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义记

维摩义记 #

  隋 慧远撰

  刊维摩经义记序

  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

维摩经义记四卷。

慧远撰。

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

于维摩经想亦当然。

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

余得之欣然。

读之虽不如素意而其释最委。

至其伸释一义多先征起后方解之。

实不忘本母之体。

关中嘉祥不得抗衡也。

吾祖释义事理两圆。

而以理观为主。

事解稍略。

故先读斯记而后以智者融谭则可乎。

但脱误尤多。

后之得善本者幸正之。

   旹

  正德壬辰冬十月既朔比睿山宝珠沙门可透谨序

  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沙门慧远撰

  圣教虽众要唯有二。

其二是何。

谓声闻藏及菩萨藏。

教声闻法名声闻藏。

教菩萨法名菩萨藏。

声闻藏中所教有二。

一是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

声闻声闻者是人本来求声闻道常乐观察四真谛法成声闻性。

于最后身值佛欲小。

如来为说四真谛法而得悟道。

本声闻性故今复闻声而得悟道。

是故名为声闻声闻。

经言为求声闻者说四真谛。

据斯为论。

缘觉声闻者是人本来求缘觉道常乐观察十二缘法成缘觉性。

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十二缘法而得悟道。

本缘觉性于最后身闻声悟道。

是故名为缘觉声闻。

经言为求缘觉者说十二缘法。

据此为言。

此二虽殊同期小果。

藉教齐等。

以是义故齐号声闻。

对斯二人所说之法名声闻藏。

菩萨藏中所教亦二。

一是渐入二是顿悟。

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习大法中退住小后还入大。

大从小来谓之为渐。

故经说言除先修习学小乘者。

我今亦令入是法中。

此即是其渐入菩萨。

言顿悟者有诸众生。

久习大乘相应善根。

今始见佛即能入大。

大不由小目之为顿。

故经说言或有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

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此是顿悟。

渐入菩萨藉浅阶远。

顿悟菩萨一越解大。

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说为菩萨藏。

圣教虽众不出此二。

故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

文殊阿难在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

地持亦云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

结集经者集为二藏。

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

说菩萨所行为菩萨藏。

地持复言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

余十一部是声闻藏。

故知圣教无出此二。

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教满教等。

名虽变改其义不殊。

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

为根熟人顿教法轮。

已知教之分齐。

次释其名。

今言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者盖乃树经部别名也。

诸经所以皆首题其名者为示所明法。

此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故始标举。

但诸经立名不同乃有多种。

或就法为名如涅槃经波若经等。

或就人为目如萨和檀须达拏等。

或就事立称如枯稻芉经等。

或就喻彰名如大云经宝箧经等。

或人法并彰如胜鬘经等。

或事法双举如彼方等大集经等。

或法喻俱题华严经法华经。

或人事双立如舍利弗问疾经等。

如是非一。

今此经者人法为名。

维摩所说是其人名不可思议解脱是其法名。

法藉人通故须标人。

法是所显故须举法。

但诸经首列人有四。

一题说人如胜鬘等。

二举问人如彼弥勒所问经等。

三举所说人如睒子经萨和檀等。

四举所化人如玉耶经须摩提女等。

今举说人。

说者不同有其五种。

一是佛说。

二是圣弟子说。

三是诸天说。

四神仙等说。

五变化说。

此经维摩中圣弟子说。

然此经中三会差别。

初会佛说。

第二会是维摩说。

第三一会是佛及维摩共说。

由佛有说故。

下文言佛说经已大众欢喜。

由维摩说故始举之。

以不思议解脱之法寄其人故。

始标举。

维摩诘者是外国语。

此方正翻名曰净名。

随义傍翻名无垢称。

良以其人法身体净妙出尘染。

内德既盈美响外彰寄名显德名无垢称亦曰净名。

又复其人内怀真道能权化无方。

虽同尘俗而心栖累表。

即染无污。

故名为净亦曰无垢。

无垢净德妙出言。

假以名显令人归趣。

显德之名谓无垢称。

言所说者此维摩诘智慧内盈道尊众圣。

能以无量大悲方便现居毗耶。

托疾招问以通法化宣德被人故称为说。

经者外国名修多罗此翻名綖。

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綖贯花。

是故就喻说之为綖。

綖能贯花经能持纬。

其用相似故复名经。

若依俗训经者常也。

人别古今教义恒定故名为常。

经之与常何相预。

以常释经经者是其经历之义。

教之一法经古历今恒有曰常。

一名不思议解脱就法以名。

前约说人已立一称。

今就法更立一号。

故曰一名。

不可思议解脱是一名矣。

此第十地所得无量诸解脱中初解脱门。

彼维摩诘德充法界。

随其化相偏住此门以彰其目。

今于此经说自所得令人趣求故始举之。

然此不思议解脱之门乃是神通化用之本。

诸佛菩萨证入此门神知永亡取舍心灭。

直以解脱法门之力能现种种神通化事。

如如意珠虽无分别而能普雨一切种物诸佛菩萨所得法门例皆同尔。

不可思者叹深之辞。

不思据心不议就口。

解脱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

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分别有三。

一就体论。

此不思议解脱之门真心为体。

体绝名言心意不及名不思议。

二就相说此解脱门诸德为相。

德穷法界难以限算妙过情分名不思议。

三就其用。

此解脱门神通为用。

体虽妙寂而是缘起作用之性。

诸佛菩萨证入其中能现无量神通化用。

毛孔纳海芥受须弥。

种种变现情缘莫测名不思议。

言解脱者出其法体。

前言不思议通众德。

未知是其何法不思。

为简余德故彰解脱。

然其解脱亦复漫通。

故须约前不思以别。

真德绝累无碍自在故称解脱。

分别亦三。

一就体论。

真心体净性出尘染。

自体无故名解脱。

二就相说。

羁碍永除净德无累故曰解脱。

三就用辨。

妙用无方所为自在故称解脱。

问曰此法名为解脱。

于彼心慧二解脱中何门所收。

释言兼通。

体则心脱用则慧脱。

真识之心离染名脱故。

体是心慧用无为名解脱故用是慧故。

涅槃中说慧解脱开出五道。

明知通用悉是慧脱。

又问此解脱有为无为二解脱中何脱所收。

义亦兼通。

体则无为离染寂灭用则有为妙用烦兴。

此举通名。

  佛国品者就初以列。

诸经立品大例有三。

一是从广。

如菩萨行品等是。

彼品初首非菩萨行。

从其后广名菩萨行。

二者从略。

如下文中观生品初首少许经文明观众生余者悉非。

摄广从略名观众生。

三者当相。

如下文中弟子品等。

今言佛国从广为名。

若从初略应名序品。

言佛国者佛如后释。

标人别处故举其佛。

国犹处也。

经亦名土又亦称界。

安身曰土摄民称国。

国土不同分别称界若论其土有身皆有。

若说其国统王者有不王者无。

今就如来统王以彰故言佛国。

此国实与众生共居。

佛穷土实为化之主故偏言耳。

法身平等实无栖托示化在方故言佛国。

又复身土虽复平等随其义门身土恒异。

故以其平等法门之身还依平等法门之土如海十相亦以相依故云佛国。

品者品别。

前品所明异于后品所明。

后品所明异于前品所明。

故云品别。

亦可品者是其品类。

义类相从称为品。

此经始终品别十四。

此品建始故云第一。

此经始终四门分别。

一就处分别二就会分别三就义分别四就文分别。

言就处者据今一说次第以论。

处别唯二。

一庵罗树园二维摩诘舍。

若通维摩一世所说处别众多。

言就会者据今一说次第以论。

会别有三。

一庵罗会二维摩室三重会庵罗。

若通维摩一世所说会别无量。

言就义者此经宗归不思议解脱之义。

此不思议解脱之法是法界中一门义也。

门别虽一而妙旨虚融义无不统。

无不统故一切诸法悉入其中。

所摄之法虽复众多要唯二种。

一是理法二是行法。

理谓真如。

如随诠异门别种种。

故下文中或时宣说如法性实际以为理法。

或说三空或说二谛或二无我不二门等。

行谓因果。

因谓法身净土之因。

果谓法身净土之果。

故下文中具以显之。

显相如何。

人多粗判。

初之二会偏明如来净土因果。

第三会中偏明如来法身因果。

细求则通。

是义云何。

如初中合盖现变显示如来不思议力是法身果。

宝积赞叹发心愿求即法身因。

宝积即是显示净土因果。

第二会中从初极尽入不二门广明如来法身因果。

香积一品显示如来净土因果彼初明果修十修八是净土因。

第三会中菩萨行品双明法身净土之因。

见阿閦佛品双明法身净土之果。

彼见释迦及无动佛是法身果。

现妙喜界是净土果。

故下佛言菩萨欲得清净佛土学无动佛所行之道。

下文复言愿一切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

明知彼文亦显净土。

此皆为明不思议法寄事显之。

所辨虽众莫不皆成一不思议解脱门矣。

此不思议法显证在人。

者所谓诸佛菩萨。

据此一化且就维摩释迦以显。

故下文中初会寄就释迦以显。

后之两会寄就维摩而以显之。

然不思德成之在内。

内德难彰寄就用相而以显之。

显相云何。

下初会中盖现变案地令净显示如来不思议相。

第二会中借座灯王取饭香积显示维摩不思议相。

第三会中掌持大众往至庵罗。

远接妙喜安置此土。

以显维摩不思议相。

此是第三就义分别。

次第四门就文分别。

文中细分有其八分。

相从唯三。

言其八者三会之中各有序正则有六分。

经初如是我闻之言是其一部证信通序。

别以为一。

佛告舍利汝见妙喜无动不下明其一部流通之义。

别以为一。

通余说八。

相从三者。

此之八分要摄唯是序正流通。

于中进退凡有五阶。

第一偏约维摩现说以为正宗。

是则从初乃至独寝一床已来悉为由序。

善来文殊不来相下是其正宗。

佛告舍利汝见喜无动不下是其流通。

问曰初会云何作序。

由其初会大众云集后得告命令往问疾故得为序。

第二一品现病为由。

弟子品后因苦起发故故得为序。

昔来相传多依此判第二约对维摩一世所说之法悉为正宗。

是则从初乃至方便现身有疾来悉为由序。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皆往问疾下悉为正宗。

正显维摩一世所说不思议法令人学故。

流通如前。

问曰初会云何为序。

此义似前因其初会大众云集如来告命令往问疾广显维摩一世所说故得为序。

第二品初列人叹德起后所说故亦名序。

第三通约佛及维摩所说之法悉为正宗。

是则从初尽偈已来见其由序。

宝积请后是其正宗。

正显所说令人学故。

流通如前。

第四通约诸佛菩萨不思议德以为正宗。

是则从初乃至蔽于诸来大众判为由序。

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宝积下悉为正宗。

显不思议解脱德故。

流通如上。

第五约对三会别经以别三分。

是则最初如是我闻以为一部证信通序。

一时佛在毗耶离下三会别经。

流通一文备如前判。

此与华严大况相似。

彼经最初如是我闻是其一部证信通序。

一时佛在摩竭提下八会别经。

流通一文外国不来。

此经科分粗与彼同。

今即依此最后一判科分解释。

就解证信通序之内三门分别。

一解如是我闻有之所由。

二解如是我闻立之意。

三正解如是我闻之言。

有之所由者诸经之首何因缘故悉有如是我闻之言。

阿难立故。

阿难比丘何因缘立。

由佛教故。

佛何故教。

阿难请故。

阿难比丘何因缘请。

阿尼楼驮教故。

彼何因缘教。

由见阿难以忧恼故。

阿难比丘何故忧恼。

由见如来般涅槃故。

佛将灭度。

在于双林北首而卧。

阿难尔时以佛将灭在佛绳床后。

悲号啼泣莫能自胜。

阿尼楼驮见其悲泣开觉阿难。

汝是传法人。

何不请佛未来世事。

徒悲何益。

阿难对曰我今心没忧海。

知何所问。

阿尼楼驮遂教阿难请佛四事。

一问世尊灭度之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

二问佛灭后诸比丘等依何而住。

三问恶性比丘云何共居。

四问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阿难被教心少惺悟受教请佛。

佛依请而答。

一切比丘何为师者。

当依波罗提木叉为师。

若我住世无异于此。

木叉是戒比丘所学故说为师。

诸比丘等依何住者。

当依四念。

何谓四念。

所谓比丘观内身修身观精勤一心除世贪忧。

如是观外身内外身。

身受心法亦复如是。

是谓比丘所依住处。

故经说言若住四念名自境界。

不为魔缚。

若行五欲名魔境界。

为魔所缚。

恶性比丘云何共者。

梵檀治之。

若心调伏为说离有无经。

梵檀是其默不共语。

一切经首置何字者。

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某聚林等。

由佛教置故有斯言。

次第二明立意。

佛本何故教置如是我闻之言。

为生物信。

如是之言若为生信。

言如是者阿难彰己信顺佛语。

导佛所说为如言佛所说为是。

令他众生同己生信。

我闻云何生信。

阿难自是不足之人。

若言此法是己所说人多不信。

由言此法从佛闻故人皆归信。

信有何义而为生乎。

信者入法初门摄法上首。

凡入佛法要先起信。

故华严中说信为手。

如人有手至珍宝所随意采取。

若无手空无所获。

入佛法者事亦同尔。

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

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信有此要故为生之。

次第三门解释如是我闻之言。

先解如是。

于中初先就人以定后正解释定之云何。

昔来相传就阿难释。

所言如者阿难所传如于佛语故名为如。

为欲简去相似之如故复云是。

如世人言此物似彼得称为如。

不妨体非不得言是。

今言如者不同彼如故须彰是。

究寻此言乃是就佛非就阿难。

云何得知。

如龙树释言如是者信顺之辞。

其信顺者言是事如是。

其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

阿难信顺佛语故。

名佛语以之为如。

导佛所说以之为是。

非是阿难自信己语道己所说为如为是。

故温室经初言阿难曰吾从佛闻于如是。

故知名佛所说为如道佛所说以之为是。

但方言不同。

彼温室经顺此方语。

是故先道吾从佛闻后出所闻。

如是之法余经多外国人语先举如是却云我闻。

定之粗尔。

解释云何。

言如是者阿难道佛所说之法如于前事故名为如。

说理如理说事如事。

说因如因说果如果。

如是一切如法之言是常道理故名为是。

乖此之言名为非故。

如法之言得称为是。

此约法解。

若约人论。

阿难道佛所说之法如过去佛所说不变故名为如。

如诸佛说是正非邪故复言是。

准涅槃经释如来义亦有此相。

言我闻者。

阿难对彼未来众生陈己餐说故曰我闻。

闻实是耳得言我。

诸根之别皆我用具。

是故就主说言我闻。

法中无人。

何处有主而言就主说我闻乎。

释言法中虽无定主非无。

假名绾御众生故得就之宣说我闻。

故涅槃云譬如四兵以成军。

虽无定主亦得称言我军勇健我军胜彼。

此亦如是。

故得称我。

问曰阿难得理圣人。

以何义故同凡说我。

释言阿难虽复说我不同凡夫。

云何不同。

说我有三。

一见心说我。

谓诸凡夫我见未亡我见心中称说有我。

二慢心说我。

谓诸学人见使虽慢使犹在。

我慢心中称说有我。

三随世流布宣说有我。

谓无学人见使久除慢使亦尽。

随世流布所以说我。

阿难常于结集法时身居无学。

直是随世流布说我。

非见非慢故不同凡。

问曰无我真谛有我世谛。

无我是胜有我是劣。

何不从胜宣说无我。

就劣说我。

化我众生法须如是。

若不说我何由可得标别彼此。

令人识知故须说我。

是故乃至佛对众生亦常说我。

上来明期证信通序。

下次明其三会别经。

尽此品来是期初会。

方便品下是第二会。

菩萨行品下是第三会。

三会何异。

异有三种。

一由序异。

初会之中佛众云集而为由序。

第二会中维摩现病以为由序。

第三会中维摩持众往至庵罗而为由序。

二明法异。

法义众多难可具论。

大约粗分唯因与果因异有二。

一约人分别。

前之两会为化娑婆秽土众生专教求净。

所修所行专求净土。

后之一会为化众香净土菩萨专教随染。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二法分别。

初会之中直出法体未辨修相。

后两会中明修成相。

于中前会教修趣寂。

破舍有无趣入不二。

第三会中从寂起用。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是其用也。

因异如是。

果异如何。

先就身论后就土说。

身中初会明应身果。

下寄宝积叹而显之。

始在佛树力降魔等悉是应也。

第二会中明报身果。

宣说佛身从于无量功德生故。

第三会中明法身果。

如下文说。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

如是等也。

细实兼通粗分且然。

若论其土初会寄就释迦显净土。

第二寄就香积如来辨净。

第三会寄就无动如来彰净。

初寄释迦即染彰净明净土体。

第二寄就香积如来染外彰净明净土相。

第三寄就无动如来取之置此彰净随染明净土用。

法异如是。

细求兼通非全一向。

三利益异。

三会之中得益人别。

就初会中先序后正序正不定进退两判。

一唯取如来所说为正。

是则从初尽偈。

已来通判为序。

偈后为正。

因请正说净土因果序中有二。

一佛众云集。

二毗耶离有长者子名宝积下现相起发。

盖中普现十方佛国起后所说净土因果。

二通摄如来所现神变不思议德悉以为正。

是则从初尽蔽大众判为由序。

从宝积等献盖已后悉为正宗。

正显如来不思议解脱之德。

准胜鬘经叹佛章后齐为正宗此亦应然。

序中有三。

一明佛化主。

二从与大比丘已下辨其徒众。

三彼时佛与无量众下总明佛众云集所为。

前中有三。

初言一时明佛化时。

第二佛标列化主。

第三在毗耶下彰其化处。

释一时中先序异说次辨过非后正议。

异说如何。

昔来相传。

传言佛说时阿难闻时更无先后。

简去传闻成上我闻故云一时。

异说如是。

次辨过非。

先以事验后引文证。

事验如何。

如经说。

阿难是佛得道夜生。

如小乘中。

佛成道已过六七日即便说经。

何难尔时犹在怀抱身不豫会。

佛成道已过二十年方始出家。

三十年后方为侍者。

自斯已前所说诸经多不亲闻。

虽不亲闻而所集经亦云一。

知一时非简传之辞。

又小乘中不得说言阿难是权。

何由得言说听一时。

人复反征云何得知。

阿难是佛得道夜生。

将来破我为证此义。

须知阿难立字因缘。

阿难陀者是外国语。

此名欢喜。

欢喜之名三因缘立。

一过去因缘如经中说。

释迦过去行菩萨道时作一陶师名曰大光。

值过去世释迦文佛。

父名净饭母名摩耶。

侍者弟子名曰阿难。

国土眷属如今无别。

因即发愿。

愿我当来成得佛道还如今佛。

由斯本愿今得成佛。

故今侍者还字阿难。

二现在因缘。

阿难比丘面貌端正。

世人见者莫不欢喜故字欢喜。

是故经中赞叹阿难。

面如满月目若青莲。

佛法海水入阿难心。

三父母立字因缘。

与字欢喜喜时生故。

何者喜时所谓如来得道夜时。

如来十九逾城出家。

既出家已五年习定六年自饿身极羸瘦。

父王遣人恒往瞻伺。

知极微惙常恐不全。

菩萨后时知饿非道受食乳麋欲取正觉。

魔作是念。

若佛道成空我境界。

道未成当败其志。

遂官属十八亿万持诸苦具来怖菩萨。

菩萨于时入胜意慈定。

令魔眷属颠倒堕落。

魔既被降便作是念。

菩萨力大非我能胜。

当恼其父。

遂便往诣净饭宫上唱如是言。

悉达太子昨夜了矣。

王时闻已从床而堕。

良久乃苏更为伤叹。

念子在家当为轮王。

何期出家空无所拔。

未久之间菩提树神以佛道成复持天华庆贺父王。

当成佛时天雨妙华而为供养。

故持庆王。

其时亦往净饭宫上唱如是言。

大王当知。

地天太子昨夜明星出时降魔兵众成佛得道。

王时生疑。

向者有天言我子死。

今复有天云子成道何者可信。

菩提神曰我言可信。

向者是魔故相恼耳。

我是菩提树神。

以佛于我树下得道故相庆贺。

王时作念。

我子在家当为轮王。

今日出家为法轮大王。

彼此无失。

者闻死今忽闻活一重大喜。

复闻道成两重大喜。

未久之间王弟斛饭夜生阿难。

寅抱诣王。

弟于昨夜生此一男。

王时对曰我子成道汝复生男。

众庆并集。

与字欢喜。

以斯准验定知阿难成道夜生。

阿难既是得道夜生。

何由得言说听一时。

事验如是。

次以文证。

佛初成道。

在波罗捺仙人鹿苑为五比丘转四谛法名转法轮。

佛灭度后阿难比丘先集此经。

将集此经先升高坐说偈自言。

佛初转法轮。

尔时我不见。

如是展转闻。

佛游波罗捺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

彼经之中道己传闻复言一时。

明知一时非简传之辞。

辨非如此。

次显正义。

言一时者就佛解释。

为化之辰目之为时。

于佛一代化时众多。

为简余时是故言一。

一时之言经中大有。

如涅槃说。

我于一时在加尸国。

我于一时在恒河岸。

我于一时在尸首林。

我于一时在王舍城。

如是非一。

今言一时共彼相似。

云何得知一时从非是属前。

准依地经所以得知。

华严大本十地品初云言尔时佛在天中。

龙树别传改尔为一。

尔时之言不可成上。

改尔作一宁不属下。

云言佛者标列化主。

佛天竺语此翻名觉。

觉有二义。

一者觉察二者觉悟。

言觉察者对烦恼障。

烦恼侵害事等如贼。

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

此之一义如涅槃释。

言觉悟者对其智。

无明眠寝事等如睡。

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

故名为觉。

所对无明有其二种。

一是迷理。

性结无明迷覆实性。

翻对彼故觉知自实。

如来藏性从本常寂无为不动故名为觉。

二事中无知迷诸法相。

翻对彼故觉知一切善恶无记三聚之法故名为觉。

故地持言于义饶益聚非义非非义饶益聚平等开觉故名为佛。

义益善义利人故。

非义不善不利人故。

非非义是无记。

于此悉知故名为佛。

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

云言自觉简异凡夫。

道言觉他简异二乘。

觉行穷满别异菩萨。

是故独此得名为佛。

下彰化处。

在毗耶离就通举之。

此翻名为广博严事。

庵罗树园随处别指。

人谓此园饶庵罗树名庵罗园。

事实不尔。

盖乃从其园主彰名。

有女从于庵罗树生。

即呼以为庵罗树女。

与经中说奈女相似。

此园是其庵罗女园。

从主作名名庵罗园。

佛至其国。

此女舍园造立精舍。

故仍本名名庵罗园。

游化中目之为在。

法身平等实无栖托示化有方是故言在。

上来明佛下列其众。

众别细分有其十七。

一声闻众。

二菩萨众。

三梵。

四释五余天众龙鬼八部。

通前十三。

人众之中四部差别。

通前十七。

相从为五。

一声闻众。

二菩萨众。

三是天。

四鬼神众。

五是人众。

要摄唯二。

圣与凡。

前二是圣后三是凡。

圣中先列声闻之众后列菩萨。

诸经多尔。

何故而然。

泛解有四。

一近远分别。

二形相分别。

三就德分别。

亦云约教。

四多少分别。

言近远分别者。

声闻弟子多近如来故随近先列。

菩萨不尔在后而列。

何故声闻偏多近佛菩萨不近。

解有两义。

一声闻弟子习道未久。

虽得圣果进止威仪常须佛教。

为是近佛。

是故如来乃至涅槃常为制戒。

如制声闻不食害等。

又如律中制阿那律不听与其女人同宿。

制婆伽不听饮酒。

如是等辈虽得圣果。

须佛教制故多近佛。

近故先列。

菩萨之人久闲道法不假佛教。

故不近佛。

以不近佛在后而列。

二声闻弟子现蒙佛度。

舍凡成圣荷恩深重。

虽得圣果常随如来围侍供养。

菩萨之人虽荷佛恩。

摄化众生利物为事故不近佛为是后列。

此是第一近远分别。

次第二门约形分别。

声闻之人同佛出家。

执持威仪形相似佛世共尊敬为是先列。

菩萨随化形仪不定或道或俗先列人怪故后列之。

次第三门约德分别。

亦得名为约教分别。

如龙树释。

教有二种。

一显示教彰相隐实。

二秘密教翻相显实。

显示教中宣说罗汉及辟支佛同佛漏尽。

宣说菩萨现行烦恼不断诸结。

于此教中若闻菩萨在罗汉上人多惊怪。

以是义故先列声闻后列菩萨。

若依甚深显实之教。

菩萨德尊理须在先。

声闻行卑宜须后列。

如华严经。

次第四门多少分别如涅槃经。

一切诸众少者先列。

声闻众少为是先列。

菩萨众多是故后列。

此后一义在涅槃。

今此文中先列声闻后列菩萨具前三义。

就声闻中先标众别后列其数。

与大比丘是标众也。

约佛辨众以身兼彼目之为与大者叹辞。

外国语名曰摩诃。

此翻有三。

一者是多。

众数非一如世多人名为。

大众此通凡圣。

二者胜。

胜过余众。

于诸异学最殊胜故。

此亦该通。

三翻名大。

旷备高德过喻近学。

今言大者义当第三。

言比丘者是外国语。

义翻有五。

一名怖魔。

就始彰名。

初出家时魔心战怯故名怖魔。

比丘出家何关魔事乃令魔怯。

魔性妒弊惧他胜己。

又恐其人出家之后化他同出空其境界。

为是战怯。

二名乞士。

既出家已无所贮畜乞求自活。

三名净命。

于乞求时正命乞求离五邪命故曰净命。

五邪命法如龙树说道品义中具广分别。

此之两名据中以立。

四名净持戒。

精持禁戒无所毁犯。

五名破恶。

以持戒故能离诸过。

此后两名据终以立。

非一称众。

八千人俱彰其数也。

略无叹德。

何故而然。

大教有二。

一渐二顿。

若论渐教藉而入须叹声闻。

语其顿教不由小入故不叹小。

此经顿教不藉小入。

为是不叹。

次列菩萨文别有五。

一标别其众。

二辨其数。

三叹其德。

四列其名。

五总结。

初言菩萨标别众也。

外国名菩提萨埵。

翻译之者不烦广。

菩下去提萨下略埵直云菩萨。

此方翻之名道众生。

菩提名道萨埵众生。

良以此人内心求道备有道行。

以道成人名道众生。

若尔声闻缘觉皆求道并有道行同以道成。

以何义故不名菩萨。

释言贤圣名有通别。

通则义齐。

涅槃说乃至须陀亦名菩萨。

求索尽智无生智故。

亦名为佛。

正觉共道不共道故。

但今为分贤圣之别。

隐显异名等分贤圣。

何故独偏名菩萨。

解有三义。

一就愿心望果解释。

唯此众生求大菩提余悉不求。

是故独此名道众生。

故地论言上决定愿大菩提独言菩萨故。

二就解心望理解释。

凡夫著有二乘住无。

有无乖中不会中道。

是故不得名道众生。

唯有菩萨妙舍有无契会中道。

是故偏得名道众生。

三就行分别。

入佛法中有三门。

一教二义三者是行。

教浅义深行为最胜。

声闻最劣从教为名故号声闻。

声者是教餐声悟解故曰声闻。

缘觉次胜从义立目。

缘者是义于缘悟解故名缘觉。

菩萨最上从行立称。

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故名菩萨。

故地持言声闻缘觉但能自度。

菩萨不尔。

自度度他是名道胜。

以道胜故名道众生。

三万二千辨其数也。

众知识下叹其德也。

初别叹。

如是一切功德具足总以结叹。

菩萨德非别不彰故先别叹。

非别能尽故复宜须总结显多。

别中初先叹其所成自分功德。

近无等下叹其所修胜进功德。

自分先成是故先叹。

胜进后起为是后叹。

己所成处名为自分。

仰习之所说为。

诸经叹德多依此二。

前自分中文别有三。

一明其人。

行德显著为众知识。

二名闻下明其。

行德宽广名闻十方。

三名称高下明其所成。

行德殊胜名称高远。

就初段中先明其人。

为众知识大智本下辨其行德。

成前知识。

就初段中众知识者谓知其德识其形也。

亦可下人咸共闻知上人同识。

就下辨德成知识中先明自利。

为护法下明其利他。

行能益己名为自利。

行能兼润说为利他。

诸经叹德多皆依此。

前自利中大智本行皆成就者直叹行成。

佛威建立明成所以。

由佛威神教化建立所以成就。

亦可前句叹其行成佛威建立叹其德就。

就前句中言大智者是佛智也。

佛慧深广故名大智。

言本行者约果显因。

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

斯具名皆成就。

就后句中诸佛威神诸佛神力名佛威神。

菩萨修成名为菩萨之所建立。

始起名建功德曰立。

下利他中为护受法明能护正。

能师子吼明能摧邪。

亦可初句为护受法利他方便。

轨则名法法能遮防名为法城。

为护此法不令他人违谤毁灭故须受法。

护法之相如涅槃经金刚身品说。

又如地经说护有三。

一护教法。

于佛教法书写读诵为他宣说。

书写读诵自行护持。

为他演说外他护持。

二护证法。

自证教他自证自护教化他护。

三护行法。

自依修行。

他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

此之三护皆须知法故须受持。

饮法称受愠守名持。

所持非邪故云正法。

能师子吼正明化他。

借喻名法。

所说决定心无惧如师子吼。

说能摧邪如师子吼。

说能寤寐如师子吼。

说能安立如师子王。

能安群辈如师子吼。

说能教告如师子王。

教告诸子名师子吼。

如涅槃说。

师子吼者为十一事如来是也。

菩萨亦然。

不可具列。

自下第二彰其德广名闻十方。

于中初先举名。

显德宽广故名十方。

名称号等有何差别。

通释是一随相别分非无差异。

异相如何。

显体为名标德为称。

名称外彰号令天下说之为号。

今言名者通相言耳。

由名大十方共闻。

众人不下辨德显名。

于中亦二。

自利利他先明利他悉已净下明其自利。

前利他中初明教正。

降伏魔下明其摧邪。

前教正中众人不请友而安者为化始也。

不待物请强为非友。

化令住正名友安之。

解有两义。

一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

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

二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

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友安之。

绍隆三宝使不断绝为化终也。

其义云何。

如华严经明法品说。

彼有三。

其一憣能令众生发菩提心。

是故能令佛宝不断。

开示演说十二部经深妙法藏。

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受持一切威仪行法。

是故能令僧宝不断。

第二憣中赞叹大愿。

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分别显示十二缘起甚深之义。

是故能令法宝不断修六和敬。

是故能令僧宝不断。

第三憣中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牙。

是故能令佛宝不断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无忧悔。

是故能令僧宝不断。

此之三憣亦有阶降。

初下次中第三最上。

先就佛宝以显不同。

第一憣中令生发心标果令求。

此为初始。

第二憣。

中赞大愿者赞起行愿令人修行。

此以为中。

第三中下佛种子于生田者化人成行。

此为最上。

化人成行堪为佛因名下佛种于生田矣。

  次就法宝以显不同。

第一憣中开示演说十二部经宣通教法。

第二憣中分别显示十二缘起辨释理法。

第三憣中护持法者兴建行法。

教浅义深行为最胜。

次就僧宝以辨阶降。

第一憣中受持一切威仪法者僧行方便。

第二憣中修六和敬行成不乖。

第三憣中善御大众德成摄他。

此亦初下次中后上。

以此教他传学不息故令三宝永不断绝。

上来教正。

下明摧邪。

先除众魔后制外道。

魔罗胡语此云杀者。

害人善故。

泛论有四。

或广说八。

言其四者。

一烦恼魔。

谓贪嗔等一切烦恼能害善法。

二者阴魔。

谓五阴身共相摧灭。

三者死魔。

能坏命根。

四者天魔。

于彼第六他化天上别有魔天好坏他善。

四中初一是生死缘。

中间阴死是生死果。

此之四种大小通说。

所言八者如涅槃说。

前四种上更加无为四倒之心合为八也。

无为四倒能坏大乘常乐我净四种正解故。

涅槃中说之为魔。

小乘法中未以为患故多不说。

又此通亦烦恼中收。

故诸经中多亦不说。

魔法如是。

通论此八并须降伏。

何故如是。

烦恼阴死无为四倒妨违自行故须降伏。

伏法不同。

彼烦恼魔小乘多用谛观降伏。

大乘多用空慧降伏。

阴魔小乘多用无余涅槃得灭舍故。

大乘多用常住法身。

无为四倒于大因中正解降伏。

于大果中菩提涅槃真德降伏。

天魔一种妨于自行亦妨化他故须降伏。

用法不同。

自行因中正智降伏。

知邪不从彼自退故。

自行果中十力降伏。

十力固牢不为魔邪所倾动故。

自行如是。

化他之中用法不定。

若在因中。

自身降魔多用神通。

教他降魔多用神咒。

彼无神通能降伏故。

若在果中。

自身降魔多以慈心。

教他降魔亦用神咒。

彼无慈力能降伏故。

降魔如是。

今就利他偏降天魔。

菩萨自降多用神通下制外道。

法外妄计斯称外道。

此亦妨于自行外化。

并须制伏。

但随行别用法不同。

自行因中正见降伏。

正见道理不从邪故。

自行果中无畏降伏。

外道邪智难佛无德。

如来有德于彼不怯能降伏故。

自行如是。

化他纯用四辨降伏。

四无碍辨广知法义能难论故。

今就化他。

四辨摧邪名制外道。

上来利他明自利。

于中初先明其断德。

心常安下明其行德。

前断德中悉已清净明其摄治。

永离义等彰其离障。

又悉清净明离恶业。

正习斯亡名悉清净。

永离盖缠明无烦恼。

盖谓五盖。

贪欲嗔恚睡眠掉悔及疑是也。

广如别章。

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为盖。

盖众生故盖净心故。

缠谓十缠。

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覆是其十也。

亦如别章。

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为缠。

缠众生故缠心故。

于此盖缠正习斯亡故云永离。

下行德中文别有二。

一随德别叹。

二布施下随位别叹。

前随德中心常安住无碍解脱空解脱也。

亦可安住一切法界无碍解脱此即十地解脱大也。

念谓正念。

念门不同。

或说三种念佛法僧。

或说四种身受心法。

又如地论上念同法功德求义亦是四也。

或说六种。

念佛法僧戒施及天如涅槃释。

或说八种如龙树说。

前六种上更加二种。

一念出入息系心住于数息法门。

二者念死常修死相。

或说十种如大智论摩诃衍品说。

前八种上更加二种。

一者念灭念彼涅槃无为寂灭起意趣求。

二者念身自念己身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修行厌离。

或说十一如地经说。

念佛法僧念菩萨行念菩萨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法乃至不离念一切智。

广则无量菩萨悉念。

定者所谓九次第定。

八禅灭尽是九定也。

亦可一切所得三昧悉名为定。

此即十地三昧大也。

言总持者是陀罗尼。

此即十地大陀罗尼。

言辨才者四无碍辨。

知法辨了名之为辨。

又说辨了亦名为辨。

言辞才巧故名为才。

念念常现故云不断。

又说无间亦言不断。

上来第一随德别叹。

人言此叹地前功德。

当应不然。

叹地前行多不举此胜上功德。

自下第二随位别叹。

初地至十地德何故须然。

菩萨住于一地之中普摄一切诸地功德。

故历诸位而以叹之。

言布施者初地功德。

言持戒者二地功德。

言忍辱者三地功德。

言精进者四地功德。

言禅定者五地功德。

言智慧者六地功德。

六度之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今释名。

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

惙己惠人目之为施。

言持戒者胡名尸罗。

此方正音名为清凉。

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

戒能防息故号清凉。

此清凉行有能禁防止息之义故复名戒。

坚守名持。

言忍辱者他人加恶名之为辱。

于辱能安说之为忍。

言精进者心于法名之为精。

精心务达说以为进。

言禅定者禅那胡语。

此翻名为思惟修习。

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

又亦名为功德丛林。

此乃从其所生为名。

能生多德是故为功德丛林。

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观达称慧。

此六经中名波罗蜜。

是外国语。

此名度。

又亦翻之名到彼岸。

所言度者地持论中说有三义。

一者时度。

此之六行种性已上度三阿僧祇方始成满。

二者果度。

此六能得大菩提果。

三自性清净度。

此六能得破情相到法实际。

具此三义故名为度。

言到彼岸者如龙树说。

解有三义。

一能舍离生死此岸到于无上涅槃彼岸。

同前果度。

二能舍离生死涅槃有相此岸到于平等无相彼岸。

与前自性度义相似。

三能舍离六弊此岸到于六度究竟彼岸名到彼岸。

因修至成故名始修为能到矣。

具此三义名到彼岸。

此六同时随位且分。

檀寄初地乃至波若在第六地。

如地经说。

及方便力无不具足七地功德。

七地修习十方便慧发起胜行名方便力无不具足。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八地功德。

逮谓及也亦曰至也。

无所得者理中无净可得。

此诸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

是故名为逮无所得。

不起法忍犹是经中无生法忍。

由逮无得是故便成不起法忍。

不见净法可生起故。

已能随等九地功德。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是九地中说成就矣。

谓能随生转妙法轮久堪化益故曰已能。

化顺物机名为随顺。

说授名转。

不退轮者经中或说三业为轮。

或复宣说佛法为轮。

今此所论名为轮者。

如彼转轮圣王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

佛法如是。

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佛道故名为轮。

一得永住故故不退。

善解法相是九地中智成就也。

知众生根是九地中入行成就。

盖诸大众得无畏下十地功德。

盖诸人众得无所畏利他功德。

十地学穷故盖大众。

起说不怯故得无畏。

功德已下明其自利。

功德智慧以修心者妙德严心。

功者是其功德庄严。

智慧是智慧庄严。

此二庄严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然今且可释其名字。

其功德者亦名福德。

福谓福利。

善能资润福利行人故名为福。

是其善行家德故名福德。

如清冷等是水家德。

功谓功能。

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

还是善行家德故名功德。

言智慧者。

依如毗昙决断名智对诸忍故。

若依成实无著名智别想识故。

通相以论。

知法名智观达称慧。

此智与慧通释一物。

随义别分非无差异。

异相如何。

依如地持知世谛者名之为智。

知第一义说以为慧。

故彼文言于一切法部分知者名智波罗蜜。

于第一义开觉名波若波罗蜜。

涅槃亦然若。

依地论证第一义名随智者。

了达教法名随慧者。

皆德无伤。

此二经中名为庄严亦名律仪亦曰助法亦复说之为菩提具。

言庄严者如涅槃说。

能严行人故曰庄严。

又复诸行共相庄饰亦曰庄严。

如庄严具众宝间错。

言律仪者如地持说。

此二内调故名为律令法称仪。

言助法者望果为言。

资顺菩提故云助法。

能为佛因故复说之为菩提具。

依此二行修练己心故曰修心。

相好已下胜相严身表德名相。

惬情称好。

用此庄形故曰严身。

相好严身过余世报名色第一。

不假余莹故舍世间所有饰好。

自下第三彰德殊胜故名高远。

于中先举名称高远显德殊胜。

名闻上彻名为高远。

高远如何逾于须弥。

逾谓过世。

须弥胡语。

此名妙高山亦名安明山。

举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纵广亦然。

四宝所成。

六万诸山而为眷属。

深信坚下辨德显名。

于中有三。

一明其信二深入缘起下彰其解三无有量下显其行。

此三分中皆利自他。

就初分中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是其自利。

决定名信。

信门不同。

或说为二如地经说信菩萨行及诸佛法。

或分为三信佛法僧。

或说四种信佛法僧及以信戒如成实论说。

或说八种如地持说信佛法僧即以为三。

信佛菩萨神通之力通前为四。

信种种因果是其世谛。

信真实义是其真谛。

通前为六。

得义为七。

得方便八。

无上菩提名为得义。

一切菩萨所修学道名得方便。

随别细分亦可无量。

厚曰深难坏称坚。

此是法说。

犹如金刚喻以显之。

下明利他。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明能益。

法宝普照慧法教人。

闻思修等三慧之法名之为法。

此法可珍又能照曜故说为宝。

随机等示故名为普。

开晓明心除其闇说之为照。

而雨甘露功德教人。

世间甘露能除燋渴。

功德善法能润行人故名甘露。

授之称雨此明能益。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彰其能说。

说前法时能宣吐也。

谓于世俗言音之中最为第一。

第二解中深入缘起断邪见等。

是自利行。

入深缘起明其摄治。

观穷曰深解顺名入。

言缘起者谓十二缘。

经名因缘亦称缘起亦曰缘集。

藉因托缘诸法得生故名因缘。

法藉缘起故曰缘起。

法从缘集故称集。

名字是何。

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云何深入因缘之法。

唯真不生单妄不成。

真妄和合方得集起。

于中开合广略不定。

或分为二唯真与妄。

据妄统摄十二因缘皆妄心起名之为妄据真统收皆真心起说以为真。

或分为三。

一事缘起。

十二因缘皆从六种事识所为。

二妄缘起。

据妄统收十二因缘皆是七识妄相心作。

如梦所见。

故经说言三界虚妄皆一心作。

妄心作矣。

三真缘起。

据真统摄十二因缘皆真心作。

如波水作。

此如地经六地中说。

故彼经言十二因缘皆一心作。

谓阿梨耶真心作矣。

细分有六。

于前事识因缘之中义别有二。

相因缘。

三世流转非我我所如毗昙说。

二虚假因缘。

十二因缘皆是名。

虚假之有无有自性。

如成实说。

于前妄识因缘之中义别亦二。

一妄相因缘。

十二因缘皆是虚妄相之有。

如化如炎。

无相为相相即无相。

不但无亦叵得。

二妄想因缘。

十二因缘皆妄心起。

心外无法如梦所睹。

但是心见心外无法。

于前真识因缘之中义别亦二。

一真用因缘。

如来藏性不染而染起十二缘。

故经说言如来藏性是其一切善不善因。

能遍兴造一切趣生。

犹如伎儿变现众趣。

又经亦言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

此等皆是真用因。

真体因缘。

如来藏性是因缘体。

名因缘而此因缘相。

良以真实如来藏性是缘体故。

经中宣说。

十二因缘以为佛性。

见十二因缘名为见佛见法见僧。

因缘如是。

此诸菩萨皆能穷达故曰深入。

此明摄治。

下明离障。

断诸邪见正使永亡。

五见非一说以为诸。

法外推求名为邪见。

见实除舍目之为断。

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残气亦尽由证因缘。

非有无性故。

使有无二边之见永无余习。

下明利他。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自心不怯。

其所讲说为如雷震说能益物。

又演无畏说能摧邪讲如雷震语能生善。

前中初言演法无畏法说利他。

依大智论。

菩萨别有四种无畏。

一总持无畏。

于法广知不畏屈短。

二知根无畏。

明了诸根随而授化不违失。

三断疑无畏。

随问能决不惧不堪。

四益难无畏。

随难能通不惧屈滞。

如师子吼喻以显之。

后中讲说利他如雷喻显。

天雷一动卉蓻生牙。

法音一阐道根普长。

故取为喻。

第三行中初无有量已过量者明其自行。

行德深广无有分限故曰无量。

非是世人算数能及故曰过量。

又非世人算数能及名为无量。

超出世人算数之限故曰过量。

集众法下明其利他。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摄他方便。

法如珍宝门别非一名众法宝。

导人趣求名集法宝。

如海导师喻以显之。

海中导师导人采宝。

菩萨如是。

导人求法故取为喻。

了达已下化德成就。

先知法药后知众生。

知法药中了达诸法知世谛也。

了达深义知真谛也。

知众生中言知众生往来所趣知过未也。

知过去因名为知往。

知未来果名来所趣。

及心所行知现在也。

其知现在心行善恶而教化之。

上叹自分下叹胜进。

于中先明修法身行。

无量功德皆成就下修净土行。

此二之中各利自他。

修法身中先明自利。

关闭已下明其利他。

前自利中近无等等明修至果。

佛比余生名为无等。

佛佛道齐故复言等。

克证不遥故名为近。

佛自在慧辨等。

佛智无碍故曰自在。

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显自在慧。

言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者业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者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义如别章。

此应具论。

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能说彰道四能说尽苦道。

备如后释。

所言十八不共法者毗昙宣说。

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以为十八。

依大品经别有名字。

三业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是其初六。

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智慧为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是其中六。

三业随慧行了达三世是其后六。

亦如后释。

下利他中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自无恶因。

三涂修罗是其恶趣。

诸业烦恼通人趣入名恶趣门。

圣道遮防称曰关闭。

而生五道以现其身随物现受。

三涂人天是其五道。

若分修罗道别有六。

初入名生终出称现。

为大医下随生摄益。

为大医王疗治众病总明化益。

能治曰医自在名王。

医王中胜故名为大。

下别显之。

应病与药量宜授法。

贪教不净嗔教慈心。

如是等也。

令得服等物修习。

令得服者教起闻思摄受法也。

令得行者教使依法起修行也。

下净土中先明自利。

无量功德皆成就者净土因成。

如下文说。

无量佛土皆严净者净土果就。

自报离染名之为净。

又用自在亦名为净。

净满法界故曰无量。

下明利他。

其见闻者无不蒙益亲近益也。

见形闻名皆得益也。

诸有所作亦不唐捐顺行益也。

唐谓虚捐谓弃。

无有顺行虚然唐去世名唐捐。

上来别叹。

如是一切德具足总以结叹。

言皆具者解有两义。

一就人以论。

所列菩萨齐具前德故云皆具。

二就德而辨。

于前德中无不备之故云皆具。

次列其名。

菩萨众多文中列五十二人。

菩萨之名皆依德立。

言等观者多观真谛平等法也。

不等观者多观世谛差别法也。

等不等者二谛通观。

此约慧别。

定自在王依定立称。

此前约行。

其法自在及与法相约法以别。

如是等也。

如是菩萨三万二千第五总结。

上列圣众下列凡众。

于中初先列其天众次列鬼神后列人众。

鬼神是其天之辅从次天以列。

天中初先列其梵众次列帝释后列余天。

梵中初言万梵天王列数辨众。

此皆应是初称梵王尸弃列名。

此云顶髻盖乃是其偏发梵王。

下言螺髻应是其人。

从余天下辨其来处。

此言稍略。

若具应言从余四天下。

上来之诣佛所至听法所。

就帝释中复万二千举其数也。

天帝辨众。

帝犹主也。

忉利天主名为天帝。

亦从余天还彰来处。

在会所至。

下列余天。

道言并余大威力者辨前兼后故说为并。

谓欲界中余天众也。

次列鬼神。

龙是畜生。

于中具有四生差别。

有大神德能来听法故今列之。

夜叉是轻捷鬼也。

乾闼婆者是天乐神亦鬼道摄。

阿修罗者人释言名不酒神。

不知是非。

或云劣天。

依如毗昙修罗唯鬼。

依法念经有鬼有畜。

如彼罗睺阿修罗王是师子儿体是畜生。

依伽陀经有天鬼畜三种差别。

修罗凡有五地之别。

一在地上众相山中如地经说。

势力最下。

二须弥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罗睺。

统领无量阿修罗众。

三罗睺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王。

名曰勇健。

四勇健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王。

名曰华鬘。

五华鬘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

名毗摩质多。

亦统领无量阿修罗众。

毗摩之母本从天生故名劣天。

劫初成时有诸天女。

来海中洗浴。

水触其身遂失精气。

流在水中成一肉卵。

迳八千岁乃生一女。

有九百九十头。

头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

口有四牙。

牙上出火犹如礔礰。

二万四千九百九十九脚。

此女后时在海浮戏。

水精入身生一肉卵。

迳八千岁生毗摩质多。

有九头。

头有千眼。

口中出水。

有九十九手。

脚唯有八。

其形四倍大于须弥。

纯食淤泥及与藕根。

多与天诤如法念说。

迦楼罗者是其鸟神。

于中有其金翅之鸟。

纯食诸龙。

有四生别。

有化生者。

食四生龙。

其胎生者食三生龙除其化生。

其卵生者食二生龙除化生除胎。

其湿生者唯食湿生。

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楼罗王。

名曰正音。

受八千岁。

日别啖食一大龙王五百小龙。

绕四天下周而复始。

次第食之。

命终时诸龙吐毒不复能食。

饥火所烧耸翅直下。

至风轮为风所吹而复上来。

往还七返无处停足。

遂至金刚轮山顶命终。

以食诸龙身肉毒气遂发猛火。

其难陀龙王及跋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遂降大雨渧如车轴以灭其火。

身肉消唯有心在。

大如人脾纯青琉璃。

轮王得之用为珠宝。

帝释得之为结中珠。

紧那罗者此名疑神。

体是畜生形状似人。

面极端正顶有一角。

人见生疑不知为人为鬼为畜故曰疑神。

此亦是天之乐神。

摩睺罗伽是腹行神。

世人相传是魔神也。

下列人众。

比丘如上尼犹女也。

优婆塞者名为善宿男。

怀善而居亦云近善住亦云清信士。

优婆夷者如前。

姨犹女也。

上来第二列其众。

彼时下第三大段明其徒众云集所为。

于中初明佛与诸众围绕说法。

说何等法。

文中不辨不知说何。

下明如来于众独胜。

譬如须弥显于大海喻说显胜。

高显独出在于大海名显于大海。

蔽于诸众合以显胜。

上来由序。

自下约对不思议德悉为正宗。

如胜鬘经叹佛功德正宗所收。

此亦应然无劳致疑。

此正宗中文别有二。

一因宝积献盖如来显示不思议德令人愿求。

二宝积说偈已下因宝积启请如来宣说净土因果令人习学。

前即是法身因果。

后即是其净土因果。

初之一段望前为正宗望后仍有起发之义故亦名序。

由其盖中现十方国起后所说净土因果故得名序。

于中有三。

一宝积等献盖为由。

第二如来合盖现变。

三宝积等睹之敬叹以显愿求。

初中尔时献盖时也。

当尔佛在庵罗园时次举献人。

毗耶离城出其生处。

有长者子标别其人。

名曰宝积论其名讳。

与五百等兼列其众。

下明献盖。

持盖诣佛献奉方便。

各以其盖共供养佛正明献盖。

第二如来现变之中先合为一次广大。

后于盖中广有所现。

前合一中佛威神者明合所由。

此不思议解脱之力说为威神。

约通而辨。

是约通力非余通等。

通有几种而言非余。

通有四种。

一如意通运变自身大音普遍。

二者幻通。

转变外事。

三法智通。

通达诸法。

四圣自在通。

能于苦中生乐想。

于乐法中生于苦想。

苦乐法中生不苦不乐想。

如是一切不随缘变名圣自在。

今转外事故是幻通。

何故悉受合之为一。

为令施者众圣满足故悉受之为成一用故合为一。

如佛初成受四王钵合之为一。

又欲显示不思议力故合为一。

次广令大。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经说。

一四天下有一须弥。

四大海水铁围围绕以为一界。

数之至千名小千界。

小千为一数复至千名中千界。

中千为一数复至千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此三千世界同时成坏故合为一名世界刹。

数此至于恒河沙数名世界性。

此性为一数复至于恒河沙数名世界海。

海复为一数至于恒河沙数名世界种。

种复为一数之至于恒河沙数名一佛界。

依如华严如是转增凡有十重。

最后名为世界须弥。

今言三千一刹为言下明所现。

所现有二。

一现此界二又十方下现他方事。

现此之秽令人同厌。

现他方净使人同忻。

现此界中事别有五。

一现地相。

广长悉现。

二现诸山。

三现众水。

四现日月星辰等事。

五现诸天龙神宫等。

现他方事言少可知。

自下第三明宝积等睹前神变敬叹发心于中初先明诸大众赞叹礼敬。

尔时大众举敬叹人。

睹佛神力敬叹所由。

叹未曾有口业叹也。

合多为一广小令大普现诸事。

昔所未见名为未有。

合掌礼等身业敬也。

观佛无厌故目不舍。

下明宝积说偈广叹。

先举叹人。

佛前叹处。

偈颂叹相。

何故偈叹。

解有两义。

一偈言要略。

少字之中能摄多义。

宝积今欲以其略言摄佛广德故须偈颂。

二偈言美妙。

诸赞叹者多以偈颂。

宝积今欲赞佛美德故须偈颂。

下出叹辞。

辞中合有三十六行。

四句为偈有十八偈。

人科种种今判为五。

初有两行以为初。

叹美佛德。

次有两行为第二段。

颂叹向前所现之事。

法王法力超群生下有十三行为第三段。

乘叹余德。

今奉世尊此微盖下有四行偈为第四段。

叹向前所现之事。

大圣法王众所归下有十五行为第五段。

广叹余德。

就初段中初先正叹。

后故稽首总以结敬。

就正叹中分别不同乃有三种。

一叹身叹德二门分别。

初句叹身余文叹德。

就叹身中偏叹佛眼。

何故而然。

六根身中眼根为首。

就始偏叹余略不论。

又人身中头最为上头中眼胜。

就胜偏叹。

又人相见先目相睹。

随见先叹故偏叹眼。

言目净叹其眼净。

净有二种。

一清白分明色无闇浊名之为净。

二照瞩分明说之为净。

言修广者叹其眼相。

修谓长也广犹阔也。

如青莲者类以叹之。

如有两种。

一净如青莲喻前净也。

二形如青莲喻修广。

下难德中叹三学行。

心净已度诸禅定心毕竟离染超出余人一切正受名度诸禅。

久积净业称无量者叹佛戒行名戒净业。

佛修曩劫故云久积。

纯净业故名称无量。

举称无量彰业净矣。

导众以寂叹佛慧行。

由慧明胜故能利人。

举能利他彰慧胜矣。

由前见佛为众说法故叹导众。

寂是涅槃导众入中。

又寂真谛导人趣入。

故经说言一切世谛若于如来悉第一义。

为令众生得第一义故说世谛。

第二约就身戒心慧四门分别。

目净一句叹佛身净。

心净一句叹佛心净。

此二一对身心分别。

久积净业依身叹戒。

导众以寂依心叹慧。

此二一对福智分别。

此即涅槃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四种果也。

第三约就叹身叹德叹名叹德四门分别。

目净一句赞叹佛身。

心净已度久积净业叹佛行德。

心净行体净业行德。

此二自德。

称无量者叹佛名称。

导众以寂重叹佛德。

此二化德。

下结敬德。

佛备前德故我稽首。

此初段讫。

下次颂前所现神变。

既见大圣以神变者叹向前合盖之事。

既谓己也以犹用也。

前见佛用神通力合盖为一故云既见以神变矣。

普现已下讼前盖中所现事也。

向前盖中通现此土及他方事。

今此偏讼他方之事。

此土之事在后别讼。

普现十方无量土者现其化处。

其中诸佛现其化主。

演说法者现其化相。

于是一切悉见闻者由佛普现于是会中一切大众悉见十方无量佛土及见彼佛闻其说也。

自下第三乘叹佛余德有十三行相从为三。

初有五行叹佛说巧。

次有六行叹佛化能。

下有两行叹佛心等。

就初段中前之三行叹说世谛不违第一。

后之两偈叹说第一不违世谛。

前中初行明说益人。

中间一行明说合法。

末后一行牒以结敬。

就初行中法王法力超群生者叹佛德殊胜过人。

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

知法有余称曰法力。

此得过人名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者说能益物法能资润名为法财。

常以法财能常说也。

言施一切能广益也。

第二行中能善分别诸法相者巧说世谛。

于第一义而不动者不违真谛。

第三行中以于诸法得自在者牒前初行中法王法力。

自在是王之义也。

是故稽首此法王者就之结敬。

就下两行明说真谛不违世谛中。

初行说真不违有果。

后行说真不违有因。

说法不有亦不无者能说真谛。

此明法空为真谛矣。

真谛离相亦复离性名为不。

而有而有实性故曰不无。

如地持说。

又复真谛约对名有约对名无。

就实亡对名非有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者不违世谛。

就真虽说非有非无随世恒说从因得果故云以缘诸法生矣。

所谓以其善恶因缘苦乐法生。

无我无造及无受者能说真谛。

此明生空为真谛矣。

真中无有我人可得名为无我。

以无我故无人作因名为无造。

无人受果名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者。

真中虽无世谛恒有用之牵果故曰不亡。

自下第二叹其化能。

初先别叹。

常礼法海总以结敬。

前中初先叹其化始。

以斯妙法济群生下叹其化终。

又复前叹小乘法化。

后则叹其大乘法化。

复就前中初先别叹。

三宝于下总以结之。

别中明佛宝现世。

始在佛树力降魔者成佛方便。

佛依树成所依之树或名佛树或称道树或复称之为菩提树。

树下成佛名为佛树。

树下得道说为道树。

树下证得菩提之果名菩提树。

将成托此故云始在。

魔于尔时恐佛道成而来恼乱菩。

菩萨即入胜意慈定神力伏魔名力降魔。

又以慈力令魔摧伏名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者正明成佛。

得甘露灭明证灭谛。

世间甘露能除燋渴。

灭谛涅槃能除渴爱。

是故约喻名甘露灭。

随化现证故名为得。

言觉道成明得道谛。

觉者是佛道是菩提克就成。

前得此成言左右耳。

  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次明法宝。

法中有二。

一摧邪法。

二三转下明化正法。

摧邪法中以无心意无受行者自无所著。

以谓由也。

由无心意无受行等便能灭邪故说为以。

言无心意无心体。

此言略少。

若具应言无心意识。

心意识等有何差别。

依如毗昙。

就一事识随义以分义别五门。

所谓名义业世施设。

名者名心意名识。

义者集起是心义。

思量是意。

别知是识。

业者远知名之为心。

知未来法说之为远。

从未来起与身俱故。

前知是意知过去法。

续知是识知现在法。

此乃约对三世境界以别其业。

世者约就三世心体以别三种。

未来说心过去说意现在说识。

言施设者界施设心谓七心界。

入施设意所谓意入。

阴施设识谓识阴。

若依楞伽。

七识名心集起本故。

意识名意同诸尘故。

五识名识了现境故。

今依后门。

识之一字偈迮不论证实除舍。

是以言无。

无受行者无妄心用。

谓无学果行因心也。

亦可初言无心意者无识阴也。

言无受者无受阴也。

言无行者无行阴也。

略不说想以偈迮故。

此句明其自无所著。

而悉摧伏诸外道者能破邪执伏外之广如经说。

下明化正。

三转法轮正明所说。

此名四谛以为法。

从喻名之。

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

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

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名为轮。

圣说授人目之为转。

转有三种。

一示相转。

如说三苦及八苦等是其苦谛。

业烦恼等是其集。

苦集尽处名为灭谛。

戒定慧等是其道谛。

如是一切。

二者劝转。

苦汝当知。

集汝当断。

灭汝当证。

道汝当修。

三者证转。

苦我已知。

集我已断。

灭我已证。

道我已修。

三转如是。

初转何处。

波罗捺国仙人鹿苑。

本为谁转。

憍陈如等。

于大千者出其说处。

于大千界百亿阎浮同时转也。

其轮本来常清净者叹其所说。

不同情取故言常净。

问曰灭道常净可尔。

苦集染法云何言净。

观此破染能净名净。

又此法相不同情取故亦名净。

下明僧宝。

天人得道此为证者约人显法。

六道俱益至论得圣天与人故偏举之。

寻说悟圣名为得道。

以此证成佛说不虚。

名此为证。

又证如来所说清净亦名为证。

上来别举。

三宝于是现世间者总以结之。

上明化始下明化终。

又复前明小乘法化下明大乘。

于中三句。

前二教人令得涅槃。

后一化人令出生死。

前两句中以斯妙法济群生者用法教人。

所谓以此大乘妙法济度群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受有益。

一纳在心名为一受。

道行坚固称曰不退。

永证涅槃名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者叹佛化人出生死也。

教断集因不受来苦。

是故名为度老病死。

亦教度生。

偈迮不说。

以老病死苦过粗重为是偏举。

佛能教人除斯苦患名大医王。

上来别叹。

当礼法海德无边者总以结敬。

佛具多法名为法海。

化德广多名德无边。

自下第三叹佛心等。

初先正叹。

孰闻以下结成可敬。

前正叹中先叹如来不为缘动。

于善已下赞叹如来于缘平等。

此二之中各有法喻。

前中初言毁誉不动法说以叹。

缘有违顺毁违誉顺。

佛心平等不为其动。

此言略少。

若具论之缘有八种。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是其八也。

利衰二种约身以说。

财荣润己名之为利杀缚等事说以为衰。

毁誉称讥就口而辨。

过恶骂辱名之为毁过善谈赞目之为誉。

当恶而道名之为讥当善而论谓之为称。

苦乐就心。

此之八法在世同有。

亦名八风。

能动人心。

如来于此悉皆不动。

偈言要迮且举毁誉。

如须弥者喻显不动。

后中初言于善不善等以慈者法说以叹。

顺己名善违己不善。

佛皆慈之。

心等如空喻说明等。

上来别叹下结可敬。

孰谓谁也。

谁闻如是人中之宝而不尊敬而不师。

次下四行是第四段重讼前事。

今奉世尊此微盖者已向前献盖事也。

于中现我三千界者讼前遍覆三千世界广长悉现。

诸天龙神所居宫等讼前天宫龙神等宫悉现盖中。

悉现世间诸所有者讼前须弥铁围山等。

十力哀现是化变者颂荷佛恩。

佛具十力将德已呼名为十力。

由十力尊哀愍我等现此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者讼前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

