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初分说经

佛说初分说经 #

  宋 施护译 #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

往诣优楼频螺耆年迦叶所。

到彼处已。

时彼迦叶见佛世尊自远而来。

即白佛言。

善来大沙门。

诸有所须衣服饮食。

我悉供给。

是时世尊即谓迦叶言。

我今于汝此舍之中。

止息一夜。

迦叶白言。

此舍非我所止之处。

是我事火之舍。

有一大龙。

见止其中。

彼龙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汝今若止其中。

恐彼侵害。

于是世尊第二第三。

谓迦叶言。

但令我今于此会中。

止息一夜。

时彼迦叶亦复再三。

而白佛言。

大龙居中。

恐彼侵害。

汝今宜应信受我语。

  尔时世尊即作是念。

我今不应多与其言。

起悲愍心。

决定转故。

作是念已。

即入火舍。

以僧伽梨衣四叠。

安置净草之处。

然后世尊加趺而坐。

是时彼龙心生嗔恚。

乃吐烟焰。

充塞其舍。

世尊即入火界三昧。

亦出烟焰。

周匝其舍。

都成一聚大火炽焰。

彼龙复出青黄赤白种种色相大恶火焰。

世尊亦出青黄赤白种种色焰。

  尔时优楼频螺耆年迦叶。

与自眷属。

于其火舍。

周匝旋转已。

作如是言。

此大沙门。

最上色相。

先不听我言。

必为龙所害。

是时世尊以神通力。

于须臾间。

彼龙威光。

自然收摄。

时彼迦叶知佛世尊亦得神通。

尽其夜分。

随其所应。

佛现神通。

时即往观察。

乃见其龙。

威光渐少。

世尊光明。

转复炽盛。

  尔时世尊于明旦时。

摄伏彼龙。

入其钵中。

持示迦叶言。

此是火舍中龙。

我已摄伏。

迦叶。

此龙有大威力。

若诸凡夫。

即不能入其舍。

时彼迦叶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复次优楼频螺耆年迦叶。

欲于日初分时作事火法。

即作是念。

此大沙门。

有大威力。

具大神通。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今但于日初分时。

作事火法。

彼大沙门。

于日后分时。

应作神通事。

是时世尊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即为摄神通力而彼迦叶。

于日初分。

得作大事已。

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又复迦叶欲于日后分时作事火法。

即作是念。

此大沙门。

有大威力。

具大神通。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今但于日后分时。

作事火法。

彼大沙门。

于日初分时。

应作神通事。

是时世尊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即为摄神通力而彼迦叶。

于日后分时。

得作大事已。

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又复迦叶别作然火法种种施作。皆不能然。复以干木。投掷其中。及以干草干瞿摩夷苏油等物。所应用者。悉掷其内。复作不善相。出是咒言。

  伊梨萨哥多梨萨哥一切能烧此何不然。

  作是咒已。

火亦不然。

时彼迦叶即作是念。

此大沙门。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以何物。

当为供养。

是时世尊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即为起神通力。

其火乃然。

时彼迦叶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又复迦叶既作法已。欲灭其火。种种施作。不能息灭。乃取净土。倾掷其中。复投以灰。乃洒以水。亦作不善相。出是咒言。

