

而得安乐也。

二佛述二。

初分文。

二随释二。

初举兴衰劝。

二正劝第六说偈颂德二。

初分文。

二夫三下释义三。

初说偈叹三。

初叹三身三。

初依现文别对三身。

空是法身者。

经无空字。

以其日月必依于空。

又下文云。

佛真法身犹如虚空。

是故疏以空日月三对于三身。

空无明暗日月共依。

别喻法身体本周遍。

日能破暗别喻报身三惑尽净。

月能盈昃别喻应身随机胜劣。

此之别对为下圆融而作张本耳。

二通意下取喻义通具三身二。

初取喻显圆。

若以三喻别对三身。

恐谓三身其体隔异。

故今委取能喻之事。

其义不局。

每喻各自具于三义。

如日一喻。

上必依空下必现水。

此之三义则。

显报智圆具三身。

此则三般若论三身也。

月喻亦尔。

可显应用圆具三身。

此则三解脱论三身也。

太虚空是日所依空。

天日水日当体含空。

此之三空则显法体圆具三身。

月亦如是者。

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中含空。

亦显法体圆具三身。

空遍日月两说三身者。

乃约双照中道而示。

此则三轨而论三身也。

二依下以结文示。

此结叹文。

凡举三喻谓月焰化。

此三事义各合具三。

如月一喻必上依空。

必下现水。

此乃应身圆具三身。

文举如焰焰必依日。

日必依空。

此乃报身圆具三身。

文举如化。

化必有术名为化法。

术必在人即是化主。

其变化物名为化事。

此乃法身圆具三身。

三虽复下复取结文以通融别。

经既显云无有障碍。

若非以法而定于喻。

一一圆融何称此中无障碍说。

当以此意融身相文。

使一一相皆严三身。

成密藏相。

二叹身相二。

初分科释经二。

初分科。

二释经五。

初叹上二相。

二叹智断者。

初二句总标。

有喻有法。

次四句是别叹。

二句是智二句是断渊海也。

管子曰。

水出于地而不流曰渊。

三叹下二相。

四绝言叹。

五结叹二夫。

相下总示身相三。

初通严。

三身相好不独在应身。

报法亦通等者。

如今所列。

目齿轮网例于上下。

二十八相通能庄严三种身也。

以身相是一随见成三。

庄严父母生身者。

以藏通人但言偏空。

所见佛相谓由正习。

构造而成相非奇特。

但能少胜轮王而已。

以不知心现见从外来。

取色分齐故名生身。

此乃如来曲顺凡小。

示现此身故名为应。

庄严尊特身者。

以别教人能信中道妙色妙心随缘变造。

所见佛相知从心现无有分齐。

或现大身十莲华藏世界尘相。

或现八万四千相好。

或时秖于丈六三十二相。

令其机缘无分齐见。

不同藏通分齐之身。

故名尊特。

此乃如来修道所得。

故名为报。

庄严法门者。

以圆教人了大小身及多少相。

皆性本具修德无功。

相虽是色色即是心。

故起信论云。

色性即智说名智身。

智性即色说名法身。

今从即智名法门故。

以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

乃至定慧为足。

以即色故。

故得名为法身相好。

此乃相好随解而转。

故使庄严三身相异。

二此中下别示法门。

此乃指经智渊无边而为智德。

百千三昧而为断德。

此之二德能收一切庄严法门也。

学者若于色心分隔而解此义。

则永不识法身相好也。

三文下文示圆融。

上来分别法报应相。

欲令易解故须就机浅深优劣。

须了前前不知后。

后须了后后必见前。

前良以前粗后妙故也。

今四天王是大菩萨就圆称叹。

见三身相。

与妙三德无二无别。

应是解脱岂隔二德。

报法准知。

欲彰此义。

是故特云无有障碍。

若知此意。

方是深达金光明法门也。

三偈初下结叹二。

初直销经文二。

初销文。

结佛月为三身者。

现文唯有空与水月合有天月。

可喻三身。

言佛化为四身者。

法身妙色而为化法。

报应二身照理鉴机而为化主。

曲顺机缘现九界身。

而为化事。

今以化事显具上三故论四身。

皆具三四者。

趣举一身即三即四。

彼彼皆尔。

方名无碍。

二品初下结妙二。

初明始末皆三。

三章是法三身是人。

揽法为人人不离法。

故云辞异其义是同。

佛月清净者。

取偈初句成今三身。

三叹天辩绝妙。

初叹三章云。

金光明微妙经典。

显不纵横。

今结三身言无障碍。

亦非纵横。

以初以后显于中间。

句句无非谈秘密藏。

大师叹妙其意在兹。

二料简机应。

上明三身无有障碍。

其义幽微。

犹虑学人三相不泯情有分张。

今明三身及以所被。

无非法界。

法界无外更何彼此。

三初一问答。

明法外无余。

言法不作报非报者。

非报是应。

难云。

三身秖一法界岂有能作作所作耶。

而言依法者。

此同体依依而复即全体之用。

用还依体。

二一问答。

报即法界影是应身。

非影是化身。

以现九界非佛像故。

法界下注云云者。

更合明于应是法界三同秘藏。

岂有一身非法界耶。

三又并下一问答。

明机外无应三身一体。

人或信之。

其所对机多谓他境。

故今显示令泯此疑二。

初设并显。

动譬机生不能睹应。

不动譬机熟则能睹应。

水譬正因。

安乐性者。

即大涅槃既是三德。

性必妙融宁非法界。

故自他不二门云。

物机无量不出三千。

能应虽多不出十界。

物机应契身土无偏。

同常寂光无非法界。

若昧此意勿议今宗。

二又净下引文证。

因感出世由生成佛。

人皆共知四教悉尔。

今从圆说始穷经意。

良以自他性本不二。

方有能感及有能资。

因感出世者。

即十界机感。

十界应也以生地狱与佛地狱性不二故方能感见地狱之应乃至感佛亦复如是。

今宗所论感应皆具十法界者。

为显不二。

义若不然。

岂惟众生不能感佛。

抑亦十处不成法界。

宜深究之。

宜深究之。

由生成佛者。

众生能作成佛胜缘也若顺若违并资佛行。

而恶逆者其功最强。

如无达多。

佛岂成道然若恶法本非佛性。

何能资助菩萨成佛。

菩萨不观生为法界。

非同体悲非无作行。

何能成就大菩提果。

若其佛外有一众生非佛法界。

生外有佛法界不成。

不作此解未超三藏。

何况通别。

二佛三偈答二。

初立意分文二。

初立意二。

初正立法。

能成佛者。

诸佛轨法方成因果。

以法常故诸佛得常。

例乐我净亦复如是。

二般若下引证。

法能成立。

一切凡圣者。

以法本具十法界故。

随染净缘起成凡圣。

凡夫虽迷而其迷中假实依正未始离性。

须知染缘熏于性染。

方成染法。

净缘熏净人皆共知。

性染性净其体本融。

全体而起。

随染缘则染净俱染。

随净缘则染净俱净。

故不二门云。

三千在理同名无明。

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性之染净是金光明经妙体。

如来今说为作净缘。

是故称叹以答天王。

二分文。

二用意释文三。

初叹经体。

二十力下叹经宗。

三以是下叹经用。

私开为四。

初三行通就众生明生善灭恶。

二阎浮下十二行半别约人王。

明生善灭恶三。

初三行半明愿欲。

二应当下三行半明立行。

三譬如下五行半明获益。

三是金下二行半约上圣护念明生善灭恶。

四若有下四行半约师弟说听明生善灭恶。

三四王欢喜发誓。

经悲喜者。

悲昔不闻喜今得闻。

悲他不闻喜自得闻。

涕泪横流者。

涕音体。

涕即泪。

横谓交横。

古本皆作横流。

不须改为交字。

大经亦尔。

无谶所翻多云横流也。

文选王粲登楼赋曰。

悲旧乡之拥隔兮。

涕横坠而未禁。

怡解者。

怡谓和悦。

解谓舒散也。

二大辩品二。

初释题二。

初释大辩二。

初所住法门二。

初具明四辩拟于四教。

藏不明大但说无漏。

故名小辩。

通教出假说于界内。

尘沙八门名无量辩。

别教能说界内界外二种尘沙。

故名双辩。

圆谈十界法法皆中。

二边情泯法法互遍。

真俗宛然三谛一谛。

名为大辩。

二此天下明所住法。

最胜王云。

大辩才天女依高山顶。

葺茅为室结草为衣。

坐翘一足。

空假中智一心中得。

破根本惑庄严法身。

心既融通说乃自在。

即自住大辩也。

二以自下。

能用四悉圆辩深妙。

能谈粗浅随机而授。

无有挂碍方名大辩。

是故疏以悦宜对悟。

而论四悉令得四悦。

乃至四悟。

此则一悉明于四教。

亦是四教各有四益。

大辩才天力用如是。

二对佛下明品意。

二释文二。

初分文释义二。

初分文二。

初加下释义三。

初加法师加圆四辩。

自能该三。

即前四四十六益也。

乐说辩者。

于一字中说一切字。

于一语中说一切语。

于一法中说一切法。

随可度者而有所益也。

辞辩者。

种种庄严言语善巧也。

义辩者。

知诸法义所归趣处也。

法辩者。

智慧通达诸法名字也。

二若有下加化道。

前加四辩是能化之道。

今加其人是所化之机。

此二和合化道无穷也。

三从复下加听者。

经技术也。

二结示益深。

第三功德天品二。

初释题二。

初释功德。

于二严中此当福德。

福能资智以严本理。

智即三般若。

福即三解脱。

所显所严即是三轨。

若总若别。

皆金光明一体异名也。

应知大辩与功德天。

咸皆证入金光明法门。

皆能遍摄一切法也。

引物偏好名行不同。

彼摄一切以智为首。

此摄一切以福为首。

能摄所摄对智不同。

故当世界。

所须不乏能生正念。

即当为人。

思惟深义能破偏浅。

即当对治。

能令速悟本性菩提。

当第一义。