今稽首三千界尊者结己归敬。

自下第五乘叹余德。

行别十五相从为三。

初有两行叹佛身业。

中间六行叹佛口业。

后之七行叹佛意业。

就身业中大圣法王众所归者叹佛人高。

净心佛靡不忻者叹佛身妙。

靡犹无也。

以佛身妙净心。

[卄/視]者无不忻庆。

除邪谤人。

各见世尊在其前者叹佛化巧。

以化巧故有感斯现。

佛已过去业得此妙身相。

无心于彼此而能应一切。

斯则神力不共法者结叹显胜。

亦得名为结叹显异。

他无此力故云不共。

就叹口中初有两行。

赞叹如来随音异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者发言不异。

众生随类各得解者悟解不同。

泛解有二。

一约真说一。

如来真实法螺声相名为一音。

众生于中种种异解如一真身种种异见。

如来真实常寂之声名法螺音。

恒有恒无名常寂声。

于净耳者无时不闻名为恒有。

有非新发。

无净耳者无时暂名为恒无。

无非始然。

二就应说一。

于中有二。

一约方言以说一音。

如来或时作一胡音。

众生于中解种种语。

余亦如是。

二约法说一。

如来或时说一布施名为一音。

众生于中解种种法。

余亦如是。

今此所论就应辨一。

等就应中此偈约就方言说一。

一切众生于中解种种语故云随类各得解矣。

皆谓世尊同其语者谓偏同己。

斯则神力结叹显胜。

次有两行赞叹如来随法异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者发言不异。

众生各各随所解者悟解不同。

如来或时对一众生说一种法名一音说。

众生于中解种种义名各各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者起行异也。

斯则神力结叹显胜。

下有两行赞叹如来随心异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者发言不殊。

此亦是其随法一矣。

或有恐怖或欢喜等生心各异。

趣说一法有人专谓说己罪过堕恶道所以恐怖。

有人专谓说己善业常生善处所以欢喜。

有人专谓呵己过非所以厌离。

有人专谓教己善义闻法生信所以断疑。

斯则神力结叹显胜。

下叹意中初四行偈叹佛德备。

后三行偈叹佛解具。

前四行中初两行偈叹佛智德。

后两行偈叹佛断德。

此二之中各分自利利他之别。

前智德中稽首十力大精进者叹佛十力。

力由勋成故叹精进。

已得无畏叹四无畏。

先成在己故云已得。

住不共者叹佛十八不共法也。

此叹自德。

向前文中先举其德后结稽首。

今此文中先彰稽首后出其德。

文之左右。

稽首一切大导师者叹其利他。

下断德中先叹自德。

稽首能断众结缚者除其灭障。

稽首已到于彼岸者明证灭果。

涅槃彼岸。

修证名。

亦可前言能断结缚离生死因。

能到彼岸出生死果。

下叹利他。

能度世间谓能于此度众生世间出生死因离生死道。

能教众生出生死果度生死因。

得有余灭离生死道得无余灭。

上明德备下明解具。

悉知众生来去相者明知来。

来是未来去是过去。

以偈迮故不说现在。

下明知法。

善于诸法得解脱者总明知法。

于诸法中心无偏著名得解脱。

下别显之。

不著世间如莲华者于有不染此明离爱。

常善入于空寂行者于空能解此明离见。

达诸法相无挂碍者于有能知此明离痴。

稽首如空无所依者于空能证明离妄想。

如空平等更无所依佛亦如是。

证心平等无所取著故无所依。

献盖至此望前为正。

望后仍有起发之义。

故亦名序。

自下一段唯是正宗。

因宝积请如来正显净土因果。

于中有二。

一从初乃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为初段。

尔时舍利永承佛威下为第二段。

此两段中总相粗分。

初段偏明净土之因。

设使举果对以显因。

后段偏明净土之果。

以实细论。

初段因于宝积启请具明净土因之与果。

后段因于舍利疑念拂疑显净以成前义。

前中有四。

一宝积等启请为由。

二如来赞叹敕听许说。

三宝积等奉教听受。

四佛广为说。

初中宝积标列请人。

说此偈已结前起后。

白佛世尊启告所请。

皆已发心申己所愿。

前睹如来合盖现变显不思议生心愿求名为发心。

诸人齐发故云皆发。

发之已竟故云已发。

阿耨菩提是外国语。

此名无上正真正道。

阿之言无。

耨多言上。

三名为正。

藐之言真。

三复名正。

称道。

期求此道名为发心。

菩提心义后当具论。

何故道此。

心为行本。

明已有本唯须修行生后请也。

愿闻得下正宣请辞。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彰己所求。

求闻常果。

愿闻得佛求闻正果。

愿闻土净求闻依果。

此求依果约正以辨。

唯世尊说诸菩萨净土行者请说土因。

唯是敬辞亦是专义。

专求如来说净土行故言唯愿。

前就果德彰己愿闻略不请说。

此就因行唯明请说不彰愿闻。

言之隐显道理齐通。

自下第二如来叹问敕听许说。

先叹次敕后许宣说。

叹中善哉是总叹也。

善犹好也。

所请事善。

哉是助辞。

乃能为诸菩萨问等出其善事。

乃者是其希越之辞。

无量众生皆不能问至汝方堪故曰乃能。

前两句中据后以叹。

是故偏言为诸菩萨问净土行。

若就前句应言乃能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略不云耳。

谛听善思敕诫辞也。

谛谓审谛善谓委善。

谛听得闻善思得义故并敕之。

念能坚持文义不故复教念。

为汝许说。

于是宝积及五百等是第三段奉教听受。

自下第四佛为广说。

于中应先解净土义然后释文。

义如别章。

文中有二。

一约大悲随有之行宣说众生以为佛土。

二真心下约就出世。

顺菩提行说直心等而为佛土。

前中有三。

一总说众生以为佛土。

二所以上释前众生为佛土义。

取土为生故名众生以为佛土。

三所以下转释为生取佛土义。

初中众生之类是佛土者缘中说土。

土因悲得悲由生起。

以有众生菩萨起悲。

悲故得土故名众生。

为佛土耳。

无限大悲等众生界情无分限故名一切众生之类悉为佛土。

第二释中所以者何问前起后。

土是己报。

所以乃说他众生类为我佛土。

下对释之。

释意如前。

菩萨取土原为众生。

得土由生故名众生而为佛土。

文中四句。

前二为于地前众生。

后二为于地上众生。

前两句中化始调终。

化者化于种性已前令生信解。

调者种性已上令起行修。

亦可化者化令生善。

善心先无今忽令有故名为化。

言调伏者调令离过。

离过顺法故名调伏。

随所化生而取佛土者为依净土化人生善故取佛土。

如弥陀界一生其中永善不退。

为调众生而取土者为依净土调人离恶故取佛土。

如弥陀界一生其中永离诸过。

后两句中入佛慧者趣入佛果。

起菩萨根修起因行。

亦可入慧是慧庄严。

起菩萨根是福庄严。

文中初言应以何国入佛慧者随物所宜故言应以。

为依净土摄诸菩萨修慧庄严故取佛土。

初地已上皆入三世诸佛智地。

为教众生入是智地故取佛土。

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土者应以如前。

为依净土摄诸菩萨修福庄严故取佛土。

菩萨所行能为佛本。

就人以彰名菩萨根。

亦可菩萨行中根起初为后本名菩萨根。

但诸众生藉处不同起道各异。

是故并言应以何国。

菩萨为之取种种土。

问曰所取为真为应。

体即是真用相是应。

应必依真故为现应而取真土。

自下第三转释为生取佛土义。

先问后解。

所以问也。

问有两意。

一问菩萨得土自安。

所以偏言为生者何。

二问观空破相之慧能治染过可得净土。

为生是其取有之心。

所以能得净土者何。

对释之两意别解。

菩萨取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解初意也。

得虽自安取土之意原为众生。

故说为生而取土耳。

譬如人下释后意也。

释意如何。

净土是其功德之果唯空不成。

故为众生能得净土。

先喻后合。

如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顺举其得。

人喻菩萨。

修起净土名造宫室。

依空修慧依有起悲名为空地。

用此求土得土不难名为无碍。

若依虚空终不能成举告显德。

舍有纯空无得土义故能不成。

下合显法。

先合前得菩萨合人。

辨法同喻故曰如是。

为成众生合于地也。

空略不合。

愿取佛国合造宫室。

随意无碍略而不合。

愿取佛国非于空者合后告也。

纯空不成故言非矣。

自上第二明其出世顺菩提行为净土因。

于中有二。

一明行体。

二如是宝积随其直心则能发下明其行修次第成义。

就前段中有十七句。

一一句中皆先举因对上请中愿说菩萨净土之行。

后举其果对上请中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文中皆言菩萨成佛。

对前请中愿闻得佛。

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对前愿闻国土清净。

此义须知。

文中有二。

一修善法起净土行。

二说除难下明离恶法舍秽土行。

前修善中三句分别。

一约因。

相从为三。

一起行心。

二布施下明所起行。

三回向下明转行心。

二就果分别。

泛论土果有三庄严。

一事庄严谓众宝等。

二法庄严风铃树等皆宣法音。

三人庄严胜善众生居住其中。

今此文中从初乃至三十七品是净土来明人庄严。

皆说善人来生其国。

回向一句明事庄严及法庄严。

故下文言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理实齐通语之隐显。

三随文释。

就因三中先解初段起行之心。

心别有三。

一是直心。

二是深心。

三大乘心。

此大乘心下先严中名菩提心。

下先严中更有一种名发行心。

此中略无。

起行之意名发行心。

初言直心是净土者对果辨因。

对前唯愿说净土行。

净妙之果虚心不得故须宣说直心为因。

直心有二如涅槃。

一自行直起行不虚。

二化他行直利物不曲。

能得净土之果。

世尊因中而与果名故说直心以为净土。

其犹世人说食为命。

余行皆尔。

菩萨成佛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明因得果。

亦得名为举果显因。

此即对上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菩萨成佛是得佛也。

不谄众生来生是土净也。

不谄由是直心称。

菩萨自直安能使他直心众生来生其国。

解有四义。

一以直心净业之力自然还感彼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如屠杀人自然还感彼屠杀众生来生家。

二由自直心令他直心众生乐见爱好亲近。

故令不谄众生来生。

三自直教他所教众生还来归从。

故令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四由直心得好净土。

以土好故物皆乐住。

故令不谄众生来生。

余行悉尔。

第二深心对果辨因。

信乐至名曰深心。

故地论言其深心者谓信乐等。

菩萨成等明因得果。

言具功德众生生者深心是其诸行之因能生诸德。

以是力故还令具德众生来生。

言大乘心是净土者对果辨因。

此乃名其求佛之心为大乘心。

行能运通目之为乘。

乘中莫加谓之为大。

又佛菩萨名为大。

大所乘名为大乘。

求此之意名大乘心。

有经亦言菩提心是皆得无伤由是得土故名净土。

得果可知。

上来明其起行之心。

下次明其心所起行。

于中有二。

一明行体。

二三十七下行熟成道。

前行体中六度自利。

四无量下明其利他。

就自利中布施举因。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一切能舍犹是布施。

由自施故感彼众生来生其国。

持戒举因。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言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国者十善是戒。

行十善道戒行是也。

言满愿者戒心极也。

以自持戒故令十善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举因下明得果。

经文不同。

又经直言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此直举果。

是义云何。

修忍离嗔得端正报菩萨自修忍辱也。

行得相好未来还有修行忍辱得相众生来生其国。

有经说言三十二相柔和众生来生其国。

此通因说。

柔和是忍辱之别称。

菩萨自修忍辱柔和得相好果。

未来还有如是众生来生其国。

三十二相如涅槃说。

地持亦有。

诸行皆得且就忍论。

精进举因。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勤修一切犹是精进。

禅定举因。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摄心不乱犹是禅定。

智慧举因。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正定众生来生国者种性已上名正定聚。

慧行成者住正定。

住正定者由慧行成就。

由自修慧正定不退还令如是众生来生。

下利他中初四无量明利他心。

第二四摄明利他行。

第三方便明利他智。

利他心中四无量心是菩萨土对果辨因。

慈悲喜舍是四无量义如后释。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爱怜名慈恻怆曰悲。

庆悦名喜怀称舍。

心无存著故曰亡怀。

利他行中四摄举因。

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其四也。

义如别彰。

此应具论。

今且释名。

布施如上。

因其布施录物从道名布施摄。

此与檀度有何差别。

同体义分。

直尔与财名为檀度。

因其与财录人从道名布施摄。

美辞可玩名为爱语。

因其爱语录物从道名爱语摄。

言利益者经论之中亦名利行。

通释是一。

于中别事饶润名为利益。

化之起道说为利行。

因其利行录人从道名利益摄。

言同利者经论之中亦名同事亦名同行亦名同利。

通释是一。

于中别分。

事中共同名为同事。

行中同修名为同行。

成德共同名为同利。

初下次中第三是上。

因同录生名同事摄同行摄等。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解脱所摄众生生者自以四摄摄取众生令解脱故。

未来成时还有出世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利他智中方便举因。

化智善巧名为方便。

此应宣说四无碍慧为方便矣。

故下宣说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得果可知。

上来明行。

其道。

行熟虚通说为道矣。

道行众多。

今此略举三十七品。

三十七品是菩萨土对果辨因。

义如后释。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国者还是具道众生来生。

念谓四念。

身受心法是其四也。

勤谓四勤。

未生诸恶令其不生。

已生令灭。

未生诸善令其得生。

已生令广。

是其四也。

言神足者四如意足。

欲定进定念定慧定是其四也。

根谓五根。

信进念定慧是其五也。

力谓五力。

名同五根。

觉谓七觉。

念择精进猗喜定舍是其七也。

道谓八道。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命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其八也。

以自修故令此众生来生其国。

上来明行。

下明回向转行之心。

以回向力令前诸行舍远诸有趣向涅槃故名转行。

回向举因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回向有三。

一菩提回向。

用己善根求大菩提。

二众生回向。

用己善根回施众生。

三实际回向。

用己善根回求实际。

广如别章此应具论。

菩萨成时明因得果。

亦得名为举果显因。

言得具足功德国者上来诸句明人庄严以说善人来生其国。

此句明事及法庄严故说具足功德国土。

众宝庄严及诸佛法名为具足功德国矣。

上来修善起净土行。

下明离过舍秽土行。

所得国土无诸秽恶。

于中三句。

初说除难教他离过。

后二自离。

前教他中说除八难是净土者对果辨因。

教他除难为土因矣。

何者八难。

三涂为三。

人中有四。

一是生盲难生等聋。

二是世智辨聪之难。

谓恶邪见。

三是佛前佛后之难。

无佛法时。

四郁单越难。

四中初一就苦说难。

第二就恶。

此二体。

第三就时。

第四就处。

通前为七。

八长寿天难。

谓色无色界。

在此无有初入圣道故名为难。

除辟支佛。

教人修治舍离此难故名说除。

修何等治能除八难。

依如成实。

天人四轮能治八难。

一住善处。

谓生中国。

对治五难。

三涂郁单及长寿天。

二依善人。

谓值佛世。

对治佛前佛后之难。

三自发正愿。

谓正见心。

对治世智辨聪。

四宿殖善根对治生盲聋等难。

若直约行以论对治。

受持净戒治三涂难。

乐行法施远离法悭对治生盲生聋等难。

修正信解治辨聪难。

亲近善友愿值佛世对治佛前佛后之难。

愿生中国对治郁单越长寿天难。

教人除难能得净国故说为土。

菩萨成下明因得果。

国土无有三恶八难无恶果也。

教人除难以为因故。

净土无之离辨聪难。

应是无因。

云何通名无果乎。

涅槃经说一阐提等名为报。

多世积习方成就故。

是故离此亦名无果。

就后两句自离过中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净土者持出家戒离过也。

己无毁犯名自守戒。

不观他失名不讥阙。

此举因也。

菩萨成时明因得果。

国土无有犯禁名者无恶因也。

尚无犯名。

焉有犯事。

举此以显毕竟净矣。

行十善道是净土者持在家戒离俗过也。

如涅槃经第四德中亦广宣说十善道法为净土因共此相似。

身离三邪口无四过意无三恶是其十也。

此十益。

名之为善。

道义有二。

对思心通畅前思名之为道。

若对后果通人至果目之为道。

此有五阶如经说。

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佛十善。

广如别章。

菩萨具修而为土因故言是土。

下明得果。

通明十善因果众生来生其国。

命不中夭无杀生果。

言大富者无劫盗果。

此明无果。

言梵行者无邪淫行。

所言诚谛无妄语行。

常以软语无恶口行。

此明无因。

眷属不离无两舌果。

善和诤讼无两舌行。

言必饶益无[言*奇]语行。

言不嫉者无贪嫉行。

言不恚者无嗔恚行。

言正见者无邪见行。

自修十善而为因故感此众生来生其国。

此后三句通亦是其人庄严矣。

上明行体。

下明行修次第成义。

于中初别后总结劝。

别中初言如是宝积总以告发。

如下所说其事实是故曰如是。

随其惠心是种性心。

种性已上心无邪伪故名为直。

则能发行是解行心。

解行发求出世间行故名发行。

随其发行因前起后。

得深心者初地心也。

初地已上信乐至故曰深心。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是二地行。

第二地中持戒离过名为调伏。

故彼二地十直心中宣说软心调伏心矣。

随其调伏则如说行是三地行。

依闻修宣名如说行。

故三地云如说行者乃得佛法。

不可但以口言得净入诸禅等。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是其四五六地行。

修习顺忍趣向无生故曰回向。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是七地修习十方便慧名为方便。

随其方便则成生者还是七地发起胜行。

亦可七地修无量种化众生德名成众生。

随成众生则佛土净是八地行。

八地修习净佛国土名佛土净。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是九地行。

九地辩才为人说法名说法净。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是十地行。

十地成就智波罗蜜名智慧净。

随智慧净则心净者金刚心净。

随其心净因前起后。

则一切功德净佛果净也。

由金刚心得佛一切净功德矣。

净土之果即是一切德净所摄。

上来别论。

下总结劝前诸句中据后以劝。

余略不论。

言是故者是前心净得佛一切功德净土故。

若菩萨欲得净土常净其心者举果劝因。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明因得果。

有人宣说心净在果。

当应不然。

下文宣说。

为菩萨时意岂不净。

意犹是心明不在果。

上来正显净土因果。

自下第二拂疑显净。

何故须然。

前说净土因得净土果。

而佛自身现居秽国。

事与言乖所说难信。

故须拂疑以成前义。

诸经多尔。

故涅槃中佛说菩萨修净佛土。

德王即问。

如来何故不修净土自居秽国。

佛即答之我土常净。

与此相似。

文中有三。

一舍利弗疑念起发。

二佛知念下对之显净。

三常佛现此严净时下明化利益。

初中尔时生念时也。

谓此说时。

言舍利弗举疑念人。

经中亦名秋露子。

又亦名为忧波提舍。

舍利母名。

母眼似舍利。

此翻名身。

弗多罗者此翻名子。

舍利之子名舍利弗。

秋露子者母名。

其母眼似秋露鸟眼故名秋露。

约母以别名秋露子。

忧波提舍此名为论。

其人聪慧善能难论。

从此呼之为优波提舍。

何故此人偏独疑念。

良以其人聪慧第一能于深法生疑起发故偏疑念。

下文数尔。

承佛威神生念所由禀上力说之为承。

威者威德神者神力。

此承如来故生疑念。

何故须然。

因此疑念广有开发所起事大故须承矣。

道承佛威明念契常。

作是念者正起疑心。

下显疑相。

若菩萨心净牒佛上言。

生疑由此所以牒之。

下约生疑。

我世尊者举所疑人。

为简前他方净土之佛是故标言我世尊矣。

此佛居秽有疑可怪故须别标。

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化我之尊名我世尊。

本为菩萨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出所疑事。

本为菩萨意岂不净准果捡因疑无净心。

意犹心也。

岂谓可也。

佛前自说心净土净。

佛今自身住不净土。

本在因中为菩萨时所有心意岂不净也。

而是佛土不净若此将因验果怪无净土。

本有净心应得净土。

何缘今日所得国土不净若此。

下对显净。

显之云何。

明土实净众生不见土随不见应为不净。

文中有三。

一佛正显净。

二螺髻助显。

三如来重显。

此三相成。

佛是化主兼是所疑。

故佛先显。

佛虽说净无人证见语成难信。

故须螺髻彰己所见助成佛语。

螺髻虽复言己见净舍利不睹犹谓叵信。

故须如来重复显净助成螺髻。

以此三憣展转显净秽相始尽。

又复初憣如来显净令使闻知。

第二螺髻明己见净生其信解。

第三如来隐秽其证见。

此则教入之次第也。

就初段中佛知其念显净所由。

由知所念故为显示。

即告已下正为显净。

约喻显之句。

别有四。

一如来就喻反问舍利。

为约舍利所知之事类所不知故须反问。

于意云何就心总问。

问其意解于汝意中所解云何。

日月岂下就事别问。

初言日月岂不净者是其一问。

为约此事明土非秽所以问之。

耶者是其不定之辞。

而盲不见复为一问。

约此事明舍利等不见所由故复问之。

二舍利正答。

不也总答。

彰彼日月盲虽不见而非不净故曰不也。

下别答之。

是盲者过答其后问推过在盲。

非日月咎答其初问免过日月。

明其日月无不净咎。

三佛取所答类之显土。

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取前所答推过属凡。

非如来咎取其后答免过于佛。

此言稍隐。

准喻应言非佛土咎。

但前舍利就佛疑责。

故今还须就佛免过。

是故说言非如来咎。

此言含通。

别则有二。

一非如来因中有其不净心咎。

二非如来果中有其不净土咎。

四就所显结己土净推彼不见。

我此土净结己土净。

而汝不见推其不见。

汝自不见何得疑我心土不净。

自下第二螺髻显净。

佛虽说净无人证见净则回信。

故复螺髻显净助成。

又复舍利秽相未除。

须彼螺髻显净除遣。

文中有四。

一遮呵舍利执秽之心。

二所以下螺髻自申己之所见明土实净成彼不应。

三舍利言我见此下舍利自彰己之所见明非故违。

四螺髻释其见秽所由并解菩萨见净所以。

就初段中螺髻梵王举能呵人。

语舍利弗告所呵者。

勿作是意谓此不净正是诫辞。

自下第二螺髻自申己之所见明土实净。

所以者何征前起后。

所以不应谓此佛土不净者何。

我见已下明己所见彰土实净成前不应。

我见土净如自在宫类以显之。

此应名彼中间梵王所居之处为自在宫。

何者是其中间梵王于初禅中除觉观在名中间禅。

彼何处住。

初禅之中有其三天。

一梵补天二梵众天三大梵天。

梵众梵补同在一处民主之别。

大梵即是中间梵王。

云何得知名此大梵为自在天。

如经中说。

外道所计自在天因是大梵王。

彼于千世界统王自在名自在天。

此梵住处名自在宫。

此即螺髻所居之处。

螺髻见土同彼净矣。

理实佛土净过三界。

此亦螺髻随分见耳。

自下第三舍利自彰己之所见明非恶心故违说秽。

故今说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棘沙等。

螺髻言下是第四段螺髻释其见秽所由并解菩萨见净所以。

解彼舍利见秽所由令人厌舍。

解释菩萨见净所以使人修学。

先明舍利见秽所由。

心有高下不依佛慧见秽所以。

心有高下明无等悲。

于诸众生分别违顺善恶等异名心高下。

不依佛慧明无深智。

于诸法中分别染净空有等别彰佛深慧故曰不依。

故见此土为不净者正明见秽。

下释菩萨见净所由。

于一切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见净所以。

于生平等明有等慈。

翻前高下。

深心清净明有妙慧。

翻前舍利不依佛慧。

则能见此佛土净者正明见净。

翻前舍利故见不净。

上来第二螺髻显净。

自下第三如来重以显前舍利言见不净故须重现。

文中有五。

一如来现净。

二大众同见。

三佛劝舍利其观察。

四舍利答佛明己已见。

五佛就所见明土本净。

初中佛以足指按地现相变土。

即时三千珍宝严饰隐秽现净。

譬如已下类以显胜。

此即显佛不思议德。

问曰前说由心高下不依佛慧故见不净。

佛今何不改变其心令使见净乃须按地。

释言为化差别有三。

一变境从心。

二变心从境。

三境心俱变依初门变境从心从彼舍利求净之意。

为彰秽境无定相矣。

自下第二大众同见。

初叹未有后见自身坐宝莲华。

先来恒处今时始见。

自下第三如来劝观。

汝且观者暂见非永故曰且观。

又见不见在于舍利未可专定故曰且观。

自下第四舍利答佛明己已见。

唯然世尊奉命观察。

唯是敬辞亦是专义。

然是许可依顺之义。

专依佛教观察土净故曰唯然。

下明所见。

本所不见本所不闻彰昔未睹。

今佛国土严净悉现明今始见。

道此语者彰净殊异。

与前大众叹未曾有其言相似。

又欲彰土始净非本。

自下第五为遣舍利始净之言如来重复明土本净。

于中初法次喻后合。

法中初言我佛国土常净若此明净非始为欲度下辨应显真成土本净。

言为下劣示土不净明于上人由来常净。

问曰秽土乃是众生自业所招。

何关佛事。

而言为度示土不净。

释言众生见秽见净实由自业。

然其所见见于佛土。

良以佛土净妙无碍能随众生现种种相如净妙珠能随众缘现种种色。

佛土随缘令人异见故说为度下劣人故示不净耳。

喻中诸天喻见土人。

天福不同见饭各异。

人行不同见土各别。

故取为喻。

共宝器者喻同一国。

用土资身名为共食。

随其福德饭色异者喻行不同见土别也。

于佛一种圆妙土中种种异见。

如于一饭见色各异。

一质异见此之谓也。

下合显法。

如是舍利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严者合彼胜天见饭好也。

亦应说言若人心垢见土不净。

合彼劣天见食不如。

文略不说。

上来第二因念显净。

自下第三明化利益。

于中有二。

一由现净利益。

二由还秽利益声闻。

前中佛现国净时得益所由。

下正明益。

宝积所将得无生者知土本净从来无染无染可起故得无生。

八万四千发菩提者睹净愿求所以发心。

后中佛摄还复如故得益所由。

下正显益。

三万二千远尘离垢法眼净者道悟初果由见土变。

知有为法皆悉无常不取不执名为远尘。

内见惑名为离垢。

见谛明白名法眼净。

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罗汉果由见土变。

知三界法悉无定性不生贪取名不受法。

当前远尘。

内除爱染名为漏尽。

当前离垢。

得无学智名为意解。

当前得眼。

  方便品者。

从此已下第二会说。

于中九品此品之中广显维摩权导方便发起后说。

因以标品名方便品。

方便之义泛论有四。

一进趣方便。

进趣向果如见道前七方便等。

二权巧方便。

如二智中方便智等实无三乘权巧施之。

三施造方便。

如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所为善巧故曰方便。

四集成方便。

如地论说。

此法巧成名方便等。

诸法同体巧相集成故曰方便。

前三唯德后一通法。

今此所论义当第二权巧方便。

但权巧中义别有三。

一身方便。

现形六道无所不为。

二口方便。

实无三乘权以施之。

三意方便。

现证声闻缘觉之果及起烦恼业苦等事。

今此正明身业方便亦兼口意。

故下文言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又复此中巧化众生。

亦即是其施造方便。

明此方便名方便品。

下随文释。

此会之中有序有正。

不定进退有二。

一唯取维摩现今一会所说之法以为正宗。

是即从初至独寝以疾卧来通为由序。

善来文殊不来相下是其正宗。

序中约人两门分别。

一通维摩及佛分别。

第二唯就维摩分别。

通约维摩及佛分别者序中分二。

初方便品明其维摩现病起发。

二弟子品下彰其如来告命起说。

前现病中文别有三。

初举维摩为起说人。

二已曾下赞叹维摩彰起说德。

三其以方便现身疾下现病起说。

后明如来告命序中文别亦三。

初维摩诘念待圣问起告所由。

二如来因念正告问疾。

三念文殊与众来下维摩空室待其所告。

于此分中告问为宗。

是故总名如来告问起发序矣。

即文以求为序正尔。

通约维摩及佛如是。

唯就维摩分别云何。

于中略以三分别。

一显德序二现相序三兴念序。

言显德者广显维摩行德殊胜令人敬信闻说乐受。

于中有三。

一直叹显德。

二以疾故国王大臣皆往问下寄就说显德。

亦得名为寄化显德。

三弟子品下寄对显德。

于此分中先对不堪彰其德高。

问疾品初寄对所堪显其德妙。

显德如是。

言现相者所现有二。

一现病为由。

二问疾品空室起发。

论其现病为后十原。

语其空室为后七本。

故得名序。

十之与七问疾品中当广辨列。

现相如是。

言兴念者为念有二。

一弟子品初念问为由。

二问疾品初念文殊来空室相待。

序相如是。

正宗之文至时当辨。

此一序正旧来共传。

二通摄维摩一世所说悉为正宗。

是则从初乃至方便现身疾来判为由序。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皆往问下悉为正宗。

广集维摩一世所说为正行法令人学故。

就初序中文别有三。

一标列说人。

二已曾供下叹其说德。

三其以方便现身疾下现疾起说。

初中毗耶出其住处。

言有长者标列其人。

德标时望故号长者。

名维摩诘列其名讳。

次叹其德。

于中初先叹其实德。

欲度人下叹其权德。

实为化本故先赞叹。

权为化由故叹之。

实中有二。

一明维摩内德充盈。

二诸佛咨下美响遐振为人敬叹。

前中先叹自分功德。

久于佛道心已纯下叹其胜进。

就自分中先叹自利。

明了生下叹其利他。

前自利中先叹行圆。

大愿成就叹其愿满。

叹行圆中约位以叹。

亦以维摩住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故约诸位而以叹之。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殖善本叹七地已还功用之行。

如地经说。

一一地中多供养佛名为已供。

无量诸佛此摄功德。

深殖善本明摄智慧。

又供诸佛起行所依。

深殖善本正起所行。

得无生忍叹八地行。

忍别有五。

如仁王说。

一者伏忍。

种性解行深伏烦恼故名为伏。

二者信忍。

初二三地。

于后无生深信不坏。

三者顺忍。

四五六地。

趣顺无生。

四无生忍。

七八九地。

见法无起。

五寂灭忍。

十地及佛。

相尽证寂得大涅槃。

七地虽得无生忍而未清净。

八地已上无生忍净故就说之。

辩才无碍叹九地行。

彼具四无碍辩才为生说法名辩无碍。

游戏通等叹十地行。

游戏神通是十地中神通大也。

化用难测名之为神。

神而无壅故说为通。

于此神通历涉名游。

出入无碍如戏相似故复名戏。

逮诸总持是十地中大陀罗尼也。

获无畏等是十地中智慧大也。

智有四种。

一摧邪智。

二入正智。

此二一对。

三是实智。

四方便智。

复是一对。

文中初言获无所畏降魔劳怨是摧邪智。

获无畏者得四无畏伏外道也。

降魔怨者得佛十力坏魔怨也。

魔能劳乱名之为劳。

败人善根故说为怨。

十力坚固能降伏之。

此皆佛德。

何故说为十地智大也。

满在佛果得在十地。

故大品经发趣品中宣说十力四无畏等十地悉得。

入深法门是入正智。

如来藏性是深法门。

证会名入。

此初对竟。

善于智度是其实智。

经说十地智波罗蜜最为增上名善智度。

此即证智。

通达方便是方便智。

随有巧知名通方便。

此即教智。

前叹行圆。

大愿成就叹其愿满。

所求皆得名大愿成。

前叹自利下叹利他。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其欲也。

现起希望名之为欲智欲所求名之所趣。

又能分别诸根利钝知物根也。

宿习今成说以为根。

谓信进等。

根性不同有利有钝维摩悉知。

前叹自分下叹胜进。

上摄佛德名为胜进。

于中四句。

文于佛道心已纯淑是第一句明其愿成。

大菩提果是其佛道。

纯谓精也。

淑犹善也。

维摩于佛求心精纯求心善淑故名纯淑。

决定大乘是第二句明其信成。

佛果为佛。

大人所乘名为大乘。

于此深信决定不疑故名决定。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是第三句明其解成。

胜修非一名诸所作。

于此中审观不谬名善思量。

住佛威仪心大如海是第四句明其行成。

住佛威仪身行同佛。

心大如海心行同佛。

前叹德盈。

下叹名美为人敬叹。

诸佛咨嗟上为佛叹。

十方诸佛咨口嗟叹故云。

弟子释梵世主敬者下为人敬。

弟子敬者为人敬也。

为佛四部弟子同敬。

释梵世主为天敬也。

释谓帝释梵谓梵王。

世主是其护世四王。

常为此等之所尊敬。

六趣同敬且举此等。

上叹实德下叹权德。

权中初总。

资财无量摄贫下别。

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生下总以结叹。

就初总中欲度人故现生所为。

以善方便现生之智。

方便之义约行泛论有其三种。

一证方便。

于第一义能舍情相善巧证入。

故彼地经第八地中名彼证行以为善慧方便矣。

二助方便。

于彼随有助道行中善巧修习故名方便。

故地持中宣说十二巧方便行。

于此门中巧修自利巧能利他悉名方便。

三不住行中善巧修起。

于中有六。

一观空不著能起有行名为方便。

如地经说。

十方便慧发起胜行。

即其事也。

第二行有不染心常证寂故名方便。

三即净常染得大涅槃不舍世间故曰方便。

四即染恒净不舍世间而常涅槃故曰方便。

五自利兼他不偏自利故名方便。

六他利兼自不失自善故名方便。

今此所论不住方便。

于不住中证空随有即净随染即自兼他名方便智。

居毗耶离正明现生。

别中有二。

一以道摄俗谓以六度摄取众生。

文相可知。

二从虽为白衣已下即俗以通道。

于中有三。

一处俗不同。

二入治正下以法化益。

三若在长者长者尊下居上摄下。

初中合有十三句文。

摄为三对。

自利利他。

初七一对次四一对后二一对。

就初对中前六自利后一利他。

前自利中初一约形道俗分别。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次一约处。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

次二约人。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后二约就资具分别。

虽服宝饰相好严身虽服饮食禅悦为味。

食有二种。

一世间食二出世食。

世食有四。

所谓段食思食触食及以识食。

出世之食有其五种。

法食禅食念食愿食及解脱食。

然今维摩虽处段食禅悦为味。

禅即禅食。

禅定释神名之为悦甘神曰味。

此前自利。

博弈戏处辄以度人是其利他。

博谓六博。

弈谓棋弈。

此等戏处辄以度人。

此初对竟。

第二对中初二自利。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明信不坏。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明愿不坏。

后二利他。

一切见敬供养中最身业益物。

维摩巧化今他见者悉共尊仰。

是故名为一切见敬。

维摩德深有尊敬者获无量福。

故为一切供养中最。

执治正法摄诸长幼口业益物。

以佛正法大小同教故摄长幼。

此两对竟。

第三对中初自利。

少集多庆名作谐偶。

心无贪爱故获俗利不以喜悦。

后句利他。

遇人便化故游四衢饶益众生。

上来第一在俗不同。

自下第二以法益物。

于中五句。

入治正法救护一切王法益物。

入讲论处道以大乘佛法摄人。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俗法教物。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此之两句行法利生。

此两段竟。

自下第三居上摄下有十一句。

前八人尊后三天尊。

六道俱人天益多。

所以偏举。

人中初言长者中尊说胜法者。

凡是长者人多咨禀须教胜法。

居士中尊断贪著者居士有二。

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

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今据初门。

彼多贪财故教断贪。

刹利中尊教忍辱者刹利王种。

自在难寝故须教忍。

婆罗门中除我慢者彼多博学喜生慢高故教除之。

大臣中尊教正法者臣吏宰俗喜生罚须教正法。

王子中尊示忠孝者王子于父是臣是子。

为臣须忠为子宜孝。

所以教之。

王子贪位喜行逆害故教忠孝。

内官中尊化宫女者。

中曹奄人宫女易以法化。

故教以正。

庶民中尊令兴福者凡庶薄福。

故须教引令修福业。

下为天尊。

梵天中尊诲胜慧者梵者多乐习禅不修圣道。

须教胜慧。

帝释中尊示无常者彼多著欲须示无常令生厌离。

护世中尊护众生者彼四天王防护世间不令鬼神枉害人民名护世王。

维摩在中常护众生。

诸天无量且举斯耳。

上来别难。

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生者总以结叹。

上来第二叹其说德。

其以方便现身有疾是第三段现病起说。

假病弘道故曰方便。

此亦是前诸方便中一方便耳。

上来由序。

下为正宗。

于中略以五门分别。

一约所化凡圣分别。

二约所教凡夫二乘菩萨分别。

三就维摩显德分别。

四约所显因果分别。

五随文释。

初言所化凡圣别者尽此品来因凡问疾明教凡夫法。

弟子品下因圣问疾明教贤圣中先对不堪彰昔所说。

问疾品下对其所堪明今所说。

此一门竟。

言约所教凡夫二乘菩萨别者尽此品来教凡夫法。

第二一品教声闻法。

菩萨问疾尽香积品教菩萨法。

于中初先寄对不堪彰其法体。

问疾品下对堪明其修相。

此两门竟。

就维摩显德分别者。

初尽菩萨问疾品来广举维摩巧说难敌彰其智胜。

问疾品下广显维摩神变难测明其通胜。

细实兼通粗判如是。

此三门竟。

言就所显因果别者因果有二。

一法身因果二净土因果。

从初尽入不二门品明法身因果。

香积一品明净土因果。

就前法身因果之中随人分三。

此品之中对化凡夫显法身因果。

常乐佛身是法身果。

从于无量功德生等是法身因。

弟子品中对化声闻显法身因果。

对前九人明法身因。

对后一人彰法身果。

菩萨问疾尽不二门对教菩萨显法身因果。

初弥勒明菩萨德是法身果。

先严已后明法身因。

就明因中先对不堪辨出行体。

问疾品下约对所堪明修成相。

法身因果辨之粗尔。

就明净土因果之中香积品初明净土果。

寄就香积如来以显。

香积品末修十修八明净土因。

所显如是。

次释其文。

此品之中因凡问疾明教凡法。

于中有三。

一因前现病国王大臣婆罗门等皆往问疾。

二其往下因其问疾广为说法。

三长者维摩为诸问疾而说法下明说利益。

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言往者广为说法总明为说。

下别显之。

别中有二。

一说生死过令其生厌。

二说佛功德使其生欣。

前厌生死护烦恼行。

后令生欣护小乘行。

前教厌中初先别教观身五过。

下诸人者此可厌患结劝生厌。

前别教中教观无常。

苦空无我及与不净通后佛身合有六法。

然诸法门开合不定。

总准一法谓一法界。

或分为二生死涅槃。

此二之外无第三法。

约之说人凡圣之外无第三人。

或分为三谓三自性。

如楞伽说。

所谓缘起自性及成缘起妄想是生死法。

生死之中有境无实。

从缘集生说为缘起。

心虚不真说为妄想。

成是涅槃性不坏故。

或分为四谓四法印。

如地持说。

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是其四也。

前三生死后一涅槃。

问曰无我理通诸法。

何故偏判以为生死。

此义不定进退四门。

一就情分别。

生死有我涅槃无我。

以著我故世间受生。

是故有我偏在生死离我不生。

为是涅槃一向无我。

二就法相相对分别。

生死无我涅槃有我。

生死之法体无性实用不自在故说无我。

涅槃性实故说有我。

三就性实及与假用。

生死涅槃二俱有我。

是义云何。

生死法中有二种我。

一性实我所谓佛性。

故经问言二十五有有我不也。

佛答我者即如来藏。

藏即佛性。

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

即是我义。

二假用我五阴和合集成我人。

故经云言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

言六法者五阴及我。

此我即是假用我也。

生死有此涅槃亦然。

如来法身是其性我。

如涅槃说。

若法是常是真是实是主是依名为我者是性实我。

说诸佛五阴集成假人。

是假用我此是第三。

四就因缘破相空理生死涅槃二俱无我。

如经中说。

今就第二。

是故无我判属生死。

故涅槃说生死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

涅槃之法常乐我净。

或分为五。

如楞伽中五法是也。

名相妄想正智如如是其五法。

名相妄想是生死法。

名之与相是生死境。

境体无实但是名有说之为名。

事相差别说之为相。

妄想是其生死之情。

正智如如是涅槃法。

正智能证如如所证。

又复如下迦旃延中所说五法亦是五也。

彼生死中宣说无常苦空无我。

涅槃说一。

故合为五。

空与无我有何差别而须分二。

依如毗昙。

阴体非我名为无我。

阴非我所说以为空。

若依成实。

众生空者名之为空。

法体空者说为无我。

故于彼论中众生空观名空。

通遣十六神故。

法空观者名无我行。

若依此经。

众生空者名为无我。

故下文言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法空名空。

故文言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以有此异故别分为二。

如此中说。

生死宣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涅槃合一故有六种。

或分为八。

如涅槃说。

生死法中宣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涅槃宣说常乐我净是其八也。

或说为十。

生死宣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涅槃宣说常乐我净及与有义故合有十。

或说十六。

如涅槃说。

涅槃有八常乐我净真实善有。

翻对涅槃生死亦八故有十六。

广则无量。

今据一门且说六矣。

就前生死五法之中。

先教无常次教观苦次教观空次教观无我后教观不净。

明无常中是身无常生无常也。

生分始起故曰无常。

无强是老。

老失健故曰无强。

无力病也。

病夺强力故云无力。

无坚死也。

性不坚固易可灭坏。

此粗无常。

速朽法者是念无常。

念念迁灭名速朽法。

不可信者总结显过。

身相如是。

世人谓常不可信也。

就明苦中初先正辨。

如此身下约智显过。

前正辨中为苦心苦。

为恼病集。

是身苦也。

为恼外苦违缘逼恼。

病集内苦。

就下约智显过之中如此身者牒前苦身。

道言智者所不怙者诸佛贤圣明智慧人终不恃怙如此苦身。

就明空中句别有十。

前五别就五阴以论。

如华严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观识如幻。

文中初言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彼色阴。

是身如泡不得文应是彼受阴。

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彼想阴。

炎谓阳炎。

浮动相似野马。

故华严中说为野马。

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彼行阴。

如芭蕉树众叶相裹中无坚实行亦如是。

诸心数法聚合成行中无性实。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彼识阴。

如世幻法依事妄起。

心识如是依法妄起。

后五通就五阴明空。

于中前三约就所依因缘辨空。

后之两句就身体性无常显空。

就前三中是身如梦虚妄见者约就所依明身虚妄。

此身依于妄识心起。

如梦中身依睡心起。

谓依七识妄心起也。

是身如影从业现者约对所因明身虚假。

身从过去善恶业生。

业如形质。

身如影像。

故取为喻。

是身如响属因缘者约对所缘明身虚诳。

身从过去烦恼缘生。

亦假现在父母精血饮食缘成。

缘如声形如响矣。

就后两句以性无常显空之。

身如浮云须臾灭者此句举其分段无常以显空也。

是身如电念念不住以念无常显真空也。

就无我中句别有八。

前之五句约就四大以显无我。

后之三句常相辨无。

就前五中初四别约四大之喻以显无我。

后一总约四大之法以显无我。

就前四中是身无主为如地者众尘和合假以为地。

地虽升持而无主宰。

身亦如是。

假众法成。

虽有作用而无主宰。

是身无我为如火者自实我体。

自在我用。

火得草木自在焚荡。

似有我用而无我实。

众生如是。

虽有作用而无我实。

是身无寿为如风者相续名寿。

风虽相续偃山移岳而无寿者。

身亦如是。

虽复相续从此到彼而无寿者。

是身无人为如水者宰用名人。

水虽泛润而无人体。

身亦如是。

虽有作用而无人体。

就下总中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揽大成身。

所以不实。

大为神宅故名为家。

上来约大明身无我。

自下三句常相辨无。

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明无我体。

解释有。

外分别。

约报名我。

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

二就内总分别。

五阴和合集成假人名之为我。

五阴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

三就五阴相望分别。

说色为我余阴为所。

说受作我余阴为所。

如是一切。

云何无我及我所。

分别有三。

一无横计十六神我名为无我。

以无我故诸法便非我家所有名无我所。

如毗昙说。

二假众生中无有我性名为无我。

假名法中无有定性名无我所。

如成实说。

第三假名人相令无名为无我。

假名相全无所有名无我所。

此义如下观生品说。

今言如空离我我所含此多义。

此无我体。

自下两句明无我用。

是身无知如草木等约就心法明无我用。

现见有知云何言无。

法有四重。

一事二法三理四实。

阴界入等事相分别。

名之为事。

苦无常等诸法之数说以为法。

破相之空名之为理。

非有非无。

如来藏性说以为实。

此四重中约初事门。

其实有知。

就法推求。

知则无知。

是义云何。

一念之心具足四相。

初生次住终异后灭。

此四相中何者是知。

若生是知余三应非。

若余非知生亦应非。

乃至灭相类亦同然。

若使四相各别是知便是四念别知四法。

何关一念具足四相。

若使四相各别非知。

四相和合方为知者。

非知共聚云何能知。

如一盲不见虽伴众盲岂有见理。

又复四相无和合义。

生相现时余相未来。

共谁和合。

住相现时生相已谢。

余二未现与谁和合。

乃至灭相现前之时余相已谢。

复与谁合。

是故进退都无合义。

何处生知。

就法如是。

就理推求。

法相尚无。

知复安寄。

就实以求。

破相之理亦不可得。

况法与知云何得。

法若曾有可对说无。

由不有对何说无。

是故亦无无相可存。

此四重中今据后三故说无知。

现见此身有动有止。

云何无知。

故复举草木事类以显无动。

而无知事同草木不动。

无知犹如瓦砾。

是身无作风力转者约就色法明无我用。

进止施为但是风转。

非是我作。

无我如是。

次论不净句别有八。

初之一句正显不净。

后七更以余义助显。

就初句中是身不净常相正举。

秽恶充满释以显之。

不净有五。

一种子不净。

是身过去结业为种。

现在父母精血为种。

二住处不净。

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体。

三自体不净。

三十六物集成己体。

四自相不净。

九孔常流。

五毕竟不净。

此身死已。

虫食成粪火烧成灰埋为土。

究竟推求无一净相。

今言不净秽恶充满。

即是五中自体不净。

余略不举。

下以余义助显不净。

谓以无常苦无我等而助显之。

又苦无常空无我等不净法故亦名不净。

于中初句以无常义而显不净。

其次五句以其苦义而显不净。

末后以空无我而显不净。

就初句中是身虚伪是性无常。

因缘虚集而无性实名曰虚伪。

虚伪无性说何为常名性无常。

此破常性。

虽假衣食毕归磨灭是相无常。

前后迁变是无常相。

破去常相无常为体。

身云何净。

次五以苦显不净中初三以其老病死苦而显不净。

次一以其四大违苦而显不净。

后一五阴生灭之苦而显不净。

就前三中是身为灾为一病恼是病苦也。

一大不调百一病生。

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

今约一大且言百一。

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老苦也。

高丘必颓深井必满有身必老。

故取为喻。

为老所逼约喻显法。

亦得名为辨法同喻。

是身不定为要当死是死苦也。

此前三竟。

亦应说生苦。

微故不论。

如毒蛇者是其四大违损苦也。

譬如四蛇盛之一箧共相违害。

四大如是。

盛一身箧性相乖反故取为喻。

云何乖反。

论地则坚而重。

风则动而轻。

水则湿而冷。

火则热而燥。

故曰相反。

如怨贼者是其五阴生灭苦也。

何故五阴说为怨贼。

人皆乐住。

而此五阴共相摧灭违反人情。

故名怨贼。

以能相害经中亦说为旃陀罗。

是义云何。

于五阴中识阴始生想来摧灭。

想阴始现受来摧灭。

受阴始起行来摧灭。

行阴始生识复摧灭。

想于色阴中根用相代生灭相功。

故名怨贼。

苦想如是。

以苦为身。

身云何净。

言如空聚阴界诸入共合成者以空无我显不净也。

上来别教。

言诸仁者此可患厌结劝令厌。

上教生厌护烦恼行。

下教生欣护小乘行。

于中有二。

一约自行。

教求佛身护彼小心。

二欲得佛身断生病下约就利他教求菩提护彼狭心。

前中复二。

一劝求佛果。

二从无量功德生下明果由因劝修佛因。

前中初言常乐佛身举果正劝因。

声闻厌有则求取灭。

菩萨异彼故须乐佛。

下释劝意。

所以者何。

征前起后。

所以劝汝求佛者何。

下对释之。

佛即法身故须乐之。

有人见佛示同有为疑不可求。

为遮此意故说佛身即是法身。

为是须求。

佛具三义。

广如别章。

今言法身是佛报身。

说从无量功德生故。

以佛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

就下明果从因生中初从无量功德生者总以标举。

从戒下别。

下从如是无量净法生如来身总以结之。

就初总中言从无量功德生者报身本无。

方便修起故从德生。

德别众多故曰无量。

别中有二。

一从教行生。

二从真实下从证行生。

就教行中初先别论。

从断一切不善法下总以结之。

别中有四。

一明行因。

二从六通下明其行果。

三从三十七品下明其道因。

四从十力四无畏下明其道果。

就初段中文别有四。

初从戒等是自利行。

其戒定慧解脱知见余处名为五分法身。

义如别章。

今且释名。

防禁名戒。

住缘称定。

观远名慧。

此三相因从斯得果。

果绝羁缚说为解脱。

谓心解脱慧解脱等。

于已解脱时照知显了名解脱知见。

此五犹是戒定慧三行所摄。

初一是戒。

次一是定。

后三通摄皆是智慧。

二慈悲等是利他行。

此前一对。

三布施等复明自利。

施戒忍进四种可解。

就禅度中禅是四禅。

定者是其四无色定。

言解脱者谓八解脱。

言三昧者谓三三昧。

就波若中多闻教智。

智慧理智。

亦名证知。

上来别论。

诸波罗蜜总以结之。

四从方便生复明利他。

谓方便智。

此复一对。

上来行因。

六通三明是其行果。

言六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是其六也。

言三明者宿命天眼及以漏尽。

亦如别章。

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是其道也。

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是其道果。

四无畏义此应具释。

此三皆是十地中得。

是故从之得生佛身。

上来别竟。

从断一切不善法生集一切善法生总以结之。

上来教行。

下明证行。

从真实生是所证理。

如来藏性是其真实。

此佛正因故佛从生。

从不放逸是其能证。

妄情浮荡名为放逸。

证实除舍名不放逸。

此即般若不放逸根。

前总次别。

从如是法生如来身总以结之。

前约自行教求佛身。

下约利他教求菩提。

是故告言欲得佛身断生病者当发阿耨三菩提心。

前明诸人皆往问疾。

次为说法下明说益。

长者维摩为问疾者而为说法。

令无数人发菩提心。

  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沙门慧远撰

  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

  次随文释。

于中略以三门分别。

一对上生起以释来意。

二对后科分。

三依文正解。

来意如何。

两义释之。

一约序义释其来意。

二就正宗以解来意。

言约序者曲复有二。

一就佛以释。

前品维摩现病起发。

维摩现病原为起说须佛影响故。

从此已下如来告问起彼所。

说人先告声闻故此品来。

二就维摩显德以释。

前品之初直叹显德。

前品之末寄说显德。

得名为寄化显德。

从此已下寄对显德。

先对声闻显其德高故此品来。

约序如是。

言就正宗释来意者。

前品之中因凡问疾明教凡法从凡至圣。

从此已下因圣问疾明教圣法。

教圣之中先教声闻故此品来。

来意如是。

次科其文。

于中有二。

一约序科判。

从此至后独寝一床以疾卧来文别有三。

一维摩诘念问为由。

二如来因念告命问疾。

三维摩念文殊师利与众来下空室待问。

二就正宗科判其文。

从此讫尽香积品来文别有二。

一维摩诘念待圣问。

二佛知下如来告问显其所说。

科别如是。

次释其文。

先解初段维摩所念。

言尔时者。

生念时也。

长者维摩起念人也。

自念疾等正兴念心。

然此句中念待圣问。

非念为病。

良以维摩悲物情深。

待化如渴。

故兴此念。

维摩现病专情为物。

心虽为物得佛影响化事方成。

故念自己寝疾于床。

世尊大慈宁不垂愍病为慈境。

故念自己寝疾于床。

愍苦唯佛故念世尊。

佛有深慈于苦多怜故念大悲。

举佛大慈欲使如来愍己病苦并怜所化为己必问。

有大慈者应怜故复怪啧。

宁不垂愍宁谓安也。

我今病苦安能忍此而不垂愍。

上心怜名之为垂。

愍谓悲愍。

下佛知心遣人往问。

佛知其意兴告所由。

下正告之。

先告不堪。

后告所堪。

便足佛以何义通告不堪。

解有三义。

一为彰如来心等不偏。

所以通告。

与涅槃中普告大众令问相似。

第二为欲广寄众言显维摩德故须通告。

告命不堪彰其德高。

告命堪者显其德妙。

第三为欲广寄众言以显维摩所说之法故须通告。

故下文中先告不堪彰昔所说。

后告所堪明今所说。

等是通告。

以何义故。

先告不堪后告堪者。

解有两义。

一者欲次第等告令问成上三义。

以是义故先告不堪。

若先告堪后则无宜告不堪者。

第二为欲约对不堪显后能问。

所问人高所说必深。

令人渴仰。

以是义故先告不堪。

告不堪中先告声闻后告菩萨。

如来熟知声闻不堪。

何劳通告。

解二有三。

第一为显佛心平等。

与涅槃中先告比丘令问相似。

第二为欲广对众人显维摩德故须通告。

故下文中先告声闻。

对之以显维摩德高超出二乘。

后告菩萨。

对之以显维摩德高过诸菩萨。

第三为欲广寄众言。

以显维摩所说之法故须通告。

故下文中先告声闻明其所说教声闻法。

后告菩萨明其所说教菩萨法。

等是通告。

以何义故先告声闻后告菩萨。

解有三义。

一声闻近佛。

随近先告。

菩萨不尔。

为是后告。

第二为欲声闻菩萨等告令问成前三义。

以是义故先告声闻。

若使如来先告菩萨。

后则无宜更告声闻。

以彼劣故。

第三义者约法次第。

前品之中明教凡法从凡至圣。

故此品中次告声闻。

对之以显教声闻法从小至大。

故至后品方告菩萨。

对之以显教菩萨法化法应尔。

就此品中所告声闻凡有五百。

前十别列。

余悉总举。

就前十中对初九人明法身因。

对后一人明法身果。

就前九中对初八人明修行法。

对后一人明出家法。

就前八中对前七人明修善法。

对后一人彰灭恶法。

就前七中对前六人明修道行。

对后一人明起通行。

修道行体。

起通行用。

就前六中初舍利弗明不住行。

次对目连明入证行。

对后四人明助道行。

此即地经同相三道。

就初人中先告后辞。

即告舍利汝行问疾是告言也。

舍利名字已如上辨。

是王舍城波罗门子。

其父本是南天竺人。

外祖先是王舍城中大论义师。

王与封邑。

舍利父至与其论义。

外祖受阙。

王夺其封与舍利父。

外祖因即嫁女与之生舍利弗。

其舍利母先与其兄摩呵呴絺罗共为言论恒不及兄。

至怀舍利论常得胜。

呴絺因是入出更学后生舍利。

年始七岁。

十六国中论义第一。

后佛出世从佛出家。

佛弟子中智慧第一。

故余论中赞叹舍利唯佛世尊。

一切众类智慧及多闻欲比舍利。

于十六分中不能及其一。

今先告之。

何故先告。

以其慧胜弟子中标为是先告。

问曰前说声闻德劣故佛先告。

舍利既是弟子中胜。

何故先告。

释言舍利慧行虽上余行劣他故后先告。

以声闻人各有第一殊胜事故。

我不堪等是辞言也。

于中初辞次释后结。

我不堪任至彼问疾是初辞也。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自征起后。

我有何所以云言不堪。

下正辨释。

昔曾彼呵为是不堪。

于中先举被呵由缘。

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时我世尊闻是语下由己卑阙彰己不及。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曾于林中出被呵处。

