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无想经

大云无想经卷第九

  姚秦 竺佛念译

    大云无想经卷九

  盲今已□□□□□□□□□□□□□□以怜愍心。

受我等□□□□□□□□□□于先所。

作众罪心。

□□□□□□□□□□重罪得灭。

渐生善法。

□□□□□□□□□量众生。

得无根信。

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尔时会中。

有一梵志。

名曰直道。

即从坐起。

惊愕举手。

而作是言。

大众尽知瞿昙沙门是大妄语。

先常说言作五逆罪。

诽谤正法。

毁呰圣人。

用招提僧物及佛法物。

犯四重禁。

污比丘比丘尼。

邪见。

是十种人是地狱种。

现在不能断欲界结。

证沙门果。

不能增长无上正法。

今者乃说有正信心。

悔先所作。

罪则得灭。

还能增长如来正法。

不信之者。

名地狱人有正信者。

名如法住。

云何瞿昙作二种说。

信我法者。

名为正见。

不信我法。

名为邪见。

瞿昙沙门不观先言。

复说是语。

如是一切。

云何得名一切智也。

瞿昙沙门非一切智。

非一切见。

说一切见。

诸外道等。

亦作是说。

我一切智。

我一切见。

信我道者。

名为正见。

信瞿昙者。

名为邪见。

如是二语。

有何差别。

若无差别。

云何分别是正是邪。

尔时世尊。

告大云密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

谛听谛听。

一切众生。

为四颠倒之所围绕。

复有四不具法。

所谓戒见威仪正命。

因是八法。

能令众生行黑闇处。

不能分别邪之与正。

法与非法。

善男子。

是道梵志。

于大众中。

惊举手言。

沙门瞿昙。

作虚妄语。

是言即虚。

善男子。

一切法虚。

如来能说。

是故如来不为妄语。

一切诸法。

无性无定。

无体无缘。

不可定说。

空无出灭。

不名为物。

无净不净。

如梦如幻。

如水中月。

如热时炎。

如[口*兮]声向。

如乾闼婆城。

龟毛兔角。

贪嗔痴体。

无有真实。

因恶觉观。

而便出生。

本无今有。

以有还无。

善男子。

一切众生。

不知是相。

是故唱言。

沙门瞿昙。

作二种语。

虚妄而说。

如来虽说十种众生。

信者则能除灭众罪。

不生信者。

则入地狱。

善男子。

若有罪人。

能作如是观法相者。

是人名信。

能灭众罪。

如其不能如是观者。

名为无信。

是地狱人。

善男子。

有师子吼无上梯智回复无生忍无边神足法门陀罗尼。

菩萨摩诃萨。

若有成熟是陀罗尼。

于大会中。

宣说一偈。

则能摧灭一切邪见。

破颠倒心。

及心数法。

离一切疑。

能破悭贪嗔恚痴垢。

善男子。

若复有人。

具无量罪。

闻是持已。

于七日中。

至心念佛。

不念一切世间之事诸烦恼结。

是人即见一切三界三世阴入界。

犹如大风。

是人尔时。

心如风等。

观一切法。

三界三世诸阴入界。

都无所著。

不可宣说。

是人名为不著三界诸阴入界。

作是观时。

于三界中。

不名清净。

不名不净。

不名解脱。

不名系缚。

不名为此。

不名为彼。

不名凡夫。

不名圣人。

不名为去。

不名为住。

是人终不为凡夫法之所诳惑。

断一切想。

见倒心倒。

见五欲乐。

如风如空。

虽从世法。

说有五欲。

而其内心。

都不染著。

不生不灭。

而能断除一切恶法。

如先所说。

十种众生。

善男子。

是梵志者。

以不解故。

唱如是言。

沙门瞿昙。

作二种言。

虚妄所说。

善男子。

若人能观如是法相。

是人即得无生法忍。

若得是忍。

当知是人决定得成无上道果。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获得如是陀罗尼门。

心喜赞诵。

惠念三宝。

至心供养。

是人则为一切人天之所恭敬。

亦为天人四大天王之所拥护。

虽未解脱。

亦能除灭一切重罪。

业障烦恼障。

报障法障。

乃至梦中。

终不失于菩提之心。

具足获得四无碍智。

不为世法之所染污。

犹如莲花。

离诸怖畏。

四魔大怨。

不能为恶。

能增长善法。

凡有所说。

众乐听受。