二此是下明品意。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释义六。

初誓给四事。

即经所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也。

及余资产者。

即四事之外。

一切资具产生之物也。

二明福德之由。

述过去世值佛修证金光明法门故。

能今日随弘经处有求皆与。

宝华等八字别号也。

如来等通号也。

无虚妄名如来。

良福田名应供。

知法界名正遍知。

具三明名明行足。

不还来名善逝。

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

无与等名无上士。

调他心名调御丈夫。

为众生眼名天人师。

知三聚名佛。

具兹十号名世间尊。

种诸善根者。

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

为诸善之根也。

璧者玉所琢器也。

周礼云。

以苍璧礼天是也。

珂贝螺属也。

三劝示行法二。

初略劝示。

二广劝示。

私开六初。

示常所住处。

经阿尼曼陀此云有财。

二示称名供养。

三明诵持神咒。

四明叹咒劝持。

灌顶章句者。

以法性水灌十地顶。

受法王职。

今密谈此法故名灌顶。

必定是般若德。

吉祥是解脱德。

真实不虚是法身德。

以此三德赞灌顶义。

等行谓具行诸行。

中善根谓行一行。

八戒者。

即在家人一日一夜也。

于五戒上更加不著华香。

不观听妓乐。

不止高床。

此八是戒。

不过中食是斋。

五劝回向菩提。

此乃奉供及诵密言邀请意也。

若为自身受五欲乐。

希望财宝即轮回业。

众圣所诃。

尊天宁护。

令为己他成菩提故。

其所克获非生死因。

当依此文修今行法。

六劝严处奉待。

阿兰若。

此云无诤。

以其所居不与世诤。

即离聚落五里处也。

又有达摩阿兰若。

谓说诸法本来清净。

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

即华严经初于阿兰若法菩提场是也。

今经所指该其二也。

四誓临影响。

五要求同行。

六别示归敬。

问大经中说。

功德姊主黑暗妹随。

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今令奉供与彼大违。

两经所谈如何和会。

答尊经设法取舍多涂。

大权垂形表报非一。

彼对黑闇。

表生必死。

四相相随。

此对大辩。

表福资智二严互显也。

四相是过宁不双驱。

二严是功理合俱进。

有智之福生死自亡。

有福之智菩提可证。

今为说听金光明典。

故藉天资所须之物。

须知今用双亡生死。

弘经之心感功德天。

所获资财离我我所。

姊尚不著。

妹岂能来。

此为弘经彼专修观。

用舍论益去留岂同。

又如国王大臣官长。

法华令离涅槃令近。

故知设法各有异门。

岂以彼经难今所说。

第四坚牢地神品二。

初解题二。

初正解名二。

初所表之智立四悉。

净名云。

智度菩萨母。

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

上是天神。

天是阳故如父。

此既地神。

地是阴故如母。

一义也者。

父母不同故属世界。

天阳上覆地阴下载。

卉是草之总名。

木是树之都称。

智度下合喻。

众善合卉木也。

各有下如檀破主悭。

乃至禅主破散。

五属缘因。

故未亡泯。

智破生法方无名相。

破恶中最故当对治。

智度复本破立俱忘。

故无等无上名第一义。

此于智度立四悉檀。

二智度法门下能召之名彰四德。

坚牢即常德。

地即乐净。

无苦受故荷持一切。

离染著故出生无尽。

神即我德。

威德力用悉自在故。

二此品下明品意。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随释三。

初誓涌地味三。

初明己身增长二。

初生起八事。

二随事释经。

当依生起次第消之。

经聚落者。

落居也。

人之聚居故名聚落。

山泽者。

下有水曰泽。

宿卫谓止宿卫护。

五果者。

即经云。

寿命色力辩安也。

此之五果由食而致。

二从何下明眷属增长二。

初生起五事。

二随事释经。

五并如生起。

经纵广者。

南北曰纵。

东西曰广。

三从世下明报恩增长二。

初生起六事。

二随事释经亦如生起。

二佛述成二。

初标文。

二随释二。

初述成展转增长。

一约闻经下为成展转义。

故探取下科为出世也。

日夜受乐在次文耳。

二述成供养增长。

经明供养是在人世也。

是人下往天世也。

日夜下至出世也。

虽受天乐住乐法界故无所受。

是故名为不可思议微妙快乐。

三发誓护经二。

初分文二释义三。

并如分文。

  第五散脂品二。

初解题二。

初释名并领二。

初翻梵名二。

初翻名。

二密有下示义。

密名顺世界。

密行可为人。

密智能对治。

密理是第一义。

皆约三法不纵不横。

非偏小凡下所知。

是故名等。

悉称为密。

注云云者。

旨在于此。

二盖此下明属领二。

初明所属二。

初正明所属。

二余三下兼明三将。

二管领下明所领二。

初出部数二。

初就方维明数。

六方者。

四方天地也。

四维者。

四隅也。

二又说下约五大明数。

此五各有主执之神故。

二巡游下示功能。

二闻经下明品来意。

注云云者。

虽三天王各有神将。

散脂为首。

故独标名令释此意也。

二文为下释文二。

初分文。

二随释四。

初发誓护持二。

初经家叙。

二正发誓。

二述有能护之德二。

初分文。

二释义三。

初标经。

唯然上声。

礼对曰唯。

野对曰阿。

二述又下述二。

初节句立意。

二神既下总别释义二。

初总释三。

初据名标义。

大权所为有本有迹。

以智证真名之为本。

随情立俗名之为迹。

虽分本迹但立一名。

昔从密本垂于密迹。

今从密迹显乎密本。

垂迹之际。

此之密名。

但诠世俗统领神众有于密谋。

今对世尊叙护经德。

宜须显本。

此之密名。

合诠理智。

非是偏小贤圣所知。

称之为密。

散脂本迹既于此彰。

以验四王诸天神等。

皆是从本而垂迹化。

是故今释委论密义。

岂独能显诸天本迹。

亦乃能彰经体宗用。

二智若下依名释义二。

初约境智释二。

初释三。

智即能观之三智。

境即所观之三谛。

正即显境智之非邪。

能所互融邪正不二。

密名显德其在兹乎。

初初五句明智密二。

初拣非浅深阶级者。

别虽三智前空次假后中。

此可言思何所论密。

二即一下显密二。

初约三智互融不出三也。

初句即一智是三智。

妙空智也。

次句即三智是一智。

妙假智也。

后双非三一双照三一。

即妙中智也。

若指诸法为一切者。

未必尽备。

以空假中为一切者。

更无遗余矣。

二若得下附文示融五句。

即三智配释如下。

二次五句明境密二。

初拣非智。

知即可思口说即可议。

那成密耶。

二不可下示密二。

初正示。

境非智外。

岂以偏小智之可知。

识即是境。

岂以六凡识之可识。

此明绝思也。

境离名字岂以诸法名字名之。

境离言说岂以四句言说说之。

此明绝议也。

二而约下附文前三智云。

唯数唯密。

今虽五句句句皆云不可思议。

即唯数唯密也。

三后五句明正密二。

初拣非。

介尔对待皆非中正。

乃粗显法密义不成。

二即邪下示密二。

初直就理示邪正。

中边趣举其一。

收法毕尽。

更欲与谁而论待对。

欲令解了强言中正。

二引思益证心通真妄。

今以分别有无分之。

言分别者。

分于邪正别于中边。

乃令诸法不正其中。

其失既然得可知矣。

二我行下结。

二又此下约三业释二。

初释。

言一往者。

既智境。

正外傍显此义故也。

散脂今就密名显本。

本密必三。

谓身口意。

若其不尔。

何能示现神将三业。

令众不知。

故未显本。

前非同证者皆不能测。

此乃三密使之然也。

二所以下结。

虽在三业言且不彰。

复是密义。

如先陀婆非智臣莫晓。

三如此下结前生后。

二世尊下别释。

前以五句共明智密。

乃至五句共为正密。

但以智等彰其密名故当总释。

今于初五句分对三观。

乃至后五句分对三身。

故当别释。

二初大师用三法释二。

初正别释二。

初约离释义。

二约合对题初三。

初约五句别对三观三。

初牒文示义。

作观释者。

此出散脂本修之行也。

二知一下依义释句二。

初二句示境。

能生所生皆言一切法者。

如十二支。

皆是能生皆是所生。

能生生所生所生资能生。

能生名因。

能资为缘。

因缘不尽生法无穷。

此等即是所观境也。

二了一下三句示三观三。

初一句空观。

了达虚无者。

悉从因缘无性实故虚。

离名相故无。

毕竟叵得方名了法。

二知法下次句明假观。

了无性相名曰知空。

不碍缘起名为非空。

以一切道起一切种。

名道种智。

此智分别十界假名。

海印森罗而有差别而或作无字必误也。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五(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五(下)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三如法下后句明中观。

