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经疏之四

维摩经疏 #

  

  维摩经疏 #

  辩才已下叹有中智。

辩才者。

言辞清当称之为辩。

秀觉过物目曰才也。

无碍者。

世人之才有穷有竭。

菩萨辩才无有穷竭。

游戏神通者。

或世人游戏或山林池沼以适其志。

明此大士五通化物于己心犹若游戏也。

又解。

游戏者。

率尔即去不加心力。

明菩萨在通不难义同游戏。

逮诸总持者。

得陀罗尼总持。

一者闻持。

二者义持。

闻持者。

一迳于耳终不忘失。

义持者。

一领胸衿始终不丧。

无所畏者。

内德既丰故不惧外敌也。

又解。

菩萨修四无畏。

一者得闻持陀罗尼。

二者善别众生根性。

三者无有难而不通。

四者善决众疑。

第四句降魔劳怨者。

明其所除。

上既备空有二行。

自非除于四魔。

何能备空有之行。

故次明断除四魔。

烦恼魔者即为因累。

阴魔死魔即是果累也。

天魔起恶之缘。

故宜除遣。

第五句入深法门讫决定大乘。

复明空有二行。

何以而来。

上既明除于四魔。

若不观达空境则无以除三魔。

自非有智备足何能除于天魔。

所以重明也。

此理幽邃称之为深。

能轨曰法。

通智为门。

善契理宗故言入也。

此语空境也。

善于智度者。

即是智体。

正由智波罗蜜备故能入深法门。

通达方便已下讫决定大乘。

明于有行。

通达方便者。

善巧不著故称方便。

事中无拥称之为通。

能有所到故称达也。

大愿成就者。

菩萨仰要佛果愿度众生。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者。

善识众生心趣善恶。

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者。

上中下品机悟万差悉能了知。

即是识病。

久于佛道已下。

此明识药。

从初性地讫于法云能通至佛称为佛道。

心已纯寂者。

寂之言善。

明菩萨心栖此法久已善练也。

决定大乘者。

此语万行连载为义。

明于大乘之理决定明解。

解理分明谓之决定。

第六句诸有所作已下。

明于三业。

何故而来。

明所以备于上德以三业为本。

故次明诸有所作能善思量叹于口业。

论云思量论者难胜难坏。

意地思量口业说法无事不契也。

八地以上既备不思议智故。

能不思而照。

不议而应。

何故言思量。

欲明菩萨于己以下不待思量。

若仰侧佛地犹须思量。

故言思量也。

又一解。

菩萨口业善说称机不差所感动与理冥义同思量而作。

住佛威仪者。

叹于身业。

十地菩萨仰学如来象王视观威仪举动行坐住卧也。

心大如海者。

叹于意业。

海者溟而难恻流润无崖。

明大士德量溟旷非下所恻润流无崖故喻如海也。

又一解。

海者广纳众流故称为大。

欲明菩萨之心一切万行尽能行之。

一切众生尽欲度之。

一切功德尽欲取之。

故言心大如海也。

第七句诸佛咨嗟讫世主所敬。

总结上六句也。

明既有如斯之德故。

上为诸佛咨嗟叹美。

下为人天之所钦敬也。

欲度人故居毗耶离已下。

叹外化德中第二段叹化物之德。

就中复有二段。

第一从欲度人故讫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明在毗耶施化。

第二从若在长者以下讫饶益众生。

明天上人中隐显行化也。

就初段中有四幡明义。

一一幡皆有六句。

第一幡从资财无量已下讫摄诸无智。

明以六度摄六蔽为次第也。

第二幡虽为白衣讫而以禅悦为味。

明家内所须为次第也。

第三幡若至博弈戏处以下讫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明遇缘住化不指当处所。

第四幡从游诸四衢已下讫能立其志。

明指当处所也。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者。

初幡第一句。

贫民贫苦所逼受道莫由。

是以大士多畜财物先济贫苦救其交急。

然后以法语之。

第二句摄诸毁禁。

众生自非尸行成就无由可摄。

是以大士先奉禁戒教令忏悔除罪。

余四度类可知也。

虽为白衣以下。

第二幡家内次第也。

第一句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者。

夫为俗人多求沙门之礼。

而净名外为俗人而内怀道风。

故能奉持沙门禁戒也。

第二句虽处居家不著三界者。

既为俗人。

理须屋宇宅舍。

世人于居家多生爱恋。

于三界犹尚不生于著。

况于居家而当爱恋也。

第三句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者。

