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宋 师会述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

    宋玉峰沙门师会述

  将释此疏。

文二。

初题目二。

初标疏题。

然题目有二种。

冠之经首则曰经题。

标于疏前乃曰疏目。

今即疏题。

般若等是所解之经略。

疏乃能解之疏。

取所解之经目。

能解之疏分。

取他名有财释。

若云之疏。

即依主释。

略者。

要略之略。

非别有广疏也。

并序者。

兼有一序也。

二显嘉号翻经者。

京口仅公所刻。

夹科经疏之后刊。

祖师自题云。

法藏长安二年于京清禅寺翻经之暇。

属司礼部兼检校雍州长史荥阳郑公再三殷勤令出略疏。

既曰翻经之暇。

非曾预译场之谓也。

沙门者。

此翻勤息。

次二字疏主之令名。

述者述而不作之谦词也。

二本文三。

初总标名意。

二开章释文。

三庆赞回向。

初中二。

初通叙玄纲彰般若大宗二。

初正叙幽深三。

初超言以指体二。

初体玄。

夫以等者。

夫乃发语之词。

以言由也。

真源者。

非虚妄念虑曰真。

是诸法性体曰源。

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

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

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

都寂则刹那无际。

由达清净真如本无相故。

则以无相真如为真源矣。

贞元曰。

妄随境变体逐相迁。

鼓击真源浩荡无际。

彼以衣珠秘藏为物性之真源。

草堂曰。

般若之心是万法之体。

又曰。

真空者。

即灵妙心源。

良由本是真如。

一心与生灭合。

名黎耶。

变起根身器界色等诸法。

推之无体归于真心之空。

则第一义空为诸法之本源。

故曰真源。

论曰。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经云。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镇国曰。