见皆生怜。

怜已能救。

远离邪书。

不善恶友。

身无四百四病。

能济众生一切患苦。

常施众生。

欢喜快乐。

随所生处。

诸根完具。

四无量心。

无能动转。

见怖畏者。

心生愍念。

如亲父母。

常为众生。

乐见爱念。

虽不贪利。

而为一切之所供养。

远离五盖。

乐顺善法。

若客因缘。

暂时睡眠。

梦中则见十方如来诸菩萨等。

如是菩萨初未闻法。

悉皆得闻。

分别十善及十恶法。

示生死苦。

开大方便。

说菩萨戒。

即闻法已生喜信。

以是因缘。

舍命之时。

心不退转。

不生怖畏。

见十方佛。

所言不错。

舍身即得生净妙土。

见佛闻法。

常亲近佛。

修五神通。

习自然生。

不由他得。

常得化生。

不由三恶。

不失见佛。

乐闻正法。

供养众僧。

何以故。

善男子。

是陀罗尼法门。

乃是一切过去诸佛之所宣说。

为灭恶世众生罪故。

过去诸佛。

了了喜见。

未来之世。

诸恶众生。

不能亲近诸善知识。

远离正道。

行于黑闇。

修习邪见。

常住烦恼重病之中。

去菩提道。

以是因缘。

过去诸佛。

悉共演说是陀罗尼。

善男子。

若有现在十方诸佛。

亦共宣说是陀罗尼。

若有未来十方诸佛。

亦共宣说是陀罗尼。

皆共为灭直道梵志等逆罪故。

  尔时世尊。

告直道梵志善男子。

汝说众生五大身者。

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是五阴中。

乃至十八界中。

众生颠倒。

生于我想。

因我想故。

流转生死。

犹如车轮。

众生以是四倒因缘。

盲生盲死。

受无量苦。

离人天乐及无上乐。

心无惭愧。

正信智慧。

是故便说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我我所。

善男子。

我今问汝随汝意答。

汝法地大。

即是我我所邪。

不也世尊。

因是地大。

则便有我。

善男子。

若从地大而有我者。

我即是地。

地即是我。

是故地亦名地。

亦名为我。

亦名众生。

亦名寿命。

亦名欲器。

亦名增长。

亦名士夫。

亦名摩纳。

亦名为作。

亦名使作。

亦名为起。

亦名使起。

亦名说者。

亦名使说。

亦名为受。

亦名使受。

亦名为知。

亦名使知。

其余诸大及法入界。

亦复如是。

善男子。

一切诸大阴入界等。

悉不名我。

乃至使知。

悉不名我。

善男子。

一切诸大阴入界等。

过去未来现在。

非我我所。

是故诸大阴入界等。

不可取持。

不生不灭。

不作不可见闻。

善男子。

眼空色空眼识空。

三法因缘触亦空。

四法因缘受亦空。

是故一切诸法无主。

不得自在。

无此无彼。

善男子。

如是诸大阴入界等。

非男非女。

心心数法。

不名为男。

不名为女。

以是因缘。

一切诸法。

皆如虚空。

念念生灭。

无自性故。

犹如电光。

不可宣说。

若人杀人。

得杀罪者。

是人为以现在身心得罪。

为以过去身心得罪。

为以未来身心得罪。

梵志言。

世尊。

过去已灭。

未来未生。

现在无住。

佛言。

以是因缘。

应无杀罪。

若言有杀。

云何名杀。

地不杀地。

余一切大阴入界等。

亦复如是。

梵志言。

世尊。

因缘恶心故。

名之为杀。

佛言。

善男子。

汝云何言。

因恶心故。

得名杀者。

如是恶心。

住在何处。

为在欲界。

为在色界。

无色界耶。

虚空耶。

意界耶。

有为界耶。

无想界耶。

有漏界耶。

无漏界耶。

有界耶。

无界耶。

善男子。

若有人发于恶心。

作五逆罪。

谁是发耶。

如是心者。

以何为性。

谁转是心。

作善不善。

住在何处。

而作此转。

若无作者。

及无受者。

汝云何言。

有我我所。

尔时梵志默然不言。

善男子。

以何因缘。

默然不答。

梵志言。

世尊。

我今已得入是法门。

见一切法。

无作无取。

无住无性无体。

不可宣说。

犹如虚空。

热时之炎。

梦幻水月。

世尊。

一切诸法。

无有住处。

无彼无此。

是故我今默然无言。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是名师子吼无上梯智回复无生忍无边神足法行陀罗尼法门。