以二观等者。

出安住行相也。

圆论三观。

若非一心观体则纵。

若其不以二为方便中为真实。

观体则横。

今论三观不纵不横。

如此修之。

即能安住十界之法。

如于本性即修成性。

功由一心三观之力也。

故荆溪云。

以正观安故。

世谛方成不思议也。

此则双遮中道也。

双照二谛故言含受。

遮乃遮情。

照则照性。

边情既泯二谛皆中。

中既不偏。

是故空假各含一切。

经云。

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不作双照中道解之。

经意莫显也。

三若三下结观名密二。

初拣非。

二即一下示密。

即一而三故不一。

即三而一故不异。

纵横并别非之例知。

欲知等者。

兼用口密以结此文。

二约次五句别对三脱。

此明散脂自显本地。

已证解脱而兼三谛者。

得脱由见谛也。

三初牒文示义。

二现见下依义释句三。

初一句示圆净。

实智照不思议真谛者。

真谛体是性德般若。

全性起修名为实智。

谛非般若宁发实智。

此谛离缚乃成分满。

圆净解脱。

当知理果终始一如。

二三句示方便净。

随机屈曲因果废兴。

皆是权智照不思议俗谛。

俗谛体是性德解脱全性起修名为权智。

离缚乃成分满方便净解脱。

理果不二准前可知。

三后一句示性净。

前云智光乃至智聚。

四名但召能照之智。

唯此智境虽亦标智体。

是谛理义当所照。

故疏引经法如如智。

此智与法如如冥故。

意彰境智如如不二。

然而此说人皆知之。

所解终成二物相合。

盖以不晓境智之体故也。

欲知境体。

须简顽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

此境安能与智不二。

今依马鸣立境体者。

所谓本觉。

其智体者。

所谓始觉。

故起信论云。

所言觉义者。

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

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

依此法身说名本学(文毕)此觉是性。

全性起修名为始觉。

论云。

始觉者。

即同本觉。

既云离念。

岂有思议。

既等虚空无所不遍。

岂有一时一尘一心而非本觉乃始觉耶。

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依正为所观境。

三世一方生佛依正为能观智。

境智名别其体不殊。

是故能所二而不二。

境照于境。

境照于智。

智照于智。

智照于境。

此四句说。

说即无说。

无说而说。

此四句照。

照而无照。

无照而照。

不可思议智境斯之谓欤。

此之智境须论六即。

今是分真究竟二位。

三若三下结脱名密二。

初简非。

二以不下示密俱例前。

三约后五句别对三身三。

初牒文示义。

二正解下依义释句三。

初二句示报。

正解能显体等者。

此乃似解能显真体。

真体乃是性德般若。

既得显发即能观。

达根本无明故名正观。

而言报身者。

在心名观就身名报。

四十二位皆得论之。

二得正下二句示应。

分别约法知药病也。

解缘约机知生熟也。

非此解别则无应身。

故应身对机未熟而出。

乃名待时。

已发后出乃名过时。

啐啄同时是应机相。

三一句示法无觉等者。

此义须对报应简之。

秖一大觉而有寂照及非寂照三种之能。

故名三身。

觉即照觉能照理故。

即是报身。

无觉即寂觉能现形故。

即是应身。

今云无觉无不觉者。

即非照非寂觉。

能双亡双用名究竟觉。

即是法身。

是故三身名为三佛。

三种之了亦复如是。

就身名觉就心名了。

三义宛然。

三若此下结身名密二。

初简非。

二非一下示密可见。

二约正下约合对题二。

初合三德。

对题上文约正明于三身。

观明三观脱明三脱。

三三皆可对金光明。

此明离也。

今合三身为一法身。

但对金字合于三观。

为一般若。

但对光字合于三脱。

为一解脱。

但对明字。

诸经诸论以三德等。

作修二性一说者。

圆人解之。

是合三义。

此意至妙。

学者应知。

二三德下明五章皆密。

三德是佛所证密藏。

以被机故说金光明微密之教。

散脂本因禀此密教而生密解。

即闻密名也。

住理乃是显于密体也。

行行乃是修于密宗也。

利他乃是起于密用也。

不言教者。

同佛故也。

二复次下明互通。

虽作三身三脱三观。

三节解之而十五句。

一一皆是金光明海体量高广。

故使名义展转相释。

如涅槃中百句解脱。

以一一句皆是三德微密藏。

故大师释句句具百成于万句。

今举正解具十四句。

能具成十五句。

合云由正解故正观。

由正解故得正分别。

由正解故正解。

于缘由正解故正能觉了。

由正解故不思议智光。

乃至由正解故。

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以正解一句为首既然。

余句为首例亦如是。

乃成一百七十五句以体量一贯故名义相成。

疏于三五皆举头句。

例于四句皆十五句。

注云云令此销释也。

二又作下用五性释所用。

五种皆名佛者。

是果德故皆称。

性者不改义故。

若将此五对今三节五句义者。

能显散脂本证圆常。

迹用周遍。

护经德妙利人益深。

此乃今家对释意也。

文二。

初大师对初五句二。

初示五性异同二。

初明三种不异。

正谓中正。

缘谓助缘。

了谓觉了。

此三名义诸师立同故云不异。

二又一下明二性出没二。

初二家立异二。

初明异相。

果性者。

缘了所克智断果也。

境果者。

缘了所转境界。

即阴等十种境也。

果及果果者。

果则别在智德。

果果者。

则在断德。

智德之上又加断德。

故重言果。

此之二二皆称性者。

悉以常住不改为义。

境界不改者。

修恶即性恶故也。

二若作下明开合。

没境界性为缘因所摄者。

阴等十境乃是正观近方便法。

亲发了因故可摄属缘因也。

没果果性为果性所摄者。

智断虽殊俱名果故。

二虽开下五数不亏。

二今以下约五句对性二。

初对初家。

五性安乐性即正因佛性者。

安乐乃是涅槃之义。

具足三法。

今就合说但名正因。

世出世等者。

六道是世间因果。

三乘是出世因果。

言因佛性者。

境界之性但齐九界十如。

是法望佛是因。

以其佛界十如是法望九称果。

皆属能观不名境界。

故起信论但以九相而为境界。

是故业相名细中细为佛境界。

又云。

依转识故说名境界。

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可说。

故知境界是九界法。

若尔何名佛性。

良以果人不独成就佛界十法。

亦能成就九界十法。

是故千法众生虽具体用不彰。

唯佛究竟圆融自在。

所以因法是果人性。

二若作下对次家。

五性境界既以合入缘因。

遂取知法分齐之句。

而为果性究尽实相。

名智照分明。

见无分齐之分齐也。

如云智度大海佛穷其底。

岂非无底而为底耶。

乃以安住诸法如性。

一切皆能舍受一切。

同名果果性。

此则果后任运永水双遮双照也。

二若然下章安例两五句二。

初例上合对。

二师虽下准义须释。

五性秖是开于三法。

三番五句既其番番对于三法。

亦合番番对于五性。

后之二番大师不释。

意云可见。

章安恐后学不知。

故略指云义例应尔。

复令讲者伸释其意。

故云准须释出等也。

第二番中智光是了因性。

智炬是境界性。

知境不滥如炬照物。

智行是缘因性。

智聚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师没境界性者。

则智炬是果果性。

断德对机不滥也。

第三番中正解显体。

是了因性。

正观体显既当报身。

合是果性。

正能分别是境界性。

正解于圆是缘因性。

正能觉了是正因性。

若依次师没境界性。

则以正能分别为果果性。

果后应机任运分明也。

三世尊以是下结。

三从世下发誓充益二。

初分文示好。

二依此消文二。

初益能化经三。

初世尊下益口业。

二众味下益身业。

三心进下益意业。

二以是下益所化经三。

初未种令种。

二若有下已种令熟。

三无量下已熟令脱。

问既得智聚又摄福聚。

斯乃真似二种庄严。

合居方便及实报土。

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

答须知十益皆悉不离二十五有。

此中乃是人天方便人天实报。

故仁王般若云。

出三界外更有众生界者。

此是外道大有经说。

须知四土若横若竖。

秖在三界一处而论。

学者宜审。

四从南下归敬三宝。

一切众经初皆归敬者。

谓结集经者。

皆有归敬。

在通叙前。

此方好略译人省之。

亦有存者。

如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初云。

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

注云。

外国本一切经首皆有此句。

诸论下即造论者。

归敬也。

如智度起信等。

三宝者。

佛法可知。

功德大辩即菩萨理和僧也。

南无此云归命。

二正论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经二。

初正论品二。

初解题二。

初正释题二初直释二字。

世圣者。

谓轮王也。

易曰。

备物致用立功成器。

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管子曰。

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

若地然无私载也。

此皆言世间圣人。

出世圣。

谓三乘果人断惑证理名圣也。

核者。

说文云。

考事之实也。

核事实则世间正论可治国。

核理实则出世正论可以诣道。

二此品下委明四悉。

谓世间正论而有四益。

皆引孝经结成其义。

文为四。

初世界。

先王旧法。

即世间事实。

世世不同。

即世界意也。

二王行下为人。

百谷者。

杨泉物理论云。

梁者。

黍稷之总名。

稻者。

粳糯之总名。

菽者。

众豆之总名。

三谷各二十为六十。

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谷。

社稷者。

孝经纬曰。

社土地之主也。

土地阔不可尽敬故。

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

谷众不可遍祭。

故立稷神以祭之。

礼记曰。

厉山氏之子(厉或作列)柱及周弃为稷(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柱。

能植百谷夏之衰也。

周弃继之故祀为稷神)。

共工氏之子后土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

其子曰。

后土能平九州。

故祀为社)民用和穆者。

人民被服其教自相和睦。

尊卑上下无相怨者。

三对治。

内奸谓乱臣贼子。

孔安国曰。

在内曰奸。

在外曰宄。

祸乱下祸者。

谓善人逢殃。

乱者谓臣下悖逆作起也。

灾者天反时风雨不节也。

害者地反时水旱伤稼也。

四第一义。

本金光明者。

即四王品云。

所作国事所造世论。

皆因此经也。

至德要道者。

至谓穷理之极要。

谓以一总众谓兹正论是先王旧法。

为德之极道之要也。

前之三悉属于世间。

且就未辨。

今此第四兼出世足。

故双明本末之义。

令其闻者解悟两种第一义故。

钝者但得世间要道。

此从末也。

利者乃悟出世要道。

此从本也。

增益天德亦须两分。

从末者益但生天若从本者益在义天。

亦兼净天。

以金光明属通教故。

二此文下明来意。

冥圣者。

即诸天是冥圣也。

故法华三昧云。

一切冥空。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随释二。

初长行。

经受灌顶位者。

华严三十九云。

转轮圣王所生太子。

母是正后身相具足。

其转轮王。