无住性空真如皆实相之异名。

疏主又曰。

令机证真源入果海也。

则以果海为真源矣。

素范者。

素表无瑕范持自性。

谓其体若冰霜。

性犹珠玉。

在烦恼泥不改坚白。

论云。

如如体中过恒染法。

皆悉空空无所有故。

疏主曰。

素范超情空有以兹双泯。

冲漠者。

冲曰深玄。

漠言广远。

疏主又曰。

廓无涯而超视听。

深无极而抗思议。

论曰。

超思惟之境绝窥竀之域。

是岂筌罤所能获哉。

筌者。

取鱼之器。

罤者。

网兔之罝。

以况谈思与真理隔绝也。

妙觉下二用妙即观照般若也。

镇国曰。

离觉所觉故名妙觉。

经云。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

论曰。

觉心源故名究竟觉。

又论曰。

萨般若慧唯有觉照。

无一一法而非觉故。

疏主即曰。

妙证真源之知慧也。

玄猷者。

猷者道也。

因也。

言此妙觉入真源之正道克妙果之深因故。

下疏云。

由斯妙慧翻生死过。

尽至真空之际奥。

颐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

大论云。

智慧大海唯佛穷底。

超于言象者。

经云。

般若义者无名无说。

又曰。

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

无知无见无作无缘。

古德云。

体本绝待名说俱寂故。

超言象也。

前云筌罤。

乃言象之喻而互举者。

欲文妙耳。

周易略例云。

言生于象。

故可以寻。

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

故可以寻。

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故得意忘象。

得象忘言。

犹罤者。

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罤。

筌者。

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

存言者非得象。

存象者非得意。

然彼欲学者舍诠而求旨也。

今之疏者。

乃谓妙空真觉理圆言偏毕竟不可说相故。

疏主曰。

渺渺玄猷名言罕寻其际。

茫茫素范相见靡究其源。

是则即言忘言即相忘相。

非谓涤除万物。

相塞视听。

寂寥虚豁。

然后为真者也。

问曰。

时然后言非其时而言谓之过言。

且此教之兴。

欲令行者发大心修广行。

破外回小断障得果益众生也。

疏主何由约彼万法之源妙觉极果而遽叙耶。

答曰。

欲显修因同果地觉故。

文殊创问本起之因。

至圣首提究竟之果。

若性非金玉虽琢不成宝器。

故经云。

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

又问。

苟叙首楞圆觉顿教深经可如高论。

今此经者列属五时渐教明矣。

何以直叙真源妙觉。

以渐滥顿宁无过乎。

答曰。

吾祖心游大教妙悟圆宗。

行行令了自心。

字字朝宗顿旨。

圆顿宗主华严祖师。

岂与夫三时五时之学士。

会权归实之渐人。

同日而语哉。

又况一经之所宗万行所由生也。

虽真下二三谛以彰玄下疏云。

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空假皆中。

色空无寄方为此经所宗。

第一义谛之真空。

故于中有二。

初二谛存泯。

文有二句。

上句相违义故双泯。

下句相作不相碍义故双存。

镇国曰。

色空相望总有三义。

一相违义。

二不相碍义。

三相作义。

结云。

此三无碍方曰真空。

亦称妙有义。

记曰。

所以真俗双泯者。

真者真空之理为真谛也。

俗者色等诸法为俗谛也。

又曰。

但约缘起万差为俗。

无性一味为真。

双泯者以二谛不一相违义故。

以俗害真。

真泯。

以真违俗。

俗亡。

互夺两亡。

是曰双泯。

又曰。

此缘起法由性空故。

令彼幻有亦不得有。

是故一切唯是真空。

经云。

诸法毕竟空无有毫末相。

又云。

一切法空如劫尽烧等。

大般若云。

色等空故空中无色。

依彼幻有非有之门。

及依真空非不空门。

说彼真空永害幻有。

是故遂令俗相永尽而为真谛。

又此缘起法由幻有相故。

令彼真空亦成不空。

唯是缘起幻有差别故。

楞伽云。

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故。

摄论瑜伽等中明依他起法。

永不是无。

如是并依真空非空门。

及依幻有非不有门。

说彼缘有永非是空故。

方为俗谛。

如是二谛极相形夺方成本位。

璎珞云。

世谛有故不空。

真谛空故不有。

故双泯也。

二谛恒存者。

宗致曰。

以若不缘生不无性。

故谓缘有者。

显不自有。

不自有者则是无性。

又无自性者显非自有。

非自有者则是缘有。

下经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论云。

智障极盲闇。

谓真俗别。

执亦不得以性空故。

而不许缘生以无缘生空不立故。

论云。

有为法空以从缘生故。

又此是真空非断空故。

若待灭缘生方为空者。

是则情中恶趣空也。

是故以真夺俗俗尽而俗常存也。

又亦不得许缘有故。

违害真空。

以若不空非是缘有。

自若有者非缘生故。

是故以俗害真真泯而真常存也。

又不异有之空方为真空。

不异空之有方是幻有。

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时也。

空有下二。

一味圆彰。

圭山曰。

谓一真心性非空非色。

能空能色如镜之明。

是于二谛之后。

加第一义谛。

谓无性故缘生空亡也。

缘生故无性有亡也。

空有俱亡为一味法故云常显。

下疏曰。

幻色存亡无碍真空。

隐显自在合为一味。

圆通无寄是其法也。

良以下三中道以显妙。

清凉曰。

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

然幻有真空虽通三性。

诸祖释义多就依他以叙诸宗立义不同。

诸教浅深迥异。

而宣政之来奥义湮微。

遂令驾说之流多抑深经以为权浅。

今当先叙诸家所宗空有。

令昼然在前后销疏文。

初言幻有者。

亦名缘有妙有假有似有。

宗致曰。

此大乘内于缘生法二宗盛诤。

一法相宗说此缘生决定不空。

以有因缘之所生故。

犹如幻事不可言无。

若言空者应非缘生。

如兔角等。

又云。

三论但破小乘外道。

遍计实我实法。

不破大乘依他起性。

以是幻有非过失故。

若此亦破则是断灭恶趣空摄。

非正法故。

既是深过。

明知缘生决定不无。

摄论瑜伽深密经等决定说有不可违故。

此乃始教相宗说。

此幻有不许即空也。

二空宗说。

此缘生法决定是空。

以从缘生必无自性。

犹如幻事不可言有。

若言有者则不从缘。

不从缘故则非缘起之法也。

又云。

设使瑜伽等论所立。

依他三论。

亦破以诸缘生无不空故。

若此不破见不亡故。

理非尽故。

此是始教空宗说。

此幻有不得言有。

若言其有则是病眼愚夫所取。

法执未尽也。

三法性宗说。

此幻有从缘无性。

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

幻化人非真故。

云幻有。

亦名妙有。

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

又曰。

以即空之色为妙色。

由了无色而现色故成妙色。

又曰。

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

又曰。

幻有义者是则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

又云。

不堕一边为俗谛中道等。

此乃法性宗约空有相。

即以显幻有义也。

次言真空者。

一法相宗约彼遍计所执。

密意说言诸法自性皆空。

翻彼小乘而空六识依圆。

是有不得即空遍计。

是空但是空无亦曰真空。

二空宗说。

心境俱空平等一味。

圭峰曰。

以诸法无性即名真理。

如幻花无体。

即是太虚。

又引门论云。

大分深义所谓空也。

假名及中道但就空说。

清凉曰。

三论宗云。

妄说为有真谛故空。

依计是俗俗故是有。

圆成是真真故是空。

从缘生法决无自性。

故曰真空。

若言有者。

即是法执。

智光竺汰康朗诸师之所宗也。

汰法师本无论曰。

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

故曰真空。

所以肇公作不真空论演义释。

其题曰。

此中真空非是对妙有之真空。

此真空是所破病。

彼谓真谛一向无物为真空故。

肇公以不不之云不一向是无物故。

曰不真空。

又曰。

此但得三论一分空义耳。

草堂曰。

彼且不立真何况于妄。

以真谛为真空也。

三法性宗所说真空。

镇国曰。

即色之空方曰真空。

亦称妙有。

又曰。

要皆即有之空。

方为具德之空。

又曰非空之空为具德耳。

此即法性宗所显中道之真空也。

次销疏文。

文有四节。

初对总融空有以显中道。

所以前科三谛圆通。

空有一味者。

良由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

一疏结成中道云。

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钞云。

然其正意合真空二义。

总名非空。

合幻有二义总名非有。

空有不二故为中道。

真空二义即空与非空。

幻有二义即有与非有也。

言真空者。

清凉曰。

由无性故空。

是空义缘生故空。

是空之所以。

所以即是因缘。

谓何以无性得成空义。

释云。

由从缘生所以无性。

是故缘生无性。

是空之所以。

既是从缘生法无性故空。

故曰真空。

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

是故真空未尝不有。

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

便名真空。

故云。

即有以辨于空。

言幻有者。

清凉曰。

缘生故有是有义。

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

又曰。

何以缘生得为有义。

释云。

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

是故无性是有所以。

既是从缘无性之有。

则此有常无自性。

故云。

幻有未始不空。