既在家白衣。

理有妻息。

世人妻子多污染净行。

净名示有妻子常以净行自居。

第四句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者。

妻儿之外悉是婢妾僮仆谓之眷属。

世人于眷属多起染吝。

而净名示现有之常乐远离情无所吝。

第五句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者。

俗人既有妻子眷属。

应须服章衣被。

虽有服章冠[日/勉]示同宝饰。

常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严其容。

第六句虽复饮食而禅悦为味者。

上明藉衣严形。

复须食以养命虽复餐百味肴膳。

而以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

若至博弈戏辄以度人以下。

第三幡六句。

第一句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者。

博者六博。

奕者棋也。

此非方雅人道之处故云辄也。

第二句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者。

异道者邪见之流。

虽复示同邪道。

而禀正信未尝有毁。

第三句虽明世典常乐佛法者。

虽外关练五经史藉。

而内以十二部经为栖神之宅。

第四句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者。

处处利物见者敬仰。

能生人善故有福之最也。

第五句执持正法摄诸长幼者。

外国别立有德者为断事人以息唧讼。

若心有阿党则情有所偏。

而净名以正法自居长幼归从也。

第六句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者。

欲明大士虽复示求商利而不喜悦者。

不贵难得之货。

无物而非宝。

岂为贪财。

同于俗利。

何喜悦之有也。

称意曰谐。

获利为隅。

游诸四衢以下。

第四幡明行化指当处所为语。

就中有六句。

第一句游以四衢六句皆安入。

亦应言入诸四衢。

但游之与入义不相背。

又解。

从家向路于游义是便也。

四衢者。

路四是云衢也。

第二句入治正法救护一切者。

相传解。

五百长者迭知同事次净名入治则慈愍万民救者。

苦已至须救解。

苦未至与其援护。

故言救护一切也。

第三句入讲论处导以大乘者。

天竺多诸异学。

各言己道为胜。

其国别立论堂以辩优劣。

击鼓众集诣堂求论。

胜者为师。

负者为弟子。

净名于时亦升此堂摧伏外道。

然后导以大乘。

第四句入诸学堂诱开童蒙者。

始学之流稚幼曰童。

情识犹昧曰蒙。

净名于时入此学堂。

将诱开发令悟也。

第五句入诸淫舍示欲之过者。

先以欲呴牵却以法语之。

淫欲生死之本。

亡国破家损败忠良亡身殒命皆由于此。

故示过令离也。

第六句入诸酒肆能立其志者。

酒有三十六失。

开诸罪门能使神昏形浊多有所废。

酒之说过欲亦立志。

互举一边。

又解。

欲过多故偏彰其过。

若在长者已下。

是叹外化德中第二段明天上人中隐显施化。

所以每度其专在上化下如风之靡草无事不从。

长者国邑有德能掩乡望谓之长者。

为说胜法。

长者多以俗法训世。

故说出世之胜法。

为说佛法中胜事。

居士断贪者。

天竺之人积财一亿谓为居士。

若不贪吝在怀何能财帛巨亿。

故须断贪著令其散财为福。

刹利教以忍辱者。

刹利秦言田主。

劫初食地肥人情浮薄。

复有自然粳粮人情转薄。

立封疆生吝护之心。

别立有德割平处中相承为王。

领之首谓刹利种。

其人自恃豪桀多起暴害。

故令断嗔。

婆罗门者。

秦言外意亦云净行。

世世相承多学道术。

恃己所得情慢于物。

故除我慢。

大臣教以正法者。

现为辅相秉执国事不得枉滥于物。

故教以正法。

王子示以忠孝者。

王位既高喜起篡逆。

为臣须忠。

为子须孝。

王子有两兼之羲故示忠孝也。

内官化正宫女者。

女人多以耶态为事。

化令修正直之行。

庶民令兴福力者。

殖因微浅不勉斯滥。

故令兴福力也。

梵天诲以胜慧者。

梵王居禅多喜著定。

故诲以胜慧莫令偏著。

帝释示现无常者。

五欲自恣不虑无常。

故说无常。

又解。

示现无常相令悟无常。

若在护世护众生者。

四天王典领鬼神不令侵人。

若处其□敕诸鬼神拥护为事。

护诸众生也。

如是维摩诘以垂迹万差处处示现为无量方便慈荫六道。

为饶益众生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