宴坐树下彰被呵事。

宴犹默也。

默坐树下名为宴坐。

宴晏相监。

晏是安义宴是默义全别。

今彰宴矣。

下出呵辞。

所以须呵为使舍利舍小举大并利余人。

于中初言维摩来谓总以标举。

言告称谓不别显之。

先呵后教。

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者是呵言也。

唯是敬辞。

舍利出家。

维摩在俗。

俗须敬道。

是以言唯。

下悉同然。

胜坐未彰未可全非故云不必。

下出教辞。

于中先举次教后叹。

夫宴坐者是总举也。

夫是语端。

此举菩萨胜坐之法。

下别教示。

于中六句。

相从为四。

初句为一教离凡行舍相证寂。

次二为一教离小行即寂起用在净恒染。

次一为一重教离凡证寂。

后二为一重教离行在染恒净。

就初句中不于三界现身意者欲色无色是其三界。

凡夫在于欲色两界受色形果名为现身。

在无色界受心法果说为现意。

菩萨了知三界虚妄但是心作。

证实除舍无处可在。

为是不于三界地中而现身意。

是为结之。

次两句中初句依定即寂起用。

后句依慧。

在净恒染。

就初句中不起灭定现威仪者灭定是其九次第中灭尽定也。

灭尽心想名为灭定。

义如别章。

此应具论。

威仪是其四威仪也。

行住坐卧是四威仪。

声闻灭定舍四威仪菩萨常现。

何故而然。

声闻威仪事识心起。

入灭定时事识心灭。

故舍威仪。

菩萨威仪起处有三。

初则依于事识心起。

次则依于妄识心起。

终则依于真识心起。

如实三昧法门之力自然而现。

如如意珠无心分别能雨宝物。

三种心中前二无常。

灭定能灭。

后一常心。

灭定不灭。

其所灭者在灭定时不起威仪。

其不灭者虽在灭定常现威仪。

今据后义以教舍利。

是故说言不起灭定而现威仪。

不舍道法现凡事者圣慧是道。

烦恼业等是凡夫事。

声闻在道舍凡夫事。

菩萨常现。

何故而然。

声闻之人未得法空。

见烦恼等有而可畏。

断已入圣。

故得圣已不能现前。

菩萨穷空知有如幻。

在而不畏。

故常行摄化众生。

所以不舍。

故下文中说行非道为通佛道。

又复菩萨证入缘起三昧法门。

法门力故自然普现共凡夫事。

如涅槃说。

大般涅槃能建大义。

即其事也。

声闻之人未得此法所以不能。

次一句中心不住内亦不在外为宴坐者六根是内六尘名外。

凡夫心识依于六根增上缘生名为住内。

依于六尘缘缘而起说为在外。

菩萨不尔。

知根与尘妄想心起如梦中根梦中尘。

心外无法。

以知无故不起。

不复依之集起心识。

故不住内亦不在外。

故下文言不念内外行于平等。

又复妄心是无常法六识并起。

始起之心必有依托。

所托中强者名根弱者称尘。

真心常住无所依托。

以无依故不可宣说强根弱尘。

今教舍利舍妄取真故。

不住内亦不在外方为宴坐。

后两句中初句明其现起见惑而行圣道。

后句明其现起修惑而证涅槃。

就初句中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为宴坐者五见之心名为诸见。

身边邪见戒取见取是其五也。

菩萨随化常现之名为不动。

以不离故。

故下文言八万四千诸烦恼门。

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以此而作佛事。

虽现起之内心恒止。

故常修行三十七品。

不断烦恼入涅槃者随化现起贪嗔痴等名为不断。

内心恒寂名入涅槃。

是为结之。

此等诸行言方成故名为宴。

圣所安处说之为坐。

上来别教。

若能如是所印可叹胜令学。

上举呵辞。

时我世尊闻是默止不能加报申己卑阙彰己不及。

此语顺于外国语法。

顺此应言世尊我时闻是默止不能加报。

前辞次释。

故我不任结己不堪。

次告目连令往问疾。

目连字呴律陀。

父先无子从呴律陀树神求得。

因与立称律陀。

是王舍城辅相之子。

先与舍利同事那若。

心专求道而无所得。

设谓无道。

那若垂终病中微叹。

二人请问。

师何所叹。

那若答曰吾念世人恩爱所缚。

其南天竺金地国王身丧火殡。

夫人恋忆投火而死。

吾为之叹。

二人私记。

那若死后有诸商人金地国来。

二人访问如那若语。

二人便言师定得道。

但我非人遂共要契。

若有所得必相告语。

为要之后佛始出世。

頞鞞比丘入城乞食。

舍利见其进止异常知有胜师。

待乞回还舍利便问。

汝师是谁。

頞鞞答言是大沙门。

重问汝大沙门何所宣说。

頞鞞答言诸法因缘生大沙门所说。

诸法因缘灭大沙门所说。

舍利问之豁然悟解。

即于言下道证初果回至本处。

目连遥见即知有得寻便问之。

舍利还以所闻具答。

目连闻之亦悟初果。

二人因即投佛出家。

徒众二从往至佛所并得罗汉。

目连于佛弟子之中神通第一。

今命问疾。

于中先告后辞不堪。

辞中初总所以下释是故下结。

初总了知。

释中所以自征起后。

下正辨释。

于中有四。

一举己昔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彰被呵辞。

三说是法时八百居出发菩提下教呵利益。

四我无此辨自申卑阙彰彼难及。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入毗耶离于里巷中出被呵处。

为居士说陈被呵事。

说何等法。

文中不辨。

当应为彼白衣居士说戒说施生天法等。

故下被呵。

自下第二明教呵辞。

何故须然。

为益目连及诸居士所以教呵。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

唯下是别。

别中不当如仁者说是呵辞也。

教不应法故曰不当。

又不应机亦是不当。

夫说法下教其正说。

于中有二。

一约所说法体以教。

二夫说法者无说无示下约就能说之仪以教。

前中广显法宝之相令人证入。

于中初总。

法无不别。

法相如是岂可说下以理责。

就初总中夫说法者总举说事。

当如法说总以教劝。

当如法宝体性而说。

法无生下随法别教。

于中广显法宝体相令依宣说。

法宝体相如涅槃经念法中说。

妙寂离相圆具众义。

诸佛菩萨所游行处常恒不变。

此即经中佛性真法如来藏矣。

藏是一切诸法实性。

是实性中无诸法相。

故此文中破相显之。

宣说无生亦无诸法。

言虽说空约实而辨。

故下文中皆就法体说无众生无寿命等。

然法虚融义无不在。

今此且约五阴及与十八界门而演说之。

余类可知。

先就五阴明法离相法无我所。

离我所下就十八界明法离相。

众生起计多在此处故就论之。

前五阴中句别有十。

辨义唯二。

前之四句明人无我。

后之六句明法无我。

二无我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人无我中四句何别。

初句明其真法体中无有众生。

第二无我第三无寿第四无人。

此即是彼胜鬘经中如来藏者非我众生非命非人四种义也。

我众生等四种何异而须别遣。

通释一物其犹眼目。

于中别分非无差异。

异相如何。

宣说阴体以为神主名之为我。

和合之中计有定实说为众生。

相续之中计有神性任持不断名为寿命。

作用之中立有主宰说之为人。

对彼故说无我人众生寿命。

故彼转女身经说云观内无我外无众生。

内外和合无其寿命毕竟清净。

所以无人。

观内无我阴体非神。

外无生者五阴集用望其阴体名之为外。

于中无实名无众生。

内外和合无寿命者阴共假生相续名命。

无别命体毕竟清净。

名无人者宰用名人。

以无我体人用亦无毕竟净。

文中初言法无众生正明理无。

谓于真实法宝体中无有众生。

所无有三。

一无横计神我众生。

二于假名众生之中无其定性。

三无假名众生之相。

此等皆是情相之有故悉无之。

余用类尔。

离生垢者情显理。

取我之心名众生垢。

真法之中无此我心名离生垢。

以无垢心故无众生。

第二句中法无我者正明理无。

亦真法中无三种我准前可知。

离我垢者破情显理义同前解。

此两句中破情显理。

后二句中破相显理宜须记知。

第三句中法无寿命正明理无。

亦真法中无三种寿。

准前可知。

离生死者破相显理。

若真法中有其生死。

故可就之说有寿命。

既无生死就何说寿。

第四句中法无人者正明理无。

亦真法中无三种人。

准前可知。

前后际断破相显理。

有为之法前后相起。

前为前际后为后际。

若真法中有此二际。

则可就之以说于人。

真中无此。

就何说人。

于情为有于理本无。

番情显理故说为断。

非有所除。

就后六句明法空中初二离相次二离名。

次有一句结前离相。

末后一句结上离名。

初两句中前之一句正明离相。

后之一句破去心缘成前离相。

就初句中法常寂然正明理无。

真法不动故曰寂然。

灭诸法者破相显寂。

五阴是相于真本无名灭诸相。

有相不寂无故寂矣。

就后句中法离于相正明理无。

于真法中无五阴相名法离相。

无所缘者破相显理。

若真中有相可缘不名离相。

于真法中无相可缘故法离相。

以无所缘能缘亦无。

次两句中前之一句破名破说。

后之一句破去心觉成前离说。

就初句中法无名字正明理无。

谓真法中无彼妄想所立名字。

言语断者破去言说显成无名。

名是言本。

以无名故言语不生名言语断。

举语言断成名无矣。

就后句中法无言说离觉观故破情显理。

觉观言因。

以真法中无觉观故言语不生故无言说。

粗思名觉思称观。

此皆道。

真法出情故无觉观。

次下一句结前离相。

法无形相正辨理无。

谓真法中无阴形相。

以此结前离相之义故说无相。

如虚空故类以显之。

真法离相似世大虚故言如空。

自下一句结前离名。

法无戏论正明理无。

理外名言斯成戏论。

真中离此名无戏论。

以此结前离名之义故说无戏。

毕竟空故释以显无。

永绝言论名毕竟空。

上来就阴明法离相。

自下第二就十八界明法离相。

六根六尘及以六识是十八界。

文中句别有其十九。

初之一句明人无我。

后十八句明法无我。

就初句中法无我所正明理无。

明真法中无我及所义如上解。

离我所故释以显无。

法空中句虽十八相从为三。

初有六句明六根空。

法无动下五句之文明六识空。

法离好下七句之文明六尘空。

初六句中前三破相。

后三即实。

就前三中初句约识以明根空。

第二尘以彰根空。

第三约自而显根空。

就初句中法无分别正明理无。

于真法中无有六根生识了尘名无分别。

离诸识故释以显无。

于事分齐六根生识。

真中无此名离诸识。

以离诸识故无分别。

第二句中法无有比正明理无。

根尘相对名之为比。

真中无此名法无比。

相待者无释以显无。

以无根尘相形待故说为无比。

第三句中法不属因正明理无。

于事分齐根从因起与因作果名为属因。

真中无此名不属因。

不在缘故释以显无。

亲生名因疏助称缘。

有缘可在则可对之说其属因。

无缘可在知复对何说为属因。

亦可缘者因之别称。

言不在缘当知犹是不在因矣。

不能重言彰不在缘。

生不离缘因之为在。

真不假缘故曰不在。

不在缘故不属因耳。

后三句中约如法性实际三藏以显即实。

此三何异。

于真法中空名为如。

有名法性。

非有非无说实际。

真云何空。

离相离性。

云何不空。

具诸佛法。

云何复名非有非无。

有无同体。

此如法性实际之义。

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所显真法共此三门同体义分。

故得以法即如法性实际等也。

就初句中法同法性当相正辨。

如来藏中一切佛法名为法性。

所辨真法与彼一体。

一而不异故说为同。

法性云何而说同乎。

法性清净常恒不变。

所辨亦尔故说同矣。

入诸法故释以显同。

入犹顺也。

顺诸法性故名为同。

此一体法云何名顺云何名入。

体性虽一义门恒别。

义别体同故得云入。

下皆同尔。

第二句中法随于如当相正辨。

不异如义。

法界虽别空理不异故说为如。

所辨之法顺彼如理故名为随。

此与如一何得言随。

义如前解。

门别义同故得说随。

前同此随言左右耳。

无所随故释成随义。

以于有法无有随故。

随顺如也。

第三句中法住实际当相正辨。

际谓际畔处之别称。

穷实之处名为实际。

所辨真法即于实际名之为住。

前随此住言左右耳。

诸边不动释成住义。

不为有无二边倾动故住实际。

其次五句明识空中前二破相后三即实。

前两句中初约尘以明识空。

后句正就识体明空。

就初句中法无动摇正明理无。

六识之心往来取尘名为动摇。

真法常住不同于彼名不动摇。

不依六尘释以显无。

不同六识六尘生故无动摇。

就后句中法无去来正明理无。

六识之心三世流转名为去来。

去是过去来是未来。

真法不尔故无去来。

常不住故释以显成。

现在名住。

若使真法曾住现在故可对之说去说来。

法无现住。

知复望何说去说来。

此二遣相。

下三即实。

即三脱门。

三脱之门义如后解。

法顺空者顺空门也。

随无相者随无相门。

应无作者应无作门。

前顺次随后说其应。

言耳。

亦以真法与此三门义异体同故得说顺说随说应。

就后七句明尘空中初有四句。

正就尘体以说其空。

次有一句。

约根辨空。

次有一句。

复说尘体以明其空。

末后一句约识论空。

就初四中法离好丑明离尘相。

于事分齐尘有美恶名为好丑。

真法无此故说为离。

法无增损明离尘用。

顺益名增违称损。

真法离此名无增损。

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明离尘体。

六尘之体有起有尽说为生灭。

属人曰归。

真法无此故无生灭。

亦无所归。

此一分竟。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约对六根以明尘空。

于事分齐六尘是其六根所行不名为过。

真中无尘根等不及故名为过。

此两分竟。

法无高下还就尘体以辨其空。

于事分齐尘有胜劣。

上地尘胜名之为高。

下地尘劣说以为下。

真法离此故无高下。

常住不动释无高下。

此三分竟。

法离观行约识辨空。

于事分齐尘为识缘不离观行。

于真法中无尘可缘。

是故名离一切观行。

上来别教。

法相如是岂可说者以理反责。

牒前所辨名法如是。

名相但绝心行亦无岂可宣说。

上来得就所说以教。

下次约就能说以教。

于中先教离四种心。

然后说下结劝宣说。

何者四心。

一教除见心。

二当了下教离痴心。

三以大悲不教舍小心。

四念报恩下教远凡心。

初句之中教令远离我人之报名除见心。

于中初先法说以教。

夫说法者无说无示明无说人。

将言对法名之为说。

以言对人目之为示。

于理实无名无说示。

夫听法者无得明无听人。

以听对言目之为闻。

将听对法说以为得。

于理亦无名无闻得。

次以喻显。

譬如幻士喻无说人。

为幻士说喻无听人。

当建下劝。

第二句中教知根法然后起说名离痴心。

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劝知根也。

以前目连说不应机故劝了根。

善于知见所挂碍劝知法也。

以前目连言不当理故劝知法。

第三句中教修广心。

教生大意名舍小心。

以大悲者教修广心。

广念众生名为大悲。

赞于大乘教生大心。

以心大故称赞大乘。

第四句中教离魔业外道邪学名远凡心。

念报佛恩教离魔业。

依佛法而得利益及欲加损名背佛恩。

菩萨番彼念欲护法名报佛恩。

不断三宝教离外道。

外道习邪乘违正法名断三宝。

菩萨番彼自求正法转教他人能令三宝相续不绝。

是故名为不断三宝。

上来别教。

然后说法总以结劝。

上来第二明教呵辞。

第三教益。

第四目连自卑阙。

文显可知。

前辞后释。

是故不任总结不堪。

前对舍利明不住法。

次对目连明其证法。

下对四人明助行法。

于中初对迦叶须菩明乞食行摄功德法。

后对富楼及迦旃延明入法行摄智慧法。

就前二中初对迦叶明乞食法。

后对须菩明取食法。

就后二中初对富楼明起行法。

后对迦旃明生解法。

所辨如是。

先告迦叶令问疾。

迦叶是姓。

字摩诃波罗耶檀那。

此翻名为大施先矣。

摩诃是大。

檀那是施。

波罗耶者名之为先。

是王舍城波罗门种家极富。

妇名婆山。

其人昔于叶佛时作薄像师。

时有一女。

时一金玔。

倩此像师修营佛像。

由斯福善恒相逢遇。

今值佛世还为夫妇。

身并金色。

在俗无欲。

同皆出家齐得罗汉。

其中委曲事如经说。

迦叶即于佛弟子中头陀第一常行乞食。

今命问疾。

于中先告汝行问疾。

迦叶众多将大以标。

下辞不堪。

于中初总所以下释是故下结。

释中所以自征起后。

下对辨释。

文别有三。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三时我世尊闻说是下自彰卑阙显彼难敌。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于贫里乞出被呵事。

迦叶立意怜其贫者无有福善现受贫。

今受其施欲令当富。

故贫里乞。

由斯不等故后被呵。

自下第二维摩教呵。

何故须然。

为使迦叶弃小学大是以教呵。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下别显之。

别中先呵。

住平等法应次行下是教辞也。

呵中初言有慈悲心而不不能普是正呵也。

舍富从贫出不普事。

又复前句有慈不普违于菩萨等慈故呵。

舍富从贫违头陀中次乞故呵。

教中有三。

一正教。

乞食名乞心。

二以空聚下就乞食时教过仪。

三者若能不舍八邪已下就乞食后教生道法。

前中四句准事不次。

次而论之。

行乞为始次乞第二取为第三受为第四。

但今文中为欲次乞教令利他故在先论。

行乞与后取之为受同教自利。

故回后说。

又得次乞教舍二乘居使之过故在先论。

行乞与后取受二事同教舍凡生死之过。

故回后说。

初次乞中住平等法教修等心。

番前有慈而不能普。

应次行乞教修等行。

番前舍富从贫里乞。

后三句中斯教自为言有隐显。

初句为离生死之缘须行乞食。

第二为断生死之因须取揣食。

第三为舍生死之果须受彼食。

就初句中为不食故应行乞者食是身缘。

得净法身方能舍远。

彼净法身要修舍世资生之业。

乞食资身行道方得故为不食。

须行乞也。

第二句中为坏和合应取食者因能聚果名为和合。

内证真道方以永离。

其道必由舍世资生。

从他取食资身起行方能证会。

是故为坏和合之相应取揣食。

自从他求。

尔时名取。

为不受故应受食者不受生死有为之果名为不受。

不受唯佛。

佛果二由舍世荣生。

从他受取资身起道方能克证。

故为不受。

须受彼食他与领得方名为受。

自下第二教防过仪。

以空聚想入聚落者就入聚时教离人想。

观聚无人故名为空。

入聚多起男女等结故教修空。

所见色下就行乞时教离法想。

于乞食时多于六尘而生诸结。

故教防离。

然此文中于六尘境治法各异。

于色尘境教观根空而为对治。

于声尘境教观境虚而为对治。

于香尘境教类粗事而为对治。

于味尘境教离取心而为对治。

于教离能取及所取事而为对治。

于法尘境教观境空而为对治。

立从皆得为约此六。

教人多治显隐异论。

初言见色与盲等者盲人无根于色不著。

行者应尔。

观眼体空同盲无根于色不取。

故下文言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

余亦应然。

言所闻声与向等者向虚无可贪取。

观声似彼虚假无实无可贪取。

余亦应尔。

言所嗅香与风等者风事浮粗人多不著。

观香似彼莫生贪著。

余皆应然。

言所食味不分别者标杓无心虽在诸味不生分别。

行者应尔。

当如标杓除去心想莫生分别。

余悉应尔。

言受诸触如香证者智证法时不见己心以为能取。

不见前境以为所取。

行者应尔。

知身体空无其能觉。

亦观境空无其所觉。

故如智证余亦应然。

知法如幻无自他性教观性空。

幻无定性诸法像此。

幻法无体名无自性。

此幻法中亦无妄计我人等实名无他性。

本自不然今亦不灭教观相空。

如彼幻化因缘法相毕竟空寂何但无性。

相亦不有。

以无相故无法可生。

故本不然。

无法可尽故今不灭。

又知如幻明法非无。

无自性等显法非有。

无自他性明非性有。

本自不然今亦不灭明非相有。

义如前解。

又复知法如幻相者明知世谛。

无自性等明解真谛。

无自他性性空真谛。

本自不然今亦不灭相空真谛。

亦如上释。

观法既然余尘类尔。

上来第二于乞食时教防过仪。

自下第三就乞得后食用之时教生道法。

句别有十。

前之三句正教起道。

中间五句彰益劝为。

末后两句叹胜劝学。

就前三中初二教起利他之行。

后一教修自利之行。

复前二中不舍八邪入八解脱约因以教。

声闻独善故舍八邪入八解脱。

菩萨兼利随物现同故不舍八邪入八解耳。

言八邪者番八正说八邪。

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

言八解者一义名彼八正之道为八解脱。

彼八与邪正相番故。

亦可名彼内有色相外观色等为八解脱。

修彼能治贪食过故。

故下文言佛说八解仁者受行。

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故教人中言以邪相入正法者约果以教。

邪相世间正法涅槃。

声闻独度舍邪入正。

菩萨兼益随物现同。

不舍世间而证涅槃。

故不舍邪入正法矣。

上教利他下教自利。

言以一食施一切者下施众生。

施有二种。

一施令食。

二以食施之。

共将奉佛及众贤圣为是须施。

供养诸佛及众贤者上用奉圣。

作决定意勿得随冥。

为此施竟然后自食。

上来三句正教起行。

次下五句彰益劝为。

初有两句。

就上初句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明彼益。

如是食者牒前起后。

下就论益。

非有烦恼非离烦恼约慧辨益。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约定彰益。

以前不舍八邪义故非离烦恼非入定意。

于八邪中有邪见故非离烦恼。

有邪定故非入定意。

以前入于八解义故非有烦恼非起定意。

以八解中有正见故非有烦恼。

有正定故非起定意。

次有一句。

就前第二邪相入正以明证益。

非住世间是前文中入正法也。

非住涅槃是前文中以邪相也。

下有两句。

就上第三食施一切供诸佛等以明修益。

其有施者牒前一食施于一切供佛及圣。

下就论益。

言无大福无小福者就因辨益。

以等施故无有偏施。

凡夫小福亦无偏施。

贤圣大福。

言不为益不为损者约果辨益。

以等施故无有偏施。

持戒之益破戒之损。

上来彰益。

下叹显胜令人习学。

于中两句。

初言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

前三句中结叹初二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邪入正。

行无偏著上顺佛德名正入道。

不同声闻舍邪取正。

所以不依。

为不空食人之施者结叹第三施以一食施于一切供佛及圣。

生福广大故不空食人之施也。

自下第三自彰卑阙显彼难敌。

于中四句。

一彰己昔日闻法欣庆得未曾有。

二即于下明已闻说准此类余于一切菩萨深敬。

三复作念下彰己昔日叹维摩斯有在家俗人之名。

辨才智慧乃能如是自在无碍。

四其谁下明已因是慕大厌小。

其谁不发三菩提心是慕大也。

从是不复劝人声闻辟支佛行是厌小也。

前辞次释。

是故不任总结不堪。

次告须菩提令往疾。

外国正名为须浮帝。

传者音殊名须菩提。

其须浮帝此名善吉亦曰空生。

初生之日家物悉空故名空生。

其人于佛弟子之中解空第一。

又传无诤三昧亦胜。

今命问疾。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次释后结。

释中所以自征起后下对释之。

于中有四。

一举己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三时我世尊闻此芒然不识已下自申己阙彰彼难敌。

四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下教呵利益。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入舍乞食陈被呵事。

自下第二维摩教呵。

何故须然。

为益须菩并净二百天子法眼故须教呵。

于此之中维摩初先取钵盛饭。

后正呵诘。

何不直呵乃先取钵盛满饭乎。

此有三义。

一取其钵为尽言论。

若不取钵彼得切难喜畏舍去。

故须取钵。

虽取其钵须菩提犹欲舍去。

说令不取。

二若不盛饭望直设难相涉悭过。

为拂此迹故先盛饭。

三欲寄食以兴言端故先取钵盛满饮矣。

下正呵之谓我总举唯下是别。

呵意如何。

释者不同。

若如生公肇公所释。

要须菩提证空平等上齐佛下等凡乃可取食。

若依什公释显难意。

要须菩提证空起用上等诸佛下同凡夫乃可取食。

又人复言征须菩提令入法界缘起净门。

上同诸佛亦入法界缘起染门。

下同凡夫乃可取食。

若当准彼乐璎珞经难意全别。

今应同彼。

彼经如何。

其须菩提夜梦。

如来以金色手而摩其顶。

晓问如来。

佛时答曰汝于今日当得闻于未曾闻法。

其须菩提闻是语已入城中乞食。

城中一女身佩璎珞伎乐自娱。

因以呼之为乐璎珞。

其须菩提过至其家。

是女遂取须菩提钵。

盛满饭已执钵未还。

问须菩提。

汝何故乞。

为有我想命想人想而乞耶。

须菩提答。

我无我想命想人想。

是女复问。

若无此想为何乞食。

须菩提答。

诸佛世尊亦行乞食。

何独见责。

是女对曰。

佛目无我想。

须乞但为物。

云何为乎。

彼中具辨为二十事故行乞食。

汝同彼耶。

须菩提言。

我未同佛。

是女复征。

自无我想便非自为。

未同如来复非为他。

为何乞食。

其须菩提默然无对。

维摩今此责相似彼。

凡难声闻乞食所为必用此法。

离道更无。

故今维摩还用此理征须菩提。

其乞食者无过自为无过为他。

自为凡夫。

其为他者谓佛菩萨。

若同此二乃可取食。

其须菩提自忖无此两种所为。

取食莫由。

故下置钵而欲舍去。

难意如是。

文中有二。

一约佛设难。

若同诸佛乃可取食。

二若须菩提不见佛下约凡设难。

若同凡夫乃可取食。

前中合十一句文。

初之一句征令同佛证空平等乃可取食。

后十征令佛成就解脱之德乃可取食。

就初句中于食等者诸法亦等将食类法观食体空名为食等。

以此类余名法亦等。

言诸法等食亦等者以法类食观诸法如名为法等。

以此类食名食亦等。

如是行乞乃可取者结听取食。

就后十句征令同佛解脱德中前九是别后一总结。

就前别中初之七句约行以征。

后之两句约人以征。

复前七中初五断德。

后二行德。

复前五中初之三句是烦恼断。

次一业断。

后一苦断。

烦恼断中初二见惑。

后一修惑。

见惑之中初钝后利。

钝中不断淫怒痴者是佛不住无为行也。

淫者是贪。

怒者是嗔。

痴是无明。

随化常起故曰不断。

此即是行违通道。

亦即是下八万四千诸烦恼门。

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以此而作佛事。

又二即是地经之中发起胜行。

涅槃经中佛非无偏常行遍事。

问曰此行为是佛作为是他见。

释言据情。

佛无心作。

他见我为。

就能是佛所作。

佛作有二。

一是三昧法门力现。

如涅槃说大般涅槃能建大义纳妃生子种种示现。

亦如华严善财所求一切法门悉能示现如是等事。

二修力故现。

佛以过去大悲愿力亦以发起殊胜行力。

虽无心想自然能现。

是二相须。

云何相须。

法虽能起起必假修。

如似火珠虽能出火见日方生。

亦如水珠虽能出水见月方出。

此亦如是。

故涅槃云异法有故异法出生。

异法无故异法灭坏。

修虽能起起必依法。

如声依谷方能发响。

如形依镜方能生像。

此亦如是。

修力所现即是报应。

法力所现即是法应。

一门既然。

余门率尔。

亦不与俱是佛不住有为行也。

证实返望由来不有。

无法可在名不与俱。

非是有法舍而不俱。

后利中不坏身者还是不著无为行也。

现行身见而不舍离名不坏身。

而随一相还是不著有为行也。

理如一相行证名随。

此约见惑以辨解脱。

下约修惑。

不灭痴爱还是不住无为行也。

无明住地名之为痴。

欲爱色爱有爱住地说以为爱。

随化现行故曰不灭。

起明脱者还是不著有为行也。

明是慧明翻对前痴。

脱道心脱翻对前爱。

由故起于慧明。

明即慧脱。

由离爱结故起心脱。

此约烦恼明解脱德。

下次得业。

以五逆相还是不住无为行也。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其五逆。

此背恩及违福田故说为逆。

杀父杀母背恩故逆。

后三违于福田故逆。

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随化现起名五逆相。

如调达等诸业皆起以此五逆。

重故偏说。

重尚为之轻不待言。

而得脱者还是不住有为行也。

永绝业羁名得解脱。

此句约业明解脱德。

不缚不解约对苦报明解脱德。

同前说。

亦不为生死苦报所缨名为不缚。

随化现受称曰不解。

上来约断明解脱德。

下约智。

智有因果。

不见四谛非不见谛约因以论。

示有见疑不观谛理名非见谛。

内实觉了名非不见。

斯乃地上通名见谛。

非得果者约果以说。

此言略少。

准前应言非得果非不得果。

且举一边。

名佛为果。

不舍一切菩萨所行故非得果。

实证菩提故非不得。

今略不辨。

上来七句约行以征。

自下约人。

言非凡夫非离凡者内备圣德故非凡夫。

现行凡事化众生故非离凡法。

言非圣人非不圣者现为凡愚化众生故名非圣人。

内具圣德故非不圣。

上来别征。

虽成一切而离诸法总以结之。

随别难尽故须总结。

此等皆是佛菩萨德。

征令同之。

乃可取食总结应受。

具前德者乞必为他故可取食。

自下第二约凡设难。

明同凡夫自为而乞乃可取食。

于中初明同诸外道乃可取食。

住八难下同余凡夫乃可取食。

为与众魔共一手下明同众魔乃可取食。

前中有二。

同外道违佛法僧无行方便乃可取食。

二若须菩提入邪见下明同外道无解脱行乃可取食。

前中先令违背三宝。

后结可取。

若须菩提不见佛者明同外道违离佛宝。

不闻法者违离法宝。

彼外道下违离僧宝。

同诸凡夫外道为师故离僧宝。

于中初明外道为师。

次明须菩提从之出家。

后明须菩随之堕落。

前中初言外道六师总以标举。

彼外道中有六种人各别立见说为六师。

次列其名。

富兰那迦叶是第一人。

迦叶是姓。

富兰是字。

此乃是其空见外道。

末伽利拘赊梨子是第二人。

末伽是字。

拘赊母名。

将母以别名拘赊梨子。

此常见外道。

删阇夜毗罗胝子是第三人。

删阇是字。

毗罗母名。

将母以别名毗罗胝子。

此一因见外道。

亦得名为苦行外道。

宣说众生受苦受乐皆由往因不藉现缘。

往业未尽不得解脱。

多受苦行酬其往业。

往业既尽便得解脱。

何耆多翅舍钦婆罗者是第四人。

何耆多翅舍是其字也。

钦婆罗者是其[毯-炎+旁]。

被此为衣就之以标名钦婆罗。

此自然见外道。

说一切法自然而有不从因缘。

此涅槃中纳衣即师。

迦罗鸠驮迦旃延者是第五人。

迦罗是字。

迦旃延是姓。

此是自在天因外道。

说自在天为众生因。

众生由之受苦受乐。

尼乾陀若提子者是第六人。

尼干是字。

若提母名。

将母以别提子。

此不须修外道。

说诸众生于未来世过八万劫自然解脱。

譬如转缕于高顶缕尽自止。

上来别列。

下明此六与之为师。

此初句竟。

次明须菩因其出家。

后明须菩由之堕落。

外道邪见造作邪业堕坠三恶名彼师堕。

须菩学之亦堕三恶名汝随堕。

可乃取食结听令受。

世间违背三宝之人为身求食。

汝若同之为身求食乃可取食。

上来明其违背三宝无行方便。

若须菩提入诸邪下明同外道无解脱行。

入诸邪见明无道因。

不到彼岸明无灭果。

亦应结言乃可取食。

文中略无。

上来第一明同外道乃可取食。

自下第二明同余凡乃可取食。

于中五句。

前三同凡无自利行。

后二同凡无利他行。

就前三中住于八难不得无难方。

八难如上。

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明无道体。

同恼有。

离净无治。

汝得无诤一切亦得明无道果。

此返言耳。

若正应言一切众生不得无诤汝亦不得乃可取食。

然此返言与下文中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其言相似。

以何义故为此返征。

彼须菩提乞食似凡。

汝乞似凡得无诤定。

一切众生乞食似汝亦应得之。

凡乞似汝不得此定。

汝乞似凡亦同不得。

乃可取食。

何者是其无诤三昧利根罗汉凡所施为。

常豫观察欲界众生未起烦恼起意将护不与其竞名无诤定。

故杂心云缘欲未生恒依不动智慧。

下二同凡无利他中其施汝者不名福田无善益他。

世间罪人供之无福。

供汝似彼。

不生功德名非福田。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有恶损他。

世有增上造罪众生。

有人乐恶爱其所作而供养之堕三恶道。

供汝似彼堕三恶道。

及可取食。

上来第二明同余凡乃可取食。

自下第三明同众魔乃可取食。

于中初先征令同魔后结听取。

前中有八。

初四同魔有损他行。

后四同魔有损己行。

就前四中为与众魔共一手者明同魔业。

魔专坏乱作业同彼名共一手。

中间两句明同魔。

作诸劳侣与魔为伴。

魔能劳乱名之为劳。

与彼为伴名作劳侣。

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异者自身作魔。

魔是魔王。

诸尘劳者是其魔民。

义如前。

坌染众生故说为尘。

身皆同之名等无异。

于一切生而有怨心此之一句明同魔心。

于一切生欲坏其善名有怨心。

上来损他。

自下四句明同诸魔有损己行。

谤佛毁法不入众数。

此之三句违背三宝明无道因。

终不得灭明无灭果。

上令同邪。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总结听受。

具前过者须为身乞。

汝若同之乃可取食。

上出呵辞。

自下第三申己卑阙显己不及。

于中初先彰己被难茫然不解舍钵欲去。

后彰维摩安慰令住。

就安慰中取钵勿惧总劝舍怖。

下别安慰。

别中有二。

一举化人类须菩提明无能畏。

二所以下将其化法类己难辞明无所畏。

前中维摩先举化人问须菩提。

次须菩提以理正答。

下维摩诘取其所答类提。

后劝舍畏。

就初问中随须菩提意解以问。

于意云何问其意解。

于汝意中所解云何。

如来作化以是事语宁不者举事正问。

何故偏言如来化人。

如来辨胜难辞可畏。

为是偏举。

佛辨难当。

以其化人无心想故无真实故。

用前难辞而难之毕竟不畏。

故今反问。

宁有惧不我言不也须菩正答。

化人不畏故曰不也。

下取所答类须菩提。

言一切法如化者泛举诸法类同化人。

言一切法皆如幻化明须菩提亦同化矣。

汝今不应有所惧者结劝舍畏。

知身如化无能畏者故不能惧。

自下第二明己难辞。

问如幻化明无畏所以者何征前起后。

所以向前劝汝取钵勿惧者何。

下对释之。

句别有五。

初一切言说不离是相明言如化。

不离向前幻化相矣。

道言一切言说不离即显向前难辞亦然。

二至于智者不者文下明于难辞。

不应生畏此名菩萨以为智者。

良以智者知言如幻故于文字不著不惧。

举彼智者于文字中不著不惧。

今须菩提同彼智者于前难辞不著不畏。

三何以下释前智者不著所以。

先征后解。

文字性离为是不著。

文字体空名为性离。

四无有文字即真脱下会前文字性离之义即真解脱。

前性离为无字文。

真解脱处绝离言辞。

故无文字即真解脱。

五解脱相者即诸法也。

以真解脱即一切法皆离文字。

皆离文故悉不可畏。

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明维摩诘教呵利益。

二百天子法眼净者入见谛道名法眼净。

由闻前说证入初地见法显了名法眼净。

非小乘中得法眼净。

前辞次释。

故我不任总结不堪。

次告富楼令往问疾。

其富楼那是其字也。

此翻名满。

弥多罗尼是其母名。

此翻名慈。

将母以别名弥多罗尼子。

其人于佛弟子之中说法第一。

如法华说。

故往问疾。

先告后辞。

辞中还初总辞不堪。

次释后结。

释中所以自征起后。

下正辨之。

辨中有四。

一举本昔被呵由缘。

二出被呵辞。

三时维摩入三昧下彰其巧化。

四我念声闻不观人下申己卑阙以小自责。

就初段中忆念我昔举被呵时。

于大林中出被可处。

为诸新学比丘说者彰被呵事。

说何等法。

总知说小不知小中说何等法。

自下第二明教呵辞。

何故须然。

为益富楼并令比丘舍小求大所以教呵。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

下别显之。

别中有四。

第一呵其违欲说法。

二汝不能知众生根下呵违根说。

三欲行大道莫示小下重就第一呵违欲说。

四此比丘久发大下重就第二呵违根说。

初中四句。

两句教呵。

初言先当入定观心然后说者教观欲说。

二无以秽下呵违欲说。

约喻呵之。

无谓勿也。

以犹用也。

小乘之法如似秽食。

比丘大欲事同宝器。

勿用小乘秽弊法食投于大乘乐欲宝器。

三当知下教知欲说。

观始知终故复教之。

比丘念大汝须知之。

四无以下呵违欲说。

约喻呵之。

比丘大欲似琉璃。

小乘小欲事同水精。

勿将余人水精小欲同此比丘琉璃大欲。

此初段竟。

第二呵其违根说中汝不能知众生根原呵不知根。

勿得发下遮其授小。

无得发起以小乘法法说以遮。

彼自无创勿伤之也喻说以遮。

彼诸比丘大根完具名为无创。

教小侵损目之为伤。

遮抑不听故言勿伤。

第三重呵违欲说中约喻以呵。

于中三句。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是一呵也。

比丘求大名欲大道。

小法狭如似小径。

求大教小理所不应故云莫示。

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是二呵也。

比丘广欲如似大海。

小狭浅事同牛迹。

安心住法目之为内。

此亦不应故言无以大海内于牛迹。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是三呵也。

比丘大欲如似日光。

声闻小欲事若萤火。

将大同小理所不合。

是故呵言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第四重呵违根说中言此比丘久发大心中忘此意举彼大根。

如何以小而教导之呵其授小。

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呵不知根维摩自导。

我观小乘下出所观。

智慧微浅犹如盲人智体劣也。

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智用狭也。

以智微故不能分别一切众生。

智慧浅故不能分别根之利钝。

此出呵辞。

自下第三彰其巧化。

于中六句。

初维摩诘默入三昧。

二由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

曾于过佛种善发心。

此乃维摩宿命通力故令识之。

菩萨宿命凡有六种。

如地持说。

一自知宿命。

二知他宿命。

三令他人知己宿命。

四令他人自知宿命。

五令他人知他宿命。

六能令彼所知众生展转相知。

今令比丘自识宿命是第四门令他自知。

三即时下由识宿命还得本心谓还得本大乘心矣。

四于是下明诸比丘由得本心荷恩致敬。

首是头首。

稽首礼足显敬至。

五维摩诘因其得心更为说法。

六由为说法彼于菩提不复退转。

此诸比丘住在善趣。

由闻命说进入种姓。

故退。

自下第四彼富楼那自申己阙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

前辞次释。

是故下结。

次告迦旃令往问疾。

迦旃是姓。

字名扇绳。

其父早丧。

母恋不嫁如绳连扇风吹不去。

因与立字名曰扇绳。

从佛出家。

佛弟子中论义第一。

今命问疾。

先告后辞。

我不堪任是总辞也。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

下对辨之。

文别有三。

一举己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三说是法时彼比丘下教呵利益。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佛为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义等出被呵事。

说浅覆深不当物机。

所以被呵。

我即于后敷演其义总以标举。

谓无常等随别列之。

法门开合备如上辨。

今据一门且列斯五。

前四生死后一涅槃。

自下第三明教呵辞。

何故须然。

为益迦旃并令比丘解法心胜所以教呵。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

下别显之。

别中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是呵辞也。

彼迦旃延相法未已见法生灭。

是故名为生灭心行。

用此心行说己所知不称法实。

故呵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法之实相备如后辨。

下复教之。

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者约就无常法门以教。

无常义中有二种门。

一世谛门二第一义门。

世谛门中有三无常。

一分段无常。

六道果报三世分异。

二念无常。

有为之法念念还流。

一刹那初生次住终异后灭。

此前两门明法生灭破去常相。

三者自性不成实无常明法虚集破遣常性。

是义云何。

即前二种以理推求。

四相同体相夫似立。

无有一法别守自性名性不成。

性既不成知复说何以之为常。

故名曰性不成无常。

于此门中有生有灭。

即名为常以守性故。

无生无灭乃名为常以无性故。

故地持云不知无言自性无常有生有灭。

若知无言自性之事一切无常。

何者是其同体四相有为之法义同幻化。

相有体无。

相有名生虚无称灭。

相有名生生非灭前虚无称灭。

灭非生后故生与灭同时无别。

又此宣说无法为生。

生非灭外还即说彼相有为灭。

灭非生外故生与灭同体无别。

即此生灭幻炎像立名之为住。

又复幻法各守自相亦名为住。

故地持云以自性故名之为住。

此住亦非生灭之外。

即此虚法异于真谛性实之法故名为异。

又异妄情所立情实亦名为异。

此异亦非生住灭外。

良以同时义分四故说之以为同时四相。

故下文言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又以同体义分四故说之以为同体四相。

以同体故就余三相义说为生。

离余三外无别生性。

生无性故生性不成。

以此生性不成实故生则无生故生无常。

还就余三义说为住。

离余三外无别住性。

住无性故住性不成。

以此住性不成实故住则无住故住无常。

余亦如是。

此三广释如优檀那章。

此应具论。

世谛如是。

第一义者前无常法穷其体实毕竟空寂由来不有。

此空是其无常之实名无常义。

与经中说观苦无生为苦谛义其言相似。

无常之义具辨如是。

声闻但能世谛分中解知分段及念无常余悉不知。

是须教。

就可教中若据世谛。

宣说自性不成无常以为毕竟不生不灭。

无常中极故云毕竟。

生无生性灭无灭性名不生灭。

此不生灭是其究竟无常义矣。

亦无住异。

且言生灭。

若就真谛。

离相穷极名为毕竟。

理寂无为名不生灭。

此不生灭是其无常之实性故名无常义。

亦无住异。

且说生灭。

泛论如是。

准下流类。

此应偏教真谛之义。

五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者就苦以教。

苦义亦二。

一世谛门二真谛门。

世谛门中苦别有三。

所谓苦苦坏苦行苦。

此三广释如四谛章。

今略辨之有三种门。

一约缘分别。

缘别内外。

内心涉求名之为内。

刀杖等缘目之为外。

外有违顺。

刀杖等缘名之为违。

己身命财亲戚之类说以为顺。

外中违缘能生内恼。

名之为。

从彼苦缘生于苦心。

从苦生苦。

故名苦苦。

外中顺缘在能生乐。

坏则生苦。

故名坏苦。

内心涉求名之为行。

行疲恼厌之生苦。

名为行苦。

第二约缘就体分别。

心性是苦。

于此苦上加以事恼。

苦上加苦故名苦苦。

加何等苦。

加前三苦悉名苦苦。

有为之法念念灭坏名为坏苦。

前后迁流目之为行。

迁流不安名为行苦。

第三约就三种无常以别三苦。

约就向前分段无常以说苦苦。

有为之法体性是苦。

于上加以分段粗苦。

苦上加苦故云苦苦。

又以三世分段粗苦显有为法本性是苦。

用苦显苦亦名苦苦。

约念无常宣说坏苦。

有为无常念念灭坏故名坏苦。

约就自性不成无常宣说行苦。

同体四相因缘虚集目之为行。

虚集之行体无自性。

自性无安故名行苦。

世谛如是。

言真谛者穷苦体性毕竟寂灭无相。

于中浅深更有多义。

如彼四谛章中具辨。

今且总举。

此之真谛是苦实性亦名苦义。

如是世谛分中前二三苦声闻能解。

今不须教。

第三门中前之二苦声闻亦解。

今不须教。

虚集行苦及苦真谛二乘不知。

理须具教。

但今偏教苦之真谛。

五阴之果从因纳得名五受阴。

于阴穷解名为洞达。

达阴实性本来常寂无阴可生名空无起。

此空是其苦家体实名为苦义。

如炎水无水为实。

此与经中观苦无生名知苦谛其言一也。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者就空以教。

法空名空。

空义不同。

泛有五阶。

一阴非我所名之为空。

如毗昙说。

虽名为空体是有法阴为体故。

二假名法中无有定性名之为空。

如成实说。

三妄想法虚寂无相说之为空。

如阳炎水水即无水。

不但无性。

近而求之相亦不有。

四妄想法虚无说空。

如梦所见心外无法。

五真如法体寂名空。

体虽真有离相离性故说空矣。

五中前二声闻能解。

今不须教。

后三不知。

为是须教。

所教之空离相中极故云究竟无所有矣。

如是究竟无所有者是真空义。

阴上无人阴中无性不名真空。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者教无我义。

此说人空以为无我。

分别有五。

一阴非神主名为无我。

如毗昙说。

二于和合假名人中无有人性名为无我。

三于妄想毕竟空中无有和合假名人相名为无我。

四于妄想毕竟空中无有我人众生之相名为无我。

五于平等真如体中无有真法集用人相名为无我。

五中前二声闻能解余三不知。

为是须教。

言我无我而不二者。

依如毗昙。

凡夫横计我众生等名之为我。

五阴法类非神非主名为无我。

此我无我相对为二。

若于平等第一义中非直无我亦无五阴。

无我之法是二齐无故云不二。

如此不二方是究竟无我之义。

若依成实。

凡夫横计我人之性名之为我。

假名众生无有定性名为无我。

此我无我相对亦二。

若于平等第一义中非直无彼定性之我。

亦无对情遣性无我。

是二[雨/隻]绝名为无二。

如此无二方是究竟无我义矣。

故下文云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

是为入不二法门。

与此义同。

法本不生今亦不灭是寂灭者教涅槃义。

涅槃有三。

一事尽无处数灭无为名为涅槃。

如是涅槃本无今有。

二约缘显实破相证寂名为涅槃。

法性常寂而妄烦恼所覆。

修八圣道以为了因。

灭除闇惑证本法性。

一证永寂故曰涅槃。

此前二种经说为果。

三就实论实。

真体常寂名曰涅槃。

此一涅槃非因非果。

就实论。

实实外无缘。

知复约何以之为因。

实外无缘。

知复约何以之为果。

是故涅槃无因无果。

故涅槃云涅槃之体非生非出非虚非实非一非异非因非果。

于此分中无惑可生无染可灭。

三中初一声闻亦解。

后之两门二乘不知。

为是须教。

于后二中偏举后门而以教示。

是言法本不然今亦无灭是寂灭义。

上来第二教呵辞竟。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是第三段教呵利益。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次告阿那律令往问疾。

前明行德此论行用。

用谓六通。

且彰天眼。

此阿那律经中亦名阿尼楼驮。

又亦名为阿泥楼豆。

本是一名。

传之音异。

此云无灭。

八万劫前曾供辟支。

所得善根于今不灭。

故云无灭。

是佛堂弟。

如来父叔合有四人。

各有二子。

佛父最大名曰净饭。

有其二子。

长名悉达多此云成利。

如来身是。

小名难陀。

其第二叔名曰斛饭。

亦有二子。

长名提婆达多亦曰调达。

小名阿难。

其第三叔名曰白饭。

亦有二子。

长名阿那律。

小名摩呵男。

其第四叔名曰甘露饭。

亦有二子。

长名跋提。

小名提沙。

佛有一阿姑名甘露味。

唯有一子。

名尸陀罗。

前诸释子并皆出家。

其阿那律天眼第一。

得眼因缘如经中说。

彼阿那律于一时中佛边听法。

坐下眼睡如来呵责。

咄咄故为。

螺蚌蝎类。

其阿那律被呵惭愧。

多日不眠遂便失眼。

造诣耆婆求欲治之。

耆婆问其患眼缘。

那律具答。

耆婆对曰睡是眼食。

久时不眠眼便饿死。

永更叵治。

那律闻之遂修天眼。

半头见物彻见三千大千世界。

今命问疾。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下对之辨。

于中有六。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三我时默下自申己阙。

四彼诸梵下诸梵赞叹问真天眼。

五维摩为说。

六诸梵闻之发心。

愿求礼敬辞去。

初中三句。

一阿那律彰己昔日一处经行。

游行诵经名曰经行。

二明诸梵来问天眼。

良以诸梵报得神通悉具天眼。

闻阿那律天眼最胜心生慕仰故来请问。

严净梵王与万梵俱标列请人。

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体启请方便。

问我几何天眼所见正问天眼。

此乃顺于外国人语。

顺此应言那律天眼所见几何。

问其天眼所见分齐近远几许。

故曰几何。

三我即答下那律具答。

吾见释迦三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小乘所见。

局在一界。

故以释迦标而别之。

如龙树说。

声闻人中有大有小。

小者能见一千国土。

大者能见二千国土。

缘觉人中有大有小。

小者能见二千国土。

大者能见三千国土。

今阿那律是大声闻。

应见二千。

强修力故能见三千。

又以愿智自在力故能见三千。

所见分明故如观掌庵摩勒果。

上来具列被呵由缘。

次出呵辞。

何故须呵。

为今诸梵求佛真眼所以呵之。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

下别显之。

唯阿那律天眼作相为无作相进退两定。

下就设难。

假使作相则与外道等就相彰过。

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就无设难。

无相即是真谛无为故应不见。

此第二竟。

我时默然是第三句自申己阙彰己不及。

第四句中初明诸梵闻其所说叹未曾有。

次为作礼后问孰有真天眼。

孰谓谁也。

第五句中维摩言有总以答之。

言佛世尊得真天眼就人略辨。

常在三昧悉见佛国不以二相辨相广答。

寂而常用。

故在三昧悉见佛国。

声闻法中眼耳二通定外作用。

大不同小故在三昧悉见佛国。

用而常寂故见诸国不以二相。

如日照物不生分别。

第六句中初明诸梵闻说佛眼发心愿求。

次礼维摩。

去下结可知耳。

次告优波令往问疾。

上明修善。

此对优波明其对治灭恶之法。

优波离者是天竺语。

此云上首。

持律中上。

本在家时是诸释子剃发之人。

后诸释子出家之时优波送去。

诸释子等欲至佛所脱所著衣冠璎珞。

并所乘像与优波离。

释后优波思念。

诸释子等果报如此尚舍出家。

我住何为。

若彼有得我亦应然。

以所得物安著树上像系树下作如是言。

诸有取者吾即施之。

后往佛所。

诸释子见问其来意。

优波具答。

释子大喜即请佛。

此人先来为我驱使。

若后出家我喜轻慢。

愿佛先度我当敬事。

佛先度之。

诸释子等同为设礼。

是时大地为之振动。

空声赞言。

诸释子等憍慢山崩。

出家之后持律第一。

今命问疾。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次释后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下正辨释。

文别有五。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出被呵辞。

三于是二比丘言上智我下彰二比丘称赞维摩。

四我答言下明己述叹。

五时二比丘疑悔除下明二比丘闻法获益。

第一段中初明比丘犯律为耻不敢问佛请优波离。

以优波离持律第一故偏请问。

后优波离为其解说。

言如法者如戒律法。

明犯不犯轻之与重名为说解。

自下第二明呵辞。

何故须然。

为教犯罪二比丘等。

破相灭罪故教以呵。

文中维摩来谓总举。

下别显之。

有呵有教。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是呵辞也。

云何重增比丘造罪。

原由著有取相故生。

复为其说有罪相增其情取故曰重增。

当直下教。

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是总教也。

云何曲灭而复云直。

说有罪相方教治名为曲灭。

说罪体空破离罪相名直除灭。

义如后辨。

勿扰其心以理遮抑。

扰谓扰乱。

云何扰心而言勿扰。

说罪怖之增其怯惧名扰其心。

说罪无罪令心正住除疑欢喜名为不扰。

下别教之。

所以者何。

征前起后。

所以教汝直灭者何。

彼罪性学等明罪体空成应直灭。

初先正教。

其知此下结叹令学。

前中有三。

一就罪正破。

二如佛说下约心以破。

此亦名为约因以破。

心为罪因。

三一切法生灭已下约法以破。

此亦名为约缘以破。

一切诸法是罪缘故。

初中罪性不在内外不在中者明罪体空所以不在。

内谓六根。

外谓六尘。

又内自身。

外谓一切众生等缘。

罪从因缘假合而生。

本无自性。

以无性故内外中间一切不在。

不在内外既法无罪。

不在中间离法亦无。

就第二段约心破中文别有四。

一明众生垢净依心。

第二心亦不在内下约心破罪。

三如优波离以心相下重复约心破遣罪相成向后段。

四唯优波离妄想垢下重明垢净皆依于心成向初段。

初中为欲约心破罪故引佛说明垢与净皆依于心。

良以心是众生本体。

是故心垢即众生垢。

心净生净。

第二约破罪之中先明心空次约明罪后类诸法。

宗为明罪举余类显。

心亦不在内外中间明心空也。

内谓六根。

外谓六尘。

内外和合而生心识。

别求无性。

以无性故不在内外。

中间亦无。

故涅槃云眼色明欲四事和合而生眼识。

是眼识性决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欲中。

余亦如是。

不在内外类同前罪。

是故亦言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将心类罪明罪同心。

如心既然不在内外不在中间。

罪垢亦然不在内外及不在中。

诸法亦然类显诸法。

法同心罪不在内外及不在中故曰亦然。

诸法既然罪是一切诸法之例何独不尔。

不出于如显亦然相。

前说心性不在内外及不在中。

即是如义。

诸法同心不在内外及不在中。

亦即是如。

如外无法故云不出。

自下第三重复约心破遣罪相成前第二。

于中为明一切众生心无垢寄优波离悟解以显。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维摩反问。

就人指法是以言如。

彼优波离具二解脱。

一心解脱。

断除爱结。

二慧解脱。

断绝无明。

今举心脱故言心相得解脱耳。

又就心中有性有相。

真谛心性。

世谛假有是其心相。

心性常寂无脱无缚。

世谛心相有缚有脱面相异性故说心相。

得解脱时以其心相观空离染名得解脱。

此解脱时宁有垢染可断除不。

我言不也优波正答。

得解脱时垢不有故曰不也。

是义云何。

若见垢染可除可断不得解脱。

不见垢染可除可离达本无垢。

方得解脱故答不也。

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如是将圣类凡。

凡类未解无垢理同故曰如是。

自下第四重明垢净皆依于心成上初段。

于中三句。

一妄想心垢无妄想心净见等三倒之心是其妄想。

若依地持八种妄想名为妄想。

有则迷真所以是垢。

无即真显所以是净。

二颠倒是垢无倒是净八倒名倒。

有则迷于生死涅槃故名为垢。

无则解达所以是净。

三取我是垢不取是净取我亦是八倒所收。

以此患本故复别举。

上来第二约心以破。

自下第三约法以破。

于中初明一切诸法生灭无性类罪无性。

诸法皆下明法心起心外无相类罪无相。

前中初法如幻等喻。

如幻喻明自性无常。

言如电者喻念无常。

诸法下合。

后中诸法皆妄见者法说明空。

如梦等喻。

喻别有四。

一以妄想下合。

上来别教。

其知此下结叹学。

其知此者知前所辨。

是名奉律行顺律法。

其知此者知前所辨。

是名善解心解律法。

调伏名律观空破罪。

是真调伏故名善解。

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明二比丘闻法称赞。

二比丘言上智哉者叹胜过劣。

解出优波故曰上智。

哉是助辞。

是优波离所不及等明下劣上。

是优波离所不及者明智不及。

持律之上而不能说明说不及。

优波离时持律最胜故名为上。

而不能说罪性空寂除灭我罪名不能说。

我答言下是第四段明己述叹。

舍自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辨叹其说胜。

智慧明达为若此也叹其智胜。

时二比丘疑悔除下是第五段彰二比丘闻说获益。

益中有三。

一除疑悔。

二发大心。

三兴广一切众生得维摩辨。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次告罗睺令往问疾。

对前八人明行修法。

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

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

在母胎中六年不出。

故名覆障及不放矣。

何故处胎六年不出。

以宿缘故。

缘如经说。

本曾为王。

沙门求见六日不看。

故得此报。

又于往昔曾塞鼠穴。

故受此报。

佛将出家。

父王恐畏国祠断绝留连不听。

菩萨于时手指妃腹而语之言。

却后六年尔当生男。

即如其言。

佛出家后六年方生。

初生因缘备如经说。

佛成道已还宫之时罗睺始年五六岁计。

如来将至变千比丘悉如己形。

罗睺直尔往至佛所。

佛手摩顶将还精舍。

敕舍利弗目连度之。

出家之后喜多暴口形名他人。

佛于一时以法诫约。

于斯永断打骂不嗔。

佛叹其人忍辱持戒。

密行第一。

今命问疾。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次释后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