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

是故即空以明于有。

然此疏文直明真空。

是即幻有之真空。

幻有是即真空之幻有。

故云。

总融空有以显中道。

有空下二别融空有以显中道。

即于幻有真空之上。

各显一中道义也。

初言有者。

是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

次言空有者。

谓此幻法从缘无性。

即空之有。

是空家之有。

故言空有。

故不有者。

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

即幻有上非有义也。

非有非不有无二为一幻有。

宗致曰。

一非有义。

谓举体全空无所有故。

二非不有义。

谓不待坏彼差别相故。

大品云。

诸法无所有如是有。

是故非有非不有。

名为幻有。

次云空者。

是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

言有空者。

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

即有之空。

是有家之空。

故云有空。

故不空者。

不待灭缘生方为空。

故全有之空故不空也。

即真空之上非空义也。

非空非不空无二为一真空。

宗致曰。

二真中亦二义。

一非空义谓以空无空相故。

二非不空义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

是故非空非不空名为真空。

经云。

空不空不可得名曰真空。

中论云。

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

宗致合此有五重中道。

一谓非有则是非不有。

以此无二为幻有。

庄严论云。

无体非无体非无体即体无体体无二。

是故说是幻。

此以无体为幻体故说无二。

由此无二不堕一边故名中道。

此是俗谛中道。

二真中非空即是非不空。

以此无二为真空双离二边。

名为中道。

此是真谛中道。

三幻中非有则真中非不空义。

幻中非不有则真中非空义。

以并无二故。

由此无二与前无二复无二。

是故二谛俱融不堕一边。

名为中道。

此是二谛中道。

四幻中非有与真中非空融无二故。

名为中道。

此是非有非空之中道。

经云。

非有非无名为中道。

五幻中非不有则是真中非不空。

此则非非有非非无之中道。

谓绝中之中也。

是故二谛镕融妙绝中边。

是其意也。

此中初二中道是空有别融。

后三二谛交络以显中道也。

不空下三显正拣非。

以明中道言不空等者。

即无性故。

空缘生故。

空为真空也。

镇国云。

显正也。

空而非断者非无见断见之空。

镇国云。

拣非也。

断见之无是定性之无。

定无则著断。

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

无性故空亦非定无。

定无者一向无物。

如龟毛兔角。

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

是故空而非断也。

不有等者。

亦先显正后拣非。

不有之有者。

即无性故有缘生故有。

此二种有并非常见之有。

常见之有是定性有。

今从缘无性之有。

非定性有。

显是幻有显正也。

既非定性之有。

故云有而不常拣非也。

则是真空妙有离断常之中道也。

四执下四离谤。

具德以显中道。

镇国曰。

中道者非唯非有非无而非断非常等。

皆中道也。

四执者亦云。

四谤。

镇国谓。

定有者增益谤。

定无者损减谤。

亦有亦无相违谤。

非有非无戏论谤。

一异俱不俱常无常等。

皆曰四谤。

如情所封定执四句。

故皆成谤。

般若离四句不可以有无取故。

今四执既亡即成四德。

吾祖又曰。

然皆具德不成四谤。

谓此四句即是具德以称真故。

不同情计。

又曰。

尽有之空尽空之有。

方为具德。

又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

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

又随一句必具余三。

若随阙者则非具德。

百非斯遣者。

论曰。

百非非非千是非是。

非百非背千是非非。

中中背背天天。

演水之谈。

足断而止。

审虑之量。

手亡而住。

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

古云。

境智余科不贯义似未安。

故不欲循其辙也。

上来正叙幽深竟。

般若下二结归玄旨。

夫般若虚玄者。

盖群诠之宗极真一之无差。

一十六会之格言。

二十四年之雅诰。

性理幽微超情离见独拔于有名之表。

颖脱于曳尾之涂。

玄虽玄矣。

妙复妙焉。

不亦罄于兹序哉。

故云。

斯之谓欤。

若历下二别叹真诠显。

曲尽妙旨二。

初通明广略二。

初示文。

若历等者。

谓历色心等事备陈正理。

则有八部二十万颂。

颂有四种。

一阿耨窣睹婆此云数字颂。

不论长行。

但数三十二字。

则云一颂。

二伽陀此云讽颂。

亦云直颂。

直以偈颂讽美法门故。

三祇夜此云应颂。

应前长行颂故。

四集施颂积集法义令诵持故。

今即初也。

若撮下即略经也。

枢谓门枢。

尔雅曰。

制扇以柎门傍曰枢。

即俗呼门准是也。

又言行乃君子之枢机。

盖言华屋之要四体之本也。

以况八部所诠顿实之旨。

斯经尽之。

故曰。

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

行即十七字之行耳。

理趣般若序云。

此经并乃核诸会之旨归。

绾积篇之宗绪。

清凉曰。

明是六百卷理趣也。

今经亦六百卷之枢要矣。

是知下二显意二。

初广略由机。

疏主曰。

机缘感异圣应所以殊分论说。

广自力根略自根力。

如来则以广说修多罗略说修多罗以应之。

故曰。

广略随缘。

缘者机缘也。

超言下二理圆俱现。

疏主又曰。

圣应虽殊不思议一。

经云。

譬如痴人畏空而走。

经恒沙劫不能得出。

在所至处不离虚空。

良以真空妙宗性无不在故。

能俱现矣般若下二别叙。

今经二。

初妙赞投机。

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驰生死无智慧明。

五苦八苦不得边底也。

高炬迅航以况斯经。

三无相慧拯接物机导引迷徒。

群修多罗莫比斯最。

然则下二聊示经目二。

初略提纲要。

般若等者。

肇公曰。

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

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

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

经云。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则观照实相也。

波罗下功者。

功用也。

谓漉人天龙渡生死海置涅槃岸。

乃斯妙慧之功用也。

心显等者。

赞能诠经略能摄广之妙胜也。

如圆觉题中修多罗了义五字。

是故圭山科下六字总属能诠。

钞曰。

上五字是比对诸经叹此经殊胜。

意显圆觉一经是修多罗藏中了义之经。

今疏主特彰一十四行。

是六百卷中之要妙。

意言是般若部中之心。

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

前已广叙所诠甚深故。

此特显能诠文字。

般若如精耀气丝焉。

盖顺译主独就喻彰经。

乃等者。

线能贯华。

经能持纬。

圣宣法义。

经以贯之也。

从法下二以义结成般若法也。

心乃喻焉。

心经为诠般若为旨。

结为题目矣。

将释下二开章释文二。

初标列章门。

五门者。

疏从经略门止五焉。

前三义门。

后二正释。

以经题目即本文故。

然此五门生起有绪。

初教兴者。

夫圣人言不虚发。

动必有由。

非大因缘莫兴斯教。

教虽无量不出二藏。

三藏权实教门。

虽知深旨未悉所崇。

宗趣既明。

须知题目纲要。

已彰在文难晓。

五章生起。

其略如是。

初教下二依门解释五。

初教兴二。

初生起大意。

教兴者。

论问曰。

佛以何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经。

诸佛不以无事及小事因缘而自发言。

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事因缘故动。

今以何等大因缘故。

说般若波罗蜜经。

故疏引此生起教兴大意。

一谓下二开章别释二。

初正释四。

初破邪回小。

谓末伽黎等广起有无等见。

行于理外。

世尊说般若等经破实我法化令入道。

二者鹿园之器方等弹呵渐已成熟。

般若之经广说诸法自性皆空。

翻彼小乘引令入大故。

大品云。

若人欲得阿罗汉果。

当学般若波罗蜜等。

疏主曰。

九十五种竞扇邪风。

一十八部争挥爝火。

遂使真空慧日匿辉昏云。

般若玄珠惑兹鱼目。

三令下二显理成行。

前二显理。

次三成行。

令小等者。

即下三乱意人。

为说般若令意净入理也。

四令悟下正见者。

令信解真正了悟。

中真不执定实色空。

方名正见。

二谛中道者。

以是此经之所诠故。

义记云。

二论宗于般若通。

以二谛中道而为其宗。

彼文具彰真俗空有与夺存坏。

以明缘有性空。

或相夺全尽。

或相与全存。

或自坏自存无有障碍。

若相与门则不坏有之空。

与彼不坏空之有理不杂。

故成非一门。

若相夺门则此坏有之空。

与尽空之有全。

夺故非一也。

若各自存门则不相。

是故非一也。

若各自坏门则无一。

可一故非一也。

以存坏无碍二理不杂。

不堕边故不失中道。

是谓二谛中道也。

非异之义如彼所明。

又非一与非异复无有二。

以缘起无二故。

以坏有之空即是尽空之有。

无障碍故。

极相违反。

还极相顺。

是故相夺相与复无有二。

镕融无碍也。

由非一即非异故。

即二谛为中道。

由非异即非一故。

即中道为二谛。

又非一与非异亦非一。

是故即非一之非异与即非异之非一。

义不杂故。

而非一也。

谓不异中之二不异二之中。

融通不杂故非中非二。

具足中二。

是谓中边无障无碍之中道。

令悟此故斯教兴也。

五显等者。

此下欲成胜行故演斯经。

以净信大心万行之本。

又发三心修十信即是行故。

佛德者。

常等四德及佛地河沙真净功德。

义同华严。

举果劝乐生信心也。

问觉钞说空宗佛德空云诸部般若中百门论首末皆是。