令此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

张大网幔建大法幢。

然香散华奏诸音乐。

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

王执此瓶灌太子顶。

是时即名受王职位。

堕在灌顶刹利之数。

即能具足行十善道。

亦得名转轮圣王。

二偈颂二。

初分文。

二随释四。

初集众三如分科。

二次四下发问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如分文三结问开答。

四梵天答二。

初述意分文二。

初述意。

佛经释天子义。

此文最显。

若儒教则云王者。

父天母地。

为天子之故。

援神契曰。

天覆地载。

谓之天子。

二分文。

二随文释义二。

初略答四。

初许答。

二答。

王义经故称人王者。

谥法曰。

德象天地称帝。

仁义所生称王。

白虎通曰。

王者往也。

天下所归往也。

三答天下答问天义二。

初指出三义。

未入等是一义。

分德是一义。

力加是一义。

二以护下明答。

三问三。

初以护胎答第二问。

未入护者。

犹在中阴。

已入护者。

处在胎藏。

此之二时多为鬼害。

故假天护。

二以分德答第一问。

三以力加答三四问。

前第三问处王宫殿。

何故名天。

四问以人法治世。

那得名天。

故今答中虽处人宫天力加故。

自在如天。

答第三问也。

遮恶劝善令人生天。

答第四问也。

四从半下。

重答问王义二。

初正明人王三义三。

初明执乐名王。

王执此乐者。

谓持礼乐以化民也。

孝经曰。

导之以礼乐。

而民和睦。

乐记曰。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之谓也。

使天下去明乐之化成也。

京房易候云。

太平之时十日一雨。

凡岁三十六雨。

此休征时若之应。

风土记曰。

击壤者以木作之。

前广后锐长尺三四寸。

其形如履。

腊节僮少以为戏也。

逸士传。

帝尧之时。

有老人击壤于路曰。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何力于我哉。

岂非至圣之德。

为而不宰玄功赞运。

是以百姓日用不知。

竹马儿童所戏也。

人王执乐治国故。

得天下和平老幼俱乐其性也。

二明遮恶名王。

即经云。

罗刹魁脍等以能遮暴恶故。

亦名罗刹魁脍也以亦名二字贯下。

如罗刹中魁卒。

故众鬼不敢为非也。

三明父母名王。

即是王为民之父母也。

诲示祸福等者。

谓违仁义者致刑罚。

是祸恶也。

录仁义而授爵禄。

是福善也。

制礼以检其迹。

作乐以和其心。

故乐记曰。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民知禁者民知有禁令也。

二能为下兼显天子三义。

因中说果者。

以礼乐化民必生天上。

故二从若下广答二。

初分文。

释义二。

初广明非法失于六义。

二广明正治得于六义。

此六经文前后相参故。

并前段皆不细分。

讲者当以六义得失对文销之。

其理自会。

二此中下示观明本二。

初令思观义自思之者。

禀斯宗人合知三种修观之法。

故疏不示令其自思。

今恐后学未能别之。

不免略说。

此于三种是托事观。

谓托世天明于谛境。

托于人王明于妙观。

即此一念性是义天。

依止此天能令此观不起边倒。

名天护义中观也。

观合义天同天之德。

不分而分名天分德。

空观也。

义天神力加妙观故。

能历诸境皆得圆融。

假观也。

又托人王修理观者。

全谛起观中观。

双照即父母义空观。

伏惑即魁脍义假观。

立法即执乐义。

此谛此观皆离纵横。

秖于一心具兹六义。

二设问明本二。

初设问。

上四王品云。

阎浮提内诸国王等所作国事。

所造世论皆因此经。

岂非正论以金光明而为其本。

欲令答示即末之本。

故兴此问。

二天者下答示二。

初正示方等所说。

岂有一事不本于理。

如向散脂翻为密者。

常所称呼。

岂知召于秘妙三法。

今于此典自叙密名十五句义。

斯乃委彰世名之本。

此之正论是梵王说梵王之本。

诸经开为法身菩萨。

法身菩萨随所住处。

是常寂光。

以身例口。

随有所说无非秘藏。

今之正论既金光明而为其本。

岂可末事暂乖本理。

水波金器本末同时。

以金光明具世间法故。

即世名而可示本。

自此为二。

初明末即于本二。

初就天子三义示本。

应先了知。

此金光明是法非譬。

以法报应是金光明异名故也。

天者第一义天也。

子者无上众生本来人也。

揽金光明妙三实法为此假人。

此人依止第一义天。

本离八倒是天护义。

此人智光冥法身。

金德与法同为分德义。

此人应益名之为明。

义天之力之所加也。

二又父下约人王三义示本。

此妙假人体是金故双具权实。

能与一切而作父母体。

是光故照惑本空即遮恶义。

体是明故能生众善。

既执乐义。

二以此下明末从本立。

如上所示本之六义。

因果六位皆即此义。

此义能作世出世间一切事本。

今即此本而谈正论。

其圆教机闻治国事即达其本。

乃能顿治四种之国。

二如半下例结。

经于一人而立人天两种之称。

意显此论通世出世也。

释善集品二。

初解题二。

初正解题二。

初释善集得名二。

初据名广集。

六善海导师。

谓海中船师。

善法虽多不出此六。

二附文别集檀智二。

初明摄六檀。

能摄六智能导五成就二严。

故举兹两。

二提如下示经文二。

初正示经。

经举此二其相深广。

宝满四洲尽奉三宝。

兴隆事广合掌而立听。

金光明证悟理深。

二檀智下例余行。

此王心大集善不轻檀智深广。

在文既然。

验余所修皆非聊尔。

二此六下用悉檀立品。

总举六度。

名数不同是世界。

五度望智且在事善。

属为人。

智照五度破取相恶。

属对治达六法界绝乎思议皆到彼岸。

名第一义。

此王具集四悉檀善。

故以其名立今品目。

二此品下明来意。

治国之论是世正见。

听金光明是出世间上上正见。

夜睡梦中闻佛功德。

是感动圣及见比丘名曰宝。

冥是感动贤。

纵入分真望佛名贤。

二释文二。

初分文释义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对告地神二。

佛以偈说二。

初通明因地行檀。

二别明善集二施。

谓四天下宝施财也。

请说此经。

令无量众闻金光明施法也。

此别为六。

当如分文以义解释。

经治政之势者。

谓化之势分极于海际厕杂也。

填塞也。

缯帛之总名也。

曼陀罗此云适意。

曼殊沙此云柔软。

旧小大白小大赤。

不鼓鼓击也。

熙怡悦乐也。

瑰美石次玉琦王名耳。

珰释名云。

穿耳施珠曰珰。

应作珥珰。

珥如志切。

苍颉云。

珠在耳也。

二就此下指归三法。

言就此品论金光明者。

就其所说论三法门。

疏文秖云论金光明。

验直就法立此三名。

实不从譬。

以前后文悉皆如是。

讲者学者知之知之。

然以诸句对三字者。

以此三是深广法性当体之名。

法性可尊可贵名金。

法性寂而常照名光。

法性能多利益名明。

与诸三法无二无别。

若指品内事理依正。

即此三者乃令行人达乎所诠。

不纵不横绝思绝议。

此典方得名为经王。

是知对三深有所以。

此自为三。

初就善集论翻波罗蜜。

名到彼岸。

是所归处故名金。

般若翻智故名光。

五度是行故名明。

此就智行及果为三对金光明。

二就宝冥论。

窟是所依名金。

满月能照名光。

读诵是行名明。

此约依正对于三法。

三就二人论宝冥。

依正与王雨宝对于三法。

行者应知。

秖一法性名金光明。

岂可光明暂离于金。

岂可金光暂离于明。

今以三名分对依正自他人物。

为令了依不离于正。

自不离他人不离物。

以金光明举一即三全三是一。

不纵不横而高而广。

物物皆是金光明海。

心心皆是三德秘藏。

若不尔者。

何名经王耶。

第三鬼神品二。

初释题二。

初正解题二。

初正释鬼神二。

初释。

鬼归者。

尸子曰。

人死曰归。

云云者。

观佛三昧经云。

修罗与天帝战时。

空中刀轮而下。

修罗军众身支堕落。

即便怖畏窜隐藕丝。

若依俗释者。

郑玄云。

圣人之精气谓之神。

贤智之精气谓之鬼。

礼记曰。

明则有礼乐。

幽则有鬼神。

二释神。

二此品下对上题品。

二此品下明来意。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长行二。

初正释义二。

初列二释二。

初举事。

别佛从等者。

果后慈悲熏法现像说法化人。

此乃应身。

被机之佛从本觉如。

起始觉智合本真如。

名报身佛。

是始觉也。

一切诸法元是诸佛所行之处。

即法身佛。

是本觉也。

三佛历别者。

修二性一能起所起能显所显。

条然异故。

事供别者。

四事供养资持应佛。

万行功德资成报佛。

称理之智显发法佛。

资成显发皆供养义。

三佛既异三供亦别。

二圆供养前有理智。

以历别故贬之为事。

今听经事以融即故褒之为法。

第一供养者。

不思议供也。

能听所听体不二故。

秖于文字了具三身。

能说是应解脱德也。

能诠是报般若德也。

所诠是法身德也。

不解新伊但论能所。

岂显圆佛及圆供耶。

文字若非秘密之藏。

那生诸佛恭敬之心。

非秘妙者。

安能圆供三世佛耶。

注云云者。

令如向释也。

二又别下叙重闻二。

初标示。

谓四愿一劝也。

二若欲下释出二。

初出四种愿。

欲问经示行人。

欲以妙具供三世佛。

及知他佛甚深行处。

大师何故。

即以知字而为报佛。

所知是法二必垂形。

是则三身皆属行者。

因既滥果供养义乖。

此解违经。

如何取信。

答前拣事别正却此情。

经云。

欲知岂非行者甚深行处。

既是法身能知之心。

宁非报佛文字之应现亦唯心。

若生佛条然能所永异。

斯出小教何预圆宗。

今就圆宗解四愿欲。

若迷三世诸佛三身同在刹那。

法界六尘顿彰。

妙解是可思议正当违经。

二听经下明一事满四。

三世诸佛觉智为命。

而与众生同一心性。

乏熏修故即不受供养。

诸佛寿命不灭而灭。

以隐为灭也。

今以听经为供养故。

即是受供诸佛寿命。

不生而生以显为生也。

行人应了。

生佛无差听经智生。

即诸佛现。

以诸如来同一智故。

观行相似分真之佛。

与究竟佛无二无别。

又了智生即三佛生。

即一而三不纵不横。

此乃欲供欲知三世诸佛。

秖听经一事四愿俱满。

三偈颂二。

初分文。

二蛊道下随释科节。

并如分文。

所列经若入是经者。

一言于经即有三种。

谓教行理。

能了此三是妙三法。

名入是经。

若不然者。

安得入经。

即入法性。

所入法性无量甚深。

三义具足名金光明。

称此安住名之为如。

即见释迦三身妙体。

须论观行相似分真入经见佛。

经若百由旬满中盛火应从中过者。

为法亡躯也。

经文殊师利云妙德。

弥勒云慈氏。

经勇捍。

说文云。

多力也。

五举能致天龙以劝修二。

初翻现文疏。

从摩醯去也。

阎摩罗王或阎摩罗社。

此云双王。

阎摩双也。

罗社王也。

兄及妹皆作地狱主。

兄治男事妹治女事。

故曰双王。

又苦乐并受亦名为双。

那罗延此云钩锁力士。

难陀此云喜。

跋难陀此云贤喜。

兄弟二龙风雨应时。

能令人喜。

贤谓性又贤善故。

毗摩质多此云净心。

正法念经翻为响高。

亦云穴居。

正云吠摩质咀利。

此云绮画。

又云宝饰。

帝释妇公舍支之父。

佉罗骞陀此云广脾。

二脱因却解初段脱因等者。

初段文云。

能令一切众生解脱。

度无量苦诸有大海。

既云一切众生解脱度诸有海。

须于界内及以界外各脱三障。

故以因果对于业报。

诸有由惑故当烦恼。

经优钵罗华下四句四色。

莲华优钵罗是青。

波头摩是赤。

拘物头是黄。

芬陀利是白。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五(下)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六(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释授记品二。