下正辨之。

文别有三。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来谓我下明教呵辞。

三于是维摩语诸已下明教呵益。

初中忆昔出被呵时。

毗耶离等彰被呵事。

先问后答诸长者子何故为问。

现睹罗云所舍至重。

未见所得是以怪问。

言毗耶离诸长者子标举问人。

来至我等明请方便。

问我言等彰请问辞。

唯罗睺罗敬告其人。

汝佛之子所承至高。

舍轮王位所舍极重。

彼罗睺罗若不出家作铁轮王王阎浮提。

故今举之出家为道彰其所作。

俗中安身谓之为家。

解素从缁名出家为道。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问其所得。

罗睺下答。

我即如诸为说出家功德利者谓。

依出家功德经说经言。

有人杀三千界所有众生。

或挑三千众生之目。

其罪无量。

其出家者福多于彼。

罗睺当应为说此利。

自下第二明教呵辞。

何故须然。

为教罗睺及长者子离相正出故须教呵。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总以标举下别显之。

别中先呵。

夫出家下如法正教。

呵中不应说出家利当言正呵。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无利无德是为出家举是显非。

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等明非异是。

乐名为利善称功德。

罗睺以其舍俗为出家故对在俗家业等苦说乐为利。

对彼俗中邪业之非说善为德。

维摩以其离相为出。

故说无利无功德者是为出家有利有德悉名在家。

有为所摄故言有为可说有利有功德耳。

上呵下教。

教中先别。

若能以下总以结叹。

别中有二。

约前所问以教。

二出家者无彼此下泛举一切出家法教。

前中初言夫出家者总以标举。

为无为法彰其所求。

无为涅槃是所求也。

无为法中无利无德明其所出。

下泛教中言出家者总以标举下正教之。

于中先约自行以教。

降众魔下约就外化利他以教。

自中初言无彼无此离六十二见教其所出。

无彼无此亦无中间教离相也。

在俗为此出家为彼。

出家方便舍此向彼说为中间。

此皆无之。

亦可生死名之为此。

断结涅槃以之为彼。

圣道为中。

此皆无之。

离六十二见教去情也。

六十二见后当具论。

此教所出处涅槃等教其所入。

处于涅槃总明所入。

谓处法性无为涅槃。

犹前为无为法耳。

智者所受圣所行处别明所入。

向前涅槃是其地前。

智者所受复是地上。

圣所行处故应处之。

地前菩萨依教生解。

故名智者。

依教信顺称之为受。

地上会正目之为圣。

圣心游法说以为行。

法性涅槃为行所依。

故称行处。

上教自行下教利他。

于中初先教令降魔。

摧诸已下教伏外道。

前中降魔降魔人也。

度五道等坏魔法也。

法中有三。

一明所出教度五道。

地狱畜生饿鬼人天是其五道除因离果。

称之为度。

二明所修教净五眼五力等。

五眼是解义如别章。

此应具论。

根力是行信进念定智慧是五。

始修名根终成曰力。

三明所离教远魔业。

不恼于彼不坏他善。

离众杂恶自不起过。

伏外道中摧诸外道伏邪人也。

超越假等破邪法也。

于中亦三。

一明所出。

二内坏下还明所修。

三离众下还彰所离。

前中明出烦恼业苦。

超越假名明出苦也。

生死之报虚假名有称曰假名。

证实除舍故言超越。

假名之义广如别章。

今略辨之。

经说有四。

一生死假名涅槃非假。

即如此说。

生死浮虚假名而有。

故曰假名。

涅槃真实所以非假。

二涅槃假名生死非假。

如涅槃说。

涅槃无名假为立名。

故曰假名。

生死之法实是名有所以非假。

三生死涅槃二俱假名。

如地持说。

生死涅槃体是因缘假有之法。

故说为假。

标假之称说为假名又假名字。

生死涅槃法相建立名曰假名。

四生死涅槃二俱非假。

废名求法体法如如理真实所以非假。

真法离名故非假名。

以故地持中说一切法离于言说离假名矣。

今就初门故说生死以为假名。

得大涅槃求离称越。

次出烦恼。

于中四句初出淤泥教断爱也。

爱能染污事等如泥。

除断名出。

二无系著明无爱故不著五尘。

三无我所教除见也。

不著我人及与我所名无我所。

四无所受明无见故不爱邪法。

下教出业。

诸外道等邪法教人名为优乱。

除断称无。

一义如是。

复有异释。

此所出中分之为四。

初超假名出生死果。

二出淤泥下除烦恼因。

因有见爱。

初出淤泥明除爱也。

无系著等明断见也。

言无系著明断我见。

无我所者离我所见。

此前一对。

三无所受出生死果。

五道悉离故无所受四无优乱明断业因。

此复一对。

前明所出次明所修。

内喜护彼修利他行。

于他所为心无嫉忌名内坏喜。

身口将顺名护彼意。

随禅定者修自利行。

少欲知足守护根等能生禅定。

故说为随。

下明所离。

诸恶悉断名离众过。

上来别教。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结叹显胜令人学矣。

上来第二明教呵辞。

自下第三明教利益。

句别有四。

一维摩诘劝长者子宜共出家。

先劝后释。

二长者子父母为辞。

三维摩诘教令心出。

发菩提心即名出家即名具足息相求实名为发心。

以发心故有恶斯舍离沙弥恶名即出家。

亦断一切大比丘过名即具足。

菩提心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四长者子如教发心。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次告阿难。

令往问疾。

对前九人明其因行。

下对阿难彰佛果德。

阿难陀者是佛堂弟此名欢喜。

喜义有三。

广如前释。

佛弟子中多闻第一。

故今告之。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所以下释。

是故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下对辨之。

文别有五。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止止下明教呵辞。

三时我世尊实怀惭下自彰己阙。

四即闻下明空发声谐和二家。

五世尊维摩智慧辨下结叹维摩。

明己不及。

初中忆昔出被呵时。

世尊已下举被呵事。

事有三句。

一明佛有疾己为乞乳。

二维摩问。

三阿难答。

文皆可知。

自下第二维摩教呵。

何故须然。

为使阿难及诸世人知佛常乐无为无恼息去邪谤爱乐趣求故须教呵。

于中有四。

一呵令止止。

二默往下驱之令去。

三行矣下令速去。

四可密下教令密去。

就初段中先呵后教。

止止阿难莫作是语是呵辞也。

如来下教。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明佛体坚。

体坚难坏事同金刚。

诸恶己断众善普会彰佛德备。

诸恶己断断德圆也。

众善普会行德具也。

此明所有。

当有何疾当有何恼彰其所无。

当有何疾内无疾苦。

当有何恼外无衰损。

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驱之令去。

于中有三。

一遣默往。

第二呵诫不听谤佛。

三正教。

默往阿难是初遣也。

口止疾言是以须默。

身远乞所为是须往。

勿谤已下第二呵也。

勿谤如来遮其所言。

佛实无病言疾枉佛。

故名为谤。

谤佛自损。

为是须遮。

莫使异等止其所传。

传谤损他。

故复须止。

人有邪正邪闻毁谤。

是以诫之。

莫使异人闻此粗言说疾谤故名之为粗。

正闻啮[口*美]亦须诫约。

故言勿令大威德天他方菩萨得闻斯语。

转轮圣下是第三段以理教示。

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疾举劣况胜。

岂况如来无量福等辨胜过劣。

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催令速去。

于中有二。

一催身速去。

二遮其口言。

行矣阿难是初段也。

速舍此去名曰行矣。

勿使我下是其后段遮其口言。

勿使我等受斯耻也举过总遮。

佛为师举世共尊。

说病他诫彼此同羞。

故言勿使我等受耻。

外道梵下辨过别遮。

外道梵志举诫谤人。

佛法之外别立道理名为外道。

结意求净说为梵志。

若闻此语明谤所由。

闻此阿难说病之语。

当作是念何名为师明轻谤心。

自疾不救而能救疾明轻谤言。

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敕令密去。

于中有三。

一诫其身可密速去。

不密他见不速他知。

以是义故须速。

二遮其言勿使人闻。

三晓其心以理正教。

教中初先明其所是。

非思欲下彰其所非。

如此身下结是异非。

就所是中诸如来身即法身者泛举类显。

明佛应身即是真实功德法身又是真实法性之身。

如涅槃经金刚身品及此下文见阿閦品具广宣说。

就所非中非思欲身离分段因。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离分段果。

佛身无漏诸漏已尽离变易因无漏不尽。

谓无明地佛悉尽之。

佛身无为不随诸数离变易果。

不堕有为生灭之数。

又不堕众生之数。

所非如是。

如此身者当有何疾结是异非。

如此法身乃至无为不堕数身。

诸患永无当有何疾。

上来第二明辞。

自下第三阿难对佛自申己阙。

时我世尊实怀惭等文之颠倒。

若正应言世尊我时实怀惭耻得无谬听时者道本被呵之时。

我者阿难自彰己也。

言世尊者以实告佛。

实怀惭等自宣己心实怀惭耻。

愧己所言愧前说病。

须乳言也。

得无近等疑己所闻。

如维摩语佛实无病有病须乳得非自我近佛谬听。

自下第四空中发声谐和二家。

即闻空声总以标举。

时谁所出。

或可是佛或是维摩或余大力神天所发。

下别显之。

如居士言印维摩语。

明佛真身无病是实。

但为佛下述阿难言。

明佛应病须乳不虚。

但为佛出五浊恶现行斯法度脱众生对前阿难谬听之言明闻非谬。

此语颠倒。

若正应言但佛出于五浊恶世现行斯法为度众生。

言五浊者如经中说。

一曰命浊。

命报短促。

谓今世人极寿百岁如是等也。

二众生浊无其人行。

三烦恼浊贪嗔痴等诸结增上。

四者见浊邪见炽盛。

五曰劫浊。

所谓饥馑疫病刀兵。

此五盛时名为恶世。

佛于是时出现于世。

现行斯法度众生者现行有病乞求之法度众生也。

事如经说。

当佛在时毗耶离城有婆罗门。

邪见不信。

家有乳牛。

恶[角*之]逾人无敢近者。

佛为度此婆罗门故示言有病须乳为治。

阿难为佛持钵往乞造其门下。

婆罗门见怒而问曰。

汝何所须。

阿难对曰。

佛病须乳故故来乞求。

彼闻作念。

可令自取使牛逾杀。

即语阿难。

若须构取。

阿难言善。

即往牛所。

牛自开脚任其构捋。

牛语阿难愿留一乳以乞我儿余悉奉佛。

犊子即言。

尽奉如来我食水草。

彼婆罗门在傍具见即自悔责。

我不及牛不识福田生此恶心。

遂于佛所深敬归信。

故言现行度脱众生行矣。

阿难取乳勿惭对前阿难实怀惭耻劝其莫惭。

劝其行乞故言行矣。

劝其受乳故曰取乳。

为化行乞。

是圣所宜故劝勿惭。

此第四竟。

世尊维摩智慧辨才为若此也是第五段结叹维摩。

前辞次释是故下结。

上来别告十人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下总举余人。

当时如来一一别告。

备列难尽。

故结集家总以通举。

  菩萨品者前品告命声闻问疾。

彼辞不堪。

今告菩萨即就所告以题章目名菩萨品。

来意略有三义。

一前品告命声闻问疾。

彼辞不堪。

须告菩萨故此品来。

第二为显维摩德高故此品来。

是义云何。

前品告命声闻问疾彰彼维摩德过二乘。

此品告命菩萨问疾显彼维摩胜诸菩萨。

第三为彰维摩所说故此品来。

是义云何。

前方便品因凡问疾维摩教凡夫法。

上弟子品因告声闻广明维摩教声闻法。

今此品中因告菩萨复明维摩教菩萨法。

名显所说。

就下明教菩萨法中义有通局。

局则此品明教菩萨。

通则尽后香积佛品悉是此会教菩萨法。

就其通中先将此品约对后文辨其同异。

次通科分后别解释。

同异如何。

异有五种。

其一义者今此品中约对不堪。

彰彼维摩人德尊高。

问疾品下约对所堪显其德妙。

第二义者今此品中广明维摩辨才难敌彰其智胜。

问疾品下广明维摩神变自在显其通胜。

第三义者今此品中广寄他言以显维摩解脱之德。

问疾品下维摩自显解脱之德。

第四义者于此品中因告不堪广显维摩昔所说法。

问疾品下因告所堪往彼问疾明今所说。

第五义者于此品下明教菩萨所行法体。

问疾品下明教菩萨修成之相。

异相如是所言同者有其三种。

一教人同。

此品与下菩萨。

二明法同。

同以菩萨所行之法而为教示。

三辨行同。

于此品中辨行有二。

谓证与教。

初对弥勒明其证行。

谓教天子舍相证实。

后对余人明其教行。

问疾品下亦辨此二。

入不二门明其证行。

余明教行。

同异如是。

次通科分。

就下明教菩萨法中粗分为二。

细分有四。

粗分二者从此讫尽入不二门。

明教菩萨法身因果。

香积品下明教菩萨净土因果。

细分四者初对弥勒明法身果。

菩提真性是其果也。

先严已下尽不二门明法身因。

香积品初明净土果。

香积品末明净土因。

修十修八。

是也。

通科如是。

次别解释。

于此品中所告众多。

告前四人随别具列。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下总举余者。

就前别中先告弥勒明法身果。

弥勒是姓此翻名慈。

字阿逸多此云无胜。

是彼波罗捺辅相之子。

弥勒初生具诸相好。

波罗捺王名梵摩达。

闻其生已福相过人。

恐为国患规欲危害。

遂从其父索以瞻之。

父知王心即答王言。

外家将去。

回至家中。

寻即遣人送南天竺波婆离国。

外家养之。

弥勒外舅姓波婆离有发绀色手摩膝相。

聪慧博达为世师首。

以己所知用教。

弥勒七岁从之受学。

一日所习多余。

历年未久知尽。

其舅为显弥勒之德自家欲设无遮大会寄以显之己家物少。

遣二弟子往弥勒家取索财物。

其二弟子中路闻佛始出于世。

回道观之。

二人是时为虎所食。

乘向佛善同生天上。

使遂不达。

彼波婆离久待不得率家所有施设其会。

会满七日。

最后有一婆罗门来。

财食俱尽竟无所得。

便大嗔忿语波婆离。

要以神咒破碎汝头令为七分。

波婆离闻极愁恼。

前二弟子往生天者遥见师愁空中问之。

师何故然。

时波婆离具说所为以答二天。

即问之言。

天为是谁。

而来见问。

天具答之而告之曰。

佛已出世何不往见。

徒忧何益。

彼波婆离先读谶书知佛出。

闻其所告即遣弥勒将十六人往验是非教其观佛。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以不并教屏处。

心念为问。

我师是谁年今几许身有几相。

弥勒受教往彼验之。

见佛相好明了具足。

心念为问如问具答。

弥勒于时与十六人从佛出家。

彼十六人即成罗汉。

弥勒一人不取漏尽愿求佛道。

如来尔时即为授记。

说其次身上生。

毕天寿已下生阎浮成得佛道。

成道之相如经具说。

佛今告之。

先告后辞。

辞中初先明己不堪。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

下正辨之。

辨中有三。

一举昔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彰彼维摩教呵之辞。

三世尊维摩说是法下明教呵益。

初中忆昔举被呵时。

为兜率王及其眷属说不退地彰被呵事。

由佛记说弥勒舍身当生兜率。

故兜率天王与诸眷属数来请法。

彼于一时来问地行。

弥勒为说。

净心已上名不退地。

亦可名彼种姓已上为不退地。

是位趣地之行名为地行。

亦可问其成地之行名为地行。

彼天随相问修成义。

弥勒为说。

说相覆实为是被呵。

自下第二维摩教呵。

何故须然。

为使诸天舍修入证故须教呵。

来谓总举下别显之。

别文之中初呵后教。

从初乃至亦无退者是呵辞也。

呵令相舍。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分别下是教辞也。

教令证实就前呵中寄就弥勒。

难破授记得菩提义。

类明一切悉无所得。

于中有二。

一难破弥勒授一生记得菩提义。

二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天子下总以结呵。

前中初先举其所得。

为用何下破以显无。

举所得中言弥勒者告命其人。

世尊授等举其所得。

授仁记者行因克果。

定得不失如心记物坚念不失。

故名为记。

圣记示人目之为授。

言一生者人中得记。

舍此身已上生兜率。

后生人间然后成佛。

中间隔彼兜率一报。

故名一生。

问曰。

若使上生兜率后生人间方始作佛即是二生何故言一。

释言。

此生圣说不定。

依龙树论说此弥勒以为三生。

现身为受竟痴去不论。

后生人间即是佛身。

故亦不数。

为是言一。

问曰。

若使一生天上后生人间而得成佛名一生者。

有须陀洹一生天上间而涅槃者。

十四生中几生所摄。

释言。

此十四生中名为二生。

若尔弥勒亦应同彼。

何得言一。

释言。

应齐而说异者以其所望不同故尔。

彼须陀洹望于身尽。

余涅槃故受两身。

即是二生如弥勒等望于佛身。

后生人间即是佛身对彼身故偏名兜率一报为一。

言得阿耨三菩提者泛解有二。

一真二应。

实行相应名之为真。

八相现成说以为应。

此应与真得处不定。

若论其成得处有三。

一入种姓地名得菩提。

如涅槃说。

须陀洹人八万劫到。

乃至辟支十千劫到。

到六菩提。

当知。

此等名至种姓为到菩提。

二入初地名得菩提。

如法华论说。

彼释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言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所谓得于初地证智。

三至后际名得菩提。

义在可知。

或分为五。

如大品说。

一发心菩提在于无量生死海中发菩提心。

位在善趣。

二伏心菩提深伏烦恼。

位分在于种姓已上伏忍位中。

三明菩提修习明慧。

位分在于初地已上。

四出到菩提出离有无到无生忍。

位分在于七地已上。

五无上菩提究竟穷极位在佛果。

随别细分众多。

若论应成种性已上一切堪能。

若依华严贤首位中亦能八相不成正觉。

今此所论是应成也。

八相成佛名得菩提下对破之。

文别有四。

一就事相有生法中难破有得。

二若以无生得授记下就其遣事无生法中难破有得。

三为从如生得授记下约就真法缘起生灭难破有得。

四一切生皆如已下约就真性平等义中难破有得。

此四分中言有隐显。

初段之中偏破得记。

第二分中难破得记及得菩提。

第三段中偏破难得记。

第四分中难破得记及得菩提。

初中有二。

第一约就三世之生难破得记。

二如佛说下举彼同时同体四相明生无性成无得记。

前中初言为用何生得授记乎总以征责。

言过去耶未来耶等随世别定。

进退不定是以言耶。

若过去下随世别难。

若过去生而得记者过去已灭。

依何得记。

若未来生而得记者未来未至。

依何得记。

若现在生而得记者现生不住。

云何得记。

暂现即灭时无迳停。

故曰不住。

生既不住何谁待记而得受乎。

下次举彼同体四相明生无性成无得记。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生等举佛昔言。

言四相有三。

一前后四相。

有为之法一刹那顷初生次住终异后灭。

二是同时别体四相。

有为法边别有非色非心生相能生诸法。

乃至别有灭相灭法。

三是同时同体四相。

如起信论及此经说。

是义云何。

有为诸法相有体无犹如幻化阳炎水等。

于此法中相有名生。

虚无称灭。

相有名生生非灭前。

虚无称灭灭非生后。

即此生灭幻法像立。

说之为住。

又此幻法各守自相。

亦名为住。

故地持言。

以故名之为住。

此住非是生灭之外。

彼生与灭义门各异。

名之为异。

又异真谛性实之法亦名为异。

又异情实亦名为异。

此异亦非生灭等外。

以四相同时同体故。

佛宣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以同体故。

就余三相义说为生余三之外无别生性。

生无性故。

生即无生遣谁得记。

乃至就余三相说灭灭无别性。

灭无性故。

灭即无灭说谁得记。

是故毕竟无受记者。

自下第二次就无生难破得记得菩提义。

何故须然。

恐彼弥勒生处被征于无虚立有得义。

故就难之。

若以无生得授记者逆取所立。

道言无生即正位者立其道理。

所谓即是真帝正位非行正位。

与中说是法住于法位相似。

于正位中亦无得记无得菩提约理破得。

云何弥勒授一生记就理法呵。

自下第三约就真法缘起生灭难破得记。

真法体同名之为如。

如随妄情集起生灭。

随妄起染。

名之为生净隐称灭。

又随对治净起名生。

染息云灭。

缘起之生非生为生。

生则无生。

缘起之灭非灭为灭。

灭则无灭。

如人夜闇见绳为蛇。

蛇起名生。

生则无生。

至明蛇灭。

灭则无灭。

生灭既无依何说得。

文中初先进退两定。

为从如生是一定也。

为从如灭是二定也。

依如生灭而受佛记。

故说为从。

进退不定故并称耶。

下就难之。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举前所定。

如无有生以理难破。

若以如灭得受记者牒后所定。

如无有灭以理难破。

如非生灭。

非生为生生则无生。

非灭为灭灭则无灭。

故曰无矣。

生灭既无依何得记。

自下第四约就真性平等义中难破偏得。

真性一如凡圣平等。

凡于如中既无所得弥勒如中何独有得。

文中三番。

初之一番难破得记。

后之两番难破得果。

难得记中先明凡圣一切皆如。

次破偏得。

所以下释。

一切众生如者凡人如也。

如性缘起集成众生。

摄相归本故众生如。

法亦如者通明凡圣二法如也。

如性缘起集成诸法。

摄之从本故性亦如。

众圣乃至弥勒如者圣人如也。

如性缘起集成众圣。

摄之从本故圣皆如。

如水作波波即是水。

如金作器器还是金。

此等亦尔。

次就设难。

言若弥勒得受记者举其所取。

一切众生亦应受记将凡类征。

下释难意。

所以征问。

我有何以言弥勒得众生亦得。

下对释之。

如者不二不异义故如无彼此故曰不二如无胜劣故言不异如不异故。

弥勒如中有得受记。

众生如中亦应得记。

众生如中无生得记弥勒如中有何所得。

下破得果。

于中先破得菩提义。

后破弥勒得涅槃义。

前中弥勒得菩提者举其所立。

一切众生皆亦应得将凡类征。

下释难意。

所以征问。

我有何以言弥勒得应生亦得。

下对释之。

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与弥勒同。

故弥勒得众生亦得。

菩提体相如下文说。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如是一切此菩提性缘起集成集成生死众生。

摄缘从实故一切生即是菩提。

弥勒实性即是菩提弥勒有得。

众生实性即是菩提亦应有得。

众生实性即是菩提于菩提中无众生相。

无众生得。

弥勒实性即是菩提此菩提中何处。

弥勒能得下破弥勒得涅槃义。

言若弥勒得灭度者举其所取。

一切众生亦当灭度将凡类征。

灭度外国名为涅槃。

下释难意。

所以征问。

我有何以弥勒得灭众生亦得。

下对释之。

佛知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与弥勒同。

故弥勒得众生亦得。

涅槃体相如上文说。

本自不然。

今亦不灭。

是涅槃义。

又复如彼地经中说。

自性常寂不灭不生。

是涅槃义。

又复如彼涅槃中说。

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适今也。

非实非虚非生非作非一非异非去来今非因非果。

此亦即是胜鬘经中一苦灭谛。

经自释言。

非坏法故名为苦灭。

言苦灭者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恼。

是其苦灭。

此涅槃性缘起集成生死众生。

泯相即实。

故一切生即涅槃相。

此是体相非标相矣。

于此法性涅槃之中从来无有众生之相可以息灭。

是故说言不复更灭。

无生可灭。

是灭之极故云毕竟。

此理常定。

唯佛乃觉。

故说佛知。

此涅槃性众生弥勒其理一也。

灭既不殊弥勒有得。

众生同之亦应有得。

然此法性涅槃之中毕竟无生得于涅槃。

弥勒同之。

何得可在偏说有得。

问曰。

涅槃是佛果德至果始有。

云何宣说一切众生即涅槃乎。

解义有三。

一就缘说缘断生死。

已别得涅槃。

是故经中宣说涅槃以为互无。

二约缘论实。

转生死体以为涅槃。

故说涅槃为了因果。

三就实论实。

生死之体即是涅槃不待迁转。

譬如闇夜见绳为蛇。

明眼观之蛇即是绳岂待迁转。

故经说言。

大般涅槃本自有之。

又论亦言。

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后时离矣。

今此所论义当后门。

又约人论人有凡圣。

凡圣一体。

据凡望圣圣为惑隐。

与后显时净德为本说为佛性及涅槃性。

不名为佛不名涅槃。

据佛望彼众生之体从来常净。

无惑隐覆不须更灭。

是故本来即是涅槃。

今此所论据佛望之。

故说佛知即涅槃矣。

上来第一广破有得。

自下第二总以结呵。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天子者约前正呵。

是前弥勒无所得故无以随相修得之法诱诸天子。

实无发者亦无退者辨理重呵。

于理无人故无发者。

亦无退者上来呵竟。

下次教之。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总以教劝。

所以下释。

初先征问。

菩提见好有何所以。

须舍下对释之。

是中应先释菩提义然后释文。

义如别章。

文中初言菩提不可身得心得略开二门。

寂灭下广无比下结。

前开门中云何不可身得心得菩提真性妙寂离相。

五情不及故叵身得。

意缘不至故叵心得。

又复有身则非菩提。

无身方是。

故叵身得。

有心则非无心方是。

故叵心得。

问曰。

经说佛得菩提云何叵得。

释言。

世俗文字之数言佛得之。

理实得时亦无得者。

何故而然。

菩提之外无有我人说谁能得。

我人既无亦无人外菩提可证。

故无所得。

不见我人异菩提时方名究竟穷到菩提。

故复名得。

我人既然身心亦尔。

菩提之外无别身心故无能得。

身心既无亦无身心二种之外别有菩提可修可证。

故无所得。

不见身心异菩提时方名究竟真到菩提。

故亦名得。

良以立身立心不得故须舍于得菩提见。

次广释之。

于中先明不可心得。

不会已下广显不可身得之义。

前明不可心得之中有十四句。

初十三句体寂离相即是自德。

末后一句智用明了即是利他。

前十三中初十明离能缘心相。

后三明离所缘法相。

前十句中初七离相。

后三即实。

前离相中初句为总。

次二显成复为本。

后四释成。

就初总中寂灭是菩提列其名字。

灭诸相故释显寂义。

灭有二种。

一者性灭于实本无。

二对治灭见实始离。

由见实故达妄本无。

后更不生故灭诸相。

下诸句中离相齐尔。

次下两句不观不行显前总寂。

于中初句明无观解。

后无行修。

前无解中不观列名相缘观于真本无故曰不观。

又证除舍。

亦名不观。

离缘释也。

观解缘理名之为缘。

于真本无称之为离。

又证除舍。

亦名为离明无行。

中不行列名缘修诸度。

名之为行。

于真本无故曰不行。

又证除舍。

亦名不行。

无忆释之。

诸行皆由忆念而起以无忆念所以不行。

次下四句释显向前不观不行。

于中前二释成不观。

后之两句显成不行。

释不观中初离见解后除妄相明不见本前离见中断是列名舍见释也。

观解推求。

名之为见。

于真本无名之为舍。

又证除离。

亦名为舍。

后离妄中离是列名离妄释也。

妄识体虚名为妄相。

于真本无名之为离。

又证除舍。

亦名为离。

释不行中初句离愿无行方便。

后句离贪无行所趣。

前离愿中障是列名障愿释也。

求行之心名为愿。

证实不起名之为障。

后离贪中不入列名无贪释也。

以无贪著故无所入。

一释如是复有异义。

前诸句中寂灭是总余句是别。

别中初二明离净相。

不观离解不行离行。

后四离染。

于中前二明其离见。

后二离爱。

前离见中断是菩萨断诸见者离事识中五见心也。

离是菩提离妄相者离妄识也。

后离爱中障是菩提障诸愿者离贪所起思求心也。

不入菩提无贪著者离愿根本贪爱心也。

上来离相下明即实。

顺是列名顺如释也。

空理是如如与菩提同体义分。

同体不故曰为顺。

住是列名住性释也。

是法性法性菩提同体义分。

同体相应故名为住。

至是列名至实释也。

非有无性是其实际。

实际菩提同体义分。

同体无障称之为至。

上来明离能缘心相。

下三明离所缘法相。

于中初句明其离相。

第二即实第三体常。

初中不二列其名字。

若有所缘对心说二。

所缘既无不可将之对心说二。

故曰不二。

离意法故释显其相。

意是意根法是法尘。

是二俱离故无二矣。

第二句中等是列名等空释也。

空与菩提同体义分。

同体相称故名为等。

第三句中无为列名。

体常不变故曰无为。

无生住灭释显其相。

上来诸句明其离相菩提体寂。

即是自德。

下彰明了。

即是利他。

知是列名了生释也。

佛智明净众生心行佛智中现。

故说为了。

非有所缘名为了矣。

上来广明不可心得。

下次广前不可身得。

句别有九。

前二为门。

后七释成。

前二门中初句离果。

后句离因。

前离果中不会列名。

无有根尘和合生识。

故曰不会。

诸入不会释显其相。

六根六尘相顺名入。

又入是处。

六根六尘生识之处故名为入。

合会生识故名为会。

于真本无故入不会。

又证除舍。

故入不会。

后离因中不合列名。

烦恼诸结和合生。

名之为合。

于真本无故曰不合。

又证除舍。

亦名不合。

离烦恼习释显其相。

断除正使名离烦恼。

残气亦尽。

故离其习。

后七句中初之三句释成不会。

后之四句释成不合。

前三句中初句离相。

后二离性。

前离相中无处列名。

身报永亡形无所在。

故曰无处。

无也。

后无性中前无定名后无定体。

无定名中假名列名。

真德无名假以名显。

故曰假名。

名空释也。

假有实无故曰名空。

无定体中如化列名。

诸德同时缘起相成。

非有为有。

有则非有其犹幻化。

故曰如化。

无取舍故释显其相。

似如化故法非定有所以无取。

亦非定无所以无舍。

是义云何。

以别分总诸德皆空所以无取。

摄别成总诸德斯有。

是以无舍。

就后四句成不合中。

第一明其寂定除乱。

第二明其净慧离染。

此前两句明离惑体。

三离能取明无惑因。

四离所取明无惑缘。

就初句中不乱列名。

常静释也。

体寂无为故曰不乱。

第二句中善寂列名。

不起染过故曰善寂。

性净释也。

证实望从来无染故曰性净。

又本法性从缘始净亦名性净。

第三句中无取列名。

远离妄识能缘心断。

故曰无取。

离缘释也。

攀者是手缘者是足。

心法取境似手似足。

故曰攀缘。

于真本无称之为离。

又证除舍。

亦名为离。

第四句中无异列名。

第一义中无差别相。

故曰不异。

法等释也。

世法参差于理如等。

故曰法等。

等取故无异。

上来别释。

下[雨/隻]结叹。

无比菩提无可喻者结前不可以身得也。

过世色相不可比况。

故身不得。

微妙菩提法难知者结前不可以心得也。

菩提性中虽具诸法不可测知。

故叵心得。

上来第二明教呵辞。

世尊维摩说是法下明教呵益。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次告光严令往问疾。

前对弥勒明菩提果。

明其因。

于中分别尽此品。

来明其行体。

问疾品下显修成相。

前行体中初对光严明道场行。

次对持世明法乐行。

后对善德明法施行。

道场行者菩提果德名之为道。

场者是其处之别称。

如治谷处名为谷场。

治麦之处名为麦场。

亦如斗处名为斗场。

諠戏之处名为戏场。

如是一切出生道处名为道场于中分别有真有应。

菩提树下得道之处名为道场。

是其应也。

实行出生菩提功德说为道场。

是其真也。

真有通局。

第十地中有一庄严道场三昧亲生佛德说为道场。

是其局也。

一切行德出生菩提。

斯名道场。

是其通也。

今此所论是其真也。

法乐行者以善自娱名为法乐。

法施行者以行广名为法施。

三中初二是自利行。

后一利他。

自中道场是其出世成熟之行。

法乐地前始修之行。

道场行中初告光严。

后辞。

辞中初总。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有三。

一举昔日被教由缘。

二我即为礼而问已下显彼教辞。

三说是法时五百天人发菩提下明教利益。

初中忆昔举被教时。

出毗耶离维摩方入彰被教处。

第二辞中两请两答。

我即为礼问言居士从何所来是初问也。

答言吾从道场来者是初答也。

彼第十地诸三昧中有一庄严道场三昧。

维摩今就此门以答。

故言吾从道场来矣。

行能生果名为道场。

依行向果故曰从来。

我问道场何所是者光严重问。

曰下维摩重广答也。

曰者总举酬答之辞。

下别显之。

于中初先出其场体。

菩萨若应波罗蜜下就人辨从。

就人彰来。

前中有五。

一就心说场。

二布施下就行说场。

三神通下就德说场。

四多闻下就道说场。

五刀无畏下就果说场。

诸佛果德菩萨分成。

能生圆果。

故亦名场。

故上说佛从其十力无畏等生。

心中有四。

直心列名。

情无虚故名为直。

释也。

发行列名。

于诸行问起意修学名为发行。

能辨释也。

行无中废故能辨事。

深心列名。

信乐殷至故曰深心。

增益释也。

以心殷至故增功德。

菩提心是列其名字。

标果愿求名菩提心。

无错释也。

正向菩提心无异求故无错谬。

第二行中初修六度。

是自利行。

后四无量是利他行。

前自利中布施列名。

不望报者离布施过。

持戒列名。

得愿具者明戒心胜。

用己所持回施众生名得愿具。

如涅槃说。

忍辱列名。

于诸众生心无碍者释显其相。

以于众生心无悉碍所以能忍精进列名。

不懈释也。

禅定列名。

心调释也。

智慧列名。

释也下。

四无量利他行中慈是列名。

等生释也。

悲是列名。

忍疲释也。

喜是列名。

悦乐释也。

舍是别名。

憎爱断故释显其相。

第三德中初明自德。

下方便等是利他德。

自中神通列其名字。

成就六通释其相也。

六通之义别章。

此应具论。

此明德用。

解脱列名。

成就八脱故曰解脱。

能背舍故释显其相。

其八解脱亦名背舍。

如龙树释。

背净五欲舍离著心故名背舍。

义如下此明德体。

下利他中方便列名。

此化他智。

化智善巧故曰方便。

教化释也。

四摄列名。

此利他行。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其四种。

以此四行录物从道。

故名为摄。

摄生释也。

第四道中初明自利。

降魔已下明其利他。

前自利中句别有八。

初一是闻次一是思。

次三是修后三入证。

闻思修证一义次第如地论说。

前三教道后一证道。

初闻慧中多闻列名。

如闻释也。

第二思中伏心列名。

制意思法故曰伏心。

正观释也。

于所闻法正意观蜜。

第三修中初约道品以明行修。

二约四谛。

三约因缘。

此三行门常相随逐三十七品列其名字。

舍有为法彰其行能。

能治染过故舍有为。

义如别章。

此应具论。

谛是列名。

苦集灭道是其谛也。

此是道境知此生道场。

不诳世间彰其行益。

自知四谛用度众生。

故不诳世。

缘起列名。

十二因缘名为因缘。

亦称缘起亦号缘集。

义如上解。

此亦道场知此生道。

故曰道场。

无明至死皆无尽者释显其相。

菩萨知此轮转无际故曰无尽。

义如下释。

第四证中寻诠入实。

诠别有三。

一烦恼诠。

二众生诠。

三是法诠。

烦恼是场就诠以举。

知如实故约诠显实。

烦恼本性真如法。

是推相穷本故知如实。

众生是场就诠以举。

知无我故约诠显实。

众生本性空寂无我寻相穷本。

故知无我。

此说生空为无我也。

一切法是就诠以举。

所谓五阴一切诸法。

知诸法空约诠显实。

法性本空推相穷本。

故知法空。

如成实中生空名空。

法空之理说为无我。

此说生空以为无我。

法空名空言左右耳。

上来八句是其自利下明利他。

于中三句。

初降众魔。

第二随有化益余凡。

三伏外道。

就初德中降魔列名。

神通伏魔故说为降。

不倾释也。

自德牢固不为魔动。

故能降之。

第二德中三界列名。

应现三有摄化余凡能生菩提。

故曰道场。

无所趣故释显其相。

虽现三界于中不著。

故无所趣。

第三德中师子吼是列其名字。

能宣正法摧诸外道名师子吼。

无畏释也。

摧邪不怯故无所畏。

第五果中句别有三。

初句是其对治功德。

力等列名。

力是十力。

言无畏者是四无畏。

言不共者十八不共。

十八不共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无诸过者释显其相。

十力牢固对治诸魔。

无畏不怯对治外道。

不共殊胜对治二乘。

故无诸过。

第二是其明净功德。

三明列名。

天眼及与漏尽是其三也。

无余碍故释显其相。

宿命智明除先际愚。

天眼智明除后际愚。

漏尽智明除真谛愚。

故得无碍。

第三是其广知功德。

先列其名。

菩萨心净故于一念知一切法。

成一切智释显其相。

上来第一正出场体。

自下第二就人辨从约人说来。

菩萨若应诸波罗蜜应前自利。

教化众生应上利他。

诸有所作顺法起修。

举足下足如法进止。

有言。

出观名举足。

入寂下足。

此解不深。

今正论之。

乃至色身举足下足皆从道场住于佛法。

方名深矣。

从道场来明其所从。

住佛法矣彰其所至。

上来教意。

说是法下明教利益。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次告持世。

令往问疾先答后辞。

辞中初总。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下对辨之。

于中有四。

一彰己昔为魔惑乱。

二所言未下明维摩诘已告令知。

三即语魔下彰彼维摩降魔索女以法化益。

四世尊维摩有如是下结叹维摩。

显己不及。

初中忆昔举被惑时。

住于净室举被惑处。

净室修定。

故为魔惑时魔已下显被惑相。

于中有四。

一魔化为释至持世所。

二持世不识。

谓是帝释以法教劝。

三魔以天女逼施持世。

四持世不受。

就初句中魔如前解。

言波旬者此名极恶。

依于佛法而得善利。

不念加报欲毁坏。

故曰极恶诸女惑乱持世故从天女帝释乐法数往观佛。

为令持世见而生信故魔自化状如帝释。

为以音声惑乱持世故乐弦歌。

为惑持世故诣其所。

诈善令信故与眷属合掌礼敬。

自下第二持世谓释以法教劝。

于中初明内心不识谓是帝释。

而语已下口言教劝。

初先接引叹其来好。

故曰善来。

憍尸是其帝释别称。

虽富已下以法教劝。

虽富有应不当自恣诫劝舍过。

观无常教修对治。

以求善本劝习善因。

翻前自恣。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教求常果。

翻欲无常。

自下第三魔以天女逼施持世。

即语我言总以标举。

下别显之。

言正士者就德以呼持世出家受行正法。

故曰正士。

受万二千女正劝受女。

可备扫洒明受所为。

自下第四持世不受。

我言憍尸告语其人。

无以非法之物要我呵施不应。

女为惑垢名非法物。

比丘息恶故曰沙门。

从佛释师教化出生。

故名释子。

诸女既是非法之物莫用要我沙门释子。

此非我宜明受不合。

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明维摩诘告己令知。

所言未语时也。

言维摩诘告语人也。

来谓我等告语辞也。

非帝释也彰其所非。

是为魔来娆固汝耳明其所是。

娆谓娆乱固语固媚。

自下第三明维摩诘降魔索女以法化益。

于中有二。

一从魔索女。

二于是波旬告诸女下以女还魔。

前从索女教以正法。

后段还女令传正法。

又前索女化修自利。

后段还女教修利他。

又复前段化益天女。

后段还女转化余天。

初中有五。

一从魔索女。

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可以与我明魔应施。

如我应受明己应受。

维摩俗人故应受女二魔闻不与于中初先内以惊惧。

次念维摩将无恼我夺女强留名为恼我。

后欲隐形维摩制之。

而不能隐下复尽力维摩制之亦不得去。

三空声劝舍。

即闻空声总以标举。

此是谁声。

当应亦是维摩所发。

波旬以女与之。

将去正劝舍女。

四魔畏舍女。

恐彼维摩神力制已永不得去。

故言畏故吝而强舍名俯仰与。

五维摩得女。

以法化益。

问曰直尔化之足得。

何劳从魔索得方化。

女性从主。

若不索取制仰从魔难以摄化。

故须索取然后教法。

  又若维摩不索属己便于维摩疏碍不亲难以化益。

故须索取然后教法。

文中有四。

一总劝发心。

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菩提心。

二即随所应而为说下别教发心。

三复言汝等已发意下总教法乐。

已发道意牒前起后。

言有法乐可以自娱示其所欣。

以法释神名为法乐。

不应复乐五欲乐也教其。

四天女问下广教法乐。

先问后教。

教中先别后总结之。

别中有二。

一正教起行。

二乐闻深下明摄行仪。

前起行中相从为三。

初乐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明其翻邪归正之行。

二乐离欲下明其离过对治之行。

于中四句。

一乐离五欲。

二乐观五阴如似怨贼共相摧灭。

三观四大如似毒蛇性相乖反。

四观内六入如似空聚。

眼等六根名为内入空无神主。

三乐随护下明修随顺趣道之行。

于中初明世间所行。

广菩提下明出世间。

世间行中随护道意守菩提心。

守护之相如涅槃说。

乐饶益下起菩提行。

起饶益生起利他行。

乐敬养等修自利行。

自利行中乐敬养师明摄法行。

乐行施等明造修行。

修行六度。

出世行中广菩提心明修广愿。

乐降伏等明修广行。

乐降众魔修利他德。

下修自利。

乐断烦恼明修断德。

乐净土等明修行德。

乐净佛土修净土行。

如上广说。

就相下起法身行。

成就相好修诸功德修起报身相好之业。

如涅槃经及地持说。

乐严道场修起法身。

亦如上说。

上来第一正教起行。

自下第二教摄行仪。

于中合有门句四对。

初二一对约法辨仪。

于中乐闻深法不畏就约教法以明学仪。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约就理法以显学仪。

空无相愿是三脱门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虽乐观此不同声闻非时取证而住小果。

名为不乐非时。

中间两对约人辨仪。

前二一对约就同学以辨学仪。

乐近同学是初句也。

于非同学心无恚碍是后句也。

后二一对约就知识以辨学仪。

护恶知识是初句也。

近善知识是后句也。

约人如是。

下二一对约就说以辨学仪。

乐心喜净是离过心。

乐修道品是修善心。

又心喜净是信乐心。

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广愿心。

上来别竟。

是为菩萨法乐总结。

上来第一从魔索女以法化益。

自下第二以女还魔利益余天。

句别有七。

一魔唤诸女欲共还宫。

二诸女不从。

三魔唤不得从维摩索。

四维摩与。

五诸女请问。

六维摩教劝。

七天女辞去。

就初段中言我与汝俱还天宫天乐招引。

第二诸女不从之中言以我等与此居士翻前我欲与汝俱还。

言有法乐我等甚乐不乐欲乐翻前天宫。

第三魔从维摩索中魔言居士可舍此女直劝令舍。

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以法劝舍。

恐彼不舍故为此劝。

第四维摩以女还。

中我已舍已汝便将去正明舍女。

令一切生法愿具足因事兴愿。

因遂魔愿用兼一切。

故愿一切求法之愿悉得具足。

又愿一切如法之愿皆悉具足。

又因舍女。

令于他化广利余天名一切生法愿具足。

自下第五诸女请问。

我等云何止住魔宫此言两解。

一就违释。

我是菩萨云何使我止住魔宫舍我还魔。

二就顺解。

顺请维摩。

我等何止住魔宫利益众生。

自下第六维摩教劝。

若对前违下文名劝。

若对顺请下文名教。

于中住文曲有三句。

第一总举无尽灯门劝其修学。

二无尽灯者譬如已下广辨其门。

三汝等虽下明学有益。

初中诸姊告发其人。

彼天先生故唤为姊。

言有法门名无尽灯举其法体。

法从喻称名无尽灯。

汝等当学劝其修习。

第二句中无尽灯者牒前起后。

次辨后结。

辨中初明自利兼他。

先喻后合。

夫一菩萨合前一灯。

开百千生合前喻中然百千灯。

令发阿耨三菩提心合前冥者皆明。

于其道意亦不灭尽合前终明不尽。

此喻反合自利兼他。

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他利兼自。

是名下结。

下学益中汝等虽住以无尽灯令发心者为报佛恩他利兼自。

令无数天子天女发菩提心是他利也。

为报佛恩是兼自也。

行顺佛心名报佛恩。

亦大饶益一切众生自利兼他。

此第六竟。

尔时已下是第七段诸女辞去。

上来第三广明维摩降魔索女以法化益。

世尊维摩如是下大段第四结叹维摩。

显己不及。

言有如是自在神力结叹向前降魔之力。

智慧辨才结叹向前化女之德。

前辞次释。

故我不任结己不堪。

次告善德令往问疾。

前告二人明自利行。

此明利他。

先告后辞。

辞中初总。

所以下释。

故我下结。

释中所以征前起后下对释之。

文别有二。

一举昔日被呵由缘。

二时维摩下彰教呵辞。

前中初言忆念我昔明被呵时。

自于父舍出被呵处。

设大施等彰被呵事。

由施局限所以被呵。

前于父舍明处局也。

设大施会供养一切乃至乞人明由局也。

是中唯供七种之人不及余者。

所以是局。

期满七日明时局也。

局故被呵。

自下第二明教呵辞。

时维摩诘来入会中乃至不当如汝所设是呵辞也。

当为法下是教辞也。

以行并治名为法施。

法施宽广。

所以教之。

教中粗二细分有四。

言粗二者一就行修以明法施。

二我时心得清净已下约就财事以明法施。

细分四者一就行修以明法施。

二婆罗门中二百人下明说利益。

三从我时心得净下约就财事以明法施。

四城中一下明法施益。

初中有三。

第一总劝。

二我言下别教修习。

第三是为法施会下结叹显胜。

初中当为法施之会举胜劝修。

何用财会举劣劝舍。

第二教中两请两答。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是初请也。

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是初答也。

菩萨一行为物一一等为一切。

故无先后。

一时供养一切生矣。

无先无后一时供养明施顿也。

供一切生明供广也。

言何谓也是其后请谓以菩提起慈心等是后答也。

此中所辨宗明利他。

于中细分亦有自利利他别。

文中有四。

初四无量明利他心。

二以摄悭下修习六度。

明自利行。

三教化众生而起空下依前第一利他之心起利他行。

四以敬事下依前第二自利之行明修成相。

就初段中先应解释四无量义然后释文。

义如别章。

文中初言谓以菩提起慈心者慈欲与乐缘于佛乐。

欲授众生故以菩提起于慈心。

以救众生起悲心者悲欲拔苦。

欲拔众生生死之苦。

故救众生起于悲心。

以持正法起喜心者喜能度物。

所化众生摄持正法虽未得脱去脱不遥故生喜心。

以摄智慧行舍心者舍有多义。

此中所论是其放舍。

前人依法摄生智慧不复须忧。

故行舍心。

问曰。

前三亲益众生可是利他。

舍心背化云何利他。

解有四义。

第一义者向前三心虽有益物而未能得。

故须修舍舍前所缘自修能究竟。

故须修舍前所为更修胜善方能究竟利益众生。

第三义者为得究竟放舍义故。

慈自与乐悲自拔苦喜自庆物。

系发前三故名利他。

第四义者舍前所益更化余人。

故名利他。

今此所论义当第三。

第二明修自利行。

中具修六度。

修此所为有三。

一为求菩提。

二为益众生。

三为离有为证入实际。

通则六度皆为此三。

如地经说。

菩萨为求一切智地修行六度。

是为菩提。

如下文说。

以施摄贪戒摄毁禁忍摄嗔恚。

如是等比是为众生。

如大品说。

菩萨为得诸法相实修行。

涅槃经说。

为了佛性修行六度。

如是等比是为实际。

于中别分初之二种众生。

中间二种偏为实际。

后之二种偏为菩提。

如此说文中说言。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

以化犯戒起尸波罗蜜。

故知。

初二偏为众生。

何故而然。

以此行粗用教众生彼能起故。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者以是为义亦是由义亦是用义。

自施教他令舍悭贪。

故为摄悭起檀波罗蜜。

以化犯戒起尸罗者自持净戒。

教他同时令舍罪过。

故为化犯起尸波罗蜜。

经复说言。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以离身心相起毗利耶波罗蜜。

故知。

中二偏为实际。

何故而然。

以此二行修时有苦依空防退易入实际。

故偏为之。

又此二行依空方成。

故偏为之。

以无我法起羼提者此无我法是众生空。

由知无我于物能忍。

故以无我起羼提也。

以离身心起毗利耶者离身心相是其法空由知此空勤苦堪耐。

是故以离身心之相起毗梨耶。

经中复言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故知。

后二偏为菩提。

何故如是。

禅定能生诸佛广德。

波若正是一切智因生果亲强。

故偏为之。

菩提是佛福德庄严禅能出生。

故为菩提起禅波罗蜜。

一切智者佛慧庄严波若亦慧亲能生彼。

是故宣说。

以一切智起于波若。

亦可菩提是佛止行依禅息妄证入其中。

故为菩提起于禅定。

一切智者是佛观行依慧照明满彼德。

是故为得一切种智起于波若。

自下第三依于向前利他之心起利他行。

句别有五。

前之三句依空离过。

后之两句随有摄化。

前三句中依三脱门而离诸过。

教化众生而起空者虽化众生不见我人众生之相。

故起于空。

此于空门而离过也。

不舍有为起无相者随化在有名为不舍。

知有常寂名起无相。

此依无相而离过也。

示现受生起无作者随有现形名示受生。

知生无生名起无作。

此依无作而离过也。

随有摄化喜生深过。

故须依此而离诸过。

后两句中护持正法起方便力明化他智。

化智善巧名方便力。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明化他行。

自下第四依前第二自利之行明修成相。

于中初明修世间行。

心净欢喜起近贤下修出世行。

修世行中句别有五。

前二自分后三胜进。

自分中敬事一切起除慢者修摄法行。

于有德者尊仰求法名敬一切。

以敬求法远离慢高名除慢法。

于身命财起三坚者修随法行。

舍离生死无常三分求于出世常身命财名起三坚。

后胜进中于六念中起思念者起修始也。

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是其六念。

菩萨于此常起思念。

于六和敬起质直心行修次也。

行修不乖故于六和起质直心。

身口意同即以为三。

同戒同施及与同见复以为三通前六也。

此六和敬便相爱敬名六和敬。

实心相敬而无谄伪名起直心。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行修终也。

行成合法名为正行。

不以此行求余名利故起净命。

上来五句修地前行。

下修出世。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是初地行于三宝中净信不疑名为心净。

又证离染亦名心净。

初证多悦故曰欢喜。

入菩提位生在佛家名近贤圣。

次下两句是二地行。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离烦恼。

嗔过最重故偏说离。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明离业垢。

于出家戒求欲殷重。

故起深心。

次下三句是三地行。

以如说行起多闻者闻慧行也。

为行故闻故说以行起多闻矣。

以无诤法起空闲者思慧行也。

为息言诤故空闲处寂静思惟。

如说行者乃得佛法。

不可但以口言而得。

趣向佛慧起宴坐者修慧行也。

为欲趣求四地已上无生行慧修世八禅名起宴坐。

又为求佛无障碍智度众生故修世八禅名起宴坐。

次下一句四地乃至七地之行。

为求出世无漏真德。

解众生缚修习四地。

至七地行名修行地。

亦可求佛无障碍智解众生缚。

修习四地至七地行名修行地。

次下一句是八地行。

以具相好求佛正报。

及净佛土求佛依果。

为得此二修起福业。

次下一句是九地行。

言知一切众生心念是九地中入行成就。

如应说法是九地中说成就也。

此二智能故起智业。

次下三句是十地行。

前二十地自分之行。

后一胜进。

趣佛之行前自分中初入证行。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者证法平等无净可取。

无染可舍故入一相。

又证平等不取有相名为不取。

亦不舍有专著于无名为不舍。

以离有无故入一相。

修成此德名起慧业。

下起教行。

断一切恼离烦恼障。

断一切碍明离报障。

断一切不善明离业障。

修此三治名起一切善。

如地持说。

诸根成就解脱报障。

善根成就解脱业障。

智慧成就解脱烦恼。

此等通名一切善业。

修成名起。

亦可前慧是第十地智慧庄严此一切善是第十地福德庄严。

下胜进中一切智慧是佛如来智慧庄严。

一切善法是佛如来福德庄严。

为得此二故起一切助佛道法。

前总次别下总结叹。

是为法施是总结也。

若菩萨下是叹胜也。

住是法施行广益人名大施主。

能消物养生世福善名世福田。

上来第一约就行修以明法施。

自下第二明说利益。

说是法时婆罗门中有二百人皆发阿耨三菩提心。

自下第三约就财事以明法施。

问曰。

下明财施云何法施。

自于财事平等行施教人为之。

等法教人故曰法施。

又依等法舍财布施亦名法施。

于中有四。

第一善德局心奉施。

二维摩不受。

第三善德广心行施。

四维摩纳受。

初中我时心得净者意业净也。

闻前所说信乐不疑名为心净。

叹未曾有口业叹也。

稽首礼等身业礼也。

此施方便。

下正行施。

即解璎珞置直百千而以上之不肯取者是第二段。

维摩不受以其偏敬局施维摩。

情无广兼违于等施。

所以不受。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是第三段。

明其善德广心行施。

由局不受故随意与。

自下第四维摩纳受。

初先为受分作二。

用之转施为欲则财教人等施故转施之。

于中初先分财为二。

次用施人。

一分施此会中下乞施下等上。

一分奉彼难胜如来施上齐下。

时维摩诘现神变下约己教他。

现神变已作是言者牒前起后。

若施主者标所劝人。

施一最下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正教行。

施等于大悲不求果报牒前所教。

佛是大悲施下齐佛名等大悲。

不为果报偏施如来名不求果。

是则名曰具足法施结叹令学。

此第三竟。

城中一下是第四段明法施益。

城中下乞举得益人。

见是神力闻其所说得益所由。

见前维摩所施璎珞难胜佛上变成宝台名见神力。

闻前施下等于如来。

不求果报名闻所说。

皆发阿耨三菩提心正明得益。

一人发心云何言皆。

此发同前。

是故言皆。

亦可见闻两时俱发是以言皆。

前辞次释。

故我下结。

告前四人阿难别列。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下告余菩萨阿难总举。

具列难尽故通举之。

文中直言如是诸菩萨。

不知几许。

或容是前列三万二千菩萨。

或可是后向维摩舍八千菩萨。

以彼德高皆言不堪。

  文殊师利问疾品者前告诸人皆辞不堪。

此告文殊令往问疾。

因以标品名为文殊问疾品矣。

此品之首三句分别。

一释来意。

二对上辨异。

三分文解释。

言来意者意别有三。

一以维摩德高难敌余悉不堪故命文殊往问。

二所辨法妙余不能请。

故须告命文殊往问。

三所化众生宜闻二人问答获益。

故须告命文殊问疾。

来意如是。

言辨异者异别有五。

备如上辨。

第一义者前告不堪为显维摩人德尊高胜过众圣。

此告所堪彰其德妙。

文殊方堪故德妙矣。

第二义者前告不堪彰彼维摩辨才难敌。

显其智胜。

下对堪者广显维摩神变叵测彰其通胜。

第三义者前告不堪广寄众言以显维摩解脱之德。

此对堪者维摩自显解脱之德。

第四义者先告不堪广显维摩昔所说法。

此对堪者广显维摩今所说法。

第五义者前告不堪辨明菩萨所学法体。

下对堪者显修成相。

辨异如是。

次第三门科分解释。

文别有二。

一告文殊令住问疾起说由序。

二善来下正对问人广宣所说。

前中初先如来告命下彰文殊奉命往问。

文别有四。

一叹维摩德高难敌承力往问。

二与大众相随共往。

三维摩知来空室相待。

四文殊至见其室空独寝而卧。

就初段中先叹维摩彰己非敌。

虽然已下承力往问叹中初言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是总叹也。

深达实相下别。

别中有三。

一叹维摩智解殊胜。

二一切菩萨法式知下行修具足。

三降魔下德用自在。

就叹解中深达实相是其实智亦名证智。

依涅槃经或名世谛以为实相。

或名真谛以为实相。

依大品经多名真谛以为实相。

今此亦应名第一义为实相耳。

于实穷证故曰深达。

善说法要是方便智亦名教智。

能宣法化故云善说。

所说要当故名法要。

辨才无滞显前善说。

言能辨了语能才辨故云辨才。

辨才流滑故称无滞。

智慧无碍显前深达。

于深能入故曰无碍。

行修具中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自分善也。

诸佛秘藏无不得入胜修具也。

大涅槃中法界门别名佛秘藏。

尽观相应故无不入。

诸经叹德多依此二。

德自在中。

降服众魔是摧邪德。

游戏通等是住正德。

游戏神通通自在也。

游涉诸通自在如戏。

故言游戏。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智慧满也。

慧是实慧其方便者是方便智。

此二穷极到于满处名皆已度。

上来广叹维摩德高。

虽然已下承力往问。

前彰难酬此明承力容可为问。

辨难兼易并以言虽。

然犹尔虽尔难对我。

常承佛圣旨往问下禀上力名之为承。

旨谓意旨。

此承如来意力加被而往问也。

自下第二文殊与众相随共往。

于中三句。

一明诸众念二大士必说妙法先举能念人。

于是众中就处总举。

谓于庵罗佛众之中。

诸菩萨等随人别列。

言诸菩萨举菩萨众。

大弟子者举声闻众。

释梵王等举凡夫众。

下彰而念。

咸作是念总以标举。

咸谓皆也。

今二士等正出所念人。

大智高语必深远故念此二大士共谈必说妙法。

二即时下明前诸众乐欲随从。

三于是下文殊与众相随共往。

于是文殊举其众主。

与诸菩萨大弟子等兼列从人。

恭敬围绕彰其去仪。

入毗耶离辨其所至。

自下第三维摩知来空室相待。

于中初念文殊师利与众俱来。

此念其来不念空室。

有人言。

此念欲空室。

与后为由其言谬也。

良以维摩待化如渴。

如来心喜故为此念。

次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

空室是总除有及侍显室空也。

为欲寄此起后言端所以空之。

下置一床以疾而卧亦欲寄病而有所显。

故置一床以疾现卧。

自下第四文殊往至入舍见空。

唯见维摩独寝而卧。

上来序竟。

自下正说。

然序与正进退不定备如上辨。

若以维摩一世所说悉为正宗是则偏判。

方便品初以为由序。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皆往问疾。

后悉是正宗。

若以维摩现今一会所说为正是则从前方便品。

来皆悉判与此会由序。

从此已下方是正宗。

此正宗中三门分别。

一摄法从人显德入别。

二废人从法随义分别。

三依文正解。

摄法从人显德云何。

此经宗显维摩之德。

德谓不思解脱之门。

于此门中义别尘算随德论之要唯智通。

上来广举维摩所说显其智胜。

下彰维摩神变自在明其通胜。

通中随义分为四对。

从初尽于不思议品以为初对。

观众生品为第二对。

下佛道品为第三对。

不二门尽香积品为第四对。

四中皆初明其所行。

后显所成。

第一对中初问疾品明其所行。

不思品中借坐灯王。

小室广容明其所成。

第二对中观生品初明其所行。

时维摩室有天女下彰维摩室具八未有还明所成。

第三对中佛道品初明其所行。

并现问下广显维摩一切种德还彰所成。

第四对中入不二门明其所行。

香积品中取饭香。

小室广容复明所成。

四对何别。

初之三对明修教行而有所修所成。

后之一对明修证行而有所成。

后前三中初对明其治过之行而有所成。

后二明修摄善之行而有所成。

摄善行中初对明修入寂之行而有所成。

舍有观空是入寂也。

后对明修起用之行而有所成。

行于非道是起用也。

摄法从人显德如是。

次第二门废人从法随义分别。

所说法义虽复无量要唯因果。

因谓法身净土之因。

果谓法身净土之果。

从于向前方便品中以其疾故国王大臣皆往问疾。

尽不二门辨明如来法身因果。

香积一品辨明如来净土因果。

明法身中约化分三。

第一于前方便品末因凡问疾明教凡夫法身因果。

当乐佛身是法身果。

从于无量功德生等明法身因。

第二次于弟子品中明教声闻法身因果。

对前九人明法身因。

对后一人明法身果。

第三菩萨问疾品下尽不二门明教菩萨法身因果者前对弥勒明法身果。

菩提真性是其果也。

光严已后明法身因。

因中前品明其行体。

此品已后明修成相。

于中略以二门分别。

一破相分别。

二显德分别。

破相有三。

从此讫尽观众生品以为初分。

行修入寂破难凡夫著有之相。

二佛道一品从缘起用破舍二乘著空之相。

三不二门品证入不二破遣菩萨分别二相。

破相如是。

显德门中要摄为二。

从初讫尽佛道品来依彼维摩解脱之相修习教行。

不二门品依彼维摩解脱之性修习证行。

前教行中义别三对。

从初尽于不思议品还为初对。

观众生品为第二对。

佛道一品为第三对。

此三对中还初明其所行后明所成。

悉如上判。

三对何异。

前二自分后一胜进。

修菩萨法名为自分。

上求佛道名为胜进。

又复前二修入寂行。

后一明修起用行。

行道是起用也。

约位且分入寂多在六地以还。

以乐空故。

起用多在七地已上。

彼修发起殊胜行故。

前自分中初对明修治过之行而有所成。

后对明修摄善之行而有所成。

约位且分治过之行多在地前。

地前过重须治断故。

摄善多在初地已上。

行合法界成诸德故。

就初对中先明所修后明所成。

修多地前成多地上。

此皆明法令人学矣。

废人论法辨之粗尔。

  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维摩义记卷第三(本)