又引此经无所得等。

皆曰彼义。

何由今说常乐等德答彼成智光此顺疏主。

下辨所得中。

云德无不备故。

非佛德空也。

大菩提心者。

即直等三心深广。

行者离相为深。

随相为广。

般若具明二行故。

八令下三断障得果二障二果。

并如下说。

十流下四传芳万古。

此为未来等蒙益也。

略说下二结指第二下二明藏摄二。

初藏摄三藏者。

谓经律论也。

通称藏者。

以含摄故。

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摄。

即包含故。

契经者。

谓契理契机贯穿摄化。

即贯穿言教摄持所化也。

经非余二故。

契经摄二藏者。

则约大小以分。

今非二乘故。

菩萨藏收。

权实下二教摄。

镇国曰。

由前经藏有权实等故有此门。

然疏主述作随宜制度事非一准。

且华严备张五教起信无差。

唯约四宗斯经但明权实。

梵网独开化制。

盖以欲和阳春之高唱乃追玉舌之旨归。

然则门门刃解东流义义冰镕。

三藏戒经具说重轻。

佥明持犯约化制以释通。

岂非得旨。

般若竖贯二时横通五教。

有带有双谈空谈有彰权实以明之。

可称绝唱。

且一大藏经虽皆佛说。

然有就机方便权宜说。

有称性决了真实说。

今经决了真实故云实教摄也。

但以权实多门理须略辨。

约说有三。

一就五教。

前四皆权后一方实。

此如孔目教章等说。

二者前二为权后三皆实。

如华严圆觉等疏所说。

三者净土说为真实娑婆谈是权宜。

如修证仪说疏依第二。

问般若谈空以空为始。

始固属权故。

政观以来议斯权实众说不同。

或约大小或约通别。

或曰。

教果是权理行是实。

何以记皆不叙。

答曰。

论云。

从得道夜乃至涅槃。

常说般若。

斯经权实双彰渐顿兼唱诸宗判释不同。

故使后贤多误。

今将具列以罄源流。

一戒贤论师曰。

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

依他圆成犹未说有。

即判般若等经中百等论。

说六识空多谈空理。

属第二时法界无差。

论疏依此以判般若等经。

属第二宗摄。

二智光论师曰。

第三时中方为上根说无相大乘。

谓此缘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

依计是有圆成是空。

依此以判般若等经。

总破大小法相八识俱空多说空理。

圆觉疏等叙彼所判。

般若等经中百等论属于空宗。

始教所摄。

三吾祖镇国大和尚曰。

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部般若了义大乘之经。

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

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

是知实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

观照般若即为了因。

大品仁王理趣等经。

皆属终教。

四者诸祖皆曰。

二边既离中道不存心境两亡。

亡绝亦绝。

般若现前。

已当八部无相六乘之极致。

镇国曰。

即同智照无二亦同顿教。

文殊问光赞放光等经。

诸祖并曰。

顿教。

五镇国曰。

大品云。

一切法趣色即一切皆色。

一中具一切。

即事事无碍般若义。

该五教即具圆矣。

而疏主以戒贤智光二宗所判。

真谛之空非第一义空。

故不摄此义。

当后三故言实摄。

若约今经显诠分齐者。

镇国云。

若以三观就心经意。

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

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

色空相即明是中道。

为空假中之三观。

疏中亦以三观释经。

当前第三义也。

又云。

以会色观中明色不异空等。

明空即色中明空。

不异色等。

第三观但合前二。

第四拂前四。

向相现真空相不生不灭。

无智亦无得真空观备矣。

贞元判同顿教。

即前第四义也。

前疏广叙中道。

下文备彰相作相成。

互存互泯无碍自在。

圆中同教。

经诠坚实一心即圆觉妙心。

含圆别矣。

皆前第五义也。

疏文经旨明若瞩日。

别议权实者。

惑亦甚焉。

第三下三明宗趣二。

初唱章释名。

宗者崇也。

尚也。

今云。

语之所表者。

即此经表彰表显之崇。

崇尚也。

趣者趣向也。

即宗意所归趣之处也。

然先下二总别演义二。

先总。

总以等者。

大论云。

说智及智处智智皆般若。

晓公曰。

此中即显三种般若说。

智者文字般若。

及智处者。

实相般若。

智智即观照般若。

是三皆此经之宗。

一贯等者。

古德曰。

妙心湛寂无相而相。

谓之实相。

实相随缘为诸法之真性。

肇公云。

实相法性性空缘会本无一义耳。

二观照等者。

即正体智等无相离分别之慧也。

三即文字般若。

孔目云。

熟教有三种智。

谓实相般若智等。

清凉曰。

清凉法界相宗不得名智。

法性宗中亦名为智。

即此实相也。

或说五种般若不离此三。

故云不越等。

别亦下后别一教义。

对深穷教海志在见理成智也。

二境智对谛观正理意。

其破惑发智矣。

三因果对因行。

即观照妙慧也。

果德为趣非佛德空矣。

然别宗如此。

其通宗者。

般若以无相为宗。

清凉曰。

无相宗含于三教。

谓始教顿教实教。

今经正当顿实。

若深必该浅。

义或可通。

第四下四释题三。

初唱章。

二演义三。

初分教义二。

初辨诠旨。

谓般若心者。

标举也。

是所之诠义者。

判释也。

判此题中心及般若等言。

皆属所诠之法。

即下无挂碍心也。

不空译云。

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

名普遍智藏。

乃至色性是空空性是色等。

即心是所诠法。

明矣。

圭山曰。

藏和尚般若心经疏作所诠义释心字。

意云。

般若之心是万法之体故云心也。

会同坚实用释圆觉妙心。

拣云。

不同缘虑集起之义。

又曰。

肉团粗浅不必拣也。

故云。

所诠之义经之等者。

诠上般若心也。

佛地论云。

能贯能摄故名为经。

又曰。

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

依所诠义名佛地经。

且能所诠释经题者。

本出亲光。

而四明礼公乃言。

大违佛理。

智者位居五品。

亲光登地菩萨位望相辽。

如一轻尘较大地土。

而辄是彼非此不知其可也。

若心作喻释。

即心经二字是能诠教也。

二结离合即能等者。

依所诠义立能诠名。

三摩娑释依主得名。

补卢沙声属声受称。

二就下二析法喻二。

初约所诠以指法。

就上所诠义中。

复取心字以喻能诠教胜。

唯般若等是所诠之法。

故不言所喻。

复云。

所诠是知实相观照非所喻也。

独将一十四行文字般若为所喻。

故但言所引之喻。

不言能喻心之下二叹能诠以引喻。

此乃译人之意非疏主正义。

故慈恩云。

般若波罗蜜多者。

大经之通名。

心经者。

此经之别称。

般若之心经也。

草堂曰。

亦作能诠教释。

意云。

此半纸之经是六百卷之中也。

即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

引而为喻。

喻此略经是大部之心藏也。

即文字般若是所喻。

心之一字是能喻也。

即般下法合以彰要。

谓六百卷二十万颂之内也。

统要等者。

幽赞曰。

甄综精微纂纲赜事。

虽万象统即色而为空。

道纵千门贯无智而兼得。

采广文之秘旨。

标贞心以为称也。

况人等者。

况譬也。

如人百体心为其主。

故经云。

心如帝。

三喻此略。

经唯谈妙最余藏六腑喻广说。

经兼被二乘亦该权浅。

岂似此经中道镕融。

唯终唯顿文略义深。

括尽玄奥故云。

统极之本。

然泛论心者。

有其四种。

一纥利陀耶即肉团心。

二缘虑心谓八识。

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三质多谓集起心。

即第八识。

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四干栗陀。

此云坚实心。

若作所诠则当第四坚实。

约法以解心也。

作能诠释则当第一肉团。

约喻以解心也。

且圭山出。

自大唐。

非后人救过而穿凿也。

显矣。

近代岳公而谓疏主不知约法以解心陋哉。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也。

三就下三明体用二。

初翻名以显体。

即就前所诠法中。

非所喻文字般若中也。

体用分二者。

然体用多门略明三义。

一寂体照用则实相观照为体用也。

放光云。

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

此明寂体无相也。

道行云。

般若无所知无所见。

此显照用无知也。

二权实二智以分体用。

实智照真内鉴而无知体也。

权智涉俗外应而无虑用也。

三直就大乘以明体用。

则以当法包含为体。

运载功能为用。

疏主曰。

体用合说故云大乘。

三大二运即其义也。

又疏主明乘体中。

则以无分别智所依真如互为兼。

正摄余胜行为乘体。

性明业用中。

乃约三佛性中自性为所乘。

引出为能乘至得果。

为所至处。

又约运因成果等义。

为乘业用。

然今此疏。

乃取到岸为用。

证真为体。

正用第三兼之前二。

若以翻尽为用照源作体。

则通用二三该之。

第一般若等者。

译梵成唐。

即神等者。

灵知不测曰神。

颖脱众妄曰悟。

超名言之表曰玄。

出相见之乡称奥。

以无得无智之般若。

会契离性离相之真源。

本觉自知照体。

独立绝知会忘能所。

本心挺现不由他悟。

故证而称妙也。

若以真源为实相。

则般若但目观照文字。

若约一法多名则理智互出。

以无智外之如故。

真源即般若。

亦无如外之智。

故智慧即真源矣。

波罗下二会梵以彰用。

波罗者译梵成唐。

既以到岸为用。

正约运因成果也。

而义有三。

一由斯妙慧者。

运行令增也二生死过尽者。

运惑令灭也。

三真空际者。

运理令显也。

初一是能后二是所。

又即杂集三转依义。

一心转真性现故。

二道转行渐增故。

三断转惑障灭故。

又起信云。

破和合识是转灭显现法身。

是转显智淳净是转增。

但小不次不到之慧。

拣权小也。

谓体下三结释。

初一持业。

后二依主。

立斯名者。

据不空译本。

即说主立耳。

经观下五解文疏三。

初唱经标章。

然此当通唱一经而判释之。

