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并序)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

我今欲说大乘楞伽悉谈章。

悉谈章者。

悉谈昔大乘在楞伽山。

因得菩提达摩和尚。

宋家元年从南天竹国。

将楞伽经来至东都。

跋陀三藏法师奉咨翻译。

其经总有五卷合成一部。

文字浩旱意义难知。

和上慈悲广济郡品。

通经问道识揽悬宗。

穷达本原皆蒙指受。

又蒿山会善沙门定慧翻出悉谈章。

广开禅门不妨慧学。

不著文字并合秦音。

彼与鸠摩罗什法师通韵。

鲁留卢楼为首。

  颇逻堕颇逻堕。

第一舍缘清净座。

万事不起真无我。

直进菩提离因果。

心心寂灭无殃祸。

念念无念当印可。

摩底利摩鲁留卢楼颇罗堕 诸佛子莫懒堕自劝课。

爱河苦海须度过。

忆食不餐常被饿。

木头不攒不出火。

耶罗逻端坐。

娑诃耶莫卧。

  只领盛只领盛。

第二住心常看净。

亦见亦闻无视听。

生灭两亡由未证。

从师授语方显定。

见佛法身无二性。

性顶领径鲁留卢楼只领盛 诸佛子莫嗔佞。

三毒忽起无佛性。

痴狂心乱恼贤圣。

眼贪色尘耳缚听。

背却天堂向恶径。

盈令今修定。

娑诃耶归正。

  嗄浪养嗄浪养。

第三看心须并傥。

扫却垢秽除灾障。

即色即空会无想。

妄想分别是心量。

体上识体实无谤。

谤底利谤鲁留卢楼嗄浪养 诸佛子莫毁谤。

一切皆有罪业障。

他家闻声不相放。

三寸舌根作没向。

道长说短恼心王。

心王不了说短长。

来生业道受苦殃。

羊良良并当净扫。

堂中顷供养。

  拂粟质拂粟质。

第四八识合六七。

看心心本是禅室。

法身身法智非一。

五眼六通光慧日。

言下便悟实无密。

密底利密鲁留卢楼拂粟质 诸佛子莫放逸。

无始已来居暗室。

生死流转不得出。

只为愚迷障慧日。

逸粟密逸粟密娑诃直实。

  晓燎曜晓燎曜。

第五实相门中照。

一切名利妄呼召。

如已等息貌非貌。

非因非果无嗔笑。

性上看性妙中妙。

要底里要鲁留卢楼晓撩曜 诸佛子莫嗔笑。

忧悲嗔笑是障道。

于此道门无嗔笑。

澄心须看内外照。

眼中有翳须磨曜。

铜镜不磨不中照。

遥燎料作好。

娑诃耶莫恼。

  按赖畔按赖畔。

第六心离禅门观。

不来不去无崖畔。

觉上看觉除定乱。

佛子与众生同体段。

本原清净磨垢散叹。

底利叹鲁留卢楼按赖畔 诸佛子莫楞看。

道上大有罗刹唤。

愚人来去常系绊。

染著色尘心僚乱。

行住坐卧无体段。

在于众中漫叫唤。

得他劝谏即橛难。

耶罗逻荼灌。

娑诃耶钝汉。

  普路喻普路喻。

第七圆明大慧悟。

四门十八离名数。

生灭妙有悬通度。

三界大师实难遇。

生死涅槃不合渡。

爱河逆上不留住。

即心非心魔自去。

去底利去鲁留卢楼普路喻 诸佛子常觉悟。

一念净心无染污。

一切魔军自然去。

闾闾屡专注。

娑诃耶大悟。

  嗄略药嗄略药。

第八禅门绝针酌。

不高不下无楼阁。

不出不入无城墎。

是想显声即初学。

生心动念勿令著。

久坐用功作非作。

无乐可乐是常乐。

慧灯一照三千墎。

定水常清八万铄。

十方诸佛同开觉。

觉底利博鲁留卢楼嗄略药 诸佛子自在作莫制约。

四维上下不可度。

住寂涅槃同门廓。

甚安乐无著。

娑诃耶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