    沙门慧远撰

  次释其文。

此品有二。

一维摩文殊问答辨法。

二文殊所将八千大下明说利益。

前中先遣来去之相。

且置已下问答辨法。

来去覆真故须拂遣。

维摩先言。

文殊后述。

维摩言中。

善来文殊慰问之辞问。

言善来庆其得来故曰善来。

又叹来好。

亦曰善来不来相来。

不见相见。

拂相显实。

亦得名为约实辨相。

就前文殊与众俱来拂之显实。

是故说言不来而来。

就前文殊入室见空无诸有等。

拂之显实。

是故说言不见而见。

不来而来泛解有三。

一就世谛无常以释。

实法无来相续有来。

故涅槃云。

诸行无常。

亦无有来。

二就二谛相望以释。

真谛无来世谛有来。

故涅槃云。

诸法若常亦无有来。

三就真应二身以释。

真身无来应身有来。

不见而见解亦有三。

一就世谛。

眼色明等别分无见。

和合有见。

又生住异灭四相分别则无有见。

假合有见。

二就二谛相望以释。

真谛常寂无眼无见。

世谛有见。

三真应相对。

真身平等离相离缘名为不见。

应化随物示有照瞩。

名之为见。

文殊下述。

文殊初言如是居士。

总述前言。

若来已下别述前义。

先就来去述成前义。

据维摩室望彼文殊说之为来。

就庵罗会望彼文殊说之为去。

若来不来若去不去。

以理正述泛解亦三。

一就世谛无常以释。

相续论之有来有去。

细实分之来则无来去则无去。

二就二谛相望以释。

世谛之中有来有去。

于真平等来则无来去亦无去。

三就真应相对以释。

应有来去真身则无。

虽有三义第二正当。

所以下释。

初先征问。

我有何以言来不来去更不去。

下对释之。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以来无来去更不去。

庵罗会空故来无从。

维摩室空故去无至。

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约就其见述成前义。

解亦有三。

准上可知。

虽具三义正当第二。

上来拂遣来去之相。

从此已下问答辨法。

于中文殊先止前言。

次通佛意。

后自为问维摩具答。

且置是事是止前也。

无来去等具说叵尽。

故须且置。

居士是疾宁可忍等通佛问意。

居士是疾宁可忍不。

问疾轻重。

疗治有损不至增乎。

问疾差。

此通问辞。

下显问人。

言世尊者正举问人言殷勤者问心重也。

致问无量问意深也。

致谓通致。

问病之心元难尽。

故曰无量。

此问维摩至竟不答。

以此未去故此不答。

及下去时维摩共往。

故亦不答。

居士是疾何所因下文殊自问。

维摩具答。

然下为问悉因维摩现病空室二重事起。

因前现病为问有八。

一问病所因。

二问病久近。

三问法。

四问病相。

五问病所在。

六问病体。

四大之中何大之病。

亦可此问起病之缘。

七问慰喻。

八问调伏。

通佛两问问合有十。

因前空室为问有二。

一问空室。

二问无侍。

通下论之所起有七。

前二如向。

三起下舍利念无床坐。

四起下天女。

五起下室中八未有事。

六起下文中普现所问父母妻子亲戚等事。

七起下念食具说如是。

然今文殊但问前二。

通前问病自为十问。

此十相从以之为三。

初八偏就能化之人问其化相。

第九云何慰喻有疾。

就能化人对所化者问慰喻仪第十云何调伏其心。

偏就所化问修治法。

要摄唯二。

前之八番问维摩诘现化方便。

后二问其所化之人治病之法。

复前八中相从为三。

初三问病为彰维摩大悲方便。

次二问其空室无侍为显维摩悲行所依。

悲依空成故问空室。

悲随有生故问无侍。

后之三番重复问疾。

为彰维摩病应非实。

就初段中文殊初先并为三问。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问病所因。

其生久如问病远近。

当云何灭问病灭法。

下维摩诘先答第二。

后答第三。

后答第一。

后二初义即显。

故后答之。

答第二中从痴有爱我病生者。

谓从众生起病因来维摩恒病。

以一切生病故我病者。

谓从众生受病果。

来维摩常病。

良以维摩自实无病。

病皆随物故随众生而说久近。

问曰众生病来无始。

维摩悲病圣来始有。

云何得随众生之病而说久近。

释言。

此随一切众生所有因果分分说之。

不言从于无始已来常起悲病。

如缘一人受地狱苦而起悲心。

从造因来维摩恒愁。

乃至受果。

余亦如是。

次答第三。

于中初言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对问总解。

众生断苦得涅槃时名为病灭。

维摩于彼忧恼心息名我病灭。

下别释之所以征问。

我有何以说生病灭则我病灭。

下对释之。

于中初法。

次喻。

后合。

法中初言菩萨为生生死等。

举生显灭。

愿随诸有名入生死。

为物受身名有生死。

有生死故诸苦随逐名有病矣。

若生得离即菩萨无。

当相正解。

众生离菩萨悲息不须为受。

故无复病。

次喻显。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

其子得病父母亦病。

喻前为生入生死等。

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喻生得离则菩萨无。

下合显法。

菩萨如是合前长者。

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合前一子。

言众生病则菩萨病合子得病父母亦病。

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合子病愈父母亦愈。

下答初问。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牒前问辞。

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对问正解。

上来三问为彰维摩大悲方便。

自下文殊次为两问显悲所依。

悲依空成故问空室。

悲随有生故问无侍。

维摩具答。

问中居士室何以空。

是一问也。

言无侍者是二问也。

答中维摩先辨室空。

后显无侍。

明室空中具有七番。

言相自起。

维摩初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类答前问。

佛土皆空。

室是土例。

何得不空。

答意如是。

土空似室。

是以言亦。

第二番中文殊就土更重审问。

又谓更也。

亦是重也。

又问佛土以何为空。

为当去事无物名空。

为当即事理无为空。

维摩下答。

以空空者谓以理空为土空也。

三文殊以土理空责室事空。

又问空者牒前所答佛土理空。

何用空者责室事空。

既说理空为佛土空。

何用空去室中所有而为空乎。

维摩下答。

明须空意。

良以理空无分别故。

今须空室而显彼空。

理空难明。

无物显示令人识知名无分别。

空室显之令人悟解名为故空。

第四文殊约理穷诠故又问。

空可分别耶。

此问空理可以室空而分别也。

维摩下答分别亦空。

此言拂诠而显理也。

前番之中立诠显理。

故以室空分别理空。

今此转除破诠显理。

是以答言分别亦空。

是义云何。

为不解者须以空室分别理空。

得理返望空室本无。

知复分别理空。

是故说言分别亦空。

分别空故理已诠示不可分别。

第五文殊推问空处。

故又问空当于何求。

维摩为答。

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六十二见后当具论。

此见是其凡夫妄情无实即是空义。

故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此妄情迷空而起。

推其所迷即是空义。

故于六十二见中求。

第六文殊转问见处。

故又问言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维摩为答。

常于诸佛解脱中求。

佛证空理而得解脱。

凡于脱处迷而起见。

故于诸佛解脱中求。

第七文殊推问脱处。

故又问言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维摩下答。

当于众生心行中求。

众生心行有迷有悟。

迷则系缚悟则解脱。

诸佛解脱皆从心起。

故于众生心行中求。

亦可众生所有心行依真而起。

体即是真。

故经宣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阴即佛性十二因缘即佛性等。

穷悟此性即真解脱。

故于众生心行中求。

前答室空下答无侍。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

牒其问辞。

下为辨释。

一切诸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对问正辨。

凡是侍者资养为义。

菩萨悲行由此资成。

故说为侍。

所以下释。

于中先征。

我有何以说魔外道而为侍者。

下对释之。

魔乐生死。

菩萨于彼生死诸魔随而不舍。

不舍魔行由彼资成。

故说诸魔以为侍者。

外道乐见。

菩萨于彼诸见外道常随不舍。

名为不动。

此不动行由彼资成故说外道以为侍者。

前言不舍此云不动。

言左右耳。

非是守正邪见不动。

自下文殊更为三问。

为彰维摩病应非实。

初问病相。

居士是病为何等相。

缘摩下答。

我病无形不可见者。

以病实无故无形相而可见也。

第二文殊问病所在。

故言此病身合心合。

维摩下答。

云非身合身相离者。

应身无身病无所在。

故非身合。

言非心合心如幻者。

化心不真事等如幻。

幻无定实病亦无在。

故非心合。

第三文殊问其病体。

亦得名为问病因缘。

四大之中何大之病。

维摩下答。

言非地大不离地者。

彰病实无。

以病无故不可宣说即地有病。

故非地大。

亦不可说离地之外别有病体。

故言不离余大亦尔。

而众生下举病应有成前实无。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

以其有病维摩现病。

病随物现。

故非实有。

非实有故不可宣说即四大有离四大有。

亦可向前非地大等彰病实无。

亦不离等显病应有。

而众生下显前不离地等所以。

以众生病从四大起。

菩萨随之故。

不离大来八问广显维摩现化方便。

自下两问就所化人明治病法。

此则菩萨五行之中治病行也。

于中初就种性已前实病之人明慰喻仪。

彼未知法须他慰故。

云何菩萨调伏心下。

就种性上实病之人明调伏法。

彼自知法不须他慰。

能自调故。

前中先问。

云何慰喻有病菩萨。

问曰文殊今来问病。

慰喻之仪应当自出。

何故请问维摩慰法。

释言。

文殊今来问者问维摩病。

前具问竟。

不问维摩所化者疾。

维摩所化慰喻之法唯在维摩。

故今问其慰喻之法。

令人习学慰喻病者。

维摩下答。

初别。

后结。

别中有其十一句文。

摄为三对。

自利利他。

初六一对教修观解。

次二一对教生善心。

后三一对教起行修。

就初对中前五自利后一利他。

就自利中对人分别。

初四黑小。

后一异凡。

对过分别初四正观灭烦恼行。

后一悔过灭罪之行。

就前四中说无常者。

观身生灭离常倒也。

不说厌者常随诸有不厌自身而取灭也。

说身苦者观身多恼离乐倒也。

而不宣说乐涅槃者。

在苦救物故不厌苦乐涅槃也。

说身无我观众生空离我倒也。

而说教道生者。

虽知神空而随假名化众生也。

说身空者观法体空。

离法著我。

不说毕竟灭者虽知法空而常随有不永灭也。

上来四句明破烦恼而常随有。

故异二乘。

说悔先罪修灭罪行。

过去所犯名为先罪。

追改名悔。

而不说入于过去者。

虽悔前愆恒知罪空。

不执性罪入于过去。

此灭罪业而不立性。

故异凡夫。

此前自利。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是其利他。

此初对竟。

第二对中当识宿世无数劫苦。

观过生厌。

此句自利。

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兴心广济。

此句利他。

第三对中前二自利。

忆所修福念净命者。

于己修善正愿出离不异求也。

勿生忧恼常起精进。

于未修善忍苦修也。

此前自利。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是其利他。

求为佛医救众生也。

上来别竟。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令其欢喜。

总以结劝。

下调伏中文殊先问。

有疾菩萨云何调心。

维摩下答。

文别有二。

一明修相。

二不住。

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下明其成相。

在病修治名为修相。

病愈德立名为成相。

就前修中初先别教。

后总结劝。

前别教中要唯智悲。

修智自利修悲利他。

智依空成悲随有生。

是二相须何故而然。

若唯修智于空滞没。

若唯修有染著。

于有染著是凡夫法。

于空滞没是声闻法。

菩萨异彼故须双修。

以双修故悲与智俱于有不染。

智与悲俱于空不著。

于有不染非凡夫行。

于空不著非贤圣行。

故下文言非凡非圣是菩萨行。

又不著有则非垢行。

不偏乐空则非净行。

故下文言非垢非净是菩萨行。

菩萨巧行。

妙在于此。

文中三对修智修悲。

初至文殊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来。

是第一对。

又复观身无常苦下。

是第二对。

又复观身不离病下。

是第三对。

三对何异。

异有四种。

一约事分别。

事唯身病。

初对约病修智修悲。

第二约身修智修悲。

第三双约身病两种修智修悲。

二约法分别。

法有阶降。

初对约就甚深空理修智修悲。

第二约就苦无常等修智修悲。

第三约就身病之事修智修悲。

三约人分别。

初对菩萨不共法中修智修悲。

甚深空理唯菩萨知余不解故。

第二声闻共行法中修智修悲。

苦无常等声闻缘觉亦能观故。

第三凡夫共行法中修智修悲。

身病之事乃至凡夫亦能知故。

四次第分别。

次第有二。

第一据深寻浅次第。

空是菩萨正行所依。

故先依之修智修悲。

空依诠入故。

次第二依苦无常修智修悲。

苦无常等依事而辨故。

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

第二从寂起化次第。

空是菩萨治病所依故。

先依之修智修悲。

此即自德依此起化为化二乘故。

次第二依苦无常修智修悲。

化行渐广欲益凡夫故。

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

次第如是。

就初对中文别有四。

第一正明修智修悲。

二文殊师利是为有病调伏心下结叹显胜。

三有疾菩萨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有下以智净悲。

四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下总以结劝。

就初段中先明修智。

以无受下明其修悲。

前修智中初观见空破离有病。

得是平等无余病下观空亦空破遣空病。

前破有病灭烦恼障。

后破空病灭除智障。

二障双遣名曰调心。

又复前段灭烦恼障遣分段因。

后除智障离变易因。

二因双除两果不起。

故为治病。

前破有中观二无我破二著我。

是中应先解无我义然后释文。

义如别章。

文中初明众生空观。

有疾菩萨为灭法下明法空观。

前生空观破离我想。

后法空观灭除法想。

二想俱息名为调心。

又生空观断灭四住去分段因。

法空之观除舍无明离变易因。

二因双除两果不起名为治病。

生空观中初约四大为生空观。

又此病起皆由著下。

约就五阴为生空观。

前中初先推其患本。

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

众生著我名妄颠倒。

所取不真名为妄想。

无我计我称曰颠倒。

贪嗔等结名诸烦恼。

由彼生于现在病也。

无有真下观行断除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略观无我。

所以下释。

先征。

后解。

四大合故假名为身观身假有。

四大无生身亦无我观身实无。

四大无主别求无神。

身亦无我。

将别显总成总无我。

下就五阴明观无我。

于中有二。

一观五阴破离总我。

二又此法者各不知下。

观察五阴破离别我。

前中初先破离我想。

当起法下明修法想。

前离我中。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推其患本。

是故于我不应生著。

于过去厌。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知过断除。

不取人性名除我想。

不取和合假名人想。

是故名离众生之想。

观别破总故悉除之。

下修法想。

当起法想总劝修习。

应作念下别教修习。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念成此身。

观别成总。

除前我相无人唯法。

是以言但。

谓但五阴众法成身。

起唯法起。

灭唯法灭。

破总归别。

遣众生相无生法。

是以言唯。

此破总我。

下破别我。

又此法者各不相。

知别观五阴体非知者。

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别观五阴体非神我。

上观生空下观法空。

有疾菩萨为灭法想。

明修所为。

下教正修。

修有九句。

第一教观法相之过。

当作是念此法想者。

亦是颠倒法。

著我心名为法想。

倒有三倒八倒之别。

心想见等是其三倒。

常乐我净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是其八倒。

心相见等是迷理倒。

迷空立有常乐净等迷法想倒。

翻染为净及净为染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前众生我是八倒收。

此法著我是三倒摄。

倒义同前故得言亦。

二教生厌心。

倒是大患我应离之三倒。

是其一切惑本故言大患。

患故须离。

三教离法。

云何为离。

问前起后。

离我我所对问正辨。

法著我中六根名我。

六尘曰所。

四重显前离我我所。

先征后辨。

二法五重明前离二法义。

先征后辨。

所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十二入中六根名内六尘称外。

内外皆空所以不念。

以不念故纯行平等。

诸法皆等且说斯耳。

诸经多尔。

故经言谓十二入自性平等。

共此相似。

六释显前等。

先征后辨。

所谓我等及涅槃等。

此说生死以之为我。

是凡体故生死法空名为我等。

涅槃亦如名涅槃等。

七重释前我及涅槃二种等义。

先征后辨。

此二皆空故曰平等。

八释显前空。

先征后解。

我及涅槃但名无实。

是故言空。

经说三但。

但名但用但假施设。

今举初但余略不论。

破相毕竟用及施设亦皆无故。

九出所空。

如此二法无决定性故名为空。

前破有病下破空患。

何故须然。

如人有病服药破遣其病既除药亦须舍。

若药不舍药复成患。

行者如是为破有病观空。

为治有病既除空亦须舍。

若空不遣彼复成患。

为是须破。

良以说空原为破有。

不使人于空计著。

是以破之。

文中初言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

简前起后。

问曰空相云何是病。

于空乐著不能随有起诸行。

故又妄分别。

于平等如实智故。

是义云何。

如上文说。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此智是相所以是过。

不观是菩提。

离诸缘故此智是缘。

所以是过。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此智忆念所以是过。

断是菩提断诸见故。

此智是见所以是过。

离是菩提离妄想故。

此智妄想所以是过。

如是一切。

空病亦空破后同前。

著空之心名为空病。

此妄分别体不真。

以不真故情有理无。

观此理无破遣空病。

是故说言空病亦空。

空义同前。

是以言亦。

前破有病通破有法。

此破空病空法亦舍。

是义云何。

经说诸法悉如幻化。

幻化诸法有无同体。

以同体故无法为有。

有法为无。

无为有故有则非有。

破遣有病有为无。

故无则非无。

破遣无病。

若具论之说此有无为非有无。

有无之外无非有非无可取。

破遣非有非无之病。

还即说此非有非无以为有无非有无外无别有无自相可取。

是故亦破有无之病。

具离此等名出四句。

破后二病。

文略不说。

上来修智。

下次修悲。

于中有二。

一为化生不灭诸受。

二设身有下依受生悲。

前中初言以无所受。

牒前起后。

明自无受。

向前修智见法平等。

无法可受名无所受。

而受诸受明受为物。

为化众生具受诸苦名受诸受。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

明受不息未具化他功德佛法。

故不灭受而取证也。

谓不证于受灭涅槃。

上来为化不灭诸受。

下明起悲。

念恶趣生起大悲者。

正起悲心。

我既调伏下依悲化益。

益中初言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

明起化意。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明知化仪。

知化众生但须教其断除心病。

不须除法。

何故而然。

法有真妄。

佛性是真。

妄情所取。

有无法说以为妄。

若论真法体当非过。

不须治断。

妄法情有。

除情彼无。

不劳别断。

故不除法。

不除法故易可化度。

为断病下正明化益。

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总明化益。

下别显之。

别中有二。

一出其病本。

二云何断下教令断除。

前中初言云何病本。

征前起后。

谓有举缘对问正辨。

此犹是其法著我心。

诸过之原名为病本。

攀者是手缘者是足。

心之取境如手攀物如足缘树。

法从喻称故曰攀缘。

下重显之。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彰其本义。

依此妄心能生诸惑。

发业招苦故称病本。

何攀缘谓之三界。

显攀缘义。

攀缘三界一切诸法故曰攀缘。

下教断中云何断缘。

问以起发。

以无所得对问略辨。

观真舍妄名无所得。

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重复显之。

离上攀缘名无得。

故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虽言无得则无攀缘。

而犹不知。

何者是缘说为无得。

下复显之。

何谓无得征前显后。

谓二见者出其所无。

二见正是攀缘体也。

虽言二见犹故难识更须重辨。

何谓二见问前起后。

内见外见对问正辨。

内谓六根。

立有不空名为内见。

外谓六尘。

立有不空名为外见。

此内外见是其向前无所得也。

上来第一明修智悲。

自下第二结叹显胜。

文殊是为有病菩萨调伏其心。

结前修智。

为断老等叹上修悲。

于中初法。

次喻后合。

法中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是顺叹也。

为物断苦方得名为。

菩萨正道。

是故名为菩萨菩提。

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惠利。

是反叹也。

不能以道济惠利人名无惠利。

喻中胜怨乃为勇者。

为他除怨。

方名大勇。

亦可众生菩萨所亲众生所患即菩萨怨降伏此怨。

乃为大勇。

合中兼除菩萨谓者。

兼为他人除老病死方。

乃得其菩萨名也。

自下第三以智净悲。

以智破遣爱见烦恼。

悲离染名为净悲。

文中有二。

一以正智观自观他非真非有。

二作是观下用之净悲。

前中初言有疾应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

观自类他。

病相非真妄情有故体非有。

性空寂故非真世谛。

非有真谛。

言众生病亦非真有。

观他同自义如前解。

上来世观净悲所依。

下用净悲。

于中有二。

一除爱见净于悲心。

二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下。

明净悲益。

前中初言作是观时于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正教净悲。

见有众生实病可怜名爱见悲。

菩萨观察生病非真。

故应舍爱。

生病非有故应离见。

通则义齐。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故应除离爱见之悲。

爱见之心是四住。

惑见是初地。

爱是后三。

四住烦恼望无明地。

后起依前名之为客。

坌污称尘。

断此客尘净心度物名起大悲。

净悲益中有其二种。

一有不厌常化之益。

二有离缚解他之益。

前中初言爱见悲者即于生死有疲厌心。

举损显益。

以有爱见能生诸苦。

厌而求灭故于生死有疲厌心。

又以爱见分别怨亲不能广化。

故有疲厌。

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彰益异损。

翻前可知。

离缚益中文别有四。

初先正辨。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覆也。

明自离缚。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明能解他。

二如佛说下引说证成。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举失显得。

反明有益。

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

彰得异失。

顺明有益。

三是故下结劝舍缚。

是自有缚不能为他解缚义。

故不应起缚。

四何谓下辨缚解相。

先问起发。

云何谓缚问其缚也。

何谓解者问其解也。

下对辨之。

于中初约禅定之行以论缚解。

贪著禅味是菩萨缚对初问也。

得禅爱著名著禅味。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对后问也。

虽得诸禅。

而不随禅。

解脱力生随有能满菩提法处。

而生其中名方便生。

不为禅缚故名为解。

下约智慧以论缚解。

先开后广辨释。

前开门中。

又者更义。

前约定论。

更约慧说。

是以言又。

无方便慧缚是第一门。

随有生染名无方便。

入空自调说之为慧。

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随有除染。

所以名缚。

有方便慧解是第二门。

随有不染名有方便。

入空自调说之为慧。

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随有除染。

所以名解。

此前二对约就有行明慧缚解。

无慧方便缚是第三门。

不能观空除灭烦恼。

名为无慧。

随有修善说为方便。

如此修者以无慧故有行被染。

故说为缚。

有慧方便解是第四门。

观空离染名为有慧。

随有修善说为方便。

如此修者以慧除染。

有行不染说以为解。

此二对约就空慧有之与无。

明其有行缚之与解。

下广辨释。

何谓无方便慧缚牒问初门。

下释其相。

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释无方便。

见有佛土可贪可求。

名爱见心庄严佛土。

见有众生可悲可起心摄取。

名爱见心成就众生。

爱见心起名无方便。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释有慧也。

是名下结。

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随有除染。

使无方便故慧名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

牒问第二。

谓不以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释有方便。

见土及生犹如幻化都无一实。

随化分齐。

净土利生名无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

释有慧也。

是名下结。

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随有除染。

使有方便故慧名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

牒问第三。

谓菩萨住贪欲等释无慧也。

以无空慧破除染过。

故住贪等。

贪欲贪毒嗔恚嗔毒下邪见等通皆是痴。

而殖德本释有方便。

能随诸有具修诸行名有方便。

是名下结。

以无空慧除烦恼故。

有行被染名方便缚。

何谓有慧方便解牒问第四。

谓离贪等释有慧也。

以慧观空破除染惑故离贪等。

殖众德本回向菩提释有方便。

能随诸有具起所行名有方便。

是名下结。

以有空慧除烦恼故有行不染名方便解。

上来第三以智净悲。

自下第四总以结劝。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当如是观察诸法。

前所说中就初以劝。

应说病法非真非有。

前唯约病修智修悲。

自下第二明唯约身修智修悲。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无我名慧。

是修智也。

观此身法而生厌离故名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是修悲也。

自下第三双约身病。

修智修悲。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是修智也。

随事分齐。

身是苦身即体是病。

故身与病不相舍离。

下重显之。

是病牒病是身牒身。

亦可是病身是病也。

言是身者病是身也。

此二同体起。

无前后名非新故。

道此何为。

若别体法起容先后。

先故后新。

今言身病非新非故。

明非别体。

非别体故厌断病者。

身亦须厌。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是修悲也。

假有非定。

是以言设。

上来三对随别广教。

下总结劝。

文殊有疾菩萨应当如是调伏其心。

前明修相。

下明成相。

病愈德立名为成矣。

由前智悲勋成菩萨不住行德。

于中有四。

第一寄对以显不住。

二虽过魔下约就修义以明不住。

三虽行空下历诸行门而显不住。

四虽观诸法不生灭下就佛果德以说不住。

初中四句。

第一约对愚智二人以显不住。

愚谓凡夫智谓声闻。

中初先正明不住。

不住中者不住向前调伏心中。

专住调心不能现染摄化众生。

是故不住。

此异声闻。

亦复不住不调伏者。

明异凡夫。

专住不调。

便起染过招集生死。

是以不住。

所以下释。

先征后辨。

反以显之。

若住不调是愚人法。

释后不住不调所以。

若住调心是声闻法。

释前不住其中所以。

是故已下结劝不住。

离此二下结成菩萨不住道行。

第二约对生死涅槃二种果法。

以彰不住。

初先正辨。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

不乐有为。

住于涅槃不永灭度不著无为。

是菩萨行。

总以结之。

第三约对凡圣二人而显不住。

初先正辨。

非凡夫行不著于有。

非贤圣行不住于空。

是行总结。

第四约对生死涅槃二种因法以论不住。

初先正辨非垢行者。

常修无漏。

非净行者现起有漏。

是行总结。

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约就修义以明不住。

句别有七。

初句约就摧邪行中。

以明不住。

初先正辨。

虽过魔者是入寂行所证渊寂。

魔缘不及名过魔行。

辨寂兼有。

是以言虽。

下诸句中虽义例然。

而现降魔是随有行。

能现胜通令魔佉伏名现降魔。

是行总结。

下六约就修正行中以明不住。

初三自利次一利他。

次一自利后一利他。

前三句中初一约就求果心中以明自利。

初先正辨。

求一切智离不求行。

无非时求舍专求行。

未至极果中道取证名非时求。

菩萨不尔。

是故名为无非时求。

是行总结。

后二约就修因行中以明自利。

于中前句是真谛观。

后一世谛因缘之观。

前中虽观诸法不生。

明不著有。

不入正位明不证无。

所谓不入无相正位。

后中虽观十二缘起。

明不同邪。

而入邪见明不守正。

此三自利。

次一利他。

虽摄一切离不慈行。

而不爱著去爱染行。

次一自利。

虽乐远离修寂灭行。

道言不依身心尽者。

起随有行。

下一利他。

虽行三界起行。

不坏法性修入寂行。

见有乖空名坏法性。

菩萨不尔。

故云不坏。

上来七句合为第二。

约就修义以明不住。

自下第三历诸行门以显不住。

于中细分有十三门相从为七。

一三空门。

余处说三。

此中说四。

谓空无相无作无起。

于空理中无果可为名为无作。

无因可生说为无起。

虽行于空明不著。

有而殖德本显不住无。

是行总结。

虽行无相明不著有。

而度众生显不住无。

虽行无作明不著有。

而现受等显不住无。

虽行无起明不住有。

而起善行显不住无。

二六度门。

虽行六度不偏利他。

遍知众生不专自利。

故名不住。

三六通门。

虽行六通心无壅碍。

而不尽漏示起染障。

六通之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四四无量门。

虽行无量明修梵因。

不贪梵世不求梵果。

故名不住。

五禅定门。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明修定因。

禅是四禅定者。

是其四无色定。

言解脱者谓八解脱。

言三昧者谓三三昧。

而不随生不受禅果故名不住。

六道品门于中有七。

虽行四念厌舍有为。

而不永离身受心法不证无为。

虽行四勤断离有为不舍精进不住无为。

虽行如意用而常寂。

而得自在寂而常用。

虽行五根明修自利。

分别众生不舍利他。

虽行五力明常修因。

而乐佛力亦恒求果。

此二不偏故名不住。

虽行七觉明常修因。

分别佛慧恒求佛果。

虽行八正明恒修因。

乐行佛道亦常求果。

此是第六。

七止观门虽行止观不住有为。

而不毕竟堕于寂灭不证无为。

此是第三历诸行门以显不住。

自下第四约佛果德以明不住。

句别有五。

前四修因求果。

不住后一得果行因不住。

就前四中初之三句求佛正果。

后之一句求佛依果。

求正果中初求报身。

次求法身。

后求应身。

求报身中。

虽观诸法不生不灭明入空行。

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起随有行。

求法身中。

虽现声闻辟支佛等起随小行。

不舍佛法修入大行。

求应身中。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修净灭行。

而随所应为现其身起化用行。

求依果中。

虽观佛因永寂如空修离相行。

而现种种清净佛土起严土行。

上来四句修因求果。

自下一句得果行因。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是得果也。

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行因也。

此是不断佛种业矣。

是行总结。

上来二人问答辨法。

说是语时文殊所将大众已下明说利益。

  不思议品者。

此初对中前明所行。

此明所成。

由前修治断除病障。

便成出世解脱之德。

德成自在妙用难测。

心言不及名不思议。

广辨此义名不思议。

此品有三。

一因舍利念坐为由。

维摩身现不思议事。

二舍利言未曾有下因舍利叹。

维摩口说不思议德。

三时大迦叶闻说是下。

因大迦叶伤叹自绝。

维摩辨出不思议人。

初中有三。

一舍利弗念坐为由。

二维摩诘因其所念教正求法。

三尔时长者问文殊下。

因其所念取坐灯王现不思事。

初中舍利举能念人。

见此室中无有床坐明念所因。

因上空室。

作是念等正明所念。

斯诸菩萨举菩萨众。

斯犹此也。

大弟子者举声闻众。

此等诸圣当于何坐。

何故舍利偏兴此念。

良以舍利弟子中标智慧深明。

知因此念广有起发。

故偏起念。

第二段中维摩何故教正求法。

正心求法方与解脱实性相应。

维摩所现方能见闻。

故须教之。

文中有二。

一教正求法。

二由正教。

五百天子得法眼净。

前中有三。

一维摩诘知其心念。

审定舍利。

为法来耶。

求床坐耶。

二舍利正答。

我为法来非为床坐。

三维摩诘随答教呵。

夫求法者不贪躯命。

何况床坐。

是呵辞也。

余是教辞。

有三。

一明求正法必须舍相。

二所以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三是故舍利若求法下结劝舍相。

前中初先教舍染相。

不著佛下教舍净相。

染净双舍心与理合。

名求正法。

问曰净好何须教舍。

法门有三。

一是对治修舍之门。

有恶斯舍有善皆修。

二破相门。

若好若恶一切悉遣。

三立相门。

净秽斯起。

今就第二故染与净悉教舍离。

前舍染中。

夫求法者举其所求。

下教舍相于中。

约就阴界及入三科法门及三界处教其舍离。

非有色等教舍五阴。

随俗有阴于真则无。

无可贪求故言非有色受等求。

余亦如是。

亦可了知非有色等名求正法。

故言非有色受等求。

余亦如是。

非有界者。

了知真中无十八界。

非有入者。

了知真中无十二入。

非有欲色无色求者。

了知真中无三界处。

教舍净中。

净法无量。

今且约就三宝境界四谛观行。

教令舍著。

余类可知。

前三宝中。

夫求法者举正求法。

不著佛等教其舍相。

随顺世谛佛等可名之为著。

著故贪求。

于理皆如。

所以不著。

无可贪取故曰不求。

亦可不著名正求法故名为求。

后谛观中。

夫求法者举正求法。

下教舍相。

随世分齐有苦须见。

有集须断。

有灭须证。

有道须修。

贪乐此行名之为求。

于理悉无。

是故说言。

无见苦求乃至无有修道之求。

不求圣人观苦之智名无见苦。

不求圣人断集之行名无断集。

不求圣人所造断障。

证灭之德名为无造尽证之求。

造谓作也。

尽犹灭也。

不求圣人修道之行名无修道。

于此诸行悉皆不求。

亦可离此名正求法故名为求。

上来第一明正求法必须舍相。

自下第二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于中。

初言所以者何。

征前起后。

如来常说求知阴等名正求法。

我有何以说正求法一切悉舍。

下对释之。

释意如何。

明佛随俗说。

求阴等名正求法。

今就真谛于真法中一切悉无。

凡有所取皆非求法。

故教之。

文中十句。

一一句中皆初明其法体无相。

后明取相不名求法。

此十相从摄为五对。

一一对中皆初明其法体离情。

情取之者不名求法。

后明离相。

取相之者不名求法。

此互相成。

由离妄情令相不生。

由离妄相使情不起。

五对何别。

其第一对明取净相不名求法。

后之四对明取染相不名求法。

第一对中。

约就谛观明其取净不名求法。

准依上文亦应宣说。

取著三宝不名求法。

今略不论。

于此对中前句明其法体离相。

取相之者不名未法。

取已能修是其情也。

所修善法是其相也。

就前句中。

法无戏论彰法离情。

真谛名法。

是法宝故取已有修。

理外分别名为戏论。

真法离此名无戏论。

若言我当见若断下。

明其取情不名求法。

何故如然。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

于平等无戏论理。

故非求法。

就后句中。

法名寂灭。

彰法离相。

若行生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于净法中。

道起名生。

障息称灭。

若行生灭障于寂灭无生灭法。

故非求法。

后四何别。

第一对中。

前句明其法体离爱。

爱心之者不名求法。

后句明法离爱境界。

取著爱境不名求法。

第二对中前句明其法体离见。

有见心者不名求法。

后句明离见之境界。

取著见境不名求法。

第三对中前句明离妄识之心。

有妄心者不名求法。

后句明离妄识境界。

取著妄境不名求法。

第四对中。

前句明离事识之心。

有事识者不名求法。

后句明离事识境界。

取著事境不名求法。

此四对中前之两对明离心法。

后之两对明离心体。

就初对中先离爱心。

法名无染彰法离爱。

法染犹爱也。

若染已下明有爱心不名求法。

若染于法世法也。

乃至涅槃著出世法。

是则染著非求法者。

以有爱染障于清净无染之理。

故非求法。

下离爱境。

法无行处彰法离相。

五尘等法是爱行处。

真中无此。

名无行处。

若行已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第二对中初离见心。

法无取舍。

彰法离见。

见好可取见恶可舍中无此。

名无取舍。

若取舍下明有见心。

不名求法。

心有取舍障于平等无取舍义。

故非求法。

下离见境。

法无处所彰法离相。

五阴等法是生见处名为处所。

真中离此。

名无处所。

若著处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第三对中。

初离妄心。

法名无相彰法离情。

妄识之心妄取虚境名为相识。

真中无此。

名法无相。

若随相下明随识不名求法。

下离妄境。

法不可住彰法离相。

妄相境界为心所依名为住处。

真中无此。

名法不住。

若住于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

第四对中初句明离事识之心。

言法不可见闻觉知。

彰法离情。

眼识名见耳识曰闻。

鼻舌身识说以为觉。

意识云知。

于真法中毕竟无此。

故云不可见闻觉知。

若行见下明有见等不名求法。

下明远离事识境界。

法名无为彰法离相。

六尘境界是其有为。

真中无此。

故曰无为。

若行已下明取有为不名求法。

前明求法必须舍相。

次明取相不名求法。

是故舍利若求法下是第三段结。

劝舍相。

是前取相非求法。

故正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上来正教。

自下第二明教利益。

由前正教五百天子知法离相。

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此法眼净初地见道。

前舍利弗念坐为由。

第二维摩教正求法。

自下第三维摩因念取坐灯王显不思事。

于中有五。

一问文殊。

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师子之坐。

二文殊具答。

三维摩诘神力取坐。

四大众同见。

五命众俱坐。

就初段中。

仁者游于无量千万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坐者。

为显所取坐中胜也。

师子坐者人处不怯名师子坐。

亦可坐下有师子像如莲华坐。

十方妙坐维摩应知。

何故须问。

为使文殊以实具答。

就实以彰不思议力。

为是须问。

又欲使彼文殊彰远寄远以显不思议力。

是以须问。

自下第二文殊具答。

言东方者辨其方所。

言度三十六恒河沙国彰其远近。

言有世界名须弥相列其国名。

佛告须弥彰其佛称。

身长八万四千由旬明佛身相。

坐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辨其坐相。

言高八万四千由旬是其佛坐与佛等量。

弟子之坐倍卑于此。

出世善根之所出生故严第一。

自下第三维摩坐现神力者。

如意通力非余通等。

彼佛遣者。

神力使来之为遣。

三万二千彰其多也。

言高广等显其大也。

纵广四万二千由旬故言高广。

入维摩室现不思议令人敬也。

广多之坐入于小室名示不思议。

问曰下说香积取饭遣化而往。

今此取坐何故不然。

直现神力化随时变非可一定。

又香积国有人欲来须化引接。

此无来者故无化往。

自下第四大众同见。

言诸菩萨大弟子等举能见人。

昔所未见彰化异常。

其室广等正明所见。

其室广博悉容三万二千坐等。

明内不小。

于毗耶离及阎浮提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彰外不大。

人闻室广苞容多坐。

谓改旧室令使宽广方容多坐。

故须宣说于毗耶等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自下第五命众俱坐。

于中有二。

一命大菩萨令其俱坐。

地上菩萨是其大也。

二新发下命小菩萨及声闻众。

令其同坐。

地前菩萨是其小也。

前中四句。

一劝文殊与诸菩萨上人俱坐。

二教立身如彼坐像。

坐高身卑恐不相称。

是以教之。

三其得通下明诸菩萨受其后教变身如坐。

四受前劝坐师子坐。

后中五句。

一新发菩萨及弟子众皆不能升。

二维摩诘告命令坐。

以前舍利念坐为心故偏告之。

三舍利弗自辞不堪。

四维摩诘教礼灯王。

五诸菩萨及舍利等受教礼佛方始得坐。

以是灯王化现境界故礼承力方堪升坐。

自下第二因舍利叹维摩口说不思议德。

恐舍利弗取前为极除此更无。

故须广说。

文中有二。

一舍利弗叹前起后。

居士未有是总叹也。

如是小室乃容受等是别叹也。

二维摩诘因叹广说。

说中初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者。

总举德体。

此第十地所得。

无量诸解脱中初解脱门。

德体无碍名为解脱。

又用自在亦名解脱。

不可思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

通释是一。

于中分别非无差异。

异相如何。

据实望情名不思议。

据情望实名不可思。

何故如然。

据实望情实外无情。

为是不思为是不议。

是义云何。

情相之兴原由妄想。

以妄想故妄想法生。

如因眠睡梦境界生。

此是初对。

妄想既生心取为有。

为之施名。

施名心起名心起已名字随生。

此是两对。

名字既生心随名字。

取著诸法。

名为觉观。

觉观起已发动口言名为言说。

此是三对。

言说起已复随言说取所说法。

是则言说以之为道。

心以为行。

由心取法。

违顺等境一切应心。

此是四对。

由是生死之相炽然增长不绝。

契证如实达妄本无。

由知无故妄想不生。

妄不生故妄相不起。

此初对灭。

相不生故不复取相。

为之施名。

名心则尽名心尽故名字不起。

此两对灭。

名不起故不复随名取著诸法。

觉观心息。

觉心息故不起言说。

言说亦止。

此三对灭。

言说止故不复随言取所说法。

当知此则言语道断心行随灭。

心行灭故违顺等境一切皆息。

名得涅槃。

此四对灭。

灭此四重妄相之心说为不思。

离名去说称曰不议。

不思如是。

据情望实情外有实。

情外之实心言不及。

是故名为不思议。

今据后门。

是故名为不思议。

不思有二。

一体。

二用。

体则渊深情缘不及名不可思。

口言不逮名不可议。

用则叵测名不可思。

用过言限名不可议。

名不思议解脱门矣。

此举德体。

下彰其用。

良以此法是其缘起作用之性诸佛菩萨证会相应。

情相悉灭。

但以法力自然普现无尽之用。

如如意珠能出众物。

诸佛菩萨所得法门例皆同尔。

凡所作用皆是法力。

都非心力。

故今住此解脱之门能现无量不思议用。

文中初别我。

今略下总结显多。

别中合有十三复次。

前之十二色中自在。

后一明其音声自在。

色中初有十一复次。

世界自在后一明于己身自在。

前世界中十一复次相从为七。

一大小自在。

须弥入芥。

二广狭自在。

海入毛孔。

三身力自在。

亦得名为运转自在。

断取三千掷置他方恒沙界外。

还置本处。

四修促自在。

七日为劫劫为七日。

五示现自在。

一切世界庄严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一国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

六容受自在。

于自身中广容诸物。

于中有四。

一十方众生供养之具于一毛孔皆令得见。

二十方所有日月星等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三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

而身无损。

四十方世界劫尽之火入于腹中。

而不为害。

此四合为容受自在。

七轻举自在。

下方过于恒沙世界取一佛土。

举著上方过恒河沙界。

如持针锋举一枣叶。

虽为此事不娆众生。

上来明其世界自在。

下次明于己身自在。

住不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

乃至或现轮王等身。

上来明其色中自在。

下次明其音声自在。

十方世界所有众声皆能变之令作佛声。

演出苦空无常等音。

又十方佛所说之法皆于向前所变声中普皆得闻。

上来别说。

下结显多。

我今略说解脱之力。

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自下第三因大迦叶伤叹自绝维摩辨出不思议人。

于中初先迦叶伤叹。

维摩下出不思议人。

迦叶何因而为伤叹。

由前闻说不思议德。

知己无分所以伤叹。

伤叹之意为欲使人厌小求大。

文中有三。

一大迦叶闻前所说叹未曾有。

二谓舍利下伤己绝分。

三因前二诸天发心。

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别有四句。

一明声闻闻大不解。

先喻后合。

二智者下明诸菩萨闻说不思解脱之德。

无不解了发心愿求。

三我等何为永绝根下。

就前第一明小绝分。

并彰一切声闻应泣。

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

明小绝分。

迦叶彰己及余声闻证小舍大。

无心趣求。

故言我等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

类以显之。

一切声闻闻是不思解脱门等。

明小应泣。

失利处重故应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

四一切菩萨应大欣下。

就前第二明诸菩萨闻大应悟。

并说信益。

有大心者终能别证。

故应欣庆顶受此法。

有信解者受味难舍。

诸邪异法法不能倾动。

故一切魔无如之何。

此四句中第一第三令人厌小。

第二第四使人欣大。

第二竟。

自下第三明由前说故令三万二千天子发菩提心。

自下第二维摩因前辨出不思议解脱之人。

何故须辨。

前言信解不思解脱。

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人生疑。

向持世为魔惑乱。

佛将成道为魔所娆。

如是非一。

云何而言信解不思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为遮此疑成前所说。

故今宣说。

十方世界作魔王者。

及诸乞求恼菩萨者。

多是不思解脱菩萨。

非实凡夫。

实凡不能为此事。

故信解不思解脱。

菩萨凡夫魔众无如之何。

又复前明顺行现示。

未明逆行。

故此辨之。

文中有三。

一明十方作魔王者多是菩萨。

二明十方强乞求者亦是菩萨。

三是名下总以结叹。

初中先明作魔王者多是不思解脱菩萨。

以方便下明作所以为化众生。

第二段中先法后喻。

法中初先彰圣异凡夫。

凡夫下劣不能已下。

简凡异圣。

亦得名为举凡显圣。

前中先明十方菩萨有人从乞头目耳等。

多是不思解脱菩萨。

以方便下明作所为为诚其心令其坚固。

所以下释释彼菩萨独能所以。

先征后解。

以此菩萨有威德力。

故能逼迫。

示诸众生如是难行苦行之事。

令人力厉坚固所行。

亦令世人之尊敬。

简凡异圣。

文显可知。

喻中。

譬如龙象蹴逾喻前不思菩萨独能。

非驴所堪。

喻后凡夫下劣不能。

彼十方界修行菩萨唯有不思菩萨。

能逼强抑令施。

凡夫不堪。

彼一切处所有龙象。

唯大龙象能蹴能逾。

非驴所堪。

下结叹中是名智慧方便门者。

行违摄物故曰方便。

  观众生者。

于此品中明观众生虚妄不有而行无量。

就斯标品名观众生品。

向前两品合为初对。

此品即为第二对也。

于此品中初明所行。

时维摩室有天女下彰其所成。

与前何别。

前初对中离过之行以为所行。

后明所成。

今此对中集善之行以为所行。

后明所成。

约位且分。

离过之行是其地前。

成善地上。

就所行中。

初明利他。

文殊又问生死有畏当何依下明其自利。

前利他中。

修四无量以为利他。

四无量义广如别章。

然今且约三缘分别。

一众生缘。

二者法缘。

三者无缘。

泛解有三。

第一直就化益分别。

如涅槃说。

诸众生欲与其利名众生缘。

缘于一切五欲乐具利众生法。

欲与众生名为法缘。

缘如来者名曰无缘。

简前二故。

故涅槃云。

慈者多缘贫穷众生。

如来大师永离贫苦。

受第一乐。

若缘众生则不缘佛。

故曰无缘。

法亦如是。

缘法之时欲与众生。

不欲与佛。

以是义故名无缘。

若尔何故须缘如来。

为将佛乐与众生。

故若缘佛乐故与众生应名法缘。

为欲简别世间法故不名法缘。

又佛是人故不名法。

若佛是人何故不名众生缘乎。

为欲简别所益众生。

是故不得名众生缘。

第二义者。

前二化益。

后一观入。

以别三缘。

如地经说。

缘于一切所益众生名众生缘。

缘于一切化众生法名曰法缘。

此二化益观法空寂称曰无缘。

此一观入。

第三义者前一化益。

后二观入。

以别三缘。

如涅槃经及地持说。

缘诸众生欲与其利名众生缘。

观诸众生但是五阴生灭法数无我无人。

而行慈等名为法缘。

问曰。

无人云何慈念。

诸众生妄为我人所缠缚。

为之轮转。

深可哀伤故得行慈。

又如下释。

菩萨自念。

为诸众生说如斯法。

是真行慈。

如是一切。

问曰无人为谁说乎。

经言无者无定性人。

非无和合假名众生。

故得为说观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

而行慈等名曰无缘。

问曰。

无法云何行慈。

解有两义。

一念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不能出离。

深可哀伤。

故得行慈。

二念为生说如斯法。

即是第一义乐。

与人故得名慈。

如是一切。

问曰。

无人法亦不有。

为谁宣说。

释言若就菩萨自观见法平等。

实无能慈亦无所慈。

佛亦如是。

是以经言。

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据凡望圣凡外有圣。

闻圣宣说空无我义便能舍有证入其中。

故得宣说菩萨行慈。

佛亦如是。

是以经言。

众生强分别说佛度众生。

于此门中更有多义。

广如别章。

三缘如是。

然今且约第三一门明修无量。

理实四行齐有三缘。

但今文中。

言有隐显。

慈无量中备具三缘。

初观众生人法皆空。

而起慈行。

即是法缘。

及无缘义。

下以六度益众生等。

兼具生缘。

悲喜舍中唯众生缘。

余略不论。

良以是中慈为行体。

故备三缘。

余三行用故唯生缘。

就前慈中初明修相。

行寂灭下明其。

修在缘观成在真心。

修中初观人法皆空。

即是法缘及无缘观。

文殊言下依观修慈。

前中文殊先问起发。

云何菩萨观于众生。

维摩下答。

文别有二。

一观生空即是法缘。

二如无色界色已下明观法空。

即是无缘生空观中有十五句。

皆借喻显。

前之一喻别举别合。

后十四喻并举总合。

此有何别。

初之十句就相明虚。

明五阴相虚无神主。

后之五句就情说无。

妄情所取毕竟不有。

如第五大第六阴等。

又前十句观相虚假破去人性。

后之五句观理空寂。

破去人相。

前十句中譬如幻师见所幻人。

立喻显法。

幻师知幻了了不真。

故取为喻。

菩萨观生为若此者。

合之显法。

下如智者见水月等。

转喻显法。

智者见于水中月等。

知实非有。

菩萨实知非有。

故取为喻。

说何为水。

名何以为空中之月。

将何以为水中之月。

总取水月况生无实。

不劳别对。

若欲细合泛解有二。

一约众生分齐以论。

二约法说。

约生论者曲有两义。

一起我见。

二起我相。

若起我见阴法如水。

我见之心如水中月。

于此门中本识之心。

及本识中无始薰习。

我见种子如空中月。

由依此本。

于彼妄想五阴法中我妄想生。

如水中月。

故地持云。

久远积习我我所。

著于五受阴起我妄想。

此复为本。

如空中月。

于彼事相五阴法中我人见起。

如水中月。

故地持云。

依我妄想起身见我慢。

若起我想妄心如水。

五阴集用我人之相如水中月。

于此门中佛性缘起集用之我及本识中无始薰习我尘种子如空中月。

由依此本。

我妄想中妄相五阴集用人现如水中月。

此复为本。

如空中月。

于彼事识我见心中。

五阴集用我人相现如水中月。

妄心妄境宜相起。

故约法论者。

亦有二种。

一起妄心。

二起妄心。

本识之心及本识中无始熏习妄想种子如空中月。

由依此本。

于彼妄相虚伪法中心想见等妄想心生。

如水中月。

此复为本。

如空中月。

于彼事相阴界入中事识心生。

如水中月。

若起妄法妄心为水。

妄法如似水中之月。

于此门中。

佛性缘起阴界入法及本识中无始熏习法尘种子。

如空中月。

由依此本。

妄想心中阴界入等虚伪相现。

如水中月。

此复为本。

如空中月。

事识心中阴界入等事相法起。

如水中月。

泛论如是。

今约众生分齐言耳。

水月既然。

镜中像等类亦同尔。

后五句中妄情所取我性本无。

是故说言如第五大第六阴等。

又复假名人相亦无。

是以说言如第五大第六阴等。

于色法中唯有地水火风四大。

更无第五。

成身法中唯有五阴。

更无第六。

如第七情。

情犹识也。

于事识中唯有六识。

更无第七。

何故如是。

六根之外无第七根。

六尘之外无第七识。

通妄及真说七说八。

理亦无伤。

今唯就事故无第七。

生识法中唯有六根及与六尘十二入法。

无第十三。

根尘识等随别开分。

唯十八界无第十九。

良以此等毕竟无法似身无我。

故取为喻。

法空观中先喻后合。

喻别十五言皆可知。

上来观生明其法缘及无缘义。

下明修慈。

于中文殊先问起发。

若作是观不见人法。

云何行慈。

维摩下答。

菩萨观无自念。

为生说如斯法。

是真行慈。

是义云何。

为生说前空无我法。

能令众生舍有证空。

即是第一义乐与人。

故得名慈。

问曰。

无人为谁说乎。

此如上解。

前明修相。

自下第二明其成相。

先辨后结。

辨中有二。

一明慈体性。

二行罗汉下明慈行德。

明慈体中句别有九。

相从为四。

初有五句明慈离相。

次有两句明慈体坚。

次有一句明慈体净。

下有一句。

明慈体广。

此慈佛性真心为体。

真心离相常住不坏。

清净广大慈亦如之。

故此文中随而具辨。

前离相中初句是总。

后四是别。

前就总中行寂灭慈。

列其名字。

慈体无为。

远离一切烦恼业苦。

故云寂灭。

无所生故。

释显其相。

证实离妄。

故无所生。

就后别中行不热慈离烦恼因。

烦恼烧人名之为热。

慈行离之故曰不热。

无烦释之。

行等之慈离烦恼果。

无有三世分段果别。

故名为等。

等三世故。

释显其相。

行无诤慈明离业因。

善恶相违名之为诤。

慈行离此故曰不诤。

无起释也。

行不二慈明离业果。

内外不合释显其相。

十二入中六根名内。

六尘名外。

内能生六识。

故名为合。

菩萨真慈证实以成。

契实真慈性如虚空无内外别。

是故名为内外不合。

此前五句明慈离相。

次有两句。

明慈体坚行不坏慈不为缘俎。

慈即佛性体离相。

慈亦如之。

故缘不坏。

毕竟尽故释不坏义。

离相穷极名毕竟尽。

行坚固慈自体坚固。

心无毁故释显坚义。

真心为体故不可毁。

无毁故坚。

次有一句明慈体净。

行清净慈列其名字。

诸法性净释显其相。

如来藏中妙净法界名诸法净。

慈即彼成。

故慈净矣。

下有一句。

明慈体广。

行无边慈列其名字。

如空释也。

理性平等名为虚空。

慈行同彼名如虚空。

虚空界广无有分限。

慈行亦尔。

故曰无边。

前明慈体。

下明慈德德义虚融行无不统。

无不统故一备一切。

一切成一。

一备一切慈通众行。

故涅槃云。

我说是慈有无量门。

一切成一万行皆慈。

故此文中遍就诸行以彰慈矣。

于中初先约人分异。

行自然下约行辨异。

前约人中从下向上次第论之。

行罗汉慈约人列名。

破结释也。

罗汉专以断结为行。

故慈行中有破结义。

说为罗汉。

外国语中三名相逼。

一阿罗汉此云无生。

亦云无者。

二阿卢汉此云杀贼。

三阿罗呵此云应供。

今破结贼。

当阿卢汉。

而贤圣中多无此名。

故就罗汉明破结贼。

行菩萨慈约人列名。

安生释也。

菩萨专以安生为行。

故于慈中有安生义。

说为菩萨。

行如来慈约人列名。

得如释也。

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是如来义。

故慈行中有证如义说为如来。

行佛之慈约人列名。

觉生释也。

自觉觉他是其佛义。

故慈行中有觉生义说为佛慈。

问曰。

今此明菩萨行。

菩萨正应行菩萨慈。

云何宣说行罗汉慈乃至佛慈。

菩萨遍学一切法。

故上来约人。

自下第二约行辨异。

于中合有十六。

句别通论。

慈行俱是利他。

随相且分。

初之三句自行利人。

次有一句化行益物。

次有七句自行利人。

下有五句化行益物。

就初三中。

行自然慈列其名字。

无因释也。

如涅槃说。

因世谛慈得第一义慈。

第一义慈不从因缘。

此亦如之。

修时假缘得实反望。

从来无因。

无因可从。

故曰自然。

行菩提慈列其名字。

菩提胡语。

此翻名道。

圆通之道说为菩提。

慈行圆通。

故名菩提。

等一味故释显其相。

证菩提时体外无缘。

故等一味。

义如上辨。

行无等慈列其名字。

下不能齐故曰无等。

断诸爱故释显其相。

体真穷极上无所欣。

名断诸爱。

次下一句化行益物。

行大悲慈列其名字。

分相论之慈悲各异。

今据摄相悲亦成慈。

导以大乘释显其相。

次七复明自行利人。

于中初句是其证行。

后六教行。

前证行中行无厌慈列其名字。

行常在空故曰无厌。

亦可依空常化不惓。

故曰无厌。

观空无我释显其相。

下教行中六度差别。

行法施慈就檀明慈。

檀有财法无畏之别。

今论法施。

余略不辨。

无遗惜故释显其相。

有法尽施故无遗。

惜。

行持戒慈就戒明慈。

戒行教人名持戒慈。

化毁释也。

行忍辱慈就忍明慈。

忍行安他名忍辱慈。

护彼我故释显其相。

护是舍义。

舍于彼我故不亲己疏碍于彼而行恼害。

行精进慈就进明慈。

勤化众生名精进慈。

荷负众生释显其相。

行禅定慈就禅明慈。

禅行益人故名为慈。

不受味故释显其相。

得禅爱著名为受味。

味则舍他。

菩萨不味故能化益。

行智慧慈就慧明慈。

慧行益人名智慧慈。

无不知时释显其相。

善知众生应受化时。

随而摄取名无不知。

此前七句约就自行以论慈益。

下五复明化行益物。

于中初句化他身巧。

中间三句化他心净。

末后一句化他行益。

化他巧中行方便慈列其名字。

化行善巧故曰方便。

一切示现释显其相。

巧现异化故曰方便。

如观世音种种异现名为方便。

化他心中。

行无隐慈化他心直。

心无谄伪故无隐覆。

直心清净释显其相。

行深心慈化他心殷。

化心殷厚故名为深。

不杂释之。

以心深故不杂懈怠。

又以深故不杂异求。

行无谁慈化他心实。

实心饶益故无虚诳。

不虚释也。

化他益中。

行安乐慈列其名字。

令得佛乐释其相。

上来别论。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总以结之。

上来慈竟。

下次明其悲喜舍行。

皆初文殊问以起发。

维摩后答。

何谓为悲问悲无量。

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对问辨释。

余处多说。

与乐名慈拔苦称悲。

依如涅槃。

除无利益拔苦名慈。

与其利乐说以为悲。

今此所论悉不同彼。

利他行体说以为慈。

所得共他。

目之为悲。

随己所得尽欲与他名共一切。

何谓为喜问喜无量。

所有饶益欢喜无悔。

对问辨释。

余处多说。

见他得利庆悦名喜。

今此益他不悔名喜。

义之左右。

何谓为舍问舍无量。

所作福祐无所悕望对问辨释。

福利众生荫祐一切。

不悕名利不望报。

舍此贪求故名为舍。

经中说舍泛有七种。

一心性平等。

亡怀称舍。

情无存著。

故曰亡怀。

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

目之为舍。

三舍一切贪嗔等过。

名之为舍。

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

放舍名舍。

五证空平等离相名舍。

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

说之为舍。

如涅槃说。

七益众生无所希望。

名之为舍。

今此所论义当后门。

上来利他。

下明自行。

于中合有十二问答。

相从为三。

初一明求一切智心。

次一明其念众生心。

后十明其离有为心。

此三巧观互以相成。

就初番中文殊先问。

生死有畏当何所依。

问以起发。

维摩下答。

当依如来功德力者。

依求佛智度生死也。

依义不同。

泛释有三。

一异相归依。

依凭他佛而度生死。

二自德归依。

自求当来菩提功德。

三自实归依。

三归真性是己自体。

息妄趣求名曰归依。

如涅槃说。

今此所说义当第二。

自依当来所成佛归而治生死。

第二深念众生心中。

文殊先问。

欲依如来当于何住。

维摩下答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无上菩提独善不阶。

故求佛德须度众生。

此举化他自成佛法。

第三厌离有为心中。

有十问答。

初四问答寻其行原。

后六问答推其患本。

就前四中。

初二问答明离烦恼。

后二离业。

离烦恼中。

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问先起后。

除其烦恼对问辨释。

自有烦恼不能解人。

故欲度生须断烦恼。

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问前起后。

当行正念对问辨释。

一切烦恼由邪念生。

故断烦恼须行正念。

就离业中。

云何行正问前起后。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略明离业。

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问前起后。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广明离业。