随科释处再唱子科。

经文于义即便。

今疏从略但存别唱。

不然则判释居前。

或本作此安布以广陈。

中例亦如此。

故不敢率易改动。

此既下二会义具阙。

然此经六译三分有无译人意乐。

今此云者。

是语略之之意也。

慈恩曰。

录大经妙。

最别出此经。

三分二序故。

皆遗阙。

然余译多具。

文中下三开章演释二。

初总别开判二。

初分总二。

初判经。

何以下二显意。

何以者。

假问令说也。

谓显等者。

灭惑要须开解。

开解在于显谈。

祝诅志期生福障除。

然后福生。

经谈二分依修而福慧等严。

故云显了等也。

夫灌顶大悲涤业之辞甚显。

首棱如意雪罪之文颇明。

孤山乃谓显秘之与机心好异引。

直说为神咒。

判情迷作秘宣。

遂使教阙浅深人无利钝。

且郢书燕说谁曰不空。

献替凤毛岂称秘密。

况乃全抄本疏杂以浮辞谩夸。

十疏通经是亦浪名。

江表钞盂兰而服义疏。

斯经乃欺心中边皆甜实难其味。

就前下二判别二。

初判经略标。

纲要者。

真心之空斯教喉衿。

是以经家标为义本。

不空译云。

菩萨白言。

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

蒙佛听许入慧光定。

照五蕴空度苦厄等。

一经宗本故略标之。

广陈实义者。

色空交彻性相融通。

事非权浅故云尔也。

以义下二显意。

初约广略。

三约解行者。

略乃定中照见得非自利行乎。

广则起定宣扬对机明辨。

开彼解为。

然今经略分则别译序分之文。

译者之妙巧应秦人。

而皆别相修多罗摄略为广本。

亦本略收前中下。

二依门作释。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下

    宋玉峰沙门师会述

  经二。

初显了般若二。

初略标纲要分疏三。

初科分。

第四科名诸师注本。

但云明利益无能观之言。

以愚所见。

传写之家误下能字耳。

二随释经四。

初能观人疏二。

初标章指经。

初句标章。

次句牒经。

能观人者指示也。

言观自在者。

镇国曰。

三业归依十通随应。

鉴无遗照益无不周。

然或云。

观世音梵云婆卢枳底。

此云观世湿伐罗此云自在。

若云摄伐多。

此云音。

梵本有二故。

译有二名。

而法华云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即观世音。

然彼经初语业称名灭除七灾。

二身业礼拜能满二愿。

三意业存念净除三毒。

即自在义。

今多称观世音者。

语业用多感易成。

故经取义圆云观自在。

慈恩说十自在。

恐繁不录。

谓于下二依名演义二。

初解别名理事等者。

良以观不可分之理。

圆摄一尘中。

本分限之事全遍法界内。

理事圆融无所挂碍。

广大甚深三昧。

自住三摩地时解脱若斯。

是以从三昧起。

如证而说。

故云观达自在等也。

又观等者。

十四无畏三十二身。

皆本妙圆通也。

菩谓下二释通名。

上求下化翻梵成唐矣。

经行下二所行行二。

初唱经。

二明下二演义二。

初就法以拣浅。

  妙行二者。

即二空行也。

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

名人空。

法我执无处所显真如。

名法空。

如为所显智是能显。

二执空无故名二空。

太一云。

人空通小乘而未清净三乘方清净。

法空在三乘而未清净。

至一乘究竟清净。

言时下二约时。

以显深。

别译云。

欲说菩萨普遍藏心非应二乘时也。

然疏主循荣阳之请。

协译者知见。

以大拣小略显一理。

般若时贯五三教。

诠权实对浅论深。

旨该多义。

清凉引理趣般若一段经文。

用彰二义深浅悬绝。

理趣分当五百七十八。

经云。

尔时世尊依一切无戏论法。

说如来之相。

为诸菩萨宣说般若甚深理趣轮字法门。

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

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

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

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

一切法。

无常无常性故。

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

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

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

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

钞曰。

此上显性空理趣。

又经云。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

为诸菩萨宣说般若。

一切有情住持遍满。

甚深理趣胜藏法门。

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

普贤菩萨自体遍故。

一切众生皆金刚藏。

以金刚藏所灌洒故。

一切众生皆正法藏。

一切皆依正语转故。

一切众生皆妙业藏。

一切事业加行依故。

钞曰。

前明有法非有。

后明无法不无非有非无。

是中道理趣。

上皆彼文有法非有。

是性空理趣义。

当始教空宗无法不无中道。

理趣义通。

后三实教理趣。

今经采其秘旨。

实教所摄理当后义。

故云行深时也。

又般若义具五教。

今经撮其枢要。

相望备论浅深理无不可。

恐繁不叙。

上皆顺疏以深拣浅。

今于疏外率愚以助一解。

辄谓慧光三昧。

广大甚深穷法源底。

当体难思菩萨游此。

故云行深。

如理而证照理究竟。

当斯之时乃曰行深时耳。

原夫经意未必须俟拣显。

疏主且顺译人。

三乘宗旨大以拣小为义。

作此释耳。

经照下三。

观行境。

初唱经。

三明下演释观行境者。

镇国曰。

五蕴者。

身心之异名。

行人若不识身心真妄。

何能悬契。

不达真妄之本。

诸行徒施。

是以菩萨欲为大心宣秘要法。

先入慧光大定。

以离念之明智。

彻法之慧目。

洞达五蕴自性空。

无所起当体即如。

然后从三昧起。

告鹙子曰。

应如是学。

故以达五蕴空为观行境。

然以深慧观蕴性空对之起观。

故名为境。

若成般若境即所行。

镇国曰。

如般若中虽有实相。

为成智慧所行境中。

若能若所皆是所行。

如诸菩萨行深般若。

能观所观皆所行行。

二空理者。

镇国又曰。

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

迷身心总相故。

计人我为实有。

迷五蕴自相故。

计法我为实有。

智眼照知。

五蕴和念假名为人。

一一谛观。

但见五蕴。

求人我相终不可得。

先观色蕴是观身了知。

坚则地润则水暖则火动则风。

观余四蕴则是观心了知。

领纳为受。

取相为想。

造作为行。

了别为识。

依此身心谛观分明但见五蕴。

求人我相终不可得。

名为人空。

若观一一蕴。

皆从缘生都无自性。

求蕴相不可得。

则五蕴皆空名为法空。

是以照五蕴而二空理现。

经度下四明利益。

夫一切苦厄二死收尽。

今见真空度已尽矣。

何者。

清凉曰。

乘人空观行出分段生死。

永处涅槃。

乘二空观行双照人法二我。

毕竟空无所有。

则离诸怖畏度一切苦厄。

出变易生死名究竟解脱。

苦谓五苦八苦。

变易谓因缘等四种生死。

如唯识等说。

依此观行得究竟乐果。

佛德空乎。

上来下三通结。

经舍下二广陈实义分五。

初拂外疑。

作此科者。

切缘郑公久诵此经。

先己熟闻译者之说。

是以疏主顺其闻见。

有此云耳。

故慈恩云。

今说色空互相显者。

令义增明破疑执故。

一者二乘作意狭劣不乐利他二者于大乘中颠倒推求。

及起疑惑等。

实非疏主及经宗旨。

故有便显正义之科。

方顺本宗释经通意。

于中二。

初唱经。

清凉曰。

色即法相之首。

五蕴之初。

故诸经论凡说一义。

皆先约色故。

大般若等从色已上种智已还。

八十余科皆将色例。

若略收法不出十对。

所依体事无不即空。

是以诸祖皆云真空之理幻色等事。

遂以释或十门无碍也。

自下下二作释二。

初判。

总此科疏文理在唱经之前。

疏中从略不存通唱。

已如上会。

初段下二释别二。

初总示释仪。

文有四释者。

则此唱经文通。

作四释。

盖文含四义故也。

非于所疑法中有。

四释也。

是则鹙子亦随四说义有不同。

若总四释皆属所疑法。

则陆沈经宗失于深旨矣。

大科从初二义以立其名。

初中下二唱章显相四。

初正去小乘疑。

经二。

初举疑人。

言舍下牒。

经举疑人者。

判释也舍利下出得名之缘。

亦翻春莺。

聪慧下叹德。

以释对告之由。

异译经说。

佛在鹫山与大比丘众满千百人。

今特告之。

故曰上首。

彼疑下二对释疑三。

初有余位。

初举疑。

彼闻大乘说法空理而生此疑。

有余者。

太一云。

有余身智故。

见蕴无人者。

蕴中无我显人空故。

亦云下正疑。

与彼大乘法空无别。

今释下显异相。

蕴中等者。

床上无人床固非无。

蕴中无人蕴岂空耶。

则空与蕴异。

今明下以经遣疑。

又疑下二无余位。

太一曰。

无余身智故同数灭无为为体初举疑。

此位身智俱尽无色心等蕴故。

汝宗等者以小乘析色观色尽方空。

大乘体色观色即是空。

非灭色明空。

如始教说。

今则下以经释遣。

以二下。

三通结示。

二兼下二兼释菩萨疑。

是亦通释。

舍利下一段经文。

理当亦有唱经。

举疑人之科。

疏略不指疑人。

即舍利子耳。

而谓引论举疑人者。

非也。

然疏云。

菩萨何以鹙子者。

疏主曰。

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

则鹙子等位皆三乘。

太一曰。

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

又曰。

其位在于顿悟熟教义通初教。

又回心声闻约本则名声闻。

据现学法则名菩萨。

疏文有三。

一宝性下标举。

一疑下二列释。

三疑下三结示。

然今列三疑以顺经文。

故与玄镜不次而圭峰略注。

意存的示。

观心不欲衍引故。

云不必和会。

三便下三便显正义。

良以色空无碍相即圆通。

乃是斯经所诠正理故。

云便显正义释疑之义。

义门兼有经亦二段。

舍利子者。

对告人也。

所显义中一彰所以。

释成空有二。

初正显无碍因由二。

初标示。

便显下牒科名。