  伊梨萨哥多梨萨哥一切烧已此何不灭。

  作是咒已。

火亦不灭。

时彼迦叶。

即作是念。

此大沙门。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以何物。

当为供养。

是时世尊。

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即为摄神通力。

其火乃灭。

时彼迦叶。

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复次迦叶于昼日分。

而暂睡眠。

世尊即化五百耆年。

众状如迦叶。

俱诣其所。

化众到已高出其声。

互相戏笑。

迦叶由戏笑声。

乃从睡觉。

作是思惟。

我今何故耽著睡眠。

同梵行者。

来亦不知。

时彼化众咸赞是言。

善哉善哉。

是时迦叶普遍观察。

各各见其色相。

乃作是念。

岂非大沙门神力所化邪。

彼大沙门。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以何物。

当为供养是时世尊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即为摄神通力。

彼诸化众忽然不见。

时彼迦叶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尔时世尊离彼迦叶住处。

往诣泥连河岸珂那聚落中阿惹播罗树下。

世尊行时。

体具威仪。

容相可观。

既到彼已。

而暂止息。

是时迦叶即作是念。

我等今时。

亦往泥连河岸。

作洁净事水法。

而大沙门亦复在彼。

作是念已。

即与眷属。

诣泥连河岸。

到已忽见其水逆流。

复作是念。

此水逆流。

岂非大沙门神通所作邪。

而此大沙门。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乃至大威力。

龙亦能摄伏。

我以何物。

当为供养。

是时世尊知彼迦叶信佛神通。

世尊乃为摄神通力。

水即顺流。

时彼迦叶即生叹异。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又复世尊渐次欲渡泥连河。

往缚象聚落中。

是时大云忽起。

暴雨澍流。

河声泛涨。

如角贝响。

世尊尔时于急流中。

徐缓而进。

水分两派。

步步尘生。

时彼迦叶乃作是念。

此大沙门。

方涉中流。

河水迅急。

将非漂没。

作是念时。

乃见世尊。

于急流中。

水分两派。

步步尘生。

渐至其岸。

即生叹异。

希有难得。

此大沙门名。

我于诸世间。

曾所未闻。

迦叶尔时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迦叶见佛如是等神通事已。

转发最上清净信心。

深生爱乐。

乃发是言。

佛大沙门。

能作如是神通事业。

我以何物。

当为供养。

  尔时世尊既至彼岸于缚象聚落中。

而乃止息。

即于是夜。

东方持国天王。

来诣佛所。

恭敬礼足。

彼身光明。

广大照耀。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东方光来。

广大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东方光者。

是彼持国天王。

来礼我足。

彼身光明。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彼之名字。

我等虽闻。

而不能见。

况复能来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第二夜中。

南方增长天王。

来诣佛所。

恭敬礼足。

彼身光明。

广大照耀。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南方光来。

广大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南方光者。

是彼增长天王。

来礼我足。

彼身光明。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彼之名字。

我等虽闻。

而不能见。

况复能来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第三夜中。

西方广目天王。

来诣佛所。

恭敬礼足。

彼身光明。

广大照耀。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西方光来。

广大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西方光者。