不善不生教其离障。

善法不灭教其修治。

上来四番寻其行原。

下六问答推其患本。

初善不善孰为本者。

问前起后。

孰谓谁也。

前善不善用谁为本。

身为本对问辨释。

五阴报身而为本也。

身孰为本转问身本。

欲贪本者。

明其阴身四住烦恼而为本也。

四住惑中贪欲增强。

受身所依。

故偏举之。

又问欲贪孰为本者。

转问贪本。

答曰虚妄分别本者。

明前四住用七识中虚妄分别而为本也。

于彼妄心所起法中。

分别违顺好恶等异名妄分别。

犹地持中念不念等三种妄想。

依此三妄起贪恚痴。

故为贪本。

又问。

虚妄孰为本者。

转问妄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者。

明妄分别七识心体而为本也。

七识妄心是想见。

三倒所收。

名颠倒想。

非四颠倒。

四倒乃是四位所摄。

非虚妄本。

故宜别之。

此颠倒想犹地持中自性差别摄受积聚三妄所摄。

又问倒想孰为本者。

转问倒本无住本者。

明前倒想八识真心而为本也。

如人眠梦报心为本。

真心无缘无所依托。

故曰无住。

又问。

无住孰为本者。

转问真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者。

明真体常更无依托。

所以无本。

如色依空空更无本。

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

明从真心建立一切虚妄法也。

故经宣说。

三界虚妄唯真心作。

若知此本。

虚妄之法自然息灭。

故须推之。

品初至此明其所行。

  维摩义记卷第三(本)

  维摩义记卷第三(末)

  下明所成。

所行是其功用之道所成是其无功用德。

所成有二。

一所成人。

二所成事。

依前利他化益天女。

成就出世不思议德名所成人。

依前自利。

成就净报所居之室具八未有名所成事。

此皆寄约维摩显之。

理通一切。

文中有三。

一明天女闻说现身。

二即以天华散菩萨下寄化显德。

三尔时维摩语舍利下辨实显德。

就初段中。

时维摩室彰其处也。

有一天女列其人也。

此乃鬼神通名为天。

与华严中夜天相似。

见诸大人闻所说法。

彰现所由。

便现其身。

正明现身。

闻说心喜。

所以现身。

又此天女因说成德。

德成起用。

用应物情。

所以现身。

第二。

寄化显德之中。

宗意有二。

第一为显天女之德。

第二为彰维摩之室具八未有。

随文以求。

言义有八。

一明菩萨于华不著。

二舍利言天止此室其已久下。

不离文字而说解脱。

三舍利不复已离淫怒痴下。

不离三毒而得解脱。

四舍利言善哉已下。

明无得证。

五舍利问汝于三乘为何求下。

明其所求。

六舍利言汝何以不转女身下。

明无所转。

七舍利问汝于此没当生何下。

明无所生。

八舍利问汝久如得三菩提下。

明无所得。

就此八中两门分别。

一遣相分别。

无得无离。

二显实分别。

实得实离。

遣相门中相从为四。

一明无离。

二明无得。

三明无舍。

四明无取。

八中初三。

明其无离。

次一无得。

次二无舍。

后二无取。

是义云何。

初之三分。

明诸菩萨知相即如三业无离。

初一身业不离五尘。

第二口业不离文字。

第三意业不离三毒。

其次一分。

明诸菩萨知如绝相无得无证。

如外无心。

故无能得亦无心外如相可取。

故无所证。

其次两分。

复明菩萨知相即如身心无舍。

于中初分。

明其内心不舍三乘。

后明身报不舍女像。

后之两分。

复明菩萨知如绝相无生无取。

于中初分。

明身平等无生可取。

后分明其内心平等无果可取。

遣相如是。

显实门中相从为六。

义为三对。

言其六者。

初之一分。

寄对声闻明如实治。

处尘不染。

次有两分。

寄对声闻明如实脱。

在垢无缚。

此二一对。

次有一分。

明如实德。

无证为证。

次有一分。

明如实愿。

三乘等求。

此二一对。

次有两分。

明如实身。

现无所舍当无所生。

末后一分明如实心。

无得为得。

此二一对。

就初段中文别有六。

第一天女为欲诫诸菩萨声闻心行差别。

以华普散。

二华至下明诸菩萨声闻心别华至有异。

以诸菩萨离相心成。

华至则落。

声闻弟子取相未遣。

华至不堕。

三一切弟子神力去下。

明诸声闻耻花偏著神力遣之而不能去。

四尔时天女问舍利下。

天女问其去花之意。

五舍利。

答花彩非是出家严具名不如法。

六天曰下。

天女随答以理教呵。

于中先呵。

若于佛法出家已下。

以理教示。

就前呵中。

勿谓此花为不如法。

随答正呵。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花无分别。

明患非境。

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推过归人。

就下教中六句三对。

皆初非小。

后显其大。

三中初对约行分异。

第二约心。

第三约惑。

初中。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

是非小也。

若无分别是如法等。

是显大也。

若无分别是则如法。

泛立道理。

观诸菩萨花不著下。

就大显德。

此是初对。

譬如人畏非人得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

此复非小。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不能为也。

还是显大。

此是两对。

结习未尽花著身耳。

此复非小。

结习尽者花不著也。

此复显大。

此三对三番非小令人厌舍。

三番显大使人慕求。

自下第二。

明即文字而说解脱。

于中四对。

一舍利。

问天止此室其已久如久近如何故曰久如。

天女答如耆年解脱。

年长曰耆。

天女以彼舍利长旧呼为耆年。

耆年脱来我居此室。

二舍利错解。

止此久耶。

天女寻征。

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天女之意。

将舍利弗平性无缚以为解脱。

此解脱来无有时节。

取彼类己身之实性。

安住维摩如实境界亦无久近。

凡圣所依实无二故。

舍利今者。

谓得道来名为解脱。

将此类彼。

故答久耶。

天女知错。

故即征责。

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三舍利觉失默然不答。

天女寻责。

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道其耆旧彰其学久。

云其大智显其能答。

仁既耆旧而有大知。

何故默然。

四舍利反答。

其解脱者无所言说。

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女因答以理教呵。

于中四句。

一以理正教。

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何须舍言。

二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言解脱者非内非外不在两间。

明脱同字。

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明字同脱。

是义云何。

十二入中六根名内。

六尘名外。

约对此二说为两间。

字脱体实皆无所有。

体既不有说何为内。

说何为外及在两间。

此义不异。

故说文字皆解脱相。

谓同解脱之实相耳。

三以理结呵。

是故舍利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四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一切诸法皆解脱相。

类以显之。

诸法性寂无定无系。

即是解脱。

文字亦尔。

是故不应舍离文字别说解脱。

自下第三。

明即三毒而辨解脱。

舍利初问。

不复以离淫怒痴等为解脱乎。

舍利闻前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故为此问。

天女下答。

佛为慢人说离淫等为解脱者。

简小异大。

小乘之人实未究竟。

生究竟相名增上慢。

佛为是人说离淫等以为解脱。

淫即是贪。

怒即是嗔。

痴即是无明。

若无慢者佛说淫等即是解脱。

彰大异小。

淫怒痴等云何。

即是解有两义。

一就化说。

诸佛菩萨虽得涅槃而常现起。

故下文言。

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住佛事。

又复下说。

菩萨现起一切烦恼名通佛道。

地经说为发起胜行。

二就实说。

贪嗔痴等用真为体。

穷其体性即真解脱。

故经说言。

凡夫未成佛菩提为烦恼。

圣若成佛时烦恼即菩提。

共此相似。

如人迷解迷方即正。

非于迷外别求正方。

解知贪等即真解脱。

虽得解脱。

不舍贪等。

自下第四。

明无得证。

初先舍利叹问起发。

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辨乃如是。

天女下答。

无得无证故辨如是。

以理正解。

何者是得。

何者是证。

而复宣说无得无证。

然得与证通释。

是一随义别分。

异有三种。

一约解行二门分别。

解观纳法名之为得。

行心相应说以为证。

二约空有二行分别。

有行成就说以为得。

空行成就说以为证。

三约灭道二门分别。

道行成就名之为得。

灭果相应说以为证。

无得无证泛解有三。

一约人分别。

得证在人。

菩萨见实知无我人。

故无得证。

与前文中众生弥勒如故无得其义相似。

二约法分别。

法谓身心。

身心契会名得名证。

菩萨穷观身心本无。

故无得证。

与上文中菩提不可身得心得其义相似。

三就理分别。

如理空寂无可悕取故无得证。

又如体常不可取舍。

故无得证。

又如无处故无得证。

与下文中菩提无处无得相似。

由去妄想得证之情。

实慧无碍。

故辨如是。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若有得证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举失显得。