但色下示义所以。

经说色空相即互无异者。

良由具此三义故得空。

非断空有非定有空而全有即有。

以辨于空有而全空。

即空而辨于有。

真空妙色存亡无碍。

隐显圆融一味无寄也。

镇国又曰。

缘起之事与性空之理。

二互相望有乎三义。

由此三义成于理事无碍。

彰其所以。

亦但说此三门四义。

疏主仰释斯经。

则此段经文义渊奥。

具足十门理事无碍。

是一经实义之宗本也。

下明所离显法体。

皆即妙有之真空耳。

此下二科疏文。

今古同迷乃将斯经抑为权浅。

往往不免谤法矣。

镇国大和尚循文解释。

辞句晓然。

今略出之。

一相违下二释相。

彼文云。

言相违者。

经云。

空中无色以空害色故。

亦应云。

色中无空以色违空故。

若互相存必互相亡故。

即五六九十四门后二义全同。

此疏但不相碍义。

末文云。

此即七八事理相即。

二门相作义至准上应知。

下云。

此即三四依理成事。

事能显理门也。

其初二门即通显体相亦不相碍义。

释曰。

言初二门者。

即相遍二门文句全同。

故不备书。

具如贞元。

第一之下真空亦有者。

上以色望于空而成相作。

若空望于色作义亦成。

是故下二蹑示圆通所以。

是故者。

蹑上之辞。

由上三义无碍故。

令真空妙色各具四义。

而成空色圆通。

镇国曰。

又由上三义诸空有法通有四义。

当知始教所诠真谛之空。

虽云即色之空不具四义三门。

良由若言其有即是法执未尽故。

当深究此经所诠即色之空即空之色。

各具四门三义。

双存双泯逆顺隐显。

具德自在无滥空宗。

妄说为有真谛是空。

镇国说性宗。

即空之色为妙色。

即色之空为真空。

是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

为具德之空有也。

吾祖随句牒释。

恐有固执不敢避繁。

遂具书之。

于中二一真空望妙色。

彼文云。

一废已成他义以空即色故。

即色现而空隐也。

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门。

二泯他显己义。

以色即空故即色尽空显也。

即第八事法即理门。

三自他俱存义。

以隐显无二是真空故。

谓不异空为幻色色存也。

不异色名真空。

空显也。

以互不相异二俱存也。

即是第九真理非事门。

四自他俱泯义。

以举体相即全夺两亡。

绝二边故。

即第五以理夺事门。

上之四义并空望于色。

色望下二妙。

色望真空。

初标示。

以色为自以空为他。

故异前门一显他自尽义。

即是第四事能显理门。

二自显隐他义。

即是第七真理即事门。

三俱存义。

即是第十事法非理门。

四俱泯义。

即是第六事能隐理门并准前思之者。

一以色即是空故。

即空现而色隐也。

良由显空之他尽色之自故。

事有显理之能也。

余三可知。

又有前四门必带后四门。

有后四门必带前四门。

合则通为四门全有之空全空之有。

故通合为四。

是则下二会圆通结示经宗。

是则者。

承前之语也。

由色有显他自尽等不思议玄奥之德。

故能或存或亡无有障碍。

具德之空或隐或显逆顺自在故。

即幻有之真空即真空之幻有。

圆妙融通无有异相。

故云合为一味圆通无寄。

是其所诠之法故。

经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也。

所以相违无碍及相作者。

以缘起法有四义故。

一缘生故有。

二缘生故空。

三无性故有。

四无性故空。

由初及四二义别故。

有相违义。

由二及三有相作义。

谓缘生故空。

则有作于空无性故有。

即空作于有。

由上四义同一缘起有不相碍义。

又由初二义有有望于空而成四义。

由后二义有空望于有而成四义。

谓由无性故有有广己成他义由无性故空有泯他显己义。

由上二义无碍故。

有俱存义。

由上二义相形故有自他俱泯义。

有望于。

空四义准之。

又以无性缘生故有。

则非常见有见之有为幻有。

无性缘生故空。

则非断见无见之空为真空幻有。

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

空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以有与非有无二。

方为幻有。

空与非空无二为真空。

故有非空与有无二为一幻有空与非有无二为一。

真空又幻有与真空无二为一味法。

上来并是镇国和尚将此一科经旨疏文。

释彼理事无碍法界。

则此经正义于斯可见。

若依此释斯经分齐。

正当圆中同教。

于中若唯取双存义。

当终教。

唯取俱泯则当显教。

若欲属当经文如前所引玄镜二义。

亦当终顿。

又以明所离未文问答并法相开。

合疏语。

则一经始终皆谈色空。

交彻理事无碍中道。

玄旨精考。

疏主深衷未易肯将经文一字抑为权浅。

况下更。

有明所得一科。

显佛德圆常乎。

由斯等义。

是故疏主判云。

实教所摄。

乃将今家五教后三合为一实。

其理甚明。

四就下四就观行释。

前约所证所观之境。

今就能证能观之智。

以释经文。

于中亦有对告等。

科疏略不出。

文三。

初止观两轮。

一观色等者。

经第二句也。

宝册云。

所言止者。

谓止一切境界相。

即以觉慧唯识道理破外尘相。

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云止。

色是外尘观之即空故成止行。

论又云。

依是三昧则知法界一相。

即名一行三昧。

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文殊般若经云。

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

是名一行三昧。

入一行三昧者。

尽知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乃至广说真如三昧。

能生此等无量三昧。

文殊般若即此经之广文也。

观空等者。

论云。

所言观者。

谓分别因缘生灭相。

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即经第四句瑜伽云。

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

安住理趣世俗妙慧。

当知名观。

观空即色乃安立世俗矣。

空色无二即二不异句也。

见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

见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

廓情尘而空色无碍。

泯智解而心境俱冥。

可谓止观变行为究竟也。

论云。

定随时彼观则顺。

观随时中彼定即顺。

具足具足不离转故。

见色下次二不住道见色等者论曰。

观一切法自性无生。

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智也。

见空等者。

论曰。

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

起于大悲修诸福德。

摄化众生不住涅槃悲也。

色空下二不异句。

悲智念不殊者。

即悲之智。

观彼即生之空。

即智之悲。

以化即空之生。

随顺法性不住二边。

故云成无住处行。

镇国曰。

大智自利异凡大悲利他异小。

此二相导成不住道。

三智下后一心三观而言。

依璎珞。

经者。

智者云。

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

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

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

二空观为方便得入第一义谛观。

此名出璎珞经。

彼释意云。

假是虚妄俗谛。

空是审实真谛。

今欲去假归真。

故言从假入空观。

假是入空之诠。

先须观假。

知假虚妄而得会真。

故言二谛观。

从空入假观者。

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

不成佛法不益众生。

是故观空不住于空。

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

令得服行故。

名从空入假观。

而言平等者。

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

今破空用假。

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

二空为方便者。

初观空生死。

次观空涅槃。

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

初观用空。

次观用假。

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

心心趣归萨婆若海。

双照二谛也。

是为次第三观。

一心三观者。

此出释论。

论云。

三智实在一心中得。

只一观而三观。

观于一谛而三谛故。

名一心三观。

乃至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

准此即三观之名本出璎珞。

论以一心融之。

名一心三观。

故云。

依璎珞经。

当知论宗于经人承于论。

就本而言依经立耳。

文中初观会色归空。

次观明空即色。

后即空色无碍泯绝无寄。

中道第一义谛观也清凉曰。

空如不二为真空不坏。

假名即为假观。

合上空假为中道。

故疏云。

空假平等非破用均也。

又可以次显不次也。

谓说之前后观时三一相即。

经诠普遍藏心故名。

一心三观玄。

镜云。

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

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

色空相即明是中道。

二祖配。

经不同。

则知经意融通。

亦各任放辩才也。

经舍下大文第二显法体经。

二先总二。

初唱经科判。

今初下二依义演释二。

初释经蕴等者。

谓三科七大等法空。

状者。

即第一义空形相体状也。

不同角犎垂壶之相。

负近致远之性。

内为性外为相也。

良以真空随缘而现诸法。

要在缘中方显空理。

故约诸法而明空相。

中边下二引论。

初引颂。

宗致亦引此颂则云。

无二有此无是二名中道。

言无下引释文义记。

又曰。

此有彼无无二为中道。