是彼广目天王。

来礼我足。

彼身光明。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彼之名字。

我等虽闻。

而不能见。

况复能来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第四夜中。

北方多闻天王。

来诣佛所。

恭敬礼足。

彼身光明。

广大照耀。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北方光来。

广大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北方光者。

是彼多闻天王。

来礼我足。

彼身光明。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彼之名字。

我等虽闻。

而不能见。

况复能来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第五夜中。

上方帝释天王。

来诣佛所。

恭敬礼足。

彼身光明。

广大照耀。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上方光来。

广大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上方光者。

是彼帝释天主。

来礼我足。

彼身光明。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彼之名字。

我等虽闻。

而不能见。

况复能来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第六夜中。

四方四大天王。

上方帝释天主。

俱诣佛所。

恭敬礼足。

四王身光。

四方互照。

帝释身光。

上方照耀。

然彼诸光。

悉于世尊三摩地光中之所收摄。

迦叶是夜睹斯光已。

至明旦时。

往诣佛所。

到已白言。

大沙门。

夜中何故四方光来。

及彼上方光来照耀。

世尊告言。

夜中所现四方光者。

是彼四方天王。

上方光者。

是帝释天主。

俱来礼足。

彼诸身光。

照耀如是。

迦叶尔时即作是念。

五方俱来。

礼沙门足。

我观是事。

希有难得。

乃发净信。

我出家心。

岂可止耶。

  复次世尊谓迦叶言。

汝今为我。

于庵摩勒林中。

取彼果来。

迦叶以佛威神力故。

如言即取持以奉佛。

世尊又言。

汝于呵梨勒林中。

取彼药来。

迦叶如言取以奉佛。

世尊又言。

汝于赡部树。

先取其果。

次复可取随应知者种种果来。

迦叶如言取以奉佛。

世尊又言。

汝于北俱卢洲。

取彼饭来。

迦叶如言取以奉佛。

世尊又言。

汝于三十三天中。

取彼曼陀罗华来。

迦叶如言取以奉佛。

尔时迦叶知佛世尊有如是等种种神通。

转复发起最上净信。

世尊知彼心已。

于迦叶前。

复以神力。

以虚空中。

别见身相。

起三威仪。

谓住威仪。

行步威仪。

加趺坐威仪。

如是所现诸威仪相。

皆悉迅疾。

如履急流。

是相亦然。

又于空中。

化现众宝。

所成楼阁。

又复普现。

黄金色相。

世尊现如是等诸神通已。

还摄神力。

本相如故。

  尔时迦叶。

常于年中。

而择一日。

于自住处。

作祀天会。

所有摩伽陀国。

王舍大城。

频婆娑罗王。

及其国中。

一切人民。

咸来赴会。

而彼迦叶。

知设会时至。

还本住处。

乃作是念。

我常所设祀天施会。

今正是时。

王及人民。

咸悉来集。

彼大沙门。

面相平满。

远离颦蹙。

无复恚怒。

出善语言。

见者欢喜。

此最上善人。

若来我舍。

我祀天会。

何能施作。

尔时世尊。

知彼心念已。

即现神力。

往北俱卢洲。

如常乞食。

还诣雪山边。

安坐而食。

食已于彼作草庵舍。

止息一夜。

时彼迦叶。

祀天既毕。

设会亦周。

饮食所须。

而尚丰溢。

迦叶见已。

即作是念。

彼大沙门。

今时若来。

我当授食。

世尊知其念已。

从虚空中来现其前。

迦叶见已。

作如是言。

善来大沙门。

我昨设会。

汝何不来。

世尊答言。

知汝起念。

故我不来。

世尊即为如念而说。

迦叶复言。

汝于今日。

何故乃来。

世尊答言。

亦知汝念。

欲授我食。

故我斯来。

是时迦叶即作是念。

希有难得。

此大沙门。

知我心意。

此必同我。

亦得阿罗汉。

世尊知其所念。

即时谓言。

迦叶。

汝非阿罗汉。

不知阿罗汉法。

迦叶闻已。

复作是念。

希有希有。

此大沙门。

若心若意。

若寻若伺。

皆悉能知。

作是念已。

头面著地。