见我能证增上之法名增上慢。

有得证者必有此过。

我无此过故无得证。

自下第五。

明其所求。

初舍利弗问以起发。

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女下答文别有二。

一就化他三乘等求。

以声闻法化众生故。

我为声闻。

以因缘法化众生故。

我为辟支佛。

大悲化生我为大乘。

二就自利唯求大乘。

于中有四。

初一喻一合。

泛明一切入此室者。

但求佛德不乐二乘。

法从喻称。

故说为香。

二其有释梵四王已下。

举他类己。

明一切众入此室者。

闻斯上人讲说妙法。

皆乐佛香发心求。

三吾止此下。

明己同他。

入此室来纯闻大乘发心愿求。

此即显己维摩所成。

吾止此室十二年者。

彰其时分。

即相而辨。

居其室来始十二年。

约法以论。

菩萨住于一一地中摄一切诸地功德。

天女所成十二住德。

皆依此成名十二年。

初不闻说声闻辟支。

明己不求小乘所以。

但闻菩萨大慈大悲明己偏求大乘所由。

四此室常现八未曾下。

总明自。

入此室中求大所以。

以此室中具八未有故。

有入者悉皆求大不求余乘。

此即彰彼维摩所成不思议事。

于中初列八未有事。

谁有见斯不思议下。

约事显心。

前中初总。

次列。

后结。

文显可知。

自下第六。

明无所转。

初先舍利问以起发。

汝德如是应当自在。

女身弊恶今有。

何以不转女身。

天女下答明其无转。

于中有三。

第一天女明己无转。

令其生信。

二譬如下寄喻反问。

其生解。

三即时天女以神通下。

变女在彼令其证知。

初中我从十二年来。

彰其分齐。

居其室来求女不得。

故云十二求女人相了不可得。

当何转者。

正明无转。

男女之相就阴身说。

观阴体空。

故求不得。

求既不得知何所转。

第二段中。

初先就喻反问舍利。

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为正问不。

幻师即是天女真身。

化作幻女天女应身。

问人即是舍利弗是。

次舍利弗以理正答。

不也总答。

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释以辨答。

天女下即取其所答。

类显诸法彰问不应。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

泛举诸法类同前幻。

云何乃下。

彰问不应。

第三段中。

文别有二。

一就舍利变男为女令知无转。

二即时天女还摄神下。

就舍利弗变女为男令知无在。

前中五句。

一天女以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

天自化身如舍利弗。

此即八地能以自身作众生身。

以众生身作自身矣。

二天女问何以不转。

三舍利答。

以天女像。

身为女也。

而答言下。

口言答也。

不知何转。

明无所转。

女即无女。

故无所转。

而变为女。

明非无转。

无转非有。

而变非无。

第四天女约其所答彰显一切。

舍利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亦当能转。

约前舍利不知何转。

明一切女悉皆无转。

反以言之。

舍利若能于无女处能转女身。

一切女人实亦无女。

于无女处亦应能转。

舍利不能于无女处转于女身。

一切于无女处亦不能转。

云何使我转于女身。

如舍利弗非女现女一切女人亦如是下。

约前舍利而变为女。

明一切女悉皆有转。

如者是其指斥之辞。

如舍利弗非女现女。

牒前舍利而变为女。

一切女人亦如是等。

类显余也。

类之云何。

如舍利弗体实非女而现女身。

一切女人亦复如是。

体实非女。

随其业幻变以为女。

良以非女变为女故。

虽现女身而实非女。

我亦如是。

虽现女身而非是女。

更何须转。

五是故已下。

引说证成。

是一切女非女为女。

虽现女人而非女。

故佛说诸法悲男非女。

自下第二。

就舍利弗变女为男。

令知无在。

于中亦五。

第一天女自摄神力。

令舍利身还复如故。

二天女问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三舍利答。

女身色相无在不在。

即身非女。

故曰无在。

亦非有女舍此之彼名无不在。

亦可现无名为不在。

亦非先有后除为无名不在。

亦可现无名为无在。

先化在身名无不在。

第四天女约其所答类显诸法。

明法无在。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不在。

解有两义。

一法体非有。

故曰无在。

此自体无。

非是先有后除为无名无不在。

二法体非有名为无在。

法相非无名无不在。

五夫无在下。

引说证成。

自下第七。

明无所生。

舍利初问。

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女类答。

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如来化身生则无生。

灭则无灭。

故取类己。

舍利次领佛化所生无没生也。

没犹灭矣。

天女下。

复取其所言类显一切如佛化生生则无生灭则无灭。

自下第八。

明无所得。

于中三番。

初舍利问久如得阿耨菩提。

天女反答如舍利弗还为凡夫。

我乃当得。

二舍利弗彰己作凡无有是处。

天女约之明己有得阿耨菩提亦无是处。

初先略辨。

所以下释。

菩提无处故无得者。

如上文说。

菩提离相。

是故不可身得心得。

今言无处故不可得别是一义。

问曰菩提在于后际。

云何无处。

释言。

据凡望于菩提。

菩提在当。

若据菩提实性以论。

体外无凡。

既无生死凡夫在此。

焉得宣说菩提为彼。

故无住处。

以无处故。

修证无所故无得者。

三舍利弗乘言作难。

现今诸佛证得菩提。

过去已得未来当得如恒河沙。

皆谓何乎。

天女下释。

于中。

初先解释三世非三世义。

汝得阿罗汉道已下。

解释诸佛得无得义。

前中初言世俗文字说三世。

简相异实。

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明实异相。

是义云何。

泛解有四。

一就真应相对分别。

应化在时故有三世。

真则常住犹如虚空无去来今。

二就真中性净方便相对分别。

依如涅槃性净之果悉名涅槃。

方便之果说为菩提。

是则菩提藉缘修生。

虽三世摄涅槃之体性出自古。

不从缘生。

非去来今。

若依金刚般若论等。

菩提门中自有性净方便之别。

方便修生说有三世。

性净体常非三世摄。

无去来今。

第三直就性净之中。

约就修证而为分别。

性净菩提藉缘修显。

修别前后。

净非一时。

故有三世。

约证反望从来常净。

以常净故。

无隐无显非因非果。

以是义故无去来今。

此之一义与涅槃中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

第一义慈不从因缘其言相似。

第四直就性净之中。

约缘就实而为分别。

据缘望实缘外有实。

缘外之实息缘方会。

会之前后。

故有三世。

就实论实实外无缘。

缘既不有谁来覆我。

故本无隐。

本既无隐岂有今显。

实性常寂不随缘变。

以是义故无去来今。

泛解如是。

今时所辨义当第三。

又据第四理亦无伤。

上来对难解释三世义。

下复对难明得无得。

于中。

天女先问舍利得罗汉耶。

舍利次答无得而得。

解有三义。

一得罗汉时灭离情取名无所得。

得此无得名为而得。

二灭离情取名为无得。

证无我理名为而得。

三见法无性无可贪取名为无得。

得此无得故复得。

天女下即约其所答。

明佛菩萨得菩提义无得而得。

解亦有三。

一息情取名为无得。

得此无得名为而得。

二息情取名为无得。

故涅槃中说十无得。

实证相应名为得。

故涅槃中宣说。

菩萨得第一义。

得道菩提及以涅槃。

故非无得。

三真性常寂无修无证名无所得。

此无得法本为妄隐。

藉缘修显名为而得。

是则无得从缘修得。

反至得时得于无得。

上来第二寄化显德。

自下第三。

辨实显德。

于中。

初明自利之德。

以本愿下明利他德。

前自利中。

尔时维摩语舍利弗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

彰昔所修。

已能游等。

明先所成。

前所修中应供多佛。

今言九十二亿佛者。

当应现报一身为论。

后所成中。

已能游戏菩萨神通。

明其用胜。

此八地上净佛国土自在行也。

所愿具足彰其德备。

得无生忍明其证深。

住不退转显其位高。

七地已上同得无生。

今住不退是八地上。

法流水中任运上升名住不退。

他利可知。

  佛道品者。

通相论之一切所修皆菩萨行。

悉是佛道。

于中分别。

舍相趣寂是菩萨行。

证寂起用名为佛道。

今修此道因以标品。

名佛道品。

上来两对是自分行。

自下第三。

是胜进行。

约位且分。

自分在于六地已还。

准依地经六地已还。

修习舍相趣寂行故。

胜进在于七地已上。

准依地经七地已上。

修方便智发起菩萨殊胜行故。

实则兼通。

就此品中初明所行。

普现问下彰其所成。

前所行中初明通道彰其行体。

下说烦恼为如来种。

显其行本成前行非通道之义。

前中初先问答正辨。

后总结之。

就正辨中有两问答。

文殊问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是初问也。

菩萨行非名通佛道。

对问总答。

染法非是出世正道名为非道。

诸佛常以此法化人名为佛道。

菩萨行此名通佛道。

问曰。

非道菩萨应断何用行乎。

如上所辨。

法有三门。

一是对治修舍之门。

有恶悉除有善皆习。

故上文言。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二息相门。

善恶俱离。

乃至无有一法可存。

故论说言。

法尚须舍何况非法。

三立相门。

染净俱行。

言行染者如地经说发起胜行。

此中所说行非通道。

下文宣说。

八万四千诸烦恼门。

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以此而作佛事。

如是等也。

行净可知。

问曰。

直尔修净便足。

何用行染。

解有四义。

一约行分别。

行有自利利他之异。

自行修净化他现染。

现染对破声闻偏净。

修净对破凡夫偏染。

故上文言。

非垢非净是菩萨行。

第二约就化人分别。

人有凡圣。

化凡现染。

化圣修净。

又复人有大小之别。

教大起染。

化小唯净。

三随法分别。

法有世间涅槃之异。

愿随世间必须现染。

欲求涅槃必须修净。

四显实分别。

如来藏中有二种门。

一是寂灭真如之门。

二是缘起作用之门。

欲证是二必须了因。

欲入寂门必须修净而作了因。

欲随用门必须行染以为了因。

有此多义。

故今此中现行染法通达佛道。

然此染行人言唯应。

他见我作义实不作。

此乃一相非谓一切。

若唯应者。

今此所修岂可是其应通佛道。

地经所说发起胜行。

岂可是其应殊胜行而非实乎。

实有所修那得唯应。

于中分别有修有成。

修必力厉学起。

非我不为。

成有三义。

一约情分别。

他见我为我实不作。

作染之情圣已断故。

二约因分别。

所现染用皆是大悲愿力因起。

非直他见。

三约法分别。

所现染用皆是缘起三昧法门之所示现。

如如意珠雨众宝物。

故涅槃云。

大般涅槃能建大义。

金刚三昧种种示现。

如华严中善财所求法界之门各有作用。

如是等也。

既从悲愿法门力起。

何得定说我实不为但是他见。

又问云何行于非道。

重问起发。

下对广辨。

文别有四。

一起凡夫行。

二从示入声闻已下。

起二乘行。

三示入贫下。

随生死行。

四现涅槃下。

入涅槃行。

四中前二凡圣相对。

后二生死涅槃相对。

初中有二。

一现凡夫集生死行。

二示行悭下。

现起凡夫障道之行。

集生死中明其现起烦恼业苦行。

五无间而无恼恚。

现起业因。

杀父。

杀母。

杀罗汉。

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

是其五也。

此五业重受苦相续。

因从果称。

故曰无间。

凡夫五逆嗔恼心起。

菩萨不尔。

故无恼恚。

至地狱等。

示受苦果。

至于地狱饿鬼畜生。

是三涂难。

至于地狱无罪垢者。

地狱。

实从罪业所招。

菩萨化受故无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者。

如涅槃说。

贪嗔痴慢多生地狱。

从地狱出受诸畜身。

菩萨不尔。

虽现受之而无烦恼。

故无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德者。

饿鬼。

多由悭贪所致。

菩萨不尔。

虽现处之而多福善。

名具功德。

行色无色不为胜者。

是上二界长寿天难。

欲界人天非难不论。

郁单虽难文略不举。

示行贪等现起烦恼。

三毒可知。

下起凡夫障道行。

中初起凡夫损己之行。

示入魔下。

明起凡夫恼他之行。

损己行中初示悭等。

明无正行。

下示谄等。

无行方便。

前中初言示行悭贪现起檀障。

而舍内外不惜身命。

则实能施。

身内财外。

亦行毁禁。

现起戒障。

而安净戒小罪大惧。

明实坚持。

示行嗔恚。

现起忍障。

而常慈忍。

明实柔软。

示行懈怠。

起精进障。

勤修功德。

明实策勤。

示行乱意。

明起禅障。

而常念定明实安静。

示行愚痴。

现起慧障。

而通世间出世间慧。

明实博知。

善达五明名通世间。

觉了真谛名通出世。

下彰谄慢。

妨求正法是故名为无行方便。

于中三句。

示行谄伪现有卑下。

形曲名謟。

心虚曰伪。

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明实巧直。

而善方便翻前謟也。

巧便随物故非曲謟。

随诸经义。

翻前伪也。

心依法义故无虚伪。

示行憍慢现起慢高。

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内实卑濡荷负一切。

故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恼。

现起染过。

除謟除慢起余烦恼。

而心常净明实不染。

上来明起损己之行。

示入于魔。

起恼他行。

顺佛智慧。

明实善益。

正法教人名顺佛慧。

上来第一明起凡行。

自下第二。

起二乘行。

示入声闻现同小乘。

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实有大解。

示入辟支。

现同中乘。

而成大悲教化众生。

实有大心。

自下第三。

随生死行。

于中十句。

前之九句现在所为。

末后一句未来所作。

就前九。

初之五句在苦无恼。

后之四句处染不污。

就前五中。

示入贫穷。

现有所乏。

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内实丰盈如转轮王主藏之臣。

宝从手出名为宝手。

此句依果。

下四正报。

示入形残。

现有缺漏。

而具相好以自庄严。

报殊美。

示入下贱。

现处卑劣。

而生佛种具诸功德。

禀藉尊高。

示入羸丑。

现居衰漏。

而得那罗众生乐见。

色身坚妙得。

那罗延。

色身坚也。

那罗胡语。

此云坚牢。

众生乐见色身妙也。

示入老病现有衰退。

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法身康盛。

上来五句在苦无恼。

自下四句处染不污。

初二无爱。

次一无痴。

后一无见。

就前二中。

示有资生现居丰逸。

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内除保爱。

示有妻妾现处尘染。

而常远离五欲淤。

内心恒净。

此明离爱。

现于讷钝外示愚拙。

而成辨才总持无失。

内实明利。

此明离痴。

示入邪济现同外道。

而以正济渡诸众生。

心无异执。

此明离见。

上来九句现在所为。

下二明其未来所作。

现入诸道六趣皆生。

而断因缘实行常净。

上来第三随生死行。

自下第四入涅槃行。

现于涅槃应取小灭。

不断生死常随诸有。

上来第一问答正辨。

文殊师利能如是行为通佛道。

总以结之。

上来通道明其所行。

下说烦恼为如来种。

彰其行本成前行非通佛道义。

云何成前。

良以烦恼是佛种故。

向前行非名通佛道。

文中有二。

一问答正辨。

二迦叶述赞。

前中维摩先问起发。

何等为种。

前通佛道维摩自说。

今如来种何不自论反问文殊。

释言。

维摩上来宣说行非通道。

恐人不信。

故今反问文殊佛种。

欲令宣说成己所辨。

异人同说明理决定。

文殊下答。

纯说一切烦恼恶法为如来种。

何故而然。

为欲成前行非通道。

所以偏举。

问曰。

生死烦恼业等违障佛道。

云何说之为如来种。

泛解有三。

一佛性缘起集成凡夫不善五阴。

此不善阴体。

是真心能为如来正因种子名如来种。

故涅槃云。

无明等结悉是佛性。

性犹种也。

二不善众生能厌生死。

上求佛道故名一切恶不善法为如来种。

故地持云。

以有烦恼乐求净法名以有因。

因犹种矣。

三有烦恼者能行非道摄取众生。

以此能起通佛道行名如来种。

今此所论义当后二。

文中初说烦恼恶法为如来种。

曰何谓下问答解释。

前中有其十二句别。

一有身为种。

二十五有生死之报名为有身。

说此有身为佛种也。

第二无明有爱为种。

前身苦果。

此是集因。

烦恼无量无明有爱有分根本。

所以偏说。

第三宣说贪嗔痴等三毒为种。

义如别章。

此应具论。

第四宣说四倒为种。

生死之法实无常无我不净。

妄计以为常乐我净。

是其四也。

第五宣说五盖为种。

贪嗔睡眠

掉悔及疑是其五也。

第六宣说六入为种。

眼等六根名为六入。

第七宣说七识处为种。

欲界人天合以为一也。

色界地中下三禅处即以为三。

通前为四。

无色界中下三空处复以为三。

通前说七。

问曰。

欲界有三涂处。

何故不说。

论言。

三涂有苦前逼识不乐安。

故非识处。

于色界中第四禅处何故不说。

论言。

彼中有无想报残害心识。

又四禅中有五净居乐求涅槃残灭心识。

不欲久安故非识处。

无色界中非想天处何故不说。

论言。

彼中有灭尽定。

亦灭心识。

识不乐安故非识处。

第八宣说八邪为种。

邪见.邪思惟.邪念.邪定.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是其八也。

第九宣说九恼处为种。

爱我怨家。

憎我善友及与我身。

为三恼处。

三世分别即为九也。

第十宣说十不善业道以为佛种。

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骂.贪.嗔.邪见.是其十也。

其第十一六十二见以为佛种。

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其第十二宣说一切烦恼为种。

上来别论。

下总释之。

曰何谓也问前起后。

此皆生死障道之法。

今说佛种其义何谓。

下对释之。

义意如前。

有烦恼者能厌生死。

求大菩提故名佛种。

又能行非通达佛道亦名佛种。

文中有三。

一就爱烦恼释为佛种。

二又如殖下就见烦恼释为佛种。

三是故当知一切烦下。

通释一切烦恼为种。

前中初法。

次喻。

后合。

法中若见无为入正不能复发三菩提心。

举非显是。

声闻见证无为涅槃为入正位。

于中乐著不能求大。

是故不能发菩提心。

是中亦应明凡能发。

文略不说。

翻前可知。

喻中高原不生莲华。

喻前非也。

取著无为名高陆地。

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喻前所明凡夫能也。

合中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不生佛法。

合前高原不生莲华。

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趣佛法耳。

合湿淤泥乃生此华。

就见烦恼释为种中。

先喻。

后合。

喻中殖种于空不生。

喻小非种。

菩提心法名之为种。

用教声闻名之为殖。

声闻乐寂说之为空。

以乐寂故不起大心名终不生。

粪壤之地乃得滋茂。

喻凡是种。

我见众生名粪壤地。

此能决意求大菩提名能滋茂。

下合显法。

入无为者不生佛法。

合前殖种于空不生。

起我见心如须弥山犹能发心。

合粪壤地乃能滋茂。

五见斯能。

我见是本。

所以偏说。

自下第三通释一切烦恼为种。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乘前显后。

是前爱见为佛种故。

当知其余一切烦恼皆如来种。

此显是也。

下彰其非。

前喻。

后合。

不能随染行非通道。

名为不入烦恼大海。

以不入故不能得生一切智宝。

自下第二。

迦叶述赞。

尔时迦叶叹言善哉快说是语。

是赞语也。

诚如下述。

于中四对。

皆初述前凡夫为种。

后述向前小乘非种。

四对何别。

第一明其烦恼众生能为佛种二乘不能。

第二明其恶业众生能为佛种二乘不能。

三双结前二。

四双释前二。

就初对中。

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

述前凡夫能为佛种。

烦恼坌污名之为尘。

有能劳乱。

说以为劳。

畴谓畴辈亦曰畴类。

起烦恼者畴辈品类名尘劳畴。

此等实能为如来种。

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菩提心。

呵毁二乘成前文中小乘不能。

第二对中。

初言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

述前凡夫能为佛种。

越轻举重故曰乃至。

五逆名义如上所辨。

言无间者解有四义。

一趣报无间。

造作逆罪舍此身已直入阿鼻。

前念人间后念已在。

故曰无间。

二身形无间。

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

一人入中身亦遍满。

第二人入身亦遍满。

如是一切。

故曰无间。

三寿命无间。

余地狱中数生数死。

阿鼻不尔。

一生其中寿命一劫。

中无间绝故曰无间。

四受苦无间。

余地狱中苦乐间杂。

阿鼻不尔。

受苦相续时无暂间故曰无间。

五逆之义具此四义。

故曰无间。

此业虽重犹能发意生于佛法。

如世王等。

而今我等永不能发。

呵毁二乘成上文中声闻非种。

于中初法。

次以喻显。

眼等名根。

根坏名败。

根坏之人名根败士。

于色声等不能昭烛。

不为五尘之所资益。

名于五欲不能复利。

下合显法。

如是声闻诸结断者。

合根败士。

于佛法中合于五欲。

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合不复利。

第三结中。

言是故者是尘劳畴为如来种。

五无间罪生佛法故。

凡于佛法有其反复。

造恶违背还能趣求名有反复。

是前我等不复堪任发菩提心。

声闻结断于佛法中无所益故声闻无也。

第四释中。

所以者何征前起后。

何以凡夫偏有反复声闻独无。

下对释之。

凡闻佛法起无上心不断三宝。

释前凡夫有反复也。

正使声闻终身闻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

解释向前声闻无也。

声闻乐寂无苦可厌。

不能随有悲念众生。

故不能发。

上明所行。

下明所成。

于中普现初问起发。

此问由上空室而起。

维摩下答。

于是维摩以偈答曰。

经家序列。

偈言要略。

少字之中能摄多义。

故以偈答。

下彰答辞。

辞中合有四十二偈。

前三十九随问正答。

后三结叹。

前正答中初十一偈明其所成。

即是所有。

摧灭已下有二十八偈。

彰其所作。

前十一中相从为四。

初有七句。

约世内亲以显其德。

次有一句。

约世住处以彰其德。

次有五句。

约世外亲以明其德。

四摄已下七行三句。

约世资具以辨其德。

初中智度菩萨母者。

照空实慧名为智度。

此能内养故说为母。

所言方便以为父者。

随有巧智名为方便。

此能外资故说为父。

智度之母大智论中。

名波若道。

方便之父大智论中。

名方便道。

一切导师无不由生。

举佛类己。

法喜妻者闻法悦名为法喜。

如妻情故说为妻。

慈悲女者慈悲愍物。

如世女人多怀慈爱。

故说为女。

善心男者善心坚正名为诚实。

如男性坚。

故说为男。

次约住处以显其德。

所言毕竟空寂舍者。

因缘诸法性相皆空名毕竟空。

此为圣依。

其犹舍宅故名为舍。

次约外亲以显其德。

初言弟子众尘劳者。

一切烦恼诸恶众生名众尘劳。

用此以为所化所摄。

故名弟子。

随意所转释为弟子。

任已化益名随意转。

所言道品善知识者。

三十七觉名为道品。

此能导人至大菩提。

故名知识。

由成正觉释为知识。

所言诸度法等侣者。

十波罗蜜名诸度法。

随人至果故为等侣。

下约资具以显其德。

初言四摄众伎女者。

四摄摄人如伎众。

故名伎女。

歌咏法言以自娱释名为音乐。

总持园者。

陀罗尼德名为总持。

统摄多法持而不忘。

如园苑中多有果菜。

故如园苑。

无漏树者。

离垢净德名无漏法。

差别如林。

高出如树。

觉意华者。

七觉支行名为觉意。

念择精进猗定喜舍是其七也。

此在修道亲生佛德如华生果。

故说为华。

华有三义。

一感果义。

如草木华。

二清净义。

如世莲华。

在泥不污。

三庄严义。

如世华鬘。

此文具有。

今言觉意净如华者。

是感果华。

解脱果者。

无学圣德。

是解脱智。

从前七觉华中出生如世果实。

故说为果。

乃解池者。

八解脱德能除垢染如世池水。

故名浴池。

义如后释。

定水满者。

八解位中诸定充盈名定水满。

布七华者。

七净之德清净如华名七净华。

此华唯取清净之义。

何等为七。

一是戒净。

二是定净。

三是见净。

四度疑净。

五道非道净。

此前五种大小名同。

后二小异。

小乘法中第六行净。

第七名为行断智净。

大乘法中第六行断。

第七思量菩提分法上上净矣。

此七约行。

要唯三学。

初一戒学。

次一定学。

后五慧学。

约位分之。

初二在于见道已前。

良以见前创舍外凡粗重之过。

持戒遮防故先明戒。

欲求出道非定不出。

故后明定。

次三在于见道之中。

创舍外凡。

以见道中断除身见故立见净。

断除疑心说度疑净。

断除戒取是故宣说道非道净。

谓知无漏圣慧是道戒等非道。

名道非道。

问曰。

见中是断十使。

以何义故。

偏说此三。

如涅槃释。

此三重故。

所以偏说。

又见道中虽断十使。

五见及疑见道中尽与其断名。

贪嗔痴慢见中不尽不与断称。

就所断中。

三本。

三随。

身见是本。

边见是随。

戒取是本。

见取是随。

疑心是本。

邪见是随。

经中就本。

为是偏说断二结矣。

以断三结故说三净。

后之二种大小不同。

若依小乘在修道中宣说行净。

以起无漏修道行故。

在无学道说行断净。

以得毕竟断结行故。

若依大乘后之二种并在修道。

七地已还说行断净。

以其修习断结行故。

八地已上说思菩提上上净矣。

此以七净位分上下故名为布。

所言浴此无垢人者。

彰前八解定水七净之功用也。

依前三德荡除心垢故名为浴。

所浴是谁。

谓无垢人。

问曰。

无垢复何。

须浴。

释言。

由浴故得无垢。

据终彰始。

故言浴此无垢人矣。

此亦得名约始论终。

是故名为浴无垢人。

何谁是乎。

泛尔论之名佛如来为无垢人。

即文以求名维摩诘为无垢人。

所言象马五通驰者。

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及与宿命是其五通。

乘之去来事同象马。

所任骏疾。

故名为驰。

大乘车者。

以大乘法运载一切物。

故名为车。

依法巧修名为调御。

调由情专故云一心。

游于八正出其行处。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其八也。

相具严容者。

世人多以天冠.臂印.环玔.等事庄严形容。

维摩不尔。

具足三十二相功德庄严己容。

众好饰姿者。

世人多以脂粉等事莹饰姿首。

维摩不尔。

八十种好庄饰其姿。

惭愧服者。

惭愧之心能防诸过。

如世衣服能遮形丑。

故为上服。

深心华鬘者。

信乐殷至名曰深心。

能严法身如世华鬘。

此华唯取庄严义也。

富有七财宝者。

家丰曰富。

富有何等。

谓七财宝。

信.戒.施.闻.慧.及惭.愧是其七也。

此能资助故名财宝。

教授滋息者。

向前七财因师教授故得滋息。

如所说行回向大利者。

依师教授随顺修行。

以己所行回向菩提。

回施众生。

回于实际。

令行增广。

名为大利。

四禅为床坐者。

八禅定中前之四禅有多力用。

圣者多依故为床坐。

从于净命生者。

一切世人邪命自活。

名之为生。

菩萨不尔。

正命自活名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者。

世人多以习诵外典而增智慧维摩不尔。

博受圣教而增智慧。

以为自觉音者。

用所闻法以为自觉之音声也。

甘露法之食者。

佛法美善事同甘露。

以此资神如食资身。

故名为食。

食有二种。

一者世间。

二者出世。

世食有四。

一者段食。

二触食。

三者思食。

四者识食。

出世之食有其五种。

一法喜食。

二禅悦食。

三者愿食。

四者念食。

五解脱食。

今就出世且举法食。

解脱味浆者。

无漏解脱为圣爱乐。

名之为味。

此能润神故说为浆。

此亦即是解脱食耳。

净心澡浴者。

十五净心名为净心。

如地持说。

出障离染名为澡浴。

前八解等是其能浴。

此是所浴。

戒品涂香者。

恶业臭弊戒能防息。

故曰涂香。

上来第一明其所成。

亦名所有。

自下第二。

明其所作。

有二十八偈。

于中有四。

初偈自利起离过行。

次有一偈。

明其利他。

现化随物。

次有一偈。

复明自利。

起集善行。

离知已下有二十五偈。

复明利他。

变化度物。

初中摧灭烦恼贼者。

正明所作。

勇健无逾辨胜过劣。

二乘近学治障不过名无能逾。

降伏四魔重明所作。

义如上辨。

胜幡建场重复显胜。

世人斗胜立幡以表。

菩萨斗胜现坐道树成佛以表。

法从喻称。

故言胜幡建道场矣。

就第二段利他行中。

虽知无起灭知理常寂。

示彼故有生受身随物。

悉现诸国有缘斯起。

如日无不见立喻显示。

就第三段自利行中。

供养十方无量如来。

供佛求福。

诸佛及己无分别想。

观空修智。

已佛皆如。

故无分别。

就第四段利他行中。

二十五偈相从为二。

初之一偈净土化生。

后二十四偈神通益物。

前中初言虽知佛国及与生空。

知理常寂。

而常修土教化群生。

随有益物。

空不乖有故。

知国空常修净土。

知众生空而常教化。

就后神通益物之中。

二十四偈相从为三。

初有八偈。

明其变化自在之行。

劫中有疾下六偈之文。

明其随苦救济之行。

示受五欲下十偈之文。

明其巧便摄物之行。

初中八偈相从为四。

初有三偈。

明其众生世间之化。

次有一偈。

器世间化。

次三偈半。

重明众生世间之化。

下有半偈。

重复明其器世间化。

就初众生世间化中。

初之一偈化同物形。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者。

举其所同。

行住坐卧名曰威仪。

无畏菩萨一时尽现。

明其能同。

十明之中有一智明名为安住无畏神力。

菩萨住此故能随生一时尽现。

中间一偈化同物行。

觉知魔事内心明了。

坏乱他善名为魔事。

如大品经魔事品说。

菩萨悉知而示随行。

现化随物。

以善方便内心善巧。

十方便慧于空不著名方便智。

亦可权实二智之中权巧之智名方便智。

随意皆现。

广化随物以得巧慧故能皆现。

末后一偈化同物报。

示老病死正化同物。

亦能现生。

偈迮不说。

成就群生明化利益。

了知如幻者。

知有体虚。

知其生老病死等事犹如幻化。

于中不畏。

通达无碍者。

所作自在。

由其通达如幻化故。

常能现为。

故曰无碍。

此初段竟。

次下一偈器世间化。

或现劫烧天地皆洞然。

彰其所为。

劫有内外。

约就世界成坏明劫。

名之为外。

约就众生内报明劫。

名之为内。

外劫有三。

谓水火风。

广如经说。

此应具论。

然今文中且举火劫。

内劫如后。

众生有常相照令知无常。

明其化意。

谓令照知觉世无常。

此第二竟。

次三偈半重明众生世间之化。

于中初偈出世法化。

无数众生俱请菩萨。

物机感圣。

一时到舍。

菩萨等。

化令向道。

因赴摄益。

其次一偈世俗法化。

经书咒术工巧伎艺尽现行此饶益群生。

次有一偈。

外道法化。

世众道法外道法也。

悉于出家菩萨示同。

因以解人惑。

因同化益。

渐教舍邪名解人惑。

而不堕邪自解无失。

下有半偈诸天身化。

或作日月现作日月星宿诸天。

且言日月。

梵王世界主者。

作大梵王。

千世界主余天亦作。

文略不明。

此第三竟。

下有半偈重复明其器世间化。

或作地水或作风火。

上来八偈明其变化自在之行。

自下第二明救苦行。

有其六偈。

初之四偈救济人苦。

后之两偈救恶道苦。

前四偈中初之三偈。

于三劫时能救物苦。

内劫有三。

所谓饥馑.疾病.刀兵事如经说。

人寿渐短至十岁时饥馑劫起。

七年七月七日之顷五谷不熟。

人民死尽。

希在一二。

度是已后人相慈爱。

以慈善故人寿转长至八万四千岁。

乐极憍恣人寿退减。

还至十岁复饥馑起。

凡[這-言+至]七反过七饥。

已疫病劫起。

于其七月七日之中。

恶气流行遇者皆死。

度是还长。

复[這-言+至]七饥还一疫病。

如是[這-言+至]过七七饥劫一七疫病。

复[這-言+至]七饥然后有一刀兵劫起。

人心极恶。

手揽草木皆成刀剑。

共相残害七日都尽。

希在一二而得免脱。

三劫如是。

菩萨能于此三劫时救济物苦。

初救疫病。

次救饥馑。

后救刀兵。

文皆可知。

第四一偈余时救苦。

余时亦五救饥病刀兵苦。

若有大战立等力者。

二国相征齐立兵刀。

不相臣属。

菩萨尔时现大威势。

降伏二家皆使和安。

前救人苦。

下救地狱。

后救畜生。

亦救饿鬼。

文略不说。

此之六偈明救苦行。

自下第三明其巧便摄物之行。

于中十偈相从为四。

初之四偈自有所为饶益众生。

次有三偈。

随他异作。

次有一偈。

自有所为饶益众生。

末后两偈随他异作。

就初四偈自所为中。

初之两偈乱行示现。

在欲行禅。

于中初法。

次喻。

后合。

文皆可知。

第三一偈逆行示现。

现作淫女引诸好色。

先以欲牵后令入法。

第四一偈顺行示现。

或为邑主。

或作商导国师大臣。

以此福祐利益众生。

此初段竟。

次有三偈。

随他作。

中初偈贫者作无尽藏与其财物。

于中初半正明所为。

后半摄益。

中间一偈有憍慢者。

现作大力而降伏之。

于中初半正明所作。

后半摄益。

末后一偈有恐怖者。

现作安慰。

于中初半正明所为。

后半摄益。

此第二竟。

次有一偈。

自所为中现离淫欲五通仙正明所为。

下半化益。

末后两偈随他作。

中前偈身益现作童仆。

后偈财益所须皆给。

上来合有三十九偈。

随问别答。

自下三偈总以结叹。

于中初偈自叹显胜。

中间一偈寄佛显胜。

末后一偈寄人显胜。

初自叹中如是道无量。

牒以总叹如上。

自利利他之道随别细论广多无量。

下别叹之。

所行无崖智慧无边。

别叹自行。

所行功德无有崖畔。

智慧之行亦无边际。

度无数众别叹利他。

寄佛叹中。

假令一切佛叹人广也。

于无数亿劫叹时长也。

赞叹其德犹尚不尽。

所叹多也。

诸佛共叹犹尚不尽。

何况余人。

寄人显中。

谁闻是法不发心者。

寄智显胜令人同发。

除不消人痴无智者。

简愚显胜。

闻法拒违不肯消伏。

名不消人。

  入不二法门品者。

问疾至此明修教行。

教行既成便能入证。

此品广明证入平等不二之理。

因以标品。

是故名入不二品。

此品之中四门分别。

一定其所辨。

二释来意。

第三解不入二门义。

四随文释。

所辨如何。

有人释言。

此品宗显不二之理。

非辨行德。

即文以求。

此品宗明入不二行。

非正论理。

此云何知。

向前标言入不二品。

维摩下问。

云何菩萨入不二门。

下诸菩萨随所辨说。

皆悉结言是为菩萨入不二门。

明知宗显入不二行。

不唯明理。

若唯明理何须言入。

所辨如是。

次释来意。

于中有二。

一就维摩以释来意。

问疾至此广显维摩所修所成。

明解脱相。

此彰维摩入不二门。

明解脱性。

性犹体也。

相必依体故须辨之。

又就维摩显德之中。

义别四对。

前之三对。

教行门中所行所成。

从此以下是第四对证。

行门中所行所成。

此品所行。

下香积品取饭香积。

小室广容明其所成。

所行实证起用所依。

故次辨之。

二就所化菩萨以释。

问疾至此教诸菩萨修习教行。

教行既成便能入证。

故此品中广显不二。

教令证入。

故下文中五千菩萨闻说不二得无生忍。

来意如是。

次须解释入不二义。

于中初先释其名义。

后辨其相。

名义如何。

言不二者无异之谓。

即是经中一实义也。

实之理妙寂离相。

如如平等亡于彼此。

故云不二。

问曰诸法有一二三乃至众多。

翻彼说理。

理应不一不二不三乃至众多。

以何义故偏言不二。

释言。

不一乃至不多经有说处。

故涅槃云。

除一法相不可算数。

但今且就一不二门而辨道理。

余略不论。

良以二者彼此通谓。

是故偏对而说不二。

又复二者别法之始。

今此为明理体无别。

故偏对二而说不二。

虽说不二不一不三。

乃至众多悉入其中。

是义云何。

若立一相以一对多即是其二。

翻对彼二故名不二。

若立多相以多对少还即是二。

翻对彼二故名不二。

又立多相。

于多法中两两相对亦即是二。

翻对彼二故名不二。

以是义故遣一遣多。

悉入不二。

多少既然。

遣染遣净遣缚遣解遣有遣无。

类皆同。

尔若立有相。

以有对无即是其二。

翻对彼二名为不二。

若立无相。

以无对有还是其二。

翻对彼二名为不二。

若当立非有无相。

以非有无对有对无即复是二。

翻对彼二名为不二。

乃至建立不二门相。

不二对二还复是二。

翻对彼二名为不二。

是故不二有相。

皆遣。

有理悉收。

故偏名之。

理体名法。

此不二法形对佛性空如等义。

门别不同。

故名为门。

又能通人趣入名门。

舍相证会名之为入。

名义如是。

次辨其相。

此不二门是法界中一门义也。

门别虽一而妙。

旨虚融。

义无不在。

无不在故一切诸法皆是不二。

诸法皆是岂有所局。

但此文中且约三十三人所辨以彰其异。

所辨虽异要摄唯二。

一遣相门。

二相双舍名为不二。

非有所留。

二融相门。

二法同体名为不二。

非有所遣。

遣相门中曲复有三。

一就妄情所取法中相对分二。

翻除彼二名为不二。

如下文说。

我我所二。

因有我故便有我所。

若无有我则无我所。

是为不二。

如是等也。

二情实相对以别其二。

翻对此二名为不二。

是义云何。

据情望实。

情外有实。

将实对情名之为二。

据实望情情本不有。

情既不有实亦亡对。

故云不二。

如下文说。

实不实二。

其实见者尚不见实。

何况非实如是等也。

三唯就实。

离相平等名为不二。

是义云何。

就实论实由来无异。

异既不有。

一亦亡对故曰不二。

如下文中维摩默显。

义应当此。

遣相如是。

融相门中义别亦三。

一就妄情所起法中义别分二。

二法同体名为不二。

如经中说。

无常即苦苦即无常。

是无常苦同体无别名为不二。

如是一切真妄两别名之为二。

相依不离名为不二。

如下文说。

明无明二。

无明实性即是明名为不二。

如是等也。

三就真中义别分二。

二法同体名为不二。

于此门中曲分有四。

一就真体随义分二。

如来藏中具过无量恒沙佛法。

彼法同体名为不二。

如经中说。

过恒沙法不离不脱不异不思如是等也。

又如下说。

空即无相无相即无愿名为不二。

亦是其义。

二就真中体用分二。

如依真心缘起集成一切种法。

体用无别名为不二。

如经中说。

佛性如来无二。

无别。

如是等也。

三就真体所起法中随义分二。

彼二同依一佛性体名为不二。

如经中说。

佛性与彼不善法俱名为无明。

与善法俱称之为明。

明与无明凡夫谓二。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如是等也。

四就真性所起法中相别分二。

如依佛性缘起集成一切行德。

于彼德中诸行同体。

缘起相成名为不二。

如下文说。

布施回向一切智二。

布施性即是回向智性。

如是等也。

不二虽众要不出此。

言其入者义别有四。

一就信明入。

于此不二信顺不违。

故名为入。

二就解说入。

于此不二解观相应。

名之为入。

三就行论入。

依空照见明了现前不见二相。

可以住中名入不二。

不见二相是其心也。

明了不二是其观也。

四就证辨入。

亡情契实名之为证。

于得证时不见如外有心能观。

既无有心。

宁复心外有如所观。

不见能观妄想不行。

不见所观虚伪不起。

虚伪不起。

如不离心。

妄想不行心不离如。

是则真名入不二门。

入不二义辨之粗尔。

次释其文。

于此品中文别有二。

第一广辨入不二门。

二明说益。

五千菩萨得无生忍。

前中有三。

一维摩问。

诸菩萨等以言遣相名入不二。

二诸菩萨问文殊对之。

以言遣言明其不二。

三文殊问。

维摩因问以默遣言而显不二。

此三皆是化之分齐。

息想教入之阶降也。

若论自觉相应境界不可言彰。

叵以默显。

何故如是。

据实以求法外本无音声文字。

何言能彰。

法外亦无形相可得。

谁用默显。

无言能彰。

证处亡诠非默能显。

证处绝相诠相悉无。

他所莫测。

是故名为自觉境界。

觉处无他。

自亦亡对。

问曰此品阐玄之极。

若使默外犹有自觉相应境界何故不论。

释言。

为化极于言默。

言默之外不复可陈。

不可陈处从来未辨。

岂独今哉。

就初段中。

维摩先问。

菩萨后说。

就前问中。

尔时维摩举能问人。

谓众菩萨言诸仁者。

告命所问。

言告称谓。

云何菩萨入不二等。

正宣问辞。

问曰。

维摩深体不二。

何不自说。

乃问菩萨令使说乎。

释有五义。

第一为彰不二之门众圣证显法要胜令人重敬。

故须问之。

第二为显不二之理门别众多随人示入。

第三为彰不二义广诸法悉是令人遍学。

第四为欲对之显己所问渊深令人趣求。

故须问之。

五维摩所得藉浅趣入。

故须问之诸菩萨令说。

下诸菩萨随得别说。

义门无量随义具说。

说亦叵尽。

今此略列三十一人以彰所说。

就初人中。

言有菩萨名法自在。

下明所说。

言诸仁者生灭二。

反立二相。

生灭之义泛解有二。

一有为法自相生灭。

二染净法对治生灭。

自相生灭义别有三。

一分段无常。

报起名生报尽称灭。

二念无常。

初起名生后谢称灭。

三自性无常。

相有名生虚无说灭。

自相生灭要略唯此。

对治生灭义则有四。

一就染说。

凡起名生圣断称灭。

二就净说。

修起名生。

缘治终息说以为灭。

又复净法为恶所败。

亦名为灭。

三双就染净约说之。

染起名生净坏称灭。

又复真净为惑。

隐覆亦名为灭。

四双就染净约悟说之。

净起名生。

又复本隐性净之法为缘显了。

始现名生染息称灭。

泛辨如是。

今此所论通则皆是。

即文以求偏就染净对治门。

说对治门中偏就染说。

染起名生终断称灭。

生灭两分故名为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法本不生今则不灭。

解不二义。

不生不灭泛解有四。

一生死染法虚集无性。

以无性故生无所生灭无所灭。

二生死染法妄相而有。

妄体空相则无相。

以无相故生无所生灭无所灭。

三生死染法妄想而有。

如梦所见心外无法。

妄想情有道理实无。

以实无故生无所生灭无所灭。

四生死染法如来藏起。

穷之即实实性。

平等生则无生。

灭则无灭。

以是义故本无所生。

今无所灭。

不生不灭故曰不二。

得此不生解释入义。

于前无生无灭法中。

慧心安住名无生忍。

从缘亦应名无灭忍。

初约彰名偏言无生。

上来正辨。

是为下结。

第二人中初德首曰。

标人别说。

曰犹辞也。

下彰所说。

我我所二反举二相。

泛解有四。

一凡夫所立。

我人等性名之为我。

五阴诸法是我所有名为我所。

二五阴集成假名众生。

名之为我。

五阴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

三众生内报名之为我。

外诸境界说为我所。

四就真法。

佛性为我真性。

三归我中所有名为我所。

故涅槃云。

知我我所是人出世。

今此所论义当前三。

自下翻之以显不二。

于此门中。

二相双遣名为不二。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因有我故便有我所。

反明无二。

若无有我则无我所顺。

明不二。

经中破法凡有八种。

一推因破。

如推五阴破众生相推其往因破现常性。

如是一切。

二推果破如推当果破现无因。

如是一切。

三推理破。

如下文说。

色性自空如是等也。

四推实破。

譬如世人见绳为蛇推绳破蛇。

迷如来藏起于生死。

推藏破之。

如是一切。

五推名破。

如说乳时不得酪名。

明知无酪。

女不名妇明无儿性。

如是一切六推对破。

如地论说。

若有作者则有作事。

若无作者则无作事。

又如下说。

有缚有解无缚无解如是一切。

七责情破。

如经中说。

愚痴所盲贪著于我。

三界虚妄但一心作。

如是一切。

八推智破。

如说智者不得有无明法。

无明法无性。

牟尼不著明法无性。

如是一切。

破法不同。

有此八种。

今言无我则无我所。

是前第六推对破之。

云何无我。

分别有三。

如上所辨。

一五阴法非是神我名为无我。

二假众生中无其我性故名无我。

第三假名众生亦无名为无我。

言无所者。

谁前无我。

亦有三种。

一五阴法非是妄计神我所有。

名无我所。

第二假名我所法中无有定性名无我所。

第三假名我所亦无无我及所。

名为不二。

是为下结。

第三人中初不眴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受不受。

二反明二相。

泛解有二。

一约因说。

凡夫心识取著诸法。

名之为受。

圣人离取名为不受。

二约果说。

凡夫受于生死之身名之为受。

圣人不生名为不受。

今此所论就初言耳。

下翻此二。

以显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若法不受不可得者。

明无二相。

圣人了达诸法皆空。

无可贪取名为不受。

以不受故无法应心。

名不可得。

无取无舍明无二心。

无法可取所以无受。

无法可舍故无不受。

无作无行明无二行。

以无取故无有凡夫造作诸业名为无作。

以无舍故亦无圣人除断之行名为无行。

是为下结。

第四人中初德顶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

垢净为二。

反立二相。

烦恼名垢圣德名净。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见垢实性则无净者。

第一义空是垢实性。

是实性中无有垢相。

无垢相故亦无除垢净相可取。

名无净相。

顺灭相者。

灭是涅槃法本不然。

今则无灭是涅槃相。

无垢无净同涅槃相。

名顺灭矣。

是为下结。

第五人中初善宿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

动念为二。

反举二相。

心识有八相从为三。

一分别事识。

谓六识心。

二是妄识。

谓第七识。

三是真识。

谓第八识。

此三如彼八识章中具广分别。

彼妄识中粗细不同。

义别六重。

一是根本不觉知心。

谓无明地。

二是业识依前无明不觉。

妄念忽然而动。

动故名业。

三是转识依前妄念。

心相渐粗转起外境故名为转四者现识依前所起。

虚浪境界应现自心。

如梦所起。

一切境界现于梦心故名为现。

五是智识。

于己自心所现法中分别违顺染净等别。

似于智解故名智识。

六相续识论中亦名不断识矣。

妄境牵心心随妄境相乘。

不断如海波浪名不断识。

又能持于事识业果令不断绝。

亦名不断。

此六差别如论具辨。

今言是动是彼业识妄动之心。

言是念者。

是彼转识乃至不断。

根本无明不觉知心未有分别。

所以不举。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不动则无念者。

于情分齐依动起念。

于真常寂。

业动本无以无动。

故念心不生。

道言无念无分别者。

无妄识中动念心。

故六种分别事识亦无名无分别。

此解不二。

通达此二彰其入义。

是为下结。

第六人中初善眼曰。

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初言一相无相二者。

反立二相。

此就真中义别分二。

一相是有无相是无。

于真法中摄别成总。

诸法同体名为一相。

以别分总。

诸法悉空名为无相。

有无两分名为二矣。

下会此二以为不二。

于此门中二法同体名为不二。

先辨后结。

若知一相即是无相。

知有即无。

亦不取无。

知无即有。

以即有故不偏取无。

入平等者解释入义。

有无同体离于偏著。

故名平等。

是为下结。

第七人中初妙臂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

言菩萨心声闻心二。

反举二相下。

翻此二以为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观心相空如幻化者。

破相入如。

观心相空明心非有。

不但无性。

乃至因缘心相亦无名心相空。

如幻化者明心非无。

因缘之法有无同体。

以同体故说无为有。

有即非有。

说有为无无即非无。

有即非有故心相空。

无即非无故如幻化。

无菩萨心无声闻心。

证如遣相。

理处无情故无菩萨声闻心别。

是为下结。

第八人中初弗沙曰。

标人别说。

下显所说。

善不善二反举二相。

分别有三。

一约情说。

违损下沉名为不善。

顺益上升目之为善。

若从是义凡夫十恶名为不善。

从凡至佛一切善法悉名为善。

二望理说。

违理不善顺理名善。

若从是义凡夫一切三性之业取性心起悉名不善三业。

贤圣所修善法方名为善。

三望实说。

佛性是实。

望彼佛性如来藏法性违不善。

体顺是善。

若从是义。

凡夫诸业乃至三乘缘治善法相顺。

性违悉是不善。

诸佛菩萨真证善法方为善。

善恶两分故名为二。

下翻此二。

以为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不起善不善者。

善恶皆空故悉不起。

此明离相即解不二。

入无相等明其证实。

即解入义。

第一义空名无相际。

始观名入。

穷证名达。

是为下结。

第九人中初师子曰。

标人别说。

下彰所说。

罪福为二。

反举二相。

前善不善据因分二。

此罪与福就果分二。

罪为罪报福名福报。

下翻此二以为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若达罪性与福无异。

破相入如。

何者是性。

而言无异。

浅如论之相空为性。

空理不殊名为不异。

深则佛性真心为性。

体一故曰无异。

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

无解证实离相。

破相之智名金刚慧。

明见罪福二种实相。

名决此相。

于此实中罪福本无名无缚解。

以罪本无所以无缚福亦不有。

所以无解。

是为下结。

第十人中师子意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

漏无漏二反立二相。

烦恼连注其犹漏。

故名为漏。

圣德断除名为无漏。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若得诸法等者。

破相入如。

染净一如名诸法等。

言不起漏无漏相者。

契实离相。

言不起漏离前漏相。

不起不漏离无漏相。

此离染净名为不二。

言不著相不取有相。

亦不住无不取无相。

此离有无名为不二。

是为下结。

第十一中初净解曰。

标人别说。

下彰所说。

为无为二反举二相。

言有为者解有两义。

一就法外四相以释。

为之言作。

法外四相能有所作故曰有为。

生能生法乃至灭能。

灭诸法故。

二就法体四相以释。

四相集起名之曰为。

色等诸法皆此有为。

故曰有为。

翻离此二名曰无为。

何法是乎。

泛解有三。

一就色说。

生死之色是其有为。

诸佛常色乃至佛性真常色等名曰无为。

二就心说。

妄心有为。

诸佛常心乃至八识佛性心等名曰无为。

第三约就非色心说。

如毗昙中所辨。

十四不相应行名曰有为。

明。

四相名字句等是十四也。

虚空数法及非数灭乃至真如第一义空。

通摄悉是非色心中无为法也。

泛论如是。

今就心说。

妄想之心生灭流注名曰有为。

真心常寂故曰无为。

下反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遣妄唯真名为不二。

先辨后结。

辨中若离一切数者。

明遣妄也。

于妄心中诸心心法各各异别名一切数。

谓想受等证实反望。

从来无此。

是故名离一切数矣。

即心如空明真也。

真心之体性如虚空。

心外无有诸数之别。

去妄唯真故心如空。

有妄对真名之为二。

离妄唯真真即绝对。

故曰不二。

今因此言明诸心有数无数。

心有三重义如上辨。

一事识心。

二妄识心。

三真识心。

此三重中初六事识。

一向有数。

想受行等虽与心王同在一时。

作用别故第八真心一向无数。

诸法同体如虚空。

故第七识中粗细六重。

已如上辨。

是无明识乃至相续。

此六重中根本四重心识微细。

诸心心法未曾别起。

别相难得不说有数。

以无数故论中名为不相应染。

不相应者论自释言。

即心不觉常无别异。

名不相应。

后之两重心粗用别。

别相可得说有诸数。

以有数故论中名为心相应染。

言相应者论自释言。

心异念异同知同缘。

故号相应。

心是心王念是心法。

此二同缘故曰相应。

细实如此。

然今此中总相分之。

妄中说数真中不辨。

此解不二。

以清净慧无所碍者。

释其人义。

证真妄名清净慧。

不为妄缠名无所碍。

此德成时名入不二。

是为下结。

第十二中那罗延曰。

标人别说。

下彰所说。

世出世二反举二相。

分别有三。

一约位以分。

见道以前名为世间。

见道已上名为出世。

二随义以别。

随相之行从凡至佛悉名世间。

故地论言。

世行有三。

广大无量。

广谓初地乃至六地。

大谓七地。

无量是其八地已上。

证如实慧名为出世。

故地论中法无我智名为出世。

三约理事以彰二别。

事为世间理为出世。

今据后门。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会二。

同体以为不二。

非全破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世间性空即是出世。

正会二法以明不二。

言性空者泛解有二。

一因缘法中无其定性名为性空。

如成实说。

二妄相诸法自性空寂。

不假因缘分段为空。

故名性空。

如阳炎水自性非水。

不待尘大分为无水。

今据后义。

以世体空无世可在名为出世。

非有可离名为出矣。

即世无世。

无世恒世故曰不二。

下释入义。

于其中者。

于前世间出世间中言不入者。

明有即空无世可在。

故曰不入。

言不出者。

明空即有常随世间。

故曰不出。

言不溢者。

溢是盈溢增长之谓。

以不入故不增世间。

故曰不溢。

言不散者。

以不出故常随世间。

而不除舍故曰不散。

是为下结。

第十三中初善意曰。

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道言生死涅槃二者。

反举二相。

下反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见生死性则无生死。

遣生死相。

生死体空名生死性。

于此性中无生死相。

故无生死。

下约此无遣涅槃相。

言无缚者。

生死性中无生死故所以无缚。

言无解者。

此推对破。

以无缚故不可对之说涅槃解。

言不然者。

以无缚故。

本来不然。

言不灭者。

本无然。

故今无所灭。

此解不二。

如是解者解释入义。

是为下结。

第十四中初现见曰。

标人别说。

下彰所说。

尽不尽二反立二相。

妄息名尽。

真德常住名为不尽。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法若究竟尽者。

牒举前尽。

简异无常生灭之尽。

故云究竟。

若不尽者。

牒前不尽。

皆无尽者。

前二皆空。

空理常住故曰无尽。

又于空理无法可除。

亦名无尽。

言无尽相即是空者。

指斥其体。

上来至此破相入如。

空则无有尽不尽者。

明实离相。

此解不二。

如是入者彰其入义。

是为下结。

第十五中初普守曰。

标人别说。

下明所说。

我无我二反立二相。

分别有三。

一凡夫人取阴为我。

圣智观察知阴非我。

此一五阴于凡为我于圣非我。

故名为二。

二五阴和合成假人。

凡夫于中立有定性。

名之为我圣智观察但假。

无性名为无我。

三妄相诸法。

集成人相名之为我。

圣智深观人相空无名为无我。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破相入实。

向前三重我皆叵得。

何有遣我无我可得。

见我实性不起二者。

证实遣相。

非有非无如来藏体是我实性。

此亦是其无我实性。

且约我说。

于此实中从来无我无对我无我可取故不起二。

是为下结。

  维摩义记卷第三(末)

  维摩义记卷第四(本)

    沙门慧远撰

  第十六中初电天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明无明二返举二相。

分别有二。

一随相说闇惑之心缘而不了名曰无明。

缘智显了说之为明。

二约心说。

妄心性闇。

设有缘解亦是无明。

如人梦中虽有分别性是昏睡。

亦如乐受性是行苦。

真心性照说之为明。

乃至凡时性净之心亦说为明。

今依后门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真妄同体以为不二。

先辨后结。

言无明即是明者。

会妄即真。

妄心体实即是真心。

故无明性即是明也。

如昏睡体即是报心。

此句正显不三义竟。

道言明亦不可取者。

简真异妄。

何故须简。

人闻是明取同缘治。

为遮此见故说是明不可取同缘治之。

明名不可取离一切数。

释前叵取缘治。

明是妄心边慧数所摄。

言明者是真心体真心平等性如虚空离一切数。

是故不可取同缘治。

亦可是中二相双遣以为不二。

言无明性即是明者。

遣无明相。

无明实性即明故不可一向取。

离一切数遣其明相。

二相俱泯名为不二。

此解不二。

言于其中等无二者。

释其入义。

是为下结。

第十七中初喜见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先辨后结。

中初就色阴论之。

后就余阴。

前色阴中色空二者反举二相。

次解有三。

一色非我所名之为空。

如毗昙说。

二假名色中无其定性名之为空。

如成实说。

三假名色相亦无所有名之为空。

此唯在大。

今此所论义第三。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二谛同体名为不二。

非全破遣色即是空。

明有即无。

色为色。

色即无色故。

色即空非色灭空。

简异对治事灭之空。

色性自空。

简异将因分果之空。

如阳炎水自性非水不待尘大分为无水。

色亦如是。

自性空无不待尘大分之为空。

名自性空下余阴中亦举二后明不二。

文与前同。

此解不二。

言于其中而通达者。

释其入义。

是为下结。

第十八中初明相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言四种异空种异者。

反举二相。

言四种异。

明有异空。

地水火风为四种。

此有别空名之为异。

亦可四大各别名异。

空种异者明空异有。

空有相异故名为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于此门中二法同体名为不二。

先辨后结。

言四种性即是空性。

正解不二。

四大无性四大无相。

故即是空。

言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

类显不二。

生死前际。

涅槃后际。

圣道名中。

前后空故中际亦空。

四大同尔。

此解不二。

若能如是知诸种性。

解释入义。

是为下结。

第十九中初妙意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先辨后结。

辨中约就十二入法以明不二。

初先约就眼色论之。

眼色为二反举二相。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

破遣眼相。

性空是其眼之体性。

此眼性中无。

眼既不有。

谁于色所生贪恚痴。

贪等不生故名为寂。

此偏破眼。

破色不论余义。

若具为文。

亦应说言若知色性眼无所贪无恚无痴是名寂灭。

且举一边。

一边可知。

下余入中亦先举二后明不二。

明不中偏就意说。

余类可解。

安住其中为入不二。

牒以结之。

  第二十中无尽意曰标人别说下显所说。

先辨后结。

辨中初先解不二义。

后释入义。

解不二中约就六度及回向心而辨不二。

先就布施及回向说。

布施回向一切智。

二反举二相。

诸佛果德名一切智。

用己施行回求彼德名为回向一切智矣。

下翻此二以为不二。

于此门中二相同体名为不二。

非令破遣。

言布施性即彼回向智性。

解有两义。

一约空说。

同一空性。

二约有说。

此二同用真心为性。

体无别故故云不二。

下余度中亦先举二后明不二。

文同前释。

此解不二。

言于其中入一相者。

释其入义。

是为下结。

二十一中初深慧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是空无相是无作。

二反举二相。

此三广释如三脱章。

此乃三种。

云何称二。

异故名二。

又于其中二相对亦名为二。

下会此二以为不二。

于此门中二法同体为不二矣。

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遣其别相。

一空理中随义分三故得相即。

故龙树云。

摩诃衍中三脱体一。

若人入空即知无相亦知无作。

乃至入于无作之中亦知于空及无相。

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者。

遣其别情。

别曲情取故须遣之。

心意识等通释是一。

于中别分七识名心。

集起本故。

六识名意。

同说尘故。

五识名识。

了现境故。

此三差别如楞伽说。

就理推求此三体空。

相亦不有。

作用叵得。

故悉无之。

上来破别以归其一。

于一解脱即是三脱。

观一开别成前一义。

下总结之。

如是知者名入不二。

是为下结。

二十二中初寂根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佛法僧二反举二相。

三宝相二故名为二。

又于三中二相对亦名为二。

三宝之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下会此二以为不二。

于此门中异法同体名为不二。

非有破遣。

先辨后结。

辨中先解不二之义。

佛即是法法即是众。

历别相即而显不二。

此即经中一体三宝。

亦名同体。

是义云何。

泛解有四。

一就事辨一。

一佛果上随义分三。

觉义名佛。

可轨名法。

违过尽即名为僧。

此之一义该通大小。

乃至毗昙亦有此义。

二就破性空理辨一。

三宝虽殊皆无定性。

无性理齐故名同体。

此通大小。

乃至成实亦有此义。

不唯在大。

三就破相空理辨一。

三宝虽别皆空无相。

不但无性。

相亦不有。

无相理一。

故名同体。

此唯在大。

四就真实缘起门中以辨其一。

三宝皆用真如来藏佛性为体。

真识之心缘起集成三宝义故。

于此门中说一不定。

若就涅槃以辨三宝。

三宝皆用涅槃为体。

故名一体。

故涅槃中。

菩萨思惟。

云何三事与我一体。

佛自释言。

我说三事即大涅槃。

故名一体。

若就佛性以辨三宝。

三宝皆用佛性为体。

故名一体。

故涅槃云。

如是三归即是我性。

若就真谛以辨三宝。

三宝悉用真谛为体。

故涅槃云。

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

若就常义以论三宝。

三宝皆用常义为体。

名为一体。

故涅槃云。

我亦不说佛法众僧无差别相。

唯说常恒无有变易无差别耳。

若就空门以分三宝。

三宝悉用空理为体。

就不二门而辨三宝。

齐以不二为体。

如是一切。

此一切一非一种一。

今此所论约就真实缘起门说。

一真如法缘起为三。

三皆是如。

佛即法。

法即众矣。

前别相即。

言是三宝皆无为者。

总显不二。

三宝悉是真如常法。

故皆无为。

与虚空等类以显之。

如似空无碍不动。

随义以分而体是一。

三宝如是故体是一。

言一切法亦尔者。

以此三宝同体不二类一切法。

悉皆同体。

故云亦尔。

此解不二。

能随此行解释入义。

是为下结。

二十三中无碍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身身灭二反举二相。

生死之报名之为身。

身灭涅槃名为身灭。

有无两分名之为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身即是身灭者。

略明不二。

身之无处与彼身灭无处一理。

故言即是。

所以下释之。

先问后解。

见身宝相不起见身及灭身者。

观一破别。

第一义空是身实相。

于此实中由来无身。

何有所灭。

故见身实。

不起见身及与灭身身与灭身无无二无别。

破别归一。

身灭并无故云无二。

此遣别相。

二相既无取情亦息名无分别。

此遣别情。

上来辨竟。

言于其中不惊不惧为入不二。

牒以结之。

小乘众生闻说无身及灭亦无。

多生怖畏。

故顿宣说不惊不惧。

于灭无处不生惊怪于身无处不生恐惧。

且可于身无处不惊于彼身灭无处不惧。

通则义齐。

是为下结。

二十四中初上善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身口意善反举二相。

别故称二。

又于其中二二相对亦名为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先释不二义。

言是三业皆无作者。

总明不二。

穷之皆空无法可起名皆无作。

身无作相即口无作口无作相即意无作。

别显不二。

无义不殊故得相即。

是三无作即一切法无作相者。

牒此类余明一切法悉皆不二。

能如是随无作慧者。

释其入义。

是为下结。

二十五中初福田曰标人说下彰所说。

福行罪行不动行二反举二相。

三涂恶业及人天中别报苦业名为罪行。

欲界人天一切善业及鬼畜中别报乐业名为福行。

上二界中称定静业名不动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三行实性即是空。

破别归一。

空则无有罪福不动。

以一遣别。

此解不二。

于此三行不起者。

释其人义。

是为下结。

二十六中初华严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从我起二反举二相。

五阴及与和合假人名之为我。

我所造作一切诸法名我所起。

此别名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见我实性不起二者。

破遣二相。

无我之理是我实相。

此实相中本无有我。

焉有所起。

故不起二。

不住二法则无有识。

破遣二情。

无所识者为入不二。

牒以结之。

二十七中初德藏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有所得二反举二相。

造作善恶得苦乐报名为所得。

所得之中苦乐等异名之为二。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若无所得无取舍者。

于第一义所得本无。

无所得故无乐可取无苦可舍。

无取舍者牒以结之。

二十八中初月上曰标人别说下明所说。

闇与明二反举二相。

烦恼闇惑名之为闇。

智慧为明。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先明不二之义。

无闇无明则无有二。

略以辨之。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如入灭定无闇无明。

玄喻显示。

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合喻显法。

此解不二。

言于其中平等入者。

释其入义。

是为下结。

二十九中宝印手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乐涅槃不乐世间二反举二相。

下翻此二以明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

略辨其相。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言若有缚则有解者。

反释不二。

若本无缚其谁求解。

顺解不二。

此遣二法。

无缚无解则无乐厌。

破遣二情。

无解可乐无缚可厌。

是为下结。

第三十中殊顶王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初言正道邪道二者。

反举二相。

泛解有二。

一就行论。

二就法说。

就行于三。

一凡圣相对。

凡夫八邪名为邪道。

一切圣人所修八正悉名正道。

二大小相对。

小乘所明是异乘见名之为邪。

大乘名正。

三相实相对。

缘是邪。

实证名正。

就行如是。

言就法者亦有三种。

一外法名邪。

佛法为正。

二小法为邪。

大法为正。

三妄法名邪。

真法为正。

今就法论。

等就法中据第三说。

邪正两分。

故名为二。

下泯此二以为不二。

二相双遣为不二矣。

先辨后结。

辨中住正则不分别是邪正者。

妄情取法名住邪道。

灭妄证真名住正道。

若据妄情住邪者说。

邪外有正对邪为二。

若就灭妄住正者说。

正外无邪。

以无邪故正亦妄对。

不可名正。

以无邪故。

不生分别彼为邪道。

正妄对故亦不分别此为正道。

二相双遣名住不二。

离此二下牒以结之。

三十一中初乐实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

实不实二反举二相。

世谛虚假名为不实。

真谛名实。

下泯此二以为不二。

先辨后结。

辨中初言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略明不二。

就虚望实。

虚外有实。

对虚为二。

就实论实。

实外无虚。

故实亦亡对。

实亡对故有实见者不取实相。

尚不见实。

何况非实。

是二俱泯名为不二。

所以下释。

初先征问。

问意如何。

以见实故名为实见。

已言实见。

有何所以言不见实及与非实。

下对释之。

非肉眼见慧眼能见。

释前实见。

眼有五种。

所见各异一。

肉眼见于彰内粗近之色。

二是天眼见于外细远之色。

三者法眼见于一切苦无常等生灭法数及见众生根欲性等。

四者慧眼见诸法空。

五者佛眼见法实性。

今说空以之为实。

是故此实非肉眼见。

唯慧眼见。

天眼法眼亦不见空。

对初以论。

是故偏言非肉眼见。

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

释前略中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是义云何。

菩萨慧眼见空之时。

穷空毕竟。

不见空外有眼能见。

既无空外有眼能见。

有眼外空为所见。

故涅槃云。

菩萨摩诃萨明大涅槃不见虚空。

如此不见真名见空。

名无不见。

故涅槃云。

唯有慧眼乃能见之。

如是见者无见为见。

故名为见。

共此相似。

此言正解尚不见实。

不见非实易解不论。

见不实者不能见空名为不见。

菩萨断离此不见心名无不见。

是为下结。

上来第一维摩为问。

菩萨等以言遣相其不二。

自下第二诸菩萨问。

文殊对之以言遣言而显不二。

于中先问。

如是诸菩萨牒举问人。

各各说已结前起后。

问文殊下正宣问辞。

何等菩萨入不二门下文殊答。

如我意者。

文殊彰己随自意语不随他也。

于一切法无言说等。

正辨其相。

法有二种。

一是世谛。

二第一义谛。

通则此二皆有可说不可说义。

以名摄法法随名转一切可说。

以可说故诸佛说法常依二谛。

就实推求。

法皆离名。

以无名故一切叵说。

故地持中说。

一切法离于言说离假名性。

于中别分。

世谛可说叵说。

故龙树云。

第一义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今据末后分相门中明第一义妙寂离言。

故云无言说乃至离答为真不二。

问曰。

言说示识有何差异而别说无。

答云。

口陈文字谓之为言以言。

阐法方名为说。

亦可依法施语为言以言阐法号之为说显法据人曰之为示教人解法说以为识。

随俗有是。

真中悉无说曰无言乃至无识。

言说既无。

请酬义绝。

故离问答。

是为下结。

前诸菩萨虽复遣相。

留言对法。

即是其二亡言绝对。

方是不二。

故今结之无言说等为入不二。

自下第三文殊为问维摩默显。

于中文殊初问起发。

维摩次默。

文殊下复一叹以显之。

初中文殊标举问人。

问维摩诘启告所问。

我等说已结前起后。

仁者常说何等是下正申问辞。

次维摩诘默而显之。

维摩穷证不二之实。

实处亡情。

言说悉无。

故默显之。

又前文殊对言道。

未若维摩渊默去求。

亡言即道。

故默不言。

无言之道居言莫测。

欲令言者息言同会。

故下文殊叹以显之。

文殊叹曰总以标举。

善哉善哉正是叹辞。

亡言入实显理最胜。

故名为善。

哉是助辞。

好中之极重言叹善。

乃至无有文字语下出其善事。

超言至默故曰乃至。

无言即道道绝言对。

是故名为真入不二。

上来第一明入不二。

下明说益。

五千菩萨皆入不二得无生忍。

  香积品者。

此品寄就香积如来以显诸佛净土之果。

就所寄人以题品目名香积品。

此品之中三门分别。

一定所辨。

二释来意。

三随文解。

所辨有二。

一就维摩显德分别。

此品亦为显示维摩不思议德。

取饭香积小室广容。

是其所显不思德也。

二就法分别。

法谓法身净土因果。

今此正显净土因果。

明众香界庄严妙事是净土果。

下文所说修十修八是净土因。

所辨如是。

次释来意。

还约向前两义释之。

一就维摩以释来意。

维摩德中义别四对已如上辨。

入不二下是第四对。

于此对中前品所行修行实证。

此品所成成就不思解脱之德。

因行有就故须辨之。

又复前品入不二门明解脱体。

此品明其解脱之用。

依体有用故次辨之。

第二约法以释来意。

从上以疾国王大臣皆往问来广明如来法身因果。

此品明佛净二因果。

身必依土故须辨之。

来意如是。

须释其文。

此品有二。

一正辨法。

二维摩文殊于大众下明说利益。

前中复二。

一因舍利念食为由取饭香积明净土果。

二彼菩萨闻皆曰未下因彼新来菩萨赞请明净土因。

净土之果香积最显彼以彰。

净土之因娑婆明胜。

故就此说。

然此所明净土因果成上初会。

云何成乎。

前初会中宣说菩萨成佛之时具足一切功德国土。

相犹未显。

今此寄就香积显之。

故下文中明众香即一切皆以香作。

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如是等也。

又初会中宣说菩萨成佛之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相亦未显。

故今亦就香积显之。

故下文中明香积国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天菩萨。

又初会中宣说菩萨成佛之时具足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相亦未显。

今此亦寄香积显之。

故下文中明香积国诸菩萨等香树下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菩萨所有功德皆具。

成果如是。

又前会中宣说六度四摄等行以为土因。

未出明处。

今此辨之。

故下文中明娑婆界独有十事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又前会中宣说诸行为净土因。

未出明法。

今此辨之。

故下文中明此菩萨成就八法行无创疣生乎净土。

此八纯是摄明之法。

依此摄起一切诸行为净土因。

成因如是。

就初辨明净土果中。

初舍利弗念食为由。

后维摩诘为之取食显示自己不思议力。

并显香积净土之事。

舍利念中。

于是舍利举兴念人。

以此慧胜能多起发。

故偏生念。

下出所念。

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常于何食。

因尚空室故生此念。

良以饮食时中所须所以念之。

又因念食多有开发。

故今念之。

问曰。

何故前念床坐通为弟子。

今此念食偏为菩萨。

释言。

床坐大小同须。

是故通为。

食中声闻有乞食法。

故不为之。

又前念坐通为弟子而被呵责。

故今不举。

就下维摩为取食中文曲有三。

一呵所念令舍秽食。

二若欲下许为取饮令求净食。

三时维摩入三昧下正为取食遂其心欲。

初中维摩举能呵。

知下意者明呵所由。

而语已下正出呵辞。

佛说八解仁者受行。

举其所明。

八解是其离欲之法。

所以偏举。

义如别章。

此应广论。

今且列名。

内有色想外观色内无色想外想色净想解脱以为第三。

空处第四。

识处第五。

无所有第六。

非相第七。

灭尽第八。

此八离缚名为解脱。

背离下过。

是故经中名为背舍。

又龙树云。

背净五欲舍离著心亦名背舍。

仁者受行明应无欲。

岂杂欲等约明以呵。

岂谓可也。

受行八解可得杂于贪欲食心而闻法乎。

以此秽食受用多过故呵令舍。

问曰。

舍利向前念食为菩萨。

维摩何故呵其自欲。

释言。

舍利向前念食原从自己须食心起。

自有所欲谓他亦须。

故念菩萨常于何食。

维摩今者深察其本。

故就呵之。

自下第二许为取食。

若欲食者举其所须常令汝得未曾有食。

许为取之。

净土之食受用多益。

欲令求故须许之。

自下第三正为取食。

显示自己不思议力。

令人习学。

并显众香净土之果。

使人愿求。

于此文中。

宗为彰净对秽显之。

文有六段。

摄为三对。

言六段者。

第一维摩以神通力显示上方香积佛界。

遣他取食令此众见。

二彼诸大士见化已下。

明众香国诸菩萨等因化往彼知此娑婆而来听法。

此二一对显示异土令互相知。

三维摩即化九百万下。

明此娑婆小室广容。

四维摩诘语舍利等可食已下。

明众香界少饭广竟。

此二一对显示异事令互相敬。

五维摩问香积如来以何说下。

彰彼如来摄他之仪。

六彼菩萨问释迦牟尼以何说下。

明此世尊开道之法。

此二一对显示异法相学。

六中前四为彰食益。

后之两段为显法益。

彰食益中初维摩取。

二彼佛与。

第三维摩从他受食。

第四维摩与众令食。

初中有三。

一维摩诘现众香界令此众见。

二问菩萨下命众取食。

三于是维摩不起坐下命众不得遣他往取。

就初段中。

维摩初现后众共见。

问曰。

维摩何故现彼令众见乎。

为显净土令众求故。

又现自己不思议力令众学故。

云何示现。

分别有二。

一为彰所取是实非虚。

寄实以显不思议力。

二为彰所取是远非近。

寄远以显不思议力。

文中初言即入三昧。

现化所依无时不在。

随化现入以神通力彰其所用。

此不思议如意通力示诸大众现化所为。

下明所现。

于中有五。

一示方界分。

二示远近度四十二恒沙佛土。

三所现国国名众香。

四所现佛佛名香积于今现在。

五就所现广辨其相。

辨相有四。

一土二人三土四人。

其国香气最为第一。

是其初段明土胜也。

泛论净土有三庄严。

已如上辨。

一事庄严五欲精胜。

二法庄严纯说大乘。

三人庄严纯诸菩萨。

此三庄严众香具有。

此即第一事庄严中香庄严也。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是第二段明人胜也。

此亦即是人法庄严其界皆以香作楼。

是第三段重明大胜。

彼佛与下是第四段重明人胜。

佛与菩萨方共坐食。

受供人胜。

有诸天子皆号香等。

能供人胜。

上来现土。

众见可知。

自下第二命众取食。

何不望真遣化往取。

乃须命众示不自高不轻众故。

又欲对彼显己力胜令众尊敬起佛求故。

于中有四。

一维摩诘命众取食。

故问菩萨。

仁者谁能致彼佛饭。

运致担辇之谓。

二以文殊威神力故众皆默然。

文殊为使维摩化取故令默。

文殊何意欲令维摩遣化往取。

维摩化往。

彼多菩萨寻化推本来此听法。

余往无宜。

故制使默。

三维摩诘击众令取。

仁德众多不堪取食可明之甚。

故今反击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四文殊师利为众解过。

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以众生学解脱之德。

不堪往取。

愿莫轻辱。

自下第三。

彼维摩诘命众不得遣化往取。

何不身往乃使化乎。

维摩即是此食化主。

客在其室无宜辄舍。

又欲使彼诸菩萨等寻化推本来此听法。

故身不去。

于中有三。

一化为菩萨。

相好殊胜。

二而告之下教往取食。

三时化下明化菩萨蒙命往取。

初中维摩不起于坐居众食前。

明起化处。

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胜等。

明化所作。

依金光明圣身有三。

一是真身。

谓法与报。

二是应身。

随化现生。

三是化身。

从应化起。

今维摩诘备此三身。

彼维摩诘真德之体即是真身。

毗耶所受即是应身。

所化菩萨即是化身。

第二教中而告之曰。

总举教辞。

下别显之。

先示其处。

须教身往下教乞辞。

如我辞曰总举教辞。

下别。

于中先教问讯世尊。

愿得已下教从求食。

此乐下明乞所为。

令乐小者得弘大道。

通法之益。

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传人之益。

又弘大道受法之益。

亦使如来名声普闻闻佛之益。

问曰何故舍利念食偏为菩萨。

维摩取食偏为乐小。

答舍利念食偏为菩萨义如前解。

又复舍利实谓菩萨身有所待。

故为念食。

维摩深知菩萨无须。

今时取食专欲使彼乐小法者。

睹佛菩萨净土境界妙用难测发心愿求。

第三化往取食之中。

初化菩萨升于上方举众皆见。

后化菩萨发言求食。

合众同闻。

言如前教。

上来第一现众香界。

遣化取食。

合众同见。

自下第二明众香园诸菩萨等因化知此。

而来听法。

问曰。

诸佛同不异。

即彼佛所听法。

得何劳来此。

泛解有三。

一自为故来。

欲于此方佛菩萨所供养听法。

以于此方佛菩萨所有最因缘。

供养听法获多益故。

二为他故来。

所为有二。

一为彼土众生于此佛所有最因缘。

应见得益。

德力微劣莫能自运。

须大菩萨导引将来。

如无边身流离光等各将无量菩萨来此。

而得利益。

如是等也。

二为此土众生故来。

此土众生应见彼来得多益。

故此是第二为他故来。

三为赞扬三宝功德是故须来。

于中或有赞扬佛德。

初成。

菩萨众集赞叹等是。

或为显法。

显法多端。

不可具列。

或为显扬菩萨功德。

德义非一。

今诸菩萨从众香来。

应具前意。

文中正求为自故来。

并欲显扬维摩之德。

文中有五。

一众香菩萨睹致问。

彼佛具答。

二菩萨审问维摩。

其人如何能作是化。

彼佛具答。

三彼如来钵盛香饭与化菩萨。

四众香菩萨请欲来此。

彼佛听许。

五时化菩萨既受钵下。

化及彼众承力至此。

初中先问。

彼佛酬答。

问中初言彼诸大士举能问人。

见化菩萨彰其所睹。

欲未曾有嗟其高胜。

下正为问。

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其所从。

娑婆世界为在何许问其方所。

言何名为乐少法者问其所为。

彼国无小所以问之。

由化菩萨前请彼佛。

欲于娑婆施作佛事。

令乐小者得弘大道。

故发斯问。

即问佛者请圣辨答。

下佛答之。

佛告之曰总举答辞。

下方度等随问别答。

于中初至界名娑婆。

答上问中娑婆世界为在何许。

娑婆胡语此翻名忍。

悲华经释。

此土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

土从人称故名为忍。

佛号释迦于五浊世为小乐众生敷演道教。

答上问中云何乐小法者。

彼佛所化五浊恶世。

乐小众生名乐小者。

彼有菩萨名维摩下。

答上问中今此上人从何所来。

明此化人维摩遣来。

先列维摩住不思议辨其所得。

为菩萨说明其所作。

故遣化来彰其所遣。

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明遣所为使此慕求。

名增功德。

自下第二彼诸菩萨审定。

维摩其人何如乃作是化。

问其人也。

德力无畏神足若斯。

问其德也。

下佛答之。

佛言甚大其人高。

对其初问。

一切十方皆遣化往叹其化广对其后问。

第三彼佛以众香钵盛满香饭授化菩萨。

文显可知。

自下第四众香菩萨请佛来此。

彼佛听许听中先请。

初列请人。

俱发声等发言正请。

供养释迦见维摩等。

彰请所为。

下佛听许。

可往听去下。

为诫约。

先诫其身后诫其心。

身有二。

一教摄身香。

无今已下明教所为。

彼见受染名起惑著。

二教舍本形。

勿使已下明教所为。

睹胜卑退名自鄙耻。

诫心中又汝于彼莫坏轻贱而作碍想。

正劝舍过于人莫轻。

于直莫碍畏而不入。

名为碍想。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十方如空明实净。

土等如空。

非无如空。

又为他小不尽现净。

明化现秽。

亦可十方皆如虚空。

明其性净。

佛为化小不尽现净。

明其报净。

彼土实净为化不现。

故莫轻贱而作碍想。

自下第五化及彼众承力至此。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

所求遂心。

与九百万所摄称意。

俱承佛威及维摩力。

明来所依。

于中分别。

众香菩萨承彼佛威。

其化菩萨承维摩力。

通则义有。

于彼世界忽然不现。

发之速也。

须臾之间至维摩舍。

所至疾也。

由承圣力故彼不现。

须臾至此。

彼彰忽然。

此云须臾言左右耳。

上来五段合为第二。

自下第三明维摩诘从化受饭。

并显维摩不思议力小室广容。

令彼新来菩萨深敬。

于中有四。

一维摩诘化九百万师子之坐。

高广如前。

令彼新来菩萨坐上。

二化菩萨以所取饭维摩诘。

三明饭香普薰毗耶及三千界。

四由香普薰诸众云集。

此即香之饭益也。

于中初明闻香快乐口叹未有。

明云集中。

初明人众云集。

诸地神下余众云集。

人中初先辨列其众。

次来入舍。

后明所见欢喜设礼。

下明却住。

余众可知。

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维摩得饭。

命众同食。

即显香积少饭广竟。

令此尊敬。

于中有二。

一命共食彰食无尽。

二其诸菩萨声闻已下明食身乐。

显食殊胜。

前中偏告声闻令食不命菩萨。

问曰前坐大小通告。

今此何故偏命声闻。

解有四义。

一前者念坐通为大小。

故前等告。

今此念食偏为菩萨。

恐彼声闻不敢取食。

故偏告之。

第二床坐大小通须。

故所通告。

食中声闻别有乞法。

于此所取无心欲食。

故偏告之。

第三义者。

前所取坐至极高大。

通此人量。

须教菩萨变身如坐。

须教声闻礼佛而坐。

为是通告。

今所取食至少不多。

声闻心局畏少不足。

无心欲食。

为是告。

菩萨意广知少多。

不虑不食。

是故不告。

第四义者。

向前取坐不简大小。

故前通告。

今此取食云言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

彼佛与食意亦如之。

良以声闻正是所为。

故今偏告。

欲使共食知饭无尽发心愿求。

义意如是。

文中有三。

一告声闻直劝命食。

二自果声闻念其食小。

化菩萨彰食无尽。

三于是钵饭悉饱众下者食无尽。

初中先告舍利弗等。

劝之令食。

大悲勋下诫舍小意。

食从悲起名大悲勋。

取为定少名为限意。

用不应法名为不消。

此食无宜故须预诫。

无以限意使不消也。

第二段中文别有二。

初异声闻念其饭少。

异有两种。

一别大称异。

大乘法中见道已前依教明行。

名大声闻。

彼不同此。

故名为异。

二于小中简大称异。

简彼舍利目健连等诸大声闻。

故名为异。

而此大众人人常食。

二化菩萨下呵其所念明食无尽。

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

言小德者声闻福德庄严少也。

言小智者声闻智慧庄严小也。

无量福者佛福多也。

无量慧者佛智多也。

用少量多理所不合。

故云勿以。

四海竭下明饭无尽。

成念不应。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假约事。

明食无尽。

一切人食揣若须弥乃至一劫亦不尽者。

假约世人明食无尽。

一切人食食人广也。

揣若须弥所食多也。

人别须弥乃至一劫食时也。

假使如此犹亦不尽。

所以下释。

初先征问。

一钵之饭所以我言不尽者。

何下对释之。

无尽德人所食之余终不可尽无尽。

惑等是五分身。

功德具者余德具也。

于是钵饭悉饱众下。

是第三段明诸大众共食不尽。

上来三段为第一明食无尽。

下明食者身安快乐。

显食弥胜。

于中初明食者身乐。

次喻显。

后明食者身皆出香。

下以喻显。

此第四。

自下第五明香积佛摄化仪。

令此众生舍言习学。

维摩先问香积如来以何说法。

下具答之。

彼菩萨曰。

我土如来无文字说彰彼异此。

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等。

正辨其相。

但以众香得入律行。

依香道。

菩萨各各坐香树等。

依香具善。

文显可知。

自下第六彰此如来开导之法。

习学。

于中初先众菩萨问维摩诘。

释迦牟尼以何说法。

维摩下答。

于中初总别后结。

此土众生刚强难化佛为说刚强之语。

以调伏之。

是初总也。

是地狱等是其别也。

别中约就四谛分四。

一苦二集三道四灭。

何故偏约此四明法。

上说释迦于五浊世为乐少众生。

敷演道教。

教少众生多说四谛。

故偏举之。

苦中地狱畜生饿鬼是三涂难。

是诸难处者。

谓郁单越长寿天等难处也。

愚人生处谓余边地无法处也。

次明其集。

于中虽复因果。

通举约果显因。

宗成集义举三邪。

是杀生等明其十恶。

是悭吝。

等彰其弊。

文皆可知。

次明其道。

于中虽复邪政举。

对邪辨。

道行虽众要唯三学。

先明其戒。

是结戒者明其戒法。

是持戒等明其戒行。

持戒者是止持也。

是犯戒者是止犯也。

是应作者是作持也。

是不应作是作犯也。

是障碍者明前二犯能障道也。

是不障者明前二持不障道也。

是得罪者明前二犯得罪报也。

是离罪者明前二持离罪报也。

次明定学。

言是净者世俗净定也。

言是垢者味相应定。

亦可净者是无漏定垢者一切世俗定也。

下明慧学。

是有漏者世俗等智。

是无漏者出世圣智。

是邪道者道邪智。

是正道者。

内学正智下明灭谛。

是非通举对非彰是。

是有为者生死因也。

业烦恼等兴集生死。

故曰有为。

是无为者因中之灭。

是世间者生死果也。

是涅槃者果中灭也。

亦可分段因之与果名曰有为。

尽此之灭称无为。

变易因果名为世间。

除此之灭说为涅槃。

上来别相下总结之。

于中初法次喻后合。

以难化人心如猿猴以若干法制御乃调。

是法说也。

譬如喻可知。

上来明果。

自下第二明因。

彼菩萨赞叹请问明净土因。

起因此胜就辨之。

于中有二。

一因彼赞叹彰此明胜。

二因彼请问净土因显此明法。

又复前段明摄善行。

后明离过。

故下名为行无疮疣生乎净土。

又复前段明摄土行。

自摄常土。

后段明其生净土现生他国。

前中先叹。

后对辨胜。

叹中彼诸菩萨闻也。

皆曰未有。

是总叹也。

下别叹之。

初先叹佛。

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以贫乐法度众生者。

此国众生无有大乘法财自资。

名之为贫。

唯乐小乘说小以为贫所乐法。

如来以此度众生也。

下叹菩萨。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无量大悲生在土者。

劳谓勤劳。

勤化人。

谦谓谦下。

谦卑谦物。

怜苦随生名无量悲生是佛土。

上来叹竟。

下维摩诘因叹显胜。

明此修胜故生此土。

于中初明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

一世所行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言非虚。

故曰诚如。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此娑婆界有十事善净土所无。

对问总释。

何等下别。

先问后别。

通皆利他。

于中别分。

前六以已所修六度摄益利众生。

后四以其化他之法随宜度物。

于中前三是化他法。

后一化行。

法中初句。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小乘法化。

以大乘法度乐小者。

大乘法化。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人天法化。

化他行中。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下结。

自下第二。

因彼显此修法。

于中。

先问此土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此菩萨来意导人往生净土。

故为此问。

与涅槃中无畏菩萨问生净土其义相似。

维摩下。

答成就八法行无创疣生乎净土。

是总答也。

行无疮疣能净其因。

生乎净土能招净果。

又无创疣能舍秽国。

生于净土能入净国。

何等下别先征后列。

此乃约就修义不同以分种。

此八悉是摄修之法。

用此摄起初会之中净土行也。

八中初四是利他法。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是第一句。

慈无量也。

慈怜心益。

故不望报。

代一切生受诸苦恼。

是第二句。

悲无量也。

悲心深厚。

故代一切受诸苦恼。

问曰。

若是众生法报何可代受。

由其菩萨住苦教化彼得出离故名代受。

又复系囚鞭杖等苦有可代处。

菩萨亦代。

功德尽施是第三句。

喜无量也。

以喜除嫉故。

能尽施。

等心众生谦下无等。

第四句。

除无量也。

舍除憎爱名为等心。

齐能卑敬故曰谦下。

绝离怨亲差别之异故言无碍。

后四自利。

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是句。

于自学处起敬信心。

于菩萨视之如佛。

于人敬也。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于法信也。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是第二句。

于他学处去恚碍心。

不嫉彼供不高已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是第三句。

于受用事痴秽心。

彼供已利言之左右。

有过背舍名为调伏。

常省已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是第四句。

于行事起专精心。

常省已过不讼彼短离过心精。

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慕善心专。

不余想名为一心。

有善皆欲名求功德。

以此通前合为八也。

是为下结上来辨法。

维摩文殊于大众下。

大段第二明。

说利益。

此即通明一会之益。

故言维摩文殊说时百千天天人发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忍。

若准此品文殊不说。

第二会竟。

  菩萨行品者。

于此品中因彼众香菩萨法。

广辨菩萨尽不尽行。

因以标品。

是故名为菩萨行品。

从此已下第三会说。

于中以四门分别。

一释来意。

二就维摩显德分别。

三就法分别。

四科文辨释。

来意如何。

释有四义。

一维摩室中所辨之法。

须佛述赞传于后。

故为此会。

二维摩所现不思议庵罗。

未睹。

化事未周故兴此会。

三香积之饭庵罗未知。

欲使同知彼此共求。

故须此会。

四众香菩萨来为见佛土。

上来未睹。

今须往见请法还土。

故集此会。

来意如是。

维摩显德。

分别有。

明维摩解脱之行。

寄往见佛明因趣果。

趣入如来实证法身名解脱体。

二彰维摩解脱之用。

掌持大众往诣庵罗。

远接妙喜安置此土。

是不思议解脱用也。

显德如是。

须辨其法。

法谓因果。

此品总明法身净土二种之因。

阿閦品明其身净土之果。

问曰。

此中所辨因果。

与上何异而须更论。

异如上辨。

今更显之。

先就因明。

后就异说。

因异有二。

一约人分别。

向前两会。

为化娑婆秽土众生专教求净。

明所行专求净土。

此会为化众香世界净土菩萨。

教其随深不尽不为不住无为。

二常法分别。

前初会中直出法体未明修相。

后之两会。

明修成相。

于中。

前会教修趣寂破离有无趣入不二。

问疾讫尽观众生品。

破离凡夫著有趣。

佛道一品。

破离二乘著无趣寂。

不二门品。

破离菩萨差别二见以趣一寂。

此会明其从寂起用。

不尽有为是其用也。

粗分且然。

细分实谦通。

因异如是。

果异如何。

先就身论。

后就土说。

身中初会明应身果。

前寄宝积叹以显之。

始在佛树。

力降魔等悉明应也。

第二会中明报身果。

说从一无量功德生等。

此会明其法身之果。

如下文说。

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

后际不去。

如是等也。

细求亦通。

粗分亦然。

土果如何。

前初会中寄就释迦。

显其净土。

第二会中。

寄就香积而辨净土。

此会寄就无动如来而彰净土。

前寄释迦即染彰净。

明净土体。

第二寄就香积如来。

染外彰净明净土相。

此会寄就无动如来。

而辨净土取之置此。

彰净随染明净土用。

通则前会取饭。

此食亦是用矣。

辨法如是。

次第四门科分辨释。

就此会中。

初明由序。

众坐定下是其正宗。

序中有三。

一维摩诘。

欲往佛所先现瑞相发起众心。

二掌持大众往诣佛所起众所欲。

三佛为化益敕众令坐。

初中复三。

一维摩现相。

二阿难请。

三如来辨。

初中。

是时佛说法者。

明现相时。

于庵罗园明现相处。

其地忽然广博严等。

正明现相。

为容多众故地广。

为安净众现宣净法故令严净。

使大众咸皆慕仰故令众会皆作金色。

此亦即显不思议也。

二阿难请。

三佛辨答。

文皆可知。

此初段竟。

自下第二持大众往诣庵罗。

于中。

维摩初命文殊。

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次文殊述。

善哉行矣。

今正是时下。

维摩诘正持众往。

先标其人。

即以神力。

明其所用。

谓不思议如意通力。

持诸众等。

显其所作。

先持众往到著地。

下与诸众礼敬如来。

维摩先礼。

稽首足下礼之别称。

此表敬也。

屈首接足是自卑相。

故用表敬。

右绕表爱。

还不离。

是爱恋相。

故用表爱。

一心合掌明心专也。

恭如来故一面立。

次诸菩萨后余声闻释梵等众咸皆避坐稽首佛足。

以此诸众前背在坐维摩持来故。

须比之。

上来第二。

维摩持众往诣庵罗。

自下第三。

佛敕令坐。

先敕后坐。

文显可知。

上来由序。

自下正宗。

于中。

有三。

一重辨前事。

令庵罗园旧众同知。

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作佛事下。

净众心器。

三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已下。

以法正教。

初中有二。

一问舍利所见维摩神异之事。

令此众知。

二阿难自下辨前所取香积之饭令此众知。

前中初言众坐已定彰问时也。

下正问之。

二问两答。

佛语舍利汝见大士之所为乎。

问其见不。

良以舍利前与文殊共往。

维摩所现舍利具见故今问之。

唯然已见。

舍利随答。

汝意云何。

问其胜劣。

我睹其为不可思等。

舍利辨答。

不可思议。

总叹显胜。

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别叹显胜。

非意所图明其不可以识识也。

心意识等眼目之别。

图谓图量。

凡夫心识不能图量。

是故名为非意所图。

非度所测明其不可以智知也。

圣以智慧测度不及。

是故名为非度所测。

自下第二。

辨前香饭令此众知。

文别有四。

一阿难怪问如来为辨。

二舍利弗自说身香。

阿难审问舍利具答。

第三阿难摩诘饭消。

维摩为辨。

四阿难赞叹如来述成。

初中阿难先问起发。

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下。

佛为辨。

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第二段中。

初先舍利自说身香。

阿难次问。

此所从来舍利后辨。

长者维摩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故我身香。

第三段中有两问答。

初阿难问。

香住久如维摩次答。

至此饭消阿难重问。

久如当消维摩下答。

于中。

初约行德以答。

后约断德。

前约行中初就凡论。

此饭势力至于七日后乃消。

凡夫感薄。

故唯七日。

次就声闻。

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谓见道已上。

入正位食此饭者得正解脱然后乃消。

谓无学果。

下就大说。

若未发意食此饭者发意乃消。

种姓已上。

亦可是其初地已上。

发意食者得无生忍。

谓七地已上。

得无生忍至一生补处然后消者。

谓第十地。

十地学穷度一生已便得菩提。

是故名为一生补处。

上来约行明消久近。

下就断绝。

先喻后合。

譬如有药名上味等。

立喻显食此饭如是灭一切烦恼。

然后乃辨食同喻。

问曰。

此饭为实是食。

为是法假说为饭。

慕讫之家言此。

是法假说名饭。

若实是饭安能如此。

若法能然何是称奇。

饭食能示方是叵思。

又法能示。

浅而非深。

饭食能示方为深极。

实深为浅。

更别求深之谬矣。

诸佛菩萨凡所受用一切境界悉皆如是。

能资行用非独此饭。

如转轮王所生[病-丙+犬]宝。

圣王居上自然离欲逮得四禅。

玉女虽见如睹佛像不生欲染。

况菩萨所受境界。

如经中说。

菩萨有一照法性冠。

善此冠时一切法性悉来现心。

诸事齐尔。

第四段中。

阿难先叹未有总叹。

如此香饭然作佛事。

重复辨叹。

下佛述成。

如是所叹契当。

故重印之。

自下第二。

净众心器。

心垢染妨于受法。

故须净之。

所净有。

净众香菩萨之心。

二净庵罗声闻之心。

众香菩萨前来见此生下劣心。

故须净之。

庵罗园中声闻之众。

未睹维摩妙德神奇。

尊仰不深。

故须净。

文中初先净彼众香菩萨之心。

且止阿难其有智下。

净彼庵罗声闻之心。

前中初明诸佛如来法门不同去彼轻心。

阿难汝见诸佛国地土若干下。

彰实平等生其重心。

尊重释迦同彼佛也。

复就前中。

先明如来化门不同。

是名入下结明知益。

使彼解入除离心过。

前中文别有十五句。

初言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作佛事等。

十四种别。

顺行示现。

末后一句。

八万四千诸烦恼门作佛事者。

逆行示现。

何者八万四千烦恼未见说处。

不可辄言。

若翻八万四千度门。

而为八万四千烦恼义则可知。

何者八万四千度门。

如贤劫经具广辨列。

彼名曰喜王。

心自思惟。

行何三昧。

便速能致八万四千诸度法门诸陀罗尼解脱门等。

思已诸佛。

佛随答之。

言有三昧。

名了法本。

菩萨行之便速遂致八万四千诸度门等。

何者是乎。

彼说。

佛德具有三百五十种门。

一一门中皆修六度为因。

便有二千一百诸度。

用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患。

便为二万一千诸度。

言四大者。

凡夫用其地水火风四大为身。

圣修诸度得净法身。

舍彼四大名为对治。

言六衰者。

六尘大贼衰耗善法故名六衰。

圣修诸度佛境。

舍彼六尘名治六衰。

用此二万一千诸度治四心病。

是故便有八万四千。

何者是乎。

治多贪病二万一千。

治多嗔病二万一千。

治多痴病二万一千。

等分二万一千。

是故合有八万四千。

此诸烦恼驱众生。

六道往来受苦不息。

多为瘦劳。

诸佛现起摄化众生。

是故以此而作佛事。

烦恼既然业苦亦尔。

文略不说。

化门无量且举斯耳。

上来广举诸佛化门。

下结知益。

使彼斯来菩萨入中遣心过。

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是结言也。

依前具解。

名之为入。

下彰知益。

菩萨入此门者。

举能知。

下就论益。

益有二种。

一于佛土离分别益。

二于诸佛齐敬之益。

前中初言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见净无过。

始无欣庆名为不喜。

中无贪求偏欲往生称曰不贪。

终在离慢说为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睹深无失。

始无忧畏名为不忧。

中无局难舍而不生说为无碍。

身在不下生退没想。

名为不没。

下明于佛齐敬之益。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

总以标举信佛异。

非行不纯名清净心。

无秽唯净故说为但。

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显前清净庆佛巧化。

所以欢喜。

重佛化能。

故云恭敬。

赞佛化希。

故云未有。

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现土不同。

出其所敬未曾有事。

上来第一明佛化异去众轻心。

自下第二。

明佛实等生众重心。

于中。

初明佛实平等生众等心。

是故名为三藐已下。

结叹显胜生众重心。

前明等。

中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空无若干。

立喻显法即明土等。

如是见下。

辨法同喻即明佛等。

于中。

初言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略明佛等。

此即明佛证智等也。

诸佛色身威相种等。

别明佛等。

此亦即显余德等也。

于中。

先别具诸下结。

别中初明身德平等。

后明土等。

前身德中初明自德。

大慈悲下明利他德。

威仪所行及其寿命。

复明自德。

说法教他重明化德。

自德中有五种等。

一色身等。

二威神等。

三相好等。

四种姓等。

五戒定下明功德等。

余皆可知。

上来明等生众等心。

自下第二。

结叹显胜生众重心。

尊重释迦同于香积。

先法三名后就显胜。

名别无量且彰三种。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

此翻名为正真正觉。

三言正藐。

之言真。

三复名正。

佛陀名觉。

名为多陀阿伽度者。

此名如来。

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故名如来。

又复如诸佛而来亦名如来。

名为佛陀此直名佛。

良以诸佛功德平等。

是故一切悉名三藐。

乃至名佛。

下就显胜。

于中有三。

一正叹显胜。

明此三义。

若具广说阿难等辈所不能受。

二阿难闻已不能受持。

便生退心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三如来安慰。

前正叹中。

若我广说此三句义。

明其义广。

汝已劫寿不能受等。

显其广相。

于中。

初明阿难一人寿命一劫不能受持。

正使已下。

假举三千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寿命一劫亦不能受。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菩萨已下。

举佛德广成前不能受持所以。

阿耨菩提无有限量。

明佛体广。

智慧辨才不可思者。

明佛用广。

阿难白佛不敢自谓为多闻者。

是第二句。

阿难自退闻已不能受三句义。

故生退心。

佛告已下。

是第三句。

如来安慰。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

正安其心。

佛义广多声闻不及。

故不能受非是阿难退失闻持故不能受告之勿起退意。

所以下释。

初先征问。

所以道汝不能受三句义今言勿起退意者何。

下对释之。

我昔说汝声闻人中。

为最多闻不同菩萨。

良以说汝声闻人中。

为最多闻非菩萨故。

虽复多闻而不能受诸佛功德。

非由退失方妨不能。

是故劝汝。

勿起退意。

上来一段净彼新来菩萨之心。

下次净彼庵罗园中声闻之心。

令于维摩起深敬意。

于中先明维摩智德声闻不量。

后彰维摩所有神通二乘不作。

先中初言且止阿难止其前言。

亦可止其测度之心故曰且止。

下正诫之。

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

明人叵测。

一切海测高可测等。

明德难量。

别言菩萨。

正论维摩。

下明神通不可作中。

汝等舍置菩萨所行。

简去前行。

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力等。

正就神通明不能作。

是维摩诘人之劣也。

一时所现时中也。

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明人多也。

于百千劫时之长也。

多人多劫尚不能为。

何况少人少时而能作也。

上来第二净众心器。

自下第三。

正教以法。

于中分二。

尽此品来以为初段。

见閦品为第二段。

此两段中三句分别。

一分别。

此品化益众香菩萨。

后品化益娑婆之众。

二约修分别。

此品明其自分所修。

后品彰其胜进所习。

行修上进入佛境界能见佛故。

三约。

法分别。

法谓因果。

此品明因。

后品明果。

就此品中文别有三。

一众香菩萨请法还土。

二佛告下如来为说。

三尔时彼诸菩萨闻下。

明诸菩萨闻法欢喜礼敬辞去。

就初请中。

先悔前过。

唯然下请求后法。

悔前过中。

尔时众香世界者。

标列其人。

合掌向佛。

启告所请。

我见此生下劣心。

自申己过。

今日悔责舍离是心悔愧前愆。

所以者何下。

领佛教明悔所以。

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现佛国异。

我前不知妄生分别。

故今自责。

下请法中。

言唯然者求佛许可。

唯是专义。

然是可义。

专求如来然可于已。

故然。

愿赐少法正请佛说。

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明佛教益。

亦可此言明己敬顺念佛恩。

随顺修行名念如来。

亦可念佛所教之法名念如来。

下佛为说。

说中有三。

第一总劝。

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二何谓下随别以教。

三是为有尽无尽法门汝等当学。

结劝修习。

就初总中。

言有尽者世可思言。

言无尽者真帝常住。

此二无碍名为解脱。

此举其法。

汝等当学劝之修习。

下文别教。

于中初略。

何为不尽有为下广。

略中初言何谓为尽谓有为法。

释前有尽。

世谛起作名曰有为。

以有为故。

经可息灭故名有尽。

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释前无尽。

真谛常住。

故曰无为。

以无为故。

不可息灭故名无尽。

此释向前有尽无尽解脱法门。

如菩萨下释显学法。

泛论有三。

一取寂门。

同声闻行。

不住有为不离无为。

二起用门。

别二乘行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三[雨/隻]修具足。

离二边行于法不住不舍。

无为亦然。

有为不住即于有为不生染著。

有为不舍即于有为不生怖畏。

离此二过名于有为得解脱矣。

于无为法不一向住。

于空不著。

于无为法不一向舍。

于空不畏。

离此二过名于无为而得解脱。

今此为教众香菩萨随有起用。

是故偏第二门说。

如菩萨者。

标别二乘。

不尽有为。

即是地经发起胜行常随有也。

不住无为。

即是地经修方便智不住空。

此二为门。

下广显之。

于中。

初就始修行中以明不尽不住之义。

又具论下终成行中明其不尽不住之义。

前中先明不尽有为。

后显不住无为之义。

就明不尽有为之中。

初问后总结之。

何谓不尽是初问也。

谓不离等。

是广辨也。

法多难识。

今且言之。

粗分为二。

一明地前世间之行。

二发行善根下明初地上出世间行。

世间行中初发正修。

在诸禅定如地狱下。

教起正。

前正修中。

初教悲愿以为行因。

后教正行。

前教因中。

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是利他因。

慈言不离悲云不舍。

左右言耳。

除发智心而不忽忘。

是菩提愿自行因也。

发意求佛一切种智。

是故名发一切智心。

忽谓轻忽。

于菩提心重而不轻名为不忽。

坚守不失故言不忘。

如涅槃说。

下教正行。

于中初明自分之行。

求法已下明胜进行。

前自分中先明利他。

教化众生终不厌惓。

常化行也。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

功摄行也。

下明自利。

护持正法不惜身命坚守正法。

以为行本。

种诸善根无疲厌者。

依法造修。

种诸善根明修顿也。

无有疲厌明修常也。

志常安住回向。

用前所修上求佛也。

求心不退名为安住。

巧以诸善回求菩提。

是故名为方便回向。

此三行修之次第矣。

下胜进中初智后福。

前修智中。

求法不懈是其自利。

说法不吝是其利他。

后修福中勤供诸佛是其自利。

下不畏等是其利他。

于中七句。

初不畏生死是勇猛心。

以不畏故常在教化。

亦有经言。

入生死而无所畏。

其义相似。

翻译不同。

二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是不动心。

荣辱不动故能常化。

此亦即是平等心也。

以无忧喜故能齐化。

三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是离慢心。

情无慢高故能接化。

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

是开导心。

教修六念四念处等令离烦恼。

五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是随有心。

不贵涅槃远离乐。

故常能随有教化众生。

六不著以乐是离著心。

得乐不著。

故能舍之利益众生。

七庆于彼乐是随喜心。

菩萨专以利物为意。

故于自乐心不爱著。

乐庆喜。

上来第一教修正行。

下教正心。

于中有四。

一利他心。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离凡夫心得而不味。

故如地狱。

于生死中园观想。

离二乘心常乐游处。

故如园观。

二自利心。

见来求者起善师想。

起敬喜心。

凡是善师教人生善。

来乞求者能生我善心。

故如师想。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生福利心。

如施能生一切种智。

故喜不悔。

三重明利他。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四重明自利。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能生法身。

