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稻芋经随听疏决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

  稽首恭敬正遍知  及以妙法僧伽众

  所有稻芉未决义  今当次第略解释

  十六论中第一言因中有果论者。

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

起如是见立论。

常常时恒恒时。

于诸因中具有果性。

谓雨众外道作如是计。

何因缘故。

起如是计。

立如是论。

显示因中具有果性。

由教及理故。

教者谓彼先师所造教藏。

随门传授。

传至于今。

显示因中先有果性。

理者谓即彼沙门若婆罗门为性。

寻□□□□察住即思地住自辩地住异生地住。

随思惟观察行地。

彼作是思。

若从彼性此住得生。

一切世间共知共立。

彼为此因非余。

又求果者惟所此因非余。

又即于彼加功营构诸所求事非余。

又若彼果即从彼生不从余生。

是故彼果因中已有。

若不尔者。

应立一切是一切因。

为求一果应所一切应于一切。

加功营构。

应从一切一切果生。

如是由施设故。

求所故。

所作决定故。

生故。

彼见因中常有果性。

应审问彼。

汝何所欲。

何者因相。

何者果相。

因果两相为异不异。

若无异相。

便无因果二种。

决定因果二种无差别故。

因中有果不应道理。

若有异相。

汝意云何。

因中果相为未生相。

为已生相。

若未生相。

便于因中果犹未生而说。

是有不应道理。

若已生相即果。

已生复从因生。

不应道理。

是故因中非先有果。

然要有因待缘果生。

又有相法。

于有相法中。

由五种相故。

方可了知。

于一处所可得。

如瓶中水。

二于所依可得。

如眼中眼识。

三即自相可得。

如因自体不由比度。

四即由自作业可得。

五由因变异故成变异。

或由缘变异故果成变异。

是故彼说常常时恒恒时因中有果。

不应道理。

由此因缘故。

所立论非如理说。

如是不异相故。

异相故。

未生相故。

已生相故。

不应道理 二言从缘显了。

论者。

即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

起如是见。

立如是论。

一切诸法本性是有。

从众缘显。

不从缘生。

谓即因中有果论者。

及声相论者。

作如是计。

何因缘故。

因中有果。

论者。

见诸因中。

先有果性。

从缘显耶。

由教及理故。

教如前说。

理者谓如有一为性。

即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

彼如是思。

果先是有。

复从因生。

不应道理。

然非不用功为成于果。

彼复何缘而作功用。

岂非唯为显了果耶彼作如是妄分别已。

立显了论。

应审问彼。

汝何所欲为无障缘而为障碍为有障缘耶。

若无障缘者。

无障碍缘而为障碍。

不应道理。

若有障缘者。

属果之因。

何故不障。

同是有故。

不应道理。

譬如黑闇障盆中水。

亦能障盆。

若言障因缘。

亦能障者。

亦应显因。

俱被障故。

而言但显因中光有果生不显因者。

不应道理。

复应问彼。

为有性是障缘为异耶。

若有性是障缘者。

是即有性应常不显了。

不应道理。

因亦是有。

何不为障。

若言果性。

是障缘者。

是则一法亦因亦果。

如芽是种子。

果是茎等。

因是即一法亦显不显。

不应道理。

又今问汝。

随汝意答。

本法与显为异不异。

若不异者。

法应常显。

一已复显。

不应道理。

若言异者。

彼显为无因耶。

为有因耶。

若言无因。

无因而显。

不应道理。

若有因者。

果性可显。

非是因性。

以不显因能显于果。

不应道理。

如是无障缘故。

有障缘故。

有相故。

果相故。

显不异故。

显异故。

不应道理 三言去来实有论者。

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

若在此法者。

由不正思惟故。

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有过去有未来其相成就。

犹如见在实有非假。

何因缘故起如见立如是论。

由教及理。

教如前说。

又在此法者。

于如来经。

不如理分别故。

谓如经言。

一切有者。

即十二处。

此二十处实相是有。

又薄伽梵说。

有过去业。

又说。

有过去色。

有未来色。

广说乃至识亦如是。

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

广说如前。

彼如是思。

若法自相安住此法。

真实是有。

此若未来无者。

尔时应未受相。

此若过去无者。

尔时应失自相。

若如是者。

法法自相应不成就。

由是道理亦非真实故。

不应道理。

由是思惟。

起如是见。

立如是论。

过去未来性相实有。

应审问彼。

汝何所欲。

去来二相。

与现在相。

为一为异。

若言相一立三世相。

不应道理。

若相异者。

性相实有。

不应道理。

又汝应说。

自意所欲。

随三世法。

为是常耶。

为无常耶。

若常相者。

堕在三世。

不应道理。

若无常相。

于三世中。

恒是实有。

不应道理。

又今问汝。

随汝意答。

为计未来法至现在世耶。

为彼死已于此生耶。

为即住未来。

为缘生现在耶。

为本无业。

今有业耶。

为本相不圆满。

今相圆满耶。

为本异相。

今非异相耶。

为于未来有现在分耶。

若即未法来来至现在者。

此便有方所。

后与现在应无差别。

复应是常。

不应道理。

若言未来死已现在生者。

是即未来不生。

于今现在世法本无今生。

又未来未生而言死殁不应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