初解题二。

初正解五初明。

今是二种四种记者。

首楞严三昧经。

佛告坚意。

记有四种。

一者未发心记。

或有流转六道生于人间。

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发心。

过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行菩萨道。

乃至供养佛化众生。

皆经若干劫当得菩提。

二适发心与记者。

是人久劫种诸善根。

好乐大法有慈悲心。

发心即住不退地故。

故发心与记三密记者。

有菩萨未得记而行六度功德满足。

天龙八部皆作是念。

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劫国弟子众数。

如何佛断此疑即与授记。

举众皆知。

此菩萨独不知。

四无生忍记者。

于大众中显露与记也。

今是二种者。

即适发心记及无生记也。

二授者下约训释二字。

三此中下明所记之人。

四亦名下释记异名。

五从佛下明授非受。

二此是下来意。

昔行经者。

金龙尊王赞佛发愿而为行。

经十千枯鱼闻法熏修而为行。

经以为因方犹将也。

今得记莂将来作佛证验。

今日若亲弘经。

若为外护不久得记成佛下虚。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与记二。

初与三大士记二。

初同缘者。

集过去同缘此经不说。

或见彼经二正与记。

世界转名净幢者。

应论四句者。

一名转土不转转名净幢是也。

二土转名不转。

如往古释迦取土名娑婆。

今释迦亦名娑婆。

三名土俱转。

如观音补弥陀处。

四名土俱不转。

如今银光补金幢光照佛处。

世界名字如本不异。

此中是一者。

恐误合云二也。

二与十千天子记二。

初分科。

二释义二。

初闻经生解。

或相似解或分真解。

经无定判故须从容。

经心无垢累等如下释疑疏中明。

二正与记。

既云于是世界而无别名。

即是还名娑婆。

此乃土转名不转。

一句注云云者。

令如向释也。

二疑记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疑问三。

初行浅记深。

二如余下约权疑实。

引锥指地者。

谓无有容锥之地。

不是舍身命之处也。

从假入空非止一世者。

菩萨性地经于三祇修六度故。

直行等者。

历别渐次其相如是。

三为众发问。

大权解顿自必无疑为他故问。

二佛答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举现行四。

初明三事和合。

二证听经功德。

顺前三教上求下化。

亦得名为修法供养。

但以偏渐故经多劫。

一听此经顿达妙性。

一摄一切名真法供。

既生圆觉。

即三世佛皆受供养。

能知诸佛甚深行处。

三身顿显。

今万天子来此听经。

若不能满四种愿欲。

安得受于成佛记莂。

验知前品所说不虚。

三闻记下明称经悟人。

无有成佛。

不具三身。

三身之果由于今日。

闻金光明以为妙因。

从法性明生殷重心。

应身因也。

从法性光起无垢心。

报身因也。

从法性金起虚空心。

法身因也。

此金光明与其三德无二无别。

三德为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

或似或真显此三德。

是故如来授与果记。

听经之益其相如是。

四以随下指今昔因缘。

经皆因缘者一闻得记岂无因缘。

此乃总标有妙善根。

别标远因缘。

以随相修别标现因缘。

言因缘者。

感应也。

或内心外教而为因缘。

何以故下释出现因缘行。

随实相而修者。

以十乘观而为行也。

不思议境名实相也。

即境为观此观顺境。

名随相修。

非今宗意。

此句莫销。

然此十观修有三根。

上根一观。

中根二至七。

下根具用十。

今万天子一坐闻经。

或但用一或在二三。

是信行根。

依言而修入似真位。

有妙善根。

下释出远因缘。

善既云妙。

乃昔闻圆而为根种。

故云缘实相而种善根也。

二从亦下举远缘。

经誓愿因缘者。

流水品云。

未来之世当施法食也。

乃以此文对下二品而为略广五释。

除病流水二。

初释除病品二。

初解题二。

初来意即广答远缘四字是也。

意通流水文在此中。

二由医下释题方等。

经王标除病目不止除于果报病苦。

义合该收恶业烦恼十种之病。

故下文云。

治诸众生所有病苦。

悉令除差。

文意含摄十种行人。

故上正论品疏云。

半名世论半名出世论。

今岂不尔。

又荆溪云。

上根即于境种而生于果。

故文云。

直闻是言病即除愈。

为中下根更须后法。

是故文云。

至长者所为合众药。

故知不独除果报病。

二释文二。

初通后品分文。

二就二品释义五。

初缘本。

二从像下远缘二。

初分文。

二释义六。

初明父。

二善女下生子。

经受性聪敏。

敏达也。

孝经云。

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三是时下国人遇病。

四善女下其子请。

三初见人遇病。

二作是下思惟。

经衰迈。

说文衰减也。

损也。

广雅迈归往也。

谓壮力已往也。

礼记八十曰髦。

注云髦惛忘亦乱也。

颤四支动也。

掉振也。

机杖者。

坐则凭机行则执杖。

三即至下正问四。

初问四大增损。

二问饮食犯触。

三问治病医方。

四问病动时节。

五父为说二。

初分文。

释经二。

初分文。

二随释四。

初答四大增损二。

初佛叙父医欲答。

二正答时节五。

初释时节二。

初依俗法。

谓孟仲季者。

孟始也。

仲中也。

季末也。

二依佛法一岁三时以四月为一时也。

何故没秋时耶。

为破下凡有二。

一为破常计。

二为开迦提。

以秋是收成物皆结实。

易起保著故不言秋。

为开安居者。

为后安居人续结。

令成为前安居人。

开迦提月也。

律中有三种安居。

谓前中后也。

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

十七以去至五月十五日。

名中安居。

五月十六是后安居。

若四月十六日结者。

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名夏竟。

至明相出十六日后。

至八月十五日以来。

名迦提月。

明了论云。

本言迦絺罗为存略故。

但云迦提。

此翻功德衣。

以前安居人坐夏有功。

五利赏德。

律中受此衣故。

一畜长财。

二离衣宿。

三背请。

四别众食。

五食前后至他家。

西域记以迦提翻昴星以昴星直此月故。

于昴星月中得受功德衣故。

是知若不没秋中后安居。

不名坐夏。

以后安居人至八月十五方解故。

二释若二二说三。

初依俗法土寄四季者。

三六九十二月也。

各十八日者。

四季共七十二日也。

秖是阴阳二月者。

皆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也。

阳土阴土者。

从冬至一阳生为阳遁故。

十二月三月是阳土。

从夏至一阴生为阴遁故。

六月九月是阴土。

若论下二阳土二阴土亦是二二故。

加本月足满六时。

二依佛法皆起于十六日者。

彼以十六日为朔也。

三又云下复依俗法。

皆以奇偶之数分阴阳也。

三释三三本摄二。

初正释二。

初依俗法二。

初以孟为本。

二又云下约五行说。

二依佛法三时三月以为其本。

各摄一月故云三三本摄。

二释妨既三为一数。

是故俗法及以佛法。

皆约三论。

但以俗法本之与摄。

秖在三中故名三三本摄。

若佛法者。

即以三三为能摄本。

乃以三一为所摄月。

亦得名为三三本摄。

四释随时消息二。

初依俗法。

二依佛法。

夏之后分冬之初分。

随俗名秋。

随此两间消息斟酌。

五释代谢增损二。

初通内外释。

春动肝病等者。

肝藏属木。

木春王则可治。

脾属土。

木克土故脾难治。

心藏属火。

火夏王则可治。

肺属金。

火克金故肺难治。

肺属金。

金秋王则可治。

金克于木故肝难治。

肾属水。

水冬王则可治。

水克于火故心难治。

二约佛法料简二。

初问。

二答意者。

佛所制法非为养身。

但为修心及以禁足分二。

初约破常。

答凡夫四倒常乐我净颠倒之计。

托缘而成故废秋时。

令诸弟子不保常乐。

二约坐夏答既开后安居免于坐秋。

则前安居人得立迦提月废秋之意。

为此二缘。

二从有下答犯触二。

初正明犯触。

其中先论六事犯触。

多行倚者。

倚立也。

次若火下四大动病火少。

痰多者火减故水增也。

饮食下通明六种犯触。

过量等者。

封君达云。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劳勿过极少勿至虚。

常去肥浓节咸酸。

减思虑损喜怒。

除驰逐慎房室。

苦菜别示妨食。

二略明六大。

白虎通曰。

府者。

何谓也。

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府者。

为藏宫府也。

胃者。

脾之府也。

膀胱者。

肺之府也。

三焦者。

肾之府也。

胆者。

肝之府也。

大肠小肠心之府也。

疏中两膀胱唯一藏。

黄帝脉经云。

上焦自头已下至心。

中焦自心已下至脐。

下焦自脐已下至足。

广雅云。

膀胱脬也脬字匹交切。

腹中水府。

三苍云。

盛尿处曰脬。

三从多下答病起。

时节生与起时相不同者。

微发为生动用为起。

微著不同也。

夏日等者。

四病四时生起所以也。

四从有下答治病方法二。

初分文。

二风病下随释三。

初未病药防。

二饱食下正以药治也。

但举病发者。

以病显药。

当用对病妙药治也。

三风疏下病退药补。

二此中下示销文所出。

良以真谛善闲世术兼有神通故销此文全凭彼疏。

六善女下知已遍治二。

初分文。

事释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病轻闻说即差。

二经善女下病重服药方除。

此品事医意含法药。

除病不一非可卒陈。

次示观心略申其意。

其文在即故注云云。

二观释者。

此品所诠是佛自叙宿命所作净佛国因。

文中虽说除果报病。

意乃通结四教机缘。

是故大师事解之后。

示观心法。

明彼流水结缘之意。

如观音疏释。

于七难帖文。

但在事中。

火等至观行释方明三障四教。

今岂不然。

问既结四教生土之机。

何故但约停心方便。

而论观心。

答语似三藏停心之法。

意则不然。

何者。

以四分名通界内外数息等四。

四教行人无不修证。

今之观解约此而论。

弥显除病结缘之意分三。

初明观之药病。

三毒者。

谓贪嗔痴偏起也。

言等分者。

谓三毒等起也。

然贪嗔痴性本相反终非三心。

一时并作。

但是不定杂杂而生。

故云等分。

一分乃有二万一千四分。

共成八万四千尘劳之门。

此则十界众生心病对前果报身病。

是外故。

今四分名为内病。

数息等四对前甜辛种种之药皆是事治故。

今四观名为法药。

二宜闻下示行之根性。

自有众生闻说四观四病得差。

属信行人。

自有研心修此四观四病方差。

名法行人。

信行则是学读之人。

法行则是坐禅人也。

今明二人皆通四教三眼。

是下明对病用药二。

初明四分起相。

二明四观治相。

初四。

初约五根对时。

此就五行对于五藏。

藏主五根根属四时。

眼耳鼻舌偏属一时。

身通四时。

如常所说。

二妙好下明五欲致病。

以其五欲粗妙偏总对根不同。

致令四分增损有异。

须知五欲遍界内外。

故使四分通别天殊。

迦叶断通故称少欲。

未断别故闻琴起舞。

请观音云。

断除三毒根成佛道无疑。

既论三毒宁无等分。

此四亦由实报五欲粗妙偏总对根而起也。

三明三受犯触。

违情苦受。

顺情乐受。

不违不顺平平受。

此三偏起也。

总三起等分名觉观。

缘虑纷纭也。

四慢时下明四分病因。

五欲三受既从外境。

盖是四分助发之缘。

今举慢等内心恶习。

乃是四分亲发之因。

慢心发嗔乃至放逸发于觉观。

并前犯触通界内外。

例五欲说。

二慈心下明四观治相。

前说外缘及以内因起四分心。

皆所观境即是病相。

今明四观。

正明能观四种法药。

慈心治嗔者。

嗔既通于界内界外。

能治慈观不独观于众生作父母想与世间乐。

观一切法无性无相。

能与众生涅槃之乐。

观一切法无非法界。

能与众生究竟之乐。

以此治于三种嗔心。

是故释论明三种慈也。

不净治贪者。

不独修于实想假想。

破于凡夫依正之染。

亦能破于二乘涅槃之染。

亦破菩萨执于次第三谛之染。

故起信论云。

始觉能破六种之染。

因缘治痴者。

不独观于三世无常因果。

破于凡夫断常之痴。

亦能次第观于三谛十二因缘。

破于二乘有无之痴。

又能一心观于四种十二因缘。

破于菩萨纵横之痴。

是故大经观十二因缘具四种智也。

数息治觉观者。

不独数息观于生灭。

而破凡夫有者散乱。

亦能数息修俗谛三昧。

深入缘起破于二乘偏空乱意。

又体数息息息皆中诸法趣息。

破于菩萨二边乱意。

故请观音于数息法得三乘道。

住首楞严身。

如琉璃毛孔见佛。

然此四治或可四人各修一法。

以其四法各含三观人人自可依次不次而治三惑。

或可四治秖对三观。

慈心即假观。

不净即空观。

因缘即双照中观。

数息双遮中观。

此三自可约次不次次。