前礼佛足白言。

世尊。

我今归佛。

出家受具足戒。

惟愿善逝。

哀愍摄受。

佛言。

迦叶。

汝今不应投佛出家。

所以者何。

摩伽陀国王及人民。

皆悉宗敬。

供养于汝。

汝于亲属知识众中。

是最善人。

宜应今时审自思忖。

迦叶白佛言。

莫作是说。

莫作是说。

我于世尊所。

生极喜心。

发胜爱乐。

岂复审思。

我今决定归佛出家。

何以故。

世尊。

我出家已。

于沙门婆罗门外道众中。

摧伏一切讥毁过失者。

执持胜幢。

于王舍大城中。

次第经行。

表示我优楼频螺耆年迦叶。

能于世尊清净法中。

而得解脱。

是故我今决定归佛出家。

惟愿世尊。

哀愍摄受。

佛言。

迦叶。

汝能决定归佛出家者。

斯为甚善。

然汝今时。

亦应与自眷属而共评议。

尔时迦叶如佛教敕。

即与眷属。

而相议言。

汝等当知。

佛大沙门。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一切见者。

咸生欢喜。

我于佛所。

深发最上清净信心。

我今决定归佛出家。

诸眷属言。

我师圣者尚能如是。

发轻利心。

我等诸人。

岂不出家。

是故今时。

亦各乐欲。

归佛出家。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优楼频螺耆年迦叶。

与五百眷属。

还诣佛所。

到已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顶礼。

而白佛言。

世尊。

我今归佛出家奉持戒律。

愿佛摄受。

佛言善来。

汝今于我法中。

修持梵行。

时彼迦叶。

须发自落。

袈裟被身。

执持应器。

成苾刍相。

  尔时尊者优楼频螺迦叶。

即以其发。

奉上世尊。

作如是言。

世尊。

此我之发。

用拭佛足。

愿佛慈悲。

受我所献。

如是迦叶。

既出家已。

彼诸眷属。

亦各出家。

复次迦叶即时取彼先事火具。

所谓净草虎皮牛皮果树皮三杖净水瓶珂哩哥洁净器等。

而悉弃掷泥连河中。

  尔时那提迦叶。

在于彼河下流之侧。

与三百眷属俱。

见所弃掷事火之具流至彼已。

乃作是念。

我兄优楼频螺耆年迦叶。

岂非为彼人或非人所恼害邪。

若不然者。

何故弃掷所用之物。

作是念已。

即与眷属。

往诣其所。

到已乃见兄及五百眷属。

俱在佛边。

而为苾刍。

修持梵行。

即作是言。

我兄优楼频螺。

此摩伽陀国王及人民。

尊重恭敬。

供养于汝。

汝于今时。

何所见闻。

乃于大沙门边。

而能出家。

修持梵行。

我观是事。

甚为希有。

优楼频螺迦叶言。

佛世尊者。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能作种种神变等事。

我见是相。

乃发净信。

于佛法中。

出家修道。

汝今宜应亦发净信。

归佛出家。

是时那提迦叶闻其语已。

发出家心。

即与眷属。

前诣佛所。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顶礼。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归佛出家。

奉持戒律。

愿佛摄受。

佛言善来。

汝今于我法中。

修持梵行。

时彼那提迦叶。

须发自落。

袈裟被身。

执持应器成苾刍相。

彼诸眷属。

亦各出家。

  复次那提迦叶即时取彼先事火具。所谓净草虎皮牛皮果树皮三杖净水瓶珂哩哥洁净器等。而悉弃掷泥连河中。

  尔时伽耶迦叶。

亦在彼河下流之侧。

与二百眷属俱。

见所弃掷事火之具流至彼已。

乃作是念。

我兄优楼频螺迦叶。

那提迦叶。

岂非为彼人。

或非人所恼害耶。

若不然者。

何故弃掷所用之物。

作是念已。

即与眷属。

渐次前诣。

询问其故。

乃见二兄并诸眷属。

俱在佛边。

而为苾刍。

修持梵行。

即作是言。

我兄优楼频螺。

此摩伽陀国王及人民。

尊重恭敬。

供养于汝。

汝于今时。

何所见闻。

乃于大沙门边。

而能出家。

修持梵行。

我观是事。

甚为希有。

优楼频螺迦叶言。

佛世尊者。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能作种种神变等事。

我见是相。

乃发净信。

于佛法中。

出家修道。

汝今宜应亦发净信。

归佛出家。

  是时伽耶迦叶。

闻其语已。

发出家心。

即与眷属。

前诣佛所。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顶礼。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归佛出家。