断一切苦入大智门。

是菩提道之初行也。

断二种生。

远离烦恼尘埃。

如是法门。

不与一切声闻辟支佛共。

善男子。

汝等虽复杀父杀母。

唯得重业。

不得逆罪。

汝今复得入是法门。

生大信心。

渐渐当得。

消灭无余。

梵志闻已。

心大欢喜。

即前礼佛。

长跪叉手。

白佛言。

世尊。

我顽闇谤佛所说。

今以逆罪。

并谤佛咎。

于如来前。

诚心忏悔。

善男子。

汝今此罪。

欲留余不。

世尊。

云何名为余。

善男子。

虽生惭愧。

发露忏悔。

若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名为余。

若能怜愍一切众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名无余。

是人亦能断四颠倒。

亦得圣智。

亲近梵住。

增长善法。

善根坚固。

虽有冰缘。

不能令退得无碍智。

尔时直道梵志等。

无量那由他众生。

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

至心怜愍。

为一切众生故。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悔先所作。

唯愿如来大慈怜愍。

受我重忏重愿。

如来为我等故。

说师子吼无上梯智。

回复无生忍无边神足法门陀罗尼。

是陀罗尼。

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虽有共者。

我所不求。

我今所求如来第一义无上智陀罗尼。

能庄严一切善法一切世法佛无上智无畏施等陀罗尼。

为大众增长善法。

不忘不失。

至心受持。

能破四倒。

成菩提道。

坏一切结。

及诸恶业。

是陀罗尼。

是诸菩萨摩诃萨等之大宝聚。

无上三昧。

以是因缘。

能令菩萨。

乃至梦中。

心无退转。

有所至处。

若沙门众。

婆罗门众。

刹利众中。

心无所畏。

常乐惠施。

勤行精进。

远离一切恶不善业。

能令怨敌。

生欢喜心。

离诸放逸。

邪书邪见。

及恶知识。

亦能调伏如是等人。

常能演说无碍法门。

令说法者。

无有病苦。

及诸恶事。

不为诸魔之所得便。

常知宿命。

得化生身。

离诸恶有。

常得亲近十方诸佛。

听受正法。

供养众僧。

世尊。

是陀罗尼。

名为一切菩萨摩诃萨秘密之藏。

唯愿如来。

生怜愍故。

分别解说。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是陀罗尼。

悉能成就无量善法。

如法所说。

谛听谛听。

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即为说之。

  波囄 迦囄 啵迦囄 多迦囄 陀逻毗[口伐]提 波逻半遮那目呿 波逻朱那坭 波逻坭 毗喏[口((局-口+、)/一)][口*伐]提 扇[

口*((局-口+、)/一)] 波逻[口*(罩-卓+(口/田))]那因提梨 远离色香味[口*((局-口+、)/一)] 远离颠倒 能烧一切毒 能

远离一切恶鬼恶道病 无碍法门 具足法门 真实智法门 无碍心 大法施 具足法施 能破五盖莎呵

  善男子。

若佛弟子。

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受持如是陀罗尼咒。

读诵书写。

若月八日。

净自洗浴。

著新衣服。

净其内心。

在佛前像前塔前舍利前。

千遍读诵。

以劫贝缕一百八结。

以用系头。

是人若与恶众共行。

能令一切。

不见其形。

卧无恶梦。

是名陀罗尼一句。

善男子。

复有一句。

所谓。

  虽泥 优牟泥 颇蓝牟泥 优波阇[仁-二+兮] 拘嘶 [口伐]阇 不失意心坚[革卬] 电心如法住 次等住 能生如来智光 未[口*((局

-口+、)/一)] 毗头末[口*((局-口+、)/一)] 薮钵[口*((局-口+、)/一)] [口*(仁-二+質)][口*((局-口+、)/

一)] 无碍寂静 念心增长 莎呵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如是陀罗尼句。

读诵书写。

当于佛前像前塔前舍利前。

千遍读诵。

饮黑蜜莲化鬘浆。

一日之中。

能诵千偈。

得他心智。

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在寂静处诚心如法。

行是陀罗尼。

是人不过七日。

获得四禅。

坏欲界结。

见十方佛。

得如证意三昧。

能化众生。

灭一切障。

所谓业障。

报障烦恼障。

能净众生所谓诸根。

能燋众生一切烦恼颠倒等结。

亲近住于贤圣之道。

无能令其退转菩提。

亲近一切智。

不从他因。

而生智慧。

得一切佛三世无碍无畏法门。

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得发愿力。

能净一切诸恶众生。

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是陀罗尼时。

是大会中。

八万四千那由他众生。

得是陀罗尼。

八那由他众生。

除重业因缘。

得如法忍。

无量众生。

未发声闻心令发。