复不定或可三人各一。

或一人前后。

若不次者。

唯是一人一念而进。

观音疏中尚以三毒直对三观而论次第及不次第。

况慈等四非三观耶。

若其圆人四分偏总而发起者。

即于一心融妙三观。

对病用之。

即止观中胜别意也。

二流水品二。

初解题二。

初兼除病释名二。

初释流水二。

初引文标二名。

二接经释二义二。

初释二义二。

初别释二义二。

初释与水。

二释流水。

初则大慈与乐次则大悲拔苦。

初又二。

初列二水二释二水。

今此一类世乐且在果报之益。

出世唯明一实之益。

若论此时结净国缘。

合遍人天及以四教。

二释流水二。

初列二水。

流除者。

流去其水即是除义。

二流除下释二水。

言业因者。

于果报外九益皆能除于业因。

今十号等乃以能除显于所除。

十二因缘经称甚深验。

三归十号皆是圆说谶。

本虽无三归之文。

最胜经有真谛所译。

必亦有之授法之仪阙之不可。

二请父下双成二义。

二既有下单示题二。

初问。

二文中下答。

经文与题二名互显。

巧不过此也。

二释长者子。

法华疏中具十种德。

名长者。

一姓贵。

二位高。

三大富。

四威猛。

五智深。

六年耆。

七行净。

八礼备。

九上叹。

十下归。

子者下亦如王子公子也。

故经云。

持水大长者家中后生一子。

名曰流水。

二此文下取授记出意。

二释文三。

初明第三结缘近由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弄引二。

初行恩布德。

二国人称美。

二善女下正近由三。

初明眷属。

二时长者子将下见鱼之缘。

即禽兽驰奔也。

三时长者子遂下正救鱼。

私开为二。

初明因缘二。

初因流水兴悲。

二时有下缘树神示数。

二善女下与水食二。

初与水四。

初取树枝覆日恃依也。

二作阴凉已下知水源决绝捕捉也。

决弃其水。

决音穴。

广雅云穿也。

说文云。

下流也。

周易藩决不羸亦音穴也。

三时长下就大王借象。

厩马舍也。

释名云。

厩聚也。

马之所聚也。

二时长下施食二。

初察鱼饥恼。

彷徉上扶方切。

下以章切。

广雅徙倚也。

又徘徊也。

二善女天下取食施与。

二从未下明第四结缘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

初发誓愿。

二复更下思惟说法。

三作如下正说法。

先称十号次说因缘。

十号在悟在果因缘。

在迷在因。

迷悟因果其名虽殊而体不异。

以十号果是究尽三德。

十二因缘是本来三德。

三德不改因果宁殊。

故普贤观云。

大乘因者诸法实相。

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诸法是修二实相是一性。

此三圆融不纵不横。

全体为因全体为果。

众生虽迷十号无减。

诸佛悟极十二不亏。

以世间相皆常住。

故今先唱果果理已显。

令其解生。

初称宝胜者乃是别名。

名于一佛如来等十乃是通名。

三世十方佛佛皆具。

若以通从别合得名为宝胜如来宝胜佛宝胜世尊。

此三既然。

例此合云宝胜应供宝胜正遍知乃至宝胜天人师也。

此十通号大经大论出其名。

天台慈恩出其义。

相状已显。

今傍诸释更约三。

三及一总结以销十号。

令知一一无非秘藏。

此义若明则不辱于果人名字。

初三既以如来为首。

即法身中三也。

如来是真如属法身。

应供利生是解脱。

正遍知具一智是般若。

以其法身必具二德故也。

次三既以明行足为首。

即解脱中三也。

三明之行是解脱。

善逝能趣极是般若。

解三世间一一常住是法身。

以其解脱必具二德故也。

后三既以无上士调御丈夫为首。

即般若中三也。

见性名丈夫故当般若。

天人师轨训众机是解脱。

佛是复本大觉是法身。

以其般若必具二德故也。

此九即三此三即一。

一无一相三九宛然三千世间九世刹那。

一多延促究竟自在。

故言世尊。

十二因缘束为三道。

无明爱取三支属烦恼道。

行有二支属业道。

识名色六入触受及生老死属苦道。

此虽昏迷系缚轮转。

而全体即是三因佛性。

皆不可思议。

随人观察显发不同。

故大经说下。

中上智观。

此乃得三乘菩提。

若上上智观得佛菩提。

以前三教智有思议。

故观十二止得三乘。

唯有圆教不思议智体无明等。

即是性染非佛天人修罗所造。

一一常住当处圆融。

方曰因中具于果性。

又玄文中三道三识虽本有位。

与果后三德无二无别。

得此意已方可分别十二别名。

无明谓不了六受即空假中。

行谓依不了心动作业行。

识谓业牵中阴识托母胎。

名色谓二滴为色心但有名。

六入谓名色增长成六入根。

触谓六根对外为尘所触。

受谓触生三受苦乐平平。

爱谓迷三受故于乐染著。

取谓爱染缠绵四方求索。

有谓由取造业须有来报。

生谓有业既熟未来阴兴。

老死等谓生须变灭悲恼萦缠。

此十二支或约三世。

或约二世。

或约一念。

虽三不同。

皆以十二而对三道。

即事而理。

一一究竟清净自在。

不纵不横而高而广。

如是观者得佛菩提。

略三归者。

义已具也。

盖三宝三德体本不异。

既称南无宝胜。

十号岂非归命果上三德。

复说甚深十二因缘。

乃是心依因中三德。

迷悟极际三德无差。

一体义备。

三皆具足。

常乐我净真是归依三宝义究竟成。

当知谶师意趣深妙。

四鱼生天报恩四。

初鱼报生天。

凡初生天以自业力有三种念。

一自知从其处死。

二自知今此处生。

三自知先作何业得来生天。

既知曩事故下酬恩。

二天酬恩下地经楼屋者。

重屋曰楼。

或作楼台者误也。

释此为二。

初事因缘十号。

且就能诠属言教故。

同于水食。

名为事也。

二理秖于四事而解四德。

故成理益。

以十千鱼由戒缓故。

受鳞介身。

由乘急故。

今遇大乘真善知识。

故能于事深解妙理。

受食得命即表真常。

受水得乐表涅槃乐。

于十二棘林解自在我。

依十号法获天报财。

于世净命解性净德。

此四法益因流水得故。

持四万真珠璎珞报恩供养食等四事。

既表理益。

四万珠璎岂但事供。

盖表千界万如。

是法一一皆具常乐我净。

即四十千真珠璎珞非严而严。

严于法身。

此乃财供而成法供若不尔者。

岂得名为有妙善根得记缘耶。

三时阎下王见光瑞。

四长者据教定答。

三明第五结会古今。

经罗睺罗此云覆障。

以六年在胎因立斯号。

新云罗怙罗。

此云障月。

然本迹事不可审知。

傍文思之。

十千今昔必是所化余皆能化。

此之能化据华严等诸经所说。

皆是劫海修其实因。

熟其十千令今得脱。

若取法华久成之意。

皆是迹中接此等机令今得记。

此宗讲者内心合知。

六释舍身品二。

初释题二。

初问舍多题少。

二此从下答从要立题。

受者须身。

虎饥所逼正须身肉。

寿命财位非彼所求。

夫行门无量。

根由宿熏。

四种三昧逐人所尚。

于随自意善行六度。

乐行檀者。

于身命财无所吝惜。

自行教他随喜赞叹。

皆在于施。

若于善师及依实教。

修檀行者体能施心及受施境。

所施身等即空假中。

事行理观合一而修助道。

正修相资而进。

既称本习故忻然而为。

或因事卒行宿缘会故。

或积年要誓令观成故。

或显陈所愿令物效故。

或密遂其心息他谤故。

悲重故。

密慈重故。

显心若真实四悉俱成。

心若诈欺二利皆失。

然佛谈本事令人效行。

故疏云。

引昔捐躯诫今师弟。

勿吝法财。

问大论云。

舍身易舍心难。

论欲行者舍执著心故以难叹。

欲息事施故以易斥。

何不依论远离执心。

今人为何好舍身命。

答抑扬取舍皆遵佛教。

悉赴人心。

佛谈正助不同。

人乐理事不等。

今品特示舍于身命。

安得以论难易为讥。

又复空说舍心而执己见。

胶固自体一毛不拔。

毁他舍命为非。

既乖随喜之心。

宁逃嫉善之咎。

愿闻佛说随力奉行。

二释文二。

初分文。

二释义四。

初问。

小人即国病者。

小虫一万枯鱼。

鱼关未来法食之誓。

获成佛记例。

病差者定于后世为解脱机。

是故皆蒙二世之益。

感深契极者以不二解导难行行。

此感至深。

舍身命财与后际等。

此契唯极。

众闻获益正当此时。

是故树神乘机发问。

二答二。

初分科。

二释义十段悉如科列。

二就本下正明舍身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二。

初长行四。

初明本眷属二。

初分科。

二释义五段如分科列。

二从作下舍身方便二。

初分科。

二释义二。

初述观解。

二起誓愿愿行相扶者。

行即观解。

非此观解莫成其愿。

非乎誓愿行则有退。

疏适产七日至树神数鱼等者。

此文追解前第四见产虎文也。

疏可见。

经从作是念言下述观解。

观有二种。

一助观。

二正观。

从初至甚可患厌是助道观也。

以三藏教假想。

对治恋著依正之心。

从是故我今下正观也。

至无诸尘累等。

即空观也。

无量禅定至诸佛所赞。

即假观也。

从证成如是至法乐。

即中观也。

说乃前后修必一心。

二从是王子下述誓愿。

先作方便。

次作誓言下正起誓。

六句不出四弘。

初二依灭谛发成佛愿。

三四依道谛发悲智愿。

第五依苦谛发度生愿。

第六依集谛发断惑愿。

此依界外灭谛为首。

验发圆心也。

三正舍身二。

初科。

二释。

经六种震动者。

谓动起涌三种是形。

震吼击三种是声。

今于形声略言其二。

故言震动。

四舍身后悲恋二。

初科。

二释如文。

二偈颂二。

初分文。

二释义三。

初通明昔行。

二我念下别颂长行二。

初分文。

二释义五。

初颂上本眷属。

二颂上舍身方便。

三颂上正舍身。

四颂上眷属愁苦。

五颂上父母愁苦私开二。

初经。

是时王子当舍下颂见相时愁忧二。

初王妃忧恼二。

初见相。

二于是下述相六。

初正述恶相。

二是时下述已迷闷。

三王闻下王臣忧恼。

四尔时下国人惊愕。

五尔时下王妃叙德。

六我所下验相失子。

二尔时下大王求觅二。

初慰谕其妃。

二大王下求觅其子。

二先所下颂知终后悲苦三。

初使者回白二。

初前使慰王二。

须臾下后使告实。

二是时下大王闷绝。

三复有下王迎二子三。

初臣述失志。

二是时下王并思惟。

一亡二存对并思忖。

亡者叵寻存者宜取。

三尔时下迎子慰母。

三从佛下结会二。

初科。

二释三。

初结会人。

经输头檀或阅头檀。

此云净饭。

摩耶此云天后。

调达亦提婆达多。

此云天授。

父母从天乞子。

天授与之。

是佛堂弟。

瞿夷此云明女。

悉达有三夫人。

一瞿夷。

二耶输。

三鹿野。

各有二万婇女。

五比丘者。

憍陈如。

頞鞞跋提。

十力迦叶。

拘利太子。

陈如十力迦叶。

二是母亲。

余三是父亲。

舍利弗此云身子。

母好身形故母名身。

是彼之子故名身子。

目犍连此云胡豆姓也。

上古有仙居山。

常采菉豆而食因以命族。

尊者是彼之后也。

二经尔时下结会塔。

具云塔婆。

义翻方坟。

或云聚相。

谓累木石。

及宝高以为相。

茶毗后分云。

佛塔高十三层上有相轮。

支佛塔十一层。

罗汉四层。

轮王塔无复层级。

以未脱三界故。

十二因缘经八种塔并有露盘。

佛塔八重。

菩萨七重。

支佛六重。

四果五重。

三果四。

二果三。

初果二。

轮王一。

凡僧但蕉叶火珠而已。

虽两经异说。

而凡僧并无层级。

迩世所立虽无露盘。

既出四檐犹滥初果。

傥循蕉叶火珠之制。

则免僣上圣识者宜效之。

舍利此云身骨。

三经是时下结会誓愿。

三说是下大众所益。

四树神下结问意。

经怖懅其据切。

广雅云。

畏惧也。

瘭必遥切。

疽疾也。

奄忽。

忽谓倏忽也。

鶵士虞切。

鸟子也膶如轮切。

目动也。

抆武粉切。

拭也。

躄旁益切。

倒也。

恸哀过也。

惙陟劣切。

疲也。

七赞佛品初解题。

二初明赞之能所二。

初大师约因人赞果释。

能赞是三番菩萨者。

一是经初陈列之众。

二是信相发起之人。

三是树神善女。

此虽众兼道俗。

形混人天。

既发大心咸名菩萨。

所赞是一佛世尊者。

即释迦教主一佛也。

斯欲异前赞品能赞是往世金龙一人。

所赞是三世极果诸佛也。

然准前释题品目。

具含四悉。

今文略示。

欲明其相者应云。

题标赞佛义含能所。

即世界欢喜也。

二能赞善生必托缘起。

缘中最胜莫过赞佛。

故三菩萨能赞。

即为人生善也。

三所赞为能赞。

乃印成三菩萨说无虚谬。

即破恶对治也。

四如来赞树神快说果地大体大智大用。

即入理第一义也题含四义文理一如。

今疏存略不无其以。

盖题赞佛实通能所以。

所赞果佛反赞因人。

生善破恶二俱不便。

然或以所赞为能赞。

生他善业破他事恶。

斯何不可故知略也。

二私谓下章安约因果互赞释。

言一佛是能赞者。

经云。

善哉善哉。

树神善女。

汝于今日快说是言。

经虽独赞树神意兼前二。

故云三番是所赞。

言三番是当佛等者。

释疑也。

恐人疑云。

既赞兼能所。

何以独题赞佛。

故释云。

佛通现未皆是赞佛尔。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六(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六(下)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次第下明品之次第二。