又曰。

此中有此无者。

只是无彼有也。

探玄云。

一遣妄。

二顺真。

又初会性永无二实相不灭。

又前了其不有后证其不无。

故云无二有。

此无是二名空义也。

镇国云。

无妄法之有有妄法之无。

然有无有二。

一定性有无。

二真空妙有。

无妄法之有。

则无定性之有。

非断无矣。

有妄法之无是真空之无。

便为妙有。

是故若举妄取真则妄有真空。

如三论说。

若空有对辩。

则妄空真有。

如涅槃明无能取所取有者。

则无妄法之有也。

有能取所取无者。

则有妄法之无也。

又曰。

遂令缘起之相相无不尽。

无性之理理无不现。

经不下后别三。

初唱经。

经明六不。

而中论云。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此明八不。

清凉曰。

欲明不生不灭含义无尽。

略举八不。

又曰。

然不生等佛法之体。

正教之要。

义味无尽。

释有多门略伸一两。

是以贤首清凉约境行通别以释斯义。

破法显理。

此为最要。

中论曰。

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

又六八十不。

若约显仪无尽。

则经论异出不必更会。

若言展转相因互成。

由不来去得非一异。

由不生灭得不断常。

会亦无违。

备如二祖恐繁不录。

二别下二释仪。

初就下三演释三。

一就位释二。

初直释。

道前者。

疏主云。

谓见道前也。

凡者内外二凡。

今就相显遍。

从外凡杂染众生位说。

论曰。

为本际无边烦恼藏所缚。

从无始来生死趣中生灭流转。

名众生界。

故云。

谓凡夫等是生灭位。

第一义空性非生灭。

故经以不不之。

是以疏言真空离此等也。

道中者。

见修二道十地位中也。

疏主曰。

又以十地说为见修。

故云菩萨等位。

障染等者。

此约能所治障行以分垢净。

疏主又云。

已断障故名净。

断未尽故名垢。

又修起净德名净。

净德未圆犹带障故名垢。

又异前位故名净。

异后位故名垢。

真空离此故。

经不之道后等者。

究竟位也。

今尽者。

疏主曰。

习气亦尽也。

万德今圆者。

疏主曰。

福智圆满最极净也。

此皆染净相翻缘修。

若此性觉真空不容有。

是故总不之。

首棱云。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又佛下二引论二。

初引佛性先总标。

即彼论第二卷第三显体分三因品。

论云。

复次佛性体有三种。

三性所摄义。

应知三种者。

所谓三因三种佛性。

三因者。

一应得因。

二加行因。

三圆满因。

初即二空所显真如。

由此应得菩提心。

乃至道后法身故。

二加行因者。

谓菩提心。

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后法身。

三圆满因者。

即加行因。

由此得一切满三种佛性者。

应得因中具有三性。

一住自性性。

二引出性。

三至得性。

清凉曰。

住自性性者。

谓道前凡夫位。

引出性者。

从发心已上穷有学圣位。

至得性者。

无学圣位。

言发心已上者。

若约得位已去。

则当解行发心。

若约见道位说。

则证发心也。

疏主又曰。

自性住佛性者。

杂染众生位中有垢真如。

引出性菩萨位垢净真如。

至得性即无垢真如。

真空等者。

就前三位故有生等性空觉明无若干也。

又法下二引无差论如彼分位门说。

二就下二就法释二。

初释别。

谓此等者。

珠现青黄而珠不生青黄。

遽亡而珠不灭。

又随等者。

如华华空空不生华。

华去空澄空不加净。

障尽等者。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将谁减乎。

德不增者。

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其何增耶。

此生下二会总诸识熏习故妄心分别故。

有色等生。

是故皆有为也。

真空离此故翻破彼显空相也。

三就下三就观行释二。

初正释。

谓于等者。

标指也。

具言三无性者。

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于中二。

初对三无性说。

一于遍计作无相观。

由无遍计方显无相。

故唯识云。

依此三性说彼三无性。

是知若无。

遍计安知无相。

谓彼等者遍计之法妄情谓有道理。

是无古今观之无可生灭。

二于等者。

染净之法从因缘生。

无有生故。

故经云。

一切法无来。

是故无有生。

以生无有故。

灭亦不可得。

既本无生将何垢净。

三圆成中。

言前二不有者。

谓依计也。

此约空性二宗义说。

若法相宗但无遍计。

又下约本性重释圆成也。

又妄下二真就当性说。

遍计性者。

性本自无何有生灭。

缘生即无性无性即空。

奚染净之有。

觉明空海面为虚空。

平等本性孰增减耶。

镇国曰。

别约三性中。

各有三释。

一直就当性说。

二约当性二义说。

三对三无性说。

今即初后二义显正作通别释者。

未见其理。

二会总可知。

经是下大文第三明所离二。

初正释经义四。

初法相开合门二。

初唱经。

第三下二判释二。

初总判。

然真等者。

真空是能离妄法之真如也。

所历乃所离。

定实有性蕴等妄染之法也。

云空无者。

即无此染法非无不空真如理也。

统略有四。

广说则八十余科法相。

开合者。

则蕴界处随根开合也。

初是下二别释二。

初示经意会中道。

初是等者。

良以第一义空无性故。

空蕴等诸法定实有性有无相违。

是故此中无彼等法。

此就下会中道。

即前相违义也。

今云无者。

以空害色故。

中无色也。

不坏色者。

即不相碍相作义也。

空是真空不妨幻色。

若碍于色非真空故。

自性等者。

由从缘故有。

有来即无故不待坏。

近古不达而谓但显空理。

未晓全即妙有也。

此中下二就法相显开合。

初明五蕴。

亦云五阴。

阴章曰。

问蕴义云何。

答诸所有色去未现在内外细粗远近胜劣。

彼一切略说色蕴积聚义。

故如财货积聚。

乃至识蕴。

此问显得名也。

又苦相广大故。

名为蕴。

如经纯大众苦蕴集故等。

又问。

蕴义云何。

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

故观实有耶。

答此余根境是实有义。

一切皆实有为舍执著实有故。

观察实有。

此蕴义声闻即实初教即空。

终教即如。

顿教不可说。

一乘即法界。

二无下空十二处也。

处章云。

十色界即十色处。

彼不言半略也。

章问曰。

处义云何。

答识生长门义。

是处义。

当知是种子义摄。

三无眼下三空十八界。

界章曰。

云何建立界谓色蕴即十界。

眼等五根界。

色等五境界。

及法处一分受想行蕴。

即法界一分识蕴。

七识界谓眼等六识。

及意界故。

故云。

色心俱开有作三六观者。

义亦可见。

章问。

界义云何。

答一切法种子义。

谓依阿赖耶识中诸法种子说名界。

界是因义故。

又能持自相义。

是界义。

广义。

彼说释。

此下指广。

经无下二缘起逆顺门二。

初唱经。

此即缘起观也。

镇国云。

缘起深义佛教所宗。

乘智阶差浅深多种。

龙树曰。

因缘有二。

一内。

二外。

外即水土谷牙。

内即十二因缘。

今正辨内。

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总含法界。

一大缘起。

大经文内略说十重穷究性相。

以显无尽一乘之义。

广如彼疏。

三乘缘起亦具十门。

如璎珞经。

三乘之智观之。

各得自果。

广说如余。

二明下二作释彼之十门。

皆具逆顺。

逆则缘灭顺则缘生。

此约流转还灭以为逆顺。

即逆生死顺生死也。

若言无明缘行等。

顺生死也。

无明灭故行灭等。

逆生死也。

顺即流转门。

逆乃还灭门。

若二门各说逆顺。

具如探玄第十。

以其等者。

三道性空故。

因缘生法生无有生故。

逆观等者。

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

经云。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故无可尽。

此举下例余支。

经无下三染净因果门二初唱经。

四圣谛也。

圣者正也。

无漏正法得在心故。

谛有二义。

一者谛实。

此约境辨如所说相。

不舍离故。

真实故。

决定故。

谓世出世二种因缘必无虚妄差失故。

二审谛。

此就智明圣智观彼审不虚故。

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

不得称谛。

无倒圣智审知境故。

故名圣谛。

瑜伽云由二缘故名谛。

一法性故。

二胜解故。

凡夫有初无后。

圣具二故偏称圣谛。

法性是谛实胜解即审谛。

三染下二作释。

言世间因果者。

欲显四谛义。

通大小事理具足不同。

十二因缘但事而无理。

名广而事略。

事亦不具。

但有苦集而无道故。

六波罗蜜但显出世间而无世间。

今言苦集是世间因果。

显四谛包含具足相也。

所知所断无改易故。

谓苦是下出谛体相也。

逼迫名苦。

虽释别名亦即辨相。

逼迫身心是苦行相故。

是生死报者。

指体也。

体即有漏色心业所招报也。

集是彼因者。

积集增长名集。

亦是出名相也。

谓是等者。

出体也。

厌苦断集能化教法出兴意也。

上是染因果灭道等者。

净因果也。

灭是涅槃者。

寂静名灭显名相也。

涅槃者。

出体也。

道等者。

即止观八正道等。

令欣等者。

示教意也。

此约相说通大小乘。

智论云。

小乘三是有相灭是无相。

大乘四皆无相。

皆空者。

即空即如也。

然天台有四四谛。

一生灭。

二无生。

三无量。

四无作。

束之唯性相。

相开生灭无量。

四无作束之唯性相。

相开生灭无量。

性开无生无作。

若以名必召实。

今经具四。

若约所诠正当无作。

兼摄无生。

何者。

若但解苦无苦名苦圣谛。

解集无和合。

解灭无灭。

解道无道。

达四缘生故空。

则当无生。

若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

无集可断。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

边邪皆中正。

无道可修。

无苦无集即无世间。

无灭无道即无出世间。

不取不舍同一中道。

又无苦可舍非是空故。

无有可舍以体即如。

如外无苦何所舍耶。

此句言如如尚似空。

集中无明尘劳皆即菩提。

岂同前空。

菩提体外无别可断。