未发缘觉心令发。

无量众生。

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令发。

无量众生。

于菩提心。

得不退转。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摩诃萨。

白佛言。

世尊。

未来之世。

若有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受持读诵是大云经。

是等当得何等功德。

复能灭除何等烦恼。

复能远离何等果报。

复得何等智慧之力。

何时当得大乘智慧。

能度无边生死大海。

何时当转无上法轮。

施诸众生清净法眼。

佛言。

善男子。

如是义者。

悉不应答。

大云菩萨。

如是三请。

佛亦不答。

尔时文殊师利。

白佛言。

世尊。

如是经典。

当付嘱谁。

调伏未来诸恶众生。

世尊。

未来之世。

有刹利旃陀罗。

婆罗门毗舍首陀旃陀罗。

或有未闻如是经时。

或以恶事。

加于四部。

以是业缘。

无量岁中。

于三恶道。

受是果报。

唯愿如来。

为灭如是旃陀罗等恶业果故。

以是果故。

经典付嘱侍者。

佛言。

文殊师利。

我涅槃后。

此佛世界。

真正王种。

断灭无余。

弊恶之人。

当为王者。

如是恶人。

断正王法。

憍慢嫉妒。

心无惭愧。

多行放逸。

非归依处。

而作归依。

如是国土。

所有大臣长者沙门婆罗门等。

亦复如是。

破戒悭贪。

心无惭愧。

具十恶法。

不信三宝。

无供养心。

不能求请常乐宣说无因无果。

菩萨摩诃萨。

见是国土所有众生。

如是习恶。

即便移至他方净土。

诸菩萨等。

既移去已。

此之世界。

恶世恶时。

即便炽盛。

众生多病。

谷米勇贵。

四兵竞起。

互相抄劫。

皆由众生不知足故。

善男子。

我当付谁如是经典。

谁能于是恶众生中。

分别解说。

善男子。

若有人能堪忍饥渴种种苦恼骂詈挝打。

不惜身命。

是人乃能流布是典于未来世。

若有是者。

我当以是无上正典。

而付嘱之。

尔时会中。

有一菩萨。

名曰无畏功德疾行。

即从坐起。

头面作礼。

长跪白佛言。

世尊。

我能于是无量世中。

受无量苦。

若刖手足。

破头出目。

饥渴寒热。

挝打骂詈。

乃至三恶道苦。

当为流布如来是经。

我能通于如来世界所有大城村邑聚落。

若龙若鬼。

流布是经。

为断众生四颠倒故。

令其持戒。

勤行精进。

正见具足。

成就六波罗蜜。

得无上菩提故。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愿。

汝悉能作。

令无量众生。

施作佛事。

善男子。

汝所愿者。

能得具足六波罗蜜。

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虽有无量大众。

如汝等辈。

实为难得。

未来世中。

受汝语者。

亦复难得。

难有受者。

生于重信。

持读诵说。

分别示教。

亦复难得。

若未来世中。

有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乐教。

是人则得十事功德。

身常无病。

不求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自然而得不求善友。

而得亲近。

十方诸佛。

所共爱念。

凡所说法。

人乐听受。

得舍摩他毗摩舍那。

具足世义及出世义。

身心寂静。

增长三宝。

得无上陀罗尼。

善男子我。

虽说其十事功德。

若能教人忏悔。

除灭无量恶罪。

亦复获得无量福德。

复次善男子。

如是之人。

若能至心。

于未来世。

受持读诵。

广为人说。

得无量福。

是人舍命。

了了得见十方诸佛。

诸佛各言。

汝善男子。

生我世界。

听我正法。

断于四倒。

灭诸恶法。

成就圣智。

住于梵住。

受我法已。

常得化生。

断三恶道。

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得入大般涅槃。

是人闻已。

生欢喜心。

即得生彼诸净佛土。

善男子。

如是之人。

受是法已。

所在生处。

诸根具足。

得上妙色。

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得三宝信。

能设供养。

若闻正法。

即得解脱。

坏一切业。

所受正法。

坚持不失。

获得一切陀罗尼门。

声闻缘觉菩萨三昧。

能过声闻辟支佛道。

复能教化无量众生。

住于梵住。

若有未来受持是语。

当得成就如是功德。

文殊师利白佛言。

世尊。

是菩萨能发如是难得之心。

正应当以是经付嘱。

尔时世尊。

告无畏功德疾行菩萨。

今以此经。

付嘱于汝。

尔时无畏功德疾行菩萨。

与无量菩萨。

敬承佛教。

受是经典。

梵住等无量梵天。

绀目等无量帝释。

四天王等无量鬼神。

难陀婆难陀等无量龙王亦共受持。

无量众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云无想经卷第九

      清信女张宣爱所供养经

      岁在水卯正月十一日写讫