奉持戒律。

愿佛摄受。

佛言善来。

汝今于我法中。

修持梵行。

时彼伽耶迦叶。

须发自落。

袈裟被身。

执持应器。

成苾刍相。

彼诸眷属。

亦各出家。

复次伽耶迦叶。

即时取彼先事火具。

所谓净草虎皮牛皮果树皮三杖净水瓶珂哩歌洁净器等。

而悉弃掷泥连河中。

  如是三迦叶。

并诸眷属。

俱出家已。

时尊者优楼频螺迦叶于眷属众中。

即谓一人言。

汝往频婆娑罗王所。

如我词曰。

优楼频螺迦叶告白王言。

我今并弟眷属俱。

已随佛出家修道。

我先受王诸有信施。

今日已还。

愿王止息。

使人受命。

即往白王。

  尔时世尊化三迦叶已。

与如是等苾刍众俱。

往诣象头山。

到已安止。

即作是念。

迦叶眷属。

虽复耆旧先事火天宗信火法。

而不能知诸法无常。

我今为说。

世尊作是念已。

即时踊身。

于虚空中。

现大火焰。

光明炽盛如是现已。

还复本座。

告诸苾刍言。

汝等当知。

眼根无常。

色境无常。

眼识无常。

眼触无常。

眼触为缘所生。

苦乐舍受。

皆悉无常。

耳鼻舌身意根无常。

声香味触法境无常。

耳鼻舌身意识无常。

耳鼻舌身意触无常。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皆悉无常。

诸苾刍。

贪火无常。

嗔火无常。

痴火无常。

生老死忧悲苦恼。

皆悉无常。

诸苾刍。

是故汝等应如是知诸法无常。

  复次诸苾刍。

汝等当知。

眼根不受。

色境不受。

眼识不受。

眼触不受。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皆悉不受。

耳鼻舌身意根不受。

声香味触法境不受。

耳鼻舌身意识不受。

耳鼻舌身意触不受。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

生诸受。

皆悉不受。

诸苾刍。

由如是故。

一切法不受。

以不受故。

即远离尘垢。

而得解脱。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

佛说是法时。

会中有六十苾刍。

不受诸法。

得心解脱。

余诸苾刍。

亦悉知法。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

与苾刍众。

往诣杖林山。

到已安止。

世尊乃为诸苾刍。

现三种神通。

所谓神境通。

说法通。

教诫通。

以如是神通。

而示利喜。

佛言。

诸苾刍。

汝等应当如是作意。

如是伺察。

如是了知。

当如是行。

即获利乐。

时诸苾刍于是三种神通等事。

而悉见闻。

示利喜已。

会中有得心解脱者。

说是伽陀曰。

  象头山与杖林山  世尊说法现神变

  摄伏外道归正真  使彼邪心皆解脱

  尔时世尊谓苾刍众言。

我今欲入王舍大城。

时频婆娑罗王。

初闻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号具足。

出兴于世。

于诸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大众中。

以自智力。

而成正觉。

宣说诸法。

初善中善后善。

文义深远。

纯一无杂。

圆满清白。

梵行之相。

彼佛会中。

有优楼频螺迦叶。

那提迦叶。

伽耶迦叶。

并诸眷属。

归佛出家。

修持梵行。

是佛世尊今日欲入王舍大城。

其王即敕修治王城内外。

街巷道陌。

悉令清净。

烧众名香。

散诸妙华。

张设珠璎。

树立幢盖。

如是普遍处处严丽。

乃至城中。

一切人民。

发欢喜声。

互相得闻。

时频婆娑罗王。

被新妙衣。

著众宝履。

严整四兵。

与无数眷属。

前后导从。

出王舍城。

迎候世尊。

其王与诸眷属。

出城向远。

渐近世尊。

王乃下车。

徒步而进。

  尔时世尊。与诸苾刍。前后围绕。诸王舍城。王及眷属。见佛远至。肃恭前迎。从佛入城。佛入城时。城中人民。异口同音。说伽陀曰。

  世尊入此王舍城  出现师子光明相

  解脱耆年清净众  彼彼恭敬而围绕

  尔时频婆娑罗王前导。

世尊往迦兰陀竹林园中。

到已世尊周遍观察。

王乃为佛敷设其座。

佛处座已诸苾刍众。

各居佛后。

是时王及眷属众中。

有礼佛足者。

有但合掌顶礼者。

有发欢喜心者。

有随发欢喜心即生爱乐者。

如是各各伸敬已。

退坐一面。

王乃复从座起偏袒右肩。

右手执持上妙金瓶。

出妙香水。

灌世尊手。

灌已白言。

我此园林。

奉上世尊并四方僧。

安止受用此。

是最初园林布施。

惟愿世尊。

为我纳受。

佛即为受。

王礼佛足已。

向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前。

欢喜合掌。

作如是言。

迦叶此摩伽陀国中。

一切人民。

宗敬于汝。

我亦常所尊重供养。

汝今何所见闻。

归佛出家。

修持梵行。

迦叶答言。

大王当知。

今佛世尊。

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能作种种神变等事。

以是缘故。

我发净信。

归佛出家。

时众会中。

有生疑念。

此优楼频螺迦叶。

今在大沙门边。

修持梵行。

何所求耶。

此能归心。

佛能摄受。

互见何相。

致如是耶。

又复众中。

有作是言。

此优楼频螺迦叶。

今在大沙门边。

修持梵行。

不复能得频婆娑罗王恭敬供养。

  尔时世尊知众疑已。