初明诸品所归亦是今品之来意也。

何者下释诸品次第。

序品叙大体等者。

向疏释经叙乎五章。

今唯叙体者。

盖指极果所游所契。

而高而广。

法性是佛地之所证。

为今经之大体也。

下寿量洎诸品功德皆不出大智大用。

言穷源等者。

妙觉中理之源已穷。

边际之事亦极。

故种智泯照万行休息。

是唯一性更无异途。

故曰经之大体也。

寿量果地二智已圆。

故冥深广之体起长短之用。

忏赞空导岂越大用。

诸品功德无违应体。

故下云皆金光明之力也。

如是下二示今文赞意。

明由上一十七品之利益。

故有下六十二行之叹辞也。

善始令终者。

序等三分既皆获利。

故三菩萨荷佛深恩而兴赞叹。

故有赞佛品也。

令亦善也。

三释文二。

初标科。

二释义二。

初经家叙。

疏文可见。

经云。

从此至金宝盖国者。

欲张大其众满中菩萨。

皆赞释迦教主也。

比见有人不晓斯旨。

谓赞彼佛。

经疏非闇。

一何昧哉。

或恐后学随他所解。

谬释经文。

今略引疏示之。

原乎赞品之来者。

盖三番菩萨。

并由上闻经得利故。

赞佛及教。

岂关他佛。

况疏云。

一佛是能赞。

若谓赞彼佛者。

能赞一佛何指释迦定起耶。

经疏冷然故不繁引。

二正说偈二。

初分文别释二。

初分文即智者就题分偈。

故合六十五行半文为三。

即以如来定起三行经文。

合在树神段中。

故云二十八行半树神说。

分文可见。

疏不委释。

故注云云。

应云六十五行半文为二。

初六十二行半三番菩萨说。

二后三行如来定起说。

故下章安总释。

乃云其文有四。

即斯义也。

具如下释二释义三。

然此三番菩萨赞辞疏不分释。

达者必辞意俱明。

恐新学者不晓。

今粗科释。

初诸菩萨赞三。

初寄言赞三。

初赞能说教主自行功德三。

初赞大小相海二。

初如来下一行赞金色光一大相。

经云如来之身者。

标起也。

金色微妙等三句者。

赞第十四金色光微妙一大相也。

二身净下二行半赞身清洁等三小相。

经云身净者。

即赞第十一身清洁一小相也。

柔软者。

赞第十二身柔软小相也。

圆足无垢二句赞第二十身满足小相。

亦是赞容仪满足。

三其音下二行重赞梵音。

一大相也。

亦是兼赞言音深远小相海也。

梵声者。

譬佛音深远故。

师子吼声者。

譬佛音无畏也。

大雷震声者。

譬佛音破迷也。

云六种声者。

诸文皆云八音。

一极好。

二柔软。

三和适。

四尊慧。

五不女。

六不误。

七深远。

八不竭。

译人增减不须和会。

亦可先举妙如梵声者。

即八音中深远音也。

师子吼大雷震即举不女音也。

以佛住首楞严定常有世雄之德。

久离雌耎之心。

故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

天魔外道莫不归伏也。

上既已列二种声。

下但云六种声者。

即举迦陵频伽孔雀等六种声也。

以迦陵频伽翻极好声也。

二清净下一行半赞尊特。

上以大小相间而赞。

盖显身相大小咸遍。

辞意虽含尊特未彰。

故今复赞身相光明俱无限齐。

经云威德者。

巍巍堂堂之相也。

二智慧下二句赞智断功德。

上句赞智德。

下句赞断德。

三世尊下总结尊特。

大论云。

尊特身佛者。

巍巍堂堂。

譬如须弥映临大海。

所有大小相好亦巍巍堂堂。

然如来自行具足三身功德。

诸菩萨唯赞尊特者。

上冥下应已摄三身。

斯乃赞智之巧。

学者思之。

二为诸下六行半赞所说教法化他利益二。

初叙说教因由。

在文可见。

新经云。

欲利益诸众生故。

常行法施。

乃至令得大果证常乐故。

二赞所说教法二。

初如来下二句赞经宗体。

体指序品如来所游深广无界。

超诸因理故称第一深义。

举深该广即甚深无量也。

宗指寿量极果所得。

过诸菩萨亦称第一也。

法报体一深义可知。

二赞经力用三。

初能令下二句赞上忏品灭恶。

寂灭者。

寂诸业行之恶。

灭于果报之苦。

二能与下二句赞上赞品生善。

上是如来叙昔龙尊赞佛。

意生今日当机之善。

故能与无量快乐。

三赞空品双导二。

初能演下一行赞能导空法妙。

经云甘露者。

即长生不死之药也。

文诠中道妙空实相真谛。

能过二死迷变可生四德常身。

故斯理空即名甘露。

仍由染体本净空名妙法。

从此而入复名法门。

二能入下二行赞灭恶生善深。

忏得斯空二死恶患之报即谢。

三德涅槃之宅可入。

言解脱者。

有二意。

若就解脱惑业之缚。

即破恶也。

若取无染自在之净。

即生善也。

度三有等。

破恶生善可知。

三结赞人法者。

功德智慧结上赞能说教主尊妙人也。

慈悲精进。

结上赞所说教法宏深也。

法之宗用如是者。

皆慈悲精进所致也。

二绝言赞三。

初如是无量下一行绝言赞。

故不能称计说喻。

二诸天世人下二行绝心赞。

故尽思度量。

不能得知大海一滴少分也。

三我今略赞下一行指广结赞。

可见。

三若我功德下一行赞已回向。

回向有三义。

现文有二。

理含其三在文可见。

二信相说二。

初经家叙。

二正说偈二。

初世尊下一行总赞相好功德。

千数者。

举大数也。

二别赞大小相海五。

初别赞二种光相二。

初色净下。

四行赞色具光相。

色净远照下。

即第十四金色光相。

光明炽盛下。

即第十五身光相。

然二种光相若据生身。

皆有齐限。

如云身光面各一丈。

今云如日千光。

乃至悉能远照无量佛土。

故知信相昔为龙尊赞佛尊特。

发愿未来得值释迦。

今日赞佛。

岂忘其本。

是则大相小相皆寄尊特而赞也。

二能灭下一行明光具与拔。

昔为龙尊赞佛身放大光。

灭尽三界一切诸苦。

令诸众生悉受快乐。

今日赞佛。

还赞光明灭苦与乐。

在文可见。

二诸根下一行总赞诸根相好。

如大相中有身端直。

皮肤薄细。

舌大覆面。

齿白。

齐密。

眼如金精。

睫如牛王。

小相中有鼻高好孔不现。

耳轮辐相埵成。

身清洁柔软等诸根皆见者无有厌足。

三又比赞一小相二。

初发绀下一行赞发相。

孔雀项蜂王等皆比发有绀色。

如八十好中有发色青珠好等。

二清净下一行半具功德。

清净慈悲无量禅定。

久皆庄严。

故发好柔软。

四复明相好功德二。

初明相好具功德二。

初相好下一行明严身克果之用。

可见。

二如来下二行明摄生感赞之功。

若相若好随大随小。

悉能调伏令心柔软受诸快乐。

故为诸佛所赞。

二其光下二行明功德具光明。

功德高广犹如须弥显出大海。

五齿白下二行半又比赞齿毫二大相。

三树神说二。

初经家叙。

言道场菩提树神者。

即如来得道之场在此树下。

然树本名毕钵罗。

佛坐其下得菩提智果。

立此为名。

故今女天依此树住亦以为名也。

西域记云。

昔佛在世。

高数百尺。

屡经残伐。

犹高四五丈。

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

每至如来涅槃之日。

叶皆凋落。

顷之复故。

此在中印度摩竭陀国大城西南四百余里。

修苦行处不远。

有此树也。

二正说偈四初二句总赞。

南无者。

归命之辞也。

清净者。

佛性论有二种。

一性净本无惑染故。

二相净对治离障故。

今总赞如来中边智满法报应圆。

故谓无上正觉也。

二别赞二。

初广赞能说教主三。

初甚深下一行半就所觉显明赞佛法身。

甚深妙法者。

法性高广诸法融妙。

圆智圆觉遍一切处。

众邪染障本自离故。

如来随顺斯理觉了其性。

一切魔外涅槃非法。

禅戒非道。

犹如大树盘根厚地。

唯佛金刚大智独拔而出。

成佛正觉者。

所谓出缠大法身也。

然准圆佛大智觉了本性非法非道。

应离三乘七方便涅槃非法戒定非道。

方曰远离一切。

法者。

即所生果法也。

道者。

即能生因道也。

苟未离无明相分。

皆曰其非也。

二知有下二行半就能觉智行赞佛报身三。

初约法。

知有下二句赞报智也。

知者照也。

有即俗非有即真。

本性清净即中。

以一切种智知照三谛。

则冥深契广事理周极。

名佛无上报智也。

希有下二句赞佛助行功德。

重言希有者。

叹美之郑重也。

下皆例然。

因中戒定万行有排障敌恶之力名功。

助发大智成佛大果名德法华云。

久修业所得即无上报。

故谓如来功德也。

二希有下一行约喻。

即喻上报身智行也。

大海喻智也。

须弥喻行也。

其智冥理穷实相底故。

方之大海。

释论谓智度。

大海佛穷其底。

因中万行积功累德。

喻彼须弥如华严涅槃。

皆云析骨书经如彼妙高。

三希有下二句总合。

智行契理三法一如。

故曰无边行也。

三希有下一行半。

就垂世形益赞佛应身。

优昙花者。

具足云优昙钵罗。

此言瑞应。

亦云灵瑞。

轮王出世时感此华。

泥洹经云。

阎浮提内有尊树王。

名优昙钵罗。

有实无华。

优昙钵树有金华者。

世乃有佛。

故云时一现耳。

无量大悲者。

垂应本也。

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二释迦下一行半。

略赞所说教法。

如来将欲口轮说法。

必须意业鉴机。

如日照物无所不遍。

为欲利益者。

准金光明之力用。

须明十种利益。

方尽垂世说法之意也。

三请佛出定二。

初赞今所入定为请见由。

三初善哉下二行就果佛赞所游定。

诸根寂灭者。

以了眼等性常具无减修。

诸惑死生悉已寂灭。

故常居寂定。

而复游入者。

将轸法轮表不妄说。

又三世佛说必须入定。

故首楞严经云。

虽知诸法常是定相。

而示众生诸禅差别。

言善寂大城者。

正赞所入定也。

即向经初法性三昧。

若入此定即能善了诸法。

寂灭无非法性故。

防生死之非御涅槃之敌。

即中道善寂而名大城也。

亦名无垢清净三昧等。

既是佛之境界故。

受无垢清净之名。

为诸佛行处也。

二明三昧能空行相。

此经虽则结归方等。

说在般若时后。

忏赞善恶皆推空导。

故空品谓无量余经已广说空。

故此经中亦谭其空。

为入理门也。

佛游三昧亦从空入。

声闻之人虽从空入。

犹为身果所缠。

如来空智明见声闻身果性相皆空。

诸佛境界亦空。

如是一切无量诸法者。

指上自他依果国土净秽。

推性推相不见差品。

一切众生依正境界。

推求性相皆同真净。

无复其异。

然推乎性相者。

即空观遣情显理之要门也。

一家明观诸处共论。

其如讲学之人亦多昧之。

今家承用则依中论智论。

准理准义开拓观门。

故于权教实教事观理观。

悉已明之。

学者须知。

且如性相二空本是一空观法。

备遣情计故有两番行相。

是知若善修一空观者。

必遣二种执性。

如法华止云。

知法常无性。

荆溪谓应无性性无相性。

诸文为辨性相。

寄前后说。

故以二谛分之。

乃云。

四句推性不见性。

是世谛破性。

四句推名不见名。

是真谛破相。

相破即相空也。

荆溪释云。

若有性执世而非谛。

破性执已世乃名谛。

是以名为世谛破性。

性执破已但有名字。

名之为假。

假即是相为空相。

故观理证真是名真谛破相。

空非前后二谛同时。

故知性执破已。

虽名世谛。

初轸其观即须观真。

四句推性虽不执性。

其如惑存转计其名。

既不见理但名世谛。

仍观法性真理破名字相。

相执破已方证其真。

故名真谛破相。

或初观真谛四句推性。

便了阴界色心名字无四句相。

即名真谛破性破相。

岂待转观破相。

方用真谛耶。

若尔。

推性何故云不自他共等。

推相自谓不内外中间等。

句法既别显理用观自异。

何谓只一四句空观破二种执耶。

答向谓寄前后说。

对所破执相。

故推性则谓不自他等。

推相乃言不内外等。

考乎观门岂有异途。

故荆溪云。

内秖是因外秖是缘等。

况止观明性空观毕。

乃引中论诸法不自生等四句为证。

洎明相空观毕。

亦引斯论诸法不自生等四句。

以斯照之。

应无别观。

又止观但名一总空观者。

即二空观也。

问法华疏约真俗假实。

明生法二空。

荆溪释云。

真谛即法空。

俗谛即生空。

俗假真实。

乃引玄文世谛破性。

真谛破假。

假破即相空。

性破即性空为证。

若以性相二空秖一空观。

何引人法二空对显二谛耶。

以人空时亦未法空。