道品法为眷属想者。

能亲益己。

故如眷属。

上来明其世间之行。

下明出世。

于中有二。

一修广行。

生死无数劫意而勇下。

明修胜行。

前广行中。

发行善根无齐限者。

始修宽广初地已上。

发生广愿有行皆修名发善根无有齐限。

以诸净国成已土者。

成行宽广。

于中四句。

一依净土。

摄报宽广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是义云何。

广修净因令一切因庄严妙事于己土中悉皆备有。

故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二依净土起自宽广。

行无限施。

亦有经言。

开门大施。

其义相似。

诸行皆因。

且举布施。

三依法身。

摄报宽广具足相好。

四依法身起因宽广除一切恶。

净身口意。

诸行皆因且举持戒。

生相好中戒行强故。

故地持云。

三十二相无差别因。

皆是持戒。

若不持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

大人相。

前明广行。

下修胜行。

生死无数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惓。

起胜也。

于彼生死无数劫苦。

力能伏断。

故意有勇。

闻佛广德决修不退名志不惓。

前意后志。

眼目异辞。

以智慧下发行胜也。

于中有二。

一依前生死意而有勇起治过行。

二不坏下。

依前闻佛志而不惓修摄善行。

前中四句。

初二破障。

后二摄治。

前破障中。

初以智慧破诸烦恼障。

后以精进摧伏魔军远离业障。

又破烦恼明离解障。

后摧魔军明除行障。

又破烦恼明除慧障。

魔军明除福障。

前中初先自破烦恼。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断戒因也。

慧能破裂故说为剑。

烦恼侵害就喻名贼。

出阴界入果也。

下明兼他。

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就后句中。

以大精进摧魔军者。

魔谓四魔。

烦恼阴死及与天魔。

军谓十军。

如龙树说。

故彼文言。

欲是汝初军。

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

渴爱第四。

睡眠第五军。

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

嗔恚为第八。

利养军第九。

人第十。

如是等军众尘没出家人。

我以禅智力破汝等诸军。

得成佛道已广脱一切。

亦可正名魔众为军令以精进而摧伏之。

上来两句明其破障。

下二摄治。

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对上初句。

明摄对治。

修起向前破烦恼慧。

真慧离妄名为无念。

真慧证实名实相慧。

此常求之于世间法。

少欲知足而不舍世。

对上后句明摄对。

修前摧魔精进行也。

少欲知足自行离染。

而不舍世随有益物。

勤修此行故摧魔事。

上来第一依前意勇。

明修对治破生死行。

自下依前志而不惓修摄善行。

于中初明三业化他。

净十善下明具自德。

前中初言不坏威仪能随俗等。

明身业化。

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俗法益人。

所谓不舍道法能随俗也。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

道法利物。

得念总下明意业化。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

明闲法药。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

知物心器。

以乐说辨演法无碍。

明口业化。

上来利他。

下明自德。

于中初摄凡夫善法。

劝请说下明摄佛善。

深修善下摄菩萨善。

摄凡善中净十善道明修戒因。

受人天福明具戒果。

于人天中受八胜报名人天福。

此欲界善。

修四无量明修定因。

开梵天道明摄定果。

四无量心能生梵果名开梵道。

此上界善。

次摄佛善。

随喜赞善得佛音声。

具佛口业。

法螺声相是佛音声。

良以劝请诸佛说法故得佛声。

又见众生所作善业随喜赞善。

故得佛声。

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具佛身业。

下明摄修菩萨善法。

深修善法所生转胜。

因修成德。

亦有经言。

深行善法。

其义相似。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

依法成德。

依大乘法而起行。

故与菩萨行德不乖。

是故得成菩萨僧矣。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依心成德。

此三句中。

若就所依初句明胜。

第三心胜。

若论所成初句报。

第二人胜。

第三德胜。

上来广辨。

行如此下总以结之。

下次明其不住无为。

先问次辨。

后总结之。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

是初问也。

下广辨之。

于中初明地前所修。

观无常下地上所成。

地前修中依空无相无作无起四门修之。

诸法体空名为空。

于此空中无相可得名为无相。

无果可造名为无作。

无因可生称曰无起。

于此四中虽复学观。

而不住著故云不证。

以不证故能起有行。

上来明其世间所修。

下明出世。

如实正观理实同时。

寄从且分。

于中初至观于寂灭。

是初地中见道解也。

见无常等四法即名为见道。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者。

虽见有为无常多过。

而常在中种善根也。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者。

虽知苦过愿恒处之度众生也。

观于无我诲人不惓者。

见生无实而随假名常教诲也。

观于寂灭而不永灭者。

虽知涅槃寂灭之乐。

为他在有不取证也。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是二地上修道行也。

观第一义离身心相名观远离。

而依身心修智善行。

二地持戒名身修善也。

三地修定名心修善。

观无所归而归善法。

是四地上顺忍行也。

观第一义无所归趣而修顺忍。

归趣地无生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是七地上无生忍也。

虽复观理无生无起。

而常现生教化众生。

观于无漏而不断漏。

是七地上发起胜行。

知诸烦恼本来寂灭名观无漏。

而常现起烦恼业行名不断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是九地中化应生行。

了知诸行空寂不有而以诸行教化应生。

观于空无不舍大悲。

是九地中化众生心。

虽知众生空无所有。

大舍大悲怜念众生。

亦可前句以行教化明其慈益。

此不舍悲彰其悲益。

观正法位不随小乘。

是十地中见分坚固。

观法体空名正法位。

于空不著故不堕小。

观法虚妄知法假有。

无牢人等知法实无。

虚妄法中无有真实坚牢之性。

故曰无牢。

我人体空名无人主。

假名众生相不有名为无相。

下明不著。

随有起行本昔所发求佛云愿。

十地未满是故名为本心未满为满彼愿起修所行。

是故名为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实心修行故曰不虚。

所行施戒辱忍精进说为福德。

智慧即是波若度也。

此等随相约位且分。

未可专定。

上来广辨。

修如此下总已结之。

上来一对始修行中明其不住不尽之义。

下次就其终成行中。

明其不尽之义。

于中四对。

初对自利。

后三利他。

前自利中。

又具福德不住无者。

福随有生。

故不住无。

具智慧故不尽有者慧。

知有为幻化非实于中不畏。

常能处之。

故具智慧不尽有为。

后利他中。

初之一对利他始。

第二一对是利他次第。

三对是利他终。

就初对中大慈悲故不住无者。

慈悲随有故不住无。

满本愿故不尽有者。

本愿在有常化众生。

今为满之故不尽有。

第二对中。

集法药故不住无者。

从师求于化众生法名集法药。

求法在有。

故不住无。

随据药故不尽有者。

普随众生授法不休。

故不尽有。

第三对中。

知众生病不住无者。

知病在有。

故不住无。

灭众生病不尽有者。

生病无边随灭难穷。

故不尽有。

前总劝学。

次别教之。

下总结劝。

言诸正士告命所劝。

菩萨已修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名尽无尽解脱法门。

是结辞也。

如等当学。

是劝学也。

前诸菩萨法还土。

次佛为说。

下明菩萨闻法欢喜礼赞辞去。

于中。

初先三业敬养。

后辞还土。

前中初言彼诸菩萨闻说喜意业喜也。

以众华等身供养也。

于中。

先以香华等事供养三宝。

后为设礼。

供养中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供养于佛。

供佛宝也。

及此经法供法宝也。

并诸菩萨供僧宝也。

上来供养。

下为设礼。

此身业竟。

叹未等口业叹也。

上来敬养。

言已不现还本国者。

辞还土也。

  维摩义记卷第四(本)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

  见阿閦品者。

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见诸佛。

此品具论。

于中初明见释迦佛后见阿閦。

从后立称。

名见阿閦。

阿閦胡语此云无动。

此品明见无动如来。

是故名见阿閦佛品。

问曰。

此品亦见释迦。

何故偏言见阿閦乎。

释迦此土恒见。

阿閦如来今时睹。

就新立称名见阿閦。

又见释迦在于前品。

见阿閦佛在于此品。

以阿閦佛此品始见名见阿閦。

就此品中五门分别。

一就维摩显德分别。

二就法分别。

三释来意。

四对上辨异。

五随文释。

初就维摩显德如何。

彼德有二。

一解脱内观力见法身佛。

二解脱用远妙喜安置此令此众见。

前即自利。

后即利他。

显德如是。

次第二门就法分别。

于此品中辨法有二。

一为成因约法明见。

因行既成能入佛境见诸佛故。

二为成果约见明佛。

佛果难彰。

寄见显故。

显法如是。

次第三门解释来意有二。

一约见以解。

前品明其因行之体。

因行增长能入佛境见于如来。

故次辨之。

二就佛以释。

前品明因因成得果。

果体微隐寄见以显。

故须辨之。

来意如是。

次第四门对上辨异异有三种。

已如上辨。

一化人异。

前品化益众香菩萨。

此品化益娑婆之众。

二起异。

前品明修自分之行。

行修增长入佛境界能见诸佛。

是胜进也。

三辨法异。

前品明因此品论果。

果谓佛德。

辨异如是。

次第五门随文解释。

此品有二。

一见释迦。

二尔时舍利问维摩下明见阿閦。

于此二中有七种异。

一能见人异。

前维摩见后大众见。

二所见佛异。

前见释迦后见阿閦。

三能见行异。

前维摩诘内心。

故能见佛。

后诸大众愿求之力。

故能见佛。

四所现身异。

前维摩诘内正观力见法身佛。

后段大众以维摩诘胜神通力见色身佛。

维摩德高。

故是法身。

大众行劣故见色身。

五通局异。

前段之中局唯见佛。

后段见佛及见佛土。

六成行异。

前段维摩内正观力见法身佛成就自德。

后段维摩以神通力。

令诸大众见色身佛成利他德。

七化益异。

前段化人舍相入实成就证行。

证入如来法身之体。

后段化人发愿求生成就教行。

故下大众因见妙喜发愿求生。

两段不同。

有此七异。

就前段中如来先以为起发。

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向前自从其舍欲往见佛。

说之以为欲见如来。

随其化相自睹佛形。

名之为见。

实则内证相应名见。

内觉证见大众未知故。

问显之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下维摩诘身已所见令众同入。

于中初先观身类佛。

略明所见。

我观已下观佛同己。

广明所见。

问曰。

何不直就佛已明所见。

乃先观己以类佛乎。

解有四义。

一欲使人寻因知果。

观察自实类知如来法身体故。

二欲使人准果知因。

知佛法身与己体同。

悟穷自实成佛道故。

三欲使人知果与因同体无别。

于自身处求佛如来一切法故。

四欲使人知因与果同体无别。

息去异见证入平等真如法故。

前中如自观身实相。

观因类果观佛同己。

故曰如自。

何者身实谓如来藏佛真我。

此身本性故名为实。

实之体状目之为相。

相状如何。

似下佛身。

要而论之义门唯如实空。

二如实不空。

如实空中略有二种。

一离相名空。

二离性名空。

言离相者如论中说。

谓非有相亦非无相。

非非有相非非无相。

非一相非异。

非非一相非非异相。

非一异俱相。

非自相非他相。

非非自相非非他相。

非自他俱相。

如是一切妄心分别悉不相应唯证境界。

言离性者。

如来藏中具过一切恒沙佛法。

是诸佛法同一体性缘起相成。

以同体故摄别成总一切皆有。

将别分总一切悉无。

是则真法常有常无。

今说无义为离性空。

空义如是。

言不空者。

如来藏中法虽无量略要唯二。

一如实色。

二如实心。

如实色者如涅槃说。

佛性亦色。

亦是色故可以眼见。

又复如彼如来藏经说。

众生中具足如来眼耳等根如横中像。

此等名为如实色也。

此乃是其色性法门而非色事。

相状如何。

似此比丘无作戒法。

亦如阴阳五行等法体虽是色而无色相。

无色相故不可青黄赤白已取真色。

似彼体虽是色而无色相。

无色相故圣人证得。

法身无形体是色故。

圣人证得具足诸根。

又是色性缘起门故圣人证得。

无缘不现。

如实心者如经中说。

真心是也。

如来藏中过恒沙。

法缘起集成集成觉知心性。

是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

息去无明便为正知。

此亦是其如实觉知。

心性法同而非情事。

相状似何。

如镜照物而无分别。

真心亦尔。

体虽是心而无分别。

无分别故圣人证得神知永亡。

是心性故圣人证得具知如实慧。

是知性缘起门故圣人证得。

于一切法无不觉了。

此如实色及如实心名为不空。

如实空如实不空似后佛身。

故将类佛观佛亦然。

正将类佛佛与佛性同体义分故。

观佛身同己实矣。

是义云何。

凡佛体一。

以体一故佛望之。

众生之体从来常净无障无染。

即是诸佛圆净法身。

故上文言。

佛知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更灭涅槃既然佛身亦尔。

授凡望之彼净法身。

为惑隐覆与后显时。

净德为本说为佛性故与佛同体无别。

故涅槃说。

实苦集等。

实即是如来佛性虚空。

又如彼说。

三归即我。

以即我故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

自下第二观佛同己广明所见。

于中先别后总结之。

别中义多。

要而论之妙绝诸相圆具诸义。

妙绝诸相乃至无有一相可存。

圆具众义乃至无有一相可舍。

经中说。

真极唯在斯。

离此别立悉是虚妄。

故下文言。

作如是观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以此真极经中所说悉与此同。

故涅槃经金刚身品。

明佛法身十功德中明涅槃相。

圣行品中明性。

梵行品中念法念僧悉皆同此。

无量经叹佛法身亦与此同。

是故应以此之所说。

类显一切真实法矣。

有人宣说如来法身唯空非有。

此乃外道所立定空。

宣说如来法身唯有非空。

此亦外道所立性有非佛法身。

有人复言。

如来法身定非有无。

此亦外道所立定义非佛法身。

有人复言。

如来法身亦有亦无。

有真色心无于众相。

有不为无无不为有。

此亦外道所立有无非佛法身。

有人复言。

如来法身出于四句定不可说。

此亦外道所立第五不可说藏。

如成实说非佛法身。

离此偏过诸义通取无非法身。

即无说有。

有非定有。

即有说无。

无非定无。

即此有无说非有无。

非有非无亦非定性。

即非有无而说有无。

当知有无亦非定性。

即此四句不可定说名不可说。

彼不可说亦非定性。

佛身既尔。

菩提涅槃佛性等法类皆同尔。

文中合有一百二句。

相从为三。

初至不可以识识来明虽妄总。

智知识识是妄想故。

二无晦下乃至一切言语道断明离假名。

名字是其言语道故。

三非福田下乃至不可言说显示明离言说。

不可言说分别显故。

问曰。

妄想假名言说何异而别说离。

妄取之情说为妄想。

相所施名呼召诸法说为假名。

依起言辨说诸法名为言说。

于真本无名之为离。

又佛除舍亦名为离。

地持论中辨真实义亦离此三。

就初段中初先彰其佛体离相。

明离所取。

末后不可智知识识彰离妄想。

明离能取。

前离相有十四门。

初八约对诸法别门辨佛体相。

后六约对诸法通门辨佛体相。

前八门中初六离相明其非有。

后二显实彰其非无。

就前六中第一约对三世法门明佛离相。

不从前来不去至后。

今则不住前际未来今是现在。

有为迁流可从前来向后际去。

来去之间住今现在。

佛身常住性如虚空。

故前不来后际不去今不住矣。

余处多说前际过去后际未来。

今以何故前际名来翻名不来。

后际名去翻称不去。

释言。

三世是其时分约法而辨。

时虽约法法恒是通时恒是局。

如一色法通于三世。

名之为通。

三世而别说之为局。

余亦如是。

又时是总法恒是别。

一现在时统摄多法。

名之为总。

诸法各异目之为别。

如现既然过未亦尔。

时之与法有斯不同。

若将别时别分一法。

一法随时分为三法。

彼三法中。

一分过去一分未来一分现在。

是以经中前名过去后云未来今为现在。

若约三时辨一通法。

得言此法从前际来住今现在向后际去。

如世人言。

我从小来向于老去。

故今此中前际名来翻为不来。

后际称去翻为不去。

第二约对五阴法门明佛离相。

先就色说。

不观色者。

不观佛身同色有也。

不观如者。

不观佛身同色无也不观性者。

非有非无是色自性。

不观佛身同彼色性非有无也。

于佛平等法性身中从来无色。

就何说有。

故不观色。

色本不有对何无。

故不观色如。

有无并绝。

无可就之说非有无。

故不观性。

色阴既然余阴亦尔。

第三约对四大法门明佛离相。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第四约对六入法门明佛离相。

六入无积。

眼耳鼻舌身心过现不造因聚积果名为无积。

先有已舍故云眼耳鼻等已过。

第五约对三界法门明佛离相。

生死报谢不在三界。

第六约对三毒法门明佛离相。

生死因尽故名为三垢已离。

贪嗔痴惑名为三垢。

佛先断竟名为已离。

上来六明佛离相。

次下两门显佛实得彰其非无。

顺三脱门明其称理。

空无相愿是三脱门。

证会名顺。

亦可如来法身之体与彼三脱同体义分。

同体不乖故名为顺。

具足三明影其德备。

三明有三。

宿命天眼及与漏尽说以为三。

佛悉具足。

二菩萨明佛明及与无明明等说以为三。

佛悉具足。

如涅槃释。

菩萨明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是。

言佛明者所谓佛眼。

此二当体。

无明明者谓十一空。

空非慧照故曰无明。

能生智明故复名明。

如世五尘名为五欲。

能生欲故。

无明等者。

虽具三明而无分别。

是故说之与无明等。

前八约对诸法别门而显佛身。

下六约对诸法通门而显佛身。

彼一异等通诸法故。

于中初明不一不异。

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一异并绝。

是故名为不一不异。

二显德分别。

体备万德名不一相。

万德圆体如世虚空无碍不动非全别体名非异相。

第二明其不自不他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自他并无名不自他。

二显德分别。

随化现形名不自相。

法身体寂不随缘变名不他相。

第三明其非无非取亦有二解。

一遣相分别。

有无俱绝。

是故名为非无非取。

言非无相不著无也。

言非取相不取有也。

二显德分别。

随化现形故非无相。

自德常寂而无分别名非取相。

第四明其不此彼岸等。

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此彼中间一切皆无名不此岸及不彼岸不中流等。

生死此岸涅槃彼岸圣道为中。

对治门中说有此等。

就实以求本无生死。

故无此岸。

既无生死知复对何说为彼岸。

故上文言有缚有解。

若本无缚其谁求解。

两边既无约何说中。

故无中流。

二显德分别。

舍相证寂。

故不此岸。

得大涅槃不舍世间名不彼岸。

染净俱行不偏在中名不中流。

第五明其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虽化众生观于寂灭不取有相。

为化众生导以入寂故。

化众生而观寂灭。

灭而不取义有两兼。

是以言虽亦不永灭。

不著无相。

二显德分别。

虽化观寂是入寂行。

而不永灭是随有行。

第六明其不此不彼。

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不此不彼就身以论。

法身离相。

故不在此亦不在彼。

又佛国土一切皆如。

无此可在名为不此。

无彼可在名为不彼。

言不以此不以彼者就心而辨。

以是为也。

真心常寂不为于此名不以此。

不为于彼名不以彼。

又复众生一切皆无。

无此可为名不以此。

无彼可为名不以彼。

二显德分别。

法身充满一切法界不偏在此不偏在彼。

是故名为不此不彼。

大悲普覆不偏为彼名不以此及不以彼。

上来离相明无所可。

不取智知不可识识。

明离妄想彰无能取。

圣不能解。

是故名为不可智知。

凡不能缘。

是故名为不可识识。

上来第一明离妄想。

自下第二彰离假名。

于中初明佛体离相彰无所名。

末后一切言语道断。

彰离假名明无能名。

前离相中有十一门。

第一约对明闇明佛离相。

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明闇并绝。

是故说言无晦无明。

晦犹闇也。

明闇在情。

真处无情故无晦明。

二显德分别。

真慧照明故云无晦。

实证止缘故曰无明。

二无名无相此直遣相。

称体本无故曰无名。

形状叵得说为无相。

三无强无弱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强弱并绝名无强弱。

体外无他。

知复对谁说强说弱。

二显德分别。

内心卑濡故曰无强。

德行高胜故云无弱。

四非净非秽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染净两泯名非净秽。

若本有秽可除为净秽。

本不为除何说净。

二显德分别。

现起染过名为非净。

体出尘染故曰非秽。

五不在方及不离方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在离并无。

方谓处也无处可在名不在方。

无处可远名不离方。

二显德分别。

法身出相名不在方。

尔化在处名不离方。

六非有为非无为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有为无为二相双绝名非有为非无为矣。

问曰。

佛常可非有为无为应好。

何故非乎。

释言。

据实有为本无。

知复对何说为无为。

故亦非之。

二显德分别。

法身体寂故非有为。

妙用烦兴故非无为。

七无示说此唯遣相。

将言对人名之为示。

以言宣法目之为说。

于真无言故无示说。

八约六度六弊法门而显佛身。

解有三义。

一遣相分别。

六度六弊一切悉无。

是故说言不施不悭乃至第六不智不愚。

二就遣相显德分别。

就檀度中于真无舍故云无施。

此句遣相。

随世修檀故曰不悭。

此句显德。

就戒度中于第一义无恶可防故云不戒。

此句遣相。

随世离罪故曰不犯。

此句显德。

就忍辱中于第一义无辱可忍故云不忍。

此句遣相。

随世离嗔故曰不恚。

此句显德。

就精进中于理无修故曰不进。

此句遣相。

随世勤策故言不怠。

此句显德。

就禅度中于第一义无心可静故云不定。

此句遣相。

随世修禅故曰不乱。

此句显德。

就慧度中于第一义无慧可修故云不智。

此句遣相。

随世修智称曰不愚。

此就遣相显德分别。

第三唯就显德分别。

示起染过故无施等。

常行净德故无悭等。

九不诫不欺就口诚谓实也。

欺是诳也。

实语名诚虚言曰欺。

解有三义。

一遣相分别诚欺并无。

是故名为不诚不欺。

以无言故。

二就遣相显德分别。

于真法中实言无故曰不诚。

此遣相也。

随世实语故言不欺。

第三唯就显德分别。

权言度物故曰不诚。

真语化物称曰不欺。

十不来不去来去。

就身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来去悉无名不来去。

二分别。

法身常住名不来去。

第十一门不出不入。

出入就意。

随有名出。

证知云入。

解亦有二。

一遣相分别。

出入悉无名不出入。

二显德分别。

行常入如故曰不出。

随化常有故曰不入。

上来明其佛体离相乃至一切言语道断。

彰佛离名。

名字是其言说所依名言语道。

名由相生。

情相本无。

依何施名。

是一切言语道断。

上来第二明离假名。

自下第三明离言说。

于中初明佛体离相。

彰离所说。

末后不可言说显示。

正明离言彰离能说。

前离相中有十六门。

一非福田非不福田。

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田与非田一切悉无名非福田非不福田。

不同善人故非福田。

不同罪人故非不福。

二就遣相显德分别。

法身平等无受供者名非福田。

此是遣相。

随化示受故非不田。

此句显德。

二非供养非不应供两解同前。

三非取非舍取净舍染名为取舍。

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取舍悉离名不取舍。

二显德分别。

不偏住著名为非取。

染净双随故曰非舍。

四非相无相。

有名为相空名无相。

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就真以求。

相本不有故曰非相。

亦无遣有。

非相可存名非无相。

二就遣相显德分别。

法身常寂故曰非相。

妙用随缘故非无相。

五同真际等法性。

此句唯就显实分别。

如来法身与彼真际法性体同。

同体无别故曰同矣。

六不可称量。

此句唯就遣相分别。

口言不及名不可称。

心缘不至名不可量。

超过世人称量分齐。

是故名为过诸称量。

七非大非小解有两义。

一遣相分别。

大小并绝名非大小。

二显德分别。

能小非大。

能大非小。

是故名为非大非小。

八非见闻觉知眼识随生见。

耳识随生闻。

三识随生觉。

意识随生知。

此句唯就遣相分别。

如来法身不同事相。

六情诸根亦不同彼六尘境界。

是故非见乃至非知。

九离结缚。

此唯遣相。

一切烦恼佛悉断除名离结缚。

又复据实从来不有名离结缚。

十等诸智及同众生。

实性平等凡圣一如。

故等诸智同众生矣。

第十一门于诸法无分别。

前等于人此等于法。

染净平等。

故无分别。

第十二门一切无失无浊无恼。

口无过失。

心无浊乱。

身无衰恼。

第十三门无作无起无果可作无因可起。

第十四门无生无灭。

体真常住无有始生亦无终灭。

第十五门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情相悉无故无畏忧及喜厌矣。

第十六门明无已有当有今有。

无有起已谢性过去。

故非已有。

亦非现无当来始生故无当有。

亦非本无今生之义。

故无今有。

上来广举佛体离无相明无所说。

不可一切言说显示。

正明离言彰无能说。

言依相起。

无相可论。

知何所说。

是故不可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又复言说皆依情起。

情想本无。

谁起言论。

是故不可言说显示。

上来别观下总结之。

言如来身为若此者。

结明所观。

作如是下结明能观。

作如是观结已能观。

以观下辨观邪政令他正觉。

上来维摩见释迦佛。

自下第二维摩以神力令诸大众见阿閦佛。

于中有四。

一舍利弗问维摩诘前所从来处。

如来为辨。

二大众闻说求欲见之。

如来遣示。

三维摩为现远妙喜安置此土大众同见。

四为化事讫土还本处大众同见。

就初段中。

舍利初问后佛为辨。

舍利问中汝从何没来生此者。

彼舍利弗欲使维摩现本来处。

使众同见发愿求生。

所以问之。

下维摩诘呵其所问。

彰实无生。

令众趣入。

于中有三。

一就舍利所得之法明理无生。

二于意云何譬如幻下。

明法虚幻彰事无生。

三没者已下。

简圣异凡明己无生。

前中三句初维摩诘反问舍利。

汝所得结有没生乎。

没犹灭也。

二舍利答。

无没生也舍利所得空无我理。

不同事有故无生没。

三维摩诘约答反可。

若所得法无没生相。

云何问云汝于何没而至此。

第二段中句别有五。

一维摩诘举喻反问。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也随相论之。

业如幻师。

由业造作六道之报名作男女。

就本以说。

心如幻师。

由心造作一切种形名作男女。

二舍利正答。

无没生也幻无定实。

故无生没。

三维摩诘举法问。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呼。

四舍利弗答曰如是。

五维摩诘约答反呵。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

云何问云汝于何没而成生此。

第三段中初云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简凡异圣。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彰圣异凡明己无生。

自下第二如来为辨。

于中有三。

一如来因问辨出维摩所从来处。

二舍利叹。

三维摩因叹辨己来意。

就初段中佛告舍利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正出来处。

法华经中说阿閦佛在欢喜国。

今云妙喜大况相似。

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

此就人辨来。

前舍利弗问维摩。

何故不自辨出使佛说乎。

释云。

维摩前彰己体实无生没。

人舍相观察趣求。

今若自说彼没此生。

与前交反。

故自不说如来为辨之。

二舍利赞叹之中。

未有总叹。

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别以叹之。

第三维摩显来意中句别有五。

一维摩问。

日光出时与冥合乎。

冥谓闇也。

二舍利答。

不也总答。

日出无冥别以答之。

三维摩重问。

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四舍利答。

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五维摩诘约答显己。

菩萨如是合前日也。

虽生不净合行阎浮。

为化众生合欲明照。

不与愚合日光出则无众冥。

但灭众生烦恼闇耳合为除冥。

此初段竟。

第二段中。

初明大众闻说求见。

后佛遣示。

众求见中。

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求见其土。

不动如来及菩萨等求见其人。

佛遣示中。

佛知一切众会所念明告所由。

告维摩等正劝令现。

众皆欲见彰劝所以。

此两段竟。

第三段中初维摩诘为现妙喜。

后众同见。

维摩现中先自思念。

我当不起楼妙喜国安置此土。

作是念已入三昧下如念正取。

前中初言不起坐者。

彰化自在显己力能。

示不思议解脱德也。

楼妙喜国铁围山等举所取事谓土及人。

于中前别。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总以结之。

上至阿迦下至水际明取分齐。

以右手等显楼取相。

在手回转如陶家轮。

回来至此名入此界。

之不重如持华鬘。

令众同见名示一切。

后正取中句别有四。

一入三昧取彼置此。

二彰彼众有觉不觉。

先彰觉者后显不觉。

前明觉中。

先彰彼众请问取者并求佛护。

下佛答之。

非我维摩。

不觉可知。

三明妙喜虽入此界而不增减。

四娑婆虽容彼土。

亦不迫隘如本不异。

自下第二大众同见。

于中五句。

一佛观察。

汝等且观妙喜世界劝观彼佛。

其国严饰重劝土。

菩萨行净弟子清白劝观彼众。

二大众同答皆曰已见。

三佛修学。

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所行之道。

四明此众发愿求生。

五如来为记坚其去心。

以斯验求。

明知此会亦明净土非唯明身。

此三段竟。

第四初明化讫土还本处。

后明大众咸皆睹见。

文显可知。

上来三会别经已竟。

佛告舍利汝见妙喜无动佛下总明流通。

流通有二。

一是观学修行流通。

二嘱累下明其付属传教流通。

人行法住。

故须劝学。

传教法流。

故须付属。

前劝学中随人分三。

一舍利劝学。

二法供品初天帝劝学。

三法供品后如来劝学。

舍利劝学既是流通。

何故在于此品宣说。

释言。

因佛告言见妙喜不舍利答见。

遂即兴愿欢喜自庆乘劝他学故。

此论之。

初中有二。

一佛言舍利汝见妙喜不动佛不。

二舍利下答。

答有四句。

一彰己已见故曰唯然。

二愿使下因见兴愿。

愿一切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

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三我等快下庆己所得。

初言我等快得善利是庆喜辞。

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出所庆事。

四其诸众生若今现下正劝修学。

于中七句。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是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等是第一句。

明闻者益。

得益同己故云亦得。

亦可此句举劣显胜明修行益。

若有手得是经典下是第二句。

明得经益。

若有读诵解释已下是第三句。

明其读诵解释等益。

为佛护念是其益也。

其有供养如是人下是第四句。

明其供养维摩之益。

良以维摩体与佛同故。

供维摩则为供佛。

亦可供前读诵等人。

则为供佛传佛法故。

其有书下是第五句。

明其书写经卷之。

以此中明佛法身故。

书经处室有如来。

若闻是经能随喜下是第六句。

随喜益。

闻经随喜得佛不遥。

是故名为取一切智。

若能信解此经已下是第七句。

明其为化宣说之益。

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受菩提记。

佛人定作佛故。

一偈尚然何况部。

  法供品者下明天帝如来劝学。

如来劝中明依法行。

上顺圣心名法供养。

就之标品。

是故名为法供养品。

此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地持名为至处道供养。

名虽变改其义不殊。

就此品中初明天帝劝学流通。

二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佛下明如来劝学。

前中初先天帝劝学佛言善下如来述赞。

天帝劝中文别有三。

一叹经胜令人爱乐。

二如我解下明学多益令人修习。

三若有爱下天帝彰己供养守护令人重敬。

初中尔时释提桓因举叹经人。

此乃天帝之别名也。

于大众中明叹经处。

白佛言等彰叹经辞。

我虽从佛闻百千经举劣显胜。

未曾闻此不思议等对劣显胜。

如此经中说维摩诘不思议德。

名不思议神通经典。

又此经中宣说诸法决定实义。

名为决定实相经典。

第二段中如我解佛所说义趣。

申己所解明学多益。

益有二种。

一依经教受持之益。

二何况下明依经义修行之益。

前中若有闻信解受持读诵之者。

举持经人。

必得不疑明持经益。

谓是经中所说不思议解法必得不疑。

修行益中。

初言何况如说修行以劣况胜。

下就论益。

益随位别。

上下论之。

斯人则为闭诸恶趣开众善门。

是种性前善趣益也。

依经离过名闭恶趣。

依经修善名开善门。

常为佛护是种性上所得之益。

佛成立故为佛护。

护令离过。

念使增善。

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菩提是初地上所得益也。

降外摧魔是破邪益。

亦即是其利他益也。

彼具正智故破外道。

彼具胜道故能摧魔。

修菩提道是住正益。

亦即是其自利益也。

善学佛德名修菩提。

亦有经言修治佛道。

翻译别耳。

安处道场是八地上所得利益。

道场之义如上广辨。

地前渐学地上成就相应名为安处。

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是十地上所得益也。

通则一切智慧三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皆是佛迹。

十地顺行名为履践。

别则末后金刚三昧是其佛迹。

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帝释彰己供养守护令人重敬。

于中有二。

一明依经修行之者往为供养。

二所在下明有经处往彼守护。

未信令信已信作护。

上来帝释叹经劝学。

下佛述赞。

善哉总叹。

下别述之。

如汝所说是即辞也。

即前两段经胜学益。

悉如帝语名如汝说。

吾助尔喜是述言也。

述上第三行者往供。

经处往护。

此事大善。

故助尔喜。

尔犹尔也。

自下如来劝学流通。

于中有三。

一明此经说三世佛阿耨菩提。

有人受持供养是经。

则为供养去来今佛。

二正使下明财供养不及修经。

三过去无量阿僧祇下引事证成。

初中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佛阿耨菩提明经说佛。

前佛国品明佛应身。

方便品中明佛报身。

见阿閦品明佛法身名说菩提。

是故天帝若男女下。

明其受持供养经者则为供佛。

行顺名供。

供佛真身顺佛化意亦供应身。

自下第二明财供养不及修经。

于中有四。

第一广举供佛之事。

二反问天帝此人供养福宁多不。

三天帝正答甚多无量。

四佛取所答。

约对持经明福不及。

初中先明所供之佛多少之相。

政使三千如来满中法说明多。

如甘蔗等喻说明多。

下对此佛明兴供养。

于中先明现前供养。

至佛灭下彰佛灭后不现前供。

初中男子女人举兴供人。

或一劫等明供时节。

下显供相。

恭敬尊重意业。

供养赞叹口业。

下言供养奉诸所安身业供养。

不现供中至佛灭后明供时也。

言一一全身舍利所供事也。

舍利胡语此翻名身。

诸佛或有全身舍利。

身形如本。

或复为其分身舍利。

如似阿难般涅槃时分身四分。

如是等也。

或复为其碎身舍利。

如此释迦般涅槃时。

焚烧骨身碎如芥。

全身舍利供之最胜。

故偏举之。

若一劫等明供久近。

上来第一举供佛事。

自下第二反问天帝其人殖德宁为多不。

第三天帝以理正答多矣。

总答福多。

若百劫等别答显多。

自下第四佛取所答。

约对持经明福不及。

于中初明闻是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前供。

所以下释。

先征后解。

诸佛菩提皆从是生。

明佛真德由经所起。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约佛真德显经殊。

明持福多。

上来第二明财供佛不及持经。

自下第三引事证成。

于中有三。

一正举往事明财供养不及法供。

二时王宝盖岂异人下会通古今。

三如是天帝当知此下结叹劝学。

初中有二。

一举财供。

二时王一子名月盖下。

约对法供以显不及。

前财供中初先辨列所供之佛。

时有轮王名宝盖下彰能供人。

尔时宝盖与眷属下明供养事。

所供佛中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明时久近。

时世有佛号药王等正列所供。

药王别号。

如来等十是佛通称。

世界大严劫曰庄严辨其劫国。

寿二十劫明寿长短。

劫有内外大小之别。

内外之相已如上辨。

饥馑疾病及与刀兵。

伤害众生名为内劫。

水火及风坏灭世界名为外劫。

此二之中各有大小。

内中小者。

直尔饥劫疾病刀兵当分名小。

言其大者。

从初饥劫至后刀兵。

是中凡有六十四劫。

合为一劫名之为大。

何故定言六十四乎。

兵劫最小疫病七倍多于刀兵。

饥馑七倍多于疫病。

是故七饥有一疫病。

七七饥劫方有七病。

从初饥劫至后病劫五十六劫。

于彼最后病劫之后。

复经七饥方有兵劫。

以此通前合说以为六十四矣。

外劫之中亦有大小。

直尔火劫风劫水劫名之为小。

从初火劫至后风劫。

是中亦有六十四劫。

合为一劫名之为大。

何故定言六十四者。

义之似前。

风劫最少水劫七倍多于风劫。

劫七倍多于水劫。

是故七火有一水劫。

复经七火方一风劫。

为是定言六十四矣。

今言佛寿二十小劫。

当应就彼内劫之中小劫为言。

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等明众多少。

能供人中。

时有轮王举其人也。

名曰宝盖列其名讳。

七宝具足彰其所有。

言七宝者。

一轮宝二是珠宝。

此二非情。

三是象宝四是马宝。

此二畜生。

五典藏臣。

龙树说云。

是夜叉神与人交接。

六主兵宝七女宝。

此三是人。

此等相状功能势力。

悉如经说不可具辨。

主四天下明其所王。

须弥四面大海之中有四洲渚。

名四天下。

东方有渚名弗婆提。

形如满月。

人面像之。

南方有渚名阎浮提。

其形尖邪。

人面像之。

西方有渚名瞿耶尼。

形如半月。

人面像之。

北方有渚名郁单越。

其形正方。

人面像之。

此四天下金轮圣王通皆镇之。

银轮之王王三天下。

铜轮之王王二天下。

除东及北。

铁轮之王但王阎浮。

为简后三故说宝盖主四天下。

王有千子端正勇等彰其所生。

下明供事。

于中初明王自供养。

供药王佛至满五劫下。

教千子供养。

王先敕告后明诸子奉命供养。

上来第一明财供养。

自下第二约对法供以显不及。

于中有四。

一王子月盖思己所为财供为胜。

空天告之不及法供。

二月盖闻已仰请法供。

空天教问药王如来。

三月盖受教问药王佛。

如来为说。

四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下。

闻法获益修行法供。

初中两句。

一王子月盖独坐思惟。

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二以神通下明以佛力空天告之法供为胜。

第二段中句亦有二。

一月盖王子闻胜请问。

何谓法供。

二空天教之问药王佛当为汝说。

第三段中文亦有三。

王子月盖诣药王请问法供。

二如来为说之中。

初言法供养者牒其所请。

下辨有二。

一出法体。

二若闻如是等经已下。

约对前法以明供养。

明法体中文别有二。

一辨法体相。

二能令众生坐道场下显其法能。

前中有四。

一明法深。

二菩萨藏摄彰其法大。

三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明其法定。

四成六度下彰其法胜。

亦名义备。

初中诸佛所说深经总以标举。

显示深义故曰深经。

下别显之深有三种。

一难信深难生决定。

二难受深难领入心。

三难解深难可悟入。

初言一切世间难信是初深也。

言难受者第二深也。

微妙已下是第三深。

明经所说第一实义。

出过世人四心分齐故难解入。

言微妙者明其出过闻慧境界。

言教粗事闻慧能得。

深经所显第一实义不同粗。

故曰微妙。

微妙故闻慧不得。

言难见者。

明其出过思慧境界。

易见之法思能得之。

法性实义难可得见。

故思不得。

清净无染明其出过修慧境界。

藏性妙出情妄名净无染。

情缘不及。

是故亦非修慧能得。

非但分别思惟能得。

明过报生识知境界。

前闻思修是变易因。

报生识知是变易果。

以修无漏业因力故生便知法。

是故名为报生识知。

此知亦以妄心为体。

性是攀缘分别之法故说以为分别思惟。

以分别故彰于平等无分别法。

然彼平等无分别法灭观方证。

非但分别思惟能得。

上来第一明其法深。

自下第二明其法大。

明前深法是其菩萨法藏所摄不同小乘。

  自下第三明其法定。

约行显之。

陀罗尼即举其行也。

即是外国语。

此翻名持。

持诸法故。

论其体性唯念与智。

记法不是其念也。

知法不失是其智也。

持随义别广多无量要摄唯二。

一者法持亦名闻持。

持教不忘。

二名义持。

持义不失。

随所记持如法不改。

故说为印。

下约显法。

菩萨以此陀罗尼印印证诸法。

故曰印之。

以法定故一得不舍故至不退。

举至不退彰法定矣。

此第三竟。

自下第四明其法胜。

亦名义备。

于中初明修善之法。

离众魔下明治过法。

前修善中初明自利。

入大慈悲彰其利他。

前自利中成熟六度明能起因。

善分别义叹其教胜。

能善分别行修之义。

故成六度。

顺菩提法明能趣果。

辨果令求名顺菩提。

众经之上叹其教胜。

善顺菩提故名为上。

此起自利。

入大慈悲明起利他。

入犹顺也。

善教菩萨化益众生名入慈悲。

上来修善下明治过。

于中初言离众魔事及诸邪见。

明其离。

离众魔事除邪业也。

及诸邪见灭邪解也。

下明摄治。

顺因缘法明说世谛令人解也。

言不乖法故曰为顺。

说生死法因缘虚集名顺因缘。

无我生等明说真谛令人证也。

无我无生及无寿命明说生空。

空无相等明说法空。

诸法无性名之为空。

缘相亦无。

故云无相。

无果可造故云无作。

无因可为称曰无起。

凡欲灭邪要须观察十二缘法。

上下多然。

故约因缘以明摄治。

此第四段明其义备。

上来第一辨法体相。

自下第二彰其法能。

于中粗分有三。

细分有六。

言粗三者。

一者能令众生坐乎道场成佛正觉。

二令众生入佛法下令人起行。

三背生死下令人发心。

细分六者。

一令众生坐于道场成佛正觉。

二诸天下为人称赞。

三能令生入佛法下。

令人起行。

四诸佛贤圣所共称下为圣称赞。

五背生死下令人发心。

六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为佛称说。

此六段中初二一对。

次二一对。

后二一对。

就初段中能令众生坐道场者。

此大乘法能令众生成佛道也。

辨义有三。

一直论真。

金刚三昧亲生佛德名为道场。

依之得果故名为坐。

通则诸行能生佛德悉名道场。

如上光严问疾中说。

坐义如向。

二唯就应菩提树下得佛道处名为道场。

居中得果名之为坐。

三约应显真。

寄约应坐心显真成。

今此所论约应显真。

而转法者。

内证真道能为他说。

举为他说显己得也。

第二段中诸天龙神乾闼等所共叹者为凡叹也。

唯后应尔。

第三段中。

初能令人起自利行。

说众菩萨所行道下起利他行。

前自利中。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入佛教法。

摄诸贤圣一切智慧入佛义海成就证行。

亦可令生入法藏。

入佛字义二种法藏。

摄众贤圣一切智慧。

成就证教二种智慧。

下利他中文别有二。

一于法能说。

二能救下于人能益。

前能说中。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能说行法。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能说理法。

于人益中。

初于一切毁禁众生能为救济。

教令悔除名为救矣。

后于一切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诸魔是其邪业众生。

外道及贪烦恼众生。

外道有见及贪有爱。

皆使怖畏厌离断除。

此第三竟。

第四段中诸佛贤圣所共称叹为圣叹也。

亦叹其法。

第五令人发心之中。

皆生死苦令人生厌。

向涅槃乐使人生欣。

第六段中十方三世诸佛说者。

明此经法能令众生背生死苦求涅槃故。

诸佛共说上来明法。

自下第二约对前法以明供养。

于中有二。

一于前教令信解受持读诵解为法供养。

二依前义旨如说修行为法供养。

前中先辨后总结之。

辨中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等。

  依法自觉为法供养。

以方便力为众生等。

以法化他为法供养。

是名下结。

下依法行为供养中。

先辨后结。

辨中义二文别有四。

言义二者。

一则依前成六度等集善之法。

修习善行为法供养。

二则依前离众魔等治道之法。

修离过行为法供养。

文别四者。

第一总明依四依法修集善行。

随顺十二缘下。

依向前十二缘法修离过行。

三依义下重广初段明依修集善行。

四随顺法相无所入下。

重广第二依十二缘修离过行。

就初段中又于诸法如说行者。

准后明依四依之法而修行也。

第二段中。

随十二缘观法缘有。

十二缘义广如别章。

此应具论。

离邪见等知法实无离法邪见。

依空所除。

得无生忍依空所灭。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正明所解。

此前一对明众生空。

而于因缘无违无诤复观缘有。

空不乖有名无违诤。

于法无违。

于人无诤。

离诸我所复观实无。

法为我所于理无也。

此后一对明法体空。

自下第三重就四依明修善行。

四依之义广如别章。

此广具辨。

今且释名并论次第。

名字如何。

初言依义不依语者。

义解有四。

一对相显实所以名义。

二对体彰用义用名义。

三对恶论善义利名义。

如地持说。

善法名为义饶益聚。

不善名为非义饶益。

无记名为非义非非义。

四对因彰果。

德义名义。

故地持中无上菩提名为得义。

菩萨所行名得方便。

诸经说义具此多种。

今此所论理法为义义当初门。

凭之起行故说为依。

不依语者诠谈为语。

不依有二。

一自未知义。

但可不依乖法之语。

二自己知义一切不依。

第二依智不依识者。

解法决了目之为智。

凭之取法故说为依。

闇心分别名之为识。

弃而不从故曰不依。

第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者。

显实分明名了义经。

凭之取义故说为依。

覆障之言名不了经。

弃而不从故曰不依。

第四依法不依人者。

法解有二。

一轨则名法。

二法名自体。

凭之起行目之为依。

又凭取义亦名为依。

宰用名人。

不依有二。

一自未知。

但可不依乖法之人。

非令不依如法之人。

二自己知一切不依。

名义如是次第如何。

经论不同略有五种。

一观入次第。

如成实说。

第一依法不依于人。

第二依了不依不了。

第三依义不依于语。

第四依智不依于识。

此乃约就闻思修等观入以辨。

依初两门修成闻慧。

于中初门简人取法。

后门就法简非取是。

第三依义修起思慧。

思知义故。

第四依智。

依诸贤圣智行之法起于修慧。

第二从体起用次第如涅槃说。

第一依法不依于人。

法者所谓大涅槃。

涅槃果体故先辨之。

第二依义。

义者所谓法身解脱摩诃般若。

是佛果德。

依体有德。

是以次论。

第三依智。

智者谓佛一切种智。

依德有用故辨之。

第四明依了义经。

依智起说。

是以后论。

第三据果寻因。

次第亦如涅槃。

第一依义。

义谓法身解脱等法。

此佛果德。

是以先论。

第二依法。

所谓法性果依理成。

是以次辨。

第三依智。

智者所谓僧行常住无为不变。

果由因成。

所以次说。

第四明依了义经。

所谓一切大乘经典。

因依教起所以后辨。

又前果德因之而起。

故明依智。

前所依法藉教而显。

故明了义。

第四据深寻浅。

次第如此中说。

第一依义。

义是理体成德所依。

故先辨之。

第二依智。

智是证智依义成德。

故次论之。

第三明依了义之经。

经是义。

前所依义由诠而显。

所以次辨。

第四依法。

法谓行法。

前智依于行法修成。

故复明法。

第五摄法起修次第如地持说。

第一依义。

义是理义起行所依。

是以先论。

法。

法是教法。

义由诠显。

故次辨之。

此二是其摄法次第。

后二起修。

第三明其依了义经。

依教修解。

于此门中正解取教。

莫问大小。

一切悉了随分所说皆当法故。

故彼文言。

于如来说深清净一切悉了。

与此相违名为不了。

第四依智。

智谓修慧。

此依前义起修慧行。

故彼文言。

以修慧知。

不以闻思议诸法义。

义有多途各据一门。

今此且修一相之言。

自下第四重就向前十二因缘修离过行。

于中初辨。

作如是下结以显益。

辨中初言随顺法相明观世谛。

无所入下明观真谛。

言无所入无所归者。

总明真观。

因缘空寂始无所入终无所归。

无明灭下别明真观。

初言无明毕竟灭故行毕竟灭就始观也。

因缘法中观法有二。

一顺二逆。

逆顺不同泛释有四。

一就事相次第分别。

从前向后寻因趣果。

名之为顺。

从后向前寻果推因。

说之为逆。

二就法相生灭分别。

观十二缘集生名顺。

散灭为逆。

三就理相破性分别。

观十二缘假有名顺。

顺法有故。

无性空寂说以为逆。

逆于有故。

四就理义破相分别。

观十二缘妄相虚有。

名之为顺。

如空中华如阳炎水。

相即无相名之为逆。

如阳炎水就观本无。

不但无性。

相亦不有。

此反缘相故说为逆。

四中前三大小同知。

后一唯大。

今此所论义当后门。

向前宣说随顺法相。

是顺观也。

此言无明毕竟等。

是逆观也。

乃至因缘相亦不有名毕竟灭。

乃至生灭老死灭者。

越余举终。

义皆尔也。

上来别观。

下结显益。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牒前顺观。

无有尽相牒前逆观。

法本无生。

今无可灭名无尽相。

无法可尽方乃其毕竟灭矣。

不复起见正显观益。

一切断常有等见不复起也。

前明法中。

先明离见后方宣说顺因缘法。

今此先说顺因缘观后明离见。

言左右取。

上来别明修行供养。

是名四最上法之供养总以结叹。

上来第三月盖请问如来为说。

自下第四明其月盖闻法获益修行法供。

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

闻法益也。

此四地上云何得知。

五忍别分地前伏忍。

初二三地是其信忍。

四五六地是其顺忍。

七八九地是无生忍。

十地及佛是寂灭忍。

今言柔顺彼第三忍所收。

故四地上。

即解宝衣教具供等荷恩供养。

白佛已后修行法供。

于中有三。

一自宣己心彰己欲于如来灭后修行法供请佛加护。

二如来为记。

三月盖蒙记正行法供。

初中白佛如来灭后我行法供。

自宣己心守护正法彰己所作。

愿以神力加哀建立。

请佛加护。

冥助以力名威神加。

哀怜助念。

第二段中佛知其念内心知也。

而记曰等口言记也。

法能遮防从喻名城。

知必能护所以记之。

第三月盖行法供中文别有二。

一于佛现在。

修行自德为法供养。

二于佛灭下。

明佛灭后以经化为法供养。

前中初先闻佛授记以信出家。

次修善法精进不文得五通下。

明其所得。

得五神通行用无碍。

通菩萨道行体自在。

此二自德。

得陀罗尼意业成就。

无断辨才口业成就。

此二化德。

就佛灭后行法供中。

初明月盖依法起说。

月盖比丘以守护下。

明说益人。

前起说中。

于佛灭后起说时也。

以其所得神通总等起说德也。

满十小劫彰说久近。

药王如来所转法轮举所说法。

随而分布正明说也。

后益人中。

月盖比丘守护法故勤行精进牒前起后。

下正论益。

初益菩萨。

即身化益百万亿人。

于大菩提立不退转。

后益二乘。

能令十四那由他人发二乘心。

后益凡夫。

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就引证中上来第二。

正引往事明财供养不及法供。

自下第二会通古今。

明供多益悉得作佛令人□学。

文显可知。

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下。

是第三段结叹劝学。

当知法供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结叹也。

是故天帝当知法供供养于佛是劝学也。

  嘱累品者。

上来广明劝学流通。

自下明其付嘱流通。

累是担累。

法是传者之重担。

故名为担累。

以此嘱付令人传通。

故名嘱累。

就斯标品名嘱累品。

亦可累者是其重累。

如来殷勤重累付嘱。

故云嘱累。

约斯标品名嘱累品。

此品有二。

一如来付嘱令人传通。

二佛说是下。

明其所说当法称机大众同喜。

就初段中付人有二。

传者有四。

付人二者。

一付弥勒。

二付阿难。

弥勒将于此界成佛。

成就众生故。

须付之令以神力明弘通。

阿难是其传法藏人故。

复须付令使结集传布宣通。

传人四者。

一弥勒菩萨奉命流通。

二余菩萨自誓宣通。

三四天王自誓护通。

四阿难比丘受教传通。

初中有三。

一佛付弥勒。

二弥勒闻付奉命弘通。

三如来述赞。

初佛付中。

如来初先以法正付弥勒。

当知菩萨二下。

举其得告示弥勒令教舍远。

前正付中文别有三。

一举法正付。

我今以是无量亿劫所集菩提付嘱汝。

此经宣说菩提真德。

约就所说以名其经。

名曰所集阿耨菩提。

故上文言。

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阿耨菩提。

亦说佛因。

从胜言之。

亦可此经能生菩提。

菩提从此经生。

从其所生以名其经。

名为所集阿耨菩提。

故上文言。

法佛菩提皆从是生。

生佛之因就胜为言。

二如是辈经于佛灭后。

劝于未来传布流通。

如是辈经牒前所付。

辈犹等也。

亦是类也。

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流布时也。

末世难通故须劝之。

汝等当以神力流布正劝传通。

于阎浮提须流处也。

阎浮众生行法最胜。

故遍言之。

无令断绝灭后常通。

二所以下释劝所以。

初先征问。

我有何所以劝汝传通。

下对释之。

于中初明不传之损。

未来当有男子女人及天龙等发菩提心乐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是其损也。

下明传益。

如是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等是其益也。

如此辈人牒前未来发心之人。

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自行益也。

念经希有名希有心。

随生得利而为广说化他益也。

上来如来以法正付。

下举得失告弥勒令教舍远。

于中三对。

一约理教以辨得失入理为得。

二唯就教以明其失。

三唯就理以彰其失。

前中有二举数次列两名。

先问后辨。

一好杂句文饰之事。

著教失也。

二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解理得也。

入犹解矣。

下辨其相。

若好杂句是为新学。

彰劣显胜。

若于如是无染著等。

辨胜彰得。

第二对中复二举数。

名杂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总显其失。

何等下别。

先问后辨。

初闻深经惊怖疑等。

于法起过。

若有护持解脱经者不肯亲等。

于人起过。

有此二下总河显失。

有此总牒。

当知新学明劣非胜。

为自毁伤明其有罪。

谤法毁人当堕阿鼻。

名曰毁伤。

不能于深调伏其心彰其无善。

第三对中。

复二举数。

虽信深等总显其过。

虽信深法犹自毁伤明有罪也。

辨得兼失。

是以言虽。

而不能得无生法忍明无善也。

何等下别先征后辨。

轻慢新学而不教悔于人起过。

违利他也。

虽解深法取相分别于理起过。

违自利也。

是为总结。

上来第一如来付嘱。

自下第二弥勒传通。

于中有二。

一对佛向前举过告示。

惊叹未有自誓舍离弥勒久无。

今为此言。

欲使诸人同也舍远。

二奉持下。

对佛向前举法付嘱。

自誓弘通。

于中初先对佛向前所集菩提付嘱于汝。

己奉持。

若未来下。

对佛向前于佛灭后。

汝等当以神力流布。

彰己传通。

于中三句。

一明未来男子女人求大乘者。

当令普得如是等经。

二与其念力使堪受持为他广说。

三明未来受持说者悉是己力。

由佛前劝当以神力广宣流布故。

明未来有受学者。

悉是己力之所建立。

自下第三如来述赞。

善哉叹也。

如汝所说佛助尔喜是述可也。

上来弥勒此土流通。

自下第二明余菩萨他方传通。

于是一切举传通人。

合掌白等举传通辞。

如来灭后流通时也。

十方国土流通处也。

广宣布流通事也。

广宣流布阿耨菩提。

明传证法令他自学。

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明传教法使他化人。

自下第三四王护通。

明经卷读诵说者。

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

面百由旬无令得便。

自下第四阿难传通。

于中三句。

一如来告劝令使传通。

二阿难奉教彰己受持。

并问名经。

此经义多。

当□□□□义而名斯经。

三如来为说。

此经名为维摩所说约人以名。

此经三会初会佛说。

中间一会是维摩说。

第三一会佛及维摩二人共说。

今此偏就维摩所说以立其名。

名维摩诘不思解脱。

寄其显故。

亦名不思解脱法门就法彰名。

悉如上解。

如是受持依名劝持。

上来第一付嘱传通。

自下第二明其所说。

当法称机大众同喜。

从初讫后名佛说已。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