即告尊者优楼频螺迦叶言。

迦叶。

汝今知时。

宜现神通。

是时迦叶受佛敕已。

随其所应。

即入三摩地。

犹如鹅王。

起现空中。

以神通力。

身上出火。

身下出水。

身下出火。

身上出水。

右边出火。

左边出水。

左边出火。

右边出水。

于其四方。

现行坐卧相。

现是神通已。

从空而下。

还住佛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顶礼世尊。

作是白言。

佛是我师。

我是声闻弟子。

若我所知。

若我不知。

佛悉能知。

如佛所了知。

是为最上知。

佛言。

迦叶。

汝先所作事火之法。

汝见何义。

为于其中得寂静耶。

能作染耶。

如汝所作。

皆不解脱。

今问此义。

汝随应答。

迦叶白佛言。

我无智故。

先所不知。

世尊大龙。

善为救度。

令我今时见无上句。

世尊。

我先所作。

以饮食供设。

然火祀天。

实不解脱。

而饮食者。

设使美味种种具足。

终不能离三欲之数。

今蒙佛开导。

我如是见。

佛言。

迦叶。

又如汝所作事火等法。

于天人世间。

不可爱乐。

迦叶白佛言。

我今于佛正法。

见最上句。

住寂静意。

毕竟不复堕于欲有。

别异教中更不修习。

是故弃舍事火等法。

尔时尊者那提迦叶白尊者优楼频螺迦叶言。

佛世尊者。

证涅槃法。

离过无染。

最上清净。

出世说法。

广大利益。

而汝迦叶。

亦能善说。

  尔时尊者伽耶迦叶为频婆娑罗王说伽陀曰。

  善来大王听我说  我大居止伽耶山

  正等正觉出世间  说涅槃句我得利

  佛最胜者大象龙  无上调伏最上尊

  无畏善御诸众生  三摩呬多心寂静

  我昔长夜心染污  起诸邪见不解脱

  佛今破我邪见心  一切缠结皆消散

  是时众会疑念皆息。乃知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并诸眷属。归佛出家。修持梵行。甚为希有。

  尔时世尊知彼众会已息疑心。

乃为频婆娑罗王等。

宣说法要。

如先佛世尊所说法式。

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欲为染污。

生诸过失。

爱若不生心即离障。

时王并诸眷属。

闻是法已。

咸发净信。

归依佛法僧。

受持学句。

即于世尊。

起安乐心。

柔软心。

最上心。

离障心。

无著心。

善顺心。

是时世尊知王及众心开意解。

如先佛世尊所说法式。

以无数方便。

复为宣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

时王并众不起于座。

悉能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理。

见法知法。

得白净法。

平等法。

坚固法。

安住法。

无恚法。

无坏法。

无堕法。

犹如白衣易受染色。

王等获利。

亦复如是。

时王并诸眷属。

蒙佛宣说法要。

示利喜已。

从座而起。

顶礼佛足。

是时有守空神。

守种子神。

守国界神。

守事业神。

守草神。

守木神。

守畜类神。

守树林神。

守道路神。

如是诸神。

咸作人言。

互相谓曰。

世尊具大神通。

有大威力。

能作种种神变等事。

即说伽陀曰。

  今日频婆娑罗王  并诸眷属归依佛

  闻法获利竹林中  我等诸神亦归佛

  尔时频婆娑罗王。

并诸眷属。

右绕世尊。

出离众会。

复次王舍城有一外道。

名删阇夜。

与自眷属。

居止其中。

而删阇夜。

后亡殁已。

彼二弟子。

一名舍利子。

一名大目乾连。

是二弟子。

弃舍彼众已。

互相谓言。

我等二人。

若先有所证。

必相告语。

后于一时。

有尊者乌波西那。

食时著衣持钵。

入王舍城。

次第乞食。

时舍利子。

见彼尊者自远而来。

诸根调寂。

威仪整肃。

即作是念。

今此尊者威仪进止。

希有最上。

念已前诣问言。

尊者汝师何人。

复说何法。

乌波西那答言。

我师是大沙门。

于大众中。

决定宣说无屈伏力广大法门。

舍利子言。

汝今可能于彼法门。

若少若多。

为我宣说。

乌波西那言。

我师所说。

缘生之法。

缘生法者。

谓一切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灭。

复以是义。

说伽陀曰。

  若法因缘生  法亦因缘灭

  是生灭因缘  佛大沙门说

  时舍利子闻是法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即说伽陀曰。

  如是缘生妙章句  尊者为我善开示

  我于那庾多劫中  不见不闻令得遇

  说是伽陀已。

又言。

尊者世尊今在何处。

乌波西那答言。

世尊今在迦兰陀竹林精舍。

又言。

我今得诣世尊处不。

彼答言。

汝当随意。

时舍利子忆念大目乾连先所言约。

今应往告。

念已即往。

时大目乾连见舍利子进止威仪胜彼先时。

知必证法。

乃谓舍利子言。

汝有所证耶。

舍利子言。

世尊所说缘生之法。

乌波西那为我略说。

我已证悟。

如彼所说伽陀曰。

  若法因缘生  法亦因缘灭

  是生灭因缘  佛大沙门说

  大目乾连闻是法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佛说此经已。迦叶等诸大声闻。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