故性相二空。

若例人法空者。

应二空须异。

何谓性空未显于理。

相空无别观耶。

答小乘得人空时容有未得法空。

如云见惑若破得须陀洹果。

名得生空。

此则少显真理。

进破思惑方得法空。

其理究显。

大乘人法境融。

观道不异。

如大品云。

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

四阴如我用观亦然。

纵有惑分粗细执破前后。

用观必无异时。

而法华疏约人法空名二谛者。

为对所破寄分真俗。

故引世谛破性名性空。

真谛破相名相空为证。

其如用观委明行相。

须于我人生境破性破相。

方得生空。

复于阴界入法寄俗寄真。

推此二空穷斯真理。

名为法空。

方是用观行相委悉故止观云。

于性相中求我人知见不可得。

是生空。

于性相中求阴界入不可得。

是法空。

而疏以俗谛对生空者。

盖此生空体是法执。

故以俗谛显此空相。

故云俗假。

假即虚妄也。

法执若破妄染究尽。

方名真谛。

故云真实。

实即究竟也。

荆溪体斯疏意。

复以玄文寄世谛显性空等义。

而为证也。

故云真俗不二二空俱时。

问既云二谛不二二空俱时。

显是一理一空。

又何分二谛。

及明二空耶。

答其实所显理是一。

能观观亦一。

为对所破执故。

而分二空。

显空浅深故。

而寄二谛。

是故性相空中性空约理。

理既未显但名世谛明空。

空犹未尽但名性空。

仍于世法。

又观真谛破此执名之相。

相若破已理显。

方名真谛。

观成方名相空。

故寄二谛显二空相。

故知若晓性相二空。

对所破而分真俗者。

则寄二谛明人法二空。

准理亦然。

是则人空空未实故。

乃寄俗显。

故云俗谛即生空也。

法空空既已净而寄真显。

故云真谛即法空也。

矧又虽用生法互融之观。

而照真俗不二之境。

其如众生无始多于生境计我起执。

不二之观亦于生境。

先当其用。

故破人执时且名生空。

既法执在复观其法本无其执。

离四句相方名法空。

故大师谓始觉人空终觉法空。

然此二谛显二空相。

通圆之教行相亦同。

但通用其观止照真理。

故寄俗寄真显性显相。

明斯二空唯在真理。

而圆实之教体生体法推性推相。

唯是中道法性。

法性无生无性。

名世谛破生破性。

此生此性即法。

法体本空名真谛破法破相。

虽寄二谛。

悉用中道而显二空。

通无此观。

学者思之。

然委明二空推所执能。

人执随法执亡者。

具如前疏空品记文。

三狂愚下二句指。

凡愚不了请现。

上赞佛所游三昧空智。

遍了诸有差异。

悉皆泯亡。

唯真智独存更无染异。

树神分晓悲愍凡迷狂乱愚痴。

不了性相俱空。

故请佛出定。

二腾昔常愿见正请出定四。

初我常下五行。

正叙昔愿行请现。

我常念佛者。

念即观照之异名也。

心游法界常照三身。

叙昔观力未充。

欲求深证。

故助之以誓愿。

跪之以合掌。

加乎恋慕。

哀泣雨泪修行大悲等。

并助常念之观也。

言最上大悲者。

即无缘悲也。

正助合修故曰最上。

问树神在会明见如来入定说经。

何故今方频言欲见于佛耶。

答今有二意。

一者如来入定本为说经。

说经既毕。

要须出定。

欲出其定须得其请。

故佛出定能印三番所说皆实。

既一期事毕。

乃树神致请殷勤。

故叙昔常愿见复加愿行。

欲使未来亦得见佛。

故云愿使我身常得见佛。

二者树神久已分见如来真身。

欲增念佛之观。

更求上证。

故寄请佛出定。

频陈欲见。

苟得如来酬请现身。

即己心中真佛显发更明。

故下结云。

唯愿慈悲为我现身。

二约定具慈悲请现三。

初世尊下二行。

明慈悲能护迷暗。

树神自昧如来上位真身。

故请佛加愿。

使我身常得见佛。

复愍于他迷瞽所及。

不见佛之真体故。

叙世尊常护一切。

是故渴仰欲见者。

即引己及他请佛现身。

二声闻下一行半。

约圣凡未发性明。

即树神击请今佛出定也。

佛虽在定明了性净。

犹如琉璃表里通彻。

照机起应皆不动于寂定。

如来虽久已明了。

其如众生未发上定。

故树神频请出现发悟斯机。

乃举六喻显乎声闻色体非性明体。

所证真理阒寂无知。

如空之虚无亦灯之烟焰。

术之所幻声之谷响。

神通之化水中之月。

皆非实性。

不能即寂即现也。

众生之性虚妄现在。

如梦所见都无实相。

三就佛行处明见请现。

正明佛所入定具慈愍照。

故请如来出定。

令我及众得安乐故。

三一切下一行半。

愍凡圣不知请现。

树神以凡夫小圣共迷佛所游境界。

故请佛现身。

即令明见唯心佛现。

经五通神仙者。

别举人趣中有术成仙者。

发得五通。

虽有他心宿命。

而不知佛所游定。

照理起应不离众生心体。

无漏二乘虽有三明六通。

亦昧佛境唯心故曰亦不能知也。

四我今下一行。

指已信不疑请现。

树神述已于佛行处明了无滞。

虽知本无隐现。

上举他众共迷佛境实有动静。

故敦请出定云。

惟愿慈悲为我现身。

问今佛入定说法对告。

起礼舍利。

既有往来时会共见。

树神焉知如来在定未出。

而致请殷勤耶。

答树神大权久与佛同事。

昔为流水救鱼。

树神现半身示数。

长者既已成佛。

树神岂犹滞凡。

故今一动一静皆扶佛化。

何不知之有。

矧凡出定入定皆有其仪。

佛虽起坐往来。

其如未示出定之相。

树神敦请至勤。

方现出相。

其相者。

必须先示微微动摇其身。

次乃黈气颦呻徐缓而起。

方知如来示出定相。

故法华谓安详而起。

此经云。

出微妙音。

故知定起皆有其相也。

问新经自云。

尔时薄伽梵于日晡时。

从三昧起。

观察大众而说颂曰。

金光明妙法最胜诸经王。

今之谶本何故至三番赞毕。

方云从三昧起耶。

苟译者所见不同。

其如集经者梵本编文。

安次如何耶。

答梵本不同岂须和会。

其如学者无由晓经。

今略试评之。

在理或当冀无私隐。

且夫此经古师谓是偏方之教。

即一时赴机之说也。

故天台结归方等部摄。

斯由机分大小应赴权实。

赴权小者。

令见佛从定起说法。

应实大者。

则知佛在定而告。

亦如华严中。

令见女子身中入正受。

男子身中起出说等。

当时应物既殊。

故集经者或言定起方说。

或云说毕定起。

然佛灭度后集经者。

又匪一途。

亦有窟内窟外所集。

亦云。

梵语有赊有切等。

致译经者。

所睹梵本不同。

如谶师曾游五天必睹梵文正本。

见云佛在定而说必须信受敬译。

净师本弘小典晚接梵文。

或见云佛从定起方说。

正符所宗。

故编译无改。

至列声闻菩萨等众。

皆云于日晡时从定而起。

到佛会所。

古师尝推译者。

未为雅当信亦有之。

然圣师所为必非徒然。

凡流肤学莫尽考乎厥由也。

求过得过。

附赘之尤亦已甚矣。

学者体而思之。

问大师既依谶本释经。

何故云入游法性出叙经王耶。

答如来常在法性上定。

应机顺物示入定相。

虽心游寂理口出其言。

故谓出叙经王。

盖寂不阻照说无妨定。

非谓身出其定也。

四酬请起定二。

初尔时下一行。

明经家叙起定。

尔时者。

即当树神请毕之时。

佛示出定之相。

乃云以微妙音而赞叹言。

即微细妙好之音。

而悦豫四众也。

二善哉下二行。

明佛定起能赞。

佛赞树神意合前二。

以诸菩萨及妙幢。

能赞佛所说教。

皆是快言。

如来序品已来明大体大宗大用。

是金光明妙三法也。

故云快说是言。

若众生闻此三法。

即能发解证悟。

明了常住。

故云入甘露无生法门耳。

二章安总释二。

初约义释二。

初约佛赞义二。

初约定果赞因二。

初正明赞因义二。

初示义。

私谓下总释也。

其文有四者。

前大师分科止为三段。

以如来定起三行之文。

合为树神段中。

故注云云。

今章安开释方为尽理。

文现可见。

二引证。

二示印成赞教。

三番菩萨皆先赞佛次赞说教。

即赞如来。

从序品已来。

是说一经大体大智大用菩萨修因也。

何者序品明游法性。

佛指所游是诸经王等。

三番谓佛是说一经之大体也。

寿量明佛常果。

三番为佛是说一经之大智智即宗也。

忏赞空品。

谓佛是说一经之大用也。

四王至舍身品。

皆是说菩萨修因也。

三番赞教。

既称佛所说。

故如来定起印成。

即赞树神等快说是言也二赞通三业。

章安因明今品果佛定起。

能赞因人快说。

复考经之上文。

亦有果身礼舍利之义。

舍利者。

翻骨分也。

即因身尔。

上忏品佛赞大忏。

赞品佛赞龙尊。

是大赞。

皆言大者。

一忏一赞等法性大体。

知罪福性空也。

四王品能请。

善集品能说。

鬼神品等能听。

舍身品能行。

皆是快说者。

共能了金光明教。

能诠所诠是体宗用三。

即一切三法。

故皆名快说也。

信相龙尊四王等。

并是因人。

故谓因口所说。

孱字(士限切)现也。

身口非意不行。

故云任运例成也。

二约出定义二。

初据起问入。

二答始末在定二。

初明住法性定。

问诸经先须入定定起方说今经何故一向在定。

而有所说耶。

答若论法性上定。

岂有出入说默之异。

既示其定盖顺物机。

物机所宜适乐不同。

诸经示同往佛皆先入定。

履历法缘对治散心。

妄有所说。

故须入定定起方说。

此经首尾在定而能说者。

意同向理。

又示金光明无量甚深自在无碍。

寂照融遍。

故说毕定起印成三番快领如来所说法也。

二彰法性圆融。

言若作入法性者。

显理含容不阻出入。

上唱法性无量甚深。

一出一入有说有默。

岂逾法性。

故云法性自在。

言四佛者。

即四方佛也。

五佛者。

并释迦耳。

同处各处等者。

信相室与灵鹫山虽异。

若了唯心者。

见唯妙土则弟子众一。

故五佛同处共一身一智也。

是则四无来去一无住在。

其执权教者弟子众异。

谓妙幢所居共佛耆山。

夐隔多里。

故四佛五佛匪唯各处。

亦见异身异智实来实去定住定在。

虽此殊别无离法性。

故云随人所睹皆无障碍也。

二约观释二。

初明事三业境。

言观心者。

标明观释也。

先明诸菩萨赞具三业。

为妙观境。

然赞虽在口。

身须恭谨。

心仍尊重。

三业齐运赞义方成。

二明理三观成二。

初明于事观理。

言三观心者。

寄身等境示空假中能观三观心也。

近有讲人不知便谓。

后人妄加心字。

亦由向迷心为所观。

致有踳驳。

斯之疏谬不可云也。

止如十六观经本明佛观。

疏云。

心观为宗。

或不见斯意。

乃妄有穿凿。

今之学者切宜思之。

观身不得身者。

先明身观。

推检四大本无实性。

名身性空。

但有名字即身相也。

名字多种。

且举六度十度等。

如身行布施名檀。

身离诸非名戒。

身受所辱名忍。

身勤前行名进。

身能安静名禅。

身了体空名慧。

身行其巧名方便。

身立盟誓名愿。

身利及于他名力。

身出生死名智。

身乃至身行八万尘沙法门。

行者随受名字。

达名无名名身相空。

推检性相虽空。

而色心诸法宛然。

故空不定空。

假不定假。

非空非假皆真实妙性。

名显中道也。

观身既然口意例解。

二明事得理成三。

初明无观俱失。

身等为境能发其观。

观成境现事理双明猪揩金山。

方之可解。

二以衣物为例。

三衣者。

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也。

六物者。

兼尼师坛钵多罗漉水囊也。

是知六外无三。

亦如四禅八定定外无禅。

盖衣名则局物名稍通。

衣者遮覆之义也。

钵多罗等且非遮覆。

故通名物也。

亦如无色四处受想虑亡。

则无支林喜乐之名。

故通受定名也。

色界四处虽通静虑。

受想尚行则别受禅名。

故知解之则事三理六俱明。

昧之则三六四八俱暗。

三得理俱成。

境由观显。

理观若成身口意三。

名妙色心。

故亦名六观亦名事理成也。

无六亦无三者。

牒上例中若不解之文也。

可见。

  维昔先禀法智大师。

尝讲次撰记解释经疏。

方终一十七品会乃归寂。

其最后赞佛一品。

经旨幽邈疏科尚简。

而钩索深隐固亦难矣。

予虽不敏。

忝久亲讲授。

遂纂集旧闻系诸卷末。

亦冀览者岂贻续貂之讥云。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