不同无生空无可断。

前则空中无花。

云何可摘。

今则色则是空。

波即是水不可除波。

非同灭色。

生死即涅槃。

非是体空。

无可生灭。

边邪皆中正。

非离边外别有中道。

非离邪外别有正道。

亦非无边无邪无可修也。

即是今经圆通无碍一味法也。

故当无作。

经无智下第四境智能所门二。

初唱经。

四境下二作释。

知空等者。

经云。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

是故无智所知等者。

经云。

本无菩提及与涅槃。

又经云。

设更有法胜过菩提涅槃。

我亦说如梦如幻。

文殊般若分云。

若知我性即知无法。

若知无法即无境界。

若无境界即无所依。

若无所依即无所住。

若无所住即住平等。

若住平等则无能所故曰无住。

镇国曰。

我即法性更不证入。

法性无性复何所入。

又曰。

然有二意。

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无能所。

犹如一指不能自触。

二法性无性复何所入。

明性空故无能所入。

亦如虚空不住虚空。

文殊分又云。

佛告文殊。

汝于佛法岂不趣求。

文殊言。

世尊。

我今不见有法非佛法者。

何所趣求。

此即一性意也。

佛又问云。

汝于佛法。

已成就耶。

文殊言。

我都不见法可名佛。

法何所成就。

此即性空意也。

佛又问。

汝岂不得无著性耶。

文殊答曰。

我即无著性岂无著。

性复得无著性。

此即我即法性更不证入。

唯一如如何有能所得哉。

此皆今经之广文也。

问前下二问答显宗二。

初异乘蹑迹。

问此中文虽中道义有二问。

一即前后相违。

二则疑今灭色。

前拂疑中。

空即是色色存也。

今云。

都无故似相违。

二乘不达疑今灭色也。

答前下二经旨圆通答不碍存者。

清凉曰。

即空之色为妙色故不碍存也。

即色之空为真空。

未尝不尽矣。

今此都亡即色之空也。

未尝不立即空之色也。

镇国曰。

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不碍存。

未尝不立有句也。

都亡未尝不尽无句也。

合二则两亦形。

夺则俱非。

有则妙有。

岂非正诠一性哉。

大品下引证诸法无所有。

即无妄法之有。

是都亡无句也。

如是有此乃则有妄法之无。

是未尝不立有句也。

此就等者。

即所离中无定性实有也。

前据如是有者。

即空之有不思议之有也。

又前下显正义中三义也。

一法者。

一味无差别法也。

二义即空有二门。

随说无违者。

互融相是不同空宗空。

即是真有即为妄。

清凉曰。

性空通于初顿终教。

妙有即是实教。

若通于空有二互交彻。

具德即是圆教。

经以下第四明所得。

此经大科有五。

初则断疑以生信。

次则显理令正解。

三则起行而断惑。

四明所得以显果。

五乃叹法以赞德。

是则当机禀教依修克证。

一道始终。

岂可但将所离一科断除众生情计。

经家说示行者。

令解理中无。

此便谓说空。

抑归权始不观此科。

二转依果。

无得而大得当机获益耶。

然此所得若通论般若虽有权实。

皆为三人所得。

故经云。

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

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

乃至于无上乘性决定者。

闻此法已。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等。

又疏主曰。

般若亦为二乘。

良以法华之前未经破会。

通说三乘法。

具获三乘益。

今经虽唯说大兼断彼疑与其进也。

于中二。

初牒前起后二。

初唱经。

二判释言以下牒经科释也。

前云无智亦无得故。

今蹑为因行由是而得果。

如是则前明所离。

是断惑。

今明所得。

是证果也。

清凉曰。

无所得即般若相。

由得般若无得智慧故方得也。

故引大品无得而得。

大品又云。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祖曰。

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

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

疏主曰。

由观真空方成诸行。

是故十度等行皆由空成。

菩提等果皆由空立。

是故从此真空无住建立诸法。

又令诸法得相即相入。

无障无碍等。

并是此门之大用也。

又无得者。

要须足迹不存。

荡然净扫。

方云无得。

清凉曰。

非但相有性无而已。

谓诸宗计多有此说。

但空自性不空于法。

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

设学三论。

不得意者亦云。

法无自性故说为空。

则令相不空矣。

今无性缘生故有。

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

空而常有要互交彻。

方是真空妙有。

其言大同而旨有异。

政观以来尚不达此。

经菩下二正明所得二。

先明得断果二。

初举人依法二。

初唱经。

二判释。

言断果者。

断所显故。

明依等者。

即依前无得般若智慧法行也。

若无般若余度皆不到岸。

经心下二断障得果三。

初行成二。

初唱经。

二断下二作释。

初科判。

次牒释。

行成者。

总示。

谓惑下别显。

谓烦恼障障心。

心不解脱故造业轮转。

所知障障慧。

慧不解脱故不了自心。

不达诸法性相。

纵出三界亦滞下乘不得成佛。

今得般若深慧。

二障种现俱亡得二解脱故。

不碍等也。

经无下二断障二。

初唱经。

二断下二作释。

言魔冤之怖者。

天魔外道现形以怖行者。

广如起信本末论说。

颠倒梦想者。

生住异灭。

疏主例释。

以梦皆能眠。

众生于我我所中而不觉知故。

梦所见境无而谓有故。

名颠倒。

由本净心为无明所眠。

梦于四相起诸烦恼。

今得般若智。

日破烦恼梦。

了诸法空故。

云恶因尽也。

经究下三得果二。

初唱经。

三得下二作释。

初翻梵成华。

德无不备者。

无住处大般涅槃。

具足常等无尽德也。

教兴中云。

显佛胜德生净信故。

今得菩提涅槃果故。

不同无得。

乃真佛德空也。

祖文引此显佛德。

空者。

乃顺智光前记。

已会障无不尽者。

惑障本如无尽可尽。

无断可断。

简异下释究竟言。

但简小乘顺慈恩三藏也。

又释等者。

非真流之行。

无以契真未有适真之行。

不从真起。

今以即实相之观。

照证彼即智之如。

如珠发光光还自照。

穷理尽性故名究竟。

此据自宗释也。

经三下二诸佛得智果二。

初举人依法二。

初唱经。

二作释。

经云。

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经得下二正明得果二。

初唱经。

二正下二演释。

初翻梵成唐。

觉有下释义。

如理智观真非行理外故。

云正觉。

如量智观俗。

如彼性相遍观察故。

故云等觉至极。

无边者。

得一切种智。

过彼下乘下位故。

无有上。

上来下结也。

经故下大文第五结叹胜能。

二先别叹胜德二。

初唱经。

二演释二。

初牒前起后。

由佛下显经意。

叹其下二略叹四德三。

一就法释。

二约功能释。

行满故无有过上。

德圆故与无等齐等也。

三就下三就位释。

引论中比余下释无等字。

重言等下。

释后等言也。

经能下二总结胜能二。

初唱经。

二总下二作释变易者。

方便生死因缘生死。

有有生死无有生死也。

上来下二结分齐。

经故下二秘密般若二。

初牒前起后二。

初唱经。

自下下二判释。

言前云者。

牒前未显下起后也。

然前科结叹。

叹前显了。

今云尔者。

经意多含贯前通后也。

经羯下二正说咒辞。

二正下二疏语二。

初理不可释。

是诸等者。

以诸佛心印下位不测故不须释。

二若下二应机强释。

疏主应郑公之请。

而强释也。

然虽云秘密不可说。

有因缘故亦可无言而言。

如文殊五字咒。

而般若等经大智度论皆有解释。

智论曰。

阿字是实相门则显三种般若。

不相舍离字即名字般若。

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

悟不生等即实相般若。

大品云。

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

智论释云。

若菩萨一切诸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

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

以阿提秦言初故。

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故。

大品云。

啰字悟一切法离尘垢故。

论云。

若闻啰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

以啰阇秦言垢故。

大品云。

波者第一义故。

论云。

若闻波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义。

以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故。

大品云遮字修不可得。

论云。

若闻遮字即时知。

一切法。

诸行皆悉非行。

以遮利夜秦言行故。

大品云。

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

论云。

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

以那秦言不故。

故知不因缘亦可强释。

三庆赞回向般若深邃赞也。

累劫难逢庆今逢也。

随分赞释谦也。

冀会真宗回向实际也。

而言真宗者。

谓般若真宗亦佛法大宗也。

  般若心经疏连珠记下(终)

  心经疏者。

乃唐贤首国师。

于译场中应郑公之请。

而作也。

其文约其旨微。

故述钞之家尤为难能。

慧因华严法师。

独明幽趣颖迈常谭。

每苦旧章颇乖疏意。

一日俯从众请。

爰出新记。

名曰连珠。

盖取诸祖遗训以为指南。

经论格言而作程式。

钩索深隐诒厥方来。

俾令慧炬相然。

则其功岂不懋矣。

时皇宋乾道龙集乙酉中秋既望。

沙门